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4:35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1

保险资金运用的本质在于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匹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对委托人委托资金运用时,必须在同时考虑资产和负债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对资产与负债进行整体协调与动态匹配,为资产委托人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收益,满足委托人的负债需求。所以,为了更加合理运用委托人的委托资金,作为专业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公司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的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通过对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结合委托人负债的各项要求和变动信息,做好委托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提出资产配置方案。

二、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工作的前提在于对资产委托人各项需求进行持续跟踪了解。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定期与委托人的资金运用部或投资部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委托人委托资产的收益率要求、负债现金流、负债久期、经营环境变化等信息,在资产配置管理中充分考虑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做好委托人账户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一)收益率分析

由于不同委托人以及同一委托人不同账户的预定利率或保底收益率要求不同,在实际的资产配置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分析委托人资产的业务性质和负债成本需要,特别是委托人为其保险客户提供最低保障收益的总体情况和分账户情况。在制订投资计划时,要确保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能够满足委托人的预定利率要求。

(二)久期/凸性匹配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期限、久期等测算指标,灵活利用久期免疫策略,在资产配置策略中为委托人制定投资资产的期限结构、久期目标,使得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尽量符合负债方要求,并对久期缺口进行持续追踪,减少利率波动对公司资产净值的影响。

(三)现金流分析

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是突发偿付危机,现金流匹配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规划资产未来的现金流(综合考虑续期保费收入),确保中长期内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现金流、退保率、保费收入等指标,结合未来现金流需求,制定资产方流动性管理原则,包括流动性匹配方案和非流动性资产控制等。

(四)财务风险分析

在对委托人资产的投资管理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常面临委托人因为受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约束,被动地做出一些投资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是不利于资产受托方。分析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其关键之处在于对资产和负债合理评估,进而确定保险公司实际资本额度。所以,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委托人的偿付能力约束、风险资本约束等纳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中统一考虑,分析资产配置策略对委托人偿付能力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大类资产配置与偿付能力充足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资产配置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对委托人账户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核心是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这三方面,所以,以下笔者将重点探讨如何做好这三方面的匹配管理。

(一)流动性管理

1.评估现金流匹配情况,提出资产配置建议现金流匹配是分析流动性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根据委托人未来5年或10年内净负债现金流分布情况,确定委托人资金对投资资产期限匹配要求的负债属性。其次,依据目前委托人的固定收益存量资产和权益资产(权益资产可做某些形式的现金流假设)等数据,计算出未来每年由到期本金(权益资产的到期市值)和票面利息(权益资产的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现金流。最后,将委托人每年的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进行对比,即可评估资产负债现金流匹配状况,适当时机做出对委托人存量资产及新增资金的配置建议。

2.评估融资杠杆,设定比例上限约束融资杠杆对公司流动性及公司财务的整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常通过设定资产的融资杠杆比例上限,控制融资规模。比例上限设置的原则是,必须满足账户保险资金的负债特征要求,即充分考虑保费资金的满期给付、保险责任支出及退保支出等短期流动性需求,能够在负债方遇到集中给付等突发事件时提供足够的资金流动性,保证账户投资与承保正常运转。一般账户的债券回购融资杠杆比例,必须符合保监会规定的不得超过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20%的比例上限。分账户的比例上限由资产公司结合各账户的不同特性分别设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每天监控分账户和总账户的融资杠杆,定期对杠杆的使用提出建议。

3.评估非流动性资产,设定比例上限约束非流动性资产有两个跟踪统计口径:狭义非流动性资产(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和广义非流动性资产(中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其中,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包括凭证式国债、固定到期日的存款(不含7天通知存款和活期存款)、锁定期的限售股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另类资产(包括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股权、pe投资)等。评估和控制非流动性资产的比例对于保持委托人账户的整体流动性至关重要。对非流动性资产的管理,从委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账户现金流预期及流动性要求,如未来退保率大幅上升可能产生账户临时资金头寸需求,以致需通过大幅减持投资资产满足短期流动性;同时从受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资产的收益性以及策略执行可行性,要评估非流动性资产的收益是否得到流动性溢价以及各类资产对流动性的需求。在综合评估资产负债对非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和影响后,对委托人账户设定非流动性资产的最高比例,以确保委托人账户整体流动性处于良好的状态。

(二)久期管理

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久期、凸性来测量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来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度,以保证资产和负债久期基本匹配。在操作上,这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久期缺口对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组合进行所谓的久期免疫管理,使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分别受到的利率变动影响能相互抵消,资产组合的久期与负债组合的久期差额为零。久期免疫管理策略只适用于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完全确定或有极高的确定性的情形,而保险资金因为可投资品种的限制以及负债久期的不稳定性和不准确性,资产和负债的久期难以保证绝对的匹配,久期免疫管理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所以,追求久期匹配并非最佳策略。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根据委托人账户的特点,对负债变动进行前瞻性的深入分析,获取账户负债久期变动的方向;其次,结合资本市场可投资资产久期情况,确定账户的久期管理目标和范围;最后,在利率预期存在的情况下,利用久期缺口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中对保险公司的经济价值带来的影响不同,可以实施主动的缺口管理,即主动承担缺口风险而获得收益。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2

关键词:非流动资产基金;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增的会计科目之一,科目核算管理和反映范围包括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占用的资金情况,是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的价值表现,新增“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对事业单位管理事业财产意义重大,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来讲,正确运用和使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就能够正确管理好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否则则相反。所以,在新制度下,运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为了保证其核算和管理的正确无误,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会计人员的重视:

首先,从会计原理和记帐规则上,事业单位会计仍然按照“借贷记帐法”做为记帐原理处理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我们知道,“借贷记帐法”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平衡关系,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而处理涉及到非流动资产形成的价值基金的业务时,也就是说当需要运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管理时,恰恰借贷记帐法这种特有平衡关系将成为会计人员最容易犯错,会造成“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少记或不记的现象。比如:某事业单位用银行存款20000元购置一项新固定资产。对于事业单位来讲,购置固定资产形成事业支出(这和企业会计准则是完全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购置时不形成支出,而是通过折旧的形式形成费用支出),会计人员持用的原始票据是固定资产发票和银行汇款票据,按照“借贷记帐法”的要求,借记:“事业支出”2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20000元,这时,平衡关系已确立,帐务已处理完结,不管是结帐或算帐都没有错误,但是,它不附合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正确的做法是:借记:“事业支出”2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20000元,同时,借记“固定资产”20000元,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20000元。非流动资产基金20000元说明我们本来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财产有20000万资产。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这一个同时,是我们会计人员最最重要的要记住的要求。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一同时的要求而进行非流动资产的核算,就可能造成事业资产的流失和损失或管理不到位。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新制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性质,核算要求.

其次,在”借贷记帐法”原理下对资产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形成采用的是实际支付制。也就是说,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形成是按照事业单位实际支付的金额形成的非流动资产价值,而不是非流动资产本身的价值(或原值)。还以上述购置的固定资产为例:某事业单位购置一项新的价值20000万固定资产,现用银行存款15000元,余款尚欠。注意,固定资产是20000万,实际支付了15000元,这时形成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要和实际支付相一致并不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就本例而言其非流动资产基金应当是15000元,不是20000元.。会计核算正确的做法是:借记:“事业支出”15000元贷记:“银行存款”15000元,同时,借记“固定资产”20000元,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5000元,贷记:“其它应付款”5000元。当支付余款时,才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比如支付上述某事业单位购置一项新的价值20000万固定资产原欠付的5000元时:借记“事业支出”5000元贷记:“银行存款”5000元,同时,借记““其它应付款”5000元,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5000元。我们会计人员要清楚,非流动资产基金始终和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的已支付和形成的价值相一致,而不是非流动资产的价值相一致,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此时,最重要的是固定资产发生折旧时,却是按照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折旧,并且按此折旧额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却不能固执的认为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未支付结束,计算折旧非流动资产基金数的收付实现制而实际形成的资产价值计算.,按上述例,计算折旧的基数是以20000元减去残值后数值计算,而不是按15000元减去残值后数值计算。

