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教育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25:23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1

1.思想方面:孤僻,不愿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遇到问题自己强迫自己忘记。

2.身体方面:不愿运动,常常出现头昏脑胀、想吐,经常犯病。

3.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读不读书很随便,有时来学校读书,有时不来,来学校能认真完成自己做的作业,做不起就不做,也不愿意寻求帮助,学习成绩不太好。

二、个案背景

1.该生母亲是二婚,她与前夫生有一儿一女,前夫出意外去世了,后来嫁给该生的父亲,42岁才生下他。奶奶说,当时怀起他时他妈打算不要,但男方强烈要求生下来。母亲生下他后第七天起,他就一直由奶奶喂养。随后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孩子L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2.该生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到七八岁时,爷爷也去世了,奶奶又找了一个老伴,奶奶和老伴经常闹矛盾,并且奶奶还信封建迷信,性格又比较古怪,还自认为自己很会教育孩子。奶奶视孙子为宝贝,宠爱有加,特别是生活上吃什么很将就孙子,隔代教育效果差,造成该生从小就不知道怎么解决自己的事情,就常常去想,又想不明白,也不愿意寻求帮助。

三、原因分析

通过和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一起分析该生的情况,我们发现,造成他现在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

1.家长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也不懂得做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由心理问题发展到身体出问题。虽然该生有父母,但是,其父母亲因为忙于生计,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丢给年迈的奶奶,平时也很少交流。听孩子说,就是父亲偶尔打电话也是问问奶奶在做什么,吃的啥,奶奶身体好不好,从来没问孩子身体怎么样,在学校如何,与同学交往好不好,心情好不好。给孩子一种被抛弃,没人问的感觉,严重地的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失去平衡,觉得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解决,所以他常常去把些事情拿起来想,想不明白,遇到好与不好的都去想,特别是他受到委屈的事,他也不去辩解,就强迫自己把这些事忘记,想忘记得一干二净。他说自己把拳头握紧,进行深呼吸,但还是不行,这样有时肚子里的东西就想吐出来。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强迫症状。

2.由于孩子是奶奶代管,奶奶教育方法落伍,只知道孩子的吃喝拉撒,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奶奶还经常说他妈妈没管他,爸爸也没拿多少生活费。再加上后爷爷与奶奶的不和谐关系,经常粗言粗语,也给孩子心理造成了阴影,孩子说他不愿把心理的秘密告诉大家,他怕说出了别人会说他是疯子。他说有时就想摔东西,把东西打烂,这样又觉对不起奶奶,因为奶奶还是很关心他的。所以他有一点不舒服就不愿来学校,并且听到学校下课同学的闹声和过道的震动声,头像要炸了,他只想在安安静静的环境中想问题,不愿意别人来打扰,这样形成了自闭症。

3.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一般的学生等同,没有采取必要的特殊措施。.按照学校正常的教育程序,是教育不好这样的学生的,但大部分老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也是因为老师教育教学任务重,本来班上的学生就多,时间紧。学校心理咨询也只是摆设,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学校也缺乏专门的心理咨询师。

四、转化措施

针对该生的特殊情况,学校决定采用特殊的教育措施,具体说来,分以下几步来进行教育:

第一步:进行家校沟通,学校把该生的父亲母亲以及该生的奶奶分别喊到学校来,和学校老师一起商量对该生的教育方法。分析了该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其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告诫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当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善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他的母亲,不要把自己身体不好,与家庭关系不好的现象带给孩子,我们要求家长在一段时间内,要和该生生活在一起,多给予生活上心理上的关心和沟通,多和孩子出去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亲子和谐。在交往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不要操之过急。尽量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奶奶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说他母亲的不是,大人之间也要和谐,奶奶与后老伴的关系要处理好。

在学校,召开班级所有任课老师会议,在对待该生的心理问题上,老师统一思想,统一要求。同时要求老师们尽可能地发现该生的闪光点,想办法提高该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期间,老师们要随时注意该生的表现情况和任何一点进步,及时反馈,及时表扬。

第二步:家长学生老师一起制定该生的心理健康疏导计划。

1.该生先到正规医院进行心理治疗,等到心理得到控制后再来学校。

2.对该生的学习先适当降低难度,该生的家庭作业和其他同学有所区别,量也适当减少,题目也是最基础的。并且,与家长约定,只要该生在某一时间段认真完成了家庭作业,可以满足该生一个小小的要求或给予适当的奖励。

3.针对该生到学校害怕闹声的特点,教育班上的学生下课不要在教室和楼道疯打,尽量给他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还有让跟他要好的同学与他一起玩、谈心,让同学把发现的情况告诉老师,老师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4.家长学校一起努力,共同关注、关心孩子,上学放学由父母亲自接送该生,规定正式的作息时间,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第三步:由管到扶再到慢慢放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让该生养成最基本的生活、学习习惯,达到学校最基本的行为要求。然后,班主任老师和班干部一起商量,发动班级同学,一起帮助该生,让该生慢慢地融入到班集体中。

经过一期的共同努力,现在,该生已经融入了班级的正常交往生活。表现好了,也愿意来学校读书,有事也愿意跟老师讲,能和同学一起游戏玩耍了,学习上也基本能跟得上,基本上达得到一个正常学生的标准。

五、启发与反思

随着社会上重组家庭现象的增多,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一些大龄妇女身体不适,生下孩子无心照顾,经济条件的限制,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过早承受了家庭的矛盾,其性格、智力、情绪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和扭曲,而且也导致了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学习心理教育的知识,了解心理疏导的方法并采取的措施,利用教师的特殊身份,关注和关心着这个群体,协调好监护人和孩子的关系,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一)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特殊家庭的孩子,往往更加缺乏安全感,他们渴望关心,渴望关注,但是,对别人的关心又抱怀疑态度,游走在正常学生的生活边缘,从而导致他们大部分人性格内向、不擅交流,思想上产生偏差。行为上与正常孩子不一样,教师要多组织班级活动,让班级全体同学都来关心他们,拉近他们和老师同学的距离,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同学集体对他们的关爱。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2

关键词: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适度压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个体适应得更好。但当前,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会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这些不良后果可能包括身体的症状、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情绪困扰,以及种种适应问题,甚至引发精神症状。调查表明,中学里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当高,尤其在特殊家庭学生中表现十分明显。如何从思想、行为习惯和社会不良影响等层面入手,并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特殊家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成立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重点围绕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自去年以来,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全校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的126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以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符合研究对象的特殊家庭学生568人,占学生总数的45.08%。他们在三个年级的分布状况为:初一186人,初二193人,初三189人。

问卷调查过程中,课题组把全部被测对象集中起来,将问卷发给被测学生,并按预定时间测试完统一回收,之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该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1991年修订的mHt(mentalhealthtext)作为测试材料,统计方法用SpSS10.0统计。

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之后,发现有25.8%的学生至少在一个项目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从统计结果看,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者296人,占52.1%,有问题的为272人,占47.9%;其中问题严重的有60人,占10.6%。这说明,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

为了进一步确定特殊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分布情况,课题组又对各分量表进行整理,各分量检出结果为:

由上表可知,我校特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对人焦虑(41.51%),孤独倾向(26.26%),过敏倾向(17.93%),恐怖倾向(17.39%),自责倾向(9.21%),身体症状(5.02%)学习焦虑(4.44%),冲动倾向(3.81%)。可见,对人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等心理问题在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上表现最为明显,尤其是对人焦虑成为特殊家庭学生首要心理问题。产生这一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离异、被寄养、家庭特困等因素让他们觉得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常常因为一点小错误遭到严厉惩罚,而提心吊胆,唯恐做不好;儿童时期没有建立适当的游戏伙伴;受到父母或祖辈的过分娇惯,等等。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其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来矫正;另一方面要针对特殊的家庭环境,对特殊学生家长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

三、对策措施

(一)探索有效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模式

1、定期召开特殊家庭学生家长会,分析特殊家庭学生的行为心理、家庭教育误区,采取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2、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科政教处和年级组建立问题学生成长档案,指定责任人和辅导老师,定期将学生学业情况、行为心理等及时向家长通报、交流,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3、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讲述成功家教案例,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二)进行特殊家庭学生异常心理行为矫治

1、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适合特殊家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从精神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以改善同学关系,消除隔阂,增进友谊;2、成立“爱心基金会”,帮助特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免学杂费,切实解决特困生的教育问题;3、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成长档案,做好分类指导和个案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予以疏通辅导。四是开设“心语室”,建立“悄悄话信箱”。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富有教育经验的老师担任心理辅导老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教育干预措施。

