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文化习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11:45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1

关键词:中秋风俗流传现状文化内涵发展特点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心理密切相关。作为传统节日,它同时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个符号,它的发展流传是沿着盛行、失落与回归的轨迹进行的,这个轨迹其实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发展轨迹。

一、中秋风俗流传及现状

中秋节的确立和风俗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的中秋节是以功利的用途为主的,具有神化的色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稳定地展现出中国人的心理面貌。

(一)中秋节风俗形成与盛行

据学者考证,中秋节的雏形在周代就已经形成,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最初的中秋节是一种祭祀活动,是由统治者组织进行的向天地祈祷的仪式,用以希望国家昌盛、社会平稳。随后的漫长历史里,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流传到民间,到了唐代中秋节的日期、仪式、习俗基本定型。到了宋代,“月饼”的名称作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最终确定下来。中秋节最盛行的是在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中秋节已经继春节、清明、端午之后成为中国人的第四大节日,仪式的繁琐、宴饮的规模、习俗的丰富程度都达到巅峰。皇家要进行祭祀月神的仪式,民间同样也要进行祭拜月亮的活动。可以说中秋节的产生与盛行是由神化到世俗化的过程,由局部性向全国性、全民性发展的过程。

(二)中秋节风俗的遗失

人们对于中秋节的重视在上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内容简化、文化内涵消失,而只重视中秋节的形式。中秋节团聚和祝福的内涵在逐渐淡化甚至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于礼物价值极度看重。很多“80后”“90后”,只知道中秋吃月饼,而为何吃、怎么吃、吃的意义为何,根本不清楚;相反他们更倾心过洋节,对于洋节的由来、风俗如数家珍、充满热情。可以这样说,中秋节风俗的失落是伴随着中国人对于传统意识的遗失而产生的。

(三)中秋节风俗的回归

近几年,国家保护文化传统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社会上强化文化传统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背景下,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又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我国的中秋节被列为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大大激发了国人珍惜民族文化的热情。政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中秋节为法定假日,人们在这一天可以享受节日放假,民间甚至以“串休”的方式,把中秋节所在的周六周日休息和中秋节放在一起放假。这样的放假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在中秋节这天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共度中秋。

二、中秋节风俗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有许多风俗,这些风俗有的具有全民性,是整个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但是这些风俗在各地方的形式略有不同。同时,各地都要祭拜月亮,但是祭拜的东西和具体细节又稍有差异。可是无论形式上有何不同,都改变不了共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风俗首先具有月崇拜的意味。中国古代历法是我们经常说的太阴历,也就是说我国的古代历法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和特点制定的,因而月亮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中秋节祭月就是这种崇拜的最直观体现。

中秋节的风俗也带有庆祝丰收的含义。中秋节恰逢秋季粮食、果蔬成熟的季节,而农作物丰收在封建制度下的农业国家是最重要的事情,不难想象人们对于中秋节的重视程度。进行中秋节的祭祀和祭拜活动,都少不了各种供奉食品和果品,这些果品都是当时成熟的果品。而且南方有“偷瓜送崽”的习俗,所偷的瓜必须是长势最好的瓜。在开封地区,还有“燃铁塔”的习俗,这些习俗都有庆祝的味道。

中秋节风俗具有举家团聚的含义。中秋节从最初皇家祭祀月神的活动到最终形成广泛的民间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从希望月亮给以人们幸福生活进而演化成中秋月亮的圆满也恰似家人团圆的意味。在北方,人们还习惯用藕来祭拜月亮,就是取“藕断丝连”的意象,寓意游子虽然远在他乡,但是能和家人思念不断。

中秋节风俗具有寄托祝福的含义。中秋节的风俗中有祭拜活动,有赠送礼物的风俗。祭拜活动是通过祈祷给自己、家人、朋友送祝福、表达美好意愿。在贵州、湖南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晚上要去偷瓜,但所偷之瓜并非占为己有,而是要送给没有孩子的夫妇,传说得到了别人所送的瓜崽,就会得到孩子。被偷的主人并不生气,因为这是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事情。这种活动恰恰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关爱、祝福之情。

