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十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十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7:4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1

【关键词】网络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我国现行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办法,大多数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较小幅度的新技术应用和新型专业技术培养,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来看,我国应用型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有: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安全技术、tCp/ip、通信编程技术、web数据电子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课程。

一、对现行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对于传统本科教育来讲,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科学生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对新型技术知识的适应能力较强,对于这类教学目标,我国大多培养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部门从事相对高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语言开发和管理维护工作,或在高校从事网络工程的教学与技术研究工作。但对于新办本科教育来讲,现有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各种新型数字信息技术的丰富,计算机网络专业已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而软件开发技术在当今也不再是硬件技术的附庸产业,软件开发技术已独立发展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一项小分支。因此,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以无法满足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人才的需求。

我们应当看到,现行的网络专业技术课程较陈旧,教学内容往往与现行社会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相比更为落后,同时,教学课程在计划和安排上存在内容重复与重叠现象。以编程和开发环境课程为例,教学中所开设的编程课程虽然种类较多,但大部分内容较为相似,尤其在开发环境和计算机语言课程上,看似种类繁多,实则类同。再例如,web数据库与电子信息技术,其中web数据库只是编程技术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专门开设课程学习web数据库开发,往往忽略了整个编程,最终使学生只能学到编程技术的一点皮毛,对以后的工作和应用也没有实际意义。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了内容非常多,而系统集成和tCp/ip的课程内容多数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上过的,造成“旧菜重炒”,开设的课程虽然很多,但是每门课程都只是学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深度不够。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泛而不专,不能体现“一专多能”的作用。学生在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广而不精,毕业生面对社会择业时很难马上适应工作,而用人单位显然不愿意录用没有专长的学生。

二、课程设置中必须明确培养目标

应用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现行的课程,与相应的研究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相比,存在比较尴尬的地方,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如研究型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如高职高专,近年来,网络工程技术类应用发展迅速,社会对这几个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较大,但是,本科“具有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维护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太含糊,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学生很难把几个应用方向的应用技术都掌握,造成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为顺应时展和新型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的不断普及,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的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应明确教学目的,包括培养技术的方向和定位,可以根据需要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进行分类。从不同方向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独立专业,使学生能学到全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同时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特长的学科或技术作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三、课程设置必须突出“一专”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计划,几乎每年都要调整,但总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很多高校网络课程的一些老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尝试在三年级开设综合作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综合作业的课程主要以任务驱动及实例教学为主。通过学习和模仿,制作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能够完成一定操作的程序(或应用软件)。这种尝试,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改革力度是不够的。

四、课程设置对策

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浓缩课时,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应用型科来说,网络课程体系结构应分为:基础类、组网类、管理类、网络应用开发类,学完后毕业生应能考过网络工程师和CCna或CCnp,可以开发web应用程序,开设课程课时要足够多,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应包含的内容应该是网络工程师考试的内容,可以把一些课程合并,网络架构主要网络的基本架构的实现及管理的内容,网络安全主要是密码学及应用,web应用开发内容脚本编写和web编程。CCna课程学完后,学生能通过CCna考试。

实验内容分为组网类和管理类,组网类的实验包含: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交换机实验(VLan,Vtp,生成树)、路由器实验(静态、Rip,oSpF、aCL、nat),广域网协议基本实验包含:网络架构的实验(aD活动目录,DnDHCp,数字证书、远程访问RaS、iaS、ipSec,网络检视)。

对于应用开发类,布置大作业,期末可以已实训的方式,参照一些成功经验的做法,24个学时在机房由老师指导。课外辅导,应成立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分成两个方向,组网类及管理类的小组和应用开发类的小组。分别由指导老师指导,并给学生下达课题或大作业。可以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网络技能比赛。

六、存在的问题

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这一问题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工程教育中更加突出。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教育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明确的,比如,三维设计,其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为一名计算机绘图员或设计师,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三维设计方面,自己首先要达到绘图员或设计师的水平,否则就无法保}正教学质量。但在高校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中,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没有实践经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太少了,这一事实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选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2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分析

经过市场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工作岗位分为三类: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维护与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而对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首先面对的工作岗位一般以网络规划与组建和网络维护与管理为主,网络应用开发能力,还需要学生以后在工作中去进一步深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的主要特点:

1.岗位职业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对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要求都非常高,无论是从事网络组建、网络维护与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都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让学生能快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加强实践训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及模拟环境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2.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快,不断有新知识、新技术出现,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基本的岗位职业能力,还要有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学生仅仅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和能力已无法适应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网络人才,在具备岗位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职业素质。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与合作意识,认真、勤奋、细心务实的工作态度等。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基础,具备网络规划与组建能力、网络维护与管理及初步网络应用开发能力,具有高度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中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毕业生主要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工程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个好的专业,必须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学校首先对现有教师加大培养力度,组织校内优秀老师进行校内培训和鼓励老师参加各级培训,还实行到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实践掌握网络行业前沿的工作需求和工程技术;其次,学校还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并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培训,帮助其掌握教育技术,转换角色,取得老师的资格后,担任专任教师;学校还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在专业实训课程中指导学生和老师。

