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资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4:47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1

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行为,有助于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时更加贴近、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并做出预判,从而改善经营水平、提升经营效率,这将是今后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于以投研和销售为核心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当面临来自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时,如何利用大数据思维、挖掘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市场潜力是当前亟需关注、思考的问题。

“大数据”起源及其内涵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碰撞产生了今天全民关注的“大数据”,而大数据概念真正盛行是因为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高调宣布了其“大数据研究和开发计划”。美国政府希望利用大数据解决一些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的问题,该计划由横跨6个政府部门的84个子课题组成。这标志着大数据真正开始进入主流经济。

虽然大数据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业界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隶属iBm公司的tDwi(theDatawarehousinginstitute)在其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3V特性,主要是指:一是容量大(Volume),二是数据来源的多样化(Variety),三是数据源速度(Velocity)。大数据的核心内涵包括:一是跨领域数据的交叉融合。相同领域数据量的增加是加法效应,不同领域数据的融合是乘法效应。例如,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不仅分析对于某一产品的消费,结合其他产品消费分析得到的预测性效果会更好。二是数据的流动。数据必须流动,才可能产生价值。事实上,在十多年前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开始,企业级数据仓库的目标就是让不同部门的数据流动起来;而如果各个部门数据割裂,数据价值便得不到发挥,对大数据的有效分析才是真正的挑战。

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分析少量的随机样本。利用所有数据的分析必然要求较高的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更为先进的技术。大数据分析是基于可以获得全体数据,总体即为样本。过去由于信息处理技术的受限,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依赖于样本抽样的随机性,但实现抽样的绝对随机非常困难,一旦抽样存在偏见,分析结果会相去甚远。而有些分析只有使用所有数据分析方可得到结果。例如,信用卡诈骗是通过观察异常情况来识别的,只有分析所有数据才能做到,这种情况异常值才是最有用的信息,是一个大数据问题;再如,从事跨境汇款业务的公司也开始得到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因为交易是即时的,所以数据分析也应该是即时的。

其次,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允许我们接受数据的混杂性,而不再过多关注其分析数据的精确性。只有接受数据的混杂性,才可以利用95%的非结构化数据。数据的混杂性,一是指数据量之大,可能会包容了错误的数据,造成分析结果的不准确;二是格式不一致。“小数据”分析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分析之前进行数据清洗达到格式一致的要求。因而大数据分析也是精确性与数据量的权衡。计算人员发现,大数据的简单算法要比小数据的复杂算法更为有效。但是对于数据混杂性的处理,要求新型数据库的诞生来弥补传统数据库设计要求数据严格一致性的缺陷。此外,因为大数据储存在不同的电脑和硬盘中,同步更新记录不甚现实,所以对于精确性要求不高的领域,允许适当错误的大数据分析不妨是一种选择。

最后,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在小数据时代,分析员需要收集和选择关联物,并且在某些假设基础之上进行数据相关性的分析。而在大数据时代,较高的计算能力和互联网平台不需要人工选择关联物或建立假设基础。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更准确、更快且不易受偏见的影响。例如,德勤公司为中英人寿保险公司设计建立的个人风险预测模型,就利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德勤把信用报告和顾客市场分析数据作为部分申请人的血液尿液分析的关联物,分析找出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和抑郁症的人;其中用来分析的数据包括好几百种生活方式的数据,比如个人爱好、常浏览的网站等。

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本质是解决了资金融通过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大数据、互联网对于金融的贡献也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也因此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功能形成挑战。大数据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实时分析客户交易和消费信息进而掌握客户的消费偏好,可以准确预测客户行为,在营销和风控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下主要以案例形式介绍大数据在投资决策、信用评分、金融服务平台三个金融领域的应用,以及国内银行业的战略举措。

投资决策——利用微博信息预判市场走势

微博信息一般是以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形式存在的外部数据,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近年来,微博数据量迅猛增加,微博在国内出现之后,其信息扩散速度之快使其迅速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事实上,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们已经开始使用微博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不断找出互联网中金融微博的“数据财富”,如金融微博股民的情感信息,并进一步利用广大股民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预判市场走势,取得了很大收益。这些外部的互联网数据有:一是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微博中民众的情绪抛售股票;二是对冲基金根据购物网站的评论分析企业产品的销售状况;三是银行根据收集、挖掘求职网站上的岗位数量,推断就业率;四是投资机构搜集并经过文本挖掘,分析上市企业声明,从中寻找破产企业的蛛丝马迹。通过这些大数据挖掘手段,金融机构把这些大数据成功地转化成“财富”。

iBm估计,这些微博“大数据”的价值主要是时间性。快速掌握互联网信息对金融机构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华尔街有一半金融机构已经使用了这种技术。虽然新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与研究在金融领域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未来的金融大数据将会包括金融数据提供方、金融数据监管者等因素,并最终成为金融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信用评估应用—ZestFinance的探索

ZestFinance从本质上来看是一家数学企业,它精通于数据计算、分析和逻辑。其创始人之一梅里尔曾是谷歌前Cio,在麾下65人团队中,大部分是数据科学家。他们开发了数十个基于学习机器的分析模型,对每位贷款申请人拥有的上万条原始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超过几千个可对其行为做出预测的指标,而这一过程在5秒钟内就能全部完成。与传统信用评分模型使用的10~15条数据相比,该公司能够更精准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ZestFinance目前是为次级贷款者提供担保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其退出直接借贷业务是为了避免和新的合伙人竞争。ZestFinance创始人由于在信用评分和数据挖掘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最近得到的投资资金,ZestFinance在利用和继续研发大数据技术解决信用担保问题上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监管风险,如危机后监管部门对次级贷款的严格监管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估触及了消费者保护法的红线等。可以预见,将机器算法与人工预测相结合的信用评分法会进一步应用到金融领域其他相关业务的信用风险评估中。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以Bankrate(银率网)为例

1976年成立的“BankRatemonitor”原是一家金融出版公司,1996年开始在线运行。如今Bankrat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个人金融产品信息服务公司,凭借其资深的金融编辑、优秀的分析师团队,Bankrate对全美、加拿大及中国境内约5600多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进行实时跟踪调研,通过其网站“Bankrate”在线向消费者提供及时、客观、全面的金融产品查询及190多种个人理财计算器,金融产品数据高达32.6万多款,内容涉及房贷及各类个人贷款、银行卡、理财产品、储蓄与国债、黄金、基金、保险、外汇等多个专栏。除了提供实时更新的金融产品数据信息,Bankrate还通过原创的个人理财故事帮助消费者增强理财观念,把握投资方向。Bankrate这种将原创的个人金融资讯、金融产品查询及个人理财计算器集合于同一平台服务的形式,不仅时刻影响消费者理财决策的每个环节,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搭建了直接有效的精准营销平台,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在潜在用户群中有效推广自身的产品与服务,并降低营销成本。

Bankrate的成功,一是依托了专业化的金融研究团队和独特的网络平台;二是依托平台细分客户和推送信息的精准营销模式,获得了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认可,也成为了消费者信赖的金融产品超市和金融产品数据的信息源。

