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9:16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与世界接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肩负着为祖国培育新世纪专业人才的使命。所以,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系着信息技术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发展现状与不足

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其他的所有的高校专业都面临着一个同样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期待不符,是一种结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高校扩招导致的人才大于岗位需求的问题。所以,我国的相关机构和部门在认识到了这一形势后,都开始注重研究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和技术。但鉴于种种学科体制和教学计划的限制,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当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到现有的教材和课程的设置的限制,无法真正的实现兼顾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双重培养。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实践活动加以巩固。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专业技术高校并没有协调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出现了两种培养方向的同时缺失,严重的影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所以,也就导致了专业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并不具备与其学科专业特点相符的知识和能力,在毕业生走向社会时无法达到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录用要求。而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社会上对于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急需,解决这种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高校在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改革力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力量和实践的结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观念的了解,我们发现,该学科是一种基于算法理论的学科,要求良好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算法知识和研究能力。也就导致了传统的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潜力,这种教学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这种能力的失衡恰恰是和当下社会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要求相违背的,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多的以操作和动手能力见长的毕业生。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企业要求的失衡。

2.2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原因分析

2.2.1专业定位的调整不及时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方面并没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是停留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和水平。这种专业定位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是导致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2.2教学方法与内容相对落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因而其更新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这种情况下,我国目前的大多数院校并没有针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这一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调整。

2.2.3实习实践环节的忽略

基于传统的高校的教学观念,以及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我国目前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导致了全国目前的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和相关的实习活动,从而也就导致了高校的学生空有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理论知识,而无实践强化的现象。这无疑是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的。

2.2.4师资建设不够完善

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从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师主要是专门的知识传授型教师,他们长期的从事重复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与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相关研究,也不从事其他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活动,单纯的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专职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不足。另外,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不高,且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导致了教师的理论知识的落后。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2

【关键词】计算机;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革新技术之一,不仅影响到工业发展,而且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专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工业机械化生产的主要技术核心。可以说,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互促进。研究计算机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对于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1机电一体化专业概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关乎机械学与电子学的专业领域,其中广泛地应用了诸如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光学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一个新名词,随着工业生产的需求的变化而发展,目前正朝着绿色化、模块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发展趋势,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及相关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电子技术初步成形,人们开始尝试应用电子技术的成功完善机械生产体系,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是由于当时电子技术水平较低,因此无法深入发展[2]。过了十余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研究成果显著。中国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研究起源于1980年,国家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纳入“863计划”,制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战略,目前已取的了一定的成果,虽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可喜的是差距正不断缩小。在工业制造业中,传统的人力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产品生产需求,劳动密集型企业正不断被取代,机电一体化生产体系已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切实地提高了我国的劳动生产效率。

2计算机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应用了多种计算机技术,比如说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深入研究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及深度,是促进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进步的基础性战略。此次以一些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应用广泛的计算机技术为例,简单介绍其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

2.1信息单元和系统控制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

在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中,信息单元和系统控制属于关键性技术,其中信息单元能够将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中来自于各个传感器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适当的信息处理后,深入分析,获取有效信息,在系统的信号控制下正常运作。系统控制则由电路和转换器两部分组成,与信息单元的应用相辅相成。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信息单元和系统控制的正常运转,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因此,要想促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革新。

2.2pLC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具备执行逻辑运算、定时、顺序控制等面向用户的指令的功能,是机械化生产中常用的一类自动化控制技术。pLC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应用的一项核心计算机技术,在以下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1)模拟量控制方面。pLC技术能够灵活地控制机电一体化对象,有效地解决了电气自动化系统运的维护问题;(2)开关量控制方面。pLC技术应用了中间继电器,优化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确保了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同时可确保自动化系统开关控制量的稳定,因此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系统集中控制和位置控制两个领域广泛应用。

2.3软件新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推动其技术水平的提高。合理使用ip构件库、嵌入式iaVa技术等软件新技术,研发出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软件,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发展的一个契机。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中已经实现了对工具性软件、nU软件等多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合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进一步开拓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市场。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领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工业生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要想保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机制下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应用。

3结语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关系到该专业领域的发展速度,因此,要想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就应该深入研究计算机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促进计算机技术与相关高端技术(比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融合使用,切实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推广最新计算机软件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就目前社会发展现状而言,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极快,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的进步,方是该专业领域不断进步的长期战略[3]。

