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务管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7:06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1

(一)内控制度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混乱

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不少问题,反映出现行一些制度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如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收费、后勤服务、培养成本的核算等制度;再如预算管理、经济活动和商业行为监管等,都需要新的制度给予支持。目前,大学财务实行的集中管理,一般仍属于“小财务”概念,对基建、资产等方面尚未做到有效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工作。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有关资产的转移,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该缴资金占用费的不缴纳,该收缴的承包费不追缴。这些明知是无偿占用大学的国有资产进行创收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但出于对创收产业扶持的目的,大学实行了一些相对优惠的政策,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无形中放在了次要位置,分配体制也过多地向小部门、个人倾斜,使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补偿。而一旦亏损,则将“包袱”甩给学校,由学校承担,致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害。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的考评和激励不够

预算管理是大学财务管理的核心,但很多大学对于预算编制重视不够,财务部门对预算的重要性宣传不够,缺乏必要的细致论证及调研工作,在预算支出的编制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基本上是沿用“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方法,来确定本年规模,造成预算缺乏科学性。在预算的执行中,很多部门未按预算安排的资金及用途来使用资金,某些领导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预算执行的刚性不强,形成了预算与执行两张皮,执行中报告不断,造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状况,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缺少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二、完善大学财务管理的出路分析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从决策层看,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权限审批制度,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学。行政、科研等经费开支规定审批权限的制度。同时必须制定对非常规经济事项和重大项目的授权审批制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管理。其次要明确职务分离制度。职务分离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内容,近年来大学的多起职务犯罪行为很多是因为职务分离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导致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应当按照内部牵制原则设置岗位,明确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2.从执行层看,重点应建立以下制度:(1)人事管理控制制度。从人才引进与培养、教师聘任、干部培训、考核等方面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动态人事管控制度。(2)财务系统管控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指标评价体系。(3)资产管控制度。建立一套对大学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进行综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

3.从监督层看,应着重于两个方面:(1)建立和落实经济责任制度。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规定大学必须建立健全院长经济责任制,因此,从院长、副院长、处长等各级经济责任人应确立明确的责任和权利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自我监督。(2)完善审计监查制度。制定定期审计、重大项目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通过内审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借助必要的社会外部审计,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内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修正和改进。

(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围绕预算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控制、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院的财务状况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首先必须在学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预算编制应采用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增量预算法相结合,使整个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和符合实际;应将学院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作为预算管理的对象,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全面反映学院整体财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平衡三部分。收入是基础,俗话说“手里有钱,心中不慌”,要将收入项目分解到单位,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例如学费是学校的重要收入,学生欠费现象普遍存在,光靠财务处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靠各部门的配合,才能解决此问题。因此要建立明确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不断进行完善,以确保预算的刚性约束。在预算支出方面,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大学预算管理模式,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学院领导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凡是预算管理成功的大学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学校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2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公务卡改革目标

具体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由财政资金的收入收缴(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和国库集中支付两部分,集中收入收缴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款、非税收入、转移和赠与收入、贷款回收本金与产权处置收入、债务收入六种。国库集中支付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授权支付又包括票据(主要为支票)支付和公务卡支付(保留少量的现金支付)。财政部有关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单位现金结算,强化财政动态监控,健全现代财政国库制度。”公务卡的使用基础离不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由此,公务卡是为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而产生的支付结算方式。简言之,与公务卡直接相关的国库集中收付就是预算单位将非税收入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集中上缴财政,财政部门通过其指定的银行开设专户,预算单位的基本经费和财政性项目经费直接通过该专户拨付到预算单位在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所有的支出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或者授权支付方式(票据支付和公务卡支付)从该零余额账户支付给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单位或提供者。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有一重点内容就是预算单位要逐步减少和取消零余额账户外的其他账户,之后将财政批准收取的各类非税收入上缴国库且不再返还预算单位自己管理支出,另外,预算单位日常公务支出和报销业务使用公务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支付。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现最终将出现“国家之财皆汇于库,财政支出皆出国库”,国家的收入和支出都在“国库”的管理之中,国库成为一个国家的“大出纳”。公务卡支付改变了原有现金支付下国库难以管理资金使用流向,使国库可以掌握资金最终的使用单位、日期、金额、地点等信息,加强了资金控制,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增加了公务活动的透明度,减小了使用风险,健全了财政国库制度。国库集中收付体系及与公务卡支付的关系,见图1。

(二)公务卡推行历程及结算目录

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及其说明中提出:可以采用银行卡作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支付结算工具。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了全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当年,招商银行与中兴通讯联手发行了国内首张公务卡,但此卡并非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推广使用的公务卡。2007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公务卡的应用推广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7年7月,中央机关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2008年2月,财政部下发《关于2008年中央预算部门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所有中央预算部门于2008年9月底以前都要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中国银联统计显示,山东、河南、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正式启动了公务卡试点,累计发放公务卡近120万张,这标志着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加速推进。2007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2008年4月,北京市财政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又出台了《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在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推广使用公务卡。至2011年底,北京市近千家预算单位使用了公务卡。2011年11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该通知自2012年1月起执行。目录包含的结算项目共16种,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其他交通费用。同时规定,原使用转账方式结算的,可继续使用转账方式,在县级以下(不包括县级)地区发生的公务支出、在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场所发生的单笔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公务支出、按规定支付给个人的支出以及签证费、快递费、过桥过路费、出租车费用等仍可使用现金结算。2012年9月27日,财政部下发通知,将在2012年年底前全面推行公务卡。2012年12月,北京市财政局下发《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要求2013年1月1日起,该目录下的17种(水电费分为水费和电费两种)结算项目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

(三)公务卡使用流程

预算单位在金融机构(通常在其开立零余额账户的银行)以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名义开设并办理公务卡,并以个人本人为偿债主体。该卡可用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单位不承担私人消费行为引致的一切责任,单位工作人员的结算行为在单位审核单据并完成从零余额账户转账到个人所持公务卡还款前属个人行为。另外,根据现有的公务卡使用情况,各地各银行通常对公务卡的授信额度为5万元,此范围内个人使用公务卡结算金额较大时还需根据单位实际规定事前审批。持公务卡消费和报销的方式是,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公务消费,不再预借现金,而是用其所持的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并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之后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审核无误后将报销款项直接由零余额账户划入该工作人员公务卡账户中。公务卡使用流程见图2。

二、公务卡适合开放大学财务管理特点

公务卡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础上国库预算资金管理的新思路,推行至今虽然在实务和理论界中存在诸多争论,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但整体上促进了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是利远大于弊的一项制度。今后,相关部门将继续改进和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开放大学也必将执行该项制度,该制度的推行对建设中的开放大学及其财务管理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1)从办学经费来源和支出管理看,开放大学办学经费来源与普通高校相同,主要是财政性拨款(包括基本经费、项目经费、科研补助经费等)、学费等非税收入、经营性收入、捐赠性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如与经营性主体开展的合作研发等)。无论哪一种来源,其支出管理都适用于财政部门相关公务卡支出管理的范畴,支出名目也不外乎上述16种结算项目以及相关劳务。

