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24:37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高三数学;教学总结;反思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步步为营地打好坚实的基础,再加以反复地训练和注重方法的总结,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时期,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学生制订明确的复习目标内容,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规律地复习,对于考试的重难点、热点等问题,在复结时要主次分明。一般来说,高三的数学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加强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二是强化训练;三是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和冲刺,在整个复习的过程,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和自主创新。

一、对当前高三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目前,很多教师在高三阶段的复习中,存在着复习时间偏紧的问题,特别是数学课程的复习,基础知识点较多,知识结构框架复杂,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急于追求进度,忽略对整个过程的复习进度和复习要点,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知识点覆盖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情况。此外,一些教师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只注重各种解题方法的总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强化训练,只有理论的讲解而没有实际的操作和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学生没有建立具体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

而某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最后的复结和查漏补缺,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的知识理论和题型的强化训练,却没有对整个高三阶段数学复习整体把握,其自身的数学能力失去了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必将导致数学成绩的不理想。数学能力的形成、发展与数学思想方法,都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复习,特别是通过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推导数学公式、定理、结论的过程得到培养和锤炼的,在整个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对高三数学教学方法的总结

高三的数学教学,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而改变。

1.注重基础知识系统的构建

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胜过盲目的“题海”战术训练。在高三数学教学的第一阶段,就是要有目的地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制订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在整个课程的复习中,教师要在课前尽量认真备课,建立清晰的数学知识结构框架,比如,对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植法、极值法等基础的数学知识点,都要有具体的复习框架和目标。

高三的数学教学,复习是重点,复习要注重基础、注重探究、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在把握教学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尽量巩固学生数学基础,保证学生在考试中的基础部分不失分。

2.专题强化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专题的强化训练,是建立在牢固的数学知识系统基础上的,高三阶段数学复习中的各种训练题、模拟题层出不穷,教师如何选择强化训练题型,如何为学生制订训练任务,都将关系到学生数学应考能力的提高和成绩问题,因此,作为高三第二阶段的复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典型问题重点反思。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点多,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教师要抓住典型,对于典型问题的反思要求要深刻、全面,在专题强化训练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切忌将知识结构系统分离,训练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项数学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提升自己在数学解题中的创新能力。

3.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结构

有了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题强化训练,教师不要忽略最后的查漏补缺阶段。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学生经过一年的复习都会显得有些疲惫,因此,对于最后的总结阶段也会逐渐开始放松,其心理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在最后的阶段,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对之前建立的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进行反复的练习,以保证高考时的临场发挥。

高三数学的教学,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等方面不断调试,为最后的冲刺做好充分的准备。注重多反思、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只有建立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的积累才能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创新,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国强.如何提高高三数学的教学质量[J].考试:教研,2011(03).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高考数学;福建卷;全国课标卷;比较;对策

为确保高考的公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将由国家教育中心组织专家命制.这对已经习惯自行命题达12年之久的福建省高中数学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变化.比较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的异同点,进而思考相应的教学对策,是迎接挑战所必须的准备工作.

一、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的共同特点

近年来,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的命制都能严格地遵循“纲领文件”(《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试卷在题型设置、分值安排、内容分布、难易预设、考试时间等方面都保持稳定.试题稳中有新,追求能力立意,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的水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基础性、公平性和选拔性.

1.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水平与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思维的根基,数学思维中的逻辑推理方法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未来生活所需要的,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卷都能紧紧抓住数学的这些学科特点,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水平与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在近年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中,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是试题的主要载体,试卷重点考查高中数学学科主干知识(如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与数列等),同时将考查运用逻辑推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某些年份的数学试卷还出现单纯的逻辑题,使问题不单纯依赖于教材的数学知识,更能体现能力立意,更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2.增强试题综合性,注重考查通性通法的运用水平

近年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在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将试题内容设计在一些重要的知识交汇点处,使试题的知识综合性逐年增强.同时,也越加重视考查数学通性通法的运用水平,刻意淡化解题的特殊技巧.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数学思想既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会以思想方法解题,是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命制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深入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考查学生对数学解题通性通法的运用水平,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会以思想方法解题.

3.关注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创新应用意识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数学基础知识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思维方式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养.因而,近年来的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也考查考生基于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知识以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探究的能力.

命题有时也会关注现实社会热点问题,以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拓宽试题素材来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试题更接地气,对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理性思维习惯的养成,以及未来人生规划所必备的数学基础都有积极作用.

二、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内容比较

近年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在题型结构与赋分方面都十分稳定.

全国课标卷试题分必答题和选做题两类,选做题三选一.其题型结构与赋分情况是:选择题12道,每道5分;填空题4道,每道5分;解答题6道,每道10或12分.

