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前景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6:41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1

[关键词]旅游景区;发展历程;管理创新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发展载体与核心要素,是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成分,是形成旅游产业面的吸引中心与辐射中心。目前,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旅游休闲意识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级各类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与感受,进而提高旅游景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因此,旅游景区管理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景区管理者亟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与条件下,旅游景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种管理模式,对于旅游景区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1.1纯公益性管理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是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业仅仅属于外事接待行业,政治属性较为明显,其作为产业的功能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属国家行为,其性质属事业机构,其管理是由政府直接管理与经营。因此,这个阶段的旅游景区管理处于萌芽阶段,是纯公益性的景区管理模式,管理目的是完成政治任务,很少思考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方法。

1.2政府直接管理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各旅游景区虽然仍旧是政府或政府部门主管的事业机构,但是开始以利益、利润作为主要经营目标。同时,由于旅游资源依旧是国有化,很多景区的土地是政府无偿划拨,旅游景区大规模地发展起来。然而景区管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忽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未来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1.3企业经营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旅游景区管理也逐渐进入转型阶段,以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旅游景区管理与发展的需要,某些景区开始通过承包、租赁、购买等方式转让其经营管理权,实现两权分离。这种由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是企业资本与国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重组,但其中也不乏有低估国有资产、追求短期利益、相关主体发生冲突或不协调的现象。

1.4现代企业管理阶段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中,旅游景区若要取得发展,必须直面市场,参与公平竞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始组成具有多元化成分的股份公司,进行股份制经营。人们对旅游景区管理的认识也逐渐变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得到认同,成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保护的制度保证。

2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旅游景区管理思想有待创新

受以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影响,有些旅游景区较少考虑市场因素,更多地关注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的开发,并整体投放至市场,投放市场之前较少进行市场调研,较少研究游客需求,导致其无法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产品,也不重视旅游景区中的景点、产品、品牌的打造,很少做景区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在这种管理思想下,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常常被忽视,其景区内或周边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很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2旅游景区发展规划有待创新

目前,还存在部分旅游景区只关注主要景点景区的设施建设是否良好,不重视景区发展规划和相关区域建设的现象。部分景区道路狭窄,绿化率低,人车道路不分,导致游客拥堵,秩序混乱;没有统一规划景区路径,景区参观路线没有明确指示标识,导致游客无法辨识和判断;景区污水、垃圾处理不及时,排放不合理等影响旅游景区的环境;景区卫生间、售货亭、休息区、餐饮服务区规划不合理,导致不能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等。旅游景区发展规划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游客满意度,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发展。

2.3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有待创新

旅游景区管理手段较为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景区只关注如何吸引游客,而对于已经进入景区的游客关注度不够,服务不到位。例如,在一些旅游景区内,景点的分布比较分散,而旅游景区在服务区和餐饮点的设置上没有从游客方便角度出发,而是单纯出于成本的考虑在某个主要景点设置服务区,而无法顾及其他景点的游客需求;一些旅游景区不重视景区资源的宣传推广,导致经营欠佳,游客达不到规模,资金周转受限,从而无法进一步开发市场,导致恶性循环。

3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却也是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旅游景区的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景区的期望与要求。同时,旅游业仍然在快速增长,休闲旅游消费需求日益高涨,假日旅游发展势头越发强劲,对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改变旅游景区存在的行政色彩浓厚、管理主体缺失、经营机制呆板、市场化程度不足等现实问题,捋顺治理机制、灵活经营机制,实现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创新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回顾旅游业发展之初至今,旅游业发展的诸多瓶颈得以突破。例如,旅游市场的超速发展与配套酒店餐饮业发展速度不足导致的瓶颈,随着吸引内外投资兴建酒店而得以解决;假日休闲旅游的火爆与旅游交通通达程度不足导致的瓶颈,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而得以消除。而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品位与旅游意识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不断参与国际竞争,旅游景区管理质量的瓶颈日益凸显。旅游景区较低的专业化经营水平,较差的市场经济适应程度都使其面临的环境与形势更加严峻,而这种瓶颈无法像酒店餐饮、交通建设等可以通过大规模投资发展的方法加以解决与消除,务必创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提升旅游景区发展,从而缓解旅游景区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不适应,进一步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CB/t17775—2003).

[2]潘星炎.论核心景区管理体制创新[J].湘潮(下),2011(9):113.

[3]卢爽.旅游景区管理创新探索[J].旅游管理研究,2012(11):46,48.

[4]付晓玉.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3):86-88.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2

关键字: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保护

中图分类号:J21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建设、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风景名胜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领域仍然存在着研究空白性、实践盲目性、潜力巨大性等特点[1]。长期以来,我国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形式,尤其在生态敏感的核心保护区范围的开发,侧重于上档次的商品化规模化建设。这种模式以资本投入,政府开发为主体,人的消费需求为前提,将人的价值规律凌驾于风景资源的自然生态规律之上,忽视了对风景资源的社会、科学、教育以及生态环境价值和效益的开发利用。把获取经济效益作为开发风景资源的唯一目标,进而忽视风景资源的开发尺度和其相关的法律建设。所以,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应尊重自然科学的规律,重视风景区的生态、历史、文化、科学、教育以及综合社会价值的开发。

中国风景名胜景区的规划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风景区控规就是要通过“控制建设、旅游容量、突出保护”来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风景区内的任何建设活动要控制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及行为活动四个方面[2],同时还要溶入风景保护、游赏控制的内容以强化保护要求。