目前国内金融平台模式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只提供搜索和销售的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另一类是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依托购物网集投融资、消费、支付系统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该类平台服务人员多数是互联网行业出身,多数产品只停留在客户体验方面;相比金融机构建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后台风控和投研能力有所不足。随着客户群体更加专业化的需求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以银行为主导的电商平台或是信用卡服务平台将逐渐凸显其投研和风控优势。

大数据时代国内银行业举措

大数据时代,信息价值体现方式及获取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以提供信用服务为主的银行业正在面临信息脱媒的挑战,也不再是经济关系的信息中心。银行必须提高对于非结构化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和效率,方可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面对外部的冲击和挑战,目前国内同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开始实施适应各行优势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金融战略举措,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体市场探索归纳如表1。

随着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未来银行业有可能发展成为智能型银行。例如,在光大银行的未来规划中将提供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定制化信息推送、视频客服和自动发卡服务。而信息化银行作为工商银行的重要战略方向,打造大而全的电商平台成为目前重要的举措之一。工商银行的电商平台将具有融资、消费信贷等功能,并将充分发挥其拥有大量资质较高的大企业和强大信息系统的优势,成为集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于一体的电商平台。

目前商业银行信息库中主要的数据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通过Hadoop系统应用到信息层,而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与整合尚处于规划阶段。Hadoop是a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的开放源代码并运行运算编程工具和分布式文件系统,能够以可靠、高效、可扩展和高容错的方式对大量数据进行分部处理的软件框架。它可以维护多个工作数据的副本,确保能够对失败的节点重新分部并处理。

由于大数据挖掘在银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也并不成熟,因此商业银行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普遍采用外购系统。就工商银行而言,其信息化银行的建设将着力于加快建立集团信息库,同时将社交媒体信息等行内外各类非结构化数据入库,并在非结构数据挖掘平台实现对客户行为、信息等数据的分析,届时非结构化数据有望应用到全行的营销、客户管理和风控系统之中。

大数据时代的资产管理业务

尽管大数据的应用在技术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如何探索大数据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描述方法及大数据的系统建模、如何对数据进行“二次挖掘”等,应用也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我们仍可借鉴大数据思维方式和新的数据挖掘技术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开发、销售和管理能力。

充分利用集团信息库进行资产管理业务信息挖掘

商业银行信息化平台的最终目标是要建成非结构化信息的统一检索、集中共享与综合应用的平台,面向全行提供信息检索和挖掘服务,并与数据仓库中结构化信息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面向客户和应用的信息资源整合。因此,资产管理业务应充分利用集团信息库进行信息挖掘。

首先,信息化平台打通了银行内部已有的各个数据仓库,实现了原有的结构化数据的流动,进而资产管理业务可将原有结构化数据仓库及其他部门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投资管理实践中;其次,在实现了非结构化数据集中共享之后,可将与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各类外部数据,如客户外部信息、微博信息、销售信息、价格信息等整合到信息平台,利用Hadoop模块对于各类非结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打标签”,为资产管理业务的客户营销、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提供有效支持。

创建多元化理财产品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

精准营销是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于资产管理业务而言,真正达到精准营销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通内外部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和客户流失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销售和市场预测,并及时调整产品及销售战略。营销的过程始终不会离开“人”的因素,包括营销的受众、推动和评估,而互联网营销很好将其结合并凸显了移动化、智能化、感知化和精准化等特点。

因此,大数据背景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应多元化理财产品销售模式:一是拓宽渠道,包括利用电商直销平台、微信银行、微信推送信息、第三方销售平台等方式扩大投资群体,同时加入客户评价和推荐功能。二是针对机构投资主体或是大客户,建立客户信息库,及时跟踪大客户和机构客户在投资和消费方面的偏好变化,同时培养资产管理部门自己的销售队伍。通过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营销、实时地推送和推荐,减少客户流失和增加潜在客户。三是做好市场预测。利用大数据进行预测是大数据挖掘的核心,营销部门应利用信息平台优势、结合同业市场产品动向,及时向后台反馈销售变化预警信息,辅助中后台实现迅速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

探索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量化投资策略

资产管理业务涉及的投资市场和领域广泛,涵盖了国内外市场可以投资的所有金融产品,因此投资策略中对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日渐增加,量化投资策略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将微博的作用加入到量化投资决策中,同时利用非结构化信息平台开发新型的简单易行的投资策略模型。

一般来说,数据库形式的金融数据挖掘分为两类,一是银行历史数据挖掘,另一类是证券数据挖掘。资产管理业务的数据挖掘既涉及对融资人的信用评估,又包括证券市场的数据挖掘。以股票投资为例,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量化投资方法主要有两类应用,一类是上述案例中利用网络信息预测金融市场价格,印第安纳大学的著名学者约翰·博伦和毛慧娜的实证研究表明,分析师将twitter中的情感表现加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发现预测准确率上升了18.3%,绝对平均误差下降了6.5%。二是基于粗糙集(Roughset)的股票价格预测方法。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稳定分类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约简得到分类规则或问题的决策分类,从不完整、不充分的信息中挖掘数据中隐含的有价值的规律。此外,债券投资也可以对全体债券样本进行神经网络分析进而得到债券评级,为投资决策服务。

开发基于大数据挖掘的信用风险评分法

传统的信用风险评分法是利用历史违约样本通过本地化的数据挖掘,结合定性分析得到信用评分的代表性指标的过程。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客户需求的多元化正在考验着商业银行及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对传统信用评分法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资产管理业务中,占有多数份额的项目融资非标资产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对融资人进行信用评价。由于资产管理业务是完全不同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契约模式,除了可以参照银行信贷审批系统和信贷标准之外,项目审批人应该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信用评分模式、适合资产管理业务特征的项目融资信用评价体系。因此,借鉴Zestfinance评分模式,基于银行信息平台对融资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大数据挖掘方法,如神经网络信用评分法与支持向量机(SVm)信用评分法,可能将成为未来金融领域信用评分的新趋势。其中,支持向量机的信用评分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具有一定优势。目前,结合支持向量机和模糊系统的机器学习方法正在成为继神经网络研究之后新的研究热点,并逐渐应用在系统识别、生物信息和行为科学以及金融等领域。Zestfinance便是将机器学习法首先开发应用于贷款违约主体信用评分体系中的金融机构。

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流动性管理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大数据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和发挥国家行政职能的公益性单位,其固定资产是用财政资金购置的,属于国家财产,因而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国家财产安全、避免国家财产流失的重要前提。现阶段,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随着各类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依然沿用陈旧保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管理目标。在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对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是网络时代下多种网络数据的集合,能在海量数据信息中发现数据的相互关联性,利用常规软件进行捕捉、集中整理,形成正确的判断结果。