3.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时,按照以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四大教学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模块课模块、综合实训课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以“必需、够用和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围绕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职业岗位对应的能力――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网络组建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和网络应用开发能力来设置课程。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的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课程,既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实现与相应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4.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基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专业课要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确定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综合实训课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全部采用真实职业岗位的工程案例进行教学,专业模块课模块中的课程,只要有条件的都尽可能采用案例和项目开展教学,体现真实的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由于it行业技术更新快,所以教学中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适应职业岗位技能可能的变化。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术更新快,实践技能要求高,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改革还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和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J].职教论坛.200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云计算;网络工程;教学改革

网络工程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教学内容除网络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外,还加强了网络系统设计与维护、网络互联、网络管理、通信理论等课程的学习,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上侧重于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管理与维护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1],尤其是掌握web开发服务技术及网络应用开发技术,从事网络系统软件管理和网络应用软件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国内外处处建网、处处有网的“互联网+”发展,网络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利用有限的硬软件资源培养社会急需的网络应用型人才是每个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都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近年来,“云计算”已经成为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018年2月25日报道:未来十年及以后,“云”将从基础设施、成本控制、数据管理、协同工作、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影响我们的生活[2]。而云计算在全球的投资和市场规模也迅速增加,2015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522.38亿美元,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4.42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35.28亿美元,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42亿美元,中国云计算市场保持29.45%左右的复合增速发展,高于全球水平(22.10%)[3]。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致使云平台的运行和管理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但目前高素质、专业性的云计算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云计算技术依托于网络技术,而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云计算时代市场及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想把握it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动向,就必须改变网络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进高校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调整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

1云计算时代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网络工程专业自1998年开设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不足,尤其是云计算等先进网络技术发展应用以来,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在教学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不能适应云计算发展的步伐,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差,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被局限,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师资力量欠缺

教学设计没有网络工程专业特色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大部分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拆分过来的,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师资欠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网络工程专业多数采用相同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而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但要对所讲授的课程相当熟悉,还要根据教学知识汇总以前所学的网络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网络方面的问题,设计和制订课程相关的网络实践教学项目等,因此,专业的网络工程教师是培养网络专业人才的基础。

1.2课程设置滞后先进网络技术课程太少

目前大部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是基础网络相关的课程,近年来有部分学校添加一些先进网络技术的选修课程,如云计算、大数据等课程,但通常也只对高年级学生做简单介绍,课时少,更没有涉及应用,这种延续原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很难适应云计算时代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果要让学生学习先进网络技术,需要改进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网络课程特色,添加云计算等先进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融入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了解云计算的概念。

1.3项目教学欠缺实践教学与市场应用融合程度不够

项目教学法是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发起的,它把学习过程设计为项目,按照项目的行动回路设计教学,项目教学法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4]。项目式教学的前提是项目实施环境,没有适合完成项目的环境,项目设计、项目完成是一纸空谈[5]。所以德国的“项目式”教育大多采用的是学校和企业“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在企业实践[4]。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实践设备、课时、场地、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上,尤其是与市场衔接的实际应用型实践教学非常欠缺,实践教学方面与市场实际应用的融合程度不够。

2云计算时代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国内各大高校、企业逐渐开始建立云平台,开发云应用。云计算将是整个it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引擎和神经中枢[6]。云计算的需求推动和服务外包思想重新定义了网络架构和网络经营模式。而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依然采用旧的网络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不能适应网络市场的发展步伐,致使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出现了招生萎缩甚至停招。所以,改革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适应先进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与市场发展需求相吻合且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合格大学生是网络工程专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2.1课程体系的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主要涉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验证性实践,网络前沿知识涉及很少,大多都没有开设云计算等网络前沿知识的课程。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云计算时代,云计算更新了网络部署,所以在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应开展一些云计算等网络前沿应用方面的课程,从大一到大四,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低年级课程中安排一些云计算方面的前沿技术讲座和学术报告,高年级开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必(选)修课程及应用,课程体系制订时兼顾云计算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师资队伍的建设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涉及数学、电子信息、计算机基础理论及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网络工程专业教师既要在专业领域的某一方向有较高的水准,也要了解网络工程专业各方面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当加入最新的网络前沿技术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优秀毕业生。云计算技术引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广,同时也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而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指由省市所属、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本科学校,多数处于地市级城镇,若想适应云计算时代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重视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建立云计算及网络专业人才引进、服务机制,支持国内云计算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及科技人才到学校任教。(2)制订教师培养计划,鼓励本校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注重本地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根据不同教师的特色,发挥所长。(3)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网络工作者到学校任教,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引领学生学习先进的网络技术。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细心培育才能建立一只优质的教学师资队伍。

2.3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了解和学习云计算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建立云计划,如果所在学校已建立云平台,教师可以使用云平台与学生互动,如教学信息、将教学资源上传到云平台中等。在网络工程专业高年级的部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创建教学环境,学生可以租赁或通过其他方式申请学校的云空间,将作业提交到云端,也可以在云端完成部分网络虚拟实验,教师可以通过云检查验收学生的作业和实验。对于没有建立云服务的地方本科院校,可以租赁云服务器协助教学。目前,腾讯、华为、京东、阿里、百度、西部数据等多家计算机公司都开始提供云服务器租赁业务,腾讯等多家计算机公司还提供了学生租赁云服务器套餐,年租费更是优惠。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申请云服务器,并配置管理自己的云服务器。尝试让学生在云端完成作业,提交作业链接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这种融入云计算技术的教学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部分学生完成良好。因此,在高年级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直接加入云计算的应用,让学生切身体会并管理自己的云服务器,是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可以尝试并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云计算的方式。