福建文科卷的题型结构与赋分情况是:选择题12道,每道5分;填空题4道,每道5分;解答题6道,每道12或14分.

福建理科试卷分必答题和选做题两类,选做题三选二.其题型结构与赋分情况是: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填空题5道,每道4分;解答题6道,每道13或14分.

在选择题方面,近年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每年都有与集合、函数、命题、几何、算法初步与框图、复数的计算等知识点相关的试题,也都有一些综合题型,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能力.大部分选择题对于学习基础扎实解题思维细致的考生而言都比较容易,一般地,两类试卷的最后两道选择题都有一定难度,且涉及的知识点在不断变化,都需要灵活、综合地思考.

在填空题方面,近年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中每年必有一道与函数相关的试题,其它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立体几何、不等式、概率统计、数列等.从整体上看,填空题考察的知识内容也都比较基础,但在形式上较为灵活,常常需要进行数形转化,解答时要勤于画图,认真计算,以避免出错.

在解答题方面,福建理科卷与全国课标卷的试题内容大都与函数、几何、数列、概率统计、解析几何、选学等知识有关.福建文科卷与全国卷ii一般都必考数列问题,且大都是在第17题位置,属容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与公式记忆能力,解答时要运用转化策略,将计算归结为以基本量为未知数的方程问题.

概率统计是所有试卷必考问题,试题常与随机这一核心概念紧密相关,既有概率计算问题,也有统计分析如直方图等问题,一般都较为简单.

在历年的福建卷中,对函数问题的考查分值较多,大都有两道,一道是三角函数问题,另一道是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问题.而在全国课标卷中,函数的考查内容与福建卷相似,但分值相对较少,且较少对三角函数进行独立命题;导数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大都是综合问题,对考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结合图形进行思考往往是解题要诀.立体几何问题都是各卷必考内容,大部分是容易问题.

全国课标卷的选考内容为《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4-5不等式选讲》,不同于福建卷的《4-2矩阵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4-5不等式选讲》.全国课标卷的《几何证明选讲》试题涉及的图形一般是由圆与三角形(或四边形)构成的.

福建理科卷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1.共轭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2.三视图的概念,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4.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循环结构程序框图;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7.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8.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9.圆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及待定系数法;10.排列组合的两个基本原理与穷举法;11.可行域的画法及最优解的控求;12.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求三角形的面积;13.基本不等式及函数的实际应用;14.利用定积分求面积及几何概型概率的求解;15.排列组合中的分类列举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7.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求空间角的方法;18.古典概型、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与方差等基础知识;19.双曲线的方程与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20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的运算及导数应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基础知识;21.(1)逆矩阵、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基础知识;(2)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等基础知识;(3)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基础知识.

全国课标卷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集合的运算;2.复数的四则运算;3.函数奇偶性的判断;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5.古典概型的求法;6.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的定义;7.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基础知识;8.诱导公式及倍角公式等的灵活应用;9.线性规划的最优解;10.抛物线的定义,向量的共线;1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图象、特殊值法解题;12.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三棱锥中棱长的计算;13.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4.对实际问题的逻辑推理;15.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16.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基本不等式;17.等差数列的定义,递推关系的应用;18.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正态分布,数学期望等;19.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二面角在小的计算及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20.椭圆的标准方程及离心率,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面积问题,直线方程的求解;21.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不等式的证明;2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等几何基础知识;23.参数方程、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4.重要不等式、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此外,全国课标卷更加注重体现选拔性,试题从易到难的梯度明显;福建卷则更加关注试卷的区分度与知识覆盖面,容易题偏多,但押轴试题较为困难.

三、教学与复习对策

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虽有一定差异,但从根本上看,二者都以《考试大纲》为指南,顺应高考改革大方向,对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应用进行系统、全面、科学地考查.试卷都注重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查,都注重对空间想象、数据处理、应用创新、逻辑推理和方法迁移能力的考查,力图实现高考为高校招生提供区分与选拔的功能.

因而,在教学与复习中,以下的对策对于从福建卷到全国课标卷的教学对接是有一定益处的.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系统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中,函数、数列、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概率统计都是考查的主体内容,在这些基础知识的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综合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因而,在高中数学日常教学与复习课中,要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促成知识系统化.在高一、二学习阶段,受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范围限制,许多知识的获得是零散的,缺少深度与高度,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知识视野已变得更加广阔,复习时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对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系统复习,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对已知知识有新的理解、新的发现和新的感悟.

特别地,在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需要适应回归教材,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审视所学内容,画出知识导图,以在解题中能快速调用所学知识拟定解题思路.

