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民俗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3:14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1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2

【关键词】民俗艺术城市文化价值

传统的“民俗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民俗艺术都具有深刻的民俗观念、区域特色,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阶段,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的集中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要注重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不断地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底蕴、品牌知名度,提高城市文化的育化功能。

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积淀,是现代城市文化的历史来源。现代城市要具有独特的内涵、文化底蕴,必须要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塑造必然离不开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①。我们在注重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城市所固有的人文特色、民俗艺术的开发、利用,使其在宣传现代城市品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俗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古老文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古老优秀的中华文明,而民间传统的民俗意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传统的民俗艺术在经历过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依然表现出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征、民俗艺术价值,大多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以潍坊风筝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例,历史上,民间流传着放风筝为“放晦气”的说法,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然而,却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经过深度的挖掘、开发,尤其是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使得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民俗文化、艺术的延伸、代表,具有了多元化的社会功能,比如,健身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等等。潍坊风筝作为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与潍坊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在当前功利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俗艺术所蕴含的情感、信仰、教化等作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更为执着、真诚、直接,而这正是当代纯艺术形式所缺少的②。现代城市文化不仅要体现流行的“文化元素”,更要折射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文化、智慧文明成果,这对于引导现代城市文化走向、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价值

当前,城市文化不断接受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如何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现代城市的“意象”贵在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则是建立在城市对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的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必须要讲究“艺术美”,努力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之间寻求“契合点”。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宝库”。传统的民俗艺术多是造型艺术,绝大多数具有绘画、美术以及雕塑等艺术特征,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是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文化宝库”,继承民俗文化精髓、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不仅可以更好地诠释传统民俗艺术的“价值”,还可以将民俗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纪念活动,带动城市相关的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以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潍坊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风筝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潍坊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④。与其他民俗艺术形式不同,潍坊的风筝艺术图案数量居多,而且以吉祥、祈福图案为主,比如,求福、喜庆、吉祥等等,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事实上,传统民俗艺术挖掘、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会激发当地群众、相关部门、民间艺术工作者发掘、发展传统民族艺术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民俗艺术的复兴、发展,比如,在潍坊风筝节的带动下,跑竹马、民间舞闹海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总之,或者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亦或者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抗争,潍坊风筝在经过艺人们上千年的巧妙构思之后,每个图案几乎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民俗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其原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功能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期望、娱乐形式,传统的民俗艺术也富含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研究、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艺术文化对于构建当代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是现代城市的价值宝库,这些艺术、文化的存在,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要提高现代化的城市的品味,必须要将这座城市的民族传统、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追求考虑进去,因为,经典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能够反映城市所拥有的精神、气质。潍坊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共设风筝历史文化等八个展厅,各个展厅均以绘画、照片、文字、文物的形式全面地展示了潍坊的风筝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风筝艺术魅力,可以说,以潍坊风筝博物馆为代表的风筝文化,也是世界风筝的“文化宝库、文化符号”。博物馆是民俗艺术的集中展示,而民间工艺展厅的民俗艺术,则是对这种传统艺术文化的直接反应。

潍坊的大街小巷中,民间艺人现场扎制风筝、风筝年画、风筝剪纸等等,向游客全面地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民间风筝工艺的魅力。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气度、修养、文化以及精神要与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离开了这些,城市就会缺乏底蕴。从潍坊风筝的发展历程来看,风筝这个最简单的民间艺术经过发展、挖掘、凝练最终转变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每年都会齐聚潍坊这座城市,这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放飞了共同的梦想,而且也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了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其在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⑤。挖掘独具一格的城市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民族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坐标”。民俗艺术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同的民俗艺术对于研究特定时期各个民族、地方的人文历史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俗艺术从产生伊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人类的陶器艺术作品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工艺创作水平的反映,是整个原始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从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缺少了民俗艺术的创造、发展,城市文化大多是苍白无力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坐标,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艺术都体现了这些城市所独有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而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泼水节等等,则是对这些民族民俗的一种凝炼。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象征,每年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风筝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城市品牌、金色名片。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是对潍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潍坊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可谓是吸纳了世界上各个地方风筝文化的精髓,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白浪河畔,已经成为潍坊标志性景观。

以传统的民俗艺术建立城市博物馆,可以增添城市的艺术魅力,使得城市更加富有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底蕴。而风筝广场以“人文文化、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在注重现代园林风格、民俗艺术所应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了广场的“文化”特色,使得整个建筑群既具有了现代文明的特点,也具有了历史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广大民族文化心态的体现,对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说,民俗艺术凭借其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其朴实无华的审美角度、实用价值以及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城市文化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文化坐标”。

民俗艺术打造现代城市品牌。城市是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杜绝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地方政府要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同时,要独辟蹊径,将挖掘独特的民俗艺术文化作为发展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增长点”。秦皇岛利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望海求仙”民俗传统,将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融合,表达了当地居民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最为温馨、最为灵动的美好愿景。

