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十篇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十篇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1:49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1

1.1研究对象选择

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自2011~2014年在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临床实习的30名维吾尔族医学生,其中男生20名,女生10名。并根据30名维吾尔族医学生的年级和入科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人,对照组14人,两组年龄及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维吾尔族医学生儿科临床实习质量量化评价指标

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开展儿科临床实习质量评价研究情况和我校维吾尔族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实际情况,制订“维吾尔族医学生儿科临床实习质量量化评价指标”,经试用和专家论证后使用。

1.3研究方法

试验组采用汉族学生和维吾尔族学生“一帮一”带教实习;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带教实习。两组均采用“维吾尔族医学生儿科临床实习质量量化评价指标”统一评估考核。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维吾尔族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量化评价结果

包含专业能力、团队意识、病人满意度、笔试成绩等共12项,总分100分。实习及考核完毕后,量化指标对比发现,试验组除笔试成绩以外的11项指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维吾尔医学生儿科实习合格率与满意度结果

维吾尔族医学生儿科实习及考核完毕后,试验组实习合格率(93.7%)高于对照组(6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试验组实习生对临床实习带教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5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经实习带教改革,维吾尔族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明显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3讨论

本研究基于新疆维吾尔族医学生的实际,结合在维吾尔族医学生中的适用性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医学生对采用“维吾尔族医学生儿科临床实习质量量化评价指标”考核的教学改革持肯定接受的态度,且出科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经对照研究,总结维吾尔族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下:

3.1教学方法及教材不完善,教学精力不足

目前我国维吾尔族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研究及教材编写都才刚刚起步,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临床带教老师不仅承担教学任务,也承担医疗任务,加之儿科临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对每一位带教老师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讨,也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方法。首先每周2次的大查房,明确要求查房过程中实习生汇报所负责病人的病史、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需完善哪些辅助检查、检查结果如何、哪些结果支持目前诊断、下一步的临床思路是什么等相关问题,主任听取汇报后给予指点,提出不足。第二,查房过程中主任选择性地对各种疾病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其余学生可以补充内容,表达不同观点。第三,完成4周的儿科临床实习后,要求实习生提出对儿科实习的满意程度及建议,以共同提高实习质量。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出了不少建设性建议:

①学生认为医师工作过于忙碌,与病人家属交流相对不足,增加了因缺乏沟通而引起的误解;

②儿科的临床实习整体不错,但细节上存在不足,科室中英语教材缺乏,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过多,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等。对此,我科针对性进行了改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合格率及对实习带教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现了教学相长;此外,试验组在病例汇报、问题解答与互动、建设性的建议方面的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3.2汉语基础薄弱,主动能力欠佳

对于维吾尔医学生而言,由于汉语基础相对薄弱,医学临床知识还未深入学习、课堂以大班为主等原因,过分依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不可行的。还须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导入pBL教学,集2种方法之所长,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4个转变,即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地位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能力层次从“单纯知识传授”到“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

3.3畏惧心理与重视不足

当前各大医院的儿科整体呈下滑的趋势,病床周转率较高,同时多数实习生认为儿科临床实习工作比其他科室更为忙碌。患儿易哭闹、无法诉说疼痛不适、体格检查不能配合、临床操作难度大,加上“1个宝贝,6个家长”的局面,极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儿科在临床实习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不是热门专业,今后不一定选择从事儿科,而且,儿科学的很多内容不同于成人,从而轻视了儿科学的临床实习,直接影响了实习质量。在排除畏惧心理上,不管是在教学查房中,还是在日常交流中,给予实习生学习的信心并告知儿科的重要性及医患沟通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通过教学视频、多媒体等形式更详细地讲解疾病。采用pBL教学模式,每周四上午安排1名学生以该科室的1名病人的病例为主题以ppt的形式向全科医生、护士讲述该疾病及最新进展,作为考核指标中重要的一项。其次,在主任查房前一天,安排学生以在院病人相关疾病,向所有参加查房的人员及病人家属讲述,进行床旁小讲座。儿科带教教师在医患沟通及与实习生交流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及亲切感更是吸引了维吾尔族学生在儿科的实习。实施该教学改革后,将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科室病例讨论、床旁小讲座、自主学习能力等3个方面的成绩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试验组各项成绩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由此得出,经此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实际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3.4出科考试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2

关键词:小儿麻醉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83-02

从近现代医学发展来看,麻醉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目前公认,现代麻醉学的开端始于1846年morton的乙醚演示[1]。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麻醉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特色鲜明的医学知识体系,学科交叉广泛,临床实践性强,强调临床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小儿麻醉作为麻醉学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点[2]。在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其专业特点,采取针对性培养措施,才能培养出符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的高水平临床专业人才。

一、学术力量弱,教学资源相对集中

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各类专科儿童医疗机构92家,而其中还有将近三分之一仅提供门诊服务。这与我国超过两亿的儿童人口数量严重不成比例。而这其中,小儿麻醉教学资源又高度集中,主要位于几所大型儿童医学中心中,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教学资源极其匮乏,发展程度较低,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形势不容乐观。

二、专业工作强度大,对象复杂

大部分小儿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暂,这导致小儿手术节奏极快,单个手术间每日麻醉患儿数量可达十例甚至更多。另一方面,临床麻醉专业对小儿的定义一般为0~12周岁,但在实际工作中,儿童医院收治范围为0~16周岁或0~18周岁。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各年龄阶段小儿生理、解剖特点以及疾病种类等变化幅度很大,病情变化多样,因此,小儿临床麻醉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多。

三、小儿病理生理的特殊性

在临床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倾向是不断强调“小孩不是小大人”,这有时会导致部分年轻医师形成小儿与成人绝对对立的思维定式。其实,更加客观的思维应当是:小儿与成人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距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中的小儿与成人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小。一般来说,12周岁以后,除了内分泌等少数系统外,小儿与成年人在各方面的差异相对就比较小了。这种生长发育特点,导致在小儿临床麻醉中,面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小儿,临床麻醉处理的策略、技术难度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变化。在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学中,重视和妥善处理这些变化,给年轻医师建立起正确的工作思维和工作习惯,是培养取得成功的基础。新生儿(包括早产儿)与成年人之间的区别,是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要首先掌握的基础性内容。