其三,一定要关注和重视非流动资产的价值变化并随着变化而变动非流动资产基金。变化来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的变化,包括增加,损耗(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和处置。这种变化我们会计人员来讲,当非流动资产增加时,记帐时有外来原始凭证为基础,一般不会出现过多的错误,但是,关注非流动资产基金价值变化的重点,是非流动资产的损耗和处置,原因在于非流动资产损耗是会计人员按月计算,自制凭证计算其折旧(固定资产)和摊销(无形资产),会计人员应当将这项工作列入每月月未工作计划目标管理,防止漏记,原因更在于单位非流动资产的管理并不由财务会计直接管理而是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来管理,处置资产时由于各单位的管理要求和内部控制制度程度不一,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时刻关注资产的处理,索取处置的相关票据,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通过会计处理使其资产处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所以,会计关注的重点是非流动资产的损耗和处置。

当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一定要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表明非流动资产的价值已经降低,但同时要注意和清楚,不能因折旧和摊销增加事业支出,仅仅是非流动资产基金,仍以上述固定资产为例计提本月折旧2000元。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2000元贷记“累计折旧”2000元(若是无形资产摊销时用“累计摊销”科目)。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3

关键词:外币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85-03

一、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现状

由于汇率形成与变动的原因复杂,对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如果资产负债的币种、期限结构不匹配,形成外汇风险敞口,就可能出现外币流动性风险。

1、人民币持续升值造成境内银行外币流动性紧张,外币流动性风险凸现。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境内居民和机构纷纷选择将手中外币结汇,造成外汇存款下降。有条件争取到外币贷款的企业,为获得升值加利差的双重好处纷纷提出外币贷款要求,境内外币贷款需求一直在增长,最终造成境内金融机构外币资金紧张。商业银行在低成本外汇存款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迫转向筹资成本较高的金融市场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以满足贷款不断增长的需求,势必造成银行外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上的失衡,从而在汇率波动时带来较大的外汇汇兑损益风险。

2、资本杠杆比率偏高。一般地,商业银行资本杠杆在5%-10%之间,但是近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存款的增长速度,资本杠杆比率近两年均超过50%。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逐年下降。

3、外币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形式单一的问题,外币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受合同期限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较差,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高占比,必然限制了整个外币资产的流动性。

4、信贷资产质量低,资金沉淀现象严重。因人民币升值而使得一些原料主要来自国内而销售市场以国外为主的行业的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相对上升,形成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加大。银行的坏账的增加。将影响资产的总体流动性。

5、流动性负债比例上升,潜在风险加大,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将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企业对短期外币贷款需求增加,外币流动性负债增加,从而对银行外币头寸产生较大压力。

二、外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目前,商业银行整体上尚未出现外币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大量存在的。在经营过程中因外币资产和负债在期限搭配上的缺陷而导致流动性缺口,因在资产与负债期限非对称搭配以及未安排充足的支付准备而引起资金周转失灵,再加上经济环境的变化、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等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都对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环境看,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部分存款准备金;外汇管理局也加强了对各商业银行的外汇短期外债头寸控制,加上美元外汇存款的持续下降和美元外汇贷款的快速增长,国内金融市场美元短缺气氛渐浓。外币拆借市场和外汇掉期市场出现美元紧张状况。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流动性风险。使得其必须关注自身外汇业务的经营:加强对外汇贷款用途的监管,防止外汇贷款结汇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实施带来消极影响;加强对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对风险敞口过大的金融机构及时预警:提高金融机构持有外汇资金头寸的上下限,有效缓解目前美元资金紧张状况;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引导外汇贷款的合理和有效使用已是当务之急。

从经营管理看,银行需密切关注外汇存款变化趋势,防止外币流动性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会增加,外币贷款需求可能还会持续增长,从而对外币存款产生压力。商业银行应该主动调整外币信贷政策,有效控制外币贷款规模;调整外币资产结构,增加外币投资与短期贸易融资的比重。从而防范外币流动性风险。

从政府行为看,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央行的相关举措,根据政策的调整和市场资金变化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方向与力度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外汇风险。

从内部控制与管理看,银行经营中由于赢利性和安全性的矛盾,使得流动性风险总是存在于银行整个经营活动中。这就对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制度牵制乏力,同时,制度不适应新兴业务发展的需要,尚未建立流动性风险分离管理机制,经营行与管理行承担着完全相同的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对决策者的决策权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控制,内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而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实行了“集中经营、统一管理”的外汇资金管理政策,由总行统一负责监测并调节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外汇存款是外汇资金最主要的来源,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通过代客外汇理财、个人外汇买卖等创新产品积极拓展外汇存款,确保外汇资金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开拓外汇资金的补充来源。资金运用方面,总行负责全行外汇资金的国际市场运作与系统内资金余缺的调剂;每日监测外汇资产及负债的币种、利率及期限结构。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相应外汇资产组合,通过国际市场短期同业拆放。投资高信用等级、高流动性的债券,保障了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需要。同时,总行对境内分行的外汇资金实行差额管理,利用先进的联网系统,随时监测境内分行的外汇资金头寸,充分满足境内分行的外汇流动资金需求,并对境外营业机构的外汇资金实行额度管理。总行通过制定境外机构经营管理权限的方式对外汇资金流动性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境外营业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在满足当地金融监管规定的同时,还需及时向总行报告外汇资金头寸情况。商业银行通过实施积极的外币流动性管理,较好地保证了日常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外汇资金安全。但在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建设方面,仍需更多的完善和改进。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第一,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1)强化经营系统调控功能。可以将银行系统内资金逐级、逐步集中,充分发挥资金管理行对于全系统内资金的调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级银行的经营行为。建立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内部决策控制、实施控制、事后监控和预警机制。(2)建立高效、科学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管理行及时根据各分支机构资金头寸情况,进行有效的资金调剂,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机制。(3)实现各

商业银行资金的优化配置。通过强化资金在各行全系统调拨,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资源,实现资金在全系统的优化配置,以增强系统内资金的效益性和流动性。

第二,实施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指标管理。制定能够全面反映外汇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分布的流动性衡量与监测指标体系。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和金融工程技术,建立衡量流动性状况、预测分析流动性需求变化的数量经济模型,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时评估流动性状况,控制流动性风险。

第三,建立分层次的外币流动性储备体系。第一层次是根据银行外汇资金运动的实际状况,确定全行外汇备付金额度,以保证对外支付和清算,满足银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第二层次是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合理配置全行短期非信贷生息外汇资产的总量结构,保持短、中、长期的非信贷生息资产的比例合理,以确保满足银行短期性、临时性和应急性的流动性需求。第三层次是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非信贷生息资产投资组合管理机制,通过外汇交易中心等合理配置全行非信贷外汇资产的总量结构和期限结构,满足长期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第四层次是外汇信贷资产和外汇权益性资产。包括各类外汇贷款、外汇股权投资等。

第四,通过金融创新提高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如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外汇资产流动性的产品。(1)负债业务的创新,重点是通过主动型负债,增强外币负债的流动性。(2)资产业务的创新,包括在逐步增加优质外币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减少信贷资产总量占比。控制和解决中长期存贷比例失调问题,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等。(3)中间业务的创新,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完善其服务功能,大力开办各种外汇委托和中间服务业务。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第五,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1)做好对外币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外币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的衡量。(2)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包括预测风险警情、确定风险警况、探寻风险警源。即通过对风险警情指标的预测,银行可以大体评估未来经营时期外币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状况,确定风险警况。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线索,排除警情,使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因此,探寻警源是预警系统的重要程序。(3)建立定期的流动性分析制度。定期分析监控全行外币流动性需求、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储备的分布状况。重点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来调整全行资产负债结构并制定应急资金安排措施。同时还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三)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需银行内部上下重视。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比如成立流动性管理委员会或外汇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4

近年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持续提高全球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和安全稳健运行,组织成员国和地区监管当局共同研究,出台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挑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原则》等研究报告和指引文件。尤其是于2008年的“稳健原则”,已成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准则。“稳健原则”对银行业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稳健框架及其关键要素提出了一致的要求。这些要素包括: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监督、政策与风险承受度的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如全面的现金流预测、限额及流动性压力测试,稳健的、多层次的应急融资预案的制定,以及保留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以满足紧急流动性需求等。

近一年多来,在“稳健原则”的框架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已开始陆续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阶段性成果,探索建立本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或计量标准。如新西兰储备银行的《流动性政策》及《流动性资产计量说明》;澳大利亚的《流动性风险审慎方法》;英国金融服务局的《加强流动性标准》;美国多家监管当局联合的《资金与流动性风险管理联合指引》,等等。中国银监会也于2009年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方法、技术和监管程序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使我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得到进一步完善。

