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美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7:34

公共艺术美术篇1

   与2011年的上榜名单相比,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和艺术学院呈现了一片“刷新”之势。虽然上榜率和2011年相比下降了5%,但是14家中有5家是在2012年新成立或正式投入运营的机构,并在成立伊始就受到外界广泛关注。2012年,公共美术馆和艺术学院依然在展览、学术和公共教育方面承担着重任;而龙美术馆的成立则又一次掀起了私立美术馆的热潮,民营美术馆纷纷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中国艺术机构的发展注入一股活力;同时,地方美术馆的活跃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2012年,龙美术馆的成立绝对算得上艺术圈的大事件,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也让它当之无愧地占据了权力榜第一把交椅。这次,王薇刘益谦夫妇不再以收藏家的身份登场,取而代之的则是由二人创立的斥资3亿元打造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而龙美术馆既是一个标杆也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多家由收藏家创办的私人美术馆会接连正式投入运营。除此之外,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依旧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推出不少精彩的展览。同样是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也于2012年10月正式开馆,在李磊的统筹下,中华艺术宫举办了凭借“海派”绘画和现当代美术方面丰富的馆藏举办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等开幕大展并和法国奥德赛美术馆等世界知名美术馆合作开展馆藏展。热闹的不仅是上海,西安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和广东时代美术馆等地区性美术馆在大力支持本土艺术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更多地接触艺术提供了便利。华侨城美术馆群也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10家美术馆整合,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美术馆连锁品牌形成。

   公共艺术机构方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如既往地在文化教育和青年艺术家群展方面起着推动作用,同时其推出的限量版艺术品也证明了艺术衍生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山艺术基金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川蒙养2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收到热烈反响。还有亚洲文献库和2012年新成立的录像局也在艺术数据收集和整理上为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持。

   艺术学院方面,王璜生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除了举办多个重要的国际交流展,还自主策划了“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显示出这所最高美术学府对青年艺术现象的关注。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也在南艺成立100周年之际成立,由李小山任馆长,并举办了如“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美术作品展”等展览。

   纵观2012年,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学院各有各的精彩,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机构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各方面的推动下,一系列高品质的展览和文化教育活动也更深入地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

公共艺术美术篇2

地铁站本是追求效率、强调功能的,但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在这里穿梭不停,除了广告,公众也期待能看到更多让人心情愉快的画面。

其实,只要有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即使是人来人往的地铁站,也可以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宫殿。

地铁站作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为大众接触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于是,便出现了“地铁公共艺术”,各种各样精彩的表现形式,让枯燥乏味的地下通勤,摇身变成令人难忘的“艺术之旅”。

地铁王国能有多美?莫斯科、巴黎、斯德哥尔摩的地铁设计者们,给我们描绘出了多姿多彩的地铁公共艺术画卷。

莫斯科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著名建筑师设计,铺设的大理石就有几十种,并广泛采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像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完全没有置身地下的感觉,其中一些作品美妙绝伦,令人流连忘返。

巴黎地铁的每个站点设计风格和主题都对应着该站的地面景点,如卢浮宫站就效仿卢浮宫博物馆,月台上陈列着许多博物馆的复制艺术品;巴士底站描绘着法国大革命的图画,墙上还贴满了当年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历史图片;罗丹博物馆所在的瓦雷讷站则伫立着等同于罗丹原作的巴尔扎克雕像。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都能欣赏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该市地铁是从岩层中挖掘出来的,所有车站的墙壁和顶棚都保留了岩壁,并利用灯光巧妙地突出了岩石的质感,凹凸不平的墙面上是色彩斑斓、线条拙朴的岩画,让人如同行走史前洞穴中。这种原始感又与列车和月台的科技感、现代感形成强烈反差,给每个人都带来难忘的美学体验。

东京地铁也一直以杰出的艺术设计而闻名,是东京大都市的一道地下风景线。其中,饭田桥站是一个给人留下极深刻印象的地铁站。饭田桥站靠近著名的小石川后乐园,建筑师渡边诚利用大量的绿色长条状照明灯具来消弭地下空间带给人的压迫感和单调感。这些绿色灯管犹如四处攀爬的藤蔓植物,充满流动感,充满活力,将小石川后乐园的绿意向地铁内部的空间延伸。

公共艺术美术篇3

 

