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01:04

自我评估篇1

管理阶层及工作团队直接参与营运机能

判断企业流程的有效性

决定是否能合理保证达成全部或部分之营运目标

自我控制评估与品质控制稽核或iSo9000的稽核工作,性质上极为类似,系由各营运单位组成工作团队,例如品管圈定期开会,透过脑力激荡,坦诚沟通,找出作业流程或控制之问题所在,并提出改善之行动方案。

自我控制评估乃是针对企业经营流程与控制风险的一种新的咨询做法,可以广泛使用于想获得集思广益成效的全员晶管、持续改善、内部稽核及其他领域。

CSa的有效采行,可以减低内部稽核的成本;内部稽核辅以CSa,可以提升内部控制资讯及报告的品质。

CSa虽然是一种极为优良的管理实务,但是其本身并非内部稽核,因其缺少稽核所需之独立性与客观性。CSa如果加以良好设计及了解,对各营运单位之风险管理及流程改善,是极为有用的。但如想以它取代内部稽核,则可能造成一种错误的安全感。在组织及人员缩减的情况下,中级管理阶层减少而使控制幅距加大,内部稽核的功能反而越显重要。

自我控制评估的发展,着重于利用相互交流讨论形式的研讨会来评估整个企业的运作-包括确认目标,认识可影响目标的因素及正确的控制这些因素的程序。一些专家把整个过程称为“结构性交流”(StructuredConversations)。

自我控制评估通常系透过研讨会(GSasessionorworkshop),由与会人员坦诚对控制与风险问题提出检讨。内部稽核人员通常会派代表参与并引导如何做好控制评估,因此GSa研讨会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移转或交流。在此场合,稽核人员会解释控制之目的及其与被稽核者营运活动之关系。被稽核者透过讨论流程相关各单位间的互动,学习更多有关企业的流程,因此使得流程改善及效率问题

可以与控制问题一并列入行动方案。

自我控制评估如能有效实施,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稽核人员顺利完成对控制之评估。

??被稽核者了解控制之目的。

??管理阶层主动负责维护良好之控制环境。

??流程改善问题被辨识并加以解决。

把控制及风险的评估交由各营运单位自行办理,为确保其成效,内部稽核人员应扮演促进者或引导人(Facilitator)的角色。理想的CSa研讨会通常有8到15位来自各部门的中上层干部参与者。为使研讨会有效及顺利进行,宜有两位主持人(称为促进者或引导人),其中一位熟悉研讨单位的营运作业流程,以确保整个讨论不会离题,通常担当这个责任的人兼任研讨会的记录员;另一位是研讨会的灵魂人物,操纵着整个研讨会。要挑起这份重担,这位主持人对控制评估概念必须有深厚的知识,最理想的莫过于内部稽核人员。

CSa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主持人的运作技巧。除了解控制评估概念及熟悉各单位的营运活动之外,主持人必须心胸开放,立场超然,能引导与会人员踊跃发言。他知道如何鼓励较沉默的参与者发言,且避免让较多话者垄断整个局面。另一方面,主持人的任务在确保有系统的讨论并能深人问题的核心,且定时综合所有的论点。因此,主持人必须接受有关的训练,在CSa开始阶段或过渡时期,许多机构聘请外来的顾问以提供援助。

自我控制评估最大的功能是它可启发程序教育的作用,把所有与营运活动有关联的人员集中在一个会议室中,探讨评估整个营运程序。CSa研讨会让每位参与者了解个人在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了解他人对机构的关键作用及贡献。

当所有相关的人员同时在一起评估整个流程时,他们多半能共同意识到机构内部单位唇齿相依的天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可共同探讨现行的程序是否适当。因此,CSa最适于流程改造。由于企业性质、环境、科技的改变而造成的落伍、多余、或不适用的程序,都可在研讨会中或会后删除及改善。CSa的另一边际效用在于每个人员都参与整个评估过程,无形中形成一股认同感,使这些部门主管、经理能较认真地执行他们的职责及与其他部门主管合作。利用CSa可让稽核人员同时与机构内的主要干部沟通,也使主要营运程序同时得到全体人员的仔细审查和汇总。如此一来,稽核人员能有全面反映现实的报告,并且更有效、更恰当的运用有限的稽核资源。CSa也能搜集在传统稽核程序中无法取得的有关于“柔性控制”(softcontrol)(例如:员工的正直性、品德及相互信任的程度)的宝贵资料。

有效的自我控制评估至少应有下列条件的配合:

1.决定如何引进CSa;一年举办几次CSa研讨会(通常一年10次比较理想)及由谁主持。

2.资深管理阶层对CSa的支持、指引及了解。

3.正式的风险分析及评估。

4.优秀的CSa主持人。

5.对控制的优缺点及风险坦诚讨论及揭露。

6.对自我评估所欲达成的结果有明确界定并取得共识。

7.有效的报告及追踪,并取得参与人员的回顾意见。

自我控制评估的过程,可分为下列五个阶段:.

1,取得管理阶层的承诺与支持。如果没有做好事先的行销计划,可能得不到各单位管理阶层对CSa的认知、承诺与支持。

2.适当的规划。CSa的工作团队与管理阶层共同制定营运单位的主要目标及为达成主要目标的8~12项支持性目标。规划尚包括针对支持性目标准备研讨会的问题,遴选及通知参与人员,决定日期,安排场所及设备,编制研讨会之资料及电子投票机器等。

3.进行研讨会。研讨会是自我控制评估的重要工作,通常每次4~8小时,以不超过两天为原则。研讨会的气氛必须使参与人员均能公开、坦诚及彼此信任,以收集思广益之效。

4.报告研讨的结果。在CSa研讨会结束后,工作团队应根据讨论的工作底稿,包括CSa成员对于成功,阻碍及建议的回馈,尽速加以汇总整理,送参与人员复核。然后分析共同的问题及改善的困难与机会,提出报告初稿,连同参与人员的建议及详细的工作底稿,于两星期内送请单位管理阶层。

5.提出行动计划。CSa的最后阶段是协助管理阶层针对研讨会的报告所提出之问题,与该单位的最高管理阶层再开会讨论(时间可能2~5小时),由管理阶层决定优先顺序,拟订行动方案,以改善CSa团队所发现的重大问题。在会后两周内,将正式的报告分送所有的营运单位管理阶层及CSa参与人员。,自我控制评估在当今的经营环境中存在着巨大的潜能,GSa所概括的不断改善的精神与现代的全员品管(tQm)概念非常匹配,GSa与整体运作的概念及群体学习的模式亦有相互吻合之处。最重要的是,CSa提供了一个从基层往上的沟通资讯管道,这个管道能协助资深管理阶层及稽核人员设计一个有效率的营运系统,加强内部控制以降低营运风险,并激发所有相关人员坦诚合作的精神及利害与共的意识。

自我控制评估除利用工作研讨会方式进行外,也有些公司采用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又可分为两种:(1)一般的问卷设计(Questionnaire),填答“是”“否”,或“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例如分为1~7分尺度);

(2)风险/控制矩阵(Risk/Controlmatrix),列出目的;风险、相关控制,并以文字叙述方式评估其有效性。

问卷的设计必须小心,提供明确的指示,俾能正确回答。其次,问题的措词必须明确,避免语意不清。还有,必要时由专家参与解释问卷回收的结果。

自我评估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动态性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20-01