2.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深入挖掘例习题的潜在价值

高考数学福建卷与全国课标卷常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考查思维能力为目的.因而,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在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努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重在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的知识与方法中概括数学基本思想,领悟转化的策略智慧,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

由于高考数学重在考查通性通法,因而在解题教学中,要刻意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钻研偏题怪题,不解过于烦琐的运算量很大的数学问题.精心筛选解题教学所用的例习题,解题方法以通性通法为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材例习题具有代表性与迁移性,是渗透数学方法体现数学思想的重要素材,所以要充分认识例习题的潜在价值,适当地对其进行改编与延伸,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掌握解题的基本转化策略,逐步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3.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探究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锐角三角函数中考数学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2-0040

中考数学复习是学生对三年数学学习的一个“温故而知新”的环节.初中三年,学生在性格、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中考数学复习无论是授课方式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题日的选择,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在中考数学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忘记很多基础知识,特别是概念类的知识,而且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受思维能力的影响,学生没有很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因此,在中考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复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以《锐角三角函数》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设计中考数学复习课.

一、做好知识的梳理

在中考数学复习课中,起点不宜太高,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本节课前,首先可提问:《锐角三角函数》这一章节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概括,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详细地写出自己概括的内容.学生概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余弦、正切);(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30。、45。、60。的三角函数值);(3)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各锐角三角函数值与角度的大小有关,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正弦、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值反之;正弦、余弦值在o~l之间).

学生通过书写,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然后,教师提出:学习这些知识的日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清楚:所学知识主要用来计算或简单的证明.

二、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

中考数学是通过解题来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中考数学复习最终要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上.但中考数学复习的时间短、容量大,教师不能盲日地强化训练,不能大搞“题海战术”,因此,每节课的选题很关键.教师应充分考虑训练的内容是否已包含有关的知识点和考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练习一]1.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的正切值().

a.没有变化

B.扩大2倍

C.缩小2倍

D.不能确定

2.在RtaBC中,∠C=90°,BC=6,aC=8,则sina=________:

3.已知a为锐角,tana=/3,则CoSa=_______;

4.已知a为锐角,cos(90°-a)=,则a=______;

5.拦水坝横断面如图1所示,迎水坡aB的坡比是l:/3,坝高BC=10m,则坡面aB=____m;

6.如图2,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cosC=____.

教师可通过这些题日,呈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呈现学生易漏、易忘的概念,如仰角、俯角和坡比等,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解决问题的法宝.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在本节课里,主要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

[练习二]如图3,一艘海轮在a点时.测得灯塔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它沿正东方向航行80海里后到达B处,此时灯塔C在它的北偏西55°灯塔C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数据:/2≈1.414,sin55°≈0.819,tan55°≈1.428)

变式:如图4,在小山的东侧a处有一热气球,以每分钟10米的速度沿着仰角75°的方向上升,20分钟后上升到B处,这时气球上的人发现在点a的正西方向俯角为45°的C处有一着火点,求气球的升空点a与着火点C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教师通过设计这个练习,并对练习题进行变式,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懂得在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时要遵守一定的基本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注重拓展延伸,探究未知

在中考数学复习课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弥补在新授课时缺乏的知识综合性应用.探究未知的知识、方法.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牛进一步巩固、运用、内化知识,提高学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三]如图5,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则下列线段的比不等于sina的是().

变式1:如图6所示的半圆中,直径aD=3,弦aC=2,B是圆上一点,求sinB的值.

变式2:如图7,D为o上的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若BC=6,tan∠CDa2/3,求CD的长.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课;思想方法;知识体系

一、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建立完备的数学知识体系

通过仔细研究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数学题目考查的并不是学生要有一些开放性的思路等,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因此,在高三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重视学生的“双基”教学,使学生对数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及方法等有一个清晰透彻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发现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使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有序化和网络化,便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迅速地将相关的数学知识激活,从而更加迅速地突破数学题目的难点,找到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而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储备更加快、准、稳地将题目解答出来。

二、在复习课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数学思想,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将文字型的题目与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利用图形使自己更加清晰明了地解答出题目,还有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等。由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将一些较为基础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部分数学题目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生只有真正地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将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将复杂的题目简单化。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正确率将题目解答出来,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三、设置一些富有层次化的巩固练习

高三数学教师在为学生构建了完备的数学知识体系、向学生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之后,为了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主要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练习设计上要分层

对于学生而言,不同的学生之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在给予学生相应的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时,不能够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策略,应当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从而为他们量身打造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使他们均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比如,教师可以为一些数学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进行练习,为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补充一些基础题和中档题,为尖子生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突破综合性强的题目,顺利地解答出来。

2.练习反馈上的分层

为了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三数学教师,在给予了学生相应的富有层次的练习后,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完成了教师布置的练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反馈,从而对自己的练习有一个正确、及时的认识,帮助他们发挥自己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优势,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积极向上的教师反馈也能够使缺乏信心的学生重拾信心,使其他的学生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富有成就感。对于一些尖子生而言,教师在给予反馈时,注意不要使学生过分膨胀,产生自负的心理,对他们要褒中有贬、贬中有褒,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三数学教师,应当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新鲜的元素,同时也要努力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从而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陈曦.浅谈对高三数学复习的一些看法[J].读与写(上,下旬),2016.

