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4:14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1

关键词:口腔健康情况;影响因素;龋病

1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

1.1青少年龋病患病情况这次调查中成都市青少年患龋率为44.2%,这与全国口腔第二次健康抽样普查18岁年龄组龋齿的结果55.3%相比,下降了大约11.1%,可见近几年的龋齿控制有一定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口腔卫生意识在不断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龋齿的发病率还是蛮高。我们再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2岁年龄段的结果,龋齿的患病率为28.9%,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成都市青少年龋病充填率为40.1%,略高与国内的同类报告,主要原因是调查的部分人群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青少年,而本次调查也发现口腔医学专业青少年经过规范的口腔保健教育后,其口腔健康行为有了很改善[1-2]。

1.2青少年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在对成都市1309名青少年的抽样调查中,牙列缺损发病率为9.2%,发病率不高;修复率为33.9%,修复率较低。从总体的牙列缺损发病率来看,青少年牙列缺损的发病率低于我国35岁以上人群,这符合牙列缺损的发病特点,即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青少年修复率高于我国35~44岁人群,其主要原因为青少年一般是缺失部分牙齿,修复相对较简单;同时一般青少年一旦缺失牙齿,家长及个人会高度重视,特别是前牙的缺失;另外,青少年牙列缺损修复率低于65~74岁人群,原因在于亲少年一般为个别牙齿的缺损,如果不影响使用及美观,则没有必要进行修复,而65~74岁人群多位衰老导致的大量牙齿缺失,影响到了咀嚼功能,重视度自然就高一些。

1.3青少年口腔卫生情况在1309受检者中,软垢检出率为54.0%,牙石检出率为52.9%,这两种口腔问题的检出率都很高。软垢和牙石一般依靠口腔洁治术清楚,但是通过成都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过口腔洁治术经历的仅有11%左右,比率很低,这也导致了口腔问题检出率增高。同时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口腔洁治术很容易损伤牙釉质,这导致了口腔洁治术的青少年数量进一步减少,但是这种观点是错位的,因为牙釉质会一直处于脱矿与矿化的过程中,口腔洁治术可以有效保护牙周,因此有必要在青少年及家长中普及洁治术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口腔检查与洁治比率。

根据本地口腔调查,在刷牙中会出现轻微出血的占到57.2%,没有出现出血的占到42.8%,可见成都市青少年的牙龈出血情况较为严重,这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牙龈出血属于牙周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及时治疗,则牙周会很快恢复健康,但是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发展为牙周病,甚至导致牙齿脱落,造成压裂缺损。牙周病以牙菌斑为动因,而抑制牙菌斑主要依靠刷牙,相关成都青少年的刷牙情况不容乐观,很多青少年到18周岁以后才会刷牙,且刷牙的时间短暂,也不够频繁,导致牙菌斑滋生。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口腔健康行为进行指导,降低牙周病的发病率。

2青少年口腔疾病就医习惯及影响因素分析

2.1青少年对就医场所的选择出现口腔问题后,选择到医院就医的623例,占47.6%,选择到口腔诊所就医的686例,占52.4%。口腔诊所价位相对低,就诊程序相对简单,已深得民心,但消毒不太完善。因此,在选择就医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技术、价位及安全等因素。

2.2青少年对就医价格区间的选择在成都市所有受检者的牙齿治疗了解中发现,能接受一颗牙齿的治疗价格,

3青少年口腔修复常识的了解情况

关于口腔修复的一些常识知识,青少年在生活中见过固定义齿的只有31.5%,而活动义齿有63.3%见过,种植牙齿的只见过1.2%,还有23.5%从未见过义齿。这明显反应出青少年对口腔修复常识的了解度不高,因此建议在以后的宣传中加强这种宣传,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到口腔修复。

4青少年喜欢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

口腔保健知识的获取一般有四种方式,其中青少年最喜闻乐见的两种方式是网络及讲座,其中网络途径占42.2%,讲座途径占35.3%,还有些青少年喜欢通过宣传册获取口腔保健知识,占比25.1%,其他途径获取的占比9.1%。一些青少年喜欢通过网络途径获取很多信息,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方面下手,而第二种方式也开始逐渐向着第一种方式融合,线下讲座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线上讲座。另外,青少年普遍反应出对于口腔保健知识好奇但是不是很需要,因此一般兴趣不强,因此口腔保健的宣讲要积极主动,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点,开发多种形式。

5不同生源地青少年口腔清洁习惯的差异

牙刷的使用时间会影响到口腔的洁净与卫生,三个月以内换牙刷的比例,城市占到26.7%,农村占到20.6%,两者相比要有实际意义。成都的青少年普遍上来说换牙刷的频率不足,特别是农村,为了节约花销,牙刷的更换频率会很低。关于洗牙的经历,城镇青少年占到14.5%,农村只有9.1%,很多青少年根本不知道洗牙这种说法,因此有必要提高成都市青少年的整体口腔保健意识。

6结论

综上所述,一般青少年的口腔问题影响因素很多,相对比其他年龄层的人群更多,除了经济因素,基本的口腔知识把握,口腔卫生指导,家长不重视等等也是主要原因。因此社会各个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提高青少年对口腔保健的认知度,对口腔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青少年整体的口腔健康问题。当然,青少年口腔健康问题也可以作为全民扣钱健康问题的切入点,从青少年入手,将口腔健康宣传扩展到各个年龄层,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2

【关键词】中青年教员;体检;年龄关系

[中国图书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军事院校和基层部队干部体检统计调查分析的文献较多[1-3],但训练基地的教员体检情况报道少见。从关心爱护中青年教员队伍身体健康出发,激发教员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某训练基地于每年教师节前夕对中青年教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笔者对2009-2012年体检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参加体检的1144中青年教员中,男1048人,女96人,年龄23-42岁,其中30岁以下(a组)192人(16.8%),30-35岁(B组)528人(46.2%),35岁以上(C组)424人(37.1%)。

1.2方法体检项目:身高、体重、血压、普通外科、口腔科、心电图、腹部B超、肝肾糖脂血生化。判定标准参照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检出的前5位疾病(异常指标)依次为:口腔科疾病912人(79.7%),尿酸偏高440人(38.5%),甘油三脂偏高392人(34.3%),超重或肥胖384人(33.6%),血压偏高104人(9.1%)。

