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5:21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1

【关键词】腊罗巴文化;彝族;民族传统体育

导论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发展的软环境、软实力。《文化力》一书开卷伊世界认同和追随的文化“软实力”。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基础上,从云南南涧地区实际出发,分析腊罗巴文化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总结民俗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得到一些较新的观点。腊罗巴文化在彝族的变迁中产生,在娱神慰神悦神的仪式中产生身体运动文化。并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1.彝族的变迁.腊罗巴文化产生。腊罗巴文化内涵及信仰

1.1彝族的族称及变迁

1.1.1族称

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语意为“人”)由于彝族分布很广。

1.1.2族源

彝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内,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砻江支流以安宁河两岸的大凉山地区,以及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及滇西的华坪、宁蒗、永胜等被称为云南的“小凉山”的地区,贵州的安顺、毕节两地区,广西的隆林、睦边两县。彝族分布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比较差,绝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复杂的高山,有的属于高寒山区,平坝和河谷地带很少。

1.2腊罗巴系的由来、族源及分布

彝族“腊罗巴”脉络

根据彝文典籍记载和专家学者的分析,六祖分支后,彝祖阿普笃慕后代武、乍两支居云南,进入今云南武定、禄丰、寻甸一带,两支部落相安无事百年。

1.3腊罗巴彝族的生存环境

1.3.1自然环境

每一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地域之内,形成特定的地缘关系。而这种对地域的依恋感则常常反过来强化着人们对开展彝族传统体育的定位。

1.3.2社会情况

“腊罗巴”是南涧县的土著居民,全县面积1731.63平方千米。总人口21.7064万人。

1.3.2腊罗巴文化精神

(1)崇虎尚虎

彝族自古以来有视虎为祖先的信仰。“罗罗”①是现在彝族30多个支系中的一个主要支系,“罗罗”为“罗”的叠音,也即是“虎人”的意思。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记载:“有青兽焉,状如虎,名为罗罗。”清吴任臣注引明朱谋纬的《骈雅》也说:“青虎谓之罗罗。”[1]吴任臣说:“今云南蛮人呼虎亦为罗罗,老则化为虎,见〈天中记〉。”明代陈继儒《虎荟》(卷三)中说:“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据学者考证,古籍中记述的“罗罗”的信仰习俗相一致。现在的南涧彝族巫师仍然认为彝族经过火化,其灵魂便变为虎。对此有研究资料显示,自称“罗罗”的彝族其自称与虎相同,这表明彝族是远古氏族部落的遗裔,故现仍按传统以虎族“罗罗”自居。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只虎,虎死一支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从称呼中可以看出,彝族自称为“虎”。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虎;女人则自称罗罗摩,意思是母虎。

(2)图腾崇拜

人类生命发展的历程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在不断地进行着,所谓“生命的意象”是一种抽象的感性形象。它是建立在原始先民对自身生命的体验和理解之上,并渗入一定主观情感和意味的客观事物,这种感性形象蕴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比生活中的实际形象更富想象色彩。例如虎图腾崇拜对日月天体的崇拜等等都无不展示了创造者对“生命狂热的追求”。从本质上来讲,崇拜是一种思维,一种诉求;而这种思维与诉求的凝结体便是呈现于观者眼中的“图腾”。

(3)对火的敬畏

彝族的古典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在有关万物起源的叙述中,对火的起源有这样记载:“远古的时候,大地之上空,降下奇特物,降下繁衍雷,降到恩结杰勒地,变成火燃烧——为人类繁衍而燃,为人类利益而燃火尾火翅散,四面八方燃;火渣火种散,红土地上燃。生出儒博伟格,成了人类的祖先——彝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火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彝人一生都离不开火,从出生、成长到回归祖界(去世)。彝族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道出了火在彝人生命中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彝族人崇尚火,对火的崇拜始终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火在彝族人眼里是有生命的,是神圣的。彝族谚语有(汉人敬官,彝人敬火。)的说法。彝族人生下来就在火塘边上命名,长大后在火塘边议定婚事,死后进行火葬,彝族民间的各类宗教仪式也大多借助火进行和完成。火的个性特质和自然特征,影响和创造了山地文化型的彝族人的心理特质。火的热烈、激情、强悍,无不体现在彝人的精神世界中。

2.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

2.1腊罗巴文化引导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

(1)虎崇拜——老虎笙舞蹈

彝族崇拜虎。认为虎是他们的祖先,在危难时刻会得其保佑和庇护。彝族先民还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死后会变成虎。在彝族集居地,所居山名、水名、地名乃至人名多以虎命名,并且认为万物起源于虎,虎能为彝族人民消除灾难,带来吉祥。彝族祖先思想上的这种烙印流传至今,从现代彝族虎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中,彝族同胞所开展的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中得到充分体现。

(2)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哑神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南涧县公朗镇盖瓦西村都会举行盛会,四乡八里的村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盖瓦西村点燃篝火,吹芦笙,打歌,跳哑神之舞,祈求平安吉祥。人们通过这种古朴粗犷的摊舞,来驱除鬼怪、驱除瘟疫达到心灵的寄托的祭祀活动。在以前祭祀活动期间有相当多的生殖崇拜内容,现在随着时代变迁的发展渗入了大量娱乐活动,少了最初的严肃及沉重,多了一些欢乐。

