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十篇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十篇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3:03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1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中国生态经济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由于当前我们国家整体的林业资源建设步伐比较缓慢,再加上社会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也就逐渐激发了相关政府的责任意识,他们开始重视生态经济林的建设,但是由于政策实行的较缓慢,再加上种植技术等诸方面的局限,当前社会整体生态经济林的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比较多的偏差,以下我们将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探讨。1.营林技术差,林业建设生态质量不高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28hm2,是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21.3%;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9.048m,为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12.5%;森林覆盖率为16.5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世界平均为25%)。也就是说当前我们国家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十分窘迫,它受到了国内政府的重视。而建设生态经济林成为了当前进行森林资源建设的首选。由于生态经济林开展的步伐比较缓慢,所以它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我们国家的森林资源现状。特别是生态经济林的建设,由于种植技术未能得到推广,所以人们在种植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首要的就是人们经营生态经济林的技术比较差,使得这些树木种植以后成活率比较低,也就使得林业建设的生态质量一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2.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难以激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来说,它不仅仅需要的是政府资金的强烈支持,它还需要被群众认识到造林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政府虽然认识到了造林的紧迫性,但是他们在进行资金投入的时候却未能落实到位,这也就使得群众在造林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他们不能因为造林而得到政府相对应的经济补贴,在政府补贴力度较弱的情况下群众就很难继续进行主动造林,这也是导致生态经济林建设进程发展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它必须被政府所重视。3.天然林破坏严重,人们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认识片面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功能即价值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只认识到了生态经济林对于发展经济方面的贡献,而未能认识到森林资源对于维护地球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也就出现了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断的对森林资源进行破坏,人们对于天然林资源无止境的破坏使得生态经济林建设出现问题。人们不去注重生态经济林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作用,只是片面的去追求森林资源的数量而忽略了树木种植的质量问题。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来说,它们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它们也可以更好的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森林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降低噪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以及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等多种生态价值功能。森林资源对于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有了铺垫的作用,但是以前由于人们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森林资源被破坏的非常严重,而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让人们逐渐警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发展生态经济林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林是指“对特定的地理条件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良好,并能产生显着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在对这些树种进行良好的选取和培育以后尽快的让人们进行推广,把这些好的树种种植到各个地区。最重要的是,对于不同地区的树种必须是经过科学的地质探测以后再进行种植,只有这样树木的成活率和覆盖率才能得到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人们必须合理的根据当地的有利地质条件选用好的生态经济树种营造生态经济林,这样不仅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条件,也更好的促进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根据调查显示,浙江省是全国经济林生产效益最高的省份,该省在营造生态经济林的时候,选用了经济价值较高的杨梅.山核桃.山茱萸.香榧等树种,收到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当地人们在对其地质条件进行了合理的勘探以后选取了最适合当地种植发展的树种,让它们互相依靠着得到发展,不仅仅提高了经济效益,森林覆盖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对于该省整体经济规模的提高益处十分大。

三、推动我国生态经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的有效对策

(一)科学营林,提高林业生态质量,加强保护管理

由于当前人们建设生态经济林当中存在的问题是人们不懂得如何更好的去经营生态林,人们在进行选取树种的时候不合理,因此,要满足生态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雇佣有专业护林知识的人,让他们对树木进行合理的经营,从而不断提高林业生态质量,同时也应该让专人对森林进行保护管理,不要让人们不合理开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生态经济林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进行林业种植的积极性

对于政府方面来说。他们必须加大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资金投入,对护林群众进行林业补贴,让群众从而可以有利可图,这样群众进行林业种植和看护的积极性就会极大的提高,他们就会更好的保护森林。同时,他们也应该投入资金去购买好的生态经济林树种,增强树木的抗打击能力,让更多的树木可以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生存,通过好的方式让群众在劳动中获取收益。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保护生态经济林的奖惩制度

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来说,单方面加大对群众的财政补贴远远是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有关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对于破坏生态经济林的人予以一定的惩罚,而给予那些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人一定的资金奖励,通过加强资金的吸引力,让人们可以更加关注社会整体的生态环境,通过资金的吸引力让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维护。采取这样的方式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对生态经济林的重视程度,就会在各个地方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的氛围,这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们国家发展经济所必须重视的一点,不管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都应该尽快的完善对于林业发展的策略,这不仅仅是为了当代人能够更好的生存,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千秋万代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保护生态也是在保护我们的未来,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她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是当前世界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所提出的重要的策略,它不进能够更好的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一种维护,因此它必须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注。