2.2前5位疾病(异常指标)检出率:a组11.5%(256人),B组41.0%(915人),C组45.5%(1016人),a组与B、C组差异显著(p0.05);口腔科疾病排名第一位,各年龄组检出率:a组32.7%(298人),B组34.1%(311人),C组33.2%(303人),无显著差异(p>0.05)。

2.3女性96人中,共检出口腔科疾病28人,肥胖24人,妇科疾病8人(宫颈炎4例、乳腺增生2例、卵巢囊肿2例)。

3讨论

训练基地既不同于军事院校,又有别于基层部队,虽然近似基层部队的管理模式,但主要任务却是以教学为中心。统计资料显示口腔科疾病检出率高(79.7%),与文献报道[4]接近,原因分析:(1)口腔专科体检全面,口腔内、外、修复、正畸科的异常都归纳于检出率内。(2)教员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人对口腔栏目里连续几次“缺失修复”、“龈上洁治”等建议置之不理。(3)基层医疗单位体制编制不到位,经费紧张,缺少必要的口腔设备及专科人才,专科治疗滞后。

尿酸、甘油三脂超标、肥胖、高血压症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男性年龄组,原因在于:(1)饮食不合理。大量饮酒、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量过多。(2)生活不规律。因加班导致晚睡晚起,野外教学时不能按时就餐。(3)缺乏必要的体能锻炼。无论是军事还是政工教员,平时都注重在教研室备课,讲台或场地授课,不像基层部队干部直接带兵训练,体能活动不够。而30岁以下年龄组人员基本就餐于机关食堂,相对来说应酬少、体育活动多,异常检出率明显偏低。

建议:(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劳逸结合,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2)加大健康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橱窗、营院广播、局域网等途径,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对亚健康的认识程度,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医疗卫生部门进行及时干预:每次体检结束后,医疗卫生部门要对每份体检表认真整理,标注异常指标,制定治疗保健方案,定期随访,跟踪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孙华明,王文邦,彭青渝,等。某军校干部2006年健康体检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8,4(2):141.

[2]孙建钧,张学金,黄明,等.某部干部健康查体575例情况分析[J].人民军医,2009,1(1):25.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乌鲁木齐市某中学562例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男同学264例,女同学289例,年龄在13~16岁,平均年龄为(14.36±1.12)岁。经调查,中学生家庭、学习、生活背景各有差异,其中,城市学生56例,城镇学生132例,农村学生374例,且性别、年龄、口腔健康状态各有差异,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等相关情况,并利用抽样调查,针对青少年口腔保健行为特征,展开专题论述。为保证问卷调查的准确性,所有问卷均需准确记录学生姓名、班级、年龄等基本信息,以要求研究对象的针对性、独立性。同时,截取研究学生的健康教育成绩,根据成绩、调查问卷结果,综合考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分析相关问题和原因。

1.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有:①平时刷牙习惯如何(每天刷牙次数);②是否经常做牙齿护理(使用哪种牌子牙膏,口腔疾病就诊情况);③从哪儿获取口腔保健知识以及相关信息(健康教育、报纸杂志、他人影响);④自身对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知识、口腔保健行为的看法等。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2.1口腔保健知识情况562例学生中,能掌握日常口腔保健知识的学生不足50%,仅有45.34%。健康教育中有关口腔保健知识的考察、检测成绩并不理想,合格率不足39.23%。其中,263例学生只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口腔保健知识,有183例学生受他人影响获取口腔保健知识,仅有14例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口腔保健知识,见表1。

2.2口腔保健行为情况困扰青少年主要的口腔疾病有蛀牙、牙疼、口臭、牙黄、牙龈出血等症状,资料显示,学生刷牙次数、换牙刷时间间隔、牙膏类型选择、饭后漱口等口腔行为的落实情况各异。其中,刷牙次数引发的口腔问题最多,刷牙2次/d以上的学生仅有156例,占27.76%,牙膏类型选择影响作用最小,没有选择牙膏类型意识的学生多大329例,占58.44%,见表2。

3讨论

3.1影响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因素

3.1.1环境因素青少年生活习惯处于建设过程中,习惯的"养成"受多种环境、条件因素影响,资料表明,城市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能将日常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口腔保健中,56例城市学生有49例学生能基本了解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内容,且认识深刻。但对于城镇、农村学生而言,口腔保健知识的积累就非常不易,一方面,先天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使然,使其不重视、不关注口腔保健[2],另一方面,而后建立的生活习惯致使已"养成"的口腔保健习惯无法按照正确方式修改。由此可见,无论是家庭环境、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环境对于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是知识、行为发展的根本,也是下一阶段健康教育的重点。

3.1.2学习因素青少年叛逆性格明显,以"教育"为主要影响方式的口腔保健课题并不受青少年欢迎,一味被动"填鸭"只会让学生愈加反感口腔保健[3]。因此,学习心理、状态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积累、口腔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绝对影响。据调查,429例学生认为,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很乏味,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应用到口腔保健当中去。之所以有这种"自相矛盾"的论点,多半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心态不正确,对待口腔保健知识的态度问题。

3.1.3习惯因素习惯对于青少年来讲既熟悉又陌生,本次调查显示,563例调查对象,刷牙习惯在6岁之前养成的仅有56例,刷牙习惯在10岁之前养成的仅有102例,至今尚未有规范、合理化刷牙习惯的学生有394例,与上述二者相比,差距巨大。由此可见,习惯因素会改变青少年对口腔保健知识的重视程度,使其忽视口腔保健,习惯因素也会影响青少年口腔保健行为,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背离正确习惯规律的方式进行口腔保健。

3.2提高乌鲁木齐市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若干建议

3.2.1提高口腔保健在教育建设中的地位应重新定义健康教育理念,以人性化、个性化教育模式为发展目标,创建共享平台,同时,加强乌鲁木齐市口腔保健教育建设,鼓励各中小学校从自身做起,创办口腔保健教育讲座、开展宣传活动,以灵活、拥有广泛受众集群的活动方式,改变口腔保健教育本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勇于改变思想、勤于培养习惯。

