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产业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1:58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1

【关键词】林业;生态产业链;运作机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仍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唯“GDp论”,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保护环境,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对我们人类的报复,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生极其重要。林业产业集群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它指的是在林业领域内,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环境为依托,产业、企业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价值、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循环,通过企业竞合,不断提升林业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涵盖要素全、产业链条长、增值方式多的聚合体。那么,林业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如何?运行机理又是怎样?如何实现实现经济与生态共生?毋庸置疑,探寻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和演化机理,揭示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于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实现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生态与产业共生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分析,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识别林业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

(2)分析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运行机理;

(3)揭示林业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和生态共生的途径。

基于此,提出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及述评

1.1林业生态一产业共生关系研究

共生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后逐渐应用与诸多领域而被拓展与完善。瑞典、芬兰等发达国家林业与生态的发展关系说明了林业与生态经历了从对立、互相依赖到共生的过程(wohlfahrt,1996)。国内徐有芳(1995)提出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但是十几年来一直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路子,相反在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等问题上,政策起伏很大,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王兆君(2001)认为二者之间应该协同运行。曹建华、王红英(2005)林业政策调节的目标是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与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础是森林资源,并通过调节经营主体和执行主体的行为而发挥作用。此时国内外林业生态与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协调发展路径,包括构建林业循环经济体系、广泛开展森林认证、完善的政策体系等。贾治邦(2007)提出建立以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的现代林业。由于林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建立林业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共生机制不仅完全可能,而且是这一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张智光(2008)将共生理论应用到林业供应链中,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理论是解决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后来,关于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颇多。张智光(2012)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角度对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进行研究,依次构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关系椭圆轨道模型、多层次结构模型、“三链”共生循环结构模型、5R循环经济结构模型和multi-agent运行机制模型等。张智光(2013)从产业一生态复合系y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与生态安全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生态和产业共生的模式有: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偏害共生、单害(单利)共生、互害(竞争)。张智光(2014)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发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中的本质属性。谢煜,张智光(2014)对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共生协调机理与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的3种模式,即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互害共生,3种不同类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林业发展结果。杨加猛,张智光(2014)结合我国林纸一体化特点和发展规律,界定了“林纸一体化共生”的内涵,对林纸一体化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探讨了营林企业、制浆企业、造纸企业和农户等基本共生单元间的二元共生机制,据此构建了4种林纸一体化的基本共生模式,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分析上述文献不难得知:自研究林业生态和产业关系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就表明林业生态和产业之间具有协调发展关系,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关系证明后,其就应用到多个领域,但是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应用于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后续关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的应用研究仍在不断进行着。

1_2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自马歇尔(marshalla,1890)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mfedweber,1929)的工业区位理论、科斯(coaseRH,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熊彼特(schumpeterJa,1912)的创新系统理论、佩鲁(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后,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1990)提出了新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钻石模型”概念,产业集群迈人新发展阶段。林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在林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国外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林业产业集群概念(Kies,2008)、形成要素(Braden,2008)、优势(schulte,2006)等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与林业产业集群相关的实证研究。国内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开始,多为定性研究。如姜伟军、沈定夫(2007)以宁波水煮笋产业为例,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笋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陈科灶(2008)以福建林业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福建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后来,学者们转换视角,从林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入手,多为定量研究。如张占贞、王兆君(2010)运用区位商系数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识别和判断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占贞、王兆君(2011)运用行业集中度指数、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从市场和区域相结合的角度测度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发展阶段,并进行实证分析。奉钦亮、谭凡丁(2011)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产业集中度和e(G)产业集聚指数法,计量分析了广西省林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黄蓓、王瑜(2011)对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的Gem模型,提出了将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第四个因素对”而对Gem模型做出拓展,构建GemS模型,以适用于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王玉芳、江雪(2012)运用区位商法测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水平。洪燕真、戴永务(2014)采用区位商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以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视角从中观层面测度福建林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态势,对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福建省林业产业中第二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但产业链较短等结论。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研究,目的是提高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石大立、叶玉琴,2007),邓刚、张敏新(2011)以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为例,运用Swot、aHp方法实证分析了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竞争力,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张占贞(2013)从核心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和政策环境影响能力的视角,构建了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有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来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的,如李正军、单亚涤(2010)对我国已初步形成的林一浆一纸产业链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对林一浆―纸产业集群的形成、结构、组成及其供应链进行深入研究,再对其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运作模型和实施策略进行细致探讨。郑庆华、张智光(2011)以林纸供应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物流管理集成和物流管理协同为核心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法,建立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杨加猛、张智光(2008)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绩效测度分析,如伊剑锋、王兆君(2013)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进行了研究,用Dea-manquist方法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静态和动态变化趋势,然后对影响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今,学者们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着。

如今林业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不单单是单个林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们应该把起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问题,上述研究很少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林i产业集群,从知网查知,目前仅有赵进,赵进、许立达(2011)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张占贞、王兆君(2011)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进行了研究。张朝晖、耿玉德(2014)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进行了研究。鉴于此,基于产业一生态共生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首先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进行构建,然后针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二、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识别

系统是由相关要素、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等构成。林业产业集群是以林业产业生态共生为目的,涉及到林业产业、林业企业及外部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大系统。加拿大学者帕特卯和吉博森(padmoreandGibson,1998)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Groundingenterprlsemarkets)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产业集群“三大类六因素”:“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业;“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黄蓓、王瑜(2011)对Gem模型进行扩展,加入“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因素对,这样就形成了四对八个因素,构建了GemS模型,“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Grounding);“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enterprise);“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markets);“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合称为“因素对Ⅳ”一环境(Surroundings)。本文借鉴GemS模型,鉴于市场环境属于环境要素的一大方面,故把GemS模型中“因素对Ⅲ”纳入到“因素对Ⅳ”中,把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是林业产业集群的主体,即产业链上中下游及垂直关系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诸要素,生产者、竞争者、中间商、消费者、生产者组成;支持要素子系统即价值链的服务体系,是指为集群的核心要素系统提供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如知识、技术、人力、金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支持;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是影响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非生物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制度环境等。因此,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和环境要素子系统构成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其基本演化过程就是:林业产业资源要素输入其核心要素系统,经过资源优化配置、自我组织与整合,在支持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实现集群的演化与升级,最终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协调发展,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如下图1。

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具有输入和输出的过程。简单来讲,核心要素子系统中,生产者、中间商、竞争者、消费者与林业核心企业组成了竞争的五种力量,即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首先,原材料供应商为产品生产者提供原材料,生产者整合利用原材料,经过加工等产出产生品,经过中间商、竞争者的竞争与合作,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在核心要素系统投入产出过程中,还要得到相关支持要素系统如人力、资本、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的支持,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同时,外环环境要素系统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对系统施加的影响也会成为大系统产出的制约因素,最终,林业产业集群大系统经过资源的配置和消除外界环境制约的前提下,兼顾经济、生态、让会三种效益,使得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共生,促进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的过程包括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交换与转化,如图2所示。

三、生态一产业共生下林业产业集群运行机理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初级和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了整个生命系统运转的内在机制。林业产业集群中,以林业资源为纽带,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链”关系的“上游企业一中游企业一下游企业”(原料供给企业一产品生产企业一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企业一终端消费企业)等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林业产业生态链(唐晓华等,2007)。在林业产业生态链中,不仅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传递和交换,还包括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形成。

