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建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1:35

公共艺术建筑篇1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公共艺术建筑篇2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abstract:buildingontheartofshapingspaceform,tomeetthepublicartspace,thespiritualneedsoflife,architecturalformofurbanpublicartisauniquepublicart,itisthearchitectureforthepublicexpressionofaforms,throughtheuseofavarietyofarchitecturalmodelinglanguage,thearchitecturalspaceasapublicvehicleforartisticexpression,activeuseofbuildingspacethatcanbeusedinavarietyofelements,andusingavarietyofartisticformsandtechniquestobringasymbolofpublicartsemantic,aestheticandculturalspiritintothearchitecturalspaceenvironment,sothatthepublicspaceofurbanarchitecturalenvironmentismoreprofoundandemotionalexperienceoftheaestheticexperience 

keywords:art,publicart,citybuilding,architecturalform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3]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公共艺术建筑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建筑;形态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的结构艺术

结构是建筑存在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通过结构技术的创造和运用,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变的更加强烈和明显,结构的美学作用日益成为建筑公共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艺术的结构美包括支撑意义的建筑结构和哲学或语言学上的结构定义两方面的理解。支撑意义的建筑结构要支撑和构成整个建筑物,并提供相应的空间来供大众使用,因此其机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审美需求。建筑的结构体系及构造形式的研究是建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造型奇特或是有特殊结构要求的建筑来说,其复杂的结构构造本身就具有形式美感,并散发着非同一般的艺术气息。在某些意义上,建筑和结构是一件建筑作品不同角度的度量,“建筑即是结构,结构即是建筑”。建筑与结构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哲学

关系。一座建筑是由复杂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如果将色调、采光、温湿度等也看作是建筑的层次结构的话,这些层次结构的设计不仅需要有使用功能,还需要有艺术审美功能。

以鸟巢为例,设计师赫尔佐格・德梅龙通过桁架的交错构架,运用抽象、相似的手法模拟自然形态下的鸟巢结构,赋予体育馆以原生态的生命力,并使部分桁架承担其交通功能,增加其功能实用性。赫尔佐格德梅龙将“鸟巢”的外部建筑表皮,内部结构支撑,空间功能构成都通过建筑结构构成来实现,虽然其中也存在着经济上的浪费,和施工技术的不成熟,但是将材料、结构、形式相交融的想法,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2、建筑的色彩艺术

对于一切利用造型的方式产生视觉效果的艺术活动来讲,色彩是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并被广泛和巧妙的运用着。色彩在绘画、服饰等设计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在公共艺术与建筑的交融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了解研究大众对色彩的感知和反应,研究色彩在建筑设计作品中的表现力,对于理解和把握色彩对公共建筑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点、线、面、体、材质和色彩这些建筑视觉造型元素中,色彩是其中最能创造气氛及传达情感的。秩序、节奏和变化是色彩表现技法的重要因素,它们是设计具有美感的作品的必备的因素。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运用会破坏建筑造型效果。在造型设计过程中,不能孤立表现色彩,而色彩必须要服从形体的构成关系。

以“水立方”为例,“水立方”在白天披着淡蓝色的“外衣”,而这种淡蓝色与天空的颜色接近,让人联想到大海与天空,水天相接,这种来自大自然的色调,给人自然恬静的感觉;夜幕降临,水立方通过自身的照明,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它的玲珑剔透、恬静迷人的特征。利用灯光延续了水“可变”的特质,光影的变幻时而是晶莹剔透的晶体,时而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亦可通过模拟水下光感产生水中的折射、透射和反射,形成视觉上的进深感和体积感。而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展现出不同的色彩搭配和不同的图案结构,让人有亦真亦幻的感觉,这正是设计中变幻的主题。

3、建筑的材料艺术

材料是阐释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物质基础。对材料构成形式、肌理美感的营造、材质搭配及材料与工艺结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是营造优质公共艺术的重要环节。在公共艺术与建筑交融的过程中,材料,作为建筑――这一特殊公共艺术的功能组成部分,逐渐摆脱功能与结构的限制,以表皮――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展示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和获取量增大。信息的表达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媒体、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的信息传播方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各种信息符号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表皮设计当中。建筑师试图通过建筑表皮捕捉来自信息时代的精神,反映信息时代的特征,通过建筑表皮设计,使人们参与到建筑表皮的欣赏和评价之中,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筑表皮上的LeD灯带、灯管、电子液晶屏幕、各种印刷方式的公告牌等使建筑表皮披上了生动的静态或动感的文字、图案等信息符号的外衣。这些信息被嵌入建筑表皮内部,而不是作为附属品粘贴在建筑表皮上,建筑表皮和信息符号合为一体。表皮是表达信息的表皮;信息是构建表皮的信息。建筑表皮成为信息的载体,真正实现建筑表皮和信息符号的一体化,具有信息特征的媒体化表皮逐渐取代了传统立面要素语言,如比例、尺寸、体量等。这将扩展和突破建筑自身特有的语言,改变我们对建筑模式视觉审美观。将来我们会被充满信息特征的建筑表皮所包围。

参考文献

[1]张绍龙,张华强.现代建筑形象发展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

公共艺术建筑篇4

关键词:公共建筑;1933老场坊;创意产业

1建筑背景分析

1933老场坊是建于1933年的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最为现代化的屠宰场,是根据宰牲工艺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的机器。主体结构是由东、南、西、北4栋高低不一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围合成的四方形厂区,正中是一座24边形的圆楼。方、圆楼之间通过26座廊桥连接,各层上下交错,貌似迷宫,其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伞形柱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至2002年彻底停用时已破败不堪,但其价值并未被彻底埋没,通过竞标,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成功获得了1933老场坊的改造项目,以将废弃的工业遗产盘活,改造成为一个时尚中心。