(三)加强青春期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家庭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即青春期问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这种身心的不平衡性会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矜持、闭锁、羞怯。针对这些现象,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宣传册、橱窗专栏、报刊广播等途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心规律、情感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丰富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体验,引导他们恰当的处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冲突与矛盾,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4).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3

中职学校特殊家庭学生关爱近年来,离婚、犯罪、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有所增加,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很多家庭的正常格局被打破,相继产生了离异家庭、失去父或母的单亲家庭,离婚后的重组家庭、留守家庭。目前,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有相当的部分来源于这些特殊家庭,以下是我近几年担任班级家庭情况的调查,具体数据如下:

数据显示,在我们的中职学校,来自于非正常家庭结构的学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并且有增无减。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通常由祖辈、单亲、亲戚等主要以疏于管理、过于放纵、缺少沟通、施加压力的方式来完成,再加上社会偏见的影响,导致这些学生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何使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走出家庭教育的阴影,是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1.违纪、厌学、懒散

案例:刘某,女,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在青岛打工,母亲在韩国打工,孩子托付给姥姥照看。开始,刘某住在学校宿舍,后来,因受不了宿舍的管理,与姥姥商量,自己在外租房子。这样,刘某真是没人管了,基本每天上学迟到,一节课、两节课、甚至大半天,有时就直接旷课了。

2.狭隘、放任、粗野

案例一:王某,女,自幼丧母,父亲再娶,又有了一弟。王某不喜欢自己的重组家庭,她觉得那不是她的家,家里的一草、一木都不属于她,她是客人,她更愿意待在她的姥姥家,可年迈的姥姥不理解她,经常撵她回家。

终于,王某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她到了另外一个城市上学,住在学校。恰巧,学校里有一个班的男孩是她的初中同学,两个离乡的孩子,他乡相遇,好起来了。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女孩觉得男孩给了她家的感觉,她依赖、信赖他。时间慢慢流走,寒假过后开学时,女孩没有按时回到学校,家长请假,说病了。男孩回来了,魂不守舍的样子,三天两头和老师请假不上课。一天,男孩又打电话给老师请假,语无伦次,词不达意,老师察觉这其中的不对劲,问“你倒底怎么了?”,男孩的精神防线终于瘫塌了,“老师,我想和你说……”师生面对面,男孩倒出了实情,女孩流产了,住院治疗,很严重。

案例二:徐某,女,父母离异,跟妈妈生活在一起。这个孩子有些霸气,不服管。上一届的学姐在管理这个学生时,两人产生了矛盾。徐某的做法是,登录QQ空间,把学姐的照片贴上去,然后用污言秽语猛泼脏水,又号召大家顶上去。

以上是在众多出现问题的特殊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职生所撷取的几个典型小片段。也许没从事过职业学校的教师理解不到,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孩子成长中的极端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职业学校,老师会如此辛苦,如此多思多想、甚至有些多愁善感的原因吧。算起来,如果我再罗列,做职业学校教师二十多年里遇到的形形、林林总总的学生故事,那真是太多了,而且各种各样、纷繁复杂。鉴于篇幅有限,只列举上诉几件而已。我借此引证、分析,对这样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该如何用老师的爱心、耐心、智慧,关注、帮助这些特殊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认识到自己的偏颇、瑕疵,能够按照正确的指引,重走回正常、理性、人性化的成长轨道上来。

二、教育方法

1.老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倾听、抚慰他们

正像刘某,虽然她那么的不守纪律,不遵规则,但心灵也有柔软的一面。有一天,我无意中在她作业本上的背后,看到她写的一行字,“从小到大,我让你们伤透了心,我知道,我太让你们失望了。”这句话,点亮了我,刘某,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心、有担当的孩子呀。利用这份特别来源处的教育的点醒,形成的教育的力量,我制造了一次和刘某促膝谈心的机会,进行心灵对话,在灵魂深处,我们的心灵碰撞了。刘某无意暴露了自己的人格魅力,老师抓住了时机,把它修复了。

2.缺乏爱的孩子,老师要勇于承担爱的角色,做孩子的亲人

对于王某,在她回校后,我把她单独找在一间空屋子,开始了我们之间的谈话。我给予了她最真挚的问候、安慰、鼓励。在得知她还在治疗期,身体指标还很差,而她又没有亲生母亲,我提议,代表她,以老师的身份,找男方家长谈谈。在我的诚意下,男方家长很合作,答应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又给孩子买了若干补品。

在重组家庭里成长的王某,正是对爱的极度渴望,才迈进了雷池。缺爱的孩子,就当有老师承担角色,做她的亲人,弥补孩子失去的爱。老师给了她这份亲情,不嫌弃、不放弃,更格外的呵护她,免受再伤害。无限的空间与时间,给了王某最博大而深沉的爱,王某现在依然快乐着、成长着。

3.狭隘、放任的孩子,要关注、灌输、培养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友爱的感情

徐某,这是个任性、自我、做事偏执的学生。一点同学矛盾,她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借助现今流行元素――因特网,渲泄心中的不满,而且广为传播,号召大家互相转载,影响很坏。当我知道了这一事件后,第一时间找到徐某,教育她,要正确对待同学矛盾,要宽容、厚待身边的每个人,并向她讲明此事的厉害及造成的后果。这件事,看似孩子之间赌气发泄,但采取的方式太为过火。因特网是我们无法控制也无法预知的,那它所产生的影响又有谁可知呢?而且,这是一种人身攻击,侵犯人权,它所造成的人生伤害,哪是与两个小孩之间吵架打闹划为等号?深刻分析了此事,徐某好似才恍悟它的后果,才后怕她的行为,她立刻删除网络内容,同时找同学诚恳地道了歉。

三、结束语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4

案例一:孩子打架之后。

强强和明明是两个较调皮的小朋友,平时也常常在一起玩耍。有一次,因为争抢玩具,强强用手抓了明明的脸,明明的脸立刻出现一道道抓痕,让人看着非常心疼,老师马上带明明去医务室对伤口处理。放学后,老师向明明妈妈说了这件事,也找了强强妈妈谈了这件事。告诉她们这两个小朋友还是好朋友,强强也不是故意的,家长不要责备孩子。但毕竟明明受伤了,从教育的角度强强应去看望明明,让强强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关心同伴。强强的妈妈放学后即刻带着强强去看望明明。第二天,明明奶奶接明明回家时候,情绪很激动地指着强强大声说:“强强,你妈妈给你留指甲是让你抓人的吗?”老师马上上前劝阻,强强被吓坏了,哇哇大哭。强强妈妈来接儿子看着儿子哭得泣不成声也很心疼。这件事发生以后,尽管老师在中间做了大量调节工作,但两家长见面却像仇人一样,装作看不见。倒是强强和明明,早就忘记这件事,好像没有什么发生一样,还是继续一起玩,一起闹。

通过这件事,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总结经验,引领家长反思做到几点:首先,遇到这种事要理性处理,不必为孩子事伤身心。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小朋友咬伤、抓伤、打伤,作为家长肯定会非常心疼,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此时,家长一定要保持理性。三四岁的孩子处于行动思维阶段,不会用语言来解决矛盾和与人沟通,当两个人之间发生矛盾或者过度兴奋的时候,他们最直接的反应是用行动解决或表达,而非语言。而且孩子做这些动作时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没有处心积虑,没有要报复谁或者欺负谁的想法。他们可能前一分钟还在争斗,下一分钟又玩在一起。其次,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受伤孩子一方的家长,不要把对方孩子的这些行为看成是有意的行为。如果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幼儿园,家长更是应该依靠老师来解决,尽量避免直接与对方家长理论,更不能向对方孩子施加压力,用训斥、恐吓等方式对待孩子。这样做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相反,还会把双方家长牵扯进来,使原本孩子之间的无意行为,演变成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最后,作为伤害方孩子的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要积极主动向对方家长表达歉意,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望慰问受伤的小朋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事情尽快解决,而且可以引导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之间发生矛盾不可怕,关键是家长如何处理,如果处理得当,坏事变好事,将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机。

案例二:当孩子身边有位“特殊”的同伴。

说到这个“特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尤其是孩子。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遗传基因,不同的长相特点,不同的身体条件,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性。这里的特殊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患有自闭症等某些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孩子。如果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家长会怎么想呢?如果这个特殊的孩子对同伴影响不大,家长或许不会太在意,如果有某些方面的影响,家长可能就会担忧:怕自家的孩子被伤害,怕自家的孩子会模仿他或者学习不好的行为。班里曾遇到这样一个事例:有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小男孩,各方面能力明显弱于同伴,行为较为古怪、脾气暴躁又喜欢打人。一学期下来,部分家长了解知道了这个小男孩,会提议调座位,不让自家孩子和该小男孩坐同桌。面对这种特殊的孩子要平等对待,这给教师很大的压力。但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认真对待这种事情的发生。如何与家长沟通这方面事呢?

