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9:54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1

论文摘要:彝族文化学是一门构建自己理论知识体系的学科,是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复合性等学科特征。

彝族文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渊源可追溯到彝族毕摩经,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及民族文化学的多方面的展开和深入,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目前,彝族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整体的学科建设,以推进彝族文化学学科的整体进程。相形之下,彝族文化学的微观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影响尤大,而彝族文化学宏观方面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则稍显不足。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关系到整个学科的走向和进程,关系到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地位。钟敬文先生在论述民俗学学科建设时,曾指出:“民俗学的所谓‘学’的含义,主要就是这种理性的认识”这对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彝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应该是彝族文化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本文就这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什么是彝族文化学

谈到彝族文化学,就涉及到了彝族文化学学科的定义问题。那什么是彝族文化学呢?彝族文化学的定义包含了研究对象和范围两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彝族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呢?彝族文化学作为狭义的民族学学科,民族学的学科范围界定,对彝族文化学不无启示。一般来说,民族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在早期占主要地位,把民族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民族。在1950年代以来学术发展延续性的影响下,人们将民族学定义为“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说来,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科学。如说得更具体点,民族学是研究现代各民族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民族学是一门研究处在古今一切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人们共同体的历史科学。”[4]第二种观点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认为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民族、族群及其文化的认识。“民族学并不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也不是专门研究民族共同体的科学。”“民族学是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各民族文化,从事于记录和比较的学问。”“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文化,而不仅仅是民族,民族不过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是文化而非民族。”[7]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说,彝族文化学的研究顾名思义即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学科。如何界定彝族和彝族文化?宏观上来说,二者同为一体,就如物质与精神在一个人身上得到了统一。先有民族实体———彝族,再产生精神状态———彝族文化。正因为有这个民族实体的存在、发展,才有了相应的彝族文化。这里有个产生的时间逻辑关系。但二者从辩证的关系来看,则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彝族的形成,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产生,尤其是属于文化范畴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又是形成民族的重要标志和内在动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现在把彝族文化学定义为:彝族文化学是一门研究彝族及其彝族文化,以揭示彝族的本质和彝族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可以理解为三个概念层次:一是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彝族及其文化;二是研究目的或最终指向———提示彝族的本质和彝族社会发展规律;三是学科类别性质———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个概念层次已在前边作了阐述。第二个概念层次与第三个概念层次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的目的决定了研究学科的性质。彝族文化学从科学分类上,既属于人文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指那些主要以人类社会的组织与结构、体制与关系、功能与效率、秩序与规范的研究对象,并为人类社会之有序、高效运作提供知识、理论与管理手段的科学。”“人文科学,则是指那些主要以人的精神世界、价值体系与心灵情感为研究对象,并为人类理解把握存在意义、生命本质、生活目的等终极性问题提供价值理性、知识、思想、理论的科学。”[8]二者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只是研究的角度、层次、领域不同而已。人文科学着重于人的本质属性,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社会科学则侧重于社会文化的系统,如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突出表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上。彝族文化学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

二、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征

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征主要包括学科的科学性、民族性、复合性等三个方面。

1、科学性

彝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属于科学的范畴,因而具有科学性的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彝族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对彝族及其文化的认识过程,彝族及其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简单到复杂,局部到整体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与彝族及其文化的发展是相对应的。一方面,彝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在改造自己本身,在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逻辑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彝族作为民族主体对自己及其文化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彝族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彝族各种文化事象上表现出来自己的民族意识、性格、风格,如毕摩经、彝族服饰、民居、歌舞、民间文学等等。因其文化的独特个性,具有自身的研究价值,从而引起国外研究主体的关注、参与、深入研究、认识。这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外在表现到内在本质的客观认识过程,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两个方面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彝族及其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着彝族文化学的学科价值。

其二,彝族文化学是一门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学科。前述彝族文化学之“学”,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一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一门学科是否真正成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有作用,其理论体系是否健全、完善,有发展演化性是根本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的科学性主要包含两个发展过程,一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二是从理性认识在客观现实中检验丰富、完善的理论发展过程。相对说来当前的彝族文化学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某些彝族及其文化事象的层面上,热衷于对这些文化事象的搜集、罗列、阐述,虽然一些濒危的文化事象,如毕摩经的抢救、搜集,传统文化生态传承保护是必要的,但庸无讳言,彝族文化学的这种微观研究过热,宏观研究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势必影响彝族文化学的整体进程。这种过份注重微观,单一的彝族文化事象的研究,使彝族文化学的独立品性面临边缘化的危机。虽然现今彝族文化研究表面很热闹,但不少彝族文化事象是被当作其他门类学科输送、提供材料的资讯库。一门学科的第一阶段是明确研究对象,然后进行研究对象、材料的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工作。第二阶段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整体文化的深层内涵,探索内在逻辑关系,并进行自身的理论构建,在多学科的交汇与融合中凸显自身的学科特色,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使之成为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立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彝族文化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成熟的学科,其学科的理论性构建仍任重道远,但这是不可忽视的。

其三,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社会活动。科学性表现在客观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它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认识利用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创造性是重要的内在因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真理也是有相对性的一面,理论来自实践。理论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其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尤显重要。同样,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彝族文化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实际。彝族文化学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适应、促进彝族及其文化的全面发展、进步,其理论方法的创新是关键。如何创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来的过程是认识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去的过程则是理论检查、丰富、发展的过程。彝族文化学现在面临着两个历史性机遇,一是国内现代化和国际全球化的生存大背景;二是新兴学科层出不穷,学术环境、氛围大为改善的学术背景。如何在这两个历史性机遇中,以创新的姿态面对彝族文化学新形势,更新学术理念,调整学术方式,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彝族文化学理论体系,自觉地建立彝族人文传统的文化品格与时代特征的国际彝族文化学,成为彝族文化学研究主体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彝族文化学作为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的研究对象

从内容上看,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文化渗透着其自身存在的民族中,而构成民族及其文化的诸要素和它们的各子要素及其历史演化过程本身就属于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诸如彝族的语言、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学、伦理道德等。

(2)学科的理论构成

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理论源于对彝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本身的民族性决定了其理论构成的过程,不能离开这个特定的民族性,使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渗透着民族性。例如要把彝族毕摩经中的《吾查买查》翻译成不同民族语言的研究文本,其过程由于不同民族语言本身的差异性,作品的原生态性会出现脱落、异化的情况。这是研究对象决定的客观差异性。没有深入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先入为主的以主体自居,视研究对象为“原始”、“化石”、“愚昧”的支配之物,然后以先验理论来分解、包装、组合、炮制,这样的学术理论构成必然是空间失败的。只有承认民族性的前提下,改变以往“主———客”关系,虚怀以待,还原客体同样的主体身份,变成“主———主”关系,相互倾听、交流、对话,达到文化的沟通、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深入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这样的理论构成才是有生命力的。有些研究者通过学习研究对象的民族语言,以平等、虚心的姿态切入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理论构成也最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这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向研究者渗透;另一方面,这种渗透又通过其研究文本或理论构成表现出来,又因为研究者自身拥有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研究对象的民族文化精神产生碰撞、融合的良性运动,其理论构成更具有文化参考价值。

(3)学科的表达形式

彝族文化学具有的民族特征还表现在其表述的文体形式上。彝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吸纳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吸纳的过程也是民主化的过程,原本属于异民族、异文化的理论、方法,要吸纳、融合到本民族的学科理论中,必须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审美标准、历史状况,尤其是表述文体,这样才能使外来理论有机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实现理论的民族化、本土化,成为具有彝族文化学特色学科理论。彝族文化学也只有在这种不断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实现科学理论的本土化、民族化,从而得到发展、宏大。

3、复合性

彝族文化学的复合性是历史发展情况和学科发展要求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受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理环境的制约影响,形成了研究对象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复合性特点。此外由于彝族文化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要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研究主体的参与,所以又形成了研究主体的复合性特点。

