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十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十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0:57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1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模式

一、我国“互联网+”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押的概述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的理念,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同时我国目前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发展目标,而创新研究需要大量资金,科技型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房屋、土地使用权等资产抵押融资有限的情况下,研究小微科技型企业用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就应运而生。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需求等方面在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1]。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大部分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资产总量少、技术比重大、融资风险高”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其必然受到金融机构的歧视,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较好地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以其合法拥有且仍有效的专利权、注册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标的物,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并按期偿还本息的融资方式[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标的物本质上是无形财产权,是一种没有形体的财富,但同时又与房屋、设备等有形财产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样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属性刚好与小微企业阶段性特征完美融合,再结合“互联网+”的理念,这些天然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必然选择。

二、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存在的制度困境

(一)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引发知识产权估值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引发知识产权估值的过程中,小微企业和银行是典型的博弈关系,小微企业为了利用知识产权尽可能多地获得贷款,往往会最大限度地增加知识产权估值,而银行为了避免信贷风险,则会尽可能地压榨水分降低估值。这种状态下,如何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决定知识产权价值的诸多关键因素,从而最终客观、公正、合理确定知识产权价值,有效避免道德L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更为棘手的是,知识产权为无形资产,是“无形”的质押物,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有形资产质押物,故以质押初期价值的一定比例来估值的经典银行信贷风险决策模型已不再适用,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占有率、行业发展前景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综和,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成熟的知识产权估值评价体系,目前银行主要依靠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故而为了避免估值风险,银行着重发放短期贷款,对中长期权利质押贷款望而却步。

(二)交易流通渠道不畅导致知识产权质押的流通困难

由于交易流通渠道不畅质押的知识产权面临难以流通处置的风险融资的小微企业与银行签署质押合同的目的在于,当企业无法正常履行偿贷义务的时候,银行作为债权人有权依照合同约定处置质押标的物,实现自己的债权。因此,当贷款出现风险时,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能否顺利、高效地处置变现,快速有效地控制、转移、分散或化解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顺利开展、健康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关键所在。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共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了41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全面服务企业的知识产权交易。但各市场仍处于分头管理、分别保护的情形,尚未形成全国性统一市场,无法全面整合资源,及时、有效、统一公布有关信息。这就使得银行在取得知识产权所有权后,拍卖、转让、诉讼及执行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高成本与低效率使银行面临贷款可能无法收回或者收回成本大于收益的风险,从而极大影响了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3]。

(三)价值决定多元化引发经营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贬值

现实中任何一项资产的价值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处于一个相对变动的状态。知识产权在权力存续期间,价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挑战,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可能引发其价值的剧烈波动。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知识产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有当权利人将其用于生产或经营当中时才创造价值。因此,权利人能否信守提交融资申请时的承诺,实现知识产权的效用最大化,确保知识产权保值增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出质人的道德风险。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标的物是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是无形资产,银行很难监控。如果发生出质人道德危机,其将已经质押的专利权改头换面转让给第三方,就会大大降低质押专利权的价值,甚至会引起质押专利权的所有权纠纷,从而引发偿贷危机[4]。三是专利权的价值受市场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专利权的实质是对特定发明创造使用权的保护,保障未经许可不受他人的侵害。可是,如果市场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创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别人研制了更为优良的产品,掌握了更为先进的技术,这就使得质押专利权丧失预期经济价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进而出现偿贷危机。四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决定商标权价值。企业商标通常情况下是依附于企业实体而存在的,如果企业消亡,其商标价值会极大贬值,直至毫无价值。

三、“互联网+”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之困境的克服对策

伴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金融的越发重视,以及我国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创新,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除个别省份外,均出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其发展,并且结合互联网进一步完善信息增加效率。综合分析来看,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利用互联网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u估体系

根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颁布实施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常适用分析收益法、市场法等评估方法,较好地规范了评估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在互联网中大致形成了统一的评估标准。但是,由于知识产权的复杂性、专业性和时效性,在评估实践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容易出现系统性偏差,损害评估公信力,导致信任危机。因此,应建立健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之间的业务技术交流合作机制,实现主要业务信息共享,加大科研投入,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尽快研究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并利用互联网推广落实,从而切实提高知识产权的评估质量。

(二)利用互联网实施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依托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信息交流平台,将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知识产权的注册信息、权属单位、法律状态、质押合同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于互联网中,创建完备的信息数据库,供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中介机构、相关政府部门等单位查阅,以有效避免出现质押的知识产权因他人提出异议而撤销、质押的知识产权因类似(重复)侵权而发生争议、质押的知识产权因有效期过短影响质押价值等一系列法律风险。同时,鉴于质押的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其价值决定影响因素众多,日常经营管理行为极易造成知识产权价值的波动,须加大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企业的监管。为此,可参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及时在互联网平台披露对企业生产经营、质押的知识产权价值等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以更好地保护质权人的利益。

(三)利用互联网努力构建区域联动、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全国性市场

当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条件,坚持重点布局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了41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全面服务企业的知识产权交易,2014年专利权交易额为8577亿元。与此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已成立了33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一省一市场”的组建格局基本完成[5]。就全国范围来看,股权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功能相似、职能相近,又都是由各地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但只有4家专利权展示交易中心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而建,这存在着非常大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因此,完全有必要利用互联网将两个市场有机融合,可以充分利用股权交易市场资本运作的优势,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股权化的有效路径,拓展流通交易渠道,着力化解质押融资的处置风险。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全可以借助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较为完善的网络优势,积极构建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切实解决知识产权交易处置难的问题[6]。

(四)利用互联网全力打造“企业+政府+机构+银行”的运营模式

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积极推动,资产弱小、力量薄弱、刚刚起步的小微企业很难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及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困境,无论哪种模式,政府都发挥了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鉴于对上述国内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综合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应当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引导,在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政府基金+中介机构+贷款银行”的“直接质押+间接质押”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模式。政府基金可以通过给获得质押贷款的小微企业提供贴息服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小微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另外,通过积极开展融资再担保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担保公司风险,缓解压力,从而调动担保公司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积极性。而其他参与主体则均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一切行为均按照市场规则办事,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效率”[7]。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

[2]杨建平.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8.