首先,告知家长现代全纳教育理念,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纳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认可,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内,所有儿童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正常化的环境中成长才是最有利的,这样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实践证实。其次,让家长明白“特殊”这个词只是存在于我们大人的意识中,孩子的脑中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概念,孩子在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同伴时那么的自然。就如案例里的这个小男孩,如果小朋友懂得多帮助他谦让他,他是不会伤害同伴的,家长怕被欺负是多于的担心。基于这点可以让家长在家提醒孩子在园多多帮助这有特殊需要的同伴。最后,指导家长同步教育好孩子,激发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以讲故事形式让孩子多了解特殊群体,培养孩子懂得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班里有个特殊需要的同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对所有小朋友的发展都十分有益。再说,“特殊”同伴的存在也会冲击着我们大人的思想意识,考验着我们的理念和爱心,考验着我们的宽容与接纳精神。

案例三:我家的孩子太老实,容易吃亏。

教学生涯中,经常有家长反馈:“我家孩子很老实,别人说一他不敢说二,会不会容易被骗、被欺负,老师,帮我们多看管下孩子。”“老师,我家的孩子太老实了,在幼儿园被欺负,他不敢向老师说,回家也不敢说,容易吃亏。”……..这种情况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其实即使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家长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担心。毕竟家里通常就一个孩子,全家人都让着他,没人和他争抢,现在到了幼儿园,都是家里的宠儿,几十个“小太阳”放一块儿,谁会让着谁呢?甚至,有的家长会教孩子在园被欺负了要以牙还牙。作为家长,对孩子有所担心可以理解,但教孩子欺负别人的做法却极不可取。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5

关键词:家庭寄养模式孤残儿童身心需求干预对策

孤残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中亟须政府与社会给予支持与庇护的一个群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每年的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目的是为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承担了多数孤残儿童的养育工作,现有的国际理论研究和社会工作实践证明,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群体化、集中统一抚养与管理的模式,难以满足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难以给这些孤残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养育与心理辅导,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缺乏自制力与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1],致使他们成年后难以顺利回归社会,而家庭寄养模式则可以较好地弥补儿童福利机构在这方面的不足,在关注孤残儿童身心发展、情感要求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是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发展的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式。

一、家庭寄养模式对孤残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

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由政府出资,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该模式已成为积极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研究表明[2],与在儿童福利机构时的状况相比,孤残儿童实行家庭寄养后,心理行为变化较大,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运动功能改善、身体强壮。开展家庭寄养,可以使孤残儿童对养父母产生较好的认知感,对家庭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1.有利于孤残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

研究证明婴幼儿的依恋发展是奠定今后人际关系、群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也是婴幼儿身心全面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利院收容的孤残儿童,因其特殊经历,遭父母遗弃,缺乏与抚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造成安全感和信任机制无法建立,依恋发展障碍或缺失导致他们早期的人格发展产生障碍。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积极的社会交往是孤残儿童将来回归社会的必备基础,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了残疾和疾病对他们本身的影响。在家庭寄养模式下成长的孤残儿童,因为具备父母、家庭、兄弟姐妹、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亲密抚养关系,有利于他们与寄养家庭父母、寄养家庭兄弟姐妹们间依恋关系的发展。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寄养家庭父母进行身心交流,获得更细致的情感与身体呵护。相较于儿童福利机构,家庭寄养环境能够在个体安全机制下建立、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给予较大的提高。寄养家庭及所在社区环境,可以为这些孤残儿童提供更温馨和常态化的社会互动环境,有助于他们成长和社会回归。南京市儿童福利院社教科科长谷正花认为[3],家庭寄养最明显的优点,就是让孤残儿童了解社会生活,不与社会产生太深的裂痕,这对孩子们人格的完善和健全,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利于孤残儿童身体康复。

寄养家庭条件的设置使得被寄养的孤残儿童能够在家庭中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寄养在家庭内的儿童往往比在儿童福利院能得到更细致的养育。寄养家庭家长在儿童福利院专门人员的指导下,对寄养儿童实行康复训练,其一对一的照料,使得寄养儿童的康复照料更具针对性。部分寄养家庭,在家庭养育模式下,寓教于乐,采用更加丰富,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如挑火柴棒,垒麻将牌,拉皮筋等简单易行的游戏方式,变枯燥、艰难的康复方法为乐趣游戏,既增加了寄养儿童的康复训练量,又在这样轻松的训练环境下增加了寄养父母与寄养儿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得残障儿童的身心得到了同步抚慰与康复。

3.有助于孤残儿童接受常规学校教育。

只有对孤残儿童实施尽其所学的教育,才能缩小他们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促进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让他们享受作为人的快乐和尊严,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4]。经过福利院和寄养家庭养父母的共同努力,部分具备学习能力的孤残儿童可以进入寄养家庭所在地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就读的学校和老师也能逐步接纳这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孤残儿童能逐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和老师、同学慢慢地融合,感受到校园生活带来的快乐。

二、家庭寄养环境下孤残儿童身心发展需求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当前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身心特点与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更为积极的康复训练指导和养育。

1.寄养家庭的专业性不足难以满足孤残儿童生理康复需求。

普通寄养家庭在孤残儿童的日常生活照料方面能够做到有爱心,有耐心,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孤残儿童,尤其是中度、重度残障儿童在生理、智力上的缺陷,其康复训练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而目前中国医学康复专业人员培养远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普通家庭作为残障儿童的寄养单位,要求寄养家庭父母具备专业和系统的康复训练知识及技能更加困难。同时,当前基层社区的专业康复指导人才与设施基本匮乏,也使得寄养家庭在残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专业求助上求助无门。仅仅依靠托养机构的定期巡视,无法及时、准确地给予寄养家庭父母的专业指导,对于被寄养的孤残儿童的身心康复也不利。

2.寄养家庭和孤残儿童需要专业心理指导。

寄养家庭,在正式迎来新家庭成员前,需要经过严格审核,尽管寄养家庭父母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精心准备,但在实际的寄养过程中,寄养家庭和孤残儿童双方都要承受来自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作为家庭新成员,孤残儿童需要适应家庭环境,对于这些曾遭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来说,重新建立人际信任,融入家庭,接受和发展与寄养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寄养家庭由于新成员的到来,原有家庭系统间平衡被打破,尽管寄养家庭成员事先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孤残儿童确实加入家庭之时,随之而来的生活事件,对寄养家庭也是一个挑战。除了从物质上给予孤残儿童精心照料之外,更需要家庭成员付出耐心和爱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寄养家庭的原有成员可能面对付出情感却难有回报的状况,寄养家庭成员与被寄养孤残儿童间的双向磨合对双方,尤其是对寄养家庭而言,需要巨大的耐心、爱心和意志力的考验。也有相当比例的个案,由于多种原因被迫中断或变更寄养,对于寄养双方均是一次创伤。同时,寄养家庭还可能面临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由于家庭寄养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甚至有人会对寄养家庭抱有“收养孤残儿童以赚取经费补贴”的误解。

由于现有家庭寄养政策的规定,被寄养的孤残儿童到了规定年龄必须离开寄养家庭,返回福利院。寄养家庭与儿童之间再次面临分离,许多个案会产生被再次遗弃的心理创伤。长期而稳定的家庭支持是正常依恋情感建立与维持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表明[5]:寄养的变更对儿童心理可能产生明显的负性影响,儿童失去原来熟悉的家庭生活,均会不同程度出现异常沉默、过分乖巧及焦虑、抑郁、恐惧、冷漠、敏感等情绪,这时期对儿童的生长不利。

