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2:35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新形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2-0045-01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大政方针,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更是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良好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等多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从农村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其中,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关系其它方面建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也只有这样,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才会受到农民的重视。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因此,笔者选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农村文化的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

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农村文化的建设具有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农村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事业的不重视

农村的领导干部的个人发展思想对于农村的整体发展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只有农村的领导干部认可,才能使其更好地推进。但是,受到各级政府与领导发展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领导干部将经济的发展作为衡量农村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的农村管理者没有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而是将经济作为农村发展与同中心,使一切发展为经济发展让路。受到这样偏激发展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农村管理者没有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农村的文化发展关系进行良好的出力,将文化建设工作安排在经济建设工作这后。这就使得许多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被安排在许多工作之后。这是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不力的结果,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埋下了障碍。

2.农村文化设施落后

我国一直在宣传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以县县有图书馆与文化馆为目标,建立地方性文化站。但是,这一目标至今没有实现。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一部分乡、县根本不具有自己的图书馆,一些文化站也是有名无实。就现有存在的这些图书馆与文化站来讲,因此年久失修,已经没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从乡镇的角度来看,许多乡镇的文化站之中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与一间房子,没有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更没有文化氛围。村级的图书室与文化活动室更是少之又少,基础边具体的文化活动场所都没有。多年前,还会有许多电影放映队到农村进行电影的放映,传播时代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放映队已经没了踪迹,但农村的科学发展落后,使得文化建设没有其发展的载体。更有一些农村,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没有通讯工具与电视等,不能接收最新的信息。

3.农村文化市场不足

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市场相比较,农村的文化市场极为萧条。一些农村甚至边一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农民想要买书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农村的文化市场发育存在不足问题,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也不高。农民需要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但受到农村文化建设程度的影响,不能享受丰富的电影与戏曲文化等等。而像类活动则成为农民娱乐的主要方向,低级文化的发展速度也有所增长。黄色书刊与录像成为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对于当代农村与农村下一代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对策分析

1.加强农村领导干部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

要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就要从农村领导干部的思想整治上开始做起。领导者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使农民正确认识农村文化的建设。首先,农村的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相互影响的,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文化支持,经济发展并不能长久。其次,农村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农村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大文化”的社会背景。所谓的大文化,就是指良好的社会伦理思想风气与道德风尚,以及农村教育、卫生与医疗等各个方面的配合。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要加强党政机关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各部门的正确统筹之下,有效发展农村文化。另外,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无论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要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富要办文化,穷更要办文化。

2..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之所以农村没有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因为农村没有充足的经费去建设。因此,加强文化观念的转变,增多渠道进行经费的筹集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首先,国家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拨款。其次,要加强社会筹集资金的力度,最后要注意农村自身的资金积累。国家的拨款是有限的,在我国社会经济不尽发达的今天,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拨款数额不太可能有大的提高。而社会资金的筹集则不同,农村管理者要重视起社会的作用,加大社会资金的开发力度。农村更加重视自身的积累,利用农村的经济发展成果来作用于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村每个季度或者每年可以在经济成果中拿出一定的数额,来进行文化市场的扩展与管理,在农村兴办起文化产业,利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当代农民的文化生活。

3.加强农村特色文化的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要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以文化建设来促进经济建设工作。农村文化的建设品牌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相同之处,农村可以利用文化来对外扩大农村自身的宣传力度,对内可以加强农村的凝聚力与自信心。农村管理者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从农村的传统习俗等角度入手,打造一个良好的农村企业文化品牌,使农村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给予农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动力。其次,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相关人员与机构的团结与协作。近些年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但是,也有农村出现发展不规律的群体。对于这些文化群体,农村要进行有力的引导与支持,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可以从中选择具有文化建设促进意义的个人,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者,为农村文化建设融入新的血液。

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的发展可积极作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以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入手,希望以此来规范农村领导者的文化建设观念,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使农村的经济发展获得有效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敬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11(08)

[2]秦海燕.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11(04)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

低碳经济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下,运用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有效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温室气体以及各类污染物之排放,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充分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有效缩小城乡差距的具有根本性的措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低碳经济愈来愈受到关注的新趋势下,怎样进一步地进行积极响应,让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面貌均实现向低碳化的转变,这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之中,要从低碳经济背景来考虑,全面彻底地转变目前的农业生产发展形式,切实降低农业生产当中的碳排放量,从而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致力于发展具有清洁、低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等特点的现代低碳农业,从而走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

1新农村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引领,运用技术、制度、产业转型等各种不同方式,尽量控制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所产生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之形态。新农村低碳经济则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大力指导之下,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不断加快农民群众生活低碳化的进程,通过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持续降低农村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改善的双赢目标,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新发展。

2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在世界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产生,要求人类的能源消费、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实施变革,从而适应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且还能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促进社会公平。打造低碳型新农村,事关人类发展以及社会公平。如果还要对已经相当有限的非再生能源实施过度开发,就会侵犯到后代子孙的切身利益。所以,一旦不实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对于高消耗与高污染不进行控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会导致能源的枯竭。(3)能够统筹城乡的同步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性的方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型新农村,十分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全面处理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关停并转那些耗能比较大、污染极高的具有落后产能的中小型企业,并且不再同意设立不利于建设低碳型新农村,从城市转移而来的高排放与高污染工业企业,从而更加科学地安排农村地区的建设项目,全面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低碳型农村的发展进程,从而有效改变我国当前所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4)能够加快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能够真正地过低碳生活,实施低碳消费。要帮助农村居民提升对于低碳生活之认识,进而转变以往农村地区那些不够文明、不讲求节约的不良生活方式甚至消费的陋习,加快我国农村切实形成文明生活与消费、节约用水及用电、爱护与保护环境,从而创建出文明农村与低碳农村,展现出新农村文明之发展。