作者:刘聪单位: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纪俐,刘红军.pLC气压综合实验台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4):34~35.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数字艺术

thinkingCausebytheCalculatortechniqueandthenumericalartprofessionalRelation

LiYe

(ShaoguantechnicianinstituteGuangdongShaoguan512023)

【abstract】inrecentyears,Guangdongprovincemoveprofessions,suchasmanandmeetingexhibition...etc.asnewlyarisenprofession,Beintechnician'scollegeinthewholeprovincecarryonfreelysolicittingstudents,thenprovincepublicfinancetotheseprofessioncarryonahomologouspublicfinancesubsidy,thestudentthendismissesschoolfeesabouttwoyears.provincealllevelstechnician'scollegeintheGuangdongalsomostlystartssetupthisprofessiontocarryonsolicitstudentsandsurelyhaveamongthemsomehavealreadyownedthattypeofprofessiontodotolearnexperienceanabovecollegeformorethan10years,alsodon'tlacktomultiplybypolicyeastbreezetosetupthisprofessionalcollegeamongthem.

【Keywords】computertechnology;digitalart

1引言

近年来,广东省把动漫、会展等专业作为新兴行业,在全省技工院校进行免费招生,而多数新开设这类专业的院校,则把数字艺术类专业划归到了计算机相关专业下面,专业名称也有诸如计算机动画制作、计算机广告设计(会展方向)等叫法。韶关市技师学院开设这类专业已有五六年的历史,学院将这类专业划归到计算机相关专业下,所以在这里简单地谈一谈对计算机技术与数字艺术融合发展的看法。

本文并不想讨论把数字艺术设计划归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的合理性,毕竟从开设这一类专业比较早的高等院校的先例来看,高校亦是如此。在这一类专业出现之初,很多高校也将这一类专业放在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中,当然也有将这一类专业划归到艺术类专业中。那么从数字艺术产生过程来看,数字艺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可见,数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离不开计算机相关技术。

从数字艺术的定义来看,广义上讲,广义的数字艺术就是数字化的艺术,比如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的平面设计、以万维网为媒介传播的所谓“纯艺术”,甚至手机铃声等等,只要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都可以归类到数字艺术。数字艺术作品一般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了数字技术手段。数字艺术包括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设计、新媒体艺术等。

交互媒体设计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例如以万维网为载体的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以手机为载体的彩信设计、wap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等;数字影像艺术包括数字动画、DV电影、数字影视广告和片头等;虚拟现实设计是指数字博物馆、数字商城这样的虚拟空间设计;新媒体艺术对应传统美术、雕塑,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和材料的纯艺术形式。

狭义上讲,狭义的数字艺术一般指的是用计算机处理或制作出和艺术有关的设计、影音、动画或其它艺术作品,相对于传统艺术作品,它在传播、存储、复制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称之为CG。从事数字艺术的人在我国也从量的变化提升到了质的变化,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同时也覆盖到了行业的各个层面。数字艺术是建立在电脑硬件和数字艺术软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数字艺术的发展也依附于它们。在这方面,有很多软件公司走在了前面,如adobe软件公司、autodesk公司等。adobe数字艺术学院就是一个不错的数字艺术学习交流平台。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在数字艺术设计中的地位。计算机技术对于数字艺术来讲,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实现的方法。数字艺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名合格的数字艺术行业从业者,应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譬如说,图形图像软件的使用、动画剪辑软件的使用等。相对来讲,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字艺术,譬如说图形界面的开发等。随着it软件的开发量越来越大,对于界面设计人员的需求则更为突出,这一点从各大求职网站中的招聘广告中可以看到,尤其是对于既懂编程又懂界面设计的复合性人才更是情有独钟,这一点应引起广大it人士的注意。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与数字艺术领域的交叉重合。