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使用性质按用地分类标准规定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游览设施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风景游赏用地、居民社会用地。环境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某一段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设施配套控制是对风景区内风景游赏、居民社会等用地上的游览设施和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依据旅游设施系统规划所确定的游人数量,使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等设施达到配套要求。建筑建造控制即是为了达到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作出必要的技术规定。景观环境控制依照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从风景区环境对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行为活动的控制即是从外部环境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就交通活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出控制要求。风景保护游赏控制即是针对风景名胜资源在景观特征的可游览、可欣赏、且易破坏等特点,对风景游赏活动和保护培育要求两方面提出控制要求。

中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方法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在人口、体制、资金、文化、利益主体、地域关系的独特性和人类的诸多活动给风景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人类活动、名胜风景区发展及其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经营管理特点促使建立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之路。

目前在西方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建立起“以资源保护与国民户外游憩需求相平衡”为核心的资源保护与管理模式。这种理论与模式引入我国,有助于我们理解风景名胜区的存在意义及其价值、功能、规划、利用、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技术方法以及动态保护与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有效性,以便使我们认识中国人口多、收入差异大、素质差异大等特殊性。所以风景区利益主体多,资源保护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走中国特色的资源保护管理道路。

针对保持保护与发展的内在动态平衡机制建立可持续管理制度,包括可持续管理规划、生态影响管理、社区与游客管理、服务管理、保护政策等,完善风景名胜区的法律法规,实现风景名胜区的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处理好需求、生态、资源、使用、经济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动态平衡的管理。风景区在践踏、游径、露营、划船、野餐等活动的影响上,建立游憩生态学的基本框架,应用于自然资源及国家公园的管理。

3.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风景名胜区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源、减轻了保护工作的财政压力,但也带来了使保护工作遇到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压力。旅游强调开发更便利的、食宿及其他娱乐休闲设施,但保护强调尽最大的可能保留原有的遗产特征及其风貌;旅游的兴旺使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益显化,导致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占用,与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产生矛盾。

风景名胜区对于维护国土生态平衡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保护、保存、维护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时刻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威胁风景区遗产地的安全。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克服和消除破坏风景遗产的威胁,才能维系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

首先,要保持风景名胜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确定风景名胜区的定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遗产景观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又能产生巨大的生态价值。因为国家风景区是具有保护性、公益性、展示性和传世性的人类瑰宝,不能将其定位于“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开发区”等,不能把保护性变成开发性,不能把公益性变成私有性,不能把展示性变成经营性。因此,风景名胜区必须要有正确的定位。

其次,改革管理体制,加快立法,走可持续额发展的旅游路线。伴随着旅游业的空前繁荣,很多景区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消耗效应,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潜在的威胁。因此,改革管理体制势,由国家建立职能部门,直接管理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结束“割地开店”的局面。与此同时,完善国家遗产保护法,为保护风景名胜区提供法律保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和文化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结束语

近年来,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保护,核心是保护,重点是规划,关键是管理。规划为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基本吸引力,为旅游业发展需求,吸引更多的游人;管理维护游客安全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秩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持或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保护风景名胜区是维系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3