21933老场坊改造设计

2.1改造设计思路

1933老场坊作为工业遗产中的一类特殊性建筑,其无论是功能性质、设计美感、历史渊源,建筑形式都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厂房建筑,即使内部空间被多种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材料割裂,部分空间受到破坏和损毁,其仍然具有强烈的工业美感和建筑魅力。负责改造修缮设计的总设计师的态度是,“没什么棘手的,就是清理干净,不作任何处理就好了,建筑本身就很有魅力,千万不要乱加”。在空间内部细节的改造上,设计也遵循了“无为”的思想原则,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做“减法”,尽量还原建筑原有的真实性。建筑室内饰面材料各异,不同年代和尺寸的面料混杂且多为严重损坏,在改造中最大限度剥离没有价值的墙面和饰面,按原工艺、原材料复原水泥抹面后通体打磨,保持风格一致,显露出一种理性的节制感。而对于功能性分隔空间和新增所需设备都采用了可逆性原则,在建筑底层拱廊的立面原为镂空设计,由于风格凌乱,改造时使用了可拆卸的活动式橱窗遮挡,降低了对原本结构的影响且方便在恢复原貌时拆除。

2.2改造设计手法

其一,无梁板结构和八角形柱帽。无梁板结构最初由国外建筑师特纳成熟使用,他在1905~1906年最先使用扩大的蘑菇柱头,在直角和对角的柱之间用了四层加固的钢筋,梁的省略增加了额外的建筑空间,允许楼板的降低。板底平整是无梁楼盖的优点,其可以不吊顶直接粉刷天花,结构高度小,与普通梁式楼盖相比,可显著降低层高。宰牲场选取无梁楼盖作为结构原型,获得了平整的天花和一定层高下的最大净高空间,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其二,廊桥空间。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出于对“宰牲”工艺需求,建筑设计成“回”字型,外圈和内圈均有较多连通的桥梁,在当初的建筑设计中通过丰富的天桥体系汇集牲口到中心核,要比通过内环集中处理更省走廊宽度,从而增大了建筑内部的中庭空间,获得了更多采光和通风空间。

其三,轻钢屋面。该建筑中心圆区顶层为后期增加的一个简易轻钢结构石棉瓦顶,改造将中心圆区的1~3层作为一个整体,上部用钢结构玻璃地板进行分隔后形成一个观演舞台,4~5层部分在覆盖了一个大型圆形钢球铰架屋面后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大厅,解决了原本建筑没有集中空间的缺憾。老场坊的主体建筑沿用的是早期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论是外立面还是内部都严谨地沿用了早期水泥朴素稳重的风格。而在圆形大厅则集中使用了黑色钢骨和大量统一的落地玻璃等现代材质,不仅是四周环绕的窗,甚至舞台地面也用玻璃搭建,在老场坊整体温和质朴的历史厚度中加入了一份锐利的先锋气息。

31933老场坊改造的价值意义

建筑有三个生命:一是功能生命,二是结构生命,三是文化生命。该建筑的功能生命――屠宰场的使用已经结束,结构已步入老年,但文化的价值反而凸现,具有神秘感的廊桥空间无疑是现实建筑中独一无二的。设计完成后,最想提及并强调的主要元素或特色是通过水泥饰面的打磨而保留了神秘而丰富的廊桥空间,通过金属和玻璃而加入了时代的元素,并保持了与历史的距离。这个项目中最大的挑战是保持建筑的神秘空间,同时又能为现代所用。该建筑当时是根据宰牲的工艺进行设计的,是功能主义的工业建筑,当时的设师并非想创造一个非凡的空间。

3.1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从城市整体规划上具有平面规模大,拥有良好的城市交通便利条件和大容量的基础设施等优势,在未来的更新和改造发展上具有良好的先决条件。出于对城市脉络的综合考量,1933老场坊选址定于沙泾路,此地距离铁路与码头较近,方便利用港口的运输能力疏散生产污物,利用铁路运输肉制品售卖,其先天优势都为后期的改造工程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1933老场坊改造后,由原本的工业空间转为民用空间,因老场坊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其作商业项目使用便可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提高商用价值。同时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上海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3.2公共价值

1933老场坊属于工业常规性空间,具有空间尺度均衡适宜的特点,可以向商用、住房、展览等多种功能方向升级和置换,通过合适的改造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而该建筑的新功能定位由原来的工业建筑调整为一个时尚场所,包含了展览、奢侈品售卖、休闲餐饮、酒吧等休闲娱乐的场所,其得益于工业建筑本身灵活开敞的空间布局,使室内出租部分可以根据使用商家不同风格的要求,进行更灵活的创意空间布置。

3.3历史文化价值

大多数工业废弃用地均有着强烈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它们触及到了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感情和记忆。而1933老场坊独特的历史背景,幽闭的建筑空间,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带来的强烈光影对比,使其一度成为沪上摄影师最为之疯狂的探险乐园,它毁坏及衰败的主题形象,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老场坊在二楼设置展区空间,定期展示艺术家的作品,供参观者免费观展,其浓厚的文化价值,也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前来驻足。

改造后的1933老场坊,除了引进各种创意商铺及开展各类时尚宴会,越来越多的导演也开始青睐这块被改造后的“工业遗珠”,它的“美丽”得到了电影导演们的认可。周星驰拍摄的《功夫》,片中独特的伞柱体就是取拍自老场坊;《小时代》导演郭敬明更是将电影中重头戏的“时装秀”部分全部放在了老场坊中,随着几位主演时隐时现的穿梭,老场坊中高低错落的旋梯与廊桥,形成了奇妙的光线流动,老场坊带来的大气、简约和优雅也为影片添彩不少。