西方人审美素养的提高,恰恰与几百年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在中国,几千年来,古代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的皇权思想统治天下,根本没有公共概念的空间。直到20世纪初,中国才通过废除封建专制的历史革命,找回古代文明中公共艺术的缺失。艺术藏品从完全私有化慢慢向对社会开放过渡,艺术的公共性开始崭露头角,应该说,20世纪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近年来,随着艺术与生活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公共艺术走进人们的视线,在公共空间里一些艺术家的作品经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像2013年艺术家霍夫曼的“大黄鸭”在国内外引起的网议一浪高过一浪。何为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我认为,公共艺术包含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物质的,落脚在具体实物上,特指艺术家为某个特定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在公共空间展出陈列的艺术作品。

 

由于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艺术越发凸显出它在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它反映当代城市文化的面貌,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财富与文化价值。它反映艺术与空间的关系。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另一层面则指艺术的公共性,它反映在精神层面。

 

公共艺术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如此,但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甚至是在重要的大都市,目前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因此,城市展示出来的公共艺术还不能完全体现专业水准,比如在北京望京京密路与广顺南大街交汇处,就有一个极其草率的城市雕塑《大熊猫》在马路中间。

 

从题材、造型到形式都与此地域文化相去甚远,使观者行人对此雕塑颇有议论。这件公共艺术作品还透射出几个社会问题,除了反映了城市建设中对公共艺术的重视程度不高之外,从业相关人员的艺术素养与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形成一对矛盾。另外,在城市空间中优秀的艺术作品极少,美术专业人员与公共艺术项目的连接不够紧密,也就是说,艺术与大众存有隔阂。

 

首先,以上两个问题,恰恰是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契机,我们此时此刻不仅需要公共艺术教育,而且更需要关注成人教育这个群体的审美教育。只有全民美育推行到位,才能提升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审美水平。我们仔细来研究一下成人这个群体,他们占领着各行各业的关键岗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工作任务,是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数量惊人,占中国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踏入社会的这部分成人扮演着诸多社会和家庭角色,他们将影响几代人的思想观念。而从这一代的教育经历来看,因为当时社会历史进程特点或者说受当时社会“重理轻文更轻艺术”的局限,对美术的了解可谓少之可怜。当然这是那一代人教育的缺失和遗憾,但却造成了当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影响到公共艺术的兴与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是让艺术走向社会,艺术家走向大众,也就是说艺术家应更多与社会各界互动。过去,艺术家常常在自己的艺术圈里处于半封闭状态,大众与艺术家之间似乎有一个天然的屏障。即便看到艺术作品,人们也没有机会与艺术家直接对话,更无法了解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内心感受,进而导致大众对很多艺术作品的迷茫。可以说,他们好像是两条相互陌生也从不交集的平行线。而我认为,要想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公共艺术的水平,当下,应使优秀的作品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里,与人们的视觉世界发生关系,不断地刺激人们的眼球,提升人们的整体审美水平。

 

优秀的艺术家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拉近与人们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艺术,让更多的人爱上艺术。二是整合社会媒体与艺术文化场所的资源,对大众进行良性引导。要实现全民美育的目标,社会媒体应首当其冲启发大众对艺术学习产生新的认识,而且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艺术文化场所普及美育,掀起审美教育再提高的浪潮。

 

只有让更多的人对艺术感兴趣,更多的艺术家走进教育,艺术与社会的连接更加紧密,城市的公共艺术水平才会真正有所提高。

 

今天我们虽然看到全国艺术和教育活动如雨后春笋,但针对成人这个群体的教育实践依旧匮乏。我认为,这将是改变公共艺术现状的重要途径,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公共艺术领域新的研究命题。因此,成人将是提高中国公共艺术水平的重要人群,我们真的需要更多关注成人这一群体的审美教育。

 

其实,城市文明的进步带动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使人们思考艺术与人本身的关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艺术作品已深入人心,特别是有些艺术区渐渐成为人们消磨业余时间的聚集地,慢慢给人们培养走进画廊欣赏艺术品的习惯。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就是很好的一个范例,从许多年前只有寥寥专业人士的光顾,发展到周末游客爆棚的今天,这个过程就是慢慢带领大众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当人们看到798艺术区的创意产品时,发现艺术对生活的作用无穷无尽,艺术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一包纸巾,一个笔记本,有了艺术的点缀,它便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艺术素养的提高将对人的一生产生积极作用,通过美育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发现艺术对人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艺术与人的发展,艺术与社会文明的进步,艺术与点点滴滴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关系,而艺术与社会的融合,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将促使我国的公共艺术有更大的繁荣。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来临。

