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3:14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1

1.1中国特殊教育法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等[3],批准加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我国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维护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法制性保障。

1.2美国特殊教育法规背景

美国特殊教育高度发展得益于相关教育法规的制定。为了保障身心障碍者得到应有的教育,以及对身心障碍者人权的尊重,美国建立了相关司法干预。美国残障教育法案中明确规定,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education)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1967年,美国90-170公法正式实施,其第五款明确提出为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和研究提供资金保障。此外,与适应体育有关的美国联邦立法还有:1973年联邦法令pL93-112(504)《复建法》、1975联邦法令pL94-142《残疾儿童教育法案》、1978年联邦法令pL95-606《业余运动法》、1990年联邦法令pL101-336《美国失能者法令》、1990年联邦法令pL101-476《失能者个别教育法》。健全的特殊教育法规,保障了美国特殊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特殊体育师资培养模式比较

2.1培养目标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方位特殊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职业素养的提高。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为后续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主要侧重于如何对残疾学生进行评估、诊断和评价,如何根据不同残疾的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安排教学,如何灵活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从中国已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院校来看,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都提出了总体要求。具体目标主要是培养出具备残疾人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管理、康复、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特殊学校、中小学、残疾人康复机构、社区、残疾人体育机构等部门输送应用型专门人才。

2.2培养形式和学制

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区域自治特点,各州根据自身的自治制度安排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形式与学制。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培养形式,是面向体育专业学生开设特殊体育教育课程,学生若要获得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证就必须先取得体育教育资格证书。而东俄勒冈大学则是以所有体育专业学生作为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基础,在培养学制方面,主要是四年制专业培养和3+1模式,即三年体育教育专业加一年特殊体育教育的混合培养模式。这种灵活多变的培养形式与学制,能较好地适应实际需求;在中国,现阶段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主要由屈指可数的几所本科体育院校来承担,学制四年。主要培养形式有两种:一是设立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师资;二是以体育教育专业为基础来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相比之下,中国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形式较单一,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拓宽培养途径。

2.3课程设置

特殊体育课程标准是实施特殊体育教育和编制课程的重要依据。美国为加快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1991年由美国身心障碍与休闲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与复健服务部以及人事储备局提出了一项为期五年(1992—1997年)的国家适应体育课程标准和专业证照检定的建置方案,并于1992年颁布和推行了纲要文件———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4]。美国课程国家标准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核心内容包括15项特殊体育课程专业标准及其主要目标所规定的知能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核心部分。基础课程涉及知识范围很广,既有社会科学又有自然科学,但体育运动学占较大比重,如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包括残疾人通识理论和残疾人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两大块,后者涉及的课程包括残疾人体育教育概论、特殊体育教学法、特殊儿童的运动评价、特殊体育的历史与法律等;实践课程也是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用实践经验》(practicumexpe-rienceprovided)这门课程就是专门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特殊体育教育的相关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特殊体育属于交叉学科,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需要高度整合。而目前中国各体育院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整合度不够,课程体系主要为教育学、体育学和康复医学类。笔者认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性质要突显出“特殊”二字,应针对学生将来就业对象———残疾人多开设残疾人体育类课程,而不是以体育类课程为主、特殊体育为辅的本末倒置形式来设置课程。应突出“特殊体育”的核心课程地位,培养社会亟需的特殊体育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克服主讲教师专业素养和特殊体育器材设备条件等弊病,加大残疾人体育类课程的比重,设计出更为合理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3特殊体育教育评估体系比较

1973年美国出版了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指南,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部要求制定特殊体育师资培训标准,以评定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为此,1984年美国oak-ley推出了本科阶段特殊体育师资评估指南。此外,师资培养质量的鉴定还依赖于专业证书制度的执行。在美国,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在获得普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特殊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而要获得这种证书,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资格考试,并且证书具有时效性,有效期一般为五年,五年后重新认定资格。可见,美国特殊体育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已相对完善;在中国,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缺乏权威的培养指南和质量评估标准,尚未建立起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对特殊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特殊专业技能也缺乏详细的规定,特殊体育教育评估体系尚待完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美国半个世纪以来对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经验非常丰富;而中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培养体系仍需逐步地完善。

(2)健全的特殊教育法规保障了美国特殊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也颁布了相应的残疾人教育法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教育法律的保障体系。

(3)中美两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定位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以教学为主的复合型人才,目标辐射面较广;而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对要更加清晰,主要侧重于培养特殊体育教师,围绕着“如何教学”的问题来培养人才。

(4)在培养形式与学制方面,美国的培养形式体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而中国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形式较单一,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拓宽培养途径。

(5)课程的设置上,特殊体育教育专业需将“体育”与“特殊教育”高度的整合。美国课程的设置相对来说整合度更高,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突出了特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而中国仍是以体育类课程为主,特殊体育为辅的本末倒置形式来设置课程。

(6)美国特殊体育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已相对完善;而中国缺乏权威的培养指南和质量评估标准,尚未建立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特殊体育教育评估体系尚待完善。

4.2建议

(1)增设特殊体育教育培养方向。中国特殊教育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得到了迅速发展,据《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1705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775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1.9万人。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辅的办学模式。特殊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大量具有特殊教育技能、掌握特殊教育理论的教师。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来讲,对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社会需求与特殊体育师资培养之间供需矛盾突出。只有加大培养力度,才能得以缓解。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增设特殊体育教育培养方向,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途径。特殊体育教育方向,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教育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熟悉残疾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日后能真正胜任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或普通学校跟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

(2)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形式多样化。①目前,中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主要渠道是高校开设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也就是由体育院校招收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根据相应的培养目标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但这种培养模式易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如特殊专业的师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校本的教育资源,建立体育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联合培养模式,最大程度上优化校本资源,以解决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资源问题,切实提高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质量;③在职培养。可通过进修等在职培养形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甚至是幼儿园教师进行特殊专业知识的提升,以改善我国基础教育殊体育师资匮乏的现状。

(3)健全残疾人教育法规。中国的特殊教育法规与美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法案不明细,指导性不强、理论指导与具体实践操作之间仍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特殊教育的相关立法,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使得实际操作有法可循,依法保障残疾人接受体育教育权利。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广西;发展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发达的标志。我国有残疾人80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广西有残疾人337.5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7.23%。在广西的残疾人中,文盲人数达到150.2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5.3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更好地发展广西特殊教育,仍是广西各级政府应理性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广西特殊教育现状

广西1998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200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当年荣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授予的“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成就奖”,并获赠“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牌匾。在狠抓普通教育的同时,广西的特殊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2008年,广西有特殊教育学校57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小学六年制特教学校44所;学前教育和康复机构23个,覆盖全区9个市13个县,接受康复和教育的学龄前儿童约600人,主要是听力残疾儿童。2006年,广西残疾人中,具有小学文化的达到36.91%;具有初中文化的达到13.18%;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的达到3.69%;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的达到0.87%。

广西的特殊教育与全国的特殊教育相比较,与广西的普通教育相比较,仍存有较大差距。6~14岁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龄残疾人口比例,广西为61.95%,全国为63.19%;15岁及以上残疾人口文盲比例,广西为44.90%,全国为43.29%;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残疾人的比例,广西分别为3.69%和0.87%,全国分别为5.45%和1.54%。广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残疾人口比例分别为13.18%、3.69%和0.87%,而正常人口却分别为41.38%、10.61%和3.71%。残疾人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分别是正常人的31.85%、34.78%、23.45%。