三、中秋节风俗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中秋节风俗的形成、流传其实是中国人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形成的原因,是文化繁荣的结果,是家庭观念的凝结,是国家凝聚力的体现。它的失落与回归恰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弱化、家庭观念和国家凝聚力的下降。

中秋节的起源在周代,最初是祭祀月神的活动,和祭祀天地太阳是一个道理。在之后的流传过程中,中秋节的文化意味是越来越浓厚的,形式是越来越丰富的。最初的月崇拜,是统治者祈求国泰民安、统治稳定的活动,而团圆、祝福、庆祝这些内涵都是由人民不断增加的。当下,在交通便利的现代社会当人们的家庭观念下降的时候,中秋节要和家人团聚的意识也在消解,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再赶回家和家人团聚。

中秋节风俗的发展特点是和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息息相关的。对于中秋节风俗的忽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热衷过洋节的现象和传统节日的凋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侧面反映我国传统文化被遗忘的事实。

综上所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漠视遗忘自己的民族之根时,就丧失了自己的特色。我们要从保护传统节日入手,从理解认同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入手,传承好自己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2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但这里的“中秋”不是指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它只是一个时段概念。然而什么时候才把八月十五约定俗成为一个民俗节日?迄今尚无定论。民俗学家多认为这一节日形成于宋代。事实上,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日月的关注。在古代帝王的礼制中就有所谓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不过此时的祭祀是一种自然崇拜。而真正把明月当成可赏可玩的对象,则是从魏晋时期才开始的。从《古诗十九首》到魏晋诗人们,多有对明月的吟诵。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曹操的“明明如月,何时可缀?”(《短歌行》);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等等。在这里明月成了文人们的审美对象,他们借月抒情.拉开了唐代赏月之风的序幕。

从中唐开元以后至晚唐这段时间,一个以宴饮赏月、家人团圆为中心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已基本形成。虽然其玩月游乐的节日气氛和市井风俗的节庆内容,未能像宋代那样浓盛,然而就岁时节俗的构成成分来说,比如固定的节期(八月十五),固定的节庆活动内容(赏月、玩月、望月),显然已经齐备。由此可以说,中秋节作为华夏民族的民俗大节,形成于唐代,已不容置疑。至于“月饼”何时才被特定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民风土俗”中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可见最迟在明代就有了以互相赠送月饼为中秋节主要节俗内容之一的事实。

民俗节日是一个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风俗的凝聚点。中秋节较之其他民俗节日形成稍晚,然而其成因却源远流长,并且呈现出构成因子的多元化。远古时代,先民们在“万物有灵”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自然崇拜。月亮的弦、望、晦、朔变化,以及它对人类生命节律的影响,自然成为远古人类天体崇拜的对象之一。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祭祀日月星辰的礼俗,现今北京的“日坛”、“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祭祀日神和月神的地方。古代的祭祀活动多是和农业有关的,都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比如“春祈”,是人们在春耕前祈年求谷的祭祀;“秋报”,是丰收后酬神报功的祭祀。中秋是农业季节性和生活季节性的重要时段标志,按照古代节日日期“月内取中”、“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特点,把“秋报”这一祭祀活动与秋获后的跳月狂欢融合在一起,很自然地选择了一年之中月光最皎洁的八月望日这一天,相沿成俗,经过世代传承,发展演变为一个拜月祈年的民俗节日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岁时节日是一个文化符号,它除了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觉外,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产生一种四时轮回、规整有序的岁时观念。比如人的生理年龄,就是从“年节”这一节庆符号中获得的。在人类历史上,成熟的岁时观念是伴随着农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是依照农时的规律而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岁时习俗。我国周代就已经有了关于岁时习俗的一整套祭祀礼仪和祭祀歌舞的庆典活动,这些岁时庆典活动,被当时的官方用时令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不同地区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内容进行操作。这样,通过官方的提倡和强制推行,在客观上就促进了岁时习俗向节日的转化。流传至今的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大部分传统节日,最初均为祭祀性节日,而中秋节就是一个农业祭祀性节日的转型,它经过较长时间的民间传承后,最终在唐代才转化为华夏民族的民俗大节。