公共艺术美术篇4

[关键词]地方民间美术资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用措施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经久不衰,依然有着非常完整的传承度。作为文化珍宝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则更能体现当地的文化历史、传统特色和民风民俗。为了促使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更加符合国家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将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合理地引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丰富公共艺术教育趣味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有效措施。因此,探讨地方民间美术资源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措施就成了当代话语下的必然之举。

一、地方民间美术资源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

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具备非常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果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当中合理引入,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可以提升学生自身对于艺术、文化的审美和理解能力,唤醒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主动性和审美意愿,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重新认识地方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热爱、尊重的情感,最终提升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当前这一阶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当中,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群体的艺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同时在此基础上所设置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学生的艺术基础并不匹配等问题。对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创新和调整,把艺术教育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合理地将地方美术资源应用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当中,可以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设计趋于合理和实用。鉴于地方高校还承担起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发展的作用,因而,对地方民间美术资源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是传承和升华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一环。

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教学资源还是教学理念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但是,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所实行的教育方式和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虽然大多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形式较为多样化,例如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努力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接触到地方美术资源,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些方式获得全面性的成长。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其实效性并不明显,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公共艺术的“艺术”功能不断弱化

在当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比较重视内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在传统的艺术课堂中掺入更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展示相应的视频或图片,以期达到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不过这种改革方式虽然在短期能够获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率,但是如果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会导致从根本上降低课堂中艺术的功能,促使艺术课堂中的“艺术”功能被弱化。因而,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中艺术感传播的效果下降。

2.学生对地方美术资源的重视度不高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国外文化已经渗透到我国文化领域的各个层面,再加上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许多学生认为国外文化是较为潮流和新颖的。我国地方美术资源则代表老土和落后,被认为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往往无法认识到地方美术资源宝贵的艺术价值,导致在课堂当中学习地方美术资源时积极性不高,平常生活中也不会对这些资源和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最终所呈现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师本身对于地方美术资源的认识度不高

学校所聘用的部分公共艺术教师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聘用高校中刚毕业的高才生;另一方面是聘用社会中对于艺术有一定研究的相关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其对地方美术文化的背景了解并不深入,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为,只需要将这些地方美术作品带给学生观看和认识,了解到美术作品当中的制作风格和技巧即可。由此可见,就当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部分教师本身的传统文化的艺术修养方面存在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都是教师绘画或制作一个美术作品,然后让学生从照葫芦画瓢的方式绘画或制作一个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所呈现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4.地方美术教学设备不完善

因为高校经费方面的问题以及高校领导对于地方美术资源教育的重视度不高,许多高校并没有针对地方美术资源的教学需求购入相应的教学设施。地方美术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内容非常丰富,所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再加上学校本身的经济条件的约束,导致许多高校的美术教学设备严重不足,这也间接地制约了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地方民间美术资源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措施

1.在教学当中重视课堂“艺术”功能

艺术教学所提倡的是艺术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如果改革过程中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艺术课堂本身就很有可能失去教学本质。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高校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作为课堂的首要教学内容,在大量美术教学内容中,仍然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为核心,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作、欣赏以及鉴别艺术作品等能力,为学生的高素质全面成长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定期拿出相应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模仿,以此提高学生对艺术理解的兴趣。其次,开展旨在提高创作能力的课程。例如让学生参与活动类的交流学习;又如开展以某某为话题的讨论会,让学生针对一个话题提出各种新颖的看法和观点,然后通过自身的看法、观点设计出相应的艺术作品等,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基础艺术能力培养的提高,弥补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

2.提高学生对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认识高度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学效果不良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于地方美术资源的认识度不高,同时,在纷杂的文化当中迷失自我,无法寻找到最有学习价值的文化内容。对此,学校应当提高对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宣传力度,宣传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采用网络宣传,也可以采用真人宣传。一方面,可以在校园网、校园贴吧等空间中定期宣传相应的地方美术资源。另一方面,聘请一些行业专家和民间美术传承人到校园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进行参观,为学生讲解民间美术资源的历史故事。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对地方美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艺术教育本身的文化性、本土性和地方性。

3.提高教师对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认识高度

要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和艺术性,教师对地方民间艺术必须有较高的认识度。对此,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借助专家莅临指导的方式,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求教师参与到民间美术的考察研究活动当中,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这些活动沟通彼此的教育心得以及对地方民间艺术的理解,发现教师在开展地方民间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地方民间美术教育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4.不断优化和完善地方美术教学设备