关于参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优秀旅游城市市长专题研究班学习情况的汇报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9月7日—18日,我在北京参加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优秀旅游城市市长专题研究班(以下简称研究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研究班概况这次研究班是全国市长培训“十五”规划中的第1个专题研究班,由中组部、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参加对象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市长或副市长。本期研究班共有78名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参加。其中,我省有宜昌、十堰、襄樊3个城市的副市长、市长助理参加。本期研究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学习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培训,第二阶段是实地考察。集中培训阶段,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文物局、大连市旅游局等单位的权威专家、学者,分别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世界遗产的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旅游业发展形势与战略、城市竞争与旅游城市、城市旅游形象宣传及旅游产品开发等专题对学员进行了系统讲解;各地学员书面交流了当地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经验,并就专家讲解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和讨论。实地考察阶段,有关部门向学员们作了关于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以及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推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经验介绍,并组织学员赴福建武夷山风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期间,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专程看望了全体学员,并和大家进行了座谈。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家旅游局常务副局长孙钢、中组部干教局副局长张家声以及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有关司室、城市旅游协会、市长培训中心负责人出席了研究班的开学典礼,并分别作了讲话。二、外地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经验第一,搞好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必须提高认识。风景名胜资源具有的独特性、垄断性、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具有极大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从这次各地交流的经验看,只谈保护,不谈利用,就会使“遗产”变“遗物”,制约旅游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只谈利用,不谈保护,就会损害风景名胜资源,使“遗产”成“遗憾”,最终也必将丧失风景名胜利用的基础。因此,搞好保护与利用,认识到位是前提。据云南丽江、福建武夷山等地介绍,正是由于他们在实践中既不盲从于保护论,又不盲从于开发论,而是着力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牢固树立了“利用必须服从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利用”的认识观,才使他们在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迈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行列,也从而使当地的风景名胜资源成为他们取之不竭的财富。第二,搞好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必须坚持规划指导。规划具有保护与利用的控制、协调作用,具有前瞻性、统一性、过程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搞好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各地为加强本地资源的保护、利用,体现在规划编制方面则是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安徽黄山、广西桂林等地为促进风景名胜的保护与利用,邀请中科院、北京大学、建设部等单位专家历时三年多时间编制了总体规划;山东淄博、江苏无锡等地对于编制《总体规划》和《景区详规》的风景名胜管理机构实行政策优惠、经济补助;河北秦皇岛、安徽马鞍山、山东忻州等地明确要求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上要以规划为准绳,做到总规、详规和项目规划一个都不能少。并在实践中坚持规划的过程性管理,严格按照“评估分析—编制审查—公示反馈—实施监督—定期修订”的过程进行,确保规划能够与时俱进,实现保护与利用相协调的功能。据浙江诸暨、湖南岳阳、江西井冈山等地介绍,由于注重了科学规划与规划控制,近年来当地风景名胜区中新建的各种建筑在建筑风格、选址、体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与风景名胜区固有风格做到了水融,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一方面发展了当地风景名胜,另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内容,取得了明显效果。第三,搞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必须严格管理。风景名胜的保护与利用是一对矛盾关系,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加强管理。综合各地交流的经验,他们普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强法制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坚持“先评估、后建设”的原则,严禁污染和败笔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对环境保护设施与批准的建设项目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二是严格标准化管理。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制订绿色旅游产品质量标准、绿色旅游服务标准和绿色旅游管理标准,确保旅游开发、经营消费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对资源的破坏程度;三是实施目标管理。坚持每年把风景名胜的保护与利用列入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奖惩,硬帐硬结,以增强保护效果。第四,搞好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必须完善投入机制。同所有行业一样,没有投入支持,风景名胜的保护与利用就无从谈起。为妥善解决好投入制约问题,各地一方面积极出题目,做好对上资金争取工作,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改善景区环境。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建立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的投入机制。浙江诸暨市在风景区的门票收益中,将保护资金单列,建立了保护资金的制度化来源;湖南岳阳在规划控制前提下,尝试对风景名胜资源实行有偿使用,明确资源有偿使用收益中用于保护的资金不少于40%,确立了依赖风景名胜资源获利的资源补偿金制度,使风景名胜区在良好的资金保障下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形成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第五,搞好风景名胜的保护和利用,必须理顺体制。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涉及众多单位和部门,协调、管理的任务很重,难度很大。为推动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地方都以理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大胆实施改革。四川峨嵋山市赋予峨嵋山管委会享有县级政府职能,对峨嵋山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权负责。同时明确景区内的公安、工商、林业、文化等部门在业务上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在行政上由管委会领导,并把景区内的黄湾乡也委托管委会代管;浙江省诸暨市成立诸暨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对原属文化、宗教、林业、水利等部门管理的风景名胜资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大胆剥离风景旅游管理局的管理与经营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做到景区管理部门专司管理,经营部门一心经营,有效地促使了管理部门与经营部门的协调,适应了风景名胜区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三、搞好我市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几点思考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市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截止2002年,全市共有各级风景名胜区11家,其中部级1家,省级4家,市县级6家,当年实现门票收入1406万元,占到全市旅游门票收入的46.9%。从总体上看,整个保护与利用工作情况较好,但出现的一些苗头也不容忽视:一是规划编制滞后,盲目开发建设时有发生。目前,全市11家风景名胜区中,只有不到一半的风景名胜区编制了总体规划,但还没有1家编制过详细规划和项目规划。在已经编制的总体规划之中,部分还是多年以前编制以后再未修编过的规划,规划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受这些因素影响,个别地方已将一些旅游接待设施建在了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内,出现了破坏性建设的苗头。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利用与保护水平低下。从目前情况看,全市11家风景名胜区,除隆中属于管委会自身管理外,其他景区分别属于县、乡政府及文化、建设、宗教、林业、水利、民政等部门。这种各自为阵的管理体制,表现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着规划难实施、建设难进行、促销难统一;在资源保护上存在着资金难筹措,标准难规范,法规难执行;在日常管理上存在着认识难统一,工作难开展,协调难到位,形成了“都管都不管”的局面,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难以满足保护与利用需要。三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市绝大部分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及内部环境都很复杂,对我市风景名胜事业的保护与利用造成了严重损害。如古隆中不仅被毗邻的襄樊学院直接损害了其“清静幽雅、田园淡泊”的特色风格,而且其核心区内还有开山炸石的水泥厂、石灰厂等企业直接对其山体进行开掘;谷城薤山名胜区核心区内至今仍有许多农户散居,每年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保康县黄磷、磷肥等化工厂产生的废气不仅直接污染荆山生态风景核心区,而且产生的污水还严重污染到下游的南河风景名胜区,等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光短浅。看不到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可以在任何地方兴建,而风景名胜一旦被毁坏就不能再生的独特属性,为获取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对一些损害风景名胜的事情听之任之;二是畏难情绪。担心从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既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精力,又要引起短期内的税费减少、职工下岗、社会稳定等现实问题,弄得不好,会引火烧身,思想上求稳怕乱,不敢去解决;三是盲目冲动。主观上有搞好开发建设的良好愿望和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不懂得保护与利用的客观规律,不能按科学规律办事,或是受认识局限,对资源品质缺乏准确判断,开发项目不能适应市场需要,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好心办成坏事,效果适得其反。此外,还有部门利益驱动、工作重视不够等原因。这些,都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管理,引导全社会增强保护与利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要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阵地,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搞好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的重大意义,组织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引导全市上下充分认识风景名胜资源不像一般的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或其他资源那样损失了可以拿回来,或能被其他资源所代替的这种独特属性,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和利用观,从而增强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自觉性。同时,对掌握着风景名胜区决策权和管理权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步骤、有目的地轮番开展教育培训。要将有关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工作规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促使他们学习掌握科学规律,增强科学决策、科学保护和科学利用的意识。风景名胜区的行业主管部门——园林局要充分发挥对风景名胜区归口管理的职能,建立和完善《景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景区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景区城建监察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各级风景名胜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要求,限期编制、完成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适时完成重大旅游项目设计规划。要坚持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纳入部门年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规划实施为依据,定时间、定科室、定人员开展检查督办,及时纠正工作偏差,坚决刹住盲目冲动、不按科学规律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风气,把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促使全社会提高对风景名胜的保护与利用意识,增强工作效果。第二,理顺管理体制,对风景名胜的保护与利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于当前我市风景名胜区在行政上隶属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日常管理上政出多门、各自为阵,导致在工作实践中政令不畅、相互制肘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威胁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各风景名胜区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大胆进行探索。当前,可以采取三种方法进行理顺:其一,成立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借鉴四川峨眉山市的经验,按照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相应赋予部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分别享有县级、乡镇政府管理权限的职能,全面负责本级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工作。明确风景名胜区内的林业、公安、文物、规划、环保等部门在业务上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在行政上接受风景区管委会的管理。通过集中统一管理,解决好现有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存在的“有利都管、无利都不管”的现象。其二,成立风景区管理及旅游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1名常委和副市长任副主任,下设若干个专班。专班由四大家领导牵头,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旅游、园林、林业、文化、宗教、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具体负责环保、规划、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协调管理,确保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决策“一个口子”对外,“一个专班”落实,减少制肘、扯皮、违规等现象发生。其三,按照“减少环节,便于协调,提高效率”的原则,调整市领导职责分工。即将风景区管委会、文物、宗教、旅游等工作联系紧密,业务性质接近的部门集中划归一个市领导分管,确保在保护与利用上能够做到统筹兼顾,统一步调,提高效率。第三,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消化历史包袱。鉴于历史遗留问题已对风景名胜区构成严重威胁的实际现状,各地对于风景名胜核心区内的企业、农户等,要下决心进行搬迁。对因财力、稳定等原因短期难以关闭和搬迁的,也要制定搬迁规划,列出停产关闭工作进度,限期解决。可以尝试采取三种办法:第一,政府出资。一方面,要求各地把解决风景名胜区历史遗留问题同发展小城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拓宽投入渠道。另一方面,尝试建立风景名胜保护转移补偿基金,每年从风景名胜区旅游门票收入和税收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消化历史包袱。其二,政府出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决打破思想樊篱,把除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以外的所有资源和项目全部推向市场,大胆探索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的新路子。对于资源收益,明确要求用于消化历史包袱和风景名胜的保护,做到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使其与政府专项保护资金形成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的稳定收入来源。其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依托风景名胜资源,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引导、鼓励、支持风景名胜区内部和周边地区牢固树立风景就是商品,景点就是企业的观念,一切以旅游经济为中心,大力实行产业转向,积极参与旅游业的配套服务。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潜移默化中把景区内部及其周边企业从开山炸石、生产水泥等“破坏性”行业中置换出来,逐步消化历史遗留问题。二oo三年九月二十日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4