[2]刘东,阎平.浅谈高三数学复习与注意事项[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5

学生数学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①基本概念掌握得不深,基础知识运用得不熟。对算术根、绝对值,抓不住本质属性,遇有变换形式,学生就不能辨析;②运算能力不过关。表现对一些运算问题,正确率低,方法不合理,运算速度慢;③论证不严谨,表现在证明中,往往以特殊代一般,虚拟定理,理由不充分,偷换论题,或循环论证等;④分析能力弱。表现在不会审题,不会观察,不会联想,不会转化命题条件,缺乏基本的解题思路;⑤书写不规范,表达能力差。从卷面看许多学生书写混乱,论证层次不清,画图不规范,做题不完整。

根据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必须加强对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的指导。为此,提出下列几点看法。

一、明确复习目的要求

在学生平时学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系统地整理各部分数学知识,沟通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总结并掌握一般性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防止学生机械记忆单个的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填补缺漏,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能力。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经过复习,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使学生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统一起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独立思考,掌握知识规律,提高能力。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方法,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正确处理复习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日常教学与总复习教学的几个关系。总复习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使学生牢固地、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综合地、灵活地运用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平时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才能保证总复习教学,获得全面丰收。为此,各年级都要配备骨干教师,从低年级抓起,打好基础。平时教学不赶进度,不提前结束课程。特别是对较差学生,要热情关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尽快提高他们的成绩。

2、正确处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要做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复习工作不能只顾少数尖子学生升学这一头,而忽视培养劳动力量的另一头。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中下学生身上,才能获得全面丰收。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主要靠平时学科小组活动或课外复习讲座等形式,扩大他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正确处理教科书与参考书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内容及解题方法都是教科书中有关内容的变形变式,引申发展,对于大多数学生,只要深刻掌握教材内容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适应中考与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对于少数优秀学生,可指导他们适当地阅读一些参考书,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基础知识的应用,总结某些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扩展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应防止脱离教学大纲、教材,扩展公式、定理知识范围的做法。应当明确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参阅或编选一些复习资料,是为加深理解教材服务的。

三、认真学习《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好复习计划。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是指导总复习的依据,必须认真学习。在学习中应参照教材,进行知识归类。同时了解学生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理解得不够深透,哪些是普遍的问题,哪些是个别的问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复习就可以抓住要害。同时,还应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排队,统计上、中、下各类学生的数量,分析他们学习的特点,以便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特别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应细心找出它们的知识差距,具体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在做好知识归类和学生排队的基础上,订好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任务是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阶段,任务是沟通各部分知识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训练,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第三阶段是学生自己复习阶段。任务是让学生自己消化理解,自我反馈,进一步增强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第二、三阶段,仿照往届高中试题的难易程度,组织一二次综合性练习题。在练习题中应包括:填充题、选择题、系列题,判断、推理、计算等内容。通过练习题体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能够正确考察学生对双基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的水平。练习题的内容还应注意不超过中学课本所能达到的程度,并要符合平时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利于增强学生临考经验。进一步检查、反馈知识的运用情况是必要的。但应注意从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出发,题目要有难有易,次数不宜过多。

四、正确指导学生的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会计教学现状;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实施方案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在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基础上,结合二十多年来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经历,分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联系实际并结合学科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笔者在对唐山市部分企事业单位调研(调研报告另文)、结合会计教学分析发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下列情况:

(一)一般企事业单位不支持会计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量,且企事业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愿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甚至是与自己竞争的人才;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所以,该实习很难使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仅重复性地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模拟实习的会计业务重复操作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思维策略),目前大部分学校推行模拟实习。但一般未能涵盖会计课程以外的更多课程,且重复处理的会计业务操作多,有的虽增加了一些诸如投资、减值准备等业务操作也是少之又少欠缺系统性,该模拟实习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面对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面对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笔者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将会计专业部分或绝大部分课程进行整合,以穿插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的主体任务为驱动,以将任务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而完成任务项目的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先从部分课程整合提出主体任务,再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试点开始,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到绝大部分课程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的主体任务

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知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经济数学》等,对上列课程进行整合后,可以提出如下主体任务:

1.整合《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提出如下任务:根据企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利用手工和电算化会计软件,进行成本计算、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

2.整合《经济应用文写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3.整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管理会计》、《经济数学》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预测经济活动。

任务驱动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阶段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学习相关知识和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主体任务下的项目导向

