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9:22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1

关键词:广电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项目管理;运行模式

一、项目管理概述

所谓的项目管理,是指运用各种理论、方法、专业技能,为满足项目相关单位要求,实现其发展目标,而开展的管理活动。[1]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灵活使用管理措施,注重项目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促使项目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项目计划的顺利完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模拟电视数字化、数字电视双向化广电整体转换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优化项目管理方式,需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作业计划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二、广电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中的项目管理要点分析

(一)转换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要点分析

注重广电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有利于工期计划的顺利实施,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程项目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消除影响项目进度的各种因素。[2]这项转换工程项目关键点包括:区域数字互动平台搭建;接入网数字化改造;用户终端设备采购及有效选择;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各项互动业务可以顺利地开展。因此,项目进度管理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运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信息管理系统改建,严格把控直播数字前端及互动平台前端系统建设,优化用户网络环境,促使在信息管理系统下广播数字信号能够正常地传输。第二,在有线接入网双向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对光工作站数量设置、接入网光缆布设、光节点覆盖范围等进行综合管理,确保后期数字电视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第三,用户终端设备采购过程中,需要对整个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设备采购计划顺利实施。第四,结合用户对数字电视互动业务的实际需求,对终端设备发放、业务宣传、运维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项目进度管理能够达到广电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的实际要求。[3]同时,需要对项目进度控制中信息收集不及时、不确定因素控制等进行深度考虑,以便为项目进度的实时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二)转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要点分析

广电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关系着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及项目经济效益,需要明确项目成本管理要点,运用可靠的管理措施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实现整体转换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的综合管理。具体表现在:第一,注重整体转换项目的投资估算合理性。在项目投资估算过程中,需要掌握结构关系估算法、生产能力估算法等一系列的估算方法,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种费用的有效计算,从而为整体转换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第二,建立完善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结合项目预算执行的实际概况,提升项目预算管理水平。第三,注重项目采购招标及工程发包过程中的综合管理,促使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优化项目采购招标方式,加强工程发包过程的全程监督,提高各项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整体转换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广电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运用专业管理措施对项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处理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转换工程质量达到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优化转换工程投入使用后的服务功能。该转换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要点主要包括:第一,完善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转换工程中的系统平台建设进行综合管理,确保其中的双向网络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行业技术规范要求。第二,对广播级播出平台及电信级运营平台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保持其良好的经济性。第三,对接入网改造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选择质量可靠的同轴电缆,优化接入网的服务功能,并发挥监理人员的实际作用,消除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4]

(四)整体转换项目的风险管理要点分析

在对广播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注重广播互动数字电视网络运营中平台建设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互动数字电视正常传输的具体要求,对系统平台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对平台搭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优化系统平台的服务功能。第二,注重接入网络改造中的风险管理,结合广电双向数字电视业务及功能进行分析,确保改造技术模式的使用达到三网融合的实际要求,选择性能可靠的终端设备。

三、结语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对于广电互动数字整体转换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及项目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因此,结合该转换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应注重项目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加强对这些管理措施实际作用的综合评估,以便为广电互动数字电视业务范围的扩大提供可靠的保障,优化相关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雄.浅析广电网络互动数字电视发展现状与对策[J].信息通信,2015(06):281.

[2]烽火互动数字电视助力广电三网融合[J].广播电视信息,2012(12):34-35.

[3]谌立斌.广电网络系统互动数字电视接入技术对比探讨[J].科技资讯,2011(28):12.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2

【关键词】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创新对策

一、前言

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灵魂,是将项目化管理运用到市场营销中的不竭动力。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出发,对项目化管理进行创新,不仅可以依靠市场营销的理念对市场营销实现项目化的管理,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性的营销目标项目,从而使项目管理的思想分解出若干个互动的工作任务,然后用这些专业的项目管理方法对管理的模式进行优化[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将项目化管理运用到市场营销中才是市场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以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出发,做好项目化管理的创新工作已经凸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二、基于市场营销视角的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缺失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专业型人才

项目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但在现行的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体制中存在着大量的弊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项目管理的智能,使得项目的宏观缺少了必要的管理,导致在信息沟通方面不够畅通,管理上的力度也不够,造成流于形式的项目管理,从而使项目化管理形同虚设[2]。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对项目管理的系统进行全面、专业的研究与实践方面,我国落实得较晚,而且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理论环境也不够先进,导致当前精通项目管理技术与工具的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严重稀缺。复合型管理人才,可以负责多项营销管理项目且管理全过程,可以为市场营销实现项目化管理带来非常重大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处在当今得人才就得天下的时代,只有拥有专业型、复合型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长足、长效的发展。

(二)没有完善的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监控制度

起步晚、投入不足、实践单位与研究机构分离是我国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现状,所以,当前我国对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研究尚处于一个不够成熟的阶段,也没有完善的监控体制,导致三坐标管理效率――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极其的低下[3]。就项目管理的实质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进程,因为项目管理所处的营销环境是一个非常快速多变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营销管理所要面临的变化就会不断的增加,从而加大了其不确定性与管理的复杂性,造成在进行业务活动的时候有很多交叉点,增强了各自的相互依赖性的局面。再加上传统的项目管理体系与模式暴露出来的弊端与矛盾越来越多,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因此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迎合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时常都要面临不同的机遇与挑战,所以将市场营销视角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将现代化管理的改革步伐加快,使得项目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4]。由于市场营销中的团队、成果、变化能够使营销管理职能与项目的管理职能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才会引起各种企业与个人对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高度重视。其实,市场营销项目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将其进行基准的比较,可以实现管理的绩效不断提升。而要做好这些,需要较强的团队精神。因此,进行市场营销项目时需要企业全体职员的共同参与以及各自相互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并且要在市场营销中植入一定的项目管理理念。根据我国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特征,建立良好的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管理的体制进行完善,迎合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需求,有利于推进我国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进程,从而提高我国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效率。

四、基于市场营销视角的项目管理创新对策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关键是要具备有效的项目管理[5]。所以从市场营销视角出发,实现项目管理的创新,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营销视角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技术,可以满足项目化管理的创新特色,从而充分发挥出市场营销化在管理方面的作用;其次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对管理体制与机制进行不断的深化与创新,不断的注入新动力到市场营销中,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项目化的正常运作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对项目管理进行改革的时候,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对服务的内容与方法不断的进行具有科学性的创新,从而保证市场营销管理水平与效益的提高,推动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项目化管理,就要经过一个复杂多变的发展过程,就要拥有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问题分析的优秀项目管理人才。当前,我国市场营销项目管理还处在不太成熟的发展阶段,在项目化管理方面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使得市场营销项目管理遭遇瓶颈。因此,将市场营销视角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对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静王雷司静波.基于市场营销视角的项目管理创新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11.

