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表白的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02:10

求婚表白的话篇1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反讽艺术分析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2.019

ironyartanalysisin"prideandprejudice"

tanGXi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HaihuaCollege,Shenyang,Liaoning110167)abstract"prideandprejudice"isoneoftherepresentativeJaneausten,themostoutstandingfeatureofthisworkistheflexibleuseofirony:ironytheme,thenovelstructure,theuseofironyironyartofshapingthecharacter.theauthorthroughtheartofironynotonlypresentsthethemeofhisworks,andinthattime,readers,andeventheirowntaunt.thispapermainlycarriesontheelaborationfromthesethreeaspects,theartofironyin"prideandprejudice"incarriesonthebriefanalysis,therebytobetterunderstandthisnovel.Keywordsprideandprejudice;irony;analysis反讽又称为反语,是写作时用一种带有讽刺意味反语作为叙述的写作技巧,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不能单纯地从字面上进行理解。而在反讽这个手法中,作者真正的意义正好和字面上理解的意义相反,通常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和全文的内容来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简单地来说就是说此指彼,甚至是正话反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简・奥斯汀就精彩地给人们展示了反讽的艺术特色,起到了其他艺术表现手法所无法表现的作用,小说正是通过反讽艺术的运用为作者奠定了英国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

1运用反讽表现主题简・奥斯汀通过《傲慢与偏见》运用反讽的手法讽刺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味追求地位和金钱的资产阶级婚姻观,婚姻与地位、财产的价值观贯穿整个小说全篇。开篇的第一句就写道:“itisatruthuniversallyacknowledgedthatasinglemaninpossessionofagoodfortunemustbeinwantofawife.”①这句话看似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描述,但是确实也强调了年轻女性择偶的首选是有经济基础的单身汉,这里所提到的所谓的真理是作者用来嘲讽把这个当作真理的人,这里真实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说有钱的单身汉非得娶位太太,而是单身貌美的姑娘想要嫁给一个有钱有地位的先生。作者在开头就通过反讽的语言影射了班纳特太太想把自己女儿嫁给有钱人的想法,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有钱人的婚姻问题。《傲慢与偏见》中作者描述了四种类型的四桩婚姻,并且四桩婚姻都是以皆大欢喜收场,具有典型的戏剧特色,作者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批判了当时资本阶级婚姻的真正面目。以下对四桩婚姻分别进行分析。

1.1柯林斯和夏洛特的婚姻在柯林斯和夏洛特结婚之前,柯林斯想在他们府上找个太太,为的是未来这位太太可以继承她们父亲的遗产。在柯林斯求婚词中的三条结婚理由都没有提到“爱”――这个走入婚姻前提的字眼,并且还想当然地认为求婚会成功。小说中的这个求婚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情景反讽。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柯林斯求婚失败的第三天,柯林斯先生向夏洛特求婚并且成功了!虽然夏洛特知道柯林斯对她没有爱情,并且他既不讨人喜爱,又不通情达理,但是当时大多数人信奉的那条真理:为了金钱和地位,夏洛特还是选择嫁给柯林斯。这两人的婚姻完完全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为个人追求而屈从于社会利益的现象,作者运用反讽的艺术手法对二人进行的嘲讽批评,但也表示了同情。

1.2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如果说作者对柯林斯和夏洛特的婚姻在讽刺批评之余还带着一丝同情的话,那么对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这桩婚姻而言,作者的描述始终都充满着不满和批评。作者在威克姆刚出场时对他的描述是“眉清目秀”“风度翩翩”,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威克姆徒有其表、卑鄙吝啬的真面目逐渐暴露,他为了金钱,为了躲避债务,进而拐带莉迪亚出逃。对威克姆而言,婚姻、爱情只不过是自己获得财富的工具而已。作者通过对威克姆风度翩翩的外表与卑鄙吝啬的真面目反差的描述,对其进行讽刺。而莉迪亚是个纯粹追求自己兴奋和享乐的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军官面前卖弄风情。威克姆和莉迪亚的私奔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威克姆为了一己之乐和躲避债务,他们二人的结婚是在达西为威克姆还债并给了他们一笔钱以后。

由此可见,这二人的婚姻完全就是一味地追求金钱、追求追求诱惑。作者通过对威克姆和莉迪亚婚姻的描述,对当时追求诱惑、金钱至上观念的婚姻进行嘲讽。

1.3宾利和简的婚姻与上面所说的两对婚姻相比,宾利和简的婚姻在小说中算是比较幸福的。二者的婚姻是贝奈特太太一直所渴望的漂亮女性和有钱先生的结合。从小说开篇来看,这桩婚姻完全可以作为小说的中心,但是在作者的刻意安排下,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这里。虽然两个人都极其优秀,但两人都缺乏一定的自信和洞察力,才有了后来简以为宾利不再爱她而灰心丧气,宾利对周围舆论对简社会地位的批评轻易屈服的事情。这两个人虽然都爱着彼此,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抵制社会力量的阻挠,去争取自己的个人利益。在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帮助下才使宾利和简最终走到了一起。这样的情节安排表现了作者对两人懦弱的反讽。

1.4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婚姻达西和伊丽莎白两人认识时并不喜欢彼此,可是后来却彼此吸引、相爱并且结婚,这二人的婚姻是小说中最成功的一桩婚事。在19世纪的爱情小说中,男女主角都异常完美,并且大多以一见钟情开头。但是《傲慢与偏见》却与之相反,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对19世纪传统的小说模式进行了讽刺。

在刚出场时,达西是一个英俊、富有但却傲慢、冷漠的男士,与伊丽莎白的相遇是在一个舞会上,但是伊丽莎白因为他的出言不逊而对他极度反感。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在一次次的相处中,伊丽莎白的机敏、诙谐吸引了达西,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向地位和出身低微的伊丽莎白求婚,因为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坚定地拒绝了达西的求婚,并称自己最不愿意嫁给达西这样傲慢的人。求婚遭拒的情节安排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门当户对婚姻观念的反讽和批评。当情节发展到这里的时候,很多读者开始怀疑达西和伊丽莎白结合的可能性,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达西克服了自己的傲慢,伊丽莎白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两个人成了小说中最幸福的一对。但是这桩婚姻从本质上看还是建立在金钱和地位的基础上的,即使开始伊丽莎白因为偏见拒绝了达西的求婚,但是最后她还是和有财富、地位的贵族达西结合了,与小说的开头遥相呼应。

2小说结构反讽小说以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会娶一位太太)开头,并且直接描述了班纳特太太把有钱的单身汉视为自己女儿的合法私有财产的心理,使读者对班纳特太太的想法和那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进行嘲讽,但小说情节结束时,又不得不承认班纳特太太可笑的想法竟然一一实现了。

小说最后一个章节提到“她所有的女儿后来都得到了归宿,她生平最殷切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说来可喜,她后半辈子竟因此变成了一个头脑清楚、和蔼可亲、颇有见识的女人……”②虽然这段话中作者对班纳特太太的嘲讽意味还是很强,但是却让读者不得不接受,这位目光短浅、粗俗浅薄的班纳特太太竟然实现了把女儿嫁给有钱人的心愿。这样的小说情节既荒诞又搞笑,让人不再敢武断地下结论,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直到小说结束,读者才能明白,小说中被嘲笑最多的人的想法竟然是正确的。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嘲讽,既讽刺批评了当时的社会,又嘲笑了读者,甚至嘲笑了自己。小说结构反讽贯穿了整部小说,这篇小说的结构反讽可以算得上小说中最大的手法了,对读者的想法、对社会现状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嘲讽。