一、中职学校自我评估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自然就成为政府和人民大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教学评估是检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学校的教育水平、发展方向、教育理念等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还存在一些问题,没能够使评估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1.自我评估实施率低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评估大部分停留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检查与评估。而学校的自我评估往往不够主动、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和体系,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所进行的督导听课、教师示范课、教学公开课等等只是简单的教学检查,并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教学评估。部分学校系统的自我评估间隔时间久,评估结果没有连续性、可比性,评估效果不明显。教学评估没有形成常态化,自我评估实施率低。

2.自我评估标准缺失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评估标准,只是有各种常规的教学制度、教师管理制度、教职工管理制度等。即使有专门评估标准的学校,其标准一般也都是参照历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标体系修改制定的。这样的评估标准虽然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适用性,但是对于学校自身发展而言并非量体裁衣,有的学校还存在制定的标准避重就轻的现象,这样的标准不够完善。总体上讲,中等职业学校自我评估标准还是缺失的。

3.自我评估机制不健全

现代社会对初级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等教育如何迎接挑战,如确保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有效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估机制,无疑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虽然各个学校关于教师、学生、设备等等有具体的要求,但并没有系统化、制度化,形成完善的评估机制。一个完善的有效的评估机制并不是学生、教师、设备、教学目标和计划、教学投入等评估的简单综合,而应该是系统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机制是各个评估制度的贯通与融合。

二、动态自我评估制度

1.动态评估与中等职业学校

动态评估是与传统静态评估相对的一种评估模式,强调的是被评估对象与评估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学校是被评估对象,评估者往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传统的形式一般是上级下达评估通知,学校按照评估验收要点,准备支撑文件,然后接受专家与上级主管领导的现场评估和资料验收,最后通告验收结果。通过验收的学校往往大功告成,对于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有效的去解决。动态评估与传统的评估模式比较,具有很多优势:

(1)动态的评估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2)动态的评估注重个体性,而不是普遍性;

(3)动态的评估时交互的,而不是单向的;

(4)动态的评估具有持久性。

在学校的整体评估中如果引入动态手段,将能使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静态评估结果反馈作为日常评估的起点和方向。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等各个环节起到事中控制的作用,常评估,常总结,常改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动态自我评估对于中职学校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市场需求是动态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动态的,因此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标准也应该是动态的。现行的学校评估目的在于促进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促进中等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评估工作评估的是学校的现在水平,旨在促进学校未来发展,所以评估工作从认识、机制、指标体系等方面要符合职业学校发展规律,具有动态性。

三、中职学校如何做好动态自我评估

1.完善自我评估机制与指标体系

学校各级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要对于自我评估有正确的认识,学校成立专门的小组制定健全的评估机制和实施办法,做好自我评估与教师激励的良好衔接。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

2.学校自我评估常态化

学校评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日常教学活动,是一个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严谨性、动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学校评估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通过制度化、经常性的内部教学评估,真正牢固确立起质量是教育生命线的意识,建立健全学校自我评估常态机制。开展常态评估,使评建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评促建,不断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3.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动态性

指标体系的动态性并不意味着随时改变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评估的标准,标准经常变动会造成评估结果缺乏可比性。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是相对于一成不变的标准、不具学校特色的标准而言,是指评估指标体系随着教育目的、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的变化而更加完善,既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要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动态性表现为评估指标的动态性、教育评估指标权重的动态性、教育评估计分标准的动态性。

4.自我评估过程动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动态评估过程可以借鉴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

(1)p(plan)计划,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对应的是学校评估的标准体系、组织机构、评估制度等的制定。

(2)D(Do)执行,设计具体的方法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对应的是制定具体针对性的评估手段和方法。

(3)C(check)检查。总结分析评估结果,找出问题。对应的是评估后进行总结,找出整个学校运行过程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分析成因。

(4)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应的是对于评估结果中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引起重视;随着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这样学校的评估从标准到执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实现了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对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激励教职员工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白景永.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探索与展望.继续教育.2012,7.

[2]吕麟.关于职业学校动态教学模式的建立研究.职业教育.2012,8.

[3]王伏华,蒋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动态评估研究.软件导刊.2012,2.

自我评估篇3

摘要控制自我评估是一种内部审计技术和工具,是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估的方法。作为一种既可以用来评价传统的硬控制,又可以用来评价非正式控制即软控制的机制,控制自我评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组织的重视。只有认识到控制自我评估的重要性才能加以有效运用,本文着重阐述了本人对控制自我评估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控制自我评估重要性

传统的内控评价方法只能用来评价诸如财务报告、资产与记录的接触、使用与传递、授权授信、岗位分离、数据处理与信息等的“硬控制”。在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下,迫切需要评价包括公司治理、高层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职业道德、诚实品质、胜任能力、风险评估等的“软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既可以用来评价传统的硬控制,又可以用来评价非正式控制即软控制的机制,控制自我评估(CSa)得到了普遍的信赖。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一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内部审计技术和工具,它是由管理层或业务人员直接参与的考察和评估内部控制效果的过程。控制自我评估(CSa)也被称为管理自我评估、控制和风险自我评估、经营活动自我评估以及控制/风险自我评估,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估的方法。

认识到控制自我评估的重要性才能有效运用,控制自我评估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效进行软控制的评价

企业的内部控制按控制的手段不同,可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在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中,软控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实中经常出现规模和业务类型相近的两个企业在执行同一套内部控制时,为什么控制效果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别?也就是说,仅仅依靠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务实”的内部控制要素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软控制因素是问题的关键。要保证内部控制效果,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要不断完善硬性的规章制度,又要注意发挥软控制的作用。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和文化意识、企业管理者良好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有利于经营目标和方针的实现。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诸如员工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胜任能力、相互信任的程度等软控制较之硬控制显得重要得多。

二、提升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控制自我评估最大的功能是它可启发程序教育的作用,把所有与营运活动有关联的人员集中在一个会议室中,探讨评估整个营运程序。当所有相关人员同时在一起评估整个流程时,他们多半能共同意识到机构内部单位唇齿相依的天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可共同探讨现行的程序是否适当。通过提高全员对组织目标以及内部控制在实现这些目标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激发他们认真设计和执行控制程序,并不断改进控制程序,无形中形成一股认同感,使这些部门主管、经理较认真地执行职责及与其他部门主管合作,做到全员评价、全员控制,实现内部控制的质的飞跃。

三、尽快找到并解决问题

利用控制自我评估常常可以比传统的内部审计更容易找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那些跨部门的问题和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的问题。

四、预测并控制风险

管理人员及员工学习并掌握了控制自我评估对风险的排序,他们便会提高责任心,在他们的部门中分配资源以减少最危险的风险。

五、使内审更具效率与效果

由于依靠经营人员在控制自我评估中的活跃参与,减少了搜集信息的时间和审计中所需执行的验证程序,参与控制自我评估的人员对经营过程能了解得更为彻底。因此这种合作提高了内部审计人员可获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把审计人员从对立者、监督者转换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

自我控制评估的发展,着重于利用相互交流讨论形式的研讨会来评估整个企业的运作,包括确认目标、认识可影响目标的因素及正确的控制这些因素的程序。自我控制评估在当今的经营环境中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它概括的是一种不断改善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从基层往上的沟通资讯管道,这个管道能协助资深管理阶层及稽核人员设计一个有效率的营运系统,加强内部控制以降低营运风险,并激发所有相关人员坦诚合作的精神及利害与共的意识。