3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健全新农村低碳经济制度建设

低碳经济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定要强化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建设,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体制与机制上的全面保障。笔者建议对新农村低碳经济项目的开发施行免税收以及信贷优惠等政策,从而指导农村地区各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的结构。同时,还要不断加快对于新农村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产业化发展等各相关领域的立法等工作,对于不利于我国新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要视情况分别实施清理、复核或者修订。要健全完善能更好地反映出市场供求、资源稀缺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的产生机制和消耗资源环境的生态补偿体系。唯有在制度上对新农村的低碳经济进行全面保障,这样一来才能具有不断发展之动力、和各类突发事件加以抗衡的力量,才能让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趋向加以发展。

(2)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以提升新农村低碳经济水平

因为低碳经济完全代表了今后实体经济之发展趋向,低碳技术的需求量相当大,而且盈利能力相当可观,这是新投资机会以及投资的新增长点,一部分企业也会增加该部分投资,从而努力追求能够得到比较高的投资上的经济回报。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加大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运用上的投入。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性工程,企业与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也具备了持续性。这一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规模相当大的投入,能够运用乘数效应真正发展为切实带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在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企业与政府的投资放大效应变得更加显著,所以,对于经济所具有的拉动力也变革更加明确。为了更好地应对低碳经济之需求,从而实现政府所提出的节能、减排等相应的目标。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切实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乘数效应,新农村建设中的各行各业均一定要全面淘汰那些过于落后的设备以及技术,积极运用切实符合低碳型经济需求的新型设备以及技术,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广大企业一定要不断加大在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经济发展绝大多数均是依靠政府加以帮扶的。当然,新农村低碳经济的极大发展,一样需要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这就应当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并且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3)积极倡导新农村低碳生活方式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以及村容整洁,这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为此,不但用发展比较的低碳农业的之产。如此同期,还应积极倡导低碳化的生活形式,所以,十分有必要再从农村生活上来解决低碳经济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低污染是低碳生活方式中的最为鲜明的特点,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从而能够达到当地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全面改变不顾及到当地的能源消耗,不估计到当地的生态成本,不顾及到公共利益的那种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为此,应当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以及沼气等设施。同时,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注重于节约,积极推广垃圾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处理手段,真正让低碳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低碳能够承载我国新农村更加美好的明天。二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物质。应用运用再利用机制,从而让废弃物能够变废为宝,合理降低各类物质之输入。比如,可以将沼气建设和厨房、厕所改造相互结合起来,运用生活垃圾以及牲畜粪便等来发酵与生产出沼气,运用沼渣来为农作物进行施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当地的碳排放,还能节约当地农民群众的开支,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能够引领农民群体过上现代低碳化生活,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所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让低碳生活真正成为推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巨大动力。

(4)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农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可持续方式来合理地运用资源,从而避免对于资源以及环境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形成一种能更加有效地维持土地、水、动植物遗传基因等资源,不会导致当地环境退化,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一种现代农业技术。也就是说,可持续农业技术应当表现出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适宜性等特点。一是要积极发挥基因工程、新型耕作以及资源再生技术等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可以把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之中,从而生产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蛋白质资源的匮乏状况。要运用遗传育种、克隆等新技术,积极培育农作物、畜禽、水产等新品种。要运用生物固氮技术,从而让农作物能够直接运用空气当中的氮来降低农田中氮肥的使用量。要运用计算机以及卫星定位等技术来积极发展精细农业。要运用我国极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来创设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农作物能够实现早熟与早产。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在生产生活当中运用节电、节油类农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等。

4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准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在低碳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究我国新农村低碳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要努力改进自己的生活情境,这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大保障。有鉴于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展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以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具备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新荣.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学解析[J].生态经济,2009(2).

[2]姚洋.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J].绿叶,2009(11).

[3]雷雯.低碳经济:农村发展的新视角[J].乡镇论坛,2010(5).

[4]吕植.低碳中国的希望在农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6).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问题;举措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也就是说,三农建设进程下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些亟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以逐步凸显,如土地利用不当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逐步激化,进而给农民生活带来困扰。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本建设。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建设进程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1.1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缺乏约束性、农民基本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前看来十分普遍,同时征用范畴也未能具体明确,征用范畴较广。尤其是现行征地体系机制中,土地征用的实则所有权已经国家所有,即由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归国家所有,从此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生产工具被逐渐剥夺,进入了以自身劳动力输出的人口就业范畴。虽然农民主体理所应当的收到了一次性土地补偿与后期安置补偿,但是当前看来农民主体的社会保障也明显不足,农民土地被国家征用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

1.2农村土地所有权法规条例界定不清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条款主要存在于《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等几部重要法律之中。这几部法典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然而,这些法律中或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所有权主体,或虽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却存在多重的权利主体法律界定,造成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困难。

1.3土地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弊端、资源流转与流动规模受限

改变农业经济生产现状,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下,作为土地权力所有者的农民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是使用权与收益权,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权益根本没有直接兑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土地处置权根本难以保障。也就是说,农民土地处置权限逐步丧失会使得土地规模流动受限,进而直接导致农民土地占有量不足,影响基本农业生产量。同时,在不能获取有效经济补偿的形势下,不少农户肯定是不愿意放弃自身土地所有权,进而促使形成了土地资源闲置与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