众所周知,林业一般生产流程为:种苗一造林(整地、挖穴、施肥、植苗、幼林抚育)一中林抚育(抚育林)一成熟林一采伐(采伐、打枝、集材)一运材(原木、原材)一市场(工厂、集散地、中心市场)。林业经营涉及到一、二、三产业不同门类,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森林木材、非木材的培育和林下产品种养殖,即第一产业环节;然后对木材、非木材或者林下产品进行初加工制造,形成林业中间产品,林业中间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形成产成品,如人造板、家具制造、造纸等,即第二产业环节;接着把产成品投向林业终端产品销售市场和终端消费者或者发着衍生性第三产业或者森林生态旅游等,形成了一个循环。按照这个原理,把林业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林业产业集群形成首先从资源链开始,形成需要先有一定的林木资源储备和投入,才能展开后续的林业的社会生产,没有林木资源,就没有社会分工意义和经济价值,资源链是林业产业链的基础要素。首先要进行森林资源、非木材资源的培育,培育到成熟林后进行采伐,采伐后为加工和深加工提供林业原材料,生产型企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林业初级产品,林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形成林业产成品,林业产成品投向到终端市场或者消费者,在整个过程中,林业还与外界环境完成固碳制氧、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在林业生产中产生的林产工业残余物进行加工利用、废弃物林木资源进行回收、林业剩余进行回放,提供给林业资源提供者。同时,还要和外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政治和政策环境等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和传递。在整个系统的结尾,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打到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和林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即资源链,具体运行机理如图3。

四、结论与对策启示

4.1主要结论

基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可以简要得出如下结论:(1)林业产业集群是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由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组成,核心要素系统是基础,支持要素系统是保证,外环境要素系统是条件,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耦合;(2)林业产业集群是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三链合一”的代表,达到“三链一体化”,资源链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价值链是整个系统的潜力所在,森林生态链是资源链和价值链基础。生态链将产业形成封闭式循环,既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产业链低碳化,保护生态环境,三链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鞯荨⒔换弧⒆化等。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2

内容摘要: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桎梏,如何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互利成为现代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产业链组织经济模式充分发挥人的智能资源,能减缓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和谐。本文由食物链和产业链引出生态产业链,从生态学结构角度阐述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及特点。

关键词:产业链组织食物链生态产业链

食物链的内涵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harlesSutherlandelton)首次提出食物链,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最低层是“生产者”,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链是能量传输的链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链的内涵及结构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即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即产业关联和配套。

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便称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链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通过空间上的集中优势,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食物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生态产业链

随着传统线性经济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逐步得以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质在于对传统经济进行生态化转型,即将传统产业链进行生态化转型变成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chain)。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建立起“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生耦合的“食物链”,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联接等方式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合作协同的产业网络体系,其核心特征是共生耦合、合作协同。

生态产业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源流沿着“工业生态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并在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使得资源日渐紧张、环境不堪重负的矛盾,缓解这一状况重点应从“减量”上考虑,包括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向环境中废弃污物的排放量。减量的有效措施是资源的梯级利用。若将存在产品相互利用的企业看作节点,资源的梯级利用过程看作链条,减量的有效措施就是增加链条的节点,而节点企业的组成是有条件的。

按照尹琦、肖正扬、王兆华等给出的生态产业链的定义,均强调“依据生态学原理”,也就是既用经济规律又用生态规律来规划和发展现代产业,把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进行融合与协调。因此,生态学中“共生”理论、“生态位”理论、“关键种”理论等被广泛应用于产业链共生耦合的研究中。

(一)共生

在生态学中,处于共生关系的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得到好处,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生存。其定义为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均获利的种间相互作用方式。ehrenfeld最早给出了工业共生的概念,即工业共生指企业间物质、能源、水和副产品的物理交换,地理相近性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可能性。基于此,共生在生态工业园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二)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指在生态系统和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生态学家Grinnell在1917年首先应用生态位(niche)来表示对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认为生态位就是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957年,Hutchinson把生态位定义为有机体与它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所有关系的总和,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多维生态位或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在竞争机制、生态元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演化、多样性和稳定性、人类生态、企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关键种

关键种(keyspecies),是由paine于1966年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源于捕食者对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控制思想。关键种概念及其依据的理论认为:生物群落内不仅存在着制约种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还存在着起关键作用的物种,即关键种。ayres在研究生态工业园的构建时率先提出“大型轴心公司”(anchor)的概念,而这种“大型轴心公司”往往为产业集群中关键企业,就如同生物群体中的关键种,能起到辐射、带头的作用,如同ayres所说这种“大型轴心公司”能向其他公司提供原料或已加工过的材料,并将周围的公司联系起来,组成一系列“卫星型”企业,最后把废物集中化,利用科技转化为可以使用的产品。许文来研究了“关键种”等生态学原理,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技术方法,即优选出以“关键种企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链,进行工业代谢分析,引入补链项目,拓展主导产业链,构建其生态产业链;建立信息系统和废物资源化中心等生态产业链支持系统等。

生态产业链的特点及最适规模

实施生态工业的关键在于构建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同时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尚无统一说法,但基本含义却可理解为: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的产业链接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与传统产业链相比,生态产业链具有如下特征:

(一)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

传统价值链着眼于价值增值,着眼于利润,而不太考虑资源的节约。生态产业链则是一个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的过程,即从废弃物中发现资源的残留价值,其始于自然资源在投入生产过程以及主产品制造完成之后,通过对副产品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残值在另一产业中的转移。

(二)循环型链网结构

传统经济是线性经济,生态产业链则多呈循环闭合状。生态产业链由发现和利用潜在价值的各个环节组成,价值发现活动贯穿整个物质流动过程,因而生态产业链中物质流动的形态是非线性的,可能会以“链”、“网”等形态表现出来。

(三)价值链更长

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身拉长了产业链条,深化了资源价值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来被废弃的副产品由于进行了回收、处理、加工,增加了生产环节,价值链和经济利益产生冲突时,应重构价格形成机制,并以其他制度进行辅助,使环保成为每个企业的迫切需求,废物再处理也成为有利可图的市场,传统产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就将形成。在产业聚集效应的作用下,从事废物再利用和污染处理的企业将自动地加入到现有的产业链条中来,成为其中一个新的环节。

(四)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相结合

生态产业链毕竟是企业的生产活动,而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赢利性,因此,生态产业链中的价值链也必须以其利润大于零为前提条件,这也是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相对于传统产业链,生态产业链在创造利润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发现了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再生利用价值,从而创造了新的企业利润增长点;二是企业间形成了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地理位置、有形资产、人力资源及优惠政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专用性等,从而降低了企业副产品交换的交易成本。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必须以资源利用、生态和谐为基本原则,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技术可行性为保障,从而才能保证生态产业链形成和运行的有效性。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warderClydeallee,1885-1955)。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当种群密度过高,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产生“拥挤效应”。因此,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但在实践中,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即在一定条件下,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集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如果企业太少,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集群竞争力下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141)

2.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综述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1—0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在生产、消费、排放环节都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别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发展实践两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目前较少,涉及的领域也较窄,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普遍比较一致。刘变叶(2007)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按照环形经济的理念,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循环过程,把上一个产业(或企业)排出的废物作为下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或企业)之间形成链条。吴飞美(2010)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提出全面革新了人们生产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视大自然为“原料厂”和“垃圾堆”,而是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杨银涛(2011)从以下几点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部分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是因为存在合理的收益空间既价值增值空间。不同于传统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还来源于价值发现,例如:从废弃物发现残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资源节约和反复利用等。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从价值链的视角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杨忠直(2011)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研究,他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增值空间的价值链,还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支撑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高省(2008)把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对于干扰破坏的抵抗和避免能力,二是产业链在受到干扰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杨雪峰(2008)把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非交易不稳定(如技术的不稳定、质量的不稳定、系统的不稳定等)。交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过高,非交易不稳定来自于循环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及产业规划的滞后性。崔兆杰(2009)实现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既系统适应不确定条件的灵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四)评述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4

