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动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4:46

城市发展动力篇1

关键词:动力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

基础设施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外延上看,基础设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通常包括能源系统建设、水源系统建设、交通系统建设、通信系统建设、环保系统建设和防灾系统建设六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显然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观念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的城市建设项目,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缺乏整体性和长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在为各地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之后,往往被抛弃,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和不同阶段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支柱

基础设施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从物质生产领域中分化出来的专业化产业部门,它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国家和各地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地开发城市土地资源,辅之以配套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地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城市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加快了城市的资本积累,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二)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标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般的产业,它不仅仅为社会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从事一切生产和生活的一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城市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有合理的空间布局与之相配套。合理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两个方面,它们都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有规划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为城市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能够引导产业迁移,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城市人口分布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将会不断减缓,郊区和卫星城建设将会更加顺畅,这将有助于形成城市各区联动、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布局。

(三)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护卫军

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够保证基础设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反复扩建,这有利于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城市在规划产业布局的同时,应注重加快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能带来巨大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应,但它却是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守卫军,城市的环境得到保护,城市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城市的各方面才能快速、和谐地发展。

(四)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城市品牌就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核心概念。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品牌的建立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是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首先,合理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品牌,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一个城市要想改变其城市面貌,往往要从加快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这样做既迅速又有效,于是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树立城市品牌的制高点,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地不断完善,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的形象将焕然一新,城市的品牌也将随之树立起来。

二、新时期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的规划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云南各地积极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城市基本框架,改善了交通,美化了城市环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云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云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新时期云南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了城市核心作用的发挥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正是导致云南省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核心带动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昆明市是云南的省会城市,理应承担起拉动全省发展的职能,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却一直限制了昆明市的发展。当前昆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左右,这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属于规模比较小的。同时,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规划,许多基础设施年代久远,现代化水平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城中村”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也不利于昆明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维护。昆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云南省就失去了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制约了云南城市的整体发展

当前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城区和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导致各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最终又限制了城市整体的发展。许多城市主要基础设施都布局在城区,大量的产业和人口也聚集在此,但是城区的发展面积有限,这必然会形成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加大城区的环境压力,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城市要不断向外扩展,但是目前郊区缺乏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低,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扩大。同时,各区之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城市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城市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

(三)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缺乏整体性和继承性,不利于旧城在发展旅游业、树立城市品牌方面发挥作用;新区建设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资金投入有限,出现了新建区分布散乱、数量多、规模小和土地利用率不高、工业用地空置、闲置较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无法显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时期、高投入的项目,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发展平衡的基础上,否则将付出巨大的物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交通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

云南省由于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交通建设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的交通建设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云南省的交通建设仍比较落后,适应不了新时期云南省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云南省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能够增加云南的财政收入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云南各旅游城市、各景区之间的交通不便利。各地之间的交通以公路为主,道路质量的低下导致旅游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云南省仍有不少地方没有公路,人们出行仍靠步行和马驮。缺乏交通建设这一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必将缺乏充足的动力。

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南城市新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往往反映着一个城市及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和观念也必须不断创新。我们必须站在推动经济发展、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的高度布局和发展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统筹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大局观念,必须从整个城市和地区的利益出发进行规划和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限制了云南城市的协调发展。政府要着重加强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升级和人口迁移做好准备,促进城市协调发展。为此,云南省可以借鉴国内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厦门市是我国沿海著名港口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厦门市通过改善岛内、岛外交通,完善岛外和新建区的公共服务,实现了产业升级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目标。为此,云南省必须合理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以便完成新时期云南省的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特色

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因素,建设既有本地特色又与周围城市交相辉映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风格,这样既能加快城市发展,又能与周围城市相配合,加强区域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大连依据其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特点和城市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的条件,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原则,大力发展交通、通信、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和宣传,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大连的城市形象璀璨夺目,城市品牌和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云南省的有关城市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也必须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定位加以规划。昆明及其周边地区是省内的优先开发区,为此应加快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和人口聚集做好准备,承担起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职能。云南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是全省的限制发展地区,今后要加强绿化、退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产业和人口向省内其他地区迁移。省内的其他城市,要利用濒临东南亚的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兴建工业园区,加快支柱产业建设,承接产业和人口的转移。

(三)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现代交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也是今后可以继续大力发展的绿色产业。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相关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加快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壮大,并拉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云南省要想有新发展,必须解决其交通问题,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保持公路现有的快速发展势头,进一步完善民航机场布局,发挥水运补充作用,启动并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使游客往还于各景区之间时有多种快速的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同时,加快跨境交通设施的建设,为加强对外沟通,吸引外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云南省各城市以新的观念看待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简本[Z].建设部专家审查组,2003.

2、关春玉.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与制度规划[J].管理,2008(1).

3、胡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市政府合作机制创新[J].公共经济,2008(1).

4、吴永生,高珊,杨晨.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城市发展动力篇2

关键词:城市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经济竞争力

abstract:thisarticletakesthenationalrelated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indexsystemsforreference,andconnectswiththeHangzhouinnovationindex,evaluateandstudythe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ofthe15Vice-provinceCitiesthroughtheaspects:DynamicevaluationofCompetitiveness,analysisofthecoordinationbetween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andeconomyCompetitiveness,etc.thisstudywillprovidereferenceforDecisionmakingsoastopromoting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acceleratingtheeconomygrowth.

Keywords:City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indexSystemeconomyCompetitiveness

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资源与投入、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与潜力、产业科技竞争力形成的综合区域竞争优势体现。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衡量科学技术对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找出差距,认清自身的过程,有助于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提高科技竞争力。

杭州是国内较早开展科技竞争力评价的城市之一。从2001年始,课题组设立指标体系对杭州年度科技竞争力进行跟踪研究,至今该研究已持续了7年。2008年,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课题组对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研究对象确定为15个副省级城市。

本研究对2007年度深圳、广州、杭州等15个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以期为各城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科技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指标体系设定

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参考科技部2003年新修订的科技进步监测体系和《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特别是实现和杭州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的衔接,课题组在沿用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对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指标进行了修正,主要是舍弃了科技论文指标,增加了科技活动人员、发明专利和高新技术出口指标。

2.城市科技竞争力动态评价

2.1科技竞争力综合排名分析。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对2004~2007年度15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

2.2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分析。以15城市2004~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各项指标年均增速反映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

对15城市各项指标2004~2007年年均增速打分,设年均增速列第1位的得15分,第2位得14分,第3位得13分……依次类推,第15位的得1分。最后以算术平均法得到各城市的指标年均增速综合得分。

统计显示,2004~2007年15城市科技进步得分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有宁波、武汉、济南、青岛、杭州、厦门,其中以宁波增长最为迅速,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将近30%。历年科技竞争力水平较低的济南、厦门年均增速较高,显示这些城市正在加大力度,加快发展。长春科技竞争力排名低,科技进步速度也排名落后,显示其科技竞争力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加快发展。深圳市、广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远超过其他副省级城市,属于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基数较大,增长速度虽然靠后,但创新能力的增长量依然很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科技创新能力的排名在第3名,而科技进步速度竟能排名第5,实属难能可贵。从表3可以看出,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而杭州的杭州科技创新能力和增长速度都排名靠前,显示杭州既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基数较大,同时还持续高速增长,科技竞争力提升空间极为广阔。

3.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

3.12007年度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城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程度情况,课题组选取一些指标对15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在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借鉴《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中的做法,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商品总值、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四个方面的因素,定义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epi)如下:

epi=0.36×GDp指数+0.24×人均GDp指数+0.24×出口商品总额指数+0.16×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指数