1.呼吸系统。新生儿呼吸系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气道狭窄,根据泊肃叶定律,气体在气道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因此,新生儿气道阻力远较成人为高。如果发生轻度气道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就可导致气道半径迅速缩小,通气能力急速降低。因此,对于新生儿呼吸道维持能力的评估,始终是麻醉医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新生儿呼吸系统另一显著特点是呼吸储备功能低下,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代谢率高、辅助呼吸肌发育不全、胸膜腔负压难以维持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因此,麻醉中呼吸管理应当相当仔细。另一方面,按照公斤体重计算,新生儿的潮气量、死腔量、肺活量等指标,与成人相比并无太大差异。当身体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时,对整个呼吸系统的作用均表现为兴奋作用。呼吸系统的这些特点,充分的体现了新生儿与成人对立统一的观点。

2.循环系统。新生儿循环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刚刚经历由胎儿循环向新生儿循环的转变[3]。本质上将,新生儿循环与成人循环模式上是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的。但是,新生儿临床麻醉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胎儿循环部分残留(右向左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和胎儿循环恢复。后者往往成为新生儿临床麻醉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死亡率很高。同时,新生儿循环系统发育的不成熟,形成了其对容量负荷高度敏感,而对心脏频率负荷耐受性却很强的特点。

3.药物代谢。新生儿血容量较大,单次剂量药物形成的血药浓度较低。同时,新生儿蛋白合成能力有限,血浆游离药物浓度较高。新生儿还存在肝药酶系统活性不足,排泄功能不完善等特点,这些特点对物代谢产生综合影响,导致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呈现出不确定性特点[4,5],临床上对药物效应的监测和对麻醉深度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4.神经系统。新生儿出生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数量已接近成年人,区别主要在于神经鞘膜、支持结构以及血脑屏障尚待进一步发育。因此,局部物的浓度和全身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特点,是临床麻醉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四、小儿麻醉的专业局限性

小儿与成人之间在病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儿以先天性出生缺陷为主,疾病种类较为单一,患儿身体机能情况一般比较好,多种器官系统功能同时受到累及的情况并不多见。成人多以后天性疾病为主,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原发疾病常常引起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受到损伤。二者在麻醉管理中所遇到的挑战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一些在小儿来看少见的疾病,在成人却属于常见病,如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因此,在小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以考虑在完成阶段性训练后,安排适当时间参加成人综合性医院轮转,开展联合培养模式。这可以进一步丰富研究生的临床经历,拓展临床思维,开放临床视野,提升研究生应付各种临床情况的能力。

五、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不均一性

受制于客观条件和现实就业环境,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并不特别充足,尤其是接受过系统专业基础知识训练的优秀考生不足。录取的研究生中,部分生源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同时也在工作中形成了一些不良工作习惯和粗犷的工作作风,这既是优点,也有可能成为缺点。小儿临床麻醉非常注重细节,要求坚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另外一部分应届录取生源则可能基础知识较好,但因为忙于考研等原因,临床训练完成质量差;同时,还有部分录取生源来自其他非麻醉学专业,这部分学生麻醉相关基础知识非常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训练,使研究生在三年的训练周期中,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都达到成熟。

总的来说,小儿临床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指导、培养方案,从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形成正确临床思维、提升临床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出合格的、胜任小儿临床麻醉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英.中西医麻醉学发展史比较[J].甘肃中医,2005,18(10):45-47.

[2]连庆泉,上官王宁.小儿麻醉现状与展望[J].浙江医学,2008,(12):1281-1284.

[3]凌云志.20例新生儿持续胎儿循环患儿的临床分析[J].常州实用医学,2012,28(4):217-218.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3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药治疗;综述

1分型论治

近20年来众多医者对于aDHD的中医辨证施治及临床分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达成共识:本病病机为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其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肝、脾、肾四脏,可分为肾虚肝亢、心脾两虚和痰火扰心三型[2],其中肾虚肝旺型是临床上最为多见的证型[3]。各家多依此分证,治以滋肾平肝、养心健脾、清热豁痰,疗效肯定[4-8]。其中也有部分医家在此基础上新发展了一些证型,如周群等[9]认为有产伤或跌仆史的属瘀血内阻型,以补阳还五汤化裁施治;将合并有抽动症的aDHD辨证为肝风内动,治以龙胆泻肝汤[10];将多动易惊,伴心悸、健忘、睡眠不安、乏力的aDHD辨为心肾不交,治以黄连阿胶汤;将精神萎弱、腿足无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或短数者辨为心肾两虚,治以肾气丸或右归丸[11]。另外,韦衮政等[12]分型论治:(1)躁动为病火为患,即心火旺用黄连导赤散;肝火旺用丹栀逍遥散;痰火旺用黄连温胆汤;虚火旺用六味地黄汤合调神定志汤加减。(2)气阴不足心肾虚,方用生脉散和安神定志丸加减。(3)气血不足心脾弱,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4)瘀血阻络脑失养,方用通窍活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以上辨证分型论治本病,表面看来证候复杂,分型各异,其间规律可见一斑:临床医家辨证思路多以神智的病理变化为依据,再结合伴随症状来进行论治。根据患儿个体差异辨证论治显示出中医药治疗aDHD的独特优势。

2单方治疗

早在1986年,全国中医儿童多动症专题学术会议论证产生了“静灵口服液”协定处方[3]。1988年,全国16个医疗单位联合进行了557例临床扩大验证,结果显示该药治疗“肾阴虚、肝阳亢”证的有效率约达92%?眼13?演,同时急慢性毒理实验也显示该药无毒性,对小鼠也有显著的抗兴奋和抑多动、加强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3]。近年来临床应用静灵口服液报道有效率都达到80%~90%[14-15]。另外,张建娜等[16]还发现,服用静灵口服液1~2月后疗效最明显。可见,随着静灵口服液在全国的应用,该药的量效关系、远期疗效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此外,各地医家对单方治疗aDHD的研究也异常活跃。虽然多数医家对本病总的病机看法基本相同,但单方治疗时亦各有侧重。有人认为应把握抑阳扶阴的总原则来治疗本病[17-18];有人则从“怪病多痰”的理论立法[19];更多医家则主张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协调阴阳平衡,如徐明智等[20]认为应着重清肝宁神,张新平等[21]则认为应调和胆气。目前多数医家[22-25]仍兼顾多个脏腑之间阴阳平衡来治疗,而焦点不离滋补肝肾[26-28]。

这些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采用随机对照和病例分析的方法,疗程在4周至半年不等,总有效率均达到80%以上,且疗效不亚于西药首选药利他林[17-28]。一些研究者对单方治疗该病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很多研究者[22,28-29]都证实中药不良反应较西药少或无不良反应;张晓华[17]报道服用中药单方随访期病情较稳定,复发率低于西药组;有人报道[30-31]某些中药验方可以在治疗aDHD的同时使患儿血清铁、锌含量升高,铅含量降低;另外陈永辉[28]报道中药单方可以改善患儿异常脑电图。由此可以看出单方治疗本病有很强的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除少数医家多年来不断有扩大样本的临床疗效验证报道[5-6]和毒理、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32-33],大多数临床医家只是单纯开发承一家之言的经验制剂,而具有较大样本和规范科研设计的临床多中心疗效评价的报道还很少。

