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的科学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15:32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1

关键词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fUndergraduateCollegetourismandCultureCourseteaching

Qinmeiyu[1],LiZhao[2]

([1]managementFaculty,ChengduUniversity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025;

[2]SchoolofHumanities,Xihua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39)

abstracttourismandCulturalisthebasisofprofessionaltourismmanagementcourse.therearestillcriticalissuestoberesolvedintourismandCulturecourseteaching,thepaperfromthestatusofundergraduateteachingschoolstarting,theundergraduatecolleges,tourismandCultureStudiesdisciplinaryposition,teachingmaterials,teachingmethods,in-depthdiscussion,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theoriesandmethodsforapplication-orientedhigh-qualitypersonneltraining.

Keywordsundergraduate;tourismandculture;course;teaching

1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①陈红玲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旅游文化课重要性

旅游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由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三大学科支柱支撑,它的课程设置同样由这三大学科专业课程组成。旅游文化课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基础课,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下文将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集中论述,以此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水平,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

长期以来,学界对旅游文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定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其一,“物质和精神文化综合说,”即“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其二,“旅游主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是旅游的人化,也即旅游者的文化”。其三,“旅游客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是指与自然风光、古迹遗址有关的历史掌故、民俗文化、文学艺术、传说故事及百科知识等”。其四,“旅游介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组织者为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文化措施以及接待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其五,邹本涛、谢春山教授给旅游文化最新的定义即“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精神产品的总和”。

二、旅游文化课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由三大支柱支撑的,即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旅游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文化是旅游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原动力。研究旅游,无论是将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离不开文化”。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主干课、必修课,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其地位在逐渐提高,一些学者甚至提出:旅游文化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旅游文化学”。还有学者指出“旅游文化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足够的经世致用价值,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学具备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三大基本条件”。

三、旅游文化课的重要性

(一)体现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虽然当前旅游文化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种种研究表明,它逐渐被学界重视,它的学科地位在逐渐上升,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更应该以一门学科对待,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课程正是体现了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二)丰富学生知识

旅游文化课讲授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涵盖山水文化、聚落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烹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诗词文赋文化、书画雕刻文化、戏曲歌舞文化、工艺美术文化等,这样全面而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三)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种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刻等,都反映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文物古迹直接展示出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流动资源的民情风俗,有关景物的诗文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等。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旅游景观鲜活地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深入学习,进而挖掘旅游景观中蕴含的民族文化。通过观赏旅游审美对象,学生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

旅游文化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包含有地理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建筑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熔文物、古迹、书法、绘画、雕刻、篆刻、音乐、舞蹈、园林、建筑、庙宇、服饰、烹饪、民俗、风尚等为一炉。通过这些知识及实物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感知、鉴赏其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培养他们正确、积极的审美价值取向,提高学生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健康的审美观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铸就良好人格品质。

(五)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旅游文化课程基础知识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旅游文化概念、结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规律等。其二为具体的各种景观文化,诸如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等等。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课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才能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辽.漫谈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报,1987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3

[摘要]本文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

>>旅游学学科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评《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试论旅游学的学科基础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基于《旅游学刊》关键词计量分析的旅游学科创新力及知识体系构建旅游学的逻辑:在有关旅游学科问题的纷纭争论背后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看旅游学学科发展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旅游学科核心体系的思考八景文化的旅游学分析基于CSSCi的2000~2010年旅游学科研究知识图谱分析社会学视野下的回族学也谈回族学的学科属性旅游学科建设与历史、地理学科的整合探讨学科理论视野下的旅游学科建设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研究基于旅游业发展变迁的旅游学科知识体系建设旅游人类学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探析多媒体教学在旅游学科中的运用旅游学的学科建设现状及改革建议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艺术>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本文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学科的这些属性的确定,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旅游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旅游学;软学科;应用学科;分野度;城市化度[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15―05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4

关键词旅游;功利主义;异化;人文关怀。

收稿日期:2006-4-22

作者简介:孙天胜(1956-),男,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和旅游文化。曹诗图(1954-),男,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和人文地理。

abstract:Sincetheimplementationofopen-doorpolicy,tourismhasbeendevelopingvigorouslyinChina.However,thedeviationinconceptionandguidanceoftourismdevelopmentledtotheemergenceofutilitarianturn,andtourismiswitnessingobviousdissimilation.thispaperinspectedandanalyzedthisturn,madeadetailedenquiryintotheessentialnatureoftourism,andcriedformorecomprehensiveresearchofthemainstaysoftourism,andsolicitudeofhumancultureintourismresearches.

Keywords:tourism,utilitarianism,dissimilation,solicitudeofhumancultureお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确立为自己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可在这股全民办旅游的热潮中,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正在日趋严重。既表现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也表现在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上,还表现在旅游的学术研究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上。这种倾向的出现,不仅对作为物质层面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还对作为精神层面的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毁和伤害。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倾向进行全面检视和对旅游本质属性的深层追问,提出对旅游者作全面研究和对旅游研究加强人文关怀的观点,期望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一、检视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

旅游的功利化倾向非自今日始,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当李白、杜甫徜徉在唐朝的山水中时,当王士性、徐霞客在明代的烟霞中行行止止之际,很少有人具备旅游经营的商业头脑。再往后,不必说由清代至民国,就是解放后的头三十年间,我们还一直把旅游并入在接待工作之中。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于旅游业究竟是属于“经济性的文化产业”还是属于“文化性的经济产业”这一问题,还有过一段时间的激烈争鸣。在近二十多年的旅游发展热潮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指导,我们在旅游发展导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由于金钱的驱使,导致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旅游已经出现明显的异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1.资源开发的功利化

旅游开发的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在地方领导和旅游开发者那里,往往只盯着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消极影响视而不见。许多地方的官员都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纯粹是出于经济的目的,企图用旅游业这根脆弱的纤绳拉动GDp这只大船,结果使旅游业不堪经济和环境的重压,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功能丧失殆尽。一些官员和学者甚至裸地讲:“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想办法让游客从腰包里把钱掏干净,旅游的本质是经济消费。”诚然,旅游开发搞得好了,的确能给社会带来这些益处。但是,当千千万万个领导者和开发者只盯着金钱和GDp的时候,功利主义也就因之膨胀,旅游开发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就日甚,旅游的异化现象也就随之而出现了。不少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已由“传家宝”异化成为“摇钱树”,错位开发、破坏性开发现象严重。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旅游发展已经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如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文物损坏、恶性竞争、欺诈游客等等。至于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被旅游异化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不少已经背离了旅游的宗旨和本质。在旅游业辉煌的成绩背后隐藏着沉重的代价。

