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设计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2:14

乡村设计规划篇1

关键词:“美丽乡村”;综合发展规划;规划设计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为推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发展原则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改善民生,注重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并做好环境保护。所以,乡村的规划设计显得尤其重要,乡村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农村的社会服务在基础设施等完善以及农村用地的结构布局规划,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1“美丽乡村”的规划思路

我国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一开始的乡村物质建设规划转变为乡村综合发展规划,将建设新农村转为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建设。②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时应将富民、宜民以及和谐作为规划的重点,提高乡村的功能转型速度,实现乡村功能的快速升级,营造乡村美丽的自然风景,提升乡村的环境质量;对于农村的主要产业应促进联合合作,提高产业的收益,对于农村的一些大项目应尽量落实,实现项目的快速发展;另外,对于农村的一些产业,应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提炼出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并打造成地方性品牌,推出地方性的产业文化。在对“美丽乡村”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对建设的质量和数量、持续发展和阶段建设、村建与民富、内涵和特色等几大关系进行重点处理。①应具体体现出村庄项目建设的实质内涵,从村民的意愿和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同时应注意社会发展规划的统筹工作要做好;②在进行农村项目的规划建设时,不能太注重项目建设的多少和大小,而应从村庄村民的角度出发,考虑为村民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③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注重民富和村建,并使之形成互动机制,建设好宜居新村,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农村产业的发展研究,并对农村的用地空间进行规划落实,主要体现出促进农村村民精神和物质的共同[1]。

2“美丽乡村”的规划理念

(1)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遵循统一规划、并村共富、整合资源的规划理念。有些村庄非常富裕,而邻近的村庄比较贫穷,因此两个村庄可以合并,利用富裕村庄的产业资源来推动较为贫穷的村庄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村庄产业资源缺乏的被动局面;同时,解决富裕村庄劳动力资源缺乏的问题,利用经济比较落村庄的劳动力资源来弥补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庄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贫穷村庄和富裕村庄的经济福利以及空间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开创村庄建设新模式,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进行“美丽乡村”的统一建设,优化农村的产业资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益。另外,应对配套、布局以及建设等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整合规划,并且,在对贫穷村庄和富裕村庄进行统筹规划管理的前提下,注重每个社区的设施和经济增长项目布局,实现并村共富。(2)在进行“美丽乡村”在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全域美景、互动发展以及产业兴村的理念。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资源的优化和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路径。对农村突出的产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其核心作用,促成经济链式的产业经济。①对农村的农业园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提升农业产品的产量,同时做好旅游线路、产品、基地设置的规划设计,提高农村的农业规模和内涵;②促成农村工业经济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比如在农村建立家具产业基地等,建设完整的木材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可供观光旅游、购物休闲的“美丽乡村”,为农村人口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引入外来人口进行消费,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建设农村产业链,提高农村知名度,增加农村的创业就业竞争机会,以回馈农村的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比如有着“中国十大名村”之称之一的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该村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面是横店镇,北边是东阳市区,地理条件优越,总人口4476图1花园村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人,主要产业有地产、红木家具(见图1)、基础材料、高效农业、以及食品服装等,且花园村通过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完成了品牌名村商贸休闲旅游产业的建设。

3“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

在对乡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时,应具体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比如地理条件、经济现状、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产业资源等,对该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进行明确,并对该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主题进行设计。由上文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思路和理念的论述可知,“美丽乡村”的建设应遵循“产业驱动、功能升级以及节约高效”的创新理念和规划机制,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从全面整体的角度来对不同地区的农村进行用地布局、项目建设、生态美景、功能配套等方面的规划设计。3.1“美丽乡村”的用地布局规划设计。首先,因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特点,结合该地区的产业资源和其他具体情况,建设该地区的发展元素,进行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如图2所示,为我国十大名村之一的浙江省花园村的用地布局规划设计。该村主要从产业发展、有机整合、块区增长以及用地建设的角度去考虑整体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从用地的整体空间上对地理性质进行改造提升,对整块的土地进行整体性的开发,对该村的商业金融和政治文化加强建设。另外,花园村将东永二线、东永一线和花园大道作为该村主要发展的核心地带,并规划为四大产业发展区,结合居民现状规划服务半径,对该村的社区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建设了六代居住块,还对该村的用地布局做了合理的规划[2]。3.2“美丽乡村”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结合“美丽乡村”规划思路和规划理念,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建设。①应将农村的生态建设和村庄的基础建设一起进行规划,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比如浙江省花园村,实施了“退宅还耕”的政策,对该村的主要生态节点以及景观地带进行生态规划建设,并基于该村的生态功能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要求。②对一些棚户区的地块、或其他闲置地块以及边角地块进行规划设计,融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资源,促进农村产业资源的发展。3.3“美丽乡村”设施配套规划设计。在对乡村单位进行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时,应以本地区的社区功能为规划设计的依据,做好乡村单位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高我国乡村单位的人民生活品质。首先,乡村单位应根据具体的用地布局和地块的功能结构,整合相应的道路交通,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按照乡村单位的“美丽乡村”发展目标,规划设计相应的乡村单位社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等社会服务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3.4“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乡村单位要实现相应的健身目标,就必须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作为“美丽乡村”的规划要点,应明确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空间布局、实施步骤等。乡村单位的项目建设规划一般有农业示范区、木材产业基地、休闲娱乐公园以及旅游产业聚集区等[3]。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论述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并结合我国综合发展规划理念对我国乡村单位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生态景观、用地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以供同类项目的参考。

作者:洪卉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参考文献

[1]许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16(12).

