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5:08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1

(一)根据一级会计核算科目进行汇总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持续出现新型的经济模式,经济业务活动也趋向于复杂化,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所需的总账科目日益增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零级核算模式便是会计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主要拥有以下几个核算特点:1、采用随机核算制。在零级核算模式下,可以更为随机地开展各种零级核算任务,更具灵活性。2、在当前一级科目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类,这样就能够构建全新的零级科目,并可在业务现场进行指定,更能够满足多变的业务需求。3、所采用的核算方法,不单单为汇总模式,同样还体现出逐笔计算的核算方式;4、在满足编码方式的一级科目的核算方法基础上,形成更新、更具概况性的核算指标。5、受复式记账以及会计恒等的约束,进行会计核算时符合基本的会计核算原理性特性。

(二)实时核算模式。实时核算,主要是指于会计核算期间内及时地响应。实时核算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核算特点:1、应用实时核算模式,更能够及时地提供满足国家会计核算要求的会计核算数据;2、严格根据当前科目编码以及核算单位进行核算,并在数据化的编码体系中存储企业会计核算所需的会计编码;3、按照汇总模式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再应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式,这是与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最大的差异点;4、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受到复式核算、账账相符等会计基本原则的约束,并体现出典型的原理性会计核算特性。

(三)分组核算模式。根据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的需求,对当前不同会计科目进行随机性地分组或汇总时,进而汇总成为不同的会计科目时,这些会计科目可以称为分组科目,而按照分组科目进行的会计核算模式便是分组核算模式,此种核算模式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可突破传统的科目分级体系,重新按照企业业务规则进行核算,进而为企业提供完全不同的明细分类核算体系。分组核算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核算特点:1、应用随机核算体系,任何时候都可以提供不同的明细核算体系;2、在当前的明细科目基础上重新进行科目的分组操作,从而构成不同的分组科目,并据此进行核算操作,并且所进行核算的会计编码大多均是在作业现场马上指定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3、此种会计核算模式不采取应用汇总的会计核算模式,而应用逐笔序时的会计核算体系;4、在进行会计核算操作时,受账账相符等方面的约束,符合特定的原理性会计核算的特性要求。

(四)混合核算模式。混合核算模式,就是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管理需求,进行重组包括一级及各级明细科目在内的不同会计科目,从而构成不同的混合科目,并基于此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假如把零级核算和分组核算融合在一起,并且融合了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并由此进行会计核算操作,这就构成了混合会计核算模式。此种会计核算模式的意义就在于突破了会计科目的约束,可任意进行组合不同级别的会计科目,并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核算体系。混合核算模式拥有以下几个特性:1、应用随机核算体系,从而实现不同的混合核算体系模式;2、不区分会计核算的科目级别,并在当前会计科目编码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并由此重新构成新的会计科目,并完成会计核算操作。3、此种核算模式仅仅采取逐笔序时的会计核算方式,而否定了汇总的会计核算方式;4、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受到账账相符的会计核算约束,并且吻合特定的原理性会计核算要求。

二、结束语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2

一、企业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

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核算,但所有核算包括生产核算、分配核算、流通核算和使用核算都是以基层单位即企业核算展开的,因而企业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地。在企业核算中,会计核算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占企业核算工作的很大比重。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相比较,它们之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核算的总体范围。国民经济核算是将国民经济当作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将企业当作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范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宏观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与微观个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汇总关系,如销售收人这个指标或科目,对企业来讲,不考虑买者是谁,只要出了企业范围,就是销售;而对部门、地区、国家来说,部门、地区内部的相互买卖就不应该迸来。总体范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从而决定会计核算无法直接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各种数据。

2.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核算对象,通过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的核算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家宏规经济、决策、调控提供资料。会计核算则是以微观基层单位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对象,其目的在于为微观活功单位的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合公众了解微观单位的财务信息提供服多。目的不同,所选的指标(科目)也会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中某个指标(或科目)即使在名称上相同,大多救情况下口径、范围也不一样。

3.核算的。从这方面讲,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互相区别的一面。就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而言,主要区别表现在核算的概念与分类上。在概念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同一核算概念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在分类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共同采用的分类所依据的原则和所划分的类别不一致。

4.核算的方法。二者尽管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并借助账户形式加以表现,但两者使用的账户有以下区别:(1)从登记主体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以账户为主体,根据账户来确定收支;会计则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分别反映其增加及减少。②从登记项目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账户要登记的项目都是固定的,它不随业务的文化而变动;而会计账户要随经济业务变化,区分不同的账户登记实际发生额。(3)从账户类型来看,国民经济账户是根据国民经济循坏过程来没立账户,包括生产账户、收入支出账户、投资账户、对外交易账户、资产负债账户;而会计账户则根据它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账户和权益账户两大类型,收入和支出要根据账户的不同类型进行登录。此外,国民经济核算除复式记账和四式记账外,也采用单式平衡表和矩阵表进行核算。

以上差异引发了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的许多差别,如收入概念的差别、配比原则的差别、计价原则的差别等等。所有这些差别表明,试图将微观会计核算纳入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内缺乏足够的依据,想从微观核算到宏观核算建立起逐级汇总体系,也是缺乏依据的。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只能由国家统计系统从宏观搜集,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甄别、调整、加工和开发。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下放到企业去转换并强求企业实现统计与会计的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

二、从会计目标看会计的服务对象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主要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决定了企业应当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内容。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般包括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的确和潜在的)、企业的管理当局、其他相关利益集团(如职工、客户、供应商)。从契约的观点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经理人员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契约的约束。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委托人与人总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出于这种原因的考虑,相关利益集团会与经理人员达成一定的契约,以保证经理人员不会做出损害他们利益的决策。人们要求通过会计报告来监督这种关系的假设成为受托责任概念,

受托责任现在问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主要为相关利益集团签订契约和监督契约服务,这是企业会计最为基本的目标之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但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限定在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之内,是对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系统立足于微观经济主体,主要为微观经济主体服务,这是由会计本身特性所决定的。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会计信息系统并不能提供直接有助于宏观调控的信息,两者之间需要一定的衔接。

三、运用企业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途径--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虽然国民经济核算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的整体核算,而会计核算仅针对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会计核算仍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然而,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核算范畴,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根本差异,这就给国民经济核算直接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带来了不便。而企业的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在对象和目的上是一致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应在这一微观层次上来讨论,运用企业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途径也只能从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相结合的角度来寻找。

在微观层次上统计与的协调,就是要建立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统计核算为综合,以机为技术手段的会统并轨合一的新的核算制度,从而达到两种核算职能上的结合及相对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要求:

1.会统协调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统计核算的关系不存在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关系,宏观核算同企业会计、统计核算在核算目的、核算原则上都有区别。从国民经济核算模式来看,其一整套规则同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企业的统计核算,在微观上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下放到企业去转换并强求企业实现统计与会计的协调是行不通的。因此,不能再以统计为中心进行协调,更不能以两者的独立为前提,会统协调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2.必须转变企业会计与统计的职能。应将企业统计的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而统计则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和预测、决策、控制职能而存在。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弥补会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的缺陷,这样既可以消除企业核算数据多元化及重复劳动的现象,又可以使会计核算体系的优势与统计综合分析的特殊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3.必须进行相应的机构改革。既然要把企业统计的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那就必然要改革现存的会统分家的组织机构,可在会计部门下设一个统计分部,不一定要设置独立的统计机构,来完成上述企业统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3