2新农建设背景下农村举措

2.1明确权利主体使之土地所有权能够公正平等

结合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来看,首要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征收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完善问题,以此才能在实行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实现成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问题要结合实际并从长远角度看起;即做到切实维护农民主体的切身权益,就要真正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受益主体是农民。具体来说,应当重新修订国家土地征收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统筹规划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性问题,以此才能逐步激发更多公平有利的土地权能。如延缓土地承包期限,进一步提升农民主体的土地生产经营观念,避免因公务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承包权脱节问题的发生,即不仅要保证农民土地权益要与国家实现同等公平对待,还要能够认真贯彻与长久坚持土地承包机制相关的惠民政策。

2.2建立制约体系机制,确保征用土地范畴合理

现行农村土地体系管理机制下,农业用地如果被国家征用一般所实行的模式是“国家征用—政府批租”。而在当前产业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体系管理模式势必会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使得征用的农业土地征用范畴制约职能作用弱化。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当维护土地征用所应具备的公共权益,如果是政府用于国家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而必须征用的土地,可以合理设置征用土地范畴及规模,避免或严厉打击非公益性质的征用土地行为发生。也就是说,在满足土地集体所有权益及国家所有权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大范畴的地方土地使用就不再仅仅单纯依赖国家土地,而应当建立明确市场机制,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从而才能保证土地供需的制衡,真正体现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3转变政府基本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对于政策政策的贯彻与土地基本管理职能的发挥,应当着重考虑土地所有制的差别问题,即避免由土地所有制差别引致的土地权益二元机构的形成规模继续壮大。也就是说,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初级市场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和流转市场,同时政府应退出土地经营职能,树立土地管理的“裁判员”角色,转向土地的规划、管理以及市场的监管与调控等,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作用下,三农政策顺利推行势必会提高土地征用管理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农政策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广大农民主体等多方群体共同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推动当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改革相关的重要内容,从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与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周镕基,程强然,陈伟.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4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经济经济管理措施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农业建设工作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日益丰富,农业经营活动也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因此,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更符合了时展的新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和体系过于传统,不够完善

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过于传统,难以满足新农村发展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因为农村资源所占比例较小,所以相较于现代化城市,其经济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因为其落实力度不够强烈,导致其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管理人员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若是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部分财务管理者未能依照相关制度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那么仅凭记录的相关财务数据信息将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和深化。另外,未经过严格核查的财务数据,其真实性和有效性有所欠缺,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管理意识不够明确

由于农村建设水平的制约,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多数管理工作均是依靠人工而开展的,数据信息的记录仍沿用传统纸笔记录的模式。即使信息全球化也被提出多年,但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使其难以适应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已经走入各行各业,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引入了财务信息化设备,但实际上,其使用率较低,经济管理人员仍采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财务数据信息的整合和管理,其管理效率较低,制约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部分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其重要性和作用没有深刻理解,老思想、旧观念制约了他们管理理念的创新,未能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相关制度难以落实,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所欠缺,其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农业经济管理队伍规模较小,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相较于现代化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导致农业经济管理队伍规模相对较小,其成员的业务水平均有待提高,例如,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较为薄弱,难以实现财务数据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制约了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优化。

除此之外,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缺乏岗位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其财务等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现阶段,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优质化和高效化,管理人员应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其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管理者还应更新管理理念,培养与时俱进的农业发展观,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强化,同时,还应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农科技术,促进农产品的多元化生产。

(二)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促进其产业化、信息化发展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政府增强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还应颁布相应的政策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根据实际成立农村合作社,重视农产品的多元化加工生产,建立绿色产业园。针对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应尽力给予支持帮助,维护农业经销商的经济效益,促进多方合作共融。

除此之外,还应强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加大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力度,促使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并将相关的农业信息化知识在广大农村进行普及和宣传,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三)强化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现阶段,强化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是优化其工作的主要途径,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阶段性的组织队伍成员参加教育培训活动,使其明确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5],同时,还应加强经济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在日常经济管理工作中,能够端正自身工作态度,认真、规范的进行管理工作。另外,还应为其提供业务知识交流平台,促进其业务技能的提升,培养其创新思维,使其拥有适应时展节奏的先进管理意识,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优质、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促使农业经济的提高,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管理方案,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理念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提升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达到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和深化的目的,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188-189.

[2]张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35(22):199.

[3]肯四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43-143.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5

关键词:传统建筑历史文化新农村建设

衢州地处浙西,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近年来以“保增长、促转型、重民生、激活力”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谋划“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工作,更是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民生发展,打造生态富美乡村等”作为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课题。衢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许多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形成了和美的人居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具备传统文化背景的村落建设策略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一、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

传统聚落和民居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其地理环境特征,表现了该地域居民的共同心理特质,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社会形态发展。衢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聚落和民居反映了因地制宜、象天法地的思想,强调了“择优而居”和“天人合一”的理念。

1.1村落遗存现状

衢州“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其建筑风格糅合有闽、浙、赣、皖的成份。其地域内遗存有大量传统聚落,知名的有江山廿八都、清漾,开化霞山,常山球川,龙游三门源等等,其余不经名着更是不计其数。