在国外it公司里,总是离不开从事数字艺术专业从业人员,他们叫做“GraphicDesigner”。GraphicDesigner的工作稳定性很高,经济繁荣时期毫无疑问,即使经济下滑时期,仍不会有很大影响。以前几年为例,北美的大规模裁员浪潮,给高科技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放慢了高科技产品的开发速度,实际上它是对泡沫经济的反弹,不能彻底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也绝不能影响到设计领域。近几年,世界各国经济不景气,但是建筑业却高度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装潢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领域极其兴旺,大量职位虚位以待。随着各国的经济明显好转,产品开发的脚步正在加快,商业美术设计领域将进一步获得巨大发展,相对应的必然是需求大量专业人才,GraphicDesign显然是具有灿烂的就业前景。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把手中的智能手机看做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延伸。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应用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地对手机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现在智能手机上可以安装各种不同的图形处理软件,这些软件的性能已经不逊色于早期计算机系统中的同类型软件,同时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设备中手触式的设计普及,从事美术艺术设计的人员完全可以把工作从纸张和画笔的工作环境下,移植到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工具的平台上,而且这样的平台相比较原始的平台具有更多的优势。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计算机技术与数字艺术看做基因的双螺旋,他们已经从合适的切入点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作为技工院校的教育来讲,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数字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新兴行业中,正是技工院校发挥社会责任的好舞台,好战场。

参考文献

[l]李兴国.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1日出版.

[2]李颖,董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01.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学科特点

0引言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然而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牢固掌握这些技术和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尤其是先进的新技术和工具。无论是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还是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熟练掌握。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国内许多院校曾广泛掀起了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热潮。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科定位、教学方法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1计算机专业英语培养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具有一定的读、译、说、写、听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计算机英语资料,从而获得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www.133229.com但是依据学情、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应按层次确立培养目标。

层次一:培养学生掌握常用学生计算机专业词汇词库。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现代计算机专业词汇,做到熟练地看懂计算机屏幕信息的英文提示、菜单、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等。

层次二:培养学生掌握英文专业资料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资料,能阅读和翻译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等应用型资料。

层次三:培养英文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2计算机专业英语特点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种,和普通英语有着本质的区别,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2.1语法特点:①长句多。②被动语句多。③祈使语句多。④专业术语多。⑤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⑥缩略语多。⑦一词多义。

2.2时效性强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专业科技英语的主要特点。

2.3教学和教材的适用性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图形图像设计等,不同的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依据学情、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教学目标层次的不同选择适用的教材,或者,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应以实际岗位需求指导教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认识不足、教学考核手段单一、教材建设缺乏差异性的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3.1以具体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为线索,引入英语专业词汇及术语的教学将计算机英语中的专业词汇,以具体计算机相关专业为线索,通过以讲授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为主,引入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词汇,还能够了解有信息含量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体会到术语与相关专业知识的语言上的天然关联,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时,大家可能已经了解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但是不能和相关专业词汇联系上,通过使用计算机专业词汇来重新描述计算机系统组成图,使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又加深了对专业词汇的感性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中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中巩固专业知识。

3.2分模块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培养目标选择模块实施教学依据教学的层次目标和培养方向,可以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软件专业方向知识模块”、“网络专业方向知识模块”、“图形图像专业方向知识模块”、“硬件专业方向知识模块”等。

“基础知识模块”的英语知识可包括:

计算机的分类组成、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常用软件应用等模块。学生在巩固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到了必备的专业英语词汇。各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知识模块”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可以选学相应的“专业方向知识模块”。

比如,软件方向的就将重点落在不同开发工具软件调试时的出错提示,可以以c语言、c++、java语言为例实施教学,网络方向的可将侧重点放在网络的常用命令,网络的配置命令等知识上。图形方向的将重点放在英文版图形操作软件,如flash,photoshop,fireworks,3dmax,dreamwaver等软件的菜单及应用上。

3.3合理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开设时间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的教学步调不一致的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在这里我们可以灵活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时间。

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专业英语课,使专业英语、公共英语贯穿大学整个三年的学习,并与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步,并且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应与本学年、本学期的专业课程紧密相关。这样,一方面学生所学的专业英语,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也及时解除了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英语词意不明确而带来的障碍,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积极配合和促进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英语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研究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不断修正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目标,相信会更好地实现计算机专业英语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教学目的,从而达到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5

关键词:高职;大数据;计算机专业

0引言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信息技术领域规模发展速度迅猛,面对日渐庞大的信息技术市场,高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要做的就是向计算机领域输送技能型人才,根据市场传来的反馈,计算机专业的开设对国内信息技术领域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信息技术市场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确保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目标的最大化实现,也为了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各高职的一线教师需要做好对计算机领域前沿知识的实时掌握,以便更好地融入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另一方面,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达,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种领域进行改造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计算机专业未来需要探索的方向,教师需要在以计算机科技为背景的计算机教学中确保课程价值获得最大化实现。因此,本文将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大数据相关内容相结合,进而构建出一套具有实用性的专业教学体系。

