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危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54:05

战争的危害篇1

1937年3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记者拍下来的场景。。

一个小孩和他的爸爸妈妈,正准备去买火车票赶往北京,就在这一瞬间,眼前的火车站,成了一堆废墟,一个炸弹从天而降,爸爸妈妈为了保护这个孩子,牺牲了,这个孩子大哭了起来,因为他再也听不到爸爸妈妈的声音了,他听到的只是炸弹爆炸的声音,他的声音越来越大,似乎传遍了全世界,全世界都听见了他的哭声,他的眼前是一大片废墟。

我要向全世界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让孩子不再失去父亲,为了让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让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家庭,为了让全世界不再失去和平,我们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为战争敲响丧中,为没有战争的明天而高兴,为了孩子们,停止战争吧。

四年级:张亚轩

战争的危害篇2

[关键词]紧急状态,危机管理,立法

“非典”引发了国人对政府危机管理和紧急状态立法的深刻反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历经1998年全国洪涝之灾和2003年“非典”之难,国人重新审视我国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弊端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全社会终于形成共识:危机管理应以法治之。制定紧急状态法的呼声日高。本文通过对紧急状态法的国际立法比较,阐述我国立法必要性及立法选择,探讨紧急状态法的体系内容、立法原则、调整方式和手段等问题,以期推动紧急状态法的立法尽快提上日程。

一、国际立法比较及我国立法选择

紧急状态(有些国家立法上称为“特别状态”、“非常状态”、“紧急情况”等[1])是指一种重大突发性事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所形成的危机状态,这种危机状态对社会秩序与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和损害,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必须采取特殊措施才能遏制威胁,恢复秩序。

许多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已重视紧急状态立法,大致归纳国际上调整紧急状态的立法形式如下:

第一,宪法中规定紧急状态制度。如印度、德国、日本、法国等,这是早期的紧急状态立法,主要针对战争威胁及战争、民族冲突、地区冲突、政治动乱、罢工、游行、示威、政变等,实行军事管制、戒严等手段,规范调整紧急状态。也有的国家以宪法规定紧急状态的基本原则性,再在专门的《紧急状态法》中细化紧急状态的具体制度。

第二,在应对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的立法中规定有大量紧急状态制度。美国1950年就制定了《灾害救助法》,规范紧急状态下的重大灾难救助,1970年做了重大修改;1977年通过了《地震灾害减轻法》,以规范大地震紧急状态下紧急救援的对策和方法。日本于1947年制定了《灾害救助法》,规定各级政府制订突发性灾害的救助计划,建立救助组织以及作好危机应对的劳务、物资、设备、资金的准备工作;1961年又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规范紧急状态中防灾组织、防灾计划、应对灾害危机的管理方法、技术、方案、基本对策等,此后又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实施细则》。1978年,日本颁布《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及《实施细则》、《大城市震灾对策推进纲要》,针对救助特种自然灾害的立法规定有紧急状态制度。

第三,制定专门的紧急状态法。如1976年美国制定《紧急状态法》,规定全国紧急状态的宣布程序,紧急状态的时间限制,紧急状态下总统的权力,政府财政支出等问题。此后,不断修改并制定出联邦紧急事务局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应对紧急状态的实施细则,如应对暴乱、战争、恐怖袭击、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各危险工业领域重大突发性事故等,“9·11”事件后美国就紧急状态应对预案和法规做了更加周密、细致、严谨、极具操作性、实战性的修订。俄国制定有《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

第四,以其他立法形式规定紧急状态制度。如新西兰的《民防法》规定有紧急状态制度,日本的《警察法》、《自卫队法》规定有处理政治性紧急状态的法律规范。还有许多国家在《战争法》、《国防法》、《战争动员令》等战争或军事法规中规定战时紧急状态制度。如美国的《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俄国的《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确立国家安全法律体系;韩国的《国军组织法》,以确立应对战争为主要目标的安全法律体系。

我国《宪法》未规定紧急状态制度,只是在第62条、第67条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宣布战争状态的权力,第89条规定国务院决定戒严的权力,但在诸多法律、法规中提到紧急状态,如《戒严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

依据不同标准可对紧急状态做不同分类。本文从政府管理职能及管理领域的角度对紧急状态做如下分类:

(1)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飓风、雪崩、塌方、巨型陨石坠落、突发性局部生态恶化等。