乡村设计规划篇2

abstract:QujingCityisthesecondbigcityinYunnan.underthebackgroundoftheconstructionofthebeautifulcountryside,Qojingalsoactivelycarriesoutthebeautifulruralconstructionactivities,andachievesaseriesofachievements.atthesametime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suchasthe"hollowvillavillage",lackofeconomicindustries.Fromtheurbanandruralplanningperspective,thispaperusesurbanplanningtheoriesandmethodstosolvethisproblemtomakethenewruralconstructioncan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规划;曲靖市

Keywords:constructionofthebeautifulcountryside;urbanandcityplanning;QujingCity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049-02

0引言

美丽乡村是由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会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概念。它不仅强调乡村外部环境美,更重视农村社会的内在美[1]。而现阶段的美丽乡村建设,却更多的注重于物质形态的建设,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田园城市”、广亩城市、生态城市等城市建设理论,虽然在中国的国情下我们不能认同所有的部分,但是其中一些想法和理念我们可以参考借鉴,或许对我们建设美丽乡村会有启示和帮助。

1城市建设理论与美丽乡村建设

田园城市认为“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做两块磁铁[2]”。这一理论在文中被定义为田园城市,也可以理解为“美丽乡村”的雏形。“田园城市”理论对于用地规模和人口的控制,也提示我们在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居住用地和生产用地的比例,规划合理的土地规模和人口数量,避免村庄发展过密或者过于分散。

广亩城市理论反对现代城市的集中式发展,认为每个家庭的周围都应该保留生产的土地,这正适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我们往往忽略“农民”这一族群对于生产用地的需求。狭义的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也不仅仅是解决绿化率达到多少,有没有垃圾收集点等问题,而是要抛开单纯的追求村庄的形象工程建设,追求内在的持续发展。这正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标准一致。

2曲靖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曲靖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仅仅从村庄建设、规划和住宅设计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能够凸显问题,抓住重点,使得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2.1村庄建设忽略科学规划的环节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规划部门缺少策划,有些是图纸的照搬照用。在建设活动中,我们缺少的是制定科学规划的工作,缺少合理的工作计划,不能一味求快,一心求成(见图1)。

村庄建设缺少产业规划,导致许多农村的住宅建筑非常豪华,但是却成为“空心别墅”。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必须进城或者外出务工才能养得起家庭。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曲靖郊区的的某个新农村,统一建成两层半的小洋楼,但是内部却是毛坯房,一家人舍不得用电照明,更舍不得用电器或者天然气煮饭,在别墅内部烧柴。

2.2住宅建筑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的民居设计功能存在诸多不合理,多数的设计缺少储藏间,或者储藏间位于二楼,不方便使用;缺少适老设计,也没有针对老年人的辅助设计。没有院子,或者院子面积过小,导致农民使用不方便。另外,设计中没有考虑村庄本身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经济产业特点等重要因素,导致设计风格过于单一。而一些图纸没有经过科学有效的设计,仅仅由外出务工的建筑工人完成。导致整个村庄的设计风格过于一致。

3解决的对策及措施

3.1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

编制美丽乡村规划,要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要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4]。借鉴田园城市理论,让城市和乡村相互吸引,互相补充完善,最终消除城市和乡村的二元格局,达到和谐永续发展。

3.2盘活农村经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让农民住进新楼房,而是在生活水平和质量上有所提高。我们要充分考虑村庄原有的产业类型,以及村民的技术特长,在住宅设计时预留生产空间(见图2)。“庭院经济”也是一种高效集约的发展方式,它充分利用庭院的空间。这一想法可以和住宅建筑设计相结合,例如将住宅设计为联排型,每家的产业可以集聚,形成集约型的产业经济。

曲靖市沿江乡大龙村2002年以前,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3306元。自2002年村委会开始发展花卉产业,全村花卉大棚共40亩,经过短短五个月的培育,每亩花卉收入达到6000元。2012年,大龙村共建立花卉大棚715亩。2013年底大龙村种植业的总收入达47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861元。而2014年底大龙村开始引进企业和花卉公司,并且发展水产养殖业,总收入达5340万元,农民人均11431元。村庄的发展和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正是因为大龙村的农民认识到村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制定出适合村庄发展的道路,大龙村才能够为曲靖市甚至云南省内提供新鲜花卉,成为崭新面貌的新农村。

3.3住宅设计充分考虑农民要求

经过对曲靖市几个县区村庄的调研,在住宅设计方面,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针对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空间。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村庄可以不设计庭院,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村庄一定要留有前院或者后院。其次客厅和卧室的面积可以适当扩大,卧室间数应该比正常的居住使用的更多。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只提供支撑体系的设计,甚至建立起功能模块,其他空间可以由住户自由选择和设计。如图3的户型,三室两厅,集中设置一个院落,一层作为大空间,住户可以选择做客栈或者餐饮。在院子中设置直通二楼的楼梯,屋顶选择平屋顶,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加盖三层,也可以结合屋顶做晒台。

3.4制订合理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和执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还必须研究制订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体系的配套实施,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保障。目前浙江省首先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这一规范突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特征,共设置了36个量化指标。而国内的黄磊等人也从五个方面、选出30个定性指标、5个量化指标来反映美丽乡村的评价指标[5]。目前的文献和资料中缺乏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应该制定更加完备的、合理的、可操作的、甚至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4小结

曲靖市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城市,在云南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结合曲靖地区的地理、经济、人文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曲靖发展的村庄建设模式,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2000.

[3]于静.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规划对策[J].山西建筑,2012.

乡村设计规划篇3

【关键词】生态乡村;规划设计;探讨

未来的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的良胜发展,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将生态的观点引人到村镇的规划和建设中来,以生态学的原则指导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人、自然、社会、经济的相互依存与协调统一,建设高效和谐、持续稳定、舒适美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镇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1、当前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村镇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村镇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在进行村镇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耕地减少等,不仅仅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因而,加强生态设计观在村镇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村镇建设用地的开发量在迅速增加。由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较低的投人。为避免土地平整和拆迁安置费用,开发部门常选取交通条件好、平坦开阔的土地,而这些土地往往都是良田.这给广大村镇农田耕地的保护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一定程度上造成耕地数量锐减。一度曾较为盛行的“开发区热”也影响到村镇。各种名目的所谓“开发区”占用了大量的良田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2近年来村镇生态环境的污染有加剧的趋势,其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为农业污染,如过量施放农药、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农村使用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等一方面为村镇工业“三废”污染。村镇经济发展的落后以及环境意识的淡薄往往使得人们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工业项目的选择及用地布局的不合理,加上部分有污染的城市工业有向村镇转移的趋势,都使得村镇“三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再有村镇的垃圾污染也很突出,垃圾往往任意倾倒且未经处理,部分城市近郊的村镇更是受到自身垃圾及城市垃圾的双重包围,生态环境恶化。