二、广西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特殊教育缺乏完善的规划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制定了专门的特殊教育发展规划,而广西的特殊教育规划却包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和《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之中。虽然上述两个文件对残疾人教育工作均作出了定量和定性表述,但没有“专项规划”,致使广西的特殊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了“折扣”现象。

(二)特殊教育载体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学校校、班规模都有严格规定,即校规模在100人以下,班规模在5~10人左右,师生比一般在1:5左右。加上必需配备的生活和康复管理人员,最科学的比例是1:4。目前,广西不但校、班规模及师生比例失调,且仍有20个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未建立特教学校,占全区75个县(市)的26.7%。由于缺乏载体,绝大部分残疾儿童未能享受学前教育的公共权利。

(三)特殊教育对象其家庭自身存有认识障碍

相当非智障残疾人存有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一是自艾自怨,悲观失望,认为残疾群体天生就是不幸群体,哪还敢奢望上学读书,出人投地。二是受就业危机、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认为当今社会人多为患,普通的大学本科生尚就不了业,残疾人哪还想读书就业。三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曾受到岐视的残疾儿童因心理创伤难以治愈而自甘沦落,不思进取。

(四)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广西全区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标准仍然严重偏低,根本达不到“高于普通初中1倍以上的标准”,且很难落实。全区条件最好的南宁市盲聋哑学校,2007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只有132元,初中只有144元,公用经费年缺口小学生均达3884元、初中生均达3872元,学校举步维艰。

三、发展广西特殊教育的理性思考

(一)研究制定广西特殊教育发展的专题规划

必须尽快组织力量对广西特殊教育发展进行务实性调研,抢抓机遇,在现有规划基础上,梳理发展思路,采取非常措施,制定出更具操作性、更切合广西特殊教育实际的专题规划。一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规划;二是摆正特殊中等职业教育地位。

(二)明确广西特殊教育基础建设量化指标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年――2010年)》,2008年至2010年,广西每年将获得国家新建和改扩建3~5所学校的分配名额。为此,广西人口在3o万以上的尚未建有特殊学校的20个县(市),必须建立相关责任制,在规划和具体实施上全面推进,扎实落实,务必完成广西特殊教育基础建设量化指标。

(三)加强政策研究,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投入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按高于普通初中1倍以上的标准拨付特殊教育学校的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

(2)助学政策。要更多地向县城及农村地区倾斜,要实行补偿性原则,特别是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解决好县城及农村地区残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

(3)鼓励政策。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人员编制等。

(4)支持政策。包括教师学历教育、全员培训、建立特殊教育教学网等。

(四)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

(1)建立教育跟踪制度。自残疾人口出生开始,掌握其生理发展动态,因材施教,保证有身体条件和教育需求的残疾人接受教育。

(2)抓康复,促教育。必须首先重点解决重度肢体残疾、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使之有一个能够接受特殊教育的身体。

(3)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特殊教育。

(五)建立特殊教育目标责任制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指标列入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到2010年,视力、听力言语、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要达到70%以上,到2020年达到90%以上。到2015年,特殊教育学校要达到自治区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

(六)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特殊教育师资建设规划,采取引进、内培等形式,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特教师资队伍。人事、教育等部门,要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特殊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核定落实好特殊教育学校编制,确保特教学校有序开展教学和康复训练、生活管理的需要。要积极引进特殊教育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展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在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提高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

(七)努力营造特殊教育良好社会环境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老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支持特殊教育工作,将残疾人教育工作纳入事业规划和工作计划,积极维护残疾儿童的合法权益。在评比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活动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战线代表。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慈善团体要积极为特殊教育事业筹集善款,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企事业单位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接纳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3

 

一、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基本情况

 

上海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9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4所、辅读学校19所、职业技术学校4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特殊幼儿园1所、学前教育点28个、全日制高等教育点4个。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上海市管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采取市、区双重管理的办法,区负责学校党务和人事工作,市教委教研室特教部负责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业务管理,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业务检查和考核。

 

该市整合了原本分属于教育、卫生、残联等不同部门里的残疾儿童发生、干预、教育、康复等信息,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实现了部门之间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为特殊教育决策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共同建设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整合优质资源,搭建教育平台,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将特殊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市、区县均建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各司其职,加强合作,研究与协调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各部门协作,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2004年上海市启动了“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2006年命名了7所首批“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目前,上海市的特殊教育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一)从制度上保障特殊教育稳健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上海市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培训计划》《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发现、诊断与安置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班)办学条件的几点意见》《关于上海市盲、聋特殊教育机构与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合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特殊教育文件与法规。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后,上海又及时制订印发了《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从制度上保障了特殊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二)办学经费对特殊教育大幅度倾斜

 

仅2009~2011年,上海市的市、区县两级财政共投入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约4.5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约1.7亿元,区级财政投入约2.87亿元,全市共迁建、扩建、改建特殊教育校舍约15万平方米,25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规定标准,35个学前特殊教育点改善了办学条件,99所有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学建立了116个资源教室,17所学校配备了电梯,特殊教育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上海市能足额保障特殊教育医教结合、设施设备配备经费,并纳入年度特殊教育经费预算。2012年起,上海市调整了特教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7800元的标准拨付。上海市的免费特殊教育已覆盖学前到高中。

 

(三)率先实施“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早在1997年发文明确提出在上海市建立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文件规定自1997年7月起对特殊教育学校在职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及考核,经考核合格者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自1998年9月起,取得“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者方可在上海市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上海市为各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组织特教教师出国培训、考察和引进国外专家讲学等方式,对特教教师进行培训;探索特教教师双学历职前培训机制,使特教教师具备开展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学识与能力。上海市教育、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及时修订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保障落实,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岗位设置符合特殊教育工作需要。当前,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配备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2.4,学生在200人以下的按200人核编。学前特教班每班配备3名专任教师。

 

(四)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上海市发展特殊教育的理念是“医教结合”,即做到教育队伍与医学队伍结合、教育教学与康复医学结合、医院康复与学校康复结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医生、教师、家长共同评估机制,做到科学选择教育方式、科学制定教学与康复方案、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和生涯规划,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借助“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上海市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记录其接受随访、康复、教育等各种医教结合服务的过程。目前,上海市已构建了特殊教育机构、医教结合行政管理体系、医教结合专业服务体系和医教结合支持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系统,全市实现了医教结合服务全覆盖。

 

三、上海市特殊教育经验对发展广西特殊教育的启示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落地广西后,广西各地一批新(改)建的特殊教育学校陆续投入使用,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广西特殊教育总体状况与其他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支持特殊教育”的重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并落实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举措,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特殊教育学校也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宣传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成绩,宣传和弘扬特教教师高尚的师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主动走出去,争取社会支持,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成本相对普通学校来说要大得多。虽然各地在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上已经采取了倾斜政策,但离满足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发展需要还有较大缺口。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制订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3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广西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总体上还比较低,广西应及时逐步上调现行经费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财政教育经费预算,要实施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生均公用经费统一标准,还应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办学经费,确保特殊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创新特殊教育管理方式

 