[2]封荔张超凤.从市场营销视角谈项目管理创新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162.

[3]马智红.从市场营销视角谈项目管理创新对策[J]河北煤炭2009(5):65-67.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3

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与体现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对其项目工程进行管理是较为系统化的一项工作,因为工程项目信息化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对于工程项目当中的质量管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以及进度管理等,同时也需要对于这些工程信息进行统筹和规划。所以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对工程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目的进行分析,它主要是要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并且联合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整合,对于信息技术进行收集,做出相关的加工和处理,以便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工程项目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时候,还存在很多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实时地对相关项目进行监控,还可以对项目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可以有效实现工程的成本,并且对资源的统筹和调度进行实现。我国当前工程项目的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相对来说较低,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信息技术已经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来看,它一方面顺应时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体现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2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2.1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开发相对较为落后

工程项目信息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当中已经应用了很多年,相比来说国外的一些相关软件的开发较为前卫,和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的工程信息管理技术,因为起步相对较晚建设程度低,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表现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等方面。我国企业管理体制和国外的企业管理体制在根本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从国外引进的一些先进的软件和技术,在我国进行应用的时候面临着一些问题,使得无法被直接使用,而同时因为软件的价格和费用相对较高,也导致一些企业对于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不能及时进行,所以这是当前所面临的一种重要的问题。

2.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缺乏有高素质的人才

当前工程项目的管理和信息化,需要坚持以人才为核心,所以在建设过程当中,必须要具体建造和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促进工程项目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工作。从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来看,它具有缺乏人才的特点,很多人才的质量参差不齐,人员的构造和结构存在不合理等。除了这些问题以外,也有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管理信息人才的重要性,对信息化进行培养的力度不能达到有效的标准,所以这也导致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人才。

2.3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无法统筹工作

具体管理过程当中,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中涉及到的参与方众多,主要有施工方设计方业主和监理方等。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是因为各个参与方和相关组织规模以及工程流程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导致工程项目所参与的各方缺乏整体的协作精神,会对软件工程项目的管理软件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组织管理功能产生抑制。

2.4我国目前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视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并不重视对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投入,对于信息化的管理以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不能够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的学习,导致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只要能够上网发送电子邮件,就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而这种错误的思想,会对信息化管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无法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2.5缺乏统一的工程信息化标准规范

当前我国的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这主要表现在很多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并没有认真地落实。因此有很多企业的咨询机构也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无法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信息互动。因此而产生的结果就是,一些网络软件在市面上出现了混乱的情况。因为我国政府部门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投入足够的力度来加以完善,现如今市面上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规范对其进行规范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工程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3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根据上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投入到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当中,提升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管理力度,并且重视信息化的管理,整合相关资源,优化组织管理模式,以便于保证企业自身能够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3.1提升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企业为有效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需要不断的进行相关干预工作。必须不断提升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因此就需要消除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软件使用的抵触心理,支持并鼓励在日常工作当中,对于信息化软件的使用效率和使用频率,加大对于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工作,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软件的使用。还需要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不断地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相关的建设效率。

3.2加大力度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人才进行培养

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所以在建筑工程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大力度培养这一方面的人才。为了使工程项目当中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信息化技术,一方面需要做好招聘工作,需要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中;另一方面来说也需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信息化管理知识。此外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使其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

3.3大力推行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坚持将工程项目作为信息化的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关键是实施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而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指的是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之间相互传递的一种过程。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发生,防止相关重复工作的出现,应该强化对于信息传递的速度,这样能够有效地推行项目标准的标准化管理,将数据作为中心的工作流程,可以一次性地输入相关数据,并且实现多地和多次的数据应用和数据查询。

3.4强化對相关工作人员信息意识的培养

为有效地强化对于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就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化环境。当前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速度很快,而系统的更新速度和更新周期开始变得越来越短。所以要求在此过程当中,建筑工程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所动作,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拓展性。服务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在发展过程当中重视短周期的变化情况,需要相关软件人才和团队加大力度投入到相关领域,做好相关软硬件和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需要学会在一定的高度上,站在长远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建设和规划目标。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拓展性,可以有效地实现持续性发展十分重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建设工程的业主也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软件基础之上,提高标准的人才培养工作,且为其提供有效的标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空间的拓展,有效地实现当前和未来工程项目管理的过渡和对接工作,它能够减少对于技术革新对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阻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挥。

3.5合理地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组织模式

进行信息化建设投资工作之前,需要企业的决策人员重视一些问题。一定要做好企业的体制改革,并且做好人力资源和战略经营的相关改善问题。企业内部应该重视文化的创新,以便于对接工作进行全方面的诊断,还需要根据企业诊断的结果给相关战略实施以及相关方针进行明确。重视企业的组织优化管理,通常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进行探究。横向主要是指管理部门,而纵向指的是企业的管理层,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权力等级,而且每一个职能部门都相对独立。而对于企业的工程项目来说,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管理起来也存在一定难度,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具有系统化的管理信息网络模式,不断转变相关管理模式,要增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不断在技术上进行革新,所以这不仅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精力,从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角度来看,需要对相关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改变,将新的管理观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能够使信息化的管理真正地发挥出必然的作用和效用。而这也能够对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帮助,可起到巩固信息化推行的目的,拓宽信息化的渠道,有助于信息化的全面搜集,也有助于加工和处理工作,方便其灵活地运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建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实践当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所以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并加大力度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推行有效的目标管理工作,便于保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更加符合需求,进一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振强,王静.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分析框架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5(2).

[2]徐晓亮.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中国外资,2014,6(2).

[3]王绪明.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3,21(6).

(责任编辑:秦逊玉)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4

目前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监控管理与应用方面现阶段主要表现在能直观的加强对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与应用,它的应用使领导和管理部门能随时、随地直观地视查现场的施工生产状况,促进并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的管理,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监控,特别是对施工现场操作状况与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安全与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起到了施工过程中应有的监督及威慑作用。增强了公司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对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管力度,能减少、防止和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aDSL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后继于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之后的最新形式,它是融合了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数据库技术、流媒体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后的综合应用技术系统。这种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化的集成系统。可以同现有模似视频监控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所集成,能方便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同时在系统中可方便地实现报警、语音对讲、远程控制等功能。如能在工程得到应用,将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取得良好的效益。

二、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和特色

通过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公司机关和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与掌握工程进展,远程协调、指挥工作,能够实现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等通过lntemet传输到任何能够上网的地点和地方,如办公室、家中、出差地等。如施工现场带宽不够或不具备良好的外部通讯时,可选择最为经济的通讯方法,如通过aDSL作为视频图像、语音和控制信息的传输媒体,在aDSL的线路环境下,可以实现与施工现场完全同步、实时的图像效果。通过安装与公司经理、工程主管部门计算机和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中的视频语音通讯客户端软件,管理者可以险胜时将指令或指示发送到第一现场,并能将现场的图像实时显示并存储下来,工地的项目经理可通过远程登录来检索现场的历史图像文件,也可在办公室电脑上对工地情况进行监视,通常安装在工地较高的装置上,如塔吊、邻近高层建筑上对施工现场进行视频监控与监视,目前的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已具有以下方面的功能与特色:

1.网络化监控。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做到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对任何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2.可实现网络化的存储,该系统可以实现本地或远程的录像存储及录像查询和回放。

3.具有可高可靠性与高图像的质量,目前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编码器与网络摄像机均为整机嵌入式系统,是工业化的生产设备,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其视频图像编码器已融合了多种新型的专利技术。其图像与画面清晰、流畅,图像与画面的清晰度可达到录像带与VCD级的效果。

三、视频监控点系统可解决的问题

通过lntemet与aDSL,使公司经理、机关主管部门与工程项目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与任何地方,只要有接入互联网的地方,通过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就可随时、随地的访问施工现场的视频图像和声音了解工程的施工状况,有了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可解决以下问题:

1.对公司领导或公司主管经理,可在办公室或出差在外也可随时随地地掌握与了解工程建设施工生产进度计划完成的实施状况,并能与工程项目经理与主管副经理及时沟通和解决项目施工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对公司主管部门:工程部可通过登录工地项目的视频监控图像与语音录像系统,随时掌握与了解并及时解决项目日常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材料设备部可通过登录工地项目的视频监控图像与语音录像系统,随时掌握与了解并及时解决项目日常施工生产中的材料、物资供应与机械设备的使用问题。财务部可通过登录工地项目的视频监控图像与语音录像系统,随时掌握与了解并及时解决项目日常施工生产中的资金使用与生产急需资金的协调和生产资金报表的安排与使用情况及保证资金的及时高度与安排工作

3.对项目经理:通过登录工地视频监控图像与语音录像系统,随时掌握与了解并及时解决项目日常施工生产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与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状况和工地的材料、物资与人员和资金使用与协调和调度,使工程项目的生产更加顺利。

4.对安全生产与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项目:①深基坑支护;②人工挖孔桩施工;③现场高支模施工作业;④外墙脚手架的搭设与施工;⑤大型施工用起重机械(塔吊、施工电梯与施工井架)等具有危险性较大的大型工程机械的折装、加节、提升等施工和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控,能及时掌握与了解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状态,对监控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或其他违规行为,可责令施工现场立即进行施工整改或停工检查。

四、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投资:

1.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专业性针对性很强,主要针对施工现场塔吊与附近高层建筑物上安装的视频摄像拍摄装置,并基于公网无线3GeVDo/wCDma的数据通道为传输手段,实现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在线的实时监测。并要求有具备较强大的监控中心,来实现既能支持告警实时抓拍图片,也能支持实时视频。来完成全天候工作,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

2.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施工现场摄像头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送到无线视频终端,经过数字化、视频压缩编码后,通过3GeVDo/wCDma无线网络、internet网送到视频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上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即可看到摄像头拍摄的现场视频画面。

3.具体为通过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从CCD摄像机采集模拟视频信号,然后把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和压缩成为数字视频数据。最后利用3GeVDo/wCDma无线传输模块将图片及现场数据以ip包的方式发送到图像数据监控服务器。图像数据监控服务器和图像数据监控客户端分别是装有远程图像监控服务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的pC机,它们都连接在互连网络上,由于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没有固定的ip地址,所以客户端主动去浏览监控图像和设置监控参数都是通过服务器来中转的。

4.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通过图像数据监控客户端实时浏览观测各监控点的现场情况,维护监控人员通过从现场发送来的视频、图片、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如出现异常的预警信息,即立刻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以确保施工现场线路的安全运行。

5.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1)远程图像采集主机子系统:包括:①嵌入式设计,内置视频压缩编解码单元和3GeVDo/wCDma无线通讯单元,独立工作,体积小,功耗低,高可靠;②1~X路视频输入装置,内置双模式视频压缩编码器,压缩模式可在线选择,最高分辨率可达704x576(paL);③内置3GeVDo/wCDma网络通讯控制协议及tCp/ip协议;④压缩编码器-1:高质量CameC-i/ii活动视频压缩编码,160x120-704x576多种格式;⑤.传输速度:平均15~20帧/秒(彩色CiF,eVDo)。

(2)高速球摄像头子系统: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高速球摄像头子系统采用一体式机芯与高亮红外灯设计,能实现真正的无暗角的高速实时监控。

(3)监控中心的软件设计子系统: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无线图像监控系统由图像编码器(也称为前端)、图像监控流媒体服务器和客户端监控软件组成,图像编码器将实时采集的图像经压缩编码后,通过3GeVDo/wCDma网络发送到流媒体服务器,客户端监控软件登录图像服务器站点,实现实时图像浏览、监控。

6.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投资: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投资规模与投资多少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规模、现场的建筑面积、楼层建设栋楼与现场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的清晰度、图像传输速度、监控要求与监控范围等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根据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状况来加以确定,一般在20万至50万元左右,同时也可根据施工现场的监控范围与监控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总之通过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的设置,可有效地提高公司领导、机关主管部门对公司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施有效监控,使公司领导、机关主管部门和项目经理对公司和项目的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生产、质量、与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卫生状况与现场的施工作业情况实施有效监控管理与控制,提高公司的监管能力。特别是外地或外省、市的建设工程项目,可高效地提高公司的监控与监管能力,能使公司领导与主管部门随时、随地及时掌握与了解公司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材料物资供应与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施工作业情况,提高公司的监控与监管能力。为公司施工管理的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及实施是施工现场数字化、信息化与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工程建设项目实现“数字化工地”的基础和前提。

五、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随着我国的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和科技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学技术创新已提上公司日程,要加快公司发展需要,必须要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为此公司准备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完善科技人才队伍的的考核、评价、奖励与激励机制,并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吸收与招聘一批年轻的科技人才,完善科技人才提拔上升通道,充分发展年轻科技人才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的积极性,加快科技进步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个高速发展城市的建筑业,一定需要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建筑业人才;同时也一定会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建筑业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和聚集作用;发展到一定时期,随着建筑业务的拓展这些人才还会到外地或者境外、国外工作。为了使这些人才能够较好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素质,无论是从政府或行业、还是从公司企业的角度,都有必要了解研究和着手进行人才的培训和管理。

六、视频远程监控应用前景

1.管理辅助工具,获取长远效益。远程视频监控用于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的监控,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提升,极有效地辅佐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信息,做出搞笑决策。所谓管理出效益,作为辅佐企业管理的工具,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以获取长远效益。诸如通过先进管理实现了目标创优、降低了施工成本、避免了事故频发、提高了工艺水平、加快了施工进度等等。