[3]何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J).金融纵横,2011.

[4]谢秀红,李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实践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产业,2010.

[5]李龙.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评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医药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06-03

0前言

创新药物研发是一项风险高、耗时长的工程,具备了技术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创新过程的不可分割性、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等三项本质特征。而且,医药产业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又同银行强调收益与安全并重的经营原则相背,在创新药物研发阶段,通常金融机构仅给予短期融资,且融资金额较低,不能满足医药研发的要求,只能作为企业的辅助融资方案。医药企业亟须拓宽融资渠道,发展新型融资模式,弥补创新药物研发资金缺口。

两难的融资困境使得医药企业不得不寻求新型融资模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知识产权融资应运而生。知识产权融资是现代金融和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现代金融工具将资金集聚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领域。

2010年,苏州玉森新药利用知识产权成功从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独墅湖支行(下称“交通银行”)获得500万元贷款,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向担保机构提出专函推荐,沟通协调借贷双方,对推动此项业务的达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将这一模式成为“直接推荐模式”。

本文采用个案剖析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直接推荐模式的特点和激励政策的实施绩效,以期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提供借鉴。

1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森新药”)公司成立于上海张江高科,致力于天然药物、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特别专注于心脑血管、抗感染领域创新药物的筛选和开发。2005年9月21日,玉森新药以名称为“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510029816.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并在2008年01月30日获得授权。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介绍了其成分、配比以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2010年6月5日,玉森新药将此项专利向交通银行质押,成功获得贷款。

1.1融资流程简介

玉森新药以专利权及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房产(价值约为100万)作为反担保物质押给苏州融创担保有限公司,获得交通银行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该项融资属于典型的“银行+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模式,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1)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荐。

玉森新药已完成了1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但尚未产生销售收入,药物产业化遭遇瓶颈。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了解相关情况以后,向苏州融创担保有限公司提出专函推荐。

(2)担保机构和银行初审。

担保机构和银行分别对玉森公司的进行初步审查,了解玉森新药的规模、主营业务、研发及销售人员、专利法律状态以及剩余年限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验证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3)专利价值评估。

为保证专利价值评估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玉森新药聘请交通银行和担保公司都认可的评估机构对拟质押专利进行价值评估,该专利价值约为3300万元。

(4)担保机构审核并签订担保合同。

确定专利价值以后,担保机构对玉森进行实质审评,并结合书面材料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企业人员、技术、知识产权以及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情况,并确定反担保的资产。

(5)银行审核。

交通银行按照操作规程对玉森新药的资信及经营状况,借款用途、偿债能力及还款来源,拟质押知识产权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实现质权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6)向知识产权局报告、实施贷后管理。

质押贷款双方当事人将借款合同、质押合同、质押合同登记等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报苏州市知识产权局备案。贷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发放贷款,妥善保管出质人转移的相关资料,并按规定进行贷款管理。

1.2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分析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玉森制药顺利开展专利质押贷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服务中心在融资过程中全程参与,协调各方,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和中介资源服务,积极推动了贷款业务的达成,充分发挥了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其与银行、担保机构、贷款企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作为玉森新药、交通银行、担保机构之间的枢纽,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沟通接洽、信息服务的优势,为企业和银行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推动专利质押融资这一新兴融资模式开展。一方面,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资金需求、信用等级良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能加强金融机构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快速达成贷款业务,及时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融资瓶颈。

2融资绩效评价

2.1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基于专利质押融资特点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双重考虑,笔者选取了融资客体、融资内容2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对玉森新药获得交通银行专利质押贷款案例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

2.2融资内容评价

(1)融资额度。

专利质押融资额度是指依法可以转让的专利权作为质权标的物时,银行就每笔贷款向借款人提供的最高授信额度。为规避无形资产融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引导专利质押融资良好持续发展,各地方政府通常将专利授信比限定在较低水平,贷款金额一般占评估价值的30%至50%。

玉森专利的评估价值为3300万元,其贷款数额为500万元贷款,占评估价值15%,远低于政府和银行的规定。

(2)融资期限。

生物医药企业融资周期直接反映了该新型融资模式对生物医药研发的支持力度。

作者以国知局公布的专利质押登记解除信息中的制药企业为统计对象,计算质押周期。统计结果显示,在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质押贷款时限平均为13.6个月,玉森新药申请的该笔贷款周期为12个月,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3)融资模式。

专利权质押贷款主要包括直接质押贷款和间接质押贷款两种模式。直接质押贷款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专利权出质,直接与金融机构签订专利权质押贷款合同来获取贷款;间接质押贷款是企业通过第三方信用担保,而借款人向担保方出质专利权作为反担保方式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融资模式。

从图4可以发现,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目前较多采用直接质押贷款模式。但是,间接质押贷款模式将专利质押贷款的风险由金融机构转嫁给到担保机构,在决定是否放款时,担保机构的资信水平成为金融机构的主要考核因素。玉森新药专利质押融资采取的是间接质押贷款模式,有效分散了知识产权评估和资产的不稳定风险。

2.3融资客体评价

(1)专利类型。

生物医药专利种类和数量反映了金融机构对不同类型专利的相对风险的态度。图5为2008-2011年具体数据。

如图5所示,由于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物质专利为药物的基本专利,处于药物专利网的核心位置,其经济价值更为稳定,运用物质专利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是目前主流融资模式,方法专利以及用途专利的担保价值尚未完全得以体现。