3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疗效确切,但如上所述,西药疗效不能持久,且不良反应明显,而一些报道[17,24]也表明中药治疗起效较慢。近年来,一些医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aDHD。

陈健等[30]认为本病病位在心、肝、脾、肾,诸脏中肝肾最为重要。以降铅冲剂合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80例,降铅冲剂合利他林组有效率为

92.5%,疗效优于单纯利他林对照组。丁国安等[34]将21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成益智合剂联合利他林组(综合组)、益智合剂组(中药组)、利他林组(西药组),各70例,并进行12周对照观察。3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综合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显效率经统计学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综合组显效率最高。3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组间两两比较,综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后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语文及数学成绩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及中药组还能显著改善患儿软神经体征及脑电图,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田新美[35]将4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利他林0.3mg/kg,治疗组在口服利他林基础上加服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3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差异显著。邹文庆[36]自制静安益智胶囊配合西药利他林治疗aDHD63例,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表明总有效率为96.8%,显著高于西药利他林对照组(7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杨鸿[37]使用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配合西药利他林5mg/次,治疗多动症患儿共36例,连续服用3月,疗效优于单纯利他林对照组。随访半年,症状复现率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综合治疗

由于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而环境、家庭、心理和行为教育的某些缺陷对于促发或加剧aDHD儿童症状起重要作用[1]?熏 因此一些医家也开始用中药结合其他心理疗法来治疗本病。

胡代平[31]将60例肾阴不足、肝阳偏旺同时见有痰火扰心的患儿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利他林对照组,中药组予益智糖浆,对照组每日服用利他林0.3 mg/kg,晨起顿服。症状无明显好转者可以增加用药,两组均配合心理治疗。治疗2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和57%,有统计学差异。杨丽新等[38]自制益智宁神口服液与利他林对照观察86例,两组都辅以行为矫正法,治疗3月后,两组在总有效率和多动指数降低程度上无差别;而中药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能改善伴随症状,未发现不良反应。于清等[39]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分别对67例患儿和家长进行支持性的心理辅导,每2周随访1次,同时煎服女贞牡蛎汤加减,治疗2月后,总有效率达85.1%。

5结语

综上所述,各家治疗aDHD有一定分歧,究其原因是没有规范统一的辨证标准。当前较多研究集中在证型分类方面,但缺乏症状和证候分布的总结。临床医家对症状和证候进行的初步探索对探讨aDHD的证候规律有一定意义,但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复杂,且调研和观察的病例数量较少,临床信息收集尚不充分,辨证方法繁多,证候模糊,缺乏证候量化指标,数据也未能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所以目前急需在归纳整理文献和辨证的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科学严格的设计,开展aDHD临床调查研究,纳入量化指标,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揭示aDHD的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从而为日后筛选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有效方药奠定坚实的基础。

虽然大量临床治疗报道说明中药治疗aDHD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但大多数的文献报道只停留在短期疗效评价,且疗效评价的指标单一,缺乏特异性。今后中药治疗aDHD的研究应积极吸收现代科技手段,多层次地探究中药治疗aDHD的现代科学机制,从而找出治疗aDHD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眼m?演.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46-1953.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02-204.

[3]冷方南,王远任,凌耀星,等.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眼m?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51-155.

[4]李亚平,马融,魏小维.益智宁神颗粒治疗儿童多动症“肾阴不足肝阳偏亢”证的临床分析[J].天津中医药,

2004,21(5):374-376.

[5]钱进.复方钩藤饮治疗儿童多动症8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911-912.

[6]张巨明,钱进.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58例临床观察?眼J?演.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0(15):1221-1223.

[7]张凤春,班艳红.人参归脾糖浆治疗儿童多动症66例[J].中医药信息,2003,20(3):46.

[8]韩新民,朱先康.安神定智灵治疗儿童多动症58例临床观察?眼J?演.河北中医,2004,26(12):898-899.

[9]周群,唐宇轩.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96例临床观察?眼J?演.江苏中医药,2005,25(11):32-33.

[10]史长燕.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体会[J].河北中医,2001,23(12):919-920.

[11]赵承爱.辨证治疗小儿多动症20例[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3):190-191.

[12]韦衮政,敖素华.胡天成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举隅[J].新疆中医药,2002,20(6):53.

[13]张永华.静灵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动症557例疗效分析[J].中医药研究,1989,(3):24.

[14]王雨萍,石萍.静灵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草药,2003,34(2):162-163.

[15]陈平.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动症40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7):538.

[16]张建娜,李梅,五贺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69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1):22-23.

[17]张晓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儿童多动症28例[J].四川中医,2003,21(10):75-76.

[18]朱锐明.滋阴益智方与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对照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6):550-551.

[19]徐海霞,祝敬燕,黄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动症46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7):413-414.

[20]徐明智,秦兴国,朱文元.清肝宁神汤治疗儿童多动症30例[J].广西中医药,2003,26(1):28.

[21]张新平,廖伯年,邓正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儿童多动症30例[J].四川中医,2005,23(7):86-87.

[22]李雪荣,陈志坚.中药多动宁与西药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7):410-411.

[23]叶进.安宁益智方治疗儿童多动症42例[J].河北中医,2005,25(2):50.

[24]刘大为,张骠.多动安口服液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270-271.

[25]于作洋,王基鑫.静宁汤加减治疗儿童多动症68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05,1(1):38-39.

[26]吕红粉.益智仁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儿童多动症36例[J].四川中医,2005,23(8):90-91.

[27]武历风,侯芳.静脑饮治疗儿童多动症8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1,21(3):27.

[28]陈永辉.益智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19-21.

[29]付万苍.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儿童多动症52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87.

[30]陈健,陈玉燕,王晓鸣,等.降铅冲剂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4):258-260.

[31]胡代平.益智糖浆对儿童多动症患儿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2171-2172.

[32]张骠,谈忠,陆兔林.多动安口服液的药效及毒性研究[J].中成药,2001,23(2):113-115.

[33]张骠,谈忠,陆兔林.多动安口服液对小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成药,2004,26(2):159-160.

[34]丁国安,余国汉,陈顺芬,等.益智合剂与利他林联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4):255-257.

[35]田新美.中药辅助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0):33.

[36]邹文庆.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63例[J].四川中医,2003,21(12):66-67.