2.合理分析成本,打造数码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备投入中,摄像端约占80%,传输端及监控端约占20%,可考虑如下几种方案:企业自行配置型,根据工程规模大小适配系统设备,随着使用工程项目的增多,一次投入成本会逐步降低;租赁型,对于短期工程,可以考虑以租赁的方式租借远程监控设备,免去安装保养费用,同时可以促成新型设备租赁行业的诞生。打造数字工地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化要求高,数字监控正是通过它自身的信息传递特征成为打造数字工地的基础。

3.实现建筑企业与客户端实时信息交互功能。建筑产品涉及的建筑企业有开发商、承建商、设计公司、监理公司。根据不同需求,可安装监控端实现视频信息共享及交互传递。比如,作为开发商在工地现场安装远程监控端,好比请了一个质量安全方面的电子专家,即节约成本又能及时掌握工地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情况;还可以在销售部门将施工实况展现于客户面前,体现诚信理念同时更能展现现场施工进度及各种状况,合理制定销售计划。而作为设计单位则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施工动态,对施工难点或设计欠妥之处及时进行设计变更。监理公司除掌握施工现状合理安排监管重点之外,如同时对多个工程项目进行监管可随时合理调配人员到位。通过信息交互功能实现,可进一步实现社会化监管效应,对建设参与各方的诚信建设有百利而无一害。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5

而中国影视纪录片在此当口,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与策划理念、生产方式、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市场元素相碰撞。多年来,那些精英们“作者化”的个人创作、影视业界作坊式生产的自销节目。以及独立制作人自我表达的DV影像作品等,都将会在纪录片市场化的运作下逐渐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归类与共生状态。其中,那些大多数将进入市场运营轨道的影视纪录片制作,必然要面临着一种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向,由创作到生产的转变。

在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纪录片制作旧有的行政化、职能化管理模式也将逐渐地朝着项目管理――一种现代科学管理的理念、方法与运作模式转型。当然,这种转型不是一种自然的生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应用,是一个需要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率先植入项目管理的品质和精髓

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是一种工具性的学问。其概念缘于美国,名称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即著名的“曼哈顿计划”(manhattanproiect)。直到1950年,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现代科学管理学科。上世纪60年代初,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倡导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方法被引入中国,并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试点应用,当时被命名为“统筹法”和“优选法”。

项目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对象,在有限的资源(人财物、时间地点气候等主客观条件)约束下,运用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组织,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方法,即对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其中,范围、进程和资源,是项目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简单地说,就是在有限的时间进程里,运用相对有限的人财物资源,通过完成相应范围的任务,来有效地实现发起者的预期目标――这就是项目管理的重点。

在中国电视界,率先启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来生产制作纪录片的,是中国教育电视台。2005年,中国教育电视合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中国传媒大学推出了一档64集大型系列社会人文电视纪录片《我的太阳――64个普通人的24小时》,该片第一次自觉地采用了项目管理的运作模式,即:采用优选法选择承包方;利用并行工程缩短制作周期;通过外包管理降低成本;通过合同管理和财务杠杆控制进度和质量;通过风险管理降低项目风险,并进行了成功的沟通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绩效。

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博士清晰地洞见了:“将项目管理机制引入影视制作体系,是强化电视台管理的一次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近些年来,教育台自觉地秉持着现代项目管理中“统合目标、通力协作、控制预算、有效管理”的品质和精髓,连续创作出了大型系列纪录片:《迁徙的人》、《共同记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热爱电视剧的人们》、《我的太阳――奥运留下什么》、《我的太阳一大爱汶川》、《我的太阳一看中国》、《春天里的七次聚会》(纪实类访谈节目)等等。这些实践经验必将推动着中国纪录片生产的运作模式经由个体作坊式、精英创作式、行政命令式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运行管理轨道上来,成为中国电视业界自觉而具有建构意义的进行现代管理运作的一个典型案例。

对其进行适时的梳理与研究,并结合其它影视纪录片生产运营的实践经验,相应地总结并自觉地推进这种纪录片生产制作的新模式,尊重纪录片的创作规律,遵循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推进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协调在纪录片生产中互相抵牾的现状,即:“目标的确定性”与“创新的灵动性”、“资源的有限性”与“创作的自由性”、“时间的规定性”与“追求的深入性”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纪录片生产中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双重特性。为中国影视纪录片生产的项目管理,提供一个有时代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基础的有力“脚注”。

其实,这种“统合目标、通力协作、控制预算、有效管理”的运作模式,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的方法论!混合着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影视制作

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管理的理念、方法与运作模式,项目管理应用于影视制作的实践之中,这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早在1977年,33岁的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GeorgeLucas)在执导科幻电影《星球大战》(《Starwars》)中,就采用了项目管理的运作方式。如今在美国,这种环环相扣、良好合作、有序控制、有效管理的运作理念和实际应用,在电影和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和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电视连续剧《越狱》以及电视真人秀节目《名人学徒》(theCelebrityapprentice,又译名《飞黄腾达》)。其中,《名人学徒》几乎就是一个自觉而鲜活的项目管理的实操秀。

项目管理应用于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却因为影视制作的独特性而呈现出了适度“跨界”的双重属性。即:艺术性与商业性。

如今,人们有意识用“作品与产品”来区分电影电视制作结果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其实,这种界限早已变得模糊。应该说,艺术性较强的作品,现在也不得不考虑商业的运作与传播的“出口”;商业性较强的片子,也因为市场的需要,而努力追求着艺术感染力与创新品质。

一百多年至数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电影电视即使被广泛地复制出来,也无损于深植其间的创造力和创新性,众多的复制品并没有遮蔽了电影电视独一无二的艺术原真性。

具体而言,影视的生产制作是以策划构思、拍摄剪辑、推广宣传、发行传播等为分工特征的。其中,在策划构思、拍摄剪辑阶段,包含着重要的创造性工作,是形成作品的艺术品质、主要价值和良好资质的关键阶段,但是,这个过程属于资金、技术、创意投入的“上游阶段”;其生产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宣传效益等)主要在推广宣传、发行传播的“下游阶段”获得。而且,在这个上游阶段,个体化创作的特点尤其明显,例如:脚本创意、拍摄技术、剪辑手法等。

因此,在影视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互补与竞争中,个体创新与组织规范的辩证关系贯穿始终,并同时运作于大制作与独立创作、量产与单产、大集团与小作坊等共存的制作形态和制作机构之中。

从职能化和行政化转为项目化的纪录片生产

自上世纪初叶,影视纪录片创作开始在中国萌生以来,其制作形态大都似传统的文学、绘画、电影等艺术样态的基本运作方式,即以创作个体的独特性、艺术化和反规模化为其显著表征,其价值体系是建构在影像的纪实性、表意的独特性和个体的思辨力等方面的,以至于连同它们的传播方式、交流方式都变得散在而小众。