潍坊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城,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年代中期,潍坊市政府决定以潍坊传统的民俗艺术(风筝)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开发潍坊传统民俗旅游产业,将潍坊的现代城市建设、文明与传统的风筝文化进行融合,使得当地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还实现了潍坊由不知名的小城到世界风筝之都的“华丽变身”。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名录,使其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毫无疑问,潍坊风筝能取得今天的硕果,与潍坊风筝节的举办密不可分,而国际风筝节的举办则来源于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同时,也使得潍坊人民的文化财富在潍坊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潍坊城市文化的建设、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现代城市文化植根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城市悠久发展史、文化底蕴的产物。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传统的民俗艺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品牌。可以说,传统的民俗艺术给现代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及策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对现代城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又与传统的“民族艺术”密切相关。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当前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大量的传统民俗艺术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传统民俗艺术陷入了生存危机,而是要求传统的民俗艺术需要从现代城市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让传统的民俗艺术体现出更多的“民族性、地方性”,使其真正地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与具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活动连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传统的民俗艺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策略。综上分析,发扬、保护民俗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当前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形形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扑面而来,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的民俗艺术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建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面对来自现代文化的冲击,潍坊应该以风筝文化作为发展的契机,全面地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以风筝为代表的传统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从根本上提升潍坊风筝文化等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潍坊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品牌知名度。

城市在发展现代文化、文明的同时,要系统全面地梳理传统民俗艺术的发展史,选择最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并不断地挖掘、创新,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艺术、关注热爱这些艺术,以推进“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的快速转变。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证明了民俗艺术是可以跨越种族、国界的,实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用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教化作用增强现代城市文明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民俗艺术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共同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结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要注重提高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使城市具备现代文明特征的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发展现代城市文明与继承、弘扬传统的民俗艺术精髓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发、挖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价值,将传统的民族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或者进行重新的开发利用、推广,或者收藏展示,让每个现代城市公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肩负起应有的继承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责任。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②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4~125页。

③范玉刚:“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第37页。

④张黔:“欧洲城市文化与城市艺术”,《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都45~56页。

⑤张彤,韩俊武:“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第20期,第214~215页。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3

关键词:民俗符号;景观设计;设计改革

我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对于环境的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当前维护生态环境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主题,随着国家对于园林工程建设的更加重视,园林工程建设不仅要注重绿化内涵,也要确保美观度,使工程成为地方标志性设施,完善地方形象,这便需要在设计环节对景观设计不断进行完善。特别是在重视文化传播的时代,应更注重民俗符号的运用,才能让设计方案更具中国特色。因此文中将针对分析,以供参考。

1民俗符号内涵分析

民俗符号,具备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独有特色的代表性要素,可以是一种图案、一种建材、一种工艺、一种植物,甚至是颜色的结合。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民俗符号最为重要的应用主旨,便是利用合理的要素组合,最终设计出具备国家或地区独有文化底蕴的建设方案。这样的符号体现,对于当前国内园林工程独特魅力的体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我国这一类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来说,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民俗符号的融入有着体现综合国力,展现国家与地区独特魅力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特别是负责园林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企业,都应更加重视民俗符号的重要内涵,并积极应用在设计过程当中,让园林设计方案凸显出我国的真正魅力,才能确保自身有更好的发展,成为具备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让我国的文化魅力能够在国际领域中得到认知与认同。但是就当前的园林设计概况来看,多数相关企业的设计过程通常都是以环境需求以及生活需求为主,注重实用性,自然不会重视民俗符号的应用,所以也自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于园林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方案对于国家特色的体现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只有得到重视与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出民俗文化,发挥出设计优势,最终促成优秀园林设计方案的产生。因此文章中更应当对民俗符号要素在园林设计环节中的渗透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这样更有利于清晰应用思路[1]。