一个民族节日的形成其构成因素是多元的。除了上边谈到的日月崇拜和岁时祭祀活动外,神话传说无疑也是岁时节日构成的重要精神依据。关于月的神话,最早莫过于“嫦娥奔月”。关于这则神话是否汉代方士的“仙话”,姑且不论。我们所关注的是“嫦娥奔月”和中秋节有无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中秋节是不是为了纪念嫦娥?可以肯定地说,不是。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每当中秋之夜,阖家团圆,饮酒赏月时,就会联想到这则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想到因盗食不死之药而奔月的嫦娥,当然也会想到她的孤独和寂寞。就有“寂寞嫦娥舒广袖”的吟唱。神话的故事情节看似与我们中华民族求善求圆的民族心理相抵牾。中国人在人伦情绪上,特别看重乡土情结,乐于团圆,伤于离别。远在上古,人们在祭祀活动和年节期间,都会邀集亲人同祭、同食和聚饮。这种习俗随着祭祀活动的节日化,逐渐浓化了在传统节日中强调孝道,重视亲情,祈求团圆的文化情愫。所以宋代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浩叹。在中秋节俗中所包含的那种向往美好,祈求团圆的文化意蕴,却被“嫦娥奔月”这则神话从反面强化了,它引起了人们对于团圆的追求和亲情的呼唤。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嫦娥》诗所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见在中秋节的深厚文化积淀中,不可回避地早已渗入了“嫦娥奔月”的神话内容。可以说,中秋节因为有了这则神话而更具文化内涵,而这则神话也以节日为载体而世代流传,永葆其生命的活力。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3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一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

五、活动地点

社区、学生家中、图书馆、超市等

六、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活动内容

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的内容如下:

活动一调查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中秋节的月饼

1.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

2.感受月饼的香甜。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品味中秋节的诗词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诗歌和对联。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欣赏中秋节的美景

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拿起你的笔来记录一下中秋节的美景

(二)活动步骤

1.合作交流,落实任务

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分析整理,总结汇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等形式,利用中秋假期时间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完成活动任务。

3.活动总经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

(3)活动时间、地点

(4)活动分工

(5)活动步骤

(6)活动过程

(7)活动体会

4.成果展示,反思评价

回到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评价。评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信息的行为,可以评价动手操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应放在调查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多样性上。特别要评价在活动中是否应用适当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整理材料、操作工具等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及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态度要认真谨慎,采访笔记尽量记详细,及时做好笔记的整理的工作,并注意保持,为活动保留好第一手的资料。。

2.要亲善友好,尊重不同地区及个人的习俗习惯,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

3..小组成员间保持联络,注意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有困难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修日以及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

5.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由指导教师带入网吧或学校微机室,任何学生不能擅自个人出入网吧。

6.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二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material)、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material),合理整理资料(material),对资料(material)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material),分析资料(material)、整理资料(material)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20**年7月13号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

五、活动地点

社区、学生家中、图书馆、超市等

六、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活动内容

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的内容如下:活动一调查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中秋节的月饼

1.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

2.感受月饼的香甜。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品味中秋节的诗词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诗歌和对联。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欣赏中秋节的美景

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拿起你的笔来记录一下中秋节的美景

(二)活动步骤

1.合作交流,落实任务

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等形式,利用中秋假期时间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完成活动任务。

3.活动总经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

(3)活动时间、地点

(4)活动分工

(5)活动步骤

(6)活动过程

(7)活动体会

4.成果展示,反思评价回到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评价。评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信息的行为,可以评价动手操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应放在调查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多样性上。特别要评价在活动中是否应用适当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整理材料、操作工具等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及交往与表达的能力。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态度要认真谨慎,采访笔记尽量记详细,及时做好笔记的整理的工作,并注意保持,为活动保留好第一手的资料。。