(3)火崇拜——“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腊罗巴彝族人火崇拜中最直接、最广泛的一个典型体现。火把节的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羊对火神进行各种祭拜仪式,并举行赛马、摔交、斗牛、斗羊、斗鸡、选美、“摩尔秋”、“朵落荷”等彝族民间民俗活动。延伸出跳火绳、爬油杆、打陀螺、赛马、斗牛、摔跤、蹲斗、磨儿秋、藤秋、射箭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

2.2腊罗巴文化促进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彝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只有从彝族传统腊罗巴文化的传承和演进中才能深刻体会到。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生产劳动、、节庆习俗、家族、收徒拜师等方式进行。

2.2.1生产劳动中传承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它源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远古彝族先民为了生存、自卫、生活,一些奔跑、跳跃投掷、攀登等项目就成为基本肢体活动,逐渐演进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射箭”“摔跤”“磨秋儿”。

2.2.2宗教祭祀中传承

在图腾崇拜、宗教祭祀和节庆活动中许多具有体育元素的身体活动应运而生。彝族腊罗巴人崇拜虎,信奉火文化,哑神节祭祀活动中形成与传承了“老虎笙”“哑神舞”等。一年一度的哑神节活动促进了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3节庆习俗中传承

“节庆是指固定时间,以特定节日为主题举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约定成俗、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活动。”彝族“火把节”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出很多具有彝族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跳火绳”“爬油杆”“斗牛”等。

2.2.4家族中传承

家族传承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南涧腊罗巴彝族“跳菜”就属于家族传承中的体育表演类项目。

2.3腊罗巴文化促进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腊罗巴文化将彝族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纳入到当地的民俗节日全民健身体系中,作为他们休闲娱乐、健体强身的锻炼项目,像老虎笙舞蹈、跳火绳、赛马、跳牛以及打秋千等等,通过有组织地推进实施,既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目的。二是突出比赛传承主题。为调动彝族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可举办不同层级或跨区域的体育比赛,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不断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自娱自乐的属性,民俗节日气氛增加趣味性,扩大娱乐性,增强普及性,使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真正成为与时俱进的大众娱乐项目。

参考文献:

[1]夏思永《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西南大学出版社.

[2]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

[3]《云南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保护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迁徙、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如习俗、礼仪、传统手工艺及民间传说等。这些文化经过一代代的继承、传播,发展至今,已成为华夏璀璨文化宝库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众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文化资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面临着消失、灭绝的危险。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这些记载着我国各个时期智慧结晶的财富遗产,并对其进行研究开发,挖掘这些文化的内涵,增加民众对其的了解,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激发新时期民众的文化创造力。

1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为使各国重视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政府很早就唤起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但对戏曲、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等活态文化的保护则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部分省份才出台保护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规。而在国家层面,对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早只在《著作权法》等法律的个别章节有所涉及。进入21世纪,国家日益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各级政府开始系统地思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2004年2月,文化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等联合拟定《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区市转发;同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开始着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文化部颁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文化部颁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第一部全国性的完整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自此,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才真正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地方政府纷纷响应。截至2016年9月底,已有浙江、江苏、上海、陕西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非遗保护条例,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国家、省、市、县等多级的非遗保护体系在我国基本形成。截至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共34项,包括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端午节、妈祖信仰等;公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批,共计1372项,其中民间文学155项,传统音乐177项,传统舞蹈131项,传统戏剧162项,传统曲艺12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82项,传统美术122项,传统手工技艺241项,传统医药23项,民俗159项,覆盖除台湾省以外的全部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市除积极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也各自申报评选省、市一级的地区名录。如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福建省已评选省级非遗名录多批次,并创新地推出非遗名录扩展项目。广州市、成都市、福州市等也评选市级非遗名录多批次,并建设相应的非遗项目示范基地和教学基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2图书馆必须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些原有的文化资源包括传承人、受众等面临着不断流失的状况,文化资源所依赖的载体也面临着被淘汰的窘境———记载着先人智慧结晶的部分传统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生存空间。文化资源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不能任其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社会中存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形成我国的优势,必须保护并发扬壮大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图书馆肩负着我国储存保护并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使命,势必要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图书馆具有储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义务。图书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诞生以来,图书馆一直担负着保存并传播书籍、报刊等文化资源的重任。根据国际图联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定位,图书馆本身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这不仅是其功能,更是其职责所在。图书馆在我国的诞生,从藏书楼开始,就是为了系统地收藏保存前人文化作品。同时,图书馆还具有开展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的职责。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改造,经过地域、时间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凝练而形成的智慧结晶与文化精髓。这些活态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价值更能丰富文化的欣赏取向。特别是被列入国家、省、市非遗名录的资源,属于遗产中的遗产,图书馆不应在保存这些资源的行列中缺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因此,从法律视角看,图书馆也有开展非遗保护的义务。(2)图书馆具有储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在工作方法上,自我国的图书馆诞生以来,工作在此领域的专家一直在探讨改进图书馆收集、组织、整理、传播信息资源的方法。从纸质书刊到缩微文献,从古代的经、史、子、集,到现在的中图分类法,从书签登记到RFiD自助借还,每一种文献资源加工方式的转变无不显现着图书馆界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积极心态,因此,图书馆界积累了丰富的收集、保护、整理传播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在人力资源方面,图书馆工作者大多是具有高学历的高素质人才,除具备专业的信息技能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着敏锐的嗅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以敬畏的心态去发现和保护。同时,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又为图书馆工作者发掘新的地区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支撑,在这些传统文化申报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当中,图书馆工作者可以利用优势,提供充足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流行趋势、影响范围、价值等评判标准的论证材料,增加申报工作成功的可行性。另外,在空间方面,现在的图书馆一般具有充足的馆舍,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提供了便利的场所。(3)制约图书馆储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瓶颈逐渐消失。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民间传说、手工技艺、传统音乐、绘画、戏剧、习俗等,大多属于严重依赖人这个载体的活态文化。它们表达方式多样,难以用文字和数字表示。长久以来,由于历史思维及技术的局限性,图书馆只注重保存书籍、报刊等实体文献,而对于非文字的活态文化没有引起重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时代的来临,多样形式载体的文化资源开始出现并被图书馆所储藏,如音频资源、视频影像资源等。图书馆也开始举办文化讲座、艺术展览、创新课堂等。这些影像资源和服务方式的出现,解决了制约非物质文化资源难以被储存、传播的难题。图书馆应该积极利用自己的平台,促进非遗资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