(2)从开放大学合作办学模式看,原有的开放教育体系是多级次的管理模式,即中央电大、省级电大以及遍布各市县的开放教育分校和合作办学机构,省级电大的大量工作包括财务管理工作都是与下级分校和办学机构发生的,而不是类似普通高校与学生发生。在开放大学建设之初乃至建成之后,开放大学在自主办学的架构内外仍然是与市县级分校和合作办学机构间展开广泛的管理合作,开放大学财务管理也更多的与之发生关系,与学生发生直接的财务关系属从属地位。简言之,单位间的财务往来远大于单位与个人(主要是学生)间的财务往来是开放大学财务管理的突出特点。这种模式下,公务卡为与分校和合作办学机构开展往来和教学管理以及相关合作事项从财务管理角度提供了更便捷的结算方式,能使开放大学多级次合作办学模式开展得更加高效顺畅。

(3)从开放大学的地域拓展看,新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必将在更广泛的地域与其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建立往来关系,还要和国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公务卡的推行,使开放大学工作人员与境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交往更加方便有效和有力,同时,开放大学的发展战略要突破原有的省市内的成人教育模式,走多样化的开放办学模式,要在本省市、本区域开放办学,也要在全国开放办学。合作办学区域和领域的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领域用公务卡等银行支付方式逐渐取代现金支付将是必然的趋势,其能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率,也能更好地提升开放大学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影响力。

(4)从开放大学的国际合作视角看,开放大学的发展不仅在办学模式上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开放教育的办学实践经验,还要在内部机构设置及其管理运作模式上借鉴更为先进有效的方式,财务管理和运作模式上推行公务卡在我国将是大势所趋,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种广为流行的模式。虽然公务卡不能进行跨境支付,但更广泛地采用银行支付方式将是我国未来的趋向和国际支付的主流,开放大学在支出模式上与国际接轨,也是展示自身形象和提高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一种途径。

公务卡改革也是在培养和建立一种新的公务消费和资金管理理念,无论是从货币金融学角度看还是从具体预算单位的货币收支模式看,培养这一理念是适应货币市场演化需求的,这一理念也符合货币的国际化发展和结算变化趋势。开放大学作为一级预算单位无论是办学和发展理念还是财务管理理念,都应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没有真正称得上开放的理念作支撑,开放事业将颇显艰辛。理念要求对于符合发展要求的新事物更要有积极的态度,基于此,受益于公务卡改革的开放大学公务卡改革也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建立一种符合需求的财物管理理念有利于开放大学事业的发展。

三、公务卡使用对开放大学及其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财务管理高效化

1.办公效率的提高公务卡的使用改变了预算单位原有外出办公消费模式,使办公消费模式由:外出事务-财务部门-外出-结束业务后回单位报销(涉及现金存取)变为:外出事务-外出-结束业务后回单位缴回报销凭据(不涉及现金存取),除个别大额和特殊事项须请示外,简化了办公步骤,尤其是在办事人员距离财务部门较远或不便到财务时,更是节约时间,甚至能更及时地抓住时机。相关部门报销人员也减少了取送现金的工作,将有限的时间更高效地投入到开放大学的其他管理工作中。

2.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由于公务卡减轻了财务部门人员提取现金的环节,节省了财务人员外出时间,减少了点钞和兑换零币等环节,另外也使财务人员由原来的一次业务两次面对单位办事人员变为一次面对,大大节省了人力。也由于公务卡和国库集中支付是一体的,实现国库集中单一账户支付后,单位账户管理由原来的基本账户和零余额账户并重变为以零余额账户为主的管理模式(由于一般预算单位以基本账户和零余额账户为管理主体,在此忽略分析对单位原有的一般账户和其他专门账户的管理),单位的收支由原来的两户并重变为一户为主,减少了两个账户间划款的数量以及划款的潜在风险,账户管理工作减少,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

(二)降低和预防风险

1.预防腐败的发生公务卡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腐败和减少单位内部职工违法行为发生的作用。公务卡使单位相关人员减少了接触现金的机会,使利用其他不合理名目和多开发票等套取现金的行为减少,也降低了通过截流和挪用现金私设小金库甚至是将现金据为己有行为的可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违法行为的发生,在现金支付领域减小了滋生腐败的可能。

2.降低单位财务风险公务卡消费与国库集中支付将单位现金支出降低到最低限度,也使财政部门从支出角度规范了各预算单位使用资金的行为,和原来的现金消费以及预算单位在支出后进行事后的审计检查相比,在源头减少的违规财务操作比有违规发生后纠正或者整改能更多地降低预算单位财务风险。单位授权其财务人员在终端执行支出活动时受到财政支付流程规范的约束,使支出过程受到财政的监督和管控,减小了掌握政策不准或者领导干预而发生错误的可能。预算单位发生劳务时,由其财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劳务发生凭证通过授权支付方式,通过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直接转入发生劳务的个人银行账户。劳务的银行转账支付、单位票据支付以及公务卡支付三种方式结合,完成了单位绝大部分资金的使用,这些资金财政部门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追索到最终去向,很容易实现资金使用后的检查监督。上述管控措施降低了预算单位对财政资金的违规使用风险,也使财政资金实现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

3.降低财务工作人员的执业风险公务卡最大限度地逐步地取代现金报销,使提取现金和保管现金的风险减小,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减少了这两个环节的工作,产生风险的可能降低了,财务工作人员由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从事这两个环节的工作而降低了个人执业风险。财务人员个人风险的降低促进了单位财务工作效率的提高并促成单位财务风险整体降低。

四、结语

公务卡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有其缺陷和不利的一面,如员工的接受问题、公务卡不能完全杜绝套现、增加了终端数据处理的数量、小额现金报销的弊端仍然存在以及公务卡支付会产生还款风险等。仅就开放大学而言,由于办学点广布于城市和远郊区县,尤其是在比较边远地域,还会产生公务卡不具备划卡条件等问题,使该地域的业务办理受到限制。但公务卡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结算方式将全面推行,其自身诸多优势必将显现。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3