近年来,广西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当前,各地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在业务的管理和指导方面还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广西可以借鉴上海市的成功经验,党务和人事仍按照属地管理的办法,业务方面由自治区或者各市教研室负责,统一开展特殊教育业务活动。

 

这样,既便于集中资源优势开展活动,也有利于各特殊教育学校间形成竞争机制,促进提高。各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残障程度、智力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要求与评价,要设置不同的技能课程,学习、训练不同的技能内容,切实使每一个学生学有进步、学有所长。广西还应整合资源,扶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或高级中学,扩大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探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且有能力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各类残疾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

 

正在规划或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要执行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并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当前,广西各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压力很大,各地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成立指导中心,建立资源教室,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指导作用,扩大在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和增设随班就读点的规模,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广西还可以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建立广西特殊教育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部门分工合作,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学生建立电子化个人档案,并且与学籍管理系统对接,为残疾儿童、学生提供自发现开始的医教结合跟踪服务。

 

(三)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广西要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教师资队伍。当前,广西特教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数量方面,要争取编制、人社部门的支持,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配备编制标准,合理配备教职工,并有计划地引进康复、心理、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质量方面,要以教师的特殊教育、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发培训内容,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广西可以整合区内相关高校的特殊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作用,或者可以考虑在每年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单列开班,凸显特殊教育专业特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项培训,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四)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医教结合已经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疗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特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康复。上海市是我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施最早、最有成效的地区,广西可以借鉴其经验,因地制宜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18所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学校,广西南宁市培智学校也在其中。广西要发挥南宁市培智学校的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地特教学校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提高学校康复服务水平,推进广西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工作,带动广西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4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1.残障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支持。及早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以及身心缺陷的康复治疗,培养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提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残障人的生存质量和家庭幸福,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全民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扶持,采取得力措施,抓紧抓实抓好,推动我市特殊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2.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市“十二五”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覆盖、高标准普及特殊教育,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加快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以轻度残障随班就读、中重度残障集中教育为途径,加大投入,实施免费十五年特殊教育,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

3.“十二五”期间,我市特殊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适龄三类残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达到普通儿童少年同等水平,基本普及残障儿童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满足残障学生接受高中段教育需求。全面完成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并建设完成,85%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达到省标准化学校标准,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建成较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形成“市负责聋哑教育、县(市、区)负责启智教育”的全市特殊教育体系。

二、统筹协调,不断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系和布局网络

4.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按照省规定的“盲教育以省为主,聋教育以市为主,培智教育以县为主”的要求,全市聋哑教育由市政府负责,培智教育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分工,办好特殊教育学校。

5.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全市聋哑教育近年先设3所聋哑学校,在条件成熟时调整为1所。调整现路桥聋哑学校管理体制,将其作为全市聋哑教育中心,更名为市聋哑学校,由市政府直接管理,近期主要承担三区聋哑儿童少年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教育以及全市聋哑人的高中段教育。临海、温岭两市聋哑学校近期要继续办好聋哑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各县(市、区)各设立1所培智学校,分别承担区域内中重度智力残障儿童少年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教育。现已办有2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地方要统筹教育资源,逐步调整到1所,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市聋哑学校和各县(市、区)的培智学校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在2015年前,办成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于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

6.加强中轻度残障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工作。各地要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依托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按照“就近随班,适度集中”的原则,为中轻度残障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提供各种方便与支持。各县(市、区)原则上每一个乡镇(街道)确定1所学校为接受中轻度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学校,并按相关要求建立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具、学具、康复训练设施和图书资料,配齐相应的师资。其他实施随班就读的学校应配备专用辅导室,为残障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各县(市、区)要成立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科研人员、心理、特教学校专业人员组成的随班就读专家指导组,负责残障学生的筛查、认定、教育康复和教学研究。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强中轻度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管理和服务,有效防止中轻度残障儿童少年的隐性失学。

7.认真做好残障儿童少年的残疾鉴定和随班就读专家认定工作。各级残联要加强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的残疾证的发放工作。对患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障碍、肢体残障、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动症、自闭症、脑瘫等又不符合申领残疾证的残障儿童少年在入学后,在监护人提出申请的前提下,经过县级以上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对其残障类别和程度进行检测和鉴定,由县级随班就读专家组审核,学校根据鉴定情况,符合条件的作为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安置。

8.切实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全市现有的11所特殊教育学校要在2015年前通过迁建、扩建等途径,全部达到原国家教委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并按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学与医疗康复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和《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教学与医疗康复仪器设备配备标准》,配齐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医疗康复仪器设备,建好培智学校教学资源中心,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学校,建好符合省定配置标准的资源教室。

9.加快发展残障儿童的学前三年教育。在全面普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残障儿童的学前三年教育。各特殊教育学校通过设立附设特教幼儿园的方式,开展学前三年的幼儿教育。要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在享受民办学校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各地要对办学规范、质量较高的民办残障学前教育机构给予更多的经费扶持和政策倾斜。各地在举办残障儿童学前三年教育时要与卫生、残联等部门联合,将学前教育与残障幼儿早期康复治疗结合起来,要开展0至3岁残障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有效改善残障儿童的生存质量。

10.大力发展聋哑和弱智残障青少年的高中教育。市聋哑学校和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发展高中段特殊教育,普通高中要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轻度残障初中毕业生入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不得歧视,并为残障青少年的就学提供条件和支持。要重点发展残障青少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广泛开展残障青少年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拓宽专业设置,放宽招生条件,扩大招生规模。

11.积极鼓励残障青少年通过多种形式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积极鼓励在校残障学生积极报考高等院校,并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残障人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高残障人的整体素质和生存能力。各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要为残障人报考和接受高等教育提供考前辅导和在学指导,以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

12.进一步推进残障学生入学管理。残联、民政等部门每年要定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残障适龄儿童少年信息,幼儿园和小学要以学区为单位做好生源的动员工作,并将有关信息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生残障程度和家长要求,统筹安排相应学校接收其入学,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接受义务教育的由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暂缓入学。

13.进一步规范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切实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规范化水平。以规范化学校建设为载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严格落实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范课程开设,规范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坚持以育人、培智为目标,着眼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身体康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4.着力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开展有针对性、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障学生都能够通过差异性教育得到和谐发展。要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具可视性、活动性和实践性。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和途径,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让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用。

15.进一步突出对残障学生的基本道德、基础文化和基本能力的教育与培养。要重视培养残障学生乐观面对人生、主动融入社会意识和自尊、自立、自强精神;要注重残障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要强化残障学生基本生存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提高其生存质量,培养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和劳动、就业的能力;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要加强残障学生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其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16.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2015年前,建成全市特殊教育信息网,初步建成全市聋哑教育资源中心和启智教育资源中心。各特殊教育学校都要建成校园网,建有满足需要的学生微机室、电子图书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生机比达到普通学校的平均水平,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实现互联网进教室。积极推广和应用国家特殊教育资源库和特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积极利用省听障教育资源中心和智障教育资源中心的资源,促进优质特殊教育的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适合残障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残障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整合与应用,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7.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市级和各县(市、区)教研机构要配备专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推动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教学大比武等创优评优活动。依托市聋哑学校建立全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全市特殊教育学科教研大组,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要加强对随班就读的研究与指导,有效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积极主动推动和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在立项和指导上给予更多的扶持。

