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教育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4:20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1

一、分析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现状

为使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水平得以有效提升,?w育教师需秉持事实其实精神,着眼实际分析本地足球教育实况,深度解析本地区足球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顺应新课改浪潮,思考有效提高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方略势在必行。

1.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存在缺失教学场地消极现象。在当今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大背景下,农村地区土地除用于耕地及当地居民基本生活外,均用于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机构、垃圾回收站不断建设,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在农村建设发展大背景下,可用于高中足球教育使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缺失规范足球运动场地,已然成为制约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良性发展的内因之一。

2.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现象。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农村地区高中体育教师存在沿用口传心授式教学方法消极现象,通常情况下,在教授学生足球运动技巧时,会先示范一遍动作,而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继而落实足球运动技巧教授目标,这种足球教育方法,无法激发学生自主运动积极性,在足球运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师生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影响足球教育水平提升成效。

二、分析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水平的对策

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可知,高中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足球教育重要性认知,农村缺乏足球运动场地,教师沿用传统体育教育方法,已然成为影响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1.充实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师资力量。农村地区缺乏足球专业教师,足球教育缺乏体系性,仅有的体育教师足球运动专业性较差,影响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事业长远稳健发展。基于此,农村地区高中院校应通过扩展招聘路径,扩充体育教师队伍,提升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师资力量。例如,农村地区高中院校可与知名体育院校合作,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平台,引导在校实习体育专业学生,协助在职体育教师,结合本校学生足球运动相关知识掌握实况,展开足球运动专项教育,引导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为提升农村地区足球教育水平夯实人才基石。除吸引体育专业高校毕业生来校实习,留校任教外,学校应注重足球教育,给体育教师足够的课时,有效落实足球教育规划,为引导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足球运动技能,掌握足球运动相关知识,学校应针对足球教育,创设教学实践激励机制,鼓励在职体育教师积极投身于足球教育创新实践过程中,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累积足球教育经验,逐渐完善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体系,使农村地区在足球运动教育资源匮乏前提下,可高效展开足球教育,在有效落实足球教育目标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锻造强健体魄目的,凸显“校园足球”体育运动项目实践价值[3]。

2.解决农村地区足球运动场地不足且不规范的问题。农村地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极具紧缺,为使农村地区高中足球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攻克足球运动场地不规范且不充裕难题,推动“校园足球”运动项目有效落实,农村地区发展建设规划需统筹全局,为高中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留有一席之地,为农村地区高中体育教育助力。例如,农村地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可将供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如公园等大型室外活动场地,以足球运动场地标准进行规划,实现“一地多用”,在高中足球教育需求时,该室外活动场地就是学生们的足球场,在平时该场地就是农村当地居民跳广场舞、聚会、休闲娱乐重要场所,深度发掘活动场地灵活应用无限可能性,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利用。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强盛兴衰有着决定性作用。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是我国教育长期的口号和长远的目标。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不雄厚,这必然会影响教育的发展。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农村人口的比例大也会对教育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因此农村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行农村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我国现行农村教育有很多积极的因素正激励着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1、调查概述

1.1、调查目的

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走基层调研的目的在于实地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其中的问题找到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1.2、调查对象:4所乡级中心学校、6所村级学校。

1.3、调查方法: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通过实地观察法、文献法、和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①实地观察法:利用假期时间分别对10所学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在观察过程中收集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一些资料。

②文献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认真阅读和分析了部分学校相关资料,还阅读了国内对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以更好的服务于本次调查活动。

③访谈法:调查中和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孩子们进行了交谈,向他们详细的了解了各学校的相关事宜,同时向他们请教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意见和看法。

2.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总的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师资队伍问题严重

根据调查发现,一是大多数农村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是完小毕业生。他们文化水品低,专业知识缺乏,知识储备不足,学历低,许多教师未受过严格的教师培训,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三是专业教师不足。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微机、音乐、美术、劳动、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四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

2.2、留守生增加,隔代抚养兴起

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大多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婆婆抚养。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

隔代抚养兴起的最大的缺点是:老人力不从心。这主要在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还有就是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再加上与长辈的沟通不足,使得老年人不易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3.3、农村学生人数减少,招生困难

近年我国农村人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就拿伍通小学而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只有8个孩子,而今年一年级因为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开班授课;二是由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迅速和进城务工子女以及部分农民的先致富,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城区的小学去就读。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为了中学可以在城里就读很多已经转学,就拿我们村来所,好多家里经济条件好的都在县城租房子带孩子上学,这样不但使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搁置,也造成本镇初级中学生源的断层。

2.4、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

破旧房、危房较多,校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除了柏家镇中心小学和龙江完全小学两所中心小学以外,各村小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旧房、危房存在。虽然现在这几所村小学都不在是之前的土胚房,但是房屋的建筑质量很低,例如伍通小学下大雨还存在漏雨的状态,门窗也部分破损。

3、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教育水平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素质,要使得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一是国家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待遇,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待遇,这样才能缩减城乡教师工资水平的差距,才能留住优秀教师继续在农村任教;二是应该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部门、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索质,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三是积极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提高乡村教师师资水平。

3.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思想意识

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发展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要让父母认识到对于孩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其实父母也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老师。