作者:李映雄钟国才单位:四川省通江县木材检查站四川省通江县空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3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现代生活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加追求健康舒适。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国城市现代化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要求,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生态园林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整个城市环境质量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生态园林在城市景观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发展的方向以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衣可蔽体,食可果腹,屋可遮身,行可百里”的状态,人们随着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对衣食住行在新的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吃要健康,行要快捷,衣要舒适,住要环保。同时,随着我国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逐年加快,一种新型的产业也应运而生。生态园林绿化作为一门新型的环境产业,在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及整体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园林建设概述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也指明了发展方向,现代城市建设也逐渐朝着生态、节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生态园林建设恰好符合国家现阶段对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也必然会朝着生态园林绿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园林绿化泛指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绿色植物的充分运用,通过人工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该群落一般都具有合理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以及时间结构等特点。植物群落的存在对于实现区域范围内小气候的有机调节,减少区域内的有毒气体,衰减区域内的噪声有着十分突出的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的园林环境,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现阶段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对生物群落的建设一般都遵循多样性的原则,不断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

二、生态园林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对于一个城市的评价,不仅要对该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相关评价,还要对该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相关评价。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生态园林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作用非常大,笔者结合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对生态园林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相关总结。

1、生态园林可以美化城市环境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也逐年提高,开发商为了将利润最大化,将城市的大部分土地都进行了建设,混凝土建筑不断的充斥着人们的眼球,长此以往,人们必然会感到厌倦。加之,城市内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频发,种种不良因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通过城市园林建设,城市的面貌可以得到有效的改观,在较大程度上美化城市环境,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长期处于一种舒适的环境当中。现代化城市由于建设规划的问题,千城一面,色调单一,且绿化面积较低,通过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改变这种单一的色调,能够让人们在城市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陶冶情操,回归自认。

2、生态园林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之中进行高质量的生态园林绿地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指数,还可以不断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这样一来,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还促进了该城市旅游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长期高效发展。举个例子来说,南方的园林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拿苏州园林来说,园林将生态、环保、文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园林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并且赋予其文化内涵,这样一来,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前来参观游玩,直接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园林建设时,建设具有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园林,对于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生态园林有利于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相关研究发现,城市的生态系统现阶段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完善,很难实现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生态园林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生态功能,它的存在对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建设可以实现城市气候的有机改善。对于城市噪音的衰减,区域内部温湿度的调节、净化空气、改善水源及土壤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三、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综上,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我国城市生态园林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想实现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城市生态园林的相关建设措施。基于此,笔者对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如何长期有效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不断提升生态园林建设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

o论再什么时候,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都不应小觑。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园林要想长期有效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其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而言,其相关人员主要由园林设计师和相关施工人员构成。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对园林设计师以及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园林设计师在实际设计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其吱声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断促进生态园林产业的发展;园林施工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施工工艺,了解施工规范,保证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相一致。相关企业或者是单位要加强对生态园林建设相关人员的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促进生态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

2、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生态经济建设

每个城市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发展特点,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进行生态园林建设。但是现阶段很多城市对于生态园林建设仍处于模仿阶段,并未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生态园林建设,有些生态园林在其他城市效果特别好,但是一味的模仿过来,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仅不能起到美化城市的功效,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还在一定程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生态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在园林设计上要展F出当地的特点与优势,这样可以不断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不断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3、做好生态园林的统筹与规划

要想实现生态园林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需要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当中,将生态设计原则落实到实际的建设当中,对植物群落以及生态绿化进行科学的统筹与规划,最大程度上降低生态园林对于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保证植物群落中生物多样性的实现。除此之外,还要将生态园林建设与当地农业观光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统筹规划,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4、提高全民参与生态园林建设的积极性

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当中,仅仅靠一些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进行建设是远远实现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的建设对于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公益性与社会性作用较为突出。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提高全民建设生态园林的积极性。通过对生态园林建设的宣传,使人们不断明晰生态园林建设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并将一些园林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普及,使每个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生态园林建设中来,不断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

结语: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城市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生态园林建设的规划,不断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璞.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3:60.