3.2.2树立行为标杆、创造行为模板每一个青少年都拥有"攀比"心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可以针对口腔保健教育存在的漏洞问题,树立具有说明功能的行为标杆。如每周评比一名口腔保健小能手,让他做演讲,向同学们讲述平时是怎样刷牙、保持良好口腔保健习惯的。如此一来,学生们会竞相效仿,借鉴该同学好的口腔保健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以一人之力带动大家一起保护牙齿,这种"教育"方式所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周卫萍,吴蓓蓓,王书梅,等.健康促进学校家长教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9):569-571.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4

为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落实辽宁省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工作任务,提高我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水平,按照本溪市卫生计生委、本溪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2018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现将项目总结如下

一、工作部署:

2018年6月26日,区卫计局会同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协调会。

参加会议的主要有区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第一医院)、各学校校医等单位共计15人,会议对溪湖区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明确了教育局、各学校、卫计局、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的职责,并对相应的工作做进一步的要求;安排下一步健康口腔宣传进校园活动的部署工作;指导各学校校医正确填报学生信息收集表,要求各学校校医准时上报数据,并由区教育局统一导入儿童口腔项目管理系统。

二、健康教育宣传: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溪湖区卫计局、溪湖区教委联合市第一医院于2018年7月6日在全区小学范围内开展了以“健康口腔,幸福童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此次宣传活动,主要针对小学生如何预防口腔疾病、窝沟封闭项目介绍等内容展开宣传教育,采取科普讲座、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口腔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窝沟封闭的认识。

全区共设小学宣传点8个,医疗结构1个,开展科普讲座2次,现场咨询近100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宣传画20张。

三、项目进行情况:

此次项目工作共涉及学校8所,学生总数491人。截止2018年9月27日,共完成口腔检查学生数210人(目标521人),窝沟封闭学生数202人,牙齿数604颗(目标590颗)。

具体数据见下表。

单位名称

二年级学生数

口腔检查人数

窝沟封闭人数

备注

后石小学

25

19

18

实验小学

191

82

75

河西小学

35

8

8

黑金小学

12

2

2

火连寨小学

9

5

5

彩一小学

27

14

14

a

东风小学

41

9

9

河畔小学

151

71

71

合计

491

210

202

备注:a:上学期28人,本学期转走一人。

四、存在问题:

根据本溪市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工作要求,我区共需完成儿童口腔检查521人,窝沟封闭590颗牙齿,现阶段我区口腔检查210人,符合窝沟封闭要求并进行了窝沟封闭的202人,窝沟封闭牙齿数604颗,口腔检查数完成了指标数的一半,但是牙齿数已经超额完成工作指标。据定点医院反应,目前的项目资金不足以完成剩下的工作量,剩余尚未进行口腔检查及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没有足够资金开展相关工作。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5

一、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

根据阳江市教育局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所掌握的情况,随机从中抽取了阳江市各县(市、区)八所中小学自2007年以来近三年的健康体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结果分析,发现目前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问题较为严重。根据2004年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5.63%(其中男生为22.57%,女生为29.15%)。其中,小学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5.13%(其中男生为13.42%,女生为17.60%);初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0.18%(其中男生为29.07%,女生为31.35%);高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3.01%(其中男生为18.74%,女生为28.24%)。

2009年与2007年的24.63%相比虽略有上升,但相对2008年的36.75%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初中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该现象提示,青春期纵向生长突增对学生营养状况有一定影响。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有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厌食的情况严重;社会上以“瘦骨为美”的不良风气,误导一部分学生主动节食、减肥;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精神紧张,导致食欲下降,影响消化吸收;体育锻炼不足,影响了体质的健康发展。另外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滞后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2.龋齿

龋齿患病率较高,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有待增强。样品抽查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的龋齿患病率为29.32%(其中男生为27.69%,女生为31.20%)。其中,小学龋齿患病检出率为37,04%(其中男生为37.07%,女生为37.00%);初中龋齿患病检出率为22.75%(其中男生为21.55%,女生为24.01%);高中龋齿患病检出率为33.80%(其中男生为31.29%,女生为36.87%)。2009年与2007年的33.91%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与2008年的27.84%相比略有上升。其中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尤以小学生的检出率为最高(牙齿萌出2~4年时,不注意口腔卫生,使患龋率较高)。初中的患病率最低,其次为高中生。说明小学生的口腔保健水平较差。学生龋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中小学生饮食习惯不良,偏于甜食等,以及学生自身营养状况差,某些矿物质(如氟)、维生素的缺乏等都是致龋的因素。同时一部分学生有了蛀牙不及时修补的问题也很突出。

3.视力不良

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样品抽查统计显示,2009年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60.50%(其中男生为53.77%,女生为68.28%)。其中,小学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5.65%(其中男生为32.37%,女生为40.40%);初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0.41%(其中男生为41.46%,女生为59.84%);高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0.75%(其中男生为64.96%,女生为77.84%)。而2007年、2008年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分别达到64.24%、59.14%。可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现状堪忧。其中女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又以高中生的检出率为最高。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视力不良在逐年快速上升。学生视力下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较重的课业负担和量大面广的电视、电脑等大众媒介,使青少年的用眼负担渐重,有的长期处于“高度用眼”、“疲劳用眼”的状态。另外户外活动的减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007~2009三年来的抽样统计结果表明,阳江市学生常见病中,营养不良、龋齿、视力不良不容忽视,体质存在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发育和成长。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应予以重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保证中小学生的健康发育成长。

二、提高中小学生体质的办法

1.落实措施

认真落实各项学校体育措施。学校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4课时/周,初中3课时/周,高中2课时/周)。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体育卫生教育的贯彻落实。

2.监督检查

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检查力度,把对《条例》的督导检查纳入政府对教育的督导检查内容,并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希望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团结一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要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教学、健康咨询和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保证健康教育的开课率,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和途径,普及营养知识,平衡膳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并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要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宣传教育作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卫生部门要发挥指导作用,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防治工作。

3.保障营养

设有供应学生早餐的学校应聘请营养师,为不同年龄层的学生配制科学的食谱。有关部门定期监督抽查各校的膳食情况,严把饮食卫生关,要求厨工带健康证上岗。有条件的学校可推进学生奶工程,增加早餐营养。

