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人员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7:29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1

关键词:资金的时间价值;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72-0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通过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成人教育,使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能够落实到实处,使农村的财务管理能够更加规范,不断推进农村的财务和民主财政发展,促使农村经济向着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且,我国在近年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加强对农村财政的扶持,在一些农村地区积极地开展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在培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进行完善。

一、实施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培训的意义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农村财务管理是我国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反映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1]

1.村级的资金和资产管理混乱。所谓村级的资产包括农村区域内集体所有的房屋、土地、机械设备、办公设备以及经济林和农业基础设施等。由于农业生产存在特殊性,对于农村资产的划分并不明确,管理上缺乏规范性,经常出现农村财会人员不了解资产状况、资产账面和实际不符、资产闲置和浪费的现象,甚至国家每年投入用于农村发展的部分专项资金的用途和用处去向也不清楚,村级资金使用状况和使用流程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2]

2.账务处理和移交不规范。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倡“村账乡代管”就需要将相应的村内账务进行移交。

从我调研和培训的情况看,村级财务存在乱设科目、不记账、乱记账的情况,有的乡镇经管部门的财务人员虽是大学生,但专业不对口,没有执业资格等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账务移交不及时、手续存在漏洞、相关的财务监管不够严格的现象。甚至在一些村级单位向乡财务部门移交财务前,不进行必要的财务清理工作,在乡财务部门接管后就会发现存在账目与实际差异以及账目混乱不清的情况,但是又无法将交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身上,使得财务状况出现混乱。

(二)农村财会人员存在的问题

1.文化水平低,财会专业素养较低。就目前的农村财会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财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且没有学习系统的财会管理知识,没有接受专业的财会培训,因此专业的财会处理水平较低。在一些地区甚至会任用一些完全没有财会经验和会计基础的人处理农村的财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结构渐渐失衡,大部分的年轻人到城市工作、上学,从事农村财会工作的人整体年龄较大,在处理农村的一些财务项目和业务的时候,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专业的处理手段,这也是农村财会财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选拔和任用财会人员不规范。因为农村的村委会是实现村民自治的组织结构,因此就会进行规律

性的换届选举。但是在一些地方的换届选举中,往往会出现村民之间利用家族势力竞选,或者是其他不合理的拉票活动,使得选举失去了公平性与公正性的情况;而且部分的村委会领导,在委任村干部的时候,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这就导致领导人更换后,整个村委会领导班子更换的现象。乡政府只接管村财务而不接管其财会人员的选任,不能对村财会人员起到有效的制约。这就容易导致在财务交接的过程中出现财务混乱不清、账实不符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3.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国各地都在响应国家财务部的号召,对农村的财会

人员开始逐渐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但是取得成绩不很理想。一方面,由于农村财会人员的数量众多且居住较为分散,培训人员集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农村财会人员的知识水平层次与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将财会人员集中进行专业性的财会工作的教育和培训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国的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以及培训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短时间的培训中很难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

为了使农村的财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加规范地处理农村的财务工作。而且农村财会工作人员参与成人教育和相关的专业性培训是国家在新时期的财政工作开展的要求,需要农村财会人员能够积极响应并参与教育培训工作。

二、“资金的时间价值”案例法教学模式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是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其中的投资管理是难点所在,这章的内容就是要村集体经济组织树立投资意识,盘活资金取得更大收益。“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时必须考虑的。所谓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被称作货币的实践价值,也就是说货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增值现象,即货币开始周转和使用后产生的增值额。具体来说就是,一定的资金或者货币现在的持有量比未来同等的货币资金的持有量的价值更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同等的货币资金出现价值不对等的现象,是因为将现有的资金节省下来,用于未来的消费中,这样在未来的消费中就必须需要比当前的货币资金价值更多的货币用来消费,这是作为延迟消费的贴水。简而言之,就是指同等数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段,价值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资金具有增值性。因此,可以看出资金具有潜在的增值赢利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列出本乡镇、本村的经济事项,原来怎么做,学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后应当怎样做,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员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既找出以前工作的不足,又谋划今后的工作,现场交流探讨,气氛活跃。因为他们的岗位有责任、压力和风险,工作的好坏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惠农政策的严格落实。这样的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处理农村实际财会情况的能力,可以提高农村财会工作的质量,能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运用案例法的教学模式,加强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和成人教育的建议措施