因此,在讲求总体策划、彼此互助、计划推进、成本控制和批量生产的产业化进程中,原先的纪录片创作模式显得格格不入。它们常常被激情地创作出来,却不得不无奈地、尴尬地、“高贵”地被闲置在一旁,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再利用,由此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形成了一种不和谐的文化运行体制。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些具有整体策划、中日合作生产、双方交流展播等特征的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媒体合作生产的开始,是一种为了突破现状的探索和尝试,还远没有步入市场化的自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影视纪录片在市场化经济制度变革中逐渐萎缩,走向了两个极端,即:行政化与商业化交织;独立制片化。

然而,这些多元共存的、风格各异的、形式繁复的纪录影像,却被多年来“制播(映)合一”的传统模式所掣肘,它们还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影视纪录片内容产业链,还无法与发行院线、播出渠道形成需求互动,究其根源便是中国的影视纪录片产业链并未形成,纪录片有市无价,其发行院线、播出渠道资源稀缺。于是,许多优秀的影视纪录片几乎是得了大奖便束之高阁,或是版权得不到保护。

根据《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只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等少数机构的纪录片交易价格是每分钟100-200元人民币,多数省级电视台纪录片的价格在每分钟50元到80元之间,而地市台则只在20元至30元之间。按照每分钟1000元的标准制作的纪录片仅仅是小制作,却须卖到50家左右电视台才能收回成本。而在国外,通常60分钟片子,投入制作费约15万美元,而播映权的购买也远远超出了我们发行院线、播出渠道的定价。中国影视纪录片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失衡,使得纪录片市场一直未能走出“赔本赚吆喝”的阴影。

目前在中国,纪录片又开始被关注。随着影视纪录片的内容生产逐步走向市场化,生产制作的商业化、组织化与规模化系统也将会逐渐建立起来,并将在市场化运作中得以完善。那么,在中国影视纪录片走向市场化的途中,在文化产业化大势的推动下,那些还缠绕在行政指令惯性的纪录片制作,以及那些还脱不去作坊式散漫的纪录片创作,是否应该或快、或慢、或深、或浅地借鉴一些现代化管理理念、工具与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与创新品质呢?毕竟,时间、人财物都是有限资源、都是有其成本的,因此,影片成果的获得都是需要进行计划、进度与控制的系统化管理的――这正是项目管理的精髓。

在现今的中国,各种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并存,使得纪录片的项目化生产与原有的职能化和行政化制作不可能(也不应该)形成一种替代关系,而应该构成一种高低错落、立体交叉的回旋结构。既抹去了历史的纵向延续,又混搭出现世的行门别类。依这样的视点,我们便能够在强调纪录片生产的项目管理运作之时,清醒地看见:在彼此存在的落差之间,其内在的势能,将使纪录片的创作与生产呈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机。由经验惯性走向模式理性的纪录片生产

长江商学院倡导的“六字真经”――取势、明道、优术,真正地道出了关涉管理的本质与真谛。

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体系的一个分支,无论我们是在“知”还是在“行”上,都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方法与技巧等“术”的层面,而应该取其大“势”,即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发展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得其思辨视野、获其决策高度,同时结合大势探究其原理、法则与规律,溯本清源,明晓其“道”,三者应该融和互补,相谐而行。这也是项目管理――这个西方“舶来品”,在中国本土能够得以生长、延展的基本点。在此,势、道、术的这种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也成为我们在话语繁复的今天得以置喙的一种开启的力量和一种表达的心缘。由此,我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出发点。

辨明这些理性的路径,就可以看清我们的方向。作为一个项目,纪录片生产指的是剔除了非组织的独立纪录片创作对人财物使用的随意性、创作时的漫无目的性和无限期的拖延性,由创作主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资源,按照发起者所给定的主题要求和风格样式,采用纪实或搬演等创作手法,创造出人文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新闻宣教类等纪录影像作品的一次性活动和过程。

这样的纪录片生产项目,具有一般项目的特质,在此仅以整然面貌简要列出,另篇详述。即:过程的一次性;项目的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开放性;资源的约束性;实施的渐进性等。其实,不管是什么项目,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有它的起止时间要求,都会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即:筹划、实施、收尾各个阶段。

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活动序列,就是项目的生命周期。这种周期表示项目从一个节点(如决策关口、重要事件)到另外一个节点的进展过程,同时还意味着项目具有一个有限的时间跨度,且生命周期长短不一。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周期,有助于正确地完成项目。

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通常是在把当前的项目执行状况与之前的项目实施状况进行比较中展开的,是一种采用既有工具性又有规律性的方法对项目的绩效和质量进行考核与监控的运作方式。与一般的管理办法不同的是,项目管理要以清晰定义的项目范围和目标为基础,并对时间进程、人财物资源进行控制与调整,实现对项目的风险、质量和成本的有效管理。

作为一个项目,纪录片生产的生命周期,正是由一百年来纪录片创作的实践经验、摄制方式、风格样态和叙事表达的独特性质所决定,同时也具有一般项目的基本结构特性,即:由连续的、互不重叠的各个项目阶段组成。各个阶段与核心运作方向,具体表现为:

项目的筹划阶段:弄清项目的需求是什么?

项目的实施阶段:我们是否具有控制能力?

项目的收尾阶段:我们该如何获得满意度?

项目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节点都形成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每一个阶段都以一个或几个“可交付结果”的完成为标志。这些可交付结果,是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相一致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而设计的阶段性有形证据。例如: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项目预算等。

对于纪录片生产来说,每个阶段的交付结果大致有:选题策划文案、拍摄大纲、剪辑台本,摄制预算等。在上一阶段的可交付结果得到认可后,下一阶段工作开始进行。当较有把握,风险不大时,前后阶段可以经过精心安排的“项目互相搭接”的做法,快速跟进。例如,在撰写选题策划文案时,通常具体的拍摄大纲、影像样态也基本成型;在拍摄过程中,剪辑台本也基本酝酿成型。当然,这种快速跟进与盲目的“三边”做法,即:边发起、边计划、边实施是有本质区别的。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6

关键词:Bim技术;道路施工;信息技术;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7-0073-01

在当今的项目建设中,随着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对Bim技术进行简要地介绍,分析Bim如何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广泛应用的。

1Bim技g简介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即利用信息技术演示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从早期在建筑中的应用,如今扩展到道路等多项建设项目。经过多年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证明该技术对于推进工程项目在建设时的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加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效率,还能够增强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保障项目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此外,通过Bim技术可以构建起该项目的三维信息数据库,不仅能够在建设前期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详细的数据信息还有利于建设完成之后项目运营、维护等后期的有效管理。