2.要亲善友好,尊重不同地区及个人的习俗习惯,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

3.小组成员间保持联络,注意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有困难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修日以及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4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法定假期,2021中秋节放假通知文案怎么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中秋节放假通知文案模板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放假通知文案模板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之规定及我公司经营情况,今年中秋节放假安排: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现公司对放假期间具体事宜作如下安排:

1、放假期间,如需要正常上班的部门,请部门负责人于__月__日(星期五)将值班表报办公室备案。

2、放假期间全体员工及领导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状态,确保联系畅通;

3、放假期间,未经批准,非值班人员(除部门负责人外)一律不得进入公司,如有特殊情况须请示部门负责人批准,经同意方可进入公司;

4、放假期间回家或外出旅游的员工,应事先知会部门负责人,并协调处理好放假期间的本职工作;

5、放假期间监控中心对公司财产的安全负全责,请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监控中心值班长并负责关好办公区域的门、窗等;

6、放假期间在公司值班人员一律禁止使用电脑以外的所有电器及办公设备。

7、回家或外出旅游的员工应注意安全。

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

___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20_年_月_日

中国中秋节习俗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博饼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节的习俗都有哪些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

分享、馈送“团圆饼”

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

月饼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苏东坡曾有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但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的节物重在赏新,如尝石榴、枣、栗、桔、葡萄等时新水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味,还没有将月饼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

家人团聚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

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从而较早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员的团聚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节日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时机。在传统年节中都不同程度地满足着人们团圆的要求,如除夕的“团年”、重阳的聚饮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特别的“团圆节”。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前述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是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

祭月拜月,庆祝丰收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5

中秋节的简单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中秋节民间习俗一: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民间习俗二: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民间习俗三: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祝福语1.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婆娑树上挂紫微;紫微星出保平安,枝枝叶叶兴旺生好子;月娥出来免灾星;添财又添丁,祝中秋快乐!

2.床前明月光,月光照亮窗,举头赏明月,低头念亲人。一条简练的短信,送来真心的祝福,祝你中秋快乐,阖家欢乐,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3.我愿追问天上明月,何日能把你追回。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饼中何馅,今日是莲蓉。我要乘舟观月,又恐飞船太慢,远处不胜寒。

4.中秋月,人人奔团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生活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日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祝中秋佳节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5.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当你的目光落在手机上,我的祝福就会在刹那被你收藏,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希望你平安健康。

6.趁着时间尚早,心儿尚未凌乱,夜色还未上演,月亮还不很圆,月饼还未端出,短信尚未拥堵,我赶在中秋到来之前,送你祝福,共享喜悦。

7.结识了书本会智慧一辈子,找对了爱人会幸福一辈子,找对了朋友会快乐一辈子,认识了你我会幸运一辈子,愿你的工作一顺百顺!中秋快乐!

8.中秋节临近,让我送上香甜的月饼,连同一颗祝福的心!成为第一个祝愿你的人!明月无价,高山有情,愿你的生活像十五的月亮,明亮照人!

9.隔空对月寄相思,知否,知否,最是这中秋佳节,道不尽,念亲友,情悠悠。仅此飞鸿表心意,漫漫长路,相濡以沫结伴行。祝君:中秋快乐!