3.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的关键在于教育经费短缺,建议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一是通过中央加大投入、地区配套供给、多渠道筹措等方式来筹集。二是鼓励社会办学。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和号召更多的人去关心、关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社会力量办学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国家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营及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资助农村基础教育。据悉,桂花小学一切办学设备都是某企业全部捐助的。

除此之外,国家应该设立农村基础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校舍改造、教学设施配置,同时要不断扩大校园绿化和校园建设,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学习环境。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教师、家长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甘孜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对策

近几年来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甘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人文关怀为甘孜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甘露。甘孜州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稳步推进,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思想观念落后等各种原因,农村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自身发展的困境和客观因素的制约。

作为四川甘孜的一名人民教师,我曾经在甘孜州康定县捧塔乡中心校任教三年,让我有机会全面、深入的了解甘孜农村地区不同的民风民俗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由于地域的差异,传统陈旧保守观念的制约,严重制约着甘孜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据我之前所任教的康定县捧塔小学的一系列了解和自己的走访调查、资料研读,总结了一点自己对四川甘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现状:

一、教育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不明确,部分地区偏离了农村教育的正确方向,没有突出素质教育;受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思想的影响,地方乡、镇党委政府缺乏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足够重视,缺乏教育目标的长远规划,缺乏对教育过程必要的监督检查;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正常规范运行。

二、教育经费不足。教育经费不足是甘孜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牧区县尤为突出。首先是基础设施设备不足,与当前教育发展不相适应;其次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待遇相对低,没有保障,致使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校舍设备简陋。甘孜农村地区教学设施设备基本上不齐全、不达标,更谈不上多媒体教室,现在教学设备的缺失,使甘孜农村地区小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现状有着突兀的反差。近年来地方政府大力增加资金投入,修建和改建了很多农村小学,但是依旧难实现与城镇地区学校的同步发展。

四、学生流动性大。四川甘孜农村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无论是大小学生基本都得寄宿,同时多语种办学也加大了教学成本。自然条件恶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落后、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导致学生辍学严重和流动性大。

五、课程安排单一。藏区在安排课程的时候,虽然安排了相关的基础课程,但是着重点还是放在语文、数学、藏语三门课程上,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师资队伍问题严重。教师资源缺乏,农村教师普遍严重缺编,如音、体、美、劳等学科专职教师,教师待遇相对滞后,导致大量优秀的骨干教师流失;藏区自然条件较差,尤其是乡村没有温暖的房子可以住,没有方便的网络可以使用,导致很多青年教师望而却步,不愿意来支教。

六、村民思想观念落后。一方面普九后政府加强了控辍保学力度,大部分家长开始主动积极的送子女入学,但仍有20%以上的家长迫于不送子女上学就罚款的压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送子女入学,想方设法钻空子,尤其是虫草季节,不愿意子女在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是鼓励子女上山挖虫草,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普遍的文化水平较差,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倾向于子女进寺庙而不是进学校受教育。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甘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当前的这些问题,是每个甘孜农村地区教师和民众都关心的问题,我个人总结出一下几点对策: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体制。第一,转变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观念,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对于甘孜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使农村教育促使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和达到脱贫致富的需要;第二,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教育部门和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在办学上的关系,各负其职、各尽其责,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二是增加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第一,改革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可以结合中央的大力投入、地方政府供给配套、多渠道积极筹措、鼓励民办教育、压缩行政开支等方式来解决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千方百计争取一些项目投资。第二,改革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教育经费投资使用率,合理确定教师的岗位编制,提高教师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切实加强学校经费和收费管理,探索惩防并重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教育收费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引导社会舆论关注藏区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藏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使藏区基础教育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主动加强和支持自己的子女教育,为今后藏区的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四是加强藏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藏区基础教育应该根据教育改革的主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深入有针对性的对藏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全面发展,除现有课程安排外,应该增加艺术、科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课程,提高整体素质。

五是要加大和稳定藏区的师资力量。对已有的教师力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是提高准入门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设置较好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的加入和留住骨干教师,保证师资资源的及时更新和整体提高,使藏区的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宽广。

甘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藏区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人力资本的发展。在中央惠藏政策的的大力推动下,地方政府认真总结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存在制约条件,不失时机的大力扶持和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真正的让教育服务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4

[关键词]通化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24-01

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是我省农村地区现状的缩影,与我国国情相符,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代表性。我国是农业大国,80%的学校和74%的学生在农村,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国体育、健康和教育发展的水平。由于受社会、经济等条件制约,通化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显的尤为突出,不但教学器材、体育设施等硬件不完善,而且体育教法也相对滞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农村小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和物质基础,同时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现有的经济条件下,硬件设施不能在短期内解决,那么改进和创新体育教法就成为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通化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法现状

不完全统计,通化地区75%的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应试教育在体育课堂仍占主导地位。近2/3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掌握和熟练运用的主要部分教学方法大都还是简单陈旧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一些被专家首肯且被一线教师认可的新兴体育教法掌握得较少,应用在课堂教学上的更是寥寥无几。由于受农村经济落后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化地区体育教学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步,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仍处在较低层次上,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的教学现象,其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陈旧。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二、通化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法滞后的主要原因