历经战乱与浩劫,传统聚落受到了很大破坏,尤其是许多优秀建筑装饰构件被糟踏得面目全非,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族谱被付之一炬,许多非物质遗产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失传;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盈实的居民向往城市生活,对传统文明认识不深,乡镇规划建设制度不够完善,等都导致了农村拆旧建新的风气日盛,致使传统文化又遭到了新一轮的“轻视”。而除了廿八都等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一定的成就外,衢州大部遗存正处于消亡之中。

1.2地域传统的保存

传统建筑有异地拆迁,集中统一安置重建的保存方式。这种模式的杰出代表是安徽潜口古民居群,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附近的十座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一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明代山庄。浙江龙游民居苑也是异地搬迁保护文物工程的示范点,把散布在县境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优秀古建筑,集中迁移到民居苑,实行异地保护。

上述模式并非是最后的办法,往往容易失去其灵性。建筑、环境只是物质的载体,而世代聚居在这里的居民才使得其内涵得以延续,使得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得以相依相存。对传统聚落和民居的保护应尽量做到开发利用,坚持适度的原则,客观评价传统聚落和民居的人口承载量,使居民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村落规划设计与单体建筑设计创作中,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间构成、环境意识、形式表达、装饰艺术、聚落空间的形成(场所精神)与社会适应等都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源泉。

二、传统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生态规划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规划,而这种规划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是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规划是传统规划的发展,其着眼点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现存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后拟定规划建设方案。传统聚落的建筑文化内涵经过提升,可以成为新农村规划设计的重要源泉,在汲取其营养后,可以改观现状。近几年,经济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些有条件的村落做了详细而现代化的集镇规划,但其新的面貌基本上已是现代小城镇的格局,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太多考虑原有村落的延续,新的建设工作往往是在拆旧建新的程序中粗放地完成。尚未作整体规划的村落,居民视自身财力自行拆建或局部改建任意为之,污废水的排放未经设计,原先蜿蜒流经村庄的溪涧已成了“排污渠”。经过人为的改造和岁月的风霜,许多优秀的古村落已逐渐失去了其往日的和美。

2.1地域传统的保存、创新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传统聚落和民居地域传统的保存,因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深入细致了解历史肌理、居民生活习性,以政府为主导,坚持整体性规划;鼓励居民自发参与,提倡动态保护传统村落遗存,保存的同时应满足居民的生活,应在尽可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的前提下,对传统予以保存;根据“环境承载量”评估准则,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和保护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开发,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域传统的发展需要表现在其历史上的延续,这种延续性可以加强聚落地域特征的确立。新的聚落环境的发展与塑造,一方面要考虑传统的“再现”;另一方面也要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形式与功能。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间构成、环境意识、形式表达、装饰艺术、聚落空间的形成(场所精神)与社会适应等都可以成为新农村设计的源泉。理解传统聚落、居住空间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工作,可以为当代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提供许多宝贵借鉴并能启发灵感。在研究如何拾遗、保存的同时,发掘深层次的传统建筑内涵及其质朴的环境观念,结合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发展自身的村落特质。

2.2新农村建设与景观生态规划

传统的农村居住建筑大都紧邻而建,巷道窄小,空间拥挤,或有个别院落有些拼块绿地,少有公共景观廊道和模地。近几年,许多村落由于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又兼用地紧张,连最后的几片池塘也已经填平挪作他用。周围田园山林的确给村落提供了足够的绿化和新鲜的空气,但这种无序的自然只是初级景观,并不能取代村落环境内部的景观规划与建设。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也图1球川村口-塔

是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有着明显的边界。通过景观生态分析、评价、设计及景观生态建设可以使得村落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有着传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其选址一直重视风水理论,虽有糟粕部分,但也不乏精华。如“山绕成球、水汇成川”的球川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山谷里,与外界的通道盘绕在山岗谷地间隙,富有灵性的水从四面汇聚到村南的溪流,村口处的一风水古塔保存完好,不仅成为村落的地标,更是居民精神的寄托。又如西安高腔发源地严村,其水口作为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先民在江岸转折处垒图2严村水口-樟树湾的远景和近景

土成坝,如今坝上十数株古樟树枝桠相连,遮天蔽日,此水口因名之“樟树湾”,每逢农闲节日,全村老幼欢笑聚首,其乐溶溶,如今依托江水、古樟、古戏台,村民们兴起了“渔家乐”,办起了“乡村大舞台”,连“央视”也闻“风”而来。又如黟县宏村,将自然水系予以出神入化的运用,将水圳、月沼、南湖等比作牛肠、牛胃、牛肚等生命系统,而实质上即为村落公共景观廊道与模地的典范,不仅为村落提供了连续又开阖的景观,提供了潺流不息的脉动,同时为村落改善了生态环境,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等等,不胜枚数。

在有着良好传统景观环境的村落,在进行生态评估后,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景观遗存,继续发挥其唤醒历史记忆和愉悦人们情操并改善生态小气候的诸多功能。然后,依托传统,在充分考量各种因素后,再进行村落景观规划设计,才是比较合理的模式。

三发展村落生态旅游

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村落,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往往图3黟县宏村南湖

将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农家乐”作为生态旅游的典型,的确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但也伴随着较多的负面影响。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与传统概念的旅游相比,新农村生态旅游活动往往在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背景下展开,其开发生态旅游的唯一目的是依托历史资源,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现有开发模式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在村委组织下的自发经营模式和将村落资源对外承包模式。前者,由于开发者整体规划设计素质不高,缺乏全局性的考虑,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不自觉地破坏了历史遗存,同时对环境承载能力估计欠缺,对村落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后者,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常常流于形式。