10.月到中秋分外明,问候祝福传九州。花好月圆人喜庆,温馨康泰暖万家。一条短信虽平淡,化作月饼寄遥思。父母亲朋皆幸福,读着短信守甜蜜。

11.阴晴圆缺白玉盘,聚散离合盼团圆。月明思念亲人切,朋友之义碧云天。归心似箭南归雁,合家团聚乐无边。中秋佳节传祝愿,福临万家俱欢颜。

12.金桂飘香福临门,八月十五庆团圆。吉祥玉兔闹月宫,嫦娥霓裳舞翩跹。蟾宫折桂好前途,月下团聚合家欢。中秋之夜遥相祝,祝你心圆梦更圆。

13.春夏秋冬四季天,人生几时得空闲;月到中秋亮又圆,放松自己许个愿;幸福生活多美梦,愿你美梦总香甜;半醉半醒似神仙,开开心心每一天!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6

关键词:岁时节日民俗;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1-04

所谓医俗同源,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药学一样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人们在与自然界相互适应和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于是产生了和养生保健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方法。可以说,中医药学的产生、发展与民俗的形成和传承密不可分。其中岁时节日民俗是在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日子形成的风俗习惯,包括文体娱乐活动、药物防病活动、除虫除害活动等,这些民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息的行为,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相对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治未病”的思想。

1春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春季包括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春季气温回升,人体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生,养生应该助长这种“萌生”的气息,应该晚睡早起,多去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使肢体放松、心情畅达,从而增强身体活力,以适应春季生机勃勃的特点。

1.1春节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云南各地春节的过年习俗不一,但燃放鞭炮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通常从除夕下午开始就要燃放鞭炮,寓意为辞旧迎新。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鞭炮声能振奋人的精神,激荡机体的阳气。而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的元宵灯会,猜灯谜等节庆活动,除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外,更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具有良好的调养身心的作用。云南大理地区在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的娱乐表演,龙为四大灵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过程中要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以大幅度的舞动来表现龙翻腾之美。因此舞龙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狮子在中国古代是吉祥辟邪的神兽,舞狮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糅合了传统武术、简易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内容,舞狮的两个人需要默契配合来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舞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舒展人的筋骨、锻炼人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2上巳节三月有上巳、寒食、清明三节,这三节在时间上相近,又都有踏青的习俗。农历三月初三叫“上巳节”,有的地方又叫“踏青节”,在宜良,男男女女在这一天要携酒煮豆,外出踏青。踏青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可以调和气血、舒经活络,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关节老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也是普遍流行的节日。剑川白族在三月三举办梨花会。当地白族结伴到梨园进行野餐,弹起三弦,唱起山歌。壮族“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家家户户这一天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对歌以未婚青年男女为主,但小孩、老人可来旁观助兴[2]。云南罗平一带布依族在三月三也有类似的娱乐活动,老人在家宴请宾客,年轻人比赛对歌、游泳,小孩则在河边划竹筏、打水枪等。

民间俗语说:“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上巳节是各种昆虫比较活跃的时候,所以驱虫也是很多地方要进行的民俗活动。通常人们会用荠菜、柳枝或者枫叶等驱避虫蚁。如在浪穹,人们就用荠菜遍插甑釜厨灶,用来制服黄蚁。从中医角度来说,荠菜性味甘、凉,无毒,入肝、脾、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治疗腹痛,它的茎加热后可以驱虫,因此也叫“护生草”。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许多疾病的流行与某些害虫有关,如苍蝇、蚊子、虱子、跳蚤等,这些害虫会叮咬人体,还可以传播传染病,因此岁时驱虫的民俗活动是人们在除害灭害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有效措施和宝贵经验。