[37]杨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36例[J].福建中医药,2005,36(4):34.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4

关键词:小儿哮喘寒哮证喘哮康口服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16-01

小儿哮喘寒哮证,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2]。本文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06月之间,某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哮喘寒哮证患儿88例。将他们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44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4例患儿,采用喘哮康口服液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诊治情况和效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06月~2014年06月期间,在某医院儿科进行诊治的88例小儿哮喘寒哮证患儿。患儿年龄大约在3岁~1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2±1.1岁;女性患儿40例,男性患儿48例。根据抽签法将88例患儿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44例,观察组患儿44例。经过临床分析,两组患儿均不存在重度哮喘、肺部感染以及其他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疾病,且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对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诊治。具体方法为:给予患儿口服小青龙合剂(通用名:小青龙合剂;生产商家: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773;规格:10ml/支),剂量为:

2.2观察组对患儿采用喘哮康口服液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给予患儿口服喘哮康口服液(通用名:喘哮康口服液;生产商家:北京羚锐伟业科技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0409;规格:10ml/支),剂量为:

3.评价标准

3.1治愈患儿治疗2d,其肺部哮鸣音以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查结果恢复正常;

3.2显效患儿治疗3d,其肺部哮鸣音以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3.3有效患儿治疗4d,其肺部哮鸣音以及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各项检查结果好转;

3.4无效患儿治疗5d,其肺部哮鸣音以及临床症状无改善,各项检查结果无好转;

3.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0%[3]。

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4.0软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并采用采用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若差异值p

二、结果

临床对比分析显示,对照组44例患儿中,治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7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61.36%(27/44);观察组44例患儿中,治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4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40/44)。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中医理论中,小儿哮喘寒哮证属于“寒哮”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风寒之邪入体,导致气不布津、壅塞肺气、邪蕴于肺,使得聚液生痰、痰阻气道,致使肺气上逆形成寒哮。因此,临床治疗中应以散寒通阳、温肺化饮、宣肺降气为主[4]。喘哮康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合剂,其药方构成主要有:麻黄、矮地茶、花椒目、蝉蜕、甘草、苦杏仁、法半夏、款冬花、桑白皮、陈皮、紫苏子等,具有良好的止咳祛痰、平喘宣肺、解表散寒的作用,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5]。临床研究显示,随机选择的88例小儿哮喘寒哮证患儿在经过诊治后,采用喘哮康口服液治疗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了90.91%(40/44),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患儿(61.3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丽,易蔚,乔S.中药复方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02(15):64-66.

[2]李岩,韩新民.小儿哮喘寒哮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09,03(05):52-54.

[3]谢静,陈伟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概况[J].医学综述,2015,01(21):119-120.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5

【关键词】咳嗽/中医药疗法;清热宣肺法;小儿肺热咳嗽口服液/治疗应用;中草药/治疗应用;儿童

咳嗽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小儿肺热咳嗽在儿童咳嗽中最为常见,目前对小儿肺热咳嗽的临床研究多以验方及个案报道为主,本文从中医辨证治法方面对小儿肺热咳嗽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606/200912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小儿肺热咳嗽患儿175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8例,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龄2~12岁,平均5.8岁;病程1~7d,平均3.0d。对照组87例,其中男46例,女41例;年龄2~12岁,平均5.4岁;病程1~7d,平均3.4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肺热咳嗽中医病症诊断标准[1]。

1.3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年龄2~12岁。

1.4排除标准(1)经检查证实结核及肺炎患儿;(2)患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儿;(3)患精神病及对本方药过敏患儿。

1.5治疗方法

1.5.1观察组以清热宣肺法进行辨证治疗。基本方:紫苏子、黄芩、杏仁、桑白皮。临证加减:由胃肠积热所致肺热者兼以消食化积之品,如莱菔子、枳壳等;由肝郁化热所致肺热者兼以解郁疏肝之药,如白芍、香附、郁金等。其他兼症亦随症状而辨治,如痰黏难以咯出者佐以海浮石、生蛤壳,软化黏痰;痰盛者佐以葶苈子、川贝母,泻热化痰;痉咳者佐以地龙、百部、钩藤、生牡蛎,熄风解痉镇咳。汤药每日1剂,浓煎150~300mL分3次温服。疗程为5d。

1.5.2对照组口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黑龙江葵花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603201,200711503,200910369),2~3岁每次10mL,每日3次;4~7岁每次10mL,每日4次;8~12岁每次20mL,每日3次。疗程为5d。

1.6观察指标

1.6.1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咽痛、口渴,各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以计分方法表示,按症状的显著或持续出现、症状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症状轻或偶尔出现、无症状分别计3,2,1,0分。各症状分别于治疗前后计分。

1.6.2舌质、舌苔观察治疗前后舌质红、舌苔黄厚或黄腻的改善情况。

1.7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2]。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等级资料行Ridit分析。

2结果

2.1两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n(%)]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变化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变化(±s,分)表2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治疗前后舌质、舌苔变化的比较两组治疗后舌质、舌苔均有较大的变化,其中观察组舌质红、舌苔黄厚或黄腻的例数有治疗前的88例减少到11例。对照组由87例减少到23例。

3讨论

咳嗽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中咳嗽虽为轻证,但往往难以速愈,病久必耗气伤阴。小儿形气未充,证易速变,故病初贵当早治。临床中肺热咳嗽在儿童咳嗽中最为常见,小儿肺热之因有以下3种,外邪袭肺(包括调护不当,寒暖不及),蕴郁化热为病因之一;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蕴积化热,火热上乘为病因之二;情志抑郁,肝经蕴热,木火刑金为病因之三。肺内郁热,炼液为痰,痰盛生热,肺失宣肃,故而咳嗽频作,痰难咯出。因此,临床治疗必以清热宣肺为先,肺清气降则咳止。依据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及小儿纯阳之体,易于化热的特点,并结合先辈之经验,笔者在临床中选用紫苏子降逆,黄芩清肺,桑白皮泻热,杏仁宣降,四味中药为主方治疗小儿肺热咳嗽,共奏清肺泻热宣降之功效。临床应用中在本方药基础上辨证治疗,随证佐药。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7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6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病历非干预组81份(2018年1-6月)及干预组83份(2018年7-12月),比较两组患儿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及对疾病认知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6.74±1.13)分和(3.25±1.56)分(p<0.05);干预组视物模糊、骨质疏松、糖尿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1%、2.41%、0,均低于非干预组的12.35%、9.87%、4.94%(p<0.05);疾病认知方面干预组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系统全面的药学服务,能降低肾病综合征患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