1相关概念阐述

1.1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计算机专业,顾名思义是为计算机领域培养专业性的人才的专业,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市场的需求日新月异,所以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也必须随时更新。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堂所教授的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不能灵活地与就业或者是实际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且,在传统的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缺少实践,再加上缺少对大数据、o2o等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探索,导致学生对一些前沿领域的互联网知识的接触较少,进而没有比较详实的了解,导致学生的竞争力也在被削弱。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让高职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一些先进的知识,需要在日后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要通过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来为学生的发展做好保障性工作。

1.2大数据背景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信息科技也被应用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技术便是其中的代表。在职业教育方面,大数据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相应的数据,常见的有学生的反馈、其他教师反馈、社会企业反馈等客观数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依靠相应的大数据平台和相关技术,来对客观信息进行挖掘、解析、存储和融合,帮助教师对教学信息反馈进行梳理,从而找出教学薄弱的地方,此外大数据系统还能够被应用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分析中,让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规律和特点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从而制定出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案;其次是教学内容,在职业教育,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教育中,大数据无疑是当前互联网领域的热点,学生学习大数据方面的知识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优势,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领域的市场风向,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顺利地与工作岗位进行对接,所以针对大数据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引入十分有必要。

2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优化

2.1教学目标

在基于大数据环境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相关教师和学校应该针对大数据的技术特点,来进行相关教学的引入。并且突出大数据的特点,将大数据课程化繁为简,将大数据技术的关键点进行提取。比如在传统教学中,Java相关课程占了不少课时,但如果涉及到大数据技术,那么Java知识点只是其中的基础,SpringmVC、myBatis和Javaweb等知识点才是大数据技术的重点。所以教师需要斟酌性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删改,避免非重要课程占据相关课时,同时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摄取相关大数据知识,了解大数据领域前沿方向,方便对相关大数据教学内容进行改动,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打下基础,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就业优势。

2.2教学模式

大数据技术是对大数据理论的具体显现,然而各种数据挖掘、数据检索、数据库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要想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用、顶用的优秀人才,就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吸收和对接。所以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要注重大数据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基础理论的培养,要能够与企业岗位形成对接,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模式来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课程加以补充,让学生接受大数据教学直接依照岗位需求进行调整,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减少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对于高职阶段的教学来说,在课前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进行预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的概念和应用。比如在进行在关于局域网和广域网部分的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比如“当前最受欢迎的局域网”“当前最受欢迎的广域网”等问题,学生在观察数据之后由教师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局域网和广域网受欢迎的原因进行列举,进而导入知识点的学习。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虚拟动画或者过程演示的方法,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授。教师还可以借助声音、视频或者动漫画等形式增加教学课件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在讲授“windows系统”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用微软公司的不同产品所处时代的不同和市场定位不同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根据背景材料分组讨论,提出他们的见解或想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形象深刻地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教学方向

高职计算机专业应在专业授课时更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教师可以应用大数据思维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具体情况的了解,通过学生的考核成绩、日常行为登记、各个教师对于该学生的印象等来对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性格进行总结,并在教学中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资源的调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比如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平台,来统计学生学习方面的大数据,让教师能够获得学生学习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帮助教师完善对学生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思考

1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成为了人们常用的工具之一。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从事网页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等工作,良好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后续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专业英语词汇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计算机专业文献,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最新计算机技术信息,为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解决与计算机专业英语相关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和应用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已成为高职教育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英语已经成为必备的工具之一。因此,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等专业都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英语》课程,但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差都不尽如人意。(1)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课堂上,教师以讲解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学生认识不够。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等专业课程学习,而对计算机英语学习就比较忽视,学生只是希望期末考试及格,完成学分。因此,在学习计算机英语时,学生忽视了计算机英语的重要性。(3)师资力量缺乏。教授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较好的英语基础,也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如果是英语专业的老师教授这门课程,其计算机专业知识不足,大多按照大学英语的授课模式来授课,注重的是语言点的学习,体现不了计算机英语的专业性;如果是计算机专业老师教授这门课程,其英语水平又不够,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语言方面的问题。因此,从事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不容乐观。