玉森新药质押给交通银行的专利只局限于发明专利,而且数量只有一项,没有将实用新型专利用于质押,笔者推测这也是其融资期限短,额度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专利剩余时限。

生物医药产业高度依赖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市场独占期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和收益的重要保障。笔者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发现,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平均剩余时间分别为14年和6年。该案例质押专利剩余时限为15年,高于平均水平。

综上,笔者通过指标体系的统计评价分析可以发现:玉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融资期限低于平均水平,对创新药物产业化起到切实但有限的支持作用;采取间接融资模式,有效的分散了无形资产作为融资担保物的风险;专利类型限于发明专利且剩余时限较长,企业缺乏价值最优分析的理念,未能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

3结论与建议

笔者认为从玉森新药专利质押融资案例中可以看出,中介机构直接推荐模式运行情况较为良好,能有效加速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获得贷款。结合我国现状,笔者得出如下建议:

3.1直接推荐模式能加速融资业务开展

银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契约的不完全性。融资前贷款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判断难、融资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监管”难、质权的实现难无疑增加了银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案例中服务机构直接推荐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

在知识产权的担保劣势没有消除,金融机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发挥其支持引导功能促进这一新兴融资模式的开展。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融资服务意识,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从而实现产品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2质押专利剩余时间长,缺乏政策性指导配套文件

专利市场独占期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和收益的重要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专利的剩余时间越长,价值越高。专利价值受产品市场化、竞争产品、专利剩余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总体呈抛物线趋势,存在价值最优点。但目前企业在进行专利质押贷款业务时,尚不具备价值最优理念,专利价值尚未完全发挥。

政府应出台指导文件,积极宣传专利价值最优理念,为有意向开展专利质押贷款的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以及业务指导,帮助企业把握最佳质押融资时间。同时,在研发初期,考虑对于创新程度较高,市场潜力大的产品提供过渡形式资金促使生物医药企业更加理性的选择专利质押贷款时机。

参考文献

[1]arrow,KennethJ.theeconomicimplicationsofLearningbyDoing[J].ReviewofeconomicStudies,29,June,1962:155-173.

[2]云星华.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当代经济,2010,(2):26-27.

[3]吕玉芹.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5,(4):69-72.

[4]张秋宁,林勤.我国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与质押融资运行管理模式[J].安徽科技,2010,(11):32-34.

[5]2010年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eB/oL]..

[6]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质押贷款瓶颈何在[eB/oL].(2009-7-29)[2012-4-17]..

[7]丁锦希,顾艳,王颖玮.中日知识产权融资制度的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1,(3):11-19.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

中图分类号:F2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121-02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发展的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无形资产之一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所有产业创造财富的核心资源。目前,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盈利动力中最重要资本性资源。虽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遍,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只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先开展了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近年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国务院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其中明确提出“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这为知识产权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此同时,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的开展,在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有效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何才能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价值评估工作做得更好,始终是评估行业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值得我们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研究。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目前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缺乏以货币或者实物形式存在的自由资本,很难满足银行在传统信贷体制下对风险控制的要求,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活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作为该类中小企业拓展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如果没有规范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将无法进一步开展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工作。因此,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的研究,有利于对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工作的规范,从而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二)有助于引导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的研究,方便企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价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同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推广,在提高企业申报或登记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维权意识,有效防范企业风险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进行评估,可以促进银行、金融机构和评估机构引导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作为质押物的知识产权普遍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这使得银行不易判断其未来发展前景和财务经营状况,同时对其价值也不能准确定位,因此,很难决定是否向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数额的多少。知识产权的专业特点成为银行对其质押融资的先天屏障。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施行,有利于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发表客观、独立的评估意见。这为银行开展点多、面广的信贷业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意见和深层的信息分析结果,从而使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互信平台,进而降低贷款风险。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特殊性

(一)评估目的的特殊性

通常把引起资产评估的资产业务对评估的结果用途的具体要求称为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对于任何一项资产的评估都是基于一定目的的,不同目的下评估的方法和价值也不尽相同。银行在对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不仅十分关注知识产权未来能够实现的价值,而且对其变现能力和风险程度尤为关注。这就使得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比一般无形资产的评估项目涉及的内容更广泛。《国际评估准则》(2005版)中明确规定:“抵押贷款价值是由评估师对财产的未来可售性进行谨慎地估算来决定的财产价值。抵押贷款价值评估成为计算风险权重的众多风险分析技术中的一种,也是一种长期的风险评估技术。”这一规定表明,质押融资的价值评估已不单单是对标的物价值的判断,更重要是它将作为一种长期的风险评估技术,对于风险的估计和判断要比单纯对价值的估计更重要。

(二)质押标的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业务的时候,倾向于那些价值稳定、增值性较好且在市场上容易变现的担保物,如机器设备、房屋和土地等。知识产权与实物资产在价值特征和物理特性上存在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标的的范围。因此,在对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中,要重点对知识产权的稳定性、可制衡性和可转移性等真正能够降低质押人风险的关键特征进行关注。

1.稳定性

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价值由于受许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企业的生产水平、市场运作能力、技术服务水平以及商誉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已经占有或使用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其中某些因素可能会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当企业遭受危机时,可能会导致商标等市场类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急剧下跌,由此带来巨大的价值波动。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技术类知识产权的寿命,使其小于法定寿命,从而引起价值波动。

2.可制衡性

担保的意义在于转移制衡,通过“心理约束”和“实质补偿”可制约出质人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降低质押风险(张弛,2007)。通常我们把制衡理解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对资本与价值的重视。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中,若企业提供作为质押标的物的知识产权对企业核心业务和基础盈利能力影响很大,那么,企业在未来会积极地加强对质押的知识产权的维护和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质押风险。