3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应注意的因素

鉴于图书馆功能定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合,近年来,国家部委、地方部委出台的多部文件,均提到图书馆应该在我国的非遗保护中发挥作用。图书馆领域的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具体方式。概括而言,图书馆要在以下几点发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1)主动发掘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协助其申报非遗名录。我国已建成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市、县、镇级,公共馆、高校馆、综合馆、专业馆等多级、多类型的图书馆体系,每一座图书馆都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中心。而一个区域,必然有着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说和信仰等。虽然这些传统已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但大部分都缺乏对其起源的考究、对其艺术内涵的揭示和对其价值的挖掘。图书馆理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对本区域的活态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并且,图书馆工作者中不乏一些对地方文献、地区民间文化比较熟悉的学者,利用他们的文化嗅觉去发掘整理周围的文化资源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具有重大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还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将其申报列入非遗名录,通过官方的认定,来为这种文化正名,以引起社会大众更全面的认识和认同。在申报时,申报机构或个人难免要填写项目申报书,一般包括这种遗产文化的分布区域、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主要价值、濒危状况、保护计划等内容。图书馆此时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助申报机构完善填写此类文书,以增加项目申报成功的概率。(2)对于已列入非遗名录的传统文化,图书馆不仅要保存,更应该注重其传播。目前,对非遗的保护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也建立了多方位的保护方案。然而,对一项文化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赋予其生命力。但是,从目前已采取的措施来看,我国对非遗的保护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只注重保存却忽视传播的误区。因此,图书馆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其宣传和传承,让束之高阁的文化贴近大众。图书馆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图书馆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这些读者对于文化知识有着迫切的追求,自然也更容易成为非遗资源的受众,变成这些活态文化的吸收者和传播者。并且,图书馆有着便利的展示空间,可以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讲座等公益性宣传活动。高校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等,更应该组织学生、儿童等年轻一代,聆听传承人讲解,参与非遗交流,观看非遗技艺,甚至体验和参与非遗表演等文化活动。从学生、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根植于大地,从而获得永久的生机与活力。如福州市在多所学校建设闽剧、疍民渔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这些学校的图书馆就在基地的建设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提供了新的窗口。数字时代的来临,也为图书馆保护传承非遗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力开展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的非遗资源,无论是建设非遗数据库还是利用新媒体技术简单地上传非遗影像等,都能使这些活态文化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同时还能给予人们全方位的视听感受。因此,图书馆应该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对所在地区的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加工。如福建省图书馆在福建省文化厅的指导下,以“用现代技术留住文化‘原生态’”为理念,建成“福建省文化记忆”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按地市、传承人、文化种类等分类检索。通过此数据库,浏览者可方便快捷地了解福建省内的非遗资源。除此之外,福建省图书馆还建设有客家文化数据库、妈祖信俗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建设,无疑使其走在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队伍的先进行列。

4结语

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设立十多年来,全社会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不断加强,作为公共文化资源中心的图书馆,也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地投入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当中,为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5):29-32.

[2]李泽文.保护与传承活态文化是图书馆的文化自觉[J].图书馆,2013(5):86-88.

[3]刘伟华,许静华.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7):27-30.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前言

传统养生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实践锤炼后,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并且对当代养生体系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然而,现在外来养生文化大肆入侵,使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正确认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深入理解其精髓,挖掘其深刻内涵及传承方式,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起源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文字记载可以上溯到商代。从对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发现,当时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会祈祷祖宗与神灵的庇佑;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等各种状况都会不时卜问,并积极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求保平安。可以说养生思想的萌芽由此开始。到了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甚至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等理论。战国时期我国养生文化发展迅速,各种历史著作都体现出了人们养生的观点。到先秦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等养生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养生思想的范围逐渐变得广泛,养生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二、内涵