[2]邵聘.生态园林工作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信息化建设,2016,06:237.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经济;对策

收稿日期:2011-10-19

作者简介:杨英(1986―),女,贵州遵义人,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144-03

1引言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服务业发达的国家,旅游产业在服务业中创造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目前全国各地有着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都相继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实现优势互补,结合其他旅游资源,把以鄱阳湖为核心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出来,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把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产业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2鄱阳湖旅游经济建设的意义

鄱阳湖旅游最初的构想是打造一个鄱阳湖核心生态旅游区,南昌都市生态、瓷都仙山文化、大庐山“山江湖”三大旅游项目,一个大环湖国际文化生态旅游圈。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中国九江2009走进鄱阳湖自驾之旅启动仪式。在金融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上万亿元,鄱阳湖生态旅游建设初具成效。生态资源在开发中得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湖边的湿地每年都会吸引全球近95%以上的越冬白鹤和其他珍贵候鸟,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环湖旅游产业在配套中逐步走向完善,仅滨湖地区打造的景区景点就达30多处。作为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这将是江西省旅游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大好时机。2010年12月8日,中信庐山西海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这个项目将统一规划、整体开发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区域,5年内投资和招商120亿元人民币,并在2010年年底实现开工建设。将建设高规格的度假酒店、养生度假村和文化体育公园,把片区打造成集休闲、会议、运动、度假、养生等为一体,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的高品质的生态养生度假胜地。

(1)旅游经济建设有利于增加本地区的财政收入。旅游业成本较低,见效快,在发达地区和国家,旅游业创造的财政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占相当大的一部分,发展旅游经济不仅可以提高环境质量,更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2)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利于保护旅游环境,保护景观的原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生态旅游”这一术语的提出,并于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3)旅游经济建设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餐饮,其发展关联度大,旅游业的开发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作为其三大支柱产业的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餐饮将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缓解就业压力。

3鄱阳湖旅游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及问题分析

3.1优势分析

3.1.1自然资源优势

整个江西省森林覆盖率达59.7%,全省种子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达500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鄱阳湖地区周围生物种类丰富,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3.1.2气候条件

气候是旅游者出游旅行考虑的必要要素,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提高不同游客的旅游心情指数,进而增强不同游客的旅游欲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鄱阳湖地区全年气候温暖,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良好的气候条件为鄱阳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舒适的气候环境。

3.1.3交通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昌九高速、九景高速、沪昆高速西至萍乡、梨温高速等的修建也将为不同地区的旅游者进入鄱阳湖地区的旅游创造便捷的交通条件。江西民用航空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轴心,自北向南,以九江、樟树、泰和、吉安、景德镇、赣州连接全省和全国各地及香港的航空运输网,除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外,江西还有九江、赣州、景德镇和井冈山4个民航机场。

3.1.4文化特色

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的建设,不仅要靠一种旅游文化来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同时还要融合多种文化,为旅游经济注入新的内容。南昌起义的爆发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酝酿了丰厚的红色文化陶瓷艺术的发展,积淀了独特的陶瓷艺术文化,此外江西省民族众多,全省共有38个民族,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也为旅游文化建设增添了色彩。

3.2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生态旅游环境破环严重

虽然在开发的同时,严格提倡保护生态旅游环境,但由于对景区准入性限制不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此外,虽然鄱阳湖的水质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区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靠近工业区的地带,工厂没有严格的排量限制和排污处理,废渣废水处理不当,造成湖水污染严重,影响整体水质,破坏了生态旅游环境。

3.2.2开发思路不明确、规划不合理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发展机制尚未健全,缺乏规范的开发以及科学的发展方案,造成发展思路混乱,管理不力,规划不尽合理,同时造成许多资源的浪费。

3.2.3宣传强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

全国各地许多有着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都在大力提倡发展模式多样和主题鲜明的旅游,竭力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但鄱阳湖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主题并不鲜明鲜明,宣传强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其发展不仅要在本地区和全国各地区树立自己的品牌,更要让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知晓自己特色。

3.2.4受传统观念制约,开发技术落后

现代旅游对旅游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旅游经济提倡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其发展也不例外,各方面对技术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例如对先进旅游设施的布局,对先进旅游宣传技术、先进旅游讲解技术、先进旅游规划技术的要求等。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这里有丰富的生物物种,例如鄱阳湖生态鱼鱼种,同时也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通过开展各种适合于本地区的生态旅游活动,如通过开发本地的独具特色的生态饮食文化,制作本地区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纪念品,开展独特的生态观光活动等方式,发挥自己的长处。此外,可以借助本地区的陶瓷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来加强对本地区旅游主题的宣传。