关键词:低碳景区;管理;工作;决策

一、目前大部分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大部分的景区中景区整体的环境建设存在不协调的因素,各种的设施在外形、风格和景色等方面不协调使得景区的低碳环保工作难于实现。另外景区的现代化开发导致各种的资源的过度开发、各种的自然景点的利用效率和开发效率低下。没有带来最大程度的坚持低碳、经济、实惠等原则。

(二)低碳技术实现受到的阻碍

不同的地区的旅游景区的经济基础是不一样的,应用低碳技术、低碳材料等存在着差异性。低碳的技术和材料是建设和管理景区的重要内容,但是底层的经济资金严重地影响着景区的低碳化和环保性。目前影响大部分的景区的低碳建设的直接因素是景区的旅游收入。要在景区全面实现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转型和建设是很困难的。旅游收入、成本开支、利润等因素都是景区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游客给低碳景区的实现带来的影响

游客素质的高低不等、环保意识低下给景区低碳工作和活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大量的垃圾、各种的破坏等使得景区的低碳景区建设受到了各种的挑战。这也给广大的管理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低碳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原则

(一)低碳环保原则

无论是景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要将低碳环保根植于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景区的建设,将景区建设成为游客心中的最好的放松的地方,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技术突破原则

低碳很大的一部分取决于景区各项工作和设施中的技术含量,应用最环保的材料进行设施的搭建,用最低碳的方法进行工作和管理。技术的突破时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景区的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和拼搏。

(三)经济实惠原则

经济实惠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着景区的各种的建设和管理的环保程度,在景区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将经济实惠原则贯穿在每一个细节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将景区建设成为游客心中的满意的景区,不断地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游客的回头率。

三、关于低碳景区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旅游部门的扶持

政府部门对旅游景区的宏观调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各种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的出台和颁布直接地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和活动内容。低碳景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涉及很多的方面的内容,如土地、森林、交通、文物等。政府部门如何进行科学的、整体的调控和引导关系着低碳景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设管理的内容。景区应该充分的应用政府部门独特的作用来为自己发挥作用,利用政府部门每年的大量的公益广告和各种的群众宣传工作来倡导人们从自己开始做到碳、环保。配合政府部门各项的制度实现景区的科学发展模式。

(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决策

在各种低碳景区中设施、管理的方法等都应该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最科学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实现景区的低碳指标。景区管理人员更应该时刻的重视低碳指标的实现。在各种的活动中从每一个细节出发来完成低碳指标。低碳景区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从最基础的设施建设、游客的管理、各种工作的管理中来进行实现。各个项目和环节的低碳、环保指标是整体低碳实现的必要保证。这有从每一个步骤和管理工作中逐渐的实现低碳。

