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4:36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1

   (1)历史研究的方法:管理学是在企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研究历史,才能分析现状和预测未来;

   (2)比较研究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管理学的理论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形成的,我们要把中国的企业管理搞好,就必须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在中外管理的比较中更好的实现“洋为中用”;

   (3)案例分析的方法:管理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必须重视实际案例的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4)归纳演绎的方法:是善于总结经验,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从个别到一般就是从事实到概括的归纳推理方法,从一般到个别就是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艺术管理;研究方法;层次分析

艺术管理学20世纪70年代才在美国诞生的,中国艺术管理的历史与实践年代久远,经过长期演变成为一门日臻成熟的新兴学科,其包含的内容体系庞杂,但至今还未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因此,在当今时代条件下要理解并学习艺术管理需要掌握目前艺术管理学的基本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

一、时代影响因素

西方艺术与祭酒神联系紧密并来源于希腊古戏剧中祭酒部分,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是相对成熟的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戏剧已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在17至19世纪之间,各国陆续出现了艺术院校,而这一期间铁路的发展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中国的古代艺术和宗教祭祀联系在一起,周代的礼乐制度也是早期艺术管理的雏形,中间的各朝各代也相应有富有特色的乐坊和艺术机构,过渡到清初的如意馆,主要负责殿宇设计、园林建造和一系列相关的艺术设计。以往各个时代对于艺术管理的发展和推动有着相当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系统地了解和分析有关艺术管理的演变来源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的时代自然对艺术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围绕着时代核心不变的是人们对于艺术越来越多的审美需求和与经济挂钩相关联的营销模式的学习,由此可见,时代主导着消费者艺术审美和消费倾向,进而影响着现代艺术管理的诞生和艺术管理学科的应运而生。时代不会停止发展,艺术管理学也会越来越丰富,囊括人们生活中各方各面,如果说艺术品价值规律是一种无形的大手在调控着艺术市场,那么时代因素则是这艺术市场发展的航向标、指南针,把握住时代核心规律发展这个不变的条件是永久的支柱。

二、艺术管理学的特点

1.多元化的引导主体和管理客体

首先政府为一些在职能上与文化艺术活动密切相关本质上也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部门。文化艺术社团组织的管理,群众文化艺术部门的管理以及企业对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还有直接从事艺术生产的公司、企业、院团的管理性活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现代媒体的管理传媒机构。其次,由政府或社会出资为大众社会提供的艺术服务。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等方面的艺术活动与产品生产中形成的产业活动以及市场效应。还包括国家所拥有的大量艺术资源以及艺术遗产。

2.独特的可塑性和创新性

其艺术管理的当代性和学科交叉性有效地保证了其学科的拓展创新性,使得艺术管理学科既以时展为依托,又与时代接轨走在时代的艺术前沿。艺术管理学既涵盖了艺术学也包含了管理学,可以说以管理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经营当代的艺术市场是一种时代潮流,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管理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结合推动着艺术市场的稳步运转。管理学和艺术学之间的学科联系和交叉是一种势在必行的学科接轨趋势,因为艺术不能自主发展或者说其发展需要管理学的引导和指示,所以能够在这两门学科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充分地有机结合两学科可以达到一种相对合适的发展模式,探索出学科交叉间的融合模式。因此,这门新兴学科本身被赋予了极强的可塑性,同时带动着这门学科的创新发展。

三、层次分析

1.一般层次分析

艺术管理的学科管理包括其战略部署管理和产业集团的管理,通常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文化艺术领导部门的管理活动。其次,产业集团管理包括大型艺术产业集团对于该领域及其下属企业的管理,其管理职能主要是决策性管理和组织指导性管理。艺术产业实体还有具体的目标和实施计划来承担项目的人员或临时聘任的各类成员。跨国公司和拍卖行活跃在艺术市场的第一线,就更需要一种宏观的管理运作机制,这样才能把握住整个艺术管理市场的运行规律与时代接轨。艺术管理从宏观上来看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调配,因为只有政府能制定相应的市场政策和规章制度,这是一种纵向的价值考量,以此为出发点就可以避免无谓的因不符合市场规律而产生的失误。

2.具体层次分析

艺术家和公众人员在艺术目标和公众利益、经济等方面的单人平衡利益和推动者的角色,不同于工商管理,其最终的成果是艺术制作或演出活动,因此需要考虑到艺术的特殊性,最后是要通过以利润的多少来作为判断的依据。对于非营利性质的艺术管理不仅仅靠市场主导,而是要遵循机构的艺术和社会双重的使命,争取达到与商业活动不同的艺术效果。从微观管理上看具体到特定的场合对象,内部细化的成本和营利都需要很全面而健全的管理方式原则来具体实施操作确保能有所成果。从微观上来看从事艺术的相关人员是最直接接触艺术管理的人,通过不同人员的价值观念有不同的市场操作方式和总结规律,可以就具体的艺术市场来进行具体的规律探索分析以引导此学科的发展壮大。结语对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要从时代背景、学科的基本特点以及从一般层次到具体层次的分析来深入探讨,把握艺术管理发展的主要脉络,理清其发展的规律。艺术管理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生命力,值得深入研究。在21世纪的艺术时代浪潮中能够立于潮头的一定是艺术管理学,并充分发挥着其学科交叉性、与时俱进性的优势。艺术管理学在研究时也可以采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可以运用统计学、数学等来做模型,也可以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来辅助经营各种策略。比如艺术实践中的经济管理和财务分析统筹和理性判断。艺术管理学也可以像其他学科一样达到一种可预测和可控制的程度,比如调研社区和群体的爱好倾向和艺术氛围等,从而对艺术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宏观把握和控制。可以说艺术管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都是值得探究和挖掘的极具生命力和可塑性的新兴学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余丁.艺术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陆浩然.艺术管理学研究方法简谈.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