1.3绝大部分村镇缺乏排水设施,生活及生产污水随意排放,影响环境质量在集镇。自来水管网普及率虽然较高,但却缺乏相应的水处理设备对饮用水进行处理,而在农村,居民多采取直接从江河取水或自家打井的办法,水质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还有大部分村镇通讯落后,部分村镇供电不足。此外,多数村镇居住环境质量较差道路断头多且路面质量不高,土路较多.缺少路灯及环卫设施私人建房缺乏统一规划.有些地方住宅布局杂乱无章大部分村镇都没有供居民观赏、休闲的公共绿地,公共绿地面积为零人畜混居现象仍有存在。垃圾粪便无人管理,卫生条件差等。

2、生态设计观在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现代生态科学为基础和依据的设计思维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保持与维护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生态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性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乡村规划中融人生态设计观,也就是将生态设计的思想渗透到乡村规划的各3个阶段。即村镇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阶段和集镇、村庄的建设规划阶段,以生态的原则指导乡村规划与设计。推动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2.1合理布局各项建设用地

村镇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首先应满足节约用地的要求,用地选择上不占或尽量少占良田。还要做到有利组织生产协作,使货源、能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再有,要做到方便居民生活,协调好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如将有污染的生产项目布置在村镇的下风向及河流的下水向,避免生产对居住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协调好过境道路与村镇生活的关系。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的村镇生活环境。

2.2积极发挥村镇园林绿地的作用

村镇园林绿化用地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改善小气候、创造财富、美化村镇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规划布置中应做到结合村镇自然环境,将不同性质的绿地在村镇中均衡分布。构成较完整的村镇园林绿地系统。必须改变原有村镇中缺乏公共绿地的面貌,提供多种形式的公共绿地,满足村镇居民游憩、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要根据村镇的特点,综合发挥防护绿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建设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村镇防风防沙林及卫生间隔林等发挥村镇生产经营绿地的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绿地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注意布置各种交通绿地、公共建筑及生产建筑附属绿地,增加村镇绿化覆盖率。在树种的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并根据不同性质的村镇绿地区别对待。

2.3完善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村镇环境质量的关键是尽快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如加强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等工程管网的建设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及自来水的净化推广集中供热、节能型采暖热水家用锅炉及小型燃气锅炉的应用等,并且积极倡导清洁型的新能源,如采用太阳能、沼气等加强村镇垃圾粪便的管理,以生态的观点进行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或回收利用。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积极防治水污染.推广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以利于进行回收利用,变害为利实行人畜分离,牲畜集中饲养,其垃圾粪便单独处理。保护村镇生态环境。

2.4严格进行宅基地的管理

村镇居民宅基地的选择应严格按村镇建设规划进行。规划新建宅基地必须控制在国家及地方相应定额标准以内,杜绝浪费土地的现象。对原有的旧宅基地进行改造,废弃或空置的宅基地应进行再利用或还田复耕。针对东北地区原有宅基地较大的实际情况,规划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在旧村镇改造时通过一次性拆旧建新,执行新的指标,也可以利用优惠政策鼓励居民退地还耕,或者让出旧宅基地的超面积部分进行村镇绿化建设,改善村镇生态环境。并节约土地。

2.5积极发展村镇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建造自身可以良性循环的建筑,使其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自然、舒适、节能、无污染的生态居住环境。例如在住宅内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供暖和制冷利用沼气技术处理有机废物,提供燃气能源利用先进的生活污水高能低耗处理技术及雨水管道收集技术,进行生活污水及雨水等的回收利用运用生态建材建造村镇住房等等。目前,首先应积极开发研究村镇住宅生态节能新技术、新结构,如提倡建设改良型生态建筑,便于就地取材,节约资金在寒冷地区推广复合保温墙体,减少能源损耗等。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的农村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在获得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而正是这些代价促使我们认清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的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将生态的观点引入到村镇的规划和建设中来,以生态学的原则指导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人、自然、社会、经济的相互依存与协调统一,建设高效和谐、持续稳定、舒适美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镇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青园.生态设计观在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J].2009,(17)

[2]李志刚.村镇生态规划设计手法和策略室内设计[J].2011,(03).

[3]冷红,金虹.乡村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观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J].2010,(01).

乡村设计规划篇4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132174

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同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区别,富饶的的物产资源、优秀的自然环境使人们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多了一丝灵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则显得非常冰冷与高傲,充满了贵族气息。为了改善这种现象,西方国家开始发展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

1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研究

1.1乡村景观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乡村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乡村的概念,而说到乡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田野,数不尽的油菜花,这种纯粹、质朴的情感正是乡村景观所要表达的。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能够消除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奢靡气息,同时增添了一些可爱、俏皮的元素,给人们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当人们看到带着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首先会感觉到眼前一亮,毕竟看多了城市的莺莺燕燕,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乡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又不能将二者进行融合,那样只会影响城市与乡村双方的发展,所以,设计师将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进行表达,也算是满足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的心愿[1]。

1.2乡村景观使风景园林规划更加的合理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风景园林已经被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所同化了,已经失去了风景园林景观原本的艺术气息,而乡村景观就像是与城市景观站在了一个对立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所以,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时候,要参考乡村景观的设计形式,在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乡村元素,能够让城市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从而实现使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更加合理的目标[2]。

1.3乡村景观的使用能够充分表达农业的特征

乡村景观是从农业景观中衍生而来的,其中很多元素都是借鉴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情况,因此,乡村景观也是传统的农业耕作现象的另一种表达。农业耕作是我国乡村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历史色彩与特征,将乡村景观应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不仅是为了改善其设计风格,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人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了解到传统的农业耕作过程,对历史文化的r值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了解[3]。

1.4乡村景观促进了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

缩短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促进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一直是我国在积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都阻碍着人类融入自然当中,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想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乡村景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通过对乡村景观的合理利用来塑造一个和谐的城市环境,有助于城市布局与乡村布局的整体规划与调整。另外,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促进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外,还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谐的自然环境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自然的生存空间,由此可见,乡村景观在城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2结论

乡村景观中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建设飞快的时代,乡村景观与其他景观相比更具优势,时时刻刻都在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美,可以说是风景园林设计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设计师要不断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发掘能够代表乡村景观的元素,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充分发挥出乡村景观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呼苗.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北京农业,2015(23):75-76.

[2]成振瑜.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中国园艺文摘,2015(10):133-135,154.

