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25:03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1

对粮油市场监管的思考与探索

xx市粮食局

1998年国务院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再参与粮食经营,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动。原来由粮食局、粮管所、粮站三级管理网络严格统一管理的粮油市场,变为由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的相对自由的粮食流通市场。20xx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后,粮油市场进一步得到了开放,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更大了,管理范围更宽了,市场监管的难度加大了,造成相应的监管力度有所下降。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我市粮油供应的现状

我市不是产粮区,而是粮食销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以及蚕豆等杂粮为主,历来有种的不吃,吃的不种的传统,100多万市民的日常食用大米都是通过产粮区供应的。我市粮食从产粮区到市民手里主要通过大大小小的粮商粮贩。目前,我市在工商局注册的粮食经营户共有670多家,还不包括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走家窜户的小商小贩,估计不会少于三四百家,两者相加一共要有上千个经营个体。这么庞大的经营群体,要粮食行政部门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目前的人力、物力以及体制情况是不太现实的。粮食市场的监控主要依靠产区的监管和经营者的自律,销区对粮食的监控基本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食用油的情况,除了本地几家大油厂可以提供较为安全的食用油外,其他的与粮食现状大致类是。

二、粮油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分析

造成粮食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层面的问题,有执法队伍的问题,有执法对象的问题等等,是一个综合的原因,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1、粮食执法缺少有效的法律支持。20xx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的第407号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是对粮油市场进行监管的最有效的法律武器。但是有的细化条例本身就存在缺陷,影响了执行。如《江苏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于年收购量低于50吨的个体工商户(农民经纪人)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无须申请粮食收购资格。这就给粮食行政部门的执行出了难题。对于不具收购资格的收购者,只要拿出这个武器,就可以挡住执法人员的查处。而且对于50吨这个数据,我们也比较难以认定。特别是对于象我们xx这样的非产粮区,主要从事收购的都是小杂粮,大都是兑换,而且周转比较快,很少有收购者能被发现有超过50吨的量。20xx年,我市仅有一家办理了粮食收购资格。仅粮食收购资格审查这一条,我们就很难执行。

2、粮食系统的执法队伍相对偏弱。目前,各地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还很不健全,专职执法人员偏少,执法能力有待进一部加强。当前,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从上到下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没有统一粮食执法机构名称,没有统一设置监督电话,粮食行政执法的权威受到挑战。同时受人事编制的限制,越到基层粮食行政机关,专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配备越少,甚至还存在无机构、无专职行政执法人员的状况,与县级粮食行政机关所担负的执法重任极不相称;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专职工作人员大多数系“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对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了解不深,执法能力与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不相适应。象我市的粮食局共有编制13人,除去财务人员、办公室人员,真正具有执法资格的人数只不过4、5人,面对这么大的执法面,有点勉为其难。

3、多头执法造成多不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大部分条款不是由粮食局来直接执行的,而是根据职能由工商、质检、技检、卫生等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粮食行政部门一旦发现了问题,需要移交到工商部门、价格部门、质量检查部门等来执行,但处理结果到底如何,粮食行政部门就不得而之了,影响了执法的延续性与直接性。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粮食行政部门的执法积极性。有的执法工作需要几个部门一同参与,而往往因为涉及部门多,难以协调,很难形成经常执法的局面。联合执法的次数少之又少,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的法律威慑。

4、粮油经营户规模小、数量多造成执法难。我市是非产粮区,因此居民日常食用大米等都是通过从产粮区引进的。经营者以个体户、流商流贩以及大量的农民经济人等为主,规模都不大,但是数量庞大。对于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粮食行政部门,监督这么多的经营者,难免有点力不从心,造成执法困难。

三、对策与措施

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管,我看要从自律和他律同时入手。不但要通过执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等他律来督促他们规范行为,而且还要引导经营者自律,诚信经营,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粮食流通法规宣传,注重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条例》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虽为有法可依提供了依据,但如果不加强宣传力度,不注重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那么粮食流通检查工作将很难得以有效地开展。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对粮食流通法规的宣传。首先粮食部门可用宣传车、发传单、电视走字、知识竞赛、标语口号、粮食经营者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其次法规宣传不能流于形式,应结合日常工作经常性地开展。二是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配合,按照《条例》与《办法》的规定,各负其责相互沟通与协作,既不能越权又不能扯皮推诿。

2、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粮食执法人员素质。依法对粮食流通进行监督检查,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维护粮食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那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我们以为,加强粮食流通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首当其冲的关键。其一应增加执法人员的编制和执法经费。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如离开了执法人员的参与,如果没有必要的执法费用,那监督检查无异于纸上谈兵。为使监督检查工作落到实处,政府编制及财政部门就必须重视这项工作,从工作需要出发,及时适当增加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编制和执法活动的经费。其二,严格考证上岗制度。行政执法工作是法律与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其影响力不仅涉及到被监督检查的对象,而且还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形象。所以严格执法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凡从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执法人员,都必须经过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都必须取得《粮食监督检查证》方可上岗执法。其三,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还必须适时成立执法大队,建立健全执行粮食监督检查任务的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等。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2

我县有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50家。其中,生产企业2家,占总数的0.8%;经营企业248家,占总数99.2%,其中专营店保健食品18家(其中性保健品店11家),占经营企业数的7.3%;药品经营企业兼营143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兼营3家),占经营企业数的57.7%;综合超市兼营87家,占经营企业数的35%。

目前,我县保健食品从业人员达500人。经营的保健食品主要有下列几类:补充微量元素(主要是钙)类约占30%、增强免疫力类约占26%、缓解体力疲劳类约占13%、增强记忆效果类的约占10%、辅助降压、降血脂、降血糖类约占8%、健美减肥类约占7%、改善类约占4%、其他的约占2%。其中,补充微量元素及增强免疫力这两类占据了我县保健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是我县保健食品市场的主要产品。保健食品的消费群体以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为主,这两类人群又以消费补充微量元素及增强免疫力类保健食品为主。从各种销售渠道所占销售比重来看,由于药店提供的保健食品品种及价格层次众多,能满足各类消费群体需求,再加上人们把保健食品等同于药品的消费观念,使得药店成为保健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约占总销售额的65%;一些兼营保健食品的大型超市销售额约占23%,其主要销售国内较有影响力的保健食品,如脑白金、太太美容口服液、康富来血尔等产品,乡镇超市兼营的保健食品则比较杂;保健食品专营店销售额约占__%,由于其价格较贵,且品种单一,消费群体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此次对我县保健食品的市场状况调查发现,我县保健食品市场管理较混乱,监管力量跟不上,很不适应保健食品市场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许可准入门槛低。目前,涉及保健食品的管理规范还是1996年卫生部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20__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__年6月1日实行的《食品安全法》等,但《办法》、《特别规定》和《食品安全法》均未对保健食品经营许可和监管作出明确规定,许可准入门槛偏抵。《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未出台,执法查处存在较多困难,对保健食品违法违规案件依据《食品安全法》、《特别规定》等进行查处,遇到了较多困惑,如小案重罚欠妥当、减轻处罚难公允、适用他法遇尴尬等。而且保健品违法广告、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利用讲座等形式推销等违规行为,因涉及多个部门,一时难以形成合力和共识进行查处。