4.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本地区旅游的知名度

综合报刊杂志、广播节目、电视专栏访谈、网页形式等形式进行宣传,加强在这些宣传渠道上的宣传力度,列入根据本地区特色,设计独具风格的网页,在广告词、广告页面等设计进行拓展,此外,还要通过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讲解,别致的旅游纪念产品设计等方式扩大本产品的知名度。

4.3明确发展思路,合理规划,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明确的发展思路是取得发展的向导,要让本地区的旅游经济走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思路,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才能保证其发展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规划,减少开发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规范市场,创优旅游发展环境,营造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相统筹,削弱政府对相关旅游企业的控制力,革新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互动。制定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打击一些不合理的低俗的旅游活动,引导旅游业朝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使其更加成熟和规范。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5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6

关键词:对策;可持续发展;畜牧;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632150

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畜牧业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可是在畜牧业经济发展期间,往往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为此,找出新的途径来推动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1畜牧生态经济相关概述

1.1畜牧生态经济内涵

畜牧生态经济是指在畜牧业发展期间,需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此基础之上使得畜牧业生态资源能够被科学合理的利用,实现畜牧生态经济的有机循环目标。立足于生态环境角度,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1.2畜牧生态经济的现状

畜牧生态经济与传统畜牧经济相比在功能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异。畜牧生态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并且改变了以往的粗放型发展的方式,发展速度有所提升。畜牧生态经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融合,在畜牧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将科学技术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构建出更加和谐、高产的畜牧经济循环发展体系。但实际上,很少地区重视畜牧生态经济的发展,尽管这些地区在实际的生产期间已经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控制目标,对于环境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可是,大多数的畜牧生产期间,很多生产者对于畜牧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够了解,极大的束缚了畜牧生态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该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很多畜牧生产人员缺少先进的思想意识,没有高度重视畜牧产品的安全性,没有应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进行生产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导致当前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2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2.1重视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确保畜牧生态经济能够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便需要相关人员重视畜牧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相关地区在发展畜牧经济的过程中,需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并拓宽畜牧经济的发展渠道,以此监理更加完善的宣传体系,最终为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相关单位还需要梳理畜牧生态经济生产的消费观念。由于生态消费是一种具有绿色的消费模式,该种模式在物质生产以及生态生产等方面存在着极高的要求。为此,消费者在消费期间必须明确生态消费理念,在树立低碳、绿色消费观念的进行消费。生态生产主要指在畜牧生产期间将质量安全放在生产的首要位置,对消费者的消费安全等给予高度重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为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2需提升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政策的支持与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将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大对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与监督力度,确保畜牧生态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还需要结合畜牧生态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畜牧生态消费措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护畜牧经济市场的发展;加大对畜牧生产的扶持力度,也是推动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重视畜牧产品的加工等,为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3总结

畜牧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也能够为人们营造绿色生活环境。要保证畜牧生态经济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便需要相关部分重视宣传工作的实施,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畜牧生态经济,让参与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之下,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最终有效的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提到“可持续发展”一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萌芽。可持续发展具体含义最早出现在1987年布伦特兰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

(二)循环经济理论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兴起,循环经济思想开始萌芽。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的“太空船经济理论”是早期循环经济思想的代表。1996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克里・特纳正式提出有别于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引入我国,接着又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1999年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进行重新整合。2003年将循环经济归入科学发展观。

(三)生态经济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中将资源环境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外在变量,认为经济增长没有极限。1962年,美国海洋学家莱切尔卡逊深入研究生态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972年,米都斯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做出有关人类经济增长极限预测,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50多位科学家们成立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创建生态经济学,从此生态经济学逐渐被人们认识。

(四)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起源于英国,英国政府制定大幅度减排计划,并引领国际减排趋势。“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在2007年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制订了“巴厘岛路线图”,目的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9月,我国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

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之间关系分析

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辅助,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四者的基础理论,而四者理论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方法。第一,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发展目标上,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都是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保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都是在人类发展出现严峻的能源危机、生态失衡应时而生的,倡导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不仅要应对能源短缺,更要应对经济发展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降低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排放,转变传统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和生态经济理论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武器。第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科学技术与管理上进行创新,建设循环型环保产业,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容上更为深刻,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