2通过Bim的应用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利用Bim分析项目的工程量

在道路建设项目中,国道和省道的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项目跨越的时间段也长,对于国道和省道的建设一般通过分标段来对项目进行管理,建设的具体项目划分成桥梁、土方、隧道几个方面。实际来说,项目在建设之前会对建设的工程量进行预测,以便来预估工程的成本,施工的方案、进程等。

2.2利用Bim构建高精度的三维可视模型

利用Bim技术构建信息模型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构建项目信息数据库的过程。对于国道、省道等国内主要公路项目的建设来说,都需要利用GiS对各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如果在项目建设之前运用Bim技术,就能够直接构建起高精度的三维可视模型,通过直观的模型和详细的信息数据来展示并预测项目的进度。

2.3利用Bim模拟项目建设的进度

对于道路工程项目来说,施工的同时需要对已完成建设的路段进行维护和管理。利用Bim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构建道路路面建设的三维模型来展示施工的形象,进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制定建设结构层的最佳方案,并有利于提高道路的隔水性能、排水和排污能力、防污和防冻能力,最终促进道路项目的顺利实施。

3Bim技术应用到道路项目的管理中

3.1增加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实施道路建设项目时,一般情况下会将工程的建设施工当成项目的重点,所以必须重视对项目建设施工的管理。项目的建设施工在运用了Bim技术后,工作人员应当依据信息数据库的统计和分析优势,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注重项目合同的管理、项目建设的时间和周期制定等。简而言之,通过Bim的应用可以制定科学的道路项目管理体系,及早地发现管理项目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增加项目管理的有效性,顺利完成工程项目。

3.2建立自动化的信息管理体系

将Bim技术应用到道路工程建设的管理中,提高了项目工作人员应用信息软件参与项目的频率,有利于促进项目进度的顺利、高效、有序地完成。因此首先应当建立自动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对于项目工作人员来说要对自己负责的项目工程以及该系统熟练掌握,从项目全周期的角度分析项目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增加项目本身与自动化信息管理体系支架的契合程度。

4结论

根据研究结论,在工程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项目的管理系统尤其是本文所研究的道路项目的管理技术也会不断进步,并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项目的建设更加科学、准确、合理,有利于国内公路项目建设水平的提高和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力日渐凸显。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市场营销活动应依据企业发展实际合理展开,并根据不同项目的特征,加强项目化管理,进行营销策略的灵活调整,促进市场营销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项目化管理现状分析

(一)执行力有待加强

市场营销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项目化管理则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举措。项目化管理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还不算太久,正处于不断的完善阶段,其与传统管理措施具有明显区别。部分企业对于项目化管理没有真正认识透彻,只是为了“随大流”才采用了项目化管理方式,应用方式不合理,导致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另外,管理者对于项目化管理的科学内涵缺乏深刻理解,可能导致其贯彻执行中存在偏差;员工对于新事物的抵触心理,也会导致贯彻执行不力,管理效果很难得到有效改善。

(二)员工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总体来讲,企业市场营销其实对于员工素质基本没有特殊要求,但是要求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营销活动中,部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工作效率低下;还有部分员工对于项目化管理缺乏科学认识,不愿意配合进行,导致项目化管理工作中存在阻力和障碍,不利于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实施存在诸多困难

企业市场营销中项目化管理通常来讲需要将营销目标这个整体进行合理的细化,通过进行细化管理将其有效联系起来,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项目化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对于专业程度要求非常高,实施过程比较系统和复杂。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项目化管理很难顺利实施,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产生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改进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项目化管理的策略探讨

(一)规范项目化管理的流程

要想实现项目化管理效果的改善,就必须重视规范流程,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并适当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进行有效的项目化管理。首先,必须重视明确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在这个流程中必须对于企业发展实际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前景规划,制定可行的完成额度,确保最终制定的营销目标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二点,必须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了解企业所处行业和市场环境的真实情况,依据调研结果进行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应尽量保障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营销策略制定之后,重要任务就是进行目标分解,依据策略要求,将营销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将其合理分配至部门和员工个人。为确保执行,应重视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的监督措施。同时,为确保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应对于员工实施全面、科学的评估措施。再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作为参考依据,最大程度的保障实施策略的科学性。为了确保贯彻落实,应注意加强对于评估措施和监督体制的完善。第四点,应重视加强风险管理,科学认识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依据企业实际,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为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应确保风险管理贯穿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第五,评估和总结。评估和总结是最后一个流程,是对于项目实施的总体评价和总结。总结项目实施和管理中的优秀经验,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积极进行归纳和反思,重视加强改进和纠正,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不断累积成功经验。

(二)转变营销理念,重视人员管理

营销理念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开展的指导,对于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意义。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讲,传统理念的影响依旧不容忽视,员工对于项目化管理的认识不全面的情况比较多见,还有的员工对于项目化管理依旧存有质疑和抵触心理,并没有真正的接受和理解,导致项目化管理措施的实施阻碍重重。因此,为了促进项目化管理效果的改善和市场营销目标的最终实现,就必须重视对于员工的宣传和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其思想和态度,加强管理配合。另外,由于员工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加强职工培训教育,促进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作为职工自身来讲,必须加强重视提高自身能力,主动进行自学,积极配合各项管理制度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市场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扫清工作中的障碍。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企业;战略视角;管理模式

一、前言

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的使用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而国外企业对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则较早,管理模式也较为先进和成熟,我国当前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多是借鉴外国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当前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如制度健全不足、模式创新力度不够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若想谋求更大的未来发展与前景,就必须对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利用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态来改善企业当前的发展困境、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所以,企业必须从整体观念上、战略观念上对企业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也是笔者基于战略视角对企业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探究的原因所在。

二、企业战略项目管理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一)企业战略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管理问题上,当前的多数企业存在诸多问题,权责不明、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新时期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第一点,缺少专项的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的各部门泾渭分明,没有从整体上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管理,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甚至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正确的企业管理理念或者对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没有清晰的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的运行根本就是照搬其他企业,管理制度僵化,这样情况下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有效运行,更别谈提高全其偶也生产力了。此外,部分企业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上存在随意性和自由性较大的问题,想起什么做什么,没有有效、规范以及确定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情况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运行根本没有质量保证。最后,当前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反思的思维,在活动或者项目完成后,没有自我总结和反思的习惯。在这种企业背景下,企业如若想在新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开展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