关键词:会计统计核算增加值存货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

一、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门具有典型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只是会计学主要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而统计学应用得更广泛。就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而言,作为计量手段,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统计通过各自的核算职能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相同,使用相同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成果;会计、统计核算所使用的很多经济指标相同,如资产、负债等,其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也是一致的;会计、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搜集、整理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双方提供的信息具有互补性。两种核算存在的内在联系为两者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同时两种核算的协调统一也是强化企业整体核算的必然选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宏观核算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看,会计、统计核算也必须协调统一。从统计核算来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它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组成一整套平衡表、矩阵表和账户,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集合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通常采用货币形式的价值量指标来进行核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社会会计核算。从会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会计又称宏观会计、总量会计,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会计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微观的企业经济核算的需要,还是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来看,都必须搞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二、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中的主要差异与问题

会计、统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它们根据各自不同核算要求各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但这与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就需要找出两种核算在协调统一中存在的主要差异与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会计、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我国国民经济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统计在核算时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但两者的管理体制又不完全相同。财政预算的分级管理是按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是“分级包干”部分的会计核算资料,而不是本地区全部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而统计管理体制是为了适应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采取以块为主的属地原则,各地区能掌握本地区全部企业的核算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形成国民经济的总体核算。

2、会计、统计对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经营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如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统计核算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

3、会计、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差异。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账户,依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的原理,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汇总进行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济现象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把握总体特征,推断发展总体趋势。

4、会计、统计对收益分配的核算不一致。会计核算反映企业收益的指标主要是利润,对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核算反映比较详细,但分配额中包括了非本企业直接生产所得的营业外收入、转来利润及弥补亏损的收入。而统计核算则从宏观角度观察企业的社会收益分配,即通过核算企业增加值来研究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再进一步核算企业可支配的收入及其分配,来反映不同企业拥有生产资金的规模和水平。

5、会计、统计在核算分类上也存在着差异。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如新会计制度把国民经济按主管部门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对外经济合作、金融保险等行业。统计核算则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如国家新颁布的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十三大门类(行业)。

6、会计、统计核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也不相同。会计核算以所得利润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和企业最终目标;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企业增加值(或净产值)作为经济效益指标或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依据。

总之,现行会计、统计核算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较多,两者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分类标准,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随着现代化核算手段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两者核算不协调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势在必行。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国民经济核算由会计、统计核算综合组成。协调统一会计、统计核算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会计、统计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双方都作些改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资料的共享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企业财务收支资料,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按统计核算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宏观分析。这样既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使信息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2、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而决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会计统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企业只有对所发生的信息、形成的信息流进行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可以说,信息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上,它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又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集团的需要。

3、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在核算中,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在指标名称、涵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存货”同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相同,为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会计、统计在核算时均应采用“存货”的概念。对会计、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如反映本期生产成果(如产量、产值)以统计资料为主(不合格产品应统计在内),反映本期实现的经营成果(如销售收入)以会计资料为主,以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原则和指标口径上的不协调。

4、调整和增加会计核算中有关分类的内容,满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会计核算除按行业分类外,可与统计核算配套,增设按产业分类核算的内容。此外,根据统计核算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一些独立的项目,这不仅为统计核算提供了直接资料,也解决了会计、统计核算在分类方法上的不协调问题。

5、建立增加值会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增加值也叫附加值或追加值,会计上习惯叫增加值,它是本企业经营活动在外购货物和劳务上获得的增益,即营业收入扣除经营活动中耗费的中间产品和劳务后的余额。增加值的核算扩大了现有会计、统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会计核算目的和统计职能不容回避的问题。总产值、销售额包括了外部购置价值,有重复因素,而且生产经营起点不同的企业难以对比;不含重复价值的利润虽然能反映企业的净收益,但其真正受益者仅限于业主或股东。而增加值能显示各方面(包括政府、职工、股东、债权人)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权益指标,它把企业的经营核算与分配核算、微观核算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联结起来,从而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真正联结在一起。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加强微观核算职能的同时扩大会计宏观核算职能,即在加强会计固有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通向国民经济核算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增加值核算,即“增值会计”。

【参考文献】

[1]吕能贤:当代实用企管技术[m].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2]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3]杨宇立:审视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0.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4

关键词:新时期;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以县级医院为核心,各卫生医疗机构相结合,组成紧密型一体化医疗共同体(简称医供体)。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对财务管理及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满足决策者的决策需求,同时在财务管理规范化方面,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能够确保资金收支流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会计集中核算通过专职人员和电算化系统能够提高运转效率和专业性,具有确保资金收支严格符合财会制度的优势,是在统一资金管理口径下完成的集中核算,从而能够从时效性、完整性等方面满足新时期医疗卫生系统财务管理的要求。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与运作模式

(一)应用意义

在卫生系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能够集中汇总资金收支业务,实现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集约化,通过设立专门的集中核算机构能够实现医疗卫生资金在结构层面的优化,从而提高医疗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率及规范性。会计集中核算能够起到盘活闲置资金、提高库存资金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医院运行整体支出。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在提高信息化程度和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财会法规对会计集中核算进行了统一的规定,确定了集中核算的规范性和总的依据。通过集中核算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交互式共享,能够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有效实施。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能够实现财务管理人员的统一调配,能够提高会计核算人员工作效率。医供体是为整合县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组建总医院,在总医院运作模式下,对下属单位人、财、物实行统一调配、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在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上,下属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直接在总医院办公并由总医院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会计集中核算能够形成独立的运作体系,从而杜绝了下属医院对财务管理的不利影响,确保了财务核算的透明度和运作质量。

(二)运作模式

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在总医院下的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统一开设银行账户,实行分户核算,分户监管,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仍在各单位,各单位保留部分会计人员或只设报账员。下属医院在核算流程中主要承担原始凭证收集、填制及初步审核,并将原始凭证提交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会计凭证集中核算,对具备关联和映射业务关系的报销凭证进行分类处理,实现会计凭证的批量管理和处置。在这个流程中,通过共享能够实现从基层医院向总医院的信息流转,会计核算中心利用会计数据编制报表,对数据进行分析,反映出经营情况。下属医院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能够获取财务数据分析结果,对本单位会计信息进行总体掌握,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现阶段,大部分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主要通过集中核算中心和相应制度的建设,实现集中核算体系的落地。对下属医院的财务管理架构采取有限的改革,重点在于取消下属医院财务部门的独立核算职能,但是在业务决策方面仍然保有下属医院的独立性。在这种运作模式下,需要通过相对畅通的财务管理流程和相对完善的集中核算平台,实现基层财务原始数据的收集、汇总、核算与分析,从数据源头确保真实性。在内部控制层面,会计集中核算需要同预算管理、合同管理有机结合,强化资金管理和统一支付,在制度上提高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标准化程度。会计集中核算的运作模式需要集约化的内部组织管理。在现阶段集中核算实践中,通常将核算内容与流程进行拆分和细化,实现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块化管理和“流水线”管理。可以将核算业务区分为内部报销、固定资产管理、税务核算等等多个核算模块,这些核算模块都承担着集中核算总流程中的部分功能,通过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与搭配,就能够实现不同的财务核算流程。通过不同财务管理模块的内部优化,能够避免个别环节调整对总体流程造成的连锁反应,将影响控制在模块内部,从而提高了整个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二、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财务意识淡薄