理体系的相关研究,观点千差万别、体系纷呈,且它大多是一种概念性的阐述,鲜少有对体系的具体定义以及包含内容的具体研究。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相比有500年历史的会计学科发展体系,财务学科由于建立时间短、涵盖范围广,因此缺乏一套合理且被公认的概念框架体系。[3]有学者根据财务管理的四大要素,即:“预算、资金、资产、会计”,认为财务管理体系应包括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资产管理体系、会计管理体系[4];也有学者根据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认为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管理、财务控制、监督核查、风险管理、投资决策和财会人员培训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基本由会计核算体系、预算管理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组成。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深层次的改革,高校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是离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长期以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观念上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筹资、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的现象,无法及时建立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诸如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等财务管理新观念。高校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简单的收支核算为主,不考虑办学成本和效益,未能在高校的重大决策如经营决策、投融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5]从会计核算来看,现有的会计核算工作基本等同于财务报销工作,即被动的发票审核与资金支付工作。只要项目中有结余,项目负责人提供票据,财务人员就埋头处理,未充分调动起财务人员对支出结构以及成本费用的分摊进行分析与测算的主观能动性。从预算管理来看,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特性导致高校对投入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预算管理一直停留于制定预算和执行预算,缺乏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未能实现资金的科学投入和合理有效使用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盲目投资造成浪费。从内控制度来看,现有高校内部控制的执行大多局限于会计体系,例如:货币资金的盘点、印鉴章的保管、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等等具体事项,思想上也狭隘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管理,没有使高校内部控制机制升华到组织文化建设层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也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三、现代大学制度赋予高校财务管理新内涵

高校财务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已被赋予以下新内涵:首先,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丰富了高校财务管理相关理论,为高校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结合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就财务论财务”的思维局限性,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加深了理论研究的深度,促使高校财务管理理论在更加广阔的研究平台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再次,现代大学自主办学的特性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具有服务大众、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时代特征,它的最终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自主办学扩大普通民众参与机会和提高大学投入产出效率。[6]现代大学自主办学的特性,决定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依据自身的自,改变被动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财务运作方式,积极地与市场经济大环境相适应;同时,善于运用成本核算、资源配置等财务手段进行资本运营,具备良好的协调反应机制以及高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和财务管理体制。最后,现代大学制度从制度的层面提高了财务管理宏观调控能力。现代大学制度是从制度的层面明晰高校内部管理机制进而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与效益,它强调的是一种宏观调控能力。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对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与作用,即在确保会计核算等常规性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通过资金的科学投入和合理有效使用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发挥出宏观调控的作用,紧密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推进并保障学校重大战略的实施。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与作用已被提升到服务学校战略的高度。

四、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一)科学管理理念

现代大学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管理要素即办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变革,拓宽资源来源、提升资源品质、优化资源组合,并建立一套高效能的管理系统。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也应遵循科学管理的理念,使科学化管理贯穿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二)绩效管理理念

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能促进管理者重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益,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在收入增长缓慢、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下,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以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

(三)以人为本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科学民主,其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7]高校财务管理当以科学发展观为工作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温馨财务”、“服务财务”、“人文财务”的特色管理服务形象,开创和谐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为高校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合理的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财务可持续发展是保障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从长远发展目标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安全、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五、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架构

(一)构建节约型预算管理体系

节约型预算管理体系是在原有预算管理体系框架下,增加绩效预算的内容,改善原有预算体系管理不到位、不科学造成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通过在预算中优化支出结构,整合各种资源,创建节约型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现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理念,运用绩效预算这种手段,实现资源的充分运用。绩效预算是一种更重视产出或结果的“效益预算”,即在预算年度末对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指标分析,以数据分析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下拨的依据,杜绝物未尽其用的浪费现象。首先应转变财务观念,改变原有的财政性资金无偿使用的习惯性思维,牢固树立勤俭办学理念,通过调整预算安排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公务支出,把有限的资金安排用于学校软实力建设,切实加大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出预算“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次,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将预算与部门工作绩效相挂钩,通过一系列奖惩与激励机制以及平衡积分卡等量化指标,促进高校预算向精细化与效益方向转变。最后,高校应通过加强节约理念的宣传,使节约意识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支出评价的全过程,积极响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办学效益。

(二)构建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

现代大学理念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更加注重经营意识,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必然要求高校的会计核算体系由传统的“报账型”会计向具有成本核算意识的会计核算体系转变,加强经济效益考核和成本核算。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客观准确的进行财务分析、编制年度决算和下一年度会计预算的基础,而高校现行的基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以支出管理代替成本管理,较难对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提出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以彻底改变高校成本费用难计算的现状,使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同时,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还增加了高校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容并明确提出高校应当建立成本费用与支出的核对机制,实行成本费用分析报告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要求,高校成本费用的归集应按照费用的用途和实际发生情况,采取直接归集或不能直接归集的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合理分摊的方法,将其归集为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8],相当于设置了成本费用核算对象和项目。财务制度只是从制度层面提出了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为了更清晰地反映高校事业支出的结构,满足高校成本费用核算需要,随后出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将“事业支出”科目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5个一级会计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和反映,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将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财务服务体系

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淡化行政色彩,其根本指向是为育人服务,为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服务。高校财务部门是面向高校和社会的窗口,高校财务管理行为应充分体现人文性与人性化,应始终把全校师生与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放在工作首位,牢固树立“微笑以情、服务于心、沟通为要”的工作理念,正确处理高校财务监督与服务两者职能之间的关系,在严格遵守国家财务法律法规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彻底解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起一套高效快捷的财务服务体系。有了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提供真诚的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可达成良好的沟通,良好沟通才能产生信任,进而促进高校形成和谐的财务管理环境。当然,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仅仅是端正了服务态度,而服务水平的提高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高校财务人员要靠加强学习来更新财务知识、更新管理服务手段,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同时,善于思考工作中影响工作效率的环节,彻底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流程,提高财务服务的工作效率。最后,应充分认识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性,积极运用无现金报账系统以及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四)构建安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4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要点,随着高校的日渐扩招,师生比例的失调、教学风气的浮夸等因素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财务管理这种涉及到公司命脉的专业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企业所看重的,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包括:融资、股本、投资、重组、众筹等等运作,是影响到企业规模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就该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却是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就如何利用教育及社会资源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

就业力;财务管理;企业发展

在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就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大学生激增而社会岗位有限的前提下,就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能够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在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和实践能力。而对于高校而言,是以专业为单位而开展高层次教育教学的场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最终落脚点是使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相匹配。

一、什么是大学生就业力

就业力是就业能力的简称,世界上很多教育者对就业力做出了诠释,美国、欧洲以及世界劳工组织就就业力的概念有着和各自的区别,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在我国,就业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国内外学者对就业力的描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即三方面能力的展示:获得工作的能力、保持工作的能力以及晋升的能力。就业力是一种持续力,需要从业者以一种坚持的态度完成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力具体的就是指能够以专业的态度维护公司的金融安全、以专业的知识获得社会的认可、以专业的能力为公司获得发展并在其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就业力低下的表现

现在社会的真实情况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却又说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来承担岗位的职责。这种供求关系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而对于毕业生来讲,从自身原因出发来改善自身能力是最为关键的。

(一)财务管理基本能力不扎实

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掌握财务会计的核算能力,其中包括凭证填制、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掌握财务管理的原理与基本方法;熟悉统计分析基本理论等等。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将为将来在财务岗位上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专业课的能力是求职的基础,而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整体下降,这就导致了“企业招不到,学生找不到”的矛盾困境。

