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7:38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1

[关键词]新农村生产农民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现代农业意识,产业特色不明显。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县域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大多数县域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拉动,农民增收异常困难。农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还是很有限的,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强化、去打造。另外部分县域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把主要精力放在小区规划、小区建设等“面子”工程上,而忽略了如何寻求生产发展,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问题,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到一家一户的农民群众没有一个较清晰的发展思路,缺少一个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有效途径。

第二,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目前许多农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如丰顺县北部山区部分镇、村规范的公路都很少,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与基层官员过于搞政绩工程。近几年,形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人目不暇接。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样板,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小康村”,但地方百姓却因此背上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为何一些地方官员热衷于“政绩工程”?这体现了他们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作风,因为他们凡事眼睛向上看,只对上不对下,只要你能搞出政绩,让领导看到,上级对于下级就有好感,最后就会把搞“政绩工程”的干部提拔到更高的职位上去。地方某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工程”,不问农民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就逼着农民建楼房、盖别墅,让农民“旧债没还又添新债,旧愁没消又增新愁”,与其说是让农民享受“新农村”的“新生活”,倒不如说是在逼着农民苦着肠胃活遭罪。

二、对策建议

第一,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有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上有了明显加强,要继续下大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要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通过下派、选聘等多种形式解决。对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上级党委要选派得力干部帮助进行整顿。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行政区划调整等情况,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切实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突出抓好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第二,做好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规划。以县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尤其是新农村布局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规划。一个好的村镇规划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着眼长远。要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突出重点镇和中心村的建设。二是具有配套性。工业园区、农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社会事业区定位恰当,衔接配套,功能齐全。山、水、田、林、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要通盘考虑,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注意充分利用山地和旧宅基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避免出现新的空心屋、空心村。四是具有宜居性。以人为本,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新农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让农民举手投足都感到舒适、方便。

第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

第四,培育新型农民。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入手,按照“政府买单到村、培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多渠道教育和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绿证”、“百村万人”等新型农民培训,依托县、乡、村三级培训阵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畜牧养殖等专题培训。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及“学政策、学法规、学技能、学先进”活动,引导农民健康生活。要利用考察、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培育新能人,以能人带能人。要围绕产业发展,组建协会及民间群众性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培训,要不断适应群众对科技知识需求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进农家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2

关键词:农村社区;新农村;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分析出农村社区主要由地域、人口、社区意识、社区设施四部分组成。现如今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社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从新型农村社区开始建设到建设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也可以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得到反映。

一、农村社区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人类就过着群居的生活。随着人类开始运用工具,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便逐渐形成了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单位。最后国家的出现,使得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群体成为国家组成体系中的一部分。相对较早出现的氏族,便演变为村庄。随着历史的发展农村社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之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国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之一,应该学会接受新的事物和学会尝试改变。新型农村社区便是改变过程中的一部分。(一)农村社区中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农村居民不仅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农村社区的缔造者和维护者。正是因为这样,农村社区的建设不是以环境或者经济为主要参考因素,而是把人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新的活动场所,它能不能将农民吸收进来,并使农民定居,就要看农民们能不能接受并希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二)农业生产是最基础的经济活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组成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在我国城市及其周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普遍存在,而在我国农村,农民绝大多数还是以从事农业为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些地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开始增多,但是农村居民内心还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以基础农业为主要活动。(三)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规模小。农业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不能像城市、县城的居民那样聚居在小范围区域内,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大多数是小规模的、分散的定居。这是因为这样,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将农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同时可以增加农村社区的人口,对土地实现整体规划。所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从2008-2015年之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徘徊在0.47到0.49之间,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很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然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其目的就是整合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不再分散便于管理。这样就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使我国未来的基尼系数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二)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个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的居民,对来国家、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还是很低。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之后,人口集中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日常生活消费其实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方式。(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其特征就包括安定有序。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包含着社会稳定,发展有序的理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是老百姓永恒的追求,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应该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将“和谐”融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动和谐社区的构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拉力不足,内部推力有限。所谓拉力就是来自农村地区以外的助力,这些助力可以帮助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所帮助。主要形式是招商引资到乡镇,但是很多企业都因为农村的交通落后或者是环境等原因搬离了该地区。招商引资的困难和企业的离开,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难以得到调整,最后出现了外部拉力不足的局面。传统农村社区以一种稳定的文化作为凝聚力,在于其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推动农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的内部推力不足。(二)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财政动力。资金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是国家拨款。虽然市县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大力投入,但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模、实际所需相比却相去甚远。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渠道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三)农村居民过于分散,积极性不高。我国九亿多农民分布在五百多万个自然村,如此大的数字告诉我们想要将村民集中在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一定难度。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基层设施建设的缺乏。仅仅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就可以看出“集中难”的困661周刊境,新型农村社区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新型农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现象打击了村民的积极性,比如房屋建设没有考虑到农民生产工具的存放、没有针对养殖业专门规划土地等事项,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够周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非常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一种内部支撑,这种内部支撑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因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调整,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固有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变,促进内部经济的发展。如此一来,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农民主要生产活动向高级生产活动的转变,增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部推力。(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投入的资金是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必须做好“领头人”的作用,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资金。二是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规范的合作制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政府虽然主导着社区的建设,但是太过于依赖政府反而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政府不能主动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金融平台的创建,通过融资的手段来吸收社会资金。(三)坚持以人文本,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人服务的,人口数量是新型农村社区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之一,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之间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正确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认识。首先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让农民知道新型农村社区的存在。其次定期组织农民参观社区,增加大家对社区的认知。最后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大局意识。二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社区是为人服务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绿化水平。整体规划严谨,使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作者:周广涵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厉有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分析[J].西部学刊,2013,(08):35-37.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房屋建设;农民;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12-0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不是简单的复制城市模式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简单的复制城市模式。把城市的一套生活方式搬到农村中来,就好比把农村的生活方式搬到城市中去,城市人不会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同理,农民也不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参考城市建设,但更应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农民生活习惯和愿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农村变成“农民新村”