2.4实践教学的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一直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解课题。虚拟实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需求的环境进行仿真实验的教学模式,网络虚拟实验可以大量地减少实验资金投入,解决学校因设备欠缺而无法开展实验的问题。网络工程专业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对一些当前硬件欠缺的实验项目,设计虚拟实验,并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完成“虚拟项目”,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获得项目实践经验。云计算的本质就是虚拟化,目前,国内外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设计、建设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平台,基于云平台的网络虚拟实验既能简化网络实验环境的搭建,又可以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学习应用云知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将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应用性实践教学产生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4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迅速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发展得非常迅速,网络迅速进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科学、技术、经济、工业和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在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满足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目标是培养出全面的网络人才。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应该适合企业需要的网络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除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1《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种最快速发展的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每一个行业都和计算机网络分不开。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应用能力。所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已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课程。

2《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基于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强大的理论基础课程,本课程重点是很多术语、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其他网络知识的先决条件。专业课老师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很简单,但对初学者理解抽象概念和术语是相当困难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要求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的意义,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有整体的把握,能够灵活地掌握网络应用程序,并希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应用,对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网络实践能力。

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

现在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很多专业课程,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但很多专业课没有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和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一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没有去做专业需求的相关工作。许多学校仅仅因为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区别,而开设了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并没有从今后的就业及实际的相关工作方面考虑设置相应的课程。

3.2理论知识抽象单调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结合的综合叉学科的产物。参与通信网络,2种技术有大量的概念,所以有大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方面的概念和协议,由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老师经常按照完整的教学大纲,对课本的基本概念术语进行的解释,再加上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是很强,所以经常在听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理解,就放弃了,失去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3.3网络教学没有相应的教学环境

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相对较贵,学校建立一个网络培训室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网络实验室为学生实践操作。所以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实验项目设置通常是简单的网络连接,网络设备,网络应用和一些命令使用网络,缺乏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教学,因此,实验教学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帮助不大,实验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无法验证。这将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3.4缺少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很少的几个简单的网络配置实验,有些甚至是纯粹的理论教学。几乎不涉及工程和应用技术的使用,学生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主要目的。实践课程的许多知识没有自己实际操作,常常难以把握。常用计算机网络软件,网络设备配置等许多实验,如果没有个人的实践操作,也不能完全掌握。

4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4.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应根据高职学生的教学要求,针对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内容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相关理论是必要的,还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能力以适应计算机行业所需的工作。同时结合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确定这门课的学习任务。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应该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过程相结合,以达到理论服务实践的目的。

4.2教学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秦燕妮(1975-),女,湖北红安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计算机。(湖北黄冈438002)聂建文(1957-),男,湖北黄冈人,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湖北黄冈438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43-03

当前,全国的计算机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许多单位为了满足特定的工作需求和提高工作效率,都已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但真正能够做管理网络和网络工程的人才却极缺乏。高职教育的目标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有别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应挖掘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计算机网络教育指明方向。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与用分离。许多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学完了这门课程后仅知部分支离破碎的知识层面和简单的oSi七层模型,无法形成完整的网络知识体系和结构,不能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

第二,无充分的课程建设管理机制,教学过程枯燥。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束缚,不能根据个人情况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及内容。不少学校教学方式陈旧。

第三,课程体系及内容不完善,教材滞后且实用性不强。课程体系及内容陈旧,学生使用的教材滞后,学生从教材上学到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已落后,毕业后自然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第四,实验实训条件不够。高职教育当前都很重视实验实训,但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配置落后、设备不足,从而导致教师在安排实验时迫于条件限制只安排简单实验,复杂的实验不能开展,就算能开出几个实验用的也是普通计算机机房。

第五,师资力量不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因各个地域教育差别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学生通过自学及培训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有些学生以前没基础,要从头学起。但学校师资力量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第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就业层面,职业教育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为五大模块:基础素质课程模块、网站和网页课程模块、网络工程课程和网络管理课程模块、数据库课程和程序设计模块。基础素质课程模块包含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以外能力培养;网站和网页课程模块包含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技能培养;网络管理课程模块包含网络系统的管理能力培养;网络工程课程模块包含网络施工和网络安装和调试的能力培养;数据库课程和程序设计模块包含应用系统开发和网络编程的能力培养。教学计划结合网络技术应用及发展,应做细微调整,把急需的技术纳入教学体系,比如Linux课程、无线网技术、交换和路由技术等。如图所示:

充分考虑模块间的相互支撑及相互渗透的关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不同的知识模块可对应相同的能力模块,相同职业岗位应具备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来支撑。所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要明确各模块之间的前承后续及互补关系,充分考虑各模块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是片面孤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整个基础课程体系是由素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两部分构成。“两课”数学课程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计算机专业的要求灵活调整,不必学得太深。体育、法律的开设是确立良好的身体和思想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外语课在网络设备的调试及操作中极其重要,很多网络设备、技术来源于国外,如Unix等操作系统、Cisco的设备和技术等,会遇到大量的英语词汇,所以英语教学要贯穿始终。