(2)重大突发性工业事故及灾难性事故——核事故、电力事故、石油、天然气、煤气事故、暴雨大雪地铁事故所造成的市城交通瘫痪、化学污染、火灾、爆炸等。

(3)重大突发性社会骚乱及事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传染和恶性中毒等),恐怖活动,民族冲突,公共场合突发型骚乱(如球场暴力、春运火车站人员滞留、节假日旅游景区人员拥挤事故)等。

(4)战争威胁及战争状态——边境冲突、局部战争、军事威胁等。

(5)重大突发性政治危机——社会动乱、政府集体腐败暴光、倒阁、罢免政府、对政府投不信任案、政治性罢工—示威—游行、政府集体辞职、选举危机、政变等。

制定我国紧急状态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选择在于:

战争的危害篇3

“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明确要求年轻干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指出“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否则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强调“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100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正如深刻指出的:“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战争的危害篇4

【关键词】冲突;风险控制;企业危机;危机管理

【abstract】enterprisecrisiscouldjeopardizethefundamentalinterestsofenterprisesandthehighestgoal,managersmustadvancebutcannotbeexpectedtorespondintheshortestpossibletime.manykindsofmodernenterprisecrisis,involvingawiderangeofseriousdamagetocorporateimage,andeventhecompaniesintrouble,itisdifficulttosurvive.modernenterprisesmustestablishascientific,complete,effectivecrisismanagementsystem,activecrisismanagementtoreducethedamagethecrisisonbusinessandmaintaincorporatereputation,crisisandchangefortransferandbusinessopportunities.

【Keywords】Conflict;riskcontrol;businesscrisis;Crisi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8.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4-0007-03

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同各种危机进行斗争的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辨识、评估、监测、控制风险,已成为企的核心竞争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高明之举。当代管理公认,有效的企业组织已不强调有反应能力,而强调“超前管理”。环境可增强组织的“抗逆”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发挥员工主动性、创造性。

一、危机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危机就是指危及企业最高目标和根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危害性、公众性、连锁性事件。危机的关键内涵有以下几点:首先,危机是危及企业根本利益的事件,妨碍组织最高目标的实现;其次,危机是突发性事件,往往出乎组织者和管理者的预料;第三,危机给予组织决策和回应的时间很短,对组织的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等提出了很强的时间要求。有关资料分析认为:在中国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

从危机的概念和已经爆发的危机中,经过梳理我们概括和总结出危机的以下主要特征:①突发性。危机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突然发生,因而出乎决策者的预料之外,危机爆发的时间、地点以及影响程度常常是人们始料不及的。②公众性。当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时效高速化、传播范围全球化,致使企业危机资讯作为新闻素材迅速公开化。③紧迫性。由于危机是突然发生的,而且会对企业各方面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在短时期内控制并解决它,任何延迟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营销、公众的信任、消费者的信心、企业的美誉度、政府的认可程度都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④延续性。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它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时间这完全取决于企业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一份对全球500强企业的调查显示:发生危机事件后,企业被困扰及危机后遗症的波及时间平均为8周左右,但是,未制定危机管理计划的企业要比制定危机管理计划的企业长2.5倍。⑤二重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附。”危害和机遇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危机虽然破坏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可持续发展基础,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但同时也带给企业超常的冷静和反思,增强企业的抗逆能力。在这些特征中,突发性和公众性是危机的起因性特征,紧迫性和延续性是危机的实践性特征,危害性是危机的结果性特征。引发危机的原因各种各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企业危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按照危机产生的诱因,将危机划分为外生型、内生型、内外双生型三种。

第一,外生型危机。外生型危机是指那些非企业自身力量能够影响和控制的环境因素给企业造成伤害,从而引发企业危机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不可抗拒力所引发的灾难,如上个世纪的三年自然灾害,近期的雨雪天气等。政治、法律变化引发的危机。、新法案的出台、新的劳动标准的实施等都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经济、技术变化引发的危机。技术的进步肯定会让一部分行业重新洗牌,新产品、新企业肯定更适合事务的发展规律,对僵化不变的产品和企业是一种否定。媒体、公众误解引发的危机。信息社会,媒体对成就和扼杀一个企业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恐怖袭击事件引发的危机。只要有恐怖袭击事件存在,人们就会处于惊慌和恐怖的气氛之中,企业的持续经营就会少到影响。“9.11”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的企业连续破产就是最好的实证。

