全国甲卷语文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47:24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1

关键词:《破魔变》;校注;商补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1-0118-06

《破魔变》是敦煌变文中的代表作之一。《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新书》、《敦煌变文校注》、《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等对该文作了极有价值的校理和疏释。笔者曾撰写有关敦煌变文校注商补的系列论文,今就诸家对《破魔变》的校注提出一些商补性意见。“商”其注而未确者,“补”其校而未善、未尽者,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录文均用简体,特殊情况则出以繁体。录文、标点均从《校注》。

1.更见老人腰背曲,驱驱犹自为妻儿。

今按:“犹”,原卷(即甲卷)实作“由”,乙(二)作“犹”。二者通用。《变文集》、《新书》、《校注》、《选注》径录作“犹”,与原卷皆未合。倘据乙(二),当出校记。

2.直饶玉提(缇)金绣之徒,未免于一械灰烬。

《选注》:“原文‘提’当作‘题’。玉题:古代建筑椽头上的玉饰。《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金铺交映,玉题相晖。’此处‘玉题金绣之徒’,指居处豪华、衣食华美的贵族人物。”

今按:此释恐未确。“提”通“缇”。“缇”、“绣”指赤缯、文绣,均为高贵的丝织品。《后汉书・宦者传序》:“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共安缇绣荣,不悟泥涂适。”“玉提(缇)金绣之徒”当指衣着华美的贵族。

3.合叹伤,争堪你却不思量。

《选注》:“原文‘叹’,据乙卷《功德意生天缘》押座文改作‘嗟’。”

今按:核乙卷《功德意生天缘》押座文(亦即乙[二]),实亦作“叹”。“叹伤”,义同“嗟伤”,指感叹悲伤。唐温庭筠《经李处士杜城别业》诗:“忆昔几游集,今来倍叹伤。”

4.更有向前相识者,从头老病总无常。

句中“有”,乙(二)作“见”。

今按:二者义同。敦煌本《韩擒虎话本》:“恰到第三日,整(正)歌欢之此(次),忽有一人着紫,忽见一人著绯,乘一朵黑云,立在殿前,高声唱诺。”“忽有”、“忽见”变文义同。《唐摭言》卷四:“忽有一素衣妇人……祈祝良久,复取掷之,叩头瞻拜而去。”“有”亦“见”也,《广记》即作“见”。

5.燕来燕去时候促,花荣花谢竞推排。

句中“候”,《新书》录作“复”。《选注》(592/13):“原文‘复’当作‘倡’,‘倡促’同‘逼促’,上文有‘逼促都成一梦期’之语。”

今按:此校未确。“原文”“复”本就是误录。甲卷、乙(一)作“後”,乙(二)作“候”。《校注》从乙(二),确。句中“促”即“逼促”义。

6.伏愿山南朱桂,不变四时;领(岭)北寒梅,一枝独秀。

句中“领”,《变文集》、《新书》、《校注》校作“岭”,《选注》径改作“岭”。

今按:“领”不烦校,更不宜改。“领”、“糍”古今字。《汉书・严助传》:“舆轿而喻领,挖舟而入水。”颜师古注引项昭日:“领,山领也。”敦煌本《降魔变文》:“峻岭高岑总安致(置),恰恰遍布不容针。”句中“”,原卷即作“领”。《祖堂集》卷十三《福先招庆和尚》:“问:‘昔日觉城东际,象王回旋,今日闽领南方,如何提接?’”“领”,《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泉州招庆院省净修大师》章录作“岭”。景宋宝佑本《五灯会元》卷十三《金峰从志禅师》:“师问:‘飞猿领那边何不吐却?”“领”,清龙藏本、日本续藏经本作“岭”。

7.昭王之世,挟(协)祥梦于千秋;_壬午之年,弃皇宫于雪岭。

《选注》(601/6):“原文‘挟’是‘协’字音误。协祥梦于千秋:指汉明帝梦见金人事。”

今按:此释恐未确。“昭王”当指周昭王,“祥梦”是指释迦太子降诞之前,其母有祥梦之事。对此,佛典中多有言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上《释释相篇》:“臣按《周书异记》云:‘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昭王时生。’”《折疑论》卷五:“降神迦维罗国净饭王宫,以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初八日,于毗婆尼蓝园波罗叉树下,于母摩耶右胁而生。”《辩伪录》卷三:“于是我释迦大觉以周第五主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生于天竺。父日净饭皇帝,母日大术圣后。梦感白象驾日轮忽坠于怀……现吉祥而应世。”“祥梦”的内容亦见于敦煌本《悉达太子修道因缘》。

8.时当青阳令节,仲景方(芳)春,是佛厌王宫之晨(辰),合宅集休祥之日。

句中“方”,《校注》校作“芳”,恐未确。

今按:“方春”乃古人习见之语。唐杜甫《无家别》:“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茶经・九之略》:“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春,乃以火乾之,则又、朴、焙、贯、相、穿、育等七事皆废。”《旧唐书》卷九九《列传》第四九《严挺之》:“驰不急之务,扰方春之业。”知“方春”即春。“仲景方春”亦即仲春时节。

9.百千功德身将满,八十随形意欲全。

《校注》(540/20~22):“‘八十随形意欲全’句上说二篇(笔者按:指《太子成道经》、《八相变》)作‘八十随形相欲全’,然‘意’、‘相’形、意悉异,无由而误,而《八相变》又有‘八十随形皆愿备’句与此相近,故‘意’字不据改。”《选注》(540/7~8):“原文‘意’当作‘相’,据敦煌本《八相变》中所载同一段唱词改。”

今按:笔者仔细检核了敦煌本《八相变》的同一段唱词,发现其中的“相”,原卷先写作“意”,又旁改为“相”。据此,句中之“意”亦可视为“相”字的误抄。《瑜伽师地论》卷一三:“八十种随形相,四种一切相清净。”《华严一乘教分记辅宗匡真钞》卷一0:“又八十随形相者,人中不具,诸天分有。”亦可为佐。如是,上下旬则一一对应。“八十随形相”,亦称“八十随形”、“八十随好”、“八十随形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八十微妙种好”,指佛的形体有八十种特殊美妙的形象。

10.当时不在诸馀国,示现获居兜率天。

《选注》:“原文‘获’据《八相变》中同一段唱词应作‘权’,姑且、暂时之义。”

今按:“获”字不误,实不烦改。《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四:“菩萨获居佛刹中,皆因秘密三摩地。”《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二:“今我皇帝陛下,生在人中,获居王位,将今世果验前世因,必已曾发大菩提心,必已曾修大菩萨行。”均用“获居”例。

11.广铺草坐,供养殷勤;牧女献乳于此时,四王捧钵于是日。

今按:“殷勤”,原卷实作“殷憨”,《校注》录形未尽确。《变文集》、《新书》、《选注》录作“殷勤”,亦与原卷未尽合。“殷勤”与“殷勤”、

“殷勤”、“殷勤”属同词异写,句中指情意恳切。

12.于是魔王既观下界,又不见五逆之男,又不见孝顺之子,为(唯)见我南阎浮提净饭大王悉达太子成登正觉之时。

《校注》:“五逆:义同‘忤逆’。”

今按:“忤逆”或指冒犯、违抗;或专指不孝顺。施于句中,均未尽善。“五逆”,佛教语,也称“五逆罪”,谓五种将招致堕无间地狱报应的恶业大罪,即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阿阁世王问五逆经》:“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必入地狱无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中土则泛指各种逆伦之罪,尤多指不孝。此句中“五逆”则用其广义。敦煌本《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佛道如斯五逆人,莫觅托生好去处。”又:“若行五逆之人,命终必堕恶道。”亦其例。

13.魔王忿怒在逡巡,广点妖邪之(诸)鬼神。

《校注》:“之,应读作‘诸’,众也。”《选注》:“原文‘之’当作‘诸’,同音通用。”

今按:“之”字不误,实不烦校。句云“广点”,已含“诸”义。“之”是结构助词。《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二:“诸秽之鬼神,起尸及药叉。”《法苑珠林》卷三一《感应缘》:“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怪,其歌谣日至今存焉。”即是“之”与“妖邪”、“鬼神”、“怪”连用之例。

14.驱精魅以前行,魍魉鬼神在后。

今按:此句乙卷无“鬼”字。“魍”,乙卷作“鬼”旁着“又”,省旁俗书,此形《敦煌俗字典》“魍”字条失收。

15,然后辟两阵,分四厢,左绕右遮,前驱后截。

今按:句中“辟”,乙卷作“劈”,二者义同。

“阵”,乙卷作“陈”,二者古今字。下文“魔王见此阵”之“阵”,乙卷亦作“陈”。

16.方梁榀木,福塞虚空;捧石擎山,昏蔽日月。

《校注》:“福塞,乙卷作‘(复)塞。按:‘’音近‘福’,‘福塞’又作‘倡塞’、‘逼塞,等形,蒋礼鸿释为‘塞满。充满,拥挤’。”

今按:核乙卷,“福”并非作“後”形,实写作“扌”旁着“”之形,亦即“福”之俗字。此形《敦煌俗字典》“福”字条失收。

《校注》:“蔽,甲卷作‘弊’,据乙卷改。”

今按:核甲、乙卷,二字所从之“敝”均写作“敞”,亦即二字之俗。《敦煌俗字典》“弊”字条收而“蔽”字条失列。

17.鬼神云里皆勇猛,魔王时时又震威。

今按:“魔王”,乙卷作“磨王”,二者同词异写。“魔王”之“魔”,旧译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始改为“魔”字。

18.于是我佛菩提树下,正念思惟道:“他外[道]等总到来,如何准拟?”