传统养生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传统的养生功法,进行身体的自我保健。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在汲取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和古代医学思想,特别是先秦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易学思想和古代巫术、神仙方士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有的养生方法及其思想体系。其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从外在的活动身体、就医问药、饮食起居、房中秘术等等,到内在的思想修养、意念品质、蓄精养神都体现着养生的含义。传统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大概可以分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家的养生文化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具体反映,其特点是:以人与社会为核心,以礼为先,注重自身内心修养和社会实践,并且强调修养与修身并重的重要性。孔、孟所提出的“学”“思”就是人主观努力的具体体现,为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道家注重人的发展规律,其养生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寻找“自我”,并积极通过精神修炼、呼吸修炼、形体修炼和内丹修炼等方式进行养生。老子提倡以静养生的理念,庄子编制导引、吐纳的方法,其思想主要以“自身的修行达到肉体和灵魂的解脱,从而使人脱离苦海”为主,追求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其能让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得到安抚与慰藉。

三、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不仅是祖国科学养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转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当代人继承传统养生的思想,正确运用传统养生的知识和手法,不但能促进人们健康积极发展,而且还能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然而,目前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遇见了很多问题,使其发展较为迟缓。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政府部门没有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制度、资金和物质方面得不到保障。这是制约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其次,社会对外来养生方式的青睐。目前,在我国养生市场,外来养生方式和项目占据重要地位,极大地挤压了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空间。我们应积极探索瑜伽风靡全球的原因,并力争找到传统养生文化与社会的契合点,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后,自身养生观念薄弱,跟风现象严重,也是制约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因素。我们还应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自身文化修养,努力传承传统养生文化。

四、传承及发展对策

任何人类文化系统都是在积淀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而建构的。一种文化的积累包括内源性的文化积累和外源性的文化积累。内源性积累指选择性积累,并积极进行整合创新。外源性积累指对外来文化批判性的借鉴,并有机地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两种结论方式都能增强本土文化的生命力。所以,要构建完整的传统养生文化体系,壮大养生文化系统,就必须开展内源性积累和外源性积累,积极沉淀,并不断突破,开拓创新,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政府应该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为契机,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提供政策支持,并加大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投入。政府还引导人们积极进行以传统养生方式和手段为主的养生活动,并为其提供优良的场地设施。

其次,社会各界在进行适应时代性变革的同时要积极保证民族性、传统性的东西。社会的发展将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社会在顺应时展的同时,将吸收外来文化,如何协调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保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将是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加大内源性积累,辩证地进行外源性积累,以保证养生文化的传统性。

最后,转变人们思想观念,保证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个人思想观念将直接关系到传统养生文化传承,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传统养生观念,并积极地进行实践,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资料】

[1]王玉川.中医养生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4

1.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我国政策表明:要完善标准的文物信息管理规范,建立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信息交流的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面向所有的文化媒体、面向所有大众,实现透明的文化体制制度,加强对外交流,提高我国博物馆在信息化管理虚拟空间的地位和水平,推动我国整个文化行业的进步与对外交流。所谓的信息化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科学技术进行文物的采集、保护和传播,将信息有效储存下来,建立起面向社会的资源库,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博物馆来说,就是建立起文物的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共享系统、检索系统,达成对博物馆数字化技术信息的服务与共享传播。利用虚拟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可以对文物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有利的保护,并且创造出交流与深化的平台以及条件。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是指将计算机、多媒体运用到博物馆的各个部门的日常,包括陈列、研究、教育、行政等各个平台的工作。博物馆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解决了由于地域、文化和其他宏观条件引起的对文物的局限性,计算机可以包含除了文物本身外的非物质文化,比如:音频、视频、图片,而且通过互联网使人们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横纵立体的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的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文化遗产进行参观。这期间也同样解决了实体博物馆当中由于过度保护,活动受限的问题。

2.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着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和传统宝藏,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关乎到整个民族的血脉。目前,我国在博物馆进程中开始大规模开展数字化的工程,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在文化保护与传播上,有利用将文物本身与非物质文明结合在一起,对文化进行完整的保护,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将会对文化遗产各方面进行生动的展示,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大众参与到历史文化交流与传播当中。对于历史研究工作者而言,采取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有利于方便对文化遗产的信息交换、传播、保护,更加促进了科研与教育的影响作用。

二、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原则与重要性

1.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所有的技术系统首先都要遵循安全的原则,一个系统的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稳定,所有的运营都要保证数据的长期稳定性、持续可恢复性,以防发生意外时对国家或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经济性原则:当今社会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操作中尽量满足较高的性价比,所有的系统设施应都保持好的上升空间,在保证自身正常运作业务的同时能经得起各方面的挑战。所以在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在经济花销较低的情况下满足较高的性能和空间[3]。(3)可扩展性和高效性原则:为了满足系统的持续高效运作,要求进行系统的性能的扩展,要求系统整体具有可塑性。并且在工作环境里,能保证高效能的运作。(4)兼容与开放性:对于一个系统来说,要做到广泛的运用于传播,必须自身兼容性较好,在各个平台、各个环境都可以广泛使用。系统具有连接到其他平台的可能性时,也对其普及有着极大的作用,且提供多个接口的方式有利于对系统的再次开发,有利于达到管理系统的全面化、开放化。