2009年4月,在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建议“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监管当局应在2010年前制定并通过一个全球框架,以促使金融机构,包括跨国机构,拥有更多的流动性缓冲”。根据这一要求,巴塞尔委员会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于2009年12月了《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并开始组织全球银行业开展定量影响测算(QiS)。出台这一计量框架,其目的主要是增加全球银行体系的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水平,减少对批发性融资的过度依赖,降低银行业借短贷长、期限错配行为的激励,减少流动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冲击力;同时,提升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在各国和地区执行的协调一致性,提高跨国银行应对跨境流动性压力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的主要特征

如果说巴塞尔委员会2008年“稳健原则”是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定性要求的话,那么2009年的“计量标准和监测国际框架”则是流动性风险定量方面的重要文件。与各国和地区普遍使用的一些流动性定量指标相比,该框架提出的流动性计量国际标准体现了压力测试因素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对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该框架主体部分提出了两个基于压力测试的流动性计量国际标准和若干监测指标。其中,两个计量标准重点强调在全球的统一适用性,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流动性覆盖率主要反映短期(未来30天内)特定压力情景下(压力情景体现在对资产和负债项目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净稳定资金比率是对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补充,其目的在于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该指标根据银行在一个年度内资产业务的流动性特征强制设定最低的稳定资金来源数量,以鼓励银行通过结构调整减少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按照工作时间表,巴塞尔委员会计划在2010年上半年就上述比率进行定量影响测算(QiS)和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和测算结果进一步校准各项计算指标,在此基础上,争取在2010年内正式。

流动性覆盖率(LCR)

主要衡量商业银行在未来30日内,在压力情景下,用所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流动性覆盖率计算公式如下: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保持流动性是银行机构在压力情景下度过危机保证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考虑到设置这个比率的主要意图是引起各国监管当局对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普遍关注,并对银行机构保留充足的优质流动性储备提供合理的激励,故应视为最低监管要求。计算该比率主要涉及三个要素:一是分子,即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构成,重在强调其高流动性、高质量、变现无障碍和向央行抵押借款的可接受性等特征。二是分母,指的是压力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量,是指在持续30日的压力情景下,累计的预期资金流出量减去累计的预期资金流入量(即在测算期的压力情景下,流动性累计净缺口)。累计预期资金流出量是各类负债项目余额与预设的流失率百分比的乘积,再加上表外承诺与预设的提取比例的乘积。累计的预期资金流入量是应收账款与压力情景下的预期流入量百分比的乘积。三是压力情景的确定,主要体现在分母的资金流出各项目在流动性紧张情况下所适用的流失率(run-off)权重系数上。按照该标准,公式中大多数流失率权重系数在各国和地区都采用相同的数值。但对一些参数,也允许各监管当局自行确定辖内标准。对于自行确定的参数,应对外,保持透明度。例如,该情景统一假定,当压力来临时,银行已加入存款保险体系的零售存款将流失7.5%,而未纳入存款保险的零售存款将流失15%。

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

主要衡量商业银行在未来一年内,用稳定资金支持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能力。净稳定资金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为促进银行业机构的资产和业务融资更趋中长期化,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净稳定资金比率的概念。该指标是个中长期的指标,它根据银行在一个年度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作为一个强制执行的最低要求,是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一个补充,并能鼓励银行通过结构调整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此外,鉴于流动性覆盖率关注的是未来30日内压力情景下流动性资产对资金净流出的覆盖,一些银行机构可能出于监管套利的考虑,使用一些刚好期限长于30天的短期资金来源去建立高流动性资产储备,而净稳定资金比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套利动机。nSFR指标的目的就是鼓励其对表内外资产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更充分的评估。

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将两个流动性标准的指标最低值均设定为100%,并允许各国监管当局在此最低要求基础上增加额外的监管要求,例如110%、120%等。

其他监测工具

除了上述两个具有强约束力的标准外,新的框架文件还提出了若干辅助监测工具,以更好地获得关于银行机构现金流、资产负债结构、无障碍变现能力以及市场状况变化的信息。这些监测工具包括:合同现金流期限错配缺口、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对这些监测工具,监管部门并不设定具体的指标界限,但可借助其密切关注流动性状况,及时提出流动性预警和风险提示。

目前,在我国银行业现行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中,与流动性风险计量有关的标准和监测指标包括:存贷比(≤75%)、流动性比例(≥25%)、核心负债依存度(≥60%)、流动性缺口率(≥-10%)、流动性集中度(最大十户存款占比和最大十户同业拆入占比)和备付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等。这些指标简单易算、行之有效,其作用发挥在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中是比较突出的。同时,监管部门近年来实施风险评价、风险预警和监管评级,组织开展压力测试,引导银行优化负债结构,这些做法在确保我国银行业整体流动性充足、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这些广泛使用的监管指标相比,巴塞尔委员会新制定的流动性风险计量国际标准更加精细化,考虑了压力测试因素,更具动态性和科学性,如能结合我国银行业具体实际加以推行,将对现行监管实践形成有益的补充。

新规实施中的其他问题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文件框架征求意见稿甫一面世,即引起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广泛关注。目前的征求意见稿并未就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明确意见,显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对银行业形成不同的影响。

一是高流动性资产的定义问题。目前的框架给出了高流动性资产的两种定义,狭义定义和广义定义。前者只包含现金、央行准备金、国债等拥有最高流动性的优质资产。后者则考虑了将高评级公司债券、担保债券纳入的可能性。由于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发展阶段不一,不同的选择将会对流动性覆盖率标准的计算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是关于并表范围的问题。目前的框架提出“标准和监测工具应该在并表基础上适用于所有国际活跃银行,但也可用于其他银行和国际活跃银行的子行,以确保更广范围的一致性及对国内和跨境银行的公平对待”,但并未明确银行并表的范围。新资本协议框架下计算资本要求的并表范围较宽,除了保险公司,其余的金融实体基本均纳入并表考量。流动性计量与资本计量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并表的资本计量核心是防止重复计算,而流动性并表计量则重在观察银行集团层面的全部流动性头寸。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轮金融危机的特设目的实体(SpV),其或有流动性风险如何反映在银行集团层面仍是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三是跨境实施的问题。如果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对于高流动性资产的定义持有两种(狭义和广义)不同观点;或者双方对流动性标准的最低指标值设定存在差异(例如母国规定最低标准100%,东道国规定最低标准120%);或者对某类存款产品规定了不同的流失率,则在跨境实施中尤其是并表计算时需要决定采用哪种一致的标准。

四是流动性转移的限制问题。“栅栏原则”(ringfencing)、货币不可兑换、外汇管制、集团内交易管制、资产规模限制、税收等都可能造成流动性跨境转移的障碍,从而在并表层面计算标准时造成困难。

五是集团内交易的处理。对于集团内实体之间的应收、应付款项的处理将影响最终结果的计算。特别是在压力情

景下,“应收款项收不到、应付款项必须付出去”,与“应收款项收不到、应付款项不必付”,这两种假设的计算结果将有较大差异。

六是流动性资产储备的管理问题。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流动性由母行集中管理和子行分散管理之间孰优孰劣,在金融危机中见仁见智。曾经有一些专家建议在集中管理的流动性资产池中对分属各实体的流动性分账管理,但如何能确保在紧急需要流动性时能及时拨付流动性仍是个不确定的问题。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论演变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高负债率、高风险性和监督管制严格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遵循“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指在保证资金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争取获得最大的盈利。这三个原则是银行管理者决策的依据,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一、商业银行管理原则

商业银行管理的安全性原则对银行的要求是,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承担的住重大的金融风险和损失,随时应付客户的提存,从而保障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流动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其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衡量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是资产变现的成本和速度,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速度越快,资产的流动性也越强;银行可用资金的价格越低、时效越短,负债的流动性也就越强。

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是其经营管理的基本动力,也是其最终的目的,这一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在遵循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要求其在经营管理中要能有足够的自有资本和合理的资金规模和机构,遵纪守法依法经营,达到安全性的目标;还须调整资产的结构,加强负债和流动性的管理,满足流动性的要求;并通过减少非盈利的资产,降低资金成本,加强经济核算来使银行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