1.师资队伍基础薄弱,工作量大。通过对21所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调查结果看,通化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有了很大提高,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历达标的非专业体育教师,体育专业教师人数少,兼职现象普遍存在。每名体育教师授课平均在15节以上,此外还要负责学校的体育训练、课外体育活动、早间操、运动竞赛等活动及其他兼职任务,这样就分散了体育教师大量的精力。专业教师的匮乏及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体育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法的研究和创新,导致简单、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重复使用,严重影响了体育素质教育的开展。

2.教学设施陈旧、落后。由于通化地区农村经济与信息技术比较落后,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够,从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学场地小、器材少、体育设施不完善,体育器材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约50%-60%。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体育设施,而简单易行的跳高架、跳绳等与要求也相差很远,足、篮、排三大球等常见器材缺口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学校体育教法的创新和实施。

3.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滞后。通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不仅有山水树木、江河湖泊等可利用的自然地理资源,而且还有宝贵的民族、民间的体育资源,如朝鲜族的秋千、跳板、摔跤、拔河等,满族的珍珠球、跳骆驼、溜冰车、抓“嘎拉哈”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通化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滞后,没有形成区域特色和体系。统编教材的部分内容不适合当地教学实际需要,而当地体育课程资源又未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这也是导致当地体育教法落后的原因之一。

三、通化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法创新策略

在通化地区现有的经济和物质条件下,在继承传统教法精华基础上,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进行教法创新是提升当地教学水平、促进该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1.转变体育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法革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新的课程理念、措施方法最终要靠教师去贯彻实施。没有教师这个能动性因素的参与,新课程的实施只能是“水中月、雾中花”。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可通过定期举办“教研课”“研讨课”“示范课”“教法培训班”“送教下乡”等形式以及结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继续学习的能力,使体育教师能够迅速与新课程接轨,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主动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2.掌握体育教法创新的基本理念。创新教法理念是指在运用教法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法创新的指向性的理论和观念,教师只有牢牢掌握创新教法理念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教法精华的基础上,才能创立、丰富新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法理念主要包括通用理念、转换理念、地域理念、联合理念、颠倒理念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5(b)-0172-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目前事实恰恰相反,我国广大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奇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在大搞体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农村学校的许多体育教师还在延续着老一套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限制了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

1民族地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

经过多所农村中学调查,所有学校只开设两节体育课,不仅这样随意缩减体育课,并且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都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它用。或是用于补习其他课程;开会;排练节目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1.2教师教学观念的保守

强调安全,束缚了体育活动的开展。随着媒体对学校安全事故的曝光及家长维权意识的提高,领导和老师都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老师上课就怕出安全问题。一旦出了事故,家长就会来找学校和老师赔偿。虽然有时不是老师的原因,但学校还得应付。多数情况下为了息事宁人,学校和老师只好承担了费用。有的学校规定谁的课上学生出了事由谁负责,这种做法束缚了老师的手脚,打击了老师的上课积极性。在传统教育思想体系的影响下,农村中学体育仍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主要教学目的,注重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独立性、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培养,这有悖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参与、合作、尊重个体差异和体验成功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1.3学校场地器材匮乏

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据调查:农村中学每年每个学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费用只有500~800元左右,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还不到一元!这点杯水车薪的经费,面对1000多人的实际需求是不言而喻的,加上自然损耗和个别学生的人为损坏更是雪上加霜!经费的不足同时使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破损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体育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胜利开展。

2民族地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构建

2.1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体育的重视

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学生对体育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体育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义是深远的,是一项迫切的教育任务和长远之计。

2.2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由于农村学校量大面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体育设施条件差、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教学条件与教学模式不相吻合,教学模式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基础建设应群策群力,建设过程中坚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的教学场地、器材条件。

2.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动员、鼓励体育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教,不断充实体育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与其它发达地区学校结成互助学校,邀请他们来校讲学授艺,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适当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2.4在贯彻执行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活动

学校要结合本地经济、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教材,地方教材可将身体基本活动、竞技运动项目、基础体力、保健娱乐、民族传统体育等内容进行分类组合,使教学大纲、课本和参考教材成形、配套。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环境场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5注重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教育均衡;农村教师;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093-03

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民族地区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造成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中,师资长期配置不均衡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资源做不到均衡化,义务教育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均衡化。尤其在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的宏图能否实现。笔者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32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生活、工作、发展状况让人堪忧。

一、不乐观的现状

1 农村教师收入与生活水平偏低

首先,工资收入水平低。与城镇教师相比,农村教师的收入主要是靠工资收入,而且工资又只是名义工资,许多“空调”部分农村教师或许永远都不能兑现。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者只有5人,仅占调查对象的0.22%;月收入在2000~2500元之间的仅为9.14%;因而月收入在1800~2000元之间的为23.51%;月收入在1500~1800元之间的为31.76%;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者达35.37%。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工资的满意度较低,因而不专心工作、责任感不强,经常想寻找机会改变工作环境或改变岗位,因而流动性较大,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和他们的工作效果。