一是监管力量不足。由于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新成立的修水县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所负责全县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行政许可及日常监管工作,隶属于县药监局事业单位,定编__人。我县的监管范围大,人口达83万之多,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__00多家。执法力量明显不足,与监管人口0.4/万比例配备标准相距甚远,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来看,50万人口以上的大县,新增执法人员定编应不少于18人(我市其他县市基本按此比率配备新增人员)。我县餐饮保化监管面广量大、问题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乡镇街道没有办事机构,虽然建立了信息员、协管员制度,但这是个网络基础比较薄弱,因而起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二是监管经验不足。我县餐饮保化监管机构成立时,没有从原卫生监督所调入一人,新增人员全部通过面行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招聘,新进人员全为新手,虽然省市局组织过培训,本局也开展了多次自培,但培训深度和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保化监管岗位的需要。

三是监管技术水平不高。目前,我县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无法对保健食品质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也就不能为执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监督技术手段全凭自身摸索,检查手段单一,只能简单查看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四是监管经费不足。我局增加职能和人员后,所需工作经费也大大增加,一方面是办公经费增加;更主要的是因政策法规的变更,造成执法成本的增加,如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从今年起取消了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培训收费项目,我县有药品、餐饮保化从业人员2000余人,培训费用就需30万元;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九规定,对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列支。根据以往工作情况来看,仅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抽样检验费用就达30万元。仅此抽检、培训两项工作所需经费就达60万元。

(三)市场管理普遍混乱,产品质量掺杂不齐。

一是无证无照经营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除少数大型商场保健食品专店(柜)外,大多数保健食品经营(户)存在无证无照(包括卫生许可证过期)或证照不

全现象,更没有保健食品经营的特别许可。一些保健食品专营、兼营店几乎是不办证,先营业再,如太阳升镇的国珍保健食品店、县城太阳神保健食品专营店、__保健食品店等营业近三年都未申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除超市外,我县绝大部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未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而作为保健食品主要销售渠道的药店,保健食品均处于无证经营状态或者说是属于超范围经营。这些未经许可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由于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缺乏保健食品相关知识,其对保健食品优劣的鉴别能力及对消费者的指导水平就会大打折扣。调查发现,从事保健品经营行业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业人员学历多为高中以下,高中学历较少,专科以上学历寥寥无几,绝大部分保健食品从业人员未经培训上岗。从持有健康证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保健食品从业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就上岗,其中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持证情况较其他店的情况略好些。二是超范围混合经营,夸大宣传误导消费。部分保健食品经营(户)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有的与化妆品、日用百货等商品混合经营,如黄沙的温馨大药房;有的保健品店不仅经营保健食品、一般食品,还包括药品、性保健品,如县城红灯笼保健店等;有的在销售过程中有意把保健食品药品化,电视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这在药店显得尤为突出。另外,市场上还出现一些流动保健食品经营者,常利用早晨上班前一段时间,在县电影院以及各乡镇较集中的场所,以“买一送一”、“专家讲座”、“免费坐诊”和“免费送药”等形式夸大宣传销售,声称对人体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甚至可以“包治百病”,牟取暴利。这些流动销售保健食品的行为,多数没有资质证照,流动性大、欺骗性强,不仅所销售的产品(有些可能连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也没有)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部分人群还可能会因延误治疗导致身体状况的恶化。

三是索证索票意识较差,进货验收把关不严。从保健食品的购进、存储、上架、售出等整条流通链来看,我县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索证、索票基本上处于空白,绝大多数单位没有建立相关进销货台帐,没有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目前,我县市场上的大部分保健食品是从樟树、武汉两地购进的,且基本上都是以电话方式订货,经物流送货上门,不经购进验收,直接上架销售。如修水无限极专卖店等,购进过程中未向供货商索要相关资质及产品合格证明等资料,购货凭证未按要求保存;城北__国珍食品店、__专卖店(天狮系列)以及__大药房、同仁大药房、尚德堂大药房等一批较大的药品零售企业在内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不熟悉保健食品安全管理有关制度,把保健食品等同于普通食品,在采购、销售过程中不执行索证索票、无购进验收记录及出入台账;相比之下,联盛、瑞雪等一些大型综合性超市的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则相对规范些;有些药店(如:九鼎大药房、黄庆仁华氏大药房站前药店)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混合摆放,未设立保健食品转区域。

四是保健品鱼龙混杂、产品质量掺杂不齐。目前,市场上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繁多,产品名称多而杂乱,再加上货源较乱,质量检测把关不严,很容易出现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等现象,使产品质量难于保证。我县保健食品品种数量繁多不下千种,既有知名品牌的保健食品,如脑白金、黄金搭档、完美、天狮、安利、汤臣倍健系列产品等,也有普通的保健食品,但由于品牌保健食品的价格较高,受购买力和利润空间的影响,销量不大,所以普通保健食品就成了我县保健食品市场的主力军,而普通保健食品则主要集中于药店销售,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为集中,全县几乎所有药店都有经营盗用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现象。如标示为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宝健牌迪钙片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0__0361,而盗用次批准文号的同类产品市场上不下20余个品种,产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既有儿童用产品,也有孕妇、老年人用产品。如在修水县某大药房发现的千美惠儿高钙片、钙王1号中老年D3高钙片、儿童高钙片等,均为盗用宝健牌迪钙片的批准文号。另外,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一帽多戴”现象突出。按照相关规定,一个批准文号下面只能有一个产品,所谓“一帽多戴”就是一个批准文号下面有多个产品,这主要表现在同一个厂的不同产品上。如在修水县某药铺发现的标示为上海百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抗骨质疏松高钙片,其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0050379,该公司旗下竟有“抗手脚麻木高钙片”、“儿童壮骨增高钙片”等三个产品共“戴”此“帽”,经查询,该批准文号也是盗用其他产品的。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2003年前由卫生部管理,2003年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所以目前市场上存在“卫食健字”、“卫食进字”和“国食健字”并存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消字”、“食字”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批准文号均不应被视为合法的保健食品。由于目前市场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的批准文号有效期也不同,很多消费者难以识别感到困扰,甚至监管人员有时也难断真伪;还有一些普通食品不是保健食品,却冒充保健食品,盗用保健食品标识、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极易迷惑消费者。