这些年,我国旅游开发中有太多失败的案例。一些旅游景区(点)的开发,事先没有进行深入的资源调查与认真的市场分析,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急功近利,过度盲目开发,甚至热衷于房地产炒卖,结果造成人满为患、“房满为患”,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文化价值。一些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公园化、商业化倾向严重,导致旅游景点特色丧失,旅游质量下降,最终产品开发失败。泰山建索道,周庄建公路,三游洞建蹦极等破坏性开发现象屡见不鲜[1]。张家界一方面为撤出景区的几十家宾馆饭店耗资近3亿元,一方面耗资1.2亿元的天梯却又在争议声中运行。至于一厢情愿地为追求政绩而大量兴建人造景观或主题公园,将数百万数千万元人民币“打水漂”的事例比比皆是。

近年来,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有些地方政府把一些旅游胜地、文化遗产出售给富商和大公司,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企业也计划出资购买风景名胜区来经营。这些富商和大公司很多根本不考虑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短期行为严重,甚至敲骨吸髓地耗竭资源、榨取利润。这种用历史胜地、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为政府和私人赢利赚钱,供人们尤其是富人们短期休闲享受之用,而不顾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及子孙后代长久利益的态度,表现出十足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中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最多的欠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短视和功利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一位同济大学的学者痛心地说:“近些年以来,中国文化遗产遭受全面的根本的破坏(包括旅游开发、房地产等各种经济开发的破坏),甚至超过时期。只是破坏了一些器物,而近些年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根本性的(如古城、古镇、古寺、名人故居等)。”如果说,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是因为愚昧无知的话,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则是出于金钱、功利的驱使。

2.旅游者行为的功利化

旅游本应是一种潇洒的、诗意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种种社会局限和人生局限,许多人出游时带有很强的功利心。习惯于用实利的心态来看待自然,看待人文景观。每到一地,要么疯狂购物、频繁照相,要么大肆消费,以奢侈、享乐为荣,而对美丽的自然风景和蕴含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却淡然视之,缺乏深刻的心灵关照和精神体验,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情怀。他们仍沉浸于实利人的角色,没有从日常俗务中跳出,去和大自然作真实的亲近与对话。追本溯源,一方面是由于功利社会对人的异化;另一方面,也是人对于在自然中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缺乏自觉,忽视了在游程中充盈自己精神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甘愿在名缰利索中打滚。于是,盲目追求肉体享乐的“消费主义”现象也就与旅游共生了。旅游不再是对远方的向往,不再是与自然交流的期盼,不再是与历史人文对话的渴求,而是蜕化成了一场对他乡景观和物质尽情消费的盛宴[2]。对于时下的许多旅游者来讲,旅游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精神消费功能正在日益丧失,经济消费、物质消费功能正在日益强化。3.新闻媒体的功利主义

新闻媒体的功利主义具体表现在对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的盲目鼓吹,对开发可能和已经带来的负面效应视而不见,甚至有意掩饰。许多新闻记者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做人的行为准则,在宣传上一味投地方官员所好,无视开发带来的问题,闭着眼睛瞎编乱吹。他们还跟在某些游客后面,投其所好地鼓吹旅游的享乐主义,而未能给游客以适宜的文化引导和消费引导。我们阅读这些文章时的感觉,就好似全社会已经进入了旅游的享乐主义时代。他们轻松地关注旅游的“事功”,而对游客的心灵不去作深刻的照会。

4.旅游研究中的功利现象

学术研究中的功利主义,这些年来尤为突出。首先,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旅游经营、旅游开发等旅游经济领域,而很少有人愿意去关注旅游的主体,关注旅游者的心灵世界,关注文化这个旅游的灵魂,关注旅游在人的精神境界超越中的作用。即便有少得可怜的关于旅游文化、游客心理的研究,也是在瞄着游客口袋里的钞票。十有八九的文章与经济效益有关,与产值的增长和经营的利润有关。人们对旅游文化研究和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的文章少有感兴趣,甚至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旅游哲学这样切关宏旨的问题的研究不屑一顾,缺乏宽宏胸怀与人文精神,盲目崇拜实证分析,学术争鸣的空气普遍缺乏。我们的思想观念确实需要更新,兴奋点需要转移。我们的学术刊物应该对旅游研究的方向予以正确的引导。

其次,在学术研究中旅游泛化(去中心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似乎所有的异地活动现象都可称之为旅游,随之而来的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会务旅游、政治旅游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XX旅游”新概念层出不穷。试问,商务旅游究竟是“商务”还是“旅游”?很显然,在这个概念的真正涵义中“商务”是主体,“旅游”只是一种附带行为(而在商务旅游这个名词的偏正结构中,“商务”是修饰“旅游”的,旅游应是主体。可见,商务旅游在概念上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依此类推,会展旅游、会务旅游、政治旅游等均可作如是解。有些旅游研究已经到了主次不分、本末倒置、逻辑混乱的荒唐地步。旅游学科的概念不清,研究对象不明,已经明显制约着旅游研究的健康发展。不少学者把到异地活动(包括经商、赚钱和谋生等职业性活动)都看成旅游,所谓“旅游无限化”、“旅游资源无限化”、“旅游概念无限化”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要知道,旅游的本质是“消遣和审美的愉悦体验”,是一种非功利的行为,更是一种非谋利非职业的行为。离开了“消遣和审美”,离开了“文化”,两眼只盯着功利,还谈什么真正的旅游?