通过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应用及需求状况的综合考虑。可最终确定包括计算机基础原理类、系统维护与管理类和网络编程实现类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专业技能学习是否需要为衡量技术基础课开设的依据,尽量少讲纯粹的理论,直接砍掉数据结构、计算计原理这样的课程,在技术基础课中高职所有专业都应增设“专业导人”的内容,以参观、讲座或报告的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后了解日后从事工作的性质、发展方向、岗位特征等,确定培养目标从而有选择、有目的地学习。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强调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延伸,提倡知识和能力的互补作用,处理不好两者关系,学生就找不到适宜的岗位,出现有业无人就业的状况。

第二,导舰策略设计。建立相关课程学习网站,考虑学生缺乏教师现场指导,易出现迷航现象,设计导航策略非常重要。建立菜单导航、提示导航、知识点导航、跳转关系导航及导航图导航等方式,借鉴资源管理器中查看文对课程调整与重组进行导航设计,以伸缩列表nil折叠大纲及突件和文件夹的方式来建立导航条,将信息检索、导航、资源管理三种方式统一起来,设计体现了网络课程的学习特点。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构筑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师授课录像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配以VB编程技术、5D动画开发课件,结合必要的课堂板书,课件设计利用VB编程技术和3D插入大量动画和图片,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复杂抽象的工作原理。教师自行开发教材,相应习题、学习指导、实验实训指导书资料等,并开发立体化的教学包如配套的电子教案、视频讲座等,便于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第二,利用校园网及internet开展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性很强,实时展示非常重要,可在实训及授课中对计算机学科带头人的授课全程录像,加工整理成流媒体的格式,上传到教学网络平台,教师授课用的ppt及调用的动画文件及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等一起上传。学生切身体会到网络的应用及功能,给学生布置课题及作业,通过网络论坛探讨网上查资料完成,并在网上提交,教师进行网上指导和答疑,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明白了学习网络的实用性及重要性,便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

第三,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手段包括实地参观考察、案例讲解、现场教学、实训等,教师编写详细的实训指导书,各种网络设备的配置、安装与管理以实训指导书为指导在网络实验室进行,这样就有的放矢地确保了实训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课堂外教学可实地参观考察,完成课程设计,达到学以致用,使所学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的职业教学目的。

四、工作任务为目标的网络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将典型的工作任务确立到相应实训项目当中,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强化以过程的训练得以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有网站整体设计、网站数据库设计、网页交互设计、网站的维护与测试、网络设备选型、网络规划、网络安全配置、网络工程实施、VLan路由配置、网络施工管理、网络终端与客户端维护、日常监控等。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实训室来完成以上工作任务。

第一,网络程序设计实训室。安装有微机与高性能服务器和oracle,SQLServer,windowsServer平台等关系型数据库,可安排实训任务,并配备数种集成开发环境与开发实用工具。此实训室用于网络信息系统及网络数据库系统相关的实训、应用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活动。

第二,网页设计实训室,建立Linux和windowsServer平台,安装有网页制作和图形处理软件,可完成相关系统安全类实训和复杂的网页设计。

第三,网络综合实训室。开设的课程有“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Cisco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工程”等,可完成交换机管理和配置、路由器管理和配置、网络接入的管理和维护、无线网络的维护和组建、Vpn网络管理和实现,提升学生网络管理技能。

第四,综合布线实训室。可安排的学习及实训课程有“建筑智能综合布线”“专业综合能力实践”“网络结构化施工及布线”等。此实训室可向学生展示综合布线的设备及线材,模拟实际环境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并配置若干类型插座及配线架,布置光纤及跳线、超五类Utp与Stp线缆、六类线及大对数电缆,可实现综合布线介质、综合布线设备、智能大厦综合布线及信息模块压接技术等实验。

第五,网络虚拟实训室。网络虚拟实训室综合不同技术及设备的电子化、网络化的实训集成环境。学生通过网络中虚拟的环境,可进行远程控制,并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利用浏览器完成各种虚拟实训、实验任务。该实训室设有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故障诊断、网络工程与布线、计算机网络原理四个实训分室。

第六,操作系统实训室。主要开设“Linux网络管理”“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实验实训任务。实现路由器或交换机的基本设置与作用、windows2000Server简单管理及安装、DHCp服务器常用网络命令与安装管理,掌握LinUX操作系统及网络平台的实际使用及建立。

五、工学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第一,学生毕业综合实践应不少于480学时,包含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学生在较长的职业环境中锻炼,以获得真正的工作体验。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把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合为一体,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深入企业一线,岗位职业技能得以全面熟悉,通过指导、观察、学习、思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实际演练,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网络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与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网络的安全防护的能力,而且实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岗位工作间的无缝衔接,促使学生提早进入角色,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引导学生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指导与课内教学一体化。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外延,同时又有助于创设校园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而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第二课堂活动包含行业发展专题讲座、专业参观、专业调查、专业观摩、各种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比赛、成立职业技术协会及技术技能推广活动等多种形式。第二课堂以开发学生对本专业技能和兴趣为着力点,开展各种有助于学生提高网络专业综合素质的项目和活动。多方面帮助及引导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和技能训练,发挥学生特长、开发智力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职业技能及意识。要着眼于行业发展,不局限于在校内进行活动,让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使专业与行业接轨。要针对某一学生群体、某一现象、某一技能、某一任务等提出活动计划,只有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参与学生都能明确活动目的,才能保证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完成各自任务,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引入了证书教育,通过合作模式引入tCSe,CCna,Linux认证等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