五是性保健品专营店管理混乱、安全隐患较大。我县目前共有性保健品专营店11家,主要集中于县城,另外药品零售企业兼营一些性保健品。经调查,在这些专营性保健品店中只有“帅哥食品店”1家持有有效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博爱性保健店”等4家有《营业执照》,但无《食品流通许可证》,其余几家均无《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在这11家性保健品专卖店经营有“粤卫进消字”、“卫食健字”、“国食健字”、“藏卫特食准字”、“港卫食进字”和“蒙卫食证字”等__5个批准文号的性保健品,还有部分产品无批准文号。执法人员随机抽取上述几个产品,经国家局网上查询,证实均为假冒产品。这11家保健食品业主均无法提供购货渠道等有效票据及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性保健品店均销售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及早孕试纸等医疗用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加大立法工作,落实有法可依。国家应尽快出台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规定,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前不久,《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已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审查进入复核阶段,并被列入国务院一档立法计划,有望尽快出台。针对目前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等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的现状,20__年2月13日,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工商局联合制订了保健食品经营许可相关规定,并通过县食安办出台了《关于规范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__),对开展保健食品经营活动进行了重新规定,即在国务院出台保健食品监管新规定前,我县保健食品经营许可由县药监局实行备案登记。通知明确,在新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前,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申请发证或换证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经营品种的合法性予以审查并进行备案登记,加盖行政印章后作为批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经营依据;工商部门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签发的《修水县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备案登记表》,按程序核发《营业执照》。待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相关法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3

一、基本情况

我们共走访调研13家企业,涉及成品油流通、家政、汽车销售三类行业。积极邀请企业对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何意见建议等畅所欲言。

调研组采用现场座谈、问卷填写、邮箱投递等方式征求有效意见建议13条,经过归纳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2、加强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3、加强对企业监督指导,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

4、出台扶持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

企业对我们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希望我们继续再接再厉,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企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企业希望对本行业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希望多组织一些行业法律法规的培训,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我们还了解到个别企业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向那个部门反应,特别是在机构改革后,因原管理部门被合并统一规划后,一时间找不到“娘家”。对此,我们现场向企业详细解释了我市机构改革后各部门各单位分工情况。

三、下步打算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在宣传国家、省、市有关行业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培训企业对本行业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营造企业自律守法的经营风气。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4

自从2003年开展农村药品“两网”(供应网络、监管网络)建设以来,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来“两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县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农民用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是,我县农村药品市场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药品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监管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

【关键词】××农村药品市场监管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求我们每个党员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上下功夫,着力解决食品药品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发展环境不优、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要求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就分管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探求农村药品市场的有效监管方法,创新监管方式。

一、××县基本情况

××县位于××××族自治州南部,东靠××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县,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161.6米,最低海拔738米。全县辖6乡3镇,71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万人,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9.2万亩。××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宗教、直过、贫困、高山峡谷和资源富集七位为一体的县份。边疆:××地处滇西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36.24公里,是全省的3.36%,全州的30.31%。民族:境内居住着××、白、怒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直过:全县9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是边境乡镇,都由解放前的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均为少数民族直过区。我县现有71个村卫生室,村级药店4家,药柜5户。自从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以来,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来“两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县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农民用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是,我县农村药品市场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药品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监管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监管机制,确保监管取得实效,保证农民的用药安全。

二、农村药品市场现状

(一)体现不出聘请的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仍然有药贬子到农村兜售药品,但我局从没有接到过协管员或信息员的举报。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未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要的原因,一是他们的身份和职责不明确;二是没有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三是培训工作还不到位。

(二)农村药品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药学知识理论培训,素质偏低。当前我县农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不高,农村卫生室的药品从业人员几乎没有经过药学的专业训练,大多是一个卫生室一个村医,开方、发药均是一人,主要开展防疫保健工作,缺乏药品管理的专业知识,造成农村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农民群众用药水平低,用药安全意识较差。农民群众对药品法律知识和用药安全知识掌握不多,识别假劣药品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在我们对购药、用药的群众进行随机调查中,盲目购药和无假药识别能力的人占半数以上。

(四)卫生室药品管理知识欠缺。村级卫生室工作人员对药品的管理知识十分欠缺,主要表现在:有的不凭处方使用药品,不明白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区别,将卫生室当成了两用机构,既可看病,又可卖药。将药品调配给患者时,不给患者药品说明书,不讲清服用药品注意事项;擅自调换药品的包装。在农村卫生室检查时,经常发现,有的卫生室把小包装药品拆开放入大瓶中,其理由就是取药时方便,在农村使用量小,绝大部分药品都是拆另使用,不知道药品外包装也是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药品的不良反应不登记不上报,在71个村卫生室中,我局成立以来没有一家上报个一起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一次性医疗器械购进、使用不记录,用后不销毁或销毁后不登记等现象时有发生。

(五)药品质量管理不规范,贮藏设施、设备不完备,储存、养护条件差。少部分农村卫生室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药品贮存条件简陋,达不到药品贮藏要求。在管理上存在误区,重医轻药,药品管理重视不够,设施条件不能保证所贮存药品的质量,药品购进不验收,不定期养护。部分村卫生室以家庭为单位,医疗点就设在乡村医生家里,生活区和药房不能有效分离,场地狭小,药品摆放零乱,存储环境差,连最基本的防潮、防虫、防鼠设施也没有;药品随意摆放与食品、生活用品、杂物等各种物品混杂,须冷藏存放的药品随意摆放在柜台内,使药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六)农村药品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未能及时清理过期药品是目前农村卫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药品从业人员往往是在发药时发现有过期药品才清理,没有养成定期养护药品的习惯,农民的用药安全难以保证。

(七)监管法规滞后。目前我国药品的生产和经营都必须经过质量管理规范的认证作为准入的资格,而涉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还没有出台,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监管法规依据不够充分,尤其是个别乡村医生对创建标准药房认识和重视不够,虽然我局在2006年已对大兴地乡5个村赠送了标准药柜,但对创建标准药房的积极性不高,工作难以开展。由于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乡村医生对药品管理的意识淡薄,药品贮藏设施设备差,对药品没有进行有效的养护,造成使用过期药品、药品贮存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对于过期药品,由于金额不高,执法人员往往都不予立案处理,因为立案调查程序太复杂,执法成本高,村医待遇低,加之经济困难,往往只是采取就地销毁的方式进行处理。对违法者没有进行处罚,因此未能对违法者起到警示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夯实监管工作基础

要搞好药品监管工作,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夯实基础,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因此,在开展药品监管的各项专项行动中,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视,给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大力支持。

1、政策上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药品“两网”的建设工作,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提出责任追究办法,使相关单位都能重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使之成为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牢固树立“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将药品安全也纳入政府的中心工作。

2、经济上的支持。为使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调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目前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经费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给予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一定的经济补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培训教育等也需要经费,因此必须争取地方政府投入一定的经费。

(二)加强宣传的力度,努力增强农民用药安全意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一要宣传药品法律法规知识,二要宣传假劣药产生的途径、危害及识别方法,宣传药监部门的职能;加强在农村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认知违法行为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假劣药品在农村没有市场。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农村药品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涉药法律法规培训,对药品从业人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药品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用药知识等培训,通过培训,规范他们的药品使用行为,指导广大农民合理用药,提高服务质量。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5

十年来,世纪华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报刊零售发行市场监测和研究体系。我们力争坚持科学、公正、诚信的标准服务于整个报刊发行领域

记者:田总您好,感谢您接受《今传媒》杂志的采访。世纪华文创立之初的情景是怎样的?您是创始人吗?

田珂:世纪华文是1999年成立的,我是创始人之一。可以说1999年报刊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发行量的虚报也是一个令广告界头痛的事,但世纪华文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近十年来,正是世纪华文的不懈努力,得以服务近300家国内报刊媒体企业、8000多家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可以说,世纪华文是市场的产物。

记者:当初是什么样的一个原因让您选择了这个行业?