《校注》:“正,原录作‘整’。按:乙卷作‘正’,兹据改。”《选注》亦校改为“正念”。

今按:“整念”即“正念”,二者同词异写。校录时可出校,但不烦改。《净土往生传》卷中《真慧》:“慧每依像作观,必先澡身浣衣,而后敢入。既而出之,挺身整念肃肃然。”即用“整念”例。“整(正)念”,指正确的念头,亦即时常忆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是八正道之一。

下旬“外”字后,《变文集》、《新书》、《校注》均补“道”字,《选注》径录作“外道”。

今按:“道”亦不必补。“外等”即是“外道”之义,句中指魔众。佛典中亦有例。《五教章》上卷《不审一》:“而彼但以佛菩萨威神降伏之,彼魔外等悉令归向。”本篇下文有“外等弓欲张而弦即断”,甲卷亦无“道”字。

19.大者雾中觅走,小者云中撼战。

今按:“云中”,乙卷作“云里”。“云里”与“雾中”对举又避复,较甲卷义长,故当出校。

又,句中“小”,甲卷作“少”。《变文集》、《新书》录从甲卷,《校注》录从乙卷。《选注》录作“少(小)”,然未出校记。

20.魔王见此,且却回军;罗刹叩头,由(犹)称死罪。

《选注》:“原文‘由’疑当作‘口’,‘口称死罪’表示服罪认输,《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引于楼前,以礼责问。唯称死罪,竞无他词。’”

今按:“由”非“口”之误。引例亦与“口”无涉。“由”、“犹”通用,敦煌写卷中习见。句中“犹”与“且”对举,均为副词。《金楼子》卷四《立言篇》九下:“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钩深,犹称碑赋如一。”即用“犹称”例。

21.然后端居正殿,反据香林,扼腕扬眉,铺唇叵耐。

《选注》:“原文‘林’当作‘林’,‘香林’即香木做的林。”

今按:“林”非误字,《校注》已有辨正。此作一些补充。“香林”是佛典中习见之语。《多罗叶记》卷下:“乾陀贱(此云乾陀者香也),乾提阿蓝(应云乾陀阿,蓝译日香林)。”《翻梵语》第八:“乾陀越(应云乾陀婆那,译日香林)。”它本是一种乔木,其树皮可制染料,佛教僧团多用以染衣。亦指香树蔚成的树林。《辩正论》卷八:“《太上灵宝五练生尸妙经》云:‘天尊于香林园中,上智童子、轮天观世音等,前进左礼,上白天尊。’”知甲、乙卷之“香林”即《辩正论》中的“香林”。而“反据”,乙卷作“却归”,句意亦当指返回于香林之中。

22.魔王闻说斯计,欢喜非常:“库内绫罗,任奴束。”

《校注》:“奴:疑当读作‘汝’。”

今按:甲、乙卷均作“奴”,当非误字。“库内绫罗,任奴束”实是叙述文字,“奴”即第一人称代词。

23.东邻美女,实是不如;南国娉人,酌(灼)然不及。

“酌然”,《变文集》、《新书》、《校注》校作“灼然”,《选注》径改为“灼然”。

今按:甲、乙卷均作“酌然”,实不烦校,更不宜改。“酌然”义同“灼然”(确实,显然),二者乃同词异写。《祖堂集》卷九《罗山和尚》:“师云:‘酌然好个佛,只是无光彩。’”卷十一《齐云和尚》:“师云:‘酌然,瞻敬则有分。’”即用“酌然”例。

24.玉貌似雪,徒夸洛浦之容;朱脸如花,谩(漫)说巫山之貌。

句中“谩”,《校注》校作“漫”。

今按:甲、乙卷皆作“谩”,实不烦校。《变文集》、《新书》、《选注》均未加校改,是。句中“谩”,与上句“徒”互文同义,均为副词,指空,徒然。清张德瀛《词征》卷三:“谩,通漫,虚也,枉也。”唐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五代冯延巳《浣溪沙》词:“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即其例。

又,句中“巫”,乙卷作“山”旁着“至”之形,当是受“山”而类化的增旁俗字。下文“足蹑巫山一片云”的“巫”,乙卷亦作此形。此形《敦煌俗字典》“巫”字条未收。

25.第一女道

今按:句中“第”,甲、乙卷均作“弟”,诸本径改,欠妥。下文“第二女”、“第三女”的“第”,甲、乙卷亦作“弟”。

26.父母嫌伊门卑,令不交(教)作新妇。

《选注》:“原文‘令不交’当作‘不令教’。”

今按:实不烦改。

《小止观・弃盖第三》:“前说外五尘中生五欲,今约内意根中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得应弃。”《虎钤经》卷十《治马杂病第一百一十三》:“治马伤水方:又以葱盐油相和,搓成团子,纳鼻中以捉马鼻,令不通气,又待眼中泪出,即止。”即“令”与“不”连用之例。

27.我见世尊端正,又是净饭王子,三端六艺并全,文武两般双备。

《校注》:“正,原录作‘整’。按:乙卷作‘正’,此据改。”《选注》亦校改作“正”。

今按:此亦不烦改。“端正”、“端整”同词异写,义指漂亮,标致。《高僧传》卷六《释慧远》:“容仪端整,风彩洒落。”卷一一《释支昙兰》:“并形貌端整,有逾于世。”《大庄严论经》卷一0:“容仪极端整,行如大象王。”

又,上文有:“奴家年幼,父母偏怜。端政无双,聪明少有。”“端政”,乙卷作“端整”,义同“端正”。《阿育王传》卷一:“端政容貌,今安所在?”《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一:“尔时世尊,作化比丘,剃除须发,著僧伽梨,形容端政,彼问佛答。”即其例。《变文集》、《新书》、《选注》径改为“端正”,实亦不烦改。

28.三个相看,面无颜色。

句中“个”,《新书》、《校注》录作“佃”。

今按:甲、乙卷均作“”。《正字通・人部》:“与个、并同。”然古虽三字并存,而应用自有偏废。敦煌写本中“”、“个”并用,而未见“”字。即以本篇论,上文“三个一时化作老母”的“个”,甲、乙卷并作“个”,亦未见“”字。

29.眼里清如火,胸前瘿似魁。

《校注》:“瘿,乙卷作‘瘦’,疑‘瘿’为‘瘦’或‘癯’之讹……魁者,大也,凡言大多用‘魁’或近音字,盖同源也。《说文》:‘魁,羹斗也。’《国语・周语》下‘魁陵’一词高诱注:‘小阜曰魁。’故‘魁’指羹斗或小阜之类,喻其胸瘦骨凸。”

今按:“瘿”当从乙卷作“瘦”。“瘦”与上句“清”(乙卷作“青”,省旁字;《变文集》、《选注》录作“睛”,误)对举义同。五代锺辐《卜算子》词:“写别来,容颜寄与,使知人清瘦。”《东阳和尚少林无孔笛》卷五《佛成道》:“四八端严都不是,一身清瘦似梅花。”即二者连文之例。《永源寂室和尚语上》《佛祖赞》:“尝冰嚼檗成何事,讨得通身瘦似柴。”亦用“瘦似……”例。“胸前”句即上文“胸高”之形象化说法,喻魔女胸瘦骨凸如小山之丑态。

又,《国语》为三国韦昭所注,《校注》引为高诱注,盖偶疏也。

30.故知佛力垂加备(被),姊妹三人胜于前。

《校注》:“备,读作‘被’。”《选注》:“原文‘备’通‘被’。加被:这里是加恩的意思。”

今按:所释是,然字不烦校改。《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六:“持诵者知是吉祥感应,必得诸佛菩萨降临加备。”《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至心诵持,天女现前,种种加备。”均其例。

31.女见魔王说本情,瞿谈如来道果成。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2

张文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中国海权

>>甲申年重读《甲申三百年祭》甲申年的中国国际影响《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前后的故事《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后的三次重印施泰纳:夺金祭亡妻争夺亡子赔偿金,离异夫妻20年后再掀恩怨风云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5.12周年祭 巨灾保险再聚焦9.11年祭明亡清兴之鉴霍普金斯:再祭妖刀搅拳坛下岗20年祭四年祭十年祭甲申寄语杨彦明硕鼠已亡,赃款无踪明亡清兴:都是丰臣秀吉惹的祸?祭百年疑案――光绪猝亡不出五十年清朝必亡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第三册),中国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第35、34、35页。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明史》,卷二百五十二《杨嗣昌传》,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5106、5107页。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二十四《内阁・御试阁员》,王剑英校点,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3页。

[明]杨嗣昌撰:《杨文弱先生集》,卷九《犬马十年遇主疏》,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第112页。

参见江涛:《抗战时期的》,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123~130页。

[明]杨嗣昌撰:《杨文弱先生集》,卷十,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第130页。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南居益请发军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4、105~107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103页。

“论波兰问题”(1948年2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1页。

《明季北略》作者计六奇在自序中说:“自古有一代之治,则必有一代之乱;有一代之兴,则必有一代之亡。治乱兴亡之故,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独怪世之载笔者,每详于言治,而略于言乱;喜乎言兴,而讳乎言亡。如应运弘猷,新王令典,则铺张扬励,累楮盈篇;至胜朝轶事,亡国遗闻,则削焉不录。若曰‘当苏君时,仪何敢言云耳!’愚谓天下可乱可亡,而当时行事,必不可泯。”参见[清]计六奇:《明季北略・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页。

参见梁之彦、曾景忠选编:《蒋经国自述》,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3页。

参见郭冠英著:《张学良在台湾》,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第16页。

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为总结明亡和李自成起义失败教训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连载发表。发表后受到了和中共中央的重视,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的文件之一。该文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多次印成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2、2、2、13、13页。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938、937页。

《流寇长编》,卷四十二,崇祯四年正月甲。

“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1945年4月24日),《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937页。

“愚公移山”(1945年6月11日),《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1001页。

樊树志:《崇祯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34、244、288、288~289、293、344、347、367页。

《崇祯长编》(卷二十二),崇祯二年五月庚寅。

《崇祯长编》(卷三十一),崇祯三年二月戊辰。

《崇祯长编》(卷三十七),崇祯三年八月乙卯。

《崇祯长编》(卷三十一),崇祯三年八月壬申。

《流寇长编》(卷四十二),崇祯四年正月甲。

[清]彭孙贻:《流寇志》(卷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页。

“陕西三边总督扬鹤题为布信招降事”,参见郑天挺等编《明末农民起义史料》,第13页。

此次诈降的各部首领有50多人,名单详见《流寇长编》(卷六),崇祯六年十一月乙巳、丁末。

《流寇长编》(卷六),崇祯六年十一月乙巳、丁末。

顺治《新郑县志》(九十二),崇祯六年十二月戊辰。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十《李自成降叛不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6、156~157页。

《国榷》(卷九十三),崇祯七年三月己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632页。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却遭到军伏击。新四军牺牲惨重,叶挺与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李自成遇难时间说法不一,此采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的9月说法,而顾诚则有5月说法,详见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91页。

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神宗万历四十六至四十八年(1618~1620年),以辽东兵起,为此朝廷先后共增“辽饷”520万,崇祯三年(1630年)又加165万有奇,“两共685万有奇”。后又加“饷”“饷”,先后共加1695万两,钱穆先生评论说:“正统以前,天下岁征共243万两,万历年初至400万两,所增殆超出七八倍。民穷财尽,为蕴乱之源。”东西乱变共振导致的明财政捉襟见肘,迫使崇祯无力两线作战。正因此,崇祯的这一阶级和解政策也被要求严格执行。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822~823页。

蒋中正:《中国之命运》,北平时报社,1946年,第9页。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4页。

[明]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崇祯》,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21页。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章》,何建章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75页。

薛牧青:“奥巴马言论在华人世界掀轩然大波”,http://.cn/content/2010-05/15/content_3232167.htm。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3页。

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

:《我的回忆》(下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历史的回顾》(中),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451页。

“三韩”是指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后4世纪左右存在于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即马韩、辰韩和弁韩,后亦指朝鲜半岛。

“名人名家抗战诗词选(1932年5月~1945年9月)”,《党的文献》,2005年第5期。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3

乙方:妈妈

甲方:我觉得开卷无益,因为有些不健康的书就会错误的引导我们。

乙方:“是吗?我觉得开卷有益,因为只有增大书量,才能更好的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况且,你们就一定要去看那些无益书吗?”妈妈耐心的指导我。

甲方:“那到是,像我这样非常的自觉,非常的……。

乙方:“打断,这可是在辩论。

甲方:哦。继续,继续。

乙方:如今,开卷有益这一词已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四字成语。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古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如果你不善于去读书,那你写作文半天都憋不出一个好词好句。相反,只要你多读书,勤记录。那书的帮助就大了。”妈妈说,“你说呢?