3.现有社会条件难以满足孤残儿童教育的需求。

孤残儿童由于先天生理缺陷,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在学习方面较之普通儿童有更多困难。中国现有教育设置难以满足孤残儿童的教育需求。第一,目前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数量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往往一个城市仅有一两所特殊教育学校,距寄养家庭距离太远,导致孤残儿童入学困难。第二,普通学校因为综合管理及其他家族抵触,拒绝接纳残障儿童入学。第三,愿意接纳孤残儿童的普通学校不具备特殊教育能力,缺乏具备特殊教育教学的专业老师,不能按照残障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即使接受了孤残儿童就读,也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要求。

三、完善家庭寄养模式的建议

针对当前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实践中的不足和局限性,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家庭寄养孤残儿童模式、改善我国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环境提供参考价值:

1.完善寄养家庭评估体系,建立个案跟踪档案。

民政部《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参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家庭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确定寄养家庭前,对承担寄养工作的家庭有着严格的审核与甄选,确定后双方以书面协议方式,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但该暂行办法中相关规定在具体操作性指标上还需要完善。作为孤残儿童救助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寄养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评估系统,托养机构在寄养前、寄养中和寄养结束后每个阶段均有详细的档案和完整的评估。同时对被寄养孤残儿童应建立和完善其个人档案。其中,除了必备的基本人口统计学数据外,对其发育史、致孤和致残原因、就诊和养育经历等应有详细记录。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由医师、心理学专业人员、康复训练师、福利院工作人员、照料者对个案进行寄养跟踪康复及协同评估。由于孤残儿童成长经历的特殊性,寄养家庭成员自身条件限制,相当比例的孤残儿童存在寄养关系中途变更或中止的情况,因此,对其寄养经历的记录和每个阶段的身心评估建档,将有助于个案寄养转介的顺利良好过渡。

2.加强对寄养家庭专业心理知识指导。

孤残儿童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早期依恋关系建立缺失,造成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管理、人际信任和个性心理障碍,并依个体的年龄和个人经历在行为及个性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发展障碍,如情感冷漠、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情感表达障碍、人际互动困难等。一方面,寄养家庭成员缺乏专业心理知识,在寄养工作开展的初期,相当一部分个案双向磨合中存在很多困难,甚至出现矛盾。此时,具有专业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个案跟踪员及时跟进个案,给予专业指导,将有助于缓解双方的焦虑情绪和互动,促进双方更快更好地包容和融入家庭。

同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一个动态过程,专业指导人员根据个案情况,应及时跟进个案,给予寄养家庭专业指导建议,将专业心理辅导与家庭环境因素相结合,根据个案情况制订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辅导方案,这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被寄养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健全人格,使家庭寄养方式在孤残儿童回归社会方面事半功倍,也将有助于减轻寄养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有助于对寄养家庭的主要抚养者认识和了解,孤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基本的情绪疏导,儿童沟通等知识,能够将家庭寄养工作做得更加细致。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寄养关系的变更和中止,减少和避免了因此而给寄养家庭及孤残儿童带来的二次创伤。

3.建立和完善孤残儿童康复与特殊教育机制。

孤残儿童应享有与健全儿童同样平等的教育权利,各地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寄养家庭所在基层政府部门、社区、辖内学校应共同协商,做好接纳适龄被寄养孤残儿童入学工作。将家庭寄养与社区福利工作有效结合,针对辖区内寄养家庭较为集中的情况,社区可增加相关孤残儿童的康复训练设施和具有专业医学康复知识的社工,为孤残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弱智教育等方面的服务,为寄养家庭的成员开展康复训练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孤残儿童的家庭康复能力,使孤残儿童受益[6]。在孤残儿童就读达到一定比例的普通学校,配备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给予就读的孤残儿童更加细致专业的身心照顾。

4.家庭寄养模式与社区福利工作结合,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关爱残障人士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关爱孤残儿童更是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应积极推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中。各级政府应大力探索新模式,积极推动家庭寄养,将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与社区福利工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更多家庭认识、了解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从政策上对寄养家庭给予应有的保障,适度提高寄养家庭经费补贴,更加细化家庭寄养实施办法,更加人性化地设置并实施家庭寄养相关规定,科学处理寄养和收养关系,让更多孤残儿童有机会重回家庭怀抱,在家庭氛围中健全人格,身心同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积极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全面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在全国家庭寄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10.29.

[2]范篆玲,陈瑛.养育模式与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国民康医学,2008,6.

[3]言科.166个孩子寻找回来的世界.现代快报.星期七新闻周刊,2009.11.22.

[4]庞文,尹海洁.论残疾人教育的公正.中国特殊教育,2009(9).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6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法律价值;社会价值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维护法律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基础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基本内涵是在法律效力所及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对所有的人,无论其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情况如何,均须平等地适用法律、遵守法律,谁违反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同等责任追究。然而,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却作了明确的趋轻(包括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规定。这样的规定公平吗?是否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相悖?应怎样理解和贯彻法律精神?笔者试就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一、我国法律为何对未成年人犯罪

作出轻罚的特别规定

依照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分别是:不满14周岁的人,无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如何,均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这样严重罪行的,才负刑事责任,其他一般性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但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作为轻罚的具体体现,在《刑法》中就有这样明确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无论罪行如何严重、情节如何恶劣、危害如何巨大,均不得适用死刑。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处罚未成年人犯罪明显趋轻。

为使《刑法》的规定得以实施,使立法精神得以贯彻,在司法实践中,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各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分别设立了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要求审判人员要熟悉未成年人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少年法庭审理的案件包括: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其他共同犯罪案件有未成年被告人的,或者其他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是否由少年法庭受理,由法院院长根据少年法庭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为有利于创造特定的庭审氛围,有利于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教育、挽救、改造,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涉嫌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涉嫌犯罪的案件,一般情况下也不公开审理。

从法律的规定到司法过程,可以清晰地提示我们,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处罚适用特别规定。那么,我国法律为何要作出这种特别规定呢?

首先,充分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挽救。未成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构成犯罪的特殊主体。与成年人相比较,其社会生活较单纯,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与成年人犯罪的主动性相比,具有明显的被动性;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认识相对单纯,偶发性犯罪的比例较大,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未成年人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有限,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其犯罪行为是在融入社会、认知社会的过程中发生的,明显不同于成年人社会化过程完成后的犯罪。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趋轻处罚,更多体现的是从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出发,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同时也体现出对社会特殊群体的特别人文关怀。

其次,体现出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法律适用于现实,裁决具体案件,其价值主要表现为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解决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平衡社会关系,使社会趋于稳定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价值应当服务于社会价值。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轻罚,更多考虑的是社会价值,即表面上看来是对未成年人的网开一面,降低其法律责任的程度,实质上主要考虑的还是社会意义。减轻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既有利于当事人本人,更有利于社会的根本利益。

再次,体现出社会现实稳定与长远和谐的一致。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是国家所致力追求的,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据统计,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从全国范围考察,不是几个人,而是一批人。一方面,对这批人教育改造得好,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现实稳定,更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和谐发展。反之,不注意其教育改造,不给予悔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自暴自弃,为所欲为,一旦重新进入社会,继续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将受到极大的破坏,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从维护社会稳定所付出的成本来看,将未成年人犯罪者改造成新人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小于这些人继续危害社会所带来的损失。

最后,体现出法律处罚与社会责任的结合。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固然有本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的监管缺位,致使未成年人辨别力降低,行为盲动,偶发犯罪的情况,同样不能忽视,社会责任不能忽略。考察未成年人的犯罪过程,分析具体发生的案例可以发现,许多未成年人犯罪,是在失去监控的情况下发生的。如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离异,学校管理不力,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不到位等。既然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负有责任,就不应简单地处罚了事,应当承担起教育、挽救、改造的责任。

二、法律的特别规定是否公平

我国刑法总则明确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将此规定与未成年人犯罪轻罚的规定相比较,有人认为是出现了法律规定的自相矛盾,出现了法律表述的逻辑错误,这种冲突和相悖,源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轻罚。未成年人是不是人?当然是人。既然是人,既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不应该轻罚。否则,就是不平等、不公平。从司法实践的层面看,也出现了争议。最近曾发生这样的案例:一位16岁的少年并将被害人残忍杀害。其手段之恶劣,危害之严重,不言而喻。然而,法院的判决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不仅未判死刑,也未判无期徒刑。之所以如此轻判,就因为被告是未成年人,适用了轻罚的规定。有人大为感慨,认为法律太不公平,甚至认为这将纵容未成年人犯罪。

如何认识和理解这样的问题?