地方民间美术教育由于自身的独特性,教学难度比较高,如果没有充足的教学设备给予支撑,教学的最终效果必然会流于表面。由于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陌生,单一的讲解和模仿性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学课堂形成一种枯燥和厌倦的情感。对此,学校应当不断地完善教学设备,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性教学设备方面,必须达到随用随有,并借助这些形式开展教学。例如,借助ppt课件为学生展示相应的画作。此外,对于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和观摩学习,提升学生对民间美术公共教育的参与积极性,并时刻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ppt课件之后,教师需要以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演示,否则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简单空洞。除此之外,学校还需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改善公共课堂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剪纸的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专门开设剪纸艺术的工作室,通过利用本地民间艺人资源,建立和本地民间剪纸艺术家合作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这些艺术家交流的同时,进行学习和创作,从而激发学生走出校园,真正进入剪纸艺术的创作空间中去。此外,还可以建立剪纸教学网站、微博等,教师也需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5.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公共艺术美术篇5

关键词:公众审美;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底线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055-02

一、公共艺术与公众审美层次的复杂性

公共艺术设计即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环境下进行的艺术创作及周边环境的配套设计。其中“公共艺术”是对这类设计内容的界定与形式的说明,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这种艺术设计形式无法脱离公共的概念,它是一种面对“公共”的设计活动,其评判都是由“公共”大众完成,而结果会对“公共”社会产生影响的设计,所以“公共性”才是公共艺术的本质,只有“公共性”的问题解决了,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

“公共性”很好的对公众审美意志进行了阐述,公众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公共艺术设计师设计要以“公共性”作为前提要求,要充分考虑公众审美的情感,而公众审美又是一个主观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情感领悟,这种差异化的结果是由多方因素所决定的,例如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等。这种审美层次的差异就为公共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保证公共艺术作品情感精神得以表达,同时又兼顾大众不同层次审美的审视,是设计者必须关注解决的,这种公众审美层次的差异会带来诸多问题,不仅仅是对设计作品的鉴赏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有必要对公众审美层次进行探索研究。

二、公众审美与公共艺术的对立与统一

“公共艺术”本身是一个艺术形式,但不局限于一个形式问题,这是由于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而公共性问题面对发起者、受益者广大人名群众的时候就不得不引入公众审美的问题,审美属于美学范畴,就审美观点构成美学体系,审美是一个由物质转向精神层面并不断提升的审判过程,从哲学角度分析,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它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存在对大众的审美情趣产生影响的作用表现,它随大众主观需求和认识的改变而改变,这种统一的公众化的审美暂且可以称之为大众审美,它是符合一般大众在一定时期下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评判要求的。

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成败由公众审美情趣的高低决定,从创作与接收的两个方面分析,公共艺术都要回归到公众审美下加以看待:首先公共艺术符合一般艺术问题的研究方式,都是“按照现代艺术原则与美学理论构建而来的矛盾修饰法”而试图走出“现代主义模式”重新思考公共艺术的“艺术定位”问题;其次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要超出一般的艺术范畴,将其置于公共环境受公共社会的审美批判,它们的出现也就决定了公共审美与公共艺术设计的必然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我们走出“经典美学”,回归“大众审美”,重新理解公共艺术“公共性”问题。

公共艺术设计的起点和终点都可以看做是公共大众,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需要,这种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设计者的个人意志表达,设计者不得不把大众感知纳入设计考虑因素,其次设计作品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大众的评判,公众审美意志在此时发挥着至关重要在的作用,这种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设计作品的设计表达和设计存亡,而自由的舆论评价批评也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创新作品的出现和避免不合理设计的出现。

三、公共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反思

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所在时期公共大众主流审美情趣。公共艺术设计为公众服务,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地,具有功能性的公共环境空间,它的“公共性”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必然不能达到所有人对于一个事物的认同,同样在同一时期下公众的审美情趣是有层次区分的,但在同一时期总有一个相对主流的设计风格样式被大部分大众所接受,这就是公众在这时期下的审美基调,同样也是设计师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公共艺术设计受“公众趣味”“公众审美”的驱使,所以公共艺术与大众审美是一种交互关系,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要兼顾大众审美层次,同时也要以教化大众,提升大众审美层次为目的。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应该以大众审美为依托,有的放矢,在宣扬个人设计的同时兼顾大众精神承受能力,但是有些所谓前卫的,新潮的艺术形式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底线是需要的,那些实质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味的设计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正如袁运甫先生所说,“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

