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状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6:18

社会经济状况篇1

从2007年到2012年,广西地区的生产总值在短短的5年中,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8%,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财政收入的提高。除此以外,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金融结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方面多出现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最多的年均增长为51.9%,最少的年均增长也达到了18.3%。这种经济数据的增长和翻番,说明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省市官员的管理下,企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保障和基础。通过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社会贡献了GDp,促进了广西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随着一批大型工业园区的建成,广西地区在冶金、石化、机械等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产业上逐步发展和壮大,通过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企业。通过道路铁路的建设,为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桥梁,圆满完成西气东输等国家的战略实施建设。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广西地区的农牧业是支柱型产业,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牧业的发展并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产品的质量和销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除此以外,广西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文明生态的理念,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产品上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造福于子孙后代。

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及其选取原则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合理的选择评价指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总体状况,满足系统论的有关观点;第二,客观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应排除主观上的干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保证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提高指标的横向可比性;第三,科学性和可行性,指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要和当代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

3.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

3.1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分量分析法也开始不断发展,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因子分析法,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因子分析法是利用数学公式,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在运用因子分析法时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只有确定了因子模型后,才能分析全部变量和变差,从中确定公共因子的作用大小,分析变量和变差之间的联系,这往往通过公共性大小就可反映出来。因子分析法能多元分析法的延伸,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做到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因子分析法是对相关矩阵进行的数学处理,必须将原始数据通过矩阵的方式反映出来。比如现有a个地区,B个评价指标,于是在建立原始数据矩阵时就需要建立这样的矩阵。

(2)对原始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常用的转化方法有Z-scorc法。

(3)求出标准化矩阵的相关矩阵R。

(4)对相关矩阵R求解特征值,然后根据所求解的特征值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5)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利用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根据每个主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特征数,其大小由指标间的差异确定。

(6)说明因子含义。

(7)估计因子总得分值。

(8)计算总因子得分估计值。如果总得分越高,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越好。

3.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子分析简要计算过程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数据分类计算和整理。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R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如下表2所示。通过表2,我们可以得到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三大特征根,它们分别是6.665,1.755,1.026,选取这三个特征根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871%,满足了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主分量编号,分别为F1,F2,F3,针对这三个主分量,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各个因子载荷进行有关处理,比如在结构上进行简化,这样经过处理后的载荷因子在反映数据时更加明显和清楚,在提高简洁性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表3中,主成分方差分布在0.725到0.941这个区间内,而主因子能够对这个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在主成分方差和主因子之间建立了联系,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能够及时对数据进行检验,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的效果。

将主因子对应下的数据和变量数据相乘,就可得到主因子的得分,分别计算F1,F2,F3的得分。然后根据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加重全数,这样得到的分数就是综合因子得分,减少了因子之间因差异性造成的分数差距,提高了总得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计算公式如下:

F=0.706F1+0.186F2+0.108F3

通过这个总得分的计算公式就可计算出因子得分和K-means聚类,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3综合评分简要分析

综合总得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表4,可以看到南宁市的总得分最高,而贵港市的总得分最低,由此可见,对于广西地区来说,南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而贵港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分类的标准是严格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划分,在第Ⅰ类中只有南宁和柳州两个城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南宁的发展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而柳州是重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第Ⅱ中,都是新兴城市和旅游城市,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第Ⅲ类,虽然具备发展潜力,但是发展步伐较上面的城市来说不是很快;第Ⅳ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应找到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全面、快速、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

4.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4.1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梯度有所变化

在广西地区,传统观念一般认为有三个社会经济发展梯度。第一梯度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二梯度是具有工业实力,经济逐步发展的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梯度也出现了变化。第一梯度凭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仍然在稳步发展,第二梯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了切入点,抓住经济增长点不放,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经济呈现迅猛发展,不断缩小和第一梯度的差距,第三梯度也找到了经济发展之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坑洼效应”,有关政府应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出台优惠措施,加大人才和资金的引入力度,在减小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这样,广西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才能发展。

4.2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搞好战略定位和措施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广西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放眼于未来,制定合理的战略定位和措施,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利用东引西联战略和南北钦防等战略,吸引沿海地位的企业进驻广西,一方面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引进人才,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广西应不断创新和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优势重点继续发展,薄弱环节及时改善,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广西应注重铁路、港口、旅游、边贸这四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这个契机,打造出新的广西,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高广西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社会经济状况篇2

“无工不富,**要大发展,必须首先集中全力解决工业经济的发展问题。”按照市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全市“三力合一”,打响了抢抓机遇、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攻坚战。

抓住工业经济不振这个症结,**市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集中力量抓项目”的经济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把全市上下力量统一到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上来。一是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推进项目开发和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振兴的载体,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突破口,连续两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和项目建设年,采取了一系列引商、安商和富商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开放度和吸引力极大提高。2004和2005两年中,先后有福州、江阴、台州等70多个团组专程前来考察洽谈,先后有华电集团、大连海昌集团、新希望集团、中国蓝星化工集团、河北宝硕集团、广东华泰铝轮毂公司、新加坡丰益集团等几十个大企业、大集团与**市合作开发建设了60万千瓦发电机组改造、港粮小区开发、黑龙化工产权改革和新产品开发、农用塑料生产基地建设、铝轮毂生产线改造、30万吨水稻加工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众多大项目。2003年以来,全市新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02项,总投资149.5亿元,截止2005年9月完成投资119.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总投资额126.5亿元,已完成投资97.7亿元。这两年是**历史上项目建设规模最大、投资额最多的时期。二是通过搞活现有企业增强内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针对改革滞后、技改不足问题,**加快了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一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把活力增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开放式招商改制为主要形式,以职工安置为着眼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佳纺、亚麻、糖厂、精编厂等一批积重难返的企业实行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2003年以来,全市先后有203户企业列入了改革计划,目前已完成改革40户,另有70户企业已进入实质性操作程序,先后剥离不良贷款141亿元,一大批企业以民营姿态重新进入市场,重现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加快企业改造改组,把实力做大。充分利用原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抓电机厂、煤机厂、啤酒厂、迪尔佳联、佳星玻璃等一批重点企业调整改造,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电机和煤机等几户重点企业,几年来改造项目投资均已过亿,企业技术装备、产品结构不断更新,生产能力和销售收入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02年煤机公司掘进机综合生产能力50台,今年已突破200台,销售收入由1亿元增长到5.5亿元;电机公司2002年生产能力85万千瓦,今年已突破400万千瓦,销售收入由1亿元增长到8亿元以上;迪尔·佳联农机今年的销售收入也由去年的3亿元一举突破6亿元。这些重点企业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已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排头位置。同时,积极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拉动作用,发展配套经济、循环经济、集约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产业。目前,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主导产业集群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三是通过开展全民创业培植新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针对民众创业意识不强,民营经济弱小的实际,2003年下半年以来,**市组织开展了“全民创业行动”,通过全方位开拓创业领域、开展创业培训、能人牵动、建立鼓励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等多种措施,激发了民众创业激情,活跃了创业氛围。两年来,全市上下涌现出创业小老板3000多名,带动就业4万多人,激活民间资本4亿多元。“创业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394家,产值超千万元的有120户,超亿元的有15户。2005年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实缴税金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24%和14.7%,成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力合一”使**市项目开发建设蓬勃兴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2003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4%,全市工业利税总额同比增长44.4%,工业经济呈现十几年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要把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必须围绕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市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农业在工农互动、两业双赢中展翅腾飞。

按照“两个围绕”的发展思路,几年来,**市以工农互动为主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推进农业主辅换位,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庭院经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扩大农产品转化总量为目标,坚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动工农结合、城乡联手的战略突破口,加速建设辐射面广、牵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群。引进的山东金锣集团形成了每年屠宰加工生猪60万头、肉鸡1200万只的生产能力,带动全市生猪生产每年平均以20%以上速度递增;引进的国内著名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上海光明乳业集团形成了日加工鲜奶300吨生产能力,一年内拉动全市奶牛存栏量增长了8倍;扶持的鸿源米业、一季良品米业等一批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出“孙斌”牌大米等驰誉全国的著名品牌。目前,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达960户,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60户,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参与龙头企业经营的农户达5万多户,已形成了肉制品加工、优质米、酒类等14条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链。开发投资10亿元的30万吨酒精项目、投资9.8亿元的60万吨玉米深加工和投资2.2亿元的60万吨大豆深加工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也即将着手实施,这些项目投产后必将推进**市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两个围绕”总体思路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市农村经济高歌猛进。2003年以来,累计转移劳动力近26.9万人;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已经由21.6%提高到35.5%;全市经济合作组织已发展到875个,辐射带动农户8.5万户;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2.35亿斤,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漫长的边境线和众多的口岸群体,构成了**对俄开放和江海联运大通道优势。凭借优越的地缘条件,**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谱写着对外开放、经贸富市的华章。

