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7:02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1

关键词:民俗;节日;中国传统文化;城市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我们继承了祖先的智慧。而那些古老的习俗可以说是祖辈们的生活经验,直到今天演变成为我们口中的民俗,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的集中表现的一种方式。沿袭至今,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我国城市文化的影响下更加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了。

说说咱们中国的传统民俗吧。从文化人的角度来看,我们中国最优雅的民俗莫过于各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书法、号称国画的水墨画、各年代的手工艺品,陶瓷古董等。从民间艺术来看,老百姓们更注重各种节日,民间的手工艺作品,许多有趣的小玩意儿,甚至还有许多迷信的传说。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民俗特色,中华的传统民俗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包罗万象,广泛之极,看起来还很有点千秋万代的趋势。既然如此,那就重点来分析一下城市文化带给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哪些变化吧。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年要过许多节日,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些节日么?而我们过这些节日又有何意义所在呢?许多节日会有不同的民俗特点和特定的规则和道具,这些东西在如今的城市文化下与传统的民俗习惯有何不同呢?

别急,咱就从我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开始说起。这个节日没有任何质疑,这么多年来地位一直很稳定,那就是我们的春节,也叫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经过岁月的沉淀,春节有了其特有的灵魂和意义,每到这天全国各民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愫。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也是最传统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家人要团圆,最大的特色就是包饺子,还要放鞭炮驱邪赶走霉运,晚上挂起大红灯笼,保护家里不被鬼怪侵扰,当然,在现代化的今天还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这些流传下来的习俗无处不透出中国人对生活的热情态度。

每到春节期间,人们就会大量购买年货,这一习俗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前年三十那一天晚上街上几乎看不到人,都回家过年吃团圆饭,如今许多人为了免去麻烦,会全家在饭店吃年夜饭。在现代化的城市文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改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现在国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清明节,老百姓也俗称鬼节,是我国及其重要的节日。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专门祭祀祖先的节日,并已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那一天传统活动为扫墓。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这个节日并不同于春节的欢庆,也不同于其他节日的热闹,在这一天人们只为悼念,思念逝去的亲人,沉淀内心的怀念,按照习俗将食物酒水、漂亮的花草放于亲人的墓前,还会烧纸钱,叩首拜祭,即便他们已经离去,活着的人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对逝去的亲人的关怀。时至今日,清明节仍然备受重视,这一天承载了所有中国人对亲情的眷恋,对逝者的敬意,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节日,深沉而又绵长。

清明节发展到今天,比之传统更多的不同表现在人们对墓地的要求重视了很多。在现代化城市文化的背景下,人们注重住房问题,房价飞涨,由此连带阴宅也价格飙升,许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一个高档墓地。这是当世的文化理念所致,迎合了当今人们的思维模式,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建设。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是春华秋实,一年四季收获的季节。届时家家都怀着丰收的喜悦,置办佳肴美酒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据说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而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月饼早就逐渐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食品,在这样特定的日子里成为了赠送亲友的最有意义的礼物,这也就成就了月饼作为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如今,每到中秋节期间,月饼的价格会高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因为这样的价格并不是月饼本身的价值,更多的是作为礼品本身的意义。

通过这些节日能够看出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亲友的深情,从古至今,我们就是这样一个谦和有礼、热情厚爱的民族。从节日便能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我们在打量一个城市的时候往往以其自身文化的魅力来作为品评对象。在漫长的时光中,人们可能会忘记许多事物本身的意义,而根据当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赋予它们新的涵义。如今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筱新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2]赵红、祁斌著.《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9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2

关键词:新俗节日;传统;面食节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76-01

俗语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2009年9月13日到20日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在太原迎泽公园举行。此次面食节将向人们集中展示丰富多彩的面食种类和各种制作工艺。山西面食节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年,它作为一种新俗文化节日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它和传统的民俗节日又是有区别的。

一、新俗文化节日

新俗文化节日是相对于传统的民俗节日而言的。传统的民俗节日指的是在民间长久传承下来的节日,不同的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因素而稍有不同,主要是围绕农业活动为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化建设的完善,有很大一批人开始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从事其他的行业,这部分人在闲暇时就开始寻找新的休闲方式,同时西方的节日进入中国,于是新俗文化节日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二、新俗文化节日的特点

山西的面食节是新俗文化节日的一种,它于2004年开始举办,至今五年,每年九月份举办,为期一周,在这一周内集中展示了各国面食特色,山西面食技艺。

由此可见新俗文化节日与传统民俗节日相比它的特点有:1、年轻的节日。传统的民俗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新俗节日则是开始时间晚,多数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形成的。2、商业目的。传统的民俗节日多为农业祭祀祈福,而新俗节日多有商业目的。3、地方性特色。传统的民俗节日虽各地的时间不同,但是其内容却又相似性,而新俗节日都是地方举办的地域性强的节日。

三、新俗文化节日的影响

新俗文化节日的产生是和时代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首先,新俗文化节日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便于交流。现在很多人已经走出农村来到城市,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和他们开始疏远,原先的传统民俗节日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休闲需要,这时他们寻找到了新的节日,放松娱乐。

其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什么节日,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必然会购买一些附带产品。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多,旅游业也会得到发展。在新俗节日上,商家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产品,游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一些具有特色的东西留念。

再次,增加地方自豪感和自尊心。民族有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作为地区的人民也会有这种地域感情。新俗文化节日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新俗文化节日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不可避免的它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节日过多,目不暇接。如果每个节都去就没有过节的意义。而且节日有时难免会重复。如果都去就会浪费时间。很多节日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并不具有节日的特点。

其次,对传统节日具有一定的冲击。新俗节日过多使人们具有了节日疲劳。面对传统节日时有打不起精神或觉得没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长期如此容易使传统的民俗节日失去其特定的意义。

再次,相对于地方自尊心和自豪感,这种感情容易带有地域的局限性,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

就以山西面食节为例,2009年山西面食节举办的过程中,大家作为山西人为举办这么有一种展现自己地方风格的节日而由衷的高兴。同时外国友人和其他地方民众的参加又给山西带来了经济效应。在节日后,山西面食的美名将为更多的人所知道。这在另外一方面增加了山西的知名度,为山西的旅游业打好了基础。但是作为一种新俗文化节日,山西面食节是不成熟的。在节日中,有许多商家为了获得利益,与面食节的一些活动结合,就如在比赛中的奖品多为一些商家提供的代金券。

四、对策

(一)政府加强引导,同时积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现代的新俗文化节日之所以越来越多是因为政府的支持。但是政府部门应该严格把关,对于以商业为目的的新俗节日应该持严格的态度。

(二)群众要增强辨识能力和专业人才的进入。新俗文化节日作为一种新的事项,它还是不成熟的,难免会有一些商家专空子,因此我们要有辨识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增加知识。同时我们自身也要多参加一些活动,增强见识,以免上当。

山西面食节作为新俗节日的一种是不成熟的,但是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展示山西面食的特色,让世界认识山西,让山西面食走向世界。同样,面对新俗文化节日要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也不可任其发展。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3

【关键词】湘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契合

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有30多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民族分布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理人文环境。湘西州实施旅游扶贫开发以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与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相结合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湘西典型化的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的融合,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对构建和谐湘西,和谐旅游,打造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湘西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是利用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利用旅游业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这一途径的有效实施可以使民俗体育文化发挥其文化的社会功能,使旅游业在维系社会的良性运转中起到一定的文化传承作用。

1依托特色旅游景点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开发湘西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最好依托湘西现有景点和现有旅游线路。湘西省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精心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依托湘西这些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开发当地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可以避免交通上的不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方便地被游客看到,不仅可以使这些项目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宣传,也可以使景点活跃起来,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欣赏到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甚至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享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乐趣,达到娱乐旅游的目的。

1.1依托有名景点移植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目前在湘西著名景点开发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的很少。以乾州古城为例。乾州古城具有4200多年历史,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国家aaaa级景区,古城内有建一个“巫傩堂”专门用于表演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每天都进行数场表演。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也包括民俗体育活动)移植到乾州古城里,让游客领略到湘西民俗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很受游客欢迎。如果在多一些游客参与的或等效果会比现在好数倍。而湘西其他很多住著名景点都没有这样做。