再有,旅游研究一直有一种“趋热倾向”,谢彦君教授认为,很多做旅游研究的人,都有一种跟不上步伐的感觉。中国的旅游研究容易形成热点,而且热点的形成往往是“政府主导”的,而不是学术界自然生成的。所以,检视这二十多年的旅游学术研究轨迹就会发现,中国的旅游学术研究一直被政府牵着鼻子走。不管是生态旅游浪潮,还是假日经济现象,乃至SaRS的影响,学术界都未能有预见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学术贡献。这反映了学术界在研究取向上的不成熟,喜欢跟风,凑热闹,缺乏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深入发掘的热情和动力[3]。旅游学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学格”)。按上述这种功利、浮躁的研究趋势发展下去,旅游学在中国学术界恐怕永远很难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更难以在学术研究的理论高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作真正的对话和交流。

还有,最新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至今还没有旅游学的位置,与旅游相关的类目只有“F59旅游经济”。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旅游文献,图书馆分类人员顾不上“依文献的学科内容归类”这一基本原则,无可奈何牵强附会地将它们一股脑儿全塞进“F59旅游经济”中去。致使明明没有什么经济内涵的诸如《旅游文化学》、《山水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等等图书统统归于旅游经济类。美学也好,文化学也好,心理学也好,只要冠以“旅游”二字,都得依附于“经济”之下。尽管旅游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新兴学科,但它毕竟已被大多中外学者认同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属性上看,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除了它本身特定内容外,它至少涉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地理学等。如果仅把它定位在经济学范畴内,显然是以偏概全,以目代纲。在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中,没有“旅游学”,而只有“管理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旅游管理(二级学科)”,这样的分类模式,完全不适应或者说限制和影响了旅游学的发展。在我国旅游专业学科目录中至今没有“旅游学”这个一级学科名称,只有“旅游经济”这个二级学科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前几年编印的《旅游经济》和现在编印的《旅游管理》,就包罗旅游学所涉及的全部学科。有些文章连标题都明明白白说是研究旅游文化的,就因为没有“旅游学”这个包容性类目,只好委屈于“旅游经济”或“旅游管理”之下。实施这种以“旅游经济”或“旅游管理”取代“旅游学”的图书分类法,是一种极不严肃又不科学的学术态度,它把旅游的社会性、文化性全部抽空,极容易给人以“旅游即经济”的观念误导,显示了旅游的功利主义观念在社会各领域影响之深远[4]。

二、追问旅游的本质属性

人们为什么乐于出门远游呢?因为人在旅途中处于一种“在而不在的存在”,使人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人的存在不同于其他生物,人要在存在过程中显出自我。人的自我具有各种可能性,必须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方能显其本质。可是人既然活在这个世间,就会被此世的烦琐界定,人往往处在种种桎梏中,削弱了人生中的种种可能性,因而忧烦不已。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受到生产过程、经济关系、制度、秩序、义务、身份与阶层系统乃至于习俗、习惯和环境氛围的局限。处于这种局限之中,人会受到压抑,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但出游在外,情况就不同了,游者不定在某处,也不规定自己,所以具有游戏的性质[5]。原有的一切羁绊都远去了,生命获得了超越性的解脱。人存在的最大目的在于追求生命的自由,而以消遣、审美为主要属性的旅游则是追求生命自由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最好方式。

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自古即有休闲的传统,古籍中因而留下了丰富的休闲文化的记载。从老子、孔子到司马迁,从谢灵运、陶渊明到李白,尤其明代中后期的士人群体,几乎所有的古代诗人、作家都研究或描写过休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些意境,无不与休闲、消遣、审美有关。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旅游无疑是重要的一类。如果说在古代这只是少数达官贵人的特权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已是相当普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方式。中国自古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传统,旅游,对于成就一个人有价值的人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劳动是人的必需,其实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最终目的乃是为了让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人类的艺术,人类的精神创造都是在闲暇中产生的。所以“闲暇”是生产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由于它的性质和特点,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休闲文化产业中的龙头。

其实,旅游真的是一项产业吗?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有些可笑,每天充斥于耳边的关于“旅游业”的习惯性说法,已让我们几乎丧失了反思与批判的能力。其实,你若认真思考便会发现,旅游与一个产业的定义之间是那样遥远(这需要专门讨论,兹不赘述)。美国学者托马斯・李・戴维森就旗帜鲜明地说:“我认为,把旅游定义为产业是不正确的。而且这一定义有损于旅游的真实状况。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发电机,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力量。旅游绝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旅游更像是一个影响许多产业的‘部门’。……为了支持旅游的合理增长与发展,我们的眼界应当更加广阔”[6]。许多人想把旅游说成是一个产业,是想因此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事业有好处,以便让其工作成就为社会所承认。其实,即便我们不称旅游为产业,社会也不会因此否认为此而工作的人们的价值,只不过不是用很具体的金钱数字来衡量罢了。而全面的衡量,又恰恰是旅游本质意义的复归。比如,当社会不再用更高的旅游收入的数字来期望国家旅游局和地方旅游部门的时候,他们才会以更多的精力来关心经济以外的东西,关心旅游的本质、旅游的真谛以及旅游者的方方面面。

三、呼唤对旅游主体的全面研究,提倡旅游学研究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旅游更关心的是消费,而不是消费者;是消费者的钱袋,而不是消费者的心灵。社会上的庸俗见解是,只要“旅游业”赚了更多的钱,旅游的终极意义就实现了,一切就都大功告成了。

消费者,也即旅游主体在旅游中无疑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这个重要,首先体现在人对自己生命方式的选择,体现在人对日常生活和寻常意义的超越。社会的发展毕竟是以人的发展为向度的,而不是以世俗的财富的无尽积累为目的。旅游,完全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使人更好地成其为人(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因为生命不是占有得越多越好,生命的价值,生活的质量是由生命的内在体验的丰富程度决定的。人最终是通过他的日常生活来展示他生命的超越的,因此有关旅游的研究,“旅游者”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应该通过旅游让人更像人,而不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尽可能地把它们手里的钱都聚拢到“旅游业”这个大口袋里来。科学的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这个“人”主要是旅游(消费)者,旅游研究应该真正体现以旅游者为本的研究思想,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经营者利润的增长。

如果说,旅游收入只是一种短暂的经济现象,那么,无疑可以断言,旅游所带来的社会文化效应将悠久绵长。它对人自身,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意义深远。从大处来讲,当今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促进和平与理解的巨大力量(例如,旅游已成为时下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解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之一)。当人们周游世界,学会互相认识、理解和欣赏其他人群的个性时,可以很好地促进世界和平的氛围。因为人们在旅游中通过文化交流就会实现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理解和欣赏,就会对异域的人群抱有一种平等的宽容的态度,从而避免许多文化的冲突。这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祉。因此,旅游通过文化交流带来的益处与旅游收入相比,很可能就像森林的生态效益与其直接的经济效益相比一样,是它的几倍乃至十几倍。世界旅游组织1998年在温哥华召开的第一届全球大会上认为,旅游有潜力成为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活动。因为旅游涉及的是人,涉及他们的文化、经济、传统、遗产和,旅游提供的接触机会,使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成为可能。这种对旅游的超越功利的认识,值得中国旅游界深入体味。从小处来看,旅游者作为个体的生命,他从旅游中得到的东西,应该是一种大营养。大营养从来都温都缓,甚至若无所补。那些旅行中的收获,在喧嚣之后,会悄悄地化成他们伸延的精神境界。让他们更能够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放眼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并不将旅游发展首先视为经济利益,而更主要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国家能够将旅游、休闲与社会公益事业有机结合。他们的旅游学术研究,主要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而更多的是从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或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进行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意识。我们的旅游科学研究导向应该深刻反思并有所转变,多去关注旅游的价值、意义和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服务于产值的增长和利润的增加;多注意从哲学的层次和人类学的角度思考和研究旅游的“元”问题(如旅游的原因、目的、本质、价值观、人文关怀等),从本质和源头上解决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旅游的异化问题[7]。