3.董峰.对艺术管理的解读.艺术探索,2010.6

4.张伟.谈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问题.艺术教育,2007.11

5.李世葵.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3.5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3

1.1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将实践教学运用于教学当中,如物流管理中物流系统运营的学习,体验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模拟对物流的不同环节进行操作与衔接,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在模拟后请学生代表进行分析,总结模拟过程中的反映的问题与对策,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点评。也可以组织学生下企业调查、实践,在实验中模拟等,通过具体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懂得如何运用到实践中。

1.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参与意识不强、兴趣不高;而体验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作为体验者,教师只是引导者。课前,教师主要针对教学内容预先进行方案策划,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不同教学环节按照教师的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自身亲身体验,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体验。

1.3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创设的情景中,引导学生体验,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参加讨论、游戏、竞赛、设计,始终在快乐中学习,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如物流管理体验式教学中针对物流运营管理内容,可通过游戏式教学方法,根据事先印制好的纸张,按要求叠制、套装纸盒。将同学先分组,每组就是一个纸盒制作车间,根据最后组装要求进行看板式组织物流,游戏结束后,各组进行对比,谈心得体会。在游戏中,学生全身心沉浸于游戏之中,从形式上看游戏是假想和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1.4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设计开放性主题,师生在互动中交流,学生在合作中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案,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设想观点、情感,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对其创新结果给予点评与鼓励,使学生把创新思维渗透在学习的各个方面。

2体验式教学法的方案及途径

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强,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可在较多的教学内容中得以应用,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物流管理体验式教学实践,如可以用案例分析、课堂情景模拟、游戏式、策划式、下企业实习、实验室实习等方式。下面重点介绍策划式物流管理体验教学方法方案及途径。

2.1体验方案策划

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要精心策划体验方案。首先,确定所选方案的主题,所选择的主题、内容既要涵盖所讲授的知识点,又要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力,因此可将主题设计在物流具体环节、学生较容易操作的场景,例如在讲授物流效应时,可让学生现场模拟,体验位移、加工、时间带来的价值;在讲授物流理论时,可让学生设计模拟环境,体验物流成本相悖、牛鞭效应理论;在讲授物流战略时,可选择一典型案例,让学生为其策划、撰写战略,体会战略的作用、构成、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在讲授物流环节时,更应该设计各种环境,让学生在物流运输路径的选择、仓库布置、库存控制、拣选、配装、物流加工、包装、品牌设计等环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团队调查、策划、实施(具体可在课堂、实验室、企业现场下进行),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提出对策,撰写论文;在学完全部课程后策划自己的物流企业,综合运用所学全部内容,完成学期课程设计,在过程中将所学内容体会、升华,最终转化为能力。第二,具体体验方案、要求、过程,事前设计并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方案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确规则、要求及激励机制。

2.2体验方案实施

授课教师要做好体验方案的目标、内容、要求、规则和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明白体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因为只有学生充分理解体验式教学意义、规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做好体验案例的视频演示,对过程进行一定的引导,以确保体验的效果和学生对体验方案的理解,并掌控体验式教学的时间及成效,授课教师应在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在交流和体验中做好充分的总结。策划式物流管理体验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第一,选择项目。从以下两类中任选一个:一是《新创企业物流系统综合设计》,二是《原**公司物流系统综合改进设计》。设计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设计,选题、内容围绕《物流管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面向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特点,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具体设计的物流系统方案中包括以下内容:选择某一行业,策划一物流企业,为企业起名,建立组织结构;对企业物流战略进行分析、制定;确定物流产品及服务内容;选址、平面布局;物流系统设计(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物流;包括运输、仓储与库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系统)。第二,设计策划。设计时先成立5人左右的小组,然后团队调查、设计、报告描述(每人分任务报告一份)。报告,撰写要求主题鲜明、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内容全面详实,基本理论运用正确;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建立模型;结构严谨完整、论述层次分明;语言简约、表述图文并茂、格式规范。在完成书面报告的前提下,每个小组进行ppt展示,一人主讲,人人参与,时间为15~20分钟,讲完后,学生现场问答互动、老师点评总结。宣讲结束,指导教师和指定学生代表对项目团队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学生打分占设计成绩的60%,教师打分占40%。

2.3体验后的交流与反馈

每项体验式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体验体会的交流与分享,此环节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学生体验交流的基础上做好正确的点评、总结工作。授课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能够平等、真诚地对待所有学生,对待学生在体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包容,对学生的积极参加给予鼓励,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授课教师应在体验活动后对表现不积极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辅导,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进行有效的跟踪。

3结论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中学生;管乐队;组织管理;训练方法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音乐事业空前繁荣,中学生乐队在素质教育下,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但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及训练方法,许多学校的管乐队还不太规范。那如何正确把握和引导就成了管乐队未来发展状态的关键,也成了摆在每个指导教师面前的课题。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发现现有中学生管乐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并针对这些问题整理出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组织管理途径和正确合理的训练方法。使这些问题得到及时地解决,使中学生管乐队的管理训练规范化。

(二)研究的意义

合理有效地推广普及中学生管乐队,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乐队训练中亲自演奏音乐,从而对音乐有更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二、中学生管乐队的组织管理及训练方法研究

由中学学生作为乐队成员构成的管乐队称为中学生管乐队。管乐队是一种以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器为主构成的乐队。这种乐队具有气魄宏大、音响丰富、音色统一融合、乐队音域宽广、可以演奏多种不同程度的乐曲等优点。