公共艺术美术篇6

【关键词】美德伦理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价值重构

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和内涵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德伦理传统的鼻祖,在他之后规则主义代替美德伦理成为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导,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1958年英国哲学家安斯康布发表了《现代道德哲学》的文章,才开始转变西方伦理学领域中美德伦理学长期缺席的状况,西方哲学界也开始重新关注美德伦理学的复兴。1981年麦金太尔写成了《追寻美德》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意义上的美德理论。麦金太尔认为,近代以来,西方道德伦理理论继承的是传统道德伦理的理论残片,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体系中的人性论和目的论。但是现代的西方伦理道德理论处于深刻的危机中,要摆脱这个危机,只能通过弘扬和复兴亚里士多德优秀的美德伦理传统才能消除。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是“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它代表着西方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开始。

美德伦理学研究的是“什么是良好的品质,应当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美德诠释,一直是美德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美德伦理思想的精彩诠释最先是由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完成的,其观点认为“品格之美德”,即美德是道德认识与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合于人所展现的品格。他超越了当时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思想,指出美德不只涉及理性的知识,更与非理性的情感和品格有关。而当代麦金太尔对美德伦理学完成了最杰出的诠释,他强调对善良品质的培养,而不只是强调遵守规则,即一个人应当培养自己内在的善良情感或意向,而不是单单合乎道德的行动。

二、艺术与道德伦理的历史渊源

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都十分重视艺术与道德伦理的联系。从总体上看,西方美学史上大多是“哲人”对艺术的思考,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表现好性情。所谓好性情并不是人们通常用来恭维愚笨的人的意思,而是心灵真正尽善尽美。”而中国美学史上多数则是“贤人”对艺术的要求,在先秦典籍中“美即善,善即美”,而且在孔子看来,“善”比“美”更加重要,是更根本的东西。比如孔子评论音乐,他认为《武》乐虽“尽美矣,未尽善也”,还不能算上乘之作;而《韶》乐,才达到了“尽美矣,又尽善也”的境界,堪称上乘。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美学史的始终,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后来的《毛诗序》就提出了“教以化之”的理论,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要“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可见,东西方美学历来都非常重视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功能,高度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艺术在道德伦理上的感染作用,是世界美学和艺术学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

三、当前对高校美德伦理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关系的局限认识

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育德”功能,导致了艺术教育的“德育化”。该观点基于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作为边缘学科,也没有独立的优秀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为了确保和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艺术教育学者和工作者只能强调其在德育中的有效价值,甚至将其归为德育的辅助手段,并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中忽视其审美的本质,只强调德育的内容,结果反而失去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地位,使公共艺术教育仅仅成为了德育的“附庸”。

第二种观点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单纯的技术传授,割裂了艺术与美德的关系,使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彼此成了“绝缘体”。该观点基于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艺术家们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宣扬艺术在道德上的退隐,主张不及物的创作,主张艺术就是艺术,艺术要回归自身,以此来保证艺术教育和美育的独立地位。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摒弃了道德伦理评判,其结果只能弱化公共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育德”功能,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这种纯技术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四、高校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重构

1.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凸显了高校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时代使命

在20世纪,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一直处于对立甚至是冲突的状态,为了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相信经济的发展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社会问题。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科技的不断革新、经济的飞速发展确实带来了物质生活质量的进步,但同时也发现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污染背后,是人类不惜一切代价换取的经济利益;高科技犯罪的背后,是唯科学主义带来的人类道德滑坡、人文衰落。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开始反思人类发展的前景,除了关注人类物质世界的发展,也关注到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人们重新举起“人文主义”的大旗,开始呼唤人性本应具备的品德,追求社会整体美德的养成以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而艺术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众多古典诗词中都具有明确的道德伦理评判,这类艺术作品正因为有了美德伦理内容,审美教育才被引向了更高层次的状态,这种形式的教育是更生动的美德伦理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在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中,感受美与丑,明辨善与恶。因此,美德伦理学和艺术学对真、善、美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如果说高校美德伦理教育顺应了当今人文主义理念的时代要求,那么公共艺术教育所蕴涵的厚重的人文精神更是承担了重要载体的时代使命。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是“双生花”