当代旅游的功利主义自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现代文明加剧了人的异化,加剧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加剧了功利主义的极端化[8]。使得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行,许多人把追逐实利作为人生第一要务,已然忘却了生命的本来意义。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讨论可能具有理想主义的悲剧色彩。“知其不可而为之,必也狂狷乎?”。我们期待着积极的回应。

注释:

[1]曹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3(3):405-408.

[2]孙天胜,邹成效.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3):45-47.

[3]谢彦君.旅游与接待业研究中国与国外的比较――兼论中国旅游学科的成熟度[J].旅游学刊,2003(5):23.

[4]汤甲荣.《中图法》旅游学科列类质疑[J].图书馆,2001(5):41-42.

[5]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73-176.

[6]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37.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5

1.综合性。现代旅游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的发展,更是一种文化的发展、文明的提升。

2.应用性。学科的发展更多的是立足于行业现状和现代教育体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3.公共性。现代旅游管理学科的公共性除了表现在教学师资、教学设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资源的共享性之外,还表现在旅游涉及的酒店、交通、通信、旅行社等部门和行业的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性。

4.国际性。旅游发展的国际化,影响了不同地域上人们的思想意识。

5.边缘性。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属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有其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内容,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研究核心内容如旅游规划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但这些都还较为模糊,因此其学科归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二、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1.科学研究

现代旅游管理学科的建设要注重基础管理+现实应用的研究,就目前而言休闲旅游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要强调区域+整体,比如湖南的张家界旅游产业升级换代研究就是一个区域(张家界辖区的几个旅游景区)和整体(以张家界为龙头的湖南旅游景区)的研究内容;要突出特色与一般的重要性,贵州黄果树瀑布就是其一般(瀑布)与特色(岩溶、水量、高度、宽度等)能够很好的结合,使得特色能够在一般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2.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其素质高低、专业知识扎实与否、教学方法多样与否等都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学科的建设。

(1)职称结构。职称结构的科学合理表现在经验老道、年轻有为、创新进取,笔者认为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中2个正高、3个副高、3个讲师、2个助教的结构较为合理。

(2)学历结构。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强调其文化性特点,因此必将融入更多的有文化、有涵养的高素质专业教师,笔者认为以下结构较为合理:2-3个博士、5个硕士、2-3个其他。

(3)学缘结构。针对于现代旅游管理学科的交叉和边缘性,教师则多以文理交融、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校内外结合、校内为主。

(4)学科归属。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并不像制造业、农业、工业等那么专业,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根据现代旅游的自身特点将该学科归纳为以下几个系列:旅游理论系列;区域民族旅游经济系列;旅游文化系列;体育休闲旅游系列。

3.学科点建设

(1)专科层次。专科层次由于理论强度较弱以及文化积累较少,因此重在专业技能培养,如酒店服务员、导游员、计调员等,对于行业发展,这一层次具有明显的技能基础性。

(2)本科层次。本科层次重在文化层次和专业理论基础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现代旅游行业从业者做好了铺垫。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培养高素质行业从业者任重道远。

(3)硕士点层次。硕士点层次是专业发展的根本,能突出理论和应用性研究的深度,从专业的更深更高层次进行研究,使得理论的高度进一步提升,同时使专业学科更具应用性。

(4)博士点层次。现代旅游管理学科作为一门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管理学科,应该以追求博士点层次为发展的理想目标和动力为己任,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4.条件建设

(1)实验室建设。建立旅游规划实验室、酒店管理实训室、形体训练实训室、网络教育实验室、导游模拟实训室等,为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实践基地建设。开发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酒店、旅行社、景区管理处等)不仅可以提高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缩短人才对行业的适应时间,提高旅游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图书资料建设。图书资料库的建设旨在通过对与旅游相关的理论、实践等书籍、视频、照片以及相关的文件资料等的建设来促进旅游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建设措施

1.学科专业互动。学科专业互动,不仅可以弥补专业中存在的部分缺陷,同时可以提升学科建设中教师团队的专业和教学水平,完善学科建设体制。旅游管理学科涉及到酒店、导游、区域旅游、旅游英语等专业,这些专业在发展中都可以吸收相互间成功的建设方法和手段,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6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7

[关键词]旅游专科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培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旅游专科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旅游专科教育的弱点。但是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实际上在西方流行并为港台所提倡的教育模式是通识教育本文试图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方法系统,构建旅游专科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一、旅游专科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与通识课程建设的现状

虽然教育部1995年就提出了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原则,但纵观旅游专科教育通识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实效,可以说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

1、理论上实用化取向明显。我国旅游专科教育的“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忽视相邻学说的兼容和渗透,特别是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认为人文教育无非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等。

2、实践中片面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要以“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www.133229.Com然而不少高校并没有真正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既必须又够用的双向规范性,反而消极地利用它,完全把基础理论课当作任人装扮的小女孩,为我所用,为我所需,作了实用主义的随意解读。

3、课程体系混乱,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许多旅游专科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附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十分混乱,旅游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

4、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非专业教育。从传统意义上说,旅游专科教育就是传授旅游基础知识,把学生获取旅游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旅游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旅游专科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旅游人才适应能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旅游专业,而是注重旅游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注重旅游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

二、旅游管理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路

1、正确看待旅游教育本质的文化性。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各学科彼此交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这里的渗透,不仅要求跨学科尤其是文理之间的渗透,更强调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知识经济时代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服务业将得到更大发展,作为满足人们“求知、求趣、求新、求享受”需要的旅游业将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态势。为了实现这种发展,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应该成为旅游专科教育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管理学和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边缘学科,建筑学、规划学、生态学等理工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交叉学科,旅游专科教育应该加强与这些学科的渗透与结合。