[3]李威.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137.

乡村设计规划篇5

【关键词】景观规划;乡村旅游;问题分析

1、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

随着我国聚居环境的扩展以及旅游业的加速腾飞,在大量的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实践中,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正在走向融合。大量理论与实践表明,旅游与景观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旅游规划需要分析时空布局、生态环保、景点建设;景观规划同样需要考虑经济效益、游客使用、运营管理。乡村旅游景观规划需要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设计的有机融合,是景观学和旅游学两大基础学科在应用领域的交叉研究。

1.1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指在景观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和规律为指导,以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对区域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风景名胜区景观等类型进行的景观工程化过程。”基于景观建筑学的学科背景,景观规划设计着力于环境空间的创造,擅长于物质环境、空间形态以及文化意境的调查分析、空间布局、意象创造。主要包括设计对象的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1.2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往往是区域景观结构中的一种主体景观类型,具有特定的景观特征、景观内涵和景观意象。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田园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乡村建筑景观、乡村农耕文化景观和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构成[2]。乡村旅游规划实际是对乡村景观所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设计,着眼于乡村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是以游赏环境空间的创造为核心,以景区物质环境、空间形态以及文化意境的调查分析、空间布局、意象创造为重点,对乡村旅游区进行的景观工程化过程。

1.3乡村旅游景观的特点

乡村旅游景观主要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几个部分组成。同度假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设施景观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①景观的开阔性。可以给人广袤之感;②风景的层次性。自然的山水给人天然的层次之感,再加上四季变化的美丽风景,令人流连忘返;③心理的安定性。人本身就有亲近自然的欲望,乡村的景观令人有回归之感;④人文历史性。目前很多庙宇、古建筑等都在乡村,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是使人前来的原因之一。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以乡村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乡村旅游景观特色。

2、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也丰富多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来看,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新事物,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缺乏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导,景观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质不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众多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非常严峻。

2.1景观功能缺失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景点游憩功能比较单一;交通组织缺乏系统性;③动态、体验性的参与项目缺乏;④对游客食、宿、购等方面的需求考虑不足。此外,由于乡村旅游地处市郊或乡村,各项旅游服务商品及市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2.2景观形象模糊

感受乡村独有的闲趣、野趣。然而由于受到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影响,存在着对乡村特色形象不够重视甚至无意识状态。其一是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常常把极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大众化的东西。比如以经营园林花木为主的花农,放弃了自己的专长,把花木庭园改作露天饭堂或卡拉oK厅,追求急功近利。“你们城里有的东西我们样样不缺”常常成为他们骄傲的口头禅,这是一种“围城现象”。城市人希望在农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农村本色生活内容,这与经营者的理解刚好错位,劳神费力却削弱了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其二是设计人员盲目将城市景观形象移植到乡村旅游区,用城市景观设计的手法处理乡村旅游区景观资源,乡村出现了宽阔笔直的大道,规整的布局,空旷的广场,过多人工修饰的园林,不合时宜的欧化建筑等。

2.3景观生态破坏严重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山体受损、树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处涂鸦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诸多不良因素及行为,如过度地宣传与开发建设造成景观的不和谐,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造成视觉的污染,随意地采石修路使得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均会影响和破坏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失调等,使得乡村旅游地景观质量下降,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减弱,其生态环境危机不容忽视。

3、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规划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应是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结果,且因有利于乡村自身综合发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遗迹,发展当地适宜又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建立科学进步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才具有吸引力。

3.1加强乡村景观规划,科学设计本土景观

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科学有序的规划能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和景观保护开发等的矛盾。乡村景观规划是围绕着人与景观共生发展的原理展开的,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各种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从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发,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应积极做好景观规划工作。同时,“乡土情结”是乡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动机,只有为游客提供本土的、原生态的乡村景观,才能长久地吸引游客。

3.2完善庄旅游接待服务场所

①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定规模、等级的乡村旅游区应该具有的服务性建筑,它除了向初来乍到的游客展示旅游区概貌,还为游客提供休息、观景、娱乐的场所,多位于景区入口。

②游客食宿服务场所。乡村旅游区发展初期,很少设置独立的游客食宿服务建筑和设施,游客的食宿大多在农家宅院中进行,是为玩农家乐的游客提供的附加服务。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增加独立的食宿服务,提升食宿服务的档次和品味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止外,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也正在出餐饮一条街、茶馆、酒肆、乡村酒店这类建筑。从运作的情况看,设置这样的服务场所和设施必须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开发的各方面条件,避免盲目开发。

③游客购物服务场所。旅游购物是旅游活活动的必然现象,大多数乡村旅游区都存在不小游客购物需求。乡村农产品、手工艺品以通读乡村的农副土特产品等,往往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这样的买卖对游客与村民双方都是有益的,是双赢的。

3.3乡村景观意象规划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的信仰、思想和感受等方面开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华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乡村景观意象具有以下牲上:①乡村景观意象的个性化;②乡村景观意象的地方性;③乡村景观意象的社会性。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景观建设的基础上所渗透的景观意象思想,它的形成离不开历史过程的积累、硬环境以及文化软环境的建设。

3.4建立完善交通系统

乡村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包括线状的车行道路、步行道路、马道、自行车道等和点状的停车场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一方面能今功能场地空间合理组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能为游客带来交通体验的乐趣和舒适性。

4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乡村不仅地域广阔,而且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13亿之多。其中乡村人口9亿多。即使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仍是重要的人类集结地。广大乡村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特别要注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景观规划,促进乡村旅游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乡村设计规划篇6

关键词:城市特色;规划立意;设计理念;构想表达

1前言

一个有特色的城市会具有许多优点并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它可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它可以为其居民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产生“家”感觉,从而增强凝聚力;它可以为城市带来旅游价值,尤其是文化旅游和多样性的文化体验等等。一个城市形成了其独特的形象特色和相应的城市文化,就具备了多种价值,塑造和保持这种特色,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2大庆城市特色

2.1地域特色―北方寒地城市居住区

由于大庆油田为我国北方城市,其季节性特点显著,季节温差较大,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居住区空间结构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建筑主体的朝向、层数等放面的诸多因素。在建筑的群体组合中,宜采用在西北方向的围合与东南向开敞相结合,使得冬季阻挡西北风的入侵,夏季利于东南风的导入,利用建筑群体组合改善小气候。