(一)乐队组成

管乐队的构成: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1.木管乐器

长笛、短笛、单簧管(黑管)、双簧管、萨克斯管、大管(巴松管)。

2.铜管乐器

圆号(法国号)、次中音号、上低音号(小低音号)、小号、长号、大号。

3.打击乐器

小军鼓、大军鼓、大钹、定音鼓等。

由于中学生管乐队的乐器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受生源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殊情况来改变管乐队的编制,不一定要拘泥于中大型管乐队的形式。

(二)乐队的组织管理

中学生管乐队成员由于来自全校的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所以乐队的组织与管理有较大的难度,这就要求管乐队应建立健全组织,落实管理,以保证整个乐队的训练与演出活动正常开展。

1.生源

生源问题也是影响学生管乐队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因此给予招生上的加分和优惠政策是吸引生源的关键。由于通过加分政策录取的管乐队成员的器乐种类不尽齐全以及人数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校的有兴趣或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参与及时地填补了器乐种类分布不均的空白。

2.制订管乐队章程

其中包括:(1)总则。明确校管乐队的性质和规模。(2)组织原则。由哪个部门直接领导。(3)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如:乐器、乐谱管理制度,训练与演出制度,并负责贯彻执行。(4)活动准则。制订并具体实施训练计划,排练进度与演出计划,组织演出活动。

3.乐队成员的分工

管乐队应推选两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队长,两名队长分别负责考勤、联络工作以及分配给乐队的任务监督队员的排练、纪律等,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以便互相监督。每个声部设一名声部长具体负责自己声部的乐曲的练习程度和进展情况。各声部长之间要相互监督,互相协调。

4.分队练习的竞争机制帮助新成员快速融入乐队

学生管乐队由于几个年级加在一起,从伍过于庞大,不便管理,更不便于训练,所以引进一种竞争机制,将这些队员按业务水平分成两个完整的乐队:接受演出任务的第一乐队和以练习为主的第二乐队。

指导老师要以一届届的毕业生为实例让所有校管乐队的成员明白:即使是没有基础的新学员,只要认真练习,在中学毕业时掌握一门乐器是大家都能做到的,绝大多数同学在初二初三的时候都能成为校管乐队第一乐队的主力队员。

5.乐队训练

由于中学生管乐队一般都是业余的,在校主要任务是文化课的学习,所以解决协调好管乐队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尤为重要。每周可安排总排练、分排练各一次。分声部排练的质量直接影响总排练的效果。

(三)乐队的训练方法

管乐队的基本训练包括个人吹奏与集体训练两个部分,管乐队由若干队员组成,只有每个成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乐队整体素质才能提高。为此,必须重视每个成员的基本训练。

1.木管乐器

根据气息的吹入方式而分为两类:

第―类:用唇的木管乐器。通过乐器头部专门的横孔(1abium)吹入空气。吹入的气流撞在吹孔锋利的边缘上而分开,因而引起管内空气柱的振动。长笛就是这一类的乐器。

第二类:用簧片的木管乐器。通过哨子将气息吹入乐器中。哨子固定在乐器的上端,是乐器管内空气柱的发振器。带有簧片和哨子的乐器就要将笛头含在嘴里。属于这一类的乐器有: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管和巴松管(大管)。

2.铜管乐器

许多铜管乐器都属于移调乐器。例如:我们常以降B调或F调称呼它们。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这类乐器在活塞全开状态下,所奏的最低音是什么(活塞一个也不用时)。管身缩短,发出稍微高一点的音;或是加长管身,发出稍微低一点的音。铜管乐器的嘴形大致相同,都是一个号嘴,而且嘴唇的紧张度决定着不同的音高,所以气息也更为重要。

有好的气息运用,也就是说你完全能把气息顺利地运用于你所演奏的乐器上,那你的演奏就是好的、成功的。

(四)每日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1.最基本的音阶训练

音阶练习目的不仅要熟悉各调的指法,同时还可以结合口形和呼吸训练、各种吐音方法的训练、力度的变化练习,进一步掌握基本吹奏方法,提高耐力,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一般可以从吹奏的音区开始(一个八度内),然后逐步扩展到各个领域。练习时一般先用长音,然后可变换各种节奏与力度进行训练,提高运指的速度。

2.琶音训练

琶音以一个调的主和弦在几个八度内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所进行的手指灵活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加强队员对各种调的熟练程度,吹奏时乐曲更加流畅。琶音样式极其繁多,同一琶音可以举一反三,移到各种调上进行训练。

3.力度练习

管乐队进行力度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中学生队员吹奏的力度及对气息的控制往往表现不出来,这就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有针对性地去训练,可以强奏也可以弱奏、由强到弱、由弱到强直到队员能对气息控制自如。这同时要力求获得音质纯净的音响效果。

4.音色练习

音色练习对管乐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音色的控制除了平时多花时间练习以外,每次练习之前的长音练习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乐器的最低音开始,吸气之后平稳的吹奏出第一个音直到刚才吸的气用尽为止再换气吹第二个音(每升高半音重复一次)。

木管乐器的音色较铜管乐器来说更难控制,因为笛头的簧片直接含在口腔里,嘴型以及牙齿咬的松紧程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音色。且在不同的音区音色极为多变,极高音区和高音区的音色完全不同。(见表1)

铜管乐器极高音区的音色不是太常用,但是铜管乐器的音色也是很有表现力的。(见表2)不论是木管乐器还是铜管乐器,于初学的学生来说,要在中学短短几年里演绎出不同音区的不同音色都是要花一定的功夫,那和大量的练习是分不开的。