4.素质教育

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课业减负,严格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合理、科学地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学生家长应积极、主动地进行配合,控制学生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的时间,杜绝不良用眼习惯,减少用眼疲劳,合理安排和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监督检查,限制青少年上网、打游戏的时间。提倡医学验光,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及早纠正视力不良,防止恶化。

5.加大宣传

加大预防口腔疾病、预防近视的宣传力度。定期请专家作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和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定期为学生检查口腔卫生、视力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6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33-01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青春少年的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发育滞后,青春少女怀孕人数逐渐增多。而无痛人流的广告屡屡出现在报纸、电视上,误导了很多育龄女性,特别青春少女,误认为无痛人流术快速、无痛苦、小事一桩。其实无痛人流表面是一种无痛手术,但实际上对子宫还是一种伤害,只能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办法。针对青春少女对生育知识知晓率极低的这种状况,我科对2010年11月-2011年6月在我科门诊手术室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年龄15-19周岁青春少女共200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6月在我科门诊手术室行无痛人流的青春少女200人,年龄15-19周岁,孕周5-10周,其中第一次怀孕146人,第二次怀孕38人,第3次怀孕16人,职业:务工人员116人,无职业者47人,在校学生37人。文化程度:小学78人,初中98人,高中8人,中专12人,大学4人。

2方法手术预约前由主管护士采取询问登记的方式,直接了解手术对象对有关医疗保健和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不同的情况给相应的知识宣教。手术后在麻药清醒期间,由主管护士对手术者进行对医疗保健的避孕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健康教育。利用患者一月后回院复诊机会由主管护士直接了解回访者对有关医疗保健和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记录。有特殊情况不能返院复诊的患者,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并记录。

3结果

4讨论从上表可看出,仅有12.5%人知道妇女易受孕的时间为两次月经中或者在经前14天,有61%的人对生理、生殖知识一无所知,77.5%的人认为无痛人流是一种无痛的小手术,不会引起并发症。77.5%的人不懂得避孕的方法,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4.1性观念的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女的生理发育提前,但心理发育明显滞后,性观念的过度开放,但科学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的严重缺乏。青年人生殖健康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婚前增多,加上缺乏对青少年避孕需求的关注和服务。有资料表明,当前婚前妊娠及人工流产的比重有逐步增大,年龄低龄化的趋势[1]导致青春少女人工流产率也日趋增多。而且多为未成年人,由于年龄、阅历及见识的关系,大部分往往对妊娠的概念及妊娠对自身造成的伤害以及避孕知识知之甚少。而且现在医疗机构未全面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从而造成女性在人流后依然暴露在意外妊娠风险之中。

4.2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随着大街小巷及电视杂志上关于无痛人流的宣传,使人们对无痛人流产生了一种误区,认为无痛人流就是“睡一觉”就轻松解决问题的小手术,因为手术时不感觉到不适,所以根本不把无痛人流手术当一回事。其实无痛人流手术对女性伤害很大,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也多,表面上无痛,但人流必须通过宫腔操作才能进行,实际上对子宫还是一种伤害,其有可能造成的并发症有三大伤害:一是损伤,包括宫颈、宫腔、子宫内膜。二是感染,做人流时器械经阴道进入宫腔内操作,如果阴道有炎症,病菌易带进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三是突然终止妊娠会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进而出现月经不调、闭经、不排卵等造成不孕。

5生殖健康教育根居患者不同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我们的做法是在门诊手术室开设人工流产后关爱门诊,在门诊墙壁上挂有许多与无痛人流生殖健康教育有关的宣传资料,资料架上放有与无痛人流有关有各种各样和生殖健康教育有关的宣传小册子,供患者索取与阅读。在手术预约前由专职护士及医生用亲切的语言、关怀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向她们讲解必要的医学常识,向她们介绍安全期、易孕期、避孕方法及终止妊娠的方法。使青春少女了解女性的生殖系统、怀孕过程及避孕知识,不慎怀孕的补救措施。告诉她们无痛人流手术,虽然手术过程中不感觉到疼痛,但手术带来危害依然很大,手术后并发症也多,容易继发不孕。因此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让她们懂得避免无避孕措施的性生活。尽量避免过早发生。一旦发生计划外的妊娠,需要终止妊娠的,一定要选择设备先进、消毒严格的正规医院就诊,同时选择微管微创及损伤小的方法终止妊娠,术后要注意休息、注意卫生,术后要坐好“小月子”,防止感染,保证自然再孕能力。人流术后可进食鸡、鱼、牛奶、排骨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但不必加入人参桂圆。因为这些食品有加速活血的作用,会导致流产后排血不干净。

6小结通过针对性对青春少女无痛人流患者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加强了对育龄妇女特别是青春少女节育、避孕知识宣教,增强青春少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了青春少女和生殖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7

【关键词】青少年;龋齿;调查

龋齿是中小学生中的常见病之一,它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的龋齿患病状况,加强学生的口腔保健工作,现将2009年4月至7月我市10所中小学校的35130名学生的龋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石家庄市区的10所学校,中学和小学各5所,年龄为6~17岁的学生35130人,其中男18135人,女16995人。

1.2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要求进行检查。由专业口腔医师使用统一的口腔检查器械进行检查并记录,凡活动恒龋、龋失恒牙、修补龋齿均按龋齿计算。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tata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年龄段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从表1中数据可见共检查中小学生35130人,检出龋齿的患病人数为12476人,龋患率为35.5%,患龋牙数为24450,受检者龋均为0.70。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龋患率逐渐增高。各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岁以下学生的乳牙龋患数随着年龄增长和乳牙的脱落而逐渐减少,恒牙龋患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恒牙的萌出而增高。见表1。表1各年龄段学生患龋情况

2.2学生患龋的性别分布情况

女生的龋患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65,p<0.01)。见表2。

2.3学生患龋的牙位分布情况

龋齿最常见于第一恒牙,占总患龋牙数的65%,其次为第二恒牙。不同牙位患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同一学生可同时有多个龋齿,因此患龋人数有重复计数,但总的龋齿数是一定的。表2学生患龋的性别分布情况表3学生患龋的牙位分布情况