第二,内生型危机。内生型危机是指企业管理不善,由自身经营管理内因诱发的危机。主要包括战略、人才、产品、财务以及信誉等五种类型。战略危机。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大的走向,不论是长远战略、中期战略和近期战略,战略的失误必然导致判断失误、决策失误和战术失误。战略转折点的出现可能是企业危机的开始,也可能是企业战略调整的开端,调整的好企业化危机为转机,调整的不好,企业将坐失良机。人才危机。在所有的竞争当中,人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核心人才流失,对企业是最深刻的、最严重的危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靠人才去实施,离开了人才的支撑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产品危机。产品的质量、结构、品种、包装、服务、定价策略、市场竞争力等如果有一个方面出问题,就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困难。财务危机。融资决策失误、股票市场波动、汇率调整等因素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断流,财务难以支撑生产经营,最终造成企业生产瘫痪。信誉危机。信誉是企业在长期的产供销过程中,社会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评价。企业在场品质量、包装、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给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企业整体形象严重受损,信誉降低,巨额赔偿甚至被责令停产,企业从此陷入危机。

第三,内外双生型危机。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危机往往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部管理不善是危机产生的根源,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危机爆发的诱因。危机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的形成发展有着自身的内部规律,客观上表现为周期的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可将危机划分为危机的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转换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潜伏期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各种诱因的量变积累过程,当企业危机诱因积累到一定程度,危机事件就出现了,打破了企业的平衡,危机事件一旦爆发,强度就会不断增大,致使企业形势迅速恶化,组织的管理层经受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此时如果措施得当,危机的强度就会迅速下降,危机爆发后的各种显性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危机风暴已经过去。

(二)危机爆发前的征兆。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不重视危机管理,就容易患上危机管理缺失综合症。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战略无边界,随意进入新领域。盲目求大、快、全忽视协调务发展,注重增长指标,忽视安全指标和高质量的服。管理政策、财务政策不稳定、缺乏连续性。缺乏应急管理办法,危机出现时没有应对预案,忙中出错,致使危机扩大。不重视公共关系和公共利益,不能与媒体进行良性的互动和交流,只是遮掩,结果是弄巧成拙,名誉受损。

二、企业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就是在事前、事中、事后以及危机事件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对危机进行监测、预防、控制、决策和处理的过程。尽量避免危机产生的危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企业造成的严重性以及冲击性程度取决于二方面:一是事故本身的性质。二则是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舆论的关注程度。媒体对事件关注的程度取决于事件的典型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而成功危机管理的要点之一就是要化解媒体对危机事件典型性的过分关注,将媒体视线引向其他方面,使负面报道慢慢平息,或创造新的关注焦点使媒体舆论转向。把握舆论的关注焦点,分清危机典型事件与非典型事件的界线,巧妙引导媒体注意力,是处理中国式危机事件关键要点之一。

1、危机管理的原则。要做好危机管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事件发生之前就缩小损失范围和规模,并建立预警系统。通过寻找危机根源,本质和表现形式,并深入分析矛盾和冲突,才能进行科学的危机管理。实践证明以下原则适用于一般危机管理。首先,制度化原则。强化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执行力度可以避免危机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益于建立危机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预防为主原则。防范重于抢险是经验智慧。在危机出现以前就想法设法进行避免是最好的管理原则。第三,全员参与原则。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到每一个员工,只有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才能消除危机存在的根源。第四,全局性原则。全局利益大于局部利益,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两害相权取其轻。第五,主动应对原则。回避不可能解决问题,危机发生以后只有主动寻求解决方法,主动和媒体进行沟通,才能掌握主动权,尽快解决问题。第六,实事求是原则。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公正高效的解决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取得公众的谅解和支持。心存侥幸,隐瞒不报只能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

战争的危害篇5

一、教学案编写的总体策略

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介绍了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八国联军在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第二目:《辛丑条约》的内容、影响。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能力,因而在教学中主要着眼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二、运用情境导入法和材料教学法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本课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教学此内容,在设计的思路上,通过"俄国的照会"将学生引入一个虚拟的场景,利于学生认识战争爆发的背景;通过录像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史实,感受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憎恨;通过对侵华战争时间、目的、滔天罪行、义和团的英勇抵抗四个问题的学习,既巩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知识,又联系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讲解"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大捷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辛丑条约》"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关于《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订的情况》插图,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要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通过展示一组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八国联军在中国尤其在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材料教学,引导学生逐条分析条约内容所带来的危害。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这样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辛丑条约》的内容是教材中现有的知识,让学生将这些内容按照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四个方面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在问题的设计中既注意使用文字资料,又兼顾到图片资料;既注意到这里对解决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又兼顾到资料的生动直观性。