2、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21世纪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受到专业的技能训练,而且要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对旅游专科院校来说,通识教育很重要,特别是大学的前期应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学习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而专业教育不宜太早,否则学生将来发展的道路会很窄。实际上先进的旅游管理技术的掌握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传统的学徒式的着眼于短周期生产的职业教育已不适合当今需要,旅游专科教育不能仅让学生掌握狭窄的旅游知识和技能,而应使学生掌握从事服务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使他们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做出多种选择。

3、人文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高等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适应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专业,而是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根本性区别。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具有普遍性,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有用”,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学生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询问题的方法。比如,我们从哲学中学会如何通过严密的演绎推理来摆脱偏见;从应用经济学中学会归纳法,知晓如何通过证据分析得出正确的推论。由于通识教育培养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所以当大学生受到的是通识教育时,往往就能摒弃偏见和杜绝不容异说的弊端,从而拥有自由独立思考的头脑。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比重。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育,也是传播和引导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通识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的关系,处理得好,则相得益彰;处理得不好,则互为矛盾,彼此干扰。在我国旅游专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工具主义、实用主义价值理念的驱动,一度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理工,轻人文社会科学”等问题,出现了狭窄的专业口径设置,单一的知识结构教育,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一刀切的以专业为本的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双重人格”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抹杀个性的培养方法,拘泥的培养环境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旅游专科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影响着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其职业转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欠缺,人格不健全甚至两面人格严重,难以适应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型人才)的要求。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许多旅游专科院校也没有积极地以通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使得旅游专科教育在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由教育中人的心灵的育化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了人的精神和价值养成。这种情况加剧了旅游专科教育工作中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倾向,导致了旅游人才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滑坡。而培养一流的旅游专科生和加大“通识教育”力度,正是针对我国特产专科教育中“制器”而非“育人”这一弊端提出来的一剂良方。

2、改革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因而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十分重要,它决定学校能否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旅游通才,是专科旅游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建立与通识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挖掘旅游学中的哲学及美育因素。哲学和美育知识具有三种特殊作用:能调和感情,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纯洁;能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培养思维的意义上讲,不借助哲学的话,任何科学研究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充分挖掘哲学及美育因素,以此舒展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知、情、意协和,追求人生真、善、美。如此开展通识教育,一定卓有成效。

3、建立核心课程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课程是承载知识的重要媒体。在旅游专科三年教学中,如何在以下的极端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价值相对论与价值绝对论之间,择其中道,使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走得更平稳,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专科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是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不仅使通识教育具有清晰的理念,而且还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方法,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培养一流的旅游专科生,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核心通识课程系统。但是旅游专业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与其他一般教育的教学计划不同,它不限定学生达到像精通名著课程那样的知识广博程度,或消化一定的信息量,或总揽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而是将专科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学科领域内的主要知识方法介绍给学生。

4、师资到位。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精深的掌握仍然是培养一流旅游专科生的基本条件。旅游专业教师如果没有高深的旅游专业技能与学术修养,培养出的学生也不会是一流的。淡化专业,也不意味着不要专业,我们反对的只是那种对旅游专科生培养得过于细致的专业划分。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重组、开发的同时,应全方位深入挖掘教材深蕴的外延教育因素,科学处理,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旅游教学内容中去,使之更富于现实感和时代感,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使之成为旅游合格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5、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既是检验旅游管理教学中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通识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根据旅游专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特点,积极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为主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从单一化的考分评价转向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从只关注结果优劣的评定转向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亦重收获的评定;从一次性机会简单化处理转向多次提供机会多元化析评。

6、改革教学方法。彻底摒弃过去“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社会调查等方式,实施论坛式、研究式教学,讨论、讲授、辅导、实验、案例、模拟、自学多种方式并重,鼓励研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识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运用上,通识教育首先着眼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上,并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相互配合,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认知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健.关于“必须、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9:54-55

[2]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1998.旅游教育专刊:18-21.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8

关键词:本土化;高端人才;民族地区;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thereformofthepersonneltrainingmodesofhighertourismeducationshouldbebasedonlocalizationasitsvalueorientation;nursingtheforefront,toptalentswhoarehighlyskilledandknowledgeableandwillingtobeculture-inheritingpeopleshouldbeitsbasicobjective;“cooperationamongcollege,governmentandindustry;thecombinationwithproducingandstudyingtheresearch”shouldbeitsmainmeans;leisurecultureconstructionshouldbeitsbasicpath;teachingreformofthemajorofhighertourismeducationshouldbeitsplatform.onlybythesemeanswillthereformbeofgreatacademicvalueandpracticalguiding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ofhighertourismin2stitutionsinminorityareas.

Keywords:localization;toptalents;minorityarea;highertourismeducation;per2sonneltrainingmode

当前,旅游本科教育由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或学术化倾向,人才规格单一,导致人才培养的行业针对性、适应性不强,毕业生行业认同度低、就业率低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从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而是以巨大社会需求拉动的规模扩张和外延式发展取代了教育本身的改革,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始终未能提上日程。换句话说,高等旅游教育今后的发展应关注行业自身,服务和引导好行业的发展,尤其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视野。所谓本土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由这种价值取向必然带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相应变化。用张维迎教授的话说,本土化“就是要用全人类通用的方法,人类知识共同积累的那些方法去研究自身的问题,然后还要走向世界”[1]。按照本土化的要求,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应该关注本土的实际需求,着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核心是推进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一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否扎实推进,能否有所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前提,也是关键。与以往强调培养通用型的旅游人才、毕业生竞相流向发达地区就业相比,培养适合本土发展、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方面有所作为的本土化人才特别是文化传承人,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行业针对性、适应性不强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而且更能够解决当前民族地区以旅助贫、开发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所急缺的人才问题。