艺术审美的过程是一个立善、导善、储善的过程,它自然也就带有了美德伦理教育的功能。反过来说,正确的审美意识的养成,技能层面上和良好的技术学习、艺术修养有关系,思想层面上则和审美主体的美德伦理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良好的美德伦理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帮助审美主体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反之则会使审美主体离美越来越远,甚至走向丑恶的极端。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从自然人到审美人再到道德人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一直发挥着中介和载体的作用,即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道德伦理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而优秀的艺术作品,则以其形象的典型性、形式的丰富多样性等大大提高了美德伦理教育传播的效应,使人们乐于接受,从而对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前文提到,自古以来“美”与“善”就被认为是一体的。事实上,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人在“自然人——审美人——道德人——审美人”的发展中,最后阶段的“审美”不仅能起到情感的慰藉和道德伦理教化的作用,更能激发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理解和追问,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从而达到人性自由的境界,这就是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因而在高校教育中,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区别本来就只有相对意义,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一的,教育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相融性。

3.借鉴传统美德伦理学的科学成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进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西方道德哲学体系中最古老最完整的当属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其深邃的哲理内涵构成了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根基。然而西方传统道德教育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时代弊端,导致现代人对其进行了过度的批判和极端的否定。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上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过摒弃和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儒家哲学就是中国传统美德伦理学,它认可美德的客观存在,也注重具有美好德行的人的养成,注重道德执行的统一等。然而当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在西方复兴的同时期,中国的儒家哲学也再次成为了中国美德伦理学的研究热点。由此可以看到,中西方在反思现代社会问题时共同发现,先人的智慧和文化遗产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良药,西方美德伦理学与中国儒家哲学的现代阐释热的兴起共同揭示了现代美德伦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艺术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例如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传统美学的影响,他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并且把这种美学境界作为他毕生的追求。又如杜甫的美学理想,他将“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感融入诗中,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倾诉了对当时统治集团腐朽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深受苦难的同情,这是儒家美学的典范。因此正如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复兴一样,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站在哲学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和优秀传统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能够发现,经典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蕴含着道德伦理的精髓,并且其内容和形式具有价值合理性,如果不利用本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厚资源,不挖掘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当前高校的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是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不够深入的。因此,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必将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的重要课题。

结语

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的价值关系,是在公共艺术教育初步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不仅有助于我们摆正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更使我们能深入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利用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启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发展。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美德伦理教育自身的价值合理性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有着诸多的启示,美德伦理学理论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就教育内容和方式而言,美德伦理教育中的艺术化启蒙是使道德充满生机的有效途径。与道德观念相比,艺术是社会实践中活生生的创造,虽然艺术作品本身不会是美德伦理的教科书,但它特有的形象性、典型性,直观地将属于美德伦理范畴的深刻内容蕴涵其中。美德伦理教育若期望达到预期的效果,势必要借助公共艺术教育的这种接受优势,运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手段直接培养受教者形成表里一致的美德品质,大音希声,大美无形,在自由心灵状态中完成的美德伦理教育其说服力和深刻性无疑是枯燥的说教所不及的。从教育目标上看,美德伦理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德性”的人,着眼于道德实践主体的品行的养成,而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良好的艺术素质,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人格素质。它们从不同的学科理论出发,最终都归结到人的品德素质的完善,有着殊途同归的性质,这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朵“双生花”,对两者内涵和价值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也是本研究重构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价值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4):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公共艺术美术篇7

【关键词】民族审美意识;公共艺术教育;培养路径

引言: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民族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尚不成熟,探究民族审美意识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培养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势在必行。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

1、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公共艺术教育针对的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全体大学生群体,因此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普遍性,为培养民族审美意识提供了基础条件。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形式、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习俗等都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以民族音乐为例,我国是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国家,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形式,还有那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图腾都是公共艺术的重要元素。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感染与熏陶,强调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架构和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影响。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对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逐渐形成民族文化审美意识。

2、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一门文化熏陶课程更是一门艺术鉴赏课程,在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鉴赏情趣形成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具备一定民族文化积淀和艺术修养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地产生审美意识认同感。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引导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回归民族文化传统。在中西方以及古代与现代的艺术文化鉴赏当中,诱导学生发掘民族文化的古典魅力。其次,有效规避不良文化信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影响。公共艺术教育传达的审美方向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有助于大学生在接触繁杂的网络文化信息时进行审美意识的自我调整和把控。

二、民族审美意识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培养问题

1、教育环境不开放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开放性动态化的过程,只有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品鉴与表演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焕发公共艺术的民族文化教育价值,从而实现民族审美意识培养的教育目标。但受限于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影响,当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环境相对闭塞,主要局限于教室内部,对民族审美意识的培养也仅以作品鉴赏和教材内容为主。这大大限制了民族文化范畴,不利于学生形成主观的审美意识,脱离了实践赏析的民族文化教育必将会失去其灵魂。