收入尽管低,但开销却不小,尤其是意外开销大。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开销大、乐趣少。在农村学校成家的教师,双职工占的比例少,在同一学校或地方的更少,而且“半边户”的男教师不少。一般到了周末,农村校园里很难找到教师,两地分居的教师回了家,子女在县城上学的去看望子女,“半边户”的教师回家务农或看望乡下父母,而年轻教师进城游玩的更多。据调查,88%以上的教师进城都会或多或少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聚会喝酒、等,加上人情往来多,各项开销大,一些教师甚至入不敷出,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其次,住房条件差。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安心农村工作,加上自身收入水平不高,集资建房的可能性很小,而学校住房建设投入又不足,有的学校连一般住宿都难以解决。调查中,许多学校教师选择了“暂时性居住”(据了解,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大多数认为自己将来发展的空间是城市中的学校,等攒足钱了,到时候在城里买房)。所以,许多学校两人一间房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学校是让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住集体宿舍,在农村学校基本上无居可安。

其三,福利待遇少,缺乏应有的保障。像教师们的医疗保险制度,现在许多地方教育系统将教师医疗统一交付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则制订出诸多不利于受保人的条款,而且大部分农村还没有符合医疗条件的医院,教师生病必须辗转到指定的医院,必须是重病住院才能支付部分医疗费,而教师们在工作生活中一般性的医药费开支则远大于符合报销条件的部分,这样,教师的医药费主要还是靠自己来保障。

2 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较差

被调查学校普遍反映: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硬件、软件不好;教学设施陈旧、短缺。

与城镇学校相比,一是教室破旧,无一配备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也大多设备不全、不规范,形同摆设;二是没有运动场或运动场很不规范,根本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与训练;三是办公条件差,教学管理所需要的办公电脑少,调查的65所中学中,仅有教学、办公电脑共155台,许多学校根本没有办公电脑,懂电脑的教师也少,熟悉电脑的教师仅568人,占所有专任教师的18.93%;四是学校配套设施少,教师基本上不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学。

加上教育经费管理不规范,教师工资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就出现很大差别,有的只发基本工资,所有补助都一刀切。这种不合理的管理不仅对教师工作条件的改善无助,还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稳定性,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与教育教学质量。

3 农村教师学历学识普遍偏低而且提升困难

首先,学历达不到现代教育的要求。调查发现,中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达83.94%,虽然与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的标准较为接近,但与城市初中以上中学教师的学历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调查样本中农村中学教师本科学历仅占38.32%,小学教师本科学历仅占1.83%。而且部分偏远学校老教师较多、且学历较低,特别是农村片小以下教师学历绝对偏低,其学历提高的任务还是相当繁重而艰巨的。

其次,教师职后培训不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新的形势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转变为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方式;由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笔者调查发现,虽然该地区国家“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教师全员进行非学历远程教育”已实施,其中一个县,92.18%的教师已经拿到了结业证书,但由于农村学校各种条件所限,所调查教师中只有1.23%的教师基本上回答了所进行的远程教育学习的课程门类,5.83%的教师比较熟悉学习流程及学习要求。调查表明,该调查地区教师真正参与远程教育学习的只是极少数教师,教师职业发展只满足表面形式,而主体需求没能很好地激发和满足。

再次,在业务素养提升上,农村教师缺乏求实进取精神。一是农村教师缺乏主动进取精神,特别是老教师多,惰性强,不想上进,不想学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1838名(约占总数80%)教师认为外出进修学习只是搞形式,对之无所谓,其中42岁以上中小学教师人数高达95%以上,致使其不愿外出进修学习,加上教师紧缺,工作任务繁重,导致业务素养的提高相对困难;二是由于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没有新意,对新课程难以接受,农村学校也很少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调查中仅有不到10所学校做过,成果几乎是无;三是课堂教学不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从观察多数教

师的课堂分析,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屑一顾,坚持老方法、老一套教学,致使教学质量、学生发展与学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

由于农村学校各种条件所限,“教师严重缺编,如果教师外出培训,必然影响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加之经费问题制约了校本培训,所以农村教师除了为获取学历文凭而不得不进修外,几乎很少有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使得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加上教育教学研究缺乏、思想观念缺乏更新、追求上进的惰性较大,一些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在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农村教师存在需要提高学识改变现状与无时间、空间及经济的支撑之间的矛盾。

4 农村教师教育成就感较为低落

首先,在职称评定上,难以达到评定要求,晋级难。与城镇教师相比,农村教师职称问题是总体偏低。中学教职工中,中学高级教师仅有52人,占2.24%中学一级教师564人,占24.26%;中学二级及以下986人,占42.41%。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教师待遇偏低,优秀教师向城镇学校或其他行业流失;二是教师学历偏低,不能满足职称条件;三是评职称中指标分配太少;四是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经费奇缺,没有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教学研究,难以达到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

其次,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品德问题,让教师的教育成就感尽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学生”(其家长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理)和“剩余学生”(学生成绩稍佳的马上去了城镇学校,在校学生基本上升学无望)。生活上,学生的情感是缺失的,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呵护,对415名学生的访谈调查中,有358名希望父母常在自己身边。家庭凝聚主体缺乏,多数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只有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有些学生在亲戚家寄读,不能实施正常的家庭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普遍,座谈中很多教师反映,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不佳,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都缺乏必需的礼节素养。由于经济条件差,教育失当,学生学习动机又不强,学生厌学情绪重,学生对自身升学无望。加上地方文化落后等原因,学生的学习、生活目标很局限,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流失多、辍学多、后进生更多,整体上初中学生学习质量及品德问题普遍存在。由于教育因素的缺乏,教师成了爹妈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指导需要面面俱到,与城镇教师相比,农村学校教师任务重而低效。