**有5个国家一类水运口岸、1个国际空港和2个公路港口,处于对俄开放的前沿。几年来,**市积极开拓大通道,发展大经贸,开发旅游业,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对俄大通道建设上,水路开通了**至哈巴罗夫斯克、抚远至哈巴罗夫斯克、同江至下列宁斯阔耶、富锦至下列宁斯阔耶水上运输航线。陆路通道建设了同江铁路、同抚公路,开通了**经同江至比罗比詹陆路通道,即将投建抚远乌苏镇至俄卡扎镇陆路冬季过货通道,目前已经两国政府批准;投资3.4亿元建设同江哈鱼岛—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黑龙江铁路大桥,目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即将落实开工。空中航线继开通**-北京航线后,今年又开通了**-大连-烟台、**-上海-广州航线。抚远、同江、富锦港口进行了改扩建,口岸过货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以来,对外贸易成番论倍增长。2005年前三季度,**市完成进出口总额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4%,其中进口完成1.4亿美元,同比增长49.2%;出口完成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8%,全年进出口总额可突破7亿美元大关。**市十分注重以贸兴业,积极建设对俄加工园区和基地,发展外经贸主体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资源,在各口岸城市建成了一批对俄出口基地和加工园区,几年来园区规模不断扩大,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同江木材加工园区己形成年加工100万立方米的能力,抚远、富锦的木材加工园区也都己正式投入生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进一步增加。2005年前三季度签订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6项,合同金额达3.4亿美元。对俄经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05年9月末,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已增加到108家,营业额超千万元的己达18户。在发展外贸经济的同时,**按照旅贸结合的路子,全力推进湿地生态游、界江游、边境游和境外游,开通了18条对俄旅游线路,**正逐步发展为新的旅游热线。

“立足区位优势和城市综合功能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跳出**研究**,跳出**发展**。”放眼“十一五”规划,**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版权所有

社会经济状况篇3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1.“两段式”的经济运行。1978年前的30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具有总量小、速度慢的特征。这一时期的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四大指标1978年比1949年分别平均年递增5%、3.96%、10.8%、7.5%。1978年以后的26年为第二阶段,其特点是总量增大、速度加快。2004年的四大指标分别比1978年平均年递增9.7%、7.6%、7.3%、10.8%。尤其近4年的经济增长,处于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在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旱灾情况下创118350万元,比2000年平均年增长19.6%;农业总产值60001万元,比2000年平均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创历史新高;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亿元,比2000年分别平均递±曾14.8%和12.3%。以上数字说明洮南经济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两段式特征,是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前30年经济形态为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投入产出和结构受计划制约发展平衡,但速度缓慢。1978年以后的26年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及转向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市场影响,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好时期,曾创下了工业企业利润居全省首位的水平。但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徘徊发展的局面,波动较大。第一阶段总量小但稳步发展,第二阶段总量大、发展快但波动大。两段式的发展形态是国家经济形态变化的必然结果。

2.资金速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从总量上看,1978年,各项贷款余额为8659万元,到1988年达到了55624万元,是1978年的6.4倍,平均年递增20%。2004年已达到23.6709亿元。资金的高速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最近几年贷款曾受金融政策制约出现了稳定发展态势,但仍具有投入决定产出的属性,呈明显的资金速度型的经济特征。

3.曲折而平行的经济发展形态。1978年以后,全市的经济在出现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波浪式曲折发展过程,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农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上升或同――时期下降。这种曲折的平行说明了――方面是生产总值受工农业总产值和第三产业总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说明三个产业紧紧依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4.工业生产经历了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徘徊和低谷运行的3个阶段。前30年的工业呈稳步发展,这是全市经济的共性,后26年呈快速发展,是伴随着低谷运行的快速发展,曾经历了几年的速度和效益滑坡时期。稳步发展是受益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洮南作为计划经济时期总体经济的一个点,国家和省地从平衡经济的角度,在行业布局、资金投入、设备材料调剂等方面,尤其是毛、糖、革、纸等行业从全省工业基地角度考虑得到计划经济的倾斜,经济发展呈稳步态势。后26年由于加大了资金投入,工业企业和劳动人数的增加,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期。国家抓大放小和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改造、发展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受工业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较小的限制,多年积弊同时暴发。当市场发生变化时,抗御冲击的能力弱,曾出现过低谷运行的局面。

无论波峰还是低谷,都不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都具有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因素。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利润居全省前列,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全国市场的毛纺织品抢购风潮和个别地区的肝病暴发,毛纺品、治肝药品供不应求,使得部分企业处于饱和生产状态,严格地说是市场给工业生产创造了一个良机。

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的体改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变化,加之企业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管理落后等计划经济遗留的积弊同时暴发。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使得轻纺型工业遭到严重冲击,受害重、损失大,出现了几年的低谷徘徊的局面。伴随着改革和扩大招商引资的步伐,洮南工业又早现出新的生机,一些新的产业在洮南落户,填补了产业的空白,成为洮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5.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低。56年的农业生产经历了稳步发展时期、高速发展时期和波动发展时期。全市的农业1979年以后的5年出现了高速发展时期,5年平均递增19.5%,创发展速度的最好水平。由于受自然因素制约,加之规模的集约经营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以后又进入了波动发展时期。

6.居高不下的各项贷款余额。全市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从1950年的13.1万元,发展到1996年的1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2.6%,到2004年的23.67亿元,平均增长2.7%。一是说明总量增长较快,二是说明较多的贷款中已形成一部分的呆滞和死化。

7.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足,结构偏低。1949-1996年投资总和仅为9.14亿元。48年中唯有1993年突破1亿元(电厂投产因素),占国民收入的27%,其他年份多数占国民收入的10%左右。48年合计的固定资产占国民收入的12.9%。按宏观经济的积累和消费的25:75比例关系衡量,洮南的投资结构是偏低的,欠帐较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8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是每年创新高,首先是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资金,修建了洮南城市道路及绿化等工程;其次,调动各部门财力实施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措施;三是通过招商对城市环境开发建设。到2004年,当年投资总量已达到6.8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9.6%(现价)。在结构上处于平衡发展的行列。

8.农业、工业、商品零售业前48年三分天下,后8年工、农并重,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到1996年,48年总计的农业总产值57.5亿元,工业总产值57.8亿元,仅差0.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4.6亿元。如果扣除物价因素,也基本上是等量水平,具有鲜明的主体产业三分天下的属性。1997年以后的8年,工、农、商品零售业总产值分别为389737万元、309649万元、569301万元,可以说工业、农业并重,第三产业优先发展。

9.第三产业增加值、牧业总产值由结构偏低到攀升。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986-1996年期间总量为10.3亿元,同期

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3亿元,比重为24%。世界范围内都以三户增加值作为衡量经济的主要指标,按省和白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牧业产值48年总量为10.1亿元,占同期农业总产值的17.7%,按市政府规划也有一定的距离。1996年牧业产值7174万元,2004年达到20768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年达到39217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1%。

二、经济运行状况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上述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出洮南市经济的良好势头,同时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还很多,不可预测因素在增加,内部制约因素进一步显现。为保持洮南市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的同时,要分析研究和开发市场,提高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全市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三个发展”和“两个转变”。即:稳步发展农业、快速发展工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实施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总体产出水平。

1.调优农业,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避灾农业和适应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启动农产品加工业,突出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现代牧业。战略性的调整生产资料投入结构,提高畜牧业整体产出水平。积极发展经济林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粗放农业向现代集约农业的转变。

2.调整结构,快速发展工业。根据现有工业基础,利用当地资源培育重点骨干企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强新兴支柱产业,兴建高科技工业,开发高精尖产品,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进程,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发展拳头产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资源型工业向科技型工业的转变。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