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是通过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形式,将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集中在园区中进行统一的拆解、再加工。园区中实行统一的环境技术标准,废弃物处置排放标准。这一过程避免在处理再生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而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就是依据再生资源从回收至拆解再至深加工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链条模式,它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过程如下:循环经济型工业系统中,同时存在着多种资源,这些资源通过类似于生物食物营养联系的工艺生产关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链条,这就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量流沿着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原料、能源、废物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能源、资源在其中反复循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最终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在由一系列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内,企业间按工业“食物链”和闭路循环实现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管理。通过园区内数十家工厂的数百个不同种类、不同品质、不同大小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集成、分析,最终形成物质充分循环利用、能量交换梯级使用和环境源头治理的循环产业链和循环生产网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或公司的这种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系统”。再生资源产业链是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原理为基础,着眼于链条上再生资源产品拆解后的资源流向,通过由再生资源产品原材料的回收、拆解及深加工企业组合而成所形成的企业群,构成资源、企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上下游关系。由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大多数是对废旧机电产品回收、拆解再利用,因此,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结构是决定企业、园区及整个区域的再生资源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方面,陈瑾瑜等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构建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产业链实现帕累托最优策略组合的措施[3]。王兆华等对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链间的共生机理、共生模式作出了研究,并基于共生原理对生态产业链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4]。徐大伟和王子彦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先驱———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共生理论对生态产业链中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较,主要集中在关键项目、层级关系与互补性、多样性,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研究分析[5];柴金艳在研究生态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循环经济产业链,其兼顾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的优先次序,从内涵和形式上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并将循环经济产业链划分为处级、复合和耦合3种不同的类型[6]。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看,国内大多学者重点通过博弈论等经济学方法及系统耦合等生态学理论对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了构建与分析。这些研究大多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产业链构建的关键环节,并静态的分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要素,忽略了产业链上资源的动态流向的问题,未对产业链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提出

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是再生资源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流向上的具体应用。其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包括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和回收技术。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中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是再生资源产业链加工上的一个基础环节,它是运用机械拆解与手工拆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破碎技术是利用仪器或者设备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或将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分选技术是根据粉碎物料中各组成物的物理特性的差异性,如密度、粒度、导电性、导磁性及表面特性等差异,采用质选、磁选、电选、涡流分选、形状分选、光学分选、气力分选及浮选技术来进行各个组分的分离富集,从而达到回收金属的目的。而回收技术就是通过回收工艺方法回收拆解、破碎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及塑料,以避免二次污染。这些关键技术构成了再生资源产业链上加工的重要环节。再生资源通过关键技术的集合,结合不同的回收体系及对再生资源深加工程度构成当前我国两种区域产业链模式,一为集中式区域产业链模式,二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模式[7],其链接模式如图1所示。集中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与松散式产业链链接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深加工是否在园区内进行。当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以再生资源为原材料对其再加工,生产出新的产品,这种模式为集中式产业链链接模式。同样,如若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未进行深加工,而直接将其作为原料销售进入市场,则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这两种链接模式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构建的参考因素

在构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过程中,本论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影响其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要素做出了分析。根据现阶段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拆解、破解、分选及回收的处理流程已日渐确立,两种产业链链接模式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大多数集中在是否具有深加工这一流程上,因此,在产业链构建的过程中,对此流程在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上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探讨。博弈论的观点,是强调以个人理性为前提,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园区是否引入废旧机电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企业是否入驻园区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园区和企业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C1表示园区监管企业所产生的成本,C2表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所产生的成本,C3表示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给予的优惠政策所产生的成本,C4表示深加工企业为入驻园区而产生的成本,U1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为园区产生的效益,U2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得到的优惠,e0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产生的环境效益。园区及企业的策略取决于表1中各项收益的相对大小。考虑到发展再生资源的现实意义,为使园区及深加工企业达到双赢,支付矩阵的值是大于零,即最佳状态是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主动入驻园区。则意味着需下式成立:-C1-C3+U1+e0>0-C2-C4+U2>{0此式表明影响园区是否愿意引入深加工企业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入驻后,其为园区创造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是否大于原先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产生的成本。同样,深加工企业是否愿意入驻园区的关键因素在于入驻园区后所得到的优惠是否大于其入驻园区前后所产生的成本。但由于这里环境效益的值是大于等于或小于零的,故在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园区可以选择不引入深加工企业,而深加工企业也可以选择不入驻园区。

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的优化

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是否将深加工引入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内的重点因素是,其入驻园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将深加工企业引入园区内可以扩展上下游企业,延长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链条长度,节约因资源流动所产生的物流成本。但新建或迁入园区内部也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原来提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对园区内深加工的企业引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评估模式,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5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构建集约型和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领域,旨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物资投入量的同时降低废物的排放量,使农业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取得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一、齐齐哈尔管理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齐齐哈尔管理局农用耕地面积2.72万平方公里,随着土地的过度开垦,自然资源的优势正在日益弱化,土地沙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逐年下降。因此,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齐齐哈尔管理局水土流失面积0.5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21%,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7-10%下降为1-2%。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的不合理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齐齐哈尔管理局的农业是典型的粗放型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和比较效益低的特点,农业生产者把环境当做可无限利用的资源,并把产生的废弃物自由排放,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农场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齐齐哈尔管理局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

1.绿色农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生产为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和废物循环再生化的要求,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转化、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有机肥为纽带,积极构建循环性水稻、马铃薯生产体系、现代加工和贸易体系,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从种植业—精深加工—废弃物—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肥料—种植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消费者的循环,不断提高农业的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2.生态牧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推行畜牧业清洁生产,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走新型产业化之路,上接下连,内业拓展,连接畜牧循环链条。一是连接“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循环链。二是连接“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三是连接“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草食家畜养殖—过腹还田”循环链。四是连接“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业、乳品加工业”等循环链。通过建立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种植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畜牧业—畜产品养殖、加工废弃物—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乳品加工—高端肉、禽、蛋、奶产品—消费者的牧工贸良性循环经济网络。牧工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可大大促进养殖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3.生态农牧结合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以沼气生产为纽带,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加上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粪便生物氧化塘多级利用工程,可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和家畜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向农牧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农产品(草原)—牧产品—农产品的循环发展之路,粮食、草原—畜、禽—肥料—粮食、草原的资源再生之路,灌溉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的高效高值之路和低碳—高效—资源的产业扩张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

全产业链是在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升级、农产品质量升级、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对原料获取、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的一种战略选择。

全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是统筹已有的产业规模、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空间等因素,提升科技水平,增强齐齐哈尔管理局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映到种植与养殖环节,通过对农业的有机组织和对加工、流通的规模化运作,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通过规模化种养殖、收购、储运、加工,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使农产品的利用更有效率,更加科学。积极探索完善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模式,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职工提供更多支持,以有效解决大市场与小职工的连接难题。建立规范标准和完善制度和流程,对农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强化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可追溯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带动国内食品行业升级换代。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是指在循环经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小民营企业主为体,产业集群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为特征的区域—如管理局区域所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原则、方式、方法和选择道路的统称与概括,其微观基础是垦区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由其高密度聚集而成的产业集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通过构筑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级演进,实现“三化”、“三个循环”的总体目标,即产业集群内微观经济主体生产清洁化—实现小循环,产业集群生态化—实现中循环,区域经济、社会消费绿色化—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大循环。

三、各类循环经济模式对比分析及结论

三类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农牧循环经济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消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质资源化。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消耗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型农牧业转化,形成大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