1.3春季特殊节日民俗花朝节,俗称花神生日,是民间祭花神的日子,时间大概在农历二月份,但各个地方叫法不一,时间也不太固定。云南大姚县昙华山彝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初八,当地称为“插花节”。人们穿上民族的节日盛装,在村前、寨口、路边搭起花牌坊,把鲜艳的马缨花插满房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大理白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十四,节日期间,人们在大理古城的入口,用鲜花扎好牌坊,里面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贵花卉垒成花山、花亭和花台,人们在各条花街上观赏和嬉戏。农历三月十五是怒族的“鲜花节”,人们聚集在贡山丙中洛附近的仙女洞,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焚香行礼,向仙女献鲜花。祭拜结束后,人们围坐在山坡上,将食物摆在铺有松针的地上,边吃边喝边唱。《素问・举痛论篇》提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中医认为一个人精神愉悦,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处于健康状态[3]。花朝节人们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赏花、唱歌、跳舞,尽情欢笑,这种乐观的情绪对于预防疾病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民俗节日,时间从农历三月十日开始为期一周,赛马、射弩、赛龙舟是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云南通海在清明节时还会举行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赛龙舟等娱乐活动。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比赛时,炮声响起,各水手要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不仅可以舒展筋骨,调和气血,而且还可以促进代谢,排除毒素。中医认为放风筝能“疏泄内热,舒经活络”[4],在春天放风筝能舒展四肢,疏通经络,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此外,还能开阔视野,使人心旷神怡。春季的这些体育活动习俗都是有益身心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起到祛病养生的作用。

2夏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三月指的是农历的四、五、六月。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气候最为炎热,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中医学认为“心主夏”,即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是与夏季相应的。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也属火,心脏与火的物性是一致的[5]。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这就是因为心火过旺。因此,夏季要精神愉悦,情志平和,不要躁动,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向外宣泄。

2.1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至,此时毒虫易于滋生,是各种疫病易犯之时。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在云南昆明、景东等地方这一天会有驱虫的习俗活动,人们用灶灰围墙以避蛇虫。清代《浪穹县略志》记载,在大理浪穹(今云南洱源县)一带,人们还会在门上插白杨,用灶灰撒房屋周围,名曰“灰城”,以避虺毒[6]。

2.2端午节夏季的五月是仲夏之月,天气炎热,毒虫滋生,古人认为此时邪毒最盛,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古代在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祛除恶气,避免疫病的发生。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有采集艾蒿、菖蒲、淡竹叶、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等中草药熬水洗澡的习俗。如镇雄的“游百病”的习俗,人们在外出游玩的过程中采摘野草,回来以后用野草煎水沐浴。相传,五月五日是药王的生日,壮族在这一天会举行热闹非凡的药市,上市的生鲜药物有数百种,会有上万人聚集到此来赶药市,因此端午节在有的地方又被称为“药王节”或“沐浴兰汤节”。端午节前后,由于时令气温湿热,正适合各类病虫害滋生,是传染病多发的时候,而此时也正处于阴阳际会,人的免疫力相对降低。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悬蒲挂艾,其实这就是一种季节性预防疫病的行为。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艾是一种草本药物,味苦、辛,性偏温,入肝、脾、肾三经,本身带有香气,可以解毒气,中医常用来灸治百病。菖蒲是一种水草,与兰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其带有特殊的辛香味,可以解毒杀虫,有开窍醒神、化痰健胃的功效。

2.3夏季特殊节日民俗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也有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年节仪式。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传统火把节中,除杀猪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动外,傍晚时分便要点起火把,从屋内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喃喃自语:“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一切害人虫!”熏灭毒气,是为了驱避蛇蝎之毒,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彝族在火把节时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有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跳舞等社交游艺活动。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些活动可以舒展筋骨、畅通血脉、促进代谢、排除毒素,达到振奋阳气的作用。由于人体疾病的形成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中医在预防疾病发生时会考虑到不同节气的致病特点,顺时、顺人而治。傣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时间在傣历六月,大约在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俗称泼水节。泼水节的寓意是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垢,消除灾病。中医讲究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这些防病消灾的习俗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相通的。

3秋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人体经过春生夏长之后,进入秋收之时,随着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道:“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精神必须安静,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7]。