主体任务下的各个项目导向内容应该能自成一体,构建全方位的融入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结构,明确项目涉及的学科内容,完成项目时间、方式、考核方法等,以便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施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地把握,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

将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提出任务驱动的主体任务,在主体任务下将课程整合为六个项目,整合课程的目的在于,节约基础课程课时,增加专业课程动手操作课时,实现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按学期完成六个项目导向的学业后,分五个级次考评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五次考评方案如下:

1.完成第一至第二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一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70分。

2.完成第一至第三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二级,第三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80分。

3.完成第一至第四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三级,第四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0分。

4.完成第一至第五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四级,第五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5分。

5.完成第一至第六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五级,第六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100分。

毕业论文成绩按会计职业能力成绩

×60%+毕业论文分数×40%计算。

三、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第一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面对企业日常简单的经济业务、事项,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4.完成时间

第一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基础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二)第二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上》。

2.导向内容

⑴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⑵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一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出纳岗位业务核算,存货、日常销售、应收预付业务核算及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岗位的业务核算,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较简单的业务核算;电算会计核算上机操作。

⑶考取会计证和会计电算化证。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电算会计核算提交机打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提交会计账簿、报表信息存储盘。

(3)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考试课程。

4.完成时间

第二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会计电算化》期末成绩=上机操作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30%+会计电算化证×30%

《财务会计上》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一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证、电算化证×30%+操作技能分数×50%)×80%

(三)第三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经济应用文写作》、《财务会计下》和《成本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二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流动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政府补贴、利润及其分配业务核算、编写财务会计报告;销业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提交产品成本核算的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产成品入库单等;提交纸质和电子版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完成时间

第三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应用文写作》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附注×40%+财务情况说明书×40%

《财务会计下》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成本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二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会计操作技能分数×50%+成本会计操作技能分数×30%)×85%

(四)第四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报表分析》和《经济数学》。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经济数学理论,分析会计报表、编写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四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数学》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

+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会计报表分析》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三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注1]

×80%)×90%

[注1]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五)第五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完成财务管理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等。

4.完成时间

第五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财务管理》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80%

第四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注2]×80%)×95%

[注2]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六)第六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管理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完成管理会计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六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30%+平时上机操作成绩×70%

《管理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五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注3]×80%)×100%

[注3]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结束语:世界是综合的,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一直以来,教师多侧重于对所教课程的探究和分析,忽略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旨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使学生成为“我要学”的学习主体。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对会计专业全部课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将另文研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改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线教师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完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奉献绵薄之力。

【参考资料】

[1]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高三美术班数学复习试卷讲评

引言

高三美术班的数学复习讲评主要是做题讲题,因此,试卷的讲评约占课时量的一半。试卷讲评课主要根据学生做题时反馈的信息设计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短期内复习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试卷讲评若要高效精确,既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和学习成绩,又是增强复习课效果的关键,决定高考备考的质量。同时,高三美术班的数学教学,更要根据学生基础弱、时间紧的特点,根据试题中反映出的问题确定试卷讲评的侧重点。从高三美术班的数学试卷讲评的教学实践出发,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一、有效试卷讲评课的科学界定

有效试卷讲评课特指教师在试卷讲评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试卷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采用恰当的教法加深学生对与实体相关的知识点的理解,纠正错误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准备;课上适当拓展引导,坚持“学为主体”的理念,将讲评和巩固知识融为一体,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课后引导学生适时反思,落实巩固环节,强化讲评课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高三美术班数学复习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及笔者长期的高三美术班数学教学经验,归纳出高三美术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大致如下:

1.数学基础薄弱,难以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美术班的学生属于特长生,很多在考进高中时就是凭借专业才能,文化课被不同程度地降低要求。他们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连基础知识、思维和技能都欠缺。如此低的起点,阻碍了他们有效的数学学习。同时,因高三上学期美术生为应付12月的专业考试而忙于专业训练,文化课就被延迟。对他们来说,一轮文化复习本不完整。当他们忙完艺考,二轮已开始,此时复习任务重,时间短,极易引起学生浮躁的心理而难以合理安排学习。数学复习对基础要求严格,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显提高。

2.轻视文化学习重视专业训练,数学无用论思想较普遍。

美术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和普通的高中生存在较大差异:轻文重艺。他们普遍对于专业课兴趣浓厚,重视专业课训练。他们认为在以后的艺术生活中数学几乎毫无作用而被忽视。但素质教育及艺术生发展的现状都要求他们文艺兼具,轻文重艺的思想严重制约了高三美术班数学试卷的有效讲评。

3.教师缺乏系统教法,忽视学情,存在功利思想。

教师大都认为美术生学数学没必要,二者属于不同思维,且学生很少有擅长数学的,因此教师只是讲完该讲的。一些教师没有带美术班数学的经历而照搬普通班的经验,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导致教师教法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单纯的过多的训练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高三美术生数学复习讲评的有效措施