(1)研究对象的复合性

彝族及其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尤其是彝族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文化层面互化和整合的结果。彝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其经历到的地域有北方草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接触交往过的民族有早期的华夏族,后期的汉族,还有古羌及其分支民族,如藏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独龙族、拉祜族等;碰撞、融合过的文化圈有草原文化圈、华夏文化圈、中原文化圈、雪域文化圈、山地农耕文化圈、建国前保留着母系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等多层次社会形态。这种由历史性形成的多元文化融合到彝族文化中,使其具有了复合性的特点。从彝族的毕教来看,有着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因素,也存有藏传佛教的因子,也融合了汉族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道教的“五行说”、“三界六道”说等等外来文化因素。彝族民居、土司衙门也融合了彝、汉、白族等建筑艺术的文化因子。

(2)研究主体的复合性

彝族文化学最早兴起于国内,逐步向国际型学科发展。彝族文化学的产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学者、专家共同合力的结果。如早期的杜达尔·特拉格来、安邮德、拉波特、儒贝尔、托雷尔、奥尔良、沙尔雅、享利·科尔迪埃、侏禄维亚等;中期的杨成志、丁文江、高华年、马学良、马长寿、余学良、傅懋?蕖⒘忠??⒎焦?ぁ⒙薰?濉⒘跻⒑骸⑹┭??⒐????⒎朐?康?后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批彝族及汉族中青年学者。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研究主体群一方面给彝族文化学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他们的学术理念、理论方法使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别开生面,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大参考价值,同时推动彝族文化学与国内外学术发展方向、发展潮流进一步融合、接轨,彝族文化学进一步实现了学科国际化的目标,把彝族文化学纳入国内、国际的学科建设平台上,使彝族文化学的发展空间趋于广大。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2

【关键词】党建科学化内涵特征路径

从政党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当前政党运行的时代特征来看,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完善政党建设是各国政党普遍面临的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尤其需要在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以科学化为指导,认真借鉴现代政党发展的有益经验,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党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先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命题,标志着党更加注重遵循发展规律和形势变化来加强自身建设,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科学化已成为党的建设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要求,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党建科学化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学者认为,党建科学化就是指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在深刻认识内部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其发展规律办事;还有学者认为,党建科学化就是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根据科学规律规划党的建设”;另有学者指出,党建科学化实质就是根据党建规律推进党的建设,从规律的高度去研究党的建设,实现理论、制度、方法的科学化;还有学者认为,党建科学化就是党的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义,提高党建实效性,确保党建实现预期目标。

笔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归根到底就是指党的建设必须根据现代社会中政党的阶级属性、本质特征和其自身内在发展规律来推进。具体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就是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党肩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的严峻形势下,更加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在党的建设领域始终坚持走科学道路,实现党的永续发展。

党建科学化的时代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改革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建科学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党建科学化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理论、制度和方法上的科学化。

党建理论日趋科学化。科学的理论是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来的建设历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创造性地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日益重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使党建理论符合科学发展内涵。

这种理论上的科学化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着眼于历史发展潮流所需,坚持理论与时俱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等最新理论成果”;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经验,兼容并蓄地整合到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理论自信。

党的建设日趋制度化。制度是现代国家和政党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在党的建设历史上,由于制度的缺失使得党走了许多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吸取历史教训,日益重视制度建设。目前,党内领导制度、民主与监督制度、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反腐倡廉制度日益完备。但是,有制度不依的现象在现实中依然存在,极大损害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党建科学化步伐。因此,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严格界定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得党的领导始终在制度化轨道上进行。

党建方法策略上的科学化和时代气息越来越浓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两大法宝。进入新时期以来,不仅对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还积极运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党建信息化,加强党建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与社会舆论的交流互动,稳固党群关系。借鉴社会组织有益经验,扶持培育社会第三方组织,提高广大党员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党建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科学化路径

党的建设科学化,理论建设是根本。理论定位决定着前进方向。党自成立以来的九十多年历程中,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把理论建设摆在首位。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摆在全党面前最为尖锐的四种危险,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当前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课题。形势的严峻要求我们倍加重视理论建设,坚持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化的理论指导。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根据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深入研究党在执政过程中所面临重大的现实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新境界。

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先进理论的内在品质,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创新品质,继承和发展党的理论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眼界,扩大建设内容,创新建设方式,在党的建设科学化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发展。

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建设是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制度管党、管事、管人已经成为全党共识。党在发展党内民主、坚持推行民主集中制、党务公开、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党内生活整体上实现了健康良好运行的状态,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党内和国家层面某些制度出现弊端,不能为党和国家正常的秩序提供保障。为此,必须以科学制度来保障党和国家的正常运行、规范运行。

制度的科学化,归根到底是要使制度建设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需求。制度建设包含根本制度、程序制度、保障制度以及连接各种制度有效运行成一个有机系统的机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协同推进各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度间能够协调配合的机制,提高制度实效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健全党员民利保障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任人唯贤,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严格基层党组织生活。加强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党的建设科学化,科学化方法是关键。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就必须依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新情况、新变化,围绕新目标,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在自身建设领域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枷锁,不断根据改革形势的变化,大胆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寻求通向科学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深入,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科技发展更加迅速,各种意识形态交锋碰撞更加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更加尖锐,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党的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更大挑战。传统的运动式、说教式党建路径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今时展的变化和要求。因此,必须对党的建设路径进行系统总结、归纳、甄别,扬陈纳新,积极探索适合新形势需求的新途径,使其体现民主发展要求,具有鲜明时代烙印。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3

宁夏农林科学院成立50余年来,汇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英才和各大院校的青年才俊。所谓得人才者,得市场。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创新的关键,是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根本。而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选拔、评价人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仅凭个人的简历和经验已不能完全适应人才管理的需要。2001年,宁夏农林科学院进行体制改革以后,留才、引才、用才以及激励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完成后,即启动了“宁夏农林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体系创新”项目。在这一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如何有效甄别有潜质的人才,如何构建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价与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宁夏农林科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尝试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查找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胜任特征理论和通用模型,构建适合本研究对象的胜任特征模型,开发适合本单位工作特点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实现在招聘、培养、选拔人才等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推动宁夏农林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创新。

1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

什么是“农业科技人才”,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依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情况,兼顾其学历状况,可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三大类,即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业科技实用人才[1]。其中,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包括农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集中在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工作之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属于这个概念范畴。综合众多学者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定义,本研究采用杨庆先等人阐述的“农业科技人才”定义,即“指在农业科学技术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迅速调整自己,并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行各种类型创造性劳动,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人”[2]。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本研究的三个类别评价对象,即学科带头人(选拔功能)、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功能)、初级科技人员(招聘功能)。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科技活动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借助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如此,没有扎实的农业科技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可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正确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

1.2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普通的劳动者,其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有能力接受各种创新和挑战,更希望有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向社会和个人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自我的需求。

1.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农业科技人才丰富的知识内涵激发了他们不断追求进取,由于他们普遍受到过较高的教育,他们学习、领悟知识的能力也普遍较强。

1.4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农业科技人才所涉及的领域与一般的科技工作者不同,他们想要有所成就,有所突破,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经常亲自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动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一般科技工作者一样,农业科技人才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从事创造性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从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因此,很难监督和控制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过程。

1.6个人工作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论文)、专利发明、标准的形式出现,往往不可直接测量和评价,而一项创新成果通常又需要一个团队合作来完成,因此,个人的成就更加不易于直接测量和评价。以上农业科技人才及其工作的特点给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传统人事管理中“人才评价”这一环节一直是个难点。经过对这一工作资料的分析总结,查找出了传统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科技人员评价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界才开始注重,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上。宁夏农林科学院在人才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各研究系列的6个门类12类的考核标准。针对所分的三个层次的科技人才已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办法》、《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办法》等,经过几年的运行,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在分析人才评价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评价过程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与业绩的考察,忽略特质、核心动机等内隐特征和行为的测评,因而对其发展潜能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较差。例如,在“学科带头人”评价选拔过程中,对“主持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争取经费”、“”等业绩成果有明确的量化规定,虽然这为参评“学科带头人”设置了初选的标杆,但没有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潜能、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测评,存在一定缺陷。二是不能切实结合岗位的要求分配科技人员,忽视人与工作的匹配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既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个有着具体胜任能力要求的岗位。要测量一个人是否胜任此岗位,须先明确岗位所要求的胜任特征。人与岗位的契合匹配程度是选拔、聘用最具关注价值的问题。三是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更多依赖领导及评委的感性认识,因而透明度不高,评价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四是评价涉及的测评指标要素不够系统、全面,且没有权重设定。例如,评价“学科带头人”要求具备思想素质、业绩成果等指标,一级评价指标过于粗疏、笼统,缺乏二级指标要素。其中,不能确定各能力、素质的比重程度是最大弊端。五是评价管理过程中消耗的人力成本较高。在人才推荐、选拔过程中,每次要收集整理大量的申报材料、定期年终考核评价材料、期满考核材料等,工作中给工作人员带来纸质材料管理负担,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业科研机构能否快速发展,构建一套具有农业特征、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农业科技人员绩效的前提和基础[3]。#p#分页标题#e#