公共艺术建筑篇5

关键词:陶瓷艺术;公共环境

现在,陶艺已广泛地进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家居休闲到建筑设计,从个人创作到公共艺术,几乎无所不包。现代陶艺分成三个部分,即实用陶艺、陶艺雕塑和公共环境陶艺。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环境陶艺。

一、建筑环境与陶艺的历史追溯

有人把陶瓷称为“最简单和最复杂的东西”,这无非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其简单是因为它的塑材是无处不有,就地可取的泥土;而复杂不仅在于它是人类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还在于它是人类心智、情感思想的反映。透过陶器我们看到了人类通过大脑与双手的和谐,主动有机地把握和控制着天然材料,使之按照人的意志和想象成型的这一划时代的创举。在我国,建筑与陶瓷的结合,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商代,已有陶瓷排水管,使当时夯土结实的城市建筑地下排水得到妥善解决。其实环境陶艺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古老的历史。如公元前7世纪至6世纪新巴比伦《彩釉砖浮雕壁画》、《伊斯塔尔门》等是比较古老的代表作品。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陶艺家在建筑和环境领域开始施展才华并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如日本的会田雄亮设计制作的陶艺景观工程如《水之庭》《陶和水》《水阶》等作品,以其环境陶艺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底蕴获得过日本吉田五十八建筑奖。还有日本藤原郁三《水的化石》、路易・弗兰塞《发展的浜松》、布鲁斯・霍德《西部之征》、美国的乔治・弗斯曼的《乐园》、利根山光人《生命之树》等。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家开始注重作品的环境性要求特征,都从不同的视野出发开始涉足于公共领域的环境陶艺创作。如中国的黄涣义,美国的温・黑格比,澳大利亚的吴森林,日本的伊藤公象等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建筑和环境艺术中来,使陶艺在更广阔的领域走进人们的生活。环境陶艺对于建筑环境的参与,是作为一种生活艺术美和人类对于自然改造的特殊情结出现的,是陶艺家们开拓泥与火的本质性能重新发挥传统艺术美的真正体现。环境陶艺是摆脱家具陈设的固有样式而真正发挥其特长的艺术新形式。“建筑首先是精神的蔽所,其次才是身体的蔽所。”“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环境陶艺与建筑的天然与必然的联系,决定了两者发展的互动性能与协调性能。

二、当代环境陶艺的设计

大家知道,人类自从开始烧陶作日常用品,进入新石器时代文明以后,由于土和火与人类文明进程息息相关,人们和陶就有一种不可割舍的亲近感。尤其是人类文明进入信息时代,自然界的原生状态渐渐远离人类,陶却能唤醒人们的自然审美知觉,产生强有力的亲近意识。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不可背离特定环境的存在因素。所以,就这个层面上来说,陶作者不仅是艺术家,还应是个设计家。通常人们认为艺术家要强调个性,而设计师则应考虑公众。因此我们要非常准确地把握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为处于钢筋水泥建筑包围的公众生活,创造连接心灵的时空新境。回顾19世纪末以前的建筑,我们不难看出建筑艺术的发展变化,远比功能、技术等发展变化丰富,而且建筑艺术水平并不和技术的高级功能的繁简相一致,成就许多是艺术上的,宫殿、庙宇、教学、陵墓之类的建筑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生产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大规模的城市住宅建筑成了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创作和设计的重要对象。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变了,设计观念也日新月异,建筑结构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净空长达一二百米的大跨度悬索和薄壳等空间构成,人类获得了更大的空间。面对如此的建筑和大量新兴材料的使用,古老的陶瓷壁画装饰材料和形式面临着新的抉择。

三、环境陶艺的发展

展望未来,艺术陶瓷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故的原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雕塑家郑志先生曾把与建筑工程、环境艺术紧密结合的陶瓷称为“大陶瓷”。八十年代初期,他就大胆预言“大陶瓷”在未来的屋顶花园、地下城市、城市雕塑和环境艺术等方面将大有可为。他还对宜兴陶瓷大缸、均陶釉台家具、陶瓷龙蟠堆花灯柱、大型紫砂雕塑等陶瓷装饰艺术给予高度的评价。他称赞这些都是充分发挥了中国陶瓷技艺精湛、传统悠久、人力资源丰富等特色的环境艺术陶瓷,是我国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郑志先生的见地博大精深,当下在我国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陶艺都渐渐地介入了环境艺术的领域,它将使中国的陶艺真正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间,为陶艺的发展和环境艺术风格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舞台,它将更显多姿多彩,更加充满活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最后,为大家介绍一本关于陶瓷艺术与公共环境的书――张玉山先生的《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全书收录了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1位在世的著名陶艺家、艺术家的公共环境陶艺作品。作品涵盖建筑陶艺与壁画、户外陶艺雕塑与装置、园林景观陶艺及陶艺砖。1400多张图片全面凡映了陶艺对公共环境的介入。众多国际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支持该书。它是目前国内公共环境陶艺领域第一部专著,也是迄今世界上收录环境陶艺作品最全面的专著。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完整的关于环境陶艺设计创作的著作,也是系统的环境陶艺设计的教科书。分为十章,立足于环境陶艺实例,从环境陶艺的历史、文化渊源出发,先后详细阐述了环境陶艺概述、环境陶艺的造型、装饰表现及设计原则、环境陶艺的技术、建筑陶艺、陶瓷壁画、户外陶艺雕塑与陶艺装置、园林景观陶艺、陶艺砖、陶瓷马赛克、作品欣赏等十个部分的内容。首次独到地诠释了陶艺在环境空间中作为公共艺术的一面,还从大地艺术、空间与光的关系上分析环境陶艺。它从实例的角度对陶艺的当展作了有益的集合式研究探索。可作为陶艺、环境雕塑、园林景观、建筑壁画和室内外装修的参考书。