同理,湘西的其他旅游景点也可以效仿这一做法。在湘西其他著名景点开发民俗体育旅游项目也会为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使各旅游景点活起来。

1.2依托特色村寨就地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

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开发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最佳地,这些著名景点中很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些地方可以就地直接开发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人们在享受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民族建筑、文化底蕴丰厚的古村落的同时可以观赏、参与当地民俗体育活动,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更深刻地了解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如德夯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峒河上游的德夯大峡谷,2005年12月被国务院评为部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反映和展示湘西苗寨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游客众多。然而,德夯却没有很好的利用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在民俗体育旅游项目。与湘西其他民族村寨一样主要特点还是用各民族的传统建筑和各民族传统生产生活工具来表现其传统文化,虽然有一些民族节日表演,但各民族的节日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没到这些节日,进入民族村,看到的则是各民族的建筑、生活用具和一些旅游的人,民族村寨显得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如果不是个别民族的表演,不看各族村寨门口对该民族的介绍,那么把民族村转下来也感觉对湘西的民族文化并未了解多少,让人有种“湘西民族村不过如此,不值得花这么多门票来看”的感觉。

越是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越要去乡村里去找。笔者到少数民族村落做实地考察,发现在这些村落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可以节约开发成本,另外,可以举办小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让游客们也参与其中,可以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节目,使游客在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让游客在亲自体验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这样做是用一种活灵活现的方式展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会吸引有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湘西民族村寨的名气也会越来越大。这样可以进一步打造当地优势旅游资源,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当地农民致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2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

湘西分为南区、北区两大板块,各个区域有其代表性民族节日体育资源。北区土家族较多,土家族有赶年、元宵节、向王节(六月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舞龙灯、玩狮子、跑竹马、玩蚌壳精和划采莲船等体育活动突出;南区苗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赶秋节,则有舞狮、上刀梯、鼓舞、打猴鼓、荡八人秋千等民俗体育活动。以苗族、土家族为代表的民族节日体育资源比较丰富。

节日体育资源是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浓缩,同时也是向外部世界的游客、媒体集中展示本民族体育精神、形态的一个平台。凡是体育资源产业化成功的地方,几乎都伴随着影响深广的民族节日活动,例如元宵节、四月八、龙舟节(端午节)、赶秋节、百狮会,都是这种以节日为平台,集中力量推广民俗体育,进而在湖南民运会上列为正式参赛项目,并多次获奖,成为宣传少数民族节日和体育的高层次、规范化形象名片。湘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的民俗体育活动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是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在游客、民族节日、客源地、民俗体育资源和这种资源的产业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周期性循环,节日是促成和扩大这种循环的关键环节,而民俗体育资源的产业化会给民族节日和民族体育本身提供持续不断的经济来源。

3培训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湘西民俗体育旅游要成为一项知名旅游产业,应该具备民俗体育资源、资金、人才三点最基本的要素,湘西具备了第一个条件有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资金引入旅游开发公司,主要是民俗体育专业人才。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指具备旅游专业、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少数民族民俗体育专项技能指导能力或表演能力,适宜在旅游景点、宾馆、旅行社和户外运动俱乐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少数民族民俗体育表演、导游、体育旅游技能指导、经营管理、旅游市场开发和旅行社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要成功开发湘(下转第91页)(上接第60页)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为缓解人才奇缺的矛盾,应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练员、表演人员、导游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加强培养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提高竞技、表演水平,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民族体育项目基地,经常性地培训运动员。可以在一些民族中小学校或村寨建立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优势项目训练基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建设,对稳定队伍、保证传承、长期训练、水平提高等具有重要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不仅要懂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要熟知旅游业务,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比对一般旅游人才的培养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更多。

4制定促进民俗体育与旅游“联姻”的政策

湘西州政府应给予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政策上的支持,促进民俗体育和旅游的“联姻”,促进把民俗体育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回归自然,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当代人们的需求变化,界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据统计,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是山水风光,其次是历史文化。湘西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风光秀美,景色怡人,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借助张家界、古城凤凰、猛洞河、桃花源等旅游风景区的自然资源有时选取一些娱乐性、观赏性较强的项目,在旅游区开展富有地方风情的体育活动,既推广民俗体育,又发展边区旅游事业。

在湘西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中多加入湘西民俗体育旅游的元素,创新旅游促销手段,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少数民族民俗体育的旅游开发,促进民俗体育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少数民族传统育旅游和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促进湘西民俗体育旅游和传统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湘西州是个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十分丰富的地区,有着很好的地域优势和发展前景。湘西民俗体育是丰富的体育资源,湘西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利用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发挥其文化的社会功能,在维系社会的良性运转中起到一定的文化传承作用;利用旅游业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得出,湘西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采取以下对策:依托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包括移植开发和就地开发;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培训湘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制定促进民俗体育与旅游“联姻”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刘少英.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吴阳标.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8,6.

[3]李文玉.湘西山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其保护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21-124.

[4]田祖国.湘西民族传统体育调查[m].吉首大学出版社,2003.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4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0]李松洁.春节习俗变迁的社会学解释——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2008(2).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5

【关键词】新疆高校民俗文化课有利条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01-03

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并被称为“人民学”(Volkskunde),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antiquities)或“大众文学”(popularliterature)。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as)首次提出民俗学(folklore)一词,从此之后,这一学科风靡欧洲。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的输入,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讲,民俗学是一门关于传统文化的学问,是关于发生在人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的学问。而民俗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并在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它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逐步形成的并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从新疆各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出发,探讨了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教学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开设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面积构成我国领土的1/6。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资料显示,2012年年底新疆的总人口为2232.7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85.4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2.05%。新疆是自古以来多民族居住,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俗文化作出了贡献。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多元发展是新疆的文化特色,新疆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完全能被高校文化环境所反射。新疆高校是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根据其民族构成特点,在学校构建多元文化环境,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此外,无论是国家教育政策还是国际环境,无论是新疆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

1.政策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要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这关系到人类生存问题”。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某些问题。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新疆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另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让新疆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的口号,让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过有关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来宣传新疆。

2.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新疆不仅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瑰丽的山川、神奇的地貌、丰富的物产、辽阔的草原,而且有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文化、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新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新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有关农耕、游牧、宗教的节日文化、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体育文化、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民间手工艺、民间宗教的麻扎文化等,它们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仅仅以新疆各民族的居住民俗为例,我们可以介绍维吾尔族农民的庭院民宅、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等。虽然都是游牧民族的毡房,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毡房装饰各有区别。要说新疆本身就是个开放的、没有城墙的民俗博物馆一点也不过分。从“节日”上看,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都是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的传统节日,它们凝结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民间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同样能成为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重要成分。加上2000年6月建立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也可发挥教学实验实践场所的功能。

3.丰硕的研究成果

新疆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但直到改革开放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1978年开

――――――――――――――――――――――――――

*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民族文化冲突与适应”(编号:XJeDU010213C01)

始,由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等老一辈教授为新疆大学中文系学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为之后的民俗学学科发展铺平了道路。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在1981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86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俗学概论》。在他们的带领下,民俗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并编写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课程建设趋向成熟。民俗学专业从专业设立初期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有计划地组织采风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自1979年开始便与民间文学课程同步安排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排学生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数民族民俗物品,通过学院师生多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目前存放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民俗和历史文物。2005年,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介绍图书以三种语言出版发行。近年来申请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民间麦西来甫为例”(2005)、“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005)等诸多课题研究为民俗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实例。

4.足够的师资力量

新疆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新疆大学中文系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并从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获得批准,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被聘为首位博导并开始培养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新疆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03年民俗学硕士点获得批准,并根据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与任务设立“民俗文化学”、“新疆民俗文化研究”和“新疆民间文学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目前,毕业于该专业的8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各大中院校成为新疆民俗学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二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在教育内容上更贴近新疆地区高校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利于新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有趣地介绍各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院校区域的文化认同感。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为成为民族地区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尊重该课程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理论课又不是实验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加上选修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