首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法治国家共同遵循的原则。不仅法治国家,古今中外,从法律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就随之产生,只不过在专制、特权的国家,这只是一种形式、口号而已,只是统治者欺骗和愚弄民众的冠冕堂皇的说辞而已,对广大民众而言,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实质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到了现代社会,只有那些实行法治的国家,才能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通过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的保障,得以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具备适用的社会条件。而我国刑法面前的人人平等,其基本含义是指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等情况如何,都应平等地适用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运用此项刑法原则,要求在定罪时要体现平等,不能因为犯罪人的情况不同,在此罪与彼罪的选择上有所不同;要求在量刑时要体现平等,不能因为犯罪人的情况不同,在重判与轻判上有所不同;要求在刑罚的执行时要体现平等,不能因为犯罪人的情况不同,在待遇上有所不同。其次,法律的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们在理解平等时,不应将平等视为完全等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简单理解成不加区别地人人一样。平等应是社会总体的平等,而不是具体的每一个案例、每一个人的绝对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实现刑法面前的人人平等,不能忽视社会的总体利益与整体要求[1]。如上所述,未成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处罚,不仅要考虑未成年人本身,还要考虑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总体利益要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轻罚,正是注意到了这些具体的、特殊的因素。当然,我国刑法的具体运用,在对特殊主体的法律适用时,也并不局限于未成年人,还包括其他主体。例如,对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无论情节、危害、影响如何,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论情节、危害、影响如何,一律不能适用死刑。如果仅从字面上、表面上、形式上判断,这些规定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都是相悖的,但从社会总体利益上讲,从人道主义精神上看,这些看似不平等、不公平的规定又是公平的。还应注意的是,这些规定不是给特权阶层专门规定的,它适用于具备相同条件的社会全体成员,恰好体现了法律的公平。

再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从轻处罚不等于纵容犯罪。从未成年人的自身特点和社会总体利益考量,对未成年人犯罪轻罚,其目的之一是实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改造,使其重新做人,防止对社会可能造成的更大危害,并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不仅不是纵容犯罪,而是为预防、减少、杜绝犯罪。当然,对未成年人犯罪轻罚,有必要正确处理如下两个关系。第一,罪与罚的关系。未成年人涉嫌犯罪,说明其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且触犯了刑事法律,产生了较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予处罚。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的轻罚,不是一味地强调从轻,更不是不罚,而是要掌握适当、适度。如果当罚者不罚,那就真的是放纵了。第二,对被告人的处罚趋轻与被害方的权益保护的关系。任何犯罪行为,都将对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构成危害,对犯罪者惩罚,与对受害方的权益保护是一致的。如果过于强调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过于对未成年人的从轻照顾,则将使受害方的权益保护被弱化,同样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

最后,就法律的表述而言,总则具有指导作用,而具体实施的法律规范,应当是总则的细化、具体化,在不违背总则精神的前提下,作出符合实际的具体规定,不能得出与总则冲突的结论。刑法总则是针对一般人犯罪而设计的,不能排除具体规定中针对特别人、特殊群体的特别规定。

三、怎样贯彻关于未成年人犯罪

的法律精神

1.预防犯罪措施的特殊性

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重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表面看来,每一个个案会有所不同,但大的社会背景基本一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竞争的压力下,每一成年社会个体都要忙于自身的工作,以适应生存所需,承担对家庭成员的责任;每一社会组织都要忙于自身的业务活动。此时最易忽略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教育,导致工作的缺位,其中的一些人较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者潜伏犯罪的危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家庭、学校、职能部门有责任,整个社会都负有责任,甚至责任更大。从社会承担责任的角度看,应当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职能部门的针对未成年人的监管教育体系,使教育管理工作到位;应当制定对学校、家庭、社会职能部门工作失职的责任追究制度,哪怕未成年人并未违法犯罪,对工作不到位的教育者同样要追究其责任,不要等到后果发生才追究责任。从而使各相关教育主体认识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教育,是其不能忽视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某些地区在对留守儿童的监管教育方面,积累了有价值的经验。

2.程序适用和实体惩罚的特殊性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追究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我国法律均作出特别规定,要正确理解这些规定,准确适用这些规定,作为审判人员,应正确把握立法精神,将教育为主的思想贯穿审理和判决的全过程。与审判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相比,未成年人的犯罪是虚荣心、盲从心、贪婪心、逆反心、义气心、嫉妒心、报复心所致,主观恶性较小,对危害的认知程度有限。如果与审理成年人犯罪的方式相同,过于简单,则不能使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提高,不利于其汲取教训,不利于遏制其重新犯罪。当然,具体实施处罚时,要正确处理教育与惩罚的关系、危害后果与适度处罚的关系、对犯罪者的从轻与受害者的权益“双重保护”的关系,实现处罚过程和结果的和谐。

3.教育与改造的特殊性

从刑罚过程看,对未成年人执行刑罚的过程,是对其进行教育改造的过程,哪怕是非常严重的犯罪,既然一律不能判处死刑,均须教育和改造。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看,刑罚执行过程,也是其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造的特殊性十分明显。司法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承受力,对未成年人罪犯进行劳动改造;应根据其已有的基础,依照国家义务教育的程度要求,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文化知识教育,并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创造条件,提升其学历层次,培训其专门技能;应根据未成年人生理发育和心理形成规律,将强制改造与未成年罪犯自身主动接受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其改造的自觉性,从而较健康地成长[3]。

4.关心与帮助的特殊性

刑罚执行完毕,未成年人罪犯要重新走向社会,此时的社会态度、社会的接纳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前途和命运。社会接纳得好,有利于他们重新做人;接纳得不好,很有可能让他们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继续危害社会。而且,此前的轻罚、刑罚执行过程中的教育改造,都将前功尽弃。审判时的轻罚、刑罚执行时的教育改造、刑罚执行完毕后的关心帮助,应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确保立法精神的实现,才能使趋轻处罚的目标得以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后续工作应当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机制相配合、相一致,以预防为主,将未成年人犯罪降至最低限度,一旦出现了犯罪,对犯罪者不要放弃不管,不要歧视蔑视,要伸出帮助之手,将其纳入继续教育的体系之中。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其自谋生路,自食其力,力所能及地解决其遇到的各种困难,促使其增强自信,规范行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避免重新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石文龙.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性思考[eB/oL].(2006-11-15)[2008-02-10].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7

美国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按年龄分阶段进行的:对于0~3岁的特殊婴幼儿,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来进行。家长在这一阶段就是儿童的主要教师。不过家长在对婴幼儿进行干预时,是有专家进行指导的。比如,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可以进入特殊儿童家庭实行“专家上门咨询服务”,或是家长到当地的特殊教育中心进行咨询、参加短期学习或陪同特殊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活动,也可以参加各种家长协会,学习、交流抚养、教育特殊婴幼儿的方法。3~5岁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则主要通过普通幼儿园、特殊学校的学前班、特殊儿童幼儿园、小学和研究机构附设的特殊幼儿班等形式接受学前教育。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欧美国家不断地在推行融合教育,其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绝大部分3~5岁的儿童都进入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只有少部分极重度的儿童在特殊机构里就读。当然,在普通幼儿园就读,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获得不同形式的特殊教育支持,以保证教育的效果。

二、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早在1968年,美国就颁布了《援助障碍儿童早期教育法令》,针对学龄前特殊儿童特点,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早期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经费等。而1975年11月颁布的《面向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更明确提出3~6岁的特殊幼儿均应接受恰当的、免费的教育及有关的特殊服务,有条件的州可再提前到0~3岁开始实施特殊教育。到了1986年,美国通过了《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修正案》,要求各州逐步建立全州范围的、综合的、多学科和多部门合作的早期干预计划,即“残疾婴幼儿早期干预计划”,以满足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即1986年以后,从法律上来说美国对特殊婴幼儿的教育已经覆盖了整个早期发展阶段。接下来的近20年间,美国多次对该法案进行了修订,需要强调的是,所有修正案都保留了早期干预计划的条款,而且越来越重视这一条款。

三、多元的经费投入体系

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美国1975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提出了3~5岁残疾幼儿“学前拨款计划”,1986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修正案》,又从根本上加强了“学前拨款计划”。到1992年,美国所有的州都开始全面实施3~5岁残疾幼儿的公费学前教育。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直接经费投入;二是对大型学前教育项目进行直接经费投入或是直接购买服务;三是通过固定或特殊的项目直接补助学前特殊儿童的家庭。除了政府进行拨款之外,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还会来源于各种基金会的支持,民间团体的捐赠以及学校的各项经营性收入等。这些灵活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方式保障了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质量,也扩大了美国学前特殊儿童的受益面。