参考文献:

[1]张琪.浅析陶瓷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陶瓷科学与艺

术》.2011年01期

[2]田鸿喜.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及应用

[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2005年

[3]余小荔.论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互溶性[J].陶瓷科学与艺

术;2005年01期

公共艺术建筑篇6

关键词: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公共艺术;材料;创作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班牙的建筑大师高迪将马赛克镶嵌工艺大量地运用到建筑中,开拓了现代镶嵌艺术的新篇章。作为现代建筑的先驱者,高迪不仅在建筑领域成就蜚然,而且创造性地运用马赛克镶嵌艺术来装饰建筑,他几乎运用了20世纪被人类普遍应用的各种镶嵌料器,运用了镶嵌可能出现的各种效果,最大限度地拓展了镶嵌工艺的应用范围,真正拓宽了马赛克镶嵌的概念。更为让人折服的是他还为某些特别的建筑装饰烧制主体造型的料器,使马赛克镶嵌艺术与浮雕相结合。高迪将各种料器同各种具有凹凸变化的建筑内外墙完美结合,使马赛克镶嵌装饰随着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真正意义上使两千年来的马赛克镶嵌艺术从内墙走向外墙,从平面走向立体,使马赛克镶嵌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时尚的工艺技术。然而,高迪毕竟只是一名伟大建筑师,而不是一位艺术家,他仅仅只是运用古老的马赛克镶嵌工艺来装饰建筑,并没有深入地探讨马赛克镶嵌艺术的创作理念,更不可能从功能意义上去深究马赛克镶嵌艺术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关系。

20世纪的前苏联在马赛克镶嵌壁画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体化经济体制使国家在公共艺术领域投入大量经费成为可能,前苏联的美术家协会作为权威机构又有效地监控了公共艺术的艺术水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大型的马赛克镶嵌壁画设计的实施得到了经济和艺术两方面的支持,莫斯科许多著名的马赛克镶嵌画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在艺术和技术领域有了很大的突破。前苏联的马赛克镶嵌壁画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是在材料上应用非常广泛,这得力于技术的支持,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许多微妙差度的马赛克烧制方法已经失传,在这一点上前苏联保留得很好,仅俄罗斯美术学院马赛克工作室就能生产4000多种色彩的低温马赛克。同时,也有高温烧制的色彩鲜艳的高纯度单色马赛克。在天然石材镶嵌料器匮乏情况下,前苏联艺术家就利用石粉和聚酯制作人造石材,其技术之高超,很多人造石与天然石材混用的镶嵌壁画,连艺术家自己都没法分辨。前苏联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丰富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由于前苏联特殊的泛政治化意识形态,艺术创作氛围并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思维禁锢,致使前苏联马赛克镶嵌壁画创作千人一面,相互雷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创作拉开了中国当代壁画的序幕,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良好的创作环境,创作出了许多大型陶板彩釉镶嵌和高温玻璃马赛克镶嵌壁画。在边创作边摸索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对材料和工艺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一些料器生产厂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摸索出许多料器的配方。但是这种趋势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建中相当部分经费成为公司、企业等私有化投资,即使是国有化投资,也由于资金的承包制和行政的权力制,壁画艺术成了个人利润收益的来源之一,各种恶性竞争致使大部分的壁画成为简单的工程,而艺术界又没有在壁画艺术蓬勃发展的时候建立起有效的监控机制,完全由行政领导管理指挥艺术家的创作,严重限制了艺术家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壁画艺术不能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往往是离建筑全面完成只剩下很少时间的时候,才把壁画作为涂脂抹粉的装饰品,粗制滥造地完成,更无技术创新可言,在众多材料技术的壁画中,马赛克镶嵌壁画恐怕是受冲击最大的,连建筑装修行业也认为这种彩色小瓷片只不过是淘汰产品,现在无人生产,甚至也无人再用这些东西装修厨房、卫生间了,何况大型马赛克镶嵌壁画创作。

进入21世纪,中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城市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人说,当今世界建筑工程的70%在中国。而马赛克镶嵌壁画由于本身得天独厚的建材性,正愈来愈成为现代建筑造型及室内外环境的文化载体。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其不可或缺性在于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营造当代都市空间环境中承担着其它视觉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角色,它将公共环境艺术中的实用物品(各种建筑体、墙面、广场、街道等)相结合实现环境中景与物的融合,是现代设计在环境中的“视觉的,环境的,壁画的”三位一体的融合。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相对应于建筑环境有着提升都市公共空间的公众性与公益性。马赛克镶嵌壁画所创造的精神空间弥补着建筑环境在物理空间上的不足,使建筑环境和建筑物更具魅力,为建筑空间注入更多的精神意义。新时代的都市中大型马赛克镶嵌壁画在城市生活的作用是其他门类的视觉艺术样式所不能取代的,同时,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又是一门公众艺术,它跻身于广大公众聚集的环境场所,因此而具有了与广大公众可以交流的语言,使人、环境、社会趋于高度的和谐。

因而,作为公共艺术的大型马赛克镶嵌壁画承担着美术、公众媒体、社会舆论、庆典活动、都市环境、旅游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其研究意义不容质疑。同时,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必须发扬其特色和优势,发展其本身特有的实用性,且极适用于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有效地融入建筑空间环境,从而创造出开放的、艺术的公共空间。