(二)财务管理核心能力匮乏

财务管理核心能力包括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项目评估分析能力、公司理财能力、金融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自身强大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能力不能够完全通过课堂进行传达,更多的要依靠学生自身去挖掘学习,将所能够获得的知识和资源整合在一起,使之融会贯通,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核心能力。

(三)通用技能不完备

通用技能,顾名思义,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学习和掌握的技能。这种技能包含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到的。

三、如何提高就业力

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成为当务之急。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高校的课程体制改革

作为传授知识的源头,高校应认真调研财务管理专业再现代企业中的真实状况,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感受真实的财务管理,在进行改革之前,高校自身需要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创造勤奋踏实的学术环境,克服功利化的短视行为,强化实践育人观念,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良好氛围。

(二)学生自我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当对所学专业具有自我学习和拓展的能力,关注世界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财务管理行业的实习和实践,真正找到从事财务管理的方向。这就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了,大学生在接触专业后,应该有一个大概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将帮助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三)企业的深入参与

企业拥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企业应当凭借这种优势,大范围、多层次的展开和高校的合作。指导、参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改革,真正将这门课程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财务管理专业的优势并明确学习的方向,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实习和培养,选出自己满意的人才留用,这样同时保护了财务机密和人力资源。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求职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仅是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学校也要在同行中加大改革力度,给学生创造更好地学术和实践的氛围,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也能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自身也要有就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转变只在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观念,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当中,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这些也是就业所侧重的关键。所以,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能力,要各个方面联合,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

作者:张越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晶,祁丽,张慧敏.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探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03:101-103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5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高校每年的资金总量和支出的总量也不断增加,这使得高校普遍使用的现金支付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因此,探索并实施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资金支付方式,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现金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现金使用增大了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作为一个年资金支付量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高校,其日均现金用量也将达到百万,这给高校财务部门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大量地支付现金加大了财务部门的负担,二是无安全防护的财务部门大量存放现金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大额现金提取需由银行各部门层层审批,增加了高校提取现金的环节和时间。

(二)现金使用降低了教职工的办事效率在电子化支付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职工已普遍使用银行卡,而教职工在学校财务部门办理业务时只能使用现金,这使得现金存取往往来回于学校财务部门和银行之间,从而增加了办事的环节,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现金报销隐患多由于使用现金支付,财务人员很难识别利用虚开发票、拼凑发票从报账从中套取现金的违规行为,这种漏洞同时也滋长了高校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四)因报销不及时而占用大量的高校资金高校教师在财务部门借出大量现金用于日常教学、科研开支,年底再统一报账,这样造成了财务报账不及时,高校账务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的支出状况,同时也大量地占用了高校的资金。在电子支付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高校财务部门仍然使用现金作为支付工具无疑十分落伍,因此迫切需要引入一种安全、高效的支付方式替代现金结算。目前,在国内外一些单位主要使用公务卡或者商务卡这两种非现金支付方式,以解决现金使用的矛盾。一般情况是,公务卡在财政预算单位使用,而商务卡在企业中使用。

二、国内外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及其优势

(一)国内外商务卡使用情况商务卡在国外的发行使用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距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品牌有masterCard、Visa、americanexpress。由于商务卡具有精细财务管理、卡产品丰富,以及实时在线等功能,目前商务卡运行在国外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外信用卡组织为企业提供了商务旅行、政府商务、采购等方案来满足来企业的各种使用需求。研究发现,使用了商务卡的小企业比同等没有使用商务卡的小企业成长得快。其原因在于使用商务卡的小企业通过商务卡获得了银行的短期免息透支的资金,缓解了自身的资金压力。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大中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成功推广使用了商务卡。美的集团2008年引入的Visa商务卡,运行后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动性,减少了行政开支,财务报表准确性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同时减少1/3。三星中国集团2008年对所有的差旅和招待费实行统一的商务卡项目,这使三星集团可以轻松地跟踪开支情况,轻松地进行支出,同时员工可以享受到使用商务卡的各种优惠。从企业使用商务卡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使用商务卡是一种新型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体现,能有效降低现金流量,简化报销程序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财务支出的透明度,能有效管理和跟踪各项费用的开支,其特点如下:(1)公务消费:政府和公司员工因公务活动需要可使用商务卡消费,个人消费不可使用商务卡。(2)消费数据分析:信用卡组织可通过丰富的数据库分析系统,为企业提供相关数据,更有利于费用实时监控和企业财务管理。(3)员工额度控制:根据员工自身的工作需要,公司设定不同的信用额度。(4)商户代码限制及交易限额:可针对不同的卡种对商户类别及交易额进行限制。(5)清偿责任:员工报销后,由公司统一还款,即公司承担偿债责任。

(二)国内公务卡使用情况:在我国,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消费的资金范围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零星购买支出等费用。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能够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要求与银行卡的独特优势相结合[1]。2007年从中央单位开始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其总体思路是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单位现金支付结算,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强化财政动态监控,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公务卡的具体优势为:(1)提高了国库集中支付效率和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使用公务卡结算,能极大地提高国库集中支付效率和财务工作效率,对于预算单位的各种公务消费业务能很快完成转账交易;简化了预算单位财务结算过程,同时有效地提高财务会计对公务消费的监督;方便了预算单位公共事业费用、社保费用、代扣缴费用等款项的缴纳。(2)增加了公务支出的透明度,避免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具有透明度很高的特点。财务部门通过公务卡审核报销系统,可以直接审核公务消费的时间、地点、金额,克服了过去由于通过现金支付出现的不透明消费的现象,杜绝了虚开发票、搭车报销和财务人员很难甄别假发票的问题,同时也杜绝了通过虚假报销手段套取现金,设立“小金库”的现象。(3)减少现金使用量,提高结算效率。实行公务卡结算,大幅度地减少了单位现金支出,降低了单位提取现金和保管现金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减少了传统现金支付方式下财务部门提款审批、提取现金、保管现金、办理预借款和结算报销等多个步骤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三、国内外非现金支付方式与高校财务结算工作不适应的方面上述介绍了公务卡、商务卡在国内外使用状况和优势,但结合我国高校财务实际结算工作,无论是运行公务卡还是商务卡等方式都会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一)应用范围不广泛我国公务卡改革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因此,公务卡改革主要是针对财政性资金,预算单位只能选择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为公务卡发卡银行。但高校经费除了财政拨款,还有科研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且这些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越来越高。收入的多元化,资金项目繁多,加上公务卡只针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管理的特点,无疑会造成应用范围狭窄,使持卡人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很不方便。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持卡人用卡积极性不高由于使用单位的公务卡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建立动态监控机制,一方面公务卡刷卡信息不能实时传递到财政部门,另一方面很多公务消费的地方无法使用公务卡,单位又未对现金使用提出明确要求,造成了很多单位仍然大量使用现金。