(一)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意识

农村的财会人员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农村财务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农村的财会人员是农村村级的财会工作的主导者,也是国家相关的惠农政策和国家财政工作的执行者。因此要开展农村财会人员的成人教育培训首先就要在农村的财会工作者中,树立起参与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成人教育与培训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能够积极地响应国家的财务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务处理水平。

(二)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为了能够使农村当地财会人员的成人教育和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开始之前,财政部门、培训机构要到当地了解其实际的财政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相关的财政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村财会人员的基本素质水平,并收集当地财会人员在处理财务问题时存在的漏洞与缺陷,列好培训清单,带着问题进课堂,将其中的典型案例作为培训时的重点与难点来讲解,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调查的结果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将各个部门调动起来,积极配合和部署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和财会培训计划。根据先前对该地区的财会人员的数量和其分布情况、人员素质水平等进行的摸底调查,可以采取集中授课和教师分批下乡培训的方式,切实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农村财务处理的质量,使国家的财政政策能落实到实处。

(三)完善培训考核制度,注重检查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的实效性

在农村地区加强成人教育和培训是为了切实提高相关的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处理农村财会事物的能力,因此就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对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与检验。这需要相关的部门能够制定和完善考核制度,并为参加成人教育和培训的相关农村财会工作人员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可以组织进行不定期的业务检查,并针对其表现落实一定的经济责任,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在培训和成人教育课程结束后,要每年定期组织相关的财会工作人员进行财会知识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制度可以促使农村财会人员在日常处理农村的财务事务时能够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在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和培训的时候要逐级建立起积极的鼓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有突出的工作表现的人员,要在阶段性的总结中及时进行表彰与奖励,使农村的财会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我国的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能够根据当地财会人员的实际情况展开成人教育和专业素养培训。以甘肃省金塔县为例,在2012年到2015年共组织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26期,培训了1296人次,且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大多的农村财会人员通过该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处理农村财会财政事务的能力,这对推动金塔县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农村也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农村的财务管理,不断提高农村的财务管理水平。需要根据农村财务人员的特点以及农村财务管理的特点,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跳出传统的农村财会人员成人教育模式,选择案例法教学等适合成人教育培训模式。将财政部门有关开展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精神和政策落实到实处,使农村的财会人员的财会工作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2

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我们结合省校的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及时召开了各县区函授站长专题会议,传达并转发了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及省校的相关文件。通过深入学习动员,一是使同志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不仅是函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部分职能转变,而是有利于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它不仅决定了函校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确定了函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发挥的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二是有效的解答了从事会计函授教育工作者长期存在着“函校如何发展”的思想疑虑,增强了各县区函授站长对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使我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并得到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我们专门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应职能科室、单位为成员的《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计划》和《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并结合我市实际逐级落实了任务。各县区在分校的带动和要求下,也先后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并结合分校制定的培训计划和考核评价办法,制定各自的培训方案,完善了培训措施。同时,我们组织陇县和眉县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村、组进行摸底调研,为省校和总校实施大规模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提交调研报告,受到了省校和总校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乡镇和行政村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的积极性,我们组织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如扶风县函授站利用县电视台对开展的培训工作做专题报导宣传;陇县、县等函授站利用各级政府红头文件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动员,激发了乡、镇、村级财会人员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得到了各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培训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二、组织规范有序、内容结合实际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以县区函授站为主体,分校在教材配备、内容审定、师资调配、考核验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按照精益求精的原则,结合上级(省校)培训要求和本级培训对象不同的实际,精选培训内容、规范培训程序,明确培训要求。在针对乡镇财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中,除要求完成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任务外,还着重强调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为县、乡财政部门最大限度的用好管好支农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好“参谋”;为防止滋生新的腐败和浪费,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使中、省、市的支农资金安全有效的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当好“管家”;让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及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当好“宣传员”。在针对行政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财政政策,着重强调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财经法规,杜绝腐败和浪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行政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中,要求受训学员认真听讲,正确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抓住难得的学习机遇,熟悉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为生产实践储备能量。并强调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效结合,对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知识,回家后继续理解“消化”;对一时理解不了的知识,回家后继续理解“吸收”。鼓励学员要有攻克难关的信心和决心来完成培训学习。与此同时,我们要求授课教员要注意结合受训学员的知识结构,在确保完成培训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培训成效,把握好学习进度,及时掌握“吃不了”和“吃不饱”学员的比率,适时调整授课进程,以确保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同时注意搜集、整理、归纳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力求解决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学员能“吃得下”、“消化的好”,使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