2民俗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2.1根据地区不同针对性选取民俗符号。我国包含了许多省市,而且因国土广阔,与多国比邻,所以各个地区在气候、发展历程、民族分布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差别,孕生了不同的风土文化,也正是我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所以要确保各个地区在针对园林工程进行设计时,能够确切的展现出当地独有的魅力,就应当针对性应用当地的民俗符号,体现出文化内涵。这种针对性的设计,更有利于推广各个地区的本地特色,不但能够确保园林的美观度,更能体现出当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之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当地的发展。可见针对性应用民俗要素,能够让设计方案更具独创性。因此在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首先考虑当地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而后针对性应用这样的要素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更有特点。例如谈及西双版纳,大众都能够想到许多要素,包括棕榈、芭蕉、大象、孔雀以及佛教等等。这些都是西双版纳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所以在设计时大可将这些要素进行巧妙的结合,体现出地方特点。例如可以在设计方案中加入孔雀与大象的石雕或木雕,配合南国特色的热带植物,展现出独具风情的园林美景。虽然许多人普遍认为这是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的要素,但将这些要素进行巧妙融合,集中在园林设计中展现出来,能够确保园林工程真正将整个城市零散的魅力融合在一起,得到最完整的体现[2]。2.2创新民俗符号表现方式。民俗符号是在国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并传播的。随着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文化符号的表现方式也必然会有更多不同的选择,设计人员如果要确保园林设计方案能够体现出创新精神,便应当以更加创新的视角去看待民俗符号的应用,将被人忽视的,被认为陈旧的民俗要素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例如谈及哈尔滨这个城市,许多人最深的印象便是俄罗斯特色要素以及松花江等,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便是美丽的冰雕。为确保冰雕这一冰城最具特色及魅力的文化符号能够长久存在,在设计园林时,设计人员也应当考虑到这一要素的应用,即将冰雕与园林融合起来,建立冰雕主题的园林设施。而为确保冰雕能够四季常在,设计人员便需要发挥创意,并结合当前先进控温技术,为园内冰雕提供一个不会随季节升温的环境,但同时要确保不对周遭的植物生长产生影响。这样的创新设计,能够为园林树立起更加独树一帜的对外形象,让更多民众闻名而来,但显然这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用心,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方能达成。2.3注重民俗文化的延续。为确保国家的任何优秀文化都能够不被遗忘,我国园林设计应当将更多冷门的、始终无法受到国民重视的民俗要素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例如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制作风筝的手艺长久流传,所以风筝也是潍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为确保独具特色的风筝文化不会因社会发展而逐渐被遗忘,在针对潍坊地区的园林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将风筝这一要素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设置一处视野最为开阔的风筝区,并在园内安设风筝手艺人的现场制作区,让园林的主题更倾向风筝文化园区,建立起风筝美景相互衬托的景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更多民众能够在美妙的景色当中鉴赏风筝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能达到宣传风筝文化的目标,促进文化的延续[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要与时代趋势及社会发展需求相符,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设计美感,并展现出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特色,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底蕴能够完全体现在设计方案中。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对于文化符号的融入是十分重要的,懂得妥善利用文化符号提升设计美观度与独特性,才能真正确保景观设计方案最终得到更好的评价,为后续建设过程提供更加有利的依据。

作者:陈传明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曾治林.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四川农业大学,2015.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4

关键词:民俗旅游;伏羊节;特征;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70-01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地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个范畴,有其特定内涵和文化逻辑。对这一范畴,我们可做如下概括:民俗旅游是旅游者以异地风俗文化为凭借,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和参与,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活动。它不是历史材料的简单搬用,更不是随意的点缀,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徐州伏羊节作为民俗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在徐州的旅游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并且其蕴含的潜力更是无尽的。徐州伏羊节作为一种多层次的民俗旅游,不仅具有一般民俗旅游的共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独特的地域性

任何一种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较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里根源。全国很多地方都不乏喜爱吃羊肉的人,为什么只有徐州才办起了伏羊节。这里面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在胡存英的《伏羊节与徐州的地域文化》一文中,作者将徐州伏羊节的文化渊源归结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有彭祖文化、两汉文化和徐州民俗文化。其中,彭祖文化因为发源最早,所以就成了一条主线。

二、形式的多样性

但凡一种民俗旅游其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让参与到其中的人感受到不同的活动带来的奇妙体验。徐州伏羊节更是如此,在节日期间会进行“彭祖圣火”采集及传递活动,举行祭祀彭祖大典,举办“美好伏羊”摄影、DV摄像大赛,“欢乐伏羊”啤酒之夜活动,其中有喝啤酒、品伏羊、观民俗、叙友情等。

更有“两汉文化看徐州”汉式宴席礼仪体验之旅。进行汉式礼仪推广;汉式宴席体验;汉服、汉乐表演。内容涵盖多个方面,给徐州经济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推力。

三、紧密的相关性

这里的相关性是指民俗旅游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社会的各方面息息相关。徐州伏羊节的举办既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有序组织,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它的产生是依靠多种力量的合作,而产生以后又会对其他各方面起反作用。徐州伏羊节扩大了徐州城市的影响力,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应成为必然趋势,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民俗与旅游的共同发展。伏羊节是徐州特有的民俗,它作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在塑造城市形象上开辟了很大的空间。民俗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环境中,具有历史传承与族群认同的意义,蕴含着特定群落和社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因此这种历史的纵深感,在吸引外地游客方面体现了极大地魅力,所以民俗旅游才能应运而生,成为新热点!

民俗对城市旅游的拉动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伏羊节作为民俗旅游,是当下徐州一个及其吸引人的创新旅游点。作为徐州城市形象的有力传达方式,伏羊节继承彭祖的养生理念,体现出徐州地区深层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从而构成一个想象的区域共同体。伏羊节不仅是重复性的仪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种仪式把徐州及周边城市的市民与自己的过去联系起来,进而使人们回复到自己所属的文化系统中。

其次是民俗旅游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当伏羊节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已经超越了城市的各种社会设施而成为一种展现城市形象的象征符号资源,是徐州城市形象的魅力之处,也是影响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拉动了民俗旅游而且拉长“产业链”,近年兴起的“特产”以及伏羊产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开发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要秉承保护与开发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的原则。不能过度开发民俗旅游以至于扭曲了民俗的本真,这样就失去了民俗旅游的独特性,对外地游客就不具有文化的吸引力了。同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社会效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俗旅游时重塑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契机,伏羊节是徐州人的文化外衣,不能一味追求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5