(三)公务卡风险控制还不完善,增加隐形财务费用因为公务卡消费和单位相关联,对于个人信用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需要由单位承担责任,增加了使用单位的资金、信用风险和财务费用的开支。

(四)商务卡支付手段、范围有限制高校教师因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在某些方面仍然要提取现金,而商务卡在提取现金时都视为信用消费,需交纳相关的费用,这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商务卡仅限于公务消费,个人消费不能使用,也使教师感觉很不方便。

(五)标准商务卡的模式不能适应目前高校财务制度和管理要求标准商务卡的模式是在未获得原始报销票据的情况下为教职工还款,而目前高校财务制度要求报销仍需采用审核、保留原始票据的模式,因此标准商务卡模式不符合高校财务和管理要求。

(六)信息数据使用要求高由于通过传统的方式也能达到相应的财务数据统计、处理要求,很多高校或者没有能力或者觉得没有必要投入相当的成本建立相应的数据系统。四、我国高校财务非现金支付模式的构想:商务卡双卡组合根据高校经费使用的特点,结合商务卡使用的优势,本文提出高校以商务卡为基础的双卡组合的经费支付模式。在对这种支付模式进行阐述之前,我们需要对现行银行卡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解。目前我国的银行卡主要分为两类,即借记卡和贷记卡。借记卡又称扣账卡,可以在商店刷卡消费,刷卡时直接在存款帐户扣款,有多少钱,刷多少钱,不会产生超刷、透支、动用循环利息或提现手续费等状况。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高校商务卡双卡组合结算支付,是指高校为教职工发放一张商务贷记卡即信用卡,同时为满足高校教职工提取现金的需要而匹配一张商务的借记卡,对这两张银行卡相互连通捆绑组合。其操作构想为:高校财务部门开通与银行的“银企直连”业务,财务报销不再使用现金,直接通过与银行的连线对教职工的借记卡进行收支。教职工可通过商务信用卡透支消费,消费前不需要到财务部门预借款,这样方便了教职工使用,又减少了占用资金。教职工在报销后由财务部门将款项转入教职工的商务借记卡中。商务信用卡透支消费免息期到来之前,银行会自动从捆绑的商务借记卡中扣还费用(见图1)。另外商务借记卡款在提现和款项划转时无费用,满足了高校教职工临时使用现金的需求。高校商务卡双卡组合的借记卡和贷记卡都归于教职工个人名下,可以用于个人消费,高校不承担与卡相关的任何责任。高校商务卡双卡组合的支付模式整体体现了财务无现金、支付高效率、货币电子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高校作为大客户和银行合作,高校的教职员工又能从中获得更优惠的服务,如:单位申请的银行贷记卡和个人信用卡之间额度相互独立,从而间接增加了教职工消费额度;持卡人免费享受银行提供的公共交通乘客意外伤害保险、出行医药补偿险和旅行延误险、行李延误险等;持卡人出国不需兑换、携带大量外币,在境外刷卡外币消费,回国后自动用人民币购汇还款;在银行签约商户消费可享受折扣优惠;境内银行取款机取款免异地取款手续费、享受金卡快速通道服务;个人信用消费易贷款等。众多的优惠政策能很好地满足高校教职工的使用要求,同时又提升了教职工用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

五、商务卡双卡组合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商务借、贷记卡的捆绑组合使用改变了原公务卡和商务卡在使用中的卡种单一,使用范围受局限的状况,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性质银行卡的优点进行组合,既方便了高校教职工使用,又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和资金支付的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大幅度减少现金使用量高校报销支付的现金可完全转化成通过划卡转账形式转入报销人的借记卡,大幅度地减少财务部门每天的现金提取量和支付的工作量。

(二)方便教职工使用高校教职工持卡可在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透支消费。教职工必须以现金对异地小金额的试验材料费、火车车票购买费等支付时,可以使用借记卡在全国范围内提取现金,同时可享受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6

一、河北省某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现状

(一)财务管理体制方面该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学校集中财力统一管理保证了财务方针、政策、制度的一致性,有利于理顺各种财务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学校各项财经政策深入贯彻落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和高效性。实行“分级管理”对二级单位实行经费项目包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院系自,调动院系的积极性。

(二)预算管理方面基数加增长编制方法是在编制本年的预算时以上年的支出为基数,这种编制方法固化了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格局,制约了经济结构和事业发展布局的调整,导致核定的支出指标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从而导致预算执行中报告不断,各业务部门都忙于指标的追加,不管本部门能花多少钱也不管学校有多少钱,而财务处则忙于搞平衡,资金一拨了事,不愿意也无能力跟踪监督。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学校一方面财力高度紧张,另一方面却存在资金严重浪费的状况。

(三)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预算用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方法落后。“分级管理”对二级单位实行经费项目包干,各项目之间经费不得挪用,在权利分配上限制太多。(2)财务管理基本上处于单纯的数据核算职能上,其宏观调控,参与决策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对资金没有做到动态监控,同时也缺乏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平台。(3)财务管理未能完全纳入法律轨道,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我行我素,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着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如科研创收、办校外班等收入未按规定上交学校,造成资金外流;用科研经费购置个人消费品及个人生活开支;为索取回扣,购买假冒伪劣设备物资;利用职务之便要钱财;用学校的名义、设备、水电为个人谋取私利等。(4)财务管理机构和组织还不够合理和健全。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责任和权限的有关规定还不够明确。这样就容易出现管理的重叠、漏洞和混乱。(5)某些会计人员素质较差,对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不能进行有效的抵制。(6)学校的经济监督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得不到重视。(7)财务分析没有开展,对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现金负债比现金负债比是年末累计外债额占年末现金余额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了学校现金储备对外债的承受程度。现金负债比越高,财务风险越大。高校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尽管其在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办学目的可能要运用举债手段来筹集资金,但不能把学校的财务状况长期置于“负债经营”的状态之中。因此,现金负债比应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预警临界比率为0.1。

现金负债比=年末累计外债额/年末现金余额

年末现金余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债权投资+其他货币资金

该校的现金负债比为19.23。之所以现金负债比这么高,是由于该校投资建设新校区贷款1亿的缘故,根据该校建设新校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可在5年内收回,剔除这一因素,该校的外债为2.5亿,说明该校的财务日常运行状况非常不好,需要借用外债度日。

(二)现金净额增长率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具有广泛的支付能力。它是学校财务活动和各项事业建设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建设的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现金增长率是必要的。现金净额增长率指标,直接体现了学校可支配和周转的财力状况,反映了学校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财务调控能力和对债务的支付能力越强。预警临界比率为0.1。

现金净额增长率=(年末现金净额-年初现金净额)/年初现金净额×100%

现金净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外债额

该校的现金净额增长率为3.51%。造成现金增长低的原因是该校在2008年把14000万元银行存款投入了新校区建设,即这14000万元银行存款已转化为固定资产。虽然同时2008年该校新增借贷款项1亿元。尽管这会影响当年对债务的支付能力和学校将来的偿债能力,但从综合和长远的角度考虑,该校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加强。