1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应用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介入,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便捷。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配置、折旧、报废等流程,均需按照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执行,这样才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现阶段,如果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不到及时更新,就难以与时俱进,会对固定资产管理造成极大困扰。在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需重新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固定资产管理保驾护航[1]。1.2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流程不规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单位负责人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存在不重视甚至不管理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都是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固定资产无人看管、任意处置、随意购置的现象非常常见。固定资产购置、验收、领用、处置、报废等环节没有执行相关程序,损耗严重,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在大数据环境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网络传送,经过整合后,能够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界面上全部显示出来。如果有不按流程操作的环节,将难以通过财政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需执行正规的操作流程,使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变得规范、完整。1.3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核算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品种多、数量大、放置地点零散、留存时间长等特点。大批固定资产分散到各个部门,使用人员不负责保管,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兼顾每一台设备的运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审批权限不分离,固定资产的保管和账务记录不分离,使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不符,记账金额与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不符。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仅根据单位领导意愿在年底编制购置固定资产的预算,没有结合财政制度和实际需要上报来年购置固定资产的预算金额,出现了盲目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使用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造成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固定资产在最初开始使用时期的磨损和最后使用时期的磨损程度不同。若每年按相同的折旧金额计提折旧,会导致固定资产剩余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2]。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计算机软件能够全程监测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存放地点等数据信息,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供更直观的依据,有效避免固定资产管理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账实不符问题。每年的损耗折旧程度不尽相同,需按照每年真实的折旧额计提折旧,从而有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1.4固定资产的监督审查与管理问题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没有实行零基预算,为了完成上年度的购置计划,用固定资产剩余金额集中购置,这样容易造成超标以及重复购置,浪费资源。第二,在固定资产购置时贪图便利,没有选择价格合适的商品。大宗商品交易应该由单位领导签字并报上级机关审批,但部分单位领导往往自行作出决策,或者财务人员为了工作便利而没有上报处置。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仅关注总账与明细账金额是否相符,没有去现场勘查,不了解是否足额计提折旧,是否达到报废年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跟踪记录、固定资产存放、损毁等实际情况。做不到每月、每季度、每年盘点核查和日常监管及定期盘点[3]。

2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建立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指导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入库、领用、转移、折旧、清理、报废等过程中按规章制度办事。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制度能正确执行政府的规定,把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高效使用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每个环节能安全顺畅运行。第一,利用大数据对固定资产的各项资料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类别、存放地点等信息通过软件集中归集,进而清晰显示在系统中。第二,加强对固定资产内容的管理,管理权限、设备购置、人员配备、资料存储等按模块进行区分。第三,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通过资产综合报表、资产折旧明细表、资产报废毁损报表、资产减少报表、资产明细查询报表、资产功能分类表等系统查询模块,对数据进行整合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人员在相关制度的指导下,正确无误地完成数据统计,使大数据功能及技术得到有效应用。2.2改进固定资产流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大、金额多、种类杂,需要完整明确的管理操作流程,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成本,合理降低固定资产损耗,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度。第一,购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录入信息库,每个固定资产对应一张卡片,卡片上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型号、购买年限、金额、用途、存放地点、使用人等,对相应的固定资产形成影像资料,登记录入数据库,减少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第二,通过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周转明细账、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账、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明细账,在计算机软件上形成基础数据。第三,在软件上升级管理职能,在月末、季末、年底自动生成数据报表,记录出库和入库信息,使管理人员明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折旧和提前报废的原因,降低管理成本,及时处置管理损耗,为规避管理风险提供便利,使管理结果更加直观。2.3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固定资产购置、验收、领用、折旧、转移、报废等过程的操作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将固定资产每个流程的运行数据都记录到数据库中,管理人员可以在数据库中监测到所有数据的变动情况,保证数据完整无缺,继而提升固定资产的整体效益。第二,提高领导的责任意识,避免部分领导出现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严格按照财会制度执行政府采购任务,掌控每个环节,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三,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每项固定资产的使用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实现全员管理、齐心协力、人人有责。第四,利用大数据技术,参照使用年限、磨损程度及时调整折旧率,确保每年的折旧额与具体的折旧值相符,折旧金额正确。第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部固定资产进行监管,集中调配,降低固定资产的闲置率,严格监管员工调离时疏于盘点、清查、交接导致的固定资产流失现象,降低整体风险。2.4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大数据网络平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第一,基建、财务、监督、审计部门各有一套监管系统,并设有系统权限,设立相关管理员的密码,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人的执行权限不同,操作流程也不相同,不利于数据共享。所以各部门应该职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每一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二,固定资产采购、验收、核算、转移、报废等相关工作需取得相关凭证,手续齐全,各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避免出现疏漏。第三,培养利用大数据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人才,建立大数据管理理念,熟练掌握系统操作界面和录入、核对、审核、报批等实际工作,关键岗位职责不同,责任人不同。第四,实行大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信息流通,及时传递。在数据化建立过程中保护数据安全,避免数据泄露,妥善保管密码,避免非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入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固定资产管理的各责任人和各环节的经手人要签字确认,环环紧扣,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不得随意更改。

3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行政事业单位应尽快完善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调整固定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固定资产监督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国家财产安全,让固定资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小清.大数据下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学习,2020(23):169-170.

[2]程志强,徐洁琳.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7):275-276.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3

一、实物资产管理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资产管理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已经扩展到流动资产中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以实物状态存在的设备,通称为实物资产,针对实物资产的管理称为全资产管理。在管理层级上,也从财务会计核算层级的价值管理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物管理,从获取物权后,一直到报废、处置等物理形态消失或所有权转让后的状态,提倡实物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业务管理系统,其应用目标是为管理人员提供作业平台,采集资产基础数据、资产业务数据,实现实物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二、传统资产管理特点

传统资产管理模式的特点:管理范围为固定资产,不包含低值实物资产或设备;管理层级局限于财务方面的价值管理;管理目标是资产宏观管理,侧重于账务处理,业务用户为财务部门;管理手段为eRp(企业资源计划),侧重于对企业资源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不涉及实物资产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种运行状态。在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中,由于“重财务、轻实物”的管理理念,且管理技术手段相对缺失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普遍存在管理范围狭窄、资产管理粗放、未涉及资产全生命周期等情况。

三、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技术思路构建

信息化系统采用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管理思想、提供的业务功能是跟随管理理念、实现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阶段不断进步,从而满足不断地新增的业务需求。现代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进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实践通过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的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核算、精细化分析、精细化规划等管理过程,实现以实物管理为核心、全资产、全生命周期、全视图管理。这是现代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主要趋势和发展方向。(2)基于“互联网+”的业务管理系统“互联网+”在实物资产管理的体现是基于web架构技术与internet网络,构建B/S模式、跨平台的应用系统,提供业务处理、数据查询、分析报表、决策依据等信息服务,这是现今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流趋势。(3)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运用物联网技术,将资产、设备等接入互联网,构建网络化物理设备管理系统,解决人与物的通信问题,实现数据的自动交换和实施过程控制,协助用户进行业务处理,不断发展与提升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4)多异构系统的应用集成化实物资产管理系统需要与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eRp、mDm、oa等多个异构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与管理业务的整合与集成,实现业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高效利用。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等信息化技术,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成果,为资产业务管理的更加深入、细致和广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为实物资产业务管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四、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与设计