3.可转移性

知识产权的可转移性指的是将自身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通过转让的方式与受让方进行技术贸易。在企业中,有的知识产权在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价值很高,但却由于难以从企业中分离而使转移性下降。因而,评估人员在对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要分别对知识产权对于借款人的有用性和对非所有人的可利用性加以重点区分。例如,对于专利权而言,其所有者或者特许使用者的技能会直接影响其价值。专利权的买方在买入专利时可能还不具备这种使用技能,或者可能还不具备将该项专利与其他决定其是否有用的专利技术共同使用的权利(罗纳德·库明,2007)。

(三)评估方法的特殊性

当前主要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成本法虽然原理简单,易于掌握运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由于受到知识产权资产的特殊性的影响还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在用市场法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应选取类似的知识产权交易作为参照物,综合考虑时间、交易地点和条件以及其他影响价值的因素适时调整,确定评估值。当前应用市场法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还受到交易信息可利用性差、知识产权的交易市场不活跃、参照物可比条件难以满足等问题的制约。

对知识产权的评估是对其获利能力的实现程度的评估,将知识产权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量化,确认为预期收益作为被评估对象估价的基础,恰与知识产权价值形成的理论对应;收益法由于灵活、实用性强,能够避开成本法和市场法面临的难题,在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具备了明显优势。

四、对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的意见和建议

(一)制定并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

为了使资产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以及真实性得以保障,提高资产评估的质量,特别是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质量,需要行业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建设和落实。通过规范性的文件来明确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评估的质量。

目前,我国行业内部已经制定出关于无形资产评估的准则和专利评估指导意见,这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评估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在评估要素、评估对象、评估类型以及披露事项等方面与其他评估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相比存在一些差别,因此,就要根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上海已经制定出关于知识产权质押的规范性文件,但所涉及的范围仅为在上海的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希望上海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能够为全国范围内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起到引领作用。

(二)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成果基本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介绍上,缺乏创新,并且理论和方法明显落后于评估的实践,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对于评估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当前存在的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需要有所突破,例如,在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运用超额收益法进行评估时,应当选取适当的折现率和风险系数,对超额收益的方法进行确定。又如,在评估的过程中应用数学方法来确定知识产权的经济性和功能性损耗等。

(三)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的数据库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价格行情体系,通过经常在权威报刊以及常设技术市场上公布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的实际成交价和卖方价格等,使之成为一种包括技术咨询、中介和服务活动的参考体系。而我国由于知识产权的交易数量小、透明度不高等原因使得在评估实践中很难找到有关知识产权交易的相关信息,这就造成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很难找到一些可供参考的价格指数,在无形中加大了评估工作的难度。因此,希望国家的知识产权局能尽快建立知识产权的交易行情机构体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该大力推广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技术在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纵横交错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对各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及各种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建立数据库,科学组织软件开发,有利于评估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现代化、高效化,从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质押贷款;贷款风险;无形资产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056-02

中国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融资,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较难确定。另外,无形资产具有减值风险和变现困难等问题,因此,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数量和规模相比较其他形式的商业银行贷融资很小。对于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尤其是运用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这一重要融资形式,国内理论界的研究仍停留在基本概念研究层面。另外,无形资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贡献难以量化,导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仍缺乏实务操作层面的支持。

一、相关文献综述

Horward(1999)指出,利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融资途径,主要面对企业向商业银行出质无形资产。刘建军(2008)认为,这种新的融资途径主要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质押得以实现,而除土地使用权外的无形资产融资体系在国内尚不成熟。宋效军(2006)也认为,中国目前利用商标权、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及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融资,仍处于尝试性的探索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理论界一直回响着来自另一个角度的声音:Kemsley(2004)指出:随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企业的价值“已经从砖墙等有形资产的价值转向专利技术、商标权、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中”。陈静(2009)更直接的认为,伴随科技的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商业银行急需开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新渠道。

陈蕾(2010)指出,无形资产因其变现、定价等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市场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认可程度,首先应是市场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及评估结论的认可程度。Horward(1999)明确了,收益法相对成本法和市场法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这种难度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对方法和各项评估参数的选取上。周砚(2011)也指出,市场法和收益法能够较为真实反映无形资产为产权所有者创造的价值。然而,夏红芳(2009)则认为,收益现值法应该成为当前阶段被业内认可的较为科学的评估无形资产的方法。刘玉平(2011)认为,评估过程中对各项参数的选取时应尽量选取有证据支撑的公开市场数据,尽量避免出现大量的主观数据。

二、商业银行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模式的探索

专利技术是无形资产中最具代表性的个体,其不论数量还是交易频率都是知识产权中最大的,然而,在2006年9月之前,中国并没有专利技术质押贷款的先例,银行系统在此之前也从未打开专利资产质押融资的窗口。2006年10月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率先打破了僵局,开创了专利资产质押贷款的先河,专利资产作为质押物通过评估后在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可以获得贷款。为了推进专利技术质押贷款业务,中国从政府到各商业银行一直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探索和实践。以下简单列举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和总结的较为成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

1.湖南湘潭模式。2006年5月,湖南省湘潭市出台了《湘潭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并在当年9月完成了两项用商标权质押贷款的项目。湘潭模式是由人民银行与湘潭市工商局共同推进,先试点后推广,体现了企业、银行和政府间的良性互动。通过严格筛选,建立起企业银行间的互信基础。通过加强监管、确保评估质量和机制创新,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2.交通银行“展业通”模式。2006年10月,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积极推动下,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相关资产评估公司、担保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推出了“展业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融产品,形成了以“与专业机构共同搭建业务合作与风险控制平台”为核心的无形资产质押模式。通过中小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小企业的融资培训和融资方式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全面展开合作。引入了相关专业领域中优秀的机构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相关业务的合作,建立各方协调与约束机制形成风险控制体系,分散化解贷款风险。