生态旅游的开发极具专业性,而传统文化背景的村落由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需要整体策划,在旅游设施、项目、服务等诸多方面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更强的专业性。固然,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但是通过合理的引导,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感悟甚至教化的作用,这就需要结合专业、尊重文化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只有在充分发掘出传统聚落的景观旅游资源,结合现代生活与旅游业的发展,采取保护、改善、整饰、保留、拆除和重建等保护整治综合措施,重朔历史形象,才得以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6

关键词:新农村;村庄规划;社会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新农村建设及其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内容。建设新村镇是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清洁安全的生活饮水、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近几年来,为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新农村规划,具体有村庄布点规划、镇区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专业性规划。新农村规划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原则,这一原则对新农村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这些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策略

(一)空间布局规划

村庄从形态集聚性角度可分为集中式布局、分散式布局。集中式布局为现有大多数村庄布局,是村庄按照历史发展肌理形成相互围合、集聚的空间,具有强烈的向心性以及地域感。开敞式布局主要是由于地形或农业耕作半径等条件形成的村落居住点相互间由自然环境相分隔的多村居组团的布局空间。但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从地域特征上可归类为平原式、丘陵式、水网式三类。对于这三种不同的地域特征,应对相适应的形态布局策略,建构与自然地域特征切合的村庄建设布局模式。

石家庄主要为平原地区,其村庄建设形态的布局策略:依托村庄主要道路纵向展开,绿色空间和公共交流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村内几何中心位置布置;依托外部道路横向展开布局,平行于外部道路布置村内主干道和公共服务设施,对外出口集中设置;规划布置垂直于主干道的村庄主要交通干道,网络化布局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结合自然环境横向布置一至多处。

(二)乡村特色规划

乡村规划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具体来说,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期,应重视并切实作好规划调研工作,挖掘出村庄特色。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做到:(1)注重对村庄周边自然景观环境整体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延续村庄与山水田园相互映衬的格局,避免“不城不乡”。(2)注重传承地方建筑特色和街巷空间景观格局,注重对地方建筑材料和传统适宜建造技术的继承与发扬。(3)保存并维护好村庄中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传统建(构)筑物,坚持村庄建设有机更新,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充分与环境相协调。(4)切实贯彻因地、因时制宜的规划原则。应充分尊重村庄的自然和历史环境,保持村庄发展的持续性,以准确客观地评价村庄的现状条件,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的时序。(5)采取征询、听证等多种方式方法落实村庄规划过程的公众参与,这也是了解和挖掘村庄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6)对于历史文化名村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以大西柏坡规划为例,大西柏坡规划整体目标: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与新经济板块,旅游强省的强力增长引擎。

核心思想:一抹红色带七彩。紧密围绕做大做强“西柏坡”品牌,通过“梳理、整合、控制、提升”,推动大西柏坡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和谐社区建设、就业与民生改善,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功能区布局:一带、三区、两特、多点。一带――环湖休闲产业带;三区――北部农副产品加工、红色旅游与教育培训发展区;西南特色种植与生态休闲发展区;东南商贸服务、特色种养与休闲度假发展区;两特――西柏坡镇、温塘镇两大特色旅游城镇;多点――多个旅游功能点。

重点建设5个引擎项目:西柏坡学院、西柏坡主题陈列馆、“原村”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实景推演、白鹿温泉高端旅游综合体。

例如在西柏坡镇霍家沟村,新建成的一大片二层别墅式新民居样式新颖、特色鲜明,更有规模、更显气派。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是大西柏坡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建设涉及霍家沟村、讲里村、西坡村三个行政村,272户,879人。小镇占地230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希望小镇的落成,将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对提升西柏坡景区的品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按照建设规划,西柏坡镇的所有16个村都将建成集新民居、旅游、现代农业等为一体的新农村,不仅可为西柏坡红色旅游置换出巨大的发展空间,还可彻底改变各村散居、散乱现状。

(三)建筑节约规划

在建筑设计中,讲究“坚固、美观、实用”的基本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也同样需要遵循实用节约的原则,减少农村社区建设成本、减轻村民经济压力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的问题.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忽略村民经济承受能力,盲目开展高档住宅区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林立。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却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反过来导致了农民积极性的下降。例如,某市在建设农村社区时,将高档别墅建设作为了主体,以新农村建设为掩盖进行别墅开发.这不仅违背了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且触犯了国家相关法规,致使当地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惨淡收场.规划工作者应该结合农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水平,设置合适的社区档次.尤其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公共建筑的出现,使建设出来的农村社区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同时又适应当地的经济负担水平。

如藁城市廉州镇五里庄村新民居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要求,将满足日照、享受阳光、保温防寒作为住宅布局的基本原则。新民居住宅采用行列式布局,多层住宅楼间距控制在28.5~35米,可保证每一户有较好的朝向和日照。为避免住宅布局过于呆板,采用了不规则的邻里空间组织手法,以形状不规则的组团绿地和游园来调节室外空间。

(四)产业规划

村域经济的发展中应以第三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从全局出发,综合组织生产力布局,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土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引进优良品种,逐步实现农业生态种植,改善生存环境。

第三产业方面: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域,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扶持发展配套服务行业,紧紧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努力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全镇整个三产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经济占比非常大,当前,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共同国力的有效体现。随着当前经济水平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正在逐步兴起,这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切实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农业生产形式,各个地区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经济形势来展开问题调查,为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1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经济管理的体制有漏洞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已经选择了更加新颖的管理模式,但还是有部分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走基层、为民众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的找寻最适合本地无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管理中的每一项任何和规定都能够应用到实际发展中去。