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是落实实物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工具、手段、载体。需要基于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整体架构,整合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达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集成与融合创新,全面实现信息流的上下贯通、资产业务的左右协同、资产数据的资源共享,为企业经营提供资产业务、数据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全面支撑资产管理科学化。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定位由于红云红河集团已实现了eRp、meS、oa、mDm等核心信息系统。系统设计要遵循集团信息化建设要求,坚持统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确保与集团信息化建设体系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一脉相承、相互关联,遵循集中化、平台化、集成化的技术路线开展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实物资产管理系统需要与eRp系统对接,实现资产实物与财务账务一体化;与oa系统对接,实现统一的审批业务处理;与mDm系统对接,获取各种主数据。基于主数据模型构建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阶段,参照主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遵循主数据系统指定的接口标准,实现主数据管理的集成目标。重点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数据模型设计要保证与集团数据仓库系统基于相同的主数据标准,为数据仓库的抽取、清洗、分析等提供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实物资产系统中应用与产生的数据,要与主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保持一致。实物资产管理业务应用的各种组织数据、人员数据、客商数据等都是属于集团的主数据管理范畴,实物资产管理系统通过从主数据系统实时更新这些主数据,保证在业务应用时使用最新的、标准化的基础数据。实物资产系统管理着所有实物资产档案,其中的固定资产数据属于主数据管理范畴,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将新增的固定资产数据,通过eRp系统及时上报给集团主数据管理系统。由于遵循行业统一的主数据标准、规范管理体制及同步分发机制,从数据层面解决了数据不一致、不共享、不完整等问题,提供集中统一的数据视图;保证了实物资产的数据质量,避免与其它系统之间的数据冲突,减少错误的、语义重复的数据;从业务层面加强了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帮助业务人员统一沟通语言,降低沟通成本。物联网技术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体现在感知层:由条码/RFiD标签、打印设备、固定式读写设备、手持识读设备组成。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采用数据采集设备扫描条码或RFiD标签识别资产实物,从服务器或存储区获取资产数据,帮助用户实时掌握实物资产状态等信息,协助用户进行业务处理。根据不同的业务应用场景和资产对象,采用的不同的物联网技术。条码具有成本低、数据容量小、只读、应用寿命周期短、安全性差、抗干扰性差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具有生命周期短、流通较快、成本较低等特性的实物资产、低值易耗品等:一维码受标签长度限制,一般应用不超过50字节,可以将实物资产编码打印在标签上;二维码的最大容量可储存2000~3000字节,可以将实物资产编码与固化属性共同打印在标签上。超高频(UHF)RFiD标签具有数据容量大(512Bit)、可远距离读取(5-8米)、可重复存储(100000次)、能够回收利用、应用寿命周期长、安全性好、抗干扰性强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具有生命周期长、价值较高的实物资产,在存储区内保存实物资产编号、固化属性及当前状态等业务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导入图2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与主数据图3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与物联网在资产管理业务处理过程中,实现了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通过解决物品标识问题,对不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工具、低值实物等物品也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扩大了企业资产管理的范畴,实现了全资产管理;将实物资产业务管理扩展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业务节点,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全视图管理;通过现场作业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上传,保证业务数据及时更新,为资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流。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为适应业务现场的复杂环境,在充分利用企业的局域网(有线、wi-Fi)、移动互联网(3G/4G)等网络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智能手机外置RFiD模块的集成方式,集成条码、RFiD、移动通信、地理信息处理等应用技术,为业务人员提供便捷的现场数据采集、信息查询、巡视管理、转移管理、维修管理、资产及车辆定位等移动业务服务。为业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与资产业务相关的任何事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构成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创新方案。综上所述,从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在集团信息化系统建设体系中的定位出发,说明系统建设与设计过程中,应用主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促进系统按照企业信息化规划进行合理化、合规化、创新化建设的方法和技术。

五、红云红河集团构建了集成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4

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

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目前,国内多数大中型企业已经在生产、销售以及供应链管理环节采用信息系统,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仍然采用手工方式,从标签制定、填写到打印、粘贴、资产状态的跟踪,以及盘点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方式和性质等都没有得到质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由于资产规模庞大、分布范围广,资产的管理和清算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手续繁琐、工作量大、时间长,容易出现差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发挥更大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条码识别技术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条码识别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解决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账目不符的情况,减少企业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盲区。条码识别技术在大型集团公司管理工作中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可靠准确。企业可以自行设定条码规则,在信息系统中,每件固定资产都自动生成唯一条码标签,使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固定资产都处于统一的管理中,告别过去管理混乱的局面。

2.数据输入速度快。采用专业的条码识别设备,在工作现场对固定资产进行数据采集和录入,提升工作效率。

3.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条码技术改变了以往年终盘点、统计固定资产情况的工作方式,管理人员可随时查询固定资产现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折旧情况,提高了管理效率,避免重复购买而造成的浪费,并减少人力成本。

4.增强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效率。条码识别技术与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使总公司快速、及时了解分公司的资产管理状况,并使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资产有整体把握。

广州石油分公司的资产管理利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石油分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是广州地区最大的成品油销售企业,主要经营汽油、柴油、化工等石化产品,拥有固定资产7亿多元。广州石油分公司集批发、零售、配送于一体,在广州地区设有油品配送经营部10多个,拥有加油站200多座,形成网络化连锁经营格局。

广州石油分公司的固定资产同样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其拥有的一般性固定资产设备,如办公设备、电器、网络设施、家具等办公类型固定资产,在日常的使用、监管、维护、盘点等过程中,传统的手工做帐加上单纯的人工操作,使管理人员的工作十分繁重。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做不到账、卡、物的准确对应,无形中加大了管理的成本,增加了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

为了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一方面,广州石油分公司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加强整体信息化建设,包括采用Sap系统构建企业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公司逐步采用成熟、低成本的条码技术作为资产管理的辅助手段,结合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

广州石油分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用了定位于大型企业分支机构常规需求的条形码技术,采用B/s结构设计。主要思路为:通过资产编号条码化赋予每件资产唯一的资产标签,固定资产信息通过企业信息系统及时汇总到总部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固定资产实物从购进―使用―报废的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全环节跟踪管理,解决了资产管理工作中帐、卡、物不符的现象,提高了资产盘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降低了资产管理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经过慎重选择,广州石油分公司选择了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原美国讯宝科技公司)作为提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条码识别以及现场信息采集设备的合作伙伴,并通过几个步骤实现了整个系统的部署:首先,设定条码规则,为每件固定资产进行编码;其次,采用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mC1000手持终端在固定资产使用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器,将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录入。mCl000是一款易用性很强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采用中文winCe4.2系统,为了简化操作还设计了快捷键,更加方便了现场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录入,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mC1000与pC端的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程序一样,采用微软Dotnet平台,便于企业统一维护,减少系统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最后,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导入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掌握固定资产使用。

