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十篇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十篇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9:14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1

一、抓学习,委员素质明显提高

四年来,我们发扬政协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作风,坚持自学为主的原则,通过发送文件资料、参加学习会、报告会、委员小组活动等形式,组织政协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加强统战政协工作的文件精神,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委员素质。通过认真学习理论,积极参与政协工作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一大批新委员较快地熟悉了政协工作,增强了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参政议政,献计建言,积极提出提案,其内容包括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教育、卫生体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职业教育的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落实卫生投入和解决农村卫生院人员社保医保问题,食品药卫和医疗市场的管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不少提案提出以前都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提出的问题有理有据,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受到办理单位吸收采纳(其中:有11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例如今年全会期间的《关于送师培下乡,为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减负”》和《关于加强部分非义务教育财经审计的建议》的等3件提案,分别由本委20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这些提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相关部门重视采纳,如审计部门对台中和英语实验学校相关领导的财经收支进行了审计等;教育局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参加培训影响教育教学工作且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组建了由局长任团长的教育讲师团巡回下乡培训教师,真正实现了送师培下乡,受到广大教师欢迎。

二、抓调研,献计建言富有成效

四年来,围绕县党政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就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发展优质教育、加强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试点、农村卫生院改革、旅游产业的发展、农村幼教体制改革及管理等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县政协建议案1份、调查(考察)报告8份送县党政领导,为县党政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多数意见建设被党政吸收采纳。

20__年,针对我县存在的对宣传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文化工作无机构、缺阵地、经费不足等问题,我委组织委员深入塔山、石安、新生、鲁班、立新、刘营等镇乡调研后,提出了提高认识,尽快建立镇(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等七条对策和建议。县委对此十分重视,县委宣传部以[20__]3号文件发出通知,恢复了农村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要求逐步配齐农村宣传文化干部,并对塔山镇等38个镇乡由于人手少暂无法配齐的,由党委宣传委员(干事)兼任镇文化干文秘家园部。此举促进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宣传文化活动全面开展。同年,我委还组织教育界政协委员,深入城区几所中小学校,通过开教职工工、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向县党政领导报送了调研报告《关于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中小学名校的调查和建议》,就大力实施“名校工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出了7条对策建议,县委政府采纳后及时启动了“名校工程”,经过全县干部群众几年的努力,我县建成了部级示范高中2所,省级示范高中2所,市级示范高中3所;初中和小学中,省级校风示范学校5所,市级校风示范学校55所。

20__年,我委在深入调查紫河、向阳、峨山、凯河、老马、高堰等镇乡的十多所农村中小学校调研的基础上,向县党政送交了《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的建议》,提出了“两手抓”,建立“扶薄工程”,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建设和排危及教育经费管理等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20__年,县委将扶持20所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作为全县“保先”教育活动中为民办的16件实事之一。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多这些薄弱学校给予了资金物资等支持,县教育局开展了“百校牵手”,活动,选拔名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从软硬件等方面对口帮扶,有力地促进了薄弱学校建设,推进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了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我委一直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设。20__年7月,我委组织部分委员赴盐亭县、什邡市、都江堰市等兄弟县市考察学习了“新农合”试点情况,召开了“新农合”试点考察情况通报会,在政协工作简报、考察报告以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场的有关会议中,呼吁县党政领导及早决策,把争取“新农合”试点这件“为民、利民、便民”的大好事大实事办好。县党政采纳了政协委员们的建议,20__年12月6日,我县正式拉开了“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序幕。在试点过程中,我委联系的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具体工作(我担任此项工作督察员),他们深入镇(乡)村社了解情况,宣传动员、检查指导工作(本人因工作出色,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三是在20__年10月,我们组织委员对我县“新农合”试点10个月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促进了此项工作健康发展。

20__年,我委通过深入近二十余所中小学校调研,向县委、县政府送交了《关于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和相关情况的简报。在20__年政协全委会议期间,本委主任代表教育科技组政协委员在县党政领导听取政协委员代表意见建议的座谈会上发言,引起了参加会议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邱明君同志当即表态说:“政协委员的调研是深入的,提出的建议很有价值、很有水平、很负责任”。并在《__政协》简报20__年第八期《搞好布局调整,促进教育发展》上亲自作了批示。在调查报告基础上形成的《__县政协关于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案》送达县政府后,县政府进行了认真办理,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了《关于第二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通知》,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撤消了村小572所,撤并初中6所,建成首批农村寄宿制小学28所,解决了7311名小学生住宿难的问题。我们的建议,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和谐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我县幼教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敢于献诤言。20__年,我们组织政协委员对全县幼儿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撤消全县农村公办建制幼儿园和把县城和芦溪的五所公办幼儿教师推向市场,损害教师权益的与党和国家现行政策相悖的做法,以及全县聘用幼儿教师工资大部分偏低、普遍未参加社会保险和办园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我们“呼吁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以积极的姿态,理前事、解难事、不留后事,通过扎实工作,促进幼教改革深化和健康持续发展。”并根据办园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据悉,县委常委会已经采纳政协委员的建议,决定纠正过去改革中出现的与党和国家现行政策相悖的做法,首先恢复五所公办建制幼儿园。

三、抓视察,民主监督力度加大

四年来,围绕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政协委员开展集体视察,委员们先后多次深入到村、镇(乡)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镇乡及办事处卫生院、居民小区和企业、店堂,对全县职业教育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非典防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法》的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物保护、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药品、食品及医疗市场的监管等课题进行视察。四年共组织视察21次,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送视察报告10份、视察情况的工作简报16份,通过视察提出意见和建议约90余条,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少意见具有真知灼见,有决策参考价值,受到县党政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职业教育是关系全县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20__年,我们会同农业委对全县职教和农民教育进行调研,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5条建议;20__年,我委组织委员进行了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视察,除将视察情况报送县党政领导,还在20__年政协全委会期间,以科教文卫体委名义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县职业教育建议》的集体提案,就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5条建议。同时我们组织委员对此重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视察。这些举措,对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措施,改变职业教育在我县高中阶段教育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促进职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参与对口协商,进诤言献良策