甲方:是啊,一本好书胜过一个珍宝,一本坏书比任何坏人都坏。

乙方:一个人的美好前途就在于他所选择的书籍的种类,如果他所选择的是有益的书籍,那么他的前途将一片光明,但如果他选择的是一本无益的书,那他的前途就是黑暗的。但如果他能及时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我相信他也能有美好的前途。所以说:“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也并不是完全真确的。

甲方:是啊。书能给我们提供素材;提供‘墨水’;提供知识。当然,书的好处也可想而知。但是,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故事,有一个人,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屠龙术,最后终于被他给学成了,但是,却找不到一条龙,学会的知识派不上用场,想必,书也要有所选择。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4

关键词:《银娘宝卷》抄本俗字记音字词汇

一、引言

清抄本《银娘宝卷》现存两种,一为全本(以下称甲本),一为残本(以下称乙本),均发现于浙江金华兰溪北乡。甲本封面题“银娘全本”,叶世理抄,后题“十九号”字样,共六百八十行,每行两句,每句七字。乙本封面及开头前八行缺,第九至三十行下部略有残泐,其余文字与甲本基本相同,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中未见著录。《银娘宝券》讲述了银娘与两名男子的家庭生活,含有一定的因果报应思想,告诫民众应遵循世俗伦理道德规范。故事发生在福建崇安县,从语言风格来看,该宝卷应流行于闽浙一АJ橹写嬖诮隙嗟乃子锼鬃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从俗字、记音字、词汇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二、俗字、记音字

(一)俗字

《银娘宝卷》为民间抄本,乙本字迹端正,甲本字迹则相对潦草,故俗字较多。其中部分俗字未见于《汉语大字典》等大型辞书,属于民间抄手的全新创造。本文试举5例进行考释(例句中用“~”代替)。

1.,即“靠”的移位俗字。例如:

(1)二郎家中全不理,全~福双一个人。

(2)你要懒倒无家事,家中诸事~别人。

按,例(1)乙本无,例(2)在乙本中作“V”,当为“靠”的记音字。“V”与“靠”都是溪纽、鱼模韵,且“V”以“人”为意符,在表达“依靠他人”的意义上,表意更加明显。

2.,即“家”的换旁俗字。例如:

(3)如今~方也长大,家中用度也惊人。

(4)过了年冬初五六,收拾行李回~中。

(5)往日回~娘来接,今日回~不见娘。

按,此字乙本作“家”。“家”字在《说文》中从宀,j省声,此处将声符改作“加”,其表音作用更加明显,便于识读。

3.,“赛”的换旁俗字。例如:

(6)保得银娘身清吉,~过良愿保安康。

按,此字甲本作“赛”。“赛”字始见于《说文・宀部》新附,从贝,塞省声。“”曾作为“赛”的简化字出现在《第二次简化字方案(草稿)》中,后因该方案的废止而停用。

4.,“阎”的俗字。例如:

(7)~王注定三更死,再不留人到四更。

(8)我娘生时多齐整,今日齐整见~王。

按,此字为“阎”的省笔俗字。“阎”,声符原为“`”,此处省笔而似作“仁”。

5.,“卓(桌)”的俗字。例如:

(9)福双办了几~酒,多谢列位众邻人。

按,此字甲本作“卓”,“卓”与“桌”为古今字,“”的本字疑为“埕”,其造字理据俟再考。

(二)记音字

记音字即传统语言学中的通假字,大量存在于明清时期的手抄文献中,多是口耳相传,不论对错,只是记音。《银娘宝卷》中也存在大量的记音字。

1.奈―李。例如:

(10)张不成来奈不好,年登十八有未亲。

“奈”字乙本作“李”,即“李”的记音字。

2.走―w(丘)。例如:

(11)三十脱卯交寅字,三走五墓走禄堂。

“走”字乙本作“w”,即“w(丘)”的记音字。

3.气―去。例如:

(12)行一里来过一气,如何来到是华源。

“气”字乙本作“去”,即“去”的记音字。

4.身―心。例如:

(13)银娘身下思量起,果然好个笑郎君。一身思量同到老,谁知半路断我郎。

“身”字乙本作“心”,即“心”的记音字。

5.翠―嘴。例如:

(14)好花插在牛屎上,羊肉落到狗翠边。

“翠”字乙本作“口”,此当为“嘴”的记音字。

6.刀―多。例如:

(15)来来往往刀人问,个个都是做好人。往日脱裤刀快乐,今日脱裤好j惶。

“刀”字乙本作“多”,即“多”的记音字。“便说我娘命不丑,刀小好女守空房”中的“刀小”即多少。

7.倒―惰。例如:

(16)家中诸事要帮作,不要懒倒不成人。你要懒倒无家事,家中诸事靠别人。

“倒”字乙本作“惰”,即“惰”的记音字。

8.丹―端。例如:

(17)二人要当亲兄弟,莫因小事就生丹。

“丹”字乙本作“端”,即“端”的记音字。

9.堂―童。例如:

(18)金堂玉女在左右,银娘正心坐中央。

“堂”字乙本作“童”,即“童”的记音字。

三、词汇

受方言影响,《银娘宝卷》中词汇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多为闽方言词汇,也有部分南部吴语方言词。

1.交寅字。例如:

(19)二十三四该生子,一派好运到三拾起,三十脱卯交寅字,三w五墓走禄堂。

“交寅字”指结婚证书。荷兰包乐史《公案簿》:“交寅字,即结婚证书。交寅,马来语Kawin,结婚。字,即字据、文件,闽南语。吧城结婚登记始于1717年。”又《中国海岛志福建卷》称,金门闽南语中的外来词汇“交寅”为“结婚”。故“交寅字”属于部分音译部分意译的外来词,由马来语记音词“交寅”与闽南语词缀“字”组合而成,义为“结婚证书”,主要流行于闽南语方言区。

例(19)中,“脱卯”原指脱节、败露,在这里指运气变差。“禄堂”本指官运,这里亦指运气,“走禄堂”即好运散失的意思。“三w五墓”本作“三丘五墓”,指辰戌丑未,如果八字犯辰戌丑未,则主克六亲。例如:

(20)春丑夏辰秋即未,三冬逢戌是三w,却与五墓对宫取,病人作福也难留。(《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卷557“占病大忌”)

2.家方。例如:

(21)如今家方也大了,家中用度也惊人,福双心下思量起,收拾银两去贩茶。

“家方”指家中、家庭。如宋代李p《太平广记》卷318:“君录籍年八十三,家方如意,鬼神祜助,吾亦当奴仆相事。遂闻稽颡声。”在此处“家方”为名词,是“家中、家庭”之义。

3.仁事。例如:

(22)福双但问名何姓,便把仁事送二郎。

“仁事”又作“人事”,《汉语方言大词典》释义:“人事,礼物。”并记载晋方言和吴语中有“送人事”一词,指送礼。再如清代《吴下方言考》:“今吴中谓土产为人事。”宋代张B《云谷杂记》:“今人以物相遗,谓之人事。”可见在晋方言与吴方言中,“人事”义为“土产等礼物”,应是来自古语。

4.命丑。例如:

(23)仔细思量真命丑,一女嫁与两个郎,福双低声将言答,说此假话宽娘心。便说我娘命不丑,多少好女守空房。

“命丑”指命不好。林慧文《惠州方言俗语评析》:“好命嫁郎置千间,命丑烂席都有眠。‘好命’与‘命丑’是惠州民间对命运好坏的一种概称,‘好命’即命运好,‘命丑’即命运欠佳。”惠州区内方言十分复杂,有客家话、惠州话、福佬话和众多土话,其中惠东县为客、闽方言区。又陈小雄《地道广州话用语》:“命丑,命运不好。”邓碧泉《陈诗文集》:“命丑,雷州方言,即命运不好。”故“命丑”义为“命运不好”,与后文的“命不丑”相对。

5.仑仔。例如:

(24)三日三夜功课满,要寻吉地葬红连,手拿罗经夹一夹,对门仑仔好葬娘。

“仑仔”指小山岭、小山坡。《汉语方言大词典》:“仑仔,小山岭、小山坡,闽语。”《清史稿》:“十一月,自笨港开道,同福康安援嘉义,分队五,沿途搜剿,自仑仔顶、仑仔尾逼至牛稠山,贼万余阻溪守。”其中,“仑仔顶”,即山坡顶;“仑仔尾”,即山脚下,皆闽语。

6.送纸。例如:

(25)诸亲六眷来送纸,打锣打鼓送红连。

“送纸”即“送纸仪”的简称。陈卓坤、王伟深《潮汕民间礼仪》:“受报人闻讣讯后,舀一碗冷水给报丧人喝,一般喝一口,然后在门口倒掉。同时受报人还要用红纸封上少量礼金和二粒糖粒或是鸡蛋一双送给报丧者,以示致谢。之后受报人给丧家送去轴幅、纸镪等祭悼之物,称为‘送纸仪’。”温端政《方言与民俗》:“送纸,出丧前烧化‘纸车’‘纸马’和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等。”因此,“送纸”应是给丧者烧送纸钱、纸物的仪式,又称“送纸仪”。

7.后奶。例如:

(26)你爷娶个婚后奶,千万要听后奶言,后奶不比亲生母,半言不好记在心。

“后奶”指后娘、后母。《汉语方言大词典》:“后奶,后娘、后母,闽语。”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谚语集成・福建卷》:“后奶,亦称‘后奴娘’‘后娘’。”福州民谣《洪山桥流水》里有“洪山桥流水流清清,后奶煮饭两样心。大弟小弟食到尽,长(剩)下饮汤滂滂清”之说,形容后妈对自己的儿子和前妻的儿子的态度完全不同。

(本文为2016年金华市社科联课题“清代金华兰溪抄本《银娘宝卷》研究”[项目编号:Y51];受第5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m580525]。)

参考文献:

[1]包乐史.公案簿(第1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海岛志编纂委员会.中国海岛志(福建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3]林慧文.惠州方言俗语评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4]邓碧泉.陈诗文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5]陈小雄.地道广州话用语[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5.