(三)重视低碳思想的宣传工作

低碳思想的宣传活动在社会媒体上得到了很大的宣传,但是实现却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景区管理工作者可以在景区举办一系列的低碳旅游的宣传活动,这样可以增加人们的低碳、环保思想。在这一系列的环保教育中不断地提高人们的低碳旅游意识和观点。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加的环保,在实际的行动中不断的饯行低碳、环保。在欣赏自然景物的通用是还能感受到景区的人文感受。这样既能达到广大的旅游管理工作者的效果,也能给广大的旅游爱好者身心的愉悦。

四、结论

低碳景区是低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和困境。但是采用各种的低碳技术、低碳材料、管理方法等可以大大的促进景区的低碳发展和建设。作为旅游管理者更应该加大各方面的资源调度工作。从不同的方面来加强和实现景区的低碳指标。从游客、政府、工作者几个方面来进行支持景区的管理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优化都能在低碳景区的建设和决策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从技术创新、坚持原则、方法革新等方面来实现景区的低碳、环保。让景区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突飞猛进和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石培华,冯凌,吴普.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政策技术体系与实践工作指南[m].北京.

[2]葛全胜,宁志中,刘浩龙.旅游景区设施建设与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1):6872.

[3]孙权.建设“低碳”旅游景区的思考[J].实践与探索,2010(25):232.

[4]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

[5]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6]吴晨,李东和,汪燕.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研究[J].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

[7]靳非.我国低碳景区构建方式与保障机制研究[D].2012(5):21.

[8]谭锦,程乾.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构建——以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为例[J].

[9]雷琼.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与管理探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3):6163.

[10]张朝,胡道华.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湖北武汉.

[11]曾曼琼.论低碳经济下旅游景区的创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09110.

[12]房茜,王亚琳.低碳旅游视角下的景区发展[J].经济研究,2010:33.

[13]王辉,宋丽,郭玲玲.低碳旅游在海岛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探讨[J].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5

论文摘要:构建一套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更是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比较薄弱,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现有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课考核改革、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训教材编写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解决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目前国内旅游职业教育情况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的职业教育相对比较成熟,拥有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而许多高职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被高职教育教学评估列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有所反映,从总体情况看,高职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规格、水平、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为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构建一套适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促进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

一、高职实践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高职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它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又与之相辅相成。实践教学主要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由校内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实训的仿真和模拟训练及校外生产企业的现场实习和岗位实践等环节组成。高职实践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综合性

实践教学依托于理论教学,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是多样化综合的,包括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二)开放性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由此不难看出,高职实践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主要任务也决定了实践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体系,它必须向行业、向社会开放,必须关注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及时吸收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成果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三)双向性

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以学校为主体,还注重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行业、企业既向学校提供专业实训、实习的场所,又参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实训教材的编写、实践教学的实施等,都需要行业和企业的参与。比如,学生在景区岗位的实习、实训,其指导老师往往是景区的经营管理人员。

(四)领先性

教学内容符合一线企业需求,用实用和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高职教育的命脉。因此,高职实践教学是将新理论、新技能等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实用技术引入学校教学中,按照职业资格要求,按照生产实际的规范等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学生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用先进、高新、超前的实用技术来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领先性。

二、高职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面向一线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上,高职的理论教学应以“够用”为标准,而其实践教学则应在教学体系中明显突出于理论教学。从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而实践教学是实现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养的最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的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

三、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经调查,我国目前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比较薄弱,与其他旅游类专业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相比无论从设备设施还是师资队伍各方面比都相差甚远。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是:

(一)不重视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套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设立较早,招生规模也比较大,大多数高职旅游院校都比较重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投入,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与设立较晚,招生规模又较小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很多高职院校都只是利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师资和实训设备,套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来开展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而不愿意增加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投入,导致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几乎一样,根本无法突出景区开发与管理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即使在景区就业也无法很好地胜任景区的经营管理岗位。

(二)不重视市场调研,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缺少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与旅游管理专业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几门能够体现景区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此外,即使有些院校针对景区专业设置了一些专业实践课程,但由于缺乏市场调研,无法很好地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很多课程都已经老化或脱离了景区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不具备任何实用性,无法受到景区的青睐和关注。

转贴于

(三)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水平低下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不重视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大多数实践课程是由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或一些从事景区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承担,这些老师大多缺乏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相关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沦为空谈。这样的师资队伍现状严重制约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实践教学水平低下使得高水平技能训练项目开发工作无法开展,综合性实训项目严重缺乏,产学研的开展和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受到制约,景区专业学生得不到高水平的指导,难以培养拔尖人才。

(四)实践教学设施不健全

由于缺乏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投入,很多高职院校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都是借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设施,即使有一些专业实训室,也因资金的缺乏而难以维持正常的保养和维修,大多成了可看不可用的摆设,根本无法满足实训课程的教学。

四、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针对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结合近年来景区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明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作为行业导向性、应用实践性很强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它的实践教学目标应来源于旅游景区行业的要求。基于此,应当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如下界定: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和设计创新技能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旅游景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

(二)按市场需求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必须注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实践教学的体系和内容还必须充分考虑旅游景区行业发展的实际,以行业需求(包括能力类型、结构等)作为体系构建的依据。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与景区的岗位技能相结合,实现学生与景区的零距离对接。在专业教学实习的安排上,要与景区的用人时间接轨,既方便景区接纳学生见习,又方便专业课教师将实训课堂带入景区,使学生能真正走入景区,从而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