临床药师肾病综合征用药依从性药学服务

interventionofpharmaceuticalCareonRationalDrugUseinChildrenwithnephroticSyndrome

DuanYanyanmaShulipeiBaofangChenHaiyan

Children'sHospitalaffiliatedtoZhengzhouUniversity,HenanChildren'sHospital,ZhengzhouChildren's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sofpharmaceuticalcarebyclinicalpharmacistsontherationaldruguseinchildrenwithnephroticsyndrome.methods:medicalrecordsofhospitalizedchildrenwithnephroticsyndromeinourhospitalwerecollectedfrom81casesinthenon-interventiongroup(fromJan.toJun.2018)and83casesintheinterventiongroup(fromJul.toDec.2018).Differencesinmedicationcompliance,incidenceofadversedrugreactions,treatmenteffectsanddiseasecognitionbetween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medicationcompliancescoresoftheinterventiongroupandnon-interventiongroupwererespectively(6.74±1.13)pointsand(3.25±1.56)points(p<0.05).theincidencesofadversedrugreactionsintheinterventiongroupsuchasblurredvision,osteoporosisanddiabeteswererespectively3.61%,2.41%and0,lowerthan12.35%,9.87%and4.94%inthenon-interventiongroup(p<0.05).intermsofdiseasecognition,theinterven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noninterventiongroup(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pharmaceuticalcarebyclinicalpharmacistscanreducetheincidenceofadversedrugreactionsinchildrenwithnephroticsyndrome,improvethemedicationcomplianceandthedegreeofcognitionofthedisease.

Keyword:

clinicalpharmacists;nephroticsyndrome;medicationcompliance;pharmaceuticalcare;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占儿童时期肾病综合征的90%。有研究报道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占同期儿科住院泌尿系疾病患儿的20%[1]。口服糖皮质激素一直是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肥胖、生长抑制、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2]。另外,肾病综合征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若患儿家长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控制疾病的信心和方法,治疗依从性差,可能会达不到疾病治疗效果。因此,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用药方案除了临床医生需要严格规范治疗方案外,还需要患儿家长密切配合,提高用药依从性。本研究旨在通过我院临床药师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开展药学服务,评估临床药学服务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合理用药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我院2018年7月开始进行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学服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分别抽取我院2018年1-6月(非干预组)和2018年7-12月(干预组)诊断有肾病综合征的住院患儿病历210份和253份,筛选出首次入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分别为81例和83例。

入选标准符合《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中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50mg/kg或晨尿蛋白/肌酐(mg/mg)≥2.0,1周内3次晨尿蛋白定性+++~++++;(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5g/L;(3)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5.7mmol/L;(4)不同程度的水肿。以上4项中以(1)和(2)为诊断的必要条件[2]。根据患儿病情,需要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3)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影响结局判断的药物;(4)不愿接受药学服务和失访。

1.2研究方法

1.2.1基本情况及用药调查

将非干预组和干预组的住院号输入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系统,导出两组患儿的相关信息,包括住院号、性别、年龄、体质量、临床诊断、使用药品品种、剂型、规格、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疗程等。设计肾病综合征合理用药调查表,包括基本信息、主要用药情况(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起止时间)、用药点评(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给药疗程不适宜等)。

1.2.2临床药师干预方法

(1)根据我院所用的药品说明书,结合《儿科学》(第八版)、《新编药物学》(17版)及相关指南共识,确定激素用药原则;(2)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沟通,达成治疗方案的共识;(3)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查房、用药教育,进一步规范合理应用;(4)临床药师为患儿发放用药教育材料并进行用药教育及电话随访;(5)临床药师利用医院oa系统定期公布点评结果,要求医师及时反馈。

1.2.3制定患儿依从性评价标准

采用中文修订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medicationadherenceScale,mmaS-8)[3-5],共由8个问题组成:(1)您是否有时忘记给孩子服药?(2)在过去的2周内,是否有1天或几天您忘记给孩子服药?(3)治疗期间,当您觉得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时,您是否未告知医生而自行给孩子减少药量或停止服药?(4)当您带孩子外出旅行或长时间离家时,您是否有时忘记给孩子携带药物?(5)昨天孩子服药了吗?(6)当您觉得孩子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时,您是否让孩子停止过服药?(7)您是否觉得要孩子坚持治疗计划有困难?(8)您觉得要记住按时按量服药很难吗?1~7题的备选答案为“是”、“否”,答“是”计0分,答“否”计1分,其中第5题反向计分;第8题备选答案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所有时间”,分别计1.0、0.75、0.5、0.25和0分。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6~<8分为依从性中等,8分为依从性好。复诊依从性判断标准:严格遵医嘱复诊,1个月内复诊中断超过1次判定为复诊不依从。

1.3干预指标

对患儿用药指导的干预研究分别从患儿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6-8]。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软件收集整理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非干预组和干预组的患儿分别为81例和83例。非干预组男69例,女12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4.43±2.50)岁,体质量9.00~50.80(20.29±7.31)kg。干预组男56例,女27例,年龄1岁2月~16岁,平均(5.09±3.00)岁,体质量12.00~59.40(25.51±10.13)kg。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用药依从性

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6.74±1.13)分和(3.25±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患儿自行停药、自行增减药量、服药时间以及漏服现象等依从性评价标准上均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用药依从性比较

2.3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本次调查主要对出现较多的以及有相关诊疗指南、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胃肠道不适、感染、糖尿病、骨质疏松以及视力受损[7]。两组患儿胃肠道不适、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视物模糊、骨质疏松、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4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从尿蛋白减少或缓解、肾功能未恶化、未再发水肿3个月以上和低蛋白血症好转4个方面评估[9],干预组较未干预组百分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5患儿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知

从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对不良反应的了解及处理、不会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辅助用药的重要性和按时复诊的意义5个方面进行评估,干预组较未干预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两组患儿家属在对疾病治疗认知方面的比较例(%)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多反复发作,需要进行长期的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复发率较高,但预后良好,不少肾病综合征儿童长大后不再复发或少有复发,故严格遵循治疗方案,维持缓解,对于减少复发,平稳度过儿童期尤为重要。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临床药师全程化的药学跟踪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10]。

本研究用药依从性的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调查可知,非干预组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主要为:(1)患儿在服药后出现症状改变,自行增减药物剂量;(2)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未复诊即自行停药;(3)患儿家长忘记给患儿服药,而导致患儿未能准确按时服药或漏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疗程较长,后期治疗大多在家中自行服药。正确完整的用药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家长盲目减药、停药引起的疾病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非干预组与干预组在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方面也有显著差异。因此,临床药师可以在患儿的药物治疗中发挥主导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肾病综合征需要长期使用的治疗药物,但患儿家长往往会担心长期使用后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在胃肠道不适、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干预组视物模糊、骨质疏松、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因此,临床药师通过长期的跟踪干预,有利于预防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减少患儿家长对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担忧,从而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11]。

通过临床药师系统全面的药学干预及药学服务,家长对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患儿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促使患儿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传统医学意识的影响,公众对临床药师工作缺乏了解,不会主动咨询临床药师相关用药情况。本研究设计建立微信群以随时能够对患儿用药做出指导,但经过实施微信群的宣教效果不甚良好,下一步拟协同我院信息科在公众号开发用药咨询板块,以便随时为患儿进行用药指导[12]。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常见肾脏病诊治现状调研工作组.我国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疗现状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94-20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0):729-734.