六、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第一,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通过引进、培养、聘任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热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热爱本专业教学工作,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还要建设一支来自计算机网络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以满足教学和校企合作教育的需要。

第二,建立校企联合育人机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成立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年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专业课教学、实训安排、实习指导、课题研究等项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还将不断增加新成员,以保持它的活力。

第三,相关配套政策。为鼓励教师积极投入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以奖励教学水平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肯定教师在重点专业教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在职称评定、国内外进修及职业资格培训等向重点专业给予倾斜政策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耀辉.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6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是高职信息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对计算机网络的教改措施进行了探讨。

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学科,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社会对网络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门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有极大的影响。文通过分析此课程的特点和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教改措施,并着重分析了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网络多方面实践能力的内容,以达到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课程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也主要包括这两方面:数据通讯技术、网络软硬件技术。其中网络软硬件技术含网络基本结构、拓朴结构设计、设备安装配置、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等。这些内容理论性很强,学起来比较枯燥。掌握好会有一定难度。因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

同时,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势必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本课程具有时效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另外,《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如不同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这些实践性强的内容,光靠课堂上讲是不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也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

2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目前课程的教学存在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方面,网络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适当调整,改变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然后,教学目标方面,高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何完成课程的教学,传授其中的知识点,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适当的关注。与此相对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能否有效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却是招聘单位用人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些能力培养的忽略。对于今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非常不利。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改措施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是高职信息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对计算机网络的教改措施进行了探讨。

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学科,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社会对网络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门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有极大的影响。文通过分析此课程的特点和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教改措施,并着重分析了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网络多方面实践能力的内容,以达到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课程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也主要包括这两方面:数据通讯技术、网络软硬件技术。其中网络软硬件技术含网络基本结构、拓朴结构设计、设备安装配置、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等。这些内容理论性很强,学起来比较枯燥。掌握好会有一定难度。因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

同时,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势必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本课程具有时效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另外,《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如不同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这些实践性强的内容,光靠课堂上讲是不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也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7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费安排

二,表格

安徽省高等学校设置专业的基本情况简表

专业教师及教辅人员简明表

专业建设带头人简明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

专业教学周分配表

校(院)审议意见表

高等学校专业评议委员会评审意见表

一,关于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返回

为了满足滁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根据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情况,拟在我校开办三年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应用能力的计算机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培养方向为计算机软件设计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毕业学生至少具备该两方面中的一方面的应用能力.

1.设置本专业的必要性

⑴从全国范围的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是必要的

目前,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紧缺人才.根据今年全国各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各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均占前三位,而其中又以软件及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最为强劲,在未来五年中,我国每年需要近百万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各方面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中,大量的是从事基础性技术工作,维护工作的专业人员,而并不全是高学历人才.例如,一般的程序设计人员,即所谓的程序员或软件蓝领,软件工人,未来五年这方面的需求量约25~30万人/年,国家教育部也针对这方面的需求专门推出了建立软件学院的计划以培养各种层次的软件专业人才.而就网络方面而言,从全国范围讲,电子政务,根据滁州市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为了充分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我们对滁州市计划发展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局等政府部门及扬子集团,安康集团,全柴集团,天大集团等大企业进行了调查访问,同时也对数十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访问.调查表明,在未来的五年中,每年约有300多家中小企业拟开展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国外的认证培训与考试.

进制我们还聘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在办学思路及教学科研方面,我校均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备好了一支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⑶实验设备及图书准备情况

目前,我校信息中心有专门供学生上机实习用机房5个,微机310台.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有微机80台.

我校于1998年建成校园网,投入运行以来,对教学和科研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外我校物理系还建设有专门的电路技术实验室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

以上各方面的实验室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校图书馆现有计算机类图书近4万册,中外文计算机类期刊近百种.另外,我校还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其中计算机类电子读物近2万种.

⑷实习基地准备情况

我校与滁州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本专业的学生实习提供了保障.目前联系的实习基地共有三个,分别是滁州市国税局,滁州市信息中心,滁州市电信局数据分局.

综上所述,我校已具备了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本条件.

3.本专业的特色

本专业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本着理论够用,实践加强的原则,特别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认真总结了我校信息中心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多年的办学经验,同时结合国外先进的it教学模式,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本专业的

主要特色应该有以下几点:

⑴厚基础:为了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及适应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如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厚实的数学与英语基础;

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面向市场,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及教学方面,我们将特别注意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实验与实践时间,特别是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大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验时间;

⑶紧跟学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我们将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技术,用得上的技术.

⑷"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丰富的应用开发经验,都有实际的应用项目开发经历,同时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也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要求.

⑸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拟借鉴国外it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方面做必要的改进,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校已先后有4人次的教师接受了国外的认证培训.

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本专业侧重培养计算机软件编程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返回

1.培养模式

(1)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2)修业年限:三年.

(3)学历层次:专科

(4)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应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业务要求: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最新应用技

术,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使得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至少具备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②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一定的算法分析和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或者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③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④对计算机与网络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⑤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教学和软件开发能力.

⑹就业方向与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合从事一般性的程序设计或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就业范围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以企业为主.本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参加"专升本"的考试,进一步的参加本科段的学习.