由于农牧循环经济中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也就成为了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如果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只能实现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并不能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项具有正面外部性经济活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及其产品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或供给本身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假如没有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容易导致农牧循环经济的畸形发展。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全产业链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它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崛起、农民增收和消费者满意的多赢局面。首先具有增值效应,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第二具有学习效应,全产业链模式内部各企业之间通过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第三具有社会效应,该模式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第四具有品牌效应,通过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降低新品牌的进入风险。

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缺点是产业链之间的衔接问题是发展全产业链的最大困难;品牌与其子品牌之间容易出现“一损皆损”的后杀力;由于各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文化理念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全产业链的内部管理上存在融合问题。

全产业链需加强各个产业链的构建,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为方向,提高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使各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方式,保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循环型全产业链模式,为其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方向。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系统要利润的最大化和区域GDp的增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形成“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闭合型物流循环模式,使其物质能量的变换尽可能地按照重复利用的特定方向和方式,以维护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必须预见和识别有限区位空间内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的利害关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考虑“最适”和“生态阈限”,其区域特点为大量小规模私营企业居多,且企业集群态势已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和市场动态调控能力较强。但是,齐齐哈尔管理局整体布局尚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只在少量大型农场和管理局内存在发展可行性,不具备普适效应。考虑不同农场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性,在模式推进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和目标特色,在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因时因地制宜地缜密的规划,在实现目标时效性上会产生适量的地区差异。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6

互联网思维布局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仍面临挑战和考验。有业内人士对《经济》记者表示,一是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有效激励机制不足,低碳环保项目往往风险高、收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商业银行推行绿色金融的能力仍有待提升,绿色信贷业务涉及对贷款企业和项目环境以及社会风险的识别、评估,需要具备环保技术和信贷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识别以及量化分析的专业技能。三是全社会共同倡导的绿色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文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银行、客户、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理念,绿色金融真正实现有效实施,仍有赖于全社会共同倡导的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等理念的进一步强化。

根据环保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节能环保投入将超过两万亿元,这将为商业银行实现信贷结构调整以及业务拓展带来良好机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之下,践行绿色信贷、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金融机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防范信用风险、提升国际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绿色是今年国内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国家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而要促进生态循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国家正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联想集团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陈学桂向记者表示,根据方案指导,林业、海洋、能源、物流等产业已经纷纷展开布局,利用互联网思维,布局循环经济产业的整个体系。

不仅如此,生活中不少应用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创新性的技术、商业模式达到了循环经济的特质。比如,“闲鱼”是一款闲置物品线上交易平台,“爱环保”通过呼吁用户参与到各类环保公益活动中,“滴滴打车”共享经济理念,“好豆菜谱”推出环保菜谱……

生态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灵魂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环保产业投资热情高涨,大气、水、土壤等环保市场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告诉《经济》记者,从环保产业链上来看,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治理等环节都在进行积极布局,环评等环节的市场化也逐渐开启。“政府在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建立健全的相关机制是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基础。”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重要的是产业链本身的接通和延伸。陈学桂表示,真正让循环经济有所作为,能够广泛采用的一定是这些正在不断更新的颠覆性技术,要不断运用新兴技术去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整搭建。

在循环经济下的商业经济需要实现生态创新机制建设。

在侯宇轩看来,生态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循环经济的重要力量,生态创新能大大提高循环经济的效益。“严格意义上来讲,生态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但一个好的生态模式必须能兼顾生产生活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生态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灵魂。陈学桂认为,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创新技术,可以不断地为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可持续发展、多方共赢、不断创新的生态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循环经济的构建。”

乐视创始人兼董事长、乐视控股Ceo贾跃亭提出,在工业时代和传统互联网时代之后,不同于传统创新模式的生态创新,将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方式,恢复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我们正在着力打造生态世界,希望通过生态经济和生态创新,来引领et时代的到来。”

对于生态创新模式的运用,乐视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记者称,生态消费时代下,价值正在迁移,硬件已经由核心价值衰减为非核心价值,仅仅是由硬件、软件、平台、内容以及互联网应用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的五大价值要素之一。“彼此破界化反、不断创造新元素、新物种和新价值,最终提供极限科技、完整生态的好产品。”所以,打造高品质产品的投入成本绝不应来源于对硬件超额利润的攫取――它可以由生态世界里各个主体多维度、多层次贡献。

打造完整产业链共筑生态圈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伴生了难以忽视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生态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部总经理刘优辉对《经济》记者表示,中国迫切需要实现从粗放、污染向绿色、效益转型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也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并重,以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深入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及水污染防治两个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陈学桂认为,对循环经济的理解,更多的是较为简单的资源回收再利用。

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繁荣生态圈还需要社会做出改变和努力,从而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到生态圈的转换。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7

abstract:theecologiza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isaninevitablechoicefor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whilethecollaborationofsupplychainisaneffectivewaytorealizeeco-technologyinnovation.thisarticleanolyzedthereasonofthecollaborationofsupplychainonthebasisofeco-technologyinnovation,andbuiltupthesystemofsupply-chain-collaboration.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态化;供应链;协同

Keywords:technologicalinnovation;ecologization;supplychain;collaboration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14-02

0引言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有效协调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的关系,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型技术创新系统。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使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将环保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每个环节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利于环境,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高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供应链协同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1生态化技术创新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生产新产品、使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发展新要素、实现新组织,涵盖了企业整个生产到销售全部的活动。作为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技术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力。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经济、技术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特征,是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创新的生态化,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之后不危害或少危害生态环境和对人体健康,以及可回收利用和再生的产品;另一类是工艺创新的生态化,指能减少废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工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成本、物耗等工艺技术。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如下特征:①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②生态化贯穿整个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生产与消费后处理,生产副产品及废物的综合利用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技术。③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与构建和谐社会,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密不可分。④具有动态发展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和发展。

2供应链协同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要求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凭自身的资源很难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以及持续创新的源泉。因此,有必要开展供应链间的广泛协同,扩展资源配置和创新基础材料的范围,有效整合企业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力。通过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在降低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生产成本的同时,推出更符合客户随需应变的创新产品,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1]。基于此,本文认为生态化技术创新中进行供应链协同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低成本、易实现的拉动因素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全面的、全过程的生态化。它旨在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化,而这仅靠某个企业的单独创新,是很难实现的。且由于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创新周期较长,无法保证技术创新在市场上的成功。以核心企业为首,联结供应链的其它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在纵向上进行行业上下链的协作与共创,构成双赢的协作链,在横向上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共联、共赢与共创,从而实现信息的对称与共享,获得标准化的显性知识与非标准化的隐性知识,节约成本和时间,也减少企业的市场与技术风险。

2.2激烈竞争的驱动因素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生态化技术的研发需要多个层面的技术知识进行相互补充,并与供应链其它企业在资源、技术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提高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2.3环境和社会的推动因素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追求构建自然生态和谐系统和社会和谐系统,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多目标、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为原则。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企业环保责任的践行,也为企业塑造了绿色竞争力[2]。环境和社会责任推动着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但技术的复杂性和单个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促使供应链之间的企业进行资源和能力的优势互补,进行协同创新。

3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供应链协同体系

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供应链协同体系,是在一个包含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知识流的供应链网络的基础上,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进行技术创新的系统,见图1。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形成,可以充分发挥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优势,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

3.1统一的供应链创新目标目标差异往往是造成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应该树立一个统一的目标,即以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高指导思想,实现原材料、生产工艺和废品处理等生产全过程的生态化,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3.2集成的供应链创新网络生态化技术创新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3pL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和最终客户的所有创新活动和过程。这要求供应链节点企业跨越界限,对资源、技术、制度等要素进行协同,实现高效而紧密的协作,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3]。

3.3高效的供应链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是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充分利用eC、eRp、CRm、SCm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构建一个健全的信息网络平台,收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的创新信息,增强各企业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能力,进行创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交流和创新,避免信息粘滞现象。

3.4健全的创新环境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良好政策环境、社会公众作用的发挥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供应链的协同创新需要政府以行政、法律、财政金融等方法对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等进行管理;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创新研发体系中;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与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技术沟通与交流,成为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

4结语

生态化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链成员要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越来越困难,只有充分利用供应链伙伴关系开展协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悦.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93-94.