战争的危害篇6

关键词国土资源经济安全

一、问题的提出

国土资源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目前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政界要人、战略专家、经济巨头等的关注。连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1993年就曾指出:“我们将把我国的经济安全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事实上,世界上各老牌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在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大国,都越来越关心本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法国、英国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1997年1月,转轨中的俄罗斯政府已提出了本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并将这一战略贯穿于政府的政策行为之中。1996年,东南亚诸国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再一次告诫人们要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在中韩等国、中日等国政府首脑举行的高级会谈中,一些国际政界要人明确指出,不能将此看成是“孤立的金融危机”,而必须按照国家经济安全的大思路去看待这一事件。由此不难看到,国家经济安全已引起了为数不少人的关注。

国土资源经济安全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进行的矿产资源储备,实际上也就是为保障国土资源经济安全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于我国而言,国土资源的安全问题正受着内外双重因素的困扰。

由此,国土资源经济安全问题就显的十分重要。所谓国土资源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的国土资源处于对威胁、破坏国土资源安全可靠、经济有效供给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情况,能够进行有效防御的状态。它是相对于影响国土资源供应的灾害与事故而言的。国土资源经济安全问题关系到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甚至于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生态环境的安全,是关系到我国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国土资源经济安全具有如下特征:

(1)保障供给。指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国土资源,都能够保障供给。这是国土资源经济安全的最基本特征。

(2)随机应变。指对于影响国土资源有效供给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能够进行科学防御,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3)可持续利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国土资源经济安全不仅指保障当前的供给,还要满足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要保证国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持续利用。

二、危害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危害国土资源经济安全的因素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如在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有所不同,在各国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不相同。一国国土资源经济不安全,甚至危机并非完全是来自外部的原因,也不仅仅是由于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国土资源经济安全因素按产生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方面。按其产生的主体划分,可分为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因素。

(1)人为因素。又可分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等。①政治因素。基于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战争、政治封锁、经济制裁等,是造成国土资源供应危机的主要因素,其中最大的因素是战争。古往今来,战争一直是强国掠夺资源的手段。古代战争和近代战争多以资源的争夺为起因,以瓜分资源而结束,所不同的是近代战争对资源的争夺重点已由土地资源转移到了其它可移动自然资源上,所以战争期间对国土资源破坏、消耗最大,如现代化战争使用的武器原料和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矿产资源。虽然目前我国处于和平时期,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某些国家基于自身利益或政治目的需要,会使出各种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我们必须防备外来侵犯。②经济因素。对于国土资源的开发使用与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国家的经济实力都决定着对国土资源的需求量,同时也决定着国土资源的供给量。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国土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近十年,我国矿产资源年均消费增长率,能源矿产约4.4%,主要金属矿产约9%,农用化工矿产约15%。而同期世界矿产资源消费年均增长率只有1~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消费总规模已仅次于美国,与日本不相上下。进入21世纪,我国将处于积极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未来5~1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2000美元。从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这一发展阶段是矿产资源消耗强度最大的时期,同期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会处于高峰。但同时我国国土资源的保证程度却呈下降趋势,人地矛盾,矿产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所以,经济因素也是造成国土资源供应波动,甚至中断的主要原因。

战争的危害篇7

,应该由国际刑事法庭行使该职能。这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设立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理论依据之一。然而,与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规约不同的是,《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以下简称《规约》)通过给予国内法院以优先权的方式,试图将国内追诉和国际追诉结合起来。根据《规约》第1条的规定,国际刑事法院“是国内刑事管辖权之补充”。国际刑事法院不是替代而是补充国家体制的力量,将那些严重践踏人权的责任人送上法庭。当国际刑事法院和国内法院对一个案件都有权管辖的情况下,应当首先由国内法院来进行审理,只有当国内法院不愿意或者不能够进行调查或起诉时,才能有国际刑事法院来行使管辖权。这就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原则的基本内涵。因此,在以《规约》为主导的国际刑事司法框架下,实现对于国际犯罪的国内追诉,仍将是国际刑事司法体制的主要骨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以实施《规约》为契机,颁布《德国国际刑法典》(以下简称法典)及相关立法,开启了国际社会对于国际犯罪实施国内追诉的新一轮实践进程。

一、《德国国际刑法典》的主要内容

为贯彻《规约》,该法典规定了惩治国际犯罪的基本原则及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等具体罪行的可罚性,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德国刑法基于普遍管辖原则的管辖权扩大到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即使这些行为在德国以外实施并且与德国没有任何特殊联系。

第二、明确了该法典与德国刑法典的关系问题。根据该法典规定,两者是一般刑法与特殊刑法的关系,对于本法所规定的行为,适用一般刑法即德国刑法典,但是该法典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第三、规定了国际刑法总则中的“典型”问题之一,即“服从命令或者指令的行为”。根据此项规定,基于违法命令并且不明知该命令违法的行为人实施的属于战争罪的行为,如果该命令的违法性不明显,则不具有可罚性。