3.国家开发银行的“天津模式”。2005年9月30日,天津市科委与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签订了《关于开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合作协议》,创建促进天津市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融资工具,并组建相关的担保平台和贷款平台。依据协议,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面向天津市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1亿元的贷款额度,以扶持和培育它们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该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创新就是政府机构多方介入,搭建担保平台和贷款平台,为企业和银行建立了沟通桥梁。通过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给予金融机构以信心,打消了开发银行对企业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的担忧,积极促进企业成功融资。

4.江苏“南京银行模式”。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辟融资的新渠道,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利用自身优势和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出中小科技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模式。该模式通过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全程免费参与、策划和协调,严格筛选优质的目标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功率,多方合作提高对质押标的价值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选择有资质的资产评估公司对质押标的价值进行评估,同时还邀请有关院校的行业专家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并提供书面意见。

三、商业银行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中的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质押贷款的发放人,直接承担的是还款人的违约风险。在整个信贷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角色包括:评估报告审核人、贷款额度决策者、贷款发放人、资金使用监督人、还款监督人和违约风险承担者。

贷款发放后,商业银行便一直承担信用风险,直到还款人归还贷款。因此在贷款发放之前,是商业银行防控风险的最佳阶段。商业银行有自身的审贷程序,但除了对申请人资信能力的调查和贷款质押率的判断外,商业银行在审贷程序的全程中最为重要的依据就是评估机构出具的最终评估报告。因此,评估报告和贷款质押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结果相对于无形资产的原始成本而言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值。商业银行对这种增值认可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或降低了自身的风险。为避免人为因素对贷款额的影响,对同等类型的无形资产,商业银行认可的贷款质押率基本相同或相似。但对于相同类型的无形资产来说,其评估结果的差别非常大。这就决定了最终贷款的额度与评估结果直接正相关。并且商业银行一般不参与评估过程,只能通过评估报告和评估说明对评估过程进行了解和关注。因此,对评估方法以及评估过程中所选用数据的控制成为商业银行防控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应当着重研究自身认可的同时适用于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评估方法。

四、商业银行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贷款额度的确定

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主要从无形资产收益年限、无形资产收益预测、无形资产分成率和折现率四个方面入手。因质押贷款评估目的的特殊性,并为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评估结果,商业银行在要求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对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一般要求采用以下方法:(1)自上而下法预测未来年度收益;(2)期权定价模型测算无形资产分成率;(3)waRa法测算无形资产折现率。

在上述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同时结合计量经济学建模、模糊矩阵等方法,并从公开市场获取所需数据,以达到尽量减小评估结果波动范围,使评估结果客观、公正反映无形资产市场价值,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

质押率是指拟质押物评估值与最终贷款额之比。在房地产抵押贷款中,其抵押率一般为60%~70%。但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风险性远远高于房地产,因此,其质押率远低于房地产贷款的抵押率。在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中,质押率的水平,发明专利最高为40%,实用新型专利最高为30%;驰名商标最高为40%,普通商标最高为30%。质押率的高低,与质押物资产的稳定性、风险性的特点密切相关。实务操作中,一旦确定了拟质押标的的评估结果,再结合商业银行无形资产质押率,就可以确定无形资产最终的贷款额度。

参考文献:

[1]Johna.Horward,Basle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anewCapitaladequacyFramework,Basle:Consultativepaper,1999.

[2]Kemsley,DandD.nissim,ValuationoftheDebttaxShield[J].JournalofFinance,2004,(3):57.

[3]刘建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介绍[J].中国资产评估,2008,(2):24-26.

[4]宋效军,任若恩,张晓晴.商业银行运用内部评级法构造风险管理体系[J].企业经济,2006,(4):17.

[5]陈静.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09,(21):14-16.

[6]陈蕾,梅良勇.无形资产质押与评估面临的障碍及对策探讨[J].财会月刊,2010,(6):37-38.

[7]周砚.加强知识产权评估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2011,(3):12-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5

【关键词】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风险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基本考察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由于在规模、实力、资本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无法比拟大型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很难获得足够的融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专利权质押融资是我国《物权法》和《担保法》明确规定的一种融资方式,也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1]

所谓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了获得融资,将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财产权经评估后,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公司用作质押取得贷款,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本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法有权以专利权折价、拍卖或变卖的价款受偿的一种融资方式。

专利权质押融资有三个特征:第一,专利权质押融资客体的非物质性。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是因人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产生的权利,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具有一定财产价值。第二,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时间性。所谓时间性,即专利权是依一国法律授予并予以一定期限的保护,只有在法律的保护期内才能有效地用以质押融资。第三,专利权质押融资必须依法进行。出质的专利权是依法取得,这是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前提条件,也是订立质押融资合同前应确认的一个重要问题。第四,专利权质押是一种用益型担保融资方式。专利权之所以能用以质押融资,是因为专利权的许可转让、实施能够获得相应的、可预期的经济价值。专利权的产业化运作和实施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旦束之高阁,成为睡眠专利,就可能因为技术的进步革新而使其贬值或淘汰。所以,专利权在出质后,出质人或专利权人可继续使用其专利技术,所得收益可予以提存或优先偿还贷款。

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已成为时代潮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猛,需要大量的发展资金,特别是一批拥有自主创新专利技术的企业,在进入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阶段之后,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有效实施,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运用专利权质押融资成为时展的必然。