根据县委批转的《政协__县委员会关于贯彻(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实施细则》,四年来,积极参与对口联系与协商活动,向教育、科技、卫生、文体等职能部门送文件约3000余份,分管副主席和专委会主任根据工作职责,多次应邀出(列)县委、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会议,担任卫生、文体、药监等方面行风监督员,参加物价等部门的有关听证会、座谈会等,本着从大局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会议议题坦诚建言,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献计献策。

五、认真负责地完成政协主席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一是配合市政协做好巩固“普九”成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调研、视察;二是完成了县委安排的到黎曙、云同、老马等四个乡镇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任务;三是20__年完成了政协领导交办的组织各界人士参加了全国政协科教文位体委等单位组织的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华纵横诗、书、画征文活动的任务,精选作品28件参赛,有16件获奖,同时由于选送作品数量多质量好,使__县政协在次活动中获得“中华新世纪杰出贡献奖”。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2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由县级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直接下拨到校安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款3.6亿元,3年完成农村学校D级危房改造对农村教育实行责任制、公示制、报告制、举报制、联席会议制和表彰奖励六项规章制度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促进农科教结合,为农民致富服务建立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本报讯(记者高耀彬)山西省把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下大决心解决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省长刘振华在日前召开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全省11个市(地)的主要领导和119个县的县长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确保五个到位,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及时到位、农村中小学校舍的维护改造和建设经费到位、确保农村贫困生就学到位,使教育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山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65%的农村人口中80%以上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教育。为此,山西省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山西省决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县为主、各级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新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统一发放的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及校舍维修建设机制。要求县级政府依法就本县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和执行情况,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其监督检查。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中的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由县级财政部门列入预算,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拨至学校,切实保证专款专用。实行县长负责制,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不再发生新的拖欠,并限期清理、补发历年拖欠的工资。对因财力不足发放教职工工资确有困难的县,省、市财政部门要逐县核实财力,统筹安排,通过增加财政性转移支付和工资性转移支付等方法,帮助其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要逐乡逐校确定具体拨款款额,列入财政预算,在每年初拨付到位。对实行“一费制”的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财力确有困难的县,其公用经费缺口,由省、市两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补助。中小学按规定收取的杂费,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从今年到2005年,国家和省政府安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款3.6亿元,市(地)、县政府也要安排专项经费,力争3年内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的改造。为保证农村教育健康发展,山西省政府决定建立有利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责任制、公示制、报告制、举报制、联席会议制和表彰奖励六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县长是本区域内农村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省人民政府每年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危房改造、学校公用经费落实等有关情况,以县为单位进行通报。各县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和上级政府就农村教育整体工作及有关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报告,接受人大的评议和咨询。省、市(地)人民政府就教职工工资发放、中小学乱收费、贫困学生入学等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有关情况除责令当地认真调查解决外,每年年底要将有关举报情况通报全省或全市。省人民政府组织教育、农业、科技、财政、人事、计划等部门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有关工作,形成对农村教育工作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市(地)和县也要建立相应制度。省政府定期对农村教育先进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山西还决定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到2007年,力争40%的乡(镇)、30%的县达到“科教兴县”的标准。确定一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促进教育与农村、科技的紧密结合,增加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功效,依靠教育和科技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山西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

、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并建立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按工资总额10%给予特殊津贴的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4日第1版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3

(松滋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湖北·松滋)

根据湖北省财政厅以及荆州市财政局的指示,我局组建专班,依据省厅调研提纲,对我市农村村级小学的资产归属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研。

松滋市目前共有农村村级小学30所,在校学生6884人,村级小学占面积324591平方米,房屋建筑物82961平方米,资产总额6944.7万元,负债总额908.4万元。2007年校财局管前共有村级小学90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村小生源逐年递减,加之调点布局力度的加大,农村村级小学不断减少,2010年全市仅剩村小46所,被撤并的原村级小学的土地及房屋建筑物由于是村级所有资产,没有移交到教育部门,由原村级小学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处置和管理,教学仪器设备调入了学生并入的小学。教育部门负责就近安排撤并村小的学生就读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的接收调配,被撤并村小的债务,按照负债随资产走的原则,由当地乡镇政府牵头,学校与村民委员会协商,学校建设性债务随资产留所在了被撤并学校所在的村,并由村负责偿还,目前基本上已清偿,学校运行所形成的债务划转到了学生并入的学校。

松滋市目前有村级小学30所,其房屋建筑物、教学仪器设备划归教育部门所有及管理,土地属国有的15所165638平方米,土地属村集体所有的15所158953平方米,30所农村村级小学共有债务908.4万元,其中运行性债务35.6万元,基本建设债务819万元,撤并村小划人债务53.8万元。已由学校增收节支偿还债务36.9万元,目前农村村级小学债务余额871.5万元。

在调研中发现不少问题。一是法定的资产所有者与土地所有者不统一,带来了学校基本建设立项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有政策障碍,特别是一旦出现资产争议,难于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所有者的权益。二是农村村级小学办学规模小(生源少),按现行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分配原则,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安排学生公用经费,即使按200人安排学生公用经费,也很难满足学校运行的基本需求,村小不得负债运行。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学校的布局又不能过度集中,特别是丘陵及山区,村级小学的运行十分艰难。三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变更,人口出生率将会逐年递增,现行的办学规模,难于满足递增人口的就学需求,到时再新建学校的投资额度大,县级政府的压力大。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4

根据《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做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范围

根据〔20*〕39号、〔20*〕86号、〔20*〕70号等文件精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主要是指20*年*月*日前,各地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形成的债务。债务用途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维护直接相关的支出。