1.夯实基础,回扣课本。

面对高三美术班复习阶段学习的实情,要重视夯实基础,回扣课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及对数学的兴趣。高三美术班艺考结束后,仍然没有完成一轮基础知识的梳理,再加上本身薄弱的数学基础,他们很难适应接下来的专题复习、阶段考试及讲评练习的复习内容。教师可根据试题所包含的丰富的教与学的内容、学生做题反馈的思维痕迹,由学生现状制定措施弥补复习的断裂,将讲评课的重点落到基础知识上,通过精选的典型试题及经典解法,利用课堂试卷讲评评析学生的答题思路,着重予以纠错、查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强化知识巩固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思维。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普遍规律,提高其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在经典试题的讲评中回扣教材上的知识点,不仅夯实了基础,构建了系统的知识网络,还培养了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及思维。

2.改变教法,提高教学针对性。

针对高三美术生数学基础薄弱、一轮复习缺失、时间偏短等问题,数学教师应尝试改进试卷讲评课或练习,选取符合实际学情的难度及安排恰当的教学进度,通过针对性的讲评督促学生纠错、查漏,引导他们举一反三,巩固双基,培养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及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复习进度与内容深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螺旋上升。此外,教师还要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加强教学与学生实际联系,针对高三美术生基础弱、心气浮的现状,着眼于点滴进步并适时肯定,逐步树立其学好数学的信心。重视教材,夯实基础,调整心态,正视学生的现实学情,降低难度,有选择地放弃拔高类的试题,为学生节省宝贵的学习时间。试卷讲评时重视方法和思路的指导,提高效率。通过群策群力,统一备课组、同层次学校和同类班级教师间的研讨,探讨并收集高三美术生二轮数学复习的易错题,为课堂试卷讲评的拓展提供经典鲜活的范例。

3.用美术的优势促进数学学习。

高三美术班艺考后,专业素养较高,对于美也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敏感。数学的美和美术有相通的共性,如数学美的核心:形式美、简洁美、对称美和奇异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曾说: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能力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教学实践中,高三美术班的数学教师在试卷讲评中要善于挖掘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美,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同时,高三美术生的立体想象能力强于普通生,在解决立体几何题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需充分发掘美术生的优势,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结语

高三美术班数学试卷的有效讲评既要注意其存在的基础薄弱、时间太紧、思想不重视和教师存在的问题等,又要认真分析高考知识点,并选出高考中出现率较高且对高三美术生更容易掌握的内容,在试卷内容的安排和讲评中加以强调,并与教材相关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和思路相联系,以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推动高三美术数学二轮复习的顺利进行。相信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法朋.浅析如何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J].新课程(教师),2010(12).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8

重基础;回归教材阶段(即第一轮复习)。采用分章分节的系统复习,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基本联系。特点是重基础、重细节、重规范。

第一轮复习从今年8月开始到明年3月中旬,大约用时7个月左右,采用的的是地毯式轰炸,章节复习,不留任何知识死角,追求全面性、基础性,是同学们巩固基础,提高认识的重要阶段。

一、第一轮复习的目标

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扎实———抓好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深化;系统———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单向性、定向性,初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复习的直接目标是解决高考中的基础题,其根本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作物质准备。在这一阶段主要抓好对基本概念准确记忆和实质性的理解,抓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抓公式和定理的正用、逆用、变用、巧用,抓基本题型的训练和熟化。

二、第一轮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复习每一章前先利用两天左右的时间把课本上相应章节知识重新研究一遍,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知识总结,可以查阅参考资料。这是自己对知识的一个再理解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写出知识总结,预习完成复习资料上的基础训练题,可以了解每一次课的知识系统,知识结构,问题类型及方法、技能,明确本课的重难点,弄清自己的薄弱环节,能带着问题听课,为听好课作好充分准备(即了解自己对本节哪些知识了解,哪些不了解,哪些方法清楚,哪些不清楚)。然后做一轮复习资料《走向高考》,要把相应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变式题、训练题等认真完成,不需其他的参考资料,你只要把这本《走向高考》一轮复习用书弄熟吃透就足矣。当老师讲完后,你出错的典型问题要整理在错题笔记本上,写明错误原因和相关知识点。出现错误意味着你面临着一次难得提高机会,改正了这些错误你的知识网络就能越织越细,你在高考中可能失去的分数就会越少,最终不管是大鱼小鱼甚至小虾米也能被你网住。所以你要准备两个本一个是知识总结本,一个是错题本。每道错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在学习完本章后,要对本章有一个知识总结和题型总结,因为在你复习完这一章后会对其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要趁热打铁,及时总结反思,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你就可以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每章复习结束后,要进行一个章节测验 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后,及时组织单元小综合检测,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复习完成后作单科小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学生所复习过的知识,着眼于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考查,是一种过关性的训练。