[6]陈卓坤,王伟深.潮汕民间礼仪[m].香港:公元出版社,2006.

[7]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温端政语言学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5

热词:中国汉字文物编纂体例国家出版基金

2015年2月,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汉字文物大系》(全15卷)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回想起几年来我社的两任社长和编辑团队、各部门同事以及各位作者为此书付出的心血,心里有许多感慨。

策划缘起与图书定位

《中国汉字文物大系》这套书能最终问世,缘起于我社申报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蓬勃发展,中国汉字文化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文献资料的状况,而关注考察和利用考古出土的有关器物资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我社领导和编辑经过讨论,认为我们有责任出版一部《中国汉字文物大系》,通过对历代各类文物上所见汉字字形作穷尽性的梳理和展示,以呈现汉字的源流和发展演变的轨迹,促进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深入,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010年7月,我社为《中国汉字文物大系》项目申报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申报获得通过后,于2011年1月与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签订了出版协议,确定了各卷的作者人选,项目正式启动。我社领导、编辑多次赴上海,与主编刘志基先生及各卷作者深入商讨。经过反复的沟通、讨论,我们对于本书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对于本书的收字原则、资料引用规范和编纂体例等达成了共识。

本书定位:第一部系统收录历代各类文物上所见文字的原始形态,并附具体语境,以全面呈现汉字形义源流和书体发展演变轨迹的实物文字资料整理类大型工具书。

收字原则:第一,除个别字形图片可酌用摹本外,所选字形全部为拓本或照片,以系统呈现历代实物文字的原始形态,尽可能体现汉字形义发展演变轨迹,为文字学研究、汉字应用与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第二,尽量反映字形视觉之美的丰富多样性,为书法创作、欣赏和研究创建一个真实历史字样资源库;第三,努力反映不同断代和种类器物所附着文字的风格特征,为历史、考古研究的某些门类和环节,特别是文物鉴定研究,提供重要的参照物资料。

资料引用规范和编纂体例:所收字形,均给出其所出实物文献载体的名称、著录、时代及相关语段的释文。对于能突出体现文字某种形义变化发展的字形,以按语的形式在相关字形下作简要说明,并在每字各字形收录完毕之后,进行该字源流综述。全书共15卷,前14卷按《说文解字》14卷540部首结构全书正文,拟立字目5000个,收字形图片约5万幅,最后一卷为索引和附录。

这部书的特色,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概括:

(一)本书首次将汉字作为一种文物进行解读。汉字是唯一一种传承到今天的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在目前通行于一般语言交际场合的诸多文字种类之林中,汉字又是唯一一种具有表意特点的文字。延绵数千年的汉字已构成中国人悠久历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化于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层次。对于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而言,汉字之本体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价值。正如陈寅恪所言:“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历史形态的本身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文物。本书即是从此观点出发,对汉字的形态、意义、源流演变进行全面的梳理,多角度地展现了汉字作为文物所呈现的形态之美、意义之丰及源流变迁的多样性。

(二)本书从纵、横两个维度呈现了汉字从甲骨文直至楷书定型的形义源流,以及同一断代的不同文物载体上的汉字字形,既可视为一部大字典、一部汉字发展史,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又是一部从殷商至唐代的字帖大全,是不可多得的临摹范本集成。

(三)本书着力突破传统“字汇”“文字编”的藩篱:所呈现之字形多出于今人摹写,容易丢失诸多原始信息;它们或是断代字编(如《战国文字编》《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或是专类字编(如《甲骨文编》《金文编》),所呈现的汉字资料不能贯通,无法反映汉字发展史长河的全部面貌;信息不全,只给字形而不附其所出文例,文字语境的缺失每每会模糊文字本体的面貌。本书融字形、释文、源流说解于一体的编纂体例,给出了各个研究领域所需要的文字材料应具备的各种信息,其作用是此前各种断代性、专类性的文字编所不具备的。

我们要编的,就是这么一部“开山之作”。

统一编纂体例,克服排版困难

由于我此前一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的“CSSCi来源集刊”《中国文字研究》的责任编辑,与本书的各位作者很熟悉,对于编文字学图书也有经验,社领导指定由我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能负责这么重要的一套大书,我的心情既振奋又紧张,但很快我就发现,这套书在排版、编纂、编辑等方面都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巨大困难。

在作者交稿前,考虑到本书采用了大量外挂字库,常用的排版软件恐怕难以应付,我提前安排排版人员用样稿进行实验。果然,不管使用哪一种排版软件,要么无法避免乱码的产生,要么达不到美编设计的排版效果。最后排版人员经过数月的反复摸索,尝试了各种软件,才找到了一种通常用于封面设计的软件,它可以完美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但它会使得排版的时间成倍地增加,也给排版人员的改校样工作带来不少风险。也就是说,编辑必须在排版前,在电子文本中尽可能地把书稿里的错误全部改定,特别是数万个使用外挂字库的文字。

编纂方面的困难在于,按照最终确定的编纂体例所要求的标准,本书引用材料之广、参阅论著之多、厘清理论之繁,都远远超出了各卷作者与选题设计者的想象。另外,本书的编写,仰赖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用二十年时间开发、完善的从殷商甲骨文到中古唐宋楷书的十几种各阶段汉字数据库,而作者们每分析一个字目时都往往要从十多种数据库中调取资料,其耗时费力可想而知。加之作者们在编纂此书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导致作者往往不能如期交稿。而在作者陆续交稿后,通过对照原始资料仔细核对图片与释文,我发现书稿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书稿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作者使用的数据库有关的问题,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书中的字形图片及相关资料均出自作者们开发的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在建立时由于扫描、截图、释读、造字、编制外挂字库等工作极为烦琐,难免有一些图片的出处或释文出错,或是一些字形图片与所出释文不相匹配。作者们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可以慢慢地发现并纠正数据库中的错误,但在出版物中出现这些错误是不允许的。我在审读某卷书稿时,通过核对原始资料,发现书稿中上百条秦简的简号其实只是数据库中使用的原始序号,而作者由于研究领域所限而未能及时发现。

(二)书稿中,配合作者所用数据库的外挂字库共有28种(甲骨文7种,金文3种,古陶文3种,玺印文2种,货币文2种,楚简5种,秦简2种,其他古文字4种),这些外挂字库使得书中的释文能精确反映古文字的“隶古定”字形,但如果作者误操作或者一时疏忽(如将某种甲骨文字库误设为另一种甲骨文字库),该字就会变成完全不相干的另一个字,这种差错往往是校对人员难以发现的。

(三)还有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图片质量问题。书中近5万幅反映汉字原始字形的拓片和照片可说是本书的主体,我们在设计版式时就专门把图片尽量放大,以使这些精美的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细节纤毫毕现,可以作为书法爱好者临摹用的字帖。然而,作者所使用数据库中的字形图片大多像素较低,只能满足电脑阅读,与出版要求相去甚远,试印刷后存在严重的模糊、锯齿现象。而要全面更新数据库中的图片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工作,虽然有一些作者曾委派其学生用清晰的版本更换模糊图片,但在更换过程中反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差错。

认真履行编辑职责,补漏勘误保证质量

除以上与数据库有关的问题外,另一类问题就是由于本书完全没有先例可循,一些作者并未真正理解本书的编纂意图,在字形的选用、释读和按语、源流综述的写作上存在一些偏差,比如有些字目下缺少必要的断代字形,有时同一个古文字形被释读为不同的字目,或是源流综述离开书中所收字形泛泛而谈。经过与主编刘志基先生沟通,刘志基先生付出极大的精力对各卷书稿逐条认真审读,补漏勘误,并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最后作者们都非常认真地作了修改,有数部书稿做了较大幅度的退修,有的还经过了两轮修改,有效地保证了学术质量。

至于与数据库有关的问题,为确保图书质量,我决定自己动手,逐条核对图片出处与释文,并更换书中不清楚的图片。我从作者处和其他渠道搜集了数百种清晰度高的图片资料,在整整两年的编辑过程中,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部书的编辑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几个小时。在编辑工作最繁重的时候,社领导果断决定加强力量,聘任文字学专业人员担任责编的助手。我和后来加入本书编辑工作的同事李小希密切配合,认真梳理每个字目的脉络,对照原始资料逐条核对了几乎全部图片的出处及释文,共替换了3万余幅字形图片。在更换某个字形比如某个金文时,我首先要根据书稿中给出的青铜器名称和著录号,找到这件青铜器的铭文,再根据书稿中给出的释文找到铭文中的这句话,最后再找到这个字形,与原稿中的字形图片比对无误后再予更换。在这个过程中,我等于是核对了原稿中关于这个字形所出器物的名称、著录号、时代、释文等全部资料,能及时发现问题。这使得更换图片这个原本费时费力的“机械劳动”变成了一种充满成就感的创造性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对书稿和各种原始资料也越来越熟悉,对于一些书稿中缺失必要断代字形资料或误收字形等问题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与作者们紧密联系并取得认可,我为各卷书稿共增补了数百个字形图片。

主编刘志基先生在本书的后记中,对编辑团队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本书的编辑团队“不但细心负责地完成职责之内的事情,编辑职责以外的事也没少做,比如逐个核对引文的出处与编号,替换清晰度不理想的图片,乃至根据书稿中的某种线索增补若干字形等。严格讲起来,此类工作本当由编著者承担,然而,为保证编纂进度与编纂质量,这些他们都担当了”。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6

关键词登科记考;所载;五代状元;补正

对于五代科举,《记考》象《文献通考》、《玉芝堂谈荟》一样,都仅仅只注意了所谓“正统”的中原5朝。而且《记考》对这5朝科举的考证所用的力气,似远不如对唐代那么大。这5朝共举行过47次科举考试,应该有47名状元。但《记考》于这5朝明确指出是状元的只有11人: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归朴、黄仁颖、郭??、卢华、寇湘、王溥、王朴、扈载。笔者通过反复研读《记考》及其它有关资料认为另有7人是可以确定为五代状元的。

一王彻、李飞、李覃、刘坦

《记考》卷二十五于同光三年(925年)指出,本年共取进士4名,并将4人姓名全部列出,以王彻(或作澈)①居首,已经暗示王彻是状元,却未标明。该年有一段引自《册府元龟》卷四的文字曰:

今据礼部奏,所放进士符蒙等四人,既慊舆情,颇干浮论,须令复试,俾塞群言……其王彻改为第一,桑维翰第二,符蒙第三,成僚第四。

既然经过复试,改动了发榜次序,将王彻列为第一,则王彻就是状元。《五代会要》卷二二、《文献通考》卷三0、《旧五代史》卷三二《后唐·庄宗纪》、《全唐文纪事》卷十五、[四库]本《山西通志》卷六五均有相类记载。《谈荟》卷二已列王彻为五代状元,《记考》考证唐、五代状元每引《谈荟》为证,有时也加以辩驳,此处不依《谈荟》,亦未作说明,不知何故。

同样,《记考》卷二十五天成五年(930年),卷二十六显德二年(955年)、五年(958年)也都是将该年所取进士的姓名全部列出,且分别将李飞、李覃、刘坦放在第一的位置,均已暗示为状元而未明确指出,于各该年所引相关资料也都能表明他们就是状元,笔者认为应该明确他们的状元身份。

二艾颖

《记考》卷二十五指出长兴二年(931年)共取进士4人,但仅考出3位进士的姓名,而将艾颖列于该年进士名单之首,既未认定为“状元”,这种人数不全的排名似乎也没有什么暗示。笔者认为艾颖就是本科状元,有如下理由:

《记考》既列艾颖于进士名单之首,其下又引《玉壶清话》曰:

艾侍郎颖,少年赴举。逆旅中遇一村儒,状极茸?,顾谓艾曰:“君此行必登第矣。”艾曰:“贱子家于郓,无师友,加之汶上少典籍,今学疏寡聊,观场屋尔,安敢俯拾耶?”儒者曰:“吾有书一卷以授君,宜少俟于此,诘朝奉纳。”翌日果持至,乃《左传》第十卷也。谓艾曰:“此卷书不独取富贵,后四十年亦有人因此书登甲科。然龄禄俱不及君,记之。”艾颇为异,时亦讽诵,果会李愚知举,试《铸鼎象物赋》,事在卷中,一挥而就。愚爱之,擢甲科。后四十年当祥符五年,御前放进士亦试此题,徐?]为状元。”

艾颖因受人点拨,熟读了《左传》第十卷,考场文章十分出色,深得知贡举李愚喜爱而“擢甲科”。引文还将艾颖与宋代状元徐?]并提,说他们相隔数十年,考的都是《铸鼎象物赋》,且都是靠的同一本书。

徐?](985——1030年)字武卿,欧宁(今福建建瓯县)人,大中祥符五年壬子科(1012年)省试、殿试都是第一名,亦确因考场所写《铸鼎象物赋》为时所重(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第2008页;《东轩笔录》卷十四,总第159页;《续长编》卷九二、一0四、一0五、一0九,总第821、930、942、947、974等页)。

这里,艾颖的“擢甲科”与徐?]的“为状元”,应是指同一名次——状元。如果艾颖不是状元,仅仅只是试题相同,巧合的成份便不重,《玉壶清话》也不会津津乐道地加以记载了。

上段引文后,徐松有按语曰:“长兴二年至祥符五年,凡八十二年,言四十年,误。”大概就是因为所说的时间不符,徐松就怎么不相信这段记载了,但这段引文前他又在“进士四人”底下注曰:“是年试《铸鼎象物赋》,见《玉壶请话》。”这信与不信之间似乎有点随意。笔者以为进士总共只有4个,既特地将艾颖与宋代状元徐?]并提,艾颖“擢甲科”,即被点为状元也应是可信的。

据《旧五代史·后周·世宗纪》及《玉壶清话》卷二载,艾颖夺魁后,几经改朝换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十月,曾以左散骑常侍奉命均定河南诸州赋税。入宋,以户部侍郎致仕,78岁上卒于家乡,其大概生卒年为:900——977年。

还应照应《史话》、沈《录》、沪《录》等。

三郑雍

《记考》卷二五仅将郑雍当作开平二(908年)年普通进士,而《南部新书》庚·五则明确指出:“郑致雍……开平中……士林多之。场中翘首,一举状头。”二年状元为崔邈,郑雍当为三年(909年)状元。这是因为《南部新书》又云:郑雍“脱白授校书郎,入翰林,与邱门同敕”,《记考》卷二五引《玉堂闲话》亦云:“郑雍……一举甲科,封尚书榜下脱白,授校书,兼内翰。”《旧五代史·封舜卿传》说:封舜卿“开平三年奉使幽州,以门生郑致雍同行。复命之日,又与致雍同受命,入翰林为学士。”可见,郑雍夺魁、随封出使、返回与封同敕拜翰林学士都是同一年的事,所以笔者取《广卓异记》卷一三:“礼部侍郎封舜卿,梁开平三年知贡举,放郑雍状元及第”之说,郑雍应为后梁开平三年状元。

郑雍的生卒年亦可大致推估。

上引《玉壶请话》还说:

郑雍学士未第时,求婚于白州崔相公远。才允许而博陵有事,女则随例填宫。至朱梁开平之前,崔氏在内托疾,饬令出宫,还其本家。郑则复托媒氏致意,选日迎亲。士族婚礼,随其丰俭,一无所阙。寻有庄盆之感,又杖?期周,莫不合礼。士林以此多之,美称籍甚,场中翘足望之。一举甲科……

据《新唐书·崔远传》、《通鉴》卷二六五及《南部新书》庚·五,郑雍求婚于崔氏当在崔远被害于白马驿,即天?二年(905年)六月之前,而成婚于开平(907——910年)之前,那么开平三年他的年龄应该不太大,比如说30岁左右。《南部新书》又说他中状元后“不数年卒”,所以估计他得年不足40岁:约生于880年;约卒于915年。

四徐寅

徐寅(“寅”或作“夤”)字昭梦,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博学多才,尤擅作赋。早年所作《人生几何赋》、《斩蛇剑》、《御沟水》等,远传至渤海等国,其人皆以金书列为屏障。然而,他却屡举不第,至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苏检榜①方登进士第,其试场所作《止戈为武赋》亦传诵一时。这是常见有关徐寅的资料,《登科记考》及《十国春秋》、《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古代第二分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诗词曲辞典》等均有载。然而这些记载并不全面。

徐寅进士及第于唐末,由于时局动荡,其职位就停滞于进士及第当年所取得的秘书省正字[1],金榜题名未曾给他带来象样的前程,他感到非常失望。

朱全忠篡唐后,首次科举考试参试者甚少,遂一再下《求贤诏》[2]。徐寅即于开平四年(910年)[5]重新参加进士考试,知贡举、兵部尚书姚洎甚爱其才,擢为榜首。这一点,上述著作和工具书都漏掉了。

《莆阳比事》卷一云:

徐寅字昭梦,登唐乾宁第。梁祖受禅再试,进士第一。梁祖曰:“是赋人生几何者耶?“三皇五帝,不死何归。”此为何语?盍改之?”寅曰:“臣宁无官,不可改赋。”遂拂衣而归闵。梁祖怒,削其名。至皇朝,其孙铎复魁天下。

徐著作师仁序其父刑部集曰:“五代、国朝,吾宗廷试擢第一者二人:正字寅,吾家之曾伯祖(原文为“伯祖”,笔者据上下文改)也;尚书铎,吾先君之诸昆也。”故咏莆阳盛事者有云:“龙虎榜上孙嗣祖,凤凰池上弟连兄。”

至宋代中期以后,“状元”这一概念的内函已十分明确——指部级进士科考试的第一甲第一名。徐师仁进士及第,为朝廷著作郎,当时征“名宿”4人修史,师仁亦在其列[3],而《莆阳比事》成书于南宋嘉定间(1208—1224年),其作者李俊甫能有著作流传至今,近年还在再版[4],可见他们皆非信口雌黄的村学究。两人既都特地将徐寅跟徐铎并提,李俊甫还明确说“梁祖受禅再试,进士第一”,肯定不会搞错。徐铎为状元史有明载[5,6],《宋史》卷329即云:“徐铎字振文,兴化莆田人。熙宁进士第一”徐寅于后梁夺过状元应是可信的,《登科记考》等为漏载。

前面提到的诸种资料均未交代徐寅的生卒年,也未作推估。笔者认为根据有关资料,是可以得出其大概生卒年的。

其一,徐寅的生年。他是经过多次应举失败后,方于唐乾宁元年(894年)及第,此时年龄至少应有二十大几。再说,诸种资料均未提到他有什么过硬的靠山。他作为一位出生于较为偏远的莆田地方的读书人,能以其赋作而扬名天下,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从这方面考虑,他进士及第时也应该有20多岁,比如说26岁吧,那么他就生于(869年)。

其二,徐寅的卒年。龙德三年(923年),后唐取代后梁。因徐寅于唐时曾在献给朱全忠的《过大梁赋》中辱骂过后唐的开国者李克用,其语曰:“一眼胡奴,望英威而胆落。”(李克用是沙陀族人,盲一目)新近做了皇帝的庄宗念念不忘此事,他明确要求前来祝贺他即位的闽王王审知的使者传话,希望臣服于后唐的王审知除掉徐寅。王审知重徐之才,不忍下手,但也不敢再提拔他了,甚至马上命令司阍不再传见徐寅。敏感的徐寅很快就感到了冷落。不久就辞职归隐了。辞官后以诗酒、渔钓为事,又在家乡延寿溪一带生活了十余年[1]。从龙德三年算起,假设他隐居了15年不会离实际情形太远,那么他约卒于(938年)。也就是说,徐寅大约活了70岁。

注释:

①徐寅于后梁夺魁的具体年份《莆阳比事》未载,仅云:“梁祖受禅再试”,此为推估。理由:开平共5年,元年的考试尚属唐代;二年状元为崔邈;三年状元是郑雍;而三年十一月下过《求贤诏》(见《记考》卷二五),徐寅于唐末已登进士第,未谋到官职,既有《求贤诏》,他便有理由再次参加考试,故推估其夺魁于四年。

②或作《游大梁赋》。

参考文献:

[1](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莹点校。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卷九十五).

[2](清)徐松.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二十五).

[3]中国人名大辞典[m].第786页.