3讨论

龋齿是青少年的常见的口腔疾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第3种非传染性疾病。本项研究显示我市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为35.5%,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龋患率逐渐增长,12岁以前乳牙的龋患率较高,以后随着乳牙的脱落,其龋患率逐渐减低,12岁以后,乳牙已全部由恒牙所替代,恒牙的龋患率则逐渐增高。12岁前后,学生正处于第二次生长突增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如此时钙摄入不足,可导致牙齿的抵抗力下降,从易发生龋齿。因此,小学阶段应重点防治恒牙龋,而对于尚未脱落的乳牙龋亦应尽早充填。对乳牙龋充填的不及时,可造成乳牙龋坏过早脱落,从而导致恒牙排列不齐,不仅影响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和面部美观,还对健康和发育不利。中学阶段是防龋的关键时期,应尽早对恒牙龋进行充填[1]。

本调查结果表明,女生的龋患率明显高于男生。由于近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改变,以精加工的谷类食品为主的饮食占了很大比例,青少年经常偏食或挑食,不注意全面营养、合理膳食,会使牙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供给不足,而女生更是多有喜欢吃零食和甜食的习惯有关,因此易引发龋齿[2]。本研究还显示第一恒磨牙的龋患率是最高的,这可能是由于其萌出最早,负担主要的咀嚼任务,牙齿表面的沟窝较深且多,不易清洁,更易造成食物滞留和细菌生长,从而易引发龋齿[3]。

上述分析表明,中小学生龋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既有自身的解剖和发育因素的影响,又有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而龋齿的发生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所以,针对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生活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减少龋齿的发生。(1)积极开展学生的口腔健康宣教,使其了解防治龋齿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充分认识小学生乳牙防龋的重要性,从小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重点加强六龄齿的防护,有条件的可给予窝沟封闭;(3)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有利于龋齿的预防[4];(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注意补充营养,尤其是钙质的补充,增强牙齿的抵抗力;(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6)对已有的龋齿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及时治疗,以达到防止加重目的。

总之,拥有好的牙齿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龋齿的预防应该从小做起,卫生、教育部门和家长应共同重视、积极配合,加强对孩子的宣传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消除不利因素,从而有效地防止学生龋齿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坚.南京市中小学生龋齿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76.

2金玉观,许松青,王渊,等.嘉兴市乡镇中学生龋齿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5,17:44.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8

[关键词]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9(b)-0048-04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haracteristicsoforaldiseaseinhealthcadrespopulationinBeijing,inordertoprovidebasisforformulationofscientificandeffectiveoralhealthcaremeasures.methodsthehealthcadreswhotookphysicalexaminationinBeijingXiaotangshanHospitalfromJanuarytomay2015wererecruitedasstudysubjectstobeconductedanoralexaminationandquestionnairesurvey.DataanalysiswasperformedusingSpSS19.0.ResultsSamplesof461casesofhealthcadresincluding211menand250womenwereselected.thedentalcariesratewas66.17%,theDmFtwas2.53,thefillingratewas35.16%,andtheprevalenceofperiodontitiswas47.51%.thedifferenceofthedentalcariesratebetweenmenandwomen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0.60,p>0.05).theprevalenceofperiodontitisinmenwashigherthanthatinwomen,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5.71,p<0.05).theprevalenceofperiodontitisoftheelderly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middleandyoung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5.38,p<0.05).thequestionnairewasinvestigatedfromtheaspectsoftoothbrushingways,oralhygienehabitsandattitudestowardsoraldiseases.theoveralloralhealthknowledgeandbehaviorsoftheinvestigatedpopulationwaspoor,butwomen'soralhealthconsciousnesswasbetterthanmen's.ConclusiontheoralhealthstatusofhealthcadresinBeijingisnotoptimistic.theprevalenceoforalchronicdiseasessuchasdentalcariesandperiodontitisareathigherlevels.Besides,theoralhealthknowledgeofthepopulationisinsufficient.thereforethescientificandeffectiveoralhealthmeasuresshouldbetakentoimprovecurrentsituationoforaldiseasesinhealthcadrespopulation.

[Keywords]oralhealth;Healthcare;Knowledge;Behavior;investigationalanalysis

本研究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从刷牙方式上看,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采用横竖混合刷的人群所占比例较高,这一结果与刘彦等[10]对北京地区2038名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现象相同。从本研究可以看到,使用牙线的人数比例较低,与张莉等[11]的研究结果相同。国内郝春波等[12]的研究表明,刷牙辅助用牙线可明显改善牙周炎的症状,牙线可去除80%的邻面菌斑,还可减低邻面龋的发生率。许多老年人牙间隙比较大,更适合刷牙时配合使用牙线。对牙线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必要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宣教。

认为定期洁牙有必要的,男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人普遍存在对洁牙认知不高的情况,吴崇玲等[13]对洁牙患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发现:54.7%的患者在医生的建议后才洁牙,31.6%患者认为洁牙后会损伤牙釉质,58.7%的患者认为洁牙后牙间隙会变大。有许多人并不了解牙石和牙周炎、牙菌斑的关系[14],但事实上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石多少与牙龈炎症程度呈正相关[15],定期洁牙非常必要。

关于发现牙齿有洞是否及时就医和有牙齿疼痛症状首先选择看牙医的问题,男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选择及时就医的意识要强于男性。调查人群对待牙龈出血的态度显示,请牙科医生治疗的比例为9.09%,仅排在第5位;有20.08%的人选择不理会,排在第3位;有51.89%的人选择用清水漱口,排在第1位。反映出此调查人群口腔健康知识不足,就医行为不主动,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一个普遍现象[16]。

3.2保健干部人群口腔预防保健策略

口腔疾病重在预防,通过日常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率,同时保健干部人群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他们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口腔健康,从国家政策和措施上会加大口腔保健关注力度,会带动全民整体口腔保健意识的提升,这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2.1重视口腔疾病的常规检查做好局级保健干部口腔健康管理工作,即每年对局级保健干部的口腔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后及时给出治疗建议,督促保健干部尽快治疗,许多口腔慢性疾病,例如龋病和牙周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可能最大限度保存患牙。建立口腔健康状况个人信息档案,便于资料的统一管理。