【关键词】民俗元素现代包装应用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渲染下有着独特的魅力以及浓厚的民族风格,而其中的民俗元素,在五彩纷呈的当代包装设计中,再次得以创新,成为各种不同风格流派的设计源泉。

一、民俗元素中蕴含的形式

(一)民俗元素中的精神内涵

在民俗元素中重视“神”与“意”的精神内涵,受我国丰富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道家思想崇尚“天人合一”“自然与自在”,佛教思想崇尚无形无象,因此,民俗文化中物境上升为意境,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理念具有深刻的影响。我国民俗元素中的“神”与“意”不仅体现着自然韵味、哲学理念,也概括了民俗文化中的“吉祥”观念,其在历史的发展中经久不衰,成为具有深刻用意的元素符号,在现代包装中借用这些鲜明的寓意,不仅能够保持我国传统艺术的神韵,也为其赋予了不同的时代色彩。

(二)民俗元素中的“形”“色”艺术

“形”与“色”作为现代包装中的重要元素具有突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信息及审美享受。自古以来,民俗艺术便拥有着独特的构形规律和造型理念,因此,在构形取象及立意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元素来自于人们智慧的结晶,如动物纹样麒麟、鱼纹、龙凤纹,几何图形为彩陶纹、祥云以及如意纹,植物纹样莲花、牡丹等,这种图形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与创新,在人们无穷的想象中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民俗元素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其通过对称性、完整性、装饰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现代包装艺术中,通过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手法对传统图形进行强化,既提升了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同时在繁复中体现出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色”的表达作为一种静态的语言表达形式不仅传达着事物的视觉特征,同时也体现着民俗元素的审美心理及文化特色。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色”元素不仅完美地营造别样的气氛,也通过独特的形式表达出不同的精神内涵,形成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与意境。五色观是具有代表性的富有民俗元素的标志之一,其不仅通过系统化和独特的色彩纹样体现着不同的方位,也通过黑白二色体现着我国“道教”辨证的二维思想;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五色观是一种科学的色彩构成体系,其不仅暗含着喜庆、富贵、吉祥等强烈的民族心理,也呈现着我国自古以来的美学追求及审美意识。在现代包装中,借鉴五色观中应用的艺术手法能够有效实现“形”与“色”的统一与结合,使其具有创新意义。

(三)民俗元素中的包装工艺与材料

在现代包装中,包装工艺与材料相辅相成,互为保障。民俗风格的本源在民间,因此民间包装的工艺以及材料均取材于民间,如人们常选择具有实用性的木、竹、陶、贝壳等进行加工设计,这些具有民族风格的产品不仅还原了自然的韵味,还体现了当地鲜明的地域特色。我国古代包装选取的材料具有质朴感以及天然无污染性,因此十分符合“天人合一”的道学思想,而在现代包装中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合其中,并赋予现代审美理念进行创新,从而呈现出不一样的民俗风采。

二、民俗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一)国画、篆刻、书法等民俗元素的体现

国画、篆刻、书法在我国属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其不仅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也具有亲切的人文气息。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元素应用到包装设计中,不仅是追求其商业价值,更是体现产品中的民族情感与审美情感,通过包装设计传达精神内涵从而起到精神寄托的作用,通过其形式美感带给消费者更多审美情趣。如将错落有致的水墨画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出的韵味则更具有民族文化的价值。

(二)吉祥、喜庆元素的体现

国人安于平稳、喜庆、圆满的生活现状,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通过传统的吉祥、喜庆元素的表现为我国文化产品增添了不一样的厚重感。在现代包装中,将吉祥与喜庆元素的美好寓意蕴含其中,不仅承袭了我国传统的文化风俗,也实现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许。如中秋月饼中的圆满之意、茶叶包装中的竹叶韵致等均充满着人情味以及雅致韵味的表达。

(三)色彩元素的体现

在我国,色彩具有鲜明的特征与显著的风格,例如红色代表着喜庆、节日等;黄色与黑色则代表着肃穆与尊贵、庄严。在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黄土地》中便很好地应用了民俗元素中的色彩元素,体现着我国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在现代包装艺术中合理的应用色彩元素,不仅能恰当地表现色彩的文化内涵,还能够通过设计体现出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

(四)图形元素的体现

在民俗符号元素中,构图设计以及外观的设计均具有独特鲜明的特征。我国符号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中与现代艺术产生了相应的共同性,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更能够表现地域的精神内涵。例如徽州石雕中的冰纹雕窗、铜钱符号均被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具有强烈的装饰意义和视觉效果。同时,在现代包装中,应用电脑科技将传统的图形元素根据设计需要、美学规律进行艺术化加工,更有利于提升产品包装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五)材质元素的体现

材质元素最能够体现绿色包装理念的观念表达,其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自然尊崇的演进,也是现代包装设计的原则。包装材料多选择以自然材料为主,既给人一种古朴感,同时又能够推广绿色文明理念,也是现代包装延续我国民族设计良好传统的一种精神继承。

总之,我国在现代包装中将民俗元素融入其中,并进行设计与再创新,不仅能提升民间符号元素的使用价值,也能够使设计的商品包装兼具民族与时代感,彰显商品特征,因此应该予以重视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亮,孙琦,陈乐等.针对现代包装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运用的探讨[J].品牌,2013(1).