为了提升培训班层次,搞好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我们强调以政府名义来组织培训。我市的陇县、扶风、太白等县区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培训文件到乡镇,再以乡镇政府的文件通知到各村,极大的提升了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重视程度。同时坚持做到每期培训班开班典礼上,都有各级领导的动员讲话和要求,如县在开班典礼上,财政局长亲自主持,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亲自到培训班现场作动员讲话;陇县在开班典礼上,省校张校长为培训班作动员讲话。其它县区的开班典礼,都有财政局长、乡镇主要领导作动员、提要求。在培训师资的选配上,我们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对有师资力量的县区,采取由主管业务科室的骨干力量讲财政支农政策,由专业师资人员讲解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核算知识;二是对没有师资力量的县区,我们采取选配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师资巡回授课,既解决了某些站点的师资困难,又提升了培训档次。在授课教师备课方面,我们要求精心准备,精讲实用,老师要准备好课件,尽可能采用投影授课。每期培训结束时,都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培训效果。陇县函授站为了确保培训效果,还专门编撰了财政支农政策问答资料,供学员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政支农政策。

三、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方法灵活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3

关键词:农村财务人员素质;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039-1

1农村财务人员现状

1.1农村财务人员管理不合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但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县财政部门没有把农村财务纳入到管理范围之内,而是被划入到农业经管部门管理,这就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

1.2农村财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农村财务人员素质较低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农村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很多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再加上资金上的短缺,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受限,他们只能通过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来开展工作。农村在财务人员使用上并不严格,部分财务人员并没有达到从业要求,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机构的培训,更没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人员对会计这个行业一无所知。在农村“师傅带徒弟”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会计工作一直是根据经验去做,得不到有效的更新。下面是笔者对某镇财务人员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全镇有24个行政村,24个高中文化,1位是中专文化,而且他们没有一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其农村来说,领导任命情况也很多,这些人员不是学习之后上岗,而是在岗位上学习,这可见农村财务队伍素质高低。

1.3财务人员老龄化严重

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由于农村会计地位低下所致。农村会计人员被重视程度不够(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改观),有这方面专业才能的人也不愿留任农村,而是寻找其他发展机会;其次,农村财务人员的工资不高,无法达到人们的期望水平,因此年轻会计流失严重;第三年龄结构老化,这些年龄段的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对我国现行新的会计制度很不熟悉,难以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要求,自觉不自觉的放弃了财务监督,听之任之。

1.4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

第一,换届选举。根据相关规定,农村村委会委员必须3年进行一次改选。新领导班子上任之后势必会进行大的变动,因此不能保证会计人员的稳定;第二,也是农村常见的一种现象,会计人员身兼数职,导致会计工作时间无法保障,达不到专人专管。第三,无法保障既得利益。换而言之,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削减了工作热情,以至最后不得不辞职。

1.5占其位不行其职

农村会计管理滞后,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挂职”现象的发生。农村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信息闭塞,财务管理体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并且与国家的最新相关政策脱节,所以财务落后局面短时期内难以扭转。正是管理体系跟不上挂职现象较为严重。