鉴于马赛克镶嵌壁画作为公共空间环境和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公共性无疑是研究的首要任务。所谓的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的公共性,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去研究:首先,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受制于建筑独有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形体。其次,作为视觉艺术以潜在的影响改变并整理着空间,成为人与建筑空间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只有正确认识处理壁画与空间环境、建筑的关系,才能奠定马赛克镶嵌壁画设计创作的良好基础,才能使之与建筑空间环境构成统一语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外,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作为公共艺术之一,不论是古罗马、拜占庭的教堂宗教壁画还是当今墨西哥、俄罗斯的广场、地铁、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的公共艺术,除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发展之外,与环境的关系也随着地域特色、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众多因素等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因此马赛克镶嵌壁画是要依靠空间环境实体中的墙体包括地面与天顶而存在和实现的。通过对马赛克镶嵌壁画载体——墙体所存在的空间形式和作为公共艺术与公共领域和空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从而有效地将马赛克镶嵌壁画同存在的空间联系起来。从马赛克镶嵌壁画的传承发展中,环境空间的变化发展是它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同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程度也决定了马赛克镶嵌壁画与公众相互参与的程度。由此,社会高度开放,共享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公共意识不断完善的同时,马赛克镶嵌壁画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必须具有“公共意识”,才能使马赛克镶嵌壁画以综合艺术的形态与建筑空间、城市环境一道构成整体的环境空间和视觉艺术空间。

研究马赛克镶嵌壁画的第二个任务是它的材料语言。马赛克镶嵌壁画的材料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一方面是马赛克镶嵌材料建筑语言特征——附着参与性。前面讲过,马赛克镶嵌壁画是一种“建材壁画”,其独特的建筑材料特性使它具有附着于任何现代建筑实体的能力。马赛克镶嵌材料附着参与性是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其物理特性的运用能使壁画参与建筑空间并产生直接关联,马赛克镶嵌材料的应用不仅通过附着于建筑参与到公共空间与社会大众同艺术家通过壁画的视觉信息达成审美情感认知是艺术表现的手段,同时马赛克材料自身所具有丰富的个性表现力和视觉特性也只能在公共审美取向和观念意识具有“公共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家的处理表现出来。而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飞速发展,使马赛克材料在壁画艺术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拓展的基础,打破原有的概念和形式的来源,将其作为当代壁画艺术应用性极强的参与到“公共视觉艺术”的范畴下,与建筑、雕塑、环境设计相结合,参与构成现代建筑空间,城市环境的整体意识,是马赛克镶嵌壁画丰富其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理论前提。另一方面是马赛克镶嵌材料的艺术语言特征——材质审美性。不同时代的社会呈现不同的面貌与特征,当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审美需求决定了壁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建筑风格、功能、材质的多样,对壁画的形式、功能以及材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各类型材料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也由此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马赛克镶嵌材料除作为壁画的物质载体外,自身的美感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成为马赛克镶嵌壁画发展的内在要求。或将马赛克镶嵌材料作为独立的审美要素加以呈现,或同时通过与多种材料的结合来完成画面效果,完成讲究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壁画类型是当代壁画家的追求之一。由于这种马赛克镶嵌壁画类型所具有的物质审美特征,往往排除掉了传统壁画所具有的社会道德服务功能,因此马赛克镶嵌壁画中质料的本体特征理应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在这里材料是壁画内容的载体,是壁画表现的工具,这是材料之于壁画的最基本的作用。马赛克镶嵌材料或晶莹剔透、或璀璨斑斓、或高雅华贵,极具性格。这种性格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作为客观存在物,马赛克镶嵌材料所具有的天然属性;另外,马赛克镶嵌材料的性格来自于人类的心理情感。人类有一个习惯就是将生命和情感外化到无生命的事物中去,使它们具有意义。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镶嵌材料的出现推动着马赛克镶嵌壁画的发展,但镶嵌材料的深层美感还有待发掘。当各种镶嵌材料作为独立审美中介而存在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出现后,镶嵌材料就成为表现主体,以自身的物理性和精神性参与到创作,这样,其审美功能才能得到发挥,并于传统设计思路之外增添新的思路,为公众提供了新的视觉经验。至此,马赛克镶嵌壁画材料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内容承载物转变为既是承载物又是表现主体,马赛克镶嵌壁画面貌也因此较之以前有很大不同,强调镶嵌材料在壁画设计中的作用,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创作思路,它要求壁画家具有材料意识,做到从材料角度构思,要善于开发材质美,利用材质美体现材质美,融艺术想象与材料表现为一体,当壁画中所有的故事性、情节性等语言的言说性被遗弃后,材料即语言。

马赛克镶嵌壁画作为一种材料壁画,其材料的审美价值与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传统的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以模仿绘画为特征,当代马赛克镶嵌壁画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扬弃,在探索材质本身的审美上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在应用价值上,对于马赛克镶嵌料器的范围拓宽,粘结剂的发掘,以及如何更好地附着于墙体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以求达到更美的效果和更有效的施工。

公共艺术建筑篇7

【关键词】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白热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因此,城市公园在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区位分析

浙江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始建于2004年4月,是利用高速度、大尺度城市开发中留下的沿江边缘地带建造的城市公园,公园景观由艾未未规划设计,总占地14.9ha,平均宽度80m,总长约2200m。园中有17座小型公共建筑,分别由十七位来自七个国家的建筑师设计。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位于金华市金东区的义乌江北岸与清照路之间,地处金东新区三江六岸绿化带,西南与金东区政府大楼相呼应,与艾青文化公园隔江相望。金华建筑艺术公园虽地处金华市区,但是其位于环城东路东侧,已是市区的边缘,在地理位置上应该离金华的大型社区或是人口密度较高的片区有一定距离,这导致了公园在相对范围内所服务的居民较少。