其三,对教师的评价局限。学校考评作为评价教师的手段之一,评价方式大部分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基本条件,而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着实存在偏低现象,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忽视了教师在改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品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教师不能得到积极的、公正公平的肯定。这种评价方式,是教师工作压力增加的―个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教师不满和心理压抑的重要原因。教师管理过分强调制度管理,事事处处、一言一行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规章加以约束,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作业、早晚辅导、教案详略、听课笔记等过分追求量化,用简单化的几条指标和抽象的分数,去衡量复杂且模糊的教育问题。对教师的要求过多,检在过多,评比过多,扼杀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的愿望、需求和动力。

二、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发展对策

当前,教育管理部门和研究者都意识到了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但如果只是想通过课程改革、教师管理改革、教育收费改革等来促进其发展的话,就难以解决农村教育的根本――教师自身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善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和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首先是切实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作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育经费是对教育条件与教育资源的绝对保障。因此,国家和地方财政应适当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多方筹措基金,大力改善当地的办学条件。具体而言,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工作津贴,充分认识农村教师工作的不易。二是加快城乡道路交通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比如当前新农村建设项目,把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纳入其中,道路畅通,交通便利,就可让人减少“边远”、“偏僻”之感。三是加快城乡网络信息设备的改进,政府加大投入,让光纤进入每一个农村学校,为现代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应为农村教师提供机会和保障,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增大投入,加强农村教育环境建设,为农村学校添置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硬件设备等办公条件。

其次,落实好师资培训经费,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是现行的国培计划要多倾向农村教师参训,为教师进一步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供优秀资源平台。二是教师职后培训机构,要求到农村学校基层进行,现场培训,让农村教师更好地将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不仅提高农村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培训的实效。三是加强农村教师的教育科研指导,县教科所负责到农村学校现场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四是健全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丰富农村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五是提供农村教师置换学习的机会,让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第三,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增强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无论置身何种地域环境,只有崇高的精神素质才是最可靠的支撑。因此,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及职业信心,加强其职业素质修养,提升教师思想和职业品位。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此,我国理论界在研究教师专业化的时候,应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发展水平及心理需求,各级政府和社会机构应为农村教师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包括福利待遇在内的各种条件,进行合理的城乡师资协调配备等,优化农村教师队伍,为他们搭建继续教育学习新平台,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进而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

参考文献:

[1]祝春芝,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工作与生活现状调查分析研究[R],课题研究报告,2010

[2]时锦雯,毛汉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5,(1):65-69

[3]王勇鹏,论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艰难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3):55-59

[4]李华君,龚彩云,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9):77-79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新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18-02

随着2012年全国两会的焦点共同指向职业教育改革,新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甘肃省河西地区由于资源、气候、历史条件等原因,使农村的职业教育未能得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河西地区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新模式。2013年4月—10月,笔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就当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对策和建议。

1新农村建设中甘肃河西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近几年甘肃省河西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下,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甘肃省河西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

一是部分领导对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正确认识,一味注重高中阶段教育,不论是从资金、设备还是师资,都往往侧重于高中教育,造成了高中热、农村职教冷的局面。

二是农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是狭隘的。农民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条件有限,获取生活居住地以外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就是“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很多农村的家长和学生都只是希望通过考取高中再努力上大学的途径来改变命运,从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看不见职业教育对于他们的现实意义。

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根据甘肃省2011年5月14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告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文盲率由14.34%下降为8.69%,下降了5.65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小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占全省人口高达48.58%。因此,甘肃省人口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加之河西地区地域的局限性,使得农村现代化起步较晚,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较少,职业技能普遍较差。

教育资源不均衡甘肃省河西地区从东到西长达945.5公里,地域狭长,城市教育相对集中且数量上也远远超过农村,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受到地域、地理位置的局限,而且由于条件、道路、设施等因素也不及城市,严重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调查中,笔者从酒泉出发到达酒泉玉门独山子乡,其中的路程长达276公里,驱车大约需要7小时,如果选择乘坐班车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样一个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走不出去,外面的、接受教育的好机会也由于种种原因进不来,使得本来教育资源就匮乏的农村根本谈不上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对于农民子弟或是剩余农村劳动力都是摆在现实面前无法横越的难题。

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历史积淀、技能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农村劳动力对市场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更不能满足劳务输出的切实需求。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虽有富裕,但是由于其实际掌握技能的匮乏,根本不能满足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导致了供应市场的数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政府虽花了大量资金在农民工培训上,但由于所设置的专门培训机构和组织多为个体、零星的,尚未真正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构,提供的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规模有限,农民的就业技能相对较差。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本身实践技能缺乏目前,河西地区专业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较少,从事专业的职业教师队伍、培训人员不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教师素质方面,都严重匮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或是培训机构的培训人员大多是生活在城市里,且多数人所接受的知识来自于教材或间接经验,没有从事岗位的直接技能,这样导致所培训的课程与用人单位脱节,培训的内容缺乏实际技能操作水平,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即使接受了培训仍然不能上岗或是再就业。