3.搞活商贸,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稳步发展传统行业,积极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推动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向规模化、规范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完善提高有形市场建设.运用现代经营力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有形市场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提高特色市场知名度。积极扶持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社区服务等加快发展。全方位打造品牌,扶持壮大经纪人队伍和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自营出口企业。扩大影响,促进内外贸易繁荣活跃。

社会经济状况篇4

关键词:克拉玛依;人口变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1-0070-04

人口是一个地区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构成一个地区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人口变化是引起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系统研究人口变化特征将对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是一座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市于1958年建市,总面积7733平方公里,下辖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独山子区、乌尔禾区共4个区,其中克拉玛依区为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的中心。

本文根据克拉玛依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下简称“六普”)和克拉玛依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下简称“五普”)为基础,对这十年间克拉玛依市常住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迁移等方面内容进行梳理,并就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一、克拉玛依市人口变化状况及特点

(一)人口数量变化

1.人口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克拉玛依市常住人口为391008人,与2000年27023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0776人,增长44.69%,年平均增长率为3.76%。[1][2]10人口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于全疆平均水平26.52和2.08个百分点。[3]

2.向中心城区集聚明显

与“五普”相比,2010年克拉玛依区人口比重上升了13.03%,占克拉玛依市总人口的64.80%,人口向克拉玛依区集聚明显。集聚的原因,除了克拉玛依区作为主城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以及商贸较为发达外,也与许多机关企业搬迁至克拉玛依区、造成人口集体迁移有关。

因单位搬迁造成人口集体迁移,是克拉玛依市这座以石油产业发展而成的资源型城市人口变动的特色。例如白碱滩区,白碱滩区长期以来就是石油开采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主要区块,在其区位上设有大量新疆油田公司下属的二级单位。而自2000年开始,新疆油田公司下属的二级单位机关开始陆续搬迁至克拉玛依区,单位统一安排员工的住房和落户事宜,这就形成了白碱滩区人口集体向克拉玛依区迁移的现象。2000年“五普”数据显示,白碱滩区居住着克拉玛依市将近1/4的人口,而2010年白碱滩区人口比重下降了13.03%,占克拉玛依市总人口的12.90%。[1][2]10

(二)人口结构变化

1.男女性别比趋于常态标准值

性别比国际通行安全标准是103―107,[4]14在这一范围内表明男女两性人口较为均衡。根据“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克拉玛依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203310人,占52%;女性人口187698人,占4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8.32,比2000年“五普”的113.23降低了4.91个百分点,男女性别比趋于常态标准值,但仍然高出全疆平均水平(106.87)1.46个百分点。[1][2]13[3]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集体户的性别比由“五普”的442.55降低到312.12,减少了130.43个百分点。[1][2]4这说明十年来克拉玛依企事业单位从外地招录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女性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女性人数增长,也与女性就业较为集中的服务业在克拉玛依市发展较为迅速有关。

2.家庭规模缩小,人口老龄化加速

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克拉玛依市家庭规模缩小,三人户、二人户、一人户分别占36.25%、33.59%、15.98%,与2000年相比,三人户比例减少10.47%,二人户、一人户比例分别增加4.83%、7.15%,四人户和五人及以上户比例变化不大。[1][2]22

从家庭户类别看,由夫妻和子女组成的二代户是现代家庭的核心,占51.47%,一对夫妻或者单身人员组成的一代户占44.95%,与2000年相比,二代户比例减少14.26%,一代户增加12.27%。[1][2]22

家庭规模缩小的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在不断加速。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克拉玛依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41244人,占总人口的10.55%;65岁及以上老年人29834人,占总人口的7.63%。2000~2010年十年间,克拉玛依市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9042人,年均增长6.4%,高于总人口增速2.64个百分点。2000年老年抚养比(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名老年人)为4.88,2010年为7.63,老年抚养比增加2.75个百分点,进一步说明克拉玛依市人口老龄化步伐加速。[1][2]84

3.汉族人口增长较快,少数民族占比历次最低

克拉玛依市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319265人,占总人口的81.65%,各少数民族人口71743人,占总人口的18.35%。与200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08285人,增长了51.3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2491人,增长了21.08%。[1][2]8值得注意的是,“六普”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为历次普查最低,这与省外流动人口增加、新疆省内流动人口减少有一定关联。

4.人口金字塔属于成年型,劳动力人口仍占据主体

2010年全市劳动年龄人口(指男16~59岁、女16~54岁)为278522人,占常住人口的71.23%;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为190127人,占常住人口的70.36%。十年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46.49%,高出常住人口增长率1.8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全市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数量呈缓慢增加趋势。[1][2]80-84

2010年人口金字塔可以看出,塔底10~14、5~9和0~4岁年龄组人数收缩,呈内凹状,出生人口明显下降。塔形下端少儿人口和塔尖老年人口呈明显缩减趋势,塔腰成年人口则向外扩张,呈典型的纺锤型,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在塔尖处才逐渐收缩,属于成年型的人口金字塔。

(三)人口素质提高

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克拉玛依市具有大学(包括大专)学历的人口82665人,占总人口的21.93%,比2000年增加51589人,增长了一倍以上,比全疆人口文化素质平均水平(10.64%)高出一倍以上,克拉玛依市人口文化素质提升较快。[1][2]21

十年来,克拉玛依市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持续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受大学扩招影响,克拉玛依市高考录取率比十年前有很大增加,这促进了克拉玛依市人口素质的提升。克拉玛依市独特的产业结构也增加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年来随着以新疆油田公司为代表的驻地央企及地方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从外地招收的大中专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四)流动人口比例大幅度上升

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克拉玛依市流动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人口)为125496人,占总人口的32.10%,与2000年相比流动人口增加65729人,比重增加10个百分点。[1][2]6其中,省外流动人口占克拉玛依全部流动人口的60.81%,省内其他地区流动人口33250人,占流动人口15.30%,本市跨区、街道、乡流动人口15932人,占流动人口12.7%,与2000年相比,省外流动人口增加了2倍,省内其他地区流动人口增加了1.73倍。[1][2]6-7

流入人口仍以省外为主,这反映出省外劳动力比本省劳动力更加符合克拉玛依市经济结构的要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户籍人口外流的趋势也比较明显,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31826人,占户籍人口比重达9.88%,即每十个户籍人口中有一人离开本市半年以上,流出方向以新疆其他地区为主。这说明全疆各地州市都处于经济社会大力发展、大建设时期,对人才需求呈现相互竞争的态势。

二、克拉玛依市人口状况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一)人口集聚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品质提升互为因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是关键

2000年克拉玛依市引水工程完工,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引水工程之前的克拉玛依市的城市功能很不完善,起作用仅仅是油田生产作业区和各个生产单位的后勤基地,2000年引水工程完工之后,市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居民区改造、扩大绿化、完善公共交通、提升医疗和教育水平等一系列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使得整个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质大幅度提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经商、就业。同时,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保障了克拉玛依市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根据《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克拉玛依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83.5亿元,年均增长16.3%;克拉玛依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31.3亿元,年均增长9.7%。[5]

克拉玛依市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外来流动性人口增加,他们是城市的建造者。但是,他们也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医疗问题、养老问题、住房问题以及部分用工单位拖欠工资、工伤赔偿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由此可能产生新的社会矛盾。这就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由于流动人口分散居住,应通过居民社区属地管理。一方面可以强化对辖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外来人员的居住条件、企业用工、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电、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以适应、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创造一种能容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职业人口的社区环境。

(二)家庭小型化,扩大了市场消费潜力

根据克拉玛依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22582.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5.4元,较‘十五’末增长了50%,年均增长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296元,较‘十五’末增长了89.7%,年均增长13.7%。收入增长、家庭人口规模的缩减等因素迅速提升了克拉玛依市的社会消费能力,2010年克拉玛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了88%,年均增长13%。”[5]

家庭户的增多有利于以户为单位进行消费的消费品的需求增加,比如建材、家具、家电、汽车等等。一人户、二人户比例的上升,人们更加自由,追求享受,注重生活品质,带动珠宝、电子产品、奢侈品等产品,以及旅游、美容保健、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等服务的升级。

(三)单身老人、空巢老夫妻增加,多元化养老需求增加,亟须完善相关养老措施

单身老人、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养老问题已经不再是个人或家庭问题,已经转变为社会问题。