3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思考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开设《计算机英语》课程,旨在让学生能读懂有关计算机专业的英文资料,了解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3.1丰富教学手段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电影、计算机、多媒体等融入到计算机教学课堂,制作精美丰富有趣的课件,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介绍与计算机相关的英语词汇,把英语和计算机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把专业性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使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2提高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熟练地使用专业英语,就会影响对计算机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认识到,要想学好计算机,就离不开英语,英语是学好计算机的必要工具。只有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和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计算机英语。

3.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计算机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承担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老师们不但要有过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语言教学的规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访求,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培养一批跨学科的“双师型”人才,为计算机英语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4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掌握了计算机英语这种语言工具,就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国外最新计算机技术和动态信息。因此,计算机英语是高职院校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英语的重要性,丰富教学手段,扩展阅读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加强和提高师资力量,不断地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皎.浅析计算机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14,10:77~78.

[2]朱静宜.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903~905.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7

关键词:高等院校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88-02

计算机相关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随着国内外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其不仅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而且对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拥有庞大的在校生规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人才进入就业市场,但由于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和it企业市场需求的脱节,使得it企业往往较难直接获得符合其要求的计算机人才,这也造成了计算机人才成为目前制约我国it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6年推出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简称CC2006)[1],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下述的三种类型、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CC2006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指出了以“专业方向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并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特别地,CC2006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此外,国务院在2011年《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在其人才政策别强调,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性人才,这进一步指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和需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具有知识结构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使得目前计算机学科各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通用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尤其西部偏远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外语水平薄弱,这些都对计算机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目前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模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需要从事专业社会实践的工程型人才。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有不同的层次定位,相应的学科发展也要有不同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确定高目标、追求高层次,盲目照搬普通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这使得高校在教材选择、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模式和培养手段的运用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又具有知识结构新、发展速度快、重实践操作等特点,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通用的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以基础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往往占主导地位[2]。课程设置多是在计算机学科传统课程基础上,增加些电子硬件类和软件类课程,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和基础,对计算机工程类领域的知识涵盖面窄,这也造成了计算机工程类学科发展和其相关产业现状的脱节。

最后,综合实践环节薄弱。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新兴学科,这就要求其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来自不同领域背景的工程项目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类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现行各地方高校的教育体制滞后于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及需求的问题[3]。多数高校依然沿用陈旧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基础学习中,忽略了指导学生将各专业课程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的揉合在一起,致使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严重失衡。

2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计算机工程类专业具有适应面广、涵盖技术领域多、发展变化快等特点。特别是在21纪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时代,计算机工程类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入而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发展的整体形势,创建工程型计算机特色专业,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专业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实践实验条件充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这里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国家教育部对计算机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其他大学的办学经验,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培养工程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保质量、重特色,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更好地培养出侧重于工程型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其次,要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早期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主要依赖于CC2004(ComputingCurriculum2004,计算机学科教程)[4]。在制定具体课程时,现阶段高校应结合培养工程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并按需修整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性课程,增加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宽、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得调整后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仅实用性强,而且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优势个性化发展。

再次,要加强计算机工程专业英语学习。在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由于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计算机程序和命令是由英文命名的变量和函数等来编写的,其代码的相关注释也都是用英文表述的。另外,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快且知识更新周期短,所以往往最新和最前沿的相关文献综述、技术文档、以及研究进展报告等也都是由英文撰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自身生源特点,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和在高年级的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双语课,这样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对于计算机学科工程型人才来说,应用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高度重视实践教学[5]。通过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现状,将实践教学建设的目标定为研究构建计算机专业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内容调整、整合,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定期重新修订,丰富和充实新的应用技术;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实验室,开展计算机工程类课程的相关实验,这样搭起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具体实践的桥梁,使得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实习实训,增加本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长期基地,开展依托企业的定制培训和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结语

计算机类相关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信息产业,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摸索总结。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教育培养规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构筑专业教学平台,加大实践环节力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综合提高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3.

[2]张仰森,赵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9):89-92.