2.本专业主干课程

围绕上述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我们设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限选课程等几个方面,具体如表四所示,其中部分主干课程名称如下:

⑴高等数学

学时:168

⑵计算机导论

学时:90

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学时:108

⑷电路技术基础

学时:90

⑸数据结构

学时:108

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时:108

⑺操作系统

学时:72

⑻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时:72

⑼微机原理

学时:72

⑽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学时:90

⑾计算机网络

学时:90

⑿多媒体技术

学时:54

3.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在本部分的课程学习中,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使学生对计算机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对计算机网络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对计算机应用的其它方面也有初步的了解.

第三部分,选修课.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者网络技术方面掌握一定的应用能力.本部分课程为两个系列的选修课,学生必选其中之一.本部分课程强调紧密联系技术发展与应用实际.

详细课程安排参见表四.

4.教学时间体系结构

在安排教学时间体系结构方面,充分考虑专科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时间,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时间比例.

三,设置本专业的发展规划返回

1.专业的课程调整与发展计划

对本专业的课程调整我们拟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学科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从实际需要出发,专业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

按此原则,专业基础课程的调整周期相对较长一些,拟三至四年一次.选修课程,将不断淘汰落后的技术课程,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每两年时间调整一次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在选修课程方面,拟开设两个方向(系列)的选修课程.一个方向是计算机软件编程方面,另一个方向是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向省级重点专业努力,争取将其中的二至三门课程申报为省级重点课程,五至八门课程申报为校级重点课程.未来我校升本后,争取开设本科的相应专业.

2.教师的配备与培训计划

我校一向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办好本专业,并保证本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加大本校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本校年青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与锻炼机

会等.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见附表.为了保证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拟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拟订今后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充实本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引进时特别注重本专业教师人员结构和整体知识结构,注意学历梯度,职称梯度和年龄梯度.学校已制订了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与措施.

(3)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教授.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拟聘请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担任我校的兼职教授.担任或指导部分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对我校教师进行指导,以便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拟与省内的其它高校合作开展横向的科研项目,以便拓宽本专业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实验条件的配备与建设计划

我校现已基本具备了开设本专业所需的实验条件.信息中心现有微机310台及多媒体教室8个,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现有微机80台.物理系有电路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我校1998年建成校园网.我们将从校内资源共享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室,发挥其效益.

同时,为了进一步地做好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学校计划投资如下:

2003/2004学年度投入40万元,新建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2004/2005学年度再投入30万元,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实验室.

四,本专业所需经费安排计划返回

为了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确保其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和本专业的健康发展,在近三年内计划投入110万元资金用于本专业的建设,具体安排如下

: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40万元;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30万元;

图书资料:40万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2-01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技术性,且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猛。各类网络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强,而当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要求,一方面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寻求人才困难。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应用脱节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诸多的学校就已经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经历了多年的教学历程,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上并没有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的步伐,而是依然拘泥于基础性原理性教学。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今天,作为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应该掌握一些必须的专业的网络技术。如果教学内容没有适应应用性需要,就很难做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育符合人才市场需求。

(二)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学校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完善,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发进度之快,使学校专业教师由于知识储备局限于专业技术教学领域而很难跟得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另外,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其拘泥于习惯性教学思维,不愿意过多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因此,即便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格局应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而有所调整,但是教师的教学仍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机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具体而言,教学是在教学上依然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知识的片面强调,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毫无兴趣。

(三)课程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基础之上

一些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上以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基本程序的设计和应用。建立在相对落后的教学手段基础上,计算机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会失去平衡。当多媒体进入校园之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依赖于多媒体课堂教学,在网络上建立教学平台,实施远程教学,在学校还建立电子实验室。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这些教学设施所起到的辅助教学作用,并没有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而是用于讲解抽象难懂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实质意义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的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已开始进入实质阶段,大学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且具备较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学生,那就必须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挑战,以应对专业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建设两个方面去进行尝试:

(一)以创新理念作为引导,重新构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结构

创新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大学专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要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认真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及时更新当今最前沿最新的网络技术。另一方面着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和动手环节,以实例和任务驱动来提高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程环节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知识较为散杂,从当前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既要保证基础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又要体现目前最新最强的网络技术。因此,必须要加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验环节,充分扩展学生网络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课程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强调知识的应用,因此,大学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提升实践环节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在课程开发中要重视实验教学以及社会岗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弥补学校专业知识之后社会技术发展的缺陷,同时,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以电脑学生活学活用。另外,学校要积极地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学校专业教育之中,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知识更新

教材是专业教学的基础,而当前专业教材知识普遍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成为阻碍专业教学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因此,大学必须组织学校师资力量,加强专业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涵括,将基础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以及对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更新其知识储备。

(五)改革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局限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用现代的教学体系,尤其是难以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局限,将传统的课堂延伸至网络之中,开发网络远程教育以及信息反馈。并且在实验环节中,引入各种可以模拟器,使学生更接近真实的网络环境。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华.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58-6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9

关键词:通信工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59-02

ResearchonConstructionofComputerCurriculumforapplication-orientedCommunicationengineeringSpecialty

YUnuo

(School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huipolytechnic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weinvestigatetheproblemsintheexistingcurriculumconstructionofapplication-orientedcommunicationengineeringspecialty.aimingtocultivateinnovativecommunicationengineeringtalents,weoptimizethecomputercurriculumofcommunicationengineeringspecialty.andalso,weimprovetheteachingcontentofpracticalteachingprocedure,basedonthedevelopmentof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thedemandforcommunicationengineeringprofessionals.