3对胜任特征及其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3.1胜任特征概念1973年,哈佛大学的麦克利兰教授著名的研究成果———《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他引用大量的实证说明了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指出学业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也不能有效预测人们的职业成功,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就主张通过对岗位优秀人员所具备的个体特征进行实践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胜任特征,作为该岗位人员筛选或评价的标准。这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效的工具。所谓胜任特征,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素质[4]。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指的是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任职者能够做好或胜任的能力,它反映出个体与其工作匹配状态的程度,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胜任特征反映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行为,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胜任特征是可以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它的评估也要以行为识别为基础,以行为表现来测度和开发,能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加以区分。

3.2胜任特征模型的含义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有效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独特组合。公认的胜任特征基本模型,是由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5]。该模型认为,胜任特征包括六大领域: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是基准性胜任能力,属于表层特征、外显要素,主要通过一个人的学历、成果等表现出来,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其他要素是鉴别性胜任能力,属于深层特征,较难发现和测量,是不易改变的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可测量个人工作上的长期表现。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相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进入2000年以后,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很多咨询公司也在开展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和应用方面的业务,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日益显现。

4构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通用有效的胜任特征模型以及相应的胜任特征测评系统是十分繁杂的。鉴于不同行业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差异,各行业均试图建立起符合自身职业特色和实现各自功能的胜任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评价系统。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安鸿章等按照建立思路的不同,将其分为层级式、族型、盒型和锚型[6]。“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分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按照高、中、初三个层级,立足于实现招聘、培养、选拔三大功能构建胜任特征模型,以此为依据开发出了评价系统。

4.1构建方法本研究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

概括起来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职位,胜任特征虽然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但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程度(量)上而完全非维度指标(质)上。

4.2构建步骤

1)确定基准岗位。基准岗位能体现行业、职系特征,岗位与岗位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比较性。通过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绩效标准的分析,本项目确定了农业初级(招聘功能)、中级(培养功能)、高级(选拔功能)三个基准岗位。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岗位要求,提炼出农业科技人员的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的胜任特征因素,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整理出基本分类,构建起胜任特征模型框架,并对胜任特征模型的各要素进行描述性定义。本研究在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框架下,制定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并进行了描述性定义。为增强评价的系统性、可比较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初级科技人员在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上保持了一致性。三级指标确定了学科带头人(高级)20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15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

3)确定指标所占权重。应当注意的是,为体现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胜任特征的要求,权重系数的设定必须与事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和主要业务流程保持同步。对于不同岗位,权重系数的设定是不一样的,以此表示不同岗位的不同胜任特征对职位的相对价值或重要性。例如,学科带头人(高级)评价指标中的科研品质、科研能力、综合素质所占权重分别为16%、70%、14%,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分别为20%、60%、20%,初级科技人员分别为30%、50%、20%。

4)确定各岗位的行为等级。在这一过程中,“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从实现招聘、培养及选拔功能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符合、不符合两个等级,增强了其可操作性,避免了因锚定过多过细而无法区分和界定的弊端。

4.3构建内容根据通用的胜任特征模型,“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从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双重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备选人员的个性品质、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科学地预测候选人员将来能否胜任其岗位,提高了甄选人员、选拔聘任、培训人员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根据胜任特征理念包括的六大领域,宁夏农林科学院分别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三个层次评价对象,设计了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分配了三大总指标的权重,确定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等级(即锚定)。其中,“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及其二、三级指标,专家认为“不仅在创造力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且是识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志[7]”。同时,了解我国现行的各项科技奖励制度,明晰各种奖励的基本情况,对人才评价工作的开展很有必要[8]。“科研能力”这一指标是农业科技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为了能客观、科学地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价,本项目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分析讨论,制定了符合宁夏农林科学院特点的农业科技人员业绩量化评分标准。

4.4评价方法(工具)的说明人才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方法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个体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绩效。在对人才评价过程中,具体采用的评价方法(工具)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本研究主要通过自主开发和选择其他辅助方法,在本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工具)。#p#分页标题#e#

1)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的开发。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工作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的过程。360度评价方法强调全方位客观地对个体进行考评,它既注重考评的最终结果,又将个体的行为过程和个人努力的程度纳入评价的全部内容,使得评价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个体的表现和业绩[9]。但传统的360度考评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的难度较大,有可能趋于机械化,而通过互联网构建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则大大降低了评价成本,简化了整个评价管理工作。一方面,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以在系统上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强了评价过程的灵活性、适时性和动态性。为了改进传统评价过程中纸质材料成堆、透明度不高、效率低下的缺陷,本研究以360度评价方法为核心手段,开发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在“招聘子系统”实行网络报名,扩大了引进人才范围,评价过程实现了应聘人员按照既定的模式提交个人背景履历资料,便于评价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在“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培养子系统”中,实现了培养人员自我监督、管理、评价,导师定期评价指导和同行参与评价竞争的功能,促进了青年科技骨干人员对照胜任特征素质要求改进绩效,完成培养任务;在“学科带头人评价管理子系统”中,运用业绩分析、跟踪法,实现了学科带头人在聘期间业绩、能力水平的公开、透明。在学科带头人期满考核进入新一轮选拔时,可开通网络评价功能,按照胜任特征评价模型,收集获取对学科带头人的360度评价信息,提交选拔会议参考,使选拔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落到实处。

2)其他辅助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对人的行为、能力、绩效等素质特征的观察与评价,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10]。所以,要想准确地测评一个人的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应将其纳入一定的环境系统中,观察、分析、评定被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因此,本项目对一级指标“科研品质”和“综合素质”除了采用信息化评价系统工作收集360度评价意见以外,还采用了其他的辅助评价方法,如评价中心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关键事件分析法、结构化面谈法、16pF测试法等,具体可根据评价对象选取其中不超过3种方法进行;对“科研能力”则采用业绩评价分析法进行测评。

5建立评价选拔流程

宁夏农林科学院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已建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依据多年人才评价选拔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本项目提出评价选拔流程。

6胜任特征模型对人才评价的意义

6.1增强了测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个体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一般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测试个体过去的行为,可以将其看做未来行为表现的最佳预测因子。

6.2形成了选人用人导向按照传统观念,在招聘、选拔人才中比较重视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但在本研究的评价对象中,人员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核心的动机和个性等处于胜任特征的深层,它是最有评价价值的。所以,对这类岗位按照胜任特征的规律进行评价和选拔人才,可以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6.3将岗位分析工作与人才评价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人才评价往往存在不知道该测试什么内容,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缺少对测试岗位深入的量化研究等问题。胜任特征的研究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建立了某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在评价时就有了设计评价方案所需的测评指标。

6.4提供了量化人事指标胜任特征模型与人才评价的结合可以提供许多量化人事指标,使人事工作的量化成为可能。例如,“学科带头人”评价分数达到90分及以上,则说明岗位胜任特征要求与个体的胜任特征之间的匹配性好,可以胜任此岗位;达不到这一量化指标,则说明个体的胜任特征不能满足岗位要求,难以胜任此工作。

6.5为选择测试方法(工具)提供依据人们可以根据胜任特征要求来开发工具或选择测试工具。本项目为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功能,开发出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例如,为测评“成就导向”,评价个体的核心驱动力,则可根据评价条件选择16pF测试法、结构化面谈法等。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4