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演变

在““三性”原则的指导下,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经历了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

(一)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的理论是随着商业银行的建立而产生的,它的核心是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合理科学安排,使得其在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上达到最佳的统一。这一理论更侧重于资产管理,在早期商业银行的管理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且流行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一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演变。

(1)商业性贷款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在早期又称作真实票据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它的资产业务主要是以产生于实质交易的真实票据作为基础进行短期贷款,也即是以发放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与资金来源的流动性相适应。由于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当时社会经济下的企业资金需求量比较小,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融资的渠道和资产的负债业务单一,这一理论的确很好地适应当时社会的经济形态,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贷款量更大,贷款的种类也更为多样,由于忽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这一需求和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加上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考虑不充分,这一会阻碍银行发展的理论逐渐被新的经营管理理论,即转移理论所代替。

(2)转移理论。转移理论又称为转换理论,产生于西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20世纪20年代,这种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是其资产变现能力,因而银行资产的业务除了短期自偿性贷款,还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的证券上,在需要时,只需要将证券出售出去,即可获得现金,保障资产的流动性。这种理论沿袭了商业性贷款理论的资金高度流动性的理念,但在银行业务上有了新的突破,增加了银行的盈利。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这种理论被广泛推行。但是在不造成银行损失的条件下,证券变现的能力还受到市场状况的影响,一旦发生经济危机等情况,就会给证券变现带来困难,使资产的流动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3)预期收入理论。在经历了上世纪的金融大危机后,商业银行的预期收入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产生了,它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认为只要贷款人有预期的收入作为偿还能力的保障,就可以对其发放长期贷款,而不至于影响到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一理论是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将银行业务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其促进了银行规模和业务的扩大,但由于金融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对预期收入无法有较为准确的把握,贷款人的实际收入有时达不到预期目标,无法偿还贷款,这就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负债管理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并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银行中,是由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其重心由资产管理转移到了负债管理,认为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同样能实现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银行的周转资金可以通过向外筹借获得,只要市场上能借得到,即可以通过放款争取更高的利润。这一理论进一步扩大的银行业务的范围,同时丰富了资产调整的方法,但由于过于看重临时放贷的作用,而忽略了银行自身资金的重要性,使银行的自有资金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过小,对银行的安全性极为不利。

(三)资产负债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资金价格提高,市场利率大幅度的上升,负债管理在增加银行金融风险方面的缺陷愈加明显,而世界金融环境的日益复杂,也使得单一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需求,在此形势下,资产负债管理莅临应运而生。这一理论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进行合理的组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体系,它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使银行管理的结构更为科学合理,进而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均衡统一。

商业银行的经营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阶段,发展到了当前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产生,是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一大进步,对现代商业银行和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三种理论并无优劣之分,它们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当时所处的时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也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6

关键词:零营运;资金管理;收益;风险;途径

abstract:thisarticleelaboratedtheuse“zeroworkingcapitalmanagement”tobepossibletobringagreaterincomefortheenterprisetheviewpoint.“zeroworkingcapitalmanagement”throughthereductionincurrentassets''''investment,causestheworkingcapitaltoaccountfortheenterprisetotalturnovertheproportiontendsissmallest,isadvantageousfortheenterprisethemorefundingsinvestedtotheincomehighfixedassetorthelong-terminvestment;throughfloatsaloanthecurrentliabilitiestomeettheworkingcapitalneedmassively,reducesenterprise''''sfundcost.Fromthis,increasedenterprise''''sincomefromtwoaspects.moreover,thisarticlealsodiscussedhasrealizedthismanagementefficientpath,enabledittohavethefeasibility.Finally,theauthorunifiesourcountryactualsituation,proposedourcountryimplementsseveralquestionswhich“zeroworkingcapitalmanagement”intheprocessshouldpayattention.

keyword:Zerotransportbusiness;administrationofthefund;income;Risk;way

前言

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已成为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企业理财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可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3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4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财务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着重于投资,即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要了解“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营运资金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丰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低于长期投资。如工业企业运用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通常将固定资产称为盈利性资产。与此相比,流动资产虽然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是为企业再生产活动正常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为短期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偿还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权人的利率就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

把企业在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基本无报酬的货币资金和报酬较低的短期有价证券,将这些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短期负债的弹性大、办理速度快,能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降低了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就可以使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2潜在的风险。从风险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于流动资产。由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更易于变现,其潜在亏损的可能性或风险就小于固定资产。当然,固定资产也可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将其变为现金,但固定资产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如将其出售,则企业将不复存在。因此,除了不需用固定资产出售转让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未到迫不得已时(如面临破产)是不会出售的。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低。企业在一定时期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相对越小;反之,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同样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增加。一般来说,短期筹资的风险要比长期筹资要大。这是因为:第一,短期资金的到期日近,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例如,企业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投资,而只有在第三年才能会有现金流入,这时企业如果利用短期筹资,在第一、第二年里,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投资项目还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如果企业采用为期五年的长期筹资的话,企业就会从容地利用该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来偿还负债了。第二,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长期筹资来融通资金,企业能明确地知道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

尽管存在着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不失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着重衡量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金形态上,就会使企业的整个盈利降低。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资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取最大的销售收入。

根据上面的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理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会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当短期负债到期时,企业的经营善变坏,以至债权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时,正好赶上国家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私有制,而无法继续延期;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也就无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变信用销售为现金销售,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7

所谓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随时能够应付顾客提取存款以及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的能力。因此,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实际上就是银行保留及随时获得现金的能力问题。由于银行的现金流动最频繁,且银行资产中绝大部分是负债,而且负债中绝大部分又是活期存款,在债权人提出要求或契约到期时,银行有责任偿还这些资金,因此,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往往具有刚性特征,从而使流动性成为商业银行管理的“三性”原则之一。流动性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利率的逐步市场化,真正的商业银行体制也在逐步确立,尤其是受人民币资金来源大幅波动和外汇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的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经验

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理论演变

现代商业银行自从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间西方银行家们在与流动性风险以及其他各种风险的抗争中总结了许多流动性管理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即从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再到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最后发展到目前的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产生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是放在资产方,由此形成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从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进来的活期存款这一客观现实出发,认为商业银行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也就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转换理论则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证券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等条件,在需要资金时可以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银行就能保持流动性。政府发行的短期证券正满足了这种条件要求,因此银行完全可以持有政府证券。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预期收入理论认为,贷款和证券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取决于借者的预期收入,因此,只要借款人的未来收入有保证,不管期限长短,银行都可以发放贷款。

(2)负债管理理论。如果说资产管理理论使商业银行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的话,那么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负债管理理论则试图使银行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种理论强调把保持银行流动性的管理重点从资产方转向了负债方,即在资产管理理论阶段,人们考虑商业银行流动性时,主要是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将一种流动性较低的资产转换成另一种流动性较高的资产。这样做虽然满足了流动性需要,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盈利。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也可以由负债管理提供,简言之,向外借钱也可以提供流动性。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广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保证,没有必要在资产方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

(3)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为银行保持流动性找到了新方法,但也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产生了资产负债的联合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不能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统一管理,才能实现三者的均衡,从而保证银行有效的流动性供给。

(4)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由于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同时,货币政策局势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又抑制了银行利率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使银行业以传统的存贷利差为主的实际收益逐渐下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非金融的工商企业开始大规模地介入金融业的竞争,使银行的处境雪上加霜,迫使银行寻找新的管理思想。这就出现了资产负债的外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存、贷款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西方商业银行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更加重视从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一些大银行还把营销重点转向零售业,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扩展,在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和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方法

在各种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国外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大致总结如下。

(1)比例管理方法。为了满足流动性需求,尽可能降低流动性风险,西方商业银行利用一些具体的比例指标来测定流动性需求的大小。这些指标包括贷存比率、流动比率和大额负债比率等。其中大额负债比率是一些注重负债管理的商业银行所重视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是:(大额负债总额-临时的短期投资)/(盈利资产总额-临时的短期投资)。公式中的大额负债主要是指借入的大额资金。显然,这一比率越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越小。

(2)资金汇集法。商业银行把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汇集在一起,根据银行的需要和一定时期的经营重点进行分配,首先满足第一准备和第二准备的需要,保证流动性,其次用于放款,再有多余资金就用于证券投资。具体的分配比例则没有规定。