[2]汪世晓.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的应用[J].美术界,2011(6).

[3]陈怡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4).

[4]王慧丽.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陶瓷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2(4).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6

关键词: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文化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西北境内的民族众多,是典型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积聚区域。各个民族多种多样的民俗艺术资源也因此具有丰富性优势,这一点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西北地区的40余个民族都具有自我特色的民俗艺术样式,而各民族的民俗艺术又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形成区域性的民俗艺术。此外,到目前为止,西北各民族所固有的文化传统相对得到较好保存,民族民俗艺术得到了较好的延续,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民族民俗艺术多姿多彩的传承与表现,许多民俗艺术形式与地方的民俗生活紧密相连,构成了工业文明以外仍然存在的传统文化生活的历史图景。

然而,我们对民俗艺术资源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虽然在一些地区配合旅游和农村文化建设,也做了一些对于民俗艺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的工作,但对于西北这样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民俗艺术资源地区来说,还远远不够。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对“都市文化产业”的开发方兴未艾,但西北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显然不适宜这种路子,我们的优势就是在与发展乡土文化、农村村镇文化和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地方文化形态,应该认识到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以自身的民俗艺术资源铺筑特色之路。因此,在西北各个地区,尤其是各县域推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富有前景的事业,具有实际的意义。

从“地域特色文化”的概念范围来说,各县域是一个可划分的基本单位。县级建制是中国历史自秦汉以来惟一从未变更的行政设置,县域区划向来是我国社会、行政基层完整结构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基本单位,县域也是充分展开管理、整合各个部类文化资源的最小优选区域。从人文资源来看,县域的个性历史脉络也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集合表现,西北提出以“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发展目标也应强调到县域层面:尤其是以各地民俗艺术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合力建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与民族人文环境的双重保护性的文化区,强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开发各地有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产业,发展人文经济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

要进行这样一项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对各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这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制订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方法,拟定对我们自身地域行之有效的技术指标和实施方案,保证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西北来看,县域民俗艺术资源具有文化形态多样、品种多样、大众普及的特性以及仍然缺乏明晰资源数据、缺乏保护措施、缺乏再生利用等等现实特点。目前,各地区更没有统一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构,更没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大多数民俗艺术品种从未得到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各个县级文化管理机构还尚未摸清自己的民俗艺术资源的家底,比如哪些品种非常珍贵,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哪些品种的艺术性具有独特价值,哪些品种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哪些品种具有产业开发的前景以及在各品种内部的基本组织系统等等都没有基本材料、也没有判断标准。即使在获得基本资料数据以后,又如何对民俗艺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档案,如何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何将有限资金运用于最需要保护开发的门类品种,如何选择具有前景的品种进行应用和进一步开发,一些值得研究、整理或极有经济发展前景的重大发展项目、重点区域旅游可利用项目也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注意。

这就说明,在进行县域民俗艺术资源系统发展势态考虑中应首先进行资源调查。同时亦应进行切实的资源项目评估,对一系列保护发展问题做出有效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为各地制定民俗艺术资源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和基本准则。

目前,对民俗艺术资源进行评估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通过针对西北地域民俗艺术资源的现状的研究,发现要进行这一项新的工作,应建立几个原则标准:

一、民俗艺术资源资源评估的主要对象是各地域的资源。民俗艺术资源具有地区的差异性,所以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应主要要从特色资源方面来考虑。对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必须格外加以保护,而在开发利用时也往往要注意加强其独特价值,这样才能具备进入市场的竞争力。

二、民俗艺术资源的发展与评估,应能对应于各县域的所有民俗艺术资源部类,只要其有具备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就具体评估对象而言,可以是单项民俗艺术资源,如一种手工艺、也可以是一种资源组合,如民间舞台演艺等;以县域为单位是找到文化传播基本覆盖面,以一个项目为单位是找到品种传播基本覆盖,目的是体现个别的地方民俗艺术应有价值。特定县域所拥有的民俗艺术遗产、民俗艺术名胜景观均应归入县域特色民俗艺术资源的对象。

三、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原则和评估方法,使工作具有科学规范性。民俗艺术资源蕴涵着最重要的特点是其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民俗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应首先从精神遗产的层面去认识评价,当然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同时也具备经济价值,即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但不能以市场条件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民俗艺术资源要真正形成产品,有效地进入市场,其前提是进行开发可行性的准确评估。

其次,进行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指标应遵循一些基本规范,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

(1)规范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民俗艺术具有一般个性特质,资源评估却具有通识标准,但具体到各个县域或各个项目,应根据民俗艺术资源的实际状况及差异性,突出其特色和优势,选择对于该品种民俗艺术具有明显表达力、影响力的因素来顾及规范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全面资源调查与重点评估相结合。每个县域都具有丰富的民俗艺术资源,可开发利用的重点资源也不尽相同。因此,既要进行全面评估,又要选出核心资源。既要对民俗艺术资源的整体组合进行综合评估,又要根据各地民俗艺术资源的具体状况,对不同的品种项目和开发条件的进行单项评估,最终,在普遍数据调查的基础上,优选出县域民俗艺术资源的核心项目。