参考文献:

自我评估篇4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必要性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必要性,具体如下: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概念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就是指公司管理当局以监控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评估部门业绩及个人表现、改进内部控制及管理缺陷为目的,按照一定的内控评估标准进行的内部测评、缺陷整改以及最终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系统、连续的过程。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必要性第一,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了做出有效的重要决策,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了解的需要促使了管理层对内控自评工作的重视。此外,这也同时考核了公司部门的业绩和员工的表现,具有监督和威慑作用,从而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第二,从理论上讲,内控信息的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关联。陈关亭、杨芳在实施了专项问卷调查后,认同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对于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作用。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消除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产生,对加工整理过程起到监督作用,从根本上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可以约束会计人员遵守相关财务法规,减少会计造假;可以制约管理层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易于查出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改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二、2009年石油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现状

因意识到内控自评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国务院及财政部等五部委依据《基本规范》制订了较为细致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内控评价指引》),并以此规范企业内控自评工作,逐步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估报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以2009年石油行业所有上市公司(共13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作为样本,根据《内控评价指引》中对于内控评价内容的要求,按《基本规范》内控框架五要素对披露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制成表1。

这13家上市公司按照《基本规范》及《内控评价指引》适当地披露了自家公司的信息,但是披露的信息有所侧重,反映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内控信息披露效用不大纵观13家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均有同样体会――披露的形式很规范、全面,但批露的内容仍只是表面性文章。13家传达的信息都是内部控制完善、有效等信号,每一项均是简单几句话,每一家只挑选其中一两方面进行披露,且均是对自身有利的内容,较具形式化。从样本分析来看,尽管有61.54%的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但对于不利消息只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而提出的整改意见也只是在XX方面需“加强”、“完善”,反映出上市公司披露的不足与缺失。而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二)内控信息披露评价标准缺乏尽管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现状是按照《基本规范》五要素抽丝剥茧归纳总结的,但缺乏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统一规范,虽然国家据此于今年4月出台了《内控评价指引》,但由于尚未实施,所以披露的内容侧重不一,并不全面。其中有4家公司是按照《内控指引》的要求进行披露的,他们从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内控监督设置情况、董事会对内控工作安排、财务核算内控制度完善、内控存在缺陷及整改方面进行了陈述,但是明显内容太过简略,基本以肯定为主。

三、内部控制披露不足成因分析

信息的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着厂商与消费者决策的制定。因此《内控自评报告》必须将影响厂商提供信息的动力和成本与信息的使用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做出判断。

(一)公司提供内控信息的意愿第一,披露动力对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上市公司之所以不愿意对内控信息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披露,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获利能力存在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好公司非常愿意将自己的优势信息(内部控制完善、有效等)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从而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赖,占据更多的资源优势;而经营状况较差的公司则不愿向投资者披露他们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防止资源的流失。所以可见,披露内控信息的动力取决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好坏,却又决定了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第二,披露成本对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披露成本同样也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对内控信息的披露。若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所花费的人力、物力等成本不仅能在后期能得到补偿,而且披露还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那么,公司肯定愿意进行披露;但若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所花费的成本预期得不到补偿,那么即使国家要求,公司也不会愿意披露。

(二)内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国家之所以要求企业在年报中披露《内控自评报告》,是为了让更多的信息使用者了解掌握更为准确的信息来进行判断决策。内控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这三者对内控信息的需求目的不同,从而对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关注面不同。投资者希望通过获取内控信息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增加经济利益;债权人利用内控信息了解自己出借的资金营运管理情况,以判断能否按期收回债权,并适时做出后期的信贷决策;政府部门获取信息则为考察判断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有没有违规,政策法规是不是被公司认真的贯彻执行,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宏观经济政策。

四、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措施

通过对内控信息披露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自评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除了上市公司存在披露动力不足、披露成本制约外,还受到外部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影响。所以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提出规范的《内控自评报告》的主体内容框架,另一方面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的意愿。

(一)《内控自评报告》主体内容框架在关注《内控自评报告》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报告的结果,而应该是注重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描述。因此,《内控自评报告》主体框架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内控五要素的评估。一是控制环境。对控制环境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公司的治理结构与企业文化;董事会、管理层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人员的品行与素质;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外部环境。二是风险评估。对风险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目标的设立与达成;风险识别与分析;改变的管理与应对机制。三是控制活动。对控制活动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授权及目标;职责划分;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业务记录(资产和会计记录);规章制度;独立检查规章制度;控制标准;重点控制(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对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募集资金使用、重大投、融资的内部控制、重要财务决策、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是否恰当)。四是信息沟通。对信息沟通的评估可以考虑以下因素:信息披露系统;对内对外的沟通汇报渠道。五是内部监督。对内部监督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内部审计(持续监督程序、独立的审计监察组、内部控制评价小组和外部审计人员的建议);自我控制(自我评价测试、评价的频率和范围、综合检查)。第二,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整体评估意见。对整体的评估意见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独立的评价意见,包含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公司职能划分控制、人员间分工和牵制、控制点设置、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成本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间的比例、各项具体的控制制度等方面的评价。第三,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内部控制缺陷汇总和报告的机制;发现问题的改善或更正措施。

(二)采取强有力的内控信息披露保障措施第一,建立评价、监管机构,鼓励企业全面准确披露内控信息。虽然国务院及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内控评价指引》,相关行业中的企业日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但是内容也归于形式化,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全面性不高,作用不大。所以,笔者认为应建立行业评价协会,可从行业代表性大中小企业中选取代表组成评价协会,对行业中的企业《内控自评报告》进行抽样检查,并予以诚信星级评价,从而提供信息使用者准确的评价信息。对于诚信的企业,应树立其标杆地位,鼓励行业中其他企业效仿学习;对于不诚信的企业,应予以通报,追究当事企业的法律责任。或者建立类似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第三方独立监察机构,对于监察出来的信息出具评价意见。同时,为了避免管理层面临不该有的诉讼风险和其它问题,有关部门应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加以保护。当然,自愿性信息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一旦对外披露,必须与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一样,接受必要的监管和约束,对于恶意披露误导投资者的企业应当加以处罚。第二,建立企业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保障机制。企业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保障机制由企业参与内控评估的相关部门和各层人员组成的,它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机制。因此,要寻求企业可披露的内控信息与使用者要求披露信息的均衡点,使信息的供求平衡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要提高企业内控评估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信息由企业中经验丰富并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的人员持适度谨慎的态度编制完成;要规范内控信息的表述和披露,以便使用者理解,同时应注意揭示内控信息的性质、不确定性和风险,防止使用者盲目依赖,以减少和避免法律诉讼。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通过对2009年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自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内容还不够完善,因此笔者根据新出台的《基本规范》及《内控评价指引》设计出较为规范全面的《内控自评报告》内容框架,希望能为内控自评的具体实施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参考依据。