一是对会计集中核算优势特点认识不足。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落地后,与之前的财务审批与核算流程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透明性,容易在实际应用中导致部分下属医院感到不适应。下属医院领导层,认为资金支付受限,同时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群体中,财务人员认为资金收支是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的,而自己只是对资金收入的缴存进行初步审核与管理,没有认识到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可见下属医院在管理会计财务方面意识较为淡薄。二是对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结合认识不足。由于管理会计财务意识较为淡薄,会计集中核算与固定资产管理无法实现有机结合,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严重。下属医院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无法及时向会计核算中心上交采购报销凭证,造成固定资产已经交付,但是无法对采购凭证进行集中核算处理,这就会导致下属医院账目与实物不相符。同样的,在财务信息反馈流程中,会计核算中心获取财务信息容易存在真实性和时效性问题。三是管理会计财务意识淡薄主要是由于下属医院缺乏专业的专职会计人员。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之后,下属医院专职会计人员由总医院统一管理,在总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办公造成部分下属医院报账员缺乏专业财务知识,并且报账工作只是绝大部分报账员工作的一部分。

(二)缺乏有力的内部监管

一是会计核算中心对下属医院监管不到位。卫生系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下属医院普遍认为总医院才是财务风险防控、承担财务管理责任的主体,从而在内部监管方面产生松懈思想,导致内部监管弱化甚至缺失。另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核算中心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凭证和数据,在人员配备和自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会计人员变成记账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心工作的人员被大量的财务数据限制在总医院,很少有时间能够到下属医院了解情况,在财务凭证处理和资金收支的时候并不能结合下属医院业务和经营情况,对财务票据是否真实、是否合法合规进行验证,导致会计集中核算监督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监管的缺失就会导致个别下属医院通过虚开发票等多种违法违规手段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容易产生不合理资金支出,这部分支出无法通过正常流程在会计核算中心报销和账务处理,因此就为虚开发票、虚假报账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动力。二是在专款专用方面监管不到位。由于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核算中心需要管理多种类型的多笔专项资金,难以对每一项专用资金进行细化、专门的跟踪管理。在大部分情况下,会计核算中心只是将下属单位流转过来的资金收支单据入账,对于专项资金的用途、用款进度和相应的专门要求并不了解,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缺少内部监管。这种缺乏内部监管的情况还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之中。在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下,会计核算中心没有能力每年对下属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这就在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方面缺失了内部监管,这样就会导致资产流失,甚至是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盘亏的情况,这是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内部风险之一。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下,会计核算中心对下属单位情况缺乏了解是造成内部监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是总体来看,会计集中核算缺乏内部监管这一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例如在往来款项处理方面,会计核算中心对资金往来情况无法做到全面跟踪了解,个别下属单位出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及时保障,这就导致很多往来款项经过较长的记账周期之后形成呆账并最终被核销,一定程度上再次造成了资产流失。

(三)权责划分不明确

一是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现阶段,在新时期卫生医疗系统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医疗机构会计集中核算改革仍然处在探索与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于法律法规的掌握和应用还不够成熟,同样法律法规对这种新的核算方式也没有专门的针对性规定,这就容易导致在合规性方面存在问题,特别是容易产生权责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在卫生系统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下属医院的专职会计人员由总医院统一管理,下属医院领导层容易产生承担会计责任的顾虑。这种较为普遍的顾虑事实上需要明确会计集中核算产生责任应当由总医院负责人承担,还是由下属医院负责人承担。二是财务管理权限不明确。除会计责任风险,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同样存在划分不明确的问题。权力划分的不明确,容易导致下属医院财务管理权限的不明确,最终导致下属医院在资金使用和支出审批方面主动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医院难以主动作为,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缺乏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的发展趋势和盈利水平,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人才以及病患资源逐渐流失,最终产生难以估量的远期损失和消极后果。

三、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化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定期培训教育

卫生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组织架构等方面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在卫生系统有效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就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认识到行业的特殊性,深刻了解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转变思想、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财务流程。会计核算中心必须转变思想,不能把自己作为单纯的账务处理中心,在加强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管理同时,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职能。通过管理职能和管理思维的强化,会计核算中心应当实现对下属医院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的垂直管理和监督监控,对于集中核算流程中的会计人员要及时指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指导会计人员及时改正,提高集中核算全链条的运行效率。卫生系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关键在于执行统一的业务标准。这就需要会计核算中心定期组织培训教育,及时宣贯集中核算需要落实和履行的制度和程序,从而有效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的质量。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会计集中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会计核算中心应当对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进行考评,通过考评与筛选定期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应只涵盖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还应当通过培训使会计核算人员对下属医院经营情况和运行特点有所了解。

(二)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内部监管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单位层面要制定内部授权审批制度规范业务活动行为,对业务活动不同环节审批人、责任人、经办人等角色予以明确,从而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各个环节风险。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监管不仅要完善集中核算管理制度,还需要在技术层面提高监管水平。通过建立高水平、高效率的网络版财务数据平台,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财务数据共享,有利于卫生系统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沟通。采用了大数据技术的财务管理平台不仅能够将财务凭证自动分类,便于集中核算会计人员处理账务,还能够通过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报表的编报为总医院和下属医院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业务参考、提高会计集中核算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较高信息化程度的财务信息系统还能够对违法违规的资金支出进行评判和预警,进一步提高了内部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在总医院模式下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真正做到不兼容岗位相分离,消除各种不良问题影响,提高医疗单位审计工作水平。与此同时,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工作体系,保证单位审计工作有序落实,将对医疗单位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三)明确职责权限,完善核算内容

在完善制度、强化内部监管的同时,需要对会计集中核算流程上各个环节需要承担的职责、需要授予的权限进行明确。针对集中核算的不同环节,要确保岗位分离、有效规避风险。尽管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下属单位仍然要加强财务管理能力。集中核算实行后,总医院必须在法律法规框架下明确下属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中心之间的权责划分,特别是在会计事务处理以及内部监督等方面明确职责,最终实现下属医院与会计核算中心相互监督,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的真实可靠。明确职责权限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内容。集中核算内容不应只关心下属医院经济往来和经营活动的客观记录,还需要从核算内容上丰富管理内容。在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原始凭证的复核,通过数据汇总和票据整理对下属医院经济活动的规范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确保会计集中核算事项与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结语在新时期,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正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不断改进与变革。集中化管理已然成为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在这一途径中,会计集中核算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模式下,不断对集中核算进行优化完善、最大限度控制风险,才能够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效益,确保卫生系统长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强九.乡镇卫生院会计集中核算内部控制问题及建议[J].商讯,2020(14):57+59.