四、强化培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8.配足配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各地各学校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有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配备标准,配足配强教师、康复指导师和相关生活管理人员。对实施中轻度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连续三年残障学生在8人以上的,可增编1名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并建立以资源教师为核心的随班就读补救教师团队。各县(市、区)也应配备1—2名的随班就读的巡回指导教师,负责做好本区域随班就读的业务指导和研究工作。

19.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学院要做大做强特殊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要加大特殊教育师资的引进力度,要积极向国内著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和康复专业招聘优秀毕业生,优化我市特殊教育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继续教育除师德和通识培训外,专业培训实行“市级负责,集中培训”制度,依托市直高校、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对各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特教班、随班就读学校的在职教师进行轮训。要特别重视民办特殊教育幼儿园和学校师资的培养,与公办学校教师一样实施继续教育制度,各地要将民办特殊教育幼儿园和学校的师资的培养培训纳入当地师资培养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20.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不断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切实落实省有关文件规定的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教育补贴,在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师一并享受;对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10年,并在特殊教育岗位上退休的,其特殊教育补贴计入退休费基数。各地要在名优教师评选、教师职务聘任等方面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倾斜,市级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特殊教育学校单列。

五、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的保障力度

21.切实加大财政对特殊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各县(市、区)政府应安排专门资金,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设备添置,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要加大财政的保障力度,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在经费安排上要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市聋哑学校的设备添置、三区及开发区特教学校和承担随班就读任务学校的资源教室建设补助以及全市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各县(市、区)也应设立特殊教育的专项资金,用于特殊教育的发展。要进一步拓宽特殊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从2012年开始,各地应按《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特殊教育学校或有关教育机构开的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具体比例由各县(市、区)政府确定。福利公益金要继续对特殊教育给予资助,大力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等活动。

22.实施残障学生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教育的十五年教育全免费制度。从2012年开始,对已申领残疾证且在我市高中学校就读的残障学生免收学杂费、课本作业本费、住宿费,对农村残疾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城镇残疾学生免费提供营养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残疾幼儿免收保育费,所需经费由学生户籍所在地县(市、区)级财政承担。各地政府同时要对属于低保家庭的残障学生提供生活补助,标准由各地政府制订。将高等院校全日制在读的残障学生、贫困残障人家庭子女学生纳入资助体系,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补贴等政策待遇,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或辍学;对参加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并取得大专及以上文凭的残障人给予不少于所交学费的资金资助。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5

【关键词】特殊教育;事业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25-02

为了进一步加快大安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特对大安市特殊教育事业前景作以展望。

一、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1.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坚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殊教育学校与随班就读相结合实施义务教育,逐步使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

2.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我市的特殊教育中心要设立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康复工作。普通幼儿园尤其是乡(镇)中心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轻度残疾儿童入园学习。

3.加快发展以职业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我市的特殊教育中心要逐步设立中学部和高中部。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要充分利用我市职教中心的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1.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特殊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投入水平。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已按普通学校人均公用经费标准5倍核拨公用经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随班就读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参照特殊教育学校标准执行。我市将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并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增长。

2.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完善残疾人教育助学政策。我市已对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寄宿学生免食宿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中,残疾学生要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

3.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1年9月,我市特殊教育中心大楼落成使用,已成为我市特殊教育的实验基地、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并可吸纳周边市、区的残疾学生入学。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1.积极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家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实施个别化教学,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都得到发展。

2.着力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校要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开设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残疾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3.积极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开设计算机和网络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工作。我市教师进修学校要配备专职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加强对各类特殊教育机构的教学指导,组织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教研和交流活动,建设特殊教育教师交流和提高的平台,推动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重视和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普通中、小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建立和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和保障体系。

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配齐、配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开展随班就读教育的普通中、小学校,在教师配备上予以政策倾斜。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管理,按照编制标准及时补充新师资,逐步优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结构和年龄。

2.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每5年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重视骨干教师培养,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对普通学校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切实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政府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特殊教育教师享受本人基本工资15%的特教补贴费。对普通学校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

五、强化政府职能,全社会共促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1.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政府要将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切实把特殊教育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政府要加强领导,建立教育、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社、卫生、编制、残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职责,加强合作,各司其职。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6

[关键词]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宋韬(1982-),男,四川自贡人,四川理工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四川自贡643000)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2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公平的推进以及个性化招生政策的推出,高校对入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不断放宽,越来越多的伤、残、病、弱、高龄者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享受和普通学生同样的入学待遇,这样,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体质较特殊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被划入体质特殊群体的学生,其通常具有特殊的身体状况,他们往往因为伤、残、病、弱等原因在身体练习方面存在障碍,不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教学。但与普通学生相比,特殊群体学生往往更需要增强体质。我国历来都比较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对于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的,经医学检查存在生理限制,由于身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动作能力问题,短时或长期无法达到普通体育课教学要求的身体练习障碍学生,须根据其身心特点设置特殊体育课程。”

本文研究者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徐州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华大学和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状况进行研究。这四所高校包括了一本、二本和三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既有专业院校又有综合类学校,有代表性。通过对这些高校的调查,我们基本能够看到我国高校目前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对目前我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一、我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现状

1.当前的特殊群体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第一,目前特殊群体体育课的开设情况比较随意。虽然教育部早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受调查的四所高校中,只有北华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开设了和开设过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课,开设比例为50%。其余两所高校,并没有开设特殊群体体育课。在未开设特殊群体体育课的高校中,体质特殊学生仍与普通学生编在同一个体育教学班中,但他们可以以身体原因提出见习或免修申请,老师在最后的考核和评估时,会采取撰写论文或者放低要求的方式,让特殊学生获得学分。即使在开设了特殊群体体育课的高校中,开课情况也没有实现常态化。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分类,我们认为,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应该指的是身体异常和病、残、弱以及个别高龄的学生,但这并不是一个准确、可靠的标准。高校缺少划分依据,对于大多数开设了特殊群体体育课的高校来说,某一学期是否开设特殊群体体育课,也并没有一个可以固定遵循的科学依据,他们往往只依据那一学期报体育免修的学生人数决定是否开课,人多就开,人少就停。因此,可以说我国高校目前特殊群体体育课的开设情况普遍比较随意,情况不容乐观。

第二,目前特殊群体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高校对于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普遍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统一采取走步、慢跑、太极拳等轻微运动,基本没有运动指导,更谈不上针对个体身体特征开展相应的运动项目,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实际上,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都具有个体差异,每个人适合的运动项目和能承受的运动强度都不同。但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高校特殊群体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每名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只有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才能最终达成教学目的。