在金华市的中心区沿江地带,分布有大量公园,如婺州公园、黄宾虹公园、金龙湾公园、清风公园等,金华江两侧分布有大量的公园,从区位上看,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优势不明显。从交通方面看,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交通也不方便,在其五百米范围内只有两个公交站点,而且经过的线路重复系数高,公交线路实际服务范围小,这意味人们到公园来便捷性较差,且部分公交线路都先经过市中心其他公园,一定程度抑制了人们来公园。

二、基础设施配置

公园的设计以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为理念,即以人为人为本,其中公园的基础设施与居民的舒适感紧密联系。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很不齐全,首先是垃圾桶和公共厕所的设置,园内几乎没有垃圾桶,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垃圾随处乱扔,公共厕所除了王兴伟的《toilet》设计外,园内建造公共厕所数量不多,不能满足基本的人流量而且卫生条件极差,这给来这的居民带来了不便,也是造成公园无人游玩的原因之一。然后是园区内未通水电,路灯也未安装,夜间比较黑暗,安全性不强,使得公园变为消极空间,这也就导致了很少有居民来园内游憩。再者,在近14.9ha的园内,只设置了零星的几处座椅和休息亭,这样的配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建筑单体的功能性

除了基础设施之外,园内只有简单的绿化和17座建筑,对于一个公园来说,不只是简单的种植谢树木。从园林建筑设计看,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内的采用普通植物,打破传统的园林做法,植被的种植形制为苗圃式和树阵式,园内的道路采用侧向道路设计,使行走其中的人民不觉得公园狭长。虽然这种做法相对传统园林做法有所突破,但是没有处理好园林建筑与周边环境、大自然的关系,因此整个公园的整体性不强。从喧嚣的城市到园区,中间只有零星地种植树木,过渡性不强,在园区内部则种植有树阵,园林建筑与建筑之间也是随机散布着几颗树木,这虽体现景观的自然性,但不美观。

17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功能也各不相同,是设计们的独具匠心与勃发的想象力的呈现,有书吧、茶室、网吧等等,按理应该能满足来到院中的人们的需求,但事实不尽如人意。第一,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中的17座建筑并没有完全建成,不能投入实际使用,开园后利用率不高,导致部分建筑颓败不堪,被媒体称作一座奢侈的“废园”。

四、后期维护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经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公园是社会公益项目,由政府出资建造和经营管理,其中的茶吧、书吧等还未投入经营便因资金短缺而中止了项目,同时整个金东区用于道路维护、绿化等的资金只有20万左右,建筑艺术公园的建筑和植被维护的费很高,政府又很难划出预算,这也是导致公园后期衰败的原因之一。

五、建议与对策

1.增强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可达性,合理安排交通线路,使得金华市区的居民能方便到达。此外,该公园作为一个建筑艺术为主且为各国著名设计师设计,外来参观的人很多,因此要考虑外来游客的可达性,汽车站、火车站、高速路口等与公园间的交通换乘。

随着金华市公共自行车的推广,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均匀分布实现了时空转换,增强了公园的可达性,会有更多社区的人愿意来次游憩。

2.基础设施的完善,首先接通园内的水电,安置路灯及座椅等,增加公共厕所的建造,满足基本使用需求。增加公共自行车站点、小卖部等配套设施。

修复17座建筑,在建筑艺术公园,随处可见建筑艺术品因为风化而破败,由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亲自设计的“书报亭”,外墙面的油漆已经脱落;另外一处“餐厅”,钢化玻璃碎了多处。

3.加强管理维护。公园内已经种植的树木,由于被“抛荒”多年,管理也不到位,不少树木奄奄一息。政府应增加在管理维护上的预算,也可将绿化委托于专业的绿化养护单位进行维护。

4.原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内没有较为中心的面积较大的绿地,在后期中可以规划一片中心绿地,满足游客休憩小坐之需。

5.结合社会力量来修缮公园。在公园和艺术品最初的设计理念用途不冲突的情况下,可将书吧、茶室等承包于一些社会企业或单位经营,既减轻了政府经济的压力,又能带来一定的效益。

公共艺术建筑篇8

【正文】

城市雕塑创作中,处理好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需要雕塑家和建筑师之间的通力合作与默契。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展开合作?美国《雕塑》杂志2003年3月号刊出理查德·贝利的文章,试图抛砖引玉,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雕塑与建筑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查德·贝利提出的议题同样值得我们的艺术家、建筑师及城市工作者去关注和思考。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雕塑》大量刊载了讨论公共艺术的文章。从这一期开始,讨论的重点进一步扩展,它将反映人们对雕塑与建筑之间关系的不断认识。有关艺术家们个人及其作品的文章将广泛介绍那些本身就是建筑师的艺术家,以及用建筑的形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和那些建筑作品带有强烈雕塑感的建筑师。此外,这本杂志还关注雕塑家/建筑师合作的实际操作层面。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以前雕塑与建筑的结合要比现在紧密得多。帕特农神庙现在被人们尊崇为建筑作品,但它当初是作为雕塑(此雕塑已不复存在)的场景而建造的;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原本意在成为佛罗伦萨大教堂群雕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它今天却孤立地被人们观赏。从1980年代开始,雕塑和建筑这两个领域一直在相互走近。由此产生的作品可以根据它们的品质来评价,但雕塑家与建筑师的合作过程却常常难以观察或鉴识。

本文试图在《雕塑》的读者中间发起一场广泛的对话,话题集中在艺术家与建筑师实际上是怎样合作的、公共艺术的合作层面以及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学。这将包括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建筑和雕塑。

融于建筑环境之中的皮埃尔·克拉克的雕塑作品

郝伯特·拜尔《无题》

即便只是在列出这些话题,也很难对浑然交织的不同学科进行表面上的清晰划分。无论这种合作所产生的作品怎样适合其环境,首先它是一件雕塑吗?它是被雕塑偶然塑造出来的建筑或公共空间之经验吗?抑或,这种“作品”是艺术、建筑和空间的有机组合吗?