根据这一公式,测算出2007年度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分组分类城市经济实力强 深圳、广州经济实力较强 宁波、杭州、青岛经济实力中等 厦门、大连、南京、沈阳经济实力较弱 武汉、济南、成都、哈尔滨经济实力弱 长春、西安3.215城市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角度来衡量,15城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描述为4种类型。

第一类,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型。如深圳、广州均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双强”城市,杭州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均为较强城市,这些城市的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科技对经济起到了足够的支撑作用,科技与经济比翼齐飞,其发展前景与潜力也较为看好。

15个城市中,除了深圳、广州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排名一致,沈阳2指标均排名第9。一方面说明沈阳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另一方面则显示沈阳的科技经济竞争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第二类,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型。如南京、大连、武汉、成都,其中尤其以南京、武汉为典型。南京的科技竞争力排名第4,属科技竞争力较强之列,其科技人员、科技潜力更是遥遥领先,但经济竞争力却排名第8;武汉2007年科技竞争力排名第6,但经济实力却处较弱地位,说明其深厚的科技潜力与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其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

第三类,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型。如宁波、青岛、厦门,这些城市呈现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这几个城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外资加工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科技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3个城市中,青岛的情况相对较好,而厦门与宁波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更为严重,这意味着,如果不解决科技发展问题,其长远的经济发展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积累的雄厚财力基础,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发展科教事业,提升科技竞争力,在保证科技投入的同时,着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四类,科技与经济发展均呈弱势型。如济南、哈尔滨、西安、长春。这些城市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均有待提高,发展亟需加快。

4.结论

各个城市区域特点不同,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差别较大,但总体而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竞争力,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经济越发达,其科技竞争力也比较高,反之亦然。

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当然也有些城市竞争力和增长速度都不高。如何启动一个科技竞争力薄弱城市的科技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少内陆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科技研发实力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有必要加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确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优势。

沿海外向型城市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马元三.区域科技统计与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08-22:10~12

[3]赵顺娣、孔玉生.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21:75~77

城市发展动力篇3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学动力分析的角度找出产业集群对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并根据陕西省西安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围绕特色产业建立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并对政府部门促进集群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经济学动力分析区域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理位置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似乎处于次要地位。然而,事实证明处在同一区域内的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获得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处在不同区域内的企业。这就是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纵观世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在一般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都呈现出无穷的魅力。正如波特指出的,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版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他还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由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呈现着正相关现象,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有意识地使用产业集群战略发展区域经济,或许能形成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可以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路径。

城市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动力分析及其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聚集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一)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

市场范围决定了专业化水平,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区域内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更大,随着后福特制(post-Fordism)生产方式的广泛采用,为专业化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生存机会,也使得它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

(二)交易成本降低

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不可预测性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单个企业无法也没有必要包括所有环节,每个企业不得不通过采取与其它企业合作交易形式,来获取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的交易频率不断增加,进而交易成本增加。但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间的空间接近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企业的报酬递增。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往往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制度背景和共同的价值观,使得信任基础得以建立,交易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导致监督成本和机会成本降低,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竞争能力增强。

(三)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转移费用,从而降低成本,实现集聚经济。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实现相同行业的企业数量增加,整体规模增大,进而使得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在合作基础上实现外部规模经济。通过合资、合作和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生产经营,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还可节省单位材料的运输成本;建立共同的销售中心形成零售、批发市场,降低集群内企业产品的运输与库存费用,使平均成本降低。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产业集聚在某一地区,外部经济效应就会成为新企业进入这一地区的区位选择因子,从而促进集群整体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效应。

(四)劳动力市场共享

产业集群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一方面,集群内容易形成充足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吸引新企业迁入和拥有丰富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涌入,使企业很容易获得各种类型的人才,这样单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调节所需的人员数量,减少管理成本和工资成本以及工人劳动保障等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劳动力快速流动对自身素质要求加大,也促进了信息、知识、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并增加了创新的机会。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理论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产权明晰的重要性,集群内人力资本的产权将逐步得到明晰的界定,这减轻了德姆塞茨所说的产权“残缺”,人力资本将得到更大的挖掘和利用。集群内明晰的产权界定和高度流动的雇用体制便于劳动者一般性技能的形成。由于集群内企业多从事相近产业,劳动者可就近毫不费力地转换工作,即人力资本产权中的各种权利能够自由地交换时,交易成本较低。若把集群当作一个整体,劳动者的一般性技能具有资产专用性低的特点,但相对于集群外而言,这种一般性技能就具有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的特点,由于集群外的产权交易成本比集群内高,这就为劳动者向外转移构成了障碍,使得人力资本进入集群容易而退出集群较难,这种单向的流动性有利于培养劳动者对集群的忠诚度,也激励了劳动者的不断创新。

(五)创新能力增强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关系建立在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信息和新思想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和应用。地理上的集中必然带来竞争,从而促进创新。集群本身有利于企业、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更为自由的信息传播,从而发现供给者的问题和正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中心;企业之间的持续联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改进技术、机器的适用性以及市场理念;产业集群的柔性有助于抓住市场机会采取创新行动;存在于集群内的现实与潜在的竞争压力,促使集群的创新;集群内专业的人力资源市场降低了雇员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容易建立起协同与信息机制;政府部门提供的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以及集群内的信息、技术、声誉等准公共产品,能够被集群内的企业共享。

西安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西安是省会城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信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725万人。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095.87亿元,财政总收入16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06亿元。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轻纺、医药、电子、机械、化工、建材、食品、冶金、电力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且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264.1亿元,工业增加值366亿元。比亚迪汽车、陕汽重型汽车等大型制造项目相继落户西安。全市有36个项目列入技改计划,总投资46亿元。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全民、集体、合资、个体经济共发展,城乡共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发展”的方针,形成大开放、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格局。

城市产业集群是各要素作用力的耦合,各要素系统及其内部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产业集群,决定产业的产出水平和竞争优势。西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为发展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虽然自然资源已不能左右经济发展(日本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可以证明),可这方面的优势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西安地区以及大部分中西部地区都相对缺乏资金、人才等中级和高级生产要素,缺乏产业之间的关联,缺乏必要的配套产业和制度安排。

促进西安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思路

根据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论述和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尤其对经济和市场条件都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地方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要发展产业集群,避免走弯路,首先必须以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进行规划。应根据地方经济的特点和各自特色的产业,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宜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形成竞争优势,并提出产业集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时更多地注重企业间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战略联系,更多地审视自身的条件。规划后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由于社会背景和区位的不同,也不能照搬照抄其它集群现有的经验。同时,现有的集群大多是在市场条件下自发形成的,试图通过规划来创造一个政府所希望的集群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够根据现有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来进行产业规划,产业集群才能持续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

在硬环境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内交通运输条件,对道路、桥梁、交通通信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建立完善的供电、供水、供气系统,以满足集群正常运行的需求。建立专业化产品的市场,不仅满足了集群产品正常的销售需要,更加深了企业之间上下游的联系,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发展。在软环境方面,首先政府要改变传统的工作作风。中西部地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较强,掌握着相当多的资金资源,但服务意识较弱。而发展产业集群则需要优质、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需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政府行为,从而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其次要建立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和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亲商安商的人文社会环境。同时政府要大力宣传、引导区域集聚文化的形成,破除封建保守意识,形成创新、信任与合作的区域文化氛围。