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认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生产发展水平,不顾农民你的愿望个要求,大搞“村容整洁”建设,把“新农村”片面理解为“农民新村”。纯粹模仿城市的建设方式,住房建设“楼房化”,但相应的物业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不仅没有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反而对农民带来较大的困难。另外,“城市化楼房”使得农民住房面积很有限。农民的很多农用机械、农具以及大量农产品没有地方放置。而在个别地方,政府仅仅为了村庄形象,竟然强迫农民拆房搬迁至新建的“城市化楼房”,建集中居民点,极大地加重了农民负担,引起农民强烈反对。

(三)公共服务设施少,基础设施缺乏

村庄内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公共休闲活动中心及体育锻炼的场地十分缺乏,农民的业余生活很少或几乎没有。村庄内自建的自来水系统水压非常低,使得“城市化楼房”供水出现困难,而且冬天的时候水管冻住,农民只能依靠自家水井取用地下水,然而取水井的位置不讲究,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的排水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一般采取直接排放或明沟的方式往低处排污水,严重污染环境。农民把人和牲畜的粪便堆放用起来作有机肥,这直接影响到村庄的环境卫生和农民的身体健康。大多数村庄内没有设置垃圾收集处理点,致使垃圾随意乱扔乱放,不但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质而且还恶化了居住环境。俗话说:要致福,先修路。村庄的道路是解决村民出行的基础交通设施,但目前农村中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村庄,尤其是在山区的村庄内的道路是又窄又弯的土路,一到雨季,出行变得十分困难。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庄里通行的车辆及进出的人员越来越多,加上很多道路路面过窄而且基本没有经过硬化处理,致使车辆没法避让,行车非常不方便。

(四)新农村建设中忽视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除了建设新村庄外,更应重视农村精神新面貌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有着享受生活,享受文化娱乐的愿望。而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农民每年用于订阅书刊、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较少。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创新。

二、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比较好的做法

(一)提高农民收入,筹集建设资金

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才会有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开辟农村增收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业生态园,建立综合产业区,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入商业公司到农村开设工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大力推动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医疗卫生、教育机构、交通出行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区域共享、共建的协调发展新模式。加快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重点是做好供水设施的完善,改善厕所卫生状况,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及建设合理的垃圾集中处理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积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农村污水净化处理,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建设农村道路、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及其他公共设施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通过村庄合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引进外部商业资金,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统计;统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56-02

一、新农村建设中统计存在问题

1.统计制度不健全、不适用。目前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大都以满足县级以上统计部门的需求为主,有关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也仅仅是印发至县级以上统计部门,由上至下逐级贯彻布置有关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县区统计局一般都是通过召开年报工作会议来布置农村基层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往往是几个专业一起布置,而且是口头上布置,乡镇统计人员记录不完整,有的甚至连笔记都没有做。乡镇统计人员回去后也是口头上向村统计人员简单布置有关的统计报表任务。甚至有个别乡镇没有开会布置报表,只是把报表发下去,没提出具体要求,未能全部回收报表,出现不执行国家报表制度的行为。现行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很难原原本本贯彻到农村基层,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收集和汇总各种统计报表,基本上仅仅是为上级服务,不能满足乡镇对其经济情况分析的需求。新村建设新鲜出炉,我们没有配套的统计制度。现有的农业统计制度自成一体,且偏重于农业生产统计。开展新农村建设统计改革,必须建立一套全面、规范的可行方案,确定具体的指标,制定相关的报表,核定哪些指标可从部门获取,哪些指标需由调查获取,还有上报的时间、方法等等。与此同时,必须研究如何删减废除过时的、无法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农业统计指标和制度,减轻基层统计负担,增强统计数据的服务功能,提高统计工作形象。