[3]moRiSKYDe,anGa,KRoUSe-wooDm,etal.predictivevalidityofamedicationadherencemeasureinanoutpatientsetting[J].JClinHypertens(Greenwich),2008,10(5):348-354.

[4]侯凯旋,闫素英.慢病患者药物依从性量表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2):192-196.

[5]张瑶,申良荣,房夏玲.住院患儿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9,25(7):51-55.

[6]胡燕玲,罗远良.糖皮质激素长程应用患者药学干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3):153-154.

[7]刘代华,梁健成,谢玲,等.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5):1283-1285.

[8]陈银清,陈飞,杨成密,等.全程化药学服务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8,15(11):1912-1914.

[9]孙华燕.2008-2010年某院激素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合理性用药调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8):1489-1490.

[10]王荣花,张瑶,申良荣,等.住院患儿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9,25(8):39-43.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7

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本科生在儿科的临床实习带教存在较多的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近年来的实习带教工作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

儿科在本科生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实习同学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俗语中“小儿科”跟“小菜一碟”是同义语,均是简单、容易的意思,这容易让实习同学在潜意识里对儿科不重视。殊不知儿科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划分为新生儿、儿童保健、小儿呼吸、小儿神经、小儿肾脏、小儿心血管、小儿血液肿瘤、小儿内分泌、小儿免疫及脑瘫康复等更细的专业。名称上与内科相似,但其内容大相径庭,相去甚远,有些想当然的同学也会产生轻视的思想。

考研对同学的影响:由于医学生就业门槛的提高,临床医学系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目前进入县一级别的医院已经比较困难。因此造成了临床医学系的本科生几乎全部参加研究生考试。考研与实习几乎是重叠的,第1学期要准备笔试,第2学期要准备面试,这就要求学生对两者合理的平衡。但是儿科不是西医综合的考察内容,也不是热门专业,为了挤时间来复习考研,很多同学就牺牲了儿科实习的机会。这就造成了不管带教老师怎么交,实习同学就是不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服从带教老师的指导,不参加教学查房,不参加临床病例讨论,不珍惜学习机会,反而将毕业实习视为考研的负担而与带教老师周旋应付[1]。这使实习质量明显下降,很难真正达到实习目的。

就业对同学的影响:还有一部分本科生在实习的第2学期忙于就业。由于本科生就业形式严峻,很多同学春节年后就开始在全国到处赶场,参加形式各样的招聘会及招考。儿科仍然不是同学们的首选就业科室,为了尽量就业,很多同学会机动到首选的就业科室去加深学习,或者在儿科实习时请假外出找工作,以上均会影响本科生在儿科的临床实习质量。

儿科形象对同学影响:多数的实习医院为综合医院,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中,儿科的检查少、用药少导致儿科的收益少,综合医院的儿科整体呈下滑趋势;由于病床周转率较高,多数医学生认为,儿科临床实习工作繁忙,整天有写不完的病历,办不完的入出院及做不完的基础操作;加上患儿哭闹,家长唠叨,体格检查患儿不合作,询问病史家长不配合,临床操作难度大,极易产生厌烦,畏惧心理;此外,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紧张,很多患儿家长拒绝给实习生问诊、查体,尤其是进行相关诊疗操作更是拒绝实习生动手[2]。使学生对儿科没有留下良好的印象。

带教老师对实习的影响:由于儿科临床工作繁忙,带教老师仅能专注于临床医疗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临床教学工作,把实习同学看作是写病历的帮手,有的甚至忽视实习同学的存在。有的医院只重视临床,不重视教学,给带教的老师没有相应的补偿,带教与不带教在各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带教或重视教学工作。

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对策

加强入科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实习同学入科第一天,由教学秘书对同学进行入科教育,除了进行常规的科室介绍、纪律要求及常见的操作规范之外,着重介绍儿科的特点,包括儿科与内科的差别、儿科的用药特点及常用药物剂量计算,小儿问诊及查体技巧、儿科病历书写要求,来引起同学的思想重视,并尽快投入到儿科的实习工作中去。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严格考核:每周安排1次教学查房、临床讲座,2周1次病例讨论,要具体安排到人,提前1天写好教学查房教案、临床讲座讲稿、安排讨论病例。在相应的工作完成后,由实习同学立即填写《教学查房评分表》、《临床讲座评分表》、《病例讨论评分表》,上交教研室统计保存,作为教学考核指标。在每组同学实习终末,进行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向病号家属发放《实习同学满意调查表》,由带教老师填写《实习同学出科评价表》,实习同学填写《带教老师评价表》,以督促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

严格纪律要求,每天出勤考核:设立实习同学考勤薄,对在岗同学每天进行出勤考核。严格请销假制度,同学请假一律填写请假条,1天以内的假由科主任签字准许;2天以上的请假,由科主任及科教科同意方有效,并及时销假。对无故旷课者通报科教科进行相应的处理。

认真查房带教,培养兴趣:带教老师在查房中不仅要对临床疾病进行分析讲解,而且可以联系生理、病理、生化、诊断及药理等基础学科进行提问分析,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同时有助于考研备考。可以使实习与考研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在儿科实习的兴趣。

提高带教老师的待遇:在科内奖金分配上,对带教老师在带教质量数量上进行评估后,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的原则。从而使带教老师端正态度,提高积极性。

适当进行就业指导:为减少同学就业的盲目性,可以对实习同学进行适当的就业指导。分析临床各科室目前就业形势,就本科毕业生来说,儿科就业率相对来说要高,避免同学好高骛远,难以就业。

临床实习是由课堂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重要实践性阶段,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也影响着护理队伍的素质。通过对儿科实习的护生采取相应带教措施,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消除了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良心理,提高了实习效果。同时使护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较快地掌握了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以及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方法,树立了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在护生圆满完成儿科实习任务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儿科的带教水平,为今后的带教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综上分析,儿科的实习带教工作困难较多,工作繁琐,但潜力尚有,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努力,才能把更多的儿科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儿科事业才能后继有人,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8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复发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3.087