根据我们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应当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价值特征,即对某一文化形式或要素的认定。在其极端形态上它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肯定特征与否定特征。以科学主义而言,肯定特征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的完全认定乃至崇拜;否定特征则是对其它非科学文化形式,主要是人文方面的文化形式的贬抑和排斥。第二,认识特征,即对围绕价值认定的对象所进行的描述和合理性说明。科学主义在这方面也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自身说明与关系说明。前者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自身价值的绝对性描述和论证;后者是对科学文化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关系描述与说明。第三,功能特征,即尚未现实化了的功用特性。按照大文化结构的概念,它应当有精神文化功能、社会的调节功能和器用性功能。下面,我们按照这一解释框架对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作出初步的描述。

1、科学主义是关于科学的一种崇拜

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从肯定方面来说是科学崇拜。如r·g欧文所说,科学主义“使科学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而逐渐受到崇拜”。或者径直而言,科学崇拜就是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所解决,直至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韦莫斯说:“唯科学主义一词,……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所以,科学主义是一种价值认定的极端形态,这种极端形态使得科学神圣化,从而由一种自然知识的体系上升为一种神学信仰似的东西。因为这一点,科学主义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精神有了某种相通之处。如果说中世纪宗教神学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则科学主义就认为科学是全知全能的;如果说宗教神学对上帝的崇拜是对一种精神范畴的崇拜,则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就是对一种特殊文化形式的崇拜。不管科学与上帝是多么的不同,科学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共同之处是把人类的某种文化产物奉之为神明,使之成为高于人类的救星。就这一点也可以说,科学主义是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带有宗教神学态度的一种文化思潮。

2、科学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

从价值特征的否定方面看,科学主义是作为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而存在的。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理解是排斥人文因素的。科学主义的典型形式,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真命题的集合,是不包含错误的,因而它否认科学的人性特征。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的认识方法而贬斥人文的方法,如历史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方法,实际取消了人文方法的地位和它与科学方法的互补作用。科学主义竭力把人的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以及人本身排除在外,从而造成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分裂,使得科学与人文精神处于对立的两极。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还集中表现在人与科学的价值关系上。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实际是人的一种异化。因为科学是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产物,它是属人的、为了人的并且服务于人的。如果我们把它看得高于人本身,对人的这一创造物顶礼膜拜,反过来受其统治,我们就走向了反面,导致自身的异化。这种情形,是把人作为价值中心的人文主义所不能容忍的。

3、科学主义是一种绝对的科学观

科学主义是把科学绝对化的产物,把科学这种人类的特定认识形式凝固化了。由于作了凝固化处理,本来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则丧失了历史性;本来是人的创造物,与人的实践密不可分,现在则远离人本身,成为一种绝对本体。

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绝对化主要表现在:

——科学定律是绝对正确的。构成科学具体内容的是真命题。科学就是真命题的集合,它不包括任何假的或错误的命题。因此,科学是掺不得一点假的。如果说科学有发展的话,也只是真命题、真子集的量的增加,而不是真与假、正确与错误的某种辩证运动。科学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科学内容的绝对化。

——科学方法是绝对有效的,存在着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内容的绝对真理性是由科学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予以保证的。如果不存在一条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科学的绝对内容就不能获取。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演绎主义,抑或是批判理性主义,都企图找到一种绝对可靠的认识途径。为了保证认识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他们也都认为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统一的、规范的,如同他们所认识的科学内容是统一、规范的一样。近现代科学主义的主流是规范主义的。

——存在着绝对的科学本体。绝对科学本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绝对界限。这条界限恰似一条鸿沟保证了科学的绝对纯洁性,使它免于被非科学所污染。这一点对于科学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模糊之处,科学本体就丧失了它的绝对存在,科学的至高无上性与神圣地位就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长期以来,科学主义的理论家们所以竭尽才智围绕科学划界问题连篇累牍地大做文章,根源在此。

——科学的社会作用是应当绝对肯定的。近现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与实际效用是肯定的。科学主义者比通常人们走得更远,他们认为科学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只有正面效应而不存在负面效应。他们对科学社会作用的理解是一重性的而不是两重性的。他们不认为科学这种文化形式除了它的巨大社会进步作用外,还可能有历史局限的一面,还可能有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的一面。他们截然拒绝接受这一可能性。

所以,对科学内容、科学方法、科学划界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绝对化理解,构成了科学主义的绝对科学观。

4、科学主义是一种片面的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文化的基本目标是求真而不是求善求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科学而不是其它学科;文化的基本结构是逻辑加经验而不应该包含其它基本要素;文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方法而非人文等学科的方法。总之,把文化归结为科学,把科学归结为逻辑加经验,把善和美的范畴归结为真的范畴,这是科学文化观的片面性所在。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唯有科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才有资格进入神圣的文化殿堂。而其它文化形式无此地位,不堪佩以文化的绶带。这实质是一种科学文化的单一论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取消论。

科学主义片面文化观还有其人本学方面的认识根源。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对人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科学主义基于其特定时期的自然科学背景(牛顿力学),它把人理解为一种机器,因而不可避免地把人的存在方式——文化理解为一种机器的原理,即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科学。

5、科学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表现为科学基础主义

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其它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在其极端形态上,科学主义甚至企图同化或消解其它文化形式,使其科学化或使其在文化领域丧失其独立性。所以,从文化功能的角度看,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基础主义。

科学基础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实现途径。一种是把科学本身的有限原则直接运用于一切文化领域,使它成为文化领域的公理,从而使科学成为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例如,牛顿力学体系问世后,首先出现了将牛顿力学的原则推广到其它科学领域的倾向,继而它又被推广到社会学领域,此后几乎成为其它一切文化学科的基础或模式。另一种是从科学中先概括出一般方法,然后以此为标准对其它文化形式进行重新建构,使它们获得某种科学的形态。逻辑经验主义以及某些结构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类型。这两类都属于科学化的工作,只是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典型特征而已。

6、科学主义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科学一元主义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调节和改善社会关系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指导思想。科学主义者甚至以物理学为模式提出了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用以重新架构整个社会关系。在历史观方面,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对历史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因素。以此为基础,他们把历史观归结为科学,归结为一种物性的机械法则,而将历史观中属人的一面、与人的特性有关的一面排除出去。甚至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方面,科学主义也按己所需力图把马克思思想中所有人道的因素排除出去,而仅仅保留所谓科学的因素。在这种科学一元主义影响下,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似乎变成了冷冰冰的物的世界,人的社会似乎变成了物的机械性的社会。

科学主义社会功能的另一表现是社会器用层面的单一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对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毫无疑问地具坌某种负面的功能。它不仅使人变得如同马尔库塞所说是一种单向度追求的人,而且尤其使社会环境变得极为不平衡,甚至是一种分裂、对立的状态。科学技术迅速地外化为造福于人的工具器用,使得社会的科技环境迅速地膨胀。与此同时,社会的人文环境却引人注目地相对萎缩。至于社会的生态环境则严重地受到损害而急剧地恶化,成为当代和下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初步评析

首先看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一方面,科学主义在价值特征上具有某种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根本点来说它又是不合理的。从合理的方面说,科学主义对科学的态度有可取之处。19世纪和20世纪毕竟是科学的世纪,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具有某种历史的根据。同时,人类文化的活动就总体而言是在主体—客体的结构中进行的,它总是可能有不同的方向。它可能沿着经验的方向向外超越,体现为客体性的文化内容,形成对科学的倾向态度;也可能沿着超验的方向向内超越,体现为主体自身的文化内容,形成对人文学科的倾向态度。当然也可能是两者彼此结合,这或许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希望所在。但不管怎么说,科学倾向在特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确实在文化本体的结构里有自己存在的某种理由。历史地看,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不管其程度如何,在其早期阶段对科学这类文化现象的滋长蔓延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热”,都与某种倾向或偏好有关。“科学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另外一个积极作用在于,通过它的价值驱动,科学日益外在化,分化为某种独立物。这是科学发展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需要给予某种肯定的。