(三)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

集群中的成员企业既包括供应商、销售商及网络客户,还包括提供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的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等等,形成了产业集群的社会化网络。支撑服务部门承担节点之间的传输任务,它们高效率的工作沟通了企业之间信息的桥梁,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促进企业之间的协作,大大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特别要扶持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如咨询、会计、质量检测、物流配送等。因为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各种中介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方政府应积极加以扶持和培育。

(四)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由于产业集群中存在大量生产相同或相近似的企业和劳动者可以很方便地转换工作,增强了不同知识和技术碰撞的机会,可以在频繁的接触中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不断进步。所以政府部门应在集群区域内建立专业化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中西部地区人才储备不足的困难,一方面要积极地吸引区域外各种优秀的人才加盟,另一方面制定措施不仅要留住人才,而且还要利用好人才。

结论

一般地,产业集群由于综合了市场和科层组织的功能,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市场或科层组织所没有的整体竞争优势,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安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在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的各要素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资金、人才、市场、制度、观念等方面的缺失,一直难以形成具有核心优势的产业集群。对此,需要在充分发挥政府影响力的情况下,改善环境建设,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创新观念,这样才能吸引资本进入和增强城市对产业的聚集力,使硬环境和软环境合力增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3(3)

2.刘友金.关于集群创新优势的研究及其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3(2)

3.吴勤唐.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制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4(2)

4.潘顺东.同类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重庆邮电学报,2004(1)

城市发展动力篇4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发展史

1前言

1.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国内外生态学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科学内涵有不同的描述和表达。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类是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过程,认为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属物种支撑和维持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过程(Dally,1997);另一类是以人为本,强调生态系统服务代表着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Costanza,1997)[]。虽然两种概念对生态系统服务这一术语的文字表达不尽相同,但其内容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生态系统服务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物质基础。

1.2城市发展与城市发展动力

考察城市科学史,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都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城市作出过定义。

发展是城市固有的一种不可逆的长期动态过程,是一个城市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及观念意识变化或变革的持续的成长过程。广义的城市发展动力是指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人口与社会发展动力、环境发展动力的综合和统一。其中,产业、环境和政府不仅是城市发展动力的主体因素,还是城市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它们不断彼此适应、相互促进(图1)。

根据动力的运行主体,城市发展动力可相应地细分为产业推动力、环境支撑力和管理调控力三大类。考查这三大类下的城市发展动力,得出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宏观关系(图2)。。

2城市发展历史维度下的生态系统服务

基于不同时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将城市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讨论每个阶段中生态系统服务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2.1天然赐予:生态系统服务与古代城市发展

在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随后在印度河流域、地中海沿岸,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相继出现城市。

这个时代的城市发展,宗教仪式、文化发展成为根本动力。由于劳动力水平的极端低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城市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达到最大程度。这种依赖,可以视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天然赐予”,这个时期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依赖性最强,但攫取性最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为城市发展动力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

2.2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服务与中世纪城市

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先后进入封建社会,手工业和商业充分发展,贸易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货币开始流行,城市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人口逐渐集中到城市。同时,城市建设也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专门的交易市场和专职的市政建设管理、文化教育等机构。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开始显现,内部分工日益深化,经济职能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从此步入自主发展的阶段。

经济职能使得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需求大幅降低。这也是城市发展历史上城市发展动力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最疏远的时期。城市的迅速稳定发展,城市与乡村职能愈发明晰。

2.3被动侵略:生态系统服务与近代城市发展

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出现了大片工业区、交通运输区、仓库码头区、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商业金融机构占据了城市中心或有利区位,城市空间随之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各种城市问题开始出现。

工业革命促使了当代城市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本质在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但最终这种促进落到了资源上。随着资源存量的减少、枯竭或是当特色资源遭到破坏时,城市大都面临再次定位、转型的选择,否则只能走向衰退。

资源正是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的最大功能。这个时候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演变为一种恶意的被动侵略。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肆意地掠夺与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将对城市发展带了负面的影响。也将城市发展带入一个新时代。

2.4混沌竞争:生态系统服务与当代城市发展

远程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城市(城市区域)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主体。都市圈、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开始出现。知识经济、服务经济等新经济门类日渐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疯狂掠夺资源,另一方面大谈保护生态,城市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混沌状态。由于对科技的盲目依赖与滥用,一方面,城市化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的减少,在很大区域内导致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人类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抑制了绿色植物、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的生存。城市为了发展,过度开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城市为了发展,也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是在这种混沌竞争中,当代城市不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继续演进。

3互动选择:生态系统服务与未来城市发展

3.1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现代城市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需要人为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交通流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不断释放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根据城市的这些特点,可持续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其定义来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4月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中国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就是综合控制经济、社会和自然三维结构的复合系统,以期实现世世代代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

3.2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支撑

据有关专家统计,世界各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不下100种之多。从众多的不同定义中,人们可以得出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五个基本要素:第一,环境与经济是紧密联系的;第二,代际公平的原则;第三,实现代内公平的社会平等;第四,一方面要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维护生态环境;第五,提倡公众参与的民主原则。

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各领域专家学者从资源、生态、经济、空间结构、社会学等不同维度深入研究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动力。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仅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但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支撑体系。现代研究证明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替代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渗透自城市可持续建设策略的方方面面。未来城市发展,将遵循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轨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既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动力,又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体现;同时,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必将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善与自更新。这种相互选择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朴素自然观的最终表达。

4结论

从城市发展史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市发展动力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城市发展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从古代的“天然赐予”,到中世纪“良性循环”,到近代“被动侵略”,再到现代城市“混沌竞争”,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依赖由强到弱,再变强直至及至;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则是逐渐增强。

城市发展动力篇5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建在伦敦。1863年1月10日,大都会地铁开放,第一天的乘客总数就达到了4万人次。随着这新鲜的“玩意儿”呼啸而过,虽然当时尚是蒸汽机车,但人们见识到了的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随之,地铁开始蔓延全世界。目前,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座城市建有地铁。与此同时也诞生了许多地铁之最,比如朝鲜平壤市的地铁,最大埋深200米左右,称得上世界埋得最深的地铁。

地铁以运量大、速度快、安全便捷、准点舒适等突出优势,深受世界各地城市居民的欢迎,成为全球公共交通发展的趋势。同时,地铁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现今,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截至2016年末,我国累计30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34条,运营线路4153公里,新增18条运营线路535公里,创历史新高。2016年新增福州、东莞、南宁、合肥4个运营城市。

据媒体报道,上海地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客流量世界第二,基本形成了“覆盖中心城区、连接市郊新城、贯通重要枢纽”的轨道交通网络。不只在上海,地铁已成为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条条搏动不息的“城市动脉”,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地铁红利”凸显中车四方生产车间正生产制造中的一款地铁车厢。

作为一种快捷安全、风雨无阻的公益通工具,地铁不仅能大幅缩短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还会改变城市的商业布局,促进沿线地区地产、物业的发展,有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空间的快速协调发展。

地铁所到之处往往形成“地铁经济带”,而因地铁交通的建设产生的城市化福利被人们称之为“地铁红利”。红利最凸显的一个优势便是交通“红利”:快捷便民的同时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在广州珠江新城上班的白领杨明革就深深感觉到了这点。相比于广州中心城区,他选择租住在房价稍低的海珠区,每天四十多分钟的乘车时间多是在地铁上度过。“坐公交等车难容易出现堵车,坐地铁非常方便,准点准时很好把控出行时间,线路密集能到达很多地方。”杨明革对《小康》记者说。