[2]刘娥.浅谈卫生系统财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改善措施[J].经贸实践,2019(04):153–154.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决算工作质量

财务决算工作既是对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和资产运用效益的检查与总结,也是对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内部管理先进性、对社会创造贡献性的检验。当前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决算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加强组织、创新方式,更好地发挥决算管理的作用以提升企业效益水平。注重利用财务决算结果分析总结企业生产经营成效和资产负债增减变动因素,进一步分析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夯实管理基础,积极推动管理提升,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一、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流程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贯彻上级对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铁路总公司关于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结合广铁集团公司情况,制定本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文件和填报说明细则。二是召开财务决算布置会议。传达铁路总公司对财务决算工作布置要求,结合年度财务预算安排,提出集团公司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的目标、任务。三是清理各项目数据工作。全面核对债权债务往来、资产盘点、收入、支出是否真实等。四是完善报表软件系统。细化报表主表个别项目,满足经营管理重点数据分析及编制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等需要,对报表软件测试,修订完善报表格式和审核公式工作。

(二)决算过程的卡控

一是分级组织、逐级审验。要求控股子公司会审所属单位全套财务决算报表,以全级次法人数据接受集团公司决算会审,依据集团公司现场审验反馈结果,加紧纠正报表数据,形成最终上报集团总部数据。二是合并调整、整体复检。集团公司以会计制度、法规为准绳,合并抵销内部关联交易、债权债务等数据,借助计算机审核校验报表数据,人工检查工作量指标合理性,与业务处室核对全集团公司工资薪酬、人数指标是否一致,人工填报客货运输指标工作量。三是审计整改、修改完善。依据内、外部审计意见,纠正决算报表编制差错,校稿整理,完善财务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各指标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审批上报、会审整改

一是内部审批上报。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经财务处长、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长逐级审批,形成正式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二是上级审核和修改。参加铁路总公司决算会审工作,依据铁路总公司财务部、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意见,细化、完善各个项目说明,解答各指标数据填报是否合理,修改不合理数据的填报,形成正式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四)分析考核、总结经验

一是充分利用财务决算资料,查找企业内部管理漏洞,从而完善制度建设。二是通过开展财务决算数据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盈利结构和现金回报水平,关注重点项目增减情况及行业经营成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三是加强决算工作总结与质量考核,将所属单位包括决算在内的各项财务工作都纳入考核范围,对各子公司进行考核,宣传好的工作经验,对不合格的单位,采取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等措施。举一反三,这既可以起到鞭策作用,又可以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决算工作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决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每次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差错,如报表数据审验表内试算不平、表间勾稽错误、工作量指标漏填错报、内部债权债务挂账不一致、审计问题未及时整改,导致报表编制中耗费人力、时间,合并报表数据合理性不符合实际、逻辑性错误,分析材料不透彻等,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不力、责任心不强

一是未认真学习当期决算文件要求,甚至连本单位报表上报时间都记错,未关注最新会计核算调整、填报说明,而是凭借以往历史经验做法来完成报表编制。二是未查收上级对决算工作的最新要求通知,导致报表会审时,错误较多,影响集团公司汇总进度。三是未完成材料上报,在会审现场匆忙补救,影响集团公司整体报表质量。

(二)经验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分析材料前后矛盾,数据解释不够充分,变动数据应重点分析而未分析。二是过分依赖决算软件效验功能,忽略人工审验,导致一些指标的合理性错得离谱,存在漏填错填。三是决算软件操作不熟练,缺乏各功能联动使用的整体意识,导致会审现场修改报表数据。

(三)硬软件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是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相互穿透抓取数据不准确,各子系统数据各自独立,导致个别账务处理、个别报表编制需要人工填报。二是子系统开发不完善,如未开发内部关联债权债务核对子系统,造成各子公司相互提报往来数据差异较大,事后逐一核对,工作量非常大,造成抵销不充分。三是个别单位无法连接内部网络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为单机版操作,上级无法查询其数据,异地无法登录财务信息系统。

三、提高财务决算工作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整理汇编文件。收集预算、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及薪酬、社保管理等的制度、办法,整合印刷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手册,以便学习查阅。二是制定文件,明确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和铁路总公司文件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问题的文件,明确会计核算变化项目、审计整改、税务问题、报表报送时间等。

(二)加强决算组织

加强决算工作的组织的领导,是提高决算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财务关联数据对账。针对年度决算对账难题,建立预对账制度,提前一个月组织内部债权债务、关联交易的核对,提早了解和解决子企业间存在争议的关联事项。二是搭建沟通平台。借助内部网页、微信,搭建财务问题交流平台,方便对决算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布置,并进行沟通解答,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培训面要到位。在每年召开全集团公司决算布置会议上,对集团公司决算工作进行部署培训,要覆盖到所有基层单位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决算岗位会计。二是培训内容要活。决算涉及的内容很多,受培训人员情况不同,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制作课件,既要考虑到刚接触决算工作的新手,也要让从业多年的老决算人员感到学有所用,尽量做到培训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别是强调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要求以及决算报表的调整变动说明。三是挑选案例、现场答疑。培训既有新内容、新要求,也对往年出现的问题及容易填错的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说明,组织现场答疑,提升培训效果。

(四)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程度高,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提高财务决算报表质量。建立一个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业务协同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基础应用、会计核算、集团查询、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模块。会计核算应包含分线核算、决算辅助审核、财务处理、固定资产、工资核算、应收应付、会计报表、债权债务管理、关联交易核对等子系统功能,形成基础数据与业务规范的统一,实现集中核算和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优化决算报表体系

为满足外部监管和内部决策需要,在财政部、铁路总公司报表基础上,不断研究财务信息需求,规范决算报表体系。一是关注非运输企业收支利各个项目收支情况,将非运输企业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细化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装卸、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具体业务,深入掌握每个非运输企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变动情况。二是为满足日常经营管理需要,增设重点项目动态附表,如三公经费实际支出表、教育经费提取使用表。为了优化报表体系。三是满足各方需要,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各科室,对决算报表征集修改意见,对报表进行梳理、优化和调整,剔除不符合现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确保决算报表体系可以满足各方的信息需要。

(六)加强决算审核,严把决算工作数据质量关

一是做好审核报表前准备工作。明确重点关注科目,统一审核标准和方法,制定审核流程。如重点审核资产负债表数据前后两年数据、客货运输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等。为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审核效率,结合往年报表数据的出错和铁总考核通报情况,增设必要的审核公式。积极与工资薪酬管理处室核对职工薪酬、人数指标,确保财务、业务数据一致。二是组织会审小组人员对接会。明确会审人员职责,制定审核流程及特殊情况下沟通机制,统一审核标准,讲解近年工作审核重点项目。三是严格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数据公式效验、纸质报表与审计报告一致性审核、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解释审核等审核。在报表审核期间,针对大家提出的审核公式纠正建议,及时付诸实施。四是把好报送关。随着铁路基建投资增加,高铁线路陆续开通运营,社会越来越重视铁路企业经营效率情况,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所属子公司上报的数据资料要进行认真复查,做到无差错且符合合理性,统一口径数据一致性,所有数字与财务分析报告保持一致,重大差异变化应有解释说明,力求将分析报告写全、写深、写透。

(七)加强决算分析利用,服务企业决策

财务信息结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充分利用财务月报和季度决算的数据,加强数据整理分析,为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一是严把数据关、文字分析关,注重企业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二是对近几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企业信息库,在部门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为开展企业产权登记、经营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

(八)总结经验、落实责任

月、季、年度财务决算编制上报完成后,应及时总结本次财务决算编制工作经验,查找差错原因,落实责任,依据决算考评制度,量化评分,综合评比,将评审结果以电报形式逐条反馈给各子公司,以便于改进工作,不断营造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切实加强决算编制工作,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

四、结束语

高质量的财务决算报表数据是企业经营结果的真实反映,利用财务报表相关数值揭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运用报表数据,捕捉有价值、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充分的决策依据,同时满足外部社会监管数据披露需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指南(2013版).