[3]郭银章,曾建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6-9.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8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孙君顶(1975-),男,河南邓州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毋小省(1974-),女,河南沁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JG023、2012JG0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45-02

为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颁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006年)、《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2007年)及《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2008年)等系列著作,指导及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着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精神,结合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指委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品牌专业,全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继2008年获得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获得了国家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我校从专业改革目标、专业改革方案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1]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确定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第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的目标。第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成功的经验;了解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状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制订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规划。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2]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

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3]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2.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目标后,接着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的问题,即如何围绕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我校坚持培养方案要以体现优化知识结构、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为原则;以“体系优化、内容先进、结构合理”为目标,努力汲取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教学指导方针。依据该方针,我校在培养方案的制订及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1)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所颁发的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内容。建设由学术、技术、职业和人文交织的刚性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柔性课程模块,共同组成“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渗透”的多元课程体系。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9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土建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已经由来已久,众多的教学实践者和广大的业内人士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土建专业的结合度变得愈加紧密,计算机技术在土建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1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总的情况来看,土建专业在教学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也就是说,到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CaD、CaaD、Bim等软件和技术已经大大方方地走进了高职土建专业的课堂。照本宣科和手工制图在计算机时代虽然还在某种意义和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但渐行渐远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2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院校方面

有的高职院校知道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土建专业的教学上是明智和前瞻的选择,但不舍得花钱。教师的多媒体演示需要钱,培训需要钱,学生的学习电脑需要钱,购置超前的软件需要钱,很多院校在钱的面前望而却步了。当然说投入是一种很好的掩饰,最主要的还是观念的问题,眼界的问题,态度的问题,责任的问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或者说解决的不好,影响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在土建专业教学的应用问题,而这个应用的问题却是肯定要受到影响的,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师资方面

观念更新了,硬件配齐了,师资又成问题了。有的土建专业教师计算机水平不高,有的计算机教师土建专业知识基本为零。当下,在高职院校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所以说,加强土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培训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培养造就一批既有精深的土建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师,才能把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土建专业的教学过程和改革之中,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实践者。

2.3学生方面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直接受益者应该是学生。但是,有一个现象很让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土建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课堂上,不是按照老师和课程的要求认真操作,或者浏览网页,或者做别的什么,总之把有限的资源毫不犹豫地浪费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了信心,认为以后用计算机做土建工程是工程师的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动力不足,缺乏认真刻苦的态度,缺少钻研的精神,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其实,他们没有想到,未来的一大部分高端土建人才正是从他们中间产生的。

3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是专业本身的具体要求。土建类专业包罗万象,既有国计民生,又有小家小户;既有经济社会,又有个人家庭;既有高大全,也有矮小精。总之,充满了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计算机技术也是如此。土建专业必须依赖计算机技术才能做大做强[2]。这不光是笔者的断言,更是一种趋势,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种趋势面前,土建专业呼唤计算机,需要计算机为其添砖加瓦,为其保驾护航,为其发扬光大。二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端的实用型人才,高职土建专业培养的是高端的土建预算、设计、监理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高超娴熟的计算机技能,因为,未来的土建,将是计算机技术下的土建,计算机技术将涵盖土建工程的全过程。所以,在土建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正确取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有所得,而且能够学以致用。

4关于计算机专业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的建议

第一,更新观念是关键。我们认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土建专业教学实践,虽然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应用方向、学生态度、师资水平等不无关系,但关键在于执教的观念。作为同职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接受这种应用的趋势。更新观念,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专业的界限,促成两个专业的深度融合和高效整合,使两种资源的潜在力量发挥到最佳状态;更新观念,还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着眼于高职教育和土建专业的未来,学习兄弟院校和国外先进的做法,有借鉴地吸收,人为我用,既有有特色,又要有创新;更新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放弃,敢于接受。时代风云变幻,技术日新月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每要面对选择,甚至抉择,观念新了,勇气自然就有了,过去的那种“听了激动、看了感动、回来不动”的现象不能再有了,走出去,就要有所得,回来之后就要有所作为。

第二,舍得投入是保障。说到投入,很多人都头疼。但是,既然认准了方向,看准了趋势,就要舍得投入。排除头脑一热的“政绩”工程和决策欠妥的“问题”工程,任何投入都应该是良性的,都是可以产生效益的,当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种效益并非单纯的经济方面的,更主要的是它的社会效益。培养的人才越好,越实用,越热门,说明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得到的尊重和赞誉也越多,生源、体制、机制等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也就会相应得到缓解和解决,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路子。对于投入问题,也不是院校一方面的事情,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也都重担在肩,难推其责。所以,要保证投入,必须进行统筹考虑,制定规划,设立目标,加强跟踪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把资金的利用率提到最高。