2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素质建议

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浅薄之见。

2.1稳定会计队伍

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农村财务队伍,是搞好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财务核算、公开的关键。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保持会计队伍的稳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农村村民委员会“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选举期限为3年。”农村财务人员也可以参加选举,并可担任村委会委员。行政村如果要聘用或者解雇会计人员不可自作主张,需要上报给县级财政局并得到同意方可执行。

2.2努力做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

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不要盲目培训,首先要以县财政局为主体建立培训中心。培训的对象包括现任会计人员以及后备人员。培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报道工作。二是组织财务人员召开研讨会,会计人员也可通过研讨会说出困扰工作的问题。研讨会的最终目的是做好会计人员的培训、道德教育研讨。三是加强农村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2.3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4

[关键词]会计后续教育会计现状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多年来,青海省广大农村会计人员,在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等多个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会计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的实施,政府将有大量资金和物资投放农村。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和物资,将成为农村会计工作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会计工作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后续教育的意义

1.是提高了农村财务民主管理水平和村级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财清民自安”,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公开化是根本所在,是转变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安定和谐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农村财会人员对村财务公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既为民主管理提供了基础,又为干部廉洁自律提供了制度保障。

2.是促进了农村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激发了他们干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建立了一系列农村财务管理的约束机制,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强化了对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集体资产的流失和损失。

3.是促进解决了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

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有力增强了农村财务公开的实质内容,增加了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密切了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描绘了文明和谐新农村的喜人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以及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青海省会计职业后续教育必须进行相应改革,才能应对新世纪带来的各种挑战。

二、建立农村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的必要性

1.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的需要。青海省农村会计队伍庞大,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

2.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不断深化我国会计改革的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相关经济领域的改革将不断深入,如现金流量表、企业重组等新业务、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亟待会计人员学习、掌握和实施,即使是高校毕业生,也仍有必要接受持续不断的终身教育。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最佳投入,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更新知识,才能不落伍。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重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高素质的会计工作者作保证,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同时,市场经济也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会计人员绝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计算和报账,还必须积极地参与经营管理,为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新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三、目前青海省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1.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

目前,青海省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并不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单位领导非常支持本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特别是领导支持公费为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则更低。多数领导认为会计人员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有的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新内容靠会计人员自学也能解决问题。部分单位没有把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

2.培训场所、师资配备有待进一步规范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场所和师资队伍的组成由财政部门指定。目前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多为社会办学组织,办学场所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配备不合理,承担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中级职称的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

3.教考不分、管理混乱,教育形式单一

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承担着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着考核工作。个别培训单位为了追求利润,个别会计人员只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同样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以面授为主。这种教育形式有一定的优越性,比较直观,但也给会计人员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势必会影响工作。

四、加强农村会计人员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农村会计工作及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针对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会计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会计队伍,是搞好农村组织会计核算、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农业的区县人民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农村会计队伍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努力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专业化、知识化、正规化的农村会计队伍,把青海省农村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要完善会计人员使用制度,保持农村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

农村会计工作的专业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稳定性。同时,农村的会计人员,一般还承担着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其他业务,任务十分艰巨,农村会计人员这种工作的特殊性,也要求必须具有稳定性,不能频繁调换。频繁调换会计人员,不仅增加了做好农村会计工作的难度,更将直接影响到各项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保持农村会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凡在农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不具备人员条件的农村,可按民主、自愿原则,委托乡镇农经机构或经批准设立的记账机构实行记账;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调换农村会计人员,因工作需要确需调换的,必须经农村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核准,并报区县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市财政、农业等部门每年将联合组织农村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

3.要加大会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并将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以保证农村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培训的指导和监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农村会计人员开展会计法律法规、农村财务会计知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农经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4.要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作用

农村会计人员要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依法履行职权,积极发挥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作用,认真完成好农村的会计及相关工作;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按规定更正、补充;对授意、指使、强令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对违反国家财政、财务会计制度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村党组织、村委会、农村负责人应当支持并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违反规定的有关部门要依法严肃处理。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5