[4](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宛委别藏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7

关键词:题记;买地券;发愿文

中图分类号:J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5—0069—03

《四川文物》1986年第1期刊登了黄泗亭先生文章《贵州习水县发现的蜀汉崖墓和摩崖题记及岩画》,公布了一些石刻拓片图版,并附有释文。其中两条题记(下文简称习水崖墓题记)释为:“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七月十日姚立从曾意买大父曾孝梁右一门七十万毕知者廖诚杜六葬姚胡及母”,“麦孟京娄石”。[1]黄先生认为,该材料十分罕见,研究价值高,填补了三国时期蜀汉辖区无石刻的空白。的确,习水崖墓题记有自己的特点,和一般摩崖题记、石窟题记及买地券颇不相同。不过,作者名为崖墓题记是恰当的。

题记是个短小精悍的文体,但不是文章。宋岳珂《金佗编·家集一》:“题记非文也,所以著其所向之志。”[2]题记又指各处名胜上古人题写的文字。如各地的摩崖石刻,亦可称摩崖题记。唐徐寅《题南寺》“壁藓昏题记,窗萤散薜萝。”[3]明杨慎《全蜀艺文志·题桥赋》:“所谓题记数行,寂寥千载。”[4]题记又具有记事、抒情等特点。日本学者池田温《〈中国古本识语集录〉解说》(上):“至于汉语中的跋和题记,跋是记录在书籍和字画后面的文字,题记一般用作通过题写书名,留作纪念的场合。”“要言之,是指称与书籍本体相区别的部分,由于多数情况下附于卷末,所以,也可以叫跋或奥书。但也有少数是记载在卷首或卷中的,因而总称为识语或是题记比较恰当。”[5]题记的含义一般包括标题、卷次、撰者姓名、篇名、品题等。

习水崖墓石刻文字有记事特征,应属摩崖题记,但不能和碑碣相混淆。摩崖题记依山而凿,碑碣是人工制作之刻石。马衡先生《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6]清叶昌炽《语石》:“今人见题名,或称之为摩崖,不知摩崖不皆题名也。”“晋、豫、齐、鲁间佛经、造像,亦往往刻于崖壁”。[7]历代也把摩崖统称为“碑”。毛远明先生《碑刻文献学通论·摩崖》:“摩崖,又作‘磨崖’,是刻在山崖石壁上面的诗文、题记以及造像等石刻的统称。”[8]摩崖题记源于秦刻石的从臣题名,后发展为题名记事、题文记事。

习水崖墓题记内容包括时间、事件、知见人、用途等,更像敦煌石窟题记。敦煌石窟题记内容不仅有凿窟造像的时间、造像人等,更有凿窟造像的用途,即祈求佛祖赐福、保佑平安等,因此,石窟题记又叫发愿文。如:

(1)太和十五年(491)三月十五日北魏程弘庆造像铭

太和十五年太岁在未,癸巳朔三月十五日,佛弟程弘庆供养佛时,造石坎(龛)佛一躯。[9]

(2)延昌二年(513)六月十五日北魏曹子元造窟记

大代延昌二年岁次癸巳六月甲申朔十五日戊戌,大夏郡武阳部郡本国中政曹子元造窟一区,仰为皇帝陛下、群僚百官、士众人民、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六亲眷属,超生西方,妙乐回生,含生之类,普同福口。[10]

(3)大统四年(538)八月中旬西魏比丘惠遵等愿文及题名

夫从缘至果,非积集无以成功。是以佛弟子比丘惠遵,仰为有识之类,敬造拘那含牟尼佛一区并二菩萨。因斯微福,口佛法兴隆,魔事口灭,安吉齐登正觉。大代大魏(大统四年岁次戊午)八口(月)中旬造。比丘尼惠胜利供养时。[11]

显然,题记(1)没有发愿辞,(2)的后半句、(3)的第三句则是发愿辞。这是凿窟造像的根本目的,是石窟题记不可或缺的。习水崖墓题记中也有相似的内容,即崖墓的用途“葬姚胡及母”。因此,石窟题记和崖墓题记在性质上是很相近的。不过,石窟题记是随着汉末佛教的传入和渐行而兴起,崖葬是我国古老的墓葬类型之一,二者因形式相近而相互影响是有可能的。三国章武年间是魏晋佛教开始盛行的时期,寺院遍及全国各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非一时之功。其中,佛教超度亡灵的观念对古代崖葬习俗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时,石窟题记形式对崖墓题记的影响也顺理成章了。何况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善于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的传统。

毛远明先生《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称习水崖墓题记为《姚立买石题记》,[12]是觉得它又像古代的买地券。买地券是自东汉以来的一种反映土地私有权及其观念的随葬明器。《癸辛杂识别集》“买地券”条云:“今人造墓,必用买地券,以梓木为之,朱书云:‘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买到某地’云云。此村巫风俗如此,殊为可笑。”[13]罗振玉先生在《篙里遗珍》中提出:“以传世诸券考之,殆有二种:一为买之于人,如建初、建宁二券是也;一为买之于鬼神,则术家假托之词”。[14]在《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中,又将“买之于人”者视为土地买卖文书,称之曰“地券”;而把‘买之于鬼神”的明器,称为“镇墓券”。①吴天颖从经济学角度入手,认定买地券首先是随葬明器,完善了罗振玉先生的两种类型的分法。“在历史上和逻辑上,所谓‘实在的土地买卖文书随葬入墓’的说法,与缔结这类契约的主旨根本对立,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同时,他又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买地券产生的原因和买地券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探索,认为买地券的出现是土地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摹仿真正土地契的甲型买地券(4)(5)、纯迷信用品的乙型买地券等重要阶段(6)”。[15]如:

(4)武孟子买地玉券建初六年(81)十一月十六日

建初六年,十一月十六日乙酉,武孟子男靡、婴,买马[熙宜]、朱大弟少卿冢田。南广九十四步,西长六十八步,北广六十五,东长(以上正面)七十九步,为田廿三亩奇百六十四步,直钱十万二千。东,陈四比介;北、西、南,朱少比介。时知券约,赵满、何非,沽酒各二千。(以上背面)[16]

(5)建宁二年(169年)王未卿买地铅券

建宁二年八月庚午朔廿五日甲午,河内怀男子王未卿,从河南河南街邮部男子袁叔威买皋门亭部什三郁西袁田三亩,亩价钱三千一百,并直九千三百,钱即日毕。时约者袁叔威,沽酒各半,即日丹书铁券为约。[17]

(6)武四年(225)十一月二十八日浩宗买地券

黄武四年,十一月癸卯朔,廿八日庚午,九江男子浩宗以,客死豫章。从东王公、西王母,买南昌东郭一丘,[贾值]五千。东邸,西邸庚辛,南邸丙丁,北邸壬癸。以副任知卷者雄,金子,与鱼。鱼下入渊,郭师呈酒。卷书为,如律令。[18]

上述两种买地券的内容都包括时间、买卖双方、买地大小、买地价钱、见证人等环节,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买地券形式。甲型买地券是活人之间买卖的地契,乙型是亡人和鬼神之间的模仿性地契。习水崖墓题记内容相对简单些,但上述环节基本具备,这说明习水崖墓题记和甲型买地券在性质上是相近的,应属甲型买地券,或者说是甲型买地券向乙型买地券的重要的过渡形式。这也说明历史上蜀汉山区葬俗的发展并没有落在中原地区后面。

习水崖墓题记的特色还表现在题记语言上。题记中“姚立从曾意买大父曾孝梁右一门”,相当口语化,和同期买地券没什么区别,但句中词语“一门”是崖墓独有的,而同期买地券题记中多用丘、亩、町、段为面积单位。如(6)中“一丘”,下面(7)(8)(9)中的“卅五亩”、“一町”、“一段”。

(7)郭买地券太和元年(477)二月十日

太和元年二月十日,鹑觚民郭孟,从从兄谷宗买地卅五亩,要永为家业。与谷斛,要无寒盗。若有人庶忍仰倍还本物。谷时贾石五斗,直五十,布尺。[19]

(8)建宁四年(171年)孙成买地券[13]

建宁四年九月戊午朔午廿八日己酉,左骏厩官大奴孙成从雒阳男子张伯始卖(买)所名有广得亭部罗佰田一町,贾钱万五千,即日毕。[20]

(9)监九年(510)九月二十七日乔进臣买地券

天监九年,九月廿七日,乔进臣买德地一段,东至官道,西至[塘],南至河各,北至台城。用钱九十九千九百九文。其钱交付讫,其地更不。如有作,[将]作九千,使作奴婢。上至天,下至皇泉。保人张[坚]故,保人管公明,保人鱼切,见人李度。全向阳乡永乐发义,(上阙)人乔进臣。[21]

习水崖墓题记的数量单位词用“一门”符合崖墓石窟化特征,来源于“墓门”。《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22]宋林亦之《鲍待用挽诗四首》之三“去年一笑荔枝园,今岁重来是墓门,纵有青青旧时树,已看斜日照黄昏。”[23]

总之,习水崖墓题记在买地券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既受到了石窟题记形式的影响,又继承了汉代民间地契的特征,是买地券转型阶段的重要实证。

注释:

①镇墓是指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写在镇墓陶瓶、陶罐上的解殃文辞。

参考文献:

[1]黄泗亭.贵州习水县发现的蜀汉崖墓和摩崖题记及岩画[J].四川文物,1986,09(01):68—69.

[2]岳珂.鄂国金佗编·家集一(卷十)[m].杭州:浙江书局刻本,1883:1.

[3]徐寅.题南寺[a].御定全唐诗(2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8139.

[4]杨慎.文苑英华(卷四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6:205.

[5]池田温,孙晓林校.中国古本识语集录解说(上)[m].李德范译.北京: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3—4.

[6]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7:67.

[7]韩锐.语石校注(二四五卷)[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538.

[8]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91.

[9][10][11]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145;172;210.

[12][18][19][21]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8:227;231;150;254.

[13]周密,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别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7:277.

[14][15][17][20]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J].考古学报,1982,63(01):15—34.