[2]罗莎.推进财务信息管理提升数据质量[n].中国会计报,2013-11.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6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教育部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高职(专科)院校已经达到1321所,比上年增加24所。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主要推动力量。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职院校一方面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又存在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致使一些高职院校陷入发展的困境。在此背景下,2012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章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2013年12月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由此,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问题。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要想很好的提高办学效益那么必须首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然而在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今天,同样也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所以加强对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其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很好的缓解高职院校发展需求无限与供给不足的矛盾。

(二)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也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结构、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取得长远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纷纷加大投入的今天,合理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进行核算,有效处理好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高职院校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高职院校确定收费标准的依据

虽然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收费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国家制定的标准主要依据普遍共同性,并未考虑到各个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所以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加强对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合理确定分摊机制,成为了高职院校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合理解决财政拨款不足的重要途径。

(四)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在参考本地区及同类院校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管理的不足,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以此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深度挖潜,不断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利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

三、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育总成本的核算办法不合理

由于各高职院校对教育成本的核算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成型的教育成本核算模式,在核算教育总成本时只是简单地将学校总支出等同于该校教育总成本。这种核算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必将导致教育成本信息偏大现象的产生。下面以北方某高职学院(以下简称CB学院)2014年的有关财务数据为例加以说明。该校的总支出约为15210万元,其中用于教育服务的支出约为9747万元,约有5463万元的支出用在了与教育服务无关的其他项目上。按照该校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2014年CB学院的教育总成本应为15210万元,而实际用于教育的开支只有9747万元。将学校的总支出15210万元等同于该校的教育总成本,实际上是虚增了该校的教育总成本,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教育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事实上,该校总支出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教育服务以外的其他活动,如:附属机构(医院、幼儿园等)、校办产业等。将学校的总支出等同于学生的教育总成本,实际上就是把高校的全部运行成本都算到了学生头上,因此用学校的总支出与学生数相除作为生均培养成本实际上是高估了成本值,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收费标准也必将侵犯学生的利益。

(二)生均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不科学

很多高职院校在计算教育生均成本时,按照“生均教育成本=学校总成本/学生总人数”这个公式计算。公式中,用学校总成本等同于教育总成本来计算生均教育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点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公式中学生总人数一项。由于办学的多元化,很高职院校里有中专生、本科生,这种情况下在计算生均教育成本时学校通常先确定各类学生的折算比例,比如中专生为1,专科生为2,本科生为3的比例折算学生总人数,从而来计算全校生均教育成本。 根据上述生均教育成本的计算办法,该校的生均教育成本应为10361(152100000/14680=10361)元/人。由于各高职院校学生种类众多,不同层次(本、专、中专等)、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本相差很大。简单地依据上面的权数折算后的学生总人数来计算生均成本显然是不合理。按照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对于教育成本的核算,应当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此外,对于同一专业的学生,由于就读方式的不同(如函授与在校就读),学生的教育成本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应该按层次、按系别、专业及学生就读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核算,这样才能够保证教育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三)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过于单一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关于间接费用的合理分摊。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发生的直接费用较少,构成教育成本的大部分都是间接费用,且每种间接费用的性质、成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原本占很大比重的间接费用的分配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能够科学、合理的分配间接费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采用科学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才能够确保教育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但是,目前教育成本核算过程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缺乏科学性,通常只笼统的以学生人数作为分配的标准。例如:计算各系耗费的水电费时,通常将全院耗费的水电费按照学生人数分摊到各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间接费用的成因各异,例如:水电费按照消耗数量计费,取暖费按照取暖面积计费,这种情况下,不考虑各项间接费用的成因,统统采用学生人数作为所有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按照这种“大一统”式的分配方法核算出来的教育成本并不能够揭示高校教育各环节以及各类学生的真实成本,不利于展开成本分析和控制,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各高职院校选择并运用一种相对合理、科学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育成本计量确认不准确

由于国家尚未要求高职院校按成本核算进行财务管理,因此有关高职院校的各项会计制度均未对教育成本核算提出明确和具体要求,教育成本核算均是在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下进行的。目前我国将高职院校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之列,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是非盈利组织,并没有成本核算的要求,这同准确计量确认高校的教育成本不相适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按照现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当年发生的固定资产购置费一次性计入成本,所以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并未采取折旧制度。许多大型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都是一次性计入当年的教育成本支出,这从根本上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和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当年的教育成本偏高,不利于准确计算当年的教育成本。固定资产使用时间很长,支出的当年并没有将其价值都消耗掉,没有支出的年份也同样在消耗其价值,所以高职院校应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分期摊销固定资产的购置费,这样既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也可促进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我国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文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一切收支的确认与否都依据现金是否实际收到与支出为准。这与传统体制下“上拨下支”的资金流转方式是对应的,但按此原则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费用的确认以现金是否收支为准,会导致部分费用应计而未记入教育成本,而部分费用应分期摊销,而一次计入当期教育成本中,使学校实际教育成本的发生与计量形成严重的背离,影响了教育成本的准确核算。不仅如此,收付实现制下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不能真正体现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配比原则,或者说不能正确反映学校的办学效益,由此导致学校财务报表的失真,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误导,因为报表里的数据仅仅是现金流入及流出的一种表象,并不能真正说明教育成本的问题。要准确反映和计量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必须要采用现代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中普遍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收入与成本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和义务已经发生作为标准,对经济事项中的款项无论收到与否,均依其权利义务形成的时间来确认其归属期。因此,要准确核算高校的教育成本,不能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

四、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强化高职院校成本核算意识

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须认清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成本核算意识,加强成本控制,从而不断提高其办学效率及效益。具体来说,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自身必须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无成本核算意识,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响应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最终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成本核算加强高职院校成本控制及管理,促使高职院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建立高职院校成本核算机制

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及时建立起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体系。首先应在充分论证及结合企业会计核算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会计科目体系,为科学合理核算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奠定基础;其次构建科学的成本核算方式,具体来说主要是在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中引入不完全权责发生制,使得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机结合,合理归集和分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健全高职院校成本控制体系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7

财政总预算会计又称总会计,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总预算会计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是国库管理和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各项财政改革,主动适应形势,积极转变观念,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推进财政规范化建设,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就如何做好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际,谈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岗位责任制未落实到位,存在部分职责不清,部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二是预算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银行开户过多,资金较为分散的情形;三是部门、科室之间沟通协调不畅,摩擦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人员素质一般,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想法较为普遍。

二、加强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是做好总预算会计工作的基础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明确总预算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围绕岗位职责,建立完善的总预算会计岗位责任制是做好总预算会计的基础。一是要设置合理的总会计岗位。按照依岗定责、依责定人的原则,按会计主管、会计核算、会计出纳等岗位,配备一定数量的总会计人员,确保人员到位。二是明确岗位职责。要对各岗位的核算范围、资金拨付、印鉴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各岗位之间既要相互配合,又要相互制约和监督。要实行严格的印鉴分离保管使用制度,防止资金审核、拨付环节的越位和缺位。同时,要完善内部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内部互查,及时发现差错,堵塞各种漏洞,防患于未然。三是要保证总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总会计工作涉及财政收、支、管方方面面,政策性强,业务繁杂,稳定的总会计队伍,可以使总会计人员踏实工作,积累经验,不断增强业务的娴熟性和政策的敏感性,从而加强会计数据的利用,及时发现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提升总预算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备条件