3.2.2做好日常口腔卫生的维护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与日常口腔卫生的维护密切相关,应每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即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身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口腔,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情,对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病非常有利。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不嚼槟榔,不食过烫的食物,避免口腔黏膜不良刺激,及时磨除过锐的牙尖,这些措施的采取均可有效地减少口腔癌的发生[17]。

3.2.3及时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龋病和牙周病,龋病早期表现只是很浅的龋洞,没有明显症状,治疗很简单,将龋洞充填好即可。如果不管任其发展浅龋就可发展到中龋、深龋,继续可发展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治疗也越来越复杂,有的牙体组织破坏太多成为残冠和残根丧失治疗价值而只能拔除。所以及早治疗龋病,对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防止牙体过早缺失有积极意义。牙周病也一样,早期的牙周病症状不明显,因而容易延误治疗。牙周病的晚期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是造成牙齿缺失、影响咀嚼功能的主要原因。因此,出现牙龈的出血和红肿,应该及时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18]。口腔疾病的及时治疗,可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9]。

3.2.4普及口腔防病知识,做好宣教工作通过口腔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如各类专题讲座、科普宣传等普及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引导保健干部人群树立口腔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尤其是有口腔疾病的人群,在治疗过程中增加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增加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定期检查,才能有效地保持治疗效果[20]。

总之,北京市保健干部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慢性疾病如龋病和牙周炎的发病率均较高,口腔保健知识不足,口腔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对这一人群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2]worldHealthorganization.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R].4thed.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1997:22-52.

[3]赵梅,张辉,陈薇,等.北京市老年人群患龋状况的抽样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11-114.

[4]于卓人,刘丽笙,栾庆先,等.北京石景山区老年人群牙周炎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4):633-638.

[5]BenguiguiC,BongardV,RuidavetsJB,etal.metabolicsyndrome,insulinresistance,andperiodontitis:across-sectionalstudyinamiddle-agedFrenchpopulation[J].JClinperiodontol,2010,37(7):601-608.

[6]petersenpe,pengB,taiBJ.oralhealthstatusandoralhealthbehaviorofmiddle-agedandelderlypeopleinpRChina[J].intDentJ,1997,47(5):305-312.

[7]欧晓艳,张海亮,胡逸鹏,等.江西省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5):666-670.

[8]刘侠,王剑,牛国卫,等.社区牙周指数综合评价体检人群牙周炎的多因素相关性[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1):31-34.

[9]刘侠,牛国卫,王剑,等.北京市体检人群牙周炎的多因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3):90-92.

[10]刘彦,牛忠英,石馨,等.2038例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牙齿楔形缺损的调查和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11):645-647.

[11]张莉,武剑,高奇.深圳市367名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2):97-99.

[12]郝春波,陈小滨,巩蕾.巴斯刷牙法辅助用牙线和牙间刷对慢性牙周炎的改善情况比较[J].海南医学,2014,25(18):2793-2795.

[13]吴崇玲,汪琼,罗顺吉,等.洁牙患者相关知识调查[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6):439-441.

[14]王一敏,傅升,高玉洪.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89-4193.

[15]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54.

[16]马力扬,李晓玲,杨兰,等.甘肃省老年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0(32):4242-4243.

[17]李欣.口腔癌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19-20.

[18]张振波,宋宇哲,陈金锐.常见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J].中外医疗,2010,29(6):136.

[19]郑红.口腔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3):3467-3470.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9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出院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5.6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2686-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疾病的最佳选择[1],由于LC手术被越来越多的广大胆囊患者所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也相应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LC手术患者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更多的想了解相关的术后健康教育内容,以提高的康复质量,确保手术后康复的效果。现将我院腹腔镜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施行1742例LC手术的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742例LC患者,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男968例,女774例,年龄25-81岁。本组患者有5例合并其他疾病术后转入其他专科继续治疗,有57例因为是70余岁以上老年患者,为确保疗效,延长住院时间,其余于LC术后3-10天康复出院。

2出院健康教育方法

2.1口头讲解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分为出院前和出院后两个部分。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不同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性格和信仰等个体差异,结合患者的病情,在拉家常中融入教育内容[2],既帮助患者调节LC术后心理状态,消除顾虑以及其他不良情绪,又深入浅出地讲解LC治疗后的注意事项,给患者以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应有电话随访的方式针对患者具体出现的病情变化及面临的困惑给予及时的关怀和解答。

2.2图文宣传教育在患者出院前后利用健康教育小册、饮食图表、宣传卡片、宣传板、录像等方式为患者讲LC手术的特点,介绍LC术后饮食、切口处皮肤护理,以及术后活动休息等。这种形式适合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

2.3加强与家属交流由于患者出院后主要由患者家属照顾和护理,所以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家属掌握LC术后出院康复健康教育内容非常重要,通过与家属进行交谈沟通,从而了解患者对出院后所顾虑的问题,可以让家属和护理人员一起关心、鼓励支持患者,可消除患者焦虑心理,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出院健康教育内容

3.1病情观察LC手术住院时间短,出院后短期内患者还应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发热、切口处有无红肿,皮肤有无黄疸等症状,一般需要观察一周左右,个别患者远期并发症有胆管狭窄,一般发生于手术后1个月-6个月[3]。所以在LC术后出院前和出院后随访中应详细讲解患者出院后病情观察的要点,以便患者仔细观察,有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复诊。

3.2心理调适患者出院后已经打消了对LC手术的顾虑,更多是担心愈后的生活质量,对于切除胆囊后对机体的影响有一定顾虑,所以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人们所吃的脂肪类食物,要靠胆汁来帮助消化,胆囊的作用是储藏、浓缩胆汁,是个容器。胆囊切除后,胆囊的这些功能由胆总管代替,所以切除胆囊后不影响健康,经过短时期适应后,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在患者出院前后要注意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有利于机体的康复,胆汁的排泄,促进消化吸收,因此对LC手术出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的顾虑,及其他不良情绪。

3.3饮食营养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状况和切口愈合情况,指导患者加强营养,胆囊切除后,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低脂食物为主,蛋白质,每天50g,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多饮水(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饮食有规律,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不宜过饱,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忌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

3.4活动与休息患者出院后,要合理地安排活动与休息的时间[3]。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但术后1周内只能做轻微的运动,以休息为主;术后第2周可根据自身体质恢复状况做轻体力活动,以不疲劳为宜;术后3周内不能提大于5kg的重物,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出现肩部、后颈部、腹部轻微疼痛为正常现象,服用一般止痛药即可控制。出院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影响康复效果。

3.5保持大小便通畅胆囊切除后,胆汁直接由胆管排入小肠,患者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要向患者解释这是正常现象,注意合理饮食,以利于机体恢复、代偿[3]。若有“肠松弛”而致大便频繁现象,不用担心,数日后会逐渐减轻,若持续存在,则应就医[4]。

3.6其他健康教育内容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同时要防止感冒,尤其对于老年患者LC术后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发生坠积性肺炎。

4体会

对LC手术后出院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及时发现出院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正确调适心理状态,加强饮食营养,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时间,从而使患者配合术后及出院后的康复治疗,避免和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保证康复的效果,使LC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盖学银,赵明池,宿传青,等.老年高危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0,14(10):795-799.