在进行资产盘点工作时,在盘点工作中主要执行以下工作:

1.设置盘点数据格式。按盘点数据格式生成计划盘点数据。

2.下载盘点数据到mC10000盘点前,把相应的盘点数据格式和资产信息从总部的服务器传输到用户端,然后传输到采集器终端mC1000。

3.数据上传。盘点完毕,把相应的盘点数据通过mCl000传输到电脑端,然后上传到服务器端,生成实盘数据。

4.生成实盘明细表。根据实盘数据和资产数据进行核对,生成盘盈、盘亏明细。广州石油分公司下载数据方式一改往日的文件导入导出的方式,而采用了B/S系统方式,直接从服务器下载/上传数据,极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见图2。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5

将固定资产信息编码写入RFiD电子标签(必须具有防水、防油污和防撕裂等功能),RFiD标签粘贴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固定资产上,RFiD阅读器可自动采集和接收来自电子标签发出的无线信号,经过的解调与解码后,发送到管理系统,经过后台应用软件的智能决策,快速实现对资产的管理。通过RFiD技术,可有效降资产管理员的劳动强度,并极大的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准确率,此外,所有资产都能时时“上网”,通过查询系统可以明确地查到每件资产的状态、去向等信息,也可实现资产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加大资产管理的针对性和自动化监管。

2基于RFiD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基于RFiD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层、数据库层和管理应用层等系统组成。具体为:(1)数据采集层:该层包括粘贴于固定资产上的RFiD标签,以及资产管理员采集数据用的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可读取RFiD标签中的固定资产数据。RFiD阅读器采集的所有数据必须先经过数据采集层过滤之后再传递给数据库层,以达到减少数据库的冗余数据和减轻管理应用层负担的目的。(2)网络(数据库)层:数据库层可采用SQLSeRVeR等数据库系统实时准确地保存大容量的数据。数据采集层和数据库层可通过目前各城市非常普及的wiFi无线技术建立联系,实现网络共享。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数据库层设置数据安全和备份机制,以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不慎遗失等情况发生。(3)管理应用层:管理应用是系统主要的应用展现层,可实现和管理用户的直接交互功能,包括系统管理、RFiD标签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查询统计等等。

3结语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6

关键词:国情监测;矿产资源;监管;三维矿山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的工业原料来之矿产资源。矿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危害,大量的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地管理矿业、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遏制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协调矿山与地方的矛盾,提升矿产资源监管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规划化、科学化,从而促进矿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矿产资源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综合利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图件和研究报告等,为矿产资管的监管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1]。本文为了提升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手段,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充分利用辽宁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结合3S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设计和研究基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矿产资源监管系统。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流程结构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基于省市县多级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联动,上级矿管部门对本级和下属单位的矿业权审批、矿产开采、矿产复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省市县三级通过上下级数据交换,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的动态同步更新和共享。如下图所示,省级通过抽取程序,采用增量抽取的方式获取下级部门的矿山日常监管数据、矿业权数据等,并集中到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仓库中,通过在线动态分析,图文展示、实现对各级矿政管理部门的矿业权登记过程、矿产开采情况、矿产复垦情况等以及对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

2.2系统逻辑结构

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库和业务子模块是矿产资源监管系统的两大基石,因此在系统总体设计时,必须从业务子模块和数据库结构两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数据库设计时,既要考虑结构的完备性、格式和编码的规范化,又要尽可能地避免数据的冗余[2]。在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为使系统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将系统划分为若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可共享信息的子系统[3]。这些子系统再依据一定的通讯规则和集成模式完成各自独立的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机的集成在一起,服务于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目标,同时应用子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合理调度、组织,形成数据的合理流向,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持系统的旺盛的生命力。

根据矿产资源监管业务的要求,其逻辑结构层面上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技术层,数据层、中间层、应用层和用户层[4]。具体的逻辑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2逻辑框架结构图

2.2.1技术层

技术层是系统实现的基础,为系统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本系统的架构和开发采用当前主流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组件开发技术等。这些技术成熟稳定,为系统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2.2.2数据层

数据层为整个系统数据提供了永久化存储的支持。数据层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获取、提取、组织、管理、更新、维护等。数据组织与管理是指对集中-分布式、异构(矢量、影像、属性、文档)、多数据源、多分辨率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的更新与维护是指在数据库平台上,根据不同的管理层次,在统一的组织管理原则指导下,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矿政信息等多种信息源,实现数据的各种更新与维护。这些数据库按照功能划分为空间矢量数据库、影像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2.2.3平台层

平台层是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的一个桥梁,平台层对系统的公共组件进行管理,将数据和应用进行屏蔽,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满足系统分步实施的需要。针对本系统的特点,分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基础数据平台和矿产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以建立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共享、矿产监管功能共享为目标,使矿产管理规范化、动态监管实时化。

2.2.4应用层

应用层针对矿产资源监管系统的需要开发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特定的功能。由于各模块的开发是基于公共平台之上的,使得各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系统通讯都很方便快捷,系统应用层采用可伸缩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公共平台中集成了系统大量的功能组件和功能模块,应用系统的开发就是按应用要求对功能组件或功能模块的组装,实现对专题数据的管理以及专题数据与基础数据的关联或融合。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加快了系统的开发速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2.5用户层

用户层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系统用户包括各级领导、矿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根据系统权限的不同,用户可以与不同的界面进行交互,实现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管理,矿山监管、分析决策,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成果输出等。

3系统功能设计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结合已有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矿业权审批辅助审查、矿产基本信息查询、矿山开采现状地表覆盖数据动态更新、违法违规开采和资源破坏及时预警,矿产复垦数据动态更新、矿产复垦立项三维辅助审查、地质环境评估三维实景展示等。

根据系统总体要求,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管理、图形辅助审查、专题监管分析、动态监测、三维矿山、数据查询、报表统计、常用工具、系统维护、系统接口等。

3.1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数据检查、数据入库、数据日常维护等,用于统一配置、维护管理各类矿产资源专题数据及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能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组织管理;提供数据录入、数据格式转换等工具便于维护系统数据;提供界面化的操作方式,及时将遥感影像、地形图、地理国情、矿产复垦数据等信息进行更新,保持数据库的现势性,保证数据分析和监管的有效性。

3.2图形辅助审查

3.2.1叠加分析

在矿产资源监管系统中,导入矿产资源的相关信息及坐标,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叠加分析功能,自由选定分析条件,将矿产资源信息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3.2.2缓冲区分析

选定一个或者多个矿产图形或者自定义一个点、线、面,在矿产资源监管信息系统中,可以对选定的或者自定义勾画的图形要素创建一定范围的缓冲区,进行空间分析。如重点水源和旅游风景区为禁采区,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规划时,可以对禁采区建立缓冲区来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提供辅助决策作用。