三、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者之间相同点

一是理论基础相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都以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以经济与能源环境持续发展为主,研究对象是包含人类的整个生态大系统,运用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二是采取技术手段相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采用生态技术。生态技术主要针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而言,涉及科技伦理价值,遵照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协调发展,是一切有效保障人类生存与生态平衡的措施。

三是目标相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都是以保护能源、改善环境为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者之间不同点

一是研究角度不同。生态经济注重经济活动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着重转变宏观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注重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低碳经济针对能源领域和全球气候变暖,重点是建设低碳经济结构、降低碳消费。

二是实行控制的环节不同。在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互相作用时,生态经济从能源的输入端和和循环经济从废弃物的输出端来探究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低碳经济强调在资源输入端有效控制碳排放。

三是核心观点不同。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将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各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和环境效率;低碳经济的核心科技技术、管理创新和人类消费观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徐雪松,徐守松.基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219-1220,1223.

[2]袁丽静.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158-159.

[3]孙阁斐.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88.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8

关键词:永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历史性转变;林业建设方针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5年里,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世界林业发达国家都开始调整和改造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并组织研究和实践森林资源可持续标准和指标体系。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林情提出了不同的实现途径。加拿大侧重于林地生产力的保护,提出了以模式森林计划为依托的林地综合管理系统;美国注重人们对森林的整体需求,提出了生态系统经营;德国由于几乎没有原生林,大多为人工次生林,因而着重于回归自然的人工林经营,即近自然的林业。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采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来调整各自的林业发展战略着手研究和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目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以美国1995年《森林和林地资源的长期战略规划》为典型,它明确了“管理生态系统------通向可持续性的工具”的模式。

二、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要在经济―环境协调中求发展。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而发展,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科学与实践证明,森林既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稳渗速率一般在200mm/h,比世界上最大的降雨60mm/h还要大得多。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2―5mm的降水,还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

4、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3,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

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及其土壤像“海绵”一样可吸收大量的降水,并阻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起“空中水库”的作用。据测算,森林蒸腾的水汽58%又降到陆地上,可增加陆地降水量21.6mm,占陆地年平均降水量2.9%。

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据测定,100m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5%,电声噪声23%。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社会意义和国民经济意义,就其作用来划分,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燃料、食品等)与生产资料(原材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关注于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林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当前就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考察,主要还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利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有其他实现途径。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因此,林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保障林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关注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已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经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上所发挥的环境服务功能的持续性。其中关键是无退化的使用林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再生产能力以及长期健康。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不仅是保障林业自身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基础,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持续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综上所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当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其中社会与生态环境目标,体现的是全人类的利益,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林业持续的提供物质产品与生态环境服务功能。而作为人类群体中的林业生产经营者来说,不仅需要自身的实践活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更具有意义的是要求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持续性,这也是不同利益主体对林业问题构成不同态度的深刻原因。超级秘书网: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社会意义和国民经济意义,就其作用来划分,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燃料、食品等)与生产资料(原材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关注于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林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当前就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考察,主要还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利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有其他实现途径。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因此,林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保障林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9

关键词:永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历史性转变;林业建设方针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5年里,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世界林业发达国家都开始调整和改造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理

论与技术,并组织研究和实践森林资源可持续标准和指标体系。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林情提出了不同的实现途径。加拿大侧重于林地生产力的保护,提出了以模式森林计划为依托的林地综合管理系统;美国注重人们对森林的整体需求,提出了生态系统经营;德国由于几乎没有原生林,大多为人工次生林,因而着重于回归自然的人工林经营,即近自然的林业。许多发展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社会意义和国民经济意义,就其作用来划分,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燃料、食品等)与生产资料(原材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关注于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林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当前就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考察,主要还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利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有其他实现途径。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因此,林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保障林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篇10

现展是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态、经济、社会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可以概括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因此,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这个统一体中,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社会可持续性为根本目的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三种可持续性的高度统一与协调发展。经济可持续性是可持续性的经济定义,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指发展不以伤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保障人类发展的长期利益或后代人的持续收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可以定义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戴维•皮尔斯,1996〕