(三)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应结合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与学生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实训性实践教学。即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景区参观、考察,然后回到课堂采取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模拟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

2.专业见习。在一段时间的理论教学之后,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知名景区进行景点讲解实训,同时调查了解景区部门岗位,让学生接触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实际,对学生进行企业化氛围熏陶,使学生对旅游景区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阶段性实训。主要利用黄金周前后时间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

4.毕业实习。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就业方向为指导,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景区进行不少于半年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为其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

考核评价应该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2]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实践课程的考核应与理论课区别开来,不能以一份试卷来判定学生的技能水平。建议采用学生自我考评、教师考评、企业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并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此外,还可根据实践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五)建设条件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首先,学校要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实训设施设备,并新建配合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堂实训使用的实训设备。校内实训室建设成功后,还要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同时培养一定数量的、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使实训设施设备真正起到作用,为实践教学服务。此外,学校还应重视产学合作,结合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互动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六)校企合作编写有针对性的实训教材

学校应根据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进度,针对实践教学课程,组织行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编写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教材和讲义,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保证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匹配。[3]编写实训教材应结合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实践训练项目,项目训练内容应突出专业技能的操作;此外,还应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组织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实践教学内容,避免因难度过大而使学生难以达到训练效果或因太简单而达不到训练目的。

(七)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旅游教学中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多地深入社会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能力,增长才干,锻炼意志。[4]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则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高技能水平的、稳定的实践教师队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得以完成的保证。一方面,可以邀请旅游景区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利用假期去旅游景区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6

从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需要实现的目标来看,游客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体现为保持生态景区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生态景区管理工作者必须对两个问题作出有效解决:一是在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中,游客是生态景区的服务对象,因此管理者需要让游客了解生态景区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并引导游客减少甚至完全杜绝对生态景区采取破坏行为;二是在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中,包括政府部门、景区社区群众以及旅游行业人员不仅需要对游客行为做出引导与管控,同时需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以确保游客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这要求游客管理工作中的管理主体能够围绕游客需求有针对性的为游客提供服务,从而提升游客在生态景区中的旅游体验与旅游满意度,这同样是推动生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二、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原则

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要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就需要根据游客管理工作的特点来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而言,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包括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在内的所有管理工作,都需要以推动生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在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中,不仅应当重视推动景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经济的发展,同时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景区游客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有效的解决。这要求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不仅应当多关注游客需求,同时要关注生态景区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原住民需求,从而确保管理主体与客体都能够在景区资源保护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另外,在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中需要确保各个主体都能够得其所获。具体而言,旅游者需要通过在生态景区的旅游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管理者能够在游客管理中获得良好的管理成效,经营者能够在游客管理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成效,原住民则能够在游客管理工作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效益。二是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在生态景区管理工作中,游客管理工作应当成为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在开展这项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生态景区管理者需要确保这项日常管理工作能够与其他工作的开展相协调,因此从生态景区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来看,游客管理工作需要重视遵循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原则。而从游客管理这一单项管理工作来看,由于游客管理工作同样会涉及到许多子系统,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管理成效,同样需要将要求游客管理内部能够将系统性当作重要的原则。三是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需要遵循可操作性与公平性原则。生态景区游客管理策略所具有的有效性建立在这些策略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基础之上,与游客管理实际情况、实际需求相脱节或者根本难以实施的策略是无法取得良好成效的。因此,在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明确自身需要围绕管理目标明确自身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另外,作为生态景区的游客,他们承担着对自身行为做出管控以及对生态景区资源做出保护的义务,同时也具有享受生态景区资源的权利,因此在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中,应当遵循公平性原则,即要求生态景区管理工作者不能为了保护生态景区资源而对游客行为做出过度束缚,以避免降低游客应当得到的旅游体验和游客所具有的旅游满意度。

三、生态景区游客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7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法律法规;应用;案例;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一、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条例》中规定:“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1]。”

二、国外风景名胜区的立法现状

国外不使用“风景名胜区”这一名称,而称之为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是以国外并无独立的《风景名胜区法》。而其对风景名胜区的立法保护有如下三种形式:

1、将风景名胜区纳入自然保护区体系,制定相关的保护区法律;

2、将风景名胜区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制定《国家公园法》;

3、将风景名胜区的相关规定包含在一些综合性法律中。

三、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立法现状

我国当前尽管并没有一部真正的《风景名胜区法》,但有不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保护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规划利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风景名胜区条例》、《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等。

四、我国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制定、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法律法规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由于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法律规格较低

我国现如今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工作都是以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这部行政法规的位阶较低,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的法律效力也较弱,而不能有效制止一些钻法律空子的过度开发行为,这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国急需要一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

2、立法行为滞后

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最初实行的一段时间,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确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管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现状也日新月异,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却止步不前,仍停留于暂行阶段,风景名胜区的正式立法也未能颁布,导致了我国越法办事的行为越来越普遍。我国现行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滞后、缺乏权威,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管理体制混乱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地方政府,监督管理则由中央和上级机构负责,这虽然能够解决由我国地域辽阔而产生的差异问题,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但地方政府因缺乏有效监督、各自为政,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地方利益而做出不利于风景名胜区健康有利发展的决策。另外,由于风景名胜区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涉及旅游、林业、城建等多个部门,而各部门的职责不清,隶属关系复杂,因此会产生多头管理的问题,导致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效率低下。