总体而言,学界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秉持的观点趋向主要有三点:一是支持专利权质押融资,肯定了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积极作用,认为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应该尽快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推动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对专利权质押融资持谨慎态度。该类学者基于传统担保模式的作法,从银行方面考虑,对专利权质押融资提出了冷思考。认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经济不完善,不适合推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银行融资贷款方面仍应以传统的担保作法最可行。三是折中态度。该类学者在肯定专利权质押融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完善机制。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积极作用,同时又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应积极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机制,以最大程度地防控融资风险。其中,该意见为主流观点。[2]

总之,专利权质押这一新的融资方式的出现,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也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在实践操作方面,专利权质押融资在我国还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

二、专利权质押融资存在的法律风险

当前,尽管国家不断推出新政策,鼓励银行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一批城市的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区还开展了专利权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可是,单纯靠专利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很少,多数得到贷款的企业,实际是将专利权与应收账款、股权、有形资产和企业信用等“打包”,才从银行获得贷款。专利权如何有效评估,有无可操作的细化标准,银行如何操作来防控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迫切予以解决。

首先,在专利权质押融资担保过程中,作为无形财产的专利权价值评估和变现难问题,以及质押融资风险防控和债权到期后的实现问题,都是专利权质押融资运作中最突出的法律风险。对于债权人和金融机构而言,专利权质押融资后的债权实现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其放贷积极性的关键。而现实的情况,基于专利权的自身特性,专利资产的变现难依旧是阻碍专利权质押融资蓬勃开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著名学者郑思成,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问题》一书中提出,专利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在评估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法律性质,不能仅仅使用经济方法来对专利权价值进行评估。

其次,作为金融机构,在审核发放贷款时,首先要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重要的是对放贷对象担保物以及贷款偿还风险的有效评估。由于专利权的未来价值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期性,变现能力存在一定风险,使得金融机构对于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开展始终存有顾虑,致使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未能获得实质性开展。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时,时常将专利权资产评估与企业资产价值评估结合起来,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信用担保和债权实现保障。

再次,专利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法律适用和法律风险问题。专利权质押融资中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法律规定、质押物合法性审查以及形式要件等方面。专利权质押融资在我国之所以未获得长足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专利权的无形性,不同于传统有形财产的特点,从而影响了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成为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固有风险。[3]

最后,作为提供贷款或担保的银行、投资公司或担保机构,用于质押融资的专利权的价值评估和变现难,是其面临的共同风险。当前,我国专利权交易市场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完成专利权的估值和变现。因而,作为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关系核心主体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承受巨大的法律和市场风险。该风险能否得到有效防控,不仅关涉银行的自身利益,也直接关系着中小企业融资成败和持续发展。

三、国外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经验借鉴

在外,利用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时间较长,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以来就特别重视科学技术与商业资本的融合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迅猛发展,美国和欧洲国家日益重视专利技术的运用和价值实现,专利和资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专利权质押融资、信托、证券化等专利权运用转化模式日益发达成熟,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也刺激了创业者的创新意识。[4]在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成熟,对专利权融资,政府并没有具体的扶持政策,完全由金融机构自己通过价值评估后决定。

相比较美国等西方国家,日本的专利权融资和交易主要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引导下,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相互配合下兴起的。虽然专利权质押融资仅仅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但是发展迅速。在这期间,日本将建立知识产权大国作为发展目标,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金融机构在不断推出各类金融产品的同时,迎合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大力拓展专利权融资项目,为专利权的转化融资和创造运用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此外,日本在专利权融资方式方面,侧重点也与欧美不同,主要以专利权质押担保作为融资方式,专利权质押融资能否获得顺利实现,关键在于对用以质押融资的专利权价值的有效评估。为此,日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形成了健全的专利权价值评估和风险防控体系。[5]

四、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的完善建议

中小企业如果通过自主拥有的专利权来担保融资,既可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也能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有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但是,在专利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特别是专利权质押融资中的价值评估、风险评估法律机制等均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保障专利权质押融资得以顺利开展。

1、完善政策法规制度。政策性专利融资制度不完善是我国专利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健全政策性专利融资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利融资的困难。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发端于1996年,近五年发展迅速,但由于专利本身特点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商业目标,决定了商业性专利融资的天然局限性。虽然我国专利融资逐年增长,但仍存在规模小、无法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等问题。政策性专利融资,是专利融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政策性专利融资规范,构筑了我国政策性专利融资制度的基础,但不统一、不全面、不具可操作性,需要从金融机构、资本金、资金来源、营运等制度方面进行完善。集中表现为:一是效力层次不同,主要是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二是不统一,各部门或地方政府均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未能全局考虑,以至于各自为政;三是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文件只作原则性的规定,有些规定太笼统。所以,针对我国政策性专利融资制度的现实,有必要制定一个较高效力层级的法律或法规,规定我国政策性专利融资制度,而且规定的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具有可操作性。

2016年8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了一批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试点,试点示范时间自2016年8月起,为期3年。常州市获批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计划通过3年试点,形成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熟的运作模式、工作流程和配套的制度、办法,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业化队伍,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2、完善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服务和价值评估制度。一是扎实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需求调研和分析,建立专利权质押融资需求动态库。二是建立一支专业的专利权质押融资人才队伍,吸收资产评估、法律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指导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规范并引导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具体操作。同时,创新专利权价值评估模式,逐渐提高对企业核心技术以及本身实现收入的能力和方法方面的评估。新模式将根据企业的专利权竞争力以及技术方面的发展阶段、经营管理和营销能力来分析企业的实际能力,综合评估出专利权在企业贷款阶段的实际价值的可能范围,或者该企业依靠专利权在一定阶段的盈利水平,从而帮助企业确定贷款的额度。[6]