3.2.3对比分析

可以选择多个年份的矿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图形、表格、模型等形式展现矿产资源的变化情况及规律,对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复垦、矿产资源执法都具有重要作用。

3.3专题监管分析

3.3.1矿产分布分析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通过调用已有的矿政信息,套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辽宁省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库,可按照行政区划、矿种等条件,自动进行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系统同时提供按照任意区域范围输出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图件及专题图件等,包括对专题图的页面调整和整饰功能。

3.3.2矿产开采地表覆盖情况分析

在各类矿产开采数据基础之上,结合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利用计算机及GiS技术,按照年、季度、矿产名称、企业单位、行政区划(可具体到乡级单位)、矿产编号等条件,对矿产开采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多时态的分析报告。同时,将分析结果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叠加,为矿产执法监察提供数据支持。

3.3.3矿产复垦地表覆盖汇总分析

矿产复垦是现阶段解决矿产环境及矿产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由于我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涉及到矿产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大多限于“三废”污染与治理,而对矿产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关注不够,缺少对矿产复垦工作的有效监督。本系统正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矿产复垦与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按照上报的矿产复垦方案对矿产复垦进度进行动态的监督、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供管理人员决策。

3.3.4非法采矿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根据地表露天开矿分布情况,对照矿业权审批数据,对开采区域或行政区进行非法开采矿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形成专题统计结果。

3.4动态监测

矿产资源监管系统应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搭建可视化平台,采用形象的图形图像语言和简便的计算机表达方式,同时对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和最新的图形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监督检查,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实行动态监测,并与设定的指标或计划相比较,对潜在的安全问题、违法违规开采、矿产复垦时限、复垦比例等问题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对资源开发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警示,为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击非法采矿行为、监督矿产复垦等提供科学依据。

3.5三维矿山

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基础数据,通过Skyline三维分析扩展模块,叠加Dem和Dom数据,实时生成矿产三维模型,建立虚拟三维场景。用户能够在三维模型监督矿产开采、污染、复垦情况,自由调整观察者的观测视角,并能迅速定位到目标点,同时辅助开展地质灾害环境评估。

3.6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满足不同业务的应用需求,针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特点,统提供了模糊查询、快捷查询、自定义查询等各种灵活方便的查询功能。

3.7报表统计

3.7.1矿业权数据统计

通过调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利用自定义报表模板,灵活统计矿业权分类情况一览表、矿业权交易情况一览表、矿业权审批情况一览表等工作报表。

3.7.2采矿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对矿产企业可以根据开采区域、行政区划(乡级名称、县级名称、市级名称等)、开采矿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还可以根据其各类指标设定进行分级统计等。

3.7.3矿产复垦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矿产复垦是指在开采矿过程中,为有效保护环境进行的复垦生态治理。在地理国情数据底图基础上,依据矿产复垦立项要求,对矿产企业的开采区域、行政区划(乡级名称、县级名称、市级名称等)、开采矿复垦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也可设定各类指标进行分级统计。

3.7.4非法采矿区地表覆盖分类统计

根据地表露天开矿分布情况,对照矿业权审批数据,可对开采区域或行政区进行非法开采矿的地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形成专题统计结果。

3.8常用工具

系统提供面积量算、长度量算、坐标系统转换、数据格式转化等常用工具。

3.9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功能主要提供一些系统管理的可视化工具,协助系统管理员更有效地管理系统。功能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参数设置,系统字典管理等。

3.10系统接口

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接口,能实现与已有矿政管理平台及将来系统功能升级的衔接。

4结束语

矿产资源监管一直是矿产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不断推进,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成果,实现矿产监管从事后到事前模式的转变,不但拓展了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成果的应用范围,而且带动了矿产资源管理模式的深刻改变,从而更加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提升了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为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市县矿产规划、设计、开采及复垦等工作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项目介绍[eB/oL]./article/ztzl/gqjc/xmjs/

[2]王希营,张乐,文胜欢.基于KanqGiS的河南省林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2(1):66-68.

[3]齐建伟.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研建[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王宝,谈树成,蒋顺德,高博.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发[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4):1-5.[3]贺重媛,周廷刚,唐󰀁霄,等.基于mVC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金属矿山,2008(2):109-111.

[4]沈泉飞,顾和和,张海荣,等.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J].信息技术,2006(5):19-22.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7

关键词:数字矿产信息服务体系设计

根据矿产资源管理的主要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的管理需要和矿产资源数据应用服务的需要,矿产资源管理服务体系应建立一个基于矿产资源数据中心的规范、高效、系统的矿产管理综合系统,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和科学化提供基础保障。

1、面向对象涵义

人类在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着三个构造法则:①区分对象和它的属性,如区分一棵树、树的种类和大小等属性信息;②区分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如区分树的树枝和树叶;③区分不同类别的对象,如区分树和石头两种不同类别的对象。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oo)是建立在以上三个常用法则基础上的一种人们认识、模拟、抽象和分析现实世界的概念和方法。它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都视为对象,现实世界则是由这些不同种类对象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从对象的类型、关系、属性、操作方法和规则约束等多方面来对地理实体进行抽象和描述,为模拟现实世界中客观实体的结构和行为提供方便。在地理学领域,面向对象技术为人类在计算机上描述现实世界提供了一个适合人类思维模式的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的思维方法。

2、面向对象矿产资源服务体系的构成

现阶段的矿产资源管理主要融入了先进的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相关数据多层次、多方位的直观显示,在提供各种矿产管理工作元素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和实时运行状况的同时,分析其内在联系,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提高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处理速度和协同工作效率,从宏观上提高了矿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矿产资源管理服务体系的构成如图1。

2.1数据层

数据层主要实现矿产资源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入库,即建立矿产资源数据中心。在数据库建立中,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基础,兼顾空间对象的时态特性,选用oracleSpatial对象关系数据库存储数据。针对矿产资源数据数据量庞大的特点,数据存储可采用空间分布离散化处理。该层主要实现数据的存储与高效管理,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矿产利用、矿产资源等专题数据和统计社会经济属性的文本统计资料等。

2.2网络交换层

网络交换层是用户和数据之间联系的纽带。用户的每个请求在处理过程中都要调用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并不是所有数据都存储在本地,当处理过程需要远程调用数据时,网络交换体系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用户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客户端通过网络把请求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调用各数据库中相关数据,进行指定的关系运算等操作,再通过网络把结果返回给用户。网络交换层实现了用户和数据间的分离,不同用户可以共同使用数据中心的数据,网络交换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

2.3应用服务层

矿产资源信息化管理已进入决策服务阶段,服务功能的强弱直接体现了管理系统的好坏。一般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日常应用管理所需的各种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矿产规划管理服务、信息服务、矿产资源管理服务、地籍管理服务等。

3、面向对象矿产资源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

矿产资源管理系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基础,通过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GiS技术等新技术实现图形与属性管理的一体化。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日常管理功能、业务管理功能和信息功能,如图2。