本土化人才,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关注并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人才。根据笔者对于旅游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和一些旅游景点的实地考察,当前旅游行业在由传统景点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发展过程中,在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等三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凸显了旅游的文化需求,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熟知本民族历史与文化,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具备相当高水平的跨文化交流或文化创意、经营和沟通等多方面能力,且能够将旅游文化知识与专业服务技能融为一体的一线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对于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来说,当前应该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性机遇,着力解决开发并利用当地民族民俗、民间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等特色旅游资源,实施以旅助贫战略工程所急需的一线高端人才和智力支持问题。为此,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必须坚持以本土化为教育价值取向,切实加强以民族民俗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文化教学和研究,积极营造休闲(旅游)文化特色鲜明尤其是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并依托旅游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扎根民族地区,具有深厚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传播或交流能力,且能够主动服务旅游行业发展尤其是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传承人。这里,文化传承人是指专注本民族文化收集、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并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与众不同的重要作用的优秀分子,也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人。[2]著名民族学家祁庆富先生在全面梳理了文化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认为文化传承主要是指技术、技艺、技能和文化传统、传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承接[3],并将文化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4]。可见,作为本土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传承人,在培养规格方面至少应该具有一定民族的文化技能和技术、技艺(专业素养),对这个民族有深厚情感和深入了解(民族意识),并能够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或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文化实践能力)。

遗憾的是,人们在理论认识或思想观念上还难以将应用性学科、高级技术应用型或知识技能类职业型人才培养与旅游本科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更谈不上把培养能够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爱所从事专业和献身旅游行业的本土化人才特别是文化传承人作为高等旅游院校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了。比如,有学者仍认为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潜在定位应该是:初级、中级、高级人才分别定位于“劳动力市场或者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和普通大学毕业生”,“著名大学的旅游优秀毕业生和旅游本科教育实力雄厚的大学”。[5]言外之意,旅游人才不仅有层次之分,分别对应于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且还要有明确分工,即高级旅游人才应由学术取向的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阶段的精英教育培养,大众化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只能培养中级旅游人才,其他的一般性的初级旅游人才则由劳务市场和中等职业教育提供。这里,把学术研究型人才等同于高级人才,把高级技术应用型或知识技能类职业型人才等同于中级(次等)人才,把操作技能型人才等同于初级人才,实际上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腐观念作祟,是人才观的落后和反动,也是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并寻求新突破的根本原因。

不难看出,只有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推进高等旅游教育在体制运行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并进,以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一线高端人才短缺问题,从而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及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解决民族地区以旅助贫、开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问题,离不开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能够扎根民族地区并在以旅助贫、开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和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有所作为的文化传承人。换句话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不仅是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旅游行业发展、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和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战略选择,而且也是当前推进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根本性举措,甚至可以说是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特色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突破口。

二 转变传统办学模式,切实解决好文化传承人能不能培养的问题

与民间自发的师徒相传、耳提面命不同,依托高等旅游院校培养文化传承人,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生态的教育场景,还需要旅游文化学科的支撑和相应的专业平台,且必须以民族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与旅游文化体验活动相关的休闲文化建设为基本路径,推动校政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这里,问题在于社会资源的可得性,也就是如何加强校政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以集聚办学所必需的各种社会资源。不解决上述问题,完全按照以往的办学模式,仅仅局限于教育办教育,不能跳出教育,也就是不能有效地实现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广泛吸纳或积聚社会资源,是无法培养文化传承人的。

实际上,解决社会资源的可得性问题,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是具备先天条件和独特优势的。这里,除了与旅游行业的天然联系和可利用的比较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在利用民间艺人、口头文学保存人等现有文化传承人和民族文化生态培养文化传承人方面,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再加上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性机遇,促进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将旅游文化学科专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结合起来,培养文化传承人,本身就是促进旅游、教育与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统筹发展高等旅游教育和民族教育的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和办法。

与此同时,发展旅游文化学科专业,促进民族地区以旅助贫战略工程的实施和民族文化传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必然与政府有关部门和旅游企业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完全可以拓展办学功能,通过举办一些涉及旅游文化学科专业建设重大问题的高层论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性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设计、旅游公共政策的研究与咨询等活动,为校政企各方提供多方面的交流渠道和合作平台。借助上述渠道和平台,可以进一步在以下三个层面推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为积聚旅游教育的办学资源积极创造条件:(1)社会发展层面,强调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旅游教育,把旅游教育提升到民族地区以旅助贫、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机制保障;(2)政府服务层面,呼吁从政策和投入上给予必要的关注和相应倾斜,加大旅游、教育和文化资源整合的力度,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教育市场,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必要的经费支持;(3)学校发展层面,进一步深化旅游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围绕旅游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和文化传承人培养,探讨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机制,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聚办学资源。[6]

三 改革专业教学模式,切实解决好怎样培养文化传承人的问题

对于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来说,旅游学科是重要依托,在一定意义上办高等旅游教育就是办旅游学科。改革专业教学模式,培养文化传承人,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旅游学科及其与行业发展的关系。从旅游学科的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看,该学科与行业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共生关系,因而只有扎根于行业沃土,才能不断拓展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和办学空间。以往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一味强调沿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而忽视人才培养的行业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对于高等旅游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特色化办学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其次,作为文化传承人培养的平台,旅游类各专业建设除了离不开旅游文化学科的知识支撑,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生态的教育场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任务或职能无非就是人才培养。围绕人才培养所开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教育的两大功能性活动,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不能直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只是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一种文化的环境或氛围。人才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依靠人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自觉接受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和获取知识方法的指导,自觉参与或感受科研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从而在这样一种学术环境的熏陶或文化氛围的感染下将各种外在的知识内化,并通过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和大量的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个人经验,培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最终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句话,就其功能而言,教育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环境或氛围,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或创造激情的外界条件。可见,文化传承人离不开一定的民族文化生态,且必须把这一教育场景的熏陶和感染作为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和特色化办学的重要切入点。

最后,改革专业教学模式,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推进教育本土化和培养文化传承人的根本举措。就是说,上述文化传承人的目标定位,只是在教育理念上确立了本土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或总目标,解决了高等旅游院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办学方向问题。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将这一理念具体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并落实到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也只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解决的是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战略方向问题。只有继续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专业教学之外的科研、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观摩学习,以及大量的文化体验和社会阅历,纳入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视野,科学设计,合理安排,重点处理好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才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文化传承人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搭建必要的走向社会、走入民间和深入生活的桥梁或舞台,促进文化传承人的培育和尽快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0.

[2]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18.

[3]祁庆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n].光明日报,2006-08-26.