此外,需要同学们做好以下工作:①默写本章主要概念、定理、公式,阐述其内容、本质;②复述重要定理的证明思路;③回忆本单元的主要题型、解法和技巧,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方法,对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要认真体会,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④建立错题集,整理该单元中自己在各次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性质及改正的途径,以加强对概念的本质认识和公式的正确应用,分析计算中失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改进,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以函数为例具体说说高三数学的第一轮复习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起联接和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其知识、观点、思想和方法贯穿于高中代数的全过程,同时也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高考中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对函数的复习则是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重头戏。

1.注重对概念的理解

函数部分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概念多,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高。而在实际的复习中,学生对此可能不是很重视,其实,概念能突出本质,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概念不重视,题目一定也做不好。

2.构建知识、方法与技能网

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教材,将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以便于找出自己的缺漏,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就函数部分而言,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1、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主要有函数的概念与运算、单调性、奇偶性与对称性、周期性、最值与值域、图像等。2、一些简单函数的研究,主要是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等。3、函数综合与实际应用问题,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与应用,用函数思想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等。

这时,需对每一个内容细化,问问自己复习这个内容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以此为载体来提炼与总结基本方法。

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可以从哪些问题入手复习呢?问题一: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可以借助一些概念的辨析题来帮助理解。问题二:如何判断和证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的知识基础有: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熟知所学习过的各种基本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幂、指、对函数等)的单调性,和函数(如y=x+ax(a≠0))以及简单的复合函数单调性等。基本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单调性的定义、以及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和证明。问题三: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简单应用?主要的应用是求函数的最值,此外还可能涉及到不等式、比较大小等问题。最后还可以进一步总结易错、易漏点,如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必须在其定义域内进行,两个单调函数的积函数的单调性不确定等。

3.抓典型问题强化训练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9

[摘 要]数学教学建立在生本位的基础上。教师应做合适的规划和引导,在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认知、能力范畴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已有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从而更好地搭建启航的平台,为学生的“建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构建 基础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84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建立在生本位的基础上。建构不能是无本之源,要有合适的基础,教师可以提前预判,做合适的规划和引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建构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时候,切莫忽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特别是一个学生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活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苏教版二年级“米的认识”教学中,我单刀直入地介绍了“米”,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单位“米”,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厘米。

生2:我想到了我的身高是1米3。

生3:我想“米”应该是一个长度单位。

师(追问):那么你觉得米是一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呢?1米比1厘米长还是短呢?

生4:长啊。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4:从身高可以知道,我的身高是1米多,但是有100多厘米。

生5:我妈妈做衣服的米尺长1米,比1厘米长多了。

生6:我们学具盒里也有米尺。

师:既然你们对米这么熟悉,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一米的长度?(学生活动)拿出学具盒中的米尺看一看吧,比划一下,你刚才的估计是长了还是短了?(学生操作)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东西的长度跟一米差不多。

……

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认知来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米”这个单位的认知,通过身高、米尺、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长度等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对1米的模糊感知,再通过比画出来的1米的长度与米尺量出的真实的1米的对照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对“1米”长度的认知,以此为基础,学生对这个新的单位的建构就轻松许多,既能将它定性为长度单位,也能把握一个这样单位的长度,并能建立起米与厘米的联系。

二、建构在学生数学认知基础上

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建构学习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学生认知边缘寻找他们“跳一跳,够得到”的新知识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华应龙老师教学的“认识平均数”,实际上是一个平均数的再认识,本课立足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但是学生对平均数的用处、对平均数的意义、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都不够深刻。在此基础上,华老师进行了三个环节的教学,一是从记数字的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通过计算知道了平均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二是通过猜牛体重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平均数的用途,体会了用平均数来代表整体水平的科学性。三是通过“华老师与篮球队员的平均年龄”让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特点。这三个活动学生均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又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学生对于平均数纸面上的理解,几个环节的学习下来,学生对于平均数的理解入木三分,鲜活、深刻了许多,所以在评价平均数“它是个怎样的人”时,学生的回答精彩到位、妙趣横生。

简单的课堂上出了大味道,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完成了超乎想象的认知建构,这一切的成功都得益于华老师的准确定位。