2针对上述问题的合理化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河西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合理化建议,寻求适合甘肃河西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对农村职业教育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国家重视的“三农”问题之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顺利与否更是关系到城镇化建设的成效问题,这就需要强化政府职责,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政府官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引导农民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党和政府应采取措施,端正政府官员思想,通过政策、指令给予职业教育充分重视,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因地适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功能,培训机构要与市场挂钩,与广大农村群众紧密联系,扩展农民群众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现实作用。在实地调查中,利用农民休息时间,并将农村子弟作为重点传授对象,通过投影仪、广播、传单、交流等形式展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挖掘适合地区、乡县发展的职业技能。

寻求有效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通过职业培训方式的不断丰富,使农民掌握劳动技能,帮助农民找到适合的岗位,或是通过个人技能的推广,使贫困家庭尽快摆脱贫苦,提高年收入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江浙一带发展迅速,构建和创新了“学校、公司+农户”模式和“联合办学”模式。这些模式适合于东部地区农村职业发展需要,是倾向城市化的职业培养模式。甘肃河西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分阶段、分季节的培训方式,也可专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甚至于岗前、岗后培训等;另一方面也要开展学历培训、学分制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强文化教育,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互推动,形成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方式均衡教育资源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要统筹城乡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就必须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观念,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城市职业学校积极吸纳农村生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现阶段,在河西地区的职业中专类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农村职业的培养,提出了农民子弟免交学费的好政策,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寻求多元化、多途径的方式均衡教育资源。

增强农村劳动力供应市场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从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来看,农民工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作,相对的工资待遇就低,而对于一些需要一些技能或是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没有人能去做,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这就需要对产品品种更新、农资供应、资金融通、产前技术准备、技能需求等一系列方面的内容都要进行产前产后的培训。针对不同的需求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面授、入户技术指导等方式的转变,确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实践技能,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提高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和职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为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和职业教师创造和增加技能培训机会,加强与外界行业的交流;通过鼓励职业教师和培训人员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锻炼,从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加强联络,将培训课程、培训内容进行准确定位,有针对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服务,提高农民工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3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中各省、各地区都积极踊跃探索出了适合其发展经济的方式和途径,甘肃省河西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条件等因素,使得该职业教育发展和其他地区还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河西地区的职业教育的现状,通过对发展途径和方式进行有益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河西地区资源建设和职业发展的新对策,开辟河西职教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eB/oL].光明网,2005-11-8.

[2]马树超.《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思考》的专题报告[R].2009.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问题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受父母外出影响大,成绩普遍偏低。西部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农民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城市昂贵的学费、择校费和户籍限制令众多农村农民望而却步,农民们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上学。儿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很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初期由于思念父母,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离开,在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学习上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接受调查的留守儿童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处于一般、较差的63%。学生们将“学习无人辅导”列为造成自己学习成绩偏低的第一要素,有7.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2.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缺乏心理支持导制自卑。自卑心理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3.日常行为缺乏自律。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4.安全得不到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的有效的监管,易产生安全问题。其一,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安全问题,特别是人身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均比较差,加之他们一般是隔代抚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又往往偏低,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因此,常常会出现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现象。其二,受到人身伤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三,自己行为失控,伤害别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不能够正常地接受有关青春期性方面的亲子教育,相对于有父母在家的非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学校和监护人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报刊、杂志、光盘等,但这些渠道的内容良莠并存,很多不健康的、淫秽的内容使心理上还不成熟的农村留守儿童很难辨别是与非,消极的因素会潜移默化地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引向歧途,好奇和扭曲的心理会使他们应用不正当的手段窥探性的奥秘。

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替代的。由于父母远在外乡,留守儿童不但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而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学习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导致留守儿童放任自流、辍学厌学、成绩偏差、心理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等等。

2.农村学校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差。尽管我国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二是学校管理措施不力。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一些相关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给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下许多隐患。

3.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缺乏。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设施比较落后,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特别是文化传承功能减弱,社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旁观者。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农民工自己家的私事,家长外出务工,自然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长要承担起教子之责任,加强亲子互动,延续缺失的情感教育。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就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加强对孩子教养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养行为,避免家庭结构缺损和社会不良倾向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以保证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外出打工的父母尽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教育人类学指出,传统教育学空洞无力的关键是把教育简单化,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文化背景。同样,教师在教育上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留守儿童是在家庭教育缺失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文化背景,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

3.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学校或举行代养家长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家庭缺少依恋感,排斥家庭在教育中的指导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与家庭中代养人之间的代沟和以此而形成心理隔阂。父母外出以后,大多数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看管。代际价值观和心理上的隔阂使留守儿童无法认同祖辈的教育方式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家庭的道德教育处于缺席的状态。定期举办短期的家长学校可以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

4.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社区共同的责任。但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儿童青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目前社区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由基层社区、学校等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将会长期存在,其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参考文献:

[1]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红,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论述,深刻地指出了家庭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教在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基础指明了方向。

据《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37.82%的家长不了解家庭教育方法,26.19%的家长没时间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短板”。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家庭教育缺乏的情况尤为严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既是儿童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支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调查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能够全面了解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探索出科学有效地促进家庭教育的途径、策略和方法,通过这次调查的科学操作与规范运行,能够为农村地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些现实的参考方法。