二、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基本原则

(一)谁举债谁负责。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和学校切实做好债务自查工作,学校财务人员、学校校长、教育局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四级责任人,对本校、本地上报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二)清理审核公示。摸清债务底数是化债的基础,清理过程要按照自查、审计、公示的工作程序,对乡镇、学校的债权、债务和应收应付等情况进行彻底清理核实,查清负债规模及债务的构成情况,认真填报相关报表,并按规定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审计锁定。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对所有需要偿还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都必须在经过严格审计认定锁定债务之后,才能开展偿债工作。

三、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工作步骤

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由省统一部署,各设区的市政府负责督促检查,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一)县级自查摸底。县(市、区)政府要统一组织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教育、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对各乡镇、村和农村中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进行逐校、逐项、逐笔清理,核实原始单据,严格审计,剔除不实债务。

各乡镇、村和学校要将审计后的债务在对应的乡镇、村和学校等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债务发生时间、用途、数额、债权人、债务人、举报电话和受理部门等。公示时间应不少于5个工作日。

对群众举报有异议的债务,牵头主管部门要认真对待,尽快调查核实;对审计后没有异议的债务,要进行锁定。在此基础上,县(市、区)政府要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对债务进行分类,并严格界定县(市、区)乡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等单位的责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等工作。

各县(市、区)地方国有农场、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也要纳入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试点范围,由所在县(市、区)统一清理化解。

(二)市级汇总。各市政府要按照省政府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汇总上报和督促检查工作。

(三)省级审核确认。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数据进行审核,对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数据予以确认。为确保债务数据真实准确,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适时组织抽查。

(四)及时上报数据。县(市、区)完成债务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后,要建立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台账并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监管系统的统一要求,据实填写债务登记表格,及时将数据上报市审核汇总后,于20*年年底前报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工作由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部署。

四、清理核实工作中需要把握的有关政策界限

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构成复杂、时间跨度长,清理核实工作中要统一政策口径,严格把握政策界限。

一是要严格界定学校性质。判断农村学校债务是否属于清理范围,主要以是否承担农村义务教育任务为标准,没有承担农村义务教育任务的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学校等不属于清理化解范围。

二是要严格界定偿债内容。偿债内容要严格限制在教学及辅助用房、学校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项目,必须剔除因建设教职工住宅、拖欠老师工资补贴等形成的债务。

三是要妥善处理“白条”债务。对在发生债务时已经以原始凭证入账、且有当事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的“白条”,通过公示无异议后,原则上视同合法债务凭证。对公示中有异议的“白条”,要认真审核,不符合规定的要予以剔除。

四是要妥善处理债务利息。对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中的高利率和复利问题,在清理核实过程中,要向有关责任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说明农村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以及高利率和复利的不合理性。要按照“分段计息,息不转本,利不滚利”的原则,剔除已转入本金的利息,将此前多付的利息用于抵顶债务本金或予以收回。债务发生时未经双方协商明确利息的,一律不计息,按所欠本金计算债务。双方协商明确利息的,若利率高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按同期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分段计息;若低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按双方协商确定的利率计息。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清理核实工作稳步推进

做好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是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级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要严格执行政策,严肃工作纪律,实行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干部财务审计制度,把制止乡村新债和偿还债务情况作为考核乡村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要深入调研,加强指导,搞好协调,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及时解决清理核实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把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各项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结合起来,确保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稳步推进。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5

关键词关注农村留守少年教育状况措施及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70-02

一、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基本情况

围绕研究的方向,笔者在永平县11所学校抽取88名留守青少年,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与教师交流等形式开展研究。经分析,留守监护情况基本分以下几种: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一、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父母教育的缺位;其次,监护人教育的缺位;最后,自我教育的缺位。

(二)社会教育的缺乏

1.父母期望过低和监护人的知识水平低使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整体上要比其他孩子差;

2.父母关爱的缺失和监护人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留守青少年的性格形成;

3.父母的长期缺位使留守青少年缺乏亲情温暖;

4.监护人对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介入少,使得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5.缺乏必要的管教和约束使得部分留守青少年出现了行为偏差;

6.父母的补偿教育不利于留守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从农村家庭现状来看,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是两大顽症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加大投入

从横向看,各部委应协调以尽本部门应尽的责任,如政府的公安、新闻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政府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农村,地方政府可为开办寄宿制学校创造条件,尽量为留守青少年提供住宿方便的同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等群体中得到温暖。

(二)打造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

1.建立专门档案。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青少年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对他们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学校每学期要建立留守青少年情况登记表,对留守青少年登记造册,建立留守青少年的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青少年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

2.定期召开会议。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青少年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青少年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

3.建立代管家长制。在各学校建立代管家长制,让老师行使家长的职能,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留守孩子更多的关心,像家长一样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和他们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

4.开展自律自强教育。班级要成立“独立青少年小组”,学校成立“独立青少年”委员会,选用其中独立能力较强的孩子担当成员,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让留守青少年在学校、老师、同伴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这样,既可以增加心理倾诉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以找到“家”的感觉,同时便于留守青少年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开辟宣传阵地。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留守青少年家庭教育优秀典型,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留守青少年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2.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长联系卡、开通家长热线、定期召开家长会。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系列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对教育的正确认识。

(四)完善优化农村社区教育环境

1.学校建立激励机制。在留守青少年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各方面表现好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

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村委会牵头,联合妇联、工会、学校和派出所,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建立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如可以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青少年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也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青少年托管中心,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等。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6

一当前农村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日益加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两极化现象也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学校撤并的弊端