教师讲述民俗文化课程时,不仅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而且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民俗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老师“满堂灌”的状态,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展现生活场景,建立起生活与课堂的链接,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知识。通过观看有关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影片,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民俗的热情。选择影片时,要选比较短、教育性较浓、能展示诸多民俗文化类型的影片。另外,还要注意影片的拍摄效果、娱乐程度和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观看影片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影片的拍摄方法、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影片展示的各种民俗要素,还要把影片内容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一方面将会认识各种民俗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学会怎样鉴赏影视资料。

2.提倡“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专业、民族成分不同,在上课期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当讲述到具体民俗文化时,可以适当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和介绍本民族的相关民俗,充分倾听学生的讲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层意蕴,并在该生讲述过程中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用演唱民歌、临摹民俗图案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和接受民俗文化。如在讲述民族服饰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给大家介绍其了解的相关服饰及其实际意义、价值;在讲述人生礼仪时,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介绍本地区、本民族的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再如,在讲述饮食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主要饮食文化、饮食品种、代表性食物制作方法等,其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香馕、抓饭、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全羊、羊杂碎,哈萨克族的熏肉及马肠、阔兹、奶疙瘩、马,蒙古族的奶酒、烤饼、沙尔阔勒、宝扎,回族的粉汤等。在讲述民间音乐时,还可以让学生表演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这样,学生不仅在娱乐中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开展民俗文化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是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寨、社区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甚至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民俗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教师还可以安排民俗文化相关题目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做成课件并在课堂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教育功能,创造多源文化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持续而又渐进的,能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新疆各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疆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虽然上述传统节日大部分是放假的,但是庆祝活动几乎限于本民族的现象较为普遍。各高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现象还不十分普遍,这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价值未能充分重视有关。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

播、电视台、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新闻媒体把传统节日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节日期间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利用学生餐饮部门,制作各种节日食物,提供给学生“品尝”传统节日的机会。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增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那些未选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各族学生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认识并享受民族民俗文化。

总之,由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影响和各高校普遍忽视民俗文化教学等原因,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退、变化的境地,民俗文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弱。由于对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新疆高校学生中的习俗冲突是日常性的,随处可见的,虽琐碎细小,却在持续地、经常性地侵蚀着民族之间的感情。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应有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突出的主题之一。为此,首先要改变目前民俗文化课程在新疆高校中地位不明确、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明显、教学实践环节缺失的状态,合理利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民族文化,懂得民族习俗。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民俗,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爱疆的热情。新疆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艺术、思想、道德精髓,它们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5]、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明办〔2005〕11号

[6]热依拉・达吾提.新疆民族民俗学的学科建设[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王萍.论关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06(3)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传统节日虽冠以传统之名,其实也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生活与文化现象,传统节日在构建民众生活世界和民族国家文化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自身也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精彩华章。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在经历着从已持续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急剧转变。同时,伴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惠及到普通民众,传统的时空观念和交流方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此为背景,与传统农耕文明关联密切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如何让传统节日面对新时代的民众需求而旧命维新、生生不已,为当今社会有机体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是弘扬节日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

本子课题旨在研究“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我们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近20年来积累的田野调查资料为补充,对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就研究区域而言,主要以鲁中地区潍坊市寒亭区为核心个案,以同属鲁中地区的淄博市淄川区、莱芜市钢城区、潍坊市昌邑市为参照个案,调查城乡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民众的节日心理需求,通过做归因分析,理解传统节日的传承主体、社会语境、政府导向、外来节日影响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节日文化的创新与节日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提供现实依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本课题突出传统节日的当代性,特别关注传统节日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多样化表现、节俗变迁与区域文化认同、节日活动与诸多社会文化范畴之间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针对传统节日在城乡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富有实效的对策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问卷调查为收集研究材料的主要方法,在潍坊市寒亭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的居民,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3份。调查对象中,男性240人,占42.6%,女性323人,占57.4%;未婚的占31.1%,已婚的占68.9%;年龄范围从16岁到67岁不等。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12.1%,高中及中专15.1%,大专及以上72.8%。家庭月收入分布:3000元以内所占比例45.1%,3001—8000元49.2%,8000元以上5.7%。社区居住时间分布:居住0—5年占总数的30.5%,5—10年27.6%,10—20年23.0%,20年以上18.9%。调查对象的职业涉及面较为广泛,有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企业领导或管理者、企业一般员工、个体私营业主、退离休职工、无业/失业人员、农民和学生等。

调查问卷围绕“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设计,共25个题目,包括六个主要问题:1.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2.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评价;3.民众如何过传统节日;4.传统节日法定化的问题;5.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期望;6.民众对外来节日的认知、参与和评价。问卷中共涉及到10个传统节日,即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我们注意根据传统节日的实际情况设计问卷,对于那些节俗活动较为隆重、文化影响较为广泛的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主要调查民众对节日现状的评价和期望;对于那些影响较次的节日,如二月二、七夕节、中元节等,则主要调查民众的认知情况。

本调查问卷主要由徐悌(台北政治大学教授)、马广海(山东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教授)、杨文文(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2010级博士生)设计,发放与回收均由课题组成员完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课题组成员利用SpSS软件(13.0版本)进行统计分折,分析类型主要是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多变量的交叉分析。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民俗学的深度访谈作为重要的补充研究方法。近20年来,依靠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和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民俗学专业师生的群体力量,我们持续对鲁中地区城乡居民的过节状况进行定点式的民俗志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传统节日的现状、传承以及人们对节日的评价与期待等。这些田野调查均在民俗学教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调查员均为民俗学专业的博士生或硕士生。田野调查结束后,先由调查人完整地整理出调查录音资料,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完成分项专题调查报告的写作,最后由课题组负责人完成总体调查报告。由此获得的30余万字田野资料,成为这次由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的良好补充,共同成为本课题的论证基础。

总之,本课题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兼顾的方法。将不同的调查方法相结合,将同一地理区划中的不同社区个案相参照,尽量保证研究资料的准确性和典型性,同时力求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的内容,本课题在以下六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现状

节日认知,是考察节日现状的重要指标。鉴于我国民众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的认知度普遍较高,本课题主要选取了二月二、七夕、中元节这三个影响相对较小的节日,调查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7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许多高校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先后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学界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来。民俗学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利途径之一。教育部1998年底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加强高等学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业余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民俗学课程的开设正符合“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以上要求,可以满足高校素质教育的某些需要。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其中存在大量优秀的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的良风益俗。如爱国爱乡、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中最优秀的成分。高校民俗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广泛的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财富,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要使学生发扬良俗,革除陋俗,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使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因此,高校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民俗学教学正是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革新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民俗学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把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整体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十分必要。

民俗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民俗,掌握民俗,首先必须弄清楚民俗的涵义。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由此可知,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具有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在理解民俗含义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掌握一些民俗事象,自主建构起民俗知识。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作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以传统节日民俗教学为例,笔者在讲解民俗时,先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结构———大致包含起始仪式、净化仪式、竞技仪式、服饰和饮食的展演、祭祀仪式、表演仪式、结束仪式,之后,再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围绕节日结构的几个方面,介绍各自家乡的过节习俗。当然,仅仅满足于了解节日民俗的表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因为“节日生活是以其公共的时间性、空间性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2〕,在此时,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最具个性的文化会借此呈现出来。

以端午节来说,学生皆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事象,但很少知晓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其实“吃粽子”有两层文化意味:一是剥阳释阴,辅替时节。我们知道粽子用菰叶包裹,菰叶阳性,粽子馅原为肉,馅为阴性,取阳包阴之象。剥食粽子,象征着释放阴阳之气,因为从岁时自然伦理上看,端午之时,正值阳气盛级,阴气萌生之时节,此时食粽子不仅品尝了美味,还有扶持时气的积极功效。二是祭祀屈原,喻其忠贞。汉魏以后,粽子身上还附着了追思屈原的传说,由此它也就成了祭祀屈原的纪念物。在屈原故乡,当地人在粽子中包上一枚红枣,以象征屈原的忠贞之心〔3〕。通过解析这种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学生对于端午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了,而能深入到节日文化的核心,其节日文化记忆也因此得以加强。除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民俗的文化价值也不应该忽视,尤其是民俗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功能。还以传统节日为例,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下来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是经过挑选的,也是被处理和加工了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遗留物和象征物。“说它是遗留物,是因为这些被重新挖掘出来的传统节日原本的生存环境已经消失,它们是被当做特殊的文化形式孤立地保存下来的纪念品。