第三,目前特殊群体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据调查,在开设过特殊群体体育课的高校中,通常采取的是单独组班以及班级授课的方式。特殊群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教师必须照顾所有学生,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然只能以轻微运动为主,根本无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于是,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使得我们目前针对特殊群体的体育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在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们能够培养、挖掘、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由于特殊群体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专门从事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教师而言,除了应该熟悉大众体育的相关理论外,还应该具备更为丰富的体育保健和康复方面的知识,对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也应该有所涉猎。近年来,随着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数量的增加,从事特殊体育教育的教师数量也应该相应的有所提高。但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的特殊群体体育课教师,很少有专职从事此项工作的,大多数高校都是简单的让现有的普通体育教师去完成教学任务,既没有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也没有引进这方面专门人才的师资计划。现有的普通体育教师虽然也能够完成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任务,但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还有待加强。另外,由于并非专职从事此项工作,许多老师重视程度也不够,对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也未进行过深入研究。总之,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3.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场地设施不足。从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可以看出,特殊群体学生包括几大类,有病、弱、高龄学生,也有伤、残学生。对于病、弱、高龄学生来说,其参与体育课程和日常运动的场地、设施相对比较有保证。他们虽不能做剧烈运动,但散步、慢跑、传球等轻微运动对场地、设施要求并不高,他们可以在普通场地上寻找适合自身的运动空间。所以,学校的各种体育教学和锻炼场所,他们都能与正常同学共同使用。但对于特殊群体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即伤、残学生,特别是对残疾学生而言,他们的运动空间非常有限。据调查,在开设了特殊群体体育课的高校中,几乎都没有适合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和锻炼设施场所。因为高校中残疾学生数量较少,高校场地又相对有限,所以专门为残疾学生开辟特殊锻炼设施的高校是少之又少的。

4.高校特殊群体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太过量化,考核标准全国统一,考核内容多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忽视了对学生运动心理、锻炼习惯、体育意识等方面的评价。这就使得那些先天遗传了良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强的学生能够轻松通过考核,而那些先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由于运动技能较低,很难通过考核,甚至会因此产生抵触体育运动、畏惧体育考核的情绪。这种体育考核方式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显然是不适用的。但据调查,目前开设了特殊群体体育课的学校几乎没有制定适合特殊群体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考核,大多数高校都放低了标准,有的学校采取的是让学生撰写论文的方式,有的简单地用出勤率来代替考核,还有的高校甚至根本没有考核。

二、制约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

1.领导层面重视不足。学校领导层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发展程度。管理层只有重视这项工作,才能对其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才能对该项课程建设起到保证作用。但从我们调查的现状中不难看出,大部分高校领导并不重视此项工作,许多高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特殊群体体育课,更不要提针对特殊群体的课余体育活动了。即使在开设了特殊群体体育课程的高校,由于领导层重视不足,学校在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方面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学校的特殊群体体育课都流于形式,教学随意性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松散。

2.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完整性、科学性。任何一门成功的课程,都必须有一个完整而科学的课程体系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的推进,高校殊群体学生数量不断攀升,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现实需要,都要求我们对这一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以保障其平等教育的权利。从我们的调查和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用于这个特殊的群体,建设完整、实用、有针对性的特殊群体体育课课程体系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摆在了我们面前。目前,我国对于特殊群体体育课教学的研究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各大高校的特殊群体体育课教学随意性大,缺乏普适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择也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人为因素太大、缺乏客观性,这些都使得特殊群体体育课成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成了制约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师资力量薄弱。特殊群体体育课的教师,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普通体育教师相比应该具备更丰富的康复和保健知识,但目前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体育教师,大多数是由在校的普通体育教师兼任,真正学保健专业的老师非常少,现任教师在体育保健方面的进修和培训也不足,这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质量和水平不高,制约其发展的又一主要因素。

4.场地、设施不足。为体育教育提供物质保障的,无疑是场地和设施。但许多高校,由于领导重视不够、资金不足等原因,在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长期滞后,无法满足正常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和需求,更别说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锻炼的硬件设施进行保证。在我们调查的高校中,没有一所高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配置了康复性体育器材。在受调查学生中,有75.6%的同学反映自己所在的学校缺乏适合他们的场地和器材,而且其中大部分同学表示,由于硬件的缺乏,他们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三、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对策研究

1.建立高效的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系统。首先,要加强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作为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今后高校要有一定数量的专门从事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教师,师生配备要达到合理的比例;对特殊群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要进一步增强,在人才入口上,可以引进一定数量的体育保健专业教师,对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教师,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进修和培训途径,使他们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其次,可以建立一个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教学辅助系统。比如,可以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制度。所谓大学生特殊群体体育指导员,指的是协助教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指导的人员。这些大学生特殊群体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可以由正常学生来担任,也可以由特殊群体学生中的同学来担任。特殊群体体育课有其特殊性,每个同学的身体状况、健康状况都不同,他们能够承受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项目也不尽相同。要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目的,就必须科学分析每名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机能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每位特殊群体同学开出适合自身的运动处方,从而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人员、设施方面的制约,我们目前开设的特殊群体体育课普遍采取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必须同时面对几十名学生,这使得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照顾大多数同学,必须“一刀切”,教与学的沟通并不流畅。这些问题却可以通过大学生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制度来解决。指导员和志愿者可以根据专业老师开出的运动处方,帮助特殊群体同学进行体育锻炼。这样的话,由于彼此是同学身份,沟通会更加流畅,甚至完全没有以往师生沟通之间那种障碍。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督促、一起锻炼,既可以交流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分享运动带来的成就感,相互交流运动经验和感受。

2.完善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学校要尽量为体育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完善校内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建设。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运动设施资源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在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尽量完善,以满足正常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和需求,这样的话,学校因为有适合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他们就会更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建立科学的高校特殊群体体育考核与评价系统。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考核和评价方法太过量化,是按全国统一的标准来执行的,考查的多是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方面的内容,重考核、轻评价。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考核。但目前,我国在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考核和评价系统方面存在空白,全国没有一个确定的考核项目分类和判断标准,各个高校在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考核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更注重体育教育过程的评价系统,改变以往只重视考核结果的传统方式。学校要更注重对特殊群体学生在教学过程表现出来的锻炼意识、习惯、心理健康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结合身体素质考核,建立一个评价为主考核为辅,更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克明,石庆福.北京残奥会与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7

“目前我国的残疾人教育,在法律原则与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缺陷,如侧重学校教育,对残疾人参与终身学习、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关注不足;对满足残疾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推进融入教育的规定相对欠缺等。”长期以来,残疾人教育事业被高度重视,社会对残疾人更加宽容、关爱,对于残疾人权利特别是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更为关注。法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动着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残障学生不能平等受教育、受教育时遭到不公平对待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不仅是帮助残疾儿童改变自身命运,使他们摆脱贫困、享有自尊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目前,关于残疾人教育权益保障的法律是最底层的、低水平的,只有部门规章,没有法律法规。在执行力上也面临着许多欠缺,一些相关法律中只写了‘应当……’如何做,而没有说如果做不到会受到怎样的惩处,这就使得法律在贯彻实施方面力度不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关心特殊教育",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教育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使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残障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但相较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残疾儿童少年及其家长的迫切需求,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尤其是特教学校建设还比较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特教学校建设基础薄弱,数量少、规模小。在使用功能及设施上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而且,有很多学校没有寄宿设施,迫使离家较远的残疾学生不得不租房居住,不仅造成了残疾学生上学的困难,而且还给其家庭增加了额外的经济和人力负担,致使他们陷入"贫上加贫"、"雪上加霜"的窘境,使得一些家长不愿送残疾孩子上学,许多残疾少年儿童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到校上学。

二是特教学校办学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正常教学和运转困难。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本较高,部分专用教学仪器设备价格昂贵,而目前大部分特教学校公用经费均参照普通中小学生的标准执行,办学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致使特教学校一些必备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困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康复训练活动。