[2]钟祖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R].福州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2006.1-2.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8

关键词:产业链;内涵'分类;基本特性;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3-0114―04

一、产业链内涵:国内已有文献的简单回顾

自然界的生物之所以能维持生态平衡,是由于有生生不息的生物链在维系,而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稳定发展,依靠的正是上下关联的产业链。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的是我国学者傅国华,他在1990―1993年立项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中,受到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启迪而提出来的。[1-7]简新华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2],杨公朴、夏大慰认为: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3]龚勤林认为,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4]蒋国俊、蒋明新从战略联盟的角度论证了产业链,提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5]郑学益认为: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这样,一个企业的整体优势就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6]李心芹、李仕明等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7]李万立认为:产业链也叫价值链,是指围绕一个关键的最终产品,从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涉及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动态关系.[8]周路明认为: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一种产业生态图谱。产业链分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垂直关系是产业链的主要结构,也有人把这种垂直分工划分为产业的上、中、下游关系。横向协作关系则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产业配套问题。[9]

综合各位学者对产业链的定义,结合现实成功的产业链案例,可以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

构建产业链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方面。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已经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游延伸或下游拓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销售环节。[4]产业链拓展和延伸的过程中,一方面接通了断环和孤环,使得整条产业链产生了原来所不具备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方面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衍生出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链环,进而增加了产业链附加价值。

二、产业链分类:从实用角度和其形成过程中企业间的关系划分

产业链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实用角度出发,产业链可分为:按行业分类在、按龙头企业分类、按产业链中企业之间的作用关系分类三种方法。按行业分类法,产业链可分为农业、林业、畜牧业、农工贸、猪肉、蔬菜、中药、化肥、造纸、煤炭、机械制造、汽车、钢铁、电信、服装、高新技术、盯、intenlet、教育、体育、旅游、金融、媒介产业链等。按龙头企业分类法可分为:一汽产业链、宝钢产业链、长虹产业链、联想产业链等。按产业链形成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技术推动型、资源带动型、需求拉动型、综合联动型四种。

三、产业链基本特性:从机械学角度的分析

产业链是产业部门依据一定的经济技术要求,连接形成的链条式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链。这种组织链处于不停地运动过程中,并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

借鉴机械学中链传动有关理论,对产业链基本特性进行研究,产业链特性包括静态特性、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静态特性是指产业链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表现出的性质;运动特性是指产业链处于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质,不考虑引起产业链运动的原因,是指产业链的运动与外界作用因素之间的关系。

1.产业链的静态特性。包括产业链的组成特性、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等。

(1)产业链的组成特性。从产业链的组成角度看,它是“链”、“体”、“链主”三者的统一体。第一,它是“链”,即以若干企业和产品为节点,以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联系构成的一条空间链。第二,它是“体”。产业链这条“链”并不是松散的链,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新型的经济实体。这是因为作为经济实体的产业链,链内有针对全链的管理,从而使整个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于是企业在链内与链外会有不同的成本函数;此外,一个链外企业要进入某一产业链,需要搜集信息、与链内企业谈判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因而可以认为链有进入壁垒。这表明实体性的产业链已不是一般的企业之间的联系,而是一个有更多经济内涵的经济实体。第三,链有链主。链主是在链内居支配地位的龙头企业,它往往为链内其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履行着链内管理者的职能,由此链主也在链内获得超额利润。[11]

(2)产业链的时间特性是指产业链上下链环之间有时间先后之分,即从上一链环到下一链环是由于下一产业部门对上一产业部门产品进行了再次的追加工序;[4]产业链环之间的接续时间越短越好,如果产业链环之间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产业链环供需时间势必加长,从而造成运费、储存费增大,增加交易费用。因此,各地招商引资时都要充分考虑本地区主导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尽量在产业链内招商,尽量为本地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配套招商。

(3)产业链的空间特性是指产业链上诸产业链环总是从空间上落脚到一定地域,即完整产业链条上诸产业部门从空间属性上讲,必定分属于某一特定经济区域;从宏观产业角度看,产业链条是环环相扣而完整

的;从区域经济角度看,特定经济区域可能具有一条完整产业链条,也可能只有一条完整链条中的大部分链环,甚至一两个链环。[4]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尽量使区域内产业链完整,并要形成产业集群,以便产生更大的集群效应。

2.产业链的运动特性。它包括产业链的稳定性和产业链的学习创新性等。

(1)产业链的稳定性。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间不是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是从战略供货到核心业务领域内全方位的合作,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方式。它与各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不同,产业链中的独立企业联盟在相互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的公司那样运作。产业链企业间战略联盟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并不断发展状大,关键取决于合作企业之间的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5]当然,正如任何一个系统的稳定性都不是静态的一样,产业链是在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而且,产业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当外部市场出现一个完全可以替代产业链中的某个企业而且价格更具优势时,或成员企业的长期收益低于其长期机会成本时,产业链不排除有更好的选择。[5]

(2)产业链的学习创新性。产业链具有学习功能,并通过学习,实现产业链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播,提高产业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以及整体创新能力。产业链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从自身和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提高产业链联盟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保证产业链稳定运转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3.产业链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包括产业链的优区位指向性、市场导向性、政策诱导性等。

(1)产业链环的优区位指向性。经济活动都有明显的对劳动力、自然资源、信息、资金、技术、人才、优惠政策和地理位置等的经济优区位偏好,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方面十分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这些区位条件都是动态可变的,不同产业链环基于对特定区位偏好的追求必然不断地进行搜索,从而动态地确定其优势区位。[4]这种对优势区位的追求表现为产业链环的空间动态调整,客观要求治理区域市场壁垒,也客观促成了区域产业经济合作。

(2)产业链的市场导向性。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多变性决定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产业链上各个产业部门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不断调整自身经济行为。这种调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中某链环的增粗状大,即某链环节点企业变多或产品品种增加;二是产业链环的增删调整,即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或下游拓展;三是产业链的空间布局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资源禀赋条件也在不断改变,一部分原来资源禀赋条件不理想的区域有可能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凸显其比较优势,从而某一特定产业部门的布局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该区域。[4]

(3)产业链的政策诱导性。政府的政策诱导性对产业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大战略背景下,吉林省结合本省省情制定了现代中药与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等五大发展战略。这样,这五大产业基地必将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获得飞速发展。同时,五大产业链的断环、孤环很快被接通,并通过产业链整合不断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每条产业链的链环都有大量企业集群,逐渐形成一个纵向为产业链、横向为产业集群,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的产业链网。

四、产业链表现形式:不同视角下的考察

因为产业链是对产业而言,并且有企业和产品两个节点,所以从不同视角看,产业链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产业视角考察。从产业层面看,由于视角不同,产业链有多种表现形式。

从产业结构视角看,产业链是指第一产业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部门与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皮革制品业等产业部门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通信业、服务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之间的逻辑联系与时空联系,可称为产业结构链。[12]

从价值创造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可称为产业价值链。如果从企业视角看,产业价值链就是企业价值链。

从信息视角看,产业链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信息流通链,可称为产业信息链。若从企业视角看,产业信息链就是企业信息链。

从组织视角看,要使产业链中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企业同步协调运行,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关系称为产业组织链。产业组织链是产业链运行的载体,是产业链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组织链中的各参与主体链接的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各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利益。从企业视角看,产业组织链就是企业供应组织链。