像杨明革一样选择地铁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开始兴建起地铁来。

而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人口涌进城市,城市公共交通压力日趋繁重。与城市传统公众交通工具相比,地铁交通运载能力巨大,是地面公共汽车的7~10倍;速度优势明显,地铁运行速度是一般公共汽车的2~4倍大大节省了乘客的出行时间。此外,地铁还以其准时准点、安全等多方面优势吸引着像杨明革这样的上班族。

地铁也吸引了商家的眼球。像人体大动脉一样,纵横交错的地铁线路将城市的网络全面铺开,而它们的蔓延之地也往往成为了商家必争的“黄金宝地”。这也便凸显了地铁的另一“红利”――商业“红利”。地铁带来的便利交通和沿线人流量的增加聚集,为沿线商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地铁商业更是逐渐成为了投资新“蓝海”。

当然,不单单是交通、商业方面的“红利”,“地铁红利”还囊括多种类型,比如环保、文化、科技等等,自内而外带来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地铁站的建设需要有何考虑,最大程度科学化、便民化?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所所长潘昭宇向《小康》记者介绍:“近年来,‘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理念,即toD模式,已经被东京、香港及英国等国际大都市相继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宏观层面,应当明确城市人口在轨道站点周边集聚的发展目标,促进人口居住和就业沿公交走廊两侧集聚,缩短绝大部分居民的出行距离;在微观层面,应当提高轨道站点用地开发强度与功能混合比例,围绕站点形成高密度、混合的紧凑型建设模式。”

潘昭宇提到,以香港公交走廊沿线开发为例,约有45%的人口住在地铁站500米半径范围内,预计未来全港约有7成居住人口和约8成就业岗位集中在地铁站500米半径范围,香港toD得以成功现,得归功于轨道周边工作、生活的便利性。而从国内大城市的情况来看,toD离宏观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

衍生“黄金产业链”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经常被地产商用来形容地铁的建设给商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但早期一些城市地铁是亏损的,这可能仅从票务收入与投资成本对比而言,但现在的地铁产业衍生了很多行业,有效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形成与地铁有关的“黄金产业链”。

《小康》记者通过查询多位专家说法,地铁经济指的是由地铁投资、地铁规划、地铁建设以及地铁后期的运营管理、后期养护等形成的大的经济市场。简单来说地铁经济就是以地铁建设为基础进行发展,将地铁建设以及周边的附属资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功能需求,地铁经济分为三方面内容:内部经济、外部经济、衍生经济。

地铁经济的巨大潜力被无数次印证,许多国内外城市因为地铁这条汇聚城市资本、人流、信息流的“财富金线”而实现房地产增值和城市运营的新增长。据统计,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会的地铁上盖物业价格平均高于同片区同等质物业30%以上。

有专家测算,轨道交通每投入1亿元就可以拉动2亿元~2.6亿元相关产业的发展,每1公里地铁建设能带动1万个施工、生产机会和5000个配套服务就业机会,尤其是工程建筑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及车辆制造业将直接受益。

围绕地铁产业的上游,是制造业的发展先机。青岛是国家高速动车组和地铁列车重要的生产基地,全国铁路网里往来奔驰的高铁,60%以上在这里制造,全国城市地下交通网里,25%以上的地铁也诞生在这里。作为国内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企业最多的地区之一,青岛市城阳区“动车小镇”拥有中车四方股份、庞巴迪等龙头企业,是国内动车组、城轨地铁和高档铁路客车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围绕地铁的中下游,地铁发展不仅使得地铁沿线寸土寸金的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而且还表现在其衍生出的多个庞大的产业群,即地铁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地表现在商业、房地产、服务业、旅游业等各种经济业态中。

日本是将地铁与商圈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地铁周边的商业规划中,甚至要点明“站前店”和“站后店”。日本人将地铁商业带比作“躺下”的Shopping(购物商城)。而地铁作为躺下的百货商店,具有更大的人流与空间,对消费者的影响力辐射范围将被放大。同时,多条地铁交汇的枢纽站、换乘站则更成为日本聚拢人气的繁荣商圈,也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副主任赵一新对《小康》记者谈到:“地铁是轨道交通中运量最大的系统,也是城市客运系统中最重要的方式。地铁之所以能够产生相关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能够带来大量的人流,从而产生商业价值。地铁的大运量人群的主要集散集中在车站,地铁车站也是潜力最大的所在。处理好车站与周边用地开发的关系、结合车站进行城市综合开发建设是实现交通与城市有机结合的关键。”

文化的移动窗口

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而地铁中的文化墙也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文化主题增添了地铁的时尚美感。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体验消费和眼球经济,把文化产业理念注入或嫁接到地铁网络中,可实现地铁产业增值的飞跃。北京中信集团就看中了地铁文化产业这一块大蛋糕,它的下属公司中信文化体育与地铁集团合作,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地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每个城市的文化墙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北京地铁七号线虎坊桥站的地铁文化墙“浩气宣南”,作品展现北京宣南文化中的重要特征――士人文化;成都地铁3号线的“盼达”主题列车体现浓厚的四川特色,其中熊猫大道站主题“熊猫大使”以描绘熊猫百态为主题;郑州地铁二号线二里岗站主题文化墙《青铜薪火》,将司母戊鼎、共父乙觥、莲鹤方壶等青铜器代表作全部展现;南京地铁4号线鼓楼站的“竹林七贤”文化墙,竹林间,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位名士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与此同时,地铁车厢也成了艺术的“画板”,行走中的风景。广州就善于设计不同类型的地铁主题,“1314桃花车”、元宵灯谜专列、全球首列米菲兔专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专列等等为市民出行增添了审美的愉悦。

莫斯科地铁站被誉为“地下的艺术宫殿”,是世界上最美的地铁站之一。莫斯科地铁除了风格迥异、美到窒息的地铁站以外,还有独特的地铁文化。

谈及莫斯科地铁,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谈锦钊向《小康》记者介绍说,当地的地铁文化宣传特征很明显。“不同的地铁站宣传都很形象,很有民族艺术感,很多传统的艺术、雕刻都展示在里面,装潢也很典型体现了不同风格。”此外,谈锦钊还偶然发现莫斯科的地铁线路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它的战争防空洞功能也结合在里头,让他印象深刻。

的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的现代化、市场化改革不断的深入,城市中四通八达交通网络的建设铺开,地铁地下工程将会更注重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特点,除了建成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地下城,它的多样化功能将会得到更多的拓展和革新。

促进融“城”加速

一座城市往往因为地铁的发展,在时间上缩短了通行的距离,加强了市中心与周边区域的融合。比如上海,现已形成了“覆盖中心城区、连接市郊新城、贯通重要枢纽”的轨道交通基本运营网络。

“面对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地铁网络,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探索。”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提到,要让上海地铁发展走在“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轨道上,安全地运营管理好一张“线路多、辐射远、站点密、客流大”的超大网络。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作为京津冀衔接的桥头堡,副中心将有多条地铁连通,形成枢纽。让大量在北京城区上班,居住在燕郊、北三县的白领,每天潮汐式地借助地铁实现最快速的抵达。

相邻的大城市逐渐形成城市群以后,会出现铁路公交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必然会互联互通。最典型的莱茵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城市群,包括杜赛尔多夫,杜伊斯堡,米尔海姆,艾森,多特蒙德等一系列城市,由原来各自独立发展市内轨道交通,如今逐步在互联互通。