二、调查对象

本文将研究对象:父母双方长期流动在其他地区务工,未随同其父母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或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6~14周岁的适龄上学儿童。本文所称的农村留守儿童也就是在这一年龄范围内的进城就业农民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的子女。

本次调查对象是锦州市太和区6~14岁留守儿童,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主要调查对象为4~9年级的58名留守儿童,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对1~3年级的留守儿童主要采用观察的方式了解其情况,对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谈。

三、调查内容

1.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亲情沟通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状况。

2.家庭教育情况:父母或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理念。

3.家校合作情况:家长与学校、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情况。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6份,其中初中卷21份,小学卷35份;共访谈班主任、教师12人,校长或教导主任6人,监护人14人,留守儿童个案追踪观察3人。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呈现“一高一低”

家庭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调查发现,本地区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存在隔代监护比例高、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特点。

1.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比例较高。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监护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或其他亲戚。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35.1%,年龄在60岁以下的占64.3%。由于多是隔代监护,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文化程度不高,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力不从心,再加上溺爱,管教不严,许多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学习无人督促。

2.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在文化程度方面,没上过学的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22.4%,初中文化程度占6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2%。通过调查孩子在“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问题上,36.2%的孩子认为自己平时不够努力,41.7%的孩子认为由于没有老师或家长的指导,7.9%的孩子选择了客观原因,16.3%的孩子认为自己本来就不行。这从一方面也反映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够,没有能力对孩子的课业进行辅导和监督。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呈现“三少”

为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分别从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家长主动联系学校等方面设计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少”,即科学的教育理念少、对孩子沟通了解少、家长主动联系学校少。

1.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少。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由祖父母监护,因此形成了隔代教育。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也很少意识到监管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他们较少在精神层面去关心孩子,不去严格地管理和教育,认为只要孩子不犯大错就不用管,“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的现象严重。

2.家长与孩子的联系沟通少。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少了,孩子想对父母说的话,没有机会诉说,这种爱的缺失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调查显示,82.4%的孩子表示经常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希望父母能每天和自己联系一次的占35.2%,希望每周联系一次的占43.7%。以上原因直接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亲情饥渴”。

3.家长与学校主动联系少。调查显示,家长或监护人主动与老师联系情况很少,近两年中,家长没有主动联系班主任的平均约为24.1%。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监护人最关心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其次就是生活,而对于他们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方面则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关心。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呈现“三不”

学校肩负着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子的方法。但是从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呈现出教师主动家访比例不高,学校家庭教育指导频率不足,家校合作反响不够理想的“三不”特点。

1.教师主动家访比例不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教师上门家访情况,近两个学期中,没有被家访过的家长平均为51.2%,被家访一次的平均为29.9%,被家访两次的平均为12.7%,其中,小学比例高于初中。值得注意的是,为完成学校任务而去家访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初中学段为28.1%,小学为15.8%,老师的家访有任务式的成分,缺乏主动性。

2.学校家教指导频率不足。调查数据显示:有51.9%的留守儿童家长参加班主任组织的专题家长会,还有约48.1%的家长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家长会。这里可能一方面学校班主任组织了,但是家长没有参加;另一方面可能学校班主任没有组织过,家长没有机会参加。两个学期一次也没有参加的家长比例占到48.1%,说明学校家教指导的频率和覆盖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3.家校合作的效果不够理想。

(1)从留守儿童家长对到学校参加家长会意愿来看。首先,约有87.9%家长得知学校要开家长会了,都表示“愿意参加”,其中小学的家长比例最高为91.2%,初中家长“愿意参加”的比例约为83%。家长对家长会的参与度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会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笼统,家长基本上是处于单向的、被动的,缺乏双向交流和主动性。

(2)从班主任对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程度看。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在家校互动中,班主任认为家长“积极配合”和“比较积极配合”的约为66.4%,“不太配合”和“不配合”的家长约为13.8%,还有约20%的家长一般配合。因此,如何帮助这“不愿意配合”和“不配合”的13.8%家长树立起对学校的信任,树立起对孩子的信心,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应该完善的地方。

五、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改变父母和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在不能改变留守状态的情况下,父母和监护人应发挥主动作用,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担负起为国教子的责任。

1.父母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父母不能因在外打工而忽视其教育责任,父母应改变出于“愧欠”心理而实施“物质补偿”的做法。父母应意识到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是不对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是完全不科学的。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电视等各种渠道等方式了解家庭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成长客观规律,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水平。

2.父母要多与子女交流,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在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下,父母与子女间情感交流活动十分密切,子女对于父母的依恋等情感体验正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失去了与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1)父母应尽可能地多与子女联系,加强彼此间的情感沟通,以便了解孩子思想动态。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学习情况,还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有条件的父母应尽可能多回家看望子女,或利用节假日将孩子接过来,弥补长期外出造成的亲子情感的缺失。