Keywords:communicationengineering;curriculumconstruction;talenttraining;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practicalteaching

通信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通信相关行业的快速兴起。基于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1]。随着相关产业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通信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高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就需要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其核心内容是对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置[2]。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符合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并能满足当前通信行业的应用需求。一方面,从通信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其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3][4]。软件定义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新技术不断涌现,而这些新技术都依赖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网络优化等计算机技术[5]。另一方面,从行业应用需求来看,通信产业目前正从传统以设备为核心转向以服务为核心[6]。这就要求通信专业人才在掌握通信设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通信网络管理、运营和应用开发的能力。而要从事现代化的通信网络运维与网络应用开发,通信技术人员必需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因此,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针对目前本科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通信行业应用需求,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两方面,提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通信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优化方案。

1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o现状

普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会参考一些重点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综合实力、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无法直接照搬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虽然自本专业开办以来,已经多次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以电路分析与设计为中心,开设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专业必修课以通信系统信号处理为核心,开设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专业方向课包括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多媒体通信技术、光纤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等。而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只有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其中还有部分是选修课。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课程体系侧重信号分析与处理,重理论轻应用。但是随着现代通信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有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相关就业调查结果和毕业生反馈情况,目前普通高校通信工程毕业生从事信号处理及相关工作的不到四分之一,而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通信网络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开发及运维等工作[7][8]。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特别是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建设。

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专业课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计划等。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配合专业主干课程,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课程实验。这些实验主要使用实验箱完成,只能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综合大实验和课程设计也主要采用实验箱并结合matlab、SystemView等仿真环境完成,缺少设计型实验。而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科竞赛等教学活动虽然能较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能参与的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在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的同时,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开设普及面广、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优化设置,需要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对现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由于目前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的学时有一定总量限制,在保持现有总学时不发生较大变动的前提下,要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部分课程进行课时压缩,例如信号处理方向的几门专业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一定重叠,可以考虑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一定的授课学时,用于安排少量新开计算机类课程;二是对现有计算机类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优化之后的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类,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现有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上需要加强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计算机类课程打好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新开课程,由于应用软件设计普遍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而原有课程体系缺少了这一重要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C++或Java语言进行讲授,主要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并在后续课程中加以应用。

2)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包括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现有电路硬件设计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没有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需要加强无线通信相关电子线路设计的内容,还可以融合微波电路设计,开展综合性实验。而通过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软硬件结合,开发实际应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能力。

3)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新技术专题。计算机网络为现有课程,但是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需要调整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网络知识是通信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原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影响了后续通信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除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路由方法和网络协议等基本原理,还要注重网络应用,增加课程实验学时。现有通信网络技术新专题内容调整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和物联网相关专题。这些新技术是通信工程毕业生在工作中将会接触到的产业技术背景,其最大特点就是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实现通信网络的数字化和虚拟化。

4)通信w络软件开发类,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设计。根据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必要加强通信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能力培养。在无法增加更多新课程的条件下,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纳入实践教学环节。网络编程主要包括Socket编程、B/S、C/S架构程序设计等,可以将其纳入网络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主要包括无线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等。课程内容主要为ioS或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开发,可以作为通信工程综合实验的一部分。

由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同样的计算机课程对通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有区别。以上计算机类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考虑通信专业学生的特点,不能直接照搬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软件类课程以通信网络软件系统开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为主线,硬件类课程以无线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为核心内容。

3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点,有助于锻炼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中,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大,综合性实验设置欠缺,而且各实践环节之间缺乏相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设置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时,应尽量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并注意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优化调整后的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类。

1)课程实验: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三门课程的课程实验。其中C语言实验主要让学生建立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规范和程序调试技巧,具备实现基础算法的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具备利用C++/Java编程环境开发实际应用程序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设备使用、调试和组网的同时,能够利用工具软件深入理解网络协议,并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

2)课程设计:将现有硬件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整合为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增加网络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两项计算机类课程设计。其中网络软件开发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使用面向对象和网络编程技术,开发C/S、B/S架构下的网络应用软件系统,积累整体性软件项目开发经验。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综合了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两门课程的内容,利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设备,让学生掌握典型嵌入式硬件平台上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

3)综合性大实验: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和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两项综合性实验。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学习和掌握ioS或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方法,结合网络编程知识,开发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利用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多媒体通信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内容,完成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收发端硬件设计和相关嵌入式软件开发。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通信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培

养的重要阶段,在设计选题上要尽量减少理论型和仿真研究型课题,以通信软硬件系统开发类课题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并结合专业教师自身研究方向和课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所学通信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计划:积极引导部分学有所长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智能制造挑战赛、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大赛和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等多种学科竞赛。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需求。随着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本文针对现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实践。今后将继续以应用创新型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优化相关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洪全,冯进玫,郭继坤.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33-34.

[2]丁文飞,孙会楠,郭秀娥.通信工程专业柔性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101-103.

[3]杨亚萍,梁丰,刘高平,等.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6):8-10.

[4]朱宇光,严伟忠,闵立清,等.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26(2):85-88.

[5]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44(5):551-563.