3.1日常管理功能

日常管理功能提供对内部的工作流程、审批业务运作情况进行监控的功能,实现以行政公文流转、监控、查询、归档为核心的日常办公自动化,真正的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保证信息的充分共享与交流(包括内部邮件、消息、会议(室)管理、行政管理等),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极大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深化政府的管理体制,节约办公成本,使自动化办公系统(oa)、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融为一体。当业务内容变化、部门与机构调整时,只需要系统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使系统更加实用和更具实效性。

3.2业务管理功能

业务管理功能包括:实现图、文、档案的动态管理和已有档案的静态管理,动静结合,随时把改动过的数据存储起来,并保留原有数据不改变;提供各种格式的数据融合、图文一体化的查询,报批的自动管理和审批档案的自动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查询功能和绘图功能,减少人工查询与地图绘制,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用户使用需求,定制特定的服务功能,如设置常用审批语句以提供领导审批速度等。

3.3信息功能

利用网站作为载体,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使不同用户能在网站上及时了解、查询相应的文档、办件审批信息、审批结果和各种规划图等,提高了政务公开程度,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此功能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报建单位或个人可以在网上送审报件,毋须前往审批大厅或者国矿局,提高了办事效率。

(2)通过报件审批信息,报建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送审报件的审批进展情况,这一功能提高了矿产资源政务公开水平。

(3)将矿产资源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动态、机构设置与功能等信息在网上,结合电子论坛,领导信箱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矿产资源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4)各种信息的都必须经过相关科室的审查,在保障信息实效性的同时还必须保障准确性。

4、结论

信息化、数字化己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和趋势,矿产资源的管理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合理的矿产管理方法也越来越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使用原始的手工记录管理方法,既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给资料的管理和存储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建立准确、高效地矿产利用现状数据库,己经成为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行键等,面向对象技术与面向对象数据库[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2]余柏蒗,基于面向对象理论的土地空间信息遥感分析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4.

[3]李希茂,面向对象GiS的空间数据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3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计算机;应用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财务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用好这些资产是每个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义务和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是对资产的终身管理,所以较其他工作更为繁琐,更加注重细节。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资产名称、类别、属性、资产编号、设备编号、主要技术参数、使用日期、使用地点、技术状态(完好、待修、闲置、封存、待报废)、主要附机如电动机(型号、功率、厂家)及减速器(型号、速比、厂家)、使用年限、月折旧额、残值率、原值、累计折旧、净值等等。

固定资产管理中折旧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每月计提折旧是每个固定资产管理员很头疼的事情。固定资产折旧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为手工管理,计提折旧是管理者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几千台设备逐台进行计算很容易出错。传统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很繁琐、很细心的一项事情。其弊端主要有:

1、每个资产都要手写建立卡片,月底提取折旧要通过人工计算每个资产的月折旧额,从而计算出本月总的折旧。从上面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上可以看出这个工作量很大而且相当繁琐,极易容易出错。

2、纸质卡片容易丢失,不易保存,易损坏。

3、资产量大的情况下,卡片太多不易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运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软件,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结合《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及其编码规则来编制程序,对各种资产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信息交换的人机系统。它使资产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的手工建卡、计提折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深入探讨和分析各种信息,解决问题。

现阶段,虽然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应用了计算机软件,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固定资产管理员发生变动的时候,往往由于不同的人对固定资产分类理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编码,对设备的理解不同,造成归类不同,最终影响折旧的提取。

2、大量资产需要转固时,逐个资产进行编码,每个卡片逐个输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中,不仅增大工作量,而且极易出错。

3、软件中虽然设置了查询功能,但不能满足查询者的需要。

4、资源不能共享,因不能同时转固,设备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账目不符。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就计算机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合理。

1、建立台帐方面。无论哪本台帐在软件设计上除了资产代码、资产名称、原值、本月折旧、目前净值等基本数据项目外,计算机程序允许操作者对其余数据项目进行自定义或增减。对于具有相同数据项目的不同台帐,可以合并产生一本临时台帐进行总账查询等,从而使得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2、资产编码方面。资产的分类编码是一项繁琐而且容易出错的枯燥劳动。因为固定资产的分类编码如果没有标准或完整的编码手册,那么在固定资产管理员发生变动的时候,往往由于不同的人对固定资产分类理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编码方法,这样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编码混乱,从而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不便。运用计算机并结合《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及其编码规则来编制程序,可以实现资产自动编码。若有新增固定资产,操作者只需根据屏幕提示依次指出资产所属大类、分类、小类、子类即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资产的编码与记账工作,既准确又迅速,并且适合任何企业,进一步加强了计算机软件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3、避免数出多门。对于固定资产数量较多的大中型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分两个(或更多)的管理部门。如以资金管理为重点的财务部门和以实物技术管理为重点的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在这种模式管理下,由于以往信息管理手段的落后使得财务部门与设备部门各建各的帐,各算各的帐,从而造成数出多门,口径不一的现象。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整个企业只有“一本”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电子台帐(为了数据安全另有电子备份和硬拷贝备份),完全杜绝了数出多门的问题。台帐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实现了数据共享,加强了信息流通,提高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质量。

4、统计、查询。在以前纸面台帐管理模式下,台帐只起一个档案记录作用,通常只是简单地打开台帐查看记录,由于统计速度的落后,很难及时对台帐进行多种方式的再统计和再分析,从而造成信息资源浪费。经常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台帐进行统计分析、制表查询是开发台帐信息资源的必要手段。计算机容量大,运行速度快,能够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快速、详细的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种信息,满足管理者需要。

5、物品采购方面。快速查阅各种固定资产价格由于各种固定资产的价格变化较快,如果一个单位不能及时掌握某一物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势必在物品采购上出现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查索能力和网络服务优势,就能够快速查阅到该产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和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价格、产品性能,供单位决策者参考,从中筛选出价格适宜、性能优越的产品,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最好的产品,服务于单位的生产经营。

6、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科室、车间间的联系密切,统计数据多,变化频繁,准确性要求高,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往人工记账的方式导致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很大,经常加班加点核对数据,制做统计报表。即使这样,也难免发生差错,工作效率低。运用计算机管理后,各科室、车间统计数据、统计报表“资源共享”,核对极其方便,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统计结果准确性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9

关键词:micromine;mapGiS;应用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可利用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贯穿于矿产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是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利用3DGiS技术管理矿产资源储量,分析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已成为矿产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采用mapGiS管理矿区范围,采用micromine建立地质体(矿体、采空区、夹石、断层等)三维模型,基于矿体三维模型计算矿体储量,基于mapGiS开发接口程序,在mapGiS平台下可以直接调用micromine建立的三维地质体模型。