5.音程跳进与各种吹奏技巧的训练

音程的跳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乐器各调的熟练掌握程度及改进对音程跨度较大音准的把握。吹奏技巧练习包括:强音、圆滑音、倚音、颤音、断音及其他装饰音的奏法等。

6.视唱及练耳练习

管乐队的吹奏特别是合奏要求队员拿到谱子后,立即能视奏,否则会影响到整个乐队的排练进程,所以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有很好的视唱视奏基础,另外还应有很好的音准概念,一个好的乐队必须是音准很好的乐队。

各种因素都影响着管乐队的未来和发展空间。一定量的演出和比赛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排练水平往往要高于演出的水平,所以如果没有及时地演出加以磨练队员的意志,那管乐队的整体素质就很难快速提高。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工学结合大中专院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39-01

完善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大中专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工学结合理念相适应,因此需要进行完善与革新。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提出新要求

工学结合是我国大中专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它引起了大中专院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种要素与环节构成,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使得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其主要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通常由学校单方面制定,其普遍关注教育层面,针对专业特点并结合本校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特点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进度。但“工学结合”模式对相关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作为设计重点,以此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等,制定具有实用性的培养计划,将实用作为最高追求,对于岗位所要求的工艺技能要进行常态化的实践训练。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时,应该有校企双方同时参与。在确定办学指标时,学校要重点关注社会对于该校毕业生的接纳认可程度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素质技能需求。在具体制定时,要保证方案与计划富有弹性,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1.2学制体制管理

学年制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大中专院校普遍采用的学制体制管理模式,其具体规定了学校各个专业的课程数、课时数、学习年限以及上课学期等,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严格的指定性与计划性,这种模式尽管有利于确保人才培养以及人才输送的计划性,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变得相对容易,但其也具有较为死板的缺陷。它无法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安排,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大中专院校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改革学年制,探索尝试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使学习计划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实训。

1.3教学质量监督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通常分散于不同的企业岗位,使得考核标准很难得到统一。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企业而言,学生的管理和监控都无法得到保证,这使得工学结合的效果受到限制,甚至有学生在实习期满后托关系办假证明而没有参与实际的实习中。因此,大中专院校的教学管理必须进行完善与创新,防止实践教学的失控。

2.完善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方法

2.1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工学结合模式下,大中专院校要树立三种教学管理理念。第一,开放性。校方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紧跟时展趋势,根据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的需要。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将就业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导向。同时,校方还应该以开放的姿态与社会相关群体例如企业、行业合作设计,使课程体系具有更加突出的适应性、开放性以及先导性。采用工学交替等途径,可以突破教学的时空局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第二,系统化。大中专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方法的制定与实施时要遵循系统化的理念,要做到立足整体,深刻认识整体与部分以及环境的关系,全面分析教学过程的影响因素,促进形成对于教学过程、教学输入以及教学输出的系统化管理。第三,全面性。教学管理理念要具有全面性,院校应该形成针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念以及多样化质量观,号召学生参与质量管理。要将教学管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形成学校领导重视教学、学校教师热爱教学、学校学生关注教学的校园氛围,要以充足的经费为教学提供支持,以科研引导教学,用学校相关政策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2.2监理教学指挥系统

工学结合模式打破了封闭性较强的传统管理模式,形成了部门协同、校企互动的新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建立校企双方协同,校内多方协作的教学组织指挥系统。首先,要建立校企双方协同运作的产学研合作机构。该机构通常以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命名,主要负责校企之间的合作指导以及信心沟通协调,并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调研以及课程设计等提供具体指导。同时,参与企业还应设置专门的领导小组参与到顶岗实习等工作中去。其次,学校内部要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通常由学院院长作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开展校企合作,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指挥与领导。最后,建立主管小组。该机构通常以工学结合办公室或校企合作办公室命名,主管对外联络以及寻找合作企业等内容,同时起到全面协调指挥各部门开展工学结合工作,并提供及时的跟踪与反馈的作用。

2.3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质量保障涉及多个方面,做好质量保障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重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学校要依据工学结合的具体要求,在进行教材选用时,要选取行业与企业专家合作编写的拥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专用教材,优化整合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二,建设工学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是确保工学结合顺利进行的重点,大中专院校要紧密依托企业,建成一批“生产性、职场化、多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场地支持。三,完善教学团队。大中专院校要鼓励教师走向社会,到国内外深入学习,参与到项目研发中去。同时,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的制度,提高其教学能力。

2.4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要将宏观管理与微观指导相结合,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相联系,对过程管理以及系统管理进行强化,对项目管理以及柔性管理进行完善,以促成灵活的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同时,要依托校园网络,推广使用电子教务,构建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平台,使教学管理具有信息化与现代化的特点。

3.总结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大中专院校应加快完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小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8):54-55.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关键词:;web应用系统安全;成员资格管理;类比教学法

DoiDoi:10.11907/rjdk.16171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8-0186-03

0引言

保证系统安全性是web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而系统安全的关键问题是用户及其权限控制,通常称为成员资格管理(membershipmanagement),主要包括用户和角色定义、用户验证和授权等。

是由微软公司推出并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界的web开发技术[1,2],它在用户及安全管理方面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尽管工业界和学术界对于相关方面的论述[3,4],以及关于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非常多[5],但很多材料容易陷入技术细节的阐述而忽略了对框架体系整体的介绍,不便于课堂教学使用。本文将从框架全貌的角度出发对基于的成员资格管理框架进行介绍和总结,并编写了典型的编程范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和借鉴了基于类比法的教学方法[6],并设计了用于理解成员资格管理核心概念的“访问大学校园”类比教学案例。