1.科学搭建总会计核算平台。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规范运作,我们利用集中支付信息平台,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相关要求,搭建了总预算会计信息化核算平台,建立了预算内、预算外(非税资金)、专项资金等会计电子账套。核算平台不仅能及时提供预算执行每一条动态信息,而且能根据每一条用款计划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静态数据,满足了国库管理尤其是总预算会计各项工作需要,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信息平台的建立,既解决了总会计人手少、工作量大的压力,又推进了各项改革的速度和力度。

2.建立严格的对账制度。为保证总会计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出台了有关对账管理规定,明确了对账要求。内部主要与支付中心、各业务科室进行对账,外部主要与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各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部门进行对账。通过这种多角度的对账,使总会计提供的各种会计资料有账可查,有据可证,进一步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也使总会计工作做到了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三)加强科室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是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1.加强与业务科室的协调。总会计工作是预算执行的终端环节,核算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一些政策和业务上的问题,如预算科目的运用、非税资金的征管、部门决算的编制、决算数据满足相关考核要求等等。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主动,配合相关科室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按政策要求提出合理建议;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程序上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业务科室的作用,如部门决算编制、决算数据满足相关考核要求、会计核算平台的搭建等,都要与相关科室共同商量工作方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2.加强与预算单位的沟通。为预算单位服务是总会计的工作任务之一,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预算单位的业务交流与联系,认真听取预算单位的意见,从而完善相应的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流程,改进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磨擦。

3.加强与征管机关、商业银行、监督检查部门的联系。一是在日常沟通接触的基础上,建立定期的财、税、关、库、行等征管机关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建立与商业银行的互信互惠机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沟通联系,规范他们为财政、预算单位的服务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及时支付和资金安全。三是积极主动配合好审计工作,认真提供相关资料及做好有关解释答疑工作,虚心接受审计意见,促进预算执行工作更加规范。

4.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兄弟县市财政部门的联系。财政部在十三五时期财政国库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中明确提出,要强化财政运行信息分析和反映功能,通过夯实总预算会计管理、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基础,提高预算执行、现金流量预测、资金调度和财政经济运行等综合分析水平,为预算执行管理和财政经济政策实施提供信息保障;要建设和完善先进完备的政府财政财务信息分析报告体系,改进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大力发挥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和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制度。

(四)加强学习,是提高总预算会计队伍素质的根本途经

财政总预算会计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工作质量。总会计队伍也不在于人多而在于精干,尽管知识层次、年龄层次、从事本职工作时间等各不相同,都要牢固树立总会计无小事的观念,兢兢业业为财政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一是加强总预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培养爱岗敬业、廉洁勤政操守,确保总预算会计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二是确保用人关,充分考虑总预算会计的工作特点,尽量把政策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强,严谨、诚信、可靠的优秀人才选拔到这一重要岗位。三是在能力培养上,尽量多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采取组织培训、现场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总预算会计的培训与指导力度,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四是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会计核算要求,出台必要的规范性文件,促进总预算会计工作的规范。通过各方面努力,全市上下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关、具备较强战斗力的总预算会计队伍,为镇江市财政管理工作上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会计保障。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8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对现有的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和功能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等。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统计描述。

1.2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数据,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规划、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有关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再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对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的需求增强,国民经济核算部门能否提供准确和丰富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统一要求,国民经济核算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足其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两者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只是计算口径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索收入计算取得。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而后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来说,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差数额不大,除非某个国家在国外有大量的投资和大批劳动力,该国的同民生产总值可能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核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的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一进口一国内生产总值。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3.1各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评价

以上3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在统计学上。是允许出现一定范围内的统计误差的。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种计算方法中采用收入法的国家较多,其实3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对目前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等构成的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问、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其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库,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用于各国之间的比较。

3.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改进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9

【摘要】通过医院会计流程再造,建立规范化、一体化、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制定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并轨作业流程;完善财会工作组织体系,规范财务机构的职能和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通过数据接口全面整合信息孤岛,从业务源头采集数据,确保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数据基础与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全面启用新型平台,将会计工作纳入先进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系统的并轨运行。

【关键词】医院会计流程再造成本核算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53

作为医院财会工作的基本法,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在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社会广泛关注卫生的形势下,在新医改取向由市场化转向公益性、并经历三年探索后颁布的,2012年起在全国全面实施[1]。新制度的实施,要求医院财务有扎实的基础工作先进的会计作业流程。

1形势与要求——医院会计工作面临全新挑战

1.1大医改对医院会计工作的迫切期待

从宏观看,政府取消药品加成的工作已陆续铺开。在政府补偿难以到位的情况下,积极可行的方案是调高部分长期背离成本的医疗服务价格,下调部分检查价格,取消(或部分取消)医用收费材料的加价,在有升有降的策略下启动医疗价格的改革,进行诊次、床日、单病种、出院人次等收费定额的核算,为新医保支付方式-病种分值结算法提供可信的数据基础。

1.2新制度下医院会计工作量剧增、难度加大

从微观看,新制度要求对医院运营的各种要素进行精细化的核算与管理。

医院人力成本要求按成本核算单元和工作岗位进行归集与分摊;固定资产折旧要求参照企业的折旧方式,按经费来源、成本核算单元核算到卡片,严格按“一卡三账”模式进行精细化核算与管理;药品成本要求由售价核算改为进价核算;收费性医用材料由以领代耗的粗放型管理转向按医嘱核销的精细化核算;消耗性的医用材料(不收费)根据消耗定额核算到各核算单元;其他物料和材料建立先进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核算各核算单元成本;水、电、汽等公用支出按相关计量信息核算各单元的成本;建立相关的医院内部服务成本台账制度,为间接成本的分摊提供基础数据;对科室(诊次及床日)、项目、病种等不同对象的成本,按规定的路径和方法进行全面核算。

从宏观上看,新制度为医疗机构完善了财务管理体制,从原来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财务管理体制转为三级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制度;完善了财务报告体系,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报表附注,改进了各报表格的项目及其排列方式,提供了成本报表的格式;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明确了医院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2]。

1.3传统会计作业流程无法满足新制度要求

旧的会计制度对医院的科室核算(初级的成本会计)没有具体规范,医院一般将会计核算和科室核算分开进行双轨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这一作业流程可以产生内部考核的科室损益报表,为科室绩效考核及时提供损益等方面的信息。但这一流程存在如下缺点:①同样的数据要分别进入两个系统,难以保证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数据完全一致,产生大量的重复劳动和数据二次加工[3];②科室收入与支出项目的划分与会计科目不匹配,不能建立会计报表与科室报表之间的平衡稽核关系;③不能从全成本角度反映科室真实损益,难以引导科室进行经营分析;④不能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出院病人成本等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分摊基础;⑤不能为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2实践与探索

2.1健全财会工作组织体系

我院于2009年10月开始着手进行财务管理系统的改革,健全医院财会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细化财务机构的职能和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进行门诊收费、住院收费、出纳、制证会计、资产会计及其他会计的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