(3)资金分配法。这种方法认为,银行资产的保有形式不能由管理人员主观决定,而要取决于资金的来源状况。一种资金来源的波动性较大,从该渠道获取的资金就应当主要投向流动性较高的短期资产;反之,如果某一种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较高,就应当主要放在长期资产上。各种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应当由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和资金周转速度决定。根据这一标准,可以把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划分为三类,一是活期存款中心。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要缴纳较高比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且每年要周转30~50次。因此,活期存款中心,要把大部分资金分配到第一准备中去,一小部分分配到第二准备中去,购买国库券和其他短期证券,极少一部分用于放款。二是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中心。储蓄和定期存款周转速度慢,流动性需要较少,可把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放款和购买长期债券,以获取较大的利润。三是资本金中心。银行的资本金,是银行股东们在银行开办或以后增加的股金,也有一部分是由历年利润积累起来的,一般比较稳定。这部分资金主要用来购买固定资产,如土地、建筑物、设备等,有一少部分要用于长期放款与长期证券投资。

(4)线性规划法。这是一种以标准的数学形式来表达各种决策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分析方法,它采用标准化的计算方法,借助电子计算机来确定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最佳组合,以达到预定的最佳目标。

银行资金的运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决策过程,而且所受的制约因素也很多。例如:资金总量、流动性要求、安全性要求、贷款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法定准备金等要求,诸如此类的因素,使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在决策时兼顾所有各方面的要求,容易造成决策的顾此失彼,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而通过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建立资产负债的线性规划模型,可以使银行定量地解决上述问题。

线性规划法在应用时,首先是确定资产管理目标,然后根据各种资产与目标的关系建立目标函数,最后确定各种目标函数的限制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和目标函数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解。西方商业银行在运用线性规划法时大多以利润作为目标来考虑资产的分配,而把其它要求如安全、流动等作为制约因素或约束条件来处理。

(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银行所有资产与负债按其收入或成本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分为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两部分。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与市场利率变动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即在市场利率变化时其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会相应发生变化的资产或负债。

非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与市场利率变动不相关的资产(或负债)。一定时限内利率敏感性资产(RSas)与利率敏感性负债(RSLs)之间的差额就是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一种根据利率变化周期,预测分析市场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及时调整各种利率类型的资产负债的规模与结构来扩大与缩小缺口幅度以控制利率风险,获取更多利差收益的方法。

这种缺口管理法认为,在市场利率频繁变动的条件下,利率是决定资产负债两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因此,银行应该把资产与负债的利率上和期限上的特点联系起来分析,根据利率变化周期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各种利率类型资产与负债的规模及组合结构,从而实现银行的预期经营目标。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

一般认为,我国真正确立商业银行体制的标志是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因为正是《商业银行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规定了商业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同时还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率以及流动性比率。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印发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和考核办法;1997年又颁布了《防范和处置金融机构支付风险暂行办法》,对支付风险也就是流动性风险提出了五项警戒指标;1998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贷款增量管理,取消指令性计划,3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将过去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合二为一,发挥存款准备金的支付、清算功能;2004年,中国银监会将流动性状况与资本充足状况、资产安全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等一起纳入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中,对银行经营要素进行综合评价。

尽管我国的中央银行以及后来的银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监控,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与过去相比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看,这种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主动性差,而且具体的措施也很不完善。这表现在一是被动管理。应该说,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为避免流动性风险而采取的主动措施,流动性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他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最终都会通过流动性风险表现出来。西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不管依据哪种理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是其内生自发的行为。而在我国,由于传统体制和意识的影响,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似乎不大,因此商业银行自主进行流动性管理的积极性不强,基本上仅局限于满足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流动性指标管理的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二是重视应付存款的提取而忽视满足正常的、合理的贷款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形成了存款是银行求客户、贷款是客户求银行的观念,因此重视满足客户对存款的提取,忽视了银行的利润来源是存贷利差,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贷款的质量这一基本原理。这就造成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仅限于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几乎不考虑客户的贷款需求。三是银行的流动性在于银行获取现金的能力,而银行的现金来源于三个方面,新的存款和借款、资产变现或到期收回、表外业务收入。从国外商业银行看,他们在做好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同时已经非常重视表外业务,有的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开拓表外业务,增加表外业务收入不仅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盈利的源泉,也是其降低流动性风险,满足流动性需要的强有力措施。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满足流动性需求方面除了靠增加储蓄存款外,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似乎已大幅度下降,但这实际上主要是靠“剥离”实现的,资产品种单一、质量差,潜在风险大,严重影响了资产的变现能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推出了大量的理财产品,但大多数还是与居民储蓄有关,真正的表外业务很少,对银行利润和流动性的贡献微乎其微。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战略选择

在加快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充分重视流动性管理。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自身为应付流动性风险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而流动性风险只有在真正确立了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管理体制,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处于转轨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全的商业银行体制;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他形式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也或多或少与政府有关联。这就造成他们缺乏风险意识,因而缺乏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内在动力。应该说我国建立商业银行体制的目标是明确的,时间是紧迫的,任务是艰巨的。各家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采取措施,在加快完善商业银行体制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流动性风险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流动性管理。

在重视资产和负债各自的质量的基础上重视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匹配。近几年连续发生的金融事件尤其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说明了表面完善和严格的国外商业银行管理实际上存在着致命的漏洞,而且也提醒我们仅仅注意存贷款数量(比例)和期限的匹配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宏观背景和各种考核机制,各项负债相对稳定,负债质量较高,但资产质量低下却是很明显的。近些年我国加强了贷款的质量管理,使不良资产比率有所下降,但同时也造成了银行的“惜贷”和流动性过剩。流动性不足是问题,流动性过剩同样也是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流动性过剩,反映出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反映出银行信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一定要善于总结内外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要在重视每一笔资产和负债的质量的同时,建立适当的流动性指标衡量体系,资金既不能惜用,也不能狂用,要在积极开拓业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资产与负债的质量、数量、期限的对应。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8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行为非理性、防范与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投资主体在此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呈现出机构化的趋势。开放式基金在投资主体机构化的趋势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全球证券投资基金业的主流力量。2001年9月,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成功发行,拉开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新篇章。到2002年11月1日止,我国已成功发行了13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大部分的基金已进入正常的申购赎回期。开放式基金能够成为当今全球基金业的龙头,有着它区别于封闭式基金的独特优势。然而,开放式基金份额的自由赎回优势,却也导致了开放式基金难以避免的流动性风险,在非常情况下,基金流动性风险会剧增并导致灾难性的流动性危机。潜在流动性危机的有效防范与对爆发中的危机的有效控制就成了开放式基金必须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难题。

一: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

开放式基金区别与封闭式基金最显著之处就在于其自由赎回制度。封闭式基金一旦成立,在存续期内其规模是相对固定的,投资者不能直接赎回和购买新的基金份额,只能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已经发行了的基金股票。开放式基金由于其赎回制度的存在而规模不能固定:投资者在其成立后不但仍然可以自由地购买基金份额,而且他们还可以自由赎回其购买的基金份额。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这种差别是其优势所在,因为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便利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但赎回制度这一优势也同时导致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在非常情况下,基金流动性风险会剧增并导致灾难性的流动性危机。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是指开放式基金在不产生损失的情况下,可以随时以现金头寸或变现的资产来满足投资人赎回要求的能力。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就是上述能力受到损伤的风险,也就是说基金不能提供充分的流动性以满足投资者赎回要求的风险。开放式基金的资产来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其基金份额自由赎回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基金管理人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赎回,必须保留一部分的现金或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但是,由于保留现金或是变现证券资产会成生机会成本或遭受损失,基金的收益率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样基金管理人必须在保持流动性以应付赎回和获得尽可能大的投资收益之间寻求协调。这样,基金自由赎回制度引发了基金自身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导致了其难以避免的流动性风险。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与投资人的赎回要求是正相关的,较大的赎回要求必然反映为流动性风险的剧增。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是指这样一种事件和过程:开放式基金在出现较大损失的情况下,较大损失引起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基金流动性头寸不能满足投资人赎回要求,并且,投资人和其它相关主体的非理进一步引发基金被动抛售资产、基金遭受贬值亏损和投资人赎回要求增加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恶性循环。在基金投资失误,证券市场行情不佳,突发政策变动或基金管理公司出现突发事件等非正常情况下,基金资产的净值往往会出现下降而产生较大的资产损失,那么部分基金投资者就有可能非理性地向基金管理公司要求大量赎回基金份额,基金流动性风险剧增。此时,如果基金管理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资产满足赎回申请,那么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为了应对危机,基金不得不变现其所投资的证券资产,在非常情况下抛售证券资产行为与其它市场主体的非理的汇合,基金将很难不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基金资产价格会进一步的下跌,投资人和其它相关主体的非理就更容易发生,流动性危机自我循环。当流动性危机导致巨额赎回产生时,基金就极可能面临倒闭清算的灾难性后果。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式基金潜在的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扮演着导火线角色的基金较大亏损的出现,这种较大亏损可能是由投资失误、行情不佳、政策变动或基金突发事件等非常事件引起的。第二阶段就是较大亏损引起投资人非理性赎回要求和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流动性危机爆发,基金不得不抛售资产获得流动性以满足投资人递增的赎回要求。第三阶段就是一个更大程度的基金资产的贬值。这种进一步贬值通常是非正常情况下市场其它主体的非理所导致的结果。基金净资产的下跌进一步由于对流动性需求的增加加速了基金净资产的贬值,这种贬值又反过来因为投资人的非理性赎回要求而导致基金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危机不断自我循环。