然而,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对这个定义产生了一种误解,譬如,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只注重人类发展未来的长期利益,而不关心当代人的目前利益或经济当事人自身的利益。事实绝非如此。可持续经济发展,虽然说着眼是要解决当代的发展与后代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但要从这个基本立足点出发,优化社会总资源配置,从而解决好当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形成相互适应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保证人民群众目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供给能力,这就把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以便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后代人的需求。因此,经济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们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要求国民经济系统保持它的产出水平等于或大于它的历史平均值的能力,是个产出没有负增长趋势的系统,而且经济增长既重视数量增加,又重视质量改善,还要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力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收益的变异性较低或最低,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为基础。因为按照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运动都是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要有作为主体的人,作为客体的环境,这两者都是以生态系统运行与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

同时任何社会生产,不论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以至人类自身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改变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对建立在它的生态基础上,并确保这种基础受到绝对保护和健全发展,使其能够长期地、稳定地支撑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生态可持续性不仅是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现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实践也已证明,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性的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不以牺性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也不以牺性经济增长为代价片面强调生态发展,而是强调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必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建立起协调互促型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经济在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必须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所谓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即指这种发展既能保障当今社会多因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为未来社会多因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至少不削弱这种发展能力。这是一种长时期促进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社会可持续性问题的中心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这些正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目标,而且,这些也只有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因此,可以说,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可持续经济发展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是建立在它与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三种可持续性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生态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社会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起动力和保证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人类经济活动才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从而保证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和不断前进。当然,经济可持续性对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着主导性的调节作用,它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为实现和保持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创造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在三种可持续性相互作用的协调互促过程中,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最佳模式是物质、人力、生态三种资本共同增殖

可持续经济发展,顾名思义包含二层意义:一是要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可持续。所以从财富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经济发展,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也就是保护社会总资本存量的非减性,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可以认为是可持续的。因此,从社会总体上,保持总资本存量非减或有所增殖,这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这里所说的社会总资本是指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即实物资本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总和。其中,强调生态资本存量保持非减或有所增殖方才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协调发展,保持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必须确立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互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

(一)三种资本的划分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上一次质的飞跃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只是从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现象和过程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把经济发展过程看成纯粹是由社会经济系统本身的规律支配的,而不受那些支配着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和发展规律所制约的封闭体系,不重视经济活动和自然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将生态发展过程排除在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之外。这种传统的、狭义的、不完全的经济发展观,突出表现在它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把人们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资本运动及其规律性;而是将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成是和生态资本运动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资本运动过程。因而生态资本运动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总资本运动过程之外。

和传统经济学相比较,作为现代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把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进来,把作为人类公共财富的自然生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从而把现代经济运动看成是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有机整体来研究经济运动的规律性。80年代后期以来,对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概念,提出可持续发展。从探讨生态与经济一般的协调发展关系,深入到研究不考虑生态的经济带来极不经济的后果,尤其是脱离生态资本运动的社会总资本运动带来的非可持续性的恶果。这是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转变。现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把生态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总资本运动研究的范围,确立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应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加的理论。这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也是把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看成为物质资本积累,甚至不少人把它看作是唯一源泉。虽然说也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看到,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不仅是经济因素,而且有非经济因素,除物质资本外,还有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自然因素等。

尤其是柯林•克拉克认为,物质资本积累只是经济增长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且不是一个关键因素。他曾明确指出:“我相信,种种情况已经摧毁了一个至今流行甚广的观点,即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资本能够积累的速度”。(1937)但是,从总的来看,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是崇尚“物质至上”,把物质资本的作用估计过高。因此,从18世纪中叶以后,物质资本决定论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处于主导地位。直到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经济增长的传统因素作用逐渐削弱,而其他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加,特别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质量劳动力的作用日趋突出,使西方经济学家不得不开始同忽视活劳动作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决裂,从物质资本决定论,转向重视人力资本,甚至提出了人力资本决定论的观点。其中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为创始人的人力资本学派,论证了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形成、特征、投资和收益等问题,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人力资本学说所提出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的理论,使经济增长理论实现了由“物”到“人”的转变,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向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转变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本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现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性尖锐问题,其中资源和环境等生态问题已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尤其是80年代以来,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今后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现代生产力,必须走以生态生产力为基础与经济生产力相适应的协调发展之路。因此,现代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发展的状况相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这就使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认识到生态资本或环境资本对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资本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制约因素和基础性决定作用,从而形成了社会总资本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种资本构成的可持续发展资本理论模式。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重要表现。如果说,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社会资本就是物质资本的传统资本理论模式,是理论上的一种前进。但这种进步仍然没有克服传统经济学只是从社会经济体系内部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来研究社会资本运动及其规律的缺陷。而生态资本理论的提出并把它纳入社会总资本之中,形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资本理论,则是将人们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及其规律性,这就完全克服传统经济学缺乏生态观念,基本上不考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的根本缺陷,正确地、如实地反映了现代经济运动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再生产运动的真实全貌。这是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为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三种资本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转移