从物流视角看,产业链就是产业间或企业间的物流链,从企业视角看,此时的产业链就是供应链。

从技术视角看,产业链包含了产品的研发技术、设计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各种技术,可称为产业技术链。从企业视角看,产业技术链就是企业技术链。技术链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产业链中产品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创新度是提高产业链附加值的关键。

从人才视角看,产业链包括开发设计人才、生产人才、管理人才、销售人才等各类人才,可称为产业人才链。从企业视角看,产业人才链就是企业人才链。充分挖掘产业链中的人才资源是提高产业链效率和效益的核心。

从资金视角看,产业链是不同产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资金周转链,可称为产业资金链。从企业视角看,产业资金链就是企业资金链。资金链运行质量是不同产业、不同企业良好运行的经济基础。

从文化视角看,产业链又是一个依附于产业价值链而存在,又对产业价值链产生持续反作用的文化链。如果把产业链看作是价值创造活动,那么它就是价值链;如果把产业链看作是落实企业文化的一系列活动,那么它就是文化链。价值链体现文化链,文化链指导价值链,二者互动升华。[13]从企业视角看,产业文化链就是企业文化链。

2.企业视角考察时产业链的表现形式。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于打开,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一系列互不相同又互相关联的经济增值活动,其总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14]从企业内部层面看,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相互

关联的经济活动正是产品从原材料变成商品的增值过程,一般称为企业内部价值链。从企业外部层面看,企业之间的联接链条从价值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开始,经过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到最终的消费者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若从价值增值角度看,也可称之为供应价值链。

3.产品视角考察时产业链的表现形式。从产品结构视角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产品链,可称为产业生产链。[6-12]

一个企业如果只生产某类高档产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这类高档产品所形成的产业链中的一个大节点。如果一个企业不仅生产某类高档产品,而且也生产某类中低档产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某类产品高、中、低三级产业链共有的交会点。通常一个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来自多个企业,其产品也会销售给多个企业。每个企业的采购和销售两端都类似扇形关系结构,若干个企业扇形关系结构的交叉、组合与重叠,就形成了产业链的网状结构。[15]产业链就是以若干个企业为大节点、以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链网系统。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产业链从不同视角考察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从产业层面考察时,产业链是产业结构链、产业价值链、产业信息链、产业组织链、产业物流链、产业技术链、产业人才链、产业文化链、产业资金链而集成的产业生态链。当从企业视角考察时,产业链就是供应链;当从产品视角考察时,产业链就是产业生产链。

参考文献:

[1]傅国华.运转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系统效益[J].中国农业经济,1996,(11),24―25.

[2]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济大学出版社,2002.

[4]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5]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6―38.

[6]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兼谈福建发展的定位及其战略选择[J].福建改革,2000(8),14―15.

[7]李心芹,李仕明等.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60―63,

[8]李万立.旅游产业链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师,2005(3),123-124.

[9]周路明.关注高科技“产业链”[J].深圳特区科技,2001(11),10--11.

[10]乔忠等.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农业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1),29-32.

[11)曾永寿.产业链化现象探析[J].上海商业,2005(3),41―43.

[12]郑胜利,俞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链培育[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0―44.

[13]周施恩.“文化链”与“价值链”互动机制研究[J).企业研究,2004(10),53―54.g.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9

关键词:价值链;循环经济;流程

一、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利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并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经济系统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运用循环经济中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弃物,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之处:它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是一种循环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从源头减少资源的使用,达到节约的目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物质一次性的浪费利用,资源使用后的废物变废为宝,达到再投入生产使用的效果。简单地说,循环经济就是使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发展,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状态。

以上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在循环经济理论上构建的企业价值链是一种新的价值链构建模式,同时又是企业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这种企业价值链既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可以提升企业在现代能源紧缺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二者的关系可概括为:循环经济的基本任务是沿着新型工业化方向建立生态的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借以不断改进企业各种创造价值的方式使其生态化,其核心可归结为企业价值链的生态化。

二、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的必要性

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从事设计、供应、生产、营销、定货及对生产经营起辅助作用的价值集合。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有创造价值的活动,称为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分别是: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9项。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企业内部价值链。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又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链的外购输入的价值链(上游价值),制造商的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渠道价值)到达最终消费者(下游价值)手中,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这些中间环节都在影响企业内部价值链。作为一个企业若想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

企业特别是电力能源型企业构建新型企业价值链是提升火力发电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这反映了其各自利用的能源、特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途径等方面的特色;受国家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发电企业受到煤炭、水等资源和运输能力的极大制约,构建新型企业价值链刻不容缓;企业构建环保型企业价值链符合企业伦理的要求,能够塑造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三、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模式

(一)电力企业一般的企业价值链分析

发电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由发电“煤-水-汽-电”的工艺流程构成,这被视为电厂管理系统上的价值链,对价值链上所有业务环节,如基建、采购、库存、计划、设备、质量、运行、检修、财务、人事等进行有效管理,整个价值链强调能够动态调整生产技术经营和经营状况,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有关信息。内部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看出发电企业内部价值链可分为许多单元小价值链,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计算成本和创造的新价值。通过对作业成本与利润的分析,进行取舍,以调整小价值链在企业整体内部价值链中的关系,实现降低整条价值链创造价值中的成本,建立成本优势。

在分析发电企业内部价值链时,可以发现,发电企业既是燃料、水和发电设备的购买者又是电力产品的生产者,属于整个电力能源行业价值链中的一段。对企业内部价值链来说,燃料费、水费占了发电成本的很大比例,而企业每年对设备进行维修改造所花费的修理费、机器折旧费、检修工人的薪酬及征收的排污费等费用也很多。发电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加强燃料、机器设备管理或加强节能措施的实施来降低企业创造电力产品价值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通过加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来达到对生产流程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和反馈信息提高其生产效率;对人员进行减员增效降低人工成本;对最主要的燃料费,可以用其他替代能源逐渐替代传统能源,对机组进行技术改造使发电效率提高来解决。如果把发电企业置身于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就要从外购输入的价值链和出售输出的价值链入手,通过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联合经营或进行循环再利用取得发电企业中游价值链的成本优势,进而取得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新型电力企业的企业价值链模型构建分析

1、内部后勤。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可采用煤粉和秸秆混烧的发电方式降低成本。加强煤炭燃料接收和储存管理,制定严格的煤炭燃料质量检验标准;大力宣传储存秸秆知识,降低秸秆湿度,提高燃烧量;对秸秆燃料建立专门的储运中心和秸秆调运公司,通过加强燃料物流管理有效地降低采购燃料的费用。

2、生产经营。发电企业的主要产品是电,同时产生其他副产品,秸秆、煤炭混烧后产生的煤粉经加工可被水泥厂和制砖厂利用,以实现煤灰零排放;企业锅炉冷却用水和生活废水,经回收处理后可补入发电生产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处理后排出的水又可用于锅炉的冲灰冲渣,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对电力企业内部家属区进行供暖和热水管道实行改造,实现余热供暖和热带鱼养殖,既服务社区居民又增加企业的额外收入,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充分体现出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

3、外部后勤。电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特点是不能大量储存,要求每时每刻发、输、配、售、用绝对平衡,因此企业要有一套机构健全,信息通畅的部门系统,除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开、输配分开,成立调度中心、交易中心、电力管理机构外,还要做好有关用户侧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

4、市场营销。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市场;体现循环化的电力市场经营,以快捷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发电供电的可靠性,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电能;与同行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上网电价电量,建立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于多产产品的营销,发电企业要设立下属企业并发挥下属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发电机组的除灰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可靠性,回收加工的粉煤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下属企业要充分利用厂内低电价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5、服务。电力行业要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用户的真诚信赖,创造良好的企业信誉。