但是,我们毕竟看到科学主义在根本点上站不住脚。科学成为一种被崇拜物,从服务于人的工具成为似乎高于人的统治者,从而产生了某种异化现象,使科学的价值走向反面,这是科学主义由对科学价值肯定的极端化而导致的对科学价值的否定。它提醒人们,对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价值评价都应以人类主体为根据,人类不应当对自己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取崇拜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反思,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下述的逆转:在人与科学的关系方面,重心开始摆向人本身;科学开始寻找自己的目的——以人为归宿;科学也开始意识到人文主义对自身的制约,意识到科学作为工具理性应当置于人的需求这一目标之下。科学的内容愈来愈带有人的色彩,成为属人世界的一部分。科学的人性特征日益显示出来。科学不再仅仅是客体性的积淀,主体性也被视为它的内在特性的有机构成之一。科学的外在性正在被扬弃,显示了它向人文精神的某种复归。这种情形本身就是对科学主义价值特性不合理性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在人类文化创造的实践中主体与客体走向统一的某种趋势。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把人类文化总价值全部赋予科学,这种以偏代全的文化态度是对人文学科乃至人文精神的贬斥,是以否定人类总体文化的存在为出发点和目标的。这使它自身走向反面,成为具有某种反文化特性的思潮。它在客观上遏制人文学科的发展,使人类文化成为一种跛足的文化。由此也限制了科学自身的发展,堵塞了它走向未来的道路。现实生活中由于重理轻文而导致了人文萎缩、灵魂空虚已经强烈地使人感到文化创造失却了它的原动力。这决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危机,而是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危机。

其次,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特征作一些分析。科学主义关于科学的价值论证是多方面的,而集中起来看主要是关于科学自身合理性和科学与其它文化形式关系的合理性说明。在这种说明中,科学主义的思想家们关于科学的结构、方法、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都不无合理的建树。某些研究之精致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对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我们今天从事科学观的研究,对这些成果也不能绕道而行。尽管如此,科学主义由于在认识特征上的绝对化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绝对化使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特有的属性丧失,科学的知性特征被淹没了。另一方面,绝对化又使人们关于科学文化地位的认识极度扭曲,似乎科学不再是人类文化园林中的一员,从而失却自己的归属。

在实证科学兴起的早期,一些科学思想家关于科学的认识还没有被绝对化。随着科学主义的形成和成熟,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科学认识理论的研究虽然更加精致化,形成了专门学科并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合理内容,但科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被绝对化了。科学好象达到了绝对本体,不再是一种知性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本性的丧失,是科学主义认识特征的致命之处。正因为此,它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多的批评,而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科学本身的发展。二十世纪科学的进展愈来愈显示出科学相对性的一面。科学主义的价值论证因而失却了自己的依恃,陷入了某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科学不顾科学主义的反对似乎又回到了知性的地盘上,表现了某种回归。与此相应的是,科学的文化地位也重新为人们所审视。人们注意到,科学可能并不象科学主义所预期的那样,是唯一具有终极意义的文化形式,科学只是整个世界过程集合体的一部分,并非至高无上的。科学,不应当以否定其它文化形式的价值为前提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相反,它应当在人类总体文化的范围内,在与其它文化的整合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类的文化园林可能不象科学主义描绘的那样是科学一枝独秀,而应当是百花齐放。

最后,简要提一下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科学主义价值特征和认识特征的逻辑延伸。文化关系中的科学基础主义与社会环境中的科学一元主义无非是科学崇拜与绝对科学观的文化表达和社会表达。从理论方面说,前面对科学主义价值特征与认识特征的评析已经包容了这两种特征的本质说明。至于这两种功能的具体评析,譬如科学基础主义的实现机制和科学一元主义的社会评价,则需专文作述,非本文所能纳涵。但它们根本的价值立足点与认识支点,应当说已经清楚。

总起来看,科学主义在走向世纪末的时候,似乎已江河日下,远非世纪初时的那般雄心勃勃。当代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同时而起的新人文主义思潮,预示着人类文化方向的某种调整。长远地看,这种调整预示着新的更高类型文化的到来。人类将通过对原有文化思潮的批评,通过对科学文化的反思,特别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创造实践为自己寻得一条文化新路。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旧有的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化类型正在旧文化类型的化解和调整中孕育而出。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展望,我们说对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评析就不仅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性认识,而且可能有助于我们对新文化的选择与构建。

部分参考文献

①郭颖颖《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③m·怀特《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④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⑤a.j.ayer,"language,truthandlogic",publishedbypelicanbooks,1987

⑥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⑦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⑧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⑨江天骥《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涂纪亮主编《分析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5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设计探究性

一、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实验基础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二、设计实验必须有化学实验总体观

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设计;(4)实验药品、仪器、装置;(5)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6)实验结果的处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可称为化学实验的六要素。实验目的是核心;实验原理是达到实验目的的理论根据;实验程序是能否完成实验的关键,它的设计以实验原理为基础;药品、仪器、装置是物质保证,这些物质条件的选择是由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决定的,同时,对实验程序也起着制约作用;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实验得以顺利、安全进行的保证,它的制定要由实验程序和实验用品来决定;实验结果的处理是对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所进行的检验,在解释实验现象、处理所测得的数据、分析实验误差等项工作中,必须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充分体现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

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化学,无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之一。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2.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正如波义耳所说,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中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当化学实验被用作探究性学习的途径时,化学实验的创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显示出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所以,在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实验这个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

3.化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验证提供了科学方法

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四、创造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常开展探究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研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6

[关键词]普通精神科;普通精神科医师;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

[中图分类号]R1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2(b)-0051-04

[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competencymodelofgeneralpsychiatristsinShanghai,inordertoprovidebasisforthetraining,selectionandemploymentofgeneralpsychiatrists.methodsmethodsofliteratureanalysis,structuredinterviewandexpertmeetingwereadoptedtocollectcompetencyitemswhichcanbeincorporatedtothemodelandthencreatedaninitialmodel.thenaquestionnairewascompiledforsurveyanddataanalysis,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competencymodelwasconstructedandverified.ResultsHavingestablishedacompetencymodelofgeneralpsychiatrists,including19competenceand4dimensions(newqualityrequirements,comprehensivecapabilities,humaninteractionandpsychiatricprofessionalcompetence).Conclusionagoodgeneralpsychiatristsshouldpossessthecompetencyitemsasthemodelrequired,besidesthecompetencelikerelevantmedicalknowledgeandinformationrequired,anexcellentgeneralpsychiatristsshouldalsobeequippedwithrelevantnon-psychiatricmedicalknowledgeinsociology,psychology,andeconomicsetc.

[Keywords]Generalpsychiatry;Generalpsychiatrists;Competence;Competencymodel

偃翁卣鳎competency)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能将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1],包括了能力、态度、动机、价值观等。岗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收集、分析和整合数据,建立能够辨别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的指标体系构架,并使这一过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中国精神卫生的发展首先要发展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精神科医师是精神卫生队伍中的骨干,目前不但数量不足,更重要的是需要质量方面的提高[3]。但在我国,精神科相关领域的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仅局限于护士[4-5]。在国外有关于心理治疗师的胜任特征研究。例如Sburlati等[6]于2011年发表题为“青少年儿童焦虑与抑郁障碍经验支持性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reatment,CBt)师的胜任特征模型”的论文。在国内外,关于精神科医师胜任特征的研究十分罕见。构建普通精神科医师的胜任特征模型,有利于社会改善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医疗机构对精神科医师进行选聘、考核及培养,从业者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专业成长。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上海市普通精神科医师”是指取得医师资格证及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且在精神卫生服务中从事普通精神科(主要区别于儿童、老年精神科等精神科亚专科)工作的医师。

1.2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

1.2.1初始模型的形成

为全面收集所研究的胜任特征模型指标,研究者通过文献法、结构式访谈法及专家校验法对指标进行收集。所有的编码工作由4名应用心理硕士共同进行,先保留4者完全一致的条目,对不一致的条目进行讨论,再做修改。

1.2.1.1文献法选择《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中《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部分,并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经过编码,共获得13个指标。