自我评估篇5

当今社会,大学生们多数是远离家乡,去异地求学,没有爸妈的照顾,饮食健康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70年代有句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但在21世纪,我们应该注重健康,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必须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爱自己从爱自己的身体开始。为此,这次学术大讲堂我们举办“自我健康评估——StrongYourBody”讲座。由专业老师为大家讲解如何通过视、触、叩、嗅、听来发现身体的异常,早发现疾病,从而通过自身免疫而不依靠药物来治愈。优良的身体健康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大学生自我健康评估呈现必然之势。

二、活动目的:

普及科普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丰富课余生活。培养众多学生对自我健康评估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随时的监控,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为校科协即将举办的iQ百科知识竞赛作铺垫,促使活动的质量有更大的提高,活动的效益更加显著,活动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三、活动内容:

为普及科普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提高同学们的创新在意识,丰富课余生活,在校科协的领导下我们艺术、计算机、京江、三个学院科协联合承办第一期学术大讲堂,并以“自我健康评估——StrongYourBody”为主题,邀请专业老师来给大家进行一场专业的讲座,给大家讲解如何通过视、触、叩、嗅、听来发现身体的异常,培养大家对自我健康评估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为即将举办的iQ百科知识竞赛做一个前期铺垫,提高活动质量,使活动效益更加显著。

四、活动主题:

自我健康评估——StrongYourBody

五、活动对象:

江苏大学全体师生

六、活动组织:

主办:江苏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艺术、计算机、京江学院科协

七、活动流程策划:

(一)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3月7日下午3:00——4:30

地点:讲堂群

(二)活动的动员与宣传:

1、活动的动员:动员在校学生前去听讲座

2、活动的宣传:

(1)活动前期宣传

①邀请校广播等相关媒体进行报道;

②制作展板并粘贴海报;

(2)活动中宣传

邀请校广播对活动进行报道;

(3)活动后期宣传

邀请校广播站,校报等相关媒体对活动结果进行报道。

(三)活动流程:

1、活动主题的确定与活动申报;

2、活动前期宣传;

3、活动工作分配与人员安排;

4、讲座的举办: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主讲嘉宾;

(2)讲座开始;

(3)互动环节;

(4)讲座结束,主讲人和活动负责人合影;

(5)恭送主讲人;

(6)收拾整理会场。

5、活动总结;

6、整理稿与通讯稿的完成和上交。

(四)活动的具体分工:

1、艺术学院负责展板,包括制作和搬运;

2、计算机学院负责教室的租借;

2、京江学院负责现场的场务,包括茶水、音响等,邀请主将嘉宾;

3、海报,包括海报的制作和张贴四个学院平分;

4、三个学院各自负责本学院的签到工作;

5、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负责场地的清理。

八、注意事项:

1、前期宣传工作到位,海报必须按时张贴,展板必须及时做好摆放到指定位置;

2、各承办单位合理分配工作与相互合作配合,每个学院出2到3个干事提前半小时到活动现场做好场地布置;

3、场地布置与场地的整理,和场地管理员做好交流工作,遇到问题及时找场地管理员。

九、活动经费:

邀请主讲嘉宾的费用

自我评估篇6

(模板)

按照通知要求开展了2019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现将我局各部门自我评估情况及重点内部风险防控计划报告如下:

二、内控内生化情况

(一)内生化措施的实施情况

本级开发的

应用软件名称

设置的内部控制

措施种类

实现的

环节数量

实施效果

职责分工控制

10

R全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

4

R全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授权审批控制

6

R全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流程控制

5

R全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公开运行控制

4

R全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痕迹记录控制

1

R全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其他控制措施

1

R全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

注:“实现的环节数量”以实现的具体业务环节分别计算,如行政处罚的发起人和审批人不为同一人、纳税人定期定额核定的发起人和审批人不为同一人的,计数2次。

(二)本年度内生化的风险防控措施

本级开发的

应用软件名称

风险防控

措施种类

实现的

环节数量

实施效果

事前预警

全部有效

部分有效

无效

事中阻断

全部有效

部分有效

无效

事后筛查

全部有效

部分有效

无效

……

(三)内控内生化成果展示情况

功  能

具备展示条件的

应用软件(个)

已实现展示的应用软件(个)

展示效果

在应用软件展示

 好

 一般

 不理想

向内控平台推送

 R好

 一般

 不理想

注:本表中“应用软件”指本级开发的应用软件

(四)内控内生化建议的响应情况

问题及建议来源

反映数

处置数

完善数

下级单位反映的信息系统内控内生化问题及建议

内控管理部门提出的本信息系统内控内生化建议

注:“处置数”包含对所提出内生化问题及建议的回复、采纳等情况,“完善数”指针对提出的内控内生化问题或建议,已在年度内对相关软件中进行完善,解决相关问题或设置内控内生化环节。

三、内部重大风险防控情况

(一)本地区存在的内部重大风险

在内部风险防控工作中,以风险防控为核心,以岗责明确、流程规范为基础,通过对表面和深层次风险点的查找,并积极实施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职责不清、工作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达到了风险防范、规范执法的目的。2019年,未发现有内部重大执法风险

(二)内部重大风险防控情况(包括防控的手段、效果和经验等)

1.明确职责。从税收风险的角度来来明确职责,一是按事分岗,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由管户向管税源信息、管事的转变;而是人机结合,充分利用内控平台,实现过程控制;三是强化岗位衔接,明确业务的发起人、各环节承办人、各层次的风险监督人。

2.环节流畅。区局建立了“数据采集-预警指标-案头分析评估-核实情况-风险点消除-结果反馈及评价考核”的管理流程。

3.制衡有效。围绕税收执法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通过岗位分工协作,达到有风险的事项有人处理,管理上的漏洞有人解决、上一环节工作落实不到位有人监督,化被动为主动,建立制衡有效的税收风险防范运行机制,达到动态防范的效果。

4.监督到位。一是在监督对象方面,从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一般岗位三个层次实施税收风险防范监督。重点监督“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风险;监督科所负责人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行使业务处置权和内部管理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监督一般岗位风险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和行使自由裁量权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

二是在监督方式方面,从内部流程考核、法制科日常考核和内控领导小组考核三个层次实施税收风险防范监督。层层防范,监督到位。

实施内控管理以来,通过前期的风险防范工作开展,主要有以下效果:

1.考核差错率逐渐降低。针对内控平台设定的考核项目,我局通过风险提醒和责任追究,逐步实现了“依法执法、规范操作、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2019年我局没有产生由于执法人员本身原因造成的执法过错。

2.档案管理逐渐规范。税务档案是执法痕迹记录。我们以风险防范为先导,创新档案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保证征管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注重开发利用,强化征管档案的增值利用,通过档案规范管理提高执法水平,有效地减少执法风险。

(三)防控中存在的不足及难点

1.内控工作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目前内控工作已成为税务系统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制约、规范执法行为,保障纳税人权益的作用。但有关立法工作比较滞后,缺乏针对内控工作的法律法规。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内控机制的作用,还缺乏理论指导,没有一个法律理论体系。

2.税务系统部分干部员工对内部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税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推广以及效果与广大干部职工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有很大关系。内部控制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都是普通的干部职工,目前部分干部职工认为是内部控制制度是多了一种考核和负担,没有上升到廉政风险防控的高度来重视;有些人员认为内部控制过于繁琐,增加了日常工作负担。因此在内部控制制度真正推广、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会带来很多问题。