田珂:我上大学读的是报刊发行管理,毕业后到了《北京日报》做发行工作。1993年从《北京日报》出来后去了一家广告公司,然后又在报刊发行局工作到1999年。一直以来我的工作基本没有离开媒体这个圈子,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做数据分析研究和我的专业基本上是对口的,也是看到了报刊发行的前景,所以就顺理成章地与两位同仁创建了世纪华文。

记者:听说您到世纪华文以后首先研发了一套报刊零售发行市场监测和研究的专业软件?

田珂:是的。报刊发行数据的监测,只靠人力去分析与调查会非常繁琐,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研发了SiS(studyofissuesale)报刊零售监测软件,形成了一整套的研究体系,也就形成了如今世纪华文的研究与监测模式。这套软件可以非常科学地分析出报刊发行方面的指标优劣,使报刊媒体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及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了解市场走势并制定改进策略,寻找优势和广告价值,让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全面了解自己。这是世纪华文的研究体系之一。

记者:现在国内做第三方监测的数据公司并不少,像新生代、慧聪等。目前同类型公司之间的竞争是个什么样的态势?

田珂:目前竞争并没有进入到特别激烈的阶段,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同类型公司在媒体数据统计方面都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我们侧重的是报刊的零售研究方面,其他公司有侧重电视收视率及广告研究的,也有侧重新媒体监测与研究的,有注重阅读率的,也有注重读者结构方面的,还有专业从事广告量监测的等等。这些数据可能不被普通的读者、观众、听众、网民等所重视,但是对于经营媒体的老板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也是他们每天都要思考,需要知道的问题。

记者:在国内报刊媒体研究领域,尤其是广告价值分析领域,与同类公司的竞争中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田珂:我们是最早对零售发行进行监测的一家公司,我们的主要优势在于报刊零售发行市场的监测与研究。零售发行的终端:报摊、报亭、超市、便利店、书店,这种客观数据的搜集。还有就是其他发行:个人订阅;单位订阅;个人购买等,现在我们主要通过零售终端的多种渠道进行监测,这种自主性消费对于广告主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属于主动消费,广告主一般愿意在这种媒体上进行广告投放。再有就是很多的报刊社提到的这种精细发行,或者说有效发行。一种理念认为,精细发行是把发行做到最节俭,一份媒体,比方说一份都市报,它发行20万份和发行25万份,可能从广告效果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多发行那5万份以后,也并没有给它带来相应的广告收入。实际上很多刊社、报社也都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从一个角度说,我们做精细发行,做节俭发行,做有效发行。

我们的报刊零售监测目前已经达到36个城市,监测报刊900多种。2008年第一季度我们刚刚做的监测,已达到40多个城市,包括珠三角,包括长三角的这种监测。原来我们最早只做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随着广告主的需求包括重点城市、区域城市我们现在都在做。从广告的前景来看,继一线城市后,二三级城市已成为新的增长点。

记者:除了这个重点的优势,还有其他一些优势吗?

田珂:我们的其他优势在于访问团队的100%的非滞留面访、公正性、调研项目的细分,比如报刊几时上摊、销售的周期与销售高峰、滞销脱销的细分、覆盖率以及市场份额、信心指数等等,非常重视调研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时效性。此外,近十年来我们积累的庞大的数据也是我们的优势之一,介于这些数据的不断更新,我们对媒体的整个走势做出科学理性预测以及前瞻性的判断分析,比如新媒体加入后,对整个媒体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马上给出专业的分析与预测。

记者:世纪华文今年已经是第九个年头,回顾这些年,您怎样看世纪华文的发展之路?

田珂:我们是国内最早提出量化媒体运营的单位之一,我们一直在志于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报刊社之间关系的和谐共存,我们一直在力争能够证明这个媒体的真实发行量、覆盖率,能够真正为广告主、广告公司提供一个非常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的数据,我们一直在做着努力。诚信是社会和谐之要素,也是世纪华文的生存之本。

发行量的认证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目前在中国要想做到真正的发行量透明,还需要漫长的市场调节的时间

记者:您对于国内媒体普遍虚报发行量这种情况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对于媒体的健康良性发展有多大损害?

田珂:发行量的认证在国内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监管体系,所以虚报发行量的现象屡见不鲜。国外有aBC体系,还有Bpa体系,如果认证了哪家报刊社虚报了发行量,你所登的广告,可能要退还人家广告费,甚至还要被罚款。而在国内,这种现象没有。就是说,我做了认证,只是简简单单一个数字的认证,并没有这种惩罚的相关配套体系。既然没有惩罚体系那么虚报也就不是问题了。对行业的损害不言而喻,整个行业内报刊的发行量都被普遍抬高,最重要的是会产生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浮躁心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虚报发行量的现状,在短时期内可以改变吗?

田珂:较之前些年的发行量的虚报,近些年情况有所改善,市场透明度在增加,但完全改变很难。虽然有我们第三方监测,还有一些国家职能部门的管理,如国家出版物核查中心,依靠新闻出版总署的文件进行的强制认证等执行起来都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这种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这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

记者:在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方面,世纪华文是怎样做到在数据上始终不受任何媒体、机构的影响和干预的,毕竟各方利益在许多时候很难调和,这个过程是不是会遇到很多困难?

田珂:我们每年定期做的四次监测调研,是不受任何报刊媒体委托的独立自主的研发行为,调研城市和报刊种类一般根据广告主的需求决定。媒体关注广告主的投放意向和变化等方面,反过来广告主一样关心杂志的销量、发展方向和趋势等。去年我们在36个城市做了此项调研,其中有20个大中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服务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我们会根据广告主的一些专项委托,对所监测的城市做出调整,比如2007年,增加了对甘肃地区的监测,因为从去年起关注甘肃的广告主增加了很多,这与我们国家大力开发西部城市相关。

记者:世纪华文到目前为止有没有遇到过事业上的瓶颈?

田珂:当然会有。世纪华文所从事的报刊零售监测项目,及版面监测、广告监测、内容监测、专项调研的服务内容,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场超前性,一些在市场中具有品牌效应的报刊媒体,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比如一家大的期刊系列,它在成立新刊之初,会主动购买世纪华文对某类期刊的研究成果,或委托我们做专项测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报刊,朝不保夕,没有实力来关注这方面的调研,但这本身是一个误区。品牌媒体之所以成为品牌,是因为它们的市场化程度高,只有更深入地了解市场才会更好的生存。每年新刊层出不穷,生存不下去的报刊也为数不少,而岌岌可危的报刊,才最应该向品牌报刊学习,关注来自市场的真实的声音,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世纪华文近十年的努力,不仅仅得到品牌报刊的认同,同时也得到广告主与广告公司的认同。连续举办了六届的“报刊媒体广告价值报告会”已成为世纪华文的品牌,但世纪华文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更多报刊媒体的认同。

记者: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您对于如何塑造媒体品牌影响力的最新和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田珂:这要从两方面来谈,其一,引导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大众传媒永远的责任。因此,媒体品牌最高层次的深化和拓展应该是在倡导主流价值观层面上的。媒体品牌往往能够产生对社会经济、文化最深刻的影响,这是一般工商产品品牌所不能比拟的。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客观存在,媒体品牌更应该担负起引导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其二,联合新媒体立体传播品牌。媒体要利用各种各样的现代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去满足受众所需,并尽可能保持受众对媒体或品牌更长久的联系,以此培养受众资本,建立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忠诚和长期的互动关系。受众的忠诚度得到培养,才会得到更多的广告主的青睐。

记者:作为一只研究行业的机构,您对如今国内报刊的发行有什么好建议?