2.2油田资源型城市特色―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

结合大庆油田作为油田资源型城市特殊的地质条件的限制,许多居住区的选址范围内存在产能设施,为保证石油生产的需要,又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进行居住区规划时应对现有的油井进行避让,在油井周边结合绿地与广场进行设计。

2.3石油文化―石油之都、铁人精神发源地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谱写了一部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史诗,为共和国挺起了坚实的工业脊梁,并成为一个时代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鲜明写照。

3、规划定位

大庆素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之称,规划城市乡村地块内水体、绿地的重新梳理,将自然、健康、文化融于居民生活的点滴,打造大庆的“居住新模式、生活新内涵、休闲新概念”,激发区域活力,从而建立一个大庆市的“油都新居”。

3.1与寒地特征相和谐

营造与我国北方寒地气候相适应的居住区建筑空间结构,注重对对四季景观,特别是冬季景观的处理,建筑形式以南北通透的板式为主,建筑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适当配以明快、亮丽的色彩以丰富城市色彩。

3.2新区与老区相和谐

在考虑新区整体规划的同时,还要与周边的乘风、东湖居住区相协调,在道路交通、建筑布局,基础设施的等方面达到共享。碧水青城”(城市乡村地块)位于大庆城市建设用地边缘地带,与油田生产用地交融,因此,规划设计应强调生产与生活,地上与地下的有机协调,既保证生产的正常顺利运行,又保证生活的安全舒适,着力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3.3与石油文化相和谐

营造独特的石油文化、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在各种景观元素、园林小品的设计上,将绿色油田理念、铁人精神等融入其中。规划设计体现的主要有三大理念:一是石油无处不在,二是石油来之不易,三是石油前景光明。

4、规划立意和规划理念

4.1规划立意

大庆,是一座在湿地上崛起的城市。两江环抱,绿野千里,湖泽密布,芦苇浩荡;湿地探幽、史迹寻踪、草原赛马、湖中冲浪、珍禽观赏、温泉疗养……,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湿地--龙凤自然保护区,构成了美丽的湿地旅游景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范例。

大庆的“城市乡村”,最初是一片自然景象,春风、夏雨、秋雾、冬雪,色彩是随着四时的更替;百鸟与鱼蛙依照着自然规律繁衍生息,保持着生态的平衡与演变。曾几何时,这里一度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荒草污泥,建筑垃圾。“二次创业”中,大庆人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如今这里已经是大庆旅游景点中的名牌景区,这里已经成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游客心理素质与体能训练基地,又是“老平房式的乡村宾馆,蔬菜水果采摘园地,名贵花木种植与观赏胜地,是在城市嘈杂工作人们的休闲之所。

4.2规划理念

水有水的灵动,绿有绿的盎然。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绿的盎然给人以生机。灵动的水与盎然的绿共同幻化出一座油都的“碧水青城”。

新水――整理现状水系,营造城中涵水的格局,以水环境打造灵动的新城。

新绿――规模不等的楔形绿地,创造新的绿地系统,将绿与城市交织在一起,打造生机勃勃的新城。新生态――新的水环境、新的绿地系统共同构筑了新成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新水、新绿、新生态共同营建了一个“湖在城中、城在绿中,围湖建城、依水而居”的新城,为大庆提供了一个具有居住新模式、生活新内涵、休闲新概念的油都新居。

5、规划构思

要表达地方特色,同时,如何将整个方案的构思和立意清晰的表达,需要设计师对各种组成特色的要素深入了解,彻底消化,吸收精华,并通过深入的设计思考,发挥于设计构思当中。

在建筑布局上要适应北方冬季寒冷,北风凛冽的气候特点,以及需要大行间距的特点,建筑群体组合上,采取院落与行列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区域小气候。

在景观处理上既要体现大庆油田恢弘的气势的大景观,又有细腻亲切、自然的小景观;既有商业区中人工景观,又有水边、绿地中的自然景观。

与周边环境要相互协调与现有的乘风小区相协调,在高度上配合城市天际线的韵律,北侧与现有的东湖小区相呼应,建筑色彩上达到协调,体现城市设计的总体效果。在建筑风格的表达上稍有不同,达到分区明确的效果。

以“日月同辉、众星捧月”形式将城市中心区、绿化带、居住区、休闲区联系在一起,形成“湖在城中、城在绿中,围湖建城、依水而居”的城市格局,从而构筑一座“碧水青城”。

6结语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和标记。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造城”运动正在迅速展开。设计师的工作将一直贯穿于城市发展过程中,不但要涉及到城市形象特色的塑造,还要涉及到建筑形象的体现。作为这个进程领导者的地方政府,必须十分注意抓住历史性的契机,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以多种手段挖掘。弘扬当地人文、地理、经济等特色资源,汲取时代文化精华,构筑城市特色,使之成为时时熏陶、激励市民,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霍光.树立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模式.世界建筑,2002(11):80~83

乡村设计规划篇7

关键词:乡村,规划许可,宁波鄞州

1乡村规划许可相关法规解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宁波市乡村地区规划实施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总共五部。

1993年起开始施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该条例的行政许可方式为“一书”,即规划选址意见书。“选址意见书”对项目的选址从规划角度进行审查,而后续管理缺失。

《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于1998年开始施行,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该管理条例的行政许可方式为“一书一证”,即“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和“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该条例的施行一方面从源头上杜绝项目选址不符合规划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项目开工前通过核发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对具体建设行为进行把关。

2008年起开始施行的《城乡规划法》第一次明确了实行“一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乡村规划管理制度,针对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制定的规划管理办法。“一证”虽然改变了过去乡村规划许可管理无统一许可方式的情况,但规划管理规定较为原则性,涉及的内容较少。

2010年《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增设了“规划要求”这一环节,起到了“选址意见书”的相似作用。另外,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需审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从“规划要求”到“设计方案”,再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省条例对城乡规划法提出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予以落实深化。

《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于2012年开始施行,市条例对乡村规划许可管理的规定严格依据省条例执行。

乡村规划许可制度虽然已上升到法律层面,省条例也增加了具体的办理程序,但具体操作规程依然缺乏,规划许可申报要件、内容、审批流程等方面没有详尽的规定,依法行政仍存在很大盲区。