四、内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制度建设方面

首先,形成的内控机制文本多数停留在纸上,装订在本上,没有很好地融入日常管理中去,仍存在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其次,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应该从制度上保证其成为一个循环推进、不断改善的机制,这样才是有效的监控机制,实际上形成内控体系后,却没有强调制度本身的持续完善,这就在客观上把内控体系建设留在了纸面上,无法真正去落实、去产生有效防控。

(二)内控信息化建设方面(包括内控内生化)

首先是信息化监控在业务管理环节的运用不到位。理论上,内控体系应该涵盖税收业务管理的每个事项和环节,但是,就目前的信息化监控来说,还没有做到。其次是在行政管理环节,信息化管理基本处于空白。除了少量内部税务管理事项已纳入信息化管理之外,大部分的行政管理事项本身都没有纳入信息化管理。

(三)内控监督方面

目前内控机制建设本身有待完善,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健全。考核工作的定性与定量的依据不够明确,有些过错环节无法核实确定,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过错责任追究方式不够明确,无法追责到位。还有,在目前的考核体系和单项的问责规定中,确实存在干部多做多错的情况,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起到奖勤罚懒的正面引导作用。

五、内部控制的改进计划

加强基层税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加强考核监督,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预防和减少工作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基层税务部门作为参与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通过实施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可以以清单形式对各项权力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公开权力运行过程、运行方式,清权明责,在便于社会监督的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由于行政执法权力界限不明、缺乏监督而产生的税收权力运行不规范、执法责任不清或者责任追究不严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奠定基础。

(二)强化考核监督,促进内控体制机制建设

内部监督是内控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有效监督能够发现内控机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不断提高内控机制运行质量。一是结合实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及工作考核机制,当人员调动、职能变化以及外部政策等发生变化时,从制度设计、手段适宜性、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修复漏洞,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形成评价―反馈―评价的有机循环内控机制,确保整个防控系统“活”起来。二是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将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目标管理考核等各项考核整合起来,通过指数化管理、风险报告制度等工作措施,建立系统完整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内控机制考核体系。严格奖惩机制,将内部考核监督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和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加强内部监督成果利用与转化,促进基层税务部门内控机制的不断提升和健全;强化税务干部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严格控制自由裁量权,有效维护内部监督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信息支撑,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依法运行

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将更多的执法管理事项纳入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建立完善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全面排查税收执法中可能引发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风险点,实现自动预警,及时示警,实时推送风险提醒,增强科技防控能力,推动税务机关内部治理现代化。对还没有纳入系统运行和一些由各自单独系统运行的事项纳入内控机制平台统一运行,尽量减少机外运作。这样既可以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提高内部管理透明度,又解决了廉政监控缺乏数据源、廉政风险评估缺乏依据的问题。在全系统实行全员全程绩效考核,实现税收执法“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纠错”的工作机制,使各种执法偏差能够及时得到纠正。

六、2020年内部风险防控计划

(一)优化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内控的重要地位

制度和机构的建设,是建立税收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在2020年的内控工作中,我局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内部控制在推行和深化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培训教育,提高税务系统各级领导及全体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和建立健全;加强内部控制与反腐倡廉建设相融合的步伐,为税务系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自我评估篇7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自我评估

引言

专业学位,是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所设置。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了39种硕士专业学位,5种博士专业学位,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已达476所,累计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85万人。伴随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了大批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是旨在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鼓励培养单位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教育特点、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促进专业学位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1自我评估的组织和实施

为了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制度,从今年起,我校开始开展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工作。

评估的组织机构。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是自我评估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审议各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细则和自我评估总结报告;根据专家评议意见确定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结果,并根据结果,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提出授权点的调整意见等。

评估方式。专业学位授权点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诊断式评估要求,合理确定评估方式。可以是国内同行专家评估、国际评估或质量认证等方式。

评估的组织。除国际评估或质量认证方式有特定要求外,自我评估一般采取会议的形式组织,在校内进行:

(1)专家聘请。专业学位授权点聘请外单位同行专家和行业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如开展国际评估,选聘专家应是本学科领域国际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境外专家。

(2)专家沟通。专业学位授权点应事先与评估专家进行充分沟通,向专家说明本学位授权点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评估目的、评估方式、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等,听取专家对评估工作安排的意见。

(3)材料组织。专业学位授权点根据最终确定的评估安排和要求,组织自我评估材料。评估材料应提前发送专家,根据专家意见,补充完善自评材料。

(4)专家评估。评估专家通过听取总体汇报、与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了解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提出诊断式评议意见。专家评议意见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5)评估结果。学校根据专家评议意见确定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学位授权点调整意见。

(6)改进提升方案。专业学位授权点根据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评估专家意见,制定本学位点的改进提升方案。改进提升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包括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

2发现问题及持续改进

随着自我评估工作的开展,我们发现了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方案,并进行持续改进,是我们开展学位授权点自评估工作的主要目的。

2.1突出产学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区别所在。在自评估过程中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差异化不明显。课程设置、论文标准、学位审核等环节基本相似,并没有充分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要面向特定的职业领域,培养具有专业岗位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需在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进来,建立本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强案例教学,构建适应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拓展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注重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2.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深化人才培养目标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是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往往重视研究生的在学培养质量,忽视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质量。由于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的建立,对于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定期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沟通反馈,采取到用人单位走访,与毕业生座谈,发放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发展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胜任力评价,建立完善畅通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通过反馈,能够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倾向与就业需求,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与薪资满意度,能够对在校生进行就业的积极有效引导,对建立“订单式”的校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尝试。

2.3开拓视野,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要主动对外开放。一是“请进来”: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华指导研究生。完善来华留学生政策,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再是“走出去”: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合作开发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短期交流、访学研究以及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提高研究生管理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营造中外学生共融的培养环境。

3结语

实施专业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开展学科建设,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开展自评估,能够明确学位授权点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可以进一步凝练学科内涵,挖掘学科潜力。其次,学位授权单位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学位授权点现状进行分析,实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此举能够充分优化配置资源,整合学科建设力量。最后,学位授权单位能够在评估的过程中,强化学科建设的管理,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规范性和制度性,为学位点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为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科建设研究项目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013.3.29.

[2]罗英姿,徐翔.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及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8(122):35-37.

[3]周四军,刘然.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139-140.

[4]宋清洁,宋官东.高校学科评估浅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5.4:86-88.

[5]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2-48.