2、课程体系不严谨

切实有效的课程管理是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保障,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民族审美意识培养中普遍存在课程管理不严谨的误区,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虽然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中有所体现,但分布不集中,多分散于各个章节和模块当中,相关的教学信息整合度不够,换言之,对民族审美意识的培养教学缺乏系统性。其二,教材的针对性不高。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各高校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范式。许多高校直接将本校的艺术类专业教材直接照搬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当中,造成艺术专业知识的简化版,导致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差。既没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也缺乏教学资源的创新。

3、学科地位不突出

从调查来看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高校大多数将其纳入选修课的范畴,在课时安排、教师设置、考核标准等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其一,学校的重视度不足。公共艺术课程选修人数与课时数严重不符,高校普遍采用大班化教学,这一方面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和把控。民族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精细化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细致引导,对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积淀和美学基础有较高要求,而现有的粗放式教学管理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其二,教师的重视度不足。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跟进不足,缺乏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性思考;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课程的考试多为开卷考试,且对民族审美方面的考察体现不足。其三,学生的重视不足。许多学生表示选择公共艺术的目的是为了修学分,并不注重实际学习效果。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培养成果。

三、民族审美意识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培养路径

1、构建立体化教学环境

对大学生民族审美意识的培养要注重美学理论与作品鉴赏的结合,注重民族文化与艺术传承的结合。首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明确民族艺术文化在生活中的具象表现,引导学生从理论基础逐渐回归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民族艺术之美。例如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当中,民族艺术形式和民族传统文化随处可见,学生应从公共艺术课程学习中找寻灵感应用到民族艺术活动的鉴赏当中。其次,促使教学环境趋于多元化、多样性。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公共艺术学习空间,例如带领学生到艺术展览、艺术表演的现场,从艺术现实表现当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审美意识。

2、充实课程教学资源

首先,提高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面向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应建立特殊的教学资源体系,强调课程教学的公共性与开放性,明确民族审美意识培养的基本教学策略,提高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其次,深入挖掘网络资源的教学价值。利用网络工具对传统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充实,融入大量的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和形式。引导学生对民族艺术文化的现实表现进行赏析,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再次,在教学资源中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我国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发展渊源,而民族文化也多以地域聚居的形式存在。只有充分了解了地域文化习俗和文化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对民族文化进行赏析。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公共艺术形式的表现,也要注重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

3、突出人本教育理念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正面的积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实现对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因此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人文精神突出的学科。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对公共艺术和民族审美意识的切实需求,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公共艺术对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

结束语:总之,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民族审美意识的重要性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当前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大量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应积极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时刻将民族艺术培养作为重要而教学目标,牢记推进我国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Y304和2015年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D201539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的价值重构[J].艺术教育(中),2013(1).

[2]张炫.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惑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3(7)

公共艺术美术篇8

公共艺术课程群大美术措施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艺术理论研究也百花争鸣,如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公共艺术教学模式的构建,等等。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之后,大多数院校都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了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艺术类课程开设门类、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缺少统一规范的教材,授课内容自由,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公共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同样存在上述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的原因,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建立、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与名牌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合理利用这种优势,将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大美术”的理论:“大美术”除了包括原有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艺术四大门类之外,近年来又增添了书法、摄影、设计、电脑美术等,还包容了民间美术、原始美术。从更大的视野来讲,也包含了纯艺术与设计的公共艺术;从世界美术宏观看,容纳了中西两大美术系统。

艺术课程群的建设要依据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可以尝试将美术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1.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等。

2.审美类课程群。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作品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国园林赏析》等。

3.创造类课程群。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实践》《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

4.悟类课程群。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画论》《书法艺术哲学》《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等。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术类课程,如《湘西土家族建筑与文化》《民间艺术赏析》《苗族刺绣艺术赏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等具有特色的任意性艺术选修课程,使艺术类理论、鉴赏、实践全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课程群的建设以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编写和选取有代表性的、适合于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学生基础和兴趣的教材,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增加民族传统美育资源的教学内容比重,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学生对“大美术”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从而达到其根本的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内外高校对各自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而且力度越来越大。这些探索、研究和改进,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共同趋势和特点:课程门类增多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程实施的人本化趋势以及课程体系的开放化趋势。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还可以从拓宽课程领域、强化特色课程、拓展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尝试,真正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9).