田珂:不必追求量的多少,内容要追求新闻性、实用性、时尚性。这符合中国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因为读者在阅读你的期刊时,甚至会按照你上面的推荐去设计发型、着装、选择运动种类等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我认为不仅是报刊,所有媒体从定位角度都要追求实用性。越实用,离老百姓越近,就越受欢迎。同时也存在一个差异化竞争的问题。从目前报刊发展的趋势来看,报刊的行业细分、市场细分会更加鲜明,报刊媒体贴近大众,做出自身的特色是长久之计。

随着报刊市场的成熟与报刊媒体的进一步市场化,世纪华文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媒体发展咨询机构

记者:从贵公司2007年的媒体报告来看,更多的还是分析传统媒体的居多,但是现在新媒体的成长步伐非常迅速,为什么没有对新媒体的一些相关价值的监测与分析?

田珂:今年我们就计划进军网络监测这一块,对网络广告、网络读者群和流量等进行监测,目前预计和一家大的网络公司合作,具体是哪一家还没有最终确定。

记者:您认为未来中国的媒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大概能占到多少份额?

田珂:新媒体肯定还是呈上升趋势的,传统媒体也绝不会消亡,两者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充分地发挥两者各自的职能与所长。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6

市场部市场研究方向工作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例行性工作、临时性工作及专题性工作。例行性工作主要包括在售项目定期销售分析报告(周报、月报)四城市房地产销售市场月度宏观报告、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月度宏观分析报告、市场动态监控等;临时性工作主要包括竞品项目调研、竞品项目调研报告、竞品项目卖点分析等;专题性工作主要包括撰写专题性研究报告、课题性研究报告等。

市场研究工作是新制定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市场部作为营销管理中心结构调整及专业分工细化的新生部门。主要为公司整体营销策略及在售项目销售提供专业参考意见及决策支持。之前工作范围仅局限于项目调研及市调报告,后经本人建议领导认可改进并丰富了各种专业报告的表现形式及结构,丰富了内容涵盖面并相应提升了专业性及可读性,增加深化了报告种类。和领导及同事一起重新搭建了市场部工作架构,理顺了工作流程,并不断对报告模板进行改进提高,使之实现流程化、专业化,也使市场部市场研究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也为领导及时提供了最新市场及竞品项目动态和决策参考内容。如在制定“首付分期”营销策略期间与项目部共同对率先实行首付分期的美利山项目进行专项调研,履行例行工作及临时工作期间。全面详细了解美利山“首付分期”具体操作手法的基础上为领导提供了相关参考意见,最终促成了首付分期”策略应用于在售项目,对拉动销售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市场部依据同区域、同期入市、产品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样本筛选原则,售项目竞品监控是市场部重要例行工作之一。根据对在售项目周边区域竞品项目的长期市场跟踪及调研。不断更新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楼盘样本进行卖点的客观分析对照。目的于通过各个项目的优劣势对比分析,学习及借鉴竞争对手成功的卖点及营销策略并为我所用,并将优劣势卖点应用于销售说辞及推广策略改进工作中,对在售项目的销售起到实际促进作用。不但完成了本部门的研究工作职责,也对营销管理中心其他部门及销售部工作起到配合和促进作用。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7

放开之前制度先行

在机动车检验项目收费放开前,本市依法建立了机动车检验项目收费监测报告制度和网上公示平台。

由市发展改革委收费处、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市价监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先后对本市5家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机动车检测场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四个月对企业经营现状,价格放开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北京市价格监测办法》以及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的规定〉(试行)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会同委收费处和市价监局、协调市质监局和市质量检验认证协会安检分会经过反复交流研讨及专家论证,制定了《北京市机动车检验项目收费监测报告制度》(以下简称监测报告制度)。

监测报告制度从七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包括制定依据、定点单位、监测内容、监测项目、报送频率及方式、信息公开、修订和解释,以此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监测报告制度正式出台后,市价格监测中心及时开展对全市36家监测定点检测场负责人培训,安排专人负责数据催报、审核等工作。与此同时,在“北京价格”网站开辟机动车检验收费公示栏,将审核后的各个定点检测场实际收费信息进行网上公示,确保监测报告制度要求的实际价格与公开价格一致,为价格调控提供参考,为价格监管提供行政执法依据,对价格违法行为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

有深入的调研作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以及切实可行的制度作约束,市发展改革委在价格“放”的同时,及时跟进监测、监管,使企业在拥有自主定价权后,明晰了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必须遵守的法律底线。

强化监管,不做“甩手掌柜”

在机动车检验项目收费放开之后,本市价格系统内部加强联动,综合运用监测分析、政策提醒、监督检查,形成了事中事后监管合力,维护市场稳定。

价格放开初期,市价格监测中心加大了市场巡视工作。受原有收费标准偏低,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36家检测企业先后进行了价格调整,以小(微)型车为例,验车费由放开前每辆261元调整到每辆290―325元,平均调整幅度为13.79%,每辆车验车费平均上涨36元左右。其中,地处延庆区的北京市京北机动车检测场由于周边检测场及检测车辆均偏少,单位检测成本偏高,在这次价格放开后,企业价格上涨意愿较强,收费调整幅度最高,验车费每辆上涨64元,涨幅为24.52%。

针对市场巡视发现的价格变动情况,市价格监测中心、市价监局迅速启动联合市场价格巡视与价格检查,进行政策法规和行为规范提醒,甄别和理清合理的价格调整和非理性价格调整。在维护企业经营者合理定价权的基础上,也实际检验了多部门应对价格改革中突发事件的能力。目前,本市各检测单位依照监测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能够主动约束企业经营行为,按时准确上报收费信息。全市36家机动车检测单位收费价格持续平稳,市场交易平稳有序。

通过内部工作联动,形成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合力,本市价格系统能主动发现问题、摸索规律,有效应对市场突况。企业也感受到在价格“放”的同时,政府不做“甩手掌柜”,有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与信心。

用“晒价格”创新服务

在探索“放管服”在价格管理职能定位转型经验基础上,市价格监测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打造灵敏、高效、权威的价格信息平台,利用监测信息服务企业和消费者。