1.1认识方面的问题

有些农村干部尤其是村委主要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理解不到位,他们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会计工作是会计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有限,从政经验有限。他们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认识模糊,有些农村干部甚至不会看会计报表。二是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对财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看到农村财会工作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时,也很少涉及财会方面的法律知识。比如:1.《会计法》从法律上明确了村负责人对农村财务会计的领导责任,能够保障信息的准确性。2.《会计法》对财会人员的合法的权益进行法律保护,会计在履行职责时就不会受过去的“长官意志”的左右。三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向纵深方面发展,会计政策法规方面的变化也比较大、比较快,乡村干部和财会人员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比较慢,新旧知识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

1.2农村财会人员相对短缺,且整体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委会的换届会对会计人员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任班子一任会计,也就是说,领导班子一换,会计也会跟着换,这样就可能因会计之间的交接手续不清,造成新旧账不能够很好衔接,出现太多的财务遗留问题。另外,农村财会人员在工作时,还经常会受到村干部的干扰。二是一些财会人员的素质较低,由于村委会是自治组织,村民选举产生村委会,村委会确定本村的财会人员,所以对农村财会人员会计资格的认定就无法得到保证。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财会人员,很多是无证上岗,他们知识陈旧,很难胜任农村财会工作。三是一些财会人员思想素质低下,光想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作假帐的方式,侵占村集体或其它村民的利益,这样就造成村务账目混乱。四是一些农村,由于人员缺乏,财务人员身兼多职,无法从时间上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这也会影响农村财会工作。

1.3农村财务收入和支出没有计划性,没有透明度,预算管理执行起来难度较大

就当前来说,预算管理在我国农村还是个盲区。农村财务收入和支出没有计划性,随意性比较大,而且还没有控制措施,所以造成了我国农村财务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在财务收入方面悬帐比较多,在开支方面赊账多、挂账多,这些状况又不能及时了结,因此出现了农村财务遗留问题多,财务不透明,使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成了形式。因此,村民对村干部不放心,尤其是那些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它们的经济发展比较快,但是在财务方面,没有执行《会计法》财会工作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造成财会信息不真实,影响了干部和老百姓的关系,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以上这些问题,使农村财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使农村不安定的因素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是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解决问题的措施

2.1加强对农村干部进行会计知识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对一把手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学习《会计法》中的一些知识,使他们明白村干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负的法律责任,使他们知道会计报告不光是向领导报告,而且还必须对村民公开等知识。

2.2加强乡村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财务的能力,让农村财会工作规范化。我国财政部在2004年所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从管理的层面上,对指导我国农村财会工作,促进民主理财、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操作性强,内容具体,有利于财会人员的理解。另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导向取自于《合同法》同时又结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而很适合村级财会人员加以培训和学习。1、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依照法律进行判定,以保证乡村财会职能的充分发挥。我国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必须获得会计资格证书,而会计机构的领导除了获得会计资格证书外,还要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从事过三年以上的财会工作。这除了能够促使财会人员主动专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农村集体组织进行民主理财外,还体现了财会选拔中的公开竞争、择优录用原则,能够让那些有知识、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人进入到会计队伍中去。2、尽快对乡村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使农村财会制度合理化。我国农村当前的财会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贫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选拔一些年轻的、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懂得理财的会计人员充实到农村会计队伍中去。首先要对会计人员进行摸底,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考试,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其次,通过健全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度,把农村会计人员纳入到会计人员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在培训时,可以依据实际,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依据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在时间方面要与农村的具体工作衔接起来。

2.3依法进行民主理财,对农村财务进行公开,保证财务工作的良好运行第一、对于农村的理财的人,要进行财务方面的教导,同时进行财政法规以及会计法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成为理财能手和理财监督员。第二、乡镇财政经管统计社保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农村的财务公开栏每月进行核实,或者由村之间的会计人员进行互相审查,使民主理财更加透明化,让财务公开栏成为村民的明白账,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廉政建设,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6

本次培训班为时3天,共计24个课时;培训班采取集中面授、统一食宿、脱产培训的方式;统一使用财政部组织编写的培训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政支农政策、涉农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三个模块。培训班结束时进行了结业考试、教学评估与座谈。