1基于的成员资格管理框架结构

技术为实现成员资格管理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3个层级的技术方案(见图1)。位于底层的是数据库系统(默认数据库名称为aspnetdb),可实现对成员资格数据进行持久化存储,包括用户信息、角色信息、用户偏好、登陆信息等;位于中间层的是.net基础类库,主要是位于System.web.Security命名空间下的各种类和委托等,包括membership、Roles、Formsauthentication类等,提供包括新增/删除/修改用户和角色、表单验证等功能;位于上层的则是提供给开发者和管理员的几种工具,包括网站管理工具、网站配置文件、登陆系列控件、高级程序设计,用于在系统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实现具体的成员资格管理任务。其中前2种工具以可视化向导方式提供一些基本的网站安全管理工具,主要面向网站管理员;后2种则通过可视化设计和手动编程方式实现完备的成员资格管理,主要面向web系统开发者。

网站管理工具适合网站管理员在服务器后台小批量地添加用户和角色,创建网站访问规则,如为web系统添加二级管理员、网站角色等,如图2所示。

网站配置文件用于保存网站的验证、授权、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等基本信息。例如,为了实现Forms身份验证,在配置文件的节点中间,写入如下配置语句:

以上语句实现了对网站的forms身份验证,当验证通过时跳转至默认主页,当验证不通过时跳转至登录页面。

为了实现对网站根目录的授权配置,在网站根目录配置文件的节点中间,可写入如下配置语句:

以上配置语句使web系统启用了角色功能,并实现了对网站根目录的授权,即拒绝匿名用户访问,而运行管理员角色访问。

2典型编程范例

本节展示了成员资格管理的典型操作和编程范例,此处选取注册用户、用户登录、用户身份验证等3个典型操作进行说明。

2.1注册用户典型代码

用户注册功能几乎是每个web系统的必备功能。提供了CreateUserwizard控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登录界面,并内置默认登录逻辑,帮助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当然,对于大部分网站而言,该控件及内置登录逻辑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web系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本节重点介绍了提供的注册用户相关功能类库和典型使用方法。

注册用户过程需要用户在web页面输入各种所需的注册信息,然后将注册信息传入底层数据库进行身份判断,进而拒绝用户注册或完成用户注册过程。典型代码如下:

stringusername="abc",password="123abcd~";//此表示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stringemail="",passwordQuestion="abc",passwordanswer="abc";//此处表示注册信息

membershipCreateStatusstatus;//用于函数的输出参数,不需赋值,指示用户创建失败原因

membershipUseruser=membership.GetUser(username);//从数据库中读取username的数据

if(user==null)//如果用户不存在

{

/*如果:①用户名或密码不符合网站要求;②网站要求提供email、密码问题和答案等信息,但调用函数时未提供或不符合要求,以上情形都会引发异常。编程实践中最好将以下代码放入try-catch块中*/

user=membership.CreateUser(username,password,email,passwordQuestion,passwordanswer,true,outstatus);

if(user!=null)

Response.write("alert('用户注册成功');");

}

else

Response.write("alert('用户已存在');")

2.2用户登录及验证典型代码

用户登陆过程中经常涉及2个过程:验证和跳转。验证过程是将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传入底层数据库,由自动去aspnetdb数据库进行身份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将确定将用户转入何种功能页面,验证成功后则将用户转入相关页面。典型的用户登录和验证代码如下:

stringusername="abc",password="123abcd~";//此处表示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boolisValidUser=membership.ValidateUser(username,password);//执行身份验证

if(isValidUser)//验证通过,表示是合法存在的用户

{

//跳转回到上次的页面或登陆页面,将用户名存储在cookie中

Formsauthentication.RedirectFromLoginpage(username,true);

}

2.3创建角色及添加用户到角色典型代码

角色的目的是便于系统对于大量用户提前进行分类和管理,以提高用户和授权管理效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角色和用户管理类库,角色和用户均以字符串形式名称表示,非常方便开发者理解和使用。以下是创建角色以及将用户添加到角色中的典型代码演示:

stringtaRole="teacher",stRole="Student";//此处的teacher、Student表示角色名称

stringtaUser="Larrypage";//此处的Larrypage表示具体的用户名称

string[]stUsers=newstring[]{"meiH.","LeiL."};//此处meiH.,LeiL.表示具体的用户名称

//创建两种新角色

Roles.CreateRole(taRole);

Roles.CreateRole(stRole);

Roles.addUsertoRole(taUser,taRole);//添加单个用户到角色中

Roles.addUserstoRole(stUsers,stRole);//添加多个用户到角色中

3基于类比法的教学方法及案例研究

对于一个web应用系统,通常由很多功能模块及其相应资源组成,供各种网站成员有限制地访问并提供服务。因此,web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可以直观地理解为针对不同网站成员,设计不同权限,提供特定的网站服务。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快速、准确、完整地理解成员资格中的“验证”和“授权”2个核心概念,引入了类比教学法,并设计了一套贴近现实生活的“访问大学校园”的典型教学案例。

在一个典型的大学校园,有公共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实验室等,这些场所由于涉及公共设备或师生的私人财产,都有严格的出入条件,如图书馆只能允许持有校园卡的师生进入,宿舍楼只允许居住本栋的学生刷卡进出等。此外还有门卫保安专人把守的大学校门,负责维持出入校门的秩序并进行登记管理。比如,任何人都应出示合法证件进入校园,对于非本校师生还要进行额外的身份登记。实际上,大学校园相当于一个典型的web系统,各种场所及其设施则相当于web系统的多种功能模块及资源,对这些功能模块及资源都有其自身的权限要求,如后台系统一般只允许授权管理员访问和登陆等。