克拉玛依市政府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及政策完善等方面综合思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措施,探索建立无子女老人、独生子女父母和失去自理能力高龄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持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家庭提供预防性、支持性的社会服务。政府在养老机构的设立以及基础设施、养老服务人员的配备等方面应给予引导和规范,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介入养老服务产业,从而实现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之间的有效衔接。

(四)人口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为建设“世界石油城”提供人才储备

从全疆乃至西部各城市看,克拉玛依的大中专毕业生、技术工人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是最高的,特别是克拉玛依市的石油石化专业人才队伍,更是其他西部城市难以比拟的。2010年克拉玛依市石油石化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以上,其中拥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3000多人。这为克拉玛依市建设“世界石油城”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人才储备。

但是,就实现“打造世界石油城”这一宏伟目标而言,克拉玛依市整体人口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是克拉玛依市提升城市品质需要弥补的一个发展空缺。世界上很多发达城市规模并不大,但都有较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如澳门市仅50余万人口就有多所大学。大学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对外交流等多项职能,对于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国际知名度和文化氛围都有积极作用。克拉玛依市要积极筹划,整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学科资源,在“十二五”期间积极筹划筹建创办一所本科院校。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适宜的人口规模、优良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克拉玛依市应该把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系统工程,整合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把握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克拉玛依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克拉玛依市统计局.克拉玛依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tjzt/zt3/dlcqgrkpc/pages/default.aspx,2011-08-30.

[2]克拉玛依市统计局.克拉玛依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e].2002.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201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stats_info/tjgb/,2011-05-06.

社会经济状况篇5

[关键词]社会建设理论分析框架结构性原则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社会建设的内容

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近年来将“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并列的内容加以强调,表明我国正在形成“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方面建设协调展开的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不会自发地促进社会发展,但又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通过对“社会的什么内容”进行建设,既能使经济发展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又能使经济受益于社会发展获得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建设研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学界社会建设研究中讨论的话题可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建设范畴;二是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建设的关系;三是适用于社会建设研究的理论。

(一)关于“社会建设”范畴

研究中已形成了一些共识。从建设“领域”看,社会建设是主要是“狭义的社会”进行建设。即对与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一个特定领域进行的建设。从建设“目的”看,社会建设是为了促进社会平等,维护社会秩序。从建设“主体”看,社会建设必须由国家、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三类共同参与。从建设“方法”看,社会建设中须运用法律、沟通、经济、行政等多种方法。从建设“内容”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矛盾,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社会公平正义”等进行建设。

但在“关键是对什么内容进行建设”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呈现出明显差异。陆学艺归结出了四种观点[1]:(1)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强调社会建设关键是发展民生性社会事业,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1];(2)社会体制机制建设。强调社会建设关键是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和改革社会体制机制[2];(3)调整社会结构。强调社会建设关键是使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保持协调[3];(4)重建“社会”。强调社会建设关键是使政府、市场、社会三类主体间权力重构,形成社会对政府、市场的必要制衡,完善民众权利意识和诉求的表达与实现方式[4]。此外,实际上还有未被纳入上面四类、但却值得关注的观点,笔者归结为(5)价值体系建设。强调社会建设关键是社会公平公正建设[5],是社会道德价值准则建设[6]。

关于“关键建设内容”的上述五种观点,表明学界对社会建设“内容”的把握,是在这五个内容之间展开的。这对完整地把握社会建设的内容有一定启发价值。但是,当前的研究并不能证明社会建设的内容就只包括这里的五个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区分维度、作用”讨论如何把握社会建设“内容”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社会建设的内容可从“三个维度”区分:一是“公共产品合理配置和多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二是“社会的自我协调和自我管理能力建设”的内容;三是“多主体的现代社会公共治理格局建设”的内容[7];有学者提出另外“三个维度”,即以“制度重建,组织重建,价值重建”区分社会建设的内容[8];有学者用“四种作用”区分社会建设的内容:一是“核心”建设内容,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建设。二是“基础性”建设内容,是优化社会结构的建设。三是“关键”建设内容,是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的建设。四是“着力点”建设内容,是制订和实施系统社会政策的建设[9]。

用“维度”区分社会建设的内容,对完整把握社会建设的内容有重要价值。但是,当前研究中相关学者尚未就“确定维度的理由、依据”作必要说明。因此无法证明所确定的维度的合理性、科学性。

上述考察表明,关于社会建设范畴的研究,在“社会建设的领域、目的、主体、方法”等方面形成基本共识的同时,在“如何确定维度区分社会建设的不同内容以便完整地把握社会建设的内容”和“关键是建设其中的什么内容”等问题上,学者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而研究中存在的明显不足是,学者们尚缺乏对各自所持观点的理论依据作必要说明。

(二)关于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建设的关系

社会系统中经济、政治、社会是三个“硬件”部门,文化是“软件”部门,各部门有各自的“运行原则”[10]。“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利益协调”是现代社会中三大基本机制[11];社会系统的四个领域都有各自的“内在价值”,不同的“内在价值”应能在各领域内各司其职[12]。但现代化过程中,经济、政治两部门的“运行原则”侵入社会部门,使社会部门中“运行原则混淆”,这是造成社会秩序紊乱的根源。因此,社会建设就是要促进三个硬件部门之间形成联动的结构与机制[13];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14];要能够使社会领域按社会自身的“内在价值”运行[15]。

值得关注的是,有学者认为社会系统各领域中,“经济”与“社会”两个领域的关系是各领域间关系的核心。社会建设就是调整社会结构,使其与经济领域已经发生的结构变迁相适应[16]。有的学者进一步强调“社会”与“经济”两个领域之间必须“相互”适应。社会建设中既要促进社会发展,又要避免脱离经济发展条件造成“过度建设”,要避免落入“福利主义陷阱”[17];这要求社会建设中既要解决以往经济改革中存在的负面后果,也要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基础[18]。

1.担负“适应功能”的因素:社会性公共资源的供给与配置

该因素指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社会从经济发展中获取到的社会性公共资源的状况以及资源在社会成员中实现配置的状况。作为担负“适应”功能的因素,其“实质内容”是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的“适应性”。体现在三个具体内容:(1)从供给看,相对于一定时空中经济的发展,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的“同步递增性”。(2)从配置看,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总量中,配置到各类社会事业的比重的“经济发展促进性”。(3)从配置看,社会成员利用到的社会性公共资源水平的“均等性”。三个具体内容的状况共同体现着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适应性”的状况。

2.担负“目标功能”的因素:社会成员对目标、规则、结果的人格共识

该因素指一定时空中共同生活的成员们对一定社会体制下为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所“确立的目标”的情感、认知的认同状况。作为担负“目标”功能的因素,其“实质内容”是社会成员对确立的目标、规则以及目标达成结果的“人格共识性”。体现在三个具体内容:(1)各种成员对“确立的目标”的人格共识性。(2)对“设置的规则”的人格共识性。(3)对“目标达成的结果”的人格共识性。三个具体内容的状况共同体现着成员对目标、规则、结果“人格共识性”的状况。

3.担负“整合功能”的因素:社会行为模式

该因素指社会成员围绕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的日常社会行为方式中,利用到的法律、政策等规范性规则赋予的权利的状况。作为担负“整合”功能的因素,其“实质内容”是社会成员利用到的权利的“平等性”。体现在三个具体内容:(1)社会成员利用到的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的“实体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性。(2)利用到的“救济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性。(3)利用到的“展开自我保护的权利义务”的平等性。三个具体内容的状况共同体现着成员社会行为方式中“权利义务平等性”的状况。

4.担负“维模功能”的因素:“正确的平等”价值观

该因素指社会成员对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的“正确的平等”所作的合正义性解释的一致性状况。作为担负“维模”功能的因素,其“实质内容”是不同社会成员关于“正确的平等”的价值观之间的“共享性”。体现在两个具体内容:(1)对“正确的平等”所作的正义性解释之间的共享性。如,将“平等”作为正义,还是将“贡献、效率、权力”作为正义。(2)对具体时空中社会性公共资源如何供给和配置才是体现“正确的平等”所作的解释之间的共享性。两个具体内容的状况共同体现着成员关于“正确的平等”的价值观之间“共享性”的状况。

以上分析意在说明,把握“社会”的内容,需要通过对其内部四个因素的“实质内容”作出把握、综合评价。这意味着社会建设要围绕社会要素内部四个构成因素“实质内容”的建设展开。

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协调性”

从社会内部四个构成因素的“实质内容”看,市场经济原则自发作用,使社会平等、互尊原则“共享性被动摇”,利用到的权利“平等性被漠视”,确立的目标和规则“共识性被扭曲”,结果使得社会性公共资源持续供给与均等配置“适应性被破坏”。经济越增长,社会不平等越加剧。笔者称之为:经济与社会之间以往的“发展协调性”断裂。

对社会进行“建设”,就是要使社会具备按自身平等、互尊原则的张力合法、有效地规制市场原则自发作用的能力,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之间重新形成“发展协调性”。

这里的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协调性”,指两个领域的发展中什么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呢?