3、建立健全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体系。一是建立企业评级授信体系,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网,获取企业信贷信用信息,并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级,优先支持信用等级高的企业,降低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二是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工作,银行是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主体,需切实履行贷后跟踪管理工作,定期跟踪授信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并形成报告;三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多方筹集资金来源,积极谋划并建立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分担银行开展专利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提高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

4、完善专利权质押物处置办法以及专利权价值实现渠道。一是畅通专利权质押融资质物变现通道,拓宽质物处置方式方法,通过拍卖、建立专利池、同业收购等手段提高质物变现率,着力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二是培育专利权质押融资质物变现专业市场,利用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中心的平台优势,按质物所在行业领域,有针对有侧重的对接处置对象,最大化的实现质物的价值。同时,应当积极拓宽专利权价值的实现渠道。深化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调动单位和人员运用专利权的积极性。支持互联网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专利权资产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7]

最后,完善专利权估值、质押、流转体系,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服务,实现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积极深入探索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协助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者办理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省份设立重点产业专利权运营基金,扶持重点领域专利权联盟建设,通过加强专利权协同运用,助推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沛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依据与制度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0(12).

[2]马碧玉.我国专利权质押发展现状研究及展望[J].科技与法律,2011(5).

[3]刘运华.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困境与出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祝宁波.美国知识产权抵押担保法律制度述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李龙.日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评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杨健.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中价值评估问题的解决思路[J].理论探索,2015(5).

[7]刘运华.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困境与出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6

关键词:农户异质性;抵押融资;实现路径;融资意愿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农村土地可抵押条件下融资模式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5JK2122)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20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也在做相应的调整,大农业化、职业农民等等成为一种趋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后,浙江、安徽、四川和江苏等地纷纷开展了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在内的抵押贷款试点。以前的研究,大部分从定性方面进行研究,而基于研究农户特性的异质性对抵押融资实现路径的定量分析很少。本文从农户的异质性方面进一步定量分析,是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权”抵押融资必要的补充,对加速我国城镇一体化战略的早日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一)数据来源。我国学者研究影响农户的融资实现路径意愿影响因素大体分为农户的性别、家庭总收入、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于丽江等,2014;杨婷怡、罗剑朝,2014,曹|、罗剑朝,2015;张龙耀等,2015)。由于陕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要赶上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靠自身的积累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分别在陕西的陕南山区县安康市紫阳县、陕南南郑县、陕北神木县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最后回收为584份,有效问卷结果为481份,并利用Stata12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样本分析。本文把农户的异质性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是农户自身特征,包含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主的家庭总收入,如表1所示。(表1)

三、模型设计及结果分析

(一)变量定义。被解释变量:抵押融资实现路径意愿。对农户土地权抵押融资的因素比较多,本文主要分析户主个人特质及户主家庭特征两个方面对抵押融资实现路径意愿的影响。(表2)

(二)模型设计。以农户的“土地权”抵押融资实现路径的意愿为因变量,农户户主的个人及家庭的情况为自变量,研究农户差异性的因素对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因此,本文是典型的二元离散研究,农户愿意抵押融资为1,不愿意抵押融资设为0:

公式(2)中的pi农户愿意抵押融资的概率;b0为常数项,b1,b2…bn表示各影响自变量的回归系数;XiJ为第i个农户“土地权”抵押融资意愿的第J个变量,u为随机误差量。

四、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运用Stata12对农户“土地权”抵押融资意愿进行Logist回归分析,具体影响农户“土地权”抵押融资意愿实现路径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如下:

户主变量对农户“土地权”抵押实现路径意愿的影响。其中,性别(Gender)、文化程度(edu)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2、0.067,并且在1%水平显著,说明男性比女性“土地权”抵押容易的意愿程度要高;学历高也许了解的政策及见识多一些,比学历低的更愿意抵押融资;家庭总收入(incom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4,并且在5%水平显著,说明家庭收入高的家庭更愿意用拥有“土地权”资产获取融资需求。户主年龄(age)对农户抵押融资实现路径意愿的影响系数为-0.278,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冒风险投资,即不愿意抵押融资。(表3)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选取了陕南山区的紫阳县、汉中平原的南郑县、以及陕北的煤都神木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梳理后,用统计方法从农户的个体特征及家庭特征对四地农户“土地权”抵押融资实现路径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对于农户户主个人特征来说:户主是男性比女性更愿意用“土地权”进行抵押融资,同时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总收入越多也是正相关关系,只有户主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用“土地权”抵押融资贷款。

根据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了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单独依靠政府及社会的投入无法发挥农户的能动性,并且还是会资金短缺,所以应该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这也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极为重要之处,因此特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促进文化知识下乡,加快提高农民的认知能力。只有让农民掌握的知识多了,知道怎么去发展农业,并且随着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农民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去寻找致富的农业技术,了解市场信息,这样一来农民才会有信心,也就增加了农民“土地权”流转的前期基础;第二,加快农村社保的范围和力度,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让农民免了后顾之忧的同时,应该加大农业技术的帮扶,积极地落实国家的扶贫及补贴政策,为农民提高农业资产的价值;第三,鼓励农地规模化经营,规划符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励土地向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的流转,让产业带动农户致富。

主要参考文献:

[1]于丽江,陈晋丽,兰庆高.农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分析――基于辽宁省385个农户的调查[J].农村经济问题,2014.3.