1•物质资本是通过人在经济活动的投资由人类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从它的实物形态来看,物质资本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对机器设备、库存及工厂的经营投资,居民住房建筑投资,对道路、机场和城市与农村的其他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等。

2•人力资本是通过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投资所形成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即对人力的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主要表现在:一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二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表现为劳动者的知识、智力、技能、经验、健康、组织、管理水平及综合各种生产要素、创新技术的能力等;三是人力投资的产物,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主要依赖五个方面的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流动及其家属迁徒的支出、在职工人的培训费用支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支付的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源视为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看作现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因素,成为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3•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但这样说并不能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资产是“大自然的恩赐”。这是因为,在现代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已经不是“天然的自然”,而是“人化的自然”。那种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改变的“天然的自然”,在当代的世界里可以说已经是为数不多了。因此,只有或多或少投入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才能再生产出达到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这样,在多数情况下,生态资本实质上是人造自然资产。所以,生态资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能够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资源环境,即自然资源的总量(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和环境消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及环境)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这是指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各种生态因子为人类生命和社会生产消费所必需的环境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使用价值,这是呈现出来的各环境要素的总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有用性,如美丽的风景向人们提供美感、娱乐休息、以至满足人类精神文明和道德需求等生态服务功能。现代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就越要求优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的整体有用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因而生态资本存量的增加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日益重要。

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不管经济社会形态如何,任何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环境系统。因此,经济社会系统的社会物质财富来源于自然生态财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将自然物质变换成适合人们需要的经济物质,这既是物质财富不断形成和增加的自然过程,又是价值不断形成和增殖的社会过程。所以,人类经济活动把生态资本变换成物质资本,增强人类经济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才能使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得以维持并不断发展。然而,物质资本不断增加,就要消耗生态资本,生态环境质量也会下降,尤其是枯竭性的资源存量就会减少。但是,这些生态资本存量的减少,可能还没有全部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所消费掉。这就是说所消耗生态资本的一部分可能以利润或投资转化为物质资本积累起来了。这种积累包括用于职工培训、技术革新、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智力投资,形成人力资本;或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经营投资,形成物质资本;或用于恢复维护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投资,转化生态资本,以及用于替代石油、森林等人造自然资产如水能、风能开发和人工森林营造等方面。还有,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推动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同时,人力资本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和维护生态资本存量起着重大作用。很明显,三种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转化的。

(三)三种资本共同增殖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但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发展背景各有差异,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就有所不同,因而三类资本组合的状态也各不相同。从发展中国家来说,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水平低的条件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在正常情况下,一些国家必然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尽快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是毫无疑义的。尤其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使我国进入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历史时期,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种矛盾,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实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基本国策与关键措施。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直接目标是驱动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实施科教兴国就是要切实地把我国现代化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增加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因此,认真实施这三大战略,从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是能够保证三种资本共同增殖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三类资本组合状态,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物质资本(km)增殖,人力资本(kh)增加,生态资本(kn)增殖,这样三种资本共同增殖就会使总资本(k)的存量随时间保持一定的增长,即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社会总资本存量可表示为:k′=lm′+kh′+kn′([′]表示资本增加,[-′]表示资本减少)。这是三种资本组合的理想模式和最佳形态,也是我们经济活动所追求的高强度经济可持续性。

(2)物质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加,生态资本持平,社会总资本存量也是随时间有所增长,也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社会总资本存量可表示为:k′=km′+kh′+kn,这是三种资本组合的低级形态,是我们经济活动所必需达到的三类资本组合的目标模式,可以称为弱强度经济可持续性。