(3)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相结合。民俗艺术资源具有区别于其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文化的特质,也有民俗生活的功能和意义,评价民俗艺术资源,一方面要对其进入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评估,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入市场后可能产生的文化特质改变或丧失的可能进行相应预测。因此,在评估中应考虑如何发展,还应考虑如何保护的问题。

再次,进行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应考虑科学规划资源评估程序、指标及方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最主要的是能够建立具有普遍效应、又有具体内涵的明确指标和具体操作方法。西北从东到西的地理环境变化很大,文化生态有差别,经济状况也有差异,加之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地民俗艺术资源开发的基础、途径和前景各不相同。因此,建立一整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程序,并在评估中选取适宜灵活的方法,是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工作的必要条件。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基本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开展区域性资源调查。对各区域民俗艺术资源进行分类,确定资源大的类别及数量,并做出定性的描述,依据资源现状确定相应重点评估的对象,或确定重点的缺失。

(2)针对评估对象选择适宜的指标、评估类别指标和方法,对跨越几个品种类别的品种确定其基本性质。类别的确定是一项关键工作,民俗艺术品种繁多,有些民族或地域的独特品种更是稀少,甚至名称也是口传形式,要进行界定、鉴别,要尊重原生态的原型分类和名称,交叉性的品种应以其比重确定其品种的类别。

(3)根据评估指标和方法设定合理的等级标准、等级层次和等级数量。按照设定等级标准得出相应分值。需考虑资源特殊性并追加赋值,对濒临灭绝的品种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4)评估结果一般为民俗艺术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单项评估报告、评分等级报告和发展意见报告,应取得管理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认可,成为真正民俗艺术资源保护开发的准确依据。

要作到上述工作的实际实施,就要建立一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基本指标,通过实际调研,我们认为西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源的基本性质指标。资源品质评估是对于评估对象的内在品质及其所蕴涵的可利用价值的综合性评估。其中主要包括文明传承性和文化功能性,是对资源进行品质鉴定的依据。

(2)资源的社会功能指标,是对于评估对象社会传播性、应用性及社会价值意义的综合性评估,确定资源在社会背景中的独特身份。

(3)资源的市场价值指标。即资源进入消费市场评估,有无消费市场、市场大小、能否具备市场潜力。市场分析既要分析地区市场的因素,更要分析其可流向、未来空间的因素。

(4)资源的预期效益指标。这也是确定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需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和开发目标进行,尤其应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和谐。

(5)资源的开发可能性指标。民俗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广阔的支持系统,也有是否具备开发条件的前提,评估指标涉及所在县域及其相关区域的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要素。

另外,对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方法要采用多种构成因素集合,防止单一方面对资源的片面性看法,一般采取体验性评估的办法,即选择专家、当地人、外来消费者合作,根据自身不同体验对资源进行评价打分,最后对三种来源的结果加权平均,得出评估结论;也可以采用技术性评估,这种方法只适应部分资源对象,主要用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评估指标,譬如对技术性极强或产品进入市场因素进行评估等。评估具体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评估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对于一个对象的单项评估,可有选择地单独使用;对于区域内多类对象的综合评估,则应有针对性地组合使用。

从西北的情况看,目前大多数民俗艺术产业发展依赖于年节文化消费、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民族艺术展演业和特色饮食业。但也有一部分民间手工艺制造仍然有生活市场和大众需求,与其它地区比较,仍然显示出较强的生活需求的特点,在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和发展的工作中,通过具体导向性措施就可以较好的使这一工作产生实际效应。比如,参与旅游开发这一基本点,并注意对已有生活市场产品大力扶持、开发、改造、拉动,特色民俗艺术资源才有可能逐步扩大化地发展起来。并特别注重对于各县域独具特色的重点资源认识和集中精力地了解,否则,在实际应用中容易陷入采集数据,归纳档案资料为目的工作。操作中更要力求打造出该县域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民俗艺术品牌,建立起与之相关的由多项产品构成的支撑点,并根据资源特色和市场,确定不同产品的开发计划和途径。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7

【摘要】文章从审美关系论、体验经济学等角度,结合民俗旅游的特点,阐述了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理论基础,试图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一种合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民俗旅游;体验型;开发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入大发展时期。从审美关系论、体验经济学等理论角度来看,传统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下旅游者主体地位重视不足的局限性正日益凸显。结合民俗旅游的特点,我们积极探索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新模式——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一、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

审美关系论下的旅游者主体地位:近代哲学家康德从美的特质出发,确立了审美的主体性,把人视为审美主体。在传统开发模式中,旅游者只是被动的参加者、了解者,其主体性严重失落。而在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下,将产生两方面的变革:其一,旅游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成了整个民俗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创造者,从低层次的被动参观、了解变化为高层次主动体验、创造。其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观念和思路上的被动的、消极接受的旅游者地位的结束,开始了旅游者作为觉醒的、创造的、主动的审美主体的历史阶段。