[16]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一)[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28.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8

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在河南安阳县的小屯发现最早的汉字,是今日通行汉字的本源,已经是具备“六书”法则,语法固定,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关于甲骨文的第一个发现者,是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维卿,还是晚清大臣、学者王懿荣,颇多争议,但“己亥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发现甲骨文(董作宾《甲骨年表》,1930年出版),这已是甲骨学界己经肯定的结论。

近百年来,考古重大发现的另一项内容就是敦煌石室写经。庚子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鸣沙山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内,道士在扫除积沙时,于复璧发现11世纪初西夏人征服敦煌前之秘密石室(藏经室),内藏大量自曹魏至北宋之经卷文书。书法大多精工,不受当时书风影响,自成一体,风格多样,今谓之“经生书”。

陶文的发现要比发现殷墟甲骨、敦煌经卷文书早50多年。

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字寿卿(1813-1884),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首先认识并研究陶文。他在一纸陶文拓本上跋曰:“瓦器残片出潍之东,甚古,有印文曰陈囗(图1),当是陈氏之族,囗字不可识。同治壬申五月六日己丑,得之于姓。”不可识的字王恩田先生释为“悍”。不久,他又收得齐国陶文二品:一为“(即)墨之亓(其)市工”(图2),一为“左桁正(征)木”(图3)(见《致王懿荣书》)。

高明《古陶文汇编・序》曰:“古陶文是继商周时代铜器、玺印、货币、石刻文字之后,在古文字研究领域中出现的另一分支。此一分支学科的开拓者是山东潍县学者陈介祺。”陈介祺也是最重要的陶文收藏家。有“闻讯最先,收储最富”之说,他对山东出土陶文进行了广泛的徵集,至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共得4000余件,自作联语曰:“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图4)至癸未年(公元1883年)又记录:“陶文今将及五千。”“闻高屋三间,业已储满。”(1881年吴云《致斋书》)遂辑成《陈斋藏古陶文》(25册,北大图书馆藏)一书,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陶文图录,惜未刊行。斋藏陶终达13000片(见王献唐《邹滕古陶文字叙》,王恩田《陶文图录・序》认为不确,应以陈氏自己统计的5000为准),量多且精,但皆以拓本流传,如《斋瓦器拓本》(24册,北大图书馆藏)、《斋藏陶》(拓本112册,山东省博物馆藏;又有20册本,为王献唐选拓)等多种拓本专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也藏有原拓稿本,但北大图书馆版本种类最多。众多的拓本专集均未能出版面世,也轻易不能得见。究其“至老无成书”的原因,罗振玉在《斋金石文考释》跋中一语中的,“顾平生撰述矜慎。”可见他的治学态度是非常严谨的。

斋与同好通信中,多见“秦诏瓦量”、“陶钅木文字”、“陶量器”、“埙器七字,……阳识一种,尤为精绝”等等内容。斋自号“齐东陶父”、“有周陶正之后”,斋名曰“三代古陶轩”等,可见储藏陶文内容的丰富。陈氏得见陶文是以惜古、传古、珍藏古物的心情来对侍文化遗产的,他题秦瓦量残诏字曰:“此真千古未有之奇。黄金不足比重,海上神光,从吾斋片瓦上气如虹见矣。”可见其喜悦荣光之情。斋得陶,拓片无不寄与挚友吴大(谡、清卿)(图5),谡据斋所赠数千种陶文拓本,撰写了《斋古陶文考释》,稿本现藏国家图书馆。另有《读古陶文记》(见《吴斋尺牍》第七册)。“光绪八年吴大作《说文古籀补》,择陶文入录,奇字别为附录。丁佛言作《说文古籀补补》于我家得见陶拓全部及斋释文,多所取择焉。”(《斋论陶・陈继揆前言》)强运开的《说文古籀三补》则是兼及考释陶文的力作,考录的陶文单字,有很多是前二书所未曾收入者。鲍康(子年)、吴云(愉庭)、潘祖荫(伯寅)、吴大(清卿)、王廉生(懿荣)(图6)、苏兆年(丰玉)(图7)等著名金石学家皆收藏甚富。斋与诸人函牍往返,讨论甚勤,在与同好愉快地分享自己发现和研究的同时,也促进了陶文的学术研究。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刊印的刘鹗《铁云藏陶》3册,收录拓本500余品,系王懿荣生前所藏,后归刘鹗,是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发行的陶文图录,被称为“陶文有专书之始”。1922年日本太田孝太郎《梦庵藏陶》一卷出版;1930年,黄宾虹的《陶玺文字合证》汇辑了一批“戳印”陶文和与之印文、形制皆相同的春秋战国古玺,确切地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1934年,山东省立图书馆编《邹滕古陶文字》不分卷,拓本3册出版。王献唐曾为原山东省立图书馆金石保管所广收陶文,累计多达20000件,后大多毁于日军侵华战火(王恩田《陶文图录・自序》)。1943年,周进所藏由孙、孙鼎编成《季木藏陶》出版。晚清较重要的陶文图录和字书尚有刘鹗的《古陶奇字》、端方的《陶斋藏陶》、刘体智的《善斋陶文拓片》等等。

1936年,北平研究院出版了顾廷龙的《古陶文t录》,是最早的古陶文字典,为读者提供用字方便。1964年台湾学者金祥恒《陶文编》由艺文印书馆出版,共收陶文498字,较顾氏多收百余字。

1985年袁仲一编著的《秦代陶文》,堪称断代陶文研究的第一部专题图录。此书在陈直《关中秦汉陶录》(五册)及《续录》(一册)的基础上,汇辑了1610件战国、秦及统一后秦王朝时期的陶文资料而成。在种类上则包括了砖瓦、陶器上的文字、兵马俑身上的刻文以及部份刑徒的墓志瓦文。

先秦时期的陶文称为“古陶文”。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高明编纂的《古陶文汇编》,是当时最为完备的陶文总集(图8)。该书参考40余种古陶文拓印本及60余种专著专文,广泛收集了各种传世陶文拓片和上世纪50年代后新出土的商、周、秦代陶文拓片共计2622品。其中东周时代的陶文按出土地区分为十目,这种科学的编目为战国陶文乃至战国古玺的分域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991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了高明,葛英会合编的《古陶文字徵》,订正了许多在《古陶文汇编》中对陶文辨识的错误。

徐谷甫、王延林合编《古陶字汇》收单字1700余文,重文9000。全用拓片原件及影印本剪贴,充分保留了陶文原作的精神面貌,更有利于篆刻者用字的取择。

1998年,由李零分类考释的《新编季木藏陶》(图9)出版。李零著《齐燕邾滕陶文的分类与题铭格式》,作为导读的前言,对该书的介绍,条分缕析,多有见地。

2006年王恩田编著《陶文图录》(6册)(图10),收12000余品,蔚为大观。早于战国及汉以后的各为一卷,然后按战国秦代陶文分为齐邹(附滕薛鲁)、燕(附中山)、三晋与两周(附楚)、秦国与秦代、国别待考、参考、伪品及可疑十卷;同时对出土地点可考的陶文则尽量注明其出土地点。按国别分类比按地区分类有诸多优点,读者使用起来也会方便许多。

2007年,王恩田编著《陶文字典》正编收1279字(含合文),附录收1170字总计2449字。纠正了不少以前误释的字,误释的原因有六,已在《自序》中说明。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9

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条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开展测试是促进普通话普及和应用水平提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第二条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下,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语委)、省教育厅对全省测试工作实行宏观管理、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评估。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具体负责管理和指导全省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负责全省各市、各高校和各行业测试工作的机构、队伍建设,确定各测试实施机构和培训机构的职责、权限;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测试工作,对测试工作实施常规管理和指导,对测试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负责各级测试员和其他测试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全省普通话培训测试科研工作,编写统一的普通话培训教材;颁发和管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第三条各省辖市语委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市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统一规划、管理、指导和监督,制定并实施测试工作规划和计划,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及行业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负责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选拔、推荐;对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实行行政管理,对测试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负责市以下普通话培训工作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根据需要并按照省语委办公室的统一要求在各县(市、区)、有关学校建立普通话培训辅导站。

第四条各省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接受市语委及其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接受省语委办公室的质量监督和检查评估;负责实施本市范围内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负责实施本市范围内其他部门、行业及其他社会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对测试管辖范围内的部级和省级测试员进行聘任管理、工作考核、业务培训和指导。普通话培训辅导站要协助市测试站做好培训工作及测试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各高校语委及其办公室负责本校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统一规划、管理、指导和监督,制定并实施测试工作规划和计划;领导和组织本校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负责本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选拔、推荐。各高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接受校语委及其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并接受省语委办公室的质量监督和检查评估,具体实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对本校的部级和省级测试员进行聘任管理、工作考核、业务培训和指导。未成立测试站的高校,由校语委办统一委托其他高校或所在市测试站对本校应试人员实施测试,并报省语委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经省语委办公室批准成立的非教育系统测试站,负责本行业系统从业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接受省语委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培训测试站的建立与撤消

第七条申请建立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已建立语委和语委办公室,工作范围内测试对象超过6000人;有足够的测试用房和良好的测试设备;原则上应有不少于3名部级或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第八条部属、省属高校直接向省语委办公室提交建站申请。市属高校经所在市语委同意后,向省语委办公室提交建站申请。县(区)及以下地区不设立普通话培训测试站。

第九条省语委办每年对各测试站的工作情况和测试质量进行考核,测试站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撤消:(1)连续2年年测试人数少于800人;(2)复审合格率低于80%,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3)有重大违规违纪事件,影响较大;(4)在省组织的评估检查中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

第十条省语委办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全省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布局进行适当调整。

测试对象和达标要求

第十一条社会各界人士均可自愿申请参加测试。

第十二条测试对象和达标要求按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各市教育局、语委,各高校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测试对象和达标要求,但不得低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标准。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测试站可对本校正式注册的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任何测试站对其他港澳台人士和外籍人士进行测试须报请省语委办公室请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授权。

测试员和测试视导员

第十五条测试员分为部级测试员和省级测试员。各级测试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测试员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申请省级测试员资格证书者,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年龄一般在五十岁以下。熟悉和拥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熟悉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热爱普通话教学和推广工作,热爱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具有较强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音听辨能力,具备一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水平。

第十七条申请部级测试员资格证书者,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两年以上省级测试员资历,且在省级测试员资格考核中各项成绩优秀,在实际测试工作中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表现出色,并具有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普通话教学能力。

第十八条各市和各高校语委办制订本市和本校的省级测试员年度培养计划,选拔符合要求的人员参加省级测试员资格培训考核。省语委办公室通过集中培训考核,向合格者颁发江苏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证书。

第十九条省语委办公室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下达的部级测试员培训计划,结合本省需要,在各市、各高校语委办推荐的基础上,选拔优秀省级测试员参加部级测试员资格的培训考核。

第二十条对测试员实行资格认定与聘任使用分开的原则。各测试站根据工作需要和测试员的工作表现,并征得测试员所在单位同意,聘任本地(校)的部级和省级测试员,聘任期限为1-3年。被聘任的测试员方能上岗执行测试任务。测试站应定期将测试员聘用情况上报本市(或本校)语委办备案。

第二十一条测试站每年应组织测试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每位测试员一年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20课时,培训时间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课时。测试站每年应对聘任的测试员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将测试员的流动情况及时上报省语委办公室。省语委办公室根据各测试站提供的考评情况,每三年对全省测试员进行综合考核或对全省测试员进行一次后续培训考试,考核或考试合格者,由省语委办公室根据不同对象发给江苏省部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工作证或江苏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工作证。工作证作为测试员继续受聘和上岗的必备条件。

第二十二条测试员工作纪律:

1.测试员应努力学习并熟练掌握国家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省语委制定的《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测试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本地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测试站有关测试工作的制度和规定,认真负责地完成测试工作任务。