1.2.1.2结构式访谈法根据需求草拟《上海市普通精神科医师胜任特征研究访谈提纲》,正式访谈前,拟访谈3位专家,征询建议,并对提纲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进行正式访谈。访谈被安排在封闭场所,征得被访谈者同意后,对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并将全部内容转换成文字稿。

共访谈12位普通精神科医师,有效人数为11人。性别分布,男6人,女5人;年龄方面,25~30岁3名,31~35岁2名,36~40岁2名,41~45岁1名,46~50岁2名,50岁以上1名;教育程度方面,本科5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职称方面,住院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任医师2名;工作单位方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3名,区级精神卫生中心6名,综合性医院1名,民政医院1名。

结构式访谈共分为两个部分。①观点采集:旨在通过访谈,向业内的专家询问,作为优秀的普通精神科医师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并且要求被访谈对象对目前现行的精神科医师培训考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及建议。该部分经过编码,最终共获得15个指标。②行为事件采集:参照构建胜任特征模型常用“行为事件访谈”(Bei)[7]的方法,要求被访者讲述1~2个案例,可以是正面或反面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只要是给被访者留下深刻印象且愿意和同行分享的都可以。经过编码,最终共获得17个指标。

1.2.1.3专家校验法结合以上编码得到的结果,同时请2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执业的专家对指标名称和定义进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初始模型,包括21个胜任特征指标。

1.2.2上海市普通精神科医师胜任特征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编制上海市普通精神科医师胜任特征需求调查问卷,旨在通过问卷调查,验证并筛选纳入正式胜任特征模型的指标。

问卷共分为三部分:问卷指导语(本研究目的及对调查的“普通精神科医师”定义介绍)、被访者基本情况(人口统计学信息及相关专业工作信息)和胜任特征需求调查(要求被试对所收集到的胜任特征指标对于作为优秀普通精神科医师的重要程度进行等级评定,采取Likert5级评分)。

1.3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0.0进行因素分析法,对胜任特征模型的维度进行分类。

2结果

2.1问卷的回收情况

向上海市所有精神科专科医院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为88%。剔除按规律作答及疑似随意作答的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10份,有效率为88.06%。被试者一般情况分布见表1。

2.2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项目分析,该问卷各项指标显示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初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安全意识”与“法规意识”的因素负载量因在各维度上均

被保留的19个指标,Cronbach′sα系数为0.901,Kmo值为0.89,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505.907,自由度为171,显著性p<0.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主因素,最大方差正交转轴法对各因素旋转。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保留特征值>1的因素,组成4个维度的模型,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8.77%,可接受。解释变异数见表2。

2.3模型的介绍

通过文献法、结构式访谈法、专家校验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最终形成的“上海市普通精神科医师胜任特征模型”,共包括4个维度,19个指标。见图1。

2.4偃翁卣髂p偷难橹

2.4.1信度检验

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1,说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良好。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最低为0.73,最高为0.85,说明模型信度良好。

2.4.2效度检验

2.4.2.1内容效度本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收集问卷项目,前期访谈中,取样为上海工作的普通精神科医师,并邀请专家对其项目中表达不清、意义重复的项目进行逐一修改、审定,以确保保留的项目能准确反映出与普通精神科医师日常工作相关的内容。因此,可以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4.2.2结构效度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最终保留的19个指标,累计解释变异数为58.77%。因此,结构效度良好。

2.4.2.3效标效度为检验模型的效标效度,研究者设计了“上海市普通精神科医师胜任特征模型”可用性调查问卷。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及黄浦区第二精神卫生中心病房管理人员,包括病房主任、副主任等进行调查。

要求被调查者自行选定2~5名下级医生,先对其给出一个百分制的印象分,随后对应地对这些下级医生按照胜任特征模型描述,每一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其中,“英语能力”“其他临床医学知识”“精神科专业知识”以及“精神科专业技能”4个指标,因现行医师相关管理考核制度中已有考核的相应方法,且对其主观评定也存在困难与偏差,故要求评定的有15个指标,3个维度。

经调查,回收16名上级医师分别对49名下级医师进行的评分,剔除任意作答的问卷后,有效问卷13份,有效被评分者40名。

参与评分的医师职称分布: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职务分布:行政主任6名,行政副主任2名,行政主治4名,医务科科长1名,

胜任特征模型中每一个指标分为4个等级,对其进行赋值,其中,“不合格”得0分,“合格”得1分,“良好”得2分,“优秀”得3分。

将15个胜任特征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总,将印象分转化成标准分Z分数。该Z分数与模型得分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65,显著性p<0.01,即模型得分与印象分显著相关且呈中等程度相关,证实该胜任特征模型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

3讨论

3.1基于胜任特征研究对普通精神科医师培养的建议

将胜任特征理念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体系中,建立基于胜任特征的住院医师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8]。普通精神科医师的胜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优秀普通精神科医师除医学相关知识和信息外,还应具备社会、心理、经济学等非医学相关知识。因此,在普通精神科医师的培养中,应当考虑到这些内容,为精神科医师更好地整合式理解疾病开拓思路。而经过对比其他专业方向医师的胜任特征,精神科医师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与其他科医师存在明显的不同[9-16]。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技能考核的方法,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效果[17-18]。Sp是一些经过训练,旨在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在培养考核过程中,模拟真实的临床情境的人[19],且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已得到应用[20]。在精神科医师的培养中,也可使用这种形式,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编制特定的案例情景。

3.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2.1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的样本是来自上海市各精神科专科医院的普通精神科医师,本研究调查了其中的310名,就上海市而言具有代表性,但能否在全国通用,需要进一步地进行验证。

3.2.2展望

本研究针对上海市普通精神科医师,建立了胜任特征模型,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还可以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后续研究:①将该模型拓展到全国范围进行验证及修订;②针对优秀精神科医师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参考文献]

[1]SpencerLm,SpencerSm.Competenceatwork[m].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93:57.

[2]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4-8.

[3]黄悦勤.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和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9):5-9.

[4]方华琴,徐继美,徐卫祖.精神科护士岗位胜任特征探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2):172-173.

[5]方华琴,叶小芳,李亚惠,等.精神科护士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J].护理与康复,2014,13(4):317-319.

[6]SburlatieS,SchnieringCa,LynehamHJ,etal.amodeloftherapistCompetenciesfortheempiricallySupportedCognitiveBehavioraltreatmentofChildandadolescentanxietyandDepressiveDisorders[J].ClinChildFampsycholRev,2011,14(14):89C109.

[7]t明,尹明鑫.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7(9):229-230,233.

[8]孙宁霞,金志军,徐晨,等.胜任力模型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50-51.

[9]辛秀红.外科医生的胜任特征[D].银川:宁夏大学,2006.

[10]陈林华.嘉兴市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1]唐俪.医生的胜任特征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2]金阿宁,田勇泉,赵太阳.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5):517-524.

[13]李祥文.急诊专科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提取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4]瞿丽娟.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评价[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5.

[15]瞿丽娟,段永宏,尹文,等.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6,32(7):947-950.

[16]宣扬,贺庆功,马语莲.全科医生职业胜任力:内涵与特征[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145-148.

[17]陈恺,马秉福,李瑞丰.应用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测方法初探[J].医学与哲学(a),2016,37(6a):37-40.