2宁波市鄞州区城乡统筹发展概况

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东、西、南三面紧围宁波老市区,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鄞州区下辖17个镇、1个乡,431个行政村。

鄞州区是浙江省唯一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的县(市)区,2011年,全区城乡统筹目标实现度超过90%,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荣膺全省“四连冠”。鄞州区的规划管理部门也立足地区实际,在规划体制上进行不断创新,通过设立基层规划管理站所,强化镇村规划管理,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3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初探

宁波市鄞州区作为领跑全省城乡统筹水平的县(市)区,其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较强,基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不断。在《城乡规划法》和省条例未出台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建设项目实行“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然而乡村与城市建设类型毕竟存在差异,城乡规划管理需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既符合《城乡规划法》、省条例的立法精神,又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实施效率。

3.1适用范围

在鄞州区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等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其余范围无论国有或是集体土地的建设项目均实施城市规划许可制度,核发“一书两证”。

3.2办理程序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划审批具体包含核定规划要求、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核实确认书四个程序。

3.3许可要件

3.3.1规划要求

除常规的申请表、地形图电子文档、建设项目意向总平面外,根据省条例第三十七条,还需要所在村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同意意见、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国土部门土地初审意见)。另外,属于地质灾害区的项目还应提供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3.3.2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除规划要求复印件、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国土部门土地预审意见等常规要件外,乡镇企业项目还应提供发改部门的备案文件,其他项目还应提供发改部门的项目建议书或咨询文件。另外,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项目还应提供新村办初审意见。

3.3.3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申请要件包括经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放线资料、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建筑施工图及电子文档,以及气象部门、环保部门、建设部门等出具的相关意见。其他要件还包括日照分析报告、经济技术指标复核报告、村民代表大会意见等。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等项目还需初步设计批复或可研批复或核准文件。

3.3.4建设工程核实确认书

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的申请要件包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原件、集体土地使用证明文件、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原件、竣工测量资料、房屋面积测绘成果报告书等。

3.4审批流程

以乡镇企业项目为例,具体审批流程如下:

(1)建设单位首先需征得村民委员会同意意见,再报乡镇人民政府予以审查,获得同意后报国土部门初审。

(2)建设单位持上述三部门初审同意意见及相关材料报规划部门,规划部门依据乡、村庄规划提出建设用地位置、允许建设的范围、基础标高、建筑高度等规划要求。

(3)建设单位持上述批准文件及相关材料报国土部门办理土地预审手续。

(4)建设单位持国土部门土地预审意见、规划要求等相关材料报发改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5)建设单位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据规划要求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6)建设单位持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国土部门土地预审意见及发改部门备案文件等相关材料,报规划部门进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7)建设单位持相关材料到国土部门办理供地手续。

(8)建设单位依据批准的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并到审图公司完成施工图审查。

(9)建设单位持前述申请要件报规划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10)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核实,符合规划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

4案例实践

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决定在新村建设1号地块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区建设。由童一村经济合作社出面,在获得村民委员会和东吴镇人民政府审查同意,以及国土部门初审意见后报规划部门出具规划要求。规划部门根据《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村庄规划》,提出该项目用地位于现状老年活动室北侧区块,总用地面积4660平方米,另带征道路用地554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1.5,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室外地坪标高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

目前建设单位正在办理相关土地预审手续,下一步将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

5结语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是对农村建设的政府管制手段,深化与完善乡村规划许可制度是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规划实施途径。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为研究对象,从适用范围,办理程序,许可要件、审批流程等方面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波.杭州乡村规划许可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

乡村设计规划篇8

《河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和集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村庄和集镇(以下简称村镇)规划,以及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本条例。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的建设除外。

城市规划区内村镇的规划和实施,国家《城市规划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对本条例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其具体工作由乡级村镇建设管理机构负责。

第四条村镇规划建设,应当以现有村镇为基础,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鼓励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支持在村镇建设中推广先进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二章村镇规划的制定

第六条村镇建设必须编制村镇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镇规划的编制;组织各村民委员会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第七条村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和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江河流域规划等专业规划相协调,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

村镇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镇的各项建设;

(二)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镇建设的规模、速度、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各项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安排住宅、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布局,引导乡镇工业向工业区集中,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五)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建设。地处洪涝、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镇,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村镇总体规划中制定防灾措施。

第八条村镇规划分为村镇总体规划、集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村镇总体规划即乡(镇)域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规划期限为十五至二十年。其内容主要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镇布点,村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第九条村庄、集镇的建设规划,应当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其规划期限,近期为三至五年,远期为十五至二十年。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模,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

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集镇需要迁建的,应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他村庄的迁建,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村镇总体规划、集镇建设规划,必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村镇规划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集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章村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二条村镇规划的实施应当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大多数村(居)民的意愿,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提倡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第十三条在村镇进行的各项建设必须服从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布局和用地的调整,不得阻挠规划的实施。

因实施规划进行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给单位或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偿。

第十四条宅基地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当地人口和土地情况所确定的用地标准审批。

村民建住宅,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对符合用地条件,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经村民委员会征求村民意见并讨论同意后,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镇规划审查批准。乡级人民政府应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需要使用耕地的,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

村民翻建住宅,应当符合规划的要求,经村民委员会同意。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镇范围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先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回原籍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镇范围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经村民委员会同意,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村镇新建、扩建各类企业,建设单位或个人须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经审查同意核发选址意见书后,方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第十六条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核发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第十七条按照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申请村镇建设工程选址的,按照审批权限,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核发选址意见书。

第四章设计、施工管理

第十八条兴建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二层及二层以上楼房住宅等建筑工程,必须由取得相应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建设单位或个人要求使用标准设计、通用设计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提供通用设计和标准设计图纸。

第十九条承担村镇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承担与其资质等级相应的施工任务。异地施工的,须到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从事村镇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必须到乡级人民政府村镇建设管理机构登记,方可承担建筑施工任务。

严禁无证或超越规定范围承担建筑设计、施工任务。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和个体工匠应当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施工,禁止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和个体工匠应无偿修理或返工;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

第二十一条在村镇从事建筑构件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严禁出售不合格的建筑构件。

第二十二条村镇内的各项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开工建设手续:

(一)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关证件和相应的建筑设计图,向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审查批准,领取建筑许可证,并经验线后方可开工。

(二)住宅建设,建设单位或个人持有关证件向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核发批准证件;对边远村庄和村民居住分散的村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办理住宅建设开工的审批手续。住宅建设,经村民委员会验线后方可开工。

对符合开工建设条件的,按照审批权限,审批机关应自接到建设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核发证件,并及时验线。

第二十三条经批准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审定的建设位置、用地面积、建筑设计图和环境设计要求等进行建设,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须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自领取建筑许可证件之日起一年内未开工建设又未申请延期的,建筑许可证件自行失效。

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村镇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房屋、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村镇的房屋产权、产籍实行统一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财力,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重点村镇公共设施建设。集镇规划确定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从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用于集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六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镇饮用水源,加强供水管理,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集中供水。

第二十七条在村镇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本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防止污染村镇环境。

第二十八条未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镇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房屋的使用安全,维护村镇的公共设施,不得破坏或者损毁村镇的道路、桥梁、供排水、防洪、灌溉、水文、供电和绿化等设施。

第三十条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宣传、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环境卫生治理措施,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禁止在村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学校、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公共场所堆放垃圾、粪便。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镇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风景名胜、军事设施和防汛设施、测量标志,以及铁路、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气)管道、交通运输等设施,不得损坏。

第三十二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村镇规划建设档案,对规划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资料等应及时整理归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淮或弄虚作假骗取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的,所取得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退回;属于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的,可以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退回。对违法审批土地的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未按村镇规划实施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属于村(居)民建住宅的,可以由乡级人民政府给予处罚:

(一)严重影响村镇规划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二)影响村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以土建工程造价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设计或施工、生产或出售,限期改正,可并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无资质证书或未按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和生产建筑构件的;

(二)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

(三)不按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

取得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损坏村镇房屋和村镇公共设施的,责令限期修复或赔偿损失,可并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在公共场所乱堆粪便、垃圾、柴草和建筑材料,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责令限期清除治理;

(三)擅自在村镇街道、广场、市场、公共绿地和车站等公共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责令限期拆除。可并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损毁村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测量标志,以及铁路、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气)管道、交通运输等设施的;造成村镇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阻碍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阻挠依法批准的建设工程施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未设镇建制的国有农场、林场等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本条例执行。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依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乡村设计规划篇9

2012年12月,成都市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第三批乡村规划师,任期两年,年薪10万元。

两年前,成都开全国先河,设立乡村规划师制度,通过公开选拔,确定了首批50名乡村规划师人选,并一一分配到对口乡镇。

“城市规划师画不出农民需要的图纸”

在成都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之前,大部分中国农村并无规划的概念。此前中国专业的地域规划主要是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基本上被忽略了。

据了解,在实施乡村规划制度之前,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年大约只有三四个来自乡、镇的规划任务。

“即便如此,由于规划师们从未学过相关的乡村规划知识,大都采用城市规划的模式。再加上乡镇并不重视规划,甚至没有规划的理念,许多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成果在交给乡镇政府之后,就不再有任何回音。”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张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这一局面下所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很多规划设计看起来很漂亮,跟城里的小区一样,设计师却忽略了农民长久以来养成的生活方式,也不熟悉农村的生产方式。

张佳说:“城市规划师画不出农民需要的新农村建设图纸。很多城市规划师设计的所谓‘新农村’的村庄、农宅的样板,看不出有什么高明之处,反而问题不少。比如在国内一些新农居建设点位,由于对牲畜的安置、农具的放置等考虑不足,最后出来的效果都不甚理想。”

年薪10万职责有啥?

2009年,成都确定了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要让传统的农村乡镇变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又适合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乡村规划师应运而生。

2010年9月,成都市宣布建立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在每个乡镇都配备了一名规划师,从专业的角度为乡镇政府履行规划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

“建设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但在乡镇和农村,根本就没有懂规划设计的人员。乡村规划没有专门的部门,再加上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学规划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会去乡村工作。为此,成都市在全国首先以年薪10万元的丰厚待遇向全社会招募乡村规划师。”张佳告诉记者。

截至今年1月份,已经有100多名规划专业人员应聘成为成都市的乡村规划师,29岁的郭继青就是其中之一。

年薪10万元,乡村规划师们将具体承担什么样的工作职责?

郭继青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规划设计专业,她曾是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园区规划部副部长。现在是成都市派驻郫县花园镇辅助一般乡镇改造工程的乡村规划师。

有一次,花园镇政府决定重建办公大楼,重建的手续也已经通过了县政府的审批。但郭继青发现,镇办公楼目前选择的位置从整体规划上来看不太合理,她建议另选新址。

根据《成都市乡村规划制度》对乡村规划师的职业定位,郭继青作为乡镇专职规划负责人,有权参与镇里重大规划,最终镇政府决定重新规划后再施工建设。

《成都市乡村规划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乡村规划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就乡镇发展定位、整体布局、规划思路及实施措施向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意见与建议,参与乡镇党委、政府涉及规划建设实物的研究决策,并负责向乡镇政府提出改进、提高乡村规划工作的举措和建议等。

成都市对于规划师们的工作成绩也提出了严格要求,每年度还将进行业务考核:其中年度考核优秀和合格者,将获得业绩奖金2万元人民币,优秀者将被推荐为成都市优秀乡村规划师;而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则不发放业绩奖金,甚至予以辞退或免职。

“把脉问诊”与“一票否决”

和郭继青一样,张怀也是成都市首批50名乡村规划师之一。

张怀是土生土长的成都市金堂县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先后在山西省规划院、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做过城市规划。

在成都市规划局组织的公开招聘中,他在面试中排名第一,加入到乡村规划师的队伍里来,成为金堂县淮口镇的乡村规划师。

张怀等“空降”乡村规划师的到来,打破了该县原有规划体系的管理常规。这些人是市上请进来的“贵宾”,如何安置他们?