(一)社会与经济之间“关联性”的理论意涵

帕森斯认为经济与社会之间存在“相互提供能量”的关联性。经济的发展为社会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可能性。社会的发展则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行为模式[1]。帕森斯将这种关联性看作能够在社会化和社会控制两种机制下“自动形成”,显然缺乏对“市场自发性”以及对“社会控制、社会化的作用受国家权力制约”等变数的必要关注。但有启发性的是,“相互提供能量的状况”是把握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必要意涵。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中社会与经济的关联,体现在他关于两者“结构性原则”之间的建构与反建构中[2]。他“结构”范畴中,“经济”以互动主体各自“利用到的配置性资源的状况”为内容。“社会”以互动主体“利用到的法定权利的状况”为内容。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是社会中权利平等原则的张力与市场经济中收益最大化原则的张力之间的相互型塑。其中有启发性的是,“法定权利被主体平等利用到的状况”与“主体利用到的配置性资源的状况”之间的吻合性,是把握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必要意涵。

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社会与经济的关联性,用阶级成员在经济场域中拥有“经济资本”的状况与他们在社会场域中拥有“文化资本”的状况之间有内在联系,解释经济分化与社会分化的关联性[3]。有启发性的是,“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基本平等”是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必要意涵。

哈贝马斯沟通理论批判现代生活中市场原则侵入社会取代了平等原则,科层制取代了公共领域,强调现代生活必须“重建公共领域”[4]。这里有启发性的内容是,“公众广泛参与讨论为市场原则的作用确立目标,设立规则”是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必要意涵。

葛兰西的“国家-社会”关系讨论中,认为是国家使得市场经济原则成为主导经济活动的原则。他主张建立“公民社会”,就是强调社会成员要能够运用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在市场中行动,回应市场原则的挤压[5]。但葛兰西缺乏对国家何以可能将民众的利益诉求确立为公民权利作进一步分析。这里有启发性的内容是,“以法律形式固定市场关系中所有成员的公民权利”是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必要意涵。

波兰尼的“经济-社会”关系讨论中,用“自我保护机制”解释社会如何以自身的原则自发地对市场原则造成不平等作出回应[6]。这里有启发性的内容是,“社会具有合法展开自我保护的能力与机制”是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必要意涵。

布洛维的“国家-市场-社会”关系讨论中,强调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背景下,必须用社会的运行原则“规制”权力和市场的运行方式。形成世界范围内联动的社会展开自我保护的能力与机制[1]。这里有启发性的内容是,将社会的“平等、互尊原则”明确为对市场的“收益最大化原则”有规制作用的基本价值观,是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必要意涵。

(二)社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涵义与内容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协调性”,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之间在各自的发展中为对方的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内在关联性。基于上述理论考察,可归结为四方面内容。

1.“为对方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的状况(帕森斯、布迪厄强调的必要意涵)

“为对方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指的是一方面经济增长所形成的“产出品”中为社会平等的维护与完善提供必需的“社会性公共资源”;另一方面,社会平等建设所形成的“产出品”中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必需的“创新性人力、信息、制度”等具有经济意义的资源。

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之间越是存在“为对方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的关联性,表明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发展协调性越具备物质基础。反之,表明两者之间的发展协调性缺乏物质基础。

2.“公共领域”的状况及其在社会展开自我保护中所起作用的状况(哈贝马斯、波兰尼、布洛维强调的必要意涵)

该方面内容指出现市场经济对社会平等造成侵害的情形时,社会以怎样的能力和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展开协调。是以自发的社会冲突方式,还是以合法社会运动的方式展开自我保护。这里“公共领域”,指各阶层民众参与其中真诚地争论、讨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完善社会平等应如何确立目标与手段的场域。实践中,这样的公共领域既可以是实体空间(如社区)也可以是虚拟空间(如英特网)。

“公共领域”的作用越规范,起作用越常态化,不同社会成员围绕社会与经济各自发展的目标,手段进行沟通的机会越多,越有益于达成共识。而对社会、经济各自的发展目标、手段的共识性,是两者之间发展协调性的情感、认知基础,也叫政治基础。

3.社会成员利用到法律赋予权利的状况以及对自己所属阶级社会地位现状的可接受状况(葛兰西、吉登斯强调的必要意涵)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协调性状况如何,一方面要由社会成员按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获取到的社会性公共资源的状况来评价。另一方面要由各种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是否利用到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参与各种竞争机会来评价。该内容的实质是,无论作为社会成员还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社会行动中是否真实平等地利用到法律赋予的权利。

社会成员利用到的法律赋予的权利的状况,以及他们对所属阶级社会地位的可接受状况,既是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内容,又是评价两者发展协调性状况的标准。

4.社会成员以平等、互尊作为基本价值观解释社会行为的正确性的状况(布洛维强调的必要意涵)

该方面内容表明社会相应阶级的成员在争取社会权利过程中自觉将“平等、互尊”作为正义价值观解释社会行为的合正义性的状况。公共领域中,各阶级成员不仅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手段展开沟通,更会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展开沟通。在社会期待“平等、互尊”、企业期待“收益最大化”、国家要求“政权稳定”多元价值取向之间,确立有较高共享性的“优先原则及发展比例”。各阶级成员之间共享的“优先原则及发展比例”,是社会与经济之间发展协调性的精神文化基础。[2]

五、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政治、文化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与经济之间不会自动形成发展协调性。尽管“经济增长”为“社会平等”的改善展现了更多物质可能性[3],但经济增长不会自发促进社会平等。社会与经济之间形成发展协调性,要求“社会”对“经济发展”具备作出回应的能力与机制。回应的内容包括:社会能从经济增长中获取到维护和促进社会平等所必需的社会性公共资源;能将获取到的社会性公共资源的适当的比例配置到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必需资源的相关社会事业;能将社会性公共资源均等地在各阶级社会成员间进行配置。受市场新的挤压时,社会能合法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从“回应的内容”看,社会不可能自动具备这些能力与机制。社会具备这些能力与机制的状况,政治层面看,受国家“权力运用方式状况”的制约,包括国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相应的税收与公共财政政策等。精神文化层面看,受国家“意识形态或核心价值体系状况”的制约,包括国家的基本社会价值观及其在一定时期中关于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定位。

问题是,社会系统中的“政治”和“精神文化”两要素的什么内容,制约着“社会”回应“经济”的能力与机制呢?