3反讽艺术塑造人物3.1对班纳特太太的反讽对班纳特太太的反讽是小说中作者使用最成功的反讽手段之一。作者主要通过直截了当的反讽语言来塑造班纳特太太智力贫乏、头脑愚昧、喜怒无常的小人形象,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充分表现了她这一形象,例如在威克姆和莉迪亚私奔后,班纳特太太担心女儿的安全,同时又因女儿结婚没有新嫁衣而苦恼,这两种轮番折磨着她,但是当简给她读莉迪亚的信读到莉迪亚不久就要结婚的那就话时,班纳特太太瞬间大喜过望,通过与之前班纳特太太坐立不安、烦忧惊恐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使班纳特太太反复无常、喜怒无常的形象跃然纸上。

当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牧师求婚后,柯林斯牧师这位有钱的单身汉与邻村卢卡斯家的女儿在一起的时候,让班纳特太太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甚至病倒,但与其说是她为女儿的未来婚姻担心,还不如说是她想把女儿嫁给有钱人的想法受挫。

3.2对伊丽莎白的反讽伊丽莎白作为这部小说的女主角,自然少不了作者对她的一番反讽。作者通过使用大量的反讽,塑造了一个聪明、坦率、有主见的女主角形象。伊丽莎白比她的姐姐们更加聪明、活泼、大方,并且有着人格的尊严和精神上的优越,在那个荒诞的年代中,她算是一个比较有理性的女性。从伊丽莎白断然拒绝柯林斯牧师求婚,可以看出她并不推崇金钱至上的婚姻观,并且与当时的爱情观、婚姻观背道而驰。但是尽管如此,她却因达西的傲慢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偏见,并被韦翰的翩翩风度所迷,被他的谗言所骗,从而揭示了她爱听奉承话、偏狭的弱点。在伊丽莎白拒绝达西求婚的时候,聪明的她因陷入了对达西的偏见而不自知,振振有词地拒绝了达西的求爱,这显然是作者对聪明伶俐的她陷入偏见的一种嘲讽。在经过重重波折后,达西再次求婚,伊丽莎白也终于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最终和达西幸福的在一起。作者通过波折的过程和喜剧式的结局讽刺了这个“有理智的女性”是消除偏见、享受爱情是何等困难。③作者正是通过在塑造人物时大量运用反讽,来嘲讽伊丽莎白这种不自知的偏见,展现了她性格中的不同侧面,并且使她性格前后变化形成鲜明的“反讽对照”。

3.3对达西的反讽奥斯汀对这部小说中的男主角达西也费尽心思地讽刺了一番。达西出身于资产阶级贵族,并且风度翩翩、举止有礼,但却因为班纳特太太的粗鲁言行而看不起整个班纳特一家,进而去劝说彬格莱,让他离开吉英,让本来有可能的一桩婚姻而变得不可能。并且在对伊丽莎白求婚的时候也凸显了他高高在上的傲慢,从而使本来就对他有偏见的伊丽莎白不仅拒绝了他的求婚,还对他大加指责。第二次在尼日菲花园中的舞会上相遇时,通过两人的言语对话能够清楚看出达西怀着傲慢,伊丽莎白怀着偏见,最后导致不欢而散。作者通过对达西傲慢的描述和伊丽莎白偏见的描述,对当时社会的傲慢与偏见进行了反讽。

3.4对柯林斯牧师的反讽糊涂、满脑子错觉和自相矛盾的典型指的是小说中的柯林斯牧师,他是个生活在自己妄自尊大幻觉中的主观主义者,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喜剧人物。他还未出场,就在信中用笨拙、累赘以及装腔作势的文风表现出了十足的市侩气息,一开脱脱就是一个自贱自负、狭隘愚笨的形象。他生活在自己妄自尊大的幻觉中,并且盲目自信地扮演着幻想中的人物,在面对贵族德・包尔夫人的时候却又表现得自卑自贱、唯唯诺诺,这一前后对比显得十分滑稽,讽刺意味明显。小说作者用了很多笔墨,下了很大的功夫来描绘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情节,用滑稽的举止和话语来对他那狭隘世俗的婚姻观进行反讽。小说中关于柯林斯最滑稽的情节要属他向伊丽莎白求婚的那一幕。在求婚时,他像在读道文一样言语虔诚,并严正声明了自己的结婚理由有四条,让人觉得十分恶心但又好笑。“你的求婚使我感到荣幸,可惜我除了谢绝之外,别无办法。”是伊丽莎白对他的拒绝,但是柯林斯却仍旧不知羞耻,还拿自己的身份地位来当作求婚的砝码,再次遭拒后,柯林斯表现的就不仅仅是不自重,而是厚颜了,竟然说“伊丽莎白的拒绝还在鼓励我追下去”。④甚至最后一次求婚造伊丽莎白拒绝后为了自己的脸面,竟然编出“我想只要令尊令堂作主应承了我,你就决不会拒绝”这样的借口下台。作者运用大量的语言和情景进行反讽,塑造了这个不知廉耻的小丑形象。在整个求婚过程中,所有人都知道伊丽莎白不会同意他的求婚,但是他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始终觉得自己对伊利斯的求婚会成功,但是结果却出乎他的想象,从而达到反讽的效果。柯林斯这三次的求婚与伊丽莎白的坚定拒绝形成鲜明的对照,蕴含了作者无尽的嘲讽,甚至可以视其为是这本小说中情节反讽的杰出典范。

求婚表白的话篇2

[关键词]原型批评;灰姑娘;经济;精神

一、原型批评理论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诺思洛普•弗莱。195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批评的剖析》,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批评界的卓越地位。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蕴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正是在这个最一般的意义上,弗莱把神话称为文学的原型。他认为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由意向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成的深层结构构成。他主张在发现作品叙述和意向表层之下的原型结构的同时,揭示出连接每一部作品之间的原型结构。[1]

原型有强劲的继承性、传播性和无限生成转换性。如同词语、音符和几何图形,原型在不断的组合排列中产生无穷的既似曾相识又陌生的语句、文章、音乐、图案和绘画。《灰姑娘》是个很好的例子。“灰姑娘”的传说作为一种神话原型,是不断被重复和超越的。因为文学是在不断地突破原型而又终归要受制于原型中演化的。原型的传承与突破,是文学发展中相辅相成的规律性现象。

在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身上有着灰姑娘的影子。因此,《傲慢与偏见》和《简•爱》就是灰姑娘的故事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两个变体。但是由于两部作品的作者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所处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不同,故事中的两个女主人公对她们各自灰姑娘式的命运有着不同的态度。因此,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不是对“灰姑娘”原型的简单模仿和传承,而是继承中有创新和发展。

二、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不同之处

文学根植于原始文化。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经常是模仿神话和传奇里的原型。为使得神话和传奇中的结构和角色在现实主义小说中被人们所接受,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置换(displacement)。

作为神话故事中的小女孩,灰姑娘没有话语权,只能接受别人的安排。但是伊丽莎白•班纳特头脑敏捷,言语机智,她勇敢地拒绝了格林斯先生无爱的求婚和达西居高临下式的求婚,丝毫没有因自己家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卑微而感到羞耻。在凯瑟琳干预她对达西的态度时,她坚定地回答“他(指达西)是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在这点上我们是平等的”。[2]243灰姑娘只知道忍受,而伊丽莎白知道反抗不平等的对待。这是她们的不同之处。

简•爱没有灰姑娘那么漂亮,她甚至为自己的长相感到自卑,就像夏洛蒂。除了外表上的区别,简•爱还具有灰姑娘所缺乏的反叛精神。在她小时候,她就知道“当我们没有理由地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反击,狠到让侵犯我们的人永远不敢再这样做”。[3]20

置换使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形象生动,令人信服。她们两人都具有反叛精神,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婚姻和个人价值的态度方面。