2.2建立规范化、一体化、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科室全成本体系,精细划分成本核算单元。将科室分为148个核算单元,为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规范员工工作岗位,确定员工角色。按照医院全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要求,对医院员工进行全面盘点。2013年末,确定医院职工总角色数为1155个(含多重角色669个),为归集人员经费、分摊人力成本提供依据。

根据新医保结算方式,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和疾病病种。按物价局规定梳理医疗收费项目,按新制度会计科目建立医疗收费项目和收入明细科目的对照关系,对现有的3026个收费项目(包括医疗服务项目、计价药品、计价卫生材料)进行重新分类,使其与会计科目、成本项目形成规范的对照关系,实行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

根据全成本核算内容,细分费用项目。追溯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支出记账凭证,定义支出明细项目,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并轨作业,共定义费用明细项目213个,费用采集表格124个。

确认核算单元,全面清查医院固定资产。根据新的核算单元和分类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迁移,满足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要求,提供精细、可信、适时的资产折旧数据。

2.3建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并轨作业流程

为解决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双轨作业的弊端,我们建立了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并轨作业流程,分析了普遍采用的并轨作业模式——以科目(或报表)汇总数为基础的并轨作业流程,即所有业务收入和支出数据按会计科目和核算单元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再由会计核算系统转入成本核算系统进行分摊处理。

该流程解决了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数据一致性问题,规范了不同对象的成本分摊政策,但存在如下问题:①以会计软件为科室支出数据采集工具,增加会计记账凭证的记录量,造成会计档案的打印输出量增加。②制证岗位在录入科室支出数据时,容易造成错误和遗漏,科室成本核算系统以汇总方式采集后无法追溯,无法建立审核机制。③这一模式只采集科室的支出汇总数据,无法核算变动的人力成本,不能给后续其他对象的成本核算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④这一作业流程在核算区间、核算内容、责任对象方面都采取了抽象汇总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过分简化核算流程,不能为医院基础工作的提升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提供更精确的基础数据。

新的并轨作业流程见图3。这一流程有如下优点:①成本核算系统从数据发生源头采集医院的收入和支出信息,然后按会计核算原则归纳汇总生成院级会计核算的记账凭证传递给会计核算系统。②医院的收入和支出区分为出纳类和非出纳类,出纳类收支由出纳岗位按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双重要求,详细录入成本台账,再由系统提供的接口功能同步转入出纳日记账,由会计软件根据日记账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③所有的收支项目采集到最小单元,如工资类支出采集到工资表应付部分各表头栏目,支出明细科目中的“差旅费”细分至科室差旅费、个人差旅费、交通补贴三项,为内部考核和预算管理提供更详细的信息。④所有人员支出都核算到角色,多重角色人员,其差旅费根据其出差性质归属到对应的专业组和科室。⑤采集数据按发生日期执行,期间数据按会计分期统计,凡能归集到会计日的按会计日统计;门诊医疗收入、住院医疗收入、计价药品销售成本、计价医用材料成本等数据按自然日统计。⑥按会计分工和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成本核算数据归集、审核、制证。

这一流程的实施,解决了以科目(或报表)汇总数据为基础的并轨作业模式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对医院的相关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将会计基础工作前移,优化会计作业流程

为提高源头数据的质量和精细度,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要求前移至业务部门,其中工作量最为集中的是资产物料的管理。改造药品管理流程、改造医用器材管理流程、改造后勤保障物资管理流程、改造制剂室及中药炮制室出入库流程分别见图4~7。

2.5通过数据接口全面整合信息孤岛

贯彻实际成本核算原则,从业务发生源头采集数据,确保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数据与会计报告的真实性。

2.5.1设计数据采集表

实行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流程整合,合理地应用医院的信息化数据,通过网络对医院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自动采集[4],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发生规律,以数据工作表形式,通过接口采集、表格导入(eXCeL)、台账录入三种方式实现原始数据的采集。

2.5.2选择数据采集方式

2.5.2.1接口方式采集HiS数据以接口方式采集的HiS数据。每天晚上零点后,由接口程序根据事先设定的采集时间自动向HiS中间库采集数据,也可由人工在客户端采集。通过接口产生的门诊日报表及住院日报表数据的汇总数和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②西药库、中成药库、中草药库:按制剂出库单填制升益表,计算成品入仓价后入库,按制度加零售差价后调出到各药房。

分项数,与收费处的数据进行核对,完全一致后,成为收入记账凭证的原始依据。提取的收入信息包括医疗项目名称、开单科室、执行科室、金额、工作量等信息[5]。

2.5.2.2表格方式导入数据由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子系统导出的支出表格,职能部门及财务部整理的支出表格,可以用eXCeL表格导入系统。

2.5.2.3台账方式采集收入台账录入,反映HiS系统以外的直接由财务处理的业务收入数据,涉及协同作业(开单与执行)的数据,系统提供录入执行科室的功能。属于出纳类收入业务,在录入台账的同时,即时生成出纳日记账所需要的数据。支出台账录入,支出台账集中处理零散开支和HiS系统以外非表格方式采集的支出数据,有现金出纳录入,有银行出纳录入,还有制证会计录入。属于出纳类的零散支出,可以一边录入台账,一边由系统生成出纳日记账所需要的数据。

2.5.3成本台账-出纳日记账-会计分类账融为一体

出纳岗位在录入科室(个人)业务收支台账时,可直接点击生成日记账,后续的制证岗位可以从系统中调用日记账生成记账凭证,同时向出纳系统返还凭证号,达到“一证四用”目的(一证:原始凭证,四用:科室全成本、科室准成本、分类账、日记账)。

2.5.4会计内部控制与数据稽核

贯彻会计分工、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披露原则,根据会计制度要求,所有核算工作表,按会计分工、采集、审核、制证、分摊流程依次处理。未经审核的数据,不能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凡已经生成记账凭证的数据,不能随意删除,保证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数据的一致性。

3成效与体会

3.1成效

财务会计与管成本会计并轨作业,实现了“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系统三合一的并轨作业,促进了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3.1.1新平台助力医院建立新的运营体系

合理划分医院成本核算单元,是落实新制度的要求,是建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的奠基工作,我们按照“以医疗业务为主体、以高层决策为龙头、以行政管理为驱动、以后勤服务为保障”的思路,构建新的运营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为资产清查、人员分布盘点、物料领用与核销、费用归集与分摊、科室全成本核算、门诊与住院、项目与病种成本等方向的成本核算提供顶层设计,为科室经营理财和绩效考核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

3.1.2新平台提升了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平台的建设,通过若干数据接口的开发,打通了各应用系统与财务管理的汇集通道,消灭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信息孤岛。通过信息整合,彻底解决了同一指标在不同系统报告中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通过信息整合,建立了财务系统与各应用系统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各种科室、跨专业组的问题,在统一的平台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3.1.3医院会计队伍素质迅速提升

启用新平台,我们的会计要熟悉全新的核算单元、新的收支项目、新的成本对象、新的数据要求、新的分摊方法、新的财务报表、新的分析手段。财务部门要做好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为高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运营信息;经过实践,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