[6]刘建航.李世宝.张锡岭.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规划[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37-23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本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249-02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使用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各企、事业单位的“网上办公和无纸化办公”的理念下,计算机网络在各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与此同时,掌握一定的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技能,已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这门综合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改革,培养出技能型、创新型的网络专业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在这里谈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网络》课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开设的,早在学校1993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时,招收的第一届正式大专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计算机相关课程中,就包括此门课程。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该门课程越来越显示了其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所以,在计算机系先后建立的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中,都开设了这门课,并定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系从1993年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那时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基础,教授学生组建novell网络,但实验、实习手段基本为空白,学生掌握其有一定的难度。2005年,随着windows2000server和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普及应用,我们对课程中网络操作系统部分内容作了调整,由原来的以讲novell网络操作系统为主,改为以windows2000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为主。而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是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构建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课应该遵循“必需、够用”即可,专业课主要应该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适当调整,减少基础理论部分,增加实践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目前,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配备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和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基本可承担所有课程所需的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计算机网络》课以前只讲解oSi七层参考模型,概念性、原理性讲的过多,对oSi标准罗列了大量文本,学生难于理解。现在,我们把oSi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相结合,以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为框架,讲述计算机网络的有关概念、理论、网络协议,并渗透有关的新技术和新概念。主要内容有局域网络的基本技术及最新网络技术,包括移动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篮牙技术、FDDi、atm及交换式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UniX的知识;internet及intranet的应用;网络的规划、设计、安装等。全面介绍了最新网络理论、标准和实现,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的前提下,掌握建设网络的技术,增强工作适应能力及实践技能,跟上网络的发展,力争讲透原理,介绍发展,强化实践环节。既有网络理论的深入讲解,又有实际应用网络协议的剖析,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理论及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对internet及其技术也有了掌握。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以前我们留的作业主要是书后习题,其答案在教材中基本都能找到。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我们把作业从书本中走出来,让学生通过几章的学习内容来完成一个大作业。例如,我们在讲完局域网的组建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组建具有100台计算机的实验室构建方案。在这里,从水晶头的购买到实验室的布线,从机器的选择到局域网ip地址的分配,都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亲自到网上查找资料才能给出合理的实施方案。每次做完大作业后,学生们都反映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东西,看到了学习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综合教材、有关参考书、报刊杂志上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又对计算机网络的新概念、新技术有所了解。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以讲授理论为主,由于网络中的很多原理不好理解,所以我们主要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希望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所学内容。但是,事与愿违,我们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相反,使得很多学生讨厌学习网络课。经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参与型”课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在参与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一)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够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网络组建的时候,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构建某企业网为例,先介绍从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设计到系统实施所涉及的全部内容,然后启发学生自己构建网络拓扑结构,使原本很枯燥无味、条条框框的内容变得非常有趣,学生能够很轻松的掌握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知识。借助案例对难点知识进行剖析,深入浅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遇到学生认为有争议的内容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使他们在讨论中能够把知识更好的理解。

(二)采用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实践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理解有关的网络原理与技术。

1.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用于各种服务器的配置教学中。例如,在做配置DnS服务器的实验中,教师要求学生每三人为一组,其中一名同学所在机器为客户端;第二名同学所在机器配置成web服务器,并相应的网站信息;第三名同学用自己的机器配置成DnS服务器,并把第二名同学网站的域名告诉第一名同学。如果配置成功,第一名同学就可以通过域名来访问第二台web服务器上的网站,以体验在internet上使用域名访问网站过程中的不同角色,从角色体验中学习技能。然后三名同学的分工轮换,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中使用现代的教育理念。

2.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在网络的构建教学中。例如,在做组建校园网的实验时,每5名同学一组,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要参与进来,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拿出可行方案。让每一位同学通过全程参与的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了一整套Cai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授课时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进行联机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网络现代化给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带来的优势。对于课程中较为重要和较难理解的内容我们采用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使原本不好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传输过程变得简单明了。比如,数据通信中的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数据是如何进行传输的,我们就利用FLaSH软件形象的做出数据流动的方向。再如数据在oSi模型七层结构里传输的过程,数据发送方要完成从最高层应用层到最低层物理层的数据封装过程,接收方则是完成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数据解封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播放可以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四)利用web技术,实现网络化教学

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服务器,构建《计算机网络》课的网上教学平台。教师把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上传到网站,每名学生可自主上机操作,完成答疑、提交作业、视频点播、检测等功能。学生还可以在留言板中提出问题,方便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教师的回答可以使所有同学从信息共享中受益。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访问《计算机网络》网站开展网上学习和网上讨论;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可以弥补网络学习的不足,帮助学生掌握难理解的知识。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将教师的课堂讲解、演示和学生的自学、互学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的课程考试采用传统的笔试,所以多数学生只是苦记大量枯燥的网络原理与理论,出现了“平时不努力,考试才着急”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在期末考试中加入实践考试,从而更进一步地引起学生对实践的重视,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了建设良好的学风制度,我们还将学生的作业成绩、平时表现和出勤情况列入期末评分标准中。最终,期末成绩=理论课+实践课+平时成绩,其中理论课:实践课:平时成绩=5:2:3,在平时成绩的30%中,作业成绩、平时表现和出勤情况各占10%。试行改革后,学生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时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网络工程师认证、CiSCo认证、华为3Com认证等,为学生毕业找工作奠定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计算机网络》课程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在连续多年的学生评教活动中,《计算机网络》课程都获得了较高的成绩。本课程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现正在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计算机网络》课的教学改革是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应遵循教学规律和网络科学发展的规律,要处理好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的关系,突出能力培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多实践,多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技能型创新型的网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向阳.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2]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