(一)经济上的独立和依赖

灰姑娘故事中一个关键点是其经济地位的提升。王子是解放者和财富施予者,而灰姑娘是财富的接受者,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王子。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感情是由偏见逐渐转为爱慕的。在这个过程中,金钱起了重要的作用。达西第一次在舞会上出现时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人们认为这样一个人肯定会吸引伊丽莎白的目光,因为同其他女孩子一样,她参加舞会的目的也是物色一个丈夫。然而,他却说她不够漂亮,无法打动他的心。更让伊丽莎白恼火的是达西无礼的求婚。一方面,他承认无法抑制对她强烈的爱,另一方面,他却说向她求婚降低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参观了达西的宅第――雄伟的彭伯里之后,伊丽莎白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她惊喜于看到的一切,甚至情不自禁地想“在彭伯里当个主妇也还不错吧”。[2]166她对于物质舒适的追求一目了然,而通向这些物质的路就是结婚。伊丽莎白很明白金钱在婚姻里的作用,因此当她接受达西的爱时是把他的财富考虑在内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她仍然是一个传统的灰姑娘。

简•爱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孩子,伊丽莎白是被房子吸引而开始去爱达西的,而简•爱是因为罗切斯特给了她平等和温暖。在爱上简后,罗切斯特送给她很多贵重的东西,但都被拒绝了。她觉得接受罗切斯特的礼物“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3]227。她从来没有想过要依靠男人,不愿意成为男人的附属品。

简•爱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出现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桑菲尔德庄园被烧成灰烬,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分文全无,而简则继承了5000英镑的遗产,当听说他的不幸之后,她立刻回到他身边,他们结了婚,靠着简的财产过着幸福的生活。到此,他们的位置发生了转变,原来的王子变成了财富的接受者,而原来的灰姑娘则成了施予者。

(二)精神上的独立和依赖

灰姑娘习惯于依靠其他人,在父权制社会里,这样的女子被视为楷模。

结婚前,伊丽莎白生活在父亲的保护下,她的时间都用在和姐妹们闲聊和跳舞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她所受的教育,其所受教育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物色丈夫。教育的缺乏让她只意识到表现魅力的重要性,而不是职业的重要性,而后者才能真正证明一个人的价值。

同伊丽莎白相比,简•爱表现得勇敢、独立、质朴。她在一所慈善学校里接受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而不是物色丈夫,即使在同罗切斯特相爱之后,她仍然做着家庭教师的工作,因为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赚钱去开办学校。她没有虚荣心,在与罗切斯特的交往中,一直保持冷静。然而,一旦她爱了,就会勇敢地表达出来,不像伊丽莎白,只会等待达西的求婚。当她误解罗切斯特会和英格拉姆结婚,却仍让她留在桑菲尔德庄园时,她的愤怒爆发了,她不知道如何去隐藏内心真实的情感。在父权制社会,女人被期望要羞怯,在爱情面前要等待,但简•爱却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因为她的独立精神使她坚定自信,不受传统束缚。

三、伊丽莎白和简•爱的不同之处的原因

伊丽莎白是一个传统的灰姑娘形象,而简•爱则是非传统的,一个原型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置换,每一个原型的置换原则是基于作者的性格和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

(一)社会背景的不同

在简•奥斯汀生活的年代女性的地位很低,没有人看到她们接受正式教育的必要性,她们所受的教育只是促使其在婚姻市场上成为畅销品,这样的教育和期望使得女性没有能力进入社会谋生。

同奥斯汀经济能力相当的大多数单身女性只能选择那个相对来说受人尊敬的职业,即做家庭教师,然而家庭教师的生活也很悲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她们只能通过结婚或继承才能得到金钱,然而根据当时盛行的继承法,通常只有最大的儿子继承绝大部分财产。

一方面,女性不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用知识武装自己,另一方面,她们几乎继承不了多少财产,因此上层和中层社会的女性只能依靠男性。出于实际考虑和社会压力,如何为女儿物色到一个有钱可靠的丈夫就成了上流社会家庭永恒的话题。顺应潮流,父母通常会花很多钱去培养女儿们在唱歌和跳舞方面的技能,以增强她们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婚姻是惟一的出路,因此同王子结婚的灰姑娘受到了所有女孩的羡慕。

这样的社会背景显然对奥斯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害怕失去金钱的忧虑一直笼罩着她和她笔下的女主角,因此她在自己的婚姻和女主角的婚姻的选择上都把钱看得很重。[4]在伊丽莎白身上看得到奥斯汀的影子,可以说她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夏洛蒂的少年和青年跨越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苛刻的工厂纪律、微薄的薪水、周期性的失业和高昂的物价使工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次次的农作物歉收增加了农民的痛苦并把他们推入了工人的抗议队伍。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强烈要求政治经济改革,并暴发了著名的运动。这个运动的主题就是要求和贵族的平等。这种精神影响了夏洛蒂,她认为女人也有要求和男人平等的权利,就像工人要求和贵族平等一样。因此,我们发现简渴望同罗切斯特平等,不愿意处于从属的位置。

很早夏洛蒂的父亲就意识到女儿们同有钱人结婚的机会的渺茫,因此他把她们送到学校去学习谋生的本领。父亲的决定在客观上给夏洛蒂后来的求职和独立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19世纪40年代初期,做家庭教师对贫穷的女人来说是一个相对受人尊敬的职业。勃朗特姐妹计划出去赚钱谋生,这样在她们的父亲去世而她们还没有结婚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她们还曾打算自办学校。因此夏洛蒂的第一本小说《简•爱》就关注女家庭教师这个职业和她们的生活状况。

(二)性格的不同

作者的不同性格对两个女主角的创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奥斯汀对金钱有着本能的敏感,把钱在婚姻中的地位看得很高。在给侄女的信中,她悲叹说要找到一个理想的丈夫太难,即使他具备她所要的体面、精神和礼貌,但却不是有钱人家里最大的儿子。那个时候只有最大的儿子才能继承家里大部分的财产,其他的儿子只能依靠自己。奥斯汀把她对于金钱的观念渗入了她的小说中,因此人们会很自然地发现她的小说在开篇都提到了钱。

同奥斯汀不同,夏洛蒂更严肃、保守,她想到的更多的是责任。母亲去世得早,19岁时,为了挣钱供弟妹们上学,她去学校教书,后来又做了家庭教师。尽管她很厌恶这个职业,但为了补贴家用她不得不这样做,这也表现出了她忍受苦难的能力。

夏洛蒂是一个充满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人,正是这样的精神影响了她的婚姻观。她的爱人一定是一个让她感到强烈的爱意并心甘情愿为之去死的人。在爱情中,人们应该只考虑付出而不是索取,这是夏洛蒂的爱情原则,也是•爱的爱情原则。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简•爱同伊丽莎白是完全不同的。

夏洛蒂认为工作对一个人的精神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谋生或实现理想的手段,更是精神支柱。女人应该工作,这样她们才能过上健康独立的生活。显然,夏洛蒂把这个观念也灌输给了简•爱。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背景和性格的不同,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对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持不同的态度,因此两个灰姑娘对女性在婚姻中的经济地位和生活价值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伊丽莎白依靠男人生活,希望通过得到男人的爱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最终失去了精神上的独立,所以她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灰姑娘。而简•爱在经济上是独立的,她总是追求与罗切斯特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平等,同时她也憎恨加在女性身上的限制,希望通过工作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因此她是一个非传统的灰姑娘。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英]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源森,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

求婚表白的话篇3

的确,爱情表白需要创意。从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到如今红极微博的“长发及腰体”再到微情书,爱情表白创意不断推陈出新,原本在国人看来是一件微妙而羞涩的事,但在当今网络时代,却变得创意无限,形式丰富多样。

这年头,想表个白,不动点脑筋,不花点心思可不行,有爱就要勇敢说出来,还得说得巧妙,说得创新。本期策划特别回忆并记录了70、80和90三代人不同年代的表白故事,你学会了吗?