以上关于大学校园的安全管理可引出2个重要概念:验证和授权。校门卫会对出入校园的行人进行身份核实,符合条件的行人可放行进入校园,不符合条件且无法提供合理身份证明的行人将被拒绝进入,这便是验证过程。一旦验证通过,行人便成为合法用户进入校园,理论上就具备了使用校园设施的前提条件。接下来,这些合法用户可进入校园的公共操场、花园等场所,一般这些地方都开放给任何进入校园的人使用。但有些场所,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等,需要用户有相应权限之后才可进入,这便是授权过程。因此,学校会分配给教职工、学生、校友等不同的功能卡,以便其具有不同的权限进入相应场所,这种“授权”操作实现了对校园设施的安全管理。实际上,web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其资源的使用也同样存在验证和授权过程。对每个登录web系统的用户,系统均会验证身份以确定其是否有资格访问系统,然后对验证通过的合法用户,根据其授予的权限,给予相应功能模块及资源的访问资格,以达到系统安全管理的目的。

当然,由于大学校园的师生众多,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师生分类以角色的形式表现,可大致分为几种角色:教师、学生、职工、管理员等,从而使对大量用户的授权管理简化为对几种角色的管理。实际上,web系统也同样运用了角色的概念,授权首先是针对角色进行,每种角色均有对应权限。对于任何用户,均可为其分配一种或多种角色,于是便相应地授予该用户一种或多种权限。

本案例已成功运用于本科教学课堂当中,每位教师只需进行简单的学习培训便可掌握教学要点,而学生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地理解成员资格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有助于其下一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编程技巧。

4结语

本文讨论了基于的成员资格管理框架,给出了成员资格管理的框架体系结构图,介绍了各个层次的特点,并给出了典型的编程案例。的用户和角色管理功能完善,且提供了便利的登陆控件及完整的类库供开发者使用,能满足大部分web系统的开发需求。此外,本文提出了基于类比法的教学思路和案例,并在本科教学课堂中进行运用。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可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imaRSpaanJaaRS.Beginning4.5:inC#andVB[m].wiley,2012.

[2]沈士根,汪承焱,S小东.web程序设计――使用网站开发[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杨旺明.基于的权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3):482-485.

[4]赵强,张红忠.基于的网站系统安全性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8(S2):271-273,279.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28-01

一、技工教育现状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我国技工院校教育发展面临严重障碍。造成技工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性格类型千差万别,给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在这一形势下,如何适应学生特点、创新学生管理办法,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学生现状和特点

(1)理论基础差,自信心不足。技工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素质普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技工院校的学生以初中生为主,还包括少数高中生和社会失业人员,基本都是中考、高考的失败者。这部分学生的显著特点是对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而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又将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一名学生的主要标准,社会上的歧视和家长的责难给这部分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致使有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

(2)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约束力。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的溺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自私、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于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再加上网络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让他们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于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缺乏正确判断,对于自己内心的冲动缺乏约束力,控制不住自己,最终犯下错误。

(3)学习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动手能力较强。长期以来养成的散漫的学习态度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对于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而父母的埋怨又容易让他们放纵自己,没有学习的动力。但多数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出强烈的动手能力和欲望,这也是技工学校的学生和中学生的一个显著区别。

(4)逆反心理严重,心理素质不强。技工学校的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再加上自己所处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对家长的漠视、对学校管理的不服从,以自己的需求为自身行为的导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而稳定的成长环境又让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应对能力,有些学生甚至无法承受轻微的委屈,在挫折面前表现出不应有的过激反应。

(5)盲目仗义,群体问题突出。由于缺乏学习兴趣,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会逐渐形成所谓的小团伙,这些人多数受到游戏、影视等的影响,称兄道弟,盲目仗义,事事以义字当先,拉帮结派,这也为引发埋下隐患。而这些小团伙的存在使打架甚至打群架多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技工教育的名声,成为影响技工院校发展的一大弊病。

三、管理方法与措施

(1)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作为技工院校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管理学生的重任,为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所在学校的班主任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学校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工作,经常值班。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真正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班主任队伍。

(2)抓好班委建设,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管理学生,让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一定的解放。班主任应该重视班委的建设,选择合适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以学生影响学生,树立学生榜样,发扬正能量。

(3)重视良好班风的形成。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在班级组建一段时间之后所表现出的一种风气。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风会影响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促进作用。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组建之初就要高度重视良好班风的形成,多思考,重行动,将良好班风的形成作为班主任初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4)摆脱传统管理模式,重视情感的作用。虽然技工院校的学生存在诸多不足,但都是本性善良的孩子。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要摆脱管理者的角色,把自己看成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批评,而是富有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学生就会改掉自身的缺点。

四、总结

了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就能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骏.浅谈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时代教育,2009(04).