说它是象征物,首先是对于脱离了传统文化之根的现代人而言,这些节日往往代表着一去不可复返的过去和丢失了的传统,其次是对于来自外界的参观者而言,这些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节日就像是一个个展示异文化的橱窗,能够帮助你了解与己不同的另一个世界。”〔4〕当然,除此之外,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它们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演,是社会群体团结和谐的粘合剂,也是展示民众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能的文化舞台,因此,传授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民俗学,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民俗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养成民俗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这个术语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5〕这里所谓的民俗文化自觉意识,就是学生要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有“自知之明”,不仅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还要知道它的内涵特征。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拥有民俗文化自觉能力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情感是基础。民俗文化情感是指对民族民俗文化要有尊重和爱护之情,它是民俗自觉的基础。关于这一点,通过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大学生都很热爱自己的民俗文化。由于文化自觉是个理性的过程,我们对民俗文化不能仅仅停留于情感的维护上,更重要的是要对民俗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能力。这种文化认知,不仅是对行为模式、语言习俗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而且也是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这种文化认知的获得,除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外,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细心观察民俗事象,沉潜深思。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便会大大加强,人文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p#分页标题#e#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8

摘要: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内容包罗万象。一些大的节日几乎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的综合反映。本论文采用(一)比较法(通过比较民众在各个节日的情感表达)(二)案例分析法(以春节为例)(三)文献检索法(通过在民俗网站查找或者在有关报刊上摘抄岁时节日的概念)。

关键词:岁时节日;春节;民众情感

一、岁时节日的民俗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从节期的选择来看,岁时节日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历法发明以后,人们以天气的变化来作为检验历法的标准,不断地完善它。为了更能准确地反映节气的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二十四个变化的位置,划分出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从节俗产生的原因是看,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无论是春节的鞭炮驱傩还是端午节的赛龙舟,都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日习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直接相关。第一是自然崇拜。早期的人类,总是不能把自己和大自然分离开来,并因为无法驾驭它而把所有的自然力都当做一种超凡的神力加以崇拜。《尔雅・释天》:“‘祭星日布’这种原始观念,与大自然的崇拜是分不开的,与后来的中秋赏月,元宵节张灯结彩习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第二是灵魂崇拜。古人相信人死后有灵魂,肉体虽然不存在,灵魂却不消失。灵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变化任何形态,暗中对人保护。家里的长辈死后,能成家中的保护神。七月十五在水边燃放河灯、焚香化纸、设馔施粥,目的是为了防止各种神鬼的侵害,求得保护。上巳日河边洗浴,端午插艾挂蒲、喝雄黄酒,戴香包等习俗都有消灾之意。这些习俗都显出了人们护生的态度。第三是各种节日习俗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古人认为吉凶祸福,必有前兆。日、月、星辰、云、雷等自然现象均被当做征兆对象。

二、岁时节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岁时节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节日的选择与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也人们的生活规律有紧密的关系。春节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闲适。人们祭天敬祖,游玩踏青,赏花灯,感受春天的来临。夏天是一个繁忙的季节,而且这个时候天气炎热,容易生病。所以在端午节时候,情纠葛的传说,民间也有外出看牛郎和织女外出的活动。主要以驱邪避温为主。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们怀着收获的季节,中秋赏月。冬天可以说是一个享受劳动果实的季节,人们酿酒烧肉,整理年货。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节日和农业生产是分不开的。

2.具有浓厚的人情观念和人情味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感情的民族,在现实生活随处可以感受到民众的热情。过春节,人们在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走亲戚。中秋节,一家人在一起赏月,不仅增添节日的氛围,而且也巩固了家族的亲情。我们海南黎族的“三月三”,每逢节日男女在一起载歌载舞。从这些节日中,可以看出岁时节日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一般在春节期间和中秋节前后。“在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象征意义的文化事项,这就形成了传统节日文化自己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特征”。

三、岁时节日与民众情感表达的发展现状

(一)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已经慢慢消失

春节主要是祭祀敬祖、守岁为主。然而,我们却把春节视为一个娱乐的节日。比如在春节期间,很多小孩都喜欢玩鞭炮,大人们则是打牌喝酒。在大城市中,这种情况比较严重。“人们更多地把春节作为假期和消费的代名词,以至于忽略了对岁时节日习俗的继承,如祭祖、春节礼仪等习俗”。随着人们生活遂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过春节还是以吃喝玩乐为主。

(二)春节向现代化发展

我国的传统习俗主要起源于农业社会,主要用于各种祭祀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的速度特别快,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一些岁时文化习俗也随之发生改变。比如,很多年轻人过春节,由于春节期间工作忙,于是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春节的淳朴性正在发生改变,而且这种变化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潮。

四、怎右导民众地传承以及正确表达岁时节日情感

(一)官方要重视传播和传承

节日的传承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政府参与到其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好坏,主要的引导作用还是在政府上。假如政府处理的不好,会引起民众的不重视,而且一些传统文化很难融入到民众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层面,如能积极去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认同和支持传统节日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传统节日的传播与继承便可起到官有效的作用”。

(二)重视岁时节日的研究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不知道传统节日的由来,其中的文化内涵。这给民众对节日文化产生了陌生感,对节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使民众了解节日的由来和发展,而且更增加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研究节日的历史。其次,要提取节日的文化价值,一个事物有重要的价值必然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最后,要参与到岁时节日的调研中,要善于挖掘节日文化的特色。做到更完善地、更全面地,更系统地去保护。

(三)提高民众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人们地积极性比较低是由于节日的宣传不到位。为此,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要利用好大众媒介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从平面媒体到网路媒体,再到多媒体几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和发达,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体特点和性质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只有通过各种媒体特点加强宣传,才能使传统节日文化参透进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使传统节日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各地,众传统节日文化重要性和深刻价值的认识,让世界认识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赵书.清明习俗[J].北京观察杂志,2014,(3).

[2]闫祥岭.礼记・月令-五行学说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沈国威.新尔雅附解题・索引[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1.

[4]余志慧.中国节日[m].合肥:黄山书社,2012.

注释:

[1]沈国威:《新尔雅: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出版社,2011年,第2页。

[2]陈华文:《民俗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

[3]王杰:《谈春节习俗及其现代化演变的文化内涵》,《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第29页。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9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建设;台湾省;传统节庆活动;文化传承;变迁;民俗艺术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每个社会都会发展出特有的节日时间与相应的节日文化,其间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节日内涵,并由此成为人们认识该区域文化的入径。中国节日文化源远流长,虽经岁月流变,节日形貌损益不一,但依然大致保存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台湾地区同属于中国文化原生态,自17世纪以降,以闽南、客家为主体的族群大量渡海来台,繁衍生息,也将传统的中国节日文化带来;1945年随日本战败投降,政府人住台湾省,1949年政府自内战中败退来台,200余万军民随之迁徙,大江南北各地节日风俗亦由这些新移民引入,台湾地区的节日文化样貌,因此更加丰富多元。

节日文化虽然是在民间自然生成与积累的,但也会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革。影响台湾地区节日文化变迁的因素,其一为官方政治的介入:战后以来,政府管理机构对传统节日进行“现代性”的改革,伴随时期(1949-1987)之威权体制,对诸多传统节日进行严格管控与改造;解严以后,官方从刚性的控制改为柔性的介入。而无论刚性或柔性,皆对传统节日造成极大影响。其二为社会变迁: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地区由农业社会快速转型为工商社会,伴随都市化、市场经济、个人主义与自由化的风气,传统节日的节期依旧,但节日文化已大非昔日风貌。本文即以此两个主轴,考察中国台湾地区节日文化变迁。当然,其间新旧常变是交织进行着的。必须说明的是,本文的探讨时间是1945年以降,其原因除了政权鼎革,台湾省脱离日本殖民统治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在台湾得以全面发展外,现代化社会也在这半个多世纪快速形成,对传统的节日文化有更剧烈的冲击与变革,故将1945年之前的节日状况仅作背景式的提示。另外,台湾地区原住民的节日文化不同于汉族,由于篇幅所限,暂非本文探讨之对象。