四、严谨的儿童评估体系

在美国,特殊儿童的评估,是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确定教育安置形式及相关服务的主要依据。美国法律规定,相关机构在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与相关服务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完整、严谨的个别化评估。评估可由学校相关专家提出,也可由儿童家长提出,但是评估一定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而且每三年要对儿童进行一次重新评估,重新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儿童是否仍存在障碍及其是否需要调整目前的教育。评估的人员由语言治疗师、职能治疗师、特殊教育教师等多学科专家以及特殊儿童的家长组成,他们通过合作共同为儿童实施评估。当家长对评估的结果存在异议时,还可以申请重新进行评估。这种严谨的做法,不仅保障了儿童受教育的科学性,而且使得家长能参与和监督评估的进行,更有利于促进儿童干预的效果。

五、融合取向的复合型师资培训体系

美国是融合教育思想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在对学前特殊教育的师资进行职前培训时,许多高等院校将具有融合教育的能力列为一个重要师资培养目标,以满足不同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在培养方式上,采取多专业整合的双证制。例如,普通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非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毕业时授予“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两种资格证书。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通教师教育专业里会开设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相关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也注重对融合环境殊儿童教育策略的培养。在师资的职后培养上,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都有专门的特殊教育的内容,或是进行特殊教育的专项培训。而且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培训,都十分强调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力的培养。

六、丰富的社会服务和支持体系

除了加强立法、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美国非常鼓励其他相关机构、民间组织和大众的共同参与,一起合作关心支持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由于其博爱、民主思想的盛行,美国大众对特殊儿童大都持接纳的态度,具有良好的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除此之外,信息服务机构,为特殊儿童及家庭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科研机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证据;志愿者服务机构无偿、灵活的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志愿服务,等等。正是有了这么多丰富的社会支持和服务体系,整个美国的学前特殊教育才得以正常、顺利的运转。

七、总结及启示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8

关键词:离异;补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08-0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据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离婚和结婚的比例为4.74:100。1997年,中国内地离婚和结婚的比率为13:100左右,17年之间,离婚率上升了近3倍。随着婚姻的解体,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

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离异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溺爱型:为了弥补离异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家长往往对孩子溺爱娇惯,使孩子变得任性、自私、不听劝导、乱发脾气,行为放肆。以至难以教养。粗暴专制型:家长的情绪受到离婚的影响,不能理智地教育孩子,长期下去则容易造成孩子蛮横、逆反的心理,对一切充满敌意,形成顽同而冷漠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放任型: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甚至不管不问,任由孩子自由发展。

要做好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教师首先应对幼儿目前的状况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包括身体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社会性发展状况、监护人的教育观念。如监护人的抚养方式;如是否允许另一方家长定期探望,是否由爷爷奶奶代为抚养,弄清楚幼儿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是否存在情绪问题、是否有问题行为、是否存在社会交往不良、是否存在亲子关系紧张等),这是做好幼儿补偿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一、教师是幼儿园实施补偿教育的具体实践者

(1)教师必须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班级里特殊的孩子并根据孩子具体发展情况设计灵活有效的教育活动。

(2)教师必须具有宽容、和蔼、细心、耐心等个性特征,善于观察和理解孩子在集体和一切活动中显现的特殊行为。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融洽的社会交往,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其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教师要能做到时时处处以情感人、情暖童心,要特别关注孩子积极情感的良性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个性活泼开朗、心理健康的可爱天使。

二、家长是幼儿园实施补偿教育的有效合作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在对离异家庭儿童进行补偿教育的过程中,与家长合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每对夫妻不管因为何种原因离婚,他们爱孩子的心是热切和真实的,都盼望着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婚姻失败的压力,或者其他种种原因,他们还不能原谅那些所谓对方的过错,还不能从婚姻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有些取得监护权的家长不允许前配偶到家中看望孩子,有的把对另一方的怨气升级为剥夺对方与孩子交往的权利。研究表明,在学前期从父母双方得到关怀的幼儿,比失去其中一方关怀的幼儿更能体验到较高水平的自我与性别角色认同及社会交往发展较好,有较好的成就动机。因而教师应与监护家长和没有得到监护权的家长沟通,帮助他们理性地认识离异只是婚姻的解除,子女与双亲的血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应抛开两人之间的恩怨,尽可能地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采用《家园联系手册》和留言条的形式与家长取得书面的沟通,这对于工作忙碌的家长和教师,是实现进一步交流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手册和纸条上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进步、问题以及需要家长怎样的配合。当家长支持教师的工作时,幼儿园应给予肯定,以强化家长的合作行为。

三、幼儿园应成为实施补偿教育的决策者

(一)学期初,认真制定补偿教育工作计划。幼儿园应在新生登记入园之初,本着尊重家长隐私的原则,对特殊家庭的幼儿作详细的了解,并作出具体安排。班主任在考虑班级工作计划时,应把特殊孩子的补偿教育加以综合考虑,做到有的放矢、不露痕迹。在具体的活动安排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为特殊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小环境,形成利于孩子发展的小团体,让孩子影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行为的不良反应与个性的缺陷与不足。保教人员要对特殊孩子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关心与贴心,才能较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对保教人员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补偿教育作为教育领域里一个特殊的分支,其实施有着特定的原则。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幼儿教育新问题,教师需要专业人员的引领与指导,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研究十分必要。通过专家讲座,书本求教,我们的补偿教育实施起来更加具有计划性、科学性、指向性、有效性。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9

一、听障学生犯罪现象出现的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听障学生犯罪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一是身体的残疾导致心理缺陷,从而诱发犯罪动机;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导致听障学生走上犯罪道路;三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长期的封闭式教学,缺乏心理健康疏导,法制意识淡薄,法制教育搁浅,等等;四是社会关爱不够,法律监督和保障不到位。

二、预防和减少听障学生犯罪的策略

减少听障学生犯罪的策略是整个社会环境各方面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教育力量,尽量避免教育漏洞的出现,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促使听障学生健康成长。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催化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由家庭这个小环境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如果家长能抓住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感受到真、善、美的一面,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同时家长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美化学生心灵,预防学生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

(二)利用好学校教育这个主阵地,加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补偿听障学生的身心缺陷,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道德修养,还要利用各种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法制教育。

1.充分利用好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在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一反三地引导学生,落实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各科教材都或多或少包含了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尤其是语文课程,更是包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第三册《雨中》一课包含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又如第八册第一课《关心他人》列举了三种不同情况下不宜打扰别人的事例,目的就在于教育听障学生养成处处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在具体道德规范教育活动中,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自身应有规范的道德行为,而且要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规范教育。

2.利用好班集体力量,在集体中教育。

集体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听障学生在没有进入学校前,往往都有孤僻和排他的性格,容易封闭自己,也就谈不上道德规范教育了。集体中的成员关系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集体的纪律也对每个学生产生作用,使他们互相督促,互相指正。在集体中,学生自然会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听障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实现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途径。

3.有声有色地组织少先队活动教育。

人的品德是在积极的社会活动和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在对听障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少先队积极组织他们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有组织、有目的地将教育与具体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培养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情怀。

4.学校配备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开设专门的法制课。

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标志着我国文明的进步程度。特殊教育工作者将带领越来越多的听障学生进行9年乃至12年的系统学习。听障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应和文化知识、职能技能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配备从法律专业毕业的老师,开设法律课。法制课的教学要推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将课堂讲解、电教案例分析、民警示范相结合,讲解法律常识。要组织特校与普校的联谊活动,让听障学生从小与正常学生进行交流,开阔眼界,融入社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与权利。要组织听障学生到法庭参加旁听,将鲜活的案例以庭审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听障学生面前,以案说法,使之能够深切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教育学生在懂法的基础上守法、自觉树立与人为善的生活观,使其走上社会后多作奉献,多做工作,努力回报社会。

总之,要想减少和消除听障学生违法犯罪的行为,需要特殊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爱和保护,才能培养出一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祖国生力军,给生活添姿增彩,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特殊家庭教育案例篇10