2.统计体制制约。基层统计力量薄弱。中国的统计机构只设置到县、区,乡镇没有专门统计机构,因此面向广袤的农村地区开展统计调查,基本无专人可用。如只依靠市、县统计系统力量,人员有限,精力有限,难以操作。基层统计数据易受干扰。当前中国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统计部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领导,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指标涉及领导考核,关系地方政府政绩,在目前基层统计力量不足,需要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开展的情况下,要保证数据的准确、公正,将面临一定挑战。

3.统计法律、法规意识不强。有的乡镇领导和统计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知之甚少,没有认真学习《统计法》,更不可能大力宣传、贯彻、执行《统计法》,不少基层统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依法统计观念不强,而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常受到行政干预,甚至有个别统计人员为迎合领导意愿、为达到计划目标,人为地修改统计数字,统计数据没有来源,无基层报表原始凭证,闭门造数字,严重违反了《统计法》,因而统计数据整理的随意性很大,统计报表的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统计法》,各级地方统计机构要对同级政府实行统计监督,现行统计体制最大的薄弱环节和弊病在于政府统计机构缺乏超脱性,自然造成统计执法缺乏权威。一些单位违反《统计法》规定,随意制发统计报表、随意统计信息、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能有效地防止和扼制统计违法行为发生,不能使《统计法》真正成为维护统计秩序、提高统计质量的“尚方宝剑”。

4.农村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人员兼职多。由于农村基层统计工作的繁重琐碎和统计人员的清苦贫寒,尽管各乡镇都配备了统计人员,但专职的极少,兼职较多,而且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个别乡镇甚至一年几换。按《统计法》规定,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由于对乡镇统计人员管理的问题,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文件规定,县区统计局对乡镇统计人员的调配无力干涉。这样造成了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近年来,随着人口调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工作的开展,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也在成倍地增加,加上乡镇中心工作多,有些镇合并后管辖村委数量较大,人力、物力、财力跟不上,力量与任务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表现在对统计工作忙于应付,个别村委没有严格按照报表制度填报数据,由乡镇代报。

5.调查经费短缺。无论是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都必须要有经费保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数据产品。然而乡、村两级财力薄弱,调查经费捉襟见肘,在当前统计调查经费分级负责的规则下,基层统计难以有效开展。同时,基层统计工作收入不高,地位不高,难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担任或兼任,与政府对数据的需求存在较大反差。开展新农村建设统计改革,必须要有充分的经费保障,才能水到渠成。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统计对策

1.加强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统计工作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其独立性和专业性,但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立足当前抓根本,着力强化基层建设。统计工作是一门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基础工作不牢将直接影响其结果。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基础建设,在保证乡镇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人员落实的前提下,着力对农村村级统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培训和考核上下功夫,努力壮大农村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改善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以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如举办各种层次的培训和讲座,给基层统计人员适当的报表误工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夯实农村统计的基础。

2.着眼统计事业发展的长远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统计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的核心,事关统计改革与建设的全局。统计部门作为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统计信息化工程,使统计工作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政府应积极支持统计事业的发展,为统计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硬件。如微机等必要的工作工具,以保证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党委、政府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加快统计体制改革。中国农村统计调查体系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它的特征是:统计体制实行由国家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共同承担国家统计任务的“双轨制”;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层层上报为主的全面报表制度;指标体系采取以反映实物量、数量为主的“实物数量型”指标体系。这一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在中国大包干以前三十多年的农村统计调查实践中,为搞准中国农村基本数据,为各级党政决策服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这种统计调查体系越来越显露出其不适应性,因此需要在统计工作的制度及统计监督方面加以改革,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及适用性。从隶属关系上确保统计主体处于比较超脱、客观的地位,可以考虑建立国家与地方统计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上级统计部门在统计调查中可以采用下级统计部门的业务成果,但没有必要包揽下级的统计工作。