[18]梁冰,李苗,胡丙清.国内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39-1741.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思想与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问题相结合,动态、辩证地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合理解决实践问题。另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论以及品性深层次的反映,是自身理论真理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时代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一)时代性的含义

时代是一个时间概念,它通常是指人类社会历史上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依据时代变化发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的题中之义。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划分时代的角度具有开创性,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方法告诉我们想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不仅要考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代性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重视中国社会在该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时代的特征,所谓的时代特征,是指某一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合乎规律性的方面或状况,是对时代性质、时代主要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想把握一个时代的特征,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该时代的主要矛盾,即时代主题;二是某一时代居于领导地位的阶级的特性及其历史使命;三是基于时代主要矛盾运动的规律而形成的时展趋势。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转换是永不停止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时代背景的变化,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出的成果永葆理论的魅力。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存在贬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一种偏颇的倾向存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符合当代实际的东西,是过时的理论,世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不符合当代的实际。显然,这种观点倾向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心血,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些思想结晶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某些群众却还不熟悉这样的科学的理论,因此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宣传、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转变党内不符合、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观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在产生之初就深刻地体现出了时代和地域的特点。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析欧洲的社会历史传统和现实问题的产物,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恩格斯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是德国的产物,而同样是国际的产物。”这也正如列宁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不同的国度就有不同的形态。其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先驱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后,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时代特征的科学总结。恩格斯认为理论思维是历史中的产物,它在不一样的时代具有不同表现方式和不同的内容。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是发展着的永葆活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发展和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必须始终以符合时代的要求为保证。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为每一时代都有特定的其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历史课题,对特定的时代课题的回答和解决,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旋律,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和邓小平时期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和时期,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普遍真理”到“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开展和马克思中国话进程的大众化、时代化。其中,时代化强调的就是与时展同进步。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的几点要求

(一)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前提条件是把握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准确判断世界历史发展所处的大背景,又要科学分析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即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曲折的重要原因就是对时代特征判断的失误。

把握时代特征还要求我们应具体分析其在中国的表现和特点,把握中国特殊国情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另外时代特征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实际,不能以对中国实际的分析取代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时代特征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观背景以及外部环境。因此,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既要关注时代特征,也要重视中国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的完美结合。

(二)结合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当代解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想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就必须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结合思想家所处时代的特征来解释说明现实世界。同时,立足于当代,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揭示其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相关内容,明确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当代价值,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是静态的、不变的,但由于时代认识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部分内容有被误读的可能性,因此从时代特征出发,找到其与时代特征吻合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理论支撑,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工作。这种解读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不能凌驾于事实之上,而是科学地从实际出发,从理论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研究、文本研究中演化出其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三)科学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课题

每一时代都有其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和任务来自于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来源于时代对于理论发展的诉求,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由此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适时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使马克思主义吸收新养分,使自己的理论永葆青春,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增添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使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气息。需要强调的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既要以时代特征为参照,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来分析,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来说明。被时代特征抛弃的或脱离中国实际的东西,都无助于时代问题的解答,因此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答时代问题,又要敢于做出改变,提出与时代特征相悖的合理的观点;既要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出路,又要解答国际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国际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着力点。

总之,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能永远不改变。把握新的时代特征,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的实践结合起来,用新的思想和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的最好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要求的升华,更加凸显时代问题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储峰,张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论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罗昭义.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4).

[4]李正兴: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8

关键词:学科理解;化学核心素养;学科育人价值;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1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04

高中化学课程的实施,强调在教师帮助与同伴互助下,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培育“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要达成此目标,离不开教师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对化学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对化学科学育人价值与化学核心素养关系的把握。因此,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增进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建构起对化学知识、化学认识方式等的结构化认识,进而认识到化学学科育人价值并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落实。

一、为何强调增进学科理解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相应课程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与品质。这些关键能力与品质,包含相应学科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客观事物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关键能力、培育起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

各门学科因具有独特的认识对象与研究任务,体现着自身独特的学科本质特质(即学科特质),从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与核心任务的解决,需要相应的认识方式、思维方法与能力要求。因此,不同学科将承载着发展不同关键能力与品质的功能,承载着不同的育人价值,从而发展不同的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的核心任务以及学科的实施(学习)方式将制约着学科核心素养[1]。

因此,为了理解与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科核心素B,教师必须增进学科理解。所谓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学科知识、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理解,其本质是建立起富有学科特点的审视认识对象与现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在学科思维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对学科的本原性、整体性的认识。只有教师认识、理解所教的学科,把握学科本质特征、研究对象与任务、认知思路与方式方法,明确学科的功能价值等,才能把握住学科应该发展哪些关键能力、培育哪些品质,以及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科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培育,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二、化学教师对化学科学应有的基本理解

化学教师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对学科内容知识、认识论知识和学科核心观念等方面建构起整体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2]。从目前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情况看,强化对化学认识论知识的理解显得尤其重要,即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研究的水平层次、解决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等方面形成基本的理解。

理解化学科学,首先要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要认识学科的本质特征,前提是明确学科本质特征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实际上,一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由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3]。因为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将导致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的水平层次等有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决定着学科的本质特征。

1.化学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因此,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并在研究物质的基础上实现对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的认识,并最终达成创造物质、服务人类、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应用、创造新物质,离不开对化学变化这一实现物质转化途径的研究。所以,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核心。对于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首先要回答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或“是什么”,即探寻物质及其转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回答为何会存在这样的规律。于是,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粒子客观存在前提下,立足于原子、分子水平开展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建构科学理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而,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成为化学科学认识的两大基本问题。[4]

2.化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思维

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结果。由于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因而对于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的认识需要开展科学探究,需要借助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在获取事实和证据基础上进行加工与整理,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因此,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成为化学科学认识基本活动,实验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并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由于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因此物质及其转化的特点与规律总是与构成它们的微粒的种类以及连接方式有关,即物质及其转化的规律是物质微观结构的反映。因此,化学科学在所观察到的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并形成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基础上,为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必须立足于分子、原子的微观水平视角,借助分析推理与合理想象,运用多种模型和化学符号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最终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5]。

因此,研究物质及其转化问题,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理论,需要借助观察与实验等手段,从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在分子、原子等微观水平上分析研究,并运用化学符号、模型加以表征。同时,在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模型间建立起联系与转化。所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成为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用语、化学模型成为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独特方式。

3.基于w科理解的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会研究化学和科学运用化学三个关键方面[6]。结合前述化学学科基本理解可知:正确认识化学,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物质世界,建立起对物质世界本质的、整体的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学会研究化学,就是要建立起看待物质及其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研究的科学态度、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坚毅的科学品质;科学运用化学,要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新物质,形成正确的化学价值观与科学伦理观,增进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体现,很好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1)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正确认识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建立起对物质世界的本质性和整体性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的育人价值。如,“宏观辨识”“微观探析”“模型认知”强调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使用化学符号与模型描述、解释化学现象,正确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认识,从微观层面建立起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变化观念”“平衡思想”强调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及其变化的条件性,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及动态平衡,建立起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证据推理”“实验探究”强调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到化学研究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事实与证据,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等;“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严谨务实、实事求是,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重大共享等等。

(2)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学会研究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与品质,对如何开展化学学习研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强调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学科思维,应用分类的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建立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强调从内因和外因、量变和质变等多个方面分析物质变化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应用对立统一、联系变化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创新意识,需要缜密地假设、科学地探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模型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建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等。因此,这些素养从对化学学习研究的认识方式、认知思维、科学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学习研究化学方面的育人价值。

(3)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科学运用化学的要求

在科学运用化学方面,不仅要运用化学,还强调要科学运用。这意味着,一方面要能够自觉应用化学知识去指导工农业生产、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应用化学技术创造性开展工作、创造新物质,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类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科学的伦理观、科技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确保化学及其技术应用要能很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即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决策时,应密切关注化学过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权衡利弊、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这一解决相关问题、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对于这些方面,“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分析,化学教师只有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明确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才能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自觉地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一方面,化学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标准、教科书、专业杂志的学习与研究,从理论层面提升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价值、内容与实施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化学学科特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是从理论层面增进学科理解的最有价值的文献;而《化学教学》、《化学教育》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也刊载了大量关于化学教师pCK知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等方面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与研究,也能增进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另一方面,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活动,对增进教师的化学学科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审视,借助wwwH认识论思考模型、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等技术,增进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各类知识间的基本关系,从而能整体性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科学的本质[7]。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科理解去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解等等。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5

[2][4]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2012(6):3-4

[3]王凤军.谈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6):21

[5]杨梓生.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9):2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9