2.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安全,减少暴露于外的次数,保持文物的完整性与观赏性。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是面向大众服务的一个途径,对非专业人士、文物爱好者、研究者来说都无疑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检索手段,有利于达到全民的资源共享。不仅有效的整合了资源,而且做到了资源的反复的利用。基于对博物馆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各个层面资源的再开发,可以根据文物的本身信息,进行相关信息的链接与调用,通过外部的软件、程序调用博物馆的资源管理库的数据,以此达到高效能的运用。对于博物馆的管理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人员的合理布局与调动,将以前用于认为管理数据的人员分散于其他需要的岗位,起到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

三、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管理现状与建议

1.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管理现状

近几年,国家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了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系统持续且迅猛的发展。故宫研究院组建了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为介质,加强故宫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此外,上海、南京的博物馆也实行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措施,推动了文物文化在全国的资源共享的态势,依靠科技力量进行信息化建设,还培养了计算机方面的高、精、尖人才与专家。我国博物馆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现有规范体制与庞大的文化遗产资源库的矛盾,因为体制与信息资源建设有着相悖的因素存在,并且缺乏有效、统一、明确的宏观政策对信息化系统管理进行有效支持。受传统闭锁文化的影响,对博物馆的文物“重藏轻用”,导致文化遗产资源的交流受到严重的阻碍,博物馆信息化进程收到抑制,呈现出文化孤岛的不良现象。建立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详细、精确的文物馆藏信息记录,以此可以减少文物的减少与流失。整理、录入、鉴定文物信息需要依托法律与科技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欠缺,不能很好地对文物进行录入、整理,比如有些重量级的博物馆对外声明馆藏文物的数量极多,而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没有记录在馆藏文物的总账里,因为技术的原因没有能进行及时的鉴定、保护。因此可以得知很大部分的文物都没有录入进信息化系统中,所以更不能进行有效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其次就是信息化的体系在发展中的目标不太明确,技术布局相对比较散,局部的信息化系统管理着眼低,只对邻近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缺乏确定宏观的目标与规划的意识。

2.对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管理的建议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5

[关键词]黎族传统体育旅游

黎族,自称“赛”,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岭南民族的一支,是海南岛上原住居民,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

黎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独特地域色彩的传统体育活动。源远流长的黎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它与本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劳动生产方式和宗教活动等紧密相联。它是祖国体育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如何使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财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黎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相结合,对于促进黎族传统体育的规范化、现代化,以及体育旅游开发进行探讨。

一、黎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征

海南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是典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海南省的经济、文化和民族分布特点使其具有丰富文化的旅游资源,具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海南岛主要居住有汉、黎、苗等民族,他们大部分以种植、捕鱼为主要谋生手段。这些相对稳定且具有特点的文化,毫无例外地都会体现在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海南岛的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尚未受岛外地区的经济物质文化的冲击,仍然保持了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原有形态。黎族在其生存的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条件下创造出丰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体育文化资源体系。这些体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生活情趣,并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市场资源构成极佳的资源配置状况,极宜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海南岛的体育探险旅游和黎族体育风情旅游资源众多,千姿百态,黎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无论从品位、总量、类型、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看,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利用黎族多彩的节日盛会,诸如黎苗族的“三月三节”、海南的“欢乐岛节”、黎族的“民俗风情节”、黎族传统体育节目如:竹竿舞、打狗归坡、大象拔河、登山“抢姑娘”等,来吸引广大游客到黎族聚居地区进行黎族体育风情的观赏旅游与参与性娱乐健身活动,形成“以体促游”的良性互动局面。体育旅游业使许多黎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不断从物质技术和价值层面实现现代化发展,使得黎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体育和文化上都具有鲜明的特性。

1.民族性

黎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都具有民族特色,是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体现。黎族在旅游景点产生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民间体育充分表现出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黎族的钱铃双刀和竹竿舞,从风格到内容都因为民族的生活土壤、历史文化、民族气质而体现了其民族性。文化是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志,黎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与此同时,这些具有特点的文化,还会以各种方式在这个民族中流传下去,世代相继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于是文化特点和文化传统便成为区分民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2.地域性

地理环境历来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黎族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和在同自然界不屈的斗争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黎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海南岛气候温和、空气全年优良、环境秀美清脆,地理条件十分优越,非常适合旅游者从事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其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射箭、射弩、爬杆过树、串藤圈、托物竞渡等,这些活动都与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3.传承性

黎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历史沉淀,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形成的,其活动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传承性。黎族传统体育从产生之时起,就能穿越历史隧道,能绵延流传至今,也得益于文化和旅游优势的力量。因为任何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惯性,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顽强的传承性。正是这种传承性,使得许多体育活动代代相传。

4.实用性

黎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的主要价值是健身。在活动中,参与者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就促进了体能的发展、增强了体质。在海南旅游景点所开展的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竹竿舞、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射箭、射弩、等,都直接表现出这方面的作用。传统体育活动蕴有丰富的竞技性、游戏性、艺术性特点,因而具有强烈的自娱和娱人功能。通过进行各种黎族传统体育活动能培养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热爱民族之情操。许多参加旅游的人们,每每忆起在亲临其中的各种体育活动,热爱民族之情便会油然而生,美化人们的旅游文化生活。

二、黎族传统体育旅游现状

1.黎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有一定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人民生活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因而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活动。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参与体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健身、娱乐、探险等各类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对健身活动的要求趋向多元化。黎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健身休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欢迎。