    美国是特殊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特殊教育立法是强大的助推剂,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其中多部特殊教育法律对残障学生的体育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研究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有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美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动力源”。在国内有关美国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成果中,多数只局限于对美国特殊体育教育进行简单介绍,而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层研究还较鲜见;因此,本文试图对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作一梳理,并对其基本精神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法制化建设提供参考。

    1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概况

    1.1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 美国成立之初的《独立宣言》与宪法所倡导的民主、平等与自由的原则促成了美国公民个性的自由。这种自由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初,美国各州就开始颁布残障儿童教育法。到1930年,共有16个州颁布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3]。尽管宪法规定保障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各州按照宪法精神制定了多种法律、法规,但当时大多数残障儿童仍被学校排斥在外。直至20世纪50年代,民权运动的爆发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许多残障儿童家长和民权运动者上访总统府和联邦议会,并且控告地方教育机构。从某种程度讲,家长的呼吁、民权运动的影响和法院的判例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特殊体育的法制化带来了契机。

    1973年,美国颁布了《康复法》(Rehabilitationact)。该法是美国第1部针对残障人歧视制定的公法,试图为残障人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平等的机会。该法第504条指出:在联邦政府经费所资助的服务领域和相关机构举行的活动中,不能排除、拒绝任何残障人应享有的权利或让其受到歧视[4]。由于公立学校受到联邦政府的财政资助,所以残障儿童理应接受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这一条款为残障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1975年,由福特总统签署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educationforallHandicappedChildrenact)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5],被认为是特殊教育史上的一大转折[6]。该法共由8个部分组成,其中第2部分指出为所有3~21岁残障儿童和青少年(无论其处于何种残障程度)提供免费且适宜的公共教育,开展特殊教育应遵循最少限制环境、个别教育计划、非歧视等原则。第3部分要求为残障儿童提供中等教育服务,包括特别设计的体育教育和有益于健康的娱乐计划。第4部分规定为培养师资提供专项拨款,包括演讲、语言、听力损伤和特殊体育教师。第5部分规定为残障儿童的体育和娱乐开展研究工作,要求财政部对各州的各级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和组织进行拨款并签署协议,接受拨款的有关部门为特殊体育调研工作提供支持。第8部分虽然未明确提到体育教育,但有多处要求保障残障学生的运动和身体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该法在特殊教育的定义中对特殊体育进行了特别强调。其描述如下:特殊教育指的是不花费家长或监护人额外的费用,为满足特殊儿童独特的需求而设计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体育教育、家庭指导及医院和专门机构的服务[7]。

    1986年颁布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修正案》(educationoftheHandicappedactamendmentsof1986)将残障儿童服务年龄从原来的3~21岁拓宽到0~21岁,增加了早期干预和家庭服务。1990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障碍者教育法》(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act),该法是对《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修正案》的修订。首先,对其称谓进行了更改,如用disability替代handicap,用individual替代children。这反映了特殊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残障人,还包括障碍者和有各种特殊需要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群体不仅仅是儿童,而是每一个需要服务的学生。其次,该法还新增了2种特殊教育类别,即自闭症患者和外伤性脑伤者。至此美国特殊教育的对象有13种,分别为学习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聋盲双残者、智力障碍者、多重障碍者、言语障碍者、重度情绪障碍者、肢体障碍者、自闭症者、外伤性脑伤者、其他健康障碍者与发展迟缓者等。同时,法律指出体育教育应包括:身体和运动健康;运动技能和模式;水上运动技能、跳跃、个人和集体游戏、运动能力等[6]。

    1990年,联邦政府颁布了《美国障碍法》(americanswithDisabilitiesact)。与《康复法》相比,该法律更注重对残障人各领域人权的保护。其中有关特殊体育的条文有:社区(学校)娱乐设施(包括健身和休闲设施)应为残障者提供方便,为残障者提供适当、合理的设施;体育教师应提供让残障学生参与的有意义且富于挑战的体育活动计划[8]。

    1997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actamendmentsof1997),该修正案是对《障碍者教育法》的回顾与修订。它规定:应为障碍者提供免费、适宜的公共教育,尽可能地为学习障碍者提供普通的教育环境;家长应参与评估的过程,提供个别教育计划;与普通学生一样,残障学习者也应有学习进步报告。

    在2001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act)的基础上,联邦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障碍者教育促进法》(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improvementactof2004)。该法是对《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的重新修订。法律强调为学习障碍者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教师,为障碍学生提供均等的参与体育教育的机会(除障碍儿童在隔离的教育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或个别教育计划中明确规定需要为障碍学生提供隔离的体育教育)。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外,还有一些法律,如1965年颁布的《基础和中等教育法》(elementary&Secondaryeducationact,该法于1966年被修订为《基础和中等教育法修正案》)、1974年颁布的《儿童虐待及保护法》(Childabuseandprotectionact)、1978年颁布的《业余体育法》(amateurSportsactof1978,该法于1998年被修订并更名为《奥林匹克和业余体育法》)、1994年颁布的《学校工作机会法》(School-to-workopportunitiesactof1994)、1988年颁布的《障碍者相关技术服务法》(technology-Relatedassistancefor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act,该法于1998年被修订)、1998年颁布的《劳动力投资法》(workforceinvestmentactof1998)、2005年颁布的《障碍者歧视法》(DisabilityDiscriminationact)、2010年颁布的《平等法》(equalityact2010)等,均从不同角度对特殊体育教育进行了规定。

    1.2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判例法 判例法表现为法院对于诉讼案件所作判决之成例,此种判例对于法院以后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约束力[9]。由于制定法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体育教育与普通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判例法在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判例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推动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的立法进程;二是修正和弥补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的不足;三是解释和说明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

    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公民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美国出现了大量的特殊教育判例。1954年,布朗告台北克教育局案(BrownV.Boardofeducationoftopeka)的胜诉成为公民维护教育权利的基石。在该判例中,黑人学生布朗的父亲认为:无论从哪方面评价,女儿就读的黑人学校比白人就读的学校都要低劣,这种分离式的教育是不平等的。负责受理该案件的法院根据100多年前的普莱西案件判例“隔离而平等”的原则,判定布朗败诉。恰逢其时,其他法院也有大量的类似案件,起诉人认为隔离式的教学违背了宪法所倡导的教育平等的理念。于是,在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推动下,布朗案最终交由联邦政府最高法院裁定。最高法院判定:隔离的教育与宪法所倡导的教育平等理念相冲突,公立学校应取消隔离式的教育模式,赋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1971年的宾夕法尼亚智障人士联合会诉宾夕法尼亚政府案(pennsylvaniaassociationforRetardedCitizensV.Commonwealthofpennsylvania)的判例声明:班级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应适合所有学生,保障残障儿童接受自由公共教育的权利。同年,在米尔斯诉华盛顿特区教育局案(millsV.washington,D.C.Boardofeducation)中,米尔斯是一个听力障碍学生,专家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提出手势翻译对其学习非常重要。米尔斯要求学校提供手势翻译服务,保障其在普通班级中正常上课。这项要求被学校否决,理由是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等相关条件。该案件经地方法院判决米尔斯败诉后,被递交到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最终判定米尔斯胜诉,指出残障学生应享有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相关服务,规定每个儿童都有接受同等教育机会的权利,不应以缺乏资金为借口而减少儿童受教育的机会。

    特殊教育案件的成功判决,更加提升了美国公民维护残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意识[10]。据统计,1972—1975年,分布在28个州共有46宗案件与残障人维护教育权利有关[11]。这些案件的判例为特殊体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2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及措施

    2.1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 体育权和教育权均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接受体育教育自然是学生的基本权利[12]。从某种程度讲,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赋予学生平等的体育权利。虽然早在1788年联邦政府颁布的宪法早已规定赋予所有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但这些权利的真正落实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独立、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下,多部法律对体育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美国残障学生的体育权利包括2个方面:一是和普通学生一样参与体育的权利;二是根据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享有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特殊体育权利。

    具体而言,法律赋予残障学生的特殊体育教育权利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接受免费的、适宜的公共教育是每位残障儿童的权利,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残障儿童,任何机构不得对残障学生有任何形式的歧视;2)特殊体育是一项强制性的服务,而不是一项选择性的服务;3)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具有平等地参与体育教育和享有均等的体育教学资源的权利;4)学校和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整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重新设计体育课程,保障每位残障学生参与体育的权利。