(3)外出务工的父母要经常与监护人或老师保持联系,及时进行交流,这样,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子女在家在校的情况,以便及时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3.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的责任,抛弃原来固有的落后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被监护人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困难,应及时向务工父母和学校教师寻求帮助,多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2010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指出:指导留守儿童家长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家长的义务,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监护的应尽责任;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被委托监护人重视儿童教育,多与儿童交流沟通,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充分关注。为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学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实施分类管理。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2.开办特色家长学校。学校可以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专题开家长会,专门开设隔代家长学校,这主要是针对老年人教育观念陈旧、重养轻教、娇惯溺爱的情况而开设的特殊家长学校,是家长学校的一种创新模式。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把留守儿童的隔代家长们请进学校里来学习和座谈,向他们讲授一些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常识等,也请他们来讲讲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困惑。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家长们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3.进行深入家访。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多主动进行家访,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指导指导监护人要及时了解孩子,配合教师管理,做好教育工作。家访后,教师认真填写家访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学生动态,为学校后期的关爱留守生活动提供材料。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

4.开展心理咨询及辅导。

(1)设立心理咨询室。学校心理老师有责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设立悄悄话信箱,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课堂讲授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

(2)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习,从而帮助留守儿童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师生之间开展结对帮扶。学校应积极,鼓励有经验的老师担任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长,经常和帮扶的学生谈心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心理需求,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并把谈话的过程、谈话后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

5.开设网络“亲情聊天室”。学校可以利用已有网络条件和设备为留守学生建爱心“聊天室”,开辟“亲子视频”,架起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爱心桥,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交流,让孩子与父母的距离不再遥远。

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要为留守儿童多开展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如读书知识竞赛、才艺展示、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开展孝老敬亲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学校定期对家长开放,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7.培训教师,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有许多便利条件和优势,学校首先要提高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将提升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培训的一个部分,有计划地安排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从转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观念开始,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推广家庭教育指导的好经验以及有效的指导方法,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三)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1.改革户籍学籍制度,留守儿童随父母外出就读。针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而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应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身份界限,取消城市办学对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公办教育的资源,尽量让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或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能跟随父母进城就近读书。

2.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实践证明,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积极作用明显,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父母外出之后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的缺失,容易产生内心孤独、无助,寄宿制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并缓解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倡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推广寄宿制。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只有不断思考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5.

[2]“留守孩子”渴望亲情滋润[n].楚天金报,2004-6-21.

[3]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5.

[4]赵忠心编著.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篇10

【关键词】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师资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99-02

一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本现状

1.场地设施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一般都设在室外,操场大多是400m×200m的土操场(个别条件好的会有焦渣操场)、室外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场、室外足球场等,且设施老化陈旧,几乎没有室内体育设施,由于操场坑洼不平,在遇上雨天时,操场上很泥泞,根本无法进行体育活动。

2.器材配备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率也比较低,跳绳、沙包、小篮球和铅球这四类排在了前四名,这些都是比较耐用的器材,其他《标准》要求配备的器材及数量,西北农村小学很难实现,在农村中小学中都有一些自制体育器材,自制率差异较大。乡镇中小学接受社会捐助情况较好,而农村教学点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体育器材的社会捐助方面还是空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就与学校场地设施的配备有直接的关系,学校器材有什么,学生就会参加什么。

3.经费来源

从经费来源看,学校自筹款和上级拨款是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的两个主要来源渠道。

二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

1.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经过查阅相关部门以及学者对于西北(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各省(自治区)的农村中小学调研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各省(自治区)城镇中学体育教师的总体数量尚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偏远山区体育教师还比较缺,最为严重的要数青海省偏远山区。这一现象反映西北部省(自治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环境差,教师工资低,人才大量流失,这些都使得农村的体育教师大量短缺。就体育教师的流失状况而言各省(自治区)大同小异,仅从青海省1999~2003年五年内青海农村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分析数据看出,除各地教育系统教师正常流动外,在农村教师流动人数中,绝大部分为校内改行,体育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2.体育教师学历及职称分布情况

从整个西北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来看,从学历状况看,城镇中学体育教师本科学历的人数达到60%以上,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本科学历人数为零。说明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在将来仍然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城镇小学体育教师大专学历人数达到了43%,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大专学历人数占57%,农村明显高于城镇,这说明大专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比较多。从职称状况看,城镇中学的体育教师中中级职称占50%,而农村中学的初级职称占55%,城镇小学的初级职称占52%左右,农村小学的初级职称占57%,相对而言城镇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而农村中学的职称结构则存在明显结构缺陷。钟全宏对西北贫困地区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及职称现状的调查分析如下:

图1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分布

从图1中我们可以得出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不论在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都接近或者超过50%,说明这一区域体育教师学历分布较为合理,但是农村地区对于本科学历教师的需求依然很大。

图2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分布

从图2中我们发现城镇学校教师职称比例优于农村学校,城镇学校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均超过50%,农村学校的初级职称教师却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比例有待进一步优化。

3.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及在职培训情况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农村中小学每天要出早操、课间操,都没有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给予补助,除了基本工资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另外,农村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教学观念老化,农村教师应该多外出参加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带来更先进的教学思想传授给学生。

三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与师资现状分析

造成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流失除自然条件较差、地方经济落后外,主要原因有:(1)学校领导对体育不重视、不支持和不关心,导致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2)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比较差,使得一些老师对自己的发展失去了信心。(3)部分地区拖欠教师工资比较严重。(4)因为体育教师的匮乏使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增大。(5)年轻的老师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很不稳定。

参考文献

[1]李艳茹.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环境及优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6):660~664

[2]钟全宏、罗向东.西北贫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46~49

[3]钟全宏、王普明.西北贫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16~119

[4]杜海东、史淑宁.青海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