近年来,教育部门为能实现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最优利用,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的进行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撤点并校。这项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在并校的过程中,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更新远远滞后于撤点并校的速度,致使农村孩子非但没有享受到并校带来的优质教学资源,反而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案例:自从撤点并校后,原来在本村就可以上学的学生要到邻村或者更远的地方就读,每天疲于上学路途的奔波。即使有些乡村配备了校车,其效果也是杯水车薪,例如在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一辆荷载9人的校车却实载64人在接送学生的路途中发生撞车事故,造成19人死亡,18人重伤的惨剧。2011年7月20日,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17名学生在一辆校方雇来的“黑校车”上发生交通意外,造成不同程度的受伤。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在警醒我们,撤点并校后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连基本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急需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解决。

(二)农村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教育开始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经笔者实地调研走访发现,目前农村教育基础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已日趋完善,能保障学生寄宿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教室教具方面的配比在学校合并后稍显不足,部分农村寄宿学校也能跟上现代教育步伐,实现多媒体及网络教育。因此,目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落后的问题,而是出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个着眼点上。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师资质量的高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师资分布很不均衡,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师资充裕,甚至出现了过剩现象,而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师资普遍短缺,这个现象在农村撤点并校后尤为明显,一些农村地区在并校后都是大班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加大了农村教师的教学管理难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2)农村教师目前相对弱势的生存状态直接导致了优质师资队伍的流失。然而在师资的大量流失之后相应的供给和补充工作却极为困难,这就造成了师资的单向流动,加剧了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的两极化现象。(3)农村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教师薪资待遇水平偏低所造成的优质资源单向流动及单一行政化的师资配置,直接导致了农村教师的老龄化现象,师资队伍中缺乏中坚力量,有些地方甚至面临断层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农村教师未能将全部精力投放在教育事业上,教师迫于生活压力而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渠道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却往往被一些家长所忽视,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全部归责给校方。殊不知教育往往是双方的,并且需要家长与学校之间积极主动的互动与沟通,有些农村家长不与学校沟通,将孩子送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也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因此,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笔者经调研分析,总结出造成此种家庭教育现状的两大原因: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子女教育问题。目前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祖父辈就更加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自身的文化水平程度较低,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去进行专业的辅导,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缓解农村教育资源落后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扶持力度

要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使农村学生真正享受到资源整合后的优质教育,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这就需要政府在多方面进行扶持,例如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软件方面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上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防止优质师资的流失,国家须制定相应的财政补偿政策,加大财政补助额和加强监督,不让财政拨款在下放的过程中短斤缺两,致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孩子因资源整合反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教育资源在软硬件方面的最优整合。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政府部门就撤校合并之后所作出的积极调整,例如国务院于2012年3月28日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这一条例的出台,使学生在远距离路途的上学过程中人生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目前,在农村家长迫于生计而外出打工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样导致了很多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而造成性格上的种种缺失,对于其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留守儿童需要学校和家庭更多的关心,这就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校要以提高农村家长的家教认识为已任,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如今在学校里可以开展教学观摩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日里,学校可以通过办讲座,发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一些切实可用的家教方法,并要农村的家长体会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些由祖父辈照看的留守儿童家庭,可以制做方便家长与学校互相联系的“通讯录”,使得外出打工的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多渠道获取子女在校的信息,远程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尽量减少孩子由于缺乏关爱所造成的性格缺陷。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整个农村教育建设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推动新时期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发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象,必须加强与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大力宣扬尊师重教的观念,尤其是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宣传力度,在农村地区营造出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建立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薪酬激励机制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如今城乡教师的收入差异是导致农村优质资源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工资拖欠的现象,农村教师如果连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又如何去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农村教师工作价值的体现,建立由国家、省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教师工资的机制,将农村教师工资发放与相关领导的业绩考核挂钩,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优秀师资流失严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安晓静.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分析对策[J].教育研究,2011(02):127-128.

[2]周美丽.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现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02):12-13.

[3]王兴勇.浅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1(07):59-60.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及*市农村工作会议、*市郊区学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加快推进郊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大郊区学校内涵建设力度,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受益面,组织中心城区优质学校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教育中介机构对郊区农村40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委托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机制,加大过程管理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开展;培育和依托非政府专业教育机构,推进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方式改革,构建教育管理领域“管、办、评”分离、联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三、实施步骤

(一)支援学校推荐与审核

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集全市之力,推进郊区学校建设”的精神,推荐本区域内优质学校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教育中介机构赴郊区农村开展委托管理工作。推荐的优质学校应具有优秀的管理团队、良好的社会声誉、一定的办学经验和特色,且近年来稳定发展;推荐的教育中介机构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质,拥有校长和骨干教师等人力资源储备,有城区优质学校作为依托基地。9个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自荐的基础上,应推荐不少于5个的品牌学校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教育中介机构,于5月10日之前将其相关信息填入推荐表并上报市教委。

市教委将组织专家对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支援学校进行资质审核。审核未通过的,应继续补报。

(二)受援学校的确定和支援学校的选择

经资质审核通过的支援学校情况介绍,下发至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由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区县实际,参照支援学校办学情况介绍,自行选择本区县相对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含第一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受援学校),并为其选择支援学校。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考虑选择教育对流合作区县的支援学校,也可以选择其他区县的支援学校。其中,金山、南汇、奉贤及崇明等4个远郊区县接受委托管理的学校各为6所,松江、青浦两区各为4所,闵行、嘉定、宝山及浦东新区各为2所。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委托关系,经支援学校确认后,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支援学校签订初步意向书,并于6月5日前将初步意向书传真至市教委基础教育处。

(三)委托管理工作签约事宜

浦东新区和郊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上交的初步意向书经市教委核准后,由市教委组织正式签约。本轮委托管理期限共2年,从2009年学年开始起至2010学年结束。

四、政策措施与管理办法

(一)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规范经费使用办法

市教委将根据各受援区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数向受援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下拨专项经费,每所委托管理学校100万元,用于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方案评估达到要求后,市教委向受援区县拨付经费的50%;中期评估目标达到后,市教委再向受援区县拨付经费的50%。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视情况增加投入,并由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承担委托管理的支援学校支付经费。委托管理工作经费由支援学校在受援学校使用,单列帐目核算管理,只能用于此项工作的开支,必须专款专用。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状况进行财务审计。