一、传统社会之时间轴与节日习俗

每个社会群体都会形成其时间轴,以作为个人生活作息的依据,以及社会秩序确立的依据。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大致形成了三种时间轴:一是“日常时间”,主要是民众工作、生产活动的时间,如在农业社会时代,传统中国发展出“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轴,这是一种依据北半球太阳运行而做出的时间制定,用以规范中国农业活动的有效运作。二是“节日时间”,主要是以月亮运行的阴历时间为主,其作用主要在于指导民众休养生息、消费、狂欢等活动,如新年、清明、端午、中秋等。三是“神诞时间”,传统民间社会因对神明的信仰与祭祀所需,发展出重要的神明诞辰日,如民间善书、农历等都制定出一整年的“神诞表”,以供民众参考运用。神诞日之时间特质,兼具祭典的神圣性与狂欢娱乐的世俗性,即使在神诞当日,民众在进行祭祀、斋戒、劝善教化的同时,也会进行游神绕境、看戏、游艺等活动。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这三种时间轴平行发展,形成一套大致稳定的民间社会生活节奏。其间偶有交错者,如佛诞日、中元节即兼具“节日时问”与“神诞时间”,本文将主要以第二类的“节日时间”为对象予以讨论。

中国传统的节日体系萌芽于先秦,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据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所载,当时的节日计有元旦、立春、人日、上元、正月晦、中和节、二社日、寒食、清明、上巳、佛诞日、端午、朝节、三伏节、立秋、七夕、中元、中秋、重九、小春、下元、冬至、腊日、交年节、岁除。现代社会基本上继承了这一节日体系,只有在重要性方面有所差别,大致上以年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大节日最受重视。

17世纪以降,闽、粤移民大量来台,同时将传统的节日时间与文化带来,其节日内涵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仅活动形式有地域性差异而已。我们以最早编修的台湾方志,即康熙三十三年(1694)高拱干纂修的《重修台湾府志》中卷七《风土志:岁时》为例观之,其岁时节日有:元日(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五)、春祈福(二月二日)、清明、洗佛(四月八日)、端午(五月五日)、乞巧(七月七日)、中元、中秋、重九、冬至、送神(腊月廿四日)、岁除,并载:“凡此岁时所载,多漳、泉之人流寓于台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云。”…以此可知,台民的节日体系与大陆,尤其是作为主要移民地的福建漳州、泉州基本上是一致的。

1895年日本殖民台湾省,引进现代西方的时间制度,在为台湾地区民众带来一种崭新的“日常时间”的同时,也将日本“节日时间”引入,如1926年以前每年设有十天的“祝祭日”,1926年起的昭和时代多了一天纪念大正天皇。这些虽为台湾地区民众带来新的时间体验,但除了在1937年至1945年“皇民化运动”期间外,台湾地区民众依然遵循传统“节日时间”作息(即使是“神诞日”亦然),相关的节日活动与文化一如往昔地进行着。1934年日人铃木清一郎出版经典名著《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其中第三篇《岁时祀典》详载了民众的节日时间与活动,除了过节时间承袭旧例,各地纷然并陈的过节活动也蔚然大观。尽管日本展开强力的殖民统治,但民间社会中传统的“节日时间轴”不但没有动摇改变,反倒益发牢固而丰富。铃木清一郎在书中《自序》不禁感慨:日本统治台湾省近40年,在政治、产业、教育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成绩,但有关聘金制度、冠婚葬祭、迎神赛会、年年祭祀等“劣俗陋规”仍待“改善”。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政府统治台湾省,“皇民化运动”期间被压抑已久的传统汉文化重新复苏,台湾民众很快就全面恢复了传统的节日时间与文化活动。但另一方面,与其他近代国家一样,政府管理机构也设立相关的纪念性节日,由此创造出另一类新型的“节日时间”。这类新型节日的最早立法是《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于1954年1月27日由“行政院”订定,以后几经修订至今(参见本文后之《附录》)。这一办法将现行节日分为纪念日、传统节日、一般节日三大类,其中纪念日有11个(如和平纪念日、国庆节、行宪纪念日等),一般节日有9个(如青年节、妇女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有5个(春节、民族扫墓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传统节日除了春节放假三天外,其余均放假一天。另外两类节日也都有选择地放假,故节日不一定是假日。总的说来,节日放假与否会随时代而变化,随政治社会情势而调整,而唯独传统节日不论政府是否有放假的规定,一直在民间社会年复一年地传承着,甚至于发展出新的节俗。

二、官方的角色:从刚性管制到柔性参与

传统社会中,官方对于传统节日虽有局部的控制与规范,但基本上是采取认同与参与的立场。以往的研究者已指出官方或官方代表人物为节日或节俗的创造者,如元宵节的起源与西汉皇帝有关,清明赐新火为唐朝官方所创。自汉代开始已有节日放假之习,官方依循民间时间节奏规定作息。同时,官方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各种节日民俗活动中来,显示出官方对传统节日的参与与认同立场。不过,为了维系政治社会秩序,官方固然对传统节日表示尊重,却也必须加以掌控。如在元宵节期间,百姓点灯赏玩,可称是中国的狂欢节,但明清时期官方其实是扮演着参与者、导演者、监控者的多重角色的。

就整体而言,传统社会中官方与民间在传统节日方面是一种共融性的关系,但这样的关系在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研究者曾指出,西方自启蒙时代以来,所有国家在从事现代化的“系统整合”时,面对早期农业社会特别是与宗教崇拜有关的种种活动,往往视为违逆现性文明的落后文化而进行清理与消除。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传统节日通常被视为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而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往往以告别传统作为诉求,致使传统节日成为被改造或被压制的对象。同时,为使民族国家政权的建立具有正当性,以及凝聚国民集体意志的需要,另行创制一套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的纪念日,藉以打造一种崭新的国民意识。如政府在台湾地区施政期间(特指1987以前的时期),一方面对传统节日进行管控与改造,另一方面则以“国定假日”的强制政策,将政治性以及文化正统性的节日加以制定确立,以强化其政治认同。

在对传统节日的改造上,最明显可见者即是抽离原有的民俗文化脉络,赋予政治性的新貌。以端午节为例,传统上民间社会是为纪念屈原投江,而有包粽子、划龙舟之举。《荆楚岁时记》有载:“五月五日竟渡,俗谓为屈原投泪罗江,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百姓感怀屈原之悲剧人格,而有划龙舟之举,但在台湾省官方的宣传品上,则主要突出屈原“爱国诗人”的形象:“像这样的一位爱国诗人,竟为祖国忧劳而不惜一死,他的人格和精神,真永远值得我们同情和尊敬。”言下之意,是期许民众见贤思齐,以屈原为人格典范,为国家尽心奉献。尽管屈原是端午节期间被民众纪念的中心人物,但并不妨碍官方将当天订为“秋瑾殉国纪念”之期。秋瑾在清末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投入反清革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绍兴起事不久便为清兵所伏,因而殉难。秋瑾殉难日实为农历六月初五,晚于端午节不少时日。官方将端午节当天确定为“秋瑾殉国纪念”日,理由是:“秋瑾于六月初五日殉国,后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于诗人节合并纪念。”事实上,是官方为纪念与秋瑾同时期的众多革命先烈,而寻找与之最接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以资纪念,并由此塑造出“爱国诗人”的一个新典范。

端午节的政治化改造同时也在军队中进行。划龙舟一向是端午节的重头戏,除了民间组织竞技外,军方也会在部队中选拔好手参赛,在这一民间节庆场合达到与民同乐的效果,同时柔性地展现军人的体能与技能。在此意义上,端午竞舟可是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展演舞台。另一方面,军营中也展开“爱国文艺活动”,效法屈原忧国忧民的人格,“我们要秉持这一种纯正高深的荣誉感,和忧国忧民的责任心,来充实我们的革命文艺精神,开展我们的爱国文艺运动,我们要为救国救民而创造,为主义领袖而讴歌,为责任荣誉而写作”。