自我评估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劳动街所辖社区32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175例,女149例,患者年龄35~74岁,平均(66.2±9.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61例中,男87例,女74例,年龄35~73岁,平均(65.9±9.4)岁。研究组163例中,男88例,女75例,年龄36~74岁,平均(66.8±9.7)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管理方法对照组实高血压常规三级管理模式,由社区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管理队伍,深入社区高血压患者家中,掌握详细患者资料,根据患者血压指标进行评估和分级,建立社区档案。根据分级情况进行差异化治疗和管理,对危险层级高的患者实施重点管理,对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研究组在常规三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

1.2.1健康教育每周对研究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高血压自我管理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疾病知识、自我管理的作用、自我管理目标设定、如何进行情绪控制、血压正确测量方法、按时按量服药重要性等内容。向所有入组患者发放《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指南》,并指导患者按要求做好自我管理记录[3]。社区医生和护理人员通过回访和座谈等形式不定期对患者自我管理问题进行指导,及时处理患者提出的问题。

1.2.2生活干预根据患者兴趣爱好,组织社区高血压患者成立广场舞、太极拳等运动协会,引导患者每天坚持锻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注意控制盐摄取和脂肪摄取,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定期组织患者联谊和交流活动,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保持患者积极的治疗心态。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收缩压降低(mmHg)、舒张压降低(mmHg)、自我效能改善等3项主要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6个月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和自我效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实施高血压群体治疗已经成为共识。采用社区群体治疗的模式可充分发挥患者间相互鼓励和督促的作用,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在实施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过程中,通过组建运动协会,每天进行定期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持久检查运动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周的健康宣教中,均对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关键点反复向患者进行宣贯,使患者清晰的认识到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患者参与的主动性,是自我管理模式更富吸引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平均收缩压降低(4.73±1.65)mmHg,舒张压降低(2.54±1.98)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43±1.02)mmHg和(0.35±0.96)(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改善(1.98±0.05)分,高于对照组的(1.29±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自我评估篇9

一、个体自我评估的原则

国外的研究者曾提出过个体自我评估的四大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就个体自我评估而言,上述四大原则有待补充和完善,下面提出三条修正原则。

1.抓大放小

抓大放小作为自我评估的原则有两重含义。

(1)在自我评估时要确定并抓住对自己最重要的指标组。一开始可能会由于没有经验无法判断哪个重要,这时就要加强学习,学习的起点就是正确理解相关指标概念。譬如:德育评价中的“忠诚守信”,忠诚比较好理解,守信的“信”分“人格诚信”和“契约诚信”,品质上,前者远远高于后者。然而,契约诚信却是商品社会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使对方上当的“诚信”,如保险合同、房屋销售合同中运用专业化术语的晦涩度极高的条款,契约诚信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人格诚信。依次类推弄懂所有指标的内涵,再从中区分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深入理解指标概念是自我评估的第一步。

(2)自我评估应当主次分明。整合自己的长处,“抓大放小”自己的短处,先将大的短处补上,即首先解决个体“木桶短板”的修复问题。

2.尽量客观

(1)要清楚自己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和能力结构,需通过一定的测评。至少应当选择两个同类不同种的测评方法(a、B),看看结论是否一致。如果相差太大(分值相差30%以上),还需运用第三种方法(C)进行测评,看C的结果与a、B中哪个相近。如果三个结果两两之间都相差30%以上,则必须选第四种测评方法,得到结果D。这时

再用“舍极值取平均法”,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余下的两个分数取平均来得到最终的测评值,形成个人稳定特性指标集Ⅰ。

(2)要了解个人感兴趣的职业目标有哪些、这些职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可通过资料查询、向有经验者咨询获知,形成职业要求指标集Ⅱ。标子集)

(3)适配前两步结果,形成集合Ⅰ和Ⅱ的交集(共同指Ⅲ。Ⅲ在Ⅰ中比例越大说明Ⅱ越适合你,如果比例小于50%,则Ⅱ不适合你,必须重新选择Ⅱ或修订Ⅰ。

3.评修结合

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要做到评(估)、修(养)相结合,评只是手段,修炼养成才是目的。“盘清家底”是为了“扬长避短”,职业选择目标要尽量匹配自己的优势项,规避劣势项,更是为了“知不足而奋进”,因为职业岗位一般是不会为你“量体裁衣”的。

二、个体自我评估的方法

自我评估的原则提供了操作的准则,要完成评估,必须考虑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下面介绍三种基本的自我评估方法:

1.自省法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警句,它精炼地概括了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古人云:“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意指每日要严格对照行为准则来检查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明白事理,日后的言行才不会出现过错。

自省法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自我评价方法,也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比较适合于经常性和及时性的评估。如果间隔时间太长,素材收集的难度加大,错误和缺点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影响进步,也可能铸成大错。职业生涯中常用的5w法和Swot法均不具备自省的特点,若与自省法相结合则效果会更好。

2.比较法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不足”,是自我评估可以借鉴的两种方法。

(1)自我前后比较(纵向比较法)――以史为镜。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的我”是以“昨天的我”为基础,同时又是“明天的我”的基础,相互联系而又不尽相同,但继承和发展是主要趋势,这种关系体现在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能力和愿望等各个方面。因此,人们可以对自己进行前后比较,深刻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校学生以学年为单位进行比较,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对大二和大一时期的比较,发现自己在思想品德、学习能力、探索精神、特长等方面有无进步,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有无提高,以及兴趣和期望有无变化等等。

(2)与他人比较(横向比较法)――以人为镜。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把“我”与他人从某些角度进行比较,与他人比较时,要注意挖掘自身的相对优势,即挖掘与他人相比较时呈现出来的更高的觉悟、更强的能力、更高的本领、独具的特长和发展潜力。这种比较需要客观,不能自欺欺人。当然这种比较随着地点以及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重要的是自己找参照点。Swot分析是检查个体的技能、职业、喜好和机会的有效途径。

3.测试分析法

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和能力水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国外开发了一些评估工具,包括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两类,正式评估工具是指有正式计分和量化处理的个人探索工具,非正式评估更多地用于确认正式评估的结果。有价值的评估工具一般不能免费获得,使用方法也比较复杂,一般由专业咨询评估机构的专业人员使用。

三、自我评估的意义

1.自我评估示例

下面通过一组测评语言能力的问题,说明自我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你能自如地与一个人交谈吗?否―0分,是则继续;

你能通过预约与领导自如地交谈吗?否―1分,是则继续;

你能根据自己的身份在小组内与其他成员共同讨论问题吗?否―2分,是则继续;

你能主持这样的讨论吗?否―3分,是则继续;

你能在一群不熟悉的人面前演讲吗?否―4分,是则继续;

你能以正方或反方身份(主题预知,身份临时决定)参加辩论吗?否―5分,是―6分。

结论对照:6分优秀,4-5分良好,2-3分中等,0-1较差。

回答上述一组判断题是简单的,得到最终的分数也不难。但这样仅仅完成了信息获取过程,而不是知识获取,更不是能力的提高。在此项测试中,理解每一题与语言能力水平之间的联系才是关键。

第1题,“一个人”是泛指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会使你产生畏惧感的人。可以是同学、老师、朋友等熟人,也可以是推销员、商场售货员、银行的大堂经理等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陌生人。“自如”指心态从容,无论是闲聊漫谈,还是有主题的对话,或是出于喜欢而主动发生的“搭讪”都能较为得体地进行。这是会说话的最低层次。

第2题的要点是“预约”和“领导”,熟悉预约要点是实践“五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做何准备”的一个经典“小事件”。事先告知谈话主题以便双方提前准备,利于提高谈话效率。预约时一般需要确定允许交流的时间段,这是对你“在规定时间内说清楚想说的话”的考验。通过这一关,语言能力可以上升一个水平,充分的准备可以帮助提高说话能力。

第3题的要点是由“身份”定说话“角色”和“共同讨论问题”。说话不越位是职场的基本要求,讨论问题要围绕中心议题。

第4题,“主持讨论”与“参与讨论”显然不是同一水平的能力,“主持”要求能控制讨论不偏题,既能集思广益,又能排除干扰。这种说话能力含有“控制”说话的成份,水平层次显然要高一级。