海南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地处热带,属季风气候区域,四季长青,无明显季节之分,其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保存完好。黎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壮大的同时,也亦步亦趋的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紧紧抓住建省办特区的历史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业性投资成本,营造适应社会资金投入的氛围,使全省旅游业出现快速发展态势,并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

2.黎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仍相对滞后

黎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自90年代以来有一定发展,但目前除少数地区之外,黎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仍是一个尚待开发的行业。即便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黎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规模、效益、档次和吸引力等方面差距也非常大,我们的产品缺乏自己的特色多为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而现代旅游市场所需要的休闲旅游,专项地方旅游特色产品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开发,旧的传统型产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黎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黎族传统体育旅游在现代旅游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黎族传统体育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配套的产业体系,还需付出很大努力。目前的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体制创新不足

在企业制度方面,有的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机构,但主要领导身兼数职,没有具体的办公人员,没有导游,只存在一个空架子。在管理体制方面,尽管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一些管理部门仍延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

3.产品结构单一

多数景区从开业至今始终如一,形式单调,绝大部分旅游者是观光,而消费和娱乐者很少,特别是配套设施的严重不足,导致黎族传统体育旅游景区行大于游,觉得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就返回了。

4.财政困难,旅游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黎族传统体育旅游业在海南省蓬勃开展起来,但政府对其的投资力度相对比重还是较小,致使黎族传统体育旅游相关的一些配套措施还是不足。

5.黎族传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在黎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起步阶段,海南省还没有专业的培训黎族传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机构,导致了黎族传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四、黎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对策

1.把黎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回归自然,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当代人们的需求变化,界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国家旅游局最近调查表明,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第一是山水风光,第二是历史文化。在海南可以借助各旅游风景区的自然资源,选取一些娱乐性、观赏性较强的项目,在旅游区开展富有地方风情的体育活动,既推广林族传统体育,又发展了体育旅游事业。

2.加强黎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

(1)发展黎族传统体育,首先要做理论上的准备。数十年来,许多学者从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对黎族传统体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她新的价值和功能。因此,我们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和发扬基础上,推陈出新,这对于发展黎族民族传统体育,弘扬黎族传统体育文化大有裨益。

(2)培养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一个专业,它需要依据市场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3)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地方政府开展体育旅游业。海南省的体育院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以建立黎族地区体育旅游集团公司,与地方政府组建的体育旅游旅行社,利益共享。

3.培育黎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主体

(1)争取国家或地方财政对发展黎族传统体育事业的投入。

(2)不断扩大体育旅游中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充分利用黎族传统节日发展黎族传统体育,推动黎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的结合。

4.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造黎族传统体育品牌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反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最高盛会,对少数民族体育事业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作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断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整理和提高。海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区的一大主力军,必然要求建设好自己的传统体育队伍,在运动会上一展风采。这样可以鼓动对黎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还能充分发挥优势项目,创造拳头品牌。

参考文献:

[1]李德洙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6:l824-l826

[2]栾桂芝: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476-1477

[3]邢植朝:黎族文化溯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158―159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相应的口语应用能力。传统的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资源普遍以旅游专业知识为主(如:酒店、购物、餐饮等),学生缺乏对旅游本土文化知识的理解,以致于毕业后只能进行简单的介绍与交流,无法对旅游文化进行深入讲解与推介。在教学中开发本土文化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据2017年贵州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旅游数据,贵州省2016年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2%、43.1%,实现“井喷式”增长。入境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到110万人次。随着入境旅游者的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mooC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通过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不断探索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是必然的趋势。mooC给传统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会,然而,在中国mooC平台中关于本土文化的英语课程较少。以中国mooC提供商之一的“mooC中国”为例,平台共有1326门在线课程,课程涉及26个类别,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社会、哲学、艺术等方面。缺乏中国特色本土文化的mooC资源。在mooC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mooC的优势来丰富课程资源以便解决传统课堂中的不足是本研究的目的。

二、mooC的优势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起源于美国。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mooC元年”,国内学者开始研究mooC,将mooC应用于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mooC以大规模、免费、在线为特征,丰富了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传统教学不在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并且丰富了教学内容,将世界各地名校的课程汇聚在一起,优质资源实现了共享,解决了一些学习资源匮乏地区的问题。有助于地方学校的教学资源获取,同时给地方优秀的本土文化推介与传播提供了机遇。

三、基于mooC的本土文化的旅游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如教材、教师、学生、家长等;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如授课课件、试卷、习题等。本文主要对狭义的课程资源进行研究,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对教学起着不同的作用,应丰富课程资源的内容,不同的课程资源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共有苗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本土文化,各民族丰富灿烂的民间传统、习俗、技艺和节日等文化资源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瑰宝”。旅游专业学生必需要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才能将文化的内涵与寓意介绍与传播出去。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民族本土文化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例如,苗族服饰的种类反映着苗族人民不同的心理与习俗,不同民族的建筑与饮食代表着他们的生存理念与生活方式。开发以民族服饰、饮食、建筑、传说等为主题的mooC资源,通过这些资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在头脑中有深刻的表征与理解。