一、培训基本目标和教学安排

参加培训的学员以报账员和出纳人员为主.虽然学员们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是在职人员,对支农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已有感性认识。考虑到培训时间的限制,教学按三个模块制定了培训目标并明确了具体教学内容:

(一)财政支农政策宣讲。以了解、熟悉和掌握财政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成效,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为目标。教学安排8课时。主要参考《甘肃省农村财会人员支农政策培训教学大纲》和财政部总校师资培训班提供的《财政支农政策与资金管理》教学内容,将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划分为三大类强化粮食增产及农业基础相关政策、发展农业产业及强劲农村发展活力相关政策、提高农民节本增效及增加收入的相关政策.同时特别强调甘肃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管理办法。

(二j涉农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以掌握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会计档案的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为目标。教学安排4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档案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村财务内部控制。其中: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档案管理根据授课教师本人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的相关要点授课;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村财务内部控制的教学,参考财政部总校师资培训班《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授课。

(三)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目标是: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核算从原始凭证取得和审核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及村财务公开栏公布全过程,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形成会计报告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技能;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教学安排8课时。教学内容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为主线,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阐明会计与出纳或报账员的会计分工、凭证传递、会计核算、对账等工作要点。其中:用4课时重点讲述如何建账(包括总账和明细账);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重点强调会计科目的确认和使用);账簿的登记(分别强调了出纳人员日记账的登记要点,会计人员总账和相关明细账的登记要点以及对账工作要点);会计报表的编制。用3课时以会计实务操作方式,讲述教材中第三部分的基本核算业务。用1个课时总结《中华会计学习增刊》中关于村级三项资金、村级组织征地补偿费、村级组织对政府补助资金的核算。

在会计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将会计基础相关概念、分类等理论知识依据教材做简要说明,以帮助学员回去后自学。在会计基本技能的讲解中,用财务软件将教材中第三部分涉及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经营收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核算业务制作了一套模拟账套,包括设置总账和明细账,记账凭证(26个),科目汇总表,账簿(总账、日记账、明细账)、会计报表。

二、培训体会

(一)培训天数太短,课时安排紧张。学员们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国家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政策水平,强化了会计专业素质。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员,需要进一步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强化会计操作规范。

(二)集中全脱产培训。深受学员欢迎。据学员反映,他们常年身处乡村,第一次到省城参加培训,聆听了高水平教师的授课,开阔了眼界,也感受到政府对基层财会人员的关怀和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高度重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十分必要。培训结束时,学校组织了结业考试。从卷面情况看,学员们能够基本掌握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内容、操作程序和基本要求,基本熟悉本乡镇实施的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但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发现有的学员总账科目使用不正确有的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分类不清,有的记账不规范,甚至不理解账簿登记项目的内容,也有的会计分录对应关系不规范等等,培训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三、教学建议

我们认为,要真正达到培训目标,需要在教学方面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需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财政支农政策执行中的薄弱环节,了解农村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典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把财政支农政策真正宣传解读到位。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7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职业教育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淡薄,领导责任心不强

乡村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税费、轻管理”的片面认识,一方面对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行政村一级没有必要搞预决算,只要自己不贪污,财务公开,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怎么用都没关系;另一方面村级财务预决算执行严肃性不够,虽有预决算,但流于形式,执行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偏离原预决算轨道。有的村干部往往为追求政绩,或者村与村之间开展公益事业设施攀比,不顾财力盲目“办好事,办实事”,造成债台高筑,影响日常工作。

(二)农村职业教育滞后,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

目前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无证上岗。还有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好恶,凭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由于把关不严,农村职业教育又脱节,造成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如记账方法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不按规范核算支取现金、收款票据不规范、错账更正方法不规范、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严等。

(三)“三资”管理混乱,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随着各类服务实体的出现和产业领域的拓展,使村级集体资产的承包合同关系日趋复杂多样,而由于承包、发包主体不够明确,合同内容和方式不够规范,致使合同难以履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在形式上有所规范,但实际操作中依然漏洞较多,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其原因有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体制转换造成资产流失、平调造成资产流失、应收款增多导致资金沉淀、多头开户造成存款短缺等。