以中国珠三角为例,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城市空间发展趋势。轨道交通具有长距离运输的突出优势,在珠三角区域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市近年来借助轨道交通的连通优势,支撑着广州“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发展战略。

2000年,“西联”佛山全面启动,自此广佛同城化日渐深入。“广佛同城”再进一步,便是“广佛同轨”。2007年6月28日,国内第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广佛地铁全面动工。“早上去广州工作,晚上回佛山睡觉”的广佛候鸟切实感受到了交通的便利。

2016年12月,广佛两市共同组织完成的《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对外公布,预计未来佛山共计10条地铁线与广州地铁线网中的13条地铁线实现无缝对接,将实现两市轨道交通“一张网、一张票”的构想。未来,广佛地铁将实现超过日均400万人次的运力出行,更好方便广佛两地市民出行。广佛客流将不用出站,凭一张地铁车票即可畅行广佛两市,广佛交织的轨道交通大网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200公里。

智能化建设将大有可为

地铁具有一定适用性的交通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建地铁。国内外的经验显示能够实现盈利的地铁并不是很多,所以既要考虑地铁的建设成本又要考虑运营成本。

赵一新对《小康》记者说,香港是比较值得学习的案例,通过地铁与地产的紧密结合,使城市与交通能够很好地融合l展,使地铁发展在财务上可持续。“国内深圳地铁学习香港模式,使城市开发和地铁建设很好结合到一起,2016年实现了收益覆盖成本的良好财务状况,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地铁引发的革新不断在进步。世界各国先进城市轨道交通在向列车无人驾驶和车站无人值守或少人化值守的方向发展,另外也有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在逐步向全天候24小时运营方向发展。这些运行模式都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建设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不断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不少专家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建设将大有可为。

潘昭宇认为“互联网+交通”,这是未来发展方向。“从智慧交通来看,从前期的规划到设计,到建设,到运营管理,到最后的一体化服务,整个的交通的管理,智能交通发展应该取得比较大的成就,在前期的规划包括建设,包括后面的服务中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城市发展动力篇6

[关键词]社会组织;城市竞争力;提升

一、社会组织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一)社会组织的界定

社会组织,一般指由志愿人员组成并致力于实现某种价值目标,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公共事务,处于政府和市场以外的独立的民间组织。根据我国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划分,一般把社会组织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团体;二是基金会;三是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编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把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与争夺、占领、控制市场,多快好省地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其中为其居民提供福利是城市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分类,共有六大城市竞争力构成因素,分别是以企业和经济为核心的企业素质、当地要素、当地需求、内部联系、公共制度、全球联系。当然,在这六大因素下还可根据不同的标准细分出更多的子因素。为突出社会组织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本文仅从社会组织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即二者之间的相关要素展开分析。

(三)社会组织发展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互动效应

根据前文界定的城市竞争力构成因素,与社会组织相关的要素包括企业素质、内部联系、公共制度及全球联系。其中,全球联系又称之为外部联系,因此本文把社会组织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相关要素归纳为企业素质、公共制度及内外部联系。

1、企业素质与社会组织

就企业素质而言,现代企业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企业内部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所致力要提高的重要方面。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行业的不断纵深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便自然而然地诞生,这是促进城市中企业的持续、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企业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其生存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只顾及自身发展,实则“短视”的一些决策和行为。出于对促进企业自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因素考虑,行业协会等类型的社会组织的产生,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无疑有益于企业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而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而言,企业素质的提高又处在了核心的地位。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来实现经济能力的“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还需要发展成熟的行业协会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引导和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的集约式发展、合理化管理组织和科学的运行,这将有助于形成和发扬企业文化,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最终促成城市竞争力的“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只有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才能达到具备知识外溢效应显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高和集群内信任机制健全,有序竞争的状态。而一般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的产业集群,由于缺乏有效的创新网络,许多研发活动仅限于企业内部,缺乏集群内其他企业参与与支持以及信任约束机制的不完善等,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往往较为严重。因此,健全的社会组织网络和成熟的社会组织发展生态对于提升企业和行业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事实上,行业协会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既有利于团结行业内的大多数企业,加深同行业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有利于归纳和发现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进行共同的研讨和改进,从而促进行业往更优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企业会员的登记信息较先地掌握行业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企业会员们“转让”的部分权力对行业内一些不良现象进行纠正,督促企业会员自律,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并制定达成共识的行规,以求最终实现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目标。从长远来看,行业协会商会对于企业会员的监督、规范和完善作用最终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素质和行业前景。而优良的企业素质和相当的经济规模必然对城市竞争力的构建和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公共制度与社会组织

公共制度是城市中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与构成城市的主体――公民密不可分。《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把公共制度定义为“政府制定的约束经济主体交往、维护社会发展的行为规则”。关于公共制度对于城市生活或者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社会上普遍形成这样的共识:“良好的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可以对经济主体产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可以保证公民获得应有的福祉,减少不平等和歧视”。也就是说,城市发展的综合水平,或者更确切地说,城市竞争力的大小不仅与其经济总量和效益相关,而且与公共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关系密切。

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公共制度与政府有着最大最直接的关系。诚然,公共制度作为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以及维护社会发展秩序的重要工具,政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过更为科学的决策及实施办法推动城市公共制度的建立和维护。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共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因而,在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政府自然是主体,但是,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一元。公民的参与本身具有促进信息开放和交流,增进公民独立决策和影响政府决策方向的能力,并有利于政策的执行。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不仅有利于政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入到社会管理的公共事务中去,进一步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通过社会组织的草根特性,紧密联系群众,进一步增进社会凝聚力;此外还可以促进相关社会组织的成长,通过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锻炼自身组织的能力并增强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建立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合作。

而公共制度的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的到位、社会的稳定和谐这些都是构成城市竞争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城市社会领域的不断完善自然会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够保证高端人才能过在所在城市内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从而实现城市的人才战略。此为社会组织在协助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外起到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连带作用,这也是城市竞争力组成的重要一环。

3、内外部联系与社会组织

就内外部联系而言,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树立相应的城市形象,而社会组织在城市形象的树立以及对外展示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加强内部联系方面,社会组织立足于市民,下达基层,上可汇聚市民心声表达意愿,既可加强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又可增进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在发展外部联系方面,社会组织在政府的官方渠道之外另辟蹊径,通过开展各类非政府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交流活动,既可提高城市的区域化以及国际化程度,同时也能帮助把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对外展示。可以说,社会组织之间的网络以及其内外部联系是城市对外宣传和推广的一扇窗户。

我国社会组织中大多数都属于自下而上的草根组织,这些组织的成员来源于普通市民,且其活动的领域也都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倾听市民心声、反映民意、满足市民需求等方面,社会组织有着天生的优势,同时也是其后天成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媒介作用,促进下情上达以及政令畅通,加强政府与企业、市民之间的沟通。

此外,由于大部分的社会组织从事的都是公益事业,通常都专注于某些特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关怀,通过他们的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既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同时也在向社会倡导、传达了志愿精神,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公众的公益意识,帮助建立社会的公共道德。

由此可见,社会组织在开展其自身活动的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塑造,在诠释城市文化、展示市民精神风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组织在进行对外交流时,既可以通过与市外、省外乃至国外社会组织的合作,引进出有益于本城市的外地经验、技术、人才、资金等,还可以代表民间力量在参加国际活动中对国际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使城市的利益和愿望能够更多地展示和体现在相关的决策过程中。