秋季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云南很多地方少数民族都有中秋节,如壮族的“拜请月神节”、拉祜族的“月亮节”等,其中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拉祜族的“月亮节”和中秋节相似,全家人会聚在室外一边吃菠萝、芭蕉等果品,一边赏月、祭拜月亮,老人们还会到亲友或者熟人家里火塘边唱古歌。布依族在中秋节这一天,有一项娱乐活动“偷南瓜”,晚上月圆之时,村子里的小孩相约去偷地里的南瓜、葵花、花生等,无论偷到谁家的,主人都不会责怪,孩子们把偷到的南瓜等拿回去炒熟食用。在九月九重阳节时,民间还有登高的习俗,人们会利用秋高气爽的日子,进行爬山或攀登高峰的活动。中医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再加上秋天草木凋零,这种萧条的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抑郁、凄凉、悲愁等伤感的情绪,这时候应该多和朋友、家人结伴去户外游玩、畅谈,使情绪安逸、宁静,神气收敛。对少数民族而言,秋季举行的节日活动大多数以收获和感恩为主,其中新米节是最流行的节日,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新米节是为了庆贺稻谷丰收的节日,除了割新谷、煮新米、吃新米外,还会举行一系列游艺活动,如拉祜族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佳节,新米节全用新鲜的食品,席间,老人咏祝词。宾主围坐在火塘边咏唱古诗歌,青年男女在外吹笙、弹弦、跳笙舞。这些节日活动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让人肝气舒畅,心平气和,为进入冬季而保养节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的意思。

4冬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指的是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冬季自然界都潜藏阳气,要注意多晒太阳保暖,以补充阳气。

冬至俗称“冬节”、“亚岁”等,表示严冬就要到来,此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云南的富源、宣威等很多地区在这一天会宰猪腌肉,以备过年时享用,据说这天腌制的肉不流油、不腐坏,可长期保存,又特别香嫩,具有很好的补养精血的功效,是很好的冬令滋补品。

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主要活动是为过年做准备,家家户户要择日打扫卫生,一般选在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年终大扫除,拆洗被褥窗帘,清洗家居用具,将家里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的灰尘污垢彻底打扫干净,俗称“除尘”或“掸尘”。由于“尘”与“陈”谐音,所以除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把一年积累下来的灰尘污垢清除干净,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这种卫生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洱源凤羽白族除了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外,还要把大街小巷都要打扫干净。在腊月进行扫尘,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传播,这种习俗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善,保持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5小结

中医认为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一天昼夜晨昏的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差异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形成的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而健身防病的风俗习惯。按季节气候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顺应四时节气讲究卫生、除害防害可以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岁时节日民俗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经过不断发展、补充、完善,至今仍然被沿袭和推崇,并成为引导当地健康文化的有利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黄帝内经・素问注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

[2]毛艳,洪颖,黄静华.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王蕊芳,于恒,曹瑛.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20-21.

[4]陈仁寿.民俗中的保健方法与治未病思想[J].中医药文化,2008,(4):50-52.

[5]郭军华,何清湖.谈四时养生之夏季养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731-2733.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7

一年一度中秋节到来,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通过在中秋节赏月来寄托情怀,也是人们渴望团圆的美好心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秋节吃月饼有什么寓意,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寓意团圆,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

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吃些什么食物月饼

这个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只要是我们中国人,在中秋节这天基本上都会食用,这也是中秋节最传统的食品。

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柚子

柚子也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人们通常会买来送礼吃食,古人认为其寓意保佑团圆,很多地方都有吃柚子赏月亮的风俗。

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桂花鸭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

大闸蟹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8

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祝泽小学于9月19日——26日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活动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精心设计内容,广泛宣传传统节日,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各班级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主题班会。特别是六年级很有创意。活动以智力比拼的形式进行,老师巧妙地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诗歌等以智力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对中秋节的知识了解的最多。获胜者老师给大家分发奖品——圆圆的月饼。同学们惊奇地接受这节日的礼物。品尝着甜甜的月饼,分享着节日的祝福。

与此同时,各班还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手抄报评比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精心设计,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节。绘图过程中,同学们小组间团结合作,利用周围图书资源搜集有关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秋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灯谜等传统文化。

学校广播站则播出了学生们精心准备的中秋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节目中通过讲中秋的故事、说中秋的习俗、赏中秋的诗篇、送中秋的祝福等,让全校师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9