4.统一管理,配合协调,利用高新科技,建立全国统计信息平台,采取国际通用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实施阳光工程,做到基层填报单位按统一口径,完成一套表,同时将具有工作量小、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的抽样调查方式,作为一种经常性的主要统计调查方法,减少人为干扰。当然以抽样调查理论为基础的农村住户调查,依靠农户家庭的记账来搜集资料是有局限性的,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适度地进行样本的轮换。但与此同时保留一定比例固定样本作为长期观察的对象也是必要的,这就需要广大熟悉情况的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丰富经验判断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5.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严格工作纪律,严肃处理,加强统计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消除假报统计数字的办法是严肃工作纪律,做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必究”。所以在正确区分工作失误与任意假报统计数据之间的界限的基础上,在加大《统计法》选传教育力度的同时,对于极少数仍以假报统计数字投机取巧谋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以身试法者,就要采取严厉的措施坚决予以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进行法律制裁。建议对于有假报现象影响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的工作人员或授意假报欺骗上级、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一经查实,坚决清理出公务员队伍。

6.坚持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原则。要把干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做到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并重,注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人才,优先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培训,以重点培训带动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发展、注重能力,体现了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的要求。干部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体现,注重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坚持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原则,就是在全面提高干部各方面素质的同时,将提高干部能力放在突出地位,通过教育培训使干部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理解和把握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按照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注重干部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二是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新理念,防止片面化、简单化和大帮哄的现象发生;三是注意全面发展是个集合的概念,就干部个体而言,要注意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培养,要有专长,突出个性,但必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发展思路;青海湟源;阳坡湾村

1基本概况

阳坡湾村位于寺寨乡政府以东3km处,平均海拔3100m。平均气温-1~3℃,最热月(7月)均温5~11℃,最冷月(1月)均温-10.5~10.0℃,年平均日照时数2564h,年总辐射量597.9kj,光热资源可满足一季农作物生长需求。年均降水量408.9mm,雨热同期,春旱频率较高。阳坡湾村水源分2类,一是地表水,水系为三道河,流量0.26m3/s;二是自来水,主要用于人畜饮用。当地矿产资源贫乏,交通比较偏僻,距县城近25km;全村通电率100%。全村有172户,总人口708人,人均耕地面积0.15hm2。村民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75%。有劳动力430人,占总人口的52%,其中长期务农、半农半工、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比例分别为28%、42%、30%。全村共有草场900hm2,耕地面积97.19hm2,水浇地面积20hm2,林地3.33hm2,以柳树为主。2009年粮油综合产量221t,其中粮食产量199t,油籽产量22t。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缓慢,未形成适合该村发展的优势产业。二是畜牧业发展存在牛羊品种不良、育肥周期长、饲料短缺、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大等问题,畜产品没有初、深加工企业和行业协会。三是居住环境差,人畜混住现象突出,圈、厕、厨卫生有待改进;宅前乱堆粪土,违法乱建畜棚、车房、猪圈等现象普遍;住宅条件差,主要以土坯房为主;居民区没有垃圾收集点[1]。四是能源单一,缺乏清洁卫生能源。目前燃料主要以秸秆、柴草为主,对环境污染较大。五是农业生产规模投资大,近年来种子、农药、化肥、水费、油价上涨,造成农民生产性投资过大。六是技术、人才、信息短缺,农民急需科技指导、急需引进适应本村发展的农、畜品种,急需冷冻胚胎移植、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4]。七是缺少活动场所,业余文化单一,农民没有学习、活动、娱乐的场所,缺少报刊、书籍阅览点。

3规划思路与总体目标

3.1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3.1.1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阳坡湾村自身优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家园,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民主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将阳坡湾村建设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1.2发展思路。以发展畜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培育农民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化经营,引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挖掘产业增收潜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住宅改建、村容整治等问题,改进基础设施;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通过阳光工程、农民科技示范入户工程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民主管理和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

3.2总体目标

按照西宁市新农村建设达到“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目标,2009—2019年阳坡湾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是按照“布局优化、建筑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的要求,安排好生活与产业的发展。发展高效、特色、绿色的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产业化格局,力求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60元,比2009年递增10%,实现农民生活宽裕,2019年主导产业畜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55%以上。二是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达到12年以上;家庭主要劳动力掌握1~2门以上实用技术。每户至少有1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60%以上。三是初步组建种植业、养殖业营销协会和农畜产品营销协会,培育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紧紧联系农户与市场。四是砖木、砖混结构的住房占总户数的80%以上,人均20m2以上,农户住宅统一规划,新宅比例占60%以上,农村住房设施基本配套,庭院绿化、美化、净化。五是全村建卫生厕所172所,占100%。六是全村100%农户使用以沼气和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07座,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各172个。七是2011年垃圾处理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到15%。

4参考文献

[1]徐建宏,许百发,严启辉.当前新农村建设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9,86.

[2]李欣,王长海.浅析乡风文明建设中文化的双重性质[j].商情,2010(13):8.

[3]郑进达.推进江北新农村建设的“五突破”[j].宁波通讯,2010(6):50-51.