总而言之,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载体,其组织的构成和活动的范围都紧紧扎根于城市中的居民们。因而,社会组织的发展无疑与公民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在致力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同时,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推动其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西方相比发展较晚,而各类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公民社会、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综合前文对社会组织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梳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促进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同时,以求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效果。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理论创新

从社会组织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中的社会组织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并开展了一定数量的活动,同时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于社会组织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在实践过程中,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经验需要经过总结和提炼,有助于现有的社会组织发现问题并及时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同时还可为更多新建立的社会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在时间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发展的瓶颈,如如何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摆脱资金短缺的困扰、提高组织的活动能力和影响力等等。而仅由单个社会组织去思考和解决这些带有共性的问题,难免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形。因此,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创新,从更宽广、系统、全面的视角来检视社会组织,这是有益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必要之举。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体制创新

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政府在贯彻执行当前的社会组织政策的同时,应当加大在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方面的体制创新力度。

一方面,通过提高城市居民的公民素质、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等方式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当前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不了解、甚至抗拒。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打开局面,创造条件让公众深入了解社会组织,近距离接触社会组织,鼓励部分群众身体力行加入到其中的行列,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了解越多,自然对其所宣扬的慈善公益、行业利益、公众福利等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也就实现了对社会组织的了解乃至肯定。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面向社会组织的扶持政策,实现从以往的常态化资助到动态管理的转变。具体而言,政府在对社会组织进行专项拨款扶持时,可以把所拨款的资金进行细化分类,清晰界定社会组织的启动资金、项目经费、专项经费以及运作经费等,并且对每项经费的使用进行全程的监督。与此同时,每年定期对获得资助的社会组织进行一到两次的抽检,除了对其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同时对其活动开展的成效进行评估。动态管理的根本目的除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识别出优秀的社会组织,在下一年度的资助中可以有选择性地适度倾斜于这部分社会组织,避免资源的平均分配。

此外,通过建设面向公众的平台,把社会组织的相关资料、活动信息、组织年报、财务报告等进行公示。如此一来,不仅公众可以便利地在固定的平台获取社会组织的信息,有助于公众对身边社会组织将要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服务项目和系列活动有更直接的了解,而且也为社会组织主动公示其相关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提供了方便。而这一信息平台还可以实现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和经验共享,促进彼此的沟通与交流。

(三)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能力创新

要实现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提升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社会服务水平。就社会组织的现状而言,尽管从数量的方面社会组织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其具体的能力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在组织内部,除了要实现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外,还要对组织员工进行常态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服务的专业水平。同时,现有的社会组织中大多数员工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且文化程度较高,结合年轻一代和知识分子的需求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凝聚力,关心员工的个人成长,从而减少人才的流失是社会组织发展的软件保证。

在组织的外部,社会组织要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自身社会形象,善于利用新媒体等为组织及其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而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则可有助于吸收相关的有益经验,掌握到所在地更多的需求信息,为更好开展自身活动,及开拓跨领域的服务项目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实现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能,在政府和市场以外开辟了第三条道路,为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传统办法以外的选择,同时也为更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了其力量。在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既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竞争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该指出的是,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应当只停留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层面,而应该从更宏观更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在预防社会问题的产生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琼洁.创新发展集群: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10.9

[2]马占稳.民间组织发展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从城市竞争力视角看.《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13(3)

[3]倪鹏飞,彼得.卡尔.克拉索著.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城市发展动力篇7

一、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一是调结构,激发新的增长动力。突出抓好食品产业发展,提升玉酒、龙江龙、秋林里道斯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加大红酒、蓝莓酒和蓝莓饮料项目招商力度,推动青岛啤酒40万千升项目效益目标如期实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确保闽南国际商贸城、达仁印象城、奥特莱斯“芭蕾雨”、佟二堡国际皮草城二期等项目如期竣工。二是促升级,再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活力。综合运用承接转移、链条延伸等手段,加快钢铁、水泥产业改造升级,切实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补短板,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深入推进“大哈东”战略实施,加快哈东物流产业带阿城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启动新杨工业园区3.2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建设,切实加强项目跟进,努力引进建设一批投资体量大、拉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着力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一是释放深化农村改革活力。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加快金融、保险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二是扩大“都市型”农业增收效应。深入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加强玉米大垄双行、水稻方田化等标准化园区建设,力争全区高产创建示范区面积达到25万亩。切实增强“都市型”农业的消费、体验、休闲和生态功能,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游互动发展。三是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村越来越美丽、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三、着力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和文化繁荣发展

一是推动旅游产品实现多元化并重。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突出抓好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统筹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延伸与布局,切实增强各景区间的关联度和旅游“六要素”的完整度。二是推动旅游业态实现多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业与“都市型”农业、现代工业、文化时尚产业、房地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提档升级。三是突出抓好“2015・金源900”系列活动。抓住大金建国900周年重要契机,策划组织哈尔滨城市史纪元研讨会等一系列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传播金源文化与发展活力。

四、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超前做好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规划编制,适时启动城市综合体、商业聚集区、高铁和轨道交通站区域环境设计,加快形成梯次合理、衔接有序的规划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继续推进金都大街西段、会宁路等道路建设,启动阿勒楚喀路和乌珠路工程,推动哈牡高铁阿城段征拆、公交枢纽站等关键性项目按计划实施。三是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阿城”。巩固拓展创城成果,提高“数字城管”管理水平,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山水新城“一河两岸”景观轴线净化美化亮化效果,努力让城市生活更加整洁清新。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抓好“五大创业工程”,有力促进困难企业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二是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新农合保障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加强廉租房、公租房配租监管工作。三是积极促进教育、医疗、科学技术、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六、着力推进法治阿城建设

城市发展动力篇8

关键词:第三产业;城市化水平;河北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把“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作为突出的六大重点之一。城市化建设是一个新的热点和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蓝皮书指出,从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看,工业就业比重上升的空间已经较小,而我国第三产业扩张的空间很大,必须通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包括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的商业流通服务,延伸到广告、运输、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等生产性配套服务,旅游、文化、娱乐等生活消费,以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机关、社会团体。第三产业服务专业化特性不断加深,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其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旺盛时期。

城市化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转化的深刻内涵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而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化。本文所指的城市化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中,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指出:统计城镇人口的口径为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是除上述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一、国内外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系研究述评

西蒙・库兹涅茨虽然没有直接研究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但在其《现代经济增长》(1966)一书中指出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规律: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体上升,劳动力比重微增或没有大的变化,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这种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变必然带动城市化进程。H・钱纳里研究了1950~1970年间100多个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的相互关联问题,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服务业劳动力所占份额也不断提高。moir(1967)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与城市化联系紧密程度的差异。他发现,在低发展水平阶段,城市化与第二产业联系更为紧密;在发达阶段,服务业的劳动力份额与城市化的联系更为密切。Davis&Henderson(2003)从聚集经济的角度考察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会发生改变,即从农业转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伴随这种改变,劳动力也从农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转移使企业和工人聚集到城市中以获取规模效益,从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国内学者谢文惠(1996)指出,不同的产业类型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也不一样,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服务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林汉达(1998)认为,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李健英(2002)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服务业是城市化重要的经济源泉和后续动力,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祁苑玲(2003)指出,当今世界服务业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途径。都沁军(2005)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增加城市化的动力,应从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层次、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等方面实现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二、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

(一)服务业促进城市化的作用机理。与农业及工业不同,服务业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而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是物质生产的纽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服务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服务业的发展代替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1、服务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服务业则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尤其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势态,成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城市化的“接力棒’,传到到服务业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这种后续动力主要表现在生产配套及生活消费的增加上。而服务业不仅扩大了城市规模,而且还推动了城市功能、城市辐射力和城市扩散效应的加强。