(四)财务队伍不稳定,财务管理不健全

当前,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两委”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有的业务上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有不少村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一朝天子一朝臣”,会计跟着村干部走,更换比较频繁,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出现了“断头账”和“年年培训村会计、年年有新会计要培训”的现象。绝大多数农村财会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很难成为规范农村财会业务的有生力量。

(五)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监督不到位

工作侧重于事后监督,对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监督,忽视了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与监控。现金管理中,白条抵库现象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的村部分财产早已卖掉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有的村有账无物,账实严重不符,村财产物资管理手续不全。重要票据管理不严,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挥霍公款现象严重。经济合同不规范,存在有合同不按合同办事现象等。

(六)财务公开不完善,财务信息透明度差

有关部门对深化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不可谓不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应该说卓有成效。但是在个别地方由于思想认识欠到位,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1.乡镇记账的审核问题。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村务、业务素质较弱、原则性和责任性欠强等原因,存在着重记账轻监管,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证得以入账。2.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电脑打印账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3.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责任心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是财务公开,农村财务与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一项工作。因此,各级领导应予重视,各级财政应予支持。乡村干部要端正思想,摆正关系,搞好财务管理。要把加强财务管理放在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村民合法利益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解决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观念不强的问题。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加大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建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农村财会人员队伍,为村集体财务监督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各级村合作经济组织主管部门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采取上岗培训、在岗培训、专业培训等各种形式,分对象、分层次举办新会计制度的短期培训班,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在岗人员分期分批轮训一次。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制作黑板报、张贴画、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实行“三资”委托代管,保护集体资产安全

成立“三资”委托服务机构,签订委托协议,规范程序、账户设置、票据管理和招投标管理等服务,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各村集体资金、资产等财务信息进行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统一归档管理,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实行电算化管理和监控等,通过“三资”代管的一系列措施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完全完整。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8

一、存在问题

1、农村会计的管理主体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县财政部门只管理到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县办企业的会计工作。许多地方乡镇农村会计工作被划归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管理,有的乡镇即使农村经营管理站与乡镇财政所进行了合并,农村会计的管理还是由原农经部门的一班人马来进行,甚至管理力量还有些削弱。 2、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村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权利,有权参与制定本组织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权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有权检查审核财务帐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民主理财小组基本上没有行使职权,有的小组成员根本不在村上住,一般找不到人,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还不知道自己是该小组成员。 3、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呈下降趋势。农村会计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又加上长期以来疏于管理,不少会计人员从未接受正规会计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现象也比较严重。有些“会计”名为会计,实际上什么都不懂,不仅不会记帐,甚至连一张简单的借据或收条都不会写。有的乡镇只有一两个村的会计持有会计证。实行村帐站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的职权上划,日常的经济核算由乡镇经管人员,村会计的职责范围发生了变化;实行村级财务资金“双代管”后,村级财务资金划归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负责,服务中心为各村设立帐户核算收支,分村设户存储管理资金。这样特别是“双代管”后,村会计人员业务索质呈下降趋势。村会计人员一不做财务收支帐,二不做银行日记帐,名副其实是一个报帐员;有的报帐员都不稳定,村委会三年一换届,旧领导落选,“一朝君王一朝臣”,新领导上台,报帐员也跟着换人;农村财务工作人员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培训学习的机会也随之越来越少。

二、对策建议

13亿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也是十七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农村形势决定全国形势。农村会计管理主体不合理,监督机制不健全,业务素质低下,队伍不稳定,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行。针对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9

今天我这里举办由各乡镇农经工作人员、乡镇代管办会计、各村经管员参加的农村财会业务培训班,经县政府批准。这是县自税费改革之后举办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培训班。

根据今年财务、统计、集体资产年报工作的新要求,此次举办培训班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针对农村税费改革、村级区划调整的新情况。及时组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集中学习新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明确新的工作要求,掌握新的技能规范,使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尽快适应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从而更好的贯彻《土地承包法》落实二轮土地延包政策,完善村财乡代管制度,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杜绝新增债务的发生、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村经济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道路。