景区规划失控

风景名胜区系统庞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其规划必须统筹兼顾、整体统一。但由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现状分散、各谋其政,难以对其统一规划建设。然而在单个景区的规划层面上,由于对景区自身的现状、价值、范围、容量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规划实施中就缺乏整体性、真实性,与周边的环境也不能协调统一。此外,我国还缺乏专为风景名胜区做规划的设计单位,目前的景区规划受制于城市规划,不能满足风景名胜区的特定需要,导致出现不伦不类的景区。

五、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我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资源丰富,面对如此庞大的风景名胜区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因此对于以上提出的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与管理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法律体系

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法律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法规,对加强风景名胜区的法律保护与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风景名胜区资源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完善的政策和法制体系。对于威胁风景名胜区发展的行为建立限制性政策;对于有利于其保护活动的行为建立鼓励性政策。统筹风景名胜区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使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保护工作能够有法可依,相关执法部门能够依法办事,从而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景区的综合效益。

2、健全管理体制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设计和安排要具有机制性,依据景区资源现状协调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制衡关系,协调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因此完善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景区应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明确其性质和职责,对不同类型的区域管理机构的权限也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国务院下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统一规划协调景区的建设管理,加强各部门联系、减少摩擦,实现景区的统一管理;建立对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的监督制度,指定对景区管理工作的评估标准和制度对其京行评估,赋予公民一定的参与权结合利用新闻媒体等共同实行对景区管理工作的监督。

加强景区规划

我国现行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形成已久,已不适用于如今的景区现状,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自然景观要素的认识和把握也较为缺乏,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对其进行修编。因此,我国要依法建立专门的规划机构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工作,其中包含园林、建筑、生态、城规等各方面的专家,共同规划、协同合作。所制定的规划必须协调景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方面的矛盾,又必须服从于区域的整体规划,与其他相关产业规划相协调。制定规划要注意要下几点原则:

对不可再生和脆弱的景区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协调好景区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

要严格按照我国的《规划法》对景区进行统一管理;

严格遵守规划编制的过程步骤。

风景名胜区规划一旦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益,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其内容。

六、结语

随着我国风景名胜区成为了被保护的对象,各相关专业学者也逐渐认识到了我国景区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完善风景名胜区法律体系,健全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已成为了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使景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使风景名胜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资源得到合理循环利用。随着风景名胜区法律体系与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景区保护与管理工作也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得到更多公众的认可,其法律与管理体制也会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S].1985

[2]王德根,陆林,刘昌雪.改善我国风景名胜区现行管理体制的研究—以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3,(3):67-69.

[3]谢凝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若干问题探讨[J].规划师,2003,(7).

[4]张听竹.论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J].中国园林,2002,(2):37-40.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各旅游景区开始将发展重心由开发建设转移到了景区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并将游客管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游客管理对景区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他能够有效提升景区旅游体验质量,是塑造高品质旅游景区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为此必须加强游客管理建设,不断促进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1.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现状分析

1.1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对游客管理进行探讨还属于新兴的话题,因而在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我国游客管理意识最早源于对林业背景的旅游目的地,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这些地方由于旅游资源稀少、品质高,对游客的吸引较大,因此需要通过游客管理的手段来控制游客的容量。景区游客管理主要以管理游客的行为为主,重点在于阻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从而达到保护景区资源的目的。由于受到“游客即上帝”的服务理念的影响,游客管理在我国景区的实际运营管理中还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尤其是在旅游淡季时,游客管理工作更加比较懈怠,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也并为真正落实到位。

1.2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我国景区旅游管理的现状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游客管理的意识不高,缺乏科学有效的游客管理体系,当前游客管理在景区管理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并且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第二,游客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对游客管理的内容、方式、实施程序等方面都没有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管理,游客管理工作仅仅流于表面。针对目前游客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1]。

2.旅游景区游客管理要素探讨

2.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景区的核心,也是激发游客兴趣并产生各类旅游活动的第一要素,也是景区旅游业获得不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一旦景区的旅游资源遭到损害,则会是景区的经营受损,因此必须将景区的开发与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2游客

游客是景区的消费者,也是旅游资源的欣赏者,更是旅游经营者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倘若没有游客,那么景区就失去了开发的价值,旅游经营与管理也无需谈及。景区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围绕游客展开,因此旅游经营者在进行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以游客的心里需求为主,依据市场需要,注重游客的消费心理,设计出符合游客心理且具有特殊风格的旅游产品,从而不断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

2.3旅游经营者

旅游经营者是旅游的服务者,景区资源的开发者与管理者。通常,旅游管理者为了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出了提供观赏的旅游资源外,还为游客提供一些基本的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纪念品销售服务等。旅游管理者对景区的开发方式、程度以及经营理念等都会对景区的管理和游客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2]。然而,由于旅游管理者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必定会出现因为追求利益而加大景区的利用强度,使得景区环境遭到破坏[2]。为此,在进行游客管理管理的过程中,旅游经营者要注重把握经济利用与景区环境保护间的平衡。

2.4景区居民

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带动景区经济的发展,使景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发展旅游业,首先还是要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认可,因为他们与景区构成了一定的利益关系,在景区中也扮演着很多重要的角色,他们本身获取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既可能是经营者,又是旅游业发展的受益者,因此将景区居民纳入旅游发展与管理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3.提高景区游客管理水平的策略