6、采购。企业要积极拓宽进煤渠道,优化煤质结构,在确保发电用煤的前提下,严把关,加强检斤、检质、取样、化验4个环节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减少超时产生的卸煤费等;成立秸秆仓储基地,建立污水处理站,以节约购水开支。对于大修理期间需要购置的新设备,企业与供货企业进行协商,签订长期了供货合同,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7、技术开发。企业可在秸秆燃烧和燃料脱硫,污水废气处理方面进行科技攻关。自主创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在经验借鉴中研发产品设备,减少成本。

8、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强化职工“知其责、尽其责、尽到责”的工作理念,完善薪酬分配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选拔竞争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强调员工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9、企业基础设施。企业基础设施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会、法律、政治事务和质量管理等。企业财务部肩负着加强资产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加强能耗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管理职责,信息部要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信息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生产、设备、财务、物资等部门的联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新型电力企业的价值链可以用更细致的流程图表示(见图2):

四、新型电厂构建企业价值链的效益分析

当环保生产进入正常阶段后,原来只占小部分发电份额的秸秆发电成为主力。发展环保发电机组虽然投资成本很大,但带来的环境效益却不可估量。同时,秸秆在炉内燃烧过程中燃烧较为充分,污染小。若电厂周围建有村庄,如果企业的秸秆发电项目投产,当地农民的收入可大大增加。秸秆烧完的炉灰可作为钾肥,被化肥厂收购投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一般电力企业每年均要产生大量的燃烧废弃粉煤灰,需要为储存煤灰垃圾支付巨额征地费、筑坝费和维护费等。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后,企业可进行技术研发并将粉煤灰加工成不同品种,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五、构建环保企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完善

虽然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由于企业在采购活动中采用传统方式储存燃料造成的,致使秸秆规格与设计要求差距较大,项目规划和容量与实际可能存在差距;国内秸秆发电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专业维修人员缺乏维修新设备的经验,导致维修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因此,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需要在以下方面改进和完善:

加强人力资源优势。建立严明的验收奖惩制度,制定严格的秸秆验收化验流程,对秸秆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加强对质检员的监督管理。

继续加强企业内部的节能管理。企业要重点开展企业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各种能源的节约管理,通过加强内部二级经济核算和燃料消耗统计,根据不同能源购入指标,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内部价格。

通过行业价值链中其他企业进行技术联合,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或者寻求国家政策扶持来提高秸秆利用率。

成立专门的维修班组负责设备维修和实施环境测评。企业可设立专业的维修组负责设备的维护,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企业还应进行必需的相关的环评、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压覆矿产、地震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土地预申请、社会影响等评价。

参考文献:

1、章爱民.全球价值链下产业竞争力的成因与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7).

生态经济产业链篇10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运行机制;构建

一、生态工业园的内涵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和消耗的链条上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环节,并且以其为载体在进行着循环和传输。生态工业园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像自然界中的上述模式一样,也分为资源生产类的企业、加工类的企业和还原类的企业三个群体,资源类企业是初级生产者,为其他企业提供初级原料和能源的供应。加工类的企业将资源生产类的企业的初级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其成为能够供人类进一步生产和最终的生活消费工业品。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企业之间的关联到此便结束了,而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关系设计则不然,还要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适应和更新发展的要求,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进行再资源化,或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转化为新的工业品。

1.生态工业园的内涵

在人类生存的世界遭遇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的情况下,人们认识到“资源消耗—产品生产—排放废物”这一生产运行线性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下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中开始出现了“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parks,eips)的概念。1993年,indigo发展小组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国外有学者认为,生态工业园是保持自然经济资源,减少生产、材料、能源、保险与治理费用的负债,提高操作效率、质量、工人健康和公众形象,提供来自肥料利用及其规模和收益机会的工业系统。

还有的国外学者提出,通过环境管理和资源利用,寻求增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协作,工业园区寻求一种集体的利益,这种利益大于所有单个公司利益的总和。这样的加工与服务业组成的商务社区称为生态工业园。

1996年,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给生态工业园的定义为:“商业集团和地方社区通过合作,有效地分享资源(信息、材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自然栖息地),提高企业和地方的经济效益,改善环境质量,人力资源得到公平有效的发挥”。

美国的ernestlowe教授认为,生态工业园是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组成的群落。生态工业园通过在管理包括能源、水和材料这些基本要素在内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该企业群落寻求一种比每个公司优化个体表现就会实现的个体效益的总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简言之,生态工业园的目标就是要改善参与公司的经济表现,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环境影响。

我国学者罗宏等认为生态工业园是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它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品和废物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生态工业园强调将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生态工业园中没有废物的概念,而是模仿自然生态系中的共生原理,实现工业系统中的一个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成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从而将园区企业贯穿成为各种资源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

2.生态工业园的特征

(1)资源共享。生态工业园依据因地制宜、系统分析的原则建设,呈现出物质、能量集成、群落合作、资源共享的特点,并适时吸收新企业,实现能源在更大范围的循环流动。

(2)资源共享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工业园坚持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协调、友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的原则,能够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企业适应性和风险抗击能力,保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稳定、协调发展。

(3)实现资源增值与生态经济双赢。通过科学设计和先进技术以及能量的梯级利用等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生态工业园力争在个体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系统总体资源的增值和生态经济双赢。

(4)技术与制度的整合。生态工业园与以往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同,实现了技术方法与机构制度的整合。

(5)闭路循环。通过信息与资源共享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闭路循环,并利用经济手段限制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6)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适应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不断完善面向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人员的的培训与教育体系,并通过不断吸收新企业来填补生态工业园中的空缺,从而达到提高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目的。

综合以上观点,生态工业园是一种将工业的发展建立在自然与社会和谐基础之上,在工业企业及其相关企业聚集的场所实现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再利用,使园区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一致,是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是指导工业系统转变生产方式的整体框架,从线性发展模式转变到循环流动模式,从而形成一个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流程。它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构建企业生物链,从而达到闭路再循环和能量多级再利用的目的。通过建立企业间的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设过程中企业之间、企业与管理机构之间以及运行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科学构建生态工业园的运行机制打下基础。归纳起来,目前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工业园的产业链呈现刚性特征,企业之间依赖性强。生态工业园系统内的企业数量有限,降低了剩余物质的传输成本,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最优利用。但由于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交换通常通过特定的传输渠道进行运输,而管道传输的距离、方向和位置均是固定的,缺乏灵活的余地,缺乏弹性。一旦链条当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造成整个产业链条的断裂,使整个系统受到重大的冲击和震荡。这种冲击和震荡可能使生态工业园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甚至使整个园区的运行遭到破坏。特别是当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对原材料的质量和构成成分有着专业要求时,一旦某个环节的企业出现问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又出现了新的要求,或生产和产出废物的量发生了变化,都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行。

2.生态工业园的创新能力差。由于进入园区的企业之间往往合作大于竞争,不能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缺乏创新的动力。有些企业虽然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但由于其副产品和废物的数量直接影响着下游企业的生产规模,为保证下游企业与足够的副产品和废物作原材料,上游企业就没有必要区考虑减少副产品和废物排放的问题。这样,企业长期降低研发投入,将降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利益冲突。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会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关系,一家上游企业的废物可能需要多家企业消化和分解,而一家企业的生产可能又依赖多家企业的供应,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系统,而在园区的相对封闭性状态下,要使所有企业的利益都得到兼顾,是相当困难的。另外,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的技术水平、掌握信息的完备程度和技术保密方面的情况,都可能造成企业链条上各成员之间的矛盾,从而违背了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初衷,最终使市场的需求、废料的成分等对企业至关重要的部分模糊不清,动摇了产业链上各企业相互依存的基础。