[2]杨朝晖.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增强班主任工作实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08).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8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非营利组织管理;独立学院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它与政府及社会管理需要密切相关,在公民社会越来越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公民责任感,是独立学院在本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特点

1.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化的“结社革命”浪潮中得到了空前发展,各类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纷纷出现。我国非营利组织出现得比较晚,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而专门研究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程也是近几年在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因此本课程相关的教材较少,大部分教材偏重于理论研究,而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应用性较强的教材很少。同时,相关的案例教材也比较缺乏。这些都提高了本课程教学的难度。

2.是一门综合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吸收了管理学、社会学、领导学、会计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多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求授课教师也必须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非营利组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管理环境变化的复杂性使得必须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典型案例和情景案例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并结合学生课外实践如各类志愿活动、慈善义卖、义教活动等,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4.是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在讲授公民社会等理念的同时帮助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价值观和公民责任感。其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培养他们掌握基本的非营利组织就业的能力,增加他们的选择。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

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课程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也要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适应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在兼顾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重视实践环节,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内容的结构上,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上,要从基础理论入手介绍非营利组织的涵义、内容以及从它的发展脉络探讨其生成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在微观上,主要从非营利组织的具体运营维度来深入了解和分析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包括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治理、财务运作、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等方面。

在整个教学体系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知识是课程的基础和起点。独立学院虽然区别于其他科研型的大学,但是作为本科生教育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理论,为后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各章当中,再通过案例导入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关注。

为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要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如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尝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2.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坚持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内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结合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确定和修订具体实验项目,并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可参与实验过程的程度和参与兴趣,设计具体实验环节,最大限度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非营利组织营销”一章中,以团队形式进行营销策划,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会营销策划的步骤和要义,为日后的工作积累实践能力;在“非营利组织领导”一章中,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团队领导人,由领导人带领团队完成战略规划等任务。也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如“郭美美事件”等非营利组织的各种行为失范事件,引导学生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非营利组织角色”等进行深入探讨。

课外实践主要是充分利用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的情况,如参加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党团组织开展的福利院、孤儿院探访活动,各种慈善义卖活动,社区一对一帮扶和义教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开展课题调研,并在课堂上进行经验交流,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观察调研能力。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在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还要适时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判断和反思的过程,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的判定、分析和意见,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引入一个案例作为导入,吸引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然后在每一章都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进行分组讨论。

在案例的来源方面,鉴于相关的案例教材较少,除了利用案例教材如罗伯特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与应用》以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①民间公益机构编制的案例集,如npo信息咨询中心主持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集》、由温洛克民间组织能力开发项目组织编撰的《温洛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参考资料系列》等;②各类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网站,如中国社会组织网、中国公益热线、中国npo服务网等;③各高校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网站,如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等。

在案例的选取方面,除了要选取国外经典的案例以外,主要集中选取国内的案例。因为国内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加有亲身体会,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其次,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时间较短,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能更加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唤醒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最近令非营利组织陷入信任危机的各类事件——郭美美事件、“希望工程”违规投资和假信事件、章子怡“诈捐门”事件、红十字会志愿者马书军侵吞公益善款等等备受公众关注的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就这些事件进行资料搜集,了解事件的全貌,并对这些事件进行问题讨论。或者就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建立自己观点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如在非营利组织任职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或者是研究非营利组织资深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讲座,介绍自身的工作经验或研究成果;或者组织学生到非营利组织的办事处参观,启发学生对非营利组织具体管理实践的思考。

3.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形成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在体验情景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例如,在“非营利组织营销”这章中,首先由老师讲授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基本理论和进行营销策划的步骤等基础知识,然后分组让学生回去准备各自的非营利组织营销策划,写成营销策划书,最后回到课堂上分享和讨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评价,评出优秀的营销策划书。在“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一章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参与的志愿活动就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自己充当非营利组织管理者时应该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立体化教学法

立体化教学法主要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各类课程网站、网络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等资料,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信息量的最大化,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课程视频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结合香港乐施会、宣明会等知名非营利组织的电视节目、公益广告等展开对非营利组织劝募方式的讨论;结合“自然之友”的十年发展之路来深入探析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发展等。

四、结论

总之,《非营利组织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特色专业选修课,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中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的发展适时更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动手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贾名清,方琳.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管理风格;教学效果

管理是管理者或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物、财、时间、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后有效的利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的工程。它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为基本职能,将管理者所要承担的十种角色分为了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还把管理风格分为独断型、商议型、参与型和授权型四种。这些管理学的分类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

管理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政府机构主管、企业主管、学校主管等,但是德鲁克告诉我们:在一个现代组织里,如果一个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有贡献的责任,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德鲁克还说:任何一位做决策的人,其工作也跟董事长和行政领导相同,那就是计划、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教师是每一节课的决策者,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作计划的过程,而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则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教师就是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的教师需要从管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中,找到适合课堂教学的管理方法,用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

二、借鉴管理职能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鉴管理职能,做好教学过程中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教学计划要以学校教学资源为基础,统筹学校的人、财、物和公共关系,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制定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谋划。

教学组织是保障教学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教学组织包括了广义的上级职能部门对一个学校、一个教学部门或者一个教学单位的职能划分,权利分配,组织人员关系确立,人员配置等。还包括了狭义的教师对一门课程、一节课程的组织安排等。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狭义的教师课程组织。课堂组织需要教师了解课程性质,明确本次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从而确定课堂组织的形式和方法。

教师在完成知识教授和技能传授外,还要完成对学生的人生观念灌输、道德品质培养等、意志品质养成等教育职责。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动机激励方面都需要老师来充分发挥其领导职能。

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是按既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和矫正,使学习能按原定教学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教学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三、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管理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要承担十种角色分为了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员、监测员、传播者、发言人、创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计划以及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时扮演的是领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传达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此时扮演的是传播者的角色。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密切注意思想生活情况,此时扮演的是监测员的角色。有些兼任行政岗位的老师,在有些场合还要代表学校出席各种活动或仪式,并代表学校进行致辞和发言等,此时扮演的是挂名首脑和发言人的角色。课堂内出现突发意外情况,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革新和改进,此时又扮演故障排除者和创业家的角色。课堂内外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分配、为了谋求学校发展和教学效果提示,而向上级部门进行申请和报告协商时,又扮演了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承担都是做好教师的教学服务工作的有力保障。