(一)社会-经济形成发展协调性的“政治”条件

“政治”要素,是社会系统中“担负为共同生活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则功能”的要素。其内容包括,以怎样的“组织方式”(科层制还是公共领域)确立目标和规则;成员在其中“利用到的权力资源”或“拥有的社会资本”的状况及构成的“支配-屈从”关系状况。“评价政治要素的状况”的社会学标准,是不同经济、社会利益的主体对于确立的目标、规则及目标达成的结果的“人格共识性”。

政治要素以“谁有权力确立目标和规则”,“谁的动机或利益充分体现在目标和规则中”等内容,制约着“社会”回应市场经济挤压的能力与机制。只有通过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相应改革,收缩权力运用的边界,赋予各阶层社会成员平等的公民权利的条件下,“社会”才会具备回应市场经济挤压的能力与机制的政治条件。

社会建设中围绕“目标、规则的人格共识性”展开的社会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我国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相应内容作出改革,使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经济形成发展协调性的“精神文化”条件

“精神文化”要素,是社会系统中“担负维护社会关系模式功能”的要素。其内容是,以怎样的“组织方式”(科层制还是公共领域)为共同生活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不同成员利用到的社会价值观资源的状况;或拥有的符号资本的状况及构成的“支配-屈从”关系状况。社会学视角中评价“精神文化要素状况”的标准,是不同经济社会利益的主体各自关于“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之间的“共享性”。

3.平等价值观“评价环节的共享性”建设

指在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或配置形成了一定结果的情况下,对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就所形成的结果中蕴含的平等所作的合正确性解释之间“共享正确性的机制”的建设。

社会建设实践中,有些情况下是基层政府在日常工作中使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或配置形成了特定的结果后才受到社会关注。供给或配置结果中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平等需要作出评价。

对形成的结果中蕴含的平等所作的解释之间“共享正确性机制”的建设,要求设置必要的“评价环节”,以便相应主体对结果中蕴含的社会平等提出质疑和进行质询。相应主体有就结果中蕴含的平等作出“合正确性解释”的义务。确立这样的“评价环节”,对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实践纠正造成不平等的结果,取得广大民众的谅解,是必要的。

平等价值观“共享性建设”,是社会建设的灵魂,它的建设状况,决定着社会成员“人格共识性建设”能走多远,进而决定着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适应性建设”能持续多久。

(四)对成员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平等性”进行建设

学界当前将社会建设表达为“关键是调整社会结构”的观点,是将该因素的建设突出为社会建设全部内容的核心。社会结构是相关联的社会位置及相应角色(权利义务)的体系。调整社会结构,实质是调整各种社会位置上社会成员的质量及其社会行为模式中利用到的权利的状况。

对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平等性”进行建设,指对社会成员利用到的法律、政策等赋予的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权利义务平等的机制”进行建设。包括三层具体内容:

1.对社会成员利用到“实体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机制进行建设

指对各种社会成员平等地利用到法律、政策等规则赋予的获取到一定水平的社会性公共资源的权利的机制进行建设。可围绕相关实体性权利的宣传、公开、透明、监督、评价等内容展开相关制度建设。

2.对社会成员利用到“救济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机制进行建设

指对社会成员利用到的实体性权利存在不平等状况时,相应成员平等利用到相应的救济性权利的机制的建设。可围绕相关救济性权利的宣传、公开、透明、监督、评价等内容设立相关制度。

3.对社会成员利用到“自我保护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机制进行建设

指对社会成员利用的实体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可能存在不平等的状况,使社会成员平等地利用到上位法律或上一级政策赋予的权利展开自我保护的机制的建设。可围绕相关上位法律或上一级政策性设立的权利的宣传、公开、透明、监督、评价等内容设立展开制度建设。

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的“平等性”建设,是社会建设四个基本内容中的“焦点”。因为,社会秩序是以“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方式间有较高整合性”为实质内容的。即使确立的目标、设立的规则再好,平等价值观再正确,如果不能真实体现到成员社会行为方式的权利平等中,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仍然会出现供给不足、配置失衡的状况,社会的自我保护仍然会以社会冲突的方式展开。对其他三个因素进行的建设也会因而功亏一篑。

结论

1.社会学理论资源中蕴含着“对社会建设展开科学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社会学理论体系发展中蕴含着对社会系统展开科学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称为“四要素分析框架”。从该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就是对社会系统四个构成要素中“社会要素”的内容进行建设。社会建设应置于与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建设的关联性中进行把握。

2.社会建设的“性质”可以从“对社会要素担负系统功能的能力进行建设”的角度把握

社会要素担负的系统功能是“整合社会行为”。其担负功能的状况,理论上看,取决于成员社会行为方式中“利用到的法定权利的平等”状况和“利用到的社会性公共资源的均等”状况。因此,社会建设,性质上就是促进社会成员之间权利-权益的平等。

3.社会建设的“内容”是对社会要素内部“四个构成因素的内容”进行建设

社会要素内部也由担负特定功能的四个因素构成。区分社会建设内容的“维度”,可从因素“担负的功能”角度把握。因此,可区分为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对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适应性”的建设,对确立的目标、规则的“人格共识性”的建设;对社会成员平等价值观“共享性”的建设;对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平等性”的建设。

4.社会建设的“理由”是社会要素难以“通过自发的自我保护机制”维护权利平等

社会要素会“自发启动自我保护”回应市场经济对社会平等造成的挤压。但这种“自发性”的保护行动,既会破坏社会秩序,又难以降低社会不平等。通过社会建设,可以建构社会“合法展开自我保护”的能力与机制,使社会具备在有序条件下有效维护社会平等的自我保护能力。

5.社会建设的“目的”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维护社会平等

社会建设要维护的社会平等,不是孤立的、绝对的平等,而是社会系统运行中与经济要素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平等。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平等。

6.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使社会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形成并保持“发展协调性”

尽管社会建设不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但却不能不以其产出品中包含有益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容为“必要目标”。因此,社会建设中既要以社会从市场经济发展中确保能够获取到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的能力与机制的建设为目标,也要以“社会”确保将获取到的社会性公共资源中适当的比例配置到有“经济发展促进性”的社会事业中的机制的建设为必要目标。

7.社会建设目标达成的“制约条件”是政治与精神文化两个要素适应社会要素建构的状况

社会与经济之间形成发展协调性的状况,取决于社会体制改革从政治体制中争取到的社会权力空间,取决于确立正确平等价值观中从国家意识形态中争取到的社会精神空间。社会建设中“对确立的目标、规则的人格共识性”的建设和“对社会成员平等价值观共享性”的建设,分别对政治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产生建构性,政治和精神文化两个要素对社会要素这两方面建设作出适应性改革的状况,制约着社会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发展协调性的状况。

8.关于社会建设的“关键内容”,是学界形成社会建设研究不同学术流派的平台

社会经济状况篇6

【关键词】社会信用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

一、研究综述

开展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是希望通过对影响郑州市区域信用环境主要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出反映郑州市各区域信用环境状况的区域信用总指数和分类指数,以用于判别郑州市各县(市)区信用环境的优劣,提出改进信用工作的意见和改善信用环境的对策,推进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

二、实证研究

(1)指标体系建立。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本课题采用专家法,该方法是集中若干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郑州市各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指标体系,以“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企业信用状况、公共服务状况、行政管理状况”为指标体系,规定的满分值为100%,它们的权重分别为20%、12%、16%、24%、14%和14%,该指标体系共设置六个一级指标以及四十一个定量与定性二级指标。(2)数据来源。前三个指标为定量指标,数据可以通过《郑州统计年鉴》得到,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和企业信用状况由各区自查获得,公共服务状况和行政管理状况数据的获得。(3)计算结果与分析。第一,层次分析法。结合郑州市信用环境指标体系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各年平均值为对比标准计算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信用环境平均发展指数。为了比较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的状况,我们将2011年郑州市各区指标按照郑州市全部区的各指标平均值为基数,计算社会信用环境综合指数,最终得到2011年各区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综合指数中,金水区的社会信用环境最好,各个指标在社会信用环境中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尤其是在企业信用状况方面,金水区优于其它区。中原区排在第二位,值得指出的是,中原区在信用体系建设状况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好,该指数同金水区一样并列第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共服务状况这两方面还有待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是上街区和惠济区,从经济发展状况来比较,惠济区劣于上街区,其他方面的发展较为均衡、差距不大。二七区与其他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相比有待提高,二七区在行政管理状况建设中排名第一,但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只完成了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与具体办事机构这一项内容,未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导致该指标指数排名靠后,且该指数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影响比较大,进而引起二七区在整个市区中的排名较为落后,在今后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通过计算可知,2011年郑州市六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排序情况如下:排在前两名的区分别为管城区、中原区。管城区在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上表现最为抢眼,在六区稳居首位,发展最为突出;而中原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形势也较为优异,仅次于排名首位的管城区;二七区与金水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在郑州六区中处于中等水平,排名分别位列三、四名;排名较为靠后的则为惠济区和上街区,分别位列五、六名,说明这两个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发展形势不太乐观,这需要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中不断努力,加大投入力度。

三、政策建议

社会经济状况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经济因素;管理活动

一、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关系

企业财务会计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受到本国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客观因素的情况直接决定了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途径和方向,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全世界各国企业财务会计的的不同和差异,这就使得企业财务会计这一概念带有非常明显的社会特征。本文主要探讨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影响,认为企业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应与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协调发展。