[4]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21.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9

关键词:红色旅游科学发展观

发展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壮大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的一项政治、文化、经济和战略性工程。目前,经过地方政府的多年探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集中强势的宣传下,红色旅游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总结多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红色旅游应遵循的发展规律

红色旅游承载着多元平衡的发展使命,它既是教育阵地,也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综合性经济产业;既体现一种政治行为,又体现一种经济行为。有效地发挥红色旅游的各种功能,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发展。

坚持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红色景点革命传统教育的属性。“红色”是红色旅游的内涵、资源、特色、品牌,是红色旅游的突出特质。红色旅游必须考虑资源特色和社会影响,保持红色资源的真实性、思想性、教育性和严肃性,这是由红色旅游发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一要力避轻视历史,红色旅游本身就是历史旅游,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二要力避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中,不要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真谛的媚俗文化。三要力避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四要力避不切实际地盲目贪大求全。

坚持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律。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教育性的政治活动,从本质上讲,它更是一项旅游活动、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和开发其他旅游产品一样,必须牢牢把握旅游经济脉搏,按照旅游经济的规律,始终以市场需求和公众兴趣为导向来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消费需求如何满足,直接影响着资源向效益的转化,这是检验和评价红色旅游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应当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提升产品化水平。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只有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证其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同时,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性。建好红色景点、红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的过程,也就是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要培育红色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就应当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从创新性、丰富性和整合性加以构建,努力提高其观赏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二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内涵,延长客人居留时间,将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变成可看、可欣赏的产品,并与娱乐休闲、购物、居住等多个要素搭配起来,使客人在愉快的消费中获得享受。因此,应当深度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形成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实现红色旅游产品从经营资源向经营文化升级,从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不仅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也同样得到高度重视。勿庸置疑,旅游业的存在依托于对环境、资源、生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旅游业的存在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天然的一致性。而以红色历史遗存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既是稀缺的、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对其开发、保护和利用成为旅游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发展红色旅游必须抓住三个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五个效益。

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科学开发。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红色旅游不可能长久发展。红色旅游有其特殊性,如何将当年的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又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精品意识;必须注意适度硬开发,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周围环境造成无法恢复的破坏。二是永续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又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产品,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更多地、持久地利用。三是有效保护。发展红色旅游应当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意识,为此,要切实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展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例如革命纪念馆和遗址维护修缮、革命纪念地环境的整治工作。同时,应当出台相关的规范与制度,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度化、规范化。

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这是形成循环经济的原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原则。应当尽快启动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工程,努力克服并消除开发、经营和使用的不当行为,在努力促进保护的同时,获得红色旅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开发利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核心问题是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必须以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实现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革命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保护和利用的对象,不应一味强调“保护第一”,而限制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贪大求洋、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旧建筑推倒重建;不应重开发利用而轻保护修缮。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有利于保护传承的。要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使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实现五个效益。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红色旅游资源的早期开发建设,会发现如下不足: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对资源和环境的科学保护重视不够,同质性、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这些问题反映出在今后,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要关注数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要努力寻求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的五统一。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政府主导,措施得力,红色旅游就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红色旅游的统筹协调发展

恶性竞争是红色旅游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整合,目前,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渐成气候。推动红色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平衡地区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而且是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我国红色旅游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加强区域内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在区域内发展红色旅游,一方面,为满足旅游者自主化需要,要加强不同旅游形式之间的协调互动,增加丰富性,为旅游者提供完善的菜单式选择模式。另一方面,要借助其它旅游资源,有机整合相关资源,使其成为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旅游产品形式,实现集聚效应。所以,在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既要突出红色主题,又要跳出红色局限,把红色旅游、绿色(自然生态)旅游和古色(历史文化)旅游、蓝色(海洋)旅游、风俗(民俗风情)旅游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打造色彩斑斓的旅游产品组合,满足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加强区域间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红色旅游应当着眼于形成红色旅游大开放战略格局,统筹兼顾区域旅游合作,按照主题明确、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差异开发、优势互补的原则,统一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流动。加强营销和宣传上的联合、部门企业间以及旅游营销人员的培训、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展红色旅游能激发老区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应当说,红色旅游的亮点就是生态保护的重点、扶贫开发的难点。红色旅游的开展可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再次,可有效地扩大就业。开发红色旅游可以带动老区第三产业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就业的百姓越多,百姓的生态保护和革命文物保护的意识越强。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四,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的兴盛可以改善当地交通、通讯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进入性。

总结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经验,应当重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要善用优势谋发展。优势就是特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在特色中注入新的活力元素,以特色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二要精益求精谋发展。发展就要有精品意识,要把自身的特色做到最好。这需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以及各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发展好品牌。三要科学规划谋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不能简单地把红色景点堆积起来,应当进行科学规划。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已有总体规划,在空间上照顾均衡,突出重点和主题。在时间上囊括了党的代表性历史,有利于在各地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发展。当前,特别需要各区域发掘自身潜力,突出自身特点,展示区域独特性,确定符合旅游规律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方向,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产品。

建立发展红色旅游的协调机制。发展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起一套高效灵活、富有成效的协调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府主导机制,将红色旅游准确定位,全面调控红色旅游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行业主管机制,实行旅游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市场运作机制,整合资源,组建旅游集团,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进入旅游业,形成多渠道投入红色旅游的发展格局。发展保障机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谷玉芬.红色旅游成功因素分析.商业经济,2006.2

2.范思立.市场增势强劲“红色旅游”预热2005年旅游市场.中国经济时报,2005-2-21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篇10

关键词:科学;旅游观;内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也从占国民经济的微小比例发展发展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体系、行业形态、企业主体、消费群体、国际地位、全球影响发展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角色。它的实力体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有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群体,已为第四大入境的接待规模,中国,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发展道路。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提出的“旅游发展观”,不仅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上,即使在全球旅游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重要标志。树立科学旅游观,是搞好旅游发展的关键。为此,深刻领会旅游观内涵,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一步。

一、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首要前提,其决策主体是国家。研讨旅游发展观就是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观内容,遵循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国情下,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综合考虑自然层面及人文层面的问题。在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发展旅游业,就是要把视野拓展到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及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更是我们发展旅游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定位。制定科学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成为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纷繁多变社会环境、经济结构、城乡关系、生态条件、及全新国际影响的中国。我们要确定,国家发展旅游的目的超越了创造外汇收入、刺激国内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而更加强调其实现社会和谐、平衡区域发展、满足民生需求、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乃至提升国家形象的非经济功能。在此背景下,因此,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绩效评估等方面,要摒弃过去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发展的做法,高度重视旅游在民生、环保以及国家战略等层面的作用;要摒弃过去只看到经济成本而忽视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的做法,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最优来衡量发展结果。