(二)实行倾斜政策,激励优秀教师参与委托管理

对中心城区选派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委托管理工作的人员,参照本市支教人员的有关政策执行。

(三)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提升委托管理的效果

经市教委核准的受援学校,市教委委托市教育评估院开展初态评估,为绩效评估作准备。各支援学校应于2009年9月1日前,制订受援学校《托管方案》,由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就《托管方案》的适切性与科学性开展评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2010年9月前,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受其委托的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应完成中期评估。此轮委托管理结束,市教委委托市教育评估院组织开展绩效评估。

(四)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保障委托管理的质量

为保证委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经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市教委核准,支援学校退出托管工作

1.《托管方案》评估结论为“方案未达到要求”。

2.中期评估结论为“托管中期目标未达到”。

3.支援学校在托管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

4.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不当情况。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市教委相关处室要从制度创新的目标出发,关注委托管理工作的进程,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搭建交流平台,确保委托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以局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相关镇领导参加的委托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区域委托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问题。支援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努力创造条件,对支援学校提供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二)落实责任,加大支持力度

要在受援学校性质和体制不变,支援学校享有办学自的前提下,经平等协商,签订委托管理协议。签订协议后,受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的管理责任交予支援学校。支援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受援学校的管理责任,向受援学校派驻具备资质的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课程教学、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推进受援学校的内涵建设。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8

一、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办理工作责任制

教育厅党组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十分重视。厅党组要求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办理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办理工作“一把手工程”,王斌泰厅长亲自分管办理工作,每位党组成员、厅领导分工负责或督办,将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今年上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狠抓办理工作实效。厅领导在签发答复时,予以极大的关注,不但要求内容富有针对性,还仔细询问答复过程,要求虚心听取意见,诚恳作出解释。各承办处室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协调。对一些重点建议和提案,主办处室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提出办理意见,并请分管厅领导牵头召集各会办处室进行会办,共同研究答复意见和办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通力合作,促进办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厅办公室具体负责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明确专人具体协调处理,建立“台帐”,加强督查。省里召开交办会后,我厅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交办会,回顾总结去年办理工作情况,并请往年办理工作做得好的财务处、职教处负责人介绍了开门办理建议提案、加强与代表委员联系的经验做法,全面部署今年的办理工作,并对网上办理进行了再次培训。各处室和单位建立了办理工作责任制,将建议、提案办理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规范化、制度化是搞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健全办理制度。每一件建议提案的办理都严格按照文件运作的要求,认真做好登记、造册、交办、协调、调查、草拟、核稿、签发、答复、督查、走访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对内容不实在、格式不规范的答复坚决予以退回重办。继续将建议提案办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到“三优三满意”文明处室评比的重要内容,对代表、委员和交办机关不满意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为文明处室。这样从任务、责任、人员、制度上认真落实,确保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质量。

二、注重调查研究,充分听取代表、委员和基层意见,为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依据

为了提高办理工作实效,我们结合建议和提案办理,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转变作风。在确定我厅全年重大调研课题时,充分参考和吸纳建议提案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把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与重大调研课题结合起来,通过调查研究,更深入地领会代表委员的建议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省委、省政府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减轻农民负担,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多份建议和提案反映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我厅对此高度重视,结合建议、提案办理,上半年会同财政厅分别赴苏北、苏中、苏南进行了三次专题调查研究,分别召开了教育、财政部门、中小学校长等座谈会,充分听取和广泛征求包括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测算各地免收学杂费后财政所需补助经费,同时积极研究制定免收学杂费后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分担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实施方案及具体实施意见。7月28日,省政府召开会议专门部署,梁保华省长做了重要批示,何权副省长到会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决定自*年秋季学期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根据会议精神,近日我厅会同财政部门出台了《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各种政策,为落实建议、提案提出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将建议提案办理与厅机关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力求“双赢”效果,是我厅办理工作的重要思路。这次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中反映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其中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改制问题比较集中,如4068号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4073号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和逐步废除民办体制问题、542号关于规范民办初中办学的提案、644号关于民办教育要逐步从义务教育阶段退出的提案等,这些也是我们一直想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上半年对全省基础教育公办学校的改制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先后组成两个调查组,分赴苏南、苏中、苏北7市的14个县(市、区),先后召开座谈会16个,实地考察了部分改制学校和民办学校,听取了包括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内的各方面对当前学校改制及民办教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建议和意见,撰写了我省公办中小学改制情况的调研报告,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下一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做好清理工作和规范办学行为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厅办理的这些建议和提案也受到了代表和委员的充分肯定。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然是今年代表委员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我们吸取有关代表、委员提案中的好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今年4月,我厅会同省财政厅联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意见》,正式公布了江苏省小学和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明确了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规划到*年底力争使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江苏省小学和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把我省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建成合格学校,确保我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公平。为此,今年我省以充实和完善理化生实验仪器、体育、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四项配套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为基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今年4月,我厅召开了全省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四项配套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相关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我们还针对提案中提出的“确保中小学校园内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问题,在办理过程中进行专门研究,加快地方立法步伐。今年上半年,我厅牵头起草了《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省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已经审议,目前正通过新华日报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积极拓展开门办理渠道,不断提高办理工作实际成效

今年,我厅在办理建议、提案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在提高与代表、委员见面答复率上下功夫,加大开门办理工作力度,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在办理每一件建议提案时,都尽可能与提案人联系,听取他们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重点或难点建议提案,组织有关人员专程上门,或召开专题协商会议,汇报情况,听取意见,给予答复或取得理解。对一些出差或不便上门答复的,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进一步完善上门办理工作制度,将《省教育厅上门(见面)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联系卡》作为评比办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提高开门办理工作的实效,我们不断拓展开门办理的渠道,加强与代表委员的面对面沟通,普遍受到代表委员好评。