过敏性紫癜在儿科中比较常见,经常出现在上肢、下肢和臀部,通常合并消化道症状,例如腹痛、呕吐、胃肠道出血等[1-5],此外还可伴有关节炎、关节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等,甚至引发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儿的病情、缓解身体的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来自于大庆市人民医院儿科,病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4月~2015年6月。全部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患儿肝肾功能正常,无精神系统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及关节痛,有7例伴呕吐,腹泻5例,黑便3例,腹胀1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平均年龄(7.4±4.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6.9±3.7)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例如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做好病房的消毒和通风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嘱患儿卧床休息,遵医嘱用药等。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心理干预:患儿入院后对治疗常存在恐惧心理,主动接近患儿,耐心与其沟通和交流,取得患儿的信任,拉近护患的距离,减轻其恐惧心理。采用赞扬与鼓励的方式提高治疗的信心。此外要对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讲解其治疗方法,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认识,增强治疗的依从性[6]。了解患儿的不良情绪的根源,用柔和的语言进行正确的疏导。②皮肤护理:皮疹是过敏性紫癜的最主要症状[7],仔细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部位,有无新出现的皮疹及皮肤破损,是否反复出现[8],对新出现的瘀点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皮疹会导致皮肤瘙痒,要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抓伤、擦伤,皮肤瘙痒时遵医嘱局部涂药,发生破溃及时处理,预防继发感染。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无渣屑,严密观察皮肤受压情况。要穿着舒适、柔软、宽松、透气性良好的棉质内衣,要常换洗,不使用碱性肥皂。每天温水沐浴,勿使用沐浴露,不过分摩擦,勤剪指甲,避免碰伤、撞伤等。静脉输液前止血带不能捆太紧,不可用力拍打,尽量做到一针见血,输液完毕拔针后叮嘱家长适当延长压迫时间。③饮食护理:饮食不当是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9]。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流质饮食,高维生素、低热量,严格禁止食用高蛋白及易致敏食物,例如鱼、虾、蟹、鸡蛋、牛奶、菠萝、蚕豆、植物花蕾等,做到从食物上切断过敏源。出现水肿的患儿要特别注意低盐饮食,避免食盐过多加重肾脏的负担。④胃肠道护理:应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表情、以及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呕吐及便血的量,特别要注意有无腹部包块的出现,如有包块要掌握包块的位置及大小,必要时取标本送检,防止肠套叠的发生。禁止热敷腹部,避免肠出血的发生。⑤关节肿痛的护理:准确评估患儿关节肿痛的程度,嘱患儿卧床休息,保持患儿舒适,用软枕对疼痛关节进行垫护,使关节处于功能位置,适当限制活动,避免跌倒等情况发生。可根据情况进行热敷,要按时变换患儿,并适当活动关节(但是要避免在疼痛的时间活动),防止关节痉挛[6]。可适当进行肌肉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静脉输液穿刺的部位禁止选择关节肿胀处。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即在护理干预7d时观察记录紫癜、腹痛、关节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在出院后1年进行随访,对复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比较经过7d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紫癜消失4例、腹痛消失16例、关节痛消失8例,对照组紫癜消失0例、腹痛消失6例、关节痛消失2例,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复况比较1年后随访,观察组复发1例(2.6%),对照组复发7例(18.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过敏性紫癜在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一般预后较好,约有1/3的患儿出现病程反复,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感染性变态反应,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机会,较为集中的年龄为3~14岁,粉尘、药物、食物、花粉以及昆虫叮咬等是主要的过敏源[10-15]。综合o理干预是针对患儿的不同临床症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降低复发率,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本研究中,经过7d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紫癜消失4例、腹痛消失16例、关节痛消失8例,对照组紫癜消失0例、腹痛消失6例、关节痛消失2例,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姚淑一.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44-245.

[2]谭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182-183.

[3]蔡华波,李永柏,赵辉,等.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预后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34-237.

[4]周凤玲,段玲,吴炳菊.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应用效果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4(10):875-877.

[5]刘丽君,于静,李宇宁.儿童过敏性紫癜325例回顾性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0):1079-1083.

[6]吴红梅.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研究.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8(4):623-624.

[7]徐彩虹.儿童过敏性紫癜305例护理管理策略.广东医学,2016,37(S1):270-272.

[8]陈淑杰.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220-221.

[9]林琳.小儿过敏性紫癜30例临床护理体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汉文版),2015(6):531-532.

[10]蒋文杰,杨进.运用温病治法辨治过敏性紫癜体会.中医杂志,2015,56(2):163-165.

[11]黄赛平,周太光.早期预示肾损伤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血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14,17(6):611-614.

[12]沙玉根,赵非,丁桂霞,等.血液灌流治疗激素撤减困难的重症过敏性紫癜.实用医学杂志,2014(4):665-666.

[13]曹芳,邓芳,董扬,等.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评价中的意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0):1517-1520.

[14]陈科.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药物与人,2014,26(5):122.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9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临床应用

基于现代医疗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传统医疗方案开始注重于护理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结合儿科临床护理以促进病况的有效恢复。本次结合我院收录的40例患儿资料,对其人性化护理工作展开探讨,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供收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40例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患儿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取得预定的成效。40例年龄范围,1-5岁,平均年龄2±1.3岁;其中,男30例,平均年龄3±0.9岁,女10例,平均年龄2±0.6岁。由于所选病例涉及到不同类的病种,对40例患儿主要症状表现进行统计,集中于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等,这些都是临床资料需详细录入的问题。

1.2方法

临床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形式,拟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服务方案,促进患儿病况的有效恢复,缩短其临床治疗的时间。坚持人性化护理原则展开工作,持续护理7-14d之后,对本次护理疗效进行综合对比。主要对40例患儿护理前后的效果综合对比,借助症状考察对护理成效展开评判,反映出临床护理工作的医疗价值。本次依据中华医学会护理学标准,将人性化护理疗效分为全效、显效、无效等3个级别,依据患儿临床表现作出准确的判断。

2结果

按照上述3级标准:①全效:持续14d护理,患儿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等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状态;②显效:持续14d护理,患儿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等症状基本恢复,身体无异常状况;③无效:持续14d护理,患儿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等症状,变化不大,与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

3讨论

小儿由于身体免疫系统功能缺失,对外界疾病缺乏足够的抗体能力,常因各种病毒感染而患上疾病,这就要求医生做好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护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治疗,促进临床治疗成效的尽早实现,这对于人性化护理是很关键的。