70后求爱表白: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90年代初期,70后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表达感情的方式是羞涩、腼腆的。遇到喜欢的人,一般不敢正面表白,会捧一叠精致的信纸,趴在被窝里述说缠绵的心事。当笔尖掠过纸上,那种内心的欢喜一如初见的喜悦,就像偷吃了蜜糖的小孩,久久陶醉,情不自已。

创意指数:

讲述人:王文勇,36岁,国企管理

婚龄:10年

真人出镜1:我心中永远的高中女生

百合是我的高中同学,从见到她第一眼我就喜欢上她了。仿佛是上天的安排似的,百合竟然与我同座。百合长相可爱,同学们都喜欢和她说话,我却不敢主动搭讪,因为我怕我会脸红。我努力克制喜欢她的冲动,拼命努力学习,因为那样我就能帮助她了,我痴痴地想。每当百合向我请教问题时,我都假装镇定,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然后百合就会冲我一笑,说“谢谢你,你真聪明!”她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可爱极了,像有一股魔力,让我眷恋,不能自拔。

在某一个不眠之夜,我兴奋地从床上爬起来,打开台灯,伏在桌子上,对着一本《情书大全》,给她写信。打算明天趁她不在时悄悄地塞进她的书包里,可是一觉醒来,却没有了勇气。于是只好将它锁在抽屉里,带着无限的惆怅走过了我的高中岁月。

后来,我和百合都考上了大学,但是却在相隔很远的两座城市。也许是学校的生活太单调,也许是年轻悸动的心渴望谈一场恋爱,我开始给百合写信,但却不敢在信中提及我喜欢她,只是讲述大学生活的新奇。当我收到百合的回信时,我兴奋得喊出了声,传达室的阿姨被我吓了一跳。我们互相畅谈学习中的苦与乐,烦恼时,我们相互安慰;遇到挫折时,我们相互鼓舞打气;开心时,我们一起分享;痛苦时,我们一起分担。我们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通一次信,那精美的信纸,娟秀的字迹,常常令我陶醉不已。

一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在信的末尾加了一句:“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吗?”从此,百合成为了我的恋人。每次读信我都能感到她那深情而灼热的目光,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整整256封信,记录着我们大学四年里最美好的爱情回忆。

80后求爱表白:

拇指间跳动的爱情

80后被称为“个性一代”。有主张、有想法,而且敢于表达。他们通常会花很多心思,短信求爱、下跪送花、摆心形蜡烛……求爱方式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手机的普及,让短信风靡一时,不知多少人的爱情是在拇指间孵化的。

创意指数:

讲述人:大海,30岁,技术工程师

婚龄:5年

真人出镜2:99条爱情短信

我和娜娜是典型的“理科男”与“文科女”的组合。尽管我们从来没吵过架,但娜娜却总是抱怨我不够浪漫。于是我精心策划了一场浪漫的求婚,我决定狠狠玩一把罗曼蒂克,让娜娜刮目相看。

娜娜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对文字特别敏感。她曾对我说过,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拿出手机翻看以前我给她发的短信,那些甜蜜的、肉麻的话语,准能让她做一个美梦。

于是,在情人节当天,我在网上发动了99名网友在同一时间给娜娜发送爱情表白短信,内容是我编的:“你好,娜娜,我是来自某某地的某某,祝你和大海情人节快乐。他想让我告诉你:遇上你是他一辈子的幸福,请你嫁给他吧!”从早到晚,娜娜的手机响个不停,表白短信络绎不绝。

第一百条短信是我发出的,上面写道:“晚上七点,老地方,不见不散!”晚上七点整,娜娜准时出现。此刻,我捧着99朵玫瑰,站在一个巨大的爱心蜡烛中间,好友们在四周挥舞着荧光棒,哼着“结婚进行曲”,看到这一幕,娜娜早已感动得泣不成声。当她走到我面前时,我单膝跪地,说出了那句一辈子的承诺:“我是第100个向你表白的人,代表我今后将会百分百爱你,我会爱你一辈子,娜娜,嫁给我吧!”

这个载满99条爱情短信的手机,如今作为珍贵“文物”,收藏在我们爱的小家里。

90后求爱表白:

敢爱要敢说

90后求爱方式更加直白、大胆,讲究创意。譬如说,单刀直入型――“娶我吧,房产证写你的名字!”;又譬如说,文采飞扬型――“我已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再譬如说,简单讨巧型――“你五毛,我五毛,那么咱俩就能一块了。”等等,可谓色彩斑驳、目不暇接。

创意指数:

讲述人:小乔,23岁,美容师

婚龄:3个月

真人出镜3:爱我你就@我

我和老公第一次见面是在表姐的婚礼上,当时我是伴娘,他是伴郎。在婚礼仪式中,需要伴娘挽着伴郎的手臂,跟随新人一起步入婚礼会场。可是我们彼此还不太熟悉,场面特别尴尬。我能感觉到我脸颊滚烫和心脏怦怦直跳。

更巧合的是在随后的微信抽奖环节,当所有人都开始摇晃手机时,我没有摇中奖品,却无意中把他摇出来了。缘,真的是妙不可言。就这样,我们建立起了联系。

我们加微博互粉,在微信上互动,和其他的小情侣一样,每天都会聊到深夜。我有发心情微博的习惯,他总是积极地与我互动。每当我心情好,发了一个笑脸的表情时,他会留言说“傻妞,乐啥呢?”;而当我心情低落,发了一个撇嘴的表情时,他会发一个安慰抱抱的表情过来,说“怎么啦?”他无时无刻地关注与关心总能立马驱散我心中的乌云。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的心里早已认定他就是我要嫁的人。

有一次,我在网上开玩笑地问他,“你爱我吗?”他回复说:“当然!”我想考验考验他,于是接着说:“爱我你就@我,你敢在微博上向全世界昭告你对我的爱吗?”等了几分钟,不见他回复,我还担心是不是吓着他了?

没想到,当我打开微博,一条提示冒了出来,点击“查看@我”,我看到了他的求婚宣言:“喜欢,就是淡淡的爱。爱,就是深深的喜欢。我希望以后可以不用送你回家,而是我们一起回我们的家。@傲娇的神经病”

我的微博名字是“傲娇的神经病”,后来朋友们都嘲笑他说,你向一个神经病求婚,你比她更神经。

链接:银幕经典创意表白

1.《非诚勿扰2》――长城脚下,单膝跪地求婚

真情告白:

“一辈子很短,我愿意和你将错就错。”

剧情:长城脚下,舒淇身着白衣,裙角飞扬,楚楚动人,落日余晖刚好勾勒出她美丽的轮廓。葛优一身休闲装扮,单膝跪地手举求婚钻戒,样子颇为“虔诚”。

借鉴精髓:一场在长城上的求婚,一次惊喜,并不隆重,真正打动你的是那份真诚。

2.《大话西游》――大漠古堡的浓烈爱情

真情告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剧情:紫霞仙子死在了至尊宝怀中;茫茫的大漠之上,孙悟空望着城楼上相拥的爱侣,黯然转身消失在风沙之中……

借鉴精髓:破旧的古城墙上,衣衫褴褛大声喊“我爱你!”大西北的风、大漠古堡的荒凉反而衬托出爱情的淳厚与浓烈。

3.《北京爱情故事》――女方主动式

真情告白:“那我向你求婚吧,谁说只有男人向女人求婚的,程峰,你愿意娶我吗?我就是要你知道,即便你什么都没有了,我还在这儿呢。”

剧情:程峰生意失败,他说等他赢回公司就向沈冰求婚,然而他输了,沈冰意外地上演了求婚的一段。

借鉴精髓: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不信你们就试试!