一是召开建议提案专题协商会议。今年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和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吴成良、雍树标等40多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分别提交了11件关于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问题的建议和提案。对此,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结合这些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化解措施。5月22日,我厅邀请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在南京召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专题座谈会,通过专题协商的办理形式,进一步加强承办单位和提案人的联系沟通,改进建议提案办理方式,加大“面对面”办理的力度,当面向代表、委员介绍办理情况,回答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直接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探讨我省中小学债务化解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效。省教育厅副厅长祭彦加向代表和委员通报了我省中小学教育负债情况,分析了债务产生的原因和所做的工作,介绍了化解中小学债务的打算、思路和措施。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负责人介绍了全省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情况,提出政府要对义务教育负全责,尽快把义务教育的债务化解问题摆上议事日程,通过有序的制度安排积极予以化解,使广大中小学从债务的“漩涡”中解脱出来。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了解的情况,畅所欲言,对化解中小学债务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与会代表认为,通过专题座谈协商这种办理形式,代表、委员和承办单位“零距离接触”,大家对化解中小学债务问题的责任更加明确,对债务化解问题更加清楚,对省里的工作和拟采取的措施更加理解和支持,对债务化解的思路更加清晰,对化解债务更加充满信心。

二是主动上门征求代表和委员意见。做好高考招生和录取工作,是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也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共有8件建议、提案反映高校招生计划调整、命题改革、艺术科目考试、加分政策调整和录取工作改进等问题,新成立的教育考试院虽然正值繁忙的高考季节,但仍然专门安排时间,组织专门人员上门办理。教育考试院主要负责同志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自率队上门与代表、委员见面,细致解答我省高考招生和录取工作的政策,听取代表、委员对改革我省高校考试和录取工作的意见建议,取得了提案人的广泛理解和好评。我厅教育评估院负责同志带队,对委员反映的取消高中星级学校评估的提案进行开门办理,主动上门沟通,使委员由不了解到理解高中星级学校评估的重要意义。

三是邀请代表和委员参加专题调研。邀请代表和委员参加教育专题调研,是今年我厅开门办理建议、提案工作的重要形式。今年“两会”期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成为热点,共有这方面的建议、提案14件。主办处室制定了专门的开门办理方案,邀请代表和委员参加实地调研,以深入了解建议、提案涉及工作的真实情况,共同研究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改进和加强工作。5月中旬,我厅邀请省民进、省民革等提案单位的6位政协委员,一起到苏北盐城市就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地方政府的介绍,实地考察职业学校和企业,就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政协委员非常认真,一方面充分了解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充分沟通了他们的思想和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呼吁,对成效明显的地方和学校给予充分肯定,对迟疑乏力的地方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对我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务输出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从而形成了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我厅积极、诚恳的办理态度,令参加调研的政协委员非常感动。

四是加强建议提案的跟踪督办。今年,王雨时委员提出了“高等学校办社会职能要尽快剥离”(569号)的提案,主要是呼吁解决南京理工大学教职工子女上学问题。这一提案对于依法实施《义务教育法》、保障学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厅非常重视这一提案的办理工作,在认真调研、加强与委员联系的基础上,制订了办理工作方案,办公室负责跟踪督办。6月16日,我厅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处的负责同志与省政协提案办共同协商,研究提案所提问题的解决措施;其后,我厅有关处室先后多次与南京市教育局、玄武区教育局和南京理工大学协调,在此基础上,8月11日,我厅约请省政协提案委员会负责同志、提案人、南京理工大学负责人、南京市教育局、玄武区教育局负责人召开提案专题办理协调会,祭彦加副厅长到会,就提案中涉及的问题再次进行协商研究,取得了积极效果。我厅根据会议协商结果,正进一步梳理处理意见,促进此件提案所提问题的解决。8月18日,我厅又分别与南京玄武区教育局、南京理工大学协调,落实提案协调会的精神,达成了初步共识。8月23日和31日,我厅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又专程分别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玄武区教育局,实地考察学校情况,当面听取双方意见,提出了解决方案,得到双方的认可,圆满解决了南京理工大学教职工几十位子女的义务教育入学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促成双方就剥离、移交高校举办义务教育学校和免收学杂费问题进行深入磋商,为最终解决提案反映的问题创造条件。

四、正视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确定并认真办理一批重点建议、提案

通过对168件建议、提案的梳理,我厅列出了一些重点建议和提案,由厅长或副厅长分别督办,重点办理。省人大、省政协研究确定了3件重点督办建议和提案,我厅根据要求,分别制定了重点督办方案,目前已经顺利督办完毕,取得了良好效果。

农村中小学债务化解是教育工作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我们不回避这一问题,主动将第0040号“关于帮助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加快‘双高普九’工作进程”作为重点督办建议,认真制订办理方案,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在5月召开此建议的专题协商会的基础上,7月18至19日,省政府朱步楼副秘书长,我厅王斌泰厅长、祭彦加副厅长陪同省人大常委会李佩佑副主任一起赴宿迁参加建议督办会,视察宿迁市农村中小学建设情况。我厅向省人大领导和代表通报了建议的办理意见。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我厅办理人大代表提案的工作,并一致赞同我厅的办理意见。目前,我厅抓紧重点建议办理的跟踪与后续工作,结合今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正在研究制订有关对策,按照“核清底数、建立台帐,明确责任、分级负担,建立机制、逐年化解”的思路,完善配套措施,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逐步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