(三)垫付资金增减率垫付资金数额的多少,反映学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垫付资金直接影响到学校事业资金的周转能力,所以,减少垫付资金的占用成为考核财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垫付资金增减越低,说明资金的运用能力越强,相应地可供支配的周转资金越多。垫付资金增减率越高,可供支配的周转资金越少,学校的支付能力越低。预警临界比率为0,负增长为理想状态。

垫付资金增减率=(年末垫付资金额-年初垫付资金额)/年初垫付资金额×100%

垫付资金=应收票据+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

该校的垫付资金增减率为15%。造成该项指标如此高的原因为该校年末垫付资金中,含有0.6亿新校区建设的暂付款。此外,还应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定期对学校的办学效益进行评价,以保证财务分析的透明度,使学校的预测、决策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对教育部网页公布的统计数据分析计算,可以得出综合评价模型各项指标的全国平均值,即社会标准,进而可利用该标准对该校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反映财务实力指标得分率83.93%,反映财务运行绩效指标得分率95.52%,财务发展潜力指标得分率只有34%。尽管该校的财务运行绩效已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但该校总的发展潜力确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拨款比例低,收入来源少。由于大部分扩招生不享受国家拨款待遇,使该校的国家拨款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过低,而且该校没有捐款及赞助收入,这就直接影响了生均总经费收入项指标的得分。(2)合并校因素。该学校在合校以后虽然总体财务实力有所增强,但是合并校本身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合校后又需要建设新校区和学生宿舍等,资金缺口很大;此外合并前各学校的财务情况和管理模式并不相同,合并后的整合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几所合并高校的财务风险普遍很高。所以发展潜力中多项指标偏低,财务状况不佳。资产负债率很高,且支出增长过快,垫付资金增长率远超社会评价水平,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均用于学校扩建征地、兴建学生公寓等。(3)商业贷款。近年来高校为了加快发展,采用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有些学校贷款论证不充分,如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是否有用款计划、有还款能力等,盲目贷款,贷款数额超出了学校能够承担的限度,利息成为新的负担,造成了恶性循环。

可见,该校超越现有财力支持,实现超常规发展,是造成财务风险扩大的主要原因。该校首先应加强财务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使学校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避免赤字预算和盲目贷款,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对学校的贷款项目财务部门应严格把关,认真审查,谨慎论证,切实落实,切勿使为加快学校发展而申请的贷款变成沉重的包袱。

三、高校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分析与优化

(一)组织结构现状分析建立健全合理的、有效运转的内部财务组织机构,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该校的最高财经管理机构是校党委会,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负责学校内部的一切经济活动,财务处内设核算中心和管理中心,组织结构虽有形式上设置,但管理中心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实质上的“重核算、轻管理”的模式,其后勤、校办产业等基层财务核算机构分别由不同的领导负责人分管,各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学校财务管理不合理分割,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很难对各基层财务机构的经济业务实施统一管理和领导,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难以发挥作用。另外,校财务机构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没有真正落实。

(二)组织结构优化具体表现在:(1)组成学校财经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总会计师任副主任,并由财务、监审、人事、教务、科研、后勤、基建和校办产业等各部门的负责人及聘请有关经济专家任委员,学校重大经济决策,如财经方针政策、基建项目投资、购置大型设备、教职工的福利及酬金的发放等,由该委员会集体决定。同时,充分发挥和健全财务管理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使财务管理中心真正做到负责日常工作和学校经济政策、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全校会计人员的管理。(2)实行会计委派制,各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由财务处任命和考核,实行一元化管理,以保证学校的财经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为学校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堵塞会计管理的漏洞,使学校财务的“统一领导”真正落到实处。(3)合理设置岗位,根据业务的繁简轻重和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机联系来决定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实行岗位责任制,作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同时,应当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使岗位之间、人员之间能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

(三)分级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具体表现在:

(1)抓好预算管理。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落实学校的综合财务预算,建立约束机制。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财务活动的依据。要树立财务“大收支”概念,编制年度综合财务预算,应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与财力可能,以及年度收支增减因素,把整个财务收支活动都纳入年度收支计划,进行资金的全面运筹和控制。加强财务的收支计划性、统一性和完整性,实现校财务全部资金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平衡。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预算。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符合实际保证重点。从学校的现状看,教学、科研、后勤构成学校内部的经济活动的整体,但在财务管理上又各有特点。只有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才能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这就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保证重点项目的完成,又要少花钱,多办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勤俭节约,保证人员经费和教学科研经费的正常运转。根据“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新的预算管理原则,实行总量限额静态控制、动态管理。

(2)建立动态控制财务管理的信息一体化平台。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组成网络,搭建高校财务工作的技术支撑平台,保证高校财务从管理到业务上的流程通畅。高校要设置部门经费指标控制账,在正常进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同时,记录各部门的收入支出情况,以全面掌握各部门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年度费用指标不得突破。对年初没有预算的项目不得安排支出,临时性非开支不可的专项,要在解决资金来源的情况下,经财经管理委员会统一研究和审批。在使资金做到优化配置的情况下,大力挖掘资金的潜力,提高切块资金的使用效益。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高校信息系统和网络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对分级财务的监管提供平台,实现一级财务与二级财务的数据共享。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在经济业务发生进行会计处理的同时,将信息集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对外公布使用者可以随时到财务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领导层也可以根据最新的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分析,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使用者通过网络进入高校在线访问,直接调阅公开的会计信息,实现瞬间沟通,使高校的会计系统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3)加强内部审计,强化监督约束手段。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的经济工作日趋复杂,社会上不正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会渗透到学校内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建立离任审计制度,追究违法违纪者责任。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以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结合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对财务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的实证分析,对症下药,找出了该高校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达到了有效提高该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的目的。该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基于经营理念的高校财务分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将创建校园信息一体化、财务绩效评价分析引入到高校分级财务管理模式中,为此模式提供了更为广泛和务实的应用空间,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7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在高校不断扩招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渐增多的情况,极大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就业矛盾问题突出。在此社会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思想,希望高校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说自主创业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新发展路径。而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财务管理在大学生创业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大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才能够为大学生创业做出正确的引领,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一、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

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指在一定整体目标的作用下,是资本的融通、资产的购置、现金流量的控制以及利润分配管理的集合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发展目标是希望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量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全面优化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大学生取得良好创业成果。

二、财务管理工作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生群体积极探索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并践行财务管理思想,促进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能够为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具体分析,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探索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

(一)财务管理是大学生组织开展创业实践的前提条件

在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工作的过程中,只要创业实践开始,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启动费用,只有获得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才能够为创业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保障。换言之,资金是大学生积极探索创业实践的关键性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产生着决定性影响[1]。而在大学生创业初期组织开展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有效筹措资金,并保证在创业过程中对资金的合理应用,促使新企业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可见财务管理工作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能够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始终