第四、明确了指挥官和其他上级责任,即一个具有相应监督权利的上级,如其未阻止部下犯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或战争罪,应视为同其部属所实施行为的行为人之一受到刑罚处罚。同时要惩罚上级对于其下级违反国际法的犯罪不予报告的行为。

第五、宣告了国际犯罪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原则,即“追诉本法所规定的重罪以及执行因这些重罪而判处的刑罚,不受任何时效限制。”

第六、规定了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以及其他国际犯罪即违背监督义务和怠于报告犯罪行为的犯罪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刑罚种类和量刑幅度。

二、德国模式的启示

该法典不仅完善了德国对于违反国际法之犯罪的国内追诉制度,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德国模式”。该法律模式将会在以下方面影响国际刑法和司法的发展:

第一、采纳习惯国际法标准。为使德国法与《规约》的实体性规定相一致,该法典首先将《规约》的规定加以移植。但是当《规约》关于具体犯罪的定义缺乏明确标准时,该法典则取进步立场,直接采纳习惯国际法标准。如该法典将采用被禁止的方法和手段的战争罪行扩大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就是采纳了由前南国际刑庭和卢旺达国际刑庭所确定的习惯国际法标准。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昭示国际刑法不能削弱和限制现存的或正在发展的国际法原则。

第二、平衡国际法的内容和国内法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说,《规约》所达成的国际刑事司法原则之所以能被普遍接受,其代价则是有些原则反映了政治妥协而不是刑法传统标准。因此,若要在国家法律体系内贯彻《规约》,就必须全面修改国外规范以适应国家法律体系的要求和标准。德国立法者认为,在通常情况下,适用一般刑法惩罚国际犯罪,能产生与适用《规约》相一致的结果。因此,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法典只是将《规约》中有关国际犯罪的定义和特殊原则移植过来,而对于国际犯罪的一般原则并未作出规定。如法制原则、共同犯罪和未遂、刑事责任年龄、官方身份不免除责任原则、精神因素、精神错乱、胁迫和自卫以及错误等。在这些方面,德国一般刑法所规定的原则仍然适用。这样国际刑法典与德国现行刑法典构成了特殊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取得了与《德国军事刑法典》同样的地位。这样既坚持了德国现行的刑事司法体系和理论框架,又兼顾了《规约》的特殊要求,在国际刑法的内容和德国刑事司法体制的要求之间取得了精致、巧妙的平衡。

第三、合并国际与非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重构战争罪。如上所述,法典遵从最近前南国际刑庭和卢旺达国际刑庭判例法,扩展了内战罪的范围,并将其并入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同时,针对《规约》第8条关于战争罪的混乱结构,法典通过合并并列的犯罪行为,根据攻击目标的性质而不是冲突的性质来定义战争罪,重构了战争罪的条款,使其逻辑更为严密,结构更为合理。

第四、设立制裁和判刑条款。《规约》只规定了制裁与判刑的一般条款。根据法律确定性的宪法要求,德国刑法必须对每种犯罪规定最低刑和最高刑。因此,在衡量各国际犯罪严重性并兼顾国家法上“一般”犯罪的情况下,该法典规定了一套具体的量刑幅度,使得每种罪行的相对严重性一目了然。根据犯罪的严重性,该法典确定监禁的最低期限分别是10年、5年或3年,其最长刑期是15年监禁,例外情况下可在1年以上10年以下判处刑罚。法典上述制裁和判刑的规定满足了德国法体系的要求,其轻缓的法定最低刑和法定最高刑也体现了国际刑法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

战争的危害篇8

【关键词】灭火救援军事作战思想行动要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楼大厦、工厂企业不断建设,现代火灾灾害事故形势的突发性、多元性和危害性,使得消防部队面临未知的挑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日渐凸出。近年来,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和训练中出现人员伤亡程度急剧上升,如: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发生火灾,造成6名消防官兵伤亡;2012年10月6日,湖南怀化常吉高速公路一起液化石油气槽车侧翻事故,救援中槽车爆炸,造成3名消防官兵伤亡;2013年1月1日,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临港工业园区内的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3名消防官兵伤亡。如何根据新时期灭火救援行动情况,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能力,加强消防官兵自我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当前消防部队突破“瓶颈”制约,提高战斗力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就灭火救援行动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建议。