2、服务业提升城市的聚集效应。城市化过程是各种经济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特性,能带来较高的要素收益,集聚经济的形成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和完善的辅助作用,尤其是生产服务和公共服务,其完善程度对城市聚集效应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服务业是城市聚集经济发挥效用的主要产业载体,无论是当地化经济还是城市化经济都离不开基础性公共服务、商务服务、要素市场服务、流通服务、教育服务等众多服务活动的支持。

3、服务业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和城市都必须依赖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饮食、金融、保险、文教卫生等部门和行业服务业提供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来生存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发展跟服务业的关系表现得更为直接,服务业发展越快,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也越快。

4、服务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推动城市化发展。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就业弹性高。在工业化的中后期,资本有机构成逐渐增大,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能力增强,通过发展服务业可以使工业部门的富余人员不至于回流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吸收更多的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进城市化水平。

(二)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作用实证分析。本文运用8个发展较好的城市及河

北省的一些数据进行研究,以第三产业的结构比重及第三产业人员就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及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可知,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天津、苏州、杭州、重庆、河北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100%、88.60%、84.90%、82.23%、77.23%、66.00%、50.30%、49.90%、41.90%,所对应的第三产业的结构比重分别为51.00%、53.70%、73.20%、59.02%、38.00%、36.40%、46.30%、41.00%、33.20%。每一个城市的城镇化情况对应着一个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值。河北的城镇化情况最差,其对应的产值比重就越低。整体上来说,城镇化情况是随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而提高的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高则该城市的城镇化情况就较好。据此,我们可以说,要想提高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可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

不同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是基本一致的,较高的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对应着较高的城镇化率,重庆、杭州、苏州、天津、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26.5%、34.0%、39.6%、38.1%、44.0%、48.6%、72.5%、55.2%、45.80%,其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9.90%、50.30%、66.0%、7.23%、2.23%、4.9%、88.6%、100%。河北的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仅为26.5%,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3.2%。而河北的城镇化水平2008年为41.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68%。所以,要提高河北城镇化水平就要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

三、河北城市化发展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出如下四点建议:

首先,城市的实质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一个城市只有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使城市化获得持久的动力。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属粮食主产区,农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过高。我国东部以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动力接近现代化和城市化,但河北省2008年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为33.2%,同期上海服务业产值比重为53.7%,北京达到了73.2%。北京服务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居于垄断地位,河北省在服务业发展方面与这些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河北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中期加速发展阶段;通过以上理论和国际经验分析,正处于产业结构逐渐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阶段的河北省,应该大力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农业比重,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在继续推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且要进一步提高居民服务业的水平,有选择地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来推动河北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进步。

城市发展动力篇9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目标定位;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2-0037-03

一、城市化模式的界定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厘清

城市化模式是指城市化进程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界定,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延式界定和内涵式界定两大类。外延式主要依据城市化不同的外部特征进行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根据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将城市化模式划分为发达型和发展型;根据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可划分为同步型、超前型和滞后型[1];根据地域和国家的不同可划分为欧美模式、拉美模式和苏联模式等[2]。内涵式是从城市化自身所具有的内部特性出发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城市化的目标定位、发展道路出发将城市化模式界定为小城镇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多元化发展模式等。二是从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着手将城市化模式划分为政府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和外资带动模式等。我们将使用城市化模式的内涵式界定,从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同城市化模式一样,也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厘清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从资源配置的方式出发可以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从资源利用效率出发则包括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从推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来看有投资拉动型、消费拉动型和外贸拉动型模式。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化模式的关系密切,无论哪个层面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都会在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对城市化模式的变动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本文将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切入点,从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两方面解析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

二、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历史审视与现状分析

审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历史,必须首先进行时间界定。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前后和上世纪末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改革开放前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性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从政府计划向市场引导转变;二是进入新世纪前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性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鉴于此,我们分别对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两个时间段的中国城市化模式进行审视,进而对本世纪初至今的城市化模式进行分析。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模式

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的计划指令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战略指导下,政府通过计划指令将经济资源向工业领域集中,以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工业国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起了独立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这种以牺牲农业、支持工业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当时中国的城市化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1.目标定位模糊。由于过分强调工业化,城市化在这一阶段受重视程度不够,目标定位模糊。应当指出,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曾经认识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规律,这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期间都有所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实现了同步增长,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4%提高到1957年的15.39%[3]。此后,为了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后来的“备荒备战”和“三线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重工业的优先地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按照政府行政指令进行配置,国家经济完全按照政府预先制定的计划运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经济资源向重工业严重倾斜,主要工业品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制定的五年计划的主体部分,而应与工业化同步的城市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化的目标定位比较模糊。

2.动力机制遭到扭曲。此阶段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遭到扭曲,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贡献不大。城市化与工业化应该具有同步性,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城市化的实质就是由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使大量农业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前提是农村人口可以进行自由流动。但是为了能够实施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便于政府将经济资源向工业集中,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严格的城乡“二元化”管理制度,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通过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安排造成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形成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同时,由于重工业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有限,新中国建立前后出生的城市新增人口使城市出现了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期间推行“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的中国城市化模式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瓦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能力逐步强化,城乡“二元化”的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随着经济发展模式在体制层面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的城市化模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1.目标定位得以明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城市化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定位。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小城镇成为可供政府选择的最佳城市化政策,过去那种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城乡分隔的政策被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所取代。1980年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1983年,费孝通先生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认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之路。”[4]此后,1984-1986年“撤社建乡”、1986年和1992年两次修订小城镇建制标准,都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地位。

2.动力机制得到修复。在计划经济时期受到扭曲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得到修复,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外资带动在这一时期都有所体现。首先是城乡人口流动的壁垒被逐步打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尤其是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尝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被扭曲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得到恢复。1997年《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指出,应当适时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新生婴儿可以随母或者随父登记常住户口。此后,许多小城市为促进经济发展,基本放开了户籍限制;不少大中城市,甚至北京、上海等也放松了外地人口进入本市的限制。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逐步被瓦解,市场拉动型的城市化在农村就地展开。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计划指令逐渐退出农村经济领域,市场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逐步强化,乡镇企业在中华大地异军突起,一大批依托乡镇企业的小城镇逐渐兴起。此外,90年代中后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许多大中城市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纷纷设立经济开发区,进行招商引资,这种政府推动和外资带动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大中城市的城市化进程。

(三)中国城市化模式的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难以为继,高效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青睐。经济发展理念从只重视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共识,“节能减排”、“又好又快发展”等成为热点词汇。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中国城市化模式在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城市化目标的重新定位。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注重打造城市圈和城市群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目标定位受到扬弃。现阶段城市化求“大”的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影响,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发挥经济资源的规模效应,通过对分散的经济资源进行聚合规整形成规模从而产生规模效应。相对于小城镇,大中城市对经济资源的聚合能力要强得多,通过做大做强大中城市甚至打造城市圈可以最大限度整合有限的经济资源产生规模效益,发挥互补效益,实现集约式发展。2009年开始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珠三角九市为基础打造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广佛同城化已经在积极推动中。但是应当指出,我们对于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目标只是扬弃而非放弃,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关注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2.多动力共同推进的动力机制。现阶段的城市化动力机制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拉动和外资带动为辅。首先,以政府推动为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方面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凸显了发展大中城市、打造城市圈在城市化目标定位中的地位。而求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推动,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城市化推进的基础要素――土地,同时城市规模扩大所需要的基础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也要由政府提供。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很强的利益诉求,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互促关系,工业化可以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也能促进工业化,因此地方政府通过推动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可以提高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乡镇企业的衰落导致市场拉动型的小城镇化模式日益式微,市场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受到削弱。乡镇企业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在自由无序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呈现出小、散、多等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固有的特点,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取代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抑制乡镇企业的后续发展,抑制的结果是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和市场对城市化拉动作用的削弱。最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引进外资提出了质量要求,即从集约型发展模式的理念出发对外资项目提出可持续性的环境和资源要求,是否符合集约型的发展理念成为能否引进的重要标准,这种引资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外资进入的规模,进而削弱了外资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三、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未来展望