为理顺管理链条,金堂县规划局推出一项新的制度:以派驻金堂的三位乡村规划师为基础,成立专门的技术审查小组,并在淮口镇成立了该县唯一的规划分局,由张怀担任负责人。

为了尽早了解乡村的情况,张怀跑步去“调研”,背上相机,边跑步边记录。因为,在他看来,乡村规划师,既要具备专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技能,又要熟悉和热爱乡村工作。

他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跑完了淮口镇16平方公里的城镇建成区,办公室墙上一幅巨大的淮口镇行政区划图,已经被他用红笔标注得密密麻麻。

淮口镇油橄榄产业园区规划是张怀着手做的第一个大项目,镇领导布置他配合业主做好千亩西班牙油橄榄示范基地的前期规划。

当天,他到基地调研,发现一些工作人员为了种植油橄榄,竟把一些多年生长的柏树成片砍倒。当他向业主建议“成组成团的树必须保留,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做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时,上级政府、镇党委政府试图为该业主开绿灯。

“如何与当地政府做好协调工作,上下兼顾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是件容易的事。”张怀说,在政绩先行的官员考核制度之下,会有很多官员试图突破规划的规则。尤其对于一个乡镇而言,招商引资甚于其他。

为了保障乡村规划师们的工作顺利开展,乡村规划师制度规定,乡村规划师对重大项目有“一票否决权”,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某些乡镇的书记和镇长重复规划和搞形象工程。

“乡村规划师是城乡规划制度上一个非常大的、非常有意义的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表示,中国目前大部分规划都是纵向的、自上而下的规划,百姓只有接受的份,而乡村规划师可以起到沟通城市和乡村,特别是反映乡村居民利益诉求的作用。

把“普通话”翻译成“土话”

在乡村规划师制度刚推出时,市规划局局长张樵曾表示,要让真正懂规划、懂建设的人到乡村去,把当地乡镇资源禀赋挖掘出来,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句“普通话”翻译成当地的“土话”。

当地政府希望,这些乡村规划师能宣传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先进理念,成为乡镇规划建设事务决策的参与者、乡镇规划编制的技术把关人。

按照设定,成都市将实现乡村规划师全域满覆盖,最终全市各乡镇配备乡村规划师共计150名。首批50名乡村规划师到位以后,第二批65名、第三批91名乡村规划师派驻工作已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12月底前完成。成都的目标是,重要乡镇做到“一镇一师”。

乡村规划师的任期是两年,两年后,通过各方努力,成都的城乡规划或许会走在全国前列,但将目光投向中国首批乡村规划师的个体命运,两年之后他们将何去何从?

2012年10月,两年前成都市面向全社会为196个乡镇招募的150名乡村规划师聘用期满。记者了解到,为激励乡村规划师扎实做好乡村规划管理工作,减少期满后顾之忧,成都市印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定向招聘乡村规划师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明确了乡村规划师的“优先渠道”。

成都乡村规划师相关制度

1.全域覆盖

全市223个乡镇,除纳入各级城市规划区的27个乡镇外,196个乡镇将全部配备乡村规划师,实现乡村规划师全域满覆盖。

2.事权分离

乡村规划师的主要任务是代表乡镇党委、政府履行规划编制职责,不替代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和监督职能。

3.广泛参与

乡村规划师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征集等多种途径吸引海内外、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4.长期持续

乡村规划师招募方式

乡村设计规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村卫生室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

二、建设原则

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建设目标

从*—2011年,用5年时间,建设1230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00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建立起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相适应,设施较齐全、专业素质较高、运转有效,初步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建设内容

一是以改善就医条件为目标,改扩建业务用房;二是以提高诊疗技术为目标,添置与更新设备。

五、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填平补齐,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6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20万元左右控制。

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建设。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5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6000元控制。

《安徽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安徽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另行印发。

六、投资规模

*—2011年,总投资12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设备购置与更新。按国家标准,投资3.6亿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60万平方米;投资2.8亿元,添置和更新1230所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投资5亿元,改扩建村卫生室业务用房100万平方米;投资0.6亿元,添置和更新10000个村卫生室诊疗设备。

七、经费来源

总投资12亿元,其中: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争取中央投资3.5亿元(含*年国家已下达国债资金1亿元);省、市、县三级政府分担8.5亿元,省级按80%比例承担6.8亿元,市、县财政按20%比例承担1.7亿元,省级5年应承担的资金按平均每年1.36亿元进行筹集,具体为:省发展改革委省统筹投资每年安排4000万元,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9600万元,市、县应承担的资金,按省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配套比例,由市、县财政安排落实。

八、分年计划安排

在分年度计划安排上,一是优先安排中心乡镇卫生院;二是优先安排乡、村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县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县;三是优先安排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县;四是优先安排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集中的乡、村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2009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300所,2010年计划安排建设20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30所。

村卫生室。*年试点建设1000所,*—2010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250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500所。

九、项目建设与管理

(一)制定建设规划。根据全省农村卫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符合省情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制定的程序是:

乡镇卫生院: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的乡镇数,按照1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在已经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标准进行填平补齐建设,由省将*—2011年建设规划规模和年度建设计划下达到各县(市、区)。

村卫生室:按照1个建制村建设1所标准化的公益性村卫生室的总体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再设卫生室(工作职能由乡镇卫生院承担),结合各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村数、人口数以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将*—2011年计划建设控制数下达到各县(市、区),由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2011年分年度建设计划,经所在市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统筹制定全省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模式。项目坚持以县为主,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统一计划下达,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预算审计。项目建设实行县(市、区)卫生部门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对村卫生室进行统一设计,提供几套适应不同区域、地形和地质条件需要的标准图纸,供各县村卫生室选择;在项目建设上,以县为单位进行集中打捆分包招标,引入合格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以降低建设费用,保证施工质量。

(三)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政府投资新建的村卫生室所有权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从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中招聘从业人员,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政根据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适当予以补助,逐步建立乡、村卫生服务运行管理体制和日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十、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构。在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县政府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区域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审定建设规划、以及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的落实和其他优惠政策等。市、县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审批、编制上报建设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勘探设计、招标管理、施工监理、项目督查、资金使用、统计报表上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市、县(市、区)建设、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履行职责并予以配合。乡、村负责建设用地划拨的落实和施工环境的保证。

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财政厅等部门按照省政府要求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组织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并协调项目启动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评估评价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牵头组织项目的实施和建设、统计报表上报以及制度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验收工作;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以及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省财政厅负责安排落实省级财政资金和建设资金管理,督促市、县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

(三)制定优惠政策。

一是制定出台在建设用地、建设费用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保障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四)建立项目公示与督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