1当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术思想

公安消防部队长期以来在“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下,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参加各种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行动。但随着社会发展,现代灾害事故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使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出现人员伤亡程度急剧上升。为此,公安部消防局专门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灭火救援教程》、《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抢险救援勤务规程》等材料,指导基层官兵进行灭火救援行动,提高消防官兵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的伤亡。

2军事作战思想制约灭火救援体制建设

长期以来,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受军事作战思想的指导,火场如战场,要有计划,要争分夺秒。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军事作战思想反而制约了灭火救援体制建设。

火场是人在自然中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非对称性的战争。火场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无人工智能,人们能够掌握其发展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扑救;且消防人员不可能与火势进行兵对兵、将对将的对称性作战。灭火是人们同灾害作抗争的一种行动,灭火不是作战,灭火的目的就是要保护自己,消灭灾害,这就要求消防人员在火场上,要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胜利,减少损失,消除灾害。也就是说,在消防战士眼中,火场如战场,但是又不同与普通的战场,军事作战思想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火场。同时灭火能力可以通过火灾的扑救来提高。而战场上的作战,是对立双方相互试探攻击,力图达到保存自己,消灭对方的目的,有时为了整体的利益,必须牺牲局部利益,在不计得失的情况下,使对立双方达到势力平衡,或者一方压倒性的胜利。这种作战方式代价是惨烈的,作战能力不可能通过战争来提高。

因此,军事作战思想引导灭火救援模式,往往被动的要求消防部队去适应火场,追求火场扑救效率,而忽视了人员的安全防护,凸出了战场的英勇顽强精神,与现代火灾扑救中保障人员安全的思想不一致。军事作战思想不适合现代火场扑救的指导,制约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提高。

3对灭火救援行动的几点思索

根据笔者的研究,对灭火救援行动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要在保护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装备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装备的作用,充分进行火场前准备,以抢救被困生命和实现灭火救援程序化操作为重,以达到处置最大效能化的效果。

(1)以人为本,保护官兵自身安全。在灭火救援行动中,要以人为本、以参加救援官兵的生命为本,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要素,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灭火救援工作的效能化,做到保证安全顺利的完成任务。(2)实现人与装备的整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装备的作用。在现代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中,单单有人和精良的装备是不行的,只有将人与装备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人员和装备的优势和效能,才能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要做好熟悉装备、装备使用的训练及维护保养。通过装备使用的训练还可以检验装备在运用中是不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官兵全面的掌握和运用装备,而且良好的装备还可以替代人员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展开工作,确实从根本上保证了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基层中队要根据辖区灭火救援需要和装备情况,改革调整现有灭火抢险救援人员编成,并保持战斗班组人员的相对固定,保持人员与其使用装备的相对固定,提高战斗班组成员间的配合熟练程度,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组合和装备效能的最佳发挥。(3)以抢救被困生命为重。“救人第一”是我们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长期坚持贯彻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作为行动理念,贯彻到具体的灭火救援行动中去。无论发生火灾的状况如何,公安消防部队参战力量应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完成救人任务后,再将全部力量投入到灭火中去,以控制和消灭火势,减少财产的损失。(4)充分准备,从容应对火场上的危险环境。近年来,现代火灾灾害事故形势的突发性和多元性,使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任务日趋繁重,其艰巨性和危险性也日渐凸出。这就要求消防部队在开展大型灭火救援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时间、器材、人员、心理素质上的准备,消防指战员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车辆、器材装备、人员到位,并做好灭火救援思想动员,做好应对火场上危险的思想准备。(5)实现灭火救援程序化操作。实现灭火救援程序化操作,是指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部队的装备水平和技战术水平,针对保护对象,对部队整体的人员和车辆器材装备进行科学的组合,对照战斗过程的不同环节,制定规范化的行动展开程序。立足实际,按照灭火救援程序化操作,能使部队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更好地适应现代灾害事故科学处置的需求,能有效规避现役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战斗经验积累不足的问题,提高灭火和抢险救援作战效能。(6)追求现场处置最大效能化。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通过科学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在减少损失和灭火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证现场处置的最大效能化。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灭火救援教程》.2008年.