开放式基金本身的赎回制度是造成流动性风险的根源,而投资的较大损失、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的剧增、投资人和其他市场主体的非理性的行为的汇合就会导致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和不断循环。并且,在危机当中,市场中的非理是流动性危机得以恶性循环的根源。

二: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的数理模型分析

可以用一个简洁的离散时间模型对上述论点进行概括,该模型很好地说明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每个过程和变量的相互递进的关系,完整地演示了基金流动性危机的爆发过程,揭示了影响危机的各关键因素。

假设开放式基金初始时刻因为投资失误,行情不好,政策变动或突发事件等非常情况导致损失,那么假设在线形的条件下,损失将导致投资者提出赎回要求=----(1)式(a为大于0的常数),流动性风险相应增加。假设基金在每一时刻可以获得的流动性头寸为m(包括自有头寸和借入头寸等),那么在较大损失使投资人的赎回要求剧增(流动性风险同时剧增)到m时,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由于基金此时不能满足赎回要求,被动抛售与流动性缺口部分相当的证券资产。在非常情况下,被动抛售行为会带来基金资产的进一步的损失:=----(2)式(b为大于0的常数),并将导致这一时段的新的赎回要求。流动性危机开始循环,不断反复。

流动性危机的爆发过程就可以用以下的联立差分方程组来演示。

---------(3)式。

-------(4)式。

于是,我们就可以求出基金损失和赎回要求在时间上的累积:---(5)式(是关于的参数)。----(6)式。

这样,根据上述两式的数学特征,可以得出如下数学结论:

结论一:当时,大于0,此时在大于1的情况下,都将趋于无穷大。

结论二:当时,大于0,在小于1的情况下,方程有负的收敛解。在保持经济意义的前提下,将为0。

结论三:当时,为负数,在保持经济意义的前提下,将为0。同时根据差分方程的原理,可以得到:

推论一:当也为时间的离散变量时,只要某一时刻,,那么最终也为负数,在保持经济意义的前提下,将为0

从以上三个数学结论和一个数学推论来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是否爆发,爆发时能否得到控制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与的大小之比:能否爆发危机就在于投资者初始赎回要求能否被开放式基金所控制的初始流动性头寸所弥补。同时,如果时刻,投资者的赎回要求能否被开放式基金新获得的流动性头寸所弥补,那么危机也回终止。其次是系数的大小:其实是对基金投资者理性的衡量,如果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则就是大于1的常数,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那么就是小于1的常数;同样系数实际上是对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者是否理性的衡量,如果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人是非理性的话,那么就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如果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人是理性的话,则就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

由此可以得出:

命题一:如果开放式基金的初始流动性头寸能够弥补初始赎回要求的话,那么流动性危机是不会爆发的。

命题二:如果开放式基金的初始流动性头寸不能弥补初始赎回要求的话,在投资者和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者都为非理性的情况下,此时,流动性危机将不可避免的爆发,而且不能控制,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命题三:如果投资者和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者是理性的情况下,此时1,即使爆发流动性危机,危机也能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

命题四:在投资者或证券市场上其他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只有一方是理性的情况下,爆发流动性危机时,则难以预料危机是否能够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这就取决与两者之间理性程度大小的比较。在足够的市场理性条件下,危机也能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

命题五:如果危机爆发,市场理性不够的条件下,只要开放式基金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支持,那么,则危机可以通过市场自身以外的力量得到控制。

三: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的防范

根据本文数理模型的命题结论,如果开放式基金的初始流动性头寸能够弥补因初始投资损失引起的赎回要求的话(即),那么危机就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如果基金能够有效监控潜在损失、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那么基金有可能避免较大损失的产生,并有充分的余地没有或很小损失地转换投资组合,调控其流动性头寸,避免危机爆发。所以,从基金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防范流动性危机的任务就落在了两个方面。首先是要确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和基本程序,形成对投资人赎回要求变化(反映为流动性风险变化)的有效监控系统;其次要利用以为代表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对潜在损失(特别是较大损失)进行监控,预防投资人的赎回要求和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剧增而导致流动性危机的爆发。

(一):确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和基本程序

首先,基金要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的制定因根据基金自身的市场定位来进行,并要求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一般来说,基本的原则应该为实现“流动性风险在满足适当盈利性条件下的最小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既是基金进行流动风险管理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基金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次,要确立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确立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构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将流动性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流动性风险的部门分开。高级管理人员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因此,基金应该设立具体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并独立于公司的其它业务部门,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基金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总体风险及其结构的最高管理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战略与要求。

最后,基金要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首先,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在基本组织构架的约束下,根据预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和流动性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基金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其次,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应对流动性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风险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直接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最后,在识别了流动性风险的具体情况,并得到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认可之后,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就需要对各流动性风险生成部门提供流动性风险控制工作的详细的具体的指引。

(二):利用以为代表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对潜在损失进行定量监控

在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构架和基本程序的指导和约束下,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合适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来对潜在损失进行定量监控,避免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流动性危机爆发。

在各种定量在险价值管理技术中,开放式基金应优先选择国际通用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来对投资在险价值做出有效的评估,防范潜在损失引发剧增的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公司及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规定其成员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采用技术针对交易书中的所有项目建立内部市场风险模型。英文全称为ValueatRisk,中文一般译为“风险价值”。其含义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在给定的概率分布下,任何一种金融工具或投资组合所面临的潜在的最大损失金额。实践中,值的计算方法大都均围绕资产报酬统计分布进行估计,开放式基金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是以下四种较流行的方法中的一种:参数法、历史数据法、历史模拟法或随机模拟法。

利用以为代表在险价值管理技术不但可以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在险价值进行评估,推断潜在的投资损失,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流动性危机爆发,而且还可以抑制基金有关人员投资行为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利用定量风险管理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使基金的每个交易部门和交易员能明确他们在进行多大风险的金融交易,并可以为每个交易部门和交易员设置在险价值限额,以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定量风险管理技术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于一个交易员来说,其业绩评价不在仅仅依靠其盈利的大小,而是根据收益和在险价值的比率。这样的话,如果交易员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使得在险价值很高,那么即使利润再高,他的业绩评价也不会很高。这样就有助于抑制交易员过度投机的内在冲动,使其在最小风险条件下为公司谋取最大的收益。

四:对爆发后的流动性危机的控制

如果基金对危机监控失败,爆发了流动性危机的话,根据本文数理模型的命题结论,市场如果具有足够的理性,危机可以在市场自身范围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必须加强理性证券市场的建设,这就需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一工作是需要管理层和各市场主体共同来完成的。如果市场理性不足的话,在基金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头寸支持的情况下,危机也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基金自身要积极的寻找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但也离不开管理层对基金流动性头寸可获得性的多方面支持。

(一):加强理性证券市场建设,以市场自身力量形成对危机的有效控制

根据本文数理模型的命题结论,在流动性危机爆发之后,危机可否可以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证券市场理性的强弱和分布。如果,危机是可以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的。