第5题的要点是“不熟悉的一群人”、“演讲”。要抓住不熟悉的听众的注意力,开头两分钟非常关键,一要有激情,二要语言生动,三要快速切入演讲主题。之所以与第4题同处于同一水平层次,是因为它们都是“有准备”的说话能力。

第6题的关键是“主题预知”、“辩论身份临时确定”,这意味着正方、反方辩手要同时准备,也就是说话者要“一角两色”,知己知彼,切实掌握辩论主题的双方论据、切中要害。辩论更重视过程,即“说话”的过程,尤其是对方的论据很可能是你未掌握的内容,对方的辩论技巧也不是你所能控制的,因此善于辩论应该是说话能力中的最高水平。

上述分析过程说明任何一组测评题都是“诗意在诗外”,个人自测时重要的是理解测评题对自身能力提高的引领和感悟作用。若能面测,专家的点拨将起到画龙点睛式的启发作用。评估过程本身就是印象深刻的学习过程,个体应该经常进行自我评估。

2.自我评估的意义

自我评估是“我”要评估,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愿望。因此,只要使用合适的方法,就很容易取得成果。自我评估提升了中国古代的“吾日三省吾身”和现代的“总结评比”的意义,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自我认识。评估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激发个体天天向上。

自我评估篇10

自我效能感属于个体主观情感反应,很难用客观指标测量,广大研究者利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将行为主体的情感体验反应到相应的量表选项中来,以最终得分来反映情感水平。现对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从发展历程、内部结构、信效度检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综述,以期为从事糖尿病健康行为研究的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1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研究

1.1量表pDSmS(theperceiveddiabetesself-managementscale)

该量表是当前经历时间较长、修改较为成熟的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之一。该量表的最初版本是由Smith[6]等在1995年研制的pHCS(perceivedhealthcompetencescale),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较好[7];之后Rothman[8]等对量表做了进一步修改,形成pmCSmS((perceivedmedical-conditionself-managementscale)量表,将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人群;为进一步提高量表的信效度,wallston[9]等在前人基础上,基于糖尿病患者行为变化对相关条目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简易量表pDSmS。该量表共有8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选项从1~5相应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累计得分8~4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具有越好的自我效能水平。测试结果发现,该量表总体信度Cronbach’salpha系数高达0.83,条目间相关系数从0.39到0.71不等。在随后的研究中,Cherrington[10-11]等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研究领域中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水平。pDSmS量表的优点在于内容相对成熟,条目简短,易于被患者所接受且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但考虑到相关文化差异,当前该量表未有成熟的汉化版本,我国学者较少引用,量表的应用情况有待进一步验证。

1.2量表DmSeS(diabetesmanagementself-efficacy)

该量表是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之一。该量表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最初由Bijl[12]等研制,对该量表进行预测研究时测得总体信度Cronbach’salpha系数高达0.81,5周重测信度为0.79。之后对该量表进行修改完善,其最终版本包括4个维度20个条目[13],每个条目选项从1~5相应为“完全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累计得分2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该量表在世界许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包括美国[14]、澳大利亚[15]、土耳其[16]、英国等。DmSeS的汉化版本在中国人群中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台湾学者吴淑芳[17]等发表了该量表的台湾繁体版汉化过程,其Cronbach’salpha系数高达0.93,重测信度达到0.86。大陆学者刘维维[18]在繁体版基础上对该量表进行了汉化工作,结果表明Cronbach’salpha系数高达0.94,稳定性较好。DmSeS量表的优点在于条目设计相对完善、应用广泛,在各地区和人群中信效度较高,但该量表仅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适用类型相对狭窄。

1.3量表imDSeS(insulindiabetesmanagementself-efficacy)

该量表由Hurley和Shea[19]等研制,其最终版本包括3个维度28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6个等级,总分在28~168之间,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量表最初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4,重测信度为0.58。当前该量表已在世界多个国家使用,并被修改成为诸多其他类似的版本,包括西班牙版本[20]、澳大利亚版本[21]等。台湾学者王璟璇[22]等对该量表进行翻译和修改,形成该量表的台湾繁体版本,经测试该量表5个维度的累计贡献率为63.00%。大陆学者万巧琴[23]于2009年在台湾繁体版本的基础上将其进行简体中文汉化,结果表明量表整体的Cronbach’salpha系数高达0.91,2周重测信度为0.85,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在国人中进行使用。经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者在研究糖尿病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时,使用此量表频率较高,其优点主要表现在量表各个条目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互相对应,对糖尿病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该量表只针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测量对象有限,并且量表测量条目较多不易大范围推广。

1.4量表DeS(diabetesempowermentscale)

量表DeS最早由anderson等于1997年编制[24],共37个条目,主要用于评估糖尿病管理相关的自我效能感。2000年,anderson等在对该量表进行相关修改完善后编制了量表的简化版,共28个条目3个维度,包括心理社会方面管理、改进措施的促进和达标,测试结果表明量表总体Cronbach’salpha系数高达0.96,重测信度为0.79。香港学者Shiu[25]、ann[26]均对该量表进行汉化,并最终形成20个条目的中文汉化版本,经测试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大陆学者叶会玲[2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了量表并首次将其应用到大陆患者,结果发现该量表总体Cronbach’salpha系数高达0.92,量表总分的重测系数为0.70,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69.13%。量表DeS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简易的汉化版本相对较为成熟,有效反映患者在目标达成、障碍克服、情绪应对等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但该量表引进时间相对较短,仍需在我国其他地区进一步验证。

1.5量表SeD(theself-efficacyfordiabetes)

量表SeD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Lorig[28]等在对糖尿病人自我管理的研究过程中开发设计的,共8个条目,采用1~10级评分法,分别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到“绝对有信心”。10个项目的平均分反映了自我效能水平,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国内学者[29]在糖尿病自我效能相关研究中已开始应用此量表,通过预实验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75,较为稳定。该量表的优点在于条目较少,容易推广和为患者所接受,有关自我效能条目与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关系紧密,但其应用时间较短,量表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2讨论

2.1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使用情况

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项目研究起步较早,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评价工具研究也相应较为成熟。我国学者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评价工具一般以翻译国外自我效能感量表为主,在进行适度文化调试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关于这类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使用情况,主要存在以下争议:一方面直接吸取国外先进测量工具,使我国糖尿病自我效能领域研究与国外接轨,有助于糖尿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另一方面,由于当前许多学者选择不一样的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其相应结果无法进行一致性比较,难以做出稳定的评价。针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应用现状,建议相关学者加强对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的内部结构和适用人群的研究[30]。基于国外现有研究成果,致力于开发适于我国糖尿病人群的自我效能感量表。

2.2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特点

纵观文献,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①测量对象一般为患者本人。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信心,是一种主观情感体验。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直接反映了患者对自己所掌握糖尿病知识技能的信心、对自己有效控制糖尿病动力的信心以及在特殊环境下克服障碍,遵循糖尿病相关行为的信心。国外学者基于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基础上还开发了针对照顾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31],但其应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②测量内容大致包括相关疾病症状管理、自身情感体验和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自我效能感。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不仅局限于日常行为习惯和疾病症状管理方面,还包括患者自身对病情所持态度、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以及患者日常情感波动等;不仅涉及自身心理变化,还包括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在特殊情境下控制自身情感变化的信心。随着自我效能量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心理学因素被纳入到测量指标体系中,成为今后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趋势。③测量维度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紧密相关。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测量有助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自身病情掌握能力。许多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相关维度与自我管理行为维度相似,有些具体条目内容互相对应。