三是特教学校建设布局不均衡,难以满足"特教特办"的需要。特殊教育的本质就是差异性,残障学生个体间差异很大,不同类型的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往往差之千里,课时、课程、活动、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不可能统一和同步。而目前在特教学校的建设布局上,各地综合性特校的比重过大,如江西省61个特殊教育学校中,仅有1所盲校、1所聋哑学校和3所弱智学校,其余均为综合性特校,各类残障学生只能混合在一个校园教学区域,不但造成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教师也无法有针对性为残障学生传授不同类型的文化知识和特殊技能,难以满足"特教特办"的需要。

四是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滞后,残障儿童早期干预机制缺失。研究表明,0~6岁儿童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的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的发挥。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学前特殊教育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各地的特殊教育学校还无力承担大规模的学前特殊教育,各类公办、私立幼儿园由于缺乏学前特殊教育的经历或实践,难以满足残障幼儿的入托需要,而现有的数量不多的学前特殊教育和康复机构也主要是接收听障幼儿开展聋儿语言康复训练,致使特殊幼儿失去了早期教育的机会,减少了今后康复的可能性。

五是特教学校教师编制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特殊教育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承担着康复训练、技能培训、日常生活监管和料理等多项职责,心理、生理的压力都比普通教师大。但目前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编制却没有明确规定,各地均参照普通中小学教师编制执行,造成各特殊教育学校编制内教师少,正规特殊教育师范毕业的教师少,而且还承担着比普通中小学校教师更多更重的工作量的现状,不仅影响教育质量,也造成特教队伍不稳定。

发展特殊教育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阶梯,而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是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建议:

一、把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列为各级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Zw内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都明确提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对于切实保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要确立特殊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在经费上优先安排、设备上优先配置、师资待遇上优先考虑、存在的困难优先解决,进一步强化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把特殊教育发展作为地方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Zw内容,同时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督导,为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建设步伐,优化特殊教育资源。

2007年,国家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建设步伐。

一是扩大实施范围,明确规定各县(市、区)都必须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规定,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实现特殊教育学校的全覆盖,所需资金由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投资专项承担。

二是注重合理布局,相关部门要根据各地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比例较少、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小而不全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分片规划,在3~4个邻近县(市、区)之间,各有侧重地建设一所视障、听障或智障学校;在计划区市建设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在各省范围内建设2~3所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既强化特殊教育学校的针对性,又实现资源共享、就近入学。

三是完善设施功能,要从方便残障儿童功能恢复和学习、生活的原则出发,配套建设专业功能教室及康复训练设施,在县及县级以下特殊教育学校,必须建设适合残障学生特点的寄宿宿舍配套设施,让更多的残疾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三、切实解决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公经费问题,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

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特殊教育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一是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的公用经费标准。和普通九年义务制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规模小、生源不多、人均成本高,生均公用经费要高出普通九年义务制教育生均公用费的10倍才能正常运转,建议相关部门以此比例为下限拨付特殊教育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并优先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和大型设施设备购置。二是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规定每年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特殊教育学校纳入大学与农村小学结对帮扶计划,共同推进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事业。

四、努力培育稳定的教师员工队伍,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师资素质。

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需求和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编制紧、任务重、压力大等自身的特殊性,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员工队伍不稳定。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编制标准,合理配备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康复教师、护理人员的人员比例;其次,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将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根据从教年限按比例纳入退休费,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职称评聘的优惠政策。同时,为了应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康复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应调整师范院校的院系建设,鼓励高校院校办特殊教育专业,并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等支持。此外,各地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时,要把特教师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并有计划地做好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五、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和教育事业,将义务教育向学前特殊教育延伸。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ReviewofSpecialeducationteachers'Competency

LiUChunyan

(Schoolofeducationandpsychology,UniversityofJi'nan,Ji'nan,Shandong250022)

abstractwitheconomicdevelopment,specialeducationbytheStateandthepublicmoreandmoreattention,andspecialeducationteachercompetencyisessentialforthedevelopmentofspecialeducation.accordingtoresearchathomeandabroadforspecialeducationteachers'competencywerereviewed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cultivationofspecialeducationteachers.

Keywordsspecialeducation;teacher;competency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日益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问题受到特殊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或特质才能胜任工作,成为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呢?探究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特质,是明确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建立特特殊教育师资评价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一般教师胜任力和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着手进行总结论述,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提供借鉴。

1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胜任力(competency)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重要概念。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David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认为能够真正预测工作绩效的因素并不是人们主观上认为的能力、人格或价值观,而是胜任力。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发展,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受到研究者们的大量关注。

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较多。1985年,Huston首次通过访谈调查、行为事件分析等方法得出教师的胜任力特征:能够识别学习者情绪、社会、生理以及智力的需要;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制定操作性目标;能够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完成与计划一致的教学;能够设计完成基于学习者成绩和教学有效性的评价过程;具备其他的文化知识、实用性技能。HaymcBer于2000年6月提出,高绩效的教师具有专业化、思维、领导、与他人关系、领导、设定期望等五项胜任特征,并向美国教育与就业部提交了一份题为“高绩效教师模型”报告。Bisschoff和Grobler等使用结构化问卷对教师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学习环境、专业承诺、教学基础、教师反思、纪律、合作能力、有效性和领导等8个理论层面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总结出了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educative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competence)。近年来,国外研究赋予了教师胜任力一个更广阔的定位,将教师胜任力纳入到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与教师入职、发展、评价、培训等相联系,将教师胜任力视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因素。

国内对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蔡永红、黄天元,2003;邢强,2003)对教师胜任力进行了理论性的阐释或论述,也有研究者(许燕,2000;徐建平等,2004;李英武等,2005)对不同类别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胜任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模型建构。

2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教育教师,而对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非常少。国外主要是通过相关文件来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胜任力特征。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theCouncilforexceptionalChildren)经过大量研究和调查,制定了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标准,即《每个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的道德准则、共同标准和专业指导》。其中道德准则包括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致力于提高特殊教育个体的教育潜能和生活质量、在工作中保持专业判断的客观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八个方面的规定;共同标准包括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学习者的特点与发展、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和社会交流、沟通、教学计划、评估、专业原则和伦理准则、合作等十项内容;专业指导则对不同领域(例如诊断、管理、技术等)和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工作者的任职资格进行了规定。任职标准中强调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技能,会实际操作,会了解、评估诊断残疾儿童,会各种教学方法,会处理各种问题,会管理班级和学生,会客观评估自我。这些能力的强调使得特殊教育教师在培训后能立即投入实践工作中,并能有效地、高质量地进行教育教学,达到总的教育目标。

我国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标准体现在《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要“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残疾学生,并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残疾人教育条例》只是对残疾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笼统、粗略的要求,并没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做出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国内学者们对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具有的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大部分研究仅仅停留在个人经验总结、宏观理论阐述或者理想化理论的构想上,实证研究非常缺乏。梅玲(2009)对上海市4所特殊初级职业学校的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结合胜任力特征问卷的编制、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特殊职业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特殊职业教育教师要取得较高的工作绩效所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有9项,分别为: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人格特质、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策略、心理素质、认知能力、组织承诺、成就动机。隋文静(2011)通过开放式问卷对15名特殊教育专家进行调查,并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5名特教教师进行访谈,建构了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认为特教教师的胜任力由5个维度构成:职业人格魅力、动机、心理特质、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

3结语

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是决定特殊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是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教师招聘、绩效考核的重要参照标准。相较于国外和港台地区,我国大陆的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特殊儿童的被接纳程度、教育安置方式、教学康复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高效完成本职工作?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探索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钦瑶等.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65-69.