在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将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始终,从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有效规范[2]。在创业过程中实际应用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对从最初创业启动资金的预测到最终企业的综合管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资金的应用和利益的分配等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企业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得到优化开展,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这样借助合理的财务管理,大学生创业规范性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创业成功率产生着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三)?务管理在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方面发挥着保障作用

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最终结果往往能够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应该对日常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创新创业活动的走向,结合预测结果对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在此过程中,借助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借助会计核算工作,对创业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等,提炼出有价值的经济管理信息,进而在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下对创业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有效判断当前创新创业经营活动的科学性[3]。这样就能够不断调整日常经营活动,对创新创业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进创新创业成功率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创业型企业有效规范财务管理活动的建议

作为大学生群体,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率,不仅应该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注意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等,还应该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工作对创业成功率产生的影响,进而积极探索在创新创业型企业中有效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措施,希望通过促进财务管理作用的全面发挥,为创新创业活动的有序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具体来说,在完成对创新创业型企业的创建后,对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规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分析:

(一)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在加强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为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中的优化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财务管理作用的全面发挥。所以在建设创新创业型企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逐步完善,合理对董事人员进行选举并确定议事规则,对经营者权责问题进行明确的限定。这样就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在创新创业型企业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4]。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主动学习财务管理知识

在探索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对企业进行管理时能够合理应用财务管理,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学习和尝试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对创业型企业的重要影响,进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明确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规划,促进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同时,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的加强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在创业实践中,在实际组织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管理知识的探索,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创业型企业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

(三)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属于社会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也应该遵循会计准则,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增强创业成功率,就应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自身会计政策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创业型企业内部形成明确的书面文字规定,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能够对企业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的规范和约束,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章可循[6]。这样,在逐步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就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挥,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加??对经营风险的预防,建设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型企业而言,要想借助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有效化解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就应该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预防,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对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促使企业达到良好的发展状态,有效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在具体操作方面,大学生要想化解创业过程中由于资本不足引起的过度负债经营风险,就应该尝试构建资本金制度,并结合企业在新时期的经营发展需求从多角度核定资本金,如开展资本充足工作,减息减负等探索企业改制,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都能够做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促进资本金管理质量的明显提高。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对负债规模的控制,全面促进资产结构的优化,进而及时预防和控制经营风险,逐步实现成功创业[7]。这样,创业型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撑下就能够实现良好发展。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改革;经济责任制;财务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很大冲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从过去单纯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转变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等活动并举。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财务工作在高校整体大的工作系统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虽然财务工作为适应新时期高校工作已做了很大的改进,但还有许多不协调、不科学之处。所以笔者设想以下完善措施,以求财务工作能更好地为建设一流大学做贡献。

一、会计核算方法以权责发生制部分地代替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实行双轨制并行,以及资产负债表的内涵向企业靠近

权责发生制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结余。它能够准确、恰当地反映具体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的真实状况,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成本和结余记录下来,同现金的实际收支区分开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能更好地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

在现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下,会计信息不科学,不准确。每一所高校就象每一个企业一样,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是产出大于投入,“投入”不用多说,就是指资金的投入,产出即为向社会输出国家的栋梁之才、提供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以及校企的优质产品。如果做为投资者或者是第三方怎么就能知道一个高校的“产出”就大于“投入”呢?这里需要一张很重要的一张报表,就是资产负债表。高校的资产负债表虽然也包括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但其实它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会计科目的内涵差异很大,它的结余不被当作是一项会计要素列入净资产。不严格遵守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1]

二、依照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

目前高校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从这一点看,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要大于企业。但令人不解的是“现金流量表”在企业是强制编制的,而高校均不编制这个表[1]。现金流量表能反映出高校某个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它说明了资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高校领导做出重大决策所必需的重要信息。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高校能真正生存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必要条件,只有这两张表的信息科学、准确,高校的资金来源才有保证。

有了核算制度的保证,下面就是规范财务管理中的领导层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行为了。

三、建立健全高校的各级经济责任制,规范高校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

高校虽然是政府领导下的机构,但真正掌握控制权的是学校的权力机关,大学的权力机关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有可能做出与政府、债权人、教职工、学生利益不一致的决策[2],所以有了以上两个能提供准确科学信息的表为前提,之后就是建立健全高校的各级经济责任制,规范高校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早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3]。此“意见”明确规定了高校各权力主体的责任,把权、责、利结合起来,使财权在统一领导下适当分配,促进高校对资源的二次分配和管理。所以要加强各个经费的全过程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这一点上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强申报环节的管理,成立专项经费申报审批小组,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查,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真实性。其次是加强使用环节的管理,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的支出范围、审批程序和使用进度、结余如何处置等做出明确规定。再其次是加强各专项资金的绩效考评,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经济责任,设置考核指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事先把制度都制定好了,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避免财产损失。当然制度建立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许多高校财务工作中,存在过于重视权力分配而忽视责任落实的现象,每一级都希望得到更大的权利而非主动承担该负的经济责任。甚至出现项目半途而废也无人去追究的现象。这是权利过于集中或是滥用。

四、重视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建立会计轮岗制

传统的“算账、报账”式的核算方式已不能满足改革的需要,高校的管理层要把财务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配的财务人员应该是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对有关财经的法律、法规应精通掌握,并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诚实守信、公正廉洁、文明服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学校要鼓励财务人员的创造性,优胜劣汰,引进高级会计人才。

目前,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得跟上步伐,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培训和教育制度,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政策法规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每年三到时五天的脱产学习是相当短的时间,领导一定要重视,保重每个人确实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有些做法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网上学习虽然是先进的授课方式,但人们的自觉性不能保重有现场的学习效果:不听课,请别人替考的现象十分普遍。

会计轮岗制使每个财务人员有机会接触高校财务的每项工作,能对学校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合理安排会计人员有计划地轮岗,其实是一个相互学习、不断交流、促进更新知识、共同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深入到不同的领域,掌握更全面的业务技能,同时他们也会有压力和竞争,进而增强其责任感和进取心。会计轮岗还可能使一些长期隐蔽的违法犯罪活动因人事变动,新人接手而被揭露出来。

总之,把高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有机统一起来,发挥财务管理在实现高校事业发展规划中的保障作用,不断开拓创新,合理地配置高校的人、财、物等资源,使财务工作在一流大学的建设中最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云标,杨昆元.关于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8).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

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最近这几年里,社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独立学院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截止2014年6月15日,教育部批准的内蒙古地区独立学院名单有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要发展必须要依据自己的特点和自身现有的教学条件,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即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2008年之前鸿德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2008年成为了所全日制本科独立院校。至今财务管理专业仅有两届毕业生。所以财务管理专业一直处在探索与发展当中,在内蒙古地区来说,发展的潜力很大。