4.《咱们结婚吧》――果然靠谱式

真情告白:“这是我的所有,全部,归你了。从我认识你这天起,我恐婚的毛病逐渐治愈了。我现在得了一种不知道什么病,我睁眼闭眼都是你,我现在病入膏肓,濒临死亡。你就是我的解药。我请求你做我的妻子。”

剧情:一对相亲就闹得针锋对麦芒的男女,一对冤家在一次次意外相见之后渐渐爱上对方。

借鉴精髓:此招可谓必杀大技,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过一辈子的决心,女孩看到这个架势都会招架不住吧。

12星座最喜欢的表白方式

白羊座、狮子座、射手座

漫不经意的表白

热情如火的这三大星座最喜欢刺激性强的户外活动,这也是向他们表白的最好时机。你也不妨陪ta一起玩,在大家都玩到最HiGH的时候,便向ta表白,成功的机会相当大。所以,你如果想向这三个星座表白的话,可以带ta玩滑水、蹦极等,当然在看完鬼片后表白也未尝不可。

双子座、天秤座、水瓶座

即兴肉麻的表白

他们最喜欢一些肉麻的示爱方式,不喜欢形式的束缚,做什么事情都很随性,喜欢自由,即使没有什么准备,只要你有勇气再加上一点运气,或许表白就会成功哦。

金牛座、处女座、魔羯座

老套俗成的表白

这三个星座最讲究仪式,总觉得什么事情都要秩序井然。所以一句“你能不能做我的恋人”就一定不能少。同时,如果你还准备了鲜花、烛光晚餐、海滨漫步等最老套的求爱步骤,那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在他们面前,不要过于遮遮掩掩,他们可不喜欢和你绕圈子哦,直接点吧!

巨蟹座、天蝎座、双鱼座

冷静平淡的表白

你如果想带他们去一个平时从未去过的浪漫餐厅吃饭,制造一个惊喜并表白的话,结果往往会碰钉子。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在熟悉的环境中才会感觉自在,整个人也放松下来,此刻,才是你摘取芳心的最佳时机。当然如果能在表白的时候加上一封情书或是一首情歌,会更有帮助哦。其实他们并不是拒绝浪漫,只是他们更在乎在平平淡淡中显露出来的真情。

幸福说:

女人都是喜欢浪漫与惊喜的。每一个恋爱中的女人都会幻想,有一天她的白马王子踏着七色云彩来向她表白。爱情从来就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词,而且现在它还是一个创意动词。既然你爱她,那么就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吧。只有大胆表白,勇敢地追求,爱情才会顺利地来到自己的身边。

求婚表白的话篇4

2、情人节做甜点求婚。如果你的女朋友很喜欢吃,那么一份可口的甜点就可以求婚成功吗?其实也差不多了,除了亲自准备一份甜点,求婚钻戒也可以藏在其中哦。

3、情人节一起看大片时求婚。情人节之夜晚,与另一半相约影院看大片,看完了电影之后,走出电影院大门就向她求婚表达心意。

4、童话般的旋转木马上求婚。谈恋爱的那会儿,就知道女朋友很喜欢坐旋转木马,那么不妨将情人节的求婚仪式安排在旋转木马之上,相信这样的惊喜求婚方式一定会带给她不一样的感动。

5、情人节游乐园求婚。恋爱的那会,两个人一起去游乐园疯玩各种项目,每次想起的时候都会感觉特别的甜美,情人节再次的来到一个更大的游乐园,趁女朋友玩得正嗨的时候,向她求婚表白,这份惊喜会是一辈子难忘。

求婚表白的话篇5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婚恋观;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prideandprejudice)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它历久弥新、经久不衰,曾多次被翻拍成电影,都试图表现原著文字经典的精粹。其中2005版的电影是经典,影响最深远,它忠实于小说,保持了小说的原汁原味,并与小说相辅相成,是小说到电影的完美转型,它的成功是建立在小说雄厚的文学基础之上的。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简·奥斯汀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表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所关注的焦点则是婚姻,通过婚姻问题的描写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生活画面。她描写了年轻姑娘如何待人处世和安身立命,她们的婚姻既有感情因素,也有社会的、经济的原因。《傲慢与偏见》以富家子弟达西和美丽的伊丽莎白因为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围绕班内特一家几个女儿的婚姻大事展开,描述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吉英与宾利、夏洛特与柯林斯、莉迪亚与韦翰这四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影片展现了婚姻在当时以金钱为主要参考标准下,“唯有爱情才能让我走进婚姻的殿堂”体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爱情至上的婚恋观。

新搬来的有钱邻居——宾利(年收入5000英镑)成了班内特一家人谈论的话题,班内特五个闺中待嫁的女儿个个兴奋不已,班内特夫人的话:“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像宾利这样既有钱又风度翩翩的年轻单身汉自然是做她女婿的最佳人选。在接下来的舞会上,宾利与吉英互生好感、一见钟情,同行的富家子弟达西立即成为年轻女性青睐的对象。由于地位和财富的关系,他表现得很傲慢,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对他产生了偏见。影片情节跌宕起伏,最终伊丽莎白解除误会,改变了对达西的偏见,和他冰释前嫌,幸福地走下去。

一、爱情至上的婚姻:伊丽莎白和达西

影片开头,是班内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出场,她合上书走回家,伴着缓缓的钢琴声,班内特家的女儿们一一上场。伊丽莎白是班内特家最有学识和个性的女儿,她美丽大方,充满活力。在一次舞会上她看到了让所有年轻女性青睐的达西,但达西对宾利说的刻薄的话让自尊心很强的伊丽莎白受到伤害并开始对他产生了偏见,接下来年轻军官韦翰的谗言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偏见。达西是拥有半个郡的贵族,英俊潇洒,家产丰厚,造就了他生性傲慢的性格。尽管伊丽莎白出身不能和达西相比,但达西在她身上看到了一颗和自己平等的、聪明温存的心灵:在她伶牙俐齿的逗趣中感觉出了逼人的锋芒,他情不自禁地被伊丽莎白所吸引。但是接下来两人在这种日渐形成的傲慢与偏见下摩擦不断,随着剧情的纵深发展,先前的态度有了一定的改变:独立坚强的伊丽莎白开始深深地被达西所吸引,而达西隐藏在傲慢的表面下的优秀品质也为伊丽莎白所欣赏。

达西抛开门第观念大胆地向伊丽莎白求婚,这是电影的高潮部分,也是达西对伊丽莎白真挚情感的体现,达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伊丽莎白——他心仪的姑娘表白了。在当时门第观念是很重要的,达西的举动不能不说是他对伊丽莎白爱之切了,是爱给了他勇气和力量,是爱让他消除了摆在他面前的种种障碍。但是伊丽莎白拒绝了他的求婚,原因是对达西傲慢的形象产生了偏见。对于这样的结果,达西并没有失控,也没有失态,而是很绅士地回应并向伊丽莎白表达美好的祝福。正是他对伊丽莎白强烈的爱让他没有气馁、毫不退缩,积极地查找原因,当他知道是自己的傲慢让伊丽莎白讨厌时,就断然要摒弃傲慢,让伊丽莎白看到他内心的东西。他对莉迪亚和韦翰私奔事件的解决让伊丽莎白感到吃惊,为了帮助其家人渡过难关,达西不但找到了肇事者,更出钱让韦翰在部队里谋职,使事情得以平息,班内特的家丑避免外扬。他做了好事,却不想让班内特家的人知道,不想让他们有负担。正是这种褪去傲慢的改变和他的大度让他赢得了伊丽莎白的芳心。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在爱的基础上,又有相对的物质保障,所以他们的婚姻是成功而又幸福的。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完美的。也许是简·奥斯汀对自己婚姻的美好希冀,弥补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面包和爱情同存的缺憾。男女主人公性格上的互补,男主人公经济实力的雄厚都使这桩婚姻更加美满。