在诸多传统节日中,被官方政治改造最大的为清明节。台湾地区中汉人的清明节节俗主要是扫墓、培坟、压纸、拾骨等活动,以表达思亲与祖先崇拜之意,唯扫墓时间略有所别而已,如漳州人多在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节”),泉州人在阳历四月五日,客家人则在过完春节新年后的农历正月十六日到清明之间的某一天。早在民国时期,政府定都南京后,就已将四月五日清明节订为“民族扫墓节”,同时举办祭黄帝陵的官方仪式,以示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藉以强化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白1951年起,台湾省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每年清明节都举办黄帝陵遥祭典礼,清明节至此沾染上了浓重的官方色彩。1972年,官方更是订立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放假一天。1975年4月5日蒋中正病逝,又于该年7月2日将“民族扫墓节”订为“蒋公逝世纪念日”。自此每逢这一天,各级政府机关、学校、社团都要举办各种纪念会、赴慈湖谒陵等活动。1977年,“为发扬蒋公忠孝至德”,又规定每年四月为“教孝月”。风气所及,各级机关、军队、学校每逢四月“教孝月”,便有大量相关“孝”之论述,诸如“为国家尽全忠,为民族尽大孝,实为我们中国教忠教孝的极则”,“清明节的活动,当不止于形式上的墓祭家祭……更扩大为国族的精诚团结,推此孝顺之心,凝结为民族感情,达到‘为民族尽大孝’的目的。”官方将传统的孝道观念与对威权领袖、国家的效忠情操加以巧妙结合,传统节日的政治化改造可谓达到极致。

政治化改造下的传统节日往往在政治运动时会得到进一步强化。1967年行政当局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大力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官方所推动的文化政治运动中,传统节日的提倡与弘扬被视为重点,如在1972年“行政当局”宣布“为复兴我国固有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订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放假一天@。许多纪念节日的文章也多所刊载,并加以推广,诸如:“今天我们在复兴基地上,节逢清明,或扫墓拜祖,或遥祭先灵,我们忘不了列祖列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我们更责无旁贷的要挑起历史文化复兴的重担子。唯有在三民主义的文化上去认同我们的民族,去回归我们的文化,去统一我们的国家。”

行政当局在台湾地区进行的长达38年的期间(1949-1987),民众置身于威权统治之下,政府公权力深刻地嵌入民间,乃至传承悠久的传统节日活动亦难免受到深刻的影响。早在宣布前一年的1948年9月,官方便公布《查禁民间不良习俗办法》,以公权力强力干预民间习俗活动,1963年8月更是公告《台湾省改善民间习俗办法》,其中针对中元节及祭祖活动尤为明确。如在农历七月中元节期间,各地举行普度活动的具体日期并不一致,官方在这一公告加以规范:“农历七月普渡统一规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一次。”鉴于中元普度及重要神明庆典,民间均备办丰盛祭品、冥纸予以供祀,该公告对此特别加以限定:“祭品应限用清香、茶果、鲜花,其须用牲祭者,寺庙以猪羊各一头为限,限民共祭,不得以全猪羊作为祭品。”“焚烧冥纸应劝导尽量节省,逐渐废除。”“祭祀祖先应从简约。”同时,该法令规范“各级公教警察人员应以身作则,拒绝应邀参加普渡及祭典宴会”。在威权体制的强力干预下,传统节日及相关祭典活动的规模被大加限制,其中又以中元节为最。

行政当局对传统节日的强势干预,除了威权统治外,还在推进“现代性”的政治体制改革时,将农业社会所遗留的传统节日文化视为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而加以改良、革除。如前所述的“节约拜拜”、“统一祭典”等,均是这一“现代性”思维下的产物,相关例证甚多。时代,主管台湾礼俗事务的省政府民政厅,曾在20世纪80年代指示所属机关台湾省文献会,研议改善“不良习俗”方案,其间曾有研究员制定岁时节俗改进议案,主要包括:1.春节民众赌风盛行,须革除此“陋习”,代之以“正当康乐活动”;2.过节与拜祭活动中烧冥纸颇多浪费,易造成空气污染,宜订出节约祭拜方案,并点名台南天公庙每年燃烧冥纸过多,相对地称许台北市行天宫不烧冥纸、不接受牲礼等节约之举;3.民间放鞭炮之习俗增加噪音、制造脏乱,弊多利少,应予限制,并点名台南盐水在元宵节放“蜂炮”发生伤人之举;4.清明节扫墓祭品宜改用清香、茶、水果、鲜花,以前的公墓因民众重风水而致墓位杂乱无章,宜加强办理公墓公园化;5.部分寺庙普渡及祭典时仍有赛猪公、供祭全猪、竖灯篙、放水灯之“陋习”,应劝导改善;6.寺庙祭典外台戏之申请演出,宜限制为祭典日一天,以免徒增募捐与噪音。

上述的岁时节俗改进议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官方的思维方式:认为传统节日当中的“陋习”是因为浪费、脏乱、噪音,以及伴随而来的、风水、混乱等,其实是认定传统节日中充斥着太多的“落伍”、“迷信”、“低下无知”的成份,这些都是“现代性”国家前进的阻碍,必须加以改良革除。早在1976年起,官方为改善民间习俗,在各乡镇成立有“改善民俗实践会”,推动改善民俗的活动,加上期间时不时地对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干预、取缔,在一定程度限制了传统节日的范围与发展,只不过受制于条件与能力官方无法禁绝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官方的思维定势中一向忽视节日中民间信仰生态。如备受批判与管制的中元节,传统的民间普度时期在农历七月长达一月之久,这是因为:首先,普度是中国传统上极其重视的信仰活动,规模盛大且普遍于各地,所需要的道土、法师、斋公等仪式支持及协力者极多,故平均分散于七月各日,使其普度仪式之人力调度得以从容安排,一旦集中在同一天进行,则仪式支持者疲于奔命,甚至出现主办者寻人不得的困境;其次,民间认为,七月作为鬼月,第一天开鬼门关,最后一天关上,一旦集中于七月十五日办完普度,关上鬼门,何以安置大小诸鬼?鉴于上述种种问题,官方的传统节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滞碍难行,在1987年解严后,官方的政治控制力逐渐松弛,传统节日重现活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降,随着冷战结束,解除,台湾地区政治与社会环境日益自由与开放,政府管理机构从刚性政权转型为柔性政权,对传统节日及民间文化的管理定位由家长型的管制者、改革者转向朋友型的协力者、参与者,改一往张牙舞爪、疾言厉色的姿态一变而为亲和柔软、与民同欢。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变化是政治性从传统节日中的退位,如端午节不再有秋瑾纪念日,屈原不再定性为“爱国”诗人,清明节期间“教孝月”活动不再。更具标志性的是2007年8月30日,官方正式废除“蒋公纪念日”,清明节正式返回传统节日的本来面目。

传统节日原本即有人群团聚、休闲、狂欢的性质,进入现代社会,官方自然会对此加以运用。伴随着本土文化的兴盛,政治舞台上的政党竞争,官方与政治人物会带着空前的热情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不论是主动策划动员还是被动赞助,传统节日无疑是提供其认同本土文化的最佳方式。尤其在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与政治人物参与传统节日活动者已不胜枚举。如2010年七夕,新竹市便举办“爱在九九·幸福久久”活动,晚间在南寮地中海举办“爱在九九·幸福久久”七夕情人节晚会,邀请知名乐团“omG乐团”演唱摇滚情歌、菲扬飞扬舞蹈团的表演“天河喜鹊七夕情”、婚纱走秀表演等,新竹市外籍配偶关怀协会的“异国服装秀”、“性感肚皮舞”等。特别是,每逢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各地方政府皆积极策划各式庆祝、展演活动,这在近年来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惯例。单以2010年中秋节为例,各级政府主办的“中秋节”活动主要有:

由上表约略可知,官方所策划的中秋节活动,兼具传统与现代色彩。传统的中秋活动有赏月、祭月、喝茶等,但更多的是歌舞表演的大量出现,使得与民同乐的热闹气氛更甚于前。另外,也有结合环保提倡、外劳关怀、生态意识等主题,藉以显示官方呼应现代社会的新价值。官方这种与民同乐、柔性参与的方式,一般而言是受到民众欢迎的。

饶有趣味的是,过去被官方批判最严厉的“中元节”的命运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迷信、落后的陋俗现象变身成形式各异的民俗文化盛会。其中最富盛名者为基隆中元节普渡,这一起源于咸丰年间、由地方大姓所主办、有着长达150年传统的民间祭典,解严后不久便由基隆市主办、民间协办,以“鸡笼(基隆)中元祭”的名义隆重举行。新时期的中元节,除了传统的老大公庙开龛门、各姓氏迎斗灯游行、放水灯、送孤等传统活动以外,还有中外的演艺团体表演,往往是从月初一路欢闹到月底。至今基隆中元祭,不但已成为台湾地区最盛大的中元节民俗活动,更被官方定为重点节庆观光活动,配合国际宣传,广邀国内外观光客前来参观游玩。1992年台北县别出新意,与民问团体合作推出“中元普渡宗教艺术节”,期间邀请醒狮团、八家将、车鼓阵等举行“阵头比赛”,号召许多艺术工作者参与制作水灯和创作装置艺术等,这种将现代艺术元素融入传统节日祭典的模式颇具艺术效果。正如中元所祀之鬼,从黑暗之渊如今步向艺术舞台之顶,中元节也从时期的备受压制禁抑,到今日艳光四射,被视为本土文化之瑰宝。两相对照,天上人间。

三、社会变迁下的节日新貌

中国台湾地区传统节日的变化,除了来自行政官方势力的介入干预外,急剧的社会变迁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的解严,工商业社会的逐渐成熟,加上消费意识的形成,以及个人主义风尚的兴起,使得台湾社会日益呈开放趋势,影响所及,传统节日也趋向于都市化、商品化、观光化。以春节为例,由期待、禁忌、时间转换所构成的传统年节文化氛围已日益淡漠,除夕守岁者寥寥无几,以前的登门拜年习俗已为电话、手机短信所代替,平时的丰衣足食也使得传统年节所特别讲究的新衣饱食成为多余,年假期间更多的是出门旅游、联合购物、居家看电视,或干脆出国旅游。“年味越来越淡”是当代人们共同的感觉。

这其中,商家的积极运作尤其值得注意。在传统社会中,民众在过节时要亲手制作食物、礼品,以供自家节日之需或馈赠亲友联系情感,但在日益都市化的工商社会,大多数人很少有余暇作类似准备,但又要追求传统的“节味”,无形中就成为一大商机,于是商人纷纷于过年前推出年夜饭,在端午节推出粽子,中秋节有月饼,以及各式礼品……形式多样,包装精巧美观,还可以通过网络订购、送货上门等服务。于是传统的年节物品,从个性化转为均质化,标准化取代了差异性,商业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异常便捷,却也因此支配了人们节日的物品选择,甚至营造出新的节日物品与文化。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中秋节的烤肉活动,它的兴起不过20年间,竟迅速成为台湾地区最流行的中秋新民俗,遍行南北城乡。它最初源自于一家酱油业者,强力播放一则烤肉酱的广告,引起第二家、第三家酱料公司的跟风,大力炒作中秋节就应烤肉吃的概念,同时许多酒店都在中秋节期间举办大型烤肉活动,久之竟成流行。又如七夕节传统上并没有相应的节令食品,有商人仿效西洋的情人节,在七夕期间推出巧克力礼盒,也逐渐形成了节期热卖的风潮。总之,商业伴随着广告产生强大威力,不仅为传统节日提供所需物品,更进一步创造了新型的节日文化。

身处现代化的台湾工商业社会,工作、家务的紧张劳顿已成常态,于是休闲观光的服务业应运而生,观光甚至成为官方与民间共同倡导的重要产业,一时间蔚为风气。以此为背景,传统节日原本具有的休闲特质,此时堂而皇之地与观光活动相结合,或扩大原有节日活动之规模,或加以转化创造另成新貌。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元宵节,每逢节期,不论官方民间都举办各种灯节活动。如台北市近年来每年都在中正纪念堂举办大规模花灯展演活动,南部高雄的佛光山也例行举办春节平安灯法会。同时各地在元宵节活动竞相举办活动,以致近年有“北天灯、南蜂炮、东寒单”之说,即台北县平溪乡的放天灯、台南县盐水镇的放蜂炮、台东市的炸寒单鼎足而立,每一活动都能吸引数十万人的参与,届时人潮汹涌,摊贩云集,全台湾几乎陷于集体庆典之中,元宵节俨然成为台湾的观光表演。其实,中元节的观光化发展也不在元宵节之下,前面所提及的“鸡笼(基隆)中元祭”,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台湾地区最盛大的中元节民俗活动,被行政管理机构选定为重点节庆观光活动,届时配合国际宣传,广邀国内外观光客前来参观游玩。另外,宜兰县头城镇与屏东县恒春镇的“中元抢孤”活动,以其惊险刺激、充满火爆动作的竞争,具有高度的观赏娱乐价值,在地方人士的大力宣传与官方支助下,也成为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民俗观光盛会。

各地传统节日的规模近年来所以能够日益扩大,还与乡土记忆的普遍苏醒有关。台湾地区在威权时代饱受压抑的乡土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以释放,人们将当地最富特色的文化加以提倡,重新呼唤失落已久的集体记忆,甚至进行乡土文化的再诠释与再创造。宜兰头城之中元抢孤活动其实已经中断40余年之久,而在1991年“开兰一九五(周年)”活动中得以再现,隆重纪念开垦此地的英雄人物吴沙及众多先民的贡献。台北平溪放天灯的习俗,据说是因为清朝道光年间这一带山村盗贼出没,村民收成后遁入山区,直至元宵确定安全后,点灯以示乡人,故天灯又名“平安灯”,这一历史传说显然会强化当地人热爱家乡、祈福求平安的集体记忆。台北市士林洲美里的“龙舟文化祭”,以其全台唯一奉祀的“屈原宫”而著名,其端午划龙舟活动经过地方精英人士的强化宣传,并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相较各地更具象征性。

地方民众藉传统节日强化乡土记忆,乃至推进社区改造,往往能达到一定效果,至少在“节日品牌”的巩固与宣传上收效明显,使得地方知名度得以大大提升。但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品牌”,其实有许多是历史断裂后的因缘误接。以台东元宵节“炸寒单’’为例,在日本殖民台湾之初期,新竹、基隆、台北艋胛、大稻埕一带均流行元宵节“炸玄坛(寒单)”之习俗,用以逐疫或驱逐火灾,后来随着官方的禁抑而消亡,近年来只有台东将这一失落已久的“民俗记忆”予以恢复,随着其知名度的日渐提升,台东便被很多人误认为“炸寒单”之原发地。还有中元节的“抢孤”活动,本是台湾各地普遍存在的节俗仪式,后来官方以其危险性、影响社会秩序为由加以取缔,民俗传统以致中断,近年因来头城、恒春率先恢复了“抢孤”活动并加以宣扬,“抢孤”便因此成为南北两镇的“节日品牌”。

四、省思与建言

中国台湾地区除原住民外,大多数移民来自大陆,也因之将中国文化加以承继发展,至今已有300余年。现在看来,传统节日的节期仍与过去相同,但经过不同时期的官方干预,加上社会变迁,使原有的节俗内容多有损益,同时又有新创,新旧夹陈其问。近20年来,观光化、消费化、都市化已成为台湾地区传统节日的发展趋势,再加上官方与民间的共同运作,节日活动规模益发盛大,节日文化日益丰富多元。综观战后传统节日的历史发展,我们姑将如下两个方面的省思和建言作为本文结语。