[4]陈铿,郑宝华.对新农村建设的再认识[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90-91,96.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新闻宣传对策

纵观当前一些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宣传上,虽各家有各家的妙招,也基本形成了“铺天盖地”、“浓墨重彩”的舆论氛围,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传统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型对农传媒数量严重不足,专题性栏目、节目偏少

我国有9亿多农民,但他们拥有的传统传媒资源比例却低得可怜。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电视播出机构2544座,开办电视节目2984套,全年共播出电视节目1360万小时。如此众多的节目资源,但对农专题节目的数量却屈指可数。广播“窄播化”浪潮的涌起,使专业化、受众群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分,但离农业、农村、农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以笔者家乡的某农业大市的广播电台为例:“三农”新闻宣传本是自身最根本的职责,但受众群细分后。原有的“农业科技”、“对农专题”、“农村问题百事通”等农民喜闻乐听的节目全部取消,占总人口85%以上的农业人口。却没有一档属于自己的专题节目。

据调查,“涉农”纸质媒体只有《农民日报》、大众报业集团的《农村大众》,湖北《农村新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河北农民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四川农村日报》等十多家。

2、站在都市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主体错位、急于出彩、缺乏创新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媒体掀起了一轮轮建设新农村的宣传热潮,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中暴露出的站在都市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主体错位、急于出彩、缺乏创新等问题却不容忽视。

一是互动作用差,导致一些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上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近三年来,传统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上积极性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部分媒体在宣传的要点上,往往闭门造车,站在都市的视角看农民,摸不准农业、农村、农民的脉搏,使农民参与和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结果收效甚微,甚至招致农民反感。

二是一些媒体“完成任务”心态严重,采编作风不扎实。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一些媒体却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当作一项临时性的任务来完成,个别采编人员往往写稿靠会议、采访靠总结、走马观花拍镜头。导致报刊、广播、电视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声势很大,但媒体为农民当好喉舌、为党和政府当好政策的参谋助手的功能却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三是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方法创新不足。具体表现为:对农村宣传工作号召多,指导少;要求多,办法少;动态多,典型少;一些传统媒体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按照大多数农民的需求与愿望来组织开展宣传,说教、灌输、支配式的老套宣传方式没有得到创新,对各种典型的挖掘、提炼的专题性报道相对较少。

3、权威性、贴近性、可读(视、听)性差,受众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一是缺乏权威性、贴近性、针对性。一些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上出现了主观片面、盲目拔高等倾向,过分夸大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关注富村多,关注穷村少,报道出来的典型缺乏示范效应。传播内容的选择也多以市民的趣味和喜好为取向,农村受众对媒体多样性、实用性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此外,报刊上的对农文章学术味浓,广播电视节目在栏目设置上、播出时段的安排上、节目内容的选择上与农民收视习惯和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制约传统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的主要原因

1、“量体裁衣”,缺乏制约

传统媒体在新农村新闻宣传上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工作进展、经验总结、工作成果等方面没有考核指标,怎样宣传、宣传多少、质量如何全部由媒体本身来“量体裁衣”。使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宣传时断时续、时强时弱。

2、媒体越来越多地以“企业行为”介入市场

中国传统媒体的性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主要职责是负责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群众的呼声,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时代新风尚,体现的是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但近年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成为传统媒体的追求目标,成为传统媒体解决现实生存、谋求长期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基本问题。因此。迎合中高收入受众、吸引广告商的眼球。成为传统媒体竞相思考的重点,而来自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闻,由于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冷落。

3、绩效意识、成本意识、危机意识、效能意识使部分采编人员产生浮躁心理

伴随着传统媒体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绩效意识、成本意识、危机意识、效能意识已根植于许多采编人员的心中。一些媒体给采编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使采编人员靠“挣工分”拿工资,而新农村建设宣传由于受路途远、采访条件差、出稿慢、收入低等方面的限制。愿意真正“沉下去”的采编人员逐渐减少,浮躁心理、应付心理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4、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缓慢、农村报业市场“荒漠化”现象加剧

按照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要在2010年底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让广大农民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收听到4套广播节目。但来自民盟安徽省巢湖市委2008年10月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全市共有人口454万、约130万户,农村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有1922个;全市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约40万户,城镇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有线网络覆盖率仅为5%。

中国的日报出版总量规模已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但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报纸2000余种,目前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每千人拥有报纸的数量已分别达289份、253份、183份,而占总人口70%的农民的报纸仅四五十种,农民平均干人拥有报纸量不到1份。

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资源分配上“城市化”倾向,使得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媒体信息严重不对等。传统媒体对农村受众漠视程度严重。广大农民媒介内容缺失极大。