3.1.4新平台助力医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经济管理走上良性轨道,综合绩效指标持续提高,职工收入与福利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2013年止,医院固定资产比五年前增加了188%;病床使用率达到130%,负债率41.92%,负债结构得到了调整。业务收入达2.3亿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为28.10%,职工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3.2体会

实现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并轨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项目管理的要求展开实施。

3.2.1领导重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院长不重视,财务不力,工作无法深入;只有院长重视,财务得力,这项工作才能优质高效的完成。分管财务的院长作为院长的助手,必须有很强的执行力、统揽全局的思维、攻疑克难的决心、高效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3.2.2财务部门与信息部门的合作

财务重视,信息不配合,没有数据基础;财务力量薄弱,工作会失去方向。只有财务牵头,信息配合,才能确保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的质量。

3.2.3财务机构和职能部门的配合

人员经费的归集、人力成本的核算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深入细致的开展,离不开资产管理部门的配合;药品成本由售价核算改为进价核算需要药事服务部门的支持;病种成本核算需要规范、精细、及时的病案信息,一方面从执行国家政策的角度对从收入角度对单病种限价收费进行核算和管理监控,另一面根据成本核算的技术和方法对主要病种进行收入、成本和结余进行核算,为医院参与医疗市场竞争提供精细数据。

落实新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再造医院会计作业流程,剖析医院的运作,分析医院问题及医院整体性的发展,制定医院未来的策略,合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以取得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确保医院平稳、健康的经济运行,提高医院发展的整体优化程度,提高竞争实力,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现代医院管理,2012,8(4):1-3.

[2]冯欣.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1(12):140-142.

[3]李姣,樊俊芝.新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实践与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4):84-85.

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篇10

关键词:会计核算形式;会计凭证组织形式;记账程序;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会计工作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为经济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这一工作是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经济业务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来完成的。因此,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要将这些方法和工具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系统,才能够开展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因此,任何一个会计主体在开展会计核算之前,都必须首先明确各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设计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形式。

一、会计核算形式概述

所谓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组织、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相互结合的步骤和方法,又称会计核算程序。凭证组织是指应用凭证的种类、格式和各种凭证之间的关系。账簿组织是指所应用账簿的种类、账页格式和各种账簿之间的关系。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是指会计凭证编制、传递,根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方法。

确立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形式要明确如下内容:(1)应使用哪些凭证,这些凭证与账簿是什么关系;(2)选用哪些账簿,这些账簿如何结合;(3)编制哪些报表,在什么环节编制;(4)凭证、账簿、报表之间如何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对于加强会计核算、提高核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可以保证会计核算各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加强岗位责任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第二,可以正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第三,可以简化会计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会计核算形式按照凭证、账簿的不同组合形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1)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2)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3)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4)日记总账会计核算形式;(5)多栏式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其中,前三种核算形式采用的单位比较多,后两种采用的单位比较少。本文针对前三种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主要会计核算形式介绍

(一)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这种会计核算形式的主要特点就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在记账凭证和总分类账之间没有其他汇总形式。这种会计核算形式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

在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下,记账凭证的设置有两种方法:(1)采用通用格式的记账凭证,所有交易和事项发生后都编制通用记账凭证;(2)分别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根据交易和事项的性质分别编制不同的记账凭证。

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般设置下列账簿:(1)日记账。主要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采用三栏式格式;(2)各种明细分类账。根据管理的需要,按其所从属的总分类账户设置,根据登记业务的性质其账页格式分别采用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3)总分类账。根据总账科目设置,账页格式采用三栏式。

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是根据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因此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的优点是:(1)记账层次清楚,操作环节少,易于学习和掌握;(2)总分类账能够比较详细具体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3)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清晰,便于账目的核对和审查。

但是,当经济业务较多时,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也不便于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分工。所以,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一般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日常编制的记账凭证不多的单位。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因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在此基础上有了其他核算形式。

(二)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会计算形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这种会计核算形式是在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根据是科目汇总表,在记账凭证和总分类账之间增加了科目汇总表这个内容。

由于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2)能够起到总分类账入账前的试算平衡作用,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3)账务处理程序清楚,应用方便,汇总的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其缺点是:科目汇总表只能汇总各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不按对应科目进行汇总,不能反映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不能较具体地反映各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不便于账目的核对和检查,况且汇总的工作量较大。这种会计核算形式一般适用于经济业务量多且同类交易或事项较频繁的单位。

(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综上,因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使登记的总账显示不出应有的对应关系,有些会计主体便选择使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据以登记总分类账。这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根据是汇总记账凭证。它也是在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记账凭证和总分类账之间增加了汇总记账凭证。汇总的记账凭证有汇总收款、汇总付款、汇总转账凭证。因收付款凭证有规律,所以编制汇总收付款会计凭证时一个阶段四张:汇总银收、汇总现收、汇总银付、汇总现付凭证;因转账凭证无规律,转账凭证汇总按贷方科目汇。

由于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是根据定期编制的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大大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2)通过汇总记账凭证能清晰地反映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清晰地反映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也便于账目的核对和审查。

其缺点是:(1)由于这种会计核算形式的转账凭证是按每一贷方科目,而不是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归类、汇总,因此不利于日常核算工作的合理分工;(2)在经济业务比较零星,同一贷方科目的转账凭证数量较少的时候,先汇总,再登记总分类账,起不到减轻登记总分类账工作量的作用;(3)定期集中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尤其是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更大。这种账务处理程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收款和付款交易或事项较多的企业和单位。

三、会计主体应选用的核算形式

常用的核算形式各有其优缺点,会计实务中如何选择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笔者建议:

1、采用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相结合的核算方式。对于需加强管理的资金,使用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使总账中关于资金的内容依然保留对应关系;对于转账业务,采用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这种方法下,在某一会计期间,有四张汇总的会计凭证和一张科目汇总表,汇总的会计凭证即:汇总银收、汇总现收、汇总银付、汇总现付凭证;转账业务的汇总是科目汇总表。两种方法混合应用,其缺点很明显,汇总及编制科目汇总表的工作量较大,但两种方法结合的结果是取两种方法之长:用五张凭证登记总账,既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又进行了试算平衡,登记的总账也保持了一定的对应关系,同时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比汇总转账凭证简单得多。

2、不同的会计账户分别采用科目汇总表进行汇总的形式。这种方法下,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转账业务分别进行汇总,填制三张科目汇总表,即库存现金科目汇总表、银行存款科目汇总表和转账业务科目汇总表。库存现金科目汇总表中库存现金的借方发生额对应账户发生额在贷方,贷方发生额对应账户发生额在借方。银行存款科目汇总表中银行存款的借方发生额对应账户发生额在贷方,贷方发生额对应账户发生额在借方。转账业务科目汇总表汇总的就是与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无关的转账业务。这种方法与上一种有异曲同工之妙。

会计主体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形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必须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与本单位的经营性质、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业务量的多少、会计事项的繁简程度、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分工等情况相适应,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2)必须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使提供的会计核算资料做到及时、准确、系统、全面,以利于企业内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掌握本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运动现状,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3)必须符合提高会计核算效率的要求,在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完整、及时、准确的前提下,力求简化核算手续,节约核算中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使核算数字从凭证到报表的结转登记次数最少。

本文所探讨的会计核算形式在会计实务中多了两种切实可行的核算形式可供适合者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穆大常.基础会计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