    2.2 美国贯彻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精神的措施

    2.2.1 规范评估程序 由于残障儿童具有类型多样、程度不一、个别差异明显等特点,特殊体育的开展必定要建立在鉴定和评估的基础上。1975年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首次提出对残障儿童开展特殊教育必须经过专业的评估,并且在之后颁布的法律中对评估细则进行了不断修正和完善。

    具体而言,法律对残障儿童的评估有以下要求。1)非歧视性的评估原则。对残障儿童的评估必须是以筛查和诊断为目的,应用学生的母语或学生了解的沟通模式进行测试。2)科学的评估标准。测试应涉及被测学生的诸多领域,包括健康状况、视力、听力、社会和情感状况、普通智力、学业水平、沟通状况和运动能力等各个方面[13]。3)参与人员包括家长、普通教师、特殊教师、专业评估专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人员等。4)家长参与整个评估过程,体现在家长有权决定是否进行评估、参与评估、得知评定结果、教育安置、提出意见等。5)家长对评估结果不满意或有异议,可聘请合格的评估人员进行独立评估。若两者的评估结果不一致,家长可参与教育主管部门召开的听证会进行协商解决。

    2.2.2 最大限度融合 特殊教育是指为了残障儿童在“普通教室”成功学习,而对其提供的一系列教育支持[11]。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特殊教育都是采取隔离的教育方式,将残障学生排斥在主流教育之外。随着一系列的反歧视、反种族隔离运动的开展,人们对权利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特殊教育理念也实现了从“隔离却平等”到“分开就是不平等”的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各部法律中,融合教育成为美国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14]。在这种理念下,美国特殊学校数量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和健全学生一起接受教育[15]。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中同样融入了融合教育理念。这些理念通过“零拒绝”“无排斥”“最少受限制环境”“普通教育环境”等词句得到了体现。要求尽可能地对残障学生实施融合体育,并为残障学生参与普通体育创造条件。一般而言,根据融合的程度可将特殊体育分为如下类型:一是常规班级中的普通体育;二是开展普通体育并为学生提供一定帮助;三是普通体育和“资源教室”相结合;四是融合式的特殊体育;五是隔离式的特殊体育。这种从融合到隔离的可选择性连续安置模式以融合教育为理念,根据残障学生的残障和特殊需要程度,为其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

    2.2.3 个别化教育计划 残障学生不仅有平等的普通体育教育权利,而且有根据身心需要接受适当的特殊体育教育权利。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规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实现残障学生特殊体育教育权利的具体措施。美国学者B.D.Bateman等[16]指出:“个别化计划是特殊教育法的核心,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正是通过个别化计划的拟定与实施得以实现的。”为了对残障儿童进行体育教育和缺陷补偿,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之上,经专家共同商议制订个别化体育教育计划。一般而言,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个别化学校教育计划、个别化家庭计划和个别化转型期计划。各项计划由当前的运动水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组成,其内容包括提供的服务和额外的帮助、参与体育的环境、评价方式、服务计划、衔接服务、评估及提供给家长的报告程序等。当然,个别教育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也是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订的且能够实现目标的过程[17]。这一计划实质上已经将机会的平等转化为过程的均等,将法律权利转化为实有权利。

    2.2.4 一体化服务 特殊体育是一个终身的、系统的工程,包括幼儿、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人群开展的体育活动。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对终身体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切实保障残障者的权利,培养残障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将残障者不同阶段的体育服务相互衔接,形成特殊体育服务的一体化。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结合,从医疗康复、体育训练、生活支持等方面出发,不断巩固和发展残障者的学前体育、学校体育、成人体育,促进残障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是对残障者生命关怀的体现,也是美国法律对残障儿童体育服务的要求。

    这一理念在如下规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拓宽服务年龄限制,将最初的学龄期扩展到3~21岁,再延伸至0~21岁,增加了早期体育干预服务;2)注重转型期服务,为使残障儿童与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增设了过渡期间的体育服务计划;3)扩大服务领域,由最初的课堂体育教学到课外体育活动延伸至家庭体育服务。

    3 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及其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殊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其中多部法律、法规对特殊体育教育的开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指出:“学生因病残免试体育,需经医生证明,体育教研组审核同意,教导处批准。”1990年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修订)虽然没有对特殊体育教育进行明确规定,却对残疾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199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体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应重视体育美育工作,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2001年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针对残疾学生特点开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使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2002年,教育部修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992年颁布)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除此之外,还有多部法律、法规对特殊体育教育进行了间接性的规定。例如,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1995年国务院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2009年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20lo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等,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以上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我国的学校特殊体育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许多法律条文对残障学生体育进行了规定,改变了以往的冷漠和忽视状态。深入分析则会发现,我国特殊体育的法制化建设仍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一,指导思想不够统一,要求不够明确,甚至条文内容相悖。例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因病、残可免修体育课。”《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规定:“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病、残、弱等类型学生单独开设体育保健课。”第二,措词过于笼统,原则性或号召性表述过多,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体育法》要求:“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这些“要重视”“应当创造条件”“适合其特点”等笼统的措词对法律的执行不利。第三,对特殊体育教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法》。第四,存在明显的程序瑕疵,缺乏严格的问责机制,对不执行法律规定的机构和个人并未作出明确的制裁办法,同时,也没有对残障学生体育教育权利提出明确的救济措施。

    4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4.1 转变朴素的人道主义关怀理念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为了减少长期不运动而造成的危害,残障儿童和青少年应逐渐增加体育活动量,并且应参与各种锻炼、运动和休闲活动[18]。目前我国残障学生的体育教育法规仍出于一种朴素的人道主义关怀,认为残障学生可以受到特殊的“优待”——免修体育课或单独开设保健课。这些优待与把有缺陷者赶出社会主流的做法异曲同工[19],与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社会背景不符,也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理念大相径庭。实际上,真正的生命关怀应是肯定学生的发展潜力,从学生的身心状况出发,尽可能满足残障学生的需求。在这种生命关怀理念下,学校特殊体育应针对所有的有特殊需要学生(包括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参与体育创造条件和机会。

    4.2 厘定残障学生的体育权利 接受体育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20]。这一权利有2层含义:一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二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特殊体育权利。具体而言,作为知识的学习者是儿童进入学校的意义所在,是学生的最大规定性。这就决定了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具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虽然体育课程与普通文化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残障学生的差异较大,特殊体育教育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不能因为这些困难而剥夺学生参与体育的权利,相反,应增设相应的辅助设施,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保障残障学生应有的体育权利。

    残障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不仅要体现参与机会的均等,更应体现过程和结果的均等。过程的均等体现在安置形式、师资、课程、场地设施等方面;结果的均等体现在教学评价和所取得的成绩。残障学生应享有均等的教学资源,并取得身体运动和健康提升等方面的权利;因此,残障学生不仅要接受体育教育,而且要尽可能与非残障学生一起,在常规的教育环境下接受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体育教育。

    4.3 制订《特殊教育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律。有关特殊儿童的体育教育规定都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各项法律条文中。虽然有些法律条文对残障儿童的体育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之间未形成有机的衔接和整合,对特殊体育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开设也可不开设,可单独开设也可随班就读)。这样就给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推诿责任的机会,因此,为保障残障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制订特殊教育专项法即《特殊教育法》,是当前发展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必然要求。

    《特殊教育法》的制订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在《特殊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特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详细说明开展体育教育的对象、形式和内容;2)避免过于笼统、原则性和宣传性的措词,增强体育教育法律旨意的可操作性;3)明确责权关系,加大执法力度,对执行部门、监督机构作明确的要求,对不履行法律要求的学校、机构和个人制订出明确的制裁办法。需要指出的是,《特殊教育法》的制订只是保障残障学生体育权利的第一步,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残障者体育权利具体化,制订专门的《特殊体育法》也是大势所趋。

    4.4 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 学校特殊体育开展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包括残障学生和健全学生)能够在一起有效学习。显然,这是对传统体育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特殊体育法》或《特殊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而且涉及体育教育中的各个要素,如课程、师资、场地、器材等。要确保这些资源的供给,必定要对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美国特殊体育的发展情况来看:1967年美国政府就通过专项拨款以确保特殊体育的开展;1968年开始了特殊体育师资的专业化培养;197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对无障碍设施规定了最低标准,指出所有的建筑(包括体育场地和设施)必须考虑身心残障者的需求;1995年颁布了特殊体育国家标准;1997年实施了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等。这些配套政策的出台体现出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不断完善。我们应积极吸取美国的先进经验,对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