1.2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都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因为,部分农村人民都是住在大山里,人们的居住环境较为分散,且山区环境并不适合大量农耕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以及其他畜牧产业的生产率降低。虽然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是有部分人们无法购买畜禽的幼崽,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业生产效率低,产业链发展比较困难

要想进一步建设新农村、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小户经营为主,且由于家庭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劳动力下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虽然能够帮助农业经济建立新的产业链,但是大部分的农户不理解新型的创业模式,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小户传统农业生产的模式,大大的拉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

2.1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提升专业水平

发展新农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是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帮助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问题。另外,管理者也要更新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管理部门需要明确表示出农业经济管理者的职务和职责,鼓励农业经济管理者积极参与各个地区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农民提供具体、完善的服务。其次,要加强对管理者的考核强度,尽量分季度的来评价每个管理者的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和效果,让现代农业管理更具有现代创新性。另外相关部门要对各级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确保出现严重问题能够找到责任人,让经济管理责任划分区域更加具体化。从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以达到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的目的。

2.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制度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在管理进程中一直需要做的工作,社会经济体制在改变,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日常的实践工作中找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问题,从而进行完善,这会有效的为深化农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另外,管理人员要根据农业经济的区域特点,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专项工作,从保证农业经济结构的完善,尽可能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解决当前存在的农业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最后,管理人员要引入统一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化措施,采取更深层次的管理措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率。

2.3积极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民生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建设农业的民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尽可能的保证民众的高质量生活标准,对于农业的生产来说,任何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与水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地区所存在的蔬菜基地、经济作物等提供充分的灌溉水源。另外,轻便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交通的发达能够为更多的农作物打开销售途径,特别是对于山区的村落来说,交通的便利更能够提升民众的幸福度。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这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交通问题的改善将提升民生服务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有大部分的农户在进行畜禽养殖时候存在着更多问题,这与农村的生活条件有关。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诸如自然灾害之类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对于此情况,政府应该降低购买畜禽产品的门槛,尽可能的出台更多的补贴政策,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买到畜禽幼崽。另外,重要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实施有关的创业支持政策和方案,同时吸引投资,提高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建立农村生产网络,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2.4加快土地之间的流转效率

为确保农村地区大规模设施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政府应该加快土地流转效率,尽可能的保证每一块土地都有人种植,从而实现了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同时,为了使有关机构和人员规范农业生产模式,关于对土地的管理要实行精简规范的管理模式,让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可以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向科学化方向转变,实行土地流转机制后,国家可以用相当面积的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的选择和生产进行科学管理,而且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8

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犄角。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导向,是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做好长株潭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湖南省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也证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持续深入的新农村建设必将引发经济资源、产业结构、社会分工重新在城乡间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从而有助于改善城乡经济发展环境,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并最终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理念成为二者的自觉共识。

当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项工作的发展共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四者的有效统一。二是以保持和改善区域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深加工,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地规划、组织好各项农业生产。三是加大农村节能减排建设力度,协调和安排好资金、人才、物资等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循环利用,降低农业生产能耗、改善农村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当前“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难点

(一)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两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目标即是尽快实现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这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各项投入。而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继而成为掣肘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湘潭市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当前基层农民群众对于农村信贷资金供应落实情况反映不甚理想。327名被访者中,认为落实情况好的占31.8%,落实一般的占22%,落实情况差的占46.18%。2006年以来,辖内县域(以下)网点数减少了10%;而近三年全市农业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正在逐年微降的事实,表明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并未明显增长。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008年末的农业贷款余额仅为0.23亿元,近三年的年均降幅超过了50%。除农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增农业贷款已连续两年为零。此外,即使是在县域地区,信贷投入非农化倾向依然明显。截止2008年末,辖内韶山、湘乡两市的非农贷款占比分别为47.6%和51.8%。即使是刚刚成立不久的湘乡市村镇银行,为保证即期收益,贷款的“非农”化倾向也已初现端倪,脱离了农村这一立足之本。2008年,该行一成立即向湘潭碱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占该行当期贷款发生额的27%。时至今日,该公司依然是村镇银行最大的信贷客户,单户贷款风险集中度达到20.2%。可见,无论是从供给主体、规模还是结构来看,农村仍然是金融发展中的弱势。

(二)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与资金供应品种单一的矛盾。从贷款对象来看,在“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中,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同时也不可忽视传承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中所蕴藏的巨大活力。就需求本身而言,大中型农业产业项目多采取土地、设备、房屋等传统抵押手段获取贷款。与此相比,小农经济的个体需求差异和融资欲望则表现更为明显。伴随着近年来国际初级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小农经济的贷款需求渐有抬头趋势。但从现实来看,目前的小额农贷实用性不强。有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证发放率为64%,其中71%的农户实际获得了银行贷款,综合估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际发放率仅为45.44%。同时,小额农贷的质量不高。短贷长用、借新还旧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近年来农村劳力举家外出务工之风盛行,农信社的农户贷款因到期找不到借款人而形成不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均严重阻碍了农户贷款的发展。