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是按气候变化农事生产的节律安排的,尊崇节令起于远古,延续至今。节令饮酒的习俗,史书有不同的说法。《黄帝内经・素问》称,公元前2000多年就已经有了饮酒习俗。《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记载,酒俗始于夏朝仪狄发明酿酒以后。而《事物纪源》则认为源于周朝的杜康造酒,其说不一。然而,上古的“三礼”之中,即有“乡饮酒礼”一说,足见其史源远流长。

岁首春节,民间叫过年,也是农闲酿酒的时分。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福祉、吉祥、康宁、长寿。如清代文人袁景澜写苏州的《年节酒词》中所述:“颂椒煎饼元旦后,新年排日宜饮酒。隔岁藏肴出宿储,欢情共洽亲朋友。”据史书载,元旦饮“屠苏酒”习俗始于东汉。宋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农历正月十五灯节,亦即元宵节、上元节。最早见于唐代,曾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故而人们向天宫祈福,用五牲、果品和酒供祭。撤供后家人团聚畅饮美酒,夜晚观灯吃元宵。

清明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民俗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有扫墓、踏青的活动。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有饮酒祭奠习俗。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云:“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唐代白居易诗曰:“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与酒有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为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中,均有菖蒲酒的配方及服法。因雄黄对人体有毒害,这一习俗已逐渐废止。然而,端午节饮酒还是古今传留。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日,家人团聚,挚友相会,都以赏月饮酒抒怀。《说林》称:“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撰《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夜下行‘月饮’。”韩愈有诗云:“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饮奈明何?”清代中秋节有饮桂花酒的习俗。清潘荣陛撰《帝京岁时记胜》有“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陈酒’”的记载。桂花陈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时至今日也还有八月中秋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或称重九节、茱萸节。这天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代。宋高承撰《事物纪源》载:“宫内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令人长寿。”历代人们逢重九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本草纲目》中说:“饮酒治头风,明耳目,消百病,好颜色,头不白,且轻身耐老延年。”还提到:“酿制酒用甘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

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篇10

中秋节要祭月的原因所谓“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视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击鼓奏乐,祭月迎寒的场面。《礼记·祭义》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

《明嘉靖祭祀》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他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民间。礼仪式的皇家祭神行为变成了大众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沿续下来。同时,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习俗开始成为求月神赐福,男人求功名利禄,女人则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卷四“八月”中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

明清时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祭拜仪式。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风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

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描述的是中秋节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而后焚毁月光纸,分食祭祀供品。

祭月活动在民国期间仍然风行,只是四九年后才因形势的变化而逐渐消失,所以现代人中秋节只知吃月饼而不知祭月。然而,近几年来又重新开始出现由官方或民间组织的祭月活动。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孔夫子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我国传统“五礼”首位的吉礼,就是祭祀天地神灵之礼。

所以说,祭月活动重新受到重视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祭祀礼仪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陵、端午节祭祀屈原、中秋节祭月以及孔子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动,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礼仪。

中秋祭月习俗介绍皇家祭月

所谓“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视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击鼓奏乐,祭月迎寒的场面。《礼记·祭义》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明嘉靖祭祀》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他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民间祭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汉族民间。礼仪式的皇家祭神行为变成了大众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沿续下来。同时,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习俗开始成为求月神赐福,男人求功名利禄,女人则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卷四“八月”中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

中秋祭月仪式简介明清时期祭月仪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唐朝后根据“中秋月圆”而发展出的以“家人团圆”为主题的汉族民间祭月活动。

祭月要持肃敬之心。《论语》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说,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边。祭月前最好要能够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团聚一堂,面对月出方向设祭案,案前高挂月神像(俗称月光纸),案上放置月饼、祭酒、西瓜(切成莲花状)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为祭祀供品,外加红烛两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炉)一个,酒杯(或酒爵)三只。如行跪(汉代又称经坐,即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拜礼,则需在案前铺设跪拜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