二、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影响

在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因素当中,能够形象到企业财务会计的有很多,例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法律等,其中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影响主要有:(1)经济体制。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财务会计准则,其产生和发展的轨迹都与经济体制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体制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各国的不同,这也就使得每个国家所指定的企业财务会计规范也不尽相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宏观上要求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风向标和主体,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主要利用各种经济杠杆作用来对市场进行引导调节,把好机制关;在微观的层面,就要求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应该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的规律,独立自主的完成经营活动。为与此种特征相适应,企业财务会计计量的客观公正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相关财务信息能否及时有效的反馈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是息息相关的。(2)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水平一定是受到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水平必须与社会的实际经济状况相适应,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就是企业财务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任何新的企业财务会计思想的发生发展和企业财务会计准则的确立,都是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社会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企业财务会计就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由此,我们可知经济水平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发展的主动力。(3)知识经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这一领域也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带来的是发展的机遇。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核心和依托,摒弃了以往一贯的依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传统细想。知识经济不断的发展,必将带来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契机,当然作为经济伴生物的企业财务会计也必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另外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也为发展企业财务会计提供了可能,为其提供诸如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便捷的设备,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手段。

三、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未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企业财务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文件。从这一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的重要性,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起到根本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项:一是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二就是使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现如今,随着科技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观、思想观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导致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与实际的社会经济严重脱轨,甚至与现实的经济发展需求背道而驰,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愈演愈烈都已经说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1)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及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所谓知识经济是一种直接依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而来、并与其相区别。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它有如下特征:一是落知识资本取代资本资产的首要地位,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它们取代了传统经济形态下资本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二是新经济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责任观”日益受到重视,它要求经济、高效的利用资源;三是信息高速传递,信息产业崛起为改革传统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了条件。(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新经济形态对企业财务会计的贡献在于它扩大了传统企业财务会计的视野,弥补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不足,它是对传统企业财务会计继承基础上的新发展,它把企业财务会计特有的确认、计量核算和报告拓展到了知识的领域。一份完整的财务报告在报告之外还应该涵盖和说明与之相关的情况信息以及先关资料。其中,财务报表有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3)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信息传输技术条件下,以报表的方式来交换信息已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和最节约成本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沿袭了几千年,成为国际通用的信息传递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以数字为主,只揭示少量的非数字信息,一方面导致许多难以定量的信息不能充分批露,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不直观,它要求信息使用者有较高的素质;二是时效要求严格,企业财务会计是否重要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言之就是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其企业财务会计的作用就越大,在企业财务会计界当中始终不变的话题就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在新经济经济形态下,要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我们不但要研究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会计环境的特征,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理论,还要加强企业财务会计队伍的培训,把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之中。

四、结语

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唯一动力就是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反过来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也会为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经济的改善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经济的一体化是全世界的共识,在这种大的经济发展趋势面前,企业财务会计全球化、国际化自然就成为了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和根本要求,也只有这样企业财务会计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全球化的最初阶段的方式是进行企业财务会计的国际协调,并向国际企业财务会计惯例靠拢。

参考文献

[1]熊胜蓝.浅谈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性[J].学理论.2011(12):262~263

[2]刘素凤.泉州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2):20~25

[3]李中煜.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因素的实证分析[J].企业导报.2009(7):3

社会经济状况篇8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DpSiR模型;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214.

社会经济状况篇9

关键词:财政能力;社会保障;辽宁省

理论界通常是以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但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经济基础是财政制度,而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部分,也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是政府职能的重要部分,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

一、辽宁省财政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的财政收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81年的146.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165.3亿元,26年内增长了14.8倍(见表1)。从国内看,2007年辽宁省的财政状况在全国排第七位。而且通过与国内部分省、自治区相比较(见表2)可以看出,辽宁省的GDp尽管不是最高,但人均财政收入比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还略低483.2元,但在这五省、自治区中,辽宁省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最高的,为23.1%,比广东省还要高5.2个百分点,比GDp差不多的河北省高8.1个百分点,与同为东北地区也是重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相比,高出了7.2个百分点。从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辽宁省的财政状况还是相当不错的。

二、辽宁省社会保障需求状况

社会保障的需求可以从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口保障需求、养老和医疗保障需求、残疾人保障需求等几个方面大致计算出来。

1.辽宁省贫困人口状况。据民政局统计,到2007年全省城镇低保人口约154.6万,辽宁省当年城市低保平均标准191元/月,农村低保人口约为46.1万,农村为1000元/年,①全省所需保障资金约40亿元,而这些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

2.辽宁省失业人口状况。由于辽宁省是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多,伴随着国企改革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到2002年累计已有200多万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44.5万人,失业率为4.4%,与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差不多(当年全国的失业率为4.0%)。2007年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为约622.1万人,领取人数约为19.6万人。缴纳失业保险金10年以上(含10年)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是462元/月,①按这一标准,2007年的失业保险金支出就需约10.9亿元。虽然其中有企业缴纳的保险金,考虑到过去没有失业保险积累,相当部分的保险资金要由财政负担。

3.辽宁省养老、医疗保险状况。2007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299.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891.6万人,离退休人员825.8万人,基金收入约352.0亿元,需支出约425.9亿元,存在约73.9亿元的资金缺口。基本医疗参保人数为1087.8万人,基金收入约112.7亿元,基金支出需约84.2亿元,结余约28.5亿元。另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为1511万人,补贴标准为50元/年,每年约需7555万元。这三项每年共需资金约510.9亿元。

4.辽宁省残疾人状况。残疾人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对象之一。辽宁省残疾人人口数在公开文献资料上未查到,但从国际上来看,一般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5%~8%。2007年辽宁省的总人口为4298,我们取5%的标准,残疾人口约为214.9万,按全省城市低保平均标准191元/月来计算,仅2007年就需保障资金约41.0亿元。

仅以上各项支出就约需保障资金631.3亿元,再加上没有列出的残疾人补贴等其他需保障项目2007年的社会保障需求超出当年社会保障支出(当年社保支出为469.6亿元)161.7亿元。

三、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状况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反映出在既定的社会保障需求状况下,财政资金实际上满足需求的多大份额,从而可以比较出财政能力的状况。

1.辽宁省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状况。辽宁省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表3可以看出2003—2007年的状况:

(1)财政支出方面:在这五年间,辽宁省财政支出是逐年上升的。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在2007年增长迅速,是2006年的2.3倍,比2003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为29%。(2)社会保障支出方面:辽宁省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也是逐年上升的。虽然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0%,但其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支出的速度,而且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呈

[1] [2] 

下降趋势。()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方面: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逐年增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辽宁省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从年的.元增长到年.元,增长了.倍。

.辽宁省社会保障分项支出状况。从表可以看出,在—年间,辽宁省社会保障的分项支出,随着社会保障支出的逐年上升而上升。在—年,社会保障支出构成包括卫生经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年社会保障支出构成包括卫生经费与社会保障和就业,其中卫生经费比上年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比上年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之和增长了%。可见,社会保障支出各项在年增长迅速。

四、辽宁省财政能力与社会保障的适应性状况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是“此增彼减”的关系,即当经济快速增长时,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较快,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相应减少,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下降。但伴随着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也是居高不下的。从表,我们可以看出,辽宁省年一般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项是最多的,占%,比上年增长了.%;而同为社会保障支出的医疗卫生项占.%,却比上年增长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项目,这也体现出了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

从全国来看,据中国统计局统计,年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额为.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元。而辽宁省同年的社会保障支出额为.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全国的低.%,但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元,是全国的.倍。

为了更好地分析辽宁省财政能力与社会保障的适应性状况,选取GDp最高的广东省、与辽宁省GDp差不多的河北省、同是东北三省且也是重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及地处西部的西藏与之进行比较。(见表)在五省区中,尽管辽宁省在财政收支上没有排在第一位,但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比财政状况最好的广东省还多出了万元,排在第一位,而且占财政支出比重也是最高的,为.%,比河南省高了.%,比同是东北三省的黑龙江省高了.%。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方面,最高的是西藏,可能是因为当地的人数少,才使得人均值高,比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最高的辽宁省还高了.元。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省、黑龙江省由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所以财政社会保障负担比较大,而像广东省这样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财政社会保障负担比较轻。