(一)官方的角色

从威权时代的强制干预、改造,到解严后的策划助推,官方角色经历了由刚性到柔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足以证明原先刚性干预政策的失效,尽管传统节日曾一时退让,而一旦政治威势去除便迅疾恢复,亦如船过水无痕,因此过往的刚性干预政策势将难返。不过,当前相关的管制措施仍有松绑的必要,例如在传统节日假期的弹性调整方面。传统节日原本来自民间,而民间的族群、社群乃是多元复杂之构成,其相应节日亦具有传统性,可依其不同族群、社群之传统节日所需而准其弹性放假,如佛诞节、圣诞节可依宗教不同而放假,原住民也可依其部落节庆祭典而自定假期。

其次,目前官方柔性介入传统节日的策划活动是否适度?在民主化与本土化已成主流价值的当代社会,官方向民俗认同、与民同乐似乎社会皆大欢喜的局面,但其间问题也不少,如竞相安排歌舞表演,使得节日文化浅薄化;过度为观光而打造,制造短期的喧闹欢庆,而节日过后一切如昔,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过于丁具化。更重要的是,地方响应政府的文化政策、接受政府经费补助而举办活动,这样的民俗活动究竟是属于官方还是民间?研究者曾针对头城抢孤活动指出,经由官民合作,原有的社曲仪式意义消亡殆尽,而蜕变为单纯的民俗体育竞技活动。须知。传统节日即来自于民间,一旦官方以经费补助等资源为诱饵,吸引其贴近政治,传统节日便被抽离了民间社会土壤,而徒留其形式空壳,出现自我异化之危机。因此,官方能否愿意避免短线式的介入,退居幕后,让传统节日真正回归民间,形成自主性的创造发展,是值得反思的一点。

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篇10

【关键词】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我们国家现阶段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时期。中国传统节日作为由古至今的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其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形成和平相处、团结共进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起着粘合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节日推进了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文化和维护着国家的文化安全。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纷繁复杂的,笔者就此归结为以下五种主要功能。

一、政治导向功能

传统节日的政治导向功能是强化传统节日中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内容,遏制不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内容发展,使其内容达到与阶级利益形成一致,从而引导人们正确的政治观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形成。

其一,传统节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沦陷的阵地,应当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进行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最终实现政治目的和任务,这是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政治功能。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与阶级利益息息相关,传统节日不同时期所具有的节日文化与形式都反应了其时的统治阶级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如汉代,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时期,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制定并完善了节气与历法,许多节日在这个时期被确定并流传下来,是用以彰显其时代政通人和,经济强大为目的的政治手段;至唐代,唐代经过贞观之治之后,国家进入昌盛期,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此时的节日渐渐转为娱乐礼仪型,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此时节日的发展达到了其彰显国力,宣扬封建社会繁荣景象的政治目的;至现代,春节所弘扬的家人团聚也十分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中秋节所寄予的祖国统一的夙愿、端午节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都具有强烈的政治立场和意义。

其二,在正确的政治导向下通过传统节日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传统中有大量的美是值得我们欣赏的,传统节日有着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和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有了深沉的文化积淀。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关于节日的名篇佳作。如:诗词杜牧的《清明》、李清照的《醉花阴》、鲁迅的《祭书神文》,刘天华的二胡名曲《良宵》等等。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过节,也可以通过比较人们在节日中的行为,发现美,欣赏生活。传统节日很好的抓住了那些在生活中可以表现美、提升美,塑造美的核心元素。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着民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传统节日的文化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和民间娱乐、社交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文化事项,同时它还蕴含着哲学思想、科学技术、、道德理念等许多内容。其二,传统节日的习俗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审美情趣。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传统节日习俗,其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在审美情趣上也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性。其三,传统节日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促进民众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培育。中国传统节日的休闲娱乐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可以消除工作的疲劳,使人身心的放松、精神愉快,进而激发人的潜能、情感、心智、能力的培养,使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的逐渐形成。

二、继承传统功能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许多优良传统的民族。这些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标记,是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其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与优良传统的价值取向有诸多一致的地方。有的学者认为中国需要全面的西化,弘扬理性。但也有的学者看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看到在现当代仍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全面的西化或者全面的推重儒家的文化,都是不合适的。结合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实际,我国的文化也必须要走自己的路,那就是兼顾中西,谋求和谐。大力发展并利用传统节日做为媒介,从而达到的继承优良传统的目的不仅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长远的文化建设发展目标。

其二,传统节日的形式反映了一种健康的、乐观的精神追求,这种形式本身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在历史演变中,多个民族的节日风俗通过互相影响、糅合,加强了各民族的认同感,并较好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特质,如勤劳勤奋、坚毅勇敢、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团结奋进等等。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等节日和与之相对应的团年、守岁、舞龙、元宵灯会、踏青扫墓、赛龙舟、乞巧、赏月、登高、喝腊八粥等节日的习俗都可以很好的反映这一种健康的、乐观的精神追求。

三、行为规范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行为规范,只是相应的行为标准,属于道德范畴。其需要解决的是应该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很多人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其中不乏切实可行的提议。笔者认为,通过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有效的达到规范日常行为的功能,原因基于以下几点分析。

其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影响人们行为的规范化。导致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异,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加上人的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正常发展,人的正常发展,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的,不能够进行“”,而需要根据状况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因此人的行为也就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恣意妄行。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人群及各个行业中的影响,使得其近年都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行为规范。我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数千年的民族优秀文化,其所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形成和平团结的人文环境和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行为规范的作用。

其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道德的实践载体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有国家暴力机关强制实施,道德只能靠舆论的监督,而舆论的监督是一种被动性的监管形式。道德水平根本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水平。通过一些传统的节日,可以让人在被动的情况下,再次成为被监督的对象,通过进行相应的道德实践,不断的感受到实践道德的价值,从而追求道德。从这一点上看,弘扬传统节日是可以间接的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功能。

四、道德养成功能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为了生存,不断与自然环境、凶猛的野兽搏斗,正是这样的环境和搏斗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一直激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正蕴含着这样的传统文化,并在引导民族道德养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其一,充分认识利用传统节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性、群众性等特点和其含有的文化内涵,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并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时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壮大。那么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广泛深入地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活动,可以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养成教育资源,我们应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思想道德内涵,使得道德养成教育的实现。如,春节,要在普天同庆、举国欢乐的氛围中,把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的社会旋律融进去;端午节,要在人们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时,把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的倡议融进去等等。每一个传统节日和纪念日都有不同的主题,对道德养成教育而言需要加以利用,要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进去,引导青少年始终牢记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流血牺牲的艰辛创业历史,永葆振兴中华的进取精神,从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使得青少年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

五、隐性教育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由古至今,由于古代封建社会统治的条件局限,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多或者说能受到教育的人并不普及,那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极少数的人们可通过少量的文献、诗词得到了解,然而绝大多数人们是通过生活中得以了解传统节日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内容,这样的传承是一代一代人们,手把手、年复年得以保留、传播和继承下来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隐性教育的过程,千百年未变。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隐性教育的绝好契机和平台。

其一,充分传挖掘出统节日中能够对教育群众起到作用的文化内涵。自古,无论是君臣、夫妇、父子和朋友之间的和谐、和气、和为贵等等都蕴含于传统节日文化之中成为其核心内涵,追求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忍为上”、“贵和尚中”;再有“中庸”“仁”“礼”等伦理表达其人际交往中注重的妥协和宽容等等,这些在传统节日之中都能找得到历史的佐证。

其二,传播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礼和俗,正是在进行民族的隐形教育。数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各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一个礼俗社会。俗即生活行为,具有多样性、自发性和随意性;礼即规章制度,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和稳定性。古代中国社会,精英思想指导下,通过精英文化将礼化为俗推向民众进行民风的教化,以制度、教育形成力量影响生活习俗,使世俗生活理性化,从而达到礼治统治。礼俗社会形成的主渠道之一便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礼俗在其发展中使得有些礼仪成为风俗,而有些风俗上升为礼仪。礼仪随风土人情转化为风俗,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使得礼俗渗透整合、相互依存。中国礼俗社会以礼为主导,以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秩序的管理和统治,并以礼仪之邦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理想。

参考文献:

[1]杨文峰.重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功能[J].政工学刊,2009(3).

[2]饶武元、黎欠水.论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J].江西教育科研,2007,(5).

[3]周志辉.利用节庆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