(3)物质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加,而生态资本减少;但前二者增加量多于后者减少量,那么,社会总资本存量是增加的,至少不减少,保持总量持平或增加,可以表示为:k′或k=km′+kh′+kn-′,这是三类资本组合的失调形态,是我们经济活动要尽力防止和避免的不能确保可持续性的状态。然而,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生态资本转换为物质资本,使社会总量资本持平或增加,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称为“弱可持续性”。我们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社会总资本持平或增加,这只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有人说得好:“财富总量在替代意义上的持衡或增加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并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潘家华,1996)

因此,我们必须加上保持生态资本的非减性,才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这里至少有两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第一,生态的不可逆转性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许多自然资产的开发利用都具有不可逆转性,如物种消失、湿地开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功能发生了不可恢复的损害等,这就使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殖,在实际上不可能补偿这类自然资产的减少。因此,我们的经济活动就应该尽量避免对生态资本存量的不可逆转性的破坏。同时,生态的不可逆转性还使某些至关重要的生态资本无法或至少是很困难通过建立其它资本形成来补偿。第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一方面给现代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这些国家劳动者素质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恶果,使全球性生态资本急剧减少,造成当代人类靠挪用后代人的生态资本过活。然而,从发达国家的社会总资本来说,却是在不断增加,至少没有下降。但是,这种靠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性的,或至少是持续性不够的,因而才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现在,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认真反思,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道路,其核心问题就是使社会总资本持衡或增加的条件下,保持生态资本的非减性,力争达到三类资本共同增殖,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经济要求体制、技术和生态的创新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影响社会总资本增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分析起来又很复杂。但在诸因素中起直接的、长期的、主要的作用因素,应该是劳动、资本、体制、技术、生态。这些因素是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三种创新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着社会总资本存量增殖,确保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变迁过程。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活动,使劳动、资本、技术等因素得以发挥其功能,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制度创新理论,无论是对历史上的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是对当今中国近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的实践,都有很强的解释力。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主要就是由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即变革现存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就说明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还要指出的是,从可持续发展来说,能够保证经济可持续性的经济制度,不仅仅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而且包括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生态生产等领域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使之都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共同增殖,从而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使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它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试制和生产过程、规模生产、技术扩散、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全过程。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完整过程,也是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经济行为,在本质上是经济创新。只有在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技术创新才得以实现。所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科技发明创造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新市场的开拓,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取得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是潜在的生产力,它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而进入生产过程,使它和生产紧密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因此,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运动的基本方式,也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技术创新不断出现,就不断引起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扩大与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看,科技进步与创新确实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而技术创新则能够不断地、长期地推动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生态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生态创新是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生态化,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完整过程。它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创新是人们有目的改变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使生态环境系统愈来愈社会化,越来越显示其经济社会的特点和功能。在当代,人类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经济活动,虽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去改变自身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即不仅改变无生命的环境,而且改变生命有机体,还能改变生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使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第二,人类的经济活动,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指导下,不仅是能够改变自然生态,而且能够创造新的自然界,引起环境变迁,使大自然不断增添它原来没有的东西,即将原来纯粹的自然界或称第一自然界越来越多地变成“人工的自然界”或称第二自然界。这样,一个个人工生态系统遍布大地,使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进化与发展。

第三,生态创新还越来越是经济社会生态化运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就是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再生产各个环节愈来愈生态化,越来越显示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功能。在当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采用清洁工艺、少废无废工艺、生态工艺,进行无公害生产,并能使用“无废料化设备”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使社会生产过程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市场、绿色营销;实施绿色战略,开拓绿色科技,建立绿色银行;加强绿色教育、发挥绿色法律的作用,推动绿色消费运动的迅速发展等都是生态革命即生态创新的内容。

第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经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归根到底还是来自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使之发生形态的变化,生产出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经济产品。因此,生态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是研究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创造更多的物质和能量,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确保现代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生态创新的根本目标是要增加生态环境系统运转的生态资本,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的转化功能,提高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转化效率,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系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及其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因此,生态创新是实现现代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现代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四)三种创新相互作用推动着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把生态创新纳入现代经济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就很自然提出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各自在这个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并运用它建立制度、技术、生态创新的三位一体的可持续经济运行理论。在这个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体中,三种创新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着现代经济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准确地揭示了现代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制度演变———科技进步———生态改善之间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的联系,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保障作用和科技的主导作用,而且突出了生态在现代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对此,有必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这就从哲学高度上解决了当代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根据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变革作用的理论,我们完全可以说,技术创新较之制度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有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所以,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保障技术创新的功能得以发挥与实现,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