3.1儿科临床人性化护理措施

3.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病区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儿科服务的对象以婴幼儿较多,护士必须具有爱心、童心,多与他们交流,玩耍,消除其恐惧心理,同时要求护士穿刺技术过硬[1]。

3.1.2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关系,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

3.1.3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我们可以在病房的走廊、墙壁上张贴一些色泽鲜艳的卡通图案,多买些玩具,给他们有种家的感觉[2]。

3.1.4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每位护士能熟练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安排床位时按病种分类,病房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min,保持病房整洁干净。

3.2临床输液护理管理

静脉输液是一项基本的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对儿科护士来说要做到“一针见血”,提高穿刺成功率并非易事,面对家长的围观,患儿的不合作,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3]。若不能“一针见血”常常会遭到家长的指责、投诉,甚至谩骂。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差,观察和护理较成人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儿科护士不但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又得不到尊重。很多人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护士长要解决护士们的实际困难,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安心做好每天的护理工作[4]。

4结论

儿科疾病是临床治疗工作的难点内容,由于患儿身体免疫系统功能薄弱,对外界疾病的自我恢复能力较弱,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提供医疗服务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次对40例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最终护理总有效率100%,充分说明了儿科临床人性化护理的价值,需在其他儿科疾病护理中积极推广。因此,对患儿临床护理要坚持人性化原则,以患儿实际情况为依据拟定护理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运祥,林乐良,李成修;医院人性化服务的思考[J].中国医院,2005(11).

[2]程军民,槐玉昌.打造人性化医疗服务品牌实现县级医院持续发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

儿科和临床医学的差别篇10

[关键词]儿童;中毒洗胃;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3(b)-0154-03

中毒,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诊病症,它多是由于儿童误服药物或食物引起的[1]。中毒对儿童的生命安全危害严重,必须立即进行抢救治疗,而洗胃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抢救方法之一[2]。由于洗胃治疗较为痛苦,患儿通常难以忍受,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安抚和护理,以便确保洗胃治疗的顺利完成[3]。该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4年6月以来该院急诊科收治的46例需要进行洗胃治疗的中毒患儿。将他们根据抽签法随机的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患儿23例,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观察组患儿23例,采用心理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7月―2014年6月期间,在该院急诊科接受洗胃抢救的中毒患儿46例。患儿年龄大约在3~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1.4)岁;女性患儿21例,男性患儿25例;中毒时间大约在20min~2h,平均中毒时间为(52.4±5.3)min;中毒原因中,24例患儿为食物中毒,16例患儿为药物中毒;6例患儿为有毒物品中毒;中毒程度中,26例为轻度中毒,20例为中度中毒。将46例患儿依据抽签法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患儿,观察组23例患儿。经分析,两组患儿均为急性胃肠道中毒,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无意识不清、昏迷、休克等症状,且不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药物史、过敏史等,在年龄、性别、中毒时间、中毒原因、中毒程度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抢救干预。即患儿在洗胃过程中,给予其一般性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插管护理、心电检测、卫生护理等。

1.2.2观察组对患儿采用心理护理进行临床抢救干预。即在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的同时,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如下几方面。

1.2.2.1插管洗胃前护理患儿入院后,由于其自身不适外加对医院环境以及治疗方法的不熟悉、不清楚,极容易出现害怕、不安、惊恐等不良心理情绪[4]。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以亲切、温和、平稳的态度和语气同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拉近医护人员同患儿及家属之间的距离,增强患儿的信任度,消除其对治疗的抗拒心理。同时,还要细致、耐心、全面的同家属讲解洗胃治疗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尽量消除家属的恐慌、焦急、忧虑情绪,从而帮助他们平复不良情绪,避免不必要纠纷的发生。

1.2.2.2插管洗胃中护理在插管洗胃治疗开始时,医护人员要先通过轻松、和蔼、亲切的语气向患儿告知相关仪器设备,尽量消除患儿对插管等未知设备的恐惧感。要选择患儿最亲近、喜爱的亲人进入抢救室进行全程陪伴,并在陪伴过程中同医护人员一起利用亲切、镇静的言语以及轻柔的动作等对患儿进行情绪安抚,增强患儿的安全感,避免其出现抗拒治疗、自拔胃管等行为。医护人员还要确保自身仪表的整洁,并保持负责、镇静、从容、急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在治疗过程中确保熟练、标准、规范的医疗操作,从而增强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抢救治疗的信心[5]。

1.2.2.3插管洗胃后护理洗胃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患儿,并耐心引导患儿陈述当前身体感受,了解患儿的实际身体情况和心理情绪,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临床护理,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同时,还要注意病房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病房的安静、整洁、通风、光线柔和、空气清新等,并播放轻柔的音乐,通过提高环境的舒适度来达到放松患儿紧张、恐惧情绪的目的,帮助患儿睡眠休息。此外,还要同患儿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交流沟通,详细向其讲解洗胃后的自我护理措施和相关注意事项,稳定、安抚家属的焦躁、急切、恐慌等心理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有效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而更好的避免纠纷发生[6]。

1.3统计方法

通过SpSS14.0软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当p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

临床比较统计显示,两组患儿均洗胃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47.83%),且在哭闹不止率(8.70%)、自拔胃管率(0.0)和抗拒治疗率(0.0)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60.87%,21.74%,43.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分析

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60.87%(14/23),其中:非常满意5例,满意9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22/23),其中:非常满意16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的自控力差,且容易出现哭闹、乱动等行为,导致医生在对其洗胃插管时的难度增大,容易造成插管不成功等情况,因此,在对其进行中毒洗胃治疗时,必须要加强相应的临床护理,尤其是心理上的安抚疏导,从而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的配合医生治疗[7-8]。根据相关卫生组织部门统计显示,急性中毒儿童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抵抗情绪,减少乱动、哭闹等情况,使医生能够更容易的进行插管洗胃。临床研究显示,在该随机选择的68例中毒洗胃患儿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患儿其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100.0%,远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儿(47.83%),且自拔胃管率和抗拒治疗率均为0,哭闹不止率(8.70%)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儿(60.87%),护理总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儿(60.8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霍梅.11例高锰酸钾中毒患儿的抢救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387-388.

[2]许文君.儿童中毒洗胃的心理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3(2):1493-1494.

[3]马引弟.203例中毒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2054-2055.

[4]曹芳.32例急性中毒儿童洗胃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1187-1188.

[5]刘莉.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J].维吾尔医药,2013,15(4上):719-720.

[6]陈锐,丘伟.儿童急性中毒病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伤残医学,2013,12(1):14-15.

[7]户洁.急诊中毒洗胃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3,23(26):5497-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