二、几经磨难的婚姻:吉英和宾利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把吉英塑造成了几乎完美的女性:善良漂亮,温柔如水,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而宾利在影片中很受欢迎,他仪表堂堂,待人和颜悦色,谦逊有礼。他们俩几乎是一见钟情。在对待婚姻这件事上,吉英矜持而慎重。伊丽莎白曾讲:她感情丰沛,却性格上稳重。夏洛特也大发感慨:要是一个女人在她心爱的人面前,也用这种技巧遮遮掩掩,不让他知道她对他有意思,那她就可能没机会博得他的欢心。结果却如她所料,宾利确实喜欢吉英却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俩之间最根本的障碍是,两家门第和财产的悬殊。虽然中间因产生误会两人终止了来往,但并未忘情。直到达西改变了对伊丽莎白和班内特家人的态度后,宾利才得以重回尼日斐,才使误会消除。两个人的犹豫不决差点使他们与这段美好姻缘失之交臂。幸好,“好事多磨”的两人最后终成眷属。

奥斯汀塑造吉英与宾利的婚姻主要是为了突出伊丽莎白和达西以感情为基础的爱情,起映衬的作用。吉英和伊丽莎白比较起来,她循规蹈矩、重视礼仪礼数,不那么独立和有主见;宾利成长的环境让他形成了做事举棋不定、懦弱的性格。所以说他们俩的爱情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就是水到渠成的。性格上的优点使他们稳稳地结合在了一起,缔造了一段传统的美好姻缘。他们的婚姻虽然比不上达西和伊丽莎白的惊天动地,却像缓缓的小河静静地流淌,它不同于班内特夫妇的婚姻,也不同于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因为他们的婚姻有感情为基础,是理智的。

三、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夏洛特与柯林斯

夏洛特与柯林斯的迅速结合让人倍感意外,又觉得理应如此。柯林斯是奥斯汀写的很出色的喜剧人物。他是伊丽莎白的表兄。班内特先生死后,他将依法继承班内特家的产业。为了适当“补偿”各位表妹的损失,他来到班内特家里,要在班内特家小姐中择一佳偶。这个愚蠢的势利之徒在独断专横、脾气古怪的公爵夫人面前奴颜婢膝,尽显媚态,同时又以贵人宠幸自恃,装腔作势,大言不惭。就是这样一个人,来到浪博恩择妻,一天换了三个对象。一个不行就换另一个,毫无痛苦和惭愧。对他来说,婚姻只不过是订立的一种简单契约,无须感情的介入。夏洛特不仅不拒绝他的亲近,而且在几天之内就做到了使柯林斯向她求婚,并欣然应允。伊丽莎白对此又诧异,又惋惜。认为她这个选择不会带来多大的幸福。精明的夏洛特不是看不透柯林斯。她清楚地知道“他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欢,同他相处实在是件令人讨厌的事,他对她的爱更是空中楼阁”。但是对于夏洛特来说,柯林斯本人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实际生活状况,包括他的财力、社会地位、社交关系等。她认为婚姻关系中任何精神方面的追求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物质上的舒舒服服才是真正的实惠。因此,她的婚姻不是对于新的生活天地的共同追求,不是一种浪漫的爱情相遇,而是一场交易。影片通过柯林斯和夏洛特的婚姻,把夏洛特和伊丽莎白的婚姻观相对比,生动显示出:夏洛特的选择,是一个悲剧。《傲慢与偏见》中爱情至上的呐喊其实也是奥斯汀本人内心的呼喊。正是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深深理解,奥斯汀对夏洛特的选择虽然痛恨,却也怀有同情之心,但更多的是警示:如果仅仅是为了成家而结婚,那么在一场婚姻的交易后,一定跟着一种持久的不幸。

四、自食苦果的婚姻:莉迪亚与韦翰

这是一场让人感到荒诞可笑的婚姻。小女儿莉迪亚轻佻刻薄,年少无知,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骗子韦翰的花言巧语下,竟和他私奔了。这在19世纪的社会是最令人不齿的,此消息一出,将对班内特家的其他女儿名声蒙上难以抹去的污点,可能其他四个女儿都会因此难以嫁人。可是莉迪亚任性、轻浮、头脑简单,“一脑子只想到谈情说爱,卖弄风情”。韦翰是达西家老账房的儿子,从学生时代就浪荡成性,他利用医嘱几次三番榨取达西的钱财,把钱败光后,还欲拐骗达西妹妹乔治安娜私奔。一再背弃达西之后,他两手空空,只得入伍。他在麦里屯追逐阔小姐没有成功,反而挥霍,欠债累累,最后只得一溜了之。他顺便拐走了班内特家小女儿莉迪亚,供他在途中取乐。莉迪亚只当韦翰一心娶她,就兴高采烈地私奔了,岂知韦翰只是为作乐,毫无结婚的意思,直到逼迫达西出了一大笔钱平息此事,才最后娶了莉迪亚。在他们的婚姻关系中,莉迪亚爱的是英俊的外表,追逐的是一时欢愉,韦翰同是如此,不过还要加上金钱的贪欲。在他们这桩充满欺骗和虚荣的婚姻中,不难想象走不了多远便会轰然坍塌。奥斯汀写这种婚姻是为了衬托,与达西和伊丽莎白的成功婚姻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以此来强调婚姻幸福的真正基础,不在双方的外表,也不在他们的身外之物。

五、结语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简·奥斯汀主要描述了伊丽莎白和达西爱情至上的婚姻,达西为了心爱的姑娘,敢于抛下门第观念,改掉自己傲慢的一面,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执著;除此之外,作者还描述了其他三种不同的婚姻类型:吉英与宾利志同道合式的婚姻、夏洛特和柯林斯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以及莉迪亚与韦翰轻率的婚姻。最重要的就是有比较才有鉴别,影片以幽默和轻松的氛围,将几种相互联系的婚姻生动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根据自身的审美标准进行思考、判断和评价。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也全赖于此。

今天的读者,不难察觉到奥斯汀的这部作品对现代人在婚恋方面仍然具有借鉴作用。伊丽莎白那种乐观明达、独立自尊、充满活力的个性,就体现着奥斯汀在新时代里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不仅仅是针对着有情的青年男女。剧中所描绘的美好爱情关系,贯穿着“平等、和谐、进取”的原则,这一原则对当时的英国中产阶级有着广泛的伦理、审美意义。所以,从深一层意思来说,奥斯汀是以自己的创作,在资本主义勃兴的时代里促进着生活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更新。这也正是《傲慢与偏见》取得成功并获得持久艺术生命的原因。

[参考文献]

[1]austenJane.prideandprejudice[m].waltonStreet:oxfordUniversitypress,1970.

[2]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求婚表白的话篇6

其实,把婚姻覆上保鲜膜放进冰箱里并不能保鲜,签订婚姻合同也不能为婚姻保鲜。为婚姻保鲜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心去对待婚姻。两个人相爱是非常容易的事,关键是能否持久。

有一对年轻夫妻,有了孩子之后,开始分床而居的生活。白天工作疲惫而紧张,晚上照顾孩子单调而忙乱,两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

女人意识到他们之间潜伏的危机。一天,她对男人说:“我有个郑重的要求。”

“什么要求?”男人漫不经心地问。

“请你每天抱我一分钟。”

男人看了女人一眼,笑了:“有必要吗?”

“我提出这个要求,就证明十分有必要;你发出这个疑问,证明更有必要。”

“情在心里,何必表达?”

“当初你要是不表达,我们就不可能结婚。”

“当初是当初,现在不是更深沉吗?”