3启示

3.1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开发

我国对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研究尚处于对国外量表的翻译和验证阶段,虽有学者尝试构建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量表,但目前仍缺乏有效验证,应用范围狭窄,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引进国外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时,除了一般量表引用时所需注意事项外[32],自我效能感量表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该量表的适用对象和应用范围,有的量表只适合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这时需明确界定研究对象后再选择相应量表,不可混淆使用。

3.2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比较

当前,国内外有关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数量甚多,包括单纯测量糖尿病行为习惯的简易量表、重点测量糖尿病患者的主观情感信念量表以及基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之下的自我效能量表等。这些量表各有特点且条目内容高度相关,但是研究发现,由于学者对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的选择和使用不相一致,相关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文献分析无法对相应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比较,难以确认这些量表的具体适用条件。当前,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研究对象、适用范围、内部结构及信效度检验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针对特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较为合适的量表,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测量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3.3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简化

随着糖尿病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许多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历经多次修改,在保留核心条目的前提下日益简化,包括pDSmS简短量表、DeS[33-34]简短量表等。简化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不仅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水平,而且由于其条目简短、内容集中、选填便捷,易于在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和应用,预计在未来此类量表将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4参考文献

[1]SarkarU,FisherL,SchillingerD.isself-efficacyassociatedwithdiabetesself-managementacrossrace/ethnicityandhealthliteracy[J].DiabetesCare,2006,29(4):823-829.

[2]Banduraa.Self-efficacy:towardaunifyingtherapyofbehaviorchange[J].psychoRev,1977,84(2):191-215.

[3]Banduraa.Socialfoundationofthoughtandaction:asocial-cognitiveview[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6:391.

[4]杨廷忠.健康行为理论与研究[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marksR,allegranteJp,LorigK.areviewandsynthesisofresearchevidenceforself-efficacy-enhancinginterventionsforreducingchronicdisability:implicationsforhealtheducationpractice(parti)[J].Healthpromotpract,2009,6(1):37-43.

[6]SmithmS,wallstonKa,SmithCa.th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heperceivedhealthcompetencescale[J].HealtheducRes,1995,10(1):51-64.

[7]Samuel-HodgeCD,DeVellisRF,ammermana,etal.Reliabilityandvalidityofameasureofperceiveddiabetesanddietarycompetenceinafricanamericanwomenwithtype2diabetes[J].Diabeteseduc,2002,28(6),979-988.

[8]RothmanRL,DavisD,GregoryB,etal.Diabetesnumeracyskillsandrelationshiptoglycemiccontrol[J].JGeninternmed,2006,21(Suppl4):35.

[9]wallstonKa,RothmanRL,Cherringtona.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perceivedDiabetesSelf-managementScale(pDSmS)[J].JBehavmed,2007,30(5):395-401.

[10]Cherringtona,wallstonKa,RothmanRL.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diabetesself-efficacy,depressivesymptoms,andglycemiccontrolamongmenandwomenwithtype2diabetes[J].JBehavmed,2010,33(1):81-89.

[11]o'HeaeL,moonS,GrotheKB,etal.theinteractionoflocusofcontrol,self-efficacy,andoutcomeexpectancyinrelationtoHba1cinmedicallyunderservedindividualswithtype2diabetes[J].JBehavmed,2009,32(1):106-117.

[12]BijlJV,poelgeest-eeltinkaV,Shortridge-BaggettL.the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diabetesmanagementself-efficacyscalefor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J].Jadvnurs,1999,30(2):352-9.

[13]VanderBijlJJ,Shortridge-BaggettLm.thetheoryandmeasurementoftheself-efficacyconstruct[J].Schinqnurspract,2001,15(3):189-207.

[14]Shortridge-BaggettL,alcenaV,DavisG,etal.Validationoftheinternationaldiabetesmanagementself-efficacyscaleDmSeSandtheperceivedtherapeuticefficacyscalepteSwithBlackamericans[D].newYork:CenterfornursingResearch,Clinicalpracticeandinternationalaffairs,paceUniversity,2002:38.

[15]mcDowellJ,Courtneym,edwardsH,etal.Validationoftheaustralian/englishversionofthediabetesmanagementself-efficacyscale[J].intelJnurspract,2005,11(4):177-184.

[16]Karam,vanderBijlJJ,Shortridge-BaqqettLm,etal.Cross-culturaladaptationofthediabetesmanagementself-efficacyscalefor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Scaledevelopment[J].intJnursStud,2006,43(5):611-21.

[17]ViviennewuSF,Courtneym,edwardsH,etal.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heChineseversionoftheDiabetesmanagementSelf-efficacyScale[J].intJnursStud,2008,45(4):534-542.

[18]刘维维,王翠翠,刘聪兰.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11-13.

[19]HurleyaC,HarveyRm.theinsulinmanagementDiabetesSelf-efficacyScale[m].inmeasurementofnursingoutcomes.Stricklando,DilorioC,editors.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Company,1990:526-726.

[20]BernalH,woolleyS,SchensulJJ,etal.Correlatesofself-efficacyindiabetesself-careamongHispanicadultswithdiabetes[J].Diabeteseduc,2000,26(4):673-680.

[21]Rapleyp,passmorea,phillipsm.Reviewofthe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DiabetesSelf-efficacyScale:australianlongitudinalstudy[J].nursHealthSci,2003,5(4):289-297.

[22]王璟璇,王瑞霞,林秋菊.门诊诊断初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之探讨[J].护理杂志,1998,45(2):60-74.

[23]万巧琴,尚少悔.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6):1589-1590.

[24]andersonRm,Funnellmm,FitzgeraldJt,etal.theDiabetesempowermentScale:ameasureofpsychosocialself-efficacy[J].DiabetesCare,2000,23(6):739-743.

[25]Shiuat,wongRY,thompsonDR.DevelopmentofareliableandvalidChineseversionofthediabetesempowermentscale[J].DiabetesCare,2003,26(10):2817-2821.

[26]anntY,Shuk-manLi,DavidRt.theconcurrentvalidityoftheChineseversionofthediabetesempowermentscale[J].DiabetesCare,2005,28(2):498-499.

[27]叶会玲,孙秋华,沈翠珍,等.糖尿病自强能力量度表信度及效度的初步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0,25(5):12-15.

[28]StanfordpatienteducationResearchCenter.Self-efficacyfordiabetes[eB/oL].[2009-04-04].http://patienteducation.stanford.edu/.

[29]孙胜男.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28.

[30]罗碧华,曹和安.自我效能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07,24(5):45-47.

[31]KeefFJ,ahlesta,porterLS,etal.theself-efficacyoffamilycaregiverforhelpingcancerpatientsmanagementatend-of-life[J].pain,2003,103(1-2):157-162.

[32]刘瑛,袁长蓉,沈洁,等.姑息照护症状和功能评估工具综述[J].护理杂志,2007,24(9):27-29.

[33]andersonRm,FitzgeraldJt,GruppenLD,etal.theDiabetesempowermentScale-ShortForm(DeS-SF)[J].DiabetesCare,2003,26(5):1641-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