“体验经济”语境下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体验经济”是一种开放互动式的现代消费形式,就是要“使消费者在其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美好、难忘的个性化体验经历。”体验一直是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在体验经济语境下,民俗旅游开发要注重思考如何在民俗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者审美需求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

二、现有开发模式及其不足

根据陈南江、吴月照的《论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当前,民俗旅游开发主要有5种基本模式:

(一)精华荟萃式: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进行展示,如深圳的“锦绣中华”等。这一模式在加工复制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甚至可能歪曲民俗文化;从旅游者角度看,缺乏可参与性。

(二)复旧再造式:对现已经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场景的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等。这种模式最的难点在于“再造”的逼真性。

(三)原生自然式:在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选择一个典型的、交通比较便利的村落,向旅游者展示村民的自然生产生活和村落的自然形态。这种模式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原生文化因素可能产生异变。

(四)浓缩改进式: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精华的景区。这种模式真迹经过改造必然产生变异,丧失了对有些游客的吸引力。

(五)短期表现式:包括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

总的来看,上述发展模式中,真正可以让旅游者参与体验的仅有原生自然式和短期表现式的民族节庆活动。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大发展时期,传统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这种局限性必将日益凸显。因此,目前民俗旅游发展中,如何尊重旅游者在民俗旅游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游客参与体验性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当前,我国民俗旅游仍处于低水平的展示型阶段,尚未迈进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旅游大发展阶段。只有充分尊重旅游者主体地位,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才能推动和促进民俗旅游业持续、高效发展。

(一)概念。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是一种注重凸显旅游者在民俗旅游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开发模式,是一种民俗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直接参与、体验全过程的开放式旅游活动。它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民俗旅游为内容,以各种活动为形式,以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为目标。民俗景观、民俗活动、各种有形和无形服务既是旅游者体验的对象,也是向旅游者提供体验的媒介,相关人文和社会资源则是这种体验的基础。

(二)特征。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以最大限度实现旅游者的独特而深度的体验为目标,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强调主体性。如在服装表演、山歌演唱等民俗活动中,旅游者作为接受主体,其参与程度对于这些民俗活动表现的美的再创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强调互动性。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改变了以往旅游者只是被动接受产品和服务的角色,通过策划各种旅游活动,形成旅游者与民俗风情的审美互动,旅游者与表演者、服务人员之间的协作与互动。

第三,强调综合性。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并非一种完全独立的开发模式,它需要与现有的各种民俗开发模式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

第四,强调特色性。要实现旅游者独特而深度的审美体验,就必须有强烈吸引力、高度参与性、鲜明特色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如在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渝东南可优先开发特色饮食、老街老寨、农民画、民歌、秧歌等旅游项目,建设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民俗旅游区,提高苗族、土家族风情文化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吸引游客参与娱乐。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是一种积极适应体验经济的时代潮流,充分尊重旅游者主体地位,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满足旅游者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民俗活动的需求的开发模式。它是以具有体验特性的民俗景观和民俗活动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实现旅游者的独特而深度的体验为目标,运用体验化的手段开发、设计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主体性、互动性、综合性和特色性。

参考文献

[1]温纯如.康德美的特质与审美主体性论要[J].学术界,1994(4):10-14.

[2]徐勇明.雷星晖.叶婷婷.“后世博”的体验经济与服务创新初探——以上海为例[J].经济论坛,2011(3):99.

[3]苏衍慧.参与体验型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探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39-141.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8

1998年由教育部主持更改学科和教学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取代用了近50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以管窥豹,中国的现代设计教学在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切断了文化的根脉,在发展中怠慢甚至忘却了民俗化等源远流长的本土化精髓。具体来说,缺失本土化内涵的现代艺术教学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实践创作的业内人士重实践、轻理论的歪风一直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轻视和不了解;第二,漠视本土文化的精品,对民俗文化、历史渊源等一知半解,这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悲哀;第三,缺失有特色的本土教材,使现代艺术教学脱离了自我的独有视角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少年来,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真正能体现民族色彩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专著很少,我们在理论上缺乏传承和创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盲区”。不难想象,没有高水平的本土专著为引领,很难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学实践会因此束缚手脚,这样就无法探究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规律性的问题;第四,文化精神的失落——我们在对外来文化赞不绝口的同时,恰恰是失落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失落了民俗化的精华成分,惨痛的教训给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漠视传统的民俗化这个瑰宝;第五,缺失和谐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教学环境,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课题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势的框架体系。尽管现在一些专业院校已经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打造和创建,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总之,上述特点决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文化、多民族特色以及风格迥异的独特民俗等方面或多或少地缺失了本土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长足发展的内力。