在关注合作的实际过程而不是合作结果的时候,把下面所提到的问题看作是篮球运动中的一次“跳球”,意在使游戏开始而不是去限制活动的范围。

成功的建筑或公共空间与成功的艺术两者之间是否兼容?传统上,建筑创作和艺术创作都强调单个作品的表现性特质或形式特质。当这两门十分看重自我艺术性表现的学科试图携手合作时,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其冲突如何解决?可以完全避免这些冲突吗?如果合作者避免冲突或者克服了冲突,工作会更加受益吗?城市设计师们常常认为自己关注着一种被建筑师们忽略了的外部空间。这里,外部空间不仅指广场和公园,还包括由若干建筑聚集所形成的“街道空间”,而这些建筑是按照不同的美观与实用标准分别规划设计的。这些城市设计项目中有什么经验可用之于雕塑家/建筑师的合作吗?

理查德·迈耶 史密斯住宅 1965-1987年

理查德·迈耶 格罗塔住宅 1985-1989年

创作公共艺术的合作与创作私人项目的合作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有意义的区别吗?

在有可能左右公共艺术的公众参与过程中,怎样处理艺术问题?城市领导人和一般公众的参与必然导致支离破碎的设计方案吗?或者,各种公众意见能够有效地汇集成一致的公共意愿,以至于艺术家可以像他/她理解单一委托人的指示那样来理解公共意愿吗?合作进程中,棘手的或具有挑战性的艺术能否不受干扰而保持其完整性?不同类型的艺术——严肃艺术或古怪艺术、象征艺术或抽象艺术——是怎样以不同方式塑造着公共空间的?合作设计过程中,这种塑造的结果可以预期吗?如果不能的话,接下来的合作会受到影响吗?

雕塑家和建筑师是否具有胜任合作的教育背景?

作为一种向开发过程输入公众意愿的工具,“公共设计专家研讨会”在城市规划中已司空见惯。研讨会可以把数十个或数百个相关人员聚集在各种事先组织的会议上,让他们提供意见和信息,从而引导规划师们。这种做法能用来引导雕塑家与建筑师的合作吗?

对话从哪里切入?

城市工作者与建筑师之间的合作性质把他们的专业推向涉及不同主题的广泛对话,可是雕塑和建筑这两种专业之间好像没有类似的对话。《雕塑》发起的这个讨论只是促进此类对话的途径之一。还可能采取其他什么举措吗?

能否设计这种合作?

在其他所有关于艺术、建筑和空间的问题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怎样才能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合作呢?目标截然不同的人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在一起工作呢?有过成功的经历吗(这种成功不仅指结果,而且指合作的过程)?合作中的互动是怎样改变工作的?使之朝向更好还是更糟?合作是冲淡了艺术想像力,还是为它提供了新的途径?

数百年前,当那些独立的个人对植物、动物以及矿物进行收集和编目时,现代科学开始成形。这些自然历史的早期从业者为今天系统化的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而当时他们并不明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将通往何方。

公共艺术建筑篇9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文化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环境以及营造城市特色,同时,也能有效节约空间资源、拓展城市空间、营造城市氛围。目前,很多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都结合了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得这些公共空间起到了宣传城市和美化城市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实际上起源于发达国家,由于人口的膨胀和车辆的增加,使得交通日益堵塞,轨道交通有效改善了公共交通,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西方发达国家,例如,英国、德国都在城市轨道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德国学者劳赫•于尔根(RauchJUrgen)的《轨道交通站建筑环境设计》一书,详细论述了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建设方法,并且归纳总结了这些建筑设计的优缺点,为其它国家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1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对于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而言,建筑空间的类型和功能十分重要,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解决大量人流通过和疏散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地下空间的综合功能,比如,商业、娱乐及其它附属功能。

1.1不同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

最主要的是要考虑环境设计因素,增加公共空间的美感,提高建筑设计的魅力。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从建筑功能入手,例如,商业空间的环境设计艺术就是为了增加商业需求,为人们消费提供便利,同时,优化地块的利用率,提升空间环境的品质和美感,为城市公共空间增添魅力。其次,休闲娱乐空间的环境设计较为复杂,要充分考虑广场、游艺厅及影剧院的外部装饰设计,既要具有时代感,还要融入传统文化艺术,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一些会展空间是体现传统文化的最佳空间,不仅具有社会影响力,还能增强区域文化感和城市的文化地标感。就交通空间而言,轨道交通的出入口、走廊、过道墙面、地面及屋顶,设计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的图案、广告及海报等,使得这些公共空间更具有现代和传统文化之间的交融感。

1.2软质景观设计艺术

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软质景观包括水景和绿植。绿色植物的造型风格、种植方式、植物品种选择以及水景的设计等。我国的山水园林世界上独一无二,对自然的崇尚和对植物的喜爱,使得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体会植物景观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想和空间美感。我国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一直是和环境艺术相结合,简洁明了的艺术风格,通过植物的造型及空间感传达语言,让观赏者感受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魅力。