[2]迟秀梅,郭志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95.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篇10

近年来,区口腔医院在发展口腔事业的进程中,以民为本,事事以患者利益为先,做到“想患、为患、爱患”,把“让大家看好病,享受高水平、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造福一方百姓”视为己任,倡导“文明服务、礼仪服务、微笑服务”,用温情的医疗服务,暖化每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用患者的口碑,构建富有特色的专科医院。

上篇用诚信和服务铸造品牌医院

多年来,牟平区口腔医院一直把诚信服务作为医院发展的基础。在倡导文明服务、诚信服务的今天,医院始终把构建诚信医院作为立院之本,把提升患者满意度放在首位,努力做到诚信服务无小事,诚信服务无死角,把诚信服务体现在整个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公平地对待每位患者,从而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也提升了医院在社会上的满意度。

医德医风,常抓不懈

院方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同时,狠抓医德医风建设,推进诚信和便民服务。

在拓展提升行风建设新途径的实践中,牢牢把握“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对各科室主任及关键岗位负责人开展预防廉政风险警示谈话,各科室也积极认真地开展工作自查,筑牢思想防线,医院的行风类投诉得到有效降低,获得表扬人次逐步提升,筑牢了医务人员抵制不正之风的底线。

多年来因为在工作中始终秉承“医德医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原则,医院的诚信便民服务不断得到发展提升。

呵护孩子,优惠诊疗

龋病、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中小学生的口腔疾病尤为突出,开启儿童龋病防治治疗项目,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现状,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迫在眉睫。

2012年,全市“儿童龋病预防治疗项目”正式启动,牟平区口腔医院被确定为牟平区项目实施的定点医疗机构。为保质保量完成好窝沟封闭治疗工作,医院选派骨干参加烟台市举办的窝沟封闭培训,并在牟平区卫计局、牟平区教体局的领导下,根据学校工作安排首先实施免费窝沟封闭治疗前的筛查工作,对适龄学生统一发放“窝沟封闭券”。学生可凭唤邮苊夥盐压捣獗罩瘟啤S捎谠悍降南钅抗ぷ鞴芾碛行颉⑿传形式多样化、信息报送准确、窝沟封闭率及完好率、口腔卫生常识知晓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市级工作要求,因此深得市专家组的好评。

截止目前,儿童免费窝沟封闭工作已实施5年,共有12000多名儿童受益,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对儿童龋齿的发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也影响和带动孩子的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来呵护口腔健康。

巡回农村,便民服务

启动了“口腔健康山区行”活动。区口腔医院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边远乡镇的口腔保健工作,组织医务骨干奔赴山区,进村开展口腔医疗服务,在把医院的硬件条件和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带给群众的同时,也带去党的惠民好政策,来门诊部治疗的群众现在不用往城里的大医院跑,在镇上的口腔门诊就能享受到口腔专家的诊疗服务。据悉,医院的医务人员平均每年下乡达300次,受益群众达到2万多人。

随时上门服务。2014年,院方接到患者预约就诊电话,当了解到这名患者行动不便时,当即上门为80多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诊治。经细心检查后,对老人实施了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并为他建立了口腔健康档案,医院定期上门随访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老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迄今三年,为保证老人的口腔健康,共计上门服务10余次,电话回访20多次。

推行“优质服务月”活动。在服务月中,积极开展服务竞赛活动,评出优质服务标兵,把评选结果张榜公布并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实现了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

尊重患者,确保满意

就诊环境温馨舒适。候诊室配有闭路电视,诊室内设空调,设计采用隔断式,综合治疗椅品牌生产,安全舒适;儿童科针对孩子看牙畏惧心理,在候诊区精心设计儿童笑脸墙,诊室内循环播放舒缓音乐,诊疗椅位、墙壁悬挂卡通玩具,张贴精美图片,以消除孩子看牙恐惧症;特殊诊室,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保健需求,家庭化设置,温馨化布置,医疗设备顶尖,医护人员精干,使患者在牟平区就能享受到高档次的医疗服务;医院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将诊疗项目、收费标准电子屏滚动播出,临床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全部公示上墙。

根据口腔患者治疗时间不确定、复诊较多的特点,医院一方面完善病人选医师的就诊模式,另一方面实行首诊负责制、预约制,为群众提供多元化、多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同时,院方还关心关爱特殊人群,针对低保户、残疾人和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给予治疗费用一定的减免,并将这一公益活动当成一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节假日,区口腔医院坚持实行无假期全天候医疗服务,保证大家在发生口腔疾患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2017年春节期间,一名年轻的女性患者突发外伤殃及口腔,给区口腔医院打来求助电话,请求给予尽快处理,院方立即组织医务人员,根据病情,研究制定好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在正月初一早上八点及时为这名患者进行救治,顺利完成对患者的修椭瘟啤=ㄔ褐两瘢为全力保障牟平人民的口腔健康,区口腔医院医务工作者放弃节假日休假与家人团圆机会,无怨无悔地奋战在临床一线,节假日期间日平均接诊患者100多人次,患者满意度100%。

多种方式,提升社会满意度。院方始终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求医护人员做到诊前3分钟交流、诊中会诊、诊后电话回访。为打造畅通的交流渠道,收集不同患者的反馈意见,医院临床科室实施严格的电话回访制度,制定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制度,让每位诊治的患者都能够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同时通过电话回访和问卷调查方式,采纳患者合理建议加以完善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