(二)企业战略项目管理产生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企业项目管理受到广泛的重视始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成功,在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工作后,该计划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此背景下,项目管理工作开始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研究,项目管理也开始向着多领域、多元化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不断应用过程中,企业之间开始创立和使用一种广泛的、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被不断创新、改革,沿用至今。随着项目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以及应用效果的显著化,项目管理模式不仅被应用于生产型企业,政府、社会机构也开始应用项目管理模式,这进一步扩宽了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项目管理模式也在各领域的应用中不断完善,依照项目管理模式来进行企业组织生产活动已成为当前社会各行业的共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理论的提出,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经济学、控制理论等被不断融入于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中,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逐渐走向集成化研究,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也在这种背景下被进一步发展并展开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三)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确立与特点阐述

基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目标,实施全局的决策与管理、建立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集成模式与一体化平台是新时期企业项目管理的任务拓展与延伸。即从企业的整体战略角度出发识别、分析、量化、评价所有的项目并制定相适应的管理策略。经过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战略项目管理具有整体理念清晰、符合战略化思想,企业服务目标明确,充分遵循顾客的需求;管理对象系统明确,充分树立一体化整体管理的思想,而非孤立化、单独式的管理方式;组织上力求全员的努力与配合,注意群众基础的树立与参与;职能划分清晰、注意企业项目管理职能与战略管理职能的有机融合;能有效的将企业专利管理目标融入到独特的企业文化中,细化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的建立来自于项目组、企业层面的统一管理模式并能促进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等特性。

三、建立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建立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就是用项目管理实施企业战略,建立一定程序将项目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过程,这个过程中所有部分都彼此相关,任何部分的变动都会影响整体,在此基础上分配组织的稀缺资源,达到组织绩效最优化。在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系统模式中,项目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的控制形式,高级经理可以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手段,确保控制系统能跟踪企业的战略进程,确保重要战略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完成。当项目经理制定和执行重要决策时,高级经理要审核这些重要决策,看它们是否和公司战略一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项目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

四、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系统模式

(一)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内涵

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将项目管理平台、战略管理思想、集成系统建设目标有效的整合,通过其多变的体现方式、丰富的内容、周密的结构、系统性、前瞻性的理念反应现实环境下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控制性、难于预测性的企业项目管理问题。(1)以联合、发展、变化、整体的观念、战略化的目标促进单个项目的横向扩展与特点研究。(2)完善建立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管理目标、决策方法、系统信息及企业文化,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使之朝着系统性、规范性的方向发展。(3)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理论体系需要创新思想的强有力支持,需要抽象意义的理论分析与结构化研究,从而为企业战略项目管理建设的谁进行指引明确的方向。

(二)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

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组织、信息系统、系统方法以及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五大结构。基于企业战略视角下的项目管理工作就是在企业战略发展策略的领导下对企业的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制定,再将企业所有的管理工作调整为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必须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在进行企业管理活动调整时要立足于企业发展整体,立足于企业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单一的项目或者单一的目标。管理组织的作用就是让企业的全体成员都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能够让全体职员都为企业战略目标而奋斗,在保证企业职员良好参与度的同时还要保证企业项目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为了保证管理组织的良好运行,必须在企业中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为管理组织工作服务。系统方法则是指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寻求有效的战略实践方法。信息系统主要指建立和利用信息集成网络系统,方便企业各部门、职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提高企业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效率。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也要根据企业文化的建设去适应和改变。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紧密相连,两者互不可缺。企业文化的形成要归功于企业管理措施的执行,而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管理。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为了企业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而被创建的。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文化进行改变,当然,这是建立在企业文化属于良好文化的前提下的,若是企业文化存在缺陷,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纠正。

五、结语

市场竞争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原则,若是对市场变化没有敏锐的嗅觉,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进行企业内部的改革和调整,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企业发展机遇与危机是并存的,如何更有效的应对市场的调整,将市场变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机遇,这是当前企业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项目管理是企业运行的一层保障,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够为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保驾护航,而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更是对传统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企业项目决策、运行方式。所以,当前企业必须重视基于战略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究,建立更加智能化、系统化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为企业应对新时期发展危机和把握发展机遇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沈鑫.浅析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6(1)

[2]吕稚知.浅析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J].中国商贸,2015(6)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9

【abstract】projectmanagementhaspowerfulmanagementfunctionsonthefollowingaspects:meetingthemarketdemandquickly,gainingcompetitiveadvantage,transformingthestrategyandtargetintoeffectiveachievement,andsoon.thispaperanalyzesthepeculiarityofoutputresultsofmanagementproject,andthecomplexityofprocessmanagement,Combiningwithprocessmanagement,managementsystempromotionandothertheprojectpractices,paperexploresthecontrolofmanagementproject.

【关键词】项目管理;管理类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Keywords】projectmanagement;managementproject;lifecycl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31-02

1概念

1.1项目管理的一般概念

项目一般是指为一系列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开展的复杂的且相互关联的活动。其特点主要有:

①项目实践有着明确的目标;

②受时间、资源等一定条件的约束限制;

③项目是临时性的。

1.2管理类项目的概念

依据实践,管理类项目主要是指,在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的指导下,使用新的管理方法、手段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或组织形式,从而促使产品、服务获得改进、提升的项目。从微观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类项目有别于其他项目的地方:

①员工认知;

②目标确立;

③项目产出物;

④项目管控方式;

⑤项目验收等。

2管理类项目的特点

与一般投资建设项目相比,管理类项目在管理人员的行为、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成果等方面的隐形性,使得对它的管理有其特殊的方面。因此,对管理类项目的管理有一定的困难,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型员工,是特殊群体,其核心就是首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些人员拥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想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愿受制于严格的管理,因而对于他们的管理可能不同于一般人员,需要柔性、灵活的管理,需要适当的分权和民主管理,因此对其管理要把握适当的“度”,这是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难点。

②项目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由于管理活动的自身特点,管理成果有时难以直接表达出来,它存在于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很多时候y以显现和评价,信息确认和采集比较困难。因此,往往会导致项目管理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③管理者不重视项目的管控。由于管理类项目的目标不容易显性化,大部分属于不确定性的、探索性的项目。所以管理者或项目负责人对此基本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项目的进展情况漠不关心,对项目结果进行粗略地了解之后就停止了项目。

3a公司管理类项目的现状

项目管理在管理上强调闭环管理过程,通过pDCa循环控制来实现项目目标。在a公司现行的流程优化项目中,发现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着“两重,一轻”的现象,即重视项目的立项申请和项目的鉴定报奖,而忽视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从目前对于管理项目实践分析来看,项目管控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重视项目立项申请而忽视项目管控。项目负责人忙于立项,而对项目立项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的检查力度不足,深入项目现场了解掌握信息不够,验收管理也不规范,项目目标的达成率低。

②管理方式落后。项目计划管理和项目输出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被严重割裂,存在着中间环节管理脱节,职责不清,项目全过程管理意识缺乏的现象。