县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近年来。落实二轮土地延包政策,重视和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规范化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和村财乡镇代管制度,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地方落实二轮土地延包政策不彻底;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非生产性开支较大,帐前审计没有落到实处;有的村财务公开不规范,民主理财制度不健全,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没有及时公开,致使群众无法实行民主监督;有的地方农村财会队伍不稳定、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整齐不齐等。这些问题在一定水平上挫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干群关系,如不引起重视将影响到农村税费改革效果的巩固。

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篇10

一、思路创新,实现就业工作重心转移

*年9月,肇庆市委、市政府在广宁县召开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引导36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山区农村致富奔康。由此,该市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该市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摆上党委、政府工作重要位置,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信息服务为手段,以本地产业为主要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探索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年该市劳动保障局还邀请省社科院和华南师大经济系专家教授组织开展“肇庆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问题课题研究”,奠定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政策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制定政策,建立公平就业环境。肇庆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国家和省的积极就业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实行“四个取消,三个建立”:即取消企业用工先城镇,后农村的歧视性规定,实行城乡同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取消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性政策,用人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不再实行调控和限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审批制,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城乡劳动者实行登记备案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取消向用工单位收取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管理费;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援助政策。将就业援助的对象从城镇就业困难群体扩大到农村年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户家庭劳动者,并向他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援助。二是对农民工培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结合“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行“四免”政策:即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技能鉴定、免费推荐就业、免费跟踪服务。各级财政设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专项资金,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对承担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培训机构实行每培训一人补贴200元的补贴政策,补贴资金由市、县财政各承担100元。三是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凡肇庆市内企业招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市内企业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当地财政给予1年的工伤保险补贴;村委会兼职劳动助理员介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100元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县财政各负担50元。四是政府出资建设农民工培训基地。市财政一次性支持每个山区县200万元启动资金,各县再配套200万元,建设一家上规模、上档次、综合性的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同时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基地化运作新机制。山区县和中心区分别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安置基地。截止*年底,该市共建立了25个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和34个接收基地,实行对口挂钩,定向培训和定向输入。

三、工作创新,建立城乡统筹就业长效机制

(一)加大资金投入。从*年起,在确保现有就业资金规模投入的情况下,该市各级财政每年要在上年安排的就业资金规模的基础上增加10%和按上年度个人所得税地方库收入增量部分的10%安排促进就业经费。同时,确保每年用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部分,在失业保险基金中足额安排。

(二)建立劳务输出“五个机制”。一是考评机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的数量、质量和效果等作为年终考核县市区和乡镇党政班子政绩的重要指标。如该市德庆县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分解到乡镇政府,将任务完成情况与镇党政“一把手”政绩和村干部工资奖金挂钩,县政府还拨出专项资金,开展“有奖招工”活动,鼓励当地企业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二是激励机制。通过各种行政性和政策性优惠扶持政策,包括补助扶持资金、工作经费等,对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县(市、区)和乡镇政府,以“以奖代拨”的形式从资金上给予适当奖励。三是村委会兼职劳动助理机制。在每个村委会聘任一名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熟悉基层情况的村委会干部为兼职劳动助理员,协助乡镇事务所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制定了村级劳动助理员工作规范,并建立了村级兼职助理员激励制度,从*年开始,对村级兼职劳动助理员给予每月50元的岗位补贴,年终根据工作实绩给予一定奖励,所需的资金由当地财政统筹解决。四是访问机制。每年的春节该市政府都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慰问,广宁、怀集、封开、德庆四个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春节都举行输出人员迎春茶话会。五是回归创业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劳务输出人员中的成功人士回归家乡投资办厂的环境,举办了“肇庆市十佳回归创业明星”等表彰活动,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怀集县还成立了外出务工者协会,挑选回归创业中有文化、综合素质好的劳务人员挂任乡镇领导,县政协专门设立劳务经济组,吸收了15名优秀的外出劳务人员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