4.规模不经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刚刚起步时规模小,上下游产品、废物的规模也较小,因此,上下游产品、副产品和废物的利用规模也比较小,面临不经济的困境。

由以上所列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相应的机构,才能使生态工业园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生态工业园运行机制构建

1.成本降低机制。生态工业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种由低成本带来的利益共享机制。

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之间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成本降低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限定原材料成本水平,提高废物利用效率。生态工业园的企业间要通过建立工业共生网络,实现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即将上游副产品和废物变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由于下游企业进行资源再利用,因而成本一般低于原生资源,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的投入要素价格。但这还不够,园区应制定上下游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原材料成本水平降低计划,提高副产品和废物利用率。这样,对上游企业也有吸引力,因为,上游企业生产过程结束之后,其将副产品和废物在生态工业园下游进行出售,从而在得到额外收入的同时,也达到了降低污染的初衷,同时,也降低了环境治理的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互信基础上的交易成本降低机制。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配置应具有互相依存的产业链特性,使上一个环节企业的废弃物和释放的能量成为下一个环节的原材料和能量供给,形成特有的资产专用性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企业之间交易活动相对固定化,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企业之间的败德行为,可以降低企业间的信息成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可以这样说,企业间长期交往建立的互信机制可以大大降低交易的费用。

再次,信息沟通基础上的成本降低过程。成本降低机制的实施,还有赖于建立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渠道,因为沟通和联系有利于各企业之间的协调,而协调化的行动,减少了彼此摩擦,也能够为园区的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机会。

此外,企业要建立原材料合理分配和使用的资源同级利用平台,本着节约的思路合理布局,原材料的采购应与工厂的生产能力、市场的吸纳能力相和谐,避免不合理占用资源。这也是成本降低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

2.系统内外的互通机制。在建设生态工业园时应借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原理,始终保持生态工业园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指生态工业园类型的多样性(例如:化工为主的工业园、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等);区内部构成成员的多样性;产品层次、产品类型和产品结构的多样性等多个层面的内容。

生态工业园内各系统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是单链循环。要维持单链稳定性,就会影响网状互通链状结构的形成。而单链与网状互通链的相互配合,才是生态工业园得以长期稳定的基础。所以,一方面,应该用较强的外力,如契约、园区行政机构的依法干预等办法,实现单链条上的企业顺畅衔接。实际上,生态工业园区一旦建立起来,政府及其相关的管理部门就有责任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防止链条的断裂。另一方面,要寻找能够及时填补断裂环节的企业,并不断培养企业,达到系统标准,从而使生态工业园外部边界向外扩展,依靠企业间的自然延伸链条,实现生态工业园的系统动态稳定。

另外,要使园区稳定,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应为园区企业设计多渠道输出输入方案,形成可以灵活变通和组合的柔性输出输入渠道系统,实现输出输入渠道的多样性,形成多条相互支撑的产业链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园区内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互利共生。具体地,一是允许系统中的生产单位从系统外吸收所需的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要引进新技术改进生产。二是有条件地允许企业与园区外部更大的社会系统进行产品和能量的交换,促进园区内部企业的创新和有序竞争。

系统内外互通机制建立的根本尺度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使环境质量控制、废弃物积存量消减、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指标均达到生态工业园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稳定。

3.产业培育机制。产业培育是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核心,产业培育可以实现园区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产业培育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路径,纵向产业培育又有产业接通和延伸两个方面。接通产业是指将生态工业园内的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则是将一条已经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延伸或向下游拓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延伸则进入到市场销售环节。

主导产业对产业链的延伸作用可以使资源优化配置和上下游产品紧密衔接,并发现薄弱环节,引进补链企业。比如,产业链的向下延伸,可以是向废物、产品使用过后的回收;产业链的向上延伸就是进行产品核心技术、原创技术的开发,掌握技术的实质性环节,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使企业在成为国外已有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的主体的同时,建立自主的创新、研发基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培育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主导产业为依托形成上下联结、左右贯通的产业结构。因此,不仅要注重纵向的产业链延伸,横向的拓展也同等重要。横向的培育和拓展,可以改变生态工业园的规模不经济状态,也可以延伸生态工业园的边界,最终使生态工业园的理念由独立的园区模式,向外推移,吸纳更多同级企业,形成网状结构。

4.生态化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生态工业园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需要开发相关的技术作为基础。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技术不是孤立,而是以技术链的形态、以相互依存的方式存在的。生态工业园技术研究的指导原则是从系统的和着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改造和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的途径。新技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改变环境和丰富产品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另一个方面,环境改变和工业生产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大量的消耗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难题。因此,在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导向下,应提倡生态生产技术开发。生态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技术开发过程:

第一,通过分析原料与能量流,开发新的技术,将工业生产的原料和能源转化为产品与废物的代谢和流动过程,并模仿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实现产品和能量的循环流动。技术创新在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开发在单位输出中绝对或相对减少消耗的物质量或所排放的废物量的技术,保证生态工业园区中的生产低消耗、低污染。

第三,生态技术的开发还应侧重在整个生产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使生产过程成为对环境产生最小危害的可持续生产体系。

生态技术开发上应本着综合设计的原则,通过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延长资源和原材料的梯级利用的链条。实现水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再生使用和循环利用,这里要通过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有效衔接,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规模经营和一体化进程。

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的生态技术开发,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立足于进行清洁生产,监测和控制企业的耗水、耗能和排污指标,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综合节能监测等方面的措施,运用综合原材料替代、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末端治理等手段,促进企业改进生产的工艺和制造技术,在提高产品的综合质量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有效减少废物的对外排放。

5.辅助性支持机制。生态工业园以生产为主,与实现生态要求相关的机制建设固然重要,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的不只是工业,还包括农业、服务业、信息业等多种行业,跨行业的整合,需要相应的服务、市场支持、信息情报机制的建立,使多产业之间在市场的运作和服务的保障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不同性质的产业要求的服务配合也不尽相同,如对冶金、化工、电力等重化工业而言,仓储、物流的服务十分重要,而劳动密集型工业则要求生活服务业较为完善。

市场支持是要建立明确的交易标准,利用经济杠杆连接不同企业。市场支持就是在双方产权明晰、诚实守信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商品交易,当然,生态工业园中最常见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也是在市场支持机制建立的前提下运行的。

生态工业园要通过建设信息情报中心、互联网信息平台等方式,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桥梁,实现企业间生产信息、技术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信息沟通可以使企业了解市场和相关的先进技术,形成互动和学习效应促进观念的更新、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园区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产业园区建设层面的具体体现。生态工业园中企业之间的联系顺畅有序,并突出节约、循环,副产品、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等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和生态要求的思想。为了实现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目标,需要探讨建立合理科学的运行机制的途径,从而使生态工业园的内涵更丰富和全面,遵循的标准更明确和清晰,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科学化、社会的和谐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尹继佐.建设循环经济型的国际大都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马荣,周宏春.生态工业园的实践与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2006,(46).

[4]蔡小军,李双杰,刘启浩.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j].软科学,2006,(3).

[5]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学与循环经济理论:一个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7,(1).

[6]张彦素.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生态工业园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5).

[7]郭建华,侯渡舟,贾广征.基于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园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07,(1).

[8]吴志军.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研究[j].当代财经,2006,(9).

[9]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兼谈福建发展的定位及其战略选择[j].福建改革,2000,(8).

[10]李心芹,李仕明.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11]李万立.旅游产业链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师,2005,(3).

[12]周路明.关注高科技“产业链”[j].深圳特区科技,2001,(11).

[13]张成考.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生态工业园系统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