一、辽宁省矿产资源概况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其中生铁、钢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有色金属冶炼能力约占全国七分之一。辽宁省有矿产资源110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70种,矿产地631处。对国民经济又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处。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配套性好,开采的矿种90余种,利用矿产地近580处,目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70%以上已得到开发利用。通过50多年的开发利用,截止2003年已建成各类矿山企业6653个。主要矿产的年产量,煤炭由1949年6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550力吨,铁矿由1949年的100万吨增加到5201万吨,铜铅锌矿由1949年的5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210万吨,原油由1952年的23万吨增加到现在1322万吨。矿产开发总量达到2.3亿吨,矿产开发利用总产值3632672万元。矿业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钢铁、能源、有色、机械、化工、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二、micromine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micromine国际矿业软件公司开发研制的产品,该系统具有资源评估、采矿设计、测量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资源评估包括勘探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地质解译、矿体三维建模、储量计算、资源分类报表输出等功能。该软件进行储量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导入、数据输出、创建钻孔数据库、建立Dtm、三维建模、储量计算、资源评估等。该系统具有标准的数据接口,能够导入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数据和其他类型的GiS数据,数据编辑与处理功能强大,为数据维护提供了便利;该系统能够建立三维地质体(矿体、夹石、断层等)线框模型及矿体的三维块段模型,在三维视图中能够很直观地看到该矿的三维地表及矿体的赋存情况,为矿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三、mapGiS――micromine接口程序

基于mapGiS软件以VC6.0为开发工具开发了接口程序,通过接口程序能够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利用mapGiS软件以1:50000地形图为底图对全省矿山的基本信息进行宏观管理,实现对矿山基本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编辑、查询、统计等功能。利用接口程序将micromine的工程数据集成到mapGiS平台下,在mapGiS平台下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数据。该接口程序充分利用了mapGiS和micromine两种软件的优势,利用mapGiS在GiS方面的优势,管理矿区宏观的基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micromine强大的三维建模和储量计算功能管理矿区具体的矿体储量数据。接口程序具有图形编辑、图形浏览、矿区信息检索以及调用micromine工程等功能。编辑矿区属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矿区属性信息的种类,定义每个属性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等信息。调用micromine工程界面,在该界面中分别保存了micromine工程三维场景文件和二维视图文件,在列表框中选中micromine工程名称后,点击打开文件按钮,系统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

四、结束语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分布范围基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结合,能够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对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随着矿山开采不断变化进行储量动态管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储量动态监察管理提供工具;实现从矿区范围到储量计算范围、从表层到深层、从二维到三维、从宏观到微观的可视化管理,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更为科学合理,为辽宁省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起到辅助决策作用。该系统的建成标志着辽宁省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管理,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叶玉丰,蔡洪春.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探讨[J].地质与资源,2005,14(3):234-237.

[2]姜华,秦德先,陈爱兵等.国内外矿业软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矿产与地质,2005,19(4):422-425.

[3]miCRomine咨询服务培训材料[m].北京,miCRomine中国,2004,28-29.

[4]毛先成,刘梅华,任佳,等.地质矿产数据库向micromine地质数据模型的转换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7,2:112-114.

[5]张宏达.论miCRomine软件在黄金行业的应用[J].黄金,2005,26(1):30-33

大数据资产管理篇10

关键词: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强化

一、创新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技术工作

一方面,建议提高工会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前的物价水平,科学合理的确定工会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在工会资产核算中,适当引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适当引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台账。首先,建议对工会固定资产设置专门的辅助账,参照企业会计中每年年终进行的减值测试方法,合理确定工会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并利用相关的折旧年限,对各项固定资产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现值认定。其次,充分利用固定资产辅助账,做好对实物的使用、维护、预计残值等情况的登记工作,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工会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二、完善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结构

(一)引入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成为风险管理的督促与参与者,传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以法令遵循及财务报告为主轴,须转变为以协助企业总体风险管理为重心的固定资产管理功能,积极参与公司策略决策过程,将公司目标、风险承受度及策略加以连接,以审视公司风险管理程序,并协助公司经营管理阶层,辨认及处理整个企业所有相互关联的风险,包括:针对经营管理阶层的风险评估基础与风险处理策略的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提供改善风险策略的建议,积极协助经营管理阶层掌握机会;依据经验、判断及管理咨询,协助定义尚未确认的风险容忍水平。

(二)完善咨询服务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提升为管理部门咨询服务的对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若能有效发挥提供咨询服务的功能,基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公司本身业务的了解应该优于外界专家,且能作后续有效的追踪服务,其效果更可能超越外界的专家,包括:随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发展,引领公司导入先进的信息作业环境;随时注意公司资产调控规章制度的优缺点,并思考改进缺点的方案,使其运作更有效率,重视工作简化及流程设计,对不适切的作业程序,提出改进方案;要能确实协助经营管理阶层,提升公司营运效果与效率。

三、增进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工作

(一)有效执行固定资产管理作业

为能执行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作业,企业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依该制度,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管理系统,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实施细则、标准审计流程及作业期限等,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及受查单位遵循,并依上级管理部门核定的年度计划,进行年度固定资产管理作业。固定资产管理作业,可针对BSC策略目标、关键绩效(Kpi)、行动方案、绩效考核、风险管理等进行查核,每年并进行一次企业层级内部控制自行检查作业、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及妥适性的复核。另外不定期做法规、政策、策略、指示、重要建议等遵行的查核。另外,针对上级管理部门交办查核事项,甚或舆论与媒体所反应的重要案件,也须办理项目查核。

(二)取得高层管理阶层的强力支持

一是完整参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参与公司各类型的重要会议,以便充分了解公司愿景、使命、核心价值、企业文化、经营策略、管理方针、营运活动等。二是完全独立。独立性是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无偏袒方式执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的能力,免于受到威胁。企业赋予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相对独立性、不受任何干扰的查核权力,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效果。三是足够资源。公司充分支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力、设备、权限及经费。四是充分信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以诚正、客观态度,专业执行职务,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报告内容、建议事项,高层管理阶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信赖。

四、利用大数据机制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服务的接口要求大数据平台提供某些大数据服务。这些服务的过程可能使用现有数据或产生新的数据;可以使用资料储存设备存取这些相关的资料。大数据平台能够提供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内容方面的大数据监控服务,可以监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收集相关的数据,分析竞争力指标的状况。

这种监控的机制可以使用下列方式进行:第一,由执行的服务启动本身进行监控,产生新的数据或使用旧有的数据。这种方式的应用系统需兼顾分析其它指针的功能,使开发与运作方式变得复杂,较单纯的系统难以开发与维护。第二,由执行的服务启动其它服务进行监控,产生新的数据或使用旧有的资料。这种方式的应用系统必须管控其他服务的运作,有额外的负担。第三,由大数据平台启动其它服务进行监控,产生新的数据或使用旧有的数据。启动的其它服务与要求的服务之间的执行顺序无法掌控。可能漏失某段时间的资料。第四,由大数据平台事先启动其它服务进行监控,产生新的数据或使用旧有的资料。启动的其它服务比要求的服务先执行,可以掌控数据的变化。但是,事先启动的其它服务是浪费资源的作为。第五,由大数据平台同时启动其它服务进行监控,产生新的数据或使用旧有的资料。启动的其它服务比要求的服务先执行,可以掌控数据的变化,同时启动的其它服务不会浪费资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