中篇用质量和技术打造精品医院

拓展新技术运用新材料科技兴院,是牟平区口腔医院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不仅给广大患者带来全新享受,也使医院医疗质量再上新台阶。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12年,院方隆重举行了滨州医学院口腔实践教学医院揭牌仪式,实现医疗专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学相促。该院优秀的师资队伍、精湛的技术和日益细化的学科为滨州医学院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实习基地;滨州医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设置齐全的专业、先进的教学手段为该院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该院和滨州医学院成功联姻,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2014年,北大口腔医院专家组一行前来考察指导工作。专家组与院方相关负责人就医院发展、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走进牙体牙髓科、修复科、颌面外科、儿童科、正畸科等临床业务科室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了各科室相关业务开展情况。医院也充分利用专家组指导工作的机会,向北大口腔医院的各位专家请教、咨询,对在平日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疑难病例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同专家组进行切磋、探讨。专家组对该院技术水平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对各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并希望今后双方开展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学习,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引进设备,推广技术

2012年,区口腔医院成功利用笑气镇静技术,为一例严重的牙科畏惧症患者实施了阻生牙拔除术。患者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因为右下颌第三磨牙发生龋坏,疼痛难忍到自家附近诊所拔牙,在诊所医生实施手术时,因患者实在无法忍受拔牙的痛楚,不得已终止操作。几天后,患者再次尝试拔牙手术,仍是如此。两次痛苦的拔牙经历在患者心中埋下恐惧阴影。当她听说区口腔医院引进的笑气镇静技术能为她解除恐惧和疼痛后,欣然前往。针对这名患者的严重牙科畏惧症,院方主治医生经过耐心疏导,成功克服患者恐惧心理,配合笑气镇静技术的运用,使患者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顺利拔出患牙,前后用时不过30分钟。自此,这种舒适治疗技术赢得众多患者的青睐。

2013年,引进融合了全景、头颅定位、锥形束Ct于一体的数字三维成像系统。这款先进的设备实现了多种临床应用,可通过反映牙齿的三维影像,给牙齿做全方位检查,大大提高了口腔诊疗及种植牙的精确度,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4年,引进大型激光治疗仪。这项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口腔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舒适度,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不适感,给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治疗感觉。2015年引进口腔显微镜根管治疗技术,利用显微镜进行根管治疗,很好地解决了照明和放大的问题,使根管治疗进入精细时代。2016年在继续推广使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又引进了椅旁CaD/Cam修复技术,告别传统的口腔取模,患者无异物感更舒适,也使患者即刻修复戴新牙成为现实,目前已有百余名患者享受这项新技术带来的服务。

多年来区口腔医院拓展了人工牙种植、微创拔牙、无痛诊疗、椅旁CaD/Cam修复及激光和根管显微镜等新技术十多项,现已发展成为医院的专业特色。

立足岗位,强化培训

医院坚持培训制度化、常态化。立足岗位常练兵,在院内开展业务操作大比武活动。培训采取质量监管、临床技术实践操作、优秀病历评选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医院的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学科、人才、技术是医院竞争的核心,区口腔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0余人,为适应新常态,他们将培养人才团队纳入学科建设之中,蓄足整体发展后劲,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业务骨干到北京、上海等全国知名的口腔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口腔学术研讨会,同时邀请知名口腔科专家来院讲学,并针对临床中疑难种植病例的手术技巧和修复类型选择进行操作示范,为医务人员提供掌握技能、互相交流、认识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将口腔修复专业、牙体牙髓病治疗、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口腔正畸专业纳入学科建设之中,先后与北京、上海、济南等全国顶级医院建立了协作、培养人才关系,迈出了小城区办好“大医院”、培养“大专家”的第一步。

下篇用市场和营销构建百年医院

近年来,牟平区口腔医院全面实行服务营销,坚信营销打造品牌,用营销打开市场,将营销观念落实到每个人。

热心公益,注重宣传

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潜移默化地纠正了广大群众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牙痛不是病”的传统观念,进一步促进了公众对口腔疾病防治的关注,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致力于口腔疾病的免费普查普治工作,每年都组织青年党员、业务骨干为全区80多所幼儿园及中小学学生进行免费口腔检查,精心制作饶有趣味的幻灯片,与多所幼儿园的孩子们面对面互动:现场进行正确刷牙示范、爱牙护齿小知识抢答比赛,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爱牙护齿知识。

积极参与区红十字会“博爱助学”活动,为前刘家夼小学等学校的孩子送去书包、笔本、牙膏牙刷等物品,为南徐格庄等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送去书包、笔本、书刊等学习用品,给孩子们送上一份特别的“六一”礼物。

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五・一二”护士节、全国爱牙日期间,医院组织口腔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农村、社区、学校开展活动,现场讲解口腔健康知识,为边远山区村民、离退休老干部、中小学生进行免费口腔检查,对存在口腔疾病的人员给予合理的治疗建议,并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

每年春节前夕,医院党员干部也会走进山区乡村,热心为生活困难的群众、老党员送去米、面、油、口腔保健品等慰问品,把医院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连续三年利用电影宣传平台,为全区近20个乡镇200多个村庄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向群众发放口腔健康宣传单、宣传册。

医院的营销宣传覆盖了全区每个角落,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借助公益活动营销的同时,区口腔医院还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媒介,及时公开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医院改革、文化活动等,让社会大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医院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工作动态。仅2016年,就被各级媒体采用稿件近百篇,微信宣传200多次,进企业、进乡镇义诊和宣教50多次。通过宣传,院方的医疗服务在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字,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增设门诊,拓宽市场

2011年,为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新需求,区口腔医院与宁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强联手高点定位,挂牌成立牟平区口腔医院宁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开启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合共赢的医疗合作新路子。该门诊配备进口大型牙科综合治疗台、消毒柜等一整套全新设备,并从口腔医院内部选调业务骨干担纲主治医师,严格实行“一站式”导\制。

为给百姓提供更便利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拓宽医疗市场,服务网络不断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截至目前,医院共增设观水、宁海社区、水道、高陵、刘家夼等六个口腔门诊及多个流动医疗点,集群效应正逐步得以显现,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正规的口腔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