2.测试员必须在测试站的组织下进行测试工作,不得以个人名义实施测试,否则成绩无效,并按违纪处理。测试站如因工作需要,向其他测试站借用测试员时,必须通过组织形式,并征得对方测试站同意。

3.测试员执行测试任务时必须佩戴江苏省部级(或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工作证。测试过程中,应关闭通讯工具,不随意离开考场,不接待来访,不相互聊天,不与应试人谈论与测试无关的话题。

4.测试员应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客观公正,廉洁自律,不接受应试人任何礼品、礼金。应独立评分,如因特殊情况确需集体评议的,必须在应试者离场之后。测试员有义务发现并制止应试人测试中的违纪行为。

5.测试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市测试站对某县(区)教师和公务员测试时,应全部使用外县(区)测试员。高校测试站对本校教师测试时,应全部使用校外测试员。担任培训工作的测试员不得对培训学员实施测试。

6.测试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变动测试内容、缩减测试篇目或测试时间。

第二十三条对测试员的奖惩:

1.在市(校)语委办公室主持下,测试站对所聘用的测试员的工作态度、测试能力、测试工作量、遵守测试工作纪律、业务培训等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对工作态度认真、业务能力强、完成任务好的测试员要给予表彰奖励。

2.对于违反工作纪律的测试员,测试站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暂停测试工作、解除聘约等处罚。属于重大违规违纪事件,必须通报其所在单位,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取消其测试员资格。

3.测试员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由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原因,严重影响测试质量的,测试站不予聘用。

第二十四条省语委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一定数量的测试视导员。测试视导员的选聘,可以由各市、各高校语委办推荐,省语委办综合考核后择优聘任,亦可由省语委办提名,商得所在市(校)语委办同意后直接聘任,聘期三年。

第二十五条测试视导员一般应具有语言学或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取得部级测试员资格,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有较丰富的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经验,或长期从事推广普通话工作,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第二十六条测试视导员在省语委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检查、监督和评估全省普通话培训测试质量,参与指导测试管理和业务工作。

测试规程

第二十七条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范围、题型以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依据,评分操作按省语委制定的《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执行。

第二十八条测试站应提前2周向省语委办报告测试具体时间、地点、人数。如时间、地点有临时调整,应提前3天告知。

第二十九条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应持有效身份证件在指定测试机构报名(亦可由所在单位集体报名)。

第三十条测试站统一使用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管理系统组织考务工作。

第三十一条测试场所应有专人负责。有明显标志,整洁肃静。要在醒目处张贴应试者名单、序号及应试须知,在醒目处公示测试站、省语委办公室举报电话。

第三十二条测试应具备测试室、备测室、候测室。每间测试室只安排1个测试组。每个测试组配备2-3名测试员。每个测试组日测试量以3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5人。测试员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并配有巡考人员。工作人员工作纪律参照测试员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测试室应配备计时器和录音设备。测试过程必须全程录音,包括:考号、姓名以及全部测试内容。测试录音标签完整规范,包括:考场、测试组别、序号、应试人姓名、测试日期、考卷号、测试员姓名、录音人签名。录音内容与标签相符。为了保证录音质量,便于保存、检索相关资料,提倡使用先进的录音设备。

第三十四条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库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提供,试卷由省语委办公室统一编排发放。试卷由专人负责,严格保管多余试卷。当日测试结束后,测试员应回收和清点试卷,统一封存或销毁。试卷交接等各环节的经手人均应签字。

第三十五条测试员佩戴有效的江苏省部级(或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工作证上岗。工作人员佩戴印有姓名、编号的胸卡,认真履行职责。测试员必备材料为:考卷、工作卷、评分表、朗读材料各1份。录音员有一套规范题签。

第三十六条应试人持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按时到达指定考场,经查验无误后,在指定候测室候测。应试人提前10分钟进入备测室领取考题,其中说话话题二选一。应试人不得携带任何物品(包括书本、纸张、通讯工具等)进入备测室,不得与其他备测人说话,否则按作弊处理。除工作人员和备测应试者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备测室。

第三十七条测试时,测试室内除测试员和工作人员外,只允许1名应试人在场。由专人对应试人身份核对无误后,引导应试人进入测试程序。

第三十八条试卷应及时更换,周转试卷一天不得少于5份。

第三十九条测试评分记录使用钢笔或签字笔规范书写。测试成绩和等级应填写准确,最后成绩保留一位小数。测试员在评分表上签署全名和测试日期。

第四十条同组测试员对同一应试人评分未出现等差时,以平均分为应试人最后成绩。同组测试员评分出现等差时,如果是三人组,则以不出现等差的2人平均分为应试人最后成绩;如果是两人组或三人组中3人均出现等差时,则由测试站请部级测试员主持复审认定。

第四十一条评分成绩达到一级的,必须由一名部级测试员主持认定。其中达到一级甲等的,须由省语委办公室统一汇总送国家测试机构复审认定。

第四十二条测试结束,考场负责人应填写测试情况记录。

第四十三条应试人档案包括:测试申请表(或报名表)、试题、测试录音、测试员评分记录、复审记录、成绩单等。档案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第四十四条应试人再次参加测试同前次接受测试的间隔一般不少于3个月。

第四十五条应试人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取消其本次测试成绩,并明确一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测试。

1.伪造身份参加考试,报名信息不真实;

2.冒名顶替,请他人代考;

3.向测试员或工作人员行贿;

4.测试过程中有作弊行为;

5.扰乱考场纪律,经劝说无效;

6.威胁测试员、工作人员,言行举止极不文明;

7.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情节严重还应通报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巡视与复审

第四十六条省语委办公室根据各市、各高校测试站上报的测试日程,视工作需要派遣视导员前往巡视。

第四十七条视导员前往有关单位巡视时,应佩戴省语委办公室颁发的视导员证。巡视结束后,应按要求填写并交回统一的巡视记录。

第四十八条巡视中发现有违规事项或评分错误的,由巡视人员及时予以批评纠正,属于重大违规违纪事件的,上报省语委办公室,由省语委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处分。

第四十九条各测试站应对每次测试工作进行自我复审,复审比例一般不低于测试人数的5%。复审意见应有具体规范的书面记录,并由复审人签名。

第五十条省语委办公室统一组织视导员对各站的测试结果进行抽查复审。省语委办从各测试站上报的验证人员中随机抽取2%左右作为复审对象,最少抽取5人。各测试站根据抽定的名单,在一周内送(或寄)达应试者的考卷、工作卷、录音资料、测试员评分表等原始材料,被抽查的应试者的录音资料必须单独汇总。

第五十一条复审结果由省语委办公室书面反馈各测试站。复审结果作为对各测试站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归入被抽查测试员的业务档案。复审结果将定期向全省通报。复审中发现有违规违纪事项的,或复审合格率低于80%的,由省语委办公室给予有关测试站暂缓办证、限期整改直至撤消测试站等处分。

等级证书

第五十二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唯一有效证明。

第五十三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由省语委办公室审核、编号并加盖印章(包括钢印、红印)后颁发。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第五十四条办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的要求:

1.测试站应在测试后三个月内到省语委办公室指定地点办理证书,并应提前一周预约。

2.办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须提交以下材料:成绩数据盘一张,《江苏省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登记表》和《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申领表》各一份,加盖测试站印章。如有一级甲等应试者还须同时提交单独汇总的录音带和试卷,以便报国家测试机构复审。

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经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管理系统用统一字体、格式打印,项目缺漏、手工填写或其他字体打印的证书视为不合格证书,不予办理。空白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流失,损毁的证书(包括错打、缺损等)必须交还省语委办公室。

4.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遗失,五年内(以原发证日期为准)本人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和原测试机构证明,向省语委办公室申请补发证书,补发的证书上加盖遗失补发专用章。

第五十五条各行业、各部门、各高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不同要求,在毕业、用工、职称评定等环节中对当事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的时效性作出规定。

测试收费

第五十七条普通话培训、测试收费和证书工本费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核定的标准执行。各地的普通话培训测试收费标准须经当地物价部门核准。

第五十八条各级培训、测试实施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并公示收费标准。要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当地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培训与教材

第五十九条各级培训、测试实施机构应针对不同基础的应试者进行测前培训,以提高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和测试工作效率。

第六十条省语委办公室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我省方言实际情况,编印统一的普通话培训测试专用教材,供应试者使用。

其他

第六十一条本《细则》自之日起执行。

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部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篇10

甲方b:_____________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主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乙方委托,甲方代表和协助乙方办理赴_________定居手续。

一、甲方的责任

甲方a主要负责移民文件系统设计,提供签证法律咨询和境外服务;甲方b主要负责境内文件翻译和准备、有关各种费用事宜、出境咨询和国际联络。帮助申请人及其随行家属最终获得加拿大永久居住权签证,其中的具体操作过程由甲方决定;若申请人需要考ielts,甲方提供口语培训;若申请人需要移民面试,由甲方提供面试培训;培训模式因人而异,申请人须按照甲方的培训模式予以配合;提供出入境咨询、安排机场接机和临时安家服务、求职咨询。遵守本协议所有条款。

二、申请人的责任

提供详实的中英文双语个人履历(不少于a4纸两满页,且为电子版本);

提供全部雇主证明信中英文双语初稿(每份不少于a4纸壹满页,且为电子版本)。个人履历和雇主证明若只提供中文本,服务费加收a=_________美元翻译费;

提供祥实准确的其它有关个人和家庭的基本资料。在整个申办过程中,有关申请人的相关资料或信息均以清晰可辩的书面形式呈交加拿大华通。按时如数支付服务费、公证费、政府申请费和落地费;具备或面试前努力达到良好的英语读写讲能力。遵守本协议所有条款。

三、办理时间、进度和成功率

赴加拿大定居手续全程办理进度大致为:准备文件____-____个月,进度取决于申请人和甲方。工程师类ccpe认证____-____个月,完全取决于加拿大工程师协会申请积压程度;投档后获档案编号____-____个月。自投档到办理成功一般需要8个月至两年不等,取决于移民部审批进度和移民局案卷接收量。曾居住国外____个月以上的申请人办理外国警署出具的无犯罪证明需____-___个月。甲方力求(但不保证)为申请人获得双免(免ielts考试和免移民面试),从而可大大缩短时间。为确保上述进度或提前结案,申请人须在签约后____日内如数按第2条款提供详尽个人资料(见甲方文件清单)。签约双方明白签证的最后决定权是移民局。尽管甲方自____年以来各类赴加签证成功率特别高,但甲方仍无法保证给每个申请人免面试,也不能保证成功率100%。

四、协议的有效期、终止和有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