五、结论

社会经济状况篇10

[关键词]失地农民;经济适应;政府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8-0087-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郊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失去了土地。伴随着从失地农民到城市居民这一身份的转变,他们也经历着经济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重大调整。这种调整的核心是实现社会适应,而经济适应则又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毋庸置疑,获得必备的生活资源是个人社会适应的基础。及时了解失地农民经济适应状况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政府科学制定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

一、文献回顾

失地农民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术界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对失地农民问题展开研究。向德平、王志丹(2012)认为。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过程是一个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李苏(2012)的调查显示,回族失地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接近于“入不敷出”状况,居住小区环境恶劣,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处于模糊状态。张晨燕、胡伟艳(2012)通过对杭州市郊区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发现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分化现象严重,自评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性降低,工作满意、家庭收入及补偿满意成为影响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建议通过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就业服务和提高社区经营能力,提高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张晖、温作民、李丰(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业(包括被雇佣和自主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了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社会保障体制、扶持失地农民创业等政策建议。郝丽琴、王淳(2012)认为,失地农民对目前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一般;大部分农民在失地后对生产劳动比较适应;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失地农民对生产劳动活动的适应性越强,不适应感越弱。王晓娟、王利(2012)认为,促进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需要引导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建构,加大政府部门的政策促进,呼吁市民群体的社会接纳,注重居住社区支持系统的构建。曾亿武、杨泽楷(2012)的研究表明,当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满意度较低,为提高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的被征地意愿,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开展养老和医疗保障工作等。慈艳艳、高朋(2012)认为,失地农民的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生活方式五个方面均发生变化,政府应通过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加强社区建设等措施,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行调适,化解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危机。邓大松、王曾(2012)从失地农民经济状况、获取资源的能力、福利水平再生、福利补偿和社会保障损失五个指标,衡量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利水平。他们对广东省佛山市周边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相对收入减少、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低、职业发展困难和社会保障明显不足等。安海燕、洪名勇(2011)以贵州省站街镇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工业征地造成的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以及征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从信息完全化、补偿金社会保障安排、刺激就业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黄建伟(2010)发现失地农民在失地前后就业特征有所变化,并在就业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就业岗位更换频繁、维权意识令人担忧、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市场导向意识不强、自主创业障碍较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因而,加强教育培训、实现充分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借鉴成功经验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出路所在。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沈阳市两个主要的失地农民社区——地雅社区和正良社区。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社区成员。本研究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通过发放结构式问卷收集资料,并由访问员协助被调查者填答问卷。调查实施的时间为2012年10月。具体的抽样过程如下:在地雅社区和正良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100个被访对象,共访问200个被访对象。问卷包含调查对象自然状况、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人力资本和生活评价等情况。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上看,在200个被访对象中,男性104人,女性96人,分别占52%和48%;从年龄上看,16~25岁占10.5%,26~35岁占20.5%,36~45岁占18.5%,46—55岁占16%。56~65岁占22.5%,66岁以上占12%;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占11.0%,已婚占73.5%,离婚占7.5%,丧偶占8.0%;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及以下占28.2%,初中占31.8%,高中或中专占27.2%,大专及以上占12.8%,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累计占87,2%。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

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不甚乐观。一是失地农民就业难,近四成的失地农民没有工作(占39.9%);二是失地农民就业质量不高,有稳定工作的仅为38.4%,另有21.7%从事着不稳定的工作。人力资本是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主要因素,如学历、年龄、身体状况等,因而,失地农民从事的行业多为对人力资本要求不太高、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行业,如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娱乐服务业等。

从月收入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收入状况不是很理想,一半以上的被访对象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累计百分比为61.5%)。工资性收入仍然未能成为失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仅有20.8%的被访对象认为工资性收入是其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相比之下,选择土地补偿金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的被访对象却占25.1%。这种家庭收入的现状显然容易造成“坐吃山空”的结果,家庭收入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雇工是主要的就业形式(占77.6%)。从获得工作机会的途径上来看,通过个人的关系网获得就业机会占最大比重(占37。5%),而政府在帮助失地农民获得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占3.4%)。在就业权益保护方面,对于雇工形式的就业,仅有不足一半的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占46,8%);而对于社会保险的参与情况,仅有40,8%被访对象的用工单位为其购买了社会保险。

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尤其是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失地农民参与的主要保险计划,分别占22.1%和23.5%。

(二)人力资本状况

人力资本是就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性会进一步显现,“低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约束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判断,并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失地农民低就业率的现状。被访对象的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累计占87.2%。失地前,绝大部分被访对象没有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占92.9%)。学习意愿不高,只有27.1%的被访对象愿意自学一些必要的知识,而72.9%的被访对象则选择不愿意。绝大部分被访对象(占90,4%)在失地前不具备除农业生产以外的“一技之长”(如厨艺、电工、焊工、驾驭、教师、美发、木匠、汽修、钳工等)。在失地前,有过城市工作经验的被访对象仅占两成多(23.2%),56%的被访对象对城市生活并不向往。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失地农民接受的培训分别来自职业技术学校(占16.3%)、所在社区(占34.7%)、政府(占12.2%)、民间组织(占16.3%)、企业(占122%)和其它(占8.2%)。从培训费用上看,免费得到培训的占60.4%,付费的占39.6%。

(三)经济生活状况评价

总的来说,被访对象对目前的经济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不高,判断为“一般及以下”的累计占66%。导致被访对象对经济生活状况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生活成本、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此外,交往圈子、消费环境、社会地位也是被访对象提及的因素。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活成本角度来看,由于以往自给自足的食物供应方式不复存在,食品消费成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支出,而近年来物价的持续走高无疑更加重了失地农民的经济负担。城市生活带来的其他生活开支,如物业费、交通费等也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此外,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的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目前的收入,被访对象认为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的累计只占42.9%。由于就业状况不乐观、收入状况不理想,加之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被访对象对目前经济生活现状评价不高。

四、对策建议

失地农民的经济适应问题是其社会适应的核心,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历史角度看,失地农民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人力资本瓶颈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社会安排方面,农村居民一直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如今,被裹挟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单凭自身的努力来完成经济适应必然难上加难。考虑到历史原因和现实的需要,政府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构支持体系,向失地农民提供资金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等,帮助失地农民应对各样风险(如劳动力市场排斥等),加快其经济适应过程,助其融入市民社会。

(一)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政府要以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就业或创业机会为重点,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创造有利条件。首先,要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主体的劳动技能培训。积极调动政府、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优势资源,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建立各种科学的机制来确保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质量和就业质量。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对劳动力的现实需求,确保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挖掘失地农民自身的潜力,依托农村和城市两块市场,培养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从而为更多的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其次,政府要积极提供财政支持,用于失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创业的补助和奖励、职业介绍补贴和创业贷款补贴等。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在求职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权益。

(二)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充分调动国家、企业、个人的积极性,在责任分担的基础上,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要符合城市化发展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保障标准,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确保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激励。从而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协调。

(三)建立以社区互助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支持系统

该系统可以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收集、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收集、培训信息,组织、推荐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创业项目等。在社区的绿化、卫生、便民服务等领域创造就业机会,以社区就业作为过渡,为失地农民切实融入市场经济、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平台。

(四)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封闭的生活方式的限制,失地农民对现代社会的认知不够,对市场经济了解不足,尤其是在就业观念上还存在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因而,政府要注重培养其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创业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等,提高其城市生活适应能力。引导失地农民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尤其是与市民的交往,在加强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构建市民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安海燕,洪名勇.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分析——以贵州省站街镇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11):94-96。

[2]慈艳艳,高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对合肥市JLY小区的调查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2,(4):23-28.

[3]邓大松,王曾.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水平的调查[J].经济纵横,2012,(5):53-57.

[4]郝丽琴,王淳.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收入及生产劳动适应状况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9):1+21-23.

[5]黄建伟.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入户调查及其政策建议[J].调研世界,2010,(7):2123+35.

[6]李苏.宁夏回族失地农民生存境况及身份认同研究——基于198户回族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1):58-62.

[7]唐魁玉,衣玉梅.失地农民就业及其社会适应问题——哈尔滨市松北镇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J].中国劳动保障,2006,(12):24-25.

[8]向德平,王志丹.社会化视角下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J].河北学刊,2012,(2]:106-109.

[9]张晨燕,胡伟艳.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变化与影响因素调查——以杭州市郊区为例[J].调研世界,2012,(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