从理论上看,虽然最新的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理论的理性市场基础并不赞同,但从行为金融理论出发也不能得出危机一定不可控的结论,因为行为金融理论也并不认为所有投资者的行为都是非理性的,非理投资者只是证券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所以,即使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中的理性参数和也不一定都会大于1,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特别地,当我们将视角转向效率市场理论的维护者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批评时,可以发现,如果批评成立的话,那么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小的。有效市场理论对行为金融理论在“解释的普遍性问题”、“实证研究的支持问题”、“异常收益是否是对风险的补偿问题”、“异常超额收益的计量问题”等方面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明了金融市场应该还是有理性的。

因此,在证券市场的理性足够大的条件下,危机爆发后应该在很大可能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有效控制的。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还是一个很不成熟和很不完善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非理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有效控制流动性危机,使其在爆发后也能得到有效的遏止,就必须加强市场理性的建设,这项工作是要有管理层和证券市场上各类主体来共同完成的。投资者形成对市场的理性预期的前提在于市场的完善性和成熟性,因此理性证券市场的建设就应该是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就目前的条件来看,以上工作应该集中在如下方面:首先是规范上市程序,取保上市公司的质量;第二要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使所有的投资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尤其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第三,在于绕开地方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建立一个统一、有效、公平的市场。第四,要加大中介机构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要形成对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管。第五,要进一步发展规范的机构投资者,逐步转变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第六,要通过提升会计和信息披露标准以及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操守,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开放式基金应在管理层的配合下寻求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

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市场理性不足以有效控制危机的话,在基金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使得的情况下,危机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如前文所述,在危机中,基金已不应该通过自身资产的转换来获得流动性头寸,因此基金必须寻求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这一工作需要管理层对基金流动性头寸可获得性的多方面支持。

开放式基金应该加强与银行和货币市场的联系,努力树立起信用良好的形象。以便在出现投资损失时,能够获得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然而,目前我国分业经营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人为分割,这就为开放式基金紧急流动性头寸的获得设置了障碍。实际上,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是密切联系的,而且这种联系是天然的和客观的,统一于整个金融大市场中。证券市场孕育了高风险,但也给投资者高的回报,货币市场则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在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被人为分割,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切断,相互之间资金自由流动的渠道被封锁,降低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货币市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流动性较强,可以及时的弥补证券市场流动性的不足。那么,从对开放式基金紧急流动性头寸提供和从对整个证券市场流动性头寸提供的角度来说,我国有必要实现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合理连接,加强银行与证券市场众机构的合作。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基金不能从银行或货币市场其他机构获得紧急流动性头寸以应对流动性危机时,中央银行应该向对待商业银行一样,担负起“最后贷款人”的职责。这对整个开放式样基金业的正常稳健运行是很有必要的。基金在其面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时,可以凭其资产做抵押向中央银行获得贷款。中央银行此种职能的发挥,将可以使基金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抛售所带来的损失,还可以避免基金倒闭在金融市场上的产生的恐慌局面,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此外,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可以有效的稳定投资人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市场非理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宋逢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商务印书馆,1999。

(3):《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战略》,杨大凯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开放式基金遭遇“特里芬”难题》,段卫平,《银行家》,2002年第6期。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9

商务系统(CloudBusinessSystem)以最优化的方式整合共享的、可配置的网络资源、数据库资源、服务器、系统应用和服务资源,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的服务率,以便捷、按需付费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计算资源,这些资源通过无人干预的方式获取和释放。

云商务系统通过虚拟化技术运行,商务作业运行时只装入一部分作业,另一部分商务运行数据存储在远程磁盘上,当需要的时候再装入主存,这样,企业运行信息管理系统时不需要有大型的终端,在一个小的存贮空间就能运行一个庞大的商务系统,即商务运行时所有的终端都具备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供终端用户调取使用。根据业务管理和资源的需要,云技术可以动态地配置资源,有效地提高系统水平伸缩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在庞杂的商务应用中,很多事物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对上千甚至万台数据终端提供资源支持和响应。云系统的大数据处理可以协助发现可重复的商务事物模式,提高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二、物流管理系统实施云商务模式后的变革

1.突破物流时空局限

受产业链运营效率影响,物流行业是强调时效性的行业,同时物流行业本身具备地域分散、资源流动性强、时间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地域局限和时间协同局限是物流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云商务系统中的移动商务技术,可以使物流业通过智能终端,持续地改变、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企业由原有的传统集中式管理向网络化、移动化过渡,从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物流资源调度、业务的处理与审批,实现物流管理的移动化。

2.突破资源局限

物流产业所需资源包括仓储、运输、人力、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在传统情况下,物流信息技术管理只能做到局部的物流资源调度。云商务技术根据管理和计算的需要,动态配置物流资源的负载、数据源等资源,有效提高系统的水平伸缩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整合物流价值链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人才资产、智慧资产等资源和生态系统资源,实现海量数据的挖掘处理,让物流系统通过任何终端最大化地使用与分享内外资源并辅助决策,实现绿色物流。

3.不受组织局限

物流产业是社会经济运转的纽带,物流系统的运行要服务于原料、生产、商业、消费、服务业等供应链上下游各个行业,所涉及的行业、资源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繁琐。传统的物流信息系统受组织结构所限,物流运营过程中信息冗杂,资源浪费严重,错误率较高。云商务管理不再遵循传统组织架构,让全员参与物流企业管理。云商务技术基于社交化网络技术,提供各种联系和交流的交互通路,网络化信息通过社交化方式沟通传达,扩大影响力,增强物流行业客户粘性,促进团队沟通与协同,提升管理效率,迅速灵活推进工作,促进商业模式、产业模式创新。

4.建立物流协同增强企业应变力和亲和力

物流产业链是一个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在物流行业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例如整合全部资源进行研发协同创新,充分利用云商务媒体,物流企业能够更敏锐地洞察与响应客户,灵活地应对内外部变化,响应速度更快。云商务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结合,突破了时空局限,实现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使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容易接近和交流。云商务媒体不仅改变了物流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渠道,也改变物流雇主与雇员、产业链合作伙伴间的沟通方式。

三、基于云商务系统的物流管理设计

云商务系统的物流管理,从宏观到微观,整合物流资源,将包含雇主资源、仓储资源、配送资源、运输资源、服务资源和财务信息资源等各个产业链资源集中到云商务技术的信息池中,将各个产业链资源在云系统中重新规划、编排、组合,统一搭建部署在云商务平台之上,搭建一个由雇主资源系统(服务云)、仓储服务(仓储云)、配送服务(配送云)、财务信息(财务云)等几个服务功能域组成的“物流管理云”,并通过一个服务终端提供给各个环节的用户使用。

基于云商务的物流管理系统建设,应从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应用层入手。

1.设施层(LaaSLayer)

这一层又分三个子层:硬件层、虚拟化层、虚拟系统层。

硬件层:将物流系统各个参与机构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信息资源以资源池的形式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共享、使用资源。

虚拟化层: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从而提供更细粒度的资源:虚拟CpU、内存、存储、虚拟网络等。

虚拟系统层:由于虚拟化技术的引入,it的基础设施不再需要将物理资源直接暴露给外部使用,而是以业务驱动、资源动态调配的方式来提供计算资源,虚拟系统则是资源分配和提供计算能力的最小单元,通常包含通过虚拟化创建的操作系统、aCp程序及业务应用。

服务器:要求服务器具备较高的性能,通常使用小型机来运行i/o带宽,内存带宽要求更高的数据库系统。

2.平台服务层

云平台提供了开放、可靠的平台服务层。平台服务层提供统一的应用平台装配机制,解决不同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异构、管理多样性问题,具备与中间件产品的集成能力。这些中间件基础软件所提供的服务在云平台中都作为平台服务的一部分,共同为业务开展提供强劲支持。

3.应用层

基于基础设施层与平台服务层的能力,云平台可以支撑多种类型的应用,包括雇主服务系统(服务云)、订单管理(订单云)、配送服务(配送云)、仓储服务(仓储云)、财务信息(财务云)等几个服务功能,同时也包括行业审批、电子监察软件、应急指挥、数字城管、办公自动化0a平台以及未来的SaaS等应用。