(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行业的发展在于旅游人才的支撑。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实践训练,内容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未来实际工作中存在脱节的现象。掌握民族本土文化的旅游从业人员有利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本土文化mooC课程资源开发符合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mooC课程资源的学习可以提前感受到未来旅游职业的真实情景,有利于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三)有利于文化传播与推介

2016年1月7日《纽约时报》公布,贵州是世界上最值得到访的52个胜地之一。旅游英语具有一定的涉外性,以入境旅游者橹饕服务对象。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文化的介绍与讲解一方面对当地的文化起着传播的作用,另一方面影响着境外旅游者对中国民族本土文化的理解与体验。开发优秀民族本土文化的旅游英语mooC资源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对文化的对外解说与推介,使境外人员对中国民族本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与感受。mooC开放在线的特点意味着世界各地对mooC资源的可获取性,有利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7

一、中学语文学习中传统文化成分缺乏的各种具体情况

(1)重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不够。新编语文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微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提高本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以及民族的人生观、审美观,重塑民族精神。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世界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中学语文教学无论如何要把优秀文化世代传承下去。由于历史原因对文化精华的破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传承文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弊端,使传统文化教育严重不足。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高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去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和不懈追求。

(2)对开掘不甚深刻的本土文化资源要大力发展。本土文化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人们精神上的重要支撑点,是维系各阶层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可是,目前有些学生却不愿意谈到自己家乡的美好,而是遗憾于家乡的闭塞,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只是不切实际地去向往,更甚者连外地人游览的民俗景点和山川风物,他们都倍感土气。这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3)学校不能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学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接受对象。校园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其实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感染学生的文化素质。学校应该建立校园型立体空间,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等为内容的一种社会深层次文化继承制度。中学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对语文实践的机会”。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几乎大都在学校教室内进行,将学生和外面的文化活动环境隔离开来,严重束缚了中学语文教学范畴的拓展。学生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并不了解母校的历史和现状,不能明确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不能用校园文化的精神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为避免此种情况,应把语文学习和传承校园文化精神两方面结合起来。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化资源应运缺乏的应对策略

(1)大力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精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华夏文明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断催生出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对遗产中的精华完全吸收,才对传承历史文化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些遗产中的精华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人格修养,极大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意义深远而重大。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物质财富和意识财富资源。平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感受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借此增进师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重要传统文化。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教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力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正确指导所教学生通过读写感受文化内涵,并开展演讲、辩论竞赛、情景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另外还可适当通过身临其境挖掘传统文化精华。

(3)引导学生去体味和欣赏传统节日在文化氛围中所蕴涵的文化元素。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本民族创造的灵魂,传统文化依靠简单地说教灌输来传承,那就失去了文化的味道。通过人们在亲身经历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甚至养成传统文化素质,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只有传统文化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浸入国民的情感和心田,才对国民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刻影响。

三、学校应该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文化底蕴

(1)大力加强引导方式的多样性。学校应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国文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阅读、写作)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掌握。这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的内容总是交叉伴随在一起,这既是校园文化教学活动方式,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感受李白的浪漫、沈从文佳作的人性美、鲁迅笔端的犀利中丰富了传统文化。像这种必不可少的语文阅读活动可以是在班级间进行,也可以进行校际间的。这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文化视野,又推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2)加强学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学生所在学校的各类有形无形的文化专栏,历史建筑景观,都是一所学校特有显著性的校园历史文化标志,这将对学生起到深刻感染的人文教育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更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但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

四、挖掘民族地道文化,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本味文化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8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及其重要价值,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也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旨趣,有的学者已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开掘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成果或限于某个具体节日的发展趋势研究,或仅限于探究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等,缺少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的系统探讨。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有十余个古代大节日“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大力开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既可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建设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拓创新:天人合一,辞旧迎新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以示祈求和感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慎终追远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德育体系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就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可见,德育不可能是关于某种专门知识的专业化传授。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不仅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存在,更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之间,人是主导,人是目的,历来是我国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刚健有为

节日源于祖先的现实生活。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节日里美昧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龙狮和赛龙舟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这从反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我国的春节、元宵节,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大家同乐,一派升平,和谐欢乐。

端午节则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人们通过举办赛龙舟、吃粽子,彰显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腊八节”的起源除了“劝勤惩懒”的传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起,即“援岳(飞)抗金”。据说,当时老百姓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表达了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爱戴。中秋节、春节等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秋节、春节等又被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深层次内涵。如今,包括台湾的众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二、利于道德教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能在民间广泛传播,除了儒学教化和政府推广的原因,传统节日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俗形式,具有周期性和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一)周期性和群众性

传统节日是以年为单位轮回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又散布、植根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普天同庆、人人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这两个特点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一定固守在课堂和说理的层面。传统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的时空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道德教化。民众从小到大,年复一年不断地接受着道德传统的洗礼和熏陶。传统节日地域广泛,人们在无处不在的节日文化包围、簇拥下,可以不断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际上,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群众文化,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价值,具有渗透性、隐含性,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传承性和变异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传承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社会,内含大量美好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或是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伸张正义、扬善除恶的精神,或是追求爱情、扬美抑丑,或是追求吉祥、祭神斗邪,无不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民族情感。“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因时、因需而变化发展。如祭祖、上坟等,节日文化最初包含大量的迷信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报本返始”的人文理性所取代。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巧妙地渗入思想深处,比硬性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三)综合性和实用性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用性则是指节庆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或是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或是在信仰崇拜中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是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而非呆板的条条框框。传统节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道德信息和理念,使公众潜移默化的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