1.3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环境设计不仅要讲究美感,在结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讲究以人为本的设计,使人们在路途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装饰中融入传统元素,以现代化的设计形式呈现出来,可以采用中国传统的各色刺绣、雕刻、镂空、纹样及印染艺术,色彩方面也选择了大红、褐黄或者纯黑等传统色彩。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传统装饰文化元素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加入了现代元素,使得公共空间的环境雅致大气,现代而又古典。另外,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中设计一些植物景观,可以增加空间的自然艺术感和美感,让人们不仅享受到植物景观的美观,还能享受到植物景观背后所蕴含的语言艺术和文化之感。目前,很多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从植物景观,尤其是从造型和形式的表现力来看,普遍借鉴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加上现代化元素的融入,呈现了多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2结语

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为了空间的利用和美感的增加,同时也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满足人们交往与使用的心理与行为需求。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享受路途中的环境设计艺术。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兆友.轨道交通与城市[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4许懋彦.城市再开发中城市综合体与车站枢纽一体化开发的实践[J].建筑创作,2013(Z6)

公共艺术建筑篇10

关键词:立体绿化城市景观城市空间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由于立体绿化突破城市绿化地面有限的制约,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日趋恶化而城市绿化用地却日趋紧张的矛盾,世界各国纷纷开拓空中绿地资源,立体绿化现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绿化景观在给人提供自然环境的舒适感同时也要有好的视觉感受。城市中富含想象力的公共艺术品会带来浓厚的文化和人文气息,能够城市居民带来愉悦轻松的心情和城市特有的归属感。研究将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立题绿化结合有利于我们创造富有生命力、吸引力的城市绿化空间。

一、国外公共艺术产生与发展

“公共艺术”的发源地是欧洲,而这种具体称谓是二战后伴随着美国的城市开发、建设而诞生的。其概念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艺术性的规划设计和在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性的场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术品、构筑物以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实用物品的艺术设计与制作。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在重新规划和13城改造过程中,建筑师与艺术家们意识到大工业化时代的建筑需要在建筑内、外空间中设计出能弥补这一缺陷的造型艺术作品。艺术家于是又重新回到都市建设的舞台。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的重新联手使得建筑的使用者感受到了城市的文脉与人性的温情。

二、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在中国的当代,公共艺术虽然是以大兴土木为表征的大规模的项目形式出现的,但其纯粹性离公共艺术的原则似乎存在着距离,甚至某些方面尚不及那些没有出现具体公共艺术概念的时代所能达到的地步。例如中国的古代,常常在山水、驿道、村落等环境中建有亭台楼阁,在构成地理文化景观的意义上,具有着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作用。但在今天,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已将历史留下的和谐的空间关系与形象特征改变得面目全非,大拆大建。

三、我国立体绿化现状与问题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将屋顶绿化列人城市规划建设中,近年来,很多大中城市高度重视空中绿化建设,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也意识到了立体绿化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意义,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开始重视城市立体空间的绿化开发,中国的立体绿化即将迎来新的高潮。

但是,根据目前城市立体绿化的现状,我国的立体绿化普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内对立体绿化的研究不系统,不全面,也没有一家权威的立体绿化研究机构。正如国内一家顶级设计公司的景观设计师所言,“立体绿化在业内是一个很时尚、很热门的话题,但是问题的关键是,除了在杂志上偶尔看到过立体绿化在国外的案例之外,我们对其所知甚少”。

(二)国内的立体绿化应用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标准、规范。基本上都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简单的花盆摆放也称为立体绿化,应用比较混乱。

(三)不同绿化板块问缺乏和谐。在同一空间范同内,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不能相互呼应、局部绿化未考虑周边景观要素的合理配置,也未很好地顾及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结构配置合理性及和谐程度。

(四)绿化部门不能独行其事为绿化而绿化或者说很多城市为追求绿化率数值而绿化,南于缺乏与城市建设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没有结合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作长远计划,我们的城市绿化和立体绿化常常是建了拆,拆了建,极其被动。

(五)现有的城市立体绿化缺乏创意、缺乏人文内涵。体绿化所形成的城市空中绿化系统对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不可估量。目前我罔的立体绿化景观和文化功能还不强,许多绿地格调单一、缺乏创意,与世界城市生态美学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对立体绿化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思考

在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立体绿化在城市空间形态中,亦是企图与城市建筑等人工构筑物相互交融,以实现城市环境的和谐美好及舒适宜居。伦佐·皮亚诺就曾呼吁:“技术不应该破坏自然,而是应该帮助我们生存;空间不应该统治一切,而是应该令所有在里面工作的人感到愉悦。

因此,既然公共艺术具备让城市复兴和再生的能力,我们就应该借助于公共艺术使立体绿化在城市空间中蔓延的同时,使之再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和形象,改变单体无数次乏味的重复,公共艺术、建筑、立体绿化相互交融,共同打造城市富有地域文化、艺术鲜明特色、富有无穷魅力和强大生命力的城市艺术景观,做到生态、艺术“两全齐美”。我们必须打破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共艺术及生态绿化等各门类、各部门之间的隔阂。

注重城市生态绿化的景观效应,使立体绿化与城市人工建筑艺术地结合,实现宜居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使立体绿化与公共艺术结合,建造城市标志性的、具有美学功能的城市生态景观。一个有魅力的城市除了要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久远的城市历史痕迹,还要在城市外观上拥有符合时代特色的、有创意的建筑景观,处于公共环境之中的立体绿化,应该从公共艺术的视角、结合城市人文背景和城市的长远规划进行城市形象和意境美的整体塑造,营造城市标志性的立体绿化景观。因此,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城市立体绿化应融入城市整体艺术景观,公共艺术将随生态绿化向城市空间立体延伸。

参考文献:

[1]许平.造物之门[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2]丛小桦.中国民间绝景(北方卷)[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l14一l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