首先,充分利用价格监测信息服务消费者。通过“晒价格”将36家检测企业的收费比价信息直观展现在“北京价格”网站,并标注各检测场地理位置信息、地图导航,供消费者“价比三家”,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其次,开发“计算器”功能,提供个性化便民服务。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参照公安部驾照的车辆分类标准,建立适合各种车型的检验收费模型,消费者只需输入机动车行驶证信息,按照操作提示选择车型和车重,便可计算出验车费用,并以列表形式直观给出该车辆在全市各检测场的检测花费的价格对比,改变原来将各种车型混杂的传统价格展现模式。支持了除电动车外各类车型检测收费的多样化查询需求,同时实现在线网上约检等延伸服务。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深圳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5日

一、财务报告重述概念的界定

财务报告重述即财务报告的重新表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指上市公司基于自愿或者外部监管强制性的对以前会计期间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误信息、不真实信息、缺失的信息或误导性信息进行追溯调整和重新披露的事后补救性公告行为。

二、2010~2014年深圳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现状分析

1、不同类型财务报告重述现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类型分为补充公告、更正公告以及补充更正公告三种。从图1可以看出补充公告和更正公告所占比重近5年来一直较平稳,占重述公告的一半以上;补充更正公告在2012年比重出现大幅上升,2012年之后比重呈下降趋势。(表1、图1)

2、不同内容财务报告重述现状分析。表2显示,调整收入、成本费用及非经常性损益三类所占比重缺乏显著性的变化规律,而“其他”类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所占比例目前最高。通过调查发现“其他”类中通常包含公司各项重要会议的公告,管理层变更公告等公司内部事务。一方面可以推断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从早期用于调整收入、成本费用和非经常性损益,朝更加分散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涉及的四类内容所占比重之和大于100%,表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内容并非单一,具有多重性特性。(表2)

3、不同原因财务报告重述现状分析。财务重述可以分为自愿财务重述和非自愿财务重述。自愿财务重述主要是基于上市公司自身要求,非自愿财务重述主要是基于外部审计机构、政府监管部门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要求。表3列示了2010~2014年五年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意愿及变化情况,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自愿财务重述倾向明显,均超过总数的50%,表明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自愿财务重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非自愿重述要小。进一步分析非自愿财务重述发现,政府监管部门提起的财务重述远高于会计师事务所,这说明在对财务重述现象的监控方面政府监管机构比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发挥的作用大。税务部门提起的财务重述比例最高,表明较多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发生在税费的差错更正。(表3)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的动因

1、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管理层自利行为导致盈余操纵。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导致管理层通过财务信息的漏报或错报进行盈余操纵,以满足财务预期、公司融资需求、避免因业绩连续下滑被“St”、新的管理层对旧账的清理、监管机构的监管、税务稽查、政府执法部门的督查、资本市场的压力等。表4列示了2010~2014年期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对利润影响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涉及利润增减所占比例波动较大。财务重述若是涉及对前期利润的调减,表明上市公司前期财务报告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中存在利润被高报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投资者中会产生更大的消极影响;相反,财务重述若是涉及对前期利润的调增,表明公司有刻意通过少报利润减轻税负的倾向,逃避社会责任。(表4)

2、外部监管不力导致重述现象频发。财务报告重述是监管的产物,也是监管有效性的证明,体现出监管力度以及审计师的独立性,但财务重述现象的频发也反映了监管制度的缺陷,不少上市公司利用这一制度缺陷来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对上市公司负有广义监管责任的机构包括证监会、政府相关部门、审计机构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因外部监管部门要求而进行重述行为所占比例仅占到30%左右,主要是因格式、内容等不符合要求或存在技术性错误而进行的重述行为,上述情况表明上市公司缺乏对信息披露的重视。

3、财务报告重述披露制度制定的模糊性。近5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研究表明财务重述是以调整盈利水平为核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基本动因是调整盈利水平,可以划分为收入、成本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的变化。涉及收入的调整主要包含收入的计量错误,被虚构或隐瞒,提前被确认,以及其他的导致收入错误的重述;成本费用的调整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等;调整非经常性损益包括短期和长期资产减值、冲销调整,或有事项形成的预计负债费用、关联交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财务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还处于修订当中尚未完善,并未出台针对财务报告重述的明确规定,所以加大了对财务报告真实有效性判定的难度,给了企业“漏洞”可钻。

四、针对财务报告重述的动因提出合理建议

1、完善内部控制,减少管理层财务重述的机会。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除对上市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外,还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上市公司存在重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源于公司内部治理不到位的产物,因此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的监督与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行财务报告重述的可能性,防止一些公司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对规范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督与治理,加强内部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需要政府监管层和各上市公司的共同努力,从而减少财务重述现象发生。

2、加强外部监管。财务报告作为对外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其在披露内容格式等各方面监管当局均制定相应的规范,上市公司应严格予以遵守,现实中存在的因格式内容等不符合要求而进行重述的行为和存在技术性错误而进行的重述的行为都是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不重视,更是上市公司肆意对现有规则践踏的一种直接表现,尤其是其直接责任人对于因舞弊等原因而需要进行的重述,针对这些情况监管当局加大监管力度,并进行严厉的处罚,才有助于扼杀这种不良风气,从源头解决这种问题。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强化打击舞弊的手段,增强打击的力度,加大上市公司舞弊处罚力度,使其因此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3、完善财务报告重述披露法律制度。目前,我国针对财务报告重述情况并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政策中并未对财务报告重述出现的后果做明确规定,因此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中,投资者因证券投资产生损失很难通过法律诉讼获得赔偿,不利于解决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告重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当局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投资者能够通过法律诉讼向上市公司进行索赔,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势必会更加仔细更加小心,这也将有利于改变当前很多公司因进行财务报告重述代价小而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不够细心,不完全按照规则进行编制,甚至进行舞弊的状况。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对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使投资者有法可依,上市公司有法必依。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威风.财务重述:国外研究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2.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9

价格敏感性信息是指将有可能或很可能导致公司证券价格发生实质性波动的信息。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以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为基础,它是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补充,以利更有效地实现信息披露,同时,要判定股价敏感资料,必然会涉及判断,这需要有一个指南来引导市场判断,因而,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通常包括制度基础与信息披露指南两部分。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有一下几个作用: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边界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可以通过股价的实质性波动,一方面检验披露项目的广度边界,一些没有被具体要求法描述的具体项目可能也能引起股价波动;另一方面,检验已披露内容的深度,进而通过事后的监管行动来增加信息披露的广度与深度,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边界。

2、指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

国外信息披露监管经验表明,如果信息披露仅仅被看成是上市公司应遵守的业务,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将变得非常困难。应该让市场充分认识到,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将提高市场效率,降低资本成本,对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一个双赢的市场策略。

3、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交易所一线监管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标准。交易所将持续关注公司股票价格,如果发现价格与交易量出现异常变化,而公司已公布的信息不能做合理解释,交易所将与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公司公告信息。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会立即披露新信息,如果立即披露信息有困难,在信息披露之前公司可以申请停牌。

由于价格敏感信息披露具有上述作用,价格敏感性披露制度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英国、澳大利亚、我国的香港地区均建立了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的证券法和上市规则中均有价格敏感性规则,比如我国《证券法》第62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提交临时报告,并予公告以说明事件的实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30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沪、深交易所《上市规则》2.2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公开地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并将公告和相关备查文件在第一时间报送本所。