3.1重视游客的管理规划

旅游规划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像游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设计以及游客的休息地点的设计都与游客对景区环境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区分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游客活动所带来的各类负面影响。但针对游客乱扔垃圾、在景区建筑物乱涂乱画以及在景区大声喧哗的现象必须通过加强游客的管理来加以解决。虽说,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将游客管理纳入了景区的管理规划之中,但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需要通过加大游客管理在景区管理中的份额来不断完善我国旅游管理的理论框架。

3.2提高游客管理技术

管理技术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物质技术手段和管理技巧。通过物质技术手段与管理技巧的运用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传递效率。由于我国游客管理起步较晚,因而发展较慢,在管理方法上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依据。为此,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景区游客管理的技术[3]。

3.3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培训

由于目前我国对游客管理的不够重视,使得景区管理人员在游客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不足,加之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而管理水平提升薄弱。所以,景区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全面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游客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水平[4]。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9

内容摘要: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委托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公共资源型景区的行政管理模式,促进我国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景区行政管理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管理学前景与发展篇10

关键词:黄河;水利;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黄河岸边繁衍生息,创造出了大量的璀璨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也是人类对于进行水利治理的历史。在今天,这些璀璨的文化和水利工程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对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不但会提升黄河沿岸省市的竞争力,也会带动当地经济,促进黄河的可持续发展。

一、挖掘地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在当代,仅仅依靠自然风光的秀美来吸引旅游者已经难以为继。人们在旅行过程中,不仅需要享受秀丽的风光,也更加关注与之相关的历时文化和民俗文化。在黄河水利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进行当地特色文化的挖掘。黄河的流经地,就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发祥地。半坡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都成为黄河沿岸水利旅游开发的重要宝藏。

在现代旅游开发过程中,究其根本,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才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同时,在黄河沿岸的各个水利景区中,由于水利建设工程的相似性,也直接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各个水利旅游景区难以在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挖掘水利景区的文化特色,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在挖掘的过程中,水利景区可以与当地的文化部门和社会学者建立联系,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水利景区进行文化挖掘和包装。从而使得地方文化能够与黄河水利景区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构建起地域旅游开发的经济体。一旦建立这种经济体,水利工程、水利景区、地方文化将会紧密结合,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共同推动景区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一些城市的黄河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的特色,开发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这些旅游文化产品,既可以是地方历史和地理文化的反映,也可以是从黄河的历史传说故事中取得灵感进行创作。

在这方面,有不少城市已经有比较成功的范例。例如郑州市的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口体现了郑州市的地域文化。在风景区的五龙峰上建造了一座具有文化意义的雕像,这座雕像以“哺育”为主题,寓意着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还建立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塑像,纪念历代为黄河治理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在黄河风景名胜区内,还有着大量的历时遗迹。仰韶文化遗址、黄河古渡、隋堤烟柳,点将台等历时文化景点都与黄河水利工程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使得黄河的水利风景区更为厚重,更具有耐人寻味的特色。

二、科学规划景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水利工程景区的建设过程中,科学规划显得格外重要。在景区建设前期,如果有科学的规划,那么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就会处于科学的发展轨道之中。相反,如果缺乏前期的科学规划,那么,景区的建设就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在黄河水利工程景区的规划之中,同样要重视景区规划的重要地位。在建设之前,要组成委员会进行详细的规划。组委会的构成包括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相关水利专业、旅游民俗专家等方面的人员组成。这些人员组成组委会,结合黄河水利工程和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景区的规划,在这个规划中,一定要注意结合黄河水利景区的特点进行设计,以黄河水利工程为核心进行辐射规划,将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融入其中。科学的规划可以使景区的建设有章可循,能够俺不就按的进行。

在这个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已经运营得较好的地区,例如山东、河南地区等地区的黄河水利工程景区进行规划。可以前往这些地方进行考察,或者邀请该地方专家前来进行指导。总之,群策群力,做好景区建设的规划工作。

三、加强管理,提升景区竞争力

在黄河水利景区建设之前,科学有效的规划是最重要的。然而景区建设以来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景区的运营和管理。高效的管理能够使得景区进入科学的发展轨道,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缺乏科学的管理,再好的规划、再优秀的景区,也会随之衰败。

在景区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施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企业管理中高效的管理方法运用到景区管理中。以成立旅游公司的形式对于景区的整体工作进行管理和运营。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保证黄河水利景区的正常运用。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也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去进行运作。按照市场的发展,随时调整经营的策略。同时,要加强景区的服务职能。在景区主体工作建设完成以后,要建设配套的服务设施完善景区的服务。也要引进和培养一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进入到景区中进行服务工作。

在黄河水利景区的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涉及到黄河水利,很多区域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也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景区管理者要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保证安全性。要划定安全的区域,使得游客能够在安全的区域进行活动。对于一些存在危险的区域,不但要设立警示牌,也要有相关的安保人员在现场进行负责,避免突况的发生。

黄河沿岸旅游资源丰富,水利工程遍布各地,以水利工程为核心开发旅游景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景区文化底蕴的挖掘、科学规划景区建设、加强管理提升景区的竞争力。在未来,黄河沿线的各个水利工程景区可以联合起来,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探索实现共赢的合作方式。

参考文献:

[1]程丽.节庆旅游活动市场化运做的积极探索――以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为例[J].市场论坛,2009(05).

[2]曹新向,苗长虹.黄河流域省际旅游合作与互动[J].商业研究,2009(11).

[3]张慧霞,刘斯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2).

[4]李维秀,徐克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构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