[2]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李玉华,林崇德.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05-108.

[4]李昌庆等.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纵横[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73-75.

[5]朴永馨.世界教育大系――特殊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11-212.

[6]隋文婧.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9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顾定倩

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这是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的又一个重要行动。《提升计划》将“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与“提高普及水平”和“加强条件保障”并列作为三大重点任务。很明显,“提高普及水平”和“加强条件保障”解决的是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提升残疾教育教学质量解决的则是让残疾儿童少年“上好学”的问题,让他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

一、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

十以来,在论述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要更加追求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一重要观点同样适用于指导特殊教育的工作。在满足残疾学生普遍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基础上,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每节课都上得精彩,残疾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让残疾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是实现育人成才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每个残疾学生都有梦,他们都希望通过接受特殊教育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开发,缺陷得到补偿,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祖国有用之才。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也正是特殊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提升特殊教育教学的质量,扎扎实实地促进残疾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助推他们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二、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重在课程建设

学校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主阵地,而课程教学又是实施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建立反映立德树人基本要求,体现特殊教育自身规律的课程体系及其配套教材是一项首要工作。唯有通过它,才能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全面、系统、科学、可持续的教育。我国普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率先实施,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其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作了多方面调整,渐成体系,为编制特殊教育的课程标准和系列教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计划》提出要“研究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新编和改编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健全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三、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强调“三个坚持”

《提升计划》还提出:“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这些措施极富针对性和特殊性,体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同步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但同时要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建立一定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果拿着新书走老路,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关注残疾学生的个别差异,势必违背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二是坚持按特殊教育自身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即特殊教育教学要同时肩负传授文化知识、进行康复训练、培养职业能力的任务,最终使残疾学生自立自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到生活的意义。三是坚持促进融合教育。打破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藩篱,积极探索建立与普通学校合作的育人机制,让残疾学生有更多样的学习机会。

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需要加强监测评估

《提升计划》提出:“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点。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应当是针对不同类型特殊教育机构、对象设计的,由具有统一性的评价指标、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等要素所构成。长期以来我们缺少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往往陷于自己跟自己比,或者只能用孤立的数据来简单说明,这迫切需要我们建立起一套可观察、可监测、可比较的质量评估体系,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情况,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切实接受到有成效的教育,也有利于督导和改进教学。

推进教育公平的深度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肖非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是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定的关于特殊教育未来三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文件,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提升计划》把“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列为提高普及水平的核心任务,说明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一、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的重中之重

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约为8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仅为71.9%,远低于普通小学的净入学率(99.5%)和初中的毛入学率(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要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作为国家的公民,毫无疑问和其他公民一样,也应当享有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权,其中最重要的权利就是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升计划》在总目标中提出“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这既是对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重视,也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度实践。

二、坚持多种安置形式是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国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不断完善。在随班就读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为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制定了不少有效措施。在特殊教育学校方面,已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为残疾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打下基础。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传统的听力、视力和智力残疾学生相对减少,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等类型的学生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轻度和中度残疾孩子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平均残疾程度不断加重,少数极重度适龄残疾孩子由于无法到校就读,从未接受过教育。

《提升计划》提出,“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并要求通过“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和“组织开展送教上门”等措施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

如此,将能发挥我国现有特殊教育办学格局的优势,根据残疾儿童少年轻、中、重障碍程度的不同,采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安置方式,按照“轻度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或特教班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思路,有效解决目前残疾儿童中残疾类型越来越复杂、残疾程度越来越严重的难题,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

三、健全保障体系是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

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目前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缺乏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少特教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要解决近8万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困难多,任务重,需要国家和社会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首先要统筹规划,合理使用特殊教育资源。《提升计划》要求“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保障随班就读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的学习条件。为保障大部分轻度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在普通学校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提升计划》明确规定“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二是要完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其形成招生能力,因此《提升计划》提出“国家支持建设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要在2014年秋季开学前全部开始招生。支持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类别”。三是要从县级层面考虑特殊教育的资源配置问题,要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保障重度残疾少年儿童“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教育。

其次是加大力度,提高特殊教育财政投入。《提升计划》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三年内达到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标准高于6000元的地区不得下调。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上述标准执行”。这项措施不仅将大幅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有效保障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同时也明确了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标准,将大大提高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孩子的积极性,并为残疾孩子送教上门提供有效支持。

努力构建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方俊明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要求“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明确提出“积极开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那么,哪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根据我国实际怎样发展,是贯彻文件时要认真领会和把握的关键点。

一、发展哪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

从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来看,人的一生应该接受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等不同阶段的教育。每一教育阶段都有自身的任务和价值,对人的成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提升计划》从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使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适时提出在三个非义务教育阶段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的任务。一是要求各级政府要“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增设学前班或附属幼儿园。”二是拓展残疾学生的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招收残疾学生。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部(班)。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残疾人特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三是发展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学校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便利。

二、为什么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

近些年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改善,我国特殊教育发生着一系列巨大变化,逐步从以往的慈善型、福利型转变为保障型、权益型。扩大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是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前教育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和康复已经纳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学前育的行动计划。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对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错过了时机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是效果甚微。因此,发展学前阶段的特殊教育可以改变我国已入学的学龄残疾儿童多半错过学前康复与教育最佳期的现状。同时,学前特殊教育的开展还将促进特殊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大学特殊教育是满足残疾学生日益增长的接受高层次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希望进入高中和高等院校学习,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基本素质的要求。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形成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这些都说明发展非义务阶段的特殊教育时机已经成熟。

应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为残疾学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要实现更高更宽程度的发展,必须通过继续接受非义务阶段的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所以,高中阶段和高等特殊教育所实施的更高一级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生计教育、职业教育,即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成果的巩固,更是对残疾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就业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劳动就业之间的转衔,使残疾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祖国和人民。

因此,发展学前、高中和高等教育这三个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进一步体现了我国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公平的坚强决心,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更符合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如何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

在如何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方面,《提升计划》强调了三个路径。

第一,普通教育机构与特殊教育机构要同时采取行动。《提升计划》在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首先要求普通幼儿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积极招收残疾学生,同时要求鼓励特殊教育学校增设学前班或附属幼儿园,举办残疾人高中部(班),高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

第二,在高中阶段,强调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残疾人特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将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与加强其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发展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时一定不能忽视职业教育,在学校设置和专业设置的比例上应该更多向职业教育方向倾斜。这种政策导向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结构的需要,也更符合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需要。

第三,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非义务教育可以更多地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参与,公立、民办并举,实现加速发展。这样可以给残疾人及其家庭更多的选择,适应其不同层次的需求。

强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王雁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不但需要一大批规范化、标准化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具有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能力的普通学校,而且更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业水平较高的特殊教育教师(以下简称“特教教师”)队伍。《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要求建立健全特教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不断增强特教教师专业能力,多角度、全方位地为我国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这将为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契机,对于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一、完善特教教师专业结构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已形成“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发展格局。特教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已达5.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3万人。但从总体上看,仍有不少地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康复专业人员编制标准缺失,从事特殊教育的教职工数量尚显不足、结构仍不完善。