第三,深化改革是根本。在我国,任何事情都可以与改革联系起来,土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也是如此。要做好这件事情,必须要有改革的精神、改革的勇气和改革的智慧。计算机技术在土建专业教学的应用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教学理念的改革、专业融合的改革、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训方式的改革,还有体制、机制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基本上覆盖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只有也只能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让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鲜活的面貌和充沛的后劲,这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事半功倍。总之,计算机技术在土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什么新话题,也不是什么新课题,关键是时代在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随之快速更新,其在土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且显现出更加实际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计算机技术与土建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土建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将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闫磊,杜富强,王博.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在土建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01).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技术行业需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095-02

经济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推动有密切关系,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国家大力支持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推广,各高校顺应时代需求,广泛开设相关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需要高素质软件人才的大力支持,我国各大高校虽然开设计算机软件专业,并有很大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步入社会,但是许多企业计算机软件相关岗位依然缺乏相关人才,主要是因为企业所需人才与高校专业培养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1]。该文通过分析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着重探讨人才培养策略,以尽快解决这种矛盾。

1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较为缓慢,时间较长,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计算机软件行业也在迅猛发展[2]。各高职高专院校顺应求职需要,广泛开设相关专业,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从源头出发,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虽然整体趋势稳步快速发展,但是日益增长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行业需求现状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一方面是大量待业求职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另一方面是寻求高素质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人才的企业单位,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及时调整教学培养思路,按照该行业相关需求进行相关专业培养,以早日缓解这种现状,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发展步伐。

2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专业课程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目前国内各大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多延续常规教学模式,单纯追求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而忽视实际实用技能培训,不仅如此,教材内容陈旧,与新时期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行业需求严重脱节,未能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学生理论学习相对滞后[3]。在教学方法中,虽然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多院校普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但是教师对于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目前所进行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法与就业企业所需人才要求逐渐相背离,教材内容未能根据行业需求做及时调整,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面临毕业之后就业困难的现状。

第二,缺乏优质教师队伍,现有师资综合素质差。现任高职高专院校软件专业教师的多为未经过专业培训任教时间较长的教师,这些教师年龄较大,对于理论知识传授能力强,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另一部分任教老师则为大学毕业直接参与到教师队伍中的毕业生,自身缺乏相应软件行业从业经验,缺乏同行业之间生产现状认识,对该行业所需新技术了解程度低,专业技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

第三,学校缺乏软件教学设备,实训条件落后。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专门计算机实训机房,但是有限的教学设备与大量生源之间致使学生上网、上机时间、实训锻炼机会明显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校有限的资金补给无法满足学生接触行业最新设备,软件教学质量落后,学校现有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3与行业需求现状相符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师资质量。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普遍存在课程教材落后、更新不及时等情况。教学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与当今最新技术及软件设施明显脱节[4]。为保证学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与最新技术相接轨,各高校应实时掌握最新软件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完善教学内容,与各行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准确掌握软件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相关专业教师授课是学生软件学习主要来源之一,对学生软件知识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紧跟行业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师资队伍建设,与前沿科技相统一,及时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软件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及专业技术掌握水平。

第二,完善教学方法及课程大纲。实际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常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应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及课程大纲,增加计算机软件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课程大纲内容设置,多采用新型教学方式传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授课形式,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内容新奇,这与当今软件技术专业走向相符合。教学过程应该提倡课程驱动教学模式,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实践机会,将课堂所学知识加以融会贯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团队配合与实践能力,教师课堂形式多样,提倡启发式教学,减少单一传授模式,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制定相应考核标准,锻炼学生实践技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应摒弃传统教学中应试教育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考核标准。制定的考核标准应该重点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能力,教师需要加强责任感,对于考核制度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调整,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培养更加优质的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为己任[6]。

第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国内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作为主要任务,开设多门理论知识课程,实践教育课程虽有涉及,但是并未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导致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增大学生就业压力。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自身校情,联合当地优质企业作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实训环境,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将整体理论课程进行有计划调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训体验,增加学生对于该行业的认知与兴趣,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全球信息继续不断完善,计算机软件技术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增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满足日益增长需求,各高职高专院校增设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从而为社会培养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及师资综合素质,尽快掌握新技术新发展以适应当前行业需求,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性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琳.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软件工程师,2014,17(8):21-22.

[2]李江洪.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4,1(11):195-197.

[3]邓卫民.高职高专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教学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案[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5,5(2):33-34.

[4]王大林.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2016,7(1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