(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历史审视和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城市化模式的变动影响重大。展望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未来需要首先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判,虽然这种研判比较困难,但是从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我们依然能够判断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致特征:首先,在资源配置的体制性层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加完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其次,在发展理念层面,可以预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具有可持续性和高效的集约型发展模式最终将完全取代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最后,在经济增长方式层面,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未来城市化目标定位的展望

1.城市化是必然趋势。必须认识到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将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从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看,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扩大内部需求,内部需求的扩大离不开广大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又依赖于城乡差距的缩小,而城市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性措施,所以城市化是大势所趋。

2.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定位是最优选择。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城市化的本质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的过程,流动的原因主要是城乡间的劳动收入存在差距,在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最终会导致城市劳动收入的持续下降,这正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发生机制。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力逐渐增强的大背景下,在尚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压力下,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定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

3.打造各种规模的城市群将是我国城市化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要求的发展模式,应当在未来城市化中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群的打造可以让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对资源的集约式利用,因此结合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定位,打造各种规模的城市群应当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未来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展望

1.重视发挥市场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城市化进程就是经济资源在城乡间重新配置的过程,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构成了城市化的壮观图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必将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也必然会增强。市场机制对城市化拉动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壁垒;需要建立健全有关土地流转立法,实现农村集体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的合法有序流转。

2.政府在城市化中的职能应该由直接推动向间接引导转变。客观地讲,政府直接推动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许多地方政府积极规划开发的产业园区项目空置率较高,造成大量经济资源的浪费,与集约型的科学发展模式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乃是政府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主观意识和盲动性,没有充分将本地的资源禀赋与市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片面求快、求大,违背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政府应当在尊重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以政府规划为引导、市场拉动为主体实现城市化的合理有序发展,注重在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政府由直接推动向间接引导的转变。

3.注重发挥国内民间资本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在外资对城市化带动作用减弱的情况下,应当注重发挥国内民间资本对城市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政府推动和外资带动是东部沿海地区实现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但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在中西部地区的推行存在一定难度,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更加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成熟的商业环境,外资进入时会优先考虑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足。在此背景下,近年来频频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国民间资本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动力提供了新的选择,因此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使其成为未来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毛蒋兴,薛德升.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J].规划师,2006,(5).

[2]史育龙.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模式[J].贵州社会科学,2008,(10).

城市发展动力篇10

【关键词】长德新城;城市发展;动力因素

0.引言

“新城”伴随社会发展其建设已呈多样模式,在不同社会背景环境下,有不同的动力发展轨迹。城市动力对推动一个新城建设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长德新城在兼具“长东北新区”、“长吉工业走廊”、“哈大经济带”等多方优势的前提下,探索其城市发展动因其意义重大。

1.长德新城发展概况

长德新城地处长春、德惠和九台三市交汇处,距长春22公里、德惠40公里、龙家机场45公里,是长东北发展核心区域,哈大经济走廊与长吉城市叉地带(图1-1)。总面积337平方千米,起步区40平方公里,辖区人口预计超过百万,区域内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城区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是新城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形成的工业发展体系有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随着城市周边农业的迅速发展,逐步迈向农业现代化道路。

2.长德新城发展动因

2.1初始动力

(1)发展时机

长春作为东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在近年城镇化建设中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不断扩增,长德新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发展定位

长德新城发展定位不仅从区位入手,更应从区域整体环境出发,考虑其对城市和整个区域以至对全国的影响作用。未来发展中,将长德新城建设成以新型产业为主导、生态绿色智能为理念的生态科技新城。

(3)产业定位

按照城市性质我们将新城定性为:“一城三高地”,“三高地”即指新型产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长德新城作为长东北发展的先行区,将延伸长春市产业发展,并与德惠市产业衔接,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利用优势互补建设三大新型产业,使新城未来在整个区域内更具竞争力。

2.2根本动力

(1)政策导向

近年来,国家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打造“长东北先导区”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制定为长德新城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其作为长春东部门户,在区域协调、空间结构、产业组织发展等方面更具便利条件。

(2)政府支持

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推动长德新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德新区主要是“属地承担社会事务,双方合作分成”的合作开发模式,长春高新区与德惠市双方合作区域由10个村、100平方公里调整为14个村、150平方公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务以德惠市为主管理;双方合作为25年。

(3)市场效益

城市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为此,需要了解城市特定的供求关系,无利润企业是不会到新城参加建设,没有就业岗位、配套设施,就缺乏来此居住的动力,无需求,市场就不会运转。反之,长德新城要具备更大吸引力,就需同长春、德惠城市竞争中具有差异的地方进行扩充发展,在自身经济承载范围内进行整合,得出发展的最佳路径。

(4)交通发展

在交通发展迅速的今天,尤其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时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哈大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京哈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城市哈尔滨、沈阳纷纷建设了自己的“高铁新城”,唯独长春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座“高铁新城”,如哈大高铁在长春站和德惠站中间位置设站点,长德新城将是首选,这无疑为长德新城的发展增添了另一重身份。

(5)空间发展

长德新城位于长春东北发展主轴线上,是长春“一廊、一脉、一带、四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图2-1),中心城区为中央服务功能带,东北地区为新兴产业区――长德新城,西南方向为国际汽车城,南部为具有现代魅力的南部新城。整个西北部成弧形包围中心城区,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发展为重点,促进新型产业向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集聚,引导传统产业向三座新城转移,优化了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从而提升了整个城镇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3后续动力――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劳动力的就业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具重要作用。长德新城是在中心城市和周边村镇基础上建设,原有产业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新城的发展,新型产业将逐渐在城市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新城新型产业2015年和2020年生产总值进行分析汇总(图2-2),可以看出2020年各产业生产总值照比2015年增加数倍,未来的长德新区将在科技创新、新材料、物流产业等各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重要影响。由此,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长德新城今后发展的后续动力。

2.4各种动力互动与重合

长德新城发展并非单一因素推动,是内、外动力因素长期叠加作用的结果。这些动力不是均衡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城市发展初始阶段,很多城市盲目的“贪大仿洋”,因此在长德新城的建设发展中,应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城市发展起步阶段,国家政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政策扶持下,新城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赢得了发展先机;在新城深入发展过程中,产业跨区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的推动,使得新区发展更加高效化。总之,在全方位政策的支持下,会进一步激发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长德新城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3.结语

通过对长德新城的研究,我们认为:新城的发展主要动因是其初始动力、根本动力和后续动力综合叠加作用的结果,同时,作为一个在三角形城市群中后发展崛起的新城,一定要注重其新型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其发展的特色、优势所在。希望本研究探索能对其他新城建设起到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健.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

[2]李翅.走向理性之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新区发展与增长调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长春市规划局.长春规划十年2003――2012[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