三、建构在学生能力范畴基础上

建构的起点是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而建构的终点是由学生的能力决定的。学习中,既不要随意制定超越能力范畴之外的学习目标,也不要将学生能够“消化”的知识轻易否定,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比如一次教研活动,内容为苏教版六年级“认识体积单位”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产生了需要一个统一的空间大小来作为计量物体体积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学生建构出棱长为1厘米、1分米和1米三种单位。在逐个认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抓住这三个单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在教师提问“对于这三个体积单位你有了哪些认识”的时候,一位学生发言:我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显然这不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内,于是教师回答:“这个内容我们将在不久以后进行学习。”虽然这样回答遵循了教材设计的安排,但是个人感觉这样处理不是最恰当的,既然学生能够轻松发现三个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来自主建构,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这点自由度还是应当许可的。

高三数学的基础知识篇10

长期以来,数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受传统教学习惯、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但复习课的研究和教学却显得有些薄弱,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进一步明确复习课的意义和掌握复习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意义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通常把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拆分成若干个单元,再拆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分课时组织教学。例如把“分数”分成“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四个部分,其中“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分为“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分课时教学,这样不仅因课时新的信息量较少且单一,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小学生有效的学习,而且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衔接,前后照应,承上启下有序的编排也顺应了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努力让学生的认知水平随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但是,无形中又产生了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掌握知识的弊端。实施新课程之后,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教材编排了单元“整理和复习”和期末“总复习”的教学内容,课题本身明确提出整理和复习两项教学要求,即通过整理,让学生系统地从知识整体的高度理解知识、掌握知识。通过复习,一是夯实基础,提高熟练程度,形成技能技巧;二是查漏补缺,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因教师教学的疏漏或者因其他干扰而造成的掌握知识的缺陷,在复习中,用再次获得的学习机会弥补;三是将在课时教学中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使知识横成块、竖成线,让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好地随知识结构的发展而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新授课”和“练习课”,而具备自己的特点。根据复习课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复习课侧重于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这就决定了复习课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经过不断地摸索探讨,潜心研究,总结出“整理和复习”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此提供给各位同行,并希望在教学中给予验证。

(一)引入复习

在复习课中,教学内容都是大部分学生在分单元、分课时学习时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学目的是将分散学习的内容融为一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升到整体的高度。因此“整理和复习”教学的引入也有别于新授课教学的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旧知铺垫、导入新课,侧重于根据某个知识板块中最基础、最重点的内容作为“整理和复习”的引入内容。例如,“圆柱”以“由上下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立体图形”这一圆柱的本质属性为引入复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用分数解决问题”以分数的意义引出单位“1”的概念,将分数问题的三种基本类型进行整理;“多边形的面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引入内容,引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在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中,指向明确、设计合理的引入复习具备三项功能:一是紧扣知识板块中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让学生再次经历知识的发生;二是巩固重点知识,重点知识是知识延伸发展的依据,如正确的确定单位“1”是正确解决分数问题的前提条件;三是设计合理的引入方式,这样能够促进教学发展的有序性,增强教学的流畅性和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也有美的享受。

(二)整理复习

在“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中,系统整理是帮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升到整体高度,这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引入复习的前提下,整理就是将某一个知识板块的全部知识点,按照知识内在的联系,采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下面就是“立体图形的侧面积和体积”“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采用不同方式的整理。

通过整理复习,让学生在引入复习时唤起记忆,进一步明确在某一个知识系统中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并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为学生整体地建构认知结构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为培养他们形成数学能力夯实了知识基础。

(三)系统复习

系统复习是“整理和复习”课的主体,就是将在整理复习中进一步掌握的知识点经过归纳与整理,设计成具体的练习题,使学生经过练习,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的程度,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与步骤,形成技能技巧。练习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⒈基础练习

为了增强学生的识记与理解,系统复习首先要注重夯实基础,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指导下,围绕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设计练习题。例如“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练习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三类基本问题的练习。

通过基础练习,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掌握问题的特征,并能应用基本的数量关系和正确的解题方法,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

⒉综合练习

针对小学数学分单元、分课时学习的特点,“整理和复习”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将学生分散学习的知识通过归纳整理设计成具有一定综合程度的练习题,使学生通过综合练习,能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一是要将某一个知识整体中的知识点综合成具体的练习题;二是习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在新课的教学中知识的盲点,注意查漏补缺;三是综合练习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复习时,围绕以上三点设计的综合练习为: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①一只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容积)。②做一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表面积)。③做一节圆柱形的铁皮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④一段圆柱形钢条有多少m3,是求它的(体积)。⑤知道(长宽高)可以求长方体的体积。⑥等体积等高的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等体积等底的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⑦做一个长28cm宽9cm高37cm这样的购物纸袋需要多少纸板?(28×9+28×37×2+37×9×2cm3)。

(2)判断。正确的在()内打“√”,错误的打“×”。①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②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缩小到原来的?高扩大到原来的9倍,它的体积不变。(√)。③因为求体积与求容积的计算公式相同,所以物体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④一个正方体与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⒊发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