通过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不同途径,建立“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低成本使用的方式”的发展方式。保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既要尽量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尽量考虑人类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因而,我们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兼顾,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处理好人文与自然、旅游产业与资源的关系,实现旅游开发适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品打造与文化发掘相协调,加快产品体系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旅游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关键领域,其发展方式是决定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过去30多年,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以资源、土地、人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低成本使用为前提,以规模扩张、数量剧增为内容。当前,“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政策引导、激励机制、配套措施等方面,要通过鼓励开发方式、业态类型、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等的创新,降低旅游发展对要素投入的依赖和消耗。总之,推动旅游业发展要与新型四化建设相结合,突出旅游业产业链长、融合度高、综合带动作用大的特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科学的旅游治理观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是参与治理的主体,科学的旅游治理观的推动者,也是旅游治理观的实现主体。首先,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包含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其他政府部门,各类社会组织。不同类型企业、当地社区、游客等各个主体,实现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重构。推动政府依法监管,行政手段越来越让位于法律手段、市场手段和社会手段,避免过度参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调互动,共同发力;但要清楚,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的作为空间并没有变小。相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味着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责任更大,需要其具备更大的勇气、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智慧来调动、协调所有治理主体,建立更加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实现对旅游事务的协调。

三、科学的旅游经营观

科学的旅游经营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要体现,其执行主体是旅游企业和接待主体。

(一)遵循市场规律,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经营中,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用户需求、商业逻辑,资本理性为指引,紧紧抓住游客尤其是主流群体的消费心理,通过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的系统努力,超越对手,超越自己,赢得市场的认可。因此,经营者的产品开发、服务供给、项目设置、设施建设都应围绕游客的需求而展开,应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发展。

(二)推动旅游开发与本土资源有机结合。旅游经营往往与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依赖于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有的根植于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有的处于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之中。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满足顾客需求、实现自身盈利的同时,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都毋庸置疑地负有责任。经营者的产品开发、服务供给、项目设置、设施建设应考虑到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影响,设法实现生态保护和社区受益,这是旅游经营与其他一般经营者的重要区别。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当地居民排除在外的旅游发展、既不符合全球旅游发展的普遍伦理,也难以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的旅游服务观

科学的旅游服务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体现,其执行主体是所有和旅游活动有关的服务主体。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旅游业的核心是服务。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在旅游服务体系中,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而应获得更多的重视。旅游商业服务的成熟在于从福特主义的标准化、生产线式供给转向后福特主义的消费者导向、差异化经营和大规模定制。旅游公共服务的健全在于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各领域的协调配合、无缝衔接。不管是商业服务还是公共服务,均应从游客角度出发,重视对其旅游活动各阶段、各环节、各层次需求的满足。

五、科学的旅游消费观

科学消费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体现,其实践主体是所有旅游者。旅游,是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出现的必然需求,是依赖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消费行为,是体现精神品位和个人素养的社会行为。旅游消费的成熟、理智、科学,体现在既不过分追求奢华炫耀,也不一味贪图便宜;体现在掌握价格规律,面对各种产品服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和理性选择;体现在了解自身内在需求而不盲目跟风;体现在知晓自身权益,并有愿望和能力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维护;体现在明白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当地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并尽力通过自身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在知道旅游消费往往是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的,应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科学的旅游消费观是成熟游客的重要表现,而拥有大批成熟游客又是一个国家旅游发展成熟的重要表现。培育成熟说的游客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工作。

六、用科学旅游观统领旅游业健康发展

要用科学旅游观统领旅游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在当前,以下几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体系。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体系不科学、不顺畅造成的。因此,树立科学旅游观,应从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体系抓起。首先是要建立科学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现有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在当初小旅游、小行业的基础之上,主要职能是行业管理。现在旅游已发展成为跨产业、跨领域、跨国界的大产业,而且发展势头正猛。各级政府要从产业管理的角度,从有利于旅游发展的高度,科学、合理地设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职能、编制,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有职、有人、有能力管理旅游这个大产业。其次是要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体系。改变现在资源多头管理,开发各行其是,标准政出多门的现象。应该设立一个总口子,凡是列入了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要通过这个总口子把关。最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种旅游行业协会,把一些应该由市场管理、市场调节的职能从政府剥离出去,交给社会和市场,强化社会管理,行业自律,市场调节。

(二)、循规而行,合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遵循发展规律,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综合条件,确定旅游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各项指标,切忌不合实际的高定位、高指标。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要有“留有三分地,留给子孙耕”的理念,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工作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工作的位置,不搞一头独大。既要搞旅游的宣传营销,提高知名度,更要重视产品建设,旅游环境建设,做到名符其实,甚至实超其名。让游客喜出望外,不让游客失其所望。要坚持依法兴旅,用法律保障和促进旅游发展。

(三)、融合发展,拓宽旅游发展空间。探索产业融合。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旅游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各个产业,各个产业也越来越向旅游靠拢。一产围绕旅游转型,二产围绕旅游升级,三产围绕旅游拓展已成为趋势。作为旅游行业本身,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产品融合。人民群众对旅游产品个性化的要求日益明显,单一的产品只能满足部分游客的需要。要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多产品融合发展,可以一种产品为主,其它产品配套,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发展新的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医疗康体旅游、文化研学旅游、老年关怀旅游,不断催生新的旅游业态。

(四)、强化引导,形成科学的旅游行为。大旅游、全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旅游的管理者、旅游的建设经营者、旅游的消费者或叫享受者也就是游客。前面两者是为后者服务的。游客的行为,游客的要求往往影响管理者和建设经营者,影响着旅游的发展。由此而知,游客的科学旅游行为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游客的科学旅游行为观,真正的、全面的科学旅游观就无法树立。因此,要高度重视对游客的引导工作,做到政府、社会、企业一起努力。政府要制订游客行为守则,并对违规违法行为有强制性措施。社会要形成共识,对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对破坏公共设施、破坏旅游设施的行为群起而讨之。企业要加强宣传,做好沟通,引导好游客行为。游客要加强自律,理性消费,文明旅游,和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形成良好关系,共促旅游发展,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总之,科学旅游观是我国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引,而科学旅游观的形成与践行则需要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相关部门、旅游经营和服务主体以及所有旅游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候志强,郑向敏.《科学旅游消费观念的培育模式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2月6日.

[2]《以科学旅游观引领创新发展》.《中国旅游报》,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