我国在信息披露制度中采用了价格敏感性规则,但是交易所没有制定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类似指南的披露内容散见于相关规定中,如《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指引》中规定:公司可在定期报告结束后,举行业绩说明会。公司应及时关注媒体的宣传报道,必要时可适当回应。上述内容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指南中均有规定。

二、杭萧钢构事件回顾

2月12日-14日,股票连续三个涨停板。

2月12日,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在公司200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披露了公司将介入一个“国外大项目”的重大内幕消息。

2月15日,公告公司正与有关业主洽谈一境外建设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00亿元。尚未正式签署任何相关合同协议。

2月15日-16日,股票连续两个涨停。

2月17日-25日,春节,股市休市。

2月26日,新年开市第一天,涨停。

2月27日,沪深股市暴跌,杭萧钢构凑巧“因有重大事项披露”停牌。

2月27日-3月12日,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停牌。

3月13日,公告公司与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签订了《安哥拉共和国-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产品销售合同》、《安哥拉共和国-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产品销售合同总价计人民币248.26亿元,施工合同总价计人民币95.75亿元。

3月15日,公司公告称:目前,合同前期设计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合同尚未有实质性的履行。如对方未支付相应款项,公司存在不持续执行的可能。上述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后,公司近期内没有形成收益。项目的进度和收益均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影响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才能逐步体现。

3月13日-16日,股票连续四个涨停

3月19日-30日,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全天停牌,证监会展开调查

4月2日,复牌,涨停,证监会未公布调查结果。公司澄清公告,就新华社以通稿形式的《杭萧钢构订单利好被公司提前泄漏》澄清公告。同时境外建设工程项目合同进展公告。

4月3日,涨停。

4月4日,开盘交易一分钟后紧急停牌,公司公告称,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纵观整个事件过程,存在以下几个疑点:

1、公司尚未签订正式合同之前,就已经泄漏消息,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公司应当立即公开披露签订合同的信息,为什么等到股价上涨三个涨停板才根据上市规则的要求,披露相关信息?

2、在公司停牌期间,证监会就已宣布对事件展开调查,公司为何在此期间还敢继续遮遮掩掩,其连出利好意图何在?

3、3月19日至30日,杭萧钢构停牌,证监会展开调查,但是在调查无果的情况下,证监会却允许杭萧钢构于4月2日复牌,加之公司又适时了澄清公告,很容易被市场解读为一个利好消息,从而导致违规资金出逃,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无辜接盘。在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证监会为什么要让杭萧钢构复牌呢?

杭萧钢构在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声多次停牌又复牌,连拉12个涨停板,这样的事件反映的并不仅仅是杭萧钢构本身的问题,它同时也折射出了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上的弊端。

三、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制度中采用了价格敏感性规则,这些规则在《证券法》、《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均有体现。但是缺乏具体的配套制度:

1、缺乏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引。哪些信息属于股价敏感资料,必然涉及到判断,因此需要有一个指引帮助企业判断和披露股价敏感信息。目前,实施敏感性披露制度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我国的香港地区具有指南来帮助做好敏感信息的披露工作。我国目前缺乏这样的一个指引,尽管我国在相关规定中也涉及到了指南中的内容,但是由于比较分散,而且不全面,因此并不能替代指南。由于对规则理解的偏差或者蓄意歪曲规则的正确含义,实践操作中很容易出现价格敏感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再看一下杭萧钢构,2月12日,公司高层泄漏了股价敏感信息,但是公司并没有及时披露信息,而是等到股价连拉三个涨停板后,才根据上市交易规定,公告。而英国的股价敏感信息披露指南规定:假如股价敏感资料不慎外泄或相信可能已不慎泄露,发行人必须实时发出公告,向整个市场有关资料。根据英国的指南,杭萧钢构应该在2月12日就公布信息,而不是在两天以后。从杭萧钢构事件看,没有具体指引的价格敏感性制度其实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缺乏后续监督措施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一线监管者提供了明确的判断标准,如果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强制停牌制度倒逼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在我国,也制定了停牌制度,如出现了股价异常波动,交易所一般要求企业公告,至于公告是否真实、充分,监管人员不做深究,事后也没有验证与处罚机制。杭萧钢构在股价连续上涨3个交易日后公告,公告以后即刻复牌,交易所并没有对公告内容进行验证,其股价在利好公告下又连涨数日,直到市场质疑声一片时监管部门才展开调查,但是奇怪的是在调查无果的情况下又允许其复牌。从该事件看,监管部门的停牌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为停牌而停牌,没有起到对上市公司的警示作用,杭萧钢构在证监会调查期间连发利好信息,说明停牌制度并没有给杭萧钢构以警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投资者一种错觉:杭萧钢构的利好消息是真实的。

四、改进建议

1、尽快建立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

由于没有具体的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我国的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没有可操作性,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没有能完全发挥出这种制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并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以帮助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停牌制度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交易所一线监管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标准。而停牌制度是交易者实施一线监管的主要手段。因此,一个有效的停牌制度将使监管者的一线监管更加有效率,从而保障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的顺利执行。

我国目前的停牌制度流于形式,股票上市规则只是规定公司针对造成停牌的信息进行公开披露之后就复牌,至于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充分等监管者并没有去验证、复核,而是被动地等流言充斥整个市场的时候,才去调查,这时候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严重受到损害。监管者为了停牌而停牌,在公司停牌期间,没有作为,披露什么样的信息企业说了算,监管者要做的事就是披露信息以后复牌,这样的停牌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必须要改革这种停牌制度,让监管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公司公告内容保留合理怀疑,通过谈话、关注等措施,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说真话的环境,在信息未充分披露之前,公司将一直处于停牌状态,而不能象杭萧钢构那样,事情尚未调查清楚就复牌,使市场更加混乱。

参考文献:

[1]赵德武等.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有关问题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向民,谭永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问题研究—时间性、信息含量与市场反应[Z].深交所研究报告60号.

[3]何卫东.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Z].深交所研究报告70号.

[4]黄本尧.中外停牌制度比较研究[Z].深交所研究报告78号.