【关键词】人类思维;艺术特征;艺术消解

一、人类思维显现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艺术特征

人类的艺术行为与生俱来,它源于生活、强调个性,它不同于大众,它是有思想的,它不受限制的追求美,它是制造和创造,它诠释着人类的智慧和审美判断。如,现代舞剧《孔雀》是一个围绕着生命和爱展开主题的故事,杨丽萍把对美的创造运用肢体语言和体能技术展现。通过舞台向观众传递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的思考和感悟。从人类的意识觉醒之时,人类就有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判断,人的思维能力就显示出了对审美的艺术性实质特征。由于人类思维表达的方式是以通感的视觉形象显现的,而人类天生又具有对这种直观显现及通感感受有思维反映能力。因此,人类的行为中具有鲜明的审美艺术性特征。再如,手工艺者在雕刻艺术作品时,他在雕刻这一行为过程中就体现着审美特征,而雕刻后的成品在其制作的过程中就已经赋予了创作者的审美判断。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审美艺术性的人类行为的成果,同时,这个美的作品也寄寓创作者具有判断观念的视觉形象。

二、现代艺术中人类思维实质的艺术显现特征出现消解现象

艺术思想的消解是从人类思维出现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区分开始的。科学思想对人类思维活动中想象力的扼杀,早在古希腊神话时期就已经初现端倪。中国千百年来的艺术思想随着西方理性思维的入侵而日渐消解。传统的艺术思想越来越“全球化”、“模式化”,并逐渐失去自己的风格。人类在进入现代社会形态以后,以理性思维方式作为人类认识的基本方式。现代艺术无处不体现着科学性、技术性的特征。尽管我们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呼吁人类回归,但大趋势下的发展中,人类已经适应了这种现代化的理性思维和科技化的生存方式。

(一)人类思维的显现特征在消解,人类不再创造“文化”了

人类是从巫术行为开始创造人类文化的,文化不仅体现人类性、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艺术性等综合特征,同时又具有艺术价值。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就是很好的例子。生活在现代社会“全球化“生存状态下的我们,接受开放的、多元的科学技术,被理性的思维物质化,从人类思维审美艺术性实质而言,人类已经没有了创造文化的能力,因为它不具有人类思维艺术显现特征。以民族声乐为例,现在流行一种中西合璧的唱法,就是说用西洋的发声方法来演唱中国的民歌,这就抹煞了民族音乐的地域性,致使民族音乐不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各地民歌之所以不同,与地方方言、发音位置、咬字吐字、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风格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经得住历史考验才得以流传下来的。如果非要用一个方法来规范,这种超越地域性的演唱也将不伦不类。并且,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演奏者,在以后的创作中都无法进行,最终丧失创造能力。

(二)现代艺术具有了“科学性”、“科技性”特征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因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具有审美艺术性的特征。现代文艺方法是现代社会兴起的现代文艺思潮的产物,现代文艺方法具有科技性特征,并且直接将科学理论作为文学艺术的指导理论。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经历一个“从会唱歌到不会唱歌”的过程,在没有方法之前演唱者对于音乐的审美在于好听。而学习了系统的方法之后,会经常的去找声音、找位置等。学习者被这些所谓的“科学发声发“束缚了,一味的追求方法而忘记了唱歌是为了体现音乐的美,是为了让音乐成为自己的语言向人诉说。所以说,关照艺术之前先关照方法并不科学。对作品的分析不鉴于对作品的感受和表达,认同一个公里性概念或公式,得出同样的感受和结论,这种强制性的西方文艺方法有悖于艺术性特征。一千个人眼里本应该有一千个哈姆波特,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感触不同,对于作品的理解自然也是不同的。最具现代艺术特征的当属电影艺术,它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没有时空限制的科学方法,它用电影语言讲故事并表现其艺术特点。电影之所以可以称作为艺术因为它可以通过其感官性、直观性的特点来表现审美性特征。电影艺术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对舞台艺术又致于致命的威胁。尤其是后现代电影,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程序化的生活规范,致使人的思想也规范化、模式化,缺少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解和修养。让现代人在艺术行为方面的思维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三、结语

现代艺术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艺术问题,如果艺术都要强制性、模式化,那么艺术便离终结不远了。

参考文献

化学学科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特征;初中地理;地图;类型

一、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中有哪些类型的地图

我们的地图是根据数学里面的数学定律和地图的组成基础相结合从而将三维的地理纹理绘制在平面上,它可以简单明了的给我们展示自然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各种紧密的联系和发展,所以地图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地图的分类上,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例如按照地图的内容和一般性质,我们可以分为专题和普通地图两类;我们还可以根据地图的用途,分为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我们根据地理的体系,把人教版地理书中的地图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地理地图。自然地理地图一般都是用简单的符号来解释一些较难表达的自然现象的存在或是它发展变化的过程。自然地图包括了示意图、自然区域图和地形图等。

(2)人文地理地图。我们从初中地理中人文地理这方面的地图分析得出,人文地理一般分为含有人文因素的地图和区域性的地图,我们的人文要素地图一般都是用来说明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地理要素。

(3)综合地理地图。我们所说的综合地理地图一般指的是在教科书中出现且它包含了自然地理地图的特征和人文地理地图的特征的地图,这种地图的特点是信息量较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情况注意取舍。

二、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地图的特征

我们从上面的分类载加上地图在初中地理中的分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自然和人文交叉,并重点鲜明。这样的安排可以突出说明某一个特定区域的特征,将地图从自然和人文等多个侧重点用多占的地图来解释说明,不仅可以清晰明了的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简洁化而且还能将每张地图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突出来。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关于表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特性,分别从“地形”“旅游资源分布”等用多张地图加以解释说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每一张地图中找到相应的主题,而且也更容易理解内容。

(2)用正确的比例将自然和人文地图分布在教科书中。在初中教学中,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接受并明白所要学的地理特征,在人教版的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共400页的内容800张图片,基本每页都有一张半的图片,其中自然和人文的地理地图各自占了地图比例的一半这样的分配不仅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认知因素,也较为明显的突出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联系。

(3)地图内容的实用性很强及数据较新。由于书是初中生认识某地,特别是不熟悉的地点的知识大门,所以教科书充分考虑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因素,教材的地图信息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数据基本更新一致。

(4)表现特征的地图的类型比较单调,种类较少。因为地图并不是直接把现实的世界再现给学生,而是经过了筛选,在初中教科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地图并没有通过三维等角度形象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用的是平面图,平面图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要求程度太高,所以不是特别适合初中生。就像七年级“大洲的分布”里面,只出现了一般的全球大洲的分布图,却没有将竖版的全球大洲地图的表现特征的类型图展示出来,这给我们的初中生理解地图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5)缺少一定数量的电子地图。就像哈佛大学曾经取消地理系而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来代替一样,科技会改变传统的地图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初中生的认知程度,我们如果可以将电子地图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上,直观明了的让孩子了解多要学习区域的实时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原来传统的地图上所不能直观呈现给学生的数据即时性,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地图认识的新的理解思维。

三、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化的运用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

我们通过分析教科书中的地图种类以及特征,可以总结出以下的一些方法来最大化的运用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

1.用一以贯之的方法把地图系统的运用在教学中

频繁使用地图是地理课的一个特征,因为我们在地图中可以让学生清楚明了所要学的区域的地理和资源分布特点,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合适的地图并在讲解过程中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断练习学生的地图理解力从而让学生可以自主把地图作为学习地理的一个工具。

2.通过掌握地图的特点,把地图教学措施化

(1)区域比较式。地理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区域化,区域比较的方法是地理地图学习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广阔的地理思维。

(2)多种图表结合法。在教师讲解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时候,应该最大化的利用多张关于这个区域的地图从人文、自然等方面来结合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可以扩宽他们的视野。

(3)问题的指向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的对象,比如我们要总结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找到这个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等。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所给出的地图来解决。第一我们需要找到要解决的问题的指向,然后锁定问题,然后确定答案的范围,这个方法在地图学习中十分的重要。

将智能的设备运用到教学中,让地图实践化由于现在智能终端的普及,我们在地图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适当的运用,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读、用、绘等的能力,并将这些识图能力运用到实践中,那么我们的地理地图教学就不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了,我们的孩子可以更便捷的认识世界并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能力运用到生活中。

总之,信息化时代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地图,而是要通过书本地图和现代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发展学生综合读图用图等能力,使得学生在新时代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地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春方.中学地理教材中的地图分类和应用[J].地理教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