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从社会看,商家和媒体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并对其进行正确宣传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开始,各地区举办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和媒体不能因为私利,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带来的不良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会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际上,如果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到位,同样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效果。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9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 德育课程; 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传统文化的起源篇10

[关键词]传统德育;开发与创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它们都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曾经服务过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虽然,作为优秀的精神产品,它们都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锤炼,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利用和借鉴。但是,这个利用和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而是一个再创造的有机整合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必须首先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和现代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距离和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分析、甄别,作出现代性的诠释,才能做到既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为现代服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必须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这里所说的“现代诠释”,不是要求我们把古人现代化,将今人的思想作为标签贴在古人的身上,而是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中所包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予以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使它有可能同现实衔接起来。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的东西不进行现代诠释,原封不动地将其搬到现实中来,那样不但于现实无补,而且也是对优秀传统东西的糟蹋,如果对传统的东西“生吞活剥”,难免会“食古不化”。所以,“现代诠释”是古为今用的重要环节,绝不可少。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前人早有尝试,顾炎武、孙中山就是其中的典范。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爱国主义者。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时代要求,对古人的“亡国”与“亡天下”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加以严格区别。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二耳矣。”(《日知录·正始》)在顾炎武看来,“国”既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姓王朝利益的体现,因此那些享受到“国”之俸禄的“肉食者”,应当尽力去保卫“国”;而“天下”则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他以仁义充塞、道德沦丧、世俗浇薄、文明衰颓为亡天下,从而极力强调,对每一个匹夫来说,都对天下兴亡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真正涵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对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忠”作出如下诠释:“古人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人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短短几句话,清楚明白地对古代忠德作出现代诠释,赋予其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顾炎武、孙中山的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要切实找准传统德育资源与当代德育思想的结合点。传统要同现代实现有机结合,首要条件是二者必须具有结合点。所谓“结合点”,指的是被结合的双方具有共同点、相融点。有了共同点、相融点,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如古代的“天下为公·观念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无私奉献”的观念,就有相同相融之处,二者在“克己奉公”上统一起来了,因而二者可以完全实现有机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鼓励今人学习前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自觉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论语》中有关为政者道德规范的论述,其中许多与今天的公务员道德建设之要求有共同点和相融点。比如,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为政”的对话就是鲜活的例子。“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作为为政者,应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德性规范,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务员的勤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能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孔子提倡为政者要举贤尚能,决不能任人唯亲。这对于我们当前干部选拔中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有深刻的启示。“季康子问玫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于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这三句话中要强调的是:对于为政者来说,要求老百姓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板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见解令人深思。这对于我们今天强调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为政者只有求真务实,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任凭时光流失,岁月变迁,蕴涵于其中的真理颗粒仍然熠熠生辉。由此可见,只要能找准传统德育资源和当今德育建设的结合点,并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现代诠释,就能超越传统;没有共同点、相融点的东西,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强行将其扯在一起,也不过是牵强附会,达不到超越传统的目的。

第三,要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且糟粕与精华杂糅在一起,即精华中掩盖着糟粕,其糟粕中埋藏着精华。传统德育资源之所以到了今天还有用,就在于它内含着对新时代有积极意义的功能即现代价值。我们用优秀的传统德育为现实服务,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传统德育的现代转换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其现实价值上,要下大力气总结、提炼、发掘包含于其中的时代价值。例如,传统德性规范“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在剔除包含于其中的封建成分之后,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规范的要求有诸多相似或对应之处。以“孝”为例,古人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于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大力继承与弘扬的。如《孝经》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便指出:“子曰:‘夫孝,德之本与,教之所由生。”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于和儒家把“孝”看作是道德之根本,看作是践行“智”、“仁”、“勇”诸德性的出发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孔子进一步对“孝”进行了具体阐述。比如在回答盂懿子关于什么是“孝”的提问时,孔子说:“无违。”为了解释樊迟对“无违”二字的疑问,孔于又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看得出来,孔子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在回答学生子游的问题时,孔子进一步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做到孝敬,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另一类是基本属于糟粕的部分,与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背,是要极力批判的。比如,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孟子强调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离娄上》)如此等等。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等价交换的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与人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为了金钱和私利,不但可以“遗弃双亲”,甚至不惜“杀父杀母”,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吗?因此,现在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大力加强青少年“孝”道德教育的时候了。

传统优秀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有着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尊重和弘扬中华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德育服务,是我们理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3.转化与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学术研究活动永保生命力之关键所在。不管是尊重传统、源于传统,还是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关键在于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德育及其思想,都是由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生活着的、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具体的家庭和人生背景、受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影响的具体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总结、概括出来的,并且是针对一定的具体社会现实的,所以,它们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具体性、特殊性和时代局限性。然而,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德育思想一经提出,总是内在地包含着一般的和抽象的意义,总要为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还会被不同的人们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它们又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传统德育思想的双重特性,还通过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即传统德育及其思想具有精华与糟粕杂糅并存的特点,纯粹属于精华的或属于糟粕的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