第221号提案“关于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师培养专项资金的建议”今年被列为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的重点督办提案。为办好这件重点提案,我厅结合今年即将召开的全省师资工作会议的筹备,上半年组织力量先后赴苏北、苏中、苏南六市进行重点调研,召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负责同志,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拟订了各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完善中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和增加专项资金的政策建议。6月9日,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重点提案督办会,我厅杨湘宁副厅长和有关处室负责人到会汇报办理情况,我厅提出的办理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省政协领导和提案委员的好评,有力推动了重点问题的解决。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9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专业代码为110402)是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过程中新增设的一个本科专业,其专业前身是农业推广。由于在1999年前全国招收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只有福建农林大学等8所学校,因此当年全国有资格招收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的学校也是这8所,至2000年增至18所。在创办初期,由于各招生学校的背景不同,对该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理解的差异也较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专业培养方案存在较大不同。问题更为凸显的是,在培养方案中专业主干课程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由中国农业推广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于2002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召开了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年会,就该专业的办学定位、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研讨。来自全国18所农业院校的30几位与会代表经过充分研讨,一致认为可通过统编专业主干课教材来统一认识,明确该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会议最后确定了《农村发展概论》、《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业项目管理与评估》和《农村发展规划》等4门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并纳为该专业首批建设教材。

从全国范围看,2000年以前类似“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的建设成绩有限,仅能检索到一部由福建农林大学叶大根教授编写的《乡村发展规划》,且层次较低,只适合专科自行考试学生使用。因此,从全国宏观背景看,抓紧编写“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并投入使用迫在眉睫。同时,在农业部教材中心的积极推动下,2003年把该教材增列为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注重遴选并最终确定由福建农林大学朱朝枝教授担任独立主编,着手开展教材编写工作。

二“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路与原则

虑及2002年以前在全国无合适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而全国首批招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均进入三年级阶段学习,在此背景下,该课程教材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当务之急解决教材有无问题,又要眼光长远注重质量将教材建设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在此思路指导下,该课程教材建设统一遵循以下原则:

(一)着手从速

随着全国首批招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进入三年级阶段学习,“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修读在即,因此,在该课程放眼全国无适合教材可用的现实困境下,着手从速教材成为第一要义,故而成为教材建设之首要原则。

(二)加强联合

至2002年,可供“农村发展规划”教材编写借鉴所用的资源甚少,且系统性不强。资料零散,加之教材编写出版时间紧迫,为保证教材编写质量,加强联合势在必行。在主编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的牵头下,与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安徽技术师范大学等8所学校的通力合作下,教材各章节的具体编写任务很快落实,且确定4个副主编单位,一起推动教材编写工作进程。

(三)注重“三基”

本科教材是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载体,应注重其系统性与规律性,尤其应突出该学科、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三个基本,本文将其简称为“三基”。“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根据课程设置目标,要求学生在进行规划实践之前,应扎实掌握上述三个基本。因此,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编写时应坚持注重“三基”原则。具体落实为教材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等章节内容的编纂。

(四)凸显实践

“农村发展规划”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农村发展规划技能是课程设置的最高目标。因此,教材编写突显实践原则,具体落实为教材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等章节内容的编纂,涉及规划的具体编制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学生的规划技术,于每章的最后部分编入经典案例,以第四章的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章节正文介绍了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内容、步骤、评价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于章节之后编写“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案例,供学生学习之用。

三“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建设现状与成效

自2002年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年会确定朱朝枝为《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独立主编,教材建设工作逐步开展。于200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列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建设,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选择参编院校和专家,先后召开两次教材编写会议(其中一次是通讯会议),确定教材编写大纲,并进行编写分工。2004年在全国各参编院校的支持下,教材完稿,并根据教材定稿会上各专家意见,进一步对教材进行补充完善,最终定稿付印,于2004年7月如期出版。

据中国农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农村发展规划》教材自出版以来,至今已再版3次,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使用,同时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图书有限公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也都有购书记录,8年来共售出6000余册。从各院校使用情况看,普遍反映良好,因此,在2005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织的优秀教材评选中,获得优秀教材奖。2006年教材第二次重印时,被评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同年,教材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四“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建设的构思

农村发展规划应充分体现“三农”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2002年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2003年又进一步提出“五个统筹”的基本方略,而在“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是第一个统筹,最为关键,因此,在“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应体现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理念。2006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因此,在“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也应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内容。2007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农业多功能性,而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关键是发展休闲农业,因此,在“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也应体现休闲农业规划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使用过程中,专家和学者提出的宝贵建议,成为教材修订的有益参考,尤其是基于该课程实践性特别强的考量,在以案例教学提高授课效果方面应更为凸显。

根据以上的思路,“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的总体内容由14章组成,与“十一五”相比,增加两章,具体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原来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章节中,增加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同时单独编写一本“农村发展规划案例分析”,作为辅助教材,同样列入“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

参考文献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篇10

议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仅供参考!

 

 

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篇范文一

一、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

1看电视距离太近;

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8不合理饮食;

9在车厢里看书

10遗传因素

11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2)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三)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3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人大代表可以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提出提案或是议案,提案是一个代表或是10名以下代表联合提名的提案;议案是10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合提名的提案叫议案。

其格式没有严格的限定,一般是有个提案的封皮,上面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一是题目,就是写上“关于****的提案”

二是提案人姓名

三是提案代表的所在代表团

四是时间

封皮里面是提案的内容,提案的大体格式如下:

关于解决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的提案

近来,国家公布的Cpi居高不下,全年平均预计达到4.5%,对于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影响不小。据本市公布的数据,全市平均人均收入为2400元,其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占24%,低于600元的占11%.