(1)服务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面向物流产业用户(雇主、客户、公司、个人)提供多样化的(查询、配送、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服务。服务云能够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并根据物流用户的需求,进行业务能力的评估,提出合理的时间、服务(配送、运输、仓储等)方式,评估价格,在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完成在线下订单。

服务云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做好物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服务云建立分类管理的客户信息档案,做到企业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迅速响应机制。

服务云对客户信息档案进行数量分析,从而对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做好物流业务预测报表,进行物流资源的调度。

(2)订单云。订单云在物流业务完成过程中,完成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任务交接、记录、说明工作,同时也是物流任务的监督凭据,实现物流业务的计划性控制,使物流活动处于有序、流畅、高效的状态。在接收到物流任务后,订单云系统自动生成订单,并在接收、仓储、配送、回访等环节,进行订单的交接、拆分合并、送达、回收和监督工作。

(3)配送云。配送云主要完成运输设备资源管理和运输路线管理。配送云利用资源池和移动定位技术,对所有运输资源进行登记、定位和管理,

其中包括所有固有车辆、协作车辆和临时雇用车辆。根据云数据的计算方法,对货物、车辆承载能力、配载方式、最佳路径进行选择搭配,从而得出最优化的运输工具选择、运输路线地图、承运商选择及管理、运输作业调度、运输移动定位、单证管理、货物交接等方案的最优化配置,从而进行配送题方案的订制。

(4)仓储云。仓储云具备企业物料资源计划的功能,按照用户的需求,对物流运作的业务规则和法则进行设计,对信息、资源、出入库、存货等系列业务进行管理,包括库内作业、拣货作业、越库操作、月台管理、上架管理、收货处理、补货管理、加工管理、循环盘点等。

仓储云管理系统打破传统数据管理的资源配置局限问题,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网络定位技术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和仓储管理的精准度。同时仓储云可以发挥云商务技术的管理模式重新定义特长,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量身定做仓储管理商务模式,实现真正的灵活管理。

(5)财务云。财务云系统通过针对物流产业中各个物流资源体系的多套核算体系的设置,实现物流企业外部财务报告和内部考核报告分离。当物流产业链、物流企业组织架构发生变化时,通过新增核算体系来快速响应变化的财务需求;根据物流企业不同的会计政策,为物流产业建立多个账簿,帮助物流体系中的各个企业快速出具不同制度下的财务报告;通过智能平台设置,对一套物流业务单据生成多账簿的会计凭证,实现物流业务的即时发生,产业链中订单、财务即时核算的管理需求;通过物流企业、组织间交易关系设置,充分实现物流企业间交易的结算,帮助物流供应链企业正确考核不同组织的经营绩效(参见图1)。

这种云服务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业务量大且集中。实现所有硬件资源与应用体系统一部署、统一管理、业务和it解耦,提升物流价值链管理能力;it运维变得简单。物流产业管理人员可以从云计算平台监控大量信息,无需像以前那样逐个检查,同时以前的很多人工操作也可以让云商务管理平台自动处理,提升it运维效率;基于云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供各类用户随时随地享受社会服务资源,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作为云商务的信息枢纽,全面提升物流产业链的效能。

四、实施云商务系统物流管理的关键问

1.建立云商务系统管理思想

云商务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管理部署架构,具备更灵活、闻效的商业服务方式。云商务系统整体规划物流产业,设计系统,并协调物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和功能模块,改变业务交接方法和响应效率,便利信息查询和共享,各个环节都可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还能保护商业信息的安全性。

2.科学规划物流业务流程

云商务系统的物流管理理念集成与优化了物流产业资源,整合了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数据库、企业管理、物流仓储、配送、运输、物流服务等物流资源,这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具备能够安全管理、高可用性、弹性计算、性能管理的云商务计算架构,才能够达到云商务系统预期的目的。

3.各类型层的人才培养

实施物流管理的云商务系统,需要用户维护、配送、仓储、运输单据、财务及其他环节的决策人员、部门主管、业务员等的共同参与,这些人员都要重新认识物流产业链的业务流程组合,适应云商务管理模式。对原有物流行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云商务技术中it人才的引进与配合,培养各个云商务物流管理层次人才梯队。

五、结束语

物流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物流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多元化、分工化和效率化,要求物流行业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市场需求,增强物流服务的柔性和精确度。随着云商务技术和无线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物流管理系统实施云商务管理,是结合物流行业特点的可行方案,它具备功能强大、柔性好、响应迅速的特点。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篇10

关键词:eRp;固定资产;电网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73-01

电网是在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电网企业主要负责我国电能的输送和分配,它有电业局、变电所、配电所和线路所等下属单位。电网企业的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比重很大,属于资产密集型行业。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变电设备、输电设备、配电设备、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电子设备、一般工具、房屋及建筑物等。

对电网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是其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其正常经营和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岳阳电业局于2010年开始将eRp管理软件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eRp系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固定资产管理得到的进一步的加强的同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eRp的概述及在电网企业的应用

eRp是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提出了这个概念。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eRp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

2010年起,YY电业局开始实施eRp项目,通过eRp管理软件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在eRp系统中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项目转资及后续技术改造,大型修理、报废进行管理。实施eRp项目以后,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使得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会计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职能,使财务人员从大量的算账、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eRp环境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1)eRp环境下,要求各部门共同参与,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未实施eRp前,虽然企业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但由于技术手段不够,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偏低。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与价值管理部门分开,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以及所涉及的管理的意义、范围、管理责任、要求等概念模糊,因此导致固定资产各相关业务衔接无序。eRp实施后,要求依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备实物与资产价值的联动;对什么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支出,生技部门和财务部门要求有统一的标准,要求资金支出据实在eRp系统中做账。

(2)eRp环境下,要求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前移。

实施eRp后,在基建阶段的物资管理过程中,就需确立的设备编码体系,在eRp系统中建立设备台帐信息库,设备的基本技术参数、原始采购信息应在台账信息库中进行维护,为竣工投产后的设备转固打下基础,在设备转固后的后续维护过程当中,相应的数据也需维护,通过设备与资产价值的联动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项目竣工投产阶段、应在财务决算完成后,由局级领导牵头立即成立以财务、工程技术人员、基建工程人员为主的办理资产转固工作小组,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厂最初的帐、卡、物相一致的固定资产台帐,继而建立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3)eRp环境下,要求在建工程、购入资产的转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时准确入帐。

实施eRp后,若不能及时在系统中进行账务处理,基建项目已发生的成本则不能如实反应;成本不足的无法在eRp中办理竣工转固;账实不符将使eRp软件无用武之地。这也要求业务人员,会计人员有着责任心和相应的技术。

例如,如果属于a项目的成本被记入B项目,eRp系统的预算严格限制将使得B项目的实际成本发生无法入帐,造成业务瘫痪,又如随设备提供的专用工器具(如汽机专用检修工器具、电气热控调试专用仪器仪表等),若属于随设备赠送的,其价值已计入设备内的,应在财务竣工决算转固上没有列入而不应维护价格,确保固定资产形成时的原始资料和现场设备形成对应。

3eRp系统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3.1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现有制度

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设备部门、生计部门、基建部门、技改部门、财务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应以制定完善的eRp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有的制度必须不断的完善和修改,以适应管理的需要。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购置、验收、保养和维修、折旧、盘点、报废与清理等。

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电网企业应根据企业完善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3.2搞好资产清理和清查工作,依托业务部门,完善基础数据

电网企业必须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业务部门在业务发生时就需在eRp系统中及时进行处理,每年年末由设备安全处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务、实物和固定资产卡片相核对一致。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还需业务部门要对如实的在系统中维护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电网企业要完善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固定资产账、固定资产卡片账、设备台账。固定资产专责与设备专责之间的职责与权限要分清楚。

3.3在eRp的基础上规范会计工作

eRp处理会计业务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下进行的,只有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正确的固定资产信息才能在eRp系统中得以体现。

在用户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管理应配备有工作责任心,懂业务、会eRp操作,会讲肯干的专职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eRp方面的培训,使得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技能,未经操作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同时,对eRp系统的管理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对eRp系统操作人员的账号、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规范。

此外,应将人员的流动与资产的流动关联起来,在人员发生流动时,必须由资产交接双方、人员原所在部门、电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等相关方签证,才能使流动人员得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