四、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

管理学中把管理风格分为四种,他们分别是独断型、商议型、参与型和授权型。这四种管理风格没有孰优孰劣,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适用对象。转化为教学手段就变成了四种教学风格,分别为独断型教学风格、商议型教学风格、参与型教学风格和授权型教学风格。具体运用那种教学风格,就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能力了。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掌握和意愿动机两方面。依据两方面的具备情况,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优、高、中和低四个等级。学习能力低的表现为知识技能贮备薄弱,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学习能力中的表现为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贮备,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学习能力高的表现为有很好的知识技能贮备,但是积极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机较弱,或者缺乏信心。学习能力优的表现为有很好的知识技能贮备,并且有很强的积极主动学习意愿和动机。

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就需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学习能力低的同学,就需要用独断型的教学风格,给出详尽的指导,明确具体要学习什么内容,怎么去学习,达到什么效果等等。并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密切的督促和提供必要的辅导。针对学习能力中的同学,就需要用商议型的教学风格,在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具体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给予倾听和鼓励,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督促和辅导。针对学习能力高的同学,就需要用参与型的教学风格,对学习的内容和重点不需要过细的讲解和重复,多些探讨和沟通,并对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效果给予肯定和支持。针对学习能力优的同学,就需要用授权型的教学风格,不过多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安排一些自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许是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1.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篇10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not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clubteachingmethod,clarifiesitsapplicabilityintheteaching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ourse,andputsforwardtheapplicationstrategyofapplyingitintheeconomicsandmanagementcourseteaching.

关键词:俱乐部教学;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Keywords:clubteaching;economicsandmanagementcourses;thereformofteachingmethod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90-02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

1.1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划分明确,但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并没有分学科分专业的传统。不管是理工类专业还是人文社会类专业在教学方法上都是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即注入式教学方法。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知识内容与现实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紧密相关,有着极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仅是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必将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全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传统教学方法依然主导着整个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创新型教学方法改革难以实践运用。

1.2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推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经济管理类课程因其自身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所受冲击更为明显,其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已使学生局限于对各种理论的死记硬背,束缚了创新思维。在创新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转变思想:教师的“教”变为“导”,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教师的“主导性”;综合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及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开始广泛使用于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阐明经济管理基础理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实践运用问题。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现实案例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既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讨论法是鼓励学生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讨论,并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意见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在传递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2俱乐部教学方法的内涵

2.1俱乐部式教学方法的含义与特征俱乐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是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大学生对专业教学的个性需求,开设专业实践项目,学生根据个人才能、兴趣与爱好自由选项上课,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俱乐部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性。俱乐部式方法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素质教育、终身学习和以人为本高度统一,提高学生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第二,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俱乐部式方法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还要能够熟悉并具备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形成自我学习能力。第三,教学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俱乐部式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2.2俱乐部式教学方法的运作过程俱乐部式教学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仅靠专业教师是无法解决众多问题和矛盾的,须在学校专业教学部门领导下,由教研室组织和安排本专业全体教师全面介绍自己的专业特长、基本情况以及开设的课程,利用学校的宣传渠道向学生专业俱乐部信息。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成立俱乐部组织机构。设立俱乐部主席一名,依据俱乐部的专业性质设置副主席和秘书长,成员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保证学生是俱乐部建设的实施者和受益者,专业教师仅是带领与指导。在俱乐部教学模式中,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俱乐部式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强调知识技能传授和专业素质提高的同时,注重突出学生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切实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虽然多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但是经济管理类课程有着极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要求本专业学生需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俱乐部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3.1明确俱乐部的指导思想俱乐部教学方法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的主动性,在其应用过程中必须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俱乐部要为学生提供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满足学生的个人独特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在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现实环境中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与运用。另外,在实施俱乐部教学方法时,还须做到课内外一体化。所谓俱乐部式教学是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时间融会贯通的教学模式,它既承担课内理论课堂教学任务,又兼顾课外实践与活动训练的功能,可以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3.2保证俱乐部的费用投入为了推动“俱乐部”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俱乐部”教学方法的效果,俱乐部的活动资金必不可少,这也是此种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之处。问题的关键在于俱乐部的费用来源:首先是学校各部门的共同支持和配合,特别是专业俱乐部应与学工部门通力合作,获取学生专项经费;其次,获取赞助,“俱乐部”可以争取获得来自社会企业和各类公益组织的资金和物质支持,以弥补俱乐部活动的资金需要。再次,自行赚取,经济管理类专业与社会经济行为紧密相关,让学生以学校俱乐部形式参与社会经营活动,不仅解决了俱乐部的经费,还能真正使学生参与到经济管理实践中。

3.3完善俱乐部的管理体系俱乐部教学方法中的“俱乐部”和现实中的企业机构一样也必须具备健全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根据“俱乐部”的运行需要健全各类组织机构,选举学生负责人,形成俱乐部章程,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各项专业实践活动计划,既要保证按计划完成活动,还要活动完成的考核与总结。总之,“俱乐部”的目标机制、管理机制、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和运作经营之间须职责明确,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规范体系,使俱乐部在大学生充分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持续、规范、科学地发展。

3.4建立俱乐部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而俱乐部式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变革,在教学评价方面同样需要改革。俱乐部式教学采取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法,对俱乐部实行的各项目和活动的过程结果做出评价,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期结束时成立考核评价小组,对学生本学期的所有行为进行总评价。俱乐部的评价体系必须在保证学生素质、技能、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的基础上准确、公正、合理,此外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方锦明.高校专业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