(一)鸿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生源及特点

现在有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学生数量之多,使得他们在社会当中也有很大竞争压力。但是仍然有很多单位需求量不足,所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学生本身有明显的特点:

1.学生的入学成绩幅度较大、分数不高,一般在450分-300之间。

2.一般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富裕,也有极个别学生家庭贫困

3.独生子女较多,个性很强。

(二)鸿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特色

从本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方案已经将学院介于本一、二和职业院校二者之间了,但还是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素质重视程度不够,自身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方案无特色。

(三)鸿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安排上有些欠缺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中没有特点,比较符合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仅有eXCeLZai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中级高级财务管理。其他的课程与会计专业基本一致。

其次,大多数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授课情况自行安排教学内容的课时量,如果2个或2个以上的老师上同一门课时,会造成期末考试重点难点不一致的情况。

再次,大多数课程都都是在课堂集中进行上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常用的也就是典型案例、小组讨论。少数课程采用计算机授课,基本没有手工模拟实验。

最后,通过两次大四学生论文答辩情况来看,大四一年的课时量,论文的质量写的仍然不是很高,有小部分学生认真对待论文,很大部分学生敷衍了事。

(四)鸿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质量不高

本学院只有3名教财务管理的教师,由于毕业不长时间,只能代课财务管理基础,学生评价较好,其余像中级和高级财务管理等特色课程只能聘请其他本科院校的老师授课。

教师基本没有企业做财务工作的经验,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财务问题时,欠缺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影响到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鸿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鸿德学院学生的特点就注定了财务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本一、二和高职的方案之间了,但是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适应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培养一些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安排要有关联性,教学方法要改进

在财务管理专业体系上要“厚基础,重创新”,要以财务管理专业中四大模为基础,来设置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模块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教学大纲的工作,减少教学内容不一致现象。要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还需要些先进的教学实验室,比如我们现有的沙盘模拟实验室,有很多高校配备了财务管理四大模块的模拟实验室,是值得我院今后考虑的。

重中之重,就属大四的毕业论文了,要鼓励学生在大四一年中找一个比较理想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毕业论文能够紧密结合在实习单位所做的工作去写,使学生将在校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学以致用。目前已经有几家不错的实习单位与本校签约,但是实习条件仍需加强建设。

(三)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水平

教师的水平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就要培养什么样的老师,因此教师也要具有很强理论和实践能力,需要向“双师“型教师发展。鼓励教师要具备较高级别的专业证书,假期去企业实习。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和科研能力。

大学财务管理学篇10

abstractatpresent,th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Chinaisstillfacinggreatchallenges,andtherearemanyareastobeimproved.Becauseoftheir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financialmanagementmajorshaveauniqueadvantageinthewaveoftheirownbusinesses.atthesametime,becauseoftherelativelyhighproportionofstudentswhograduatedfromuniversitiesnationwide.therefore,studyingthetrainingmodeof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ialabilityofundergraduatesmajoringinfinancialmanagement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enhancingqualityeducationandsolvingtheemploymentproblemsofcollegestudents.theresearchgroupthroughinvestigationandstudy,putforwardatrainingmodeof"4+5+9"new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throughthe"4"aspectsand"9"abilityanalysis,thenputforwardthehigherschooltopracticeteachingplatform,professionalcompetitions,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schoolpracticebase5startingpointasthefocus,theformation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trainingsystem.

Keywordsthemajoroffinancialmanagement;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trainingmode;construction

2016年甘?C省为大力推进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首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180万元,主要用于省属11所高校2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引导高等学校有效地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高等学校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创新创业思路,鼓励高等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

1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根据对100名2010-2013届甘肃政法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该专业毕业生总体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市场适应能力欠佳,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就业市场要求;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缺乏捕捉创业机会的能力。总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求。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而如何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2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因素分析

通过对100名2010-2013届甘肃政法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主要是政策导向、创业氛围、就业环境、社会关系、个人性格特点、学科专业知识、人文通识知识、创新创业动机、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技能、风险应对能力、机会把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经济状况、精神支持等15项指标。100个调查对象中,认为大学生的性格特点(60人)、创新创业意识(70人)、对机会的把握能力(63人)、对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力(55人)、以及创业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50人)等这5项影响因子是非常重要的。

3“4+5+9”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课题组认为应该从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15个影响因素为出发点,构建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以4个层面的培养主体为研究对象,5个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抓手为重点,提升大学生9个方面个人能力为终极目标”的“4+5+9”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

3.1宏观层面:国家政府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国家创新创业环境的完善和优化。一方面需要国家政府加大创业政策制定和完善力度,通过制定系列配套的创新创业政策,从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执行和监督力度,否则会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2中观层面:社会环境

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深受经济环境、文化氛围、传统观念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全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大团队。而社会关系这一因素是创新创业必须依赖的社会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促进创新创业者对机会的识别与开发能力,社会资本是创新创业的经济基础。为缓解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自身来说,创新创业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和选择。[1]

3.3中观层面:高等学校

本课题组经过调查分析,总结提出高等学校要以实践教学平台、学科专业竞赛、课外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等5个抓手为重点,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实践教学平台。为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甘肃政法学院设有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财会综合实验室、商务电子模拟实验室等8个专业实验室。针对目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调整教学计划,着重从提高实践教学平台的教学质量。[2]

(2)学科专业竞赛。学院以组织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参加财会类专业竞赛作为一个重要突破点。以“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训练”为一体的专业竞赛模式。[3]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甘肃省大学生“福斯特”手工会计竞赛、“新道杯”会计信息竞赛、“科云杯”财会技能竞赛、“网中网”财务决策竞赛等,训练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3)课外实践活动。在紧密衔接学科专业竞赛的基础上,将学院级的课外实践活动项目作为整个层次的基础,学校级课外实践活动项目承上启下,甘肃省级课外实践活动项目示范辐射,激励学生争取参加部级课外实践活动项目,形成了“学院重视竞赛、教师参与竞赛、学生争取竞赛、家长关心竞赛”的浓烈氛围。[4]

(4)课程体系建设。学校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展了以财务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课程结构显重点,课程设置多维度,实践应用有方法,创新创业高效用”的“四层次”课程体系定位,从教学理论基础、实践应用能力、方式方法技能三方面形成独特的创新??业课程体系。[5]

(5)校外实践基地。2017年,学院加强与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财政部门、公安局、法院等部门联合建立的1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调工作。并与之在教学、科学研究、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性教学、创新创业和引导就业等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成果。

3.4微观层面:学生家庭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主要有自筹资金和外部资助两种,启动资金要依赖政府政策资助、社会资源捐赠、高等学校项目支持等外部资金来源,但随着创新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外来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创业需求。因此,创业资金最重要的来源还是家庭的经济资助。另外,家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态度也十分重要,会很大程度地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志。[6]因此,应该最大限度争取大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有力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