[5]金德环、王俊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个股异常波动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2,(7)

关键词:证券市场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篇10

摘要:近来,杭萧钢构的股价暴涨事件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杭萧钢构是否及时、充分地披露了价格敏感性信息?本文全面分析了杭萧钢构事件的整个信息披露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杭萧钢构事件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公司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了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上的弊端。文章以此事件为例,剖析了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近来,杭萧钢构的股价暴涨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各方关注,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杭萧钢构是否及时、充分地披露了价格敏感性信息?杭萧钢构在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企业故意违反信息披露制度造成的,还是我国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企业的非故意行为?杭萧钢构事件究竟折射出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哪些弊端?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一、杭萧钢构事件回顾

2月12日-14日,股票连续三个涨停板。

2月12日,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在公司200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披露了公司将介入一个“国外大项目”的重大内幕消息。

2月15日,公告公司正与有关业主洽谈一境外建设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00亿元。尚未正式签署任何相关合同协议。

2月15日-16日,股票连续两个涨停。

2月17日-25日,春节,股市休市。

2月26日,新年开市第一天,涨停。

2月27日,沪深股市暴跌,杭萧钢构凑巧“因有重大事项披露”停牌。

2月27日-3月12日,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停牌。

3月13日,公告公司与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签订了《安哥拉共和国-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产品销售合同》、《安哥拉共和国-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产品销售合同总价计人民币248.26亿元,施工合同总价计人民币95.75亿元。

3月15日,公司公告称:目前,合同前期设计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合同尚未有实质性的履行。如对方未支付相应款项,公司存在不持续执行的可能。上述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后,公司近期内没有形成收益。项目的进度和收益均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影响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才能逐步体现。

3月13日-16日,股票连续四个涨停

3月19日-30日,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全天停牌,证监会展开调查

4月2日,复牌,涨停,证监会未公布调查结果。公司澄清公告,就新华社以通稿形式的《杭萧钢构订单利好被公司提前泄漏》澄清公告。同时境外建设工程项目合同进展公告。

4月3日,涨停。

4月4日,开盘交易一分钟后紧急停牌,公司公告称,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纵观整个事件过程,存在以下几个疑点:

1、公司尚未签订正式合同之前,就已经泄漏消息,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公司应当立即公开披露签订合同的信息,为什么等到股价上涨三个涨停板才根据上市规则的要求,披露相关信息?

2、在公司停牌期间,证监会就已宣布对事件展开调查,公司为何在此期间还敢继续遮遮掩掩,其连出利好意图何在?

3、3月19日至30日,杭萧钢构停牌,证监会展开调查,但是在调查无果的情况下,证监会却允许杭萧钢构于4月2日复牌,加之公司又适时了澄清公告,很容易被市场解读为一个利好消息,从而导致违规资金出逃,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无辜接盘。在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证监会为什么要让杭萧钢构复牌呢?

杭萧钢构在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声多次停牌又复牌,连拉12个涨停板,这样的事件反映的并不仅仅是杭萧钢构本身的问题,它同时也折射出了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上的弊端。

二、我国的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

价格敏感性信息是指将有可能或很可能导致公司证券价格发生实质性波动的信息。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以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为基础,它是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补充,以利更有效地实现信息披露,同时,要判定股价敏感资料,必然会涉及判断,这需要有一个指南来引导市场判断,因而,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通常包括制度基础与信息披露指南两部分。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有一下几个作用: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边界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可以通过股价的实质性波动,一方面检验披露项目的广度边界,一些没有被具体要求法描述的具体项目可能也能引起股价波动;另一方面,检验已披露内容的深度,进而通过事后的监管行动来增加信息披露的广度与深度,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边界。

2、指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

国外信息披露监管经验表明,如果信息披露仅仅被看成是上市公司应遵守的业务,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将变得非常困难。应该让市场充分认识到,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将提高市场效率,降低资本成本,对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一个双赢的市场策略。

3、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交易所一线监管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标准。交易所将持续关注公司股票价格,如果发现价格与交易量出现异常变化,而公司已公布的信息不能做合理解释,交易所将与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公司公告信息。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会立即披露新信息,如果立即披露信息有困难,在信息披露之前公司可以申请停牌。

由于价格敏感信息披露具有上述作用,价格敏感性披露制度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英国、澳大利亚、我国的香港地区均建立了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的证券法和上市规则中均有价格敏感性规则,比如我国《证券法》第62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提交临时报告,并予公告以说明事件的实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30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沪、深交易所《上市规则》2.2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公开地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并将公告和相关备查文件在第一时间报送本所。

我国在信息披露制度中采用了价格敏感性规则,但是交易所没有制定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类似指南的披露内容散见于相关规定中,如《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指引》中规定:公司可在定期报告结束后,举行业绩说明会。公司应及时关注媒体的宣传报道,必要时可适当回应。上述内容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指南中均有规定。

三、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制度中采用了价格敏感性规则,这些规则在《证券法》、《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均有体现。但是缺乏具体的配套制度:

1、缺乏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引。哪些信息属于股价敏感资料,必然涉及到判断,因此需要有一个指引帮助企业判断和披露股价敏感信息。目前,实施敏感性披露制度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我国的香港地区具有指南来帮助做好敏感信息的披露工作。我国目前缺乏这样的一个指引,尽管我国在相关规定中也涉及到了指南中的内容,但是由于比较分散,而且不全面,因此并不能替代指南。由于对规则理解的偏差或者蓄意歪曲规则的正确含义,实践操作中很容易出现价格敏感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再看一下杭萧钢构,2月12日,公司高层泄漏了股价敏感信息,但是公司并没有及时披露信息,而是等到股价连拉三个涨停板后,才根据上市交易规定,公告。而英国的股价敏感信息披露指南规定:假如股价敏感资料不慎外泄或相信可能已不慎泄露,发行人必须实时发出公告,向整个市场有关资料。根据英国的指南,杭萧钢构应该在2月12日就公布信息,而不是在两天以后。从杭萧钢构事件看,没有具体指引的价格敏感性制度其实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缺乏后续监督措施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一线监管者提供了明确的判断标准,如果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强制停牌制度倒逼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在我国,也制定了停牌制度,如出现了股价异常波动,交易所一般要求企业公告,至于公告是否真实、充分,监管人员不做深究,事后也没有验证与处罚机制。杭萧钢构在股价连续上涨3个交易日后公告,公告以后即刻复牌,交易所并没有对公告内容进行验证,其股价在利好公告下又连涨数日,直到市场质疑声一片时监管部门才展开调查,但是奇怪的是在调查无果的情况下又允许其复牌。从该事件看,监管部门的停牌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为停牌而停牌,没有起到对上市公司的警示作用,杭萧钢构在证监会调查期间连发利好信息,说明停牌制度并没有给杭萧钢构以警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投资者一种错觉:杭萧钢构的利好消息是真实的。

四、改进建议

1、尽快建立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

由于没有具体的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我国的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没有可操作性,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没有能完全发挥出这种制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并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以帮助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停牌制度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交易所一线监管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标准。而停牌制度是交易者实施一线监管的主要手段。因此,一个有效的停牌制度将使监管者的一线监管更加有效率,从而保障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的顺利执行。

我国目前的停牌制度流于形式,股票上市规则只是规定公司针对造成停牌的信息进行公开披露之后就复牌,至于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充分等监管者并没有去验证、复核,而是被动地等流言充斥整个市场的时候,才去调查,这时候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严重受到损害。监管者为了停牌而停牌,在公司停牌期间,没有作为,披露什么样的信息企业说了算,监管者要做的事就是披露信息以后复牌,这样的停牌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必须要改革这种停牌制度,让监管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公司公告内容保留合理怀疑,通过谈话、关注等措施,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说真话的环境,在信息未充分披露之前,公司将一直处于停牌状态,而不能象杭萧钢构那样,事情尚未调查清楚就复牌,使市场更加混乱。

参考文献:

[1]赵德武等.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有关问题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向民,谭永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问题研究—时间性、信息含量与市场反应[Z].深交所研究报告60号.

[3]何卫东.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Z].深交所研究报告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