(三)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缺失的矛盾。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存款、贷款、结算三个方面,然而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所提供的服务有限,无论是从服务设施还是服务质量而言,都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一是服务硬件设施不齐全。截止2008年末,全辖累计投放县域的poS机仅为218台(平均每万人一台poS机),其中县城170台,乡镇48台。全市各级乡镇及以下基本无atm机,以红色旅游胜地韶山为例,其主要景区内的银行营业网点仅农业银行、信用社各一家,atm机仅农行一台,游客存取款及消费均不方便。在部分乡镇的农信社,至今仍沿用早已被市场淘汰的386、486的台式电脑进行业务操作,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不利于保障资金安全。二是服务的公信力不足。仍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因为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度不高,目前农信社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在大部分银行无法得到贴现,这严重阻碍了农信社票据业务的发展。四是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目前农信社的中间业务种类仍以传统的汇兑结算、银行卡、业务手续费收入为主,业务创新基本为零。2008年,全市各农信社的中间业务收入1126万元,占其贷款利息收入的2.1%。

三、当前“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关键点

(一)拒绝高能耗的“现代化”。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各项成本,包括购买农药、化肥、良种、机械、水利、电力、信息等支出占到了农民收入的60-70%,这种高能耗的现代化农业极易受到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自去年伊始以猪肉等食品为核心持续上涨的Cpi数据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湘潭市作为一个养殖大市,近年来由于养猪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严重。抽样调查显示,当前认为农村生态环境一般的占36.05,认为农村生态环境差的占26.58%。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首先就必须摒弃这种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在提供信贷时注意规避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有助于保证其信贷收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消除供求信息的不对称。农户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多数体现为银行的资金供给与农户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多形态化的资金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没有办法了解农户的贷款需求,农户也不可能拿出详尽的贷款信息报告给银行,最终导致农村资金要素匮乏。对于这一点,加强与农业协会等专业组织间的协作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通过积极参与协会及其成员的生产、服务、营销和分配等各环节操作,及时沟通资金供求信息,不仅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社会化、产业化纵深发展,同时还能借助协会集体监督的力量,较大限度地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三)“并举”而非“独大”。我们注意到,尽管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的相继成立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利好,但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实际上仍以农信社为主,市场中的资金供求失衡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从而导致了直接融资主要是民间借贷资本的继续发展壮大。存在即为合理,当前民间借贷市场尽管仍存在诸多诟病,颇受专业置疑,但不可否认其方便、快捷的融资方式对于缓解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压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不可一味的打压控制。在湘乡市张江村,全村400余户居民的年均民间借贷总额达到2000万元,这其中当地政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初村政府在寻求贷款未果之下,以下达借款指标的方式,鼓励企业以月息7厘的价格向村民借款。因为有政府的全程参与和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营运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监督;而有了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也尝到了发展的甜头。2006年,张江村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双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一结果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银行信贷投入,张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可见,在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供应主体不足的情况下,单纯依靠银行来增加支农投入并不现实。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以银行机构来示范、带动民间借贷市场业务健康发展,通过民间借贷市场影响银行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增加有效供给,形成良性互动局面方为上策。

(四)“扶贫”与“帮富”齐抓。目前,受利益趋动,农村金融市场上“穷人追着贷款跑,贷款追着富人跑”的现象依然明显,这不仅背离了农信社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矛盾,不利于“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新改进和制定适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信贷指标管理体系,适当降低农业贷款门槛已成为必然。在既要保证农信社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也要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必要的资金供应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客户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融资服务方案,以满足客户不同程度的信贷需求,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信社灵活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完善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也是推动“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四、对“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突破口,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小型银行、社区银行、农民银行。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三农”的力度,推进农业银行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巩固和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邮政储蓄银行的涉农业务范围。以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组织为突破口,寻找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

(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执行力。“天下之事,行之贵力”。一个团结协作、政通人和的工作团队,是决定机构能否长期赢得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机构的内控管理和考核机制,完善业务监督,自上而下推行执行力精细化管理,通过制度约束和正面激励等措施强化员工乃至整个团队的执行力。二是严格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合理业务定位。根据“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打造名符其实的“农村”品牌,加强对高新农业、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等深加工农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避免信贷投入跟风和重复浪费的现象发生。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9

关键词:新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和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属于基础设施类,是为引水灌溉等服务的设施,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更加能够凸显基础设施的服务型。但从目前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小型水利工程职能的发挥,对资源也是严重的浪费,为了快速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得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加合理、坚固,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关系农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资源,在建设的前期、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都会有水利工程部门负责监管是施工,在建设结束后也会有相关的只来那个监督管理部t对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是否按照预期的规定进行验收。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下这样一种现象普遍的存在和发生,在工程验收之后,水利工程就无人再来考察,对存在的问题也没有人解决,处于一种无人管辖和管理的状态。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是饮水、输水和配水的过程,大多数农民都是使用配水的过程,而饮水和输水经常是村民集中使用,大多数问题就出在集中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大家纷纷逃避,导致一旦出现损坏,就无人修葺的状况。建筑商只负责工程的建造,一旦出现问题就不知道去找什么部门进行维修,严重的影响了周围农民的使用情况。这问题就出现在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售后维修安排不得当。

2.管理职责不明确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就导致了,管理责任的无法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和检测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单凭一句,这是大家共同的财产,要一起保护和使用,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各村之间也无法花粉囊责任并且出现了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各村都不愿意出钱维修。责任更加无法落实到个人身上,并且个人也没有相关的技术水平进行水利工程的维修和保养检测工作。这人的不明确导致了水利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搁置不能使用的情况,很好的便民水利设施就形同虚设。