为此,《提升计划》对特教教师的编制和结构提出针对性措施,要求各地“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配足”指的是数量,“配齐”指的是类型,其中包括教学所需的各类学科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送教教师、康复类专业人员、残疾学生生活指导和管理人员等。这是从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康复、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出的,再次强调特殊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像普通学校一样的学科教师,还需要普通学校没有的其他类型教师和专业人员。

二、构建特殊教育专业标准体系

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是特教教师专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目前,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特教教师专业标准,尚未建立特教教师专业证书制度,这些直接影响了特教教师准入政策的完善,影响了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提升计划》提出四项举措:一是“制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二是“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三是“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四是“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这些举措将进一步规范、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水平。

三、加强特教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培训

针对特教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专业能力总体水平偏低的问题,《提升计划》在加强特教师范专业建设和强化职中、职后培训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提出“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加大部级教师培训计划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和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指导、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这些要求将特教教师的职前专业培养、职中和职后专业培训系统整合,逐步形成专业发展路径,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畅通了渠道。

四、提高特教教师待遇

据调查,特教教师目前的工资待遇与其工作强度和付出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提升计划》要求提高特教教师待遇,主要有三方面举措:一是全体特教教师的工资待遇方面,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二是随班就读教师的绩效考核方面,要求“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三是对送教上门教师的补贴方面,首次提出“各地要为送教教师和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政策。另外,《提升计划》对特教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还做出专门要求,强调“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上述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特教教师的高度关心,同时也将鼓励更多与特殊教育密切相关的其它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到特教工作中。

推进中国全纳教育发展

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邓猛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的目标。这个总体目标既表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方向与国际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一致,同时要求继续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全纳教育模式,使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一、随班就读是我国发展全纳教育的重要方式

全纳教育(也称为融合教育)是当今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全纳教育是基于教育公平的理念,倡导所有儿童都应该在普通学校接受高质量的、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和服务。全纳教育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畴,是与社会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

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随班就读是在全纳教育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残疾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较为经济、便捷的方式使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接受义务教育。随班就读是西方全纳教育理念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推进全纳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的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学龄残疾儿童获得了更多受教育机会,残疾儿童入学率大大提高,特殊教育体系也益完善,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结构体系。随班就读在转变社会观念、促进特教与普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努力让各类残疾孩子都有机会到普通学校平等接受教育,是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目标、践行全纳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是残疾儿童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举措。

在国家层面的立法和文件方面,《残疾人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对随班就读进行了规定,从法律上明确了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各类普通学要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扩大随班就读规模,提高随班就读质量。《提升计划》提出“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

在实践层面,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县为单位实施了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巩固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基本办学格局。近三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有一半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三、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总体来说,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离全纳教育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残疾少年儿童教育仍然是普及初等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现行的教育体制受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影响比较大,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被忽略或拒绝的情况严重,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随班就坐”与“随班混读”现象。

我国随班就读要坚持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同步发展的思路,而提升随班就读质量关键在于建立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升计划》从我国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体系进行了明确的、较为全面的规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校环境建设方面,《提升计划》提出“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旨在通过硬件建设,使普通学校实施特殊教育具有较为专业的平台;

在经费保障方面,《提升计划》要求“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特殊学校标准进行”,即三年内实现每年6000元,此举在发展全纳教育,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方面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普通学校招收残疾孩子的积极性;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升计划》规定“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指导、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这些措施将有力改变以往特殊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各行其是的独立培养模式,缓解普通学校教师“普而不专”的问题。

在教育管理方面,《提升计划》指出“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这将保障全纳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的权益,还能很好地实现“普特融合”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方面,《提升计划》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一举措将鼓励普通学校针对残疾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等的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从而促进普通学校教学方式发生整体变革。

四、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发展道路

全纳教育最终追求的是实现个人的尊严与社会的公平公正,它为世界各国制定特殊教育的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而随班就读是国际上实施全纳教育理念的主要形式。我国随班就读从关注入学率到关注质量提升、从初期的实用与无奈的选择到今天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主动追求和积极探索,说明我国正在努力与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发展趋势相适应。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随班就读是国际社会的主流趋势,在残疾儿童少年公平接受教育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但就我国具体国情和特殊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两种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还将处于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发展态势,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发展道路。

全面提高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田志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其中提高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一系列政策,将大大提升我国特殊教育的保障水平。

一、健全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特殊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中西部特殊教育工程新建学校正在形成招生能力,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教育津贴基本得到保障,教学康复设备不断完善,残疾儿童普遍得到了资助,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率持续提高,高中和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高,亟待改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教育质量不高;特殊教育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不少多重、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困难;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足,无法满足特殊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其资源中心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并推动进一步的改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的完善。因此,健全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支撑。

二、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四大政策亮点

《提升计划》强调要“加强条件保障。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针对特殊教育发展中经费投入的问题,《提升计划》重点提出了四个政策亮点。

一是出台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升计划》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三年内达到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标准高于6000元的地区不得下调。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上述标准执行”。这一标准把我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原有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了近5倍。同时,这一政策全面覆盖随班就读、特教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即覆盖到义务教育阶段全体残疾学生,将为多种形式发展特殊教育提供坚实的经费保障。从经费来源的角度讲,纳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中央、地方按比例分担,将确保中西部地区这一政策的落实。二是提高资助水平。《提升计划》在坚持原有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两免一补”的政策上,强调了“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的要求,还专门针对残疾孩子家庭普遍困难的实际,特别提出“各地可根据实际对残疾学生提供交通费补助,纳入校车服务方案统筹解决”,这一政策将为残疾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新的经费支持。三是推进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升计划》提出“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在我国还未实施高中免费教育的情况下,率先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体现了国家对残疾学生的特殊关怀。四是整合多方资助资源。《提升计划》还进一步提出“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优先资助残疾儿童。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中央专项公益金继续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两个支撑项目

《提升计划》明确提出“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国家将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两个对特殊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提升计划》要求“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支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急需的基础设施,扩大残疾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满足广大残疾青少年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为他们进入社会就业、创业奠定基础。《提升计划》强调“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扩建教学设施,提高特教教师培养培训能力”,这将扩大具有专业背景的特教教师数量,进一步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适应越来越多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提升计划》也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

第二个项目是继续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项目。《提升计划》提出“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为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提供有一定质量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同时,要求“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重点是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尚未达到国家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此外,《提升计划》还提出在“医教结合”理念的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

四、建立多渠道的特殊教育经费来源机制

特殊教育标准化建设篇10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现在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3000多万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段,约占38%。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残疾人仅仅掌握初中文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虽然特殊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是我国教育中的短板,特殊教育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特殊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发达国家特殊教育的经验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数量过少,校均人数、班均人数都很少,而生师比太大,因而制约了特殊教育的质量。

首先,要树立正确“全纳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是1994年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显然,在应该按照联合国“人人享有教育”的号召,公平对待每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为其提供适合的教育。美国从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到实施《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都强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美国特殊教育有三个目标:一是使能力缺陷者能够控制和选择自己的生活,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二是使能力缺陷者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自食其力;三是使能力缺陷者能够像其他人一样运用社区资源,过正常生活。日本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实现普通教育,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相应的态度及习惯。我国也应与时俱进,从理念上、思想上平等对待每一名残疾学生,摈弃歧视和偏见,认识到所有儿童无论残疾与否均有权接受适当的教育,获取他们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