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作用

1、放宽政策,多方投入,着力提高农民平均千人拥有报纸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应适度放宽和简化“三农”类报刊的审批程序,鼓励国家涉农部门出版服务“三农”的报刊;同时,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对“三农”类报刊的注入,使农民平均干人拥有报纸量得到质的飞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工程来抓,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农村的千家万户。

2、创新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变“软”指标为“硬”任务

各传统媒体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的总量和质量进行监控,使包括版面、时段、栏目、体裁、内容在内的各项指标得到细化、硬化。通过实施目标量化,每年都对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真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促使各传统媒体集中财力物力、集中精兵强将,集中版面时段。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中。并促使员工收入分配向在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一线的采编人员倾斜,确保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制度化、长效化。

3、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握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点,努力修正自身的“城市化”倾向,缩短和农民的心理距离。心中要始终装着“三农”,成为提供新农村建设理念和思路的源泉、政策和决策的传播载体、建设成就展示的平台和舆论监督的阵地。

要制定长效、周密的采访报道方案,创新报道形式,通过专栏、专版、连续报道、评论、调查报告、通讯等“十八般武艺”,拓宽报道渠道,力求在报道的广度上形成“铺天盖地”、“浓墨重彩”的舆论强势,深度上挖掘出一大批有分量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增强报道的指导性、实效性。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7

[关键词]新农村绿化建设问题对策

一、绿化规划的原则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益相结合原则。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选择高观赏价值和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栽植,使平原绿化成为靓丽的风景线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相结合原则。平原绿化由镇政府统筹安排,提出实施意见,各县区按照各自的任务数完成绿化任务。同时,整合社会力量,全民动员,镇、村、组、户联动,形成全社会开展平原绿化的良好氛围。

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实施相结合原则。市林业局组织力量对全市平原绿化进行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自然状况、建设标准,提出合理的实施意见和造林措施。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相结合原则。平原绿化涉及的造林类型较多,不同的类型要选择不同树种和造林方法,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分类指导,同时各村在抓好平原绿化示范点的基础上,整体推进本村的平原绿化工作。

二、新农村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绿化缺乏系统的规划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所主要考虑的还是农村房屋的建设与道路的修缮,而对居住的环境,特别是农村的绿化这一块缺少严格的规划,或者是存在一定的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因此在新农村的绿化建设上就显得很稀疏,树木或者花早等观赏景观在布局上相当零散,不具有美观性,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效果。

2.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特色

新农村的绿化建设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承建单位为了工作的方便,一律采取统一的规划与建设模式,所种植的园林景观也是一样的,各个村庄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甚至部分村庄原有的文化景观也被破坏了。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新农村的绿化建设也与农村的经济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农村的绿化建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一个县市乡镇企业较多的地区与完全靠农业生产增收的地区也存在着差距,那么这就要求乡政府在绿化建设中进行统筹,争取做到平衡发展。

4.对绿化的保护与维护不足

部分乡镇在新农村绿化建设的前期能够实现高覆盖的目标,给农村一个新的面貌,但是在后期的维护与保护不足,是绿化景观受到了摧残。部分农民还存在着较老的思想,认为土地就是用来种粮的,因此后期会有部分绿化地被农民所改建,重新种粮;另外农村的园林景观缺乏专人的维护与管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花草树木长的参差不齐,影响了景观的美观性。

三、新农村绿化建设的对策

1.强化领导,成立组织

为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城区成立了由县(区)委副书记任指挥长、县(区)农工部主要领导任副指挥长、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指挥部,全力打造“活力乡镇、魅力村庄”。在工作推进中,采取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县(区)直部门分包村,将工作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切实把新农村绿化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重要途径。