战争的危害篇9

关键词:国防动员;应急;发挥;法律保障

近年来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防动员体系既肩负着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任务,又承担抢险救灾,边境管控,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安保警戒等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多样化军事行动任务。然而军队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灾害时,如今年的“8・3”鲁甸6.5级地震以及泥石流灾害、新疆和昆明的暴力恐怖事件等,因国防动员体系在“应急”方面尚无专门法律法规,导致军地双方在组织指挥、相互协调、兵员力量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无明确依据,许多实际问题在处置上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影响行动效率。深入分析军队在参与应急动员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确保国防动员应急功能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法可依,充分发挥军队参与应急行动的作用,提高应急动员的效率。

一、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发挥的特性

(一)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发挥的合宪性

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发挥的合宪性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战争状态决策程序方面。我国现行《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动员令”。二是在启动条件方面。国防动员的启动条件是指在满足法律设定的何种条件之下才能启动国防动员的程序。我国《国防动员法》第9条第2款对国防动员职权有明确规定:“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直接威胁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时,国务院、中央军委可以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采取本法规定的必要的国防动员措施,同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由此可见,我国国防动员的条件是“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

(二)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发挥的特殊性

国防动员的核心功能在于保障整个国家体制由平时转向战时体制的过程中保持快速并且稳定状态:一方面是满足国防与战争的需要,保障战争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先设定的动员效果.同时,在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或者不对公民的各项权利造成影响和损害。随着顺应时展和复杂安全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国防动员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从单一的军事功能转化为贯通国家安全的应战与应急相融合的职能。《国防动员法》中将动员的体制机制运用到了应对战争处置突发事件中,要求建立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由于应急功能在战争状态,紧急状态和突发事件中的发挥具有明显的差异与联系,为建立不仅仅只用于应付战争状态为目的的国防动员机制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国防动员不仅要满足“战时应战”的需求,同时还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尽管非战争行动不同于战争行动,但完成非战争行动任务的能力包含诸多“应战”能力,与应急社会动员相比,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具有其特殊的性能。

二、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防动员法》中虽已明确规定了要实现国防动员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相互衔接,但并无具体对衔接的机制和操作路径的规定,也没有对国防动员“应战”与“应急”动员的具体规定,大大影响和制约着国防动员应急过程中动员效能的发挥和提高。

(一)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发挥的指挥主体不明确,容易出现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

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二是从社会稳定方面考虑,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前者属于国防动员体系职能范围内,而后者则必须与社会应急动员管理体系相融合。一旦发生战争,或因战争及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引发的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时,谁指挥、谁负责就显得有此混乱。目前我国《国防动员法》中对“应战”与“应急”国防动员指挥主体的认识尚不够一致,规定也不明确,致使应急过程中影响动员实施的快速高效平时准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发挥在等级方面划分不细致,对面临各种危机的针对性不强,容易出现程序混乱的问题

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在等级方面的划分主要是国家根据未来所面临的各种军事危机和安全威胁的类型、规模和程度将动员划分为不同等级。我国《国防法》和《国防动员法》尚未出台对这一认识相关法律规范和具体实施制度,以致在面临危机时,应急处置不能及时快速地完成平战转换,动员实施过程中程序较混乱。

(三)国防动员体系和社会应急动员管理体系目前还存在平战脱节,体系分割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对建立科学的国防动员“应战”与“应急”指挥体制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担负的应急应战任务不同,动员体制建设设置模式不尽相同,致使动员过程中机制协调难,资源易分散,平战脱节。《国防动员法》中对“应战”与“应急”方面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相应法律条款缺失,国家和政府在职责和利益关系上无法可依。

(四)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在所属领域特殊,政策性强,法律依据较少,容易产生职务犯罪的问题

国防动员贯穿平时和战时,在涉及国家和军事物资供求矛盾上,由于利益关系不顺畅,责任追究不明,容易发生职务犯罪。轻则影响社会稳定及应急应战动员工作开展,重则影响国家利益的损失和政权的巩固。一旦在应急应战中发生职务犯罪,可能会直接到战争的胜负和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完成,事关战局和政权的稳固,故不容忽视。

三、国防应急功能发挥的法律制度完善

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着手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运用国防动员相关政策法规拓展国防动员应急功能,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逐步摸索,通过明确的法律文件或具体的实施细则加以解决完善。

(一)明确主体,构建军地联合,权威高效的国防动员指挥体系

一是必须符合《宪法》、《国防法》和《国防动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首先,国家总动员应按照我国《宪法》和《国防动员法》赋予的动员决策权来决定,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和国家行政机关为指挥主体;其次,局部应急动员应根据受到的威胁程度,在动员的范围内,以数量规模和持续时间长短来设置指挥主体,可以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和国家行政机关,也可以是军队最高指挥员或地方政府部门领导。由于军队和地方政府在完成国防动员任务样式、参战兵力、发生地域、任务规模、任务后果具有不确定性,指挥机构人员编成涉及党、政、军、公安、武警和其他专业部门,因而在确立指挥主体时必须区别对待,可设置为应急指挥机构的最高指挥员或“放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决策权限。