[2]邵秋萍.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3]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

[4]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公共艺术美术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公共大众共同意志审美情调人文关怀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

三、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对公共大众的人文关怀

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使人类精神由专注贵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怀,人文主义使艺术由“神坛”走向凡间,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城市建筑环境共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⑤尤其在实用类的公共艺术中。如在日本的公共艺术相应的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诸如供人们方便的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儿童公园中,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也是必备的。并在其性能上作出了责任的规定”。⑥这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公共艺术中往往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娱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人在其中可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体味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在平凡随意中尽显生命的意义,这是最具生活特色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带有象征性和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则通过作品本身的寓意来表达人文精神。如美国艺术家克莱兹·奥登堡的公共雕塑作品《10英尺衣裳夹》,即通过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木衣夹子的形象,打破了公共雕塑所谓的神圣感、崇高感而让人不可企及的固有模式,使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一种融融的暖意在人们心中流淌。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与公共大众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投入、创作、评判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并传达对公共大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那种“唯我独尊”式的、“闭门造车”式的、过于自我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不适合公共艺术设计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有距离,如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确定上对公共大众意志的尊重、中国式“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的形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上对公共大众审美情趣的反映、对粗制滥造的“公共视觉污染”现象的根除,以及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对人性化的特别关注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中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和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未来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④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杂志,2002年第10期.

②③⑤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⑥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cn,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2页.

[2]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3]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日报.2002年3月30日第7版.

[4]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cn,2001年6月.

公共艺术美术篇10

(一)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外在形象的表现

艺术通过一定的外部形象表现出内在的价值要求。公共管理形式上的价值可以通过人员的外在形象以及建筑物的特征等表现出来。政府建筑物的外部特征对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体现有重要的影响,政府机关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可以更好的体现其内在的艺术形象。管理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以及办事效率等方面都可以较好的体现出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存在,从而给人们一种良好的印象。

(二)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在行为上的表现

公共管理者行为的艺术价值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公共管理者在日常的行为中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从而体现出管理者履行职责所蕴含的艺术美学价值,这就需要管理者在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要以文明的素养要求自己,以传统的美德灌输自己,从而体现行为上的艺术价值。

(三)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在精神上的体现

精神上的艺术价值是管理者公共管理的最高追求,同时也是艺术价值在公共管理当中的核心体现。如果失去内在的精神美,日常的公共管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公共管理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美。公共管理的道德价值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行政人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体现艺术价值的魅力。第二,价值美。价值美要求管理者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行政职责的艺术价值。第三,精神美。管理者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魅力,体现公共管理者的仁厚心态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

二、提高艺术价值在管理中的有效方法

(一)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机构的艺术形象

只有通过对公共管理现状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需要,才能不断改变管理者传统的外在形象,并通过结构的变革,改变传统的机构运行方式,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从而体现政府机构亲民、爱民和灵活化的办事风格。通过设立“政府超市”“服务答应”等服务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服务力度。通过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体现管理机构的艺术价值。此外,管理者要在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能够较好的体现公共管理艺术价值,提高管理服务者的形象。通过变革和创新的方式对政府形象进行改进,这也是提高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重要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从日常服务中感受到管理的艺术价值之美。

(二)美德的提升推动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体现

公共管理的艺术之美代表的是政府的美德,而政府管理者的言行举止都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政府管理者美德的提升应建立在高尚道德的基础之上,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发展。政府管理者不仅要较好地履行自己的公共职责,还要有建设美德之邦的责任感,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

(三)改变行为方式,提高艺术价值

公共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因其所在环境的不同而带有权威性和政策导向性,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就有强烈的推动作用。其行为的外在表现不仅代表自身的行为状态,更代表政府的外部形象,因此管理者行为水准和思维方式的提高对整个社会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效果。要使管理者的行为方式能够较好的体现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就应实现其行为方式向文明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提升管理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

管理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在一定范围内是指公共管理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公共管理者在日常处理问题中,处置问题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效果直接关系到所在环境的公共艺术价值,自身的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在公务办理过程中所表现的对待事情的责任感以及内在的奉献精神也是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公共管理者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所以,加强管理者的艺术修养、提高其处置公共事务的能力是实现公共价值的有效途径,需要管理者把公共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艺术的具体实践来看待,从而真正做到个人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共管理者还需要不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将自身的理想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相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做到艺术价值和艺术美的完美体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