2.统一规划,科学打造

为切实把村庄绿化做好、做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县(区)林业局积极提供技术支持。抽调2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由四名副局长带队,按照“有特色、出景观、建精品、创一流”的村镇绿化要求,对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一是及时补植,提升品位。对往年已绿化过的10余个村庄进行查漏补缺,补植管护,巩固绿化效果。对新建广场,在其周围栽植合欢、紫藤、南天竹、黄杨等绿化苗木,提升村镇绿化品位,突出生态文明;二是突出生态,兼顾经济。对新纳入的新农村试点村,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大叶女贞、百日红等绿化树种,既体现了绿化美化效果,又提升了绿化档次。同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规划了柿树、梨树、杨梅、柚子、新余蜜桔等经济林果与其它树种搭配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按照“一村一景、一路一品”的原则,打造了一批专业特色村。根据群众自愿,在村内、村周道路及荒片发展柿树、梨树、新余蜜桔等名优果树,突出营造一批柿树村、梨树专业特色村;或者在村内栽植大叶女贞、百日红等绿化树种,营造一批园林式村庄。通过果树村、园林村建设,改变树种单一、绿化效果差的问题,为打造活力乡镇、魅力村庄和“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奠定基础。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大力发展绿化生物修复技术,推进以防治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为重点的农村小康环保工程。在农村垃圾填埋场上开展生态绿化的土壤修复示范研究,通过绿化植物的土壤修复功能,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填埋场的污染问题;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河涌净污湿地植物群落、人工净污植物浮岛营造、自然型河床营造工艺等方式,以吸附、降解、富集、转移等工艺,消除农村、中心镇以生活污染为主的小型河涌和饮用水源的水体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4.广泛宣传,确保农村绿化美化成果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很好地建设,更要很好地保护。当前有部分农村群众,由于生态意识淡薄,或受利益驱使,乱砍乱伐、乱采滥挖树木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予以严惩;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让农民感受到绿化美化在改善环境、美化家园、提高生活质量、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好处,让所有村民都参加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来,人人都享受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越性。

5.提倡节约型绿化

绿化要走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尽可能选择节水耐旱植物,注重雨水拦蓄利用;结合目前正在启动的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积极利用处理的尾水或中水;在环境建设上,提倡简朴、经济、自然的环境建设,提高绿化投资效益,降低建绿和养绿的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财力等资源,最大程度地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维护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新农村的绿化建设虽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各项绿化措施与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我过新农村的绿化建设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骆中钊,戎安,骆伟.新农村规划、整治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艺术建设;问题;对策

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是构建社会注意新农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文化艺术建设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分析我国农村文化艺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解决,提高我国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对于加速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够

受到先天条件的限制,农民受到的教育水平极为有限,因而对于文化艺术上的理解不深。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农民而言,改善生活水平远比发展文化艺术重要。因此,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也认识不到文化艺术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由于认识的不足,导致农民对于农村文化艺术的发展动力不足,对于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经费不足

文化艺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对于农村而言,经济不发达,各级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文化艺术的建设上来。导致文化艺术建设的基础设施不足,如图书馆、影剧院等。而且由于交通不便、经费不足,也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不利于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开展。

(3)各地区之间不平衡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艺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合作,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当前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政府部门领导对于文化艺术建设的认识程度也不同,造成了各地区在文化艺术建设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加强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措施

(1)加强思想重视程度

农村文化艺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神文明决定了我们优秀的文化能否顺利传承。但是,农村基层干部对于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所以也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只有通过上级部门的不断宣传,并将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水平作为基层政府部门的业绩考核内容,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从而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中去。

(2)加强领导和规划

在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过程中,各级部门领导的执行力对于建设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将文化艺术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还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在政府举办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时,各级部门能够共同把工作做好。对于一切新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和典型事迹进行发扬和推广。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整改。总之,只有加强领导才能保障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顺利进行。

(3)加大资金投入

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是一项经费需求较大的工作。一方面文化艺术建设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如图书馆、电影院、广播站、艺术馆等,这些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量都较大。在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后,还需要添置图书、电脑、音响设备、无线设备等,这些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另一方面,文化艺术建设需要一些专门的人才,而文化艺术方面的人才由于培养周期长、投入大,他们的薪酬都会比一般劳动工作者的高。由于农村条件较差,平均薪酬本来就比较低,如果没有一定水平的薪酬,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为文化技术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多数地区的农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在奋斗在奔小康的路上,各级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文化艺术建设。因此,一方面国家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尤其是一些特色产业,对于社会资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4)注意平衡发展

不同的市、县、乡镇,甚至不同的村子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先天条件,居民素质,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文化艺术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是,各级政府应该努力控制这种差异的扩大化,同时要力争缩小这种差异,以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促进各地文化艺术建设的平衡发展。一方面,可以在政策及经济上对落后地区倾斜,帮助落后地区完善文化艺术建设所需要的各项基础设施,激发村民追求文化艺术的兴趣。另一方面,组织文化艺术建设落后地区去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经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两地的差异,加快其文化艺术建设进程。

3结语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9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教育观念上仍受到旧时代的影响,农村各级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普遍较差,农村教育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儿童的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一切都离不开有文化、掌握技术、懂得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于是,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又归结到了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和提高上。通过对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加以改进,从而逐步建立和形成农村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新机制。

一、农村教育的概况

在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国民教育的重点。但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村教育并没有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而且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当前在全国上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下,农村所需的建设人才空前短缺,虽然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从各个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地认识到当前农村教育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