“不表达未必就是深沉,表达未必就是矫饰。”

两人吵起来。最后,为了能早点平息战争,上床安歇,男人妥协了。他走到床边,抱了女人一分钟,笑道:“你这个虚荣的家伙。”

“每个女人都会对爱情虚荣。”她说。

此后每一天,他都会抽出时间抱她一会儿;有时是一分钟,有时是十分钟,有时甚至是一小时。好多次抱过她后,他都会开玩笑地说:“我又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爱的任务是幸福的任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女人说。

渐渐地,两人的关系充满一种新鲜的和谐。每天拥抱的时候,两人常常什么也不说,但是,这种沉默与未拥抱时的沉默,在情境与意味上有着天壤之别。

终于有一天,女人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长期进修。临上火车前,她对他说:“你终于暂时摆脱这个任务了。”

“我怕我会想念这个任务呢。”男人笑道。

果然,她到学院的第二天就接到他的电话:“爱的任务是幸福的任务,我明白了。”男人的声音在电话里异常温存。他接着说:“每天,我都要打个一分钟的电话给你,就像我每天一分钟的拥抱。”

求婚表白的话篇7

从题材选择上看,本剧的选题极具话题性:讲述两对80后夫妻实行“婚后aa制”后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双方家长之间的分歧,他们在冲突中逐渐成长,化解问题,最后获得幸福生活。

aa制本是舶来品,多年前就在白领和学生间流行,但多局限在吃饭、旅游等集体消费活动。后来,在新潮的年轻人那里,aa制扩展到其他生活领域,包括结婚、养老等全部生活内容都采取aa制。aa制婚姻在中国一直饱受争议,因为它牵扯到一个根本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冲突。而这个问题一直无法说清也无法解决,因为婚姻牵涉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经济基础和感情基础,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是难过的,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交易,相当于。那么,aa制婚姻的问题就来了,经济上可以aa,账很容易就能算明白,精神上如何aa呢?情感的付出如何计量?这个问题是观众和网友争论的焦点之一。其他关于aa制的争议还有很多,多数围绕着aa制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下面几段网友的话可窥豹一斑:

笨笨猫:这年头最靠不住的就是感情。与其在分手时为了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而撕破脸皮,不如从一开始就夫妻明算账,清清白白。

不离不弃:我赞同aa制,彼此之间留下一点空间是好的。

与狼共舞:夫妻本来就不应该分彼此,aa制只会让两个人变得生疏,夫妻本来就是一体的。

快乐君君:婚姻生活中的花费很琐碎,怎么可能算得清?只有两个人共同努力、共同承担,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从网友的热烈争论来看,《aa制生活》在话题性的制造上是成功的,这也导致了本剧的热播。

话题性的引入并非自《aa制生活》始,早在《蜗居》《裸婚》等剧策划时,话题性就成了创作者有意追求的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许多电视剧的成功法宝。

求婚表白的话篇8

皇室的婚戒总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些拥有着尊贵皇家气质的奢华婚戒!

威廉和凯特当天在结婚仪式上交换的,是根据传统打造的黄金戒指。英国王室发言人表示,用于制作该婚戒的是传统而产量稀少的威尔士黄金,原来由英女王所赠。王室发言人表示,婚戒黄金来自威尔士北部的克洛戈圣戴维金矿,它自上世纪20年代起,已成为英国王室制作婚戒的黄金产出地。威廉和凯特去年11月订婚后,英女王将黄金赠送两人,两人邀请韦尔斯珠宝商wartski制成婚戒。据了解,威廉父亲查尔斯王储和卡米拉于2005年结婚时,婚戒也是出自wartski。

摩纳哥Rainier三世王子最初向GraceKelly求婚时,用的是卡地亚的红宝石钻戒。当他看到其他好莱坞女星手上戴了更大的戒指时,马上订了一颗12克拉的绿宝石钻戒。

菲利普王子给伊丽莎白二世的订婚戒指的历史很特别:来自飞利浦王子的母亲――希腊安德鲁王妃的皇冠。

查尔斯王子求婚时,戴安娜王妃有幸亲自从Garrard提供的戒指中挑选了一枚。对于戴安娜王妃为何选了18克拉的椭圆形蓝宝石戒指(周围还有14颗钻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颜色和她眼睛的颜色相配,或是女王的意见,或是戴安娜后来所说的“这个戒指最大”。威廉王子在求婚时使用的是他已故母亲戴安娜王妃用过的订婚戒指。戒指上18克拉的卵形蓝宝石,周围围绕着一圈14颗稍小的白色钻石。威廉告诉媒体说,“这对我来说非常特殊。这是我用来纪念母亲的方式。”并表示,“现在,我们都非常非常幸福。”

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为沃利斯-辛普森放弃了自己的王位。他们的婚戒也与这段爱情传奇相应:19.77克拉的绿宝石订婚戒指承载着一段承诺。上面写着:“weareoursnow(现在我们属于彼此)27X36。”后面的数字是爱德华求婚日期1936年10月27日的缩写。

安德鲁王子用Garrard红宝石戒指向SarahFerguson求婚之后,掀起了英格兰红宝石订婚戒指的热潮。据说,之所以选择这个特别的颜色,是为了和她一头火红色的秀发相配。

希腊王储pavlos在瑞士向marie-Chantalmiller求婚时,在戒指上用了家传的蓝宝石和心形切割钻石,体现出他的个人风格。

求婚表白的话篇9

关键词:婚姻模式;现代爱情;傲慢与偏见;婚姻观;价值启示

        伊丽莎白是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活泼开朗、机智果断、自尊自信而又尊重他人,有着独立人格的女性。小说出自于18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之手。这部小说再现了当时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问题。书中男女主人公因傲慢与偏见而分离,最后又不计前嫌而结合,他们的爱情耐人寻味。小说所引发的对爱情、对婚姻等问题的思考启迪着人们,特别是现代女性。

        婚姻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作者的观念通过对主人公婚姻的描述清楚地展现:不能为了金钱、地位、财产而结合;但结婚不考虑这些因素也是不行的。

        一、伊丽莎白婚姻观

        伊丽莎白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伟大壮举,她没有与家庭决裂,也同姐妹们一样参加家宴、舞会、走亲访友。她的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想经济独立自谋职业,她也摆脱不了婚姻。但我们却要说,这样的她是聪明的。她不是战士,她无法摧毁不合理的一切。她只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世人她的思想、行为和选择。她维护了自己的主张,把坏影响降到最低。伊丽莎白追求有爱的婚姻,要求婚姻双方互相尊重和理解,因此她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最后和达西化解了所有偏见与误会,成为幸福的一对。

        如果伊丽莎白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同当时人一样的话,她是无法描画出她的美好前景的。对于自身婚姻的坚持与追求,让她得到最终幸福美满的婚姻。她让我们明白:婚姻不光需要金钱、地位、财产,更需要爱情。

        二、伊丽莎白婚姻观的现代思考

        现代人不相信爱情。现代人的思想观念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其中对婚姻看法的转变突然的令人不可置信。在现代男女的观念里,爱情几乎被排在了最后,首先考虑的是身份、地位、家境、学历、收入、性格、相貌……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作者在《傲慢与偏见》中主要描写了四段婚姻,有现实婚姻(卢卡斯与柯林斯),有冲动婚姻(莉迪亚与威克姆),有完满婚姻(简与宾利),有理想的婚姻(伊丽莎白与达西)。在现实的生活中不冲动,直面一切反对力量,捍卫爱情,坚持爱情是成就理想婚姻的基础,为了物质而结合的婚姻是无法天长地久的。