③项目目标控制不够。相比其他项目管理,管理类项目难度更大,其不确定性造成了随意性较大,因此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不力,导致项目费用往往与预算和目标等不符合,使项目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4管理类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由于公司对管理类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手段的运用不足,或者对管理类项目的重视不够,管理类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朝着如下趋势发展:

①项目管理活动的整体性考虑不足;

②缺乏从方法论的角度认识管理类项目的管理活动;

③项目管理过程信息严重不对称。

5运用项目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5.1管理类项目管控的重点

管理类项目对周期要求较高,目标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等都是目前项目管理中需要特别加强的环节。所以,项目管理有必要应用于管理类项目的管控。对管理类项目的管控需要注意:

①对管理类项目的管控必须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需要组建多功能团队,使管理项目顺利进行。

②管理类项目是以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为基础的,由项目负责人将项目具体工作进行分解。作为管理项目的管理者,项目负责人是管理项目的核心人物。

③管理类项目的实现是一个完整的系统[1]。管理项目的实施包括项目声明和建立、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接受,它们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

④管理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与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三个主要因素是相同的。

5.2现代项目管控方法的优点

现代项目管控有很多优点,完全可以将项目管控的方法引入管理类项目。现代项目管控主要有如下优点:

①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从管理项目的立项、实施到项目的验收全由项目负责人负责[2]。这样就统一了管控项目的组织,解决了现有体制下,当问题处于不同职能部门负责领域时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

②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项目负责人对外要全面了解与本项目相关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对内要及时掌握研究进展情况、生产应用部门存在的难题和需求。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掌握的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方向,使管理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经济效益。

③克服管理项目的弊端和项目实施的脱节,解决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在管理类项目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为了提高管理成果的转化率,项目负责人必须考虑项目实施过程控制的管理、能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率和其他问题,以避免更高的管理思想和企业现有的成熟的管理方法不适合,不能进行应用、转换和提升。

由此可见,现代项目管理应用于管理类项目后,有利于克服现有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有助于项目目标的控制和项目活动之间的协调,使项目效益达到最大化。通过对管理类项目的管理,对于管理类项目来说,在保证研究质量、缩短研究周期、节约管理成本、降低风险和减少失误、促进成果转化和培养专业化人才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结语

本文旨在从项目管理的特点、目前管理类项目的管理现状以及必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能够运用项目管理工具,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将管理类项目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篇10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水平;全生命周期;模块开发;成功实践

1信息化管理平台国内外发展现状

企业高速成长开展的今天,先进化的科学生产技术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已经成为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效益双赢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外的几大知名企业项目管理工具常用软件主要可以分为复杂大型项目管理及中小型项目管理两大类型,大型而且复杂的大型项目管理常用软件主要包括:artemis公司开发的artemisViewer、welcom公司开发的openplan、primavera公司开发的p3、niKU公司研发的openworkBench等软件;中小型项目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包括:Sciforma公司研发的projectScheduler、primavera公司研发的Suretrak、microsoft公司研发的project、imSi公司研发的turboproject等[1-3]。国内项目管理软件也逐步涌现,根据国内的标准及操作习惯完善了上述模块功能,同时增强项目管理平台软件的功能易操作性。如今,乐华建、禅道等也成为了国产的知名项目管理软件,它集合了文档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产品管理和组织管理多种功能,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管理重大环节的核心流程[3]。

2总承包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的主要特点

2.1管理平台建设背景

目前,中海油工程项目管理通常具有“操作周期长、中间环节多、管理地点分散、数据量庞大、信息分散且相互孤立、信息共享较难”等特点,并且工程项目的管理文件通常需要各参建方共同参与完成,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文件存在由项目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由于整个流程涉及人员较多,最终的可用文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4-5]。因此,采用一款效率高、性能稳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2.2管理平台功能需求

针对目前中海油epC总包项目中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目前漳州LnG接收站总承包项目的运行特点,需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总承包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如下功能:全生命周期(设计、采办、施工、质量、调试、完工)项目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项目执行动态数据;以设计为龙头,形成标准化的规范数据通过规范数据打通epC各环节间的信息交互壁垒目标;项目各参建方管理人员可在同一个管理平台上,流程清晰化、过程可视化,真正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2.3管理平台系统特点

(1)数据共享。通过项目平台统一数据的来源,以设计为龙头规范数据,贯穿采办、施工、检验、调试等各干系方,逐步细化、完善相关的过程信息。(2)数据积累。通过施工过程数据的积累,作为工程项目的组织过程资产,为公司后续同类项目的投标、考核等提供数据评比支撑。(3)施工协同。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通设计、施工、检验、调试、完工、第三方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高效汇总数据。(4)接口开放。支持为eRp、生产信息化系统等其他系统提供集成接口。

3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功能实现

3.1平台系统架构开发

通过对国内外项目管理平台的调研分析,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业务特点,漳州LnG接收站项目最终选用的信息化平台五大关键模块,主要包括“文档管理、物资管理、建造管理、质量管理、调试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如图1)。(3)建造管理模块开发。①各分包商线上填报建造日报,按wBS填报各工序完成进度,人力和工机具投入;②生成项目整体进度、分部分项进度统计表;③自动生成建造日报,维护遗留问题,跟踪遗留问题状态。建造管理模块规划详见图4。

3.2功能模块开发

(1)文档模块开发。通过该模块系统,可实现同步协同办公,所有用户可在共同的网络平台上进行数据的录入、存储、查询等工作,实现了数据一次采集、实时传送、多环节共享(如图2)。(2)物资管理模块开发。①采办文件提交情况跟踪;②采办进度的分析和提醒,加强项目过程控制能力;③自动生成实物库存,管理到货物资的验收报告和证书文件;④施工单位在线提交领用申请(如图3)。图2设计成果文件的归档模式图3采办进度计划与实际提醒跟踪表(4)质量管理模块开发。质量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包括:①按检查记录在线生成质量检验报告;②查看工程完工情况。(5)调试管理模块开发。调试管理模块主要模块实现:①梳理、跟踪调试系统/子系统的完工状态;②梳理功能调试项,跟踪调试过程及其结果;③根据完工状态检查、调试跟踪、按系统/子系统的调试进度。

4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在中海油的成功实践案例

通过模块需求的不断开发,信息化平台做到了:(1)资源信息的共享,积累项目工作量、采办和施工工效,形成组织过程资产。(2)收集项目数据,生成统计报表和预警报警提醒,大量减少管理人员收集汇总工作,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利用报表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3)可视化施工进度的动态管理。国内乐华建公司开发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相关版块已在中海油项目中得以成功实践:巴西FpSop67/p70项目(文档管理、材料管理、建造跟踪、可视化智能管理、费用控制);漳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接收站工程epC项目(文档管理、材料管理、建造跟踪、质量跟踪、调试管理、可视化智能管理、移动应用)。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