自从全市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以来,低保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随着物价指数的上涨,特别是粮食和肉类价格大幅度上涨后,低保家庭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据初步调查(抽样调查了56户),低保家庭因物价上涨,使其家庭月支出增加了230元,而我市的低保标准是一年前制定的,并且一直没有调整,使低保家庭实际的生活水平下降。

低收入家庭关系到我市近8%的居民,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百姓人心的向背。

为此,建议提高我市的低保标准,同时将低保标准与物价指数挂钩,保证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因为物价上上涨而下降。

同时,建议解决低收入边缘户的生活补助或是社会救助问题,以保证其基本的生活。

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二

案由: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提案人:***

据第二次农业普查,全县有19万人举家长年外出,分布在国内各地,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只有5.6万人。他们留在农村的“种不好,不愿种,种不了,管不了”的土地、林地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合理、有序、规范地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加快农村人口内聚外迁的步伐,推进城市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亩以上种粮大户有146户,5000多亩,种蔬菜大户50多户,1000多亩,这些大户都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全县水果面积14万亩,其中经过流转发展的有3万多亩,占20%以上。我县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式。目前在流转中存在认识欠到位,手续不完备,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土地流转的总量偏少,特别宜开发山地、荒芫耕地资源丰富,但引导种植大户、工商业主开发为数不多。二是土地流转的层次较低,多数农田流转是口头协议、代耕形式,易造成农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手续不规模,多数没有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易产生纠纷,土地流转期限较短,有的承租方采取短期行为,不愿作较多投入,未能很多落实保护耕地措施。同时,流转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匮乏,出租方找不到承租方,只好请人代耕或无偿倒贴转让,而想扩大经营规模的专业大户,又难以找到有流转意向的对象。四是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对规模经营积极性不高,制约着土地流转。为了继续推进我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1、提高认识。要把土地流转作为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扶植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2、规范程序。建议成立县级耕地、林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专门指导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有序进行,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应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办理签约和登记手续,并报管理机构备案。

3、完善机制。首先要发展农业专业化经营,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多方位多形式不断扩大规模种植,加大基地建设推动土地规模流转。二要积极研究把农户中经营粗放、土地效率较低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政策上和开发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倾斜,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经营。三要着力于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扶贫小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下山脱贫农民在稳定的二、三产业中就业,在城镇安居乐业。同时对自愿长期流转土地的农户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社会保障政策,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

4、加强服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参照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做好流转土地的登记、咨询、评估,推介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合同鉴证手续的办理、合同纠纷的调解等,依法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创业创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工业的异军突起,使我县人口、产业得到了快速集聚,大批省内外务工农民涌入我县就业,在为我县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外来务工子女同样享受到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起点公平,出台了《青田县城区暂住人员子女就学招生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享受同城同待遇。但就青田目前情况来看,还需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城区校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具体表现在:

1、城区校舍不足,乡级校舍闲臵。我县农村学校学生逐渐减少,逐步流向县城或集镇,给县城或集镇学校带来很大的招生压力,同时也产生乡校闲臵的现象。如吴坑乡、贵岙乡、小舟山乡三乡最多学生总数达1600余人,而今年吴坑乡等三乡学生总数不足200人。

2、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急剧增加,小学生就学难尤其突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剧增,如意尔康集团就有6000多务工人员,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自然就落在城区、集镇学校的肩上。目前,青田共有在校小学生29432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有12679人。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城或集镇。例如今年县实验小学、东山校区、城东小学、塔山小学、城西小学、水南小学共有学生7887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5099人,占总人数的64.7%。温溪镇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洲头校区、沙埠校区共有学生4848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3268人,占总人数的67.4%。

(二)学生人均用地、绿化面积等指标低下,未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

在《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三类中小学校园用地面积指标36个班级为9.64平方米/生,18班级为10.43平方米/生”。青田县城实验学校校园用地面积11552平方米,36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为5.89平方米/生;城东小学校园用地面积7453平方米,36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为4.29平方米/生;温溪镇第二小学校园用地面积是2658平方米,18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2.77平方米/生,温溪高中洲头校区校园用地面积675平方米,10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1.42平方米/生。上述数字表明,我县部分学校硬件设施未能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要求。

(三)学校专用教室严重不足,跟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不相符

部分学校因缺少多媒体、音、体、美、计算机房等专用教室,无法开设最基本的课程,基本的课外活动得不到保证。到目前为止,部分学校的上课模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学生一天六节课,除了教室上课,还是教室。多媒体、音、体、美教室、计算机房、400米环形跑道,这些本来是学校必备的,可对他们来说,却成了难能实现的美好愿望。就目前青田县各小学情况看,还有大部分学校专用教室严重不足,跟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尽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明显,但要让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书读、读好书,相关部门还须进一步调查研究,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统筹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使他们安心在我县工作,为我县的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

1、科学规划,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工作。根据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和谐、两化一新等新理念融入同时,建议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增减、城市发展、产业升级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趋势,较为准确预测每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及时调整我县教育规划,适时新建、扩建校舍,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架构、产业的分布、功能配套及教育布局。

2、充分利用闲臵教育资源,缓解城区、集镇学校的招生压力。我县部分乡校校舍闲臵,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建议将这些闲臵学校可以由城区学校实行“一拖一”的管理模式,统一招生,统筹安排教师和学生,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如杭州、衢州均有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鉴赏。

(二)规范管理,因人施教,让务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1、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实行“入学绿卡”制度,阳光招生,保证农民工子女方便入学。为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管理,建议申办农民工子女“入学绿卡”,有计划的接收农民工子女,如凡在本县务工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根据暂住地和施教区域,凭暂住证、劳动用工合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材料,到就近学校为子女申领“入学绿卡”。只要持有“入学绿卡”孩子,就能跟本学区的孩子同等待遇地到规定学校入学。为了保证学校接收外来学生的积极性,政府可设立相应的补助制度,对于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除了政府按学生实际人数拨足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外,还实行一定数额的经费奖励性补助。学校凭“入学绿卡”结算。2、民工子女评优考学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实行混合编班教学。混合编班是“和谐共进”的基础。首先,我们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混合、统一编班,这是实现“和谐共进”的第一步,这同一个班级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朝夕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照应,使外来民工子女在短时间内融入主流,让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有计划的预留标准化的学校教学用地,参照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标准建设高标准校园。把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到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之中,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教育建设投入,通过完善教育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臵等途径进一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度。

2、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学校布局新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校园: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有一定比例的绿化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