        于丹曾说:“好婚姻没有固定模式。但进入一段好的婚姻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我。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而不是最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二百多年过去了,伊丽莎白对自我幸福婚姻的见解与坚持并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除误会彼此欣赏,心灵相惜才最纯美。伊丽莎白教现代人认清自我、坚持自我,面对婚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

        三、伊丽莎白婚姻观的价值启示

        19 世纪的英国,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不懂得该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例如,丽迪雅,伊丽莎白的妹妹,漂亮、热情,却轻浮又虚荣,头脑简单,社交是她最热衷的,以与驻扎在麦里屯的军官往来为荣,并与之私奔。丽迪雅对威克汉姆是怀着爱情的,但这一见钟情的爱情,不足两个礼拜,没有深思熟虑。她不了解威克汉姆的为人,就草率地决定了自己的婚姻,以为自己深爱着对方而对方也一样。这样的婚姻当然是不“理智”的,是不能长久的。丽迪雅与威克汉姆的结合纯属“生理需要”层次的冲动,并不是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不理智的冲动行为带给自己的是不幸。“这个社会,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沃尔波尔)如上所说,丽迪雅是感情的代表,伊丽莎白是理智的代表。她用理智告诉自己也告诉我们:爱情不是冲动,而是需要理智。

       没有什么是比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更重要的事情,人必须对自己负责。伊丽莎白不是盲目的按照自己的脾气想法随意的行动,而是用理智作为前提,然后坚持主见、以自己的聪慧、机敏来使事情达到最圆满的结果。作为现代女性,有更多的机会与权力来掌握自己的人生,从这一方面来说是幸运的。但太多人容易在现实面前低头,家庭、工作、地位、金钱等,伊丽莎白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似乎离人们越来越遥远。

        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在这个方面伟大的英雄和渺小的平民都是平等的,单从一个人自身的角度来衡量,是不论长相、不论门第的。伊丽莎白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最终使她获得了幸福。她的家庭地位远远比不上达西,但这并不能使她感到自卑,也不妄自菲薄,而这更不能使她在达西面前胆怯,她可以毫不掩饰的用俏皮话讥讽达西表示对达西的不满。伊丽莎白对于自身是自信与尊重的。她虽然有时不齿于母亲、妹妹的某些做法,但是她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出身却从没有抱怨过。达西的姨妈咖苔琳夫人来到班府,要求她不能答应达西的求婚时,她大胆地向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没有被贵夫人的气势和社会地位吓倒:“只是我已打定主意,我觉得怎么样能给我带来幸福,我就怎么办,我才不理会您呢,任何与我毫无关系的人我都一概不予理会。”这就是伊丽莎白,坚持主见、聪慧、机敏、漂亮的女孩儿,在她面前,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伊丽莎白不仅善于观察,精于判断,她还是一个思想独立的女性。她并不美貌出众,却征服了傲慢的贵族青年达西。“我一直在默默深思,玩味着一个漂亮女人脸上的一双美丽眼睛所给予的巨大快乐。”这是达西对她的评价。令达西折服的正是伊丽莎白那独特的人格魅力。

        那个时代的妇女以伊丽莎白为榜样,现代女性也可以。曾经火透大江南北的《蜗居》,让不少男男女女不相信爱情,让许多女性以金钱为重。面对婚姻与爱情,人们应如何去做?伊丽莎白给了最好的回答:“只是我已打定主意,我觉得怎么样能给我带来幸福,我就怎么办,我才不理会您呢,任何与我毫无关系的人我都一概不予理会。”

参考文献:

[1]朱虹.英美文学散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

求婚表白的话篇10

关键字:婚姻观婚姻实质现实意义

一、引言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着名女小说家简?奥斯丁(Janeausten)的经典之作,作品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婚姻大事的不同选择,生动地反映和讽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表现出英国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其中主要以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和表里不一的军官威克姆这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同时,还写了富裕谦逊的单身贵族宾利与美丽贤淑的大小姐简之间的曲折爱情,虚伪的威克姆与痴情的三小姐莉迪亚的最终结合,以及趋炎附势的牧师柯斯林与虚荣的夏特洛之间没有爱情的物质婚姻等等,有甜蜜美满的结局,也有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

二、《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及婚姻实质

自古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既要遵循婚姻的自然属性,又不得不受婚姻社会属性的影响。所以在婚姻问题上,人们不得不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我们一直以来怀抱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理想,这也是无数经典着作所反映的主题。和其他婚恋话题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傲慢与偏见》没有夸大爱情超越现实的力量,没有塑造为了爱情而冲破现实阻隔的婚姻。它是一部带有理性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着力刻画的几种不同的婚姻和爱情关系不仅涉及到感情,而且还和经济紧密相关。例如夏洛特和柯林斯的结合,就是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这一类型。而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结合就是作者理想中的婚姻,既有爱情作为基础,又有金钱作为物质保证。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爱情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结婚是错误的,但没有上述因素又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的婚姻应该:请记住我站域名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婚姻的基石。

男士们如何挑选妻子,年轻的女子以及她们的母亲如何为其挑选未来的丈夫,构成了这部小说许多精彩的场景。并且通过不同的婚姻关系的描写打上了现实主义的烙印。物质因素是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社会的婚姻生活的重要因素。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女性不拥有财产继承权,妇女要生存,要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婚姻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导致了当时的婚姻不仅仅是作为爱情的归宿,还会是“谋生”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作者通过几桩婚姻的描写便揭露了当时社会中金钱利益在婚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的感情会受到它的控制。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爱情有时对她们是奢侈品。不是她们不向往以爱情为前提的婚姻,而是没有那样的土壤。

也不是每一位女子能有伊丽莎白的机缘,这也是当时历史背景下女性婚姻的悲哀。对于夏洛特和柯林斯充满了现实色彩的婚姻,作者虽然是不赞成的,但是透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也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的感情不得不服从于金钱的无奈。作者并不否认,要保证一家人幸福安康,最根本的还是需要财富做基础的。而对于金钱主导婚姻这一观念,奥斯丁是持批判态度的,指出“没有爱情千万不能结婚”。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金钱做基础,再真挚的感情也会在漫长的时间中受到考验,甚至会走向破裂。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无疑是奥斯丁推崇的婚姻模式。但是即便如此,在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中也不免掺杂着一点金钱的因素。

三、《傲慢与偏见》的现实意义

通过《傲慢与偏见》中不同婚姻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理想婚姻的向往,同时也表明了她对金钱和爱情在婚姻中孰轻孰重的看法—爱情更为重要。虽然她的婚姻观不可避免得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但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无论在任何时代,人们追求美好婚姻生活的理想都不会改变。虽然现在女性的地位得以提高,不会仅通过婚姻这一唯一途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女性的未来幸福。所以《傲慢与偏见》中诠释的婚姻观念也没有完全脱离我们的实际,还给现代人们带来某很多启迪。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谈婚论嫁时,何尝又不是进行着爱情与金钱的权衡呢?在面对婚姻的时候,人们总是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取舍。到底什么样的婚姻关系才能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到底我们为了什么而选择和对方在一起?是为了爱情的理想还是为了物质的保障?我们是像莉迪亚和威克姆那样沉迷于激情,追求一时的快乐呢;还是安于现状,过着夏洛特般枯燥生活呢;还是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为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奋斗,成为“伊丽莎白”和“达西”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也许都会有自己的理由。这也许是奥斯丁通过《傲慢与偏见》为我们留下的永恒的话题吧。

四、结语

如果说婚姻恋爱是经久不衰的话题,那么《傲慢与偏见》是围绕着这个话题的经典之作。它道出了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在婚姻选择上的无奈与悲哀。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情况下的人们都会向现实妥协,所以才会凸显伊丽莎白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命运是如此完满。事实上这也是人们对于理想婚姻的一个寄托。虽然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但是只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我们至少会避免很多婚姻的悲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