二、民俗化艺术是丰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一)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源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5000年的文化积淀夯实了民俗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56个民族风格迥异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习惯、民俗工艺等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瑰宝浅尝辄止,在教学和创作中忽视了对民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探究。面对现代艺术设计新的浪潮,探究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俗化的丰厚营养,进一步发展、创新和提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非常重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包括对民俗美术作品的总结与学习、研究、挖掘和积累,有的院校相继开办了民间美术系。譬如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段文杰先生堪称研究民俗化的集大成者。段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挖掘与执著追求应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人员学习的典范,在他的研究与教学的影响下,甘肃省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敦煌艺术学院相继成立,这说明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光有题材还不行,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善于开辟、发现与拓展民俗化的形式,结合时代来丰富民俗的深远内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不是缺乏民俗化的题材,而是缺乏发现的眼光和探究的勇气。

(二)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

既然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设计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那么就应探究风格迥异的民俗艺术形式,从中汲取营养以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最终目的。目前,有的高等院校选取某一地方的特有民俗进行教学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走出了一条路子,其方法是可取的。譬如新疆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选取著名的龟兹壁画艺术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研究,将传统的龟兹菱格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平面设计中,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形式进行研究,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独特模式之一。另外,我们要加大独特的民俗化教材编纂的力度,在教学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现代设计教学目前最缺乏的是系统的、权威的民俗化设计的专业教材。专业教材的匮乏是制约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研究的瓶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专门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来撰写专业教材,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民俗化教学研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者,还要规划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民俗化教学研究的和谐教学环境,制定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研究的总体框架,组建专业群体和学者构建独具特色的民俗化教学平台。

(三)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的个案研究

纵观我国的特色民俗,其代表形式有贵州民间刺绣、的民间唐卡、黑龙江的鱼皮服饰、徽州的民间图案和客家的民间图案艺术等。譬如黑龙江的鱼皮服饰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上和同江、抚远、饶河等沿江地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这种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赫哲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取向,食鱼肉、穿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成为他们亘古不变的风俗习惯,这些也为人们留下了研究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广阔空间。如剪纸艺术家傅清泉把娴熟的剪纸技艺和鱼皮工艺结合起来,通过对赫哲族图案及鱼皮衣服、鱼皮制品、鱼皮装饰物等生活用品的研究和创作,为保留赫哲族民族图案、吸收汉民族艺术精华、发展北方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思路。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好的民俗题材,还没有系统化地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民族化的范畴,这个领域的空白必须要填补。还有,如客家民间图案和徽州民间图案艺术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征。但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没有将系统的民间图形艺术研究纳入了课程计划,相关教学还没有跟上。从上述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化形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在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理论化的氛围尚未形成,民族化的色彩还不够浓厚等。另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民俗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有资料可以为证:在亚洲日本的民俗研究最早,韩国其次,而中国的民俗研究起步最迟。从总量上分析,日本民俗研究已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而中国的民俗研究仅占百分之三十。鉴于以上因素,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加大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理论化的实例研究,这样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与民俗化的教学研究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合二为一

2007年,一场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音乐盛宴在天安门城楼下拉开帷幕:世界四大男高音歌王与京剧名家同台演唱,其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全世界叹为观止,这就是国粹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艺术完美融合后产生的效果。这种完美结合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是:把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有无,其结果必定是双赢的——民俗化和本土化会重新勃发异彩,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也会真正实现本土化、民俗化。1.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这要求在教学中要探究民俗化、本土化的深刻内涵,探寻民俗形式背后的“意”。从一定程度上把颇具民俗内涵的“意”延伸出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联通公司过去采用的是蓝色的“中国结”标志设计,但是蓝色的设计不容易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主旨。后来联通公司决定重新设计公司标识。相关设计专业人士根据中国过年的传统风俗,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和经过大量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红色最能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氛围,于是将标识改用红色。这样就使联通公司的标识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意味,充满着吉祥而现代的气息。2.保持和追求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使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化、民族化和国际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灌输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深厚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族化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和民俗化。

三、结语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9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23-03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4.导人绿色环球21,建立国际管理体系

独特的民俗文化篇10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一)莫言作品中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轿是特有的婚礼用轿,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这主要是描述对礼俗、民俗的忠诚,《红高粱》中花轿的设置,将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酿酒、饮酒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乡土乡情,作品中血气方刚的少年对新时代、新思想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理,酒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读者之所以感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力压群敌、以一敌百的气势,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关系。在《红高粱》中,作者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红高粱》中对民俗文化乡土乡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丰富。

(二)陈忠实作品中的礼仪民俗文化体现

对于文学作品,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时,就需要设定这种价值观特有的礼仪性,陈忠实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浓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礼仪民俗,特别是在描述长子白孝文、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时,更是将礼仪之道描述的活灵活现。在陈忠实的作品中,集中将有礼志士的宽广情怀和礼仪引起的民族气节展现出来,凡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公共规则,礼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对我国而言,治国安邦的关键就是礼。陈忠实在作品中,用礼对生命进行了诠释,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礼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读者评为最具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三)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体现

在莫言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寻找到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态,可以说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同时每一个感觉刺激后面都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内涵,而这个内涵会对读者的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毫无疑问,《红高粱》是一部充满了励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过对青年余占鳌的成长进行描述,以此让人明白一个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轻狂,为一时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闯荡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国人的身份却没有改变,面对外辱,余占鳌意识到,丢什么也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