3.农民观念有待提高。农民有一句谚语:农村就是靠天吃饭的。他们认为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不如季节性的雨水来的有用。农民经常对水利工程存在疑虑,具体对与农业生产和灌溉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以及发生水旱灾害的时候能否起到排解水患和环节旱情的作用,并且农民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剪投入与能否带来响应的价值效益存在疑惑等,诸多方面的疑虑是农民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与使用存在观念上的不信任感。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友谊项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观念问题。如果农民认可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一定会大力的支持,从监督使用以及修葺上。如果没有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需要普及农民的思想,可能是难上加难的。想要在农村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1.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明晰责任

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和相关的责任明晰是发展小型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如果制度不完善,人员责任不落实,人们自身的惰性就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对于水利设备的使用也不会倍加珍惜,出现使用操作不按照规则,出现问题没有人上报修理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明确了修理的责任负责人,避免了出现故障后,找不到管理部门修理的问题。这样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在水里工程引水、配送以及输水的过程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这样水利工程惠及的百姓和农业将会越来越多,能够促进农业的生产。

2.普及农民水利工程的优势作用,以及引水、节水的理念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更关注的是那种渠道或者措施能够带来较快的效率,这也就决定了农民认可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为此,小型水利工程的宣传部门应该向农民降水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以及能够为灌溉待来诸多的益处。水利工程是政府出资为农民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的生产用水等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一旦出现含情时,农民的农田灌溉能够得到缓解。只有普及农民的思想,在思想和行为观念上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才能收到农民的保护和支持与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的惠民作用,使得小型水利设施得到更好的发展。

3.加强水利工程的招投标管理

作为政府监管部门要严格加强水利招标的制度,对于不具备施工的单位和存在不合格隐患的单位要杜绝,一次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设计的周期。开展招投标的项目管理应该公开、公正,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能够使得更多的单位进行投标,要避免出现私下协议、由于不正当关系承包等问题的出现,这样极在脱离监管部门的管理时,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严格管理招标和投标的问题,保证工程施工单位具备施工的条件和安全措施,在后续的维护和维修保养方面能够给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篇10

关键词: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功能诉求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04-02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时代化的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根据时代的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角度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并最终把我国的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概念,而“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需要建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之上,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全新理念指导下对农村进行的一次全方位的农村综合调整变革,以此为起点它将对我国农村各个方面建设和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我国农村各个方面建设和发展也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美转变。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和意义。从我国农村当前的建设情况来看,远程教育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和远郊的发展现实,有效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在城市和乡村发展与建设中的作用是有效实现城乡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前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远程教育的研究,本文认为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掘。

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仅可以使得高等教育更加公平和地方化,且可以使得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演进

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复兴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之一是通过保证农民享有同等良好教育的机会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然而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建设来看,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的条件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软件设施来看与城市教育质量相比都远远呈现出滞后的状态,同时农村教育的发展也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背道而驰的趋势,这与我国所提倡的教育公平公正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严重偏离。而教育的公平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之一,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始终坚持落实农村的教育公平、提供农村充分均等的教育机会,从而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相互和谐发展,并实现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发展的初级目标,并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加公平和地方化,且可以使得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演进。

在当前形势之下,我国可以通过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施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农村普及化,从而打破我国传统教育的局限、解决农村教育滞后城市教育问题以及农村教育背离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等,有效地推进农村教育实现突飞猛进稳定的发展[1]。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以其本身特有的优势,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和瓶颈,是缩小我国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在结合当前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建议的基础之上,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普及的重要途径之一[2]。

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使农村的人才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批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突出的人才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人口质量和劳动力素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的源泉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力建设主体,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的高低、职业技术能力以及企业管理和经营能力等。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遭受着农村教育、文化、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边缘化,与城市的建设支持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待遇,从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显现出严重的缺陷,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3]。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的背景之下,农村远程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等成为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作为我国教育最薄弱环节的农村教育无法满足培育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同时由于国家政策激励机制的缺陷导致农村就业拉力缺乏,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积极性严重受损。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将优质教育延伸到农村,可以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科学技术能力、信息素养等,使农村的人才得到更好开发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批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突出的人才,从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困境。

三、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信息建设

国家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农村的现代化信息建设并加快现代新农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加大农村在信息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并从农民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着手来培养新一代的具备现代信息化素养的新农民。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训可以通过农村有意识的教育使得农民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社会中提升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而农民在现实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主要需要习得检索、分析、接受、消费信息和生产信息的能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依靠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给农民提供一个信息素养习得的良好平台,使得农民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以及信息运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同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最大化农民的学习和教育能力,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并实现农村政治建设的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可以发挥远程教育的技术培训作用,增强农民群众致富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经济建设;可以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发挥其文化宣传作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文化建设,跟进全球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潮流。

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通过农民就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8亿,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占50.3%,高中以上文化占12.4%。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比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0.2年少了近3年。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文化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占有整个农村劳动力的比例高达76.4%。而在加拿大、荷兰、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接受过劳动相关技能技术培训的占有整个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均高达70%。可见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能力仍然偏低,这将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4]。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工学矛盾,更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内在学习需求,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各个方面的特点对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可以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快捷化的学习途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对农民工转移前与转移后的教育相结合、学历与非学历课程相结合、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来提供就业与未来职场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等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就业形势和就业需求而言是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来提高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水平以及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也表现为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的实现情况。因此,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实现情况以及具体的实施效果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需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人力支持、资金支持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将现代农村远程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口,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教育公平和人力资源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潘捷军.论高等职业教育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8,(4):44-47.

[2]孙长忠.试论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9,(9):55-59.

[3]张珠龙.新农村建设与远程教育支持[J].成人教育.2007,(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