二是按照军民融合的原则搞好供需对接。国防动员在提出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军队和地方“需”与“供”的矛盾。在“应急”和“应战”动员过程中应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尽量避免供需脱节、供非所需等问题。国防动员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指挥机构上先把军地双方对接起来,提高动员指挥的整体联动能力,应对设在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与国防动员机构进行整合,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配套种类预案。制定国防动员“应急”方面的专门法规,或在相关法律中本着平战兼顾、军民兼容的原则,增加国防动员“应急”条款。

(二)划清等级,增强国防动员应对各种安全危机和威胁处置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在等级划分上不仅要着眼于打赢未来战争这一核心目标,同时还应考虑应对和平时期的种类危机事件,与社会应急动员管理相互衔接。

一要从战时形态划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局部战争将成为主要的战争形态。国家目前应对的事件多为人道救援、维和行动、战争冲突等,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小,但战争规模的有限性和目的的多样性要求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必须通过实施不同等级的动员,保障不同规模和目的的局部战争。应着眼于未来战争形态和可能面临战争威胁,根据程度的强弱和任务的大小对国防动员应急功能进行科学划分。

二要从社会安全环境划分。近几年,自然灾害、事故案件、社会动乱、能源危机、食品安全、反恐维稳、战略通道安全、海外人员安全等危机事件频发,这些危机事件的性质、类型、规模和地域以及可能的发展态势各不相同,对应急动员的适用情况、等级决定、动员程度和时限也不同的要求。因此,这些安全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必须具备保障国家应对不同层次危机的不同等级动员能力。应着眼于国内危机的类型和规模,科学划分国家层面的动员等级,使不同等级的动员与一些安全威胁相对应。

(三)明确责任,构建相互衔接、完善配套的国防动员应急应战法规体系

国家应把国防动员应急政策纳入国防动员整体政策的内容之中。要通过立法明确赋予国防动员应急功能。尽快完善涵盖应急动员的《国防动员法》,规定应急状态权力的行使主体、程序等内容,明确国防动员应急的种类、时机、对象、方式、义务等。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后续的法律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笔者认为归责原则上适用过错原则,即行为主体违法国防义务并致国家利益损害时,应采过错责任制;当多个主体均有过错时,按照过错大小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是单位存在过错则应该追究单位负责人和行为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在刑法中有相应规定的,则按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其他可以按照行政法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充分有效地保障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预防职务犯罪,维护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林晖.新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防经济,2007

[2]邹晓东.对建立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国防建设协调机制的思考[J].华北军事,2006

[3]孙祥林.关于战时国防动员指挥主体的思考[J].国防,2007

[4]李力.战争动员学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战争的危害篇10

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在其著作《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中对新时期的历史课程曾这样定位。1.历史课程理应着眼健全的公民养成。2.历史课程理应着眼公民的行动能力。3.历史课程理应对公民的历史文化素养提供具有创建性的帮助。以此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素养的培养成为关键。首先通过现实社会中中日网民的言论表现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场地震带来的思考:历史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以现实中中日对历史的非理为例,回顾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的战争之殇,反思战争,反思人性,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理国,形成科学、健全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抗战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意义。

教学难点辩证看待战争双方的灾难,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过程

“培养健康的公民意识情感与健全的公民能力,培养既具有国家与民族意识,又具有世界眼光与生态观念的现代公民人格”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战争的危害,认识战争对人性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客观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等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引子历史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1.“回顾国殇”。

播放歌手金海滨的爱国歌曲视频《1937年》,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日本侵华的罪恶。

2.“走近国殇”。

此部分又细分为“走近国殇――追问殇之凶”“走近国殇――谁在抗日”“走近国殇――谁打败了日本”等三个部分。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和分析抗日战争。

在“走近国殇――追问殇之凶”部分,展示侵华前后日本军人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前后日本国民性格“蜕变”的原因,认识军国主义教育的危害,认识战争对人性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战争的危害。

在“走近国殇――谁在抗日”部分,围绕抗战时期的争议性言论,通过对抗战史实的分阶层梳理,让学生对“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全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战”的史实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3.“反思国殇”。

此部分是本节课实施公民教育重要著力点。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和教材内容,概括抗日战争的影响,通过对比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史实,认识和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其次,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最后,结合当今现实中中日社会对过往历史的态度,通过《抗战回望》等抗战史著作的经典言论,思考分析该怎样对待和记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客观评价抗日战争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客观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