(二)在教育观念上仍受到旧时代的影响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送子女到学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跳农门,成为吃皇粮的人。但现实却不容乐观,能否上大学还是个未知数,如今大学毕业找工作困难更抑制他们的求学热情,教育投资对于农村大部分家长视为是奢侈的,孩子们能早点为家庭分担重任最实在。因此初中一毕业或辍学外出打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方面对于女孩子更是认为读书无用,识几个字就回家种田或早早嫁人改变家中境况。

(三)农村各级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普遍较差

现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能保证一人一桌一凳的条件都比较难,在许多新闻中,我们依然还能看到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问教室上课,一个教师轮流教授全校学生的情形。因此,农村人口能够学习到新知识的机会很少,由于没钱,农民多数挣扎在“活着”的层面,谈文化消费那就太奢侈了。

(四)农村教育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

就师资素质而言,“双师型”的比例仍然较低,大多数教师对农科教结合、校企及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上。在农村的基础教育阶段,偏远学校的民办教师一直是主力,受过专f-jn练的师范学校毕业生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地方工作。而民办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继续教育条件都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初中毕业生就能将就着当老师了,这样做的结果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

二、对农村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自1986年我国通过《义务教育法》开始,农村教育就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近十多年来,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90年代的“六配套”工程,是对农村教育一次大的促进。但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不但没有同城市拉近差距,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呢?因此有必要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农村教育发展减速的外部原因

我国教育总投资的不足导致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减缓,从而使农村教育产生了两个问题:

1.由于教育投资不足,对教师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的下滑。

2.由于教育投资的不足,导致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得不到改善,从而影响教育的质量。

(二)农村教育发展减缓的内部原因

1.农村教育的管理上还不完善。由于农村每个自然村都要求有小学,而生源却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办学规模过小,造成了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从而造成管理上的分散,组织配备极为散乱,财务制度不健全,学校领导难以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难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另外,有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很多是由于教学成绩较好而被提拔出来的,因此造成很多学校领导缺乏必需的管理知识。

2.对现有的农村教师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农村教师很难得到培训提高机会.有的七八十年代师范毕业的教师其知识结构还是七八十年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如何能满足现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更不要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通过对现今的农村教育的分析,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上还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三、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儿童的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

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因此,目前我国关于农村教育的立法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还是远远不能适应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所以制定专门的《农村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法》,以制度或法律的形式界定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及各级政府投入的责任,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确保农村教育优先发展也是必要的。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任务,提出要重点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四大工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坚定不移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而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承担起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

(三)加强农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除了资金投入的差距,最主要的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城乡教师的素质、待遇之间的差距。收入低、工资被拖欠、工作量大、负担重、没有学习培训机会、默默奉献,是农村教师的写照。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政府也应采取一些切实的措施。一是尽可能的提高农村教师的收人。二是保证农村教师进得来。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同时缺编,造成队伍结构失衡,缺少外语、美术、音乐、体育等专科教师。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对部分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骨干教师,职称评定时在学历要求上可适当放宽;在评比条件上,不一定要与城镇教师完全相同。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评出的名、特、优和高级教师,应当从批准之日起,规定在本校工作不少于一定时间方可流动。城镇学校也可考虑教师是否到有到当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来缩短或延长其评聘高级职称和名、特、优教师的年限。

(四)依靠社会各方力量改善农村各级教育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的投入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篇10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农村公路交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论述农村公路交通的现状和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最后针对新农村公路交通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新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

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公路交通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繁荣、农业进步和农民发展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福利设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支撑,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正是由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公路总里程仅有8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数量极为有限。虽然从改革开放初1978年到2005年的1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了90多万公里,但到2005年底,全国县乡公路里程只有148万公里,而且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业耕作规模小和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规模小、密度低等原因,目前的农村公路规模仍远远难以满足农村发展农民出行的需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2.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以下公路为主,等外公路占相当大的比例。200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4.1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2%;一级和二级公路里程28.5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15%;三级、四级和等外公路总里程约16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3%。四级和等外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量近80%。其次是县级和农村公路质量低劣、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交通。县级公路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大部分是启用以往的路基,稍加修整而成。

3.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很多地方农村交通道路还待休整,交通条件急需改善,但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修路资金紧缺,融资渠道少,加上政府的投人有限,大多地方都是依靠农民自筹资金,自拉项目进行融资修路。资金的缺乏使很多还待整修的道路陷于瘫痪状态,特别是乡村公路由于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导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交通局面的好转,成为发展农村交通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在加强新农村公路建设可采用的各项措施和途径

1.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具体就是把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建设及公路维护管理投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新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经常性项目和重点支持的公共设施,逐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通过大路带小路、重点路带动农村资源开发。对于公路修建、公路项目地方税费即征即返。根据国家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区、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