[2]曹|,罗剑朝.基于农户收入异质性视角的产权抵押融资约束分析――以陕西、宁夏两省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10.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7

中小企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风险高、对外部融资依赖性大等特性。2009年我带领课题组对滨海高新区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企业性质以私营和股份制为主,上市企业比例较小。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为银行借贷与投资者入股,资金用途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招募管理人才、购买设备、开拓市场等,调查显示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过高、融资观念与方式落后是造成企业融资障碍最主要的原因。中小企业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占34.48%;且其中利用自身知识产权进行融资的比例仅占4.6%;调查还显示“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够健全”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不够完善”是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障碍。总之,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且对市场波动的风险承受力差,经营状况不稳定,难以形成竞争力,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目前,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政策支持上还未形成一套完备的税收优惠、国家补助及资金担保体系;同时,与创业投资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挫伤了私人投资者的积极性。(2)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信用不高、对企业信息了解存在不对等、风险大;信用制度及抵押担保体系尚不健全。(3)中小企业上市发行股票融资存在着诸多的融资制度障碍,上市的总量偏小、门槛偏高。(4)企业债券市场在整个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仍处于微不足道的从属地位,对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之路同样步履维艰。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及融资现状表明,创新融资方式十分必要。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政府(或其他社会团体)资助,但这些融资方式取得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必须要利用市场机制,开辟多渠道融资之门,即知识产权融资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获取资金来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知识产权投资入股是指在公司设立时出资人以其经过评估的知识产权为投资的注册资本,以获取对价股权的出资方式。(2)吸收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向高成长性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3)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指企业拥有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4)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等转移到特设机构,再由此机构以该资产作担保,经过重新包装、信用评价等,以及信用增强后发行在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借以为企业进行融资的金融操作方式。(5)知识产权回租。知识产权回租融资是指承租人先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出售给出租方,然后再将其租回使用的一种融资方式,是债务融资方式的一种。(6)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信托是权利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知识产权及其衍生权利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知识产权信托融资可以采取证券化的形式,也可将风险投资引入知识产权信托。

实现知识产权融资创新需要政府、市场与企业共同努力:(1)宏观上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在政府的角色定位上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即“介入但不包办,管理但不干预;引导而不干涉,支持而不控制”。首先,政府须集中精力改善融资环境、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信用保证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知识产权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中积极发挥领导、参与、协调、规范、管理等多种职能,通过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导、支持交易市场的发展,成为市场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协调者;其次,为融资方式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再次,完善知识产权质押制度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知识产权质押实现虽可套用有形资产质权实现的方法,但实施结果却未必理想,过分强调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的近似性,而忽视权利质押制度自身的特点,使知识产权质押的某些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2)中观上要加强金融机构、评估机构、交易市场等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要采取以下措施发展和完善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开发非国有金融机构市场,以增加金融体系中的竞争改善服务;完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督制度和监管体系,对中小金融机构加强监管;对现有中小金融机构进行经营机制转换,促使金融机构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经营。其次,要加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律师事务所、融资辅导中心、信用担保、资信评级、资产评估机构、交易市场以及认证服务机构等,通过组建中介服务联盟,加强中介服务体系的协调沟通,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3)微观上要提升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8

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概念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俗的讲就是可以拿着企业的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去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民法通则》认为,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由债权人占有,以其作为债权担保的担保方式。质押的本质特征在于转移占有,这是区分质押与抵押的根本标准。权利质押是指以特定权利作为担保物的质押形式,作为权利质押标的的只能是财产所有权以外的具有交换价值的财产权。知识产权质押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是知识产权自身价值的体现,同时,从整个担保与融资市场上来看,它还具有担保价值与融资价值。

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2.1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模式

2.1.1北京模式

北京市作为首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试点城市,首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引入专业权威的资产评估公司和经验丰富的律师事务所介入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其次,引入担保公司规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存在的处置风险。再次,引入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中形成的逾期贷款的质权标的,由北京知识产权交易所予以挂牌公开拍卖,最大限度地为质押的知识产权实现保值、增值,此举打通了风险资产处置渠道,将处置风险降到了最低。

2.1.2上海模式

上海浦东新区将知识产权质押给政府指定机构,并由该指定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的行为,浦东新区政府向指定机构提供专项资金作为担保保证金,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担保方,与上海银行签下合作协议,由浦东科委每年从科技发展基金中拨出2000万元存入银行专户作为“保证金”,解决了银行的“后顾之忧”。委托第三方为征信机构,出具第三方信用和专利价值综合评估报告,评估内容包括企业经营状况、信誉状况、产权状况、经营者素质状况及质押专利价值等。

2.1.3武汉模式

武汉市引入了专业担保机构――武汉科技担保公司,一定程度上分解了银行的风险,交通银行武汉分行、武汉市科技担保公司采取“银行+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的模式,促进武汉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发展。

2.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要问题

2.2.1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相关法律不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仅有《担保法》以及三部主要知识产权分支部门法,而关于专利权质押、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质押、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质押的具体操作规则,一些部门规章或地方的管理办法大都仅具有操作的程序性规定,对于知识产权质押如何进行法律保护则少有涉及。

2.2.2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缺乏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

担保机构的有效介入能够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分散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颇有帮助,然而由于我国担保业本身发展时间比较短,目前的融资担保机构大多是针对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开展业务,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业务不足。

2.2.3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持消极态度

知识产权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一项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的高端技术随时可能面临被别的企业赶超、甚至淘汰的风险。同时,有一些知识产权仅仅具有潜在价值,其真正的价值只有在产品推向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后才能确定。另外,知识产权变现是银行在质押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回收贷款的补救手段,但是,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转让市场狭窄,评估和转让程序复杂,需要耗费银行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处置成本较高。同时,我国金融诉讼实践存在审判难、执行难的问题,银行在不动产抵押纠纷中,往往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3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建议

3.1宏观建议

3.1.1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和知识产权质押信贷制度

政府要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中,合理界定知识产权的界限,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法可依,也为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提供安全的法律通道。加大惩处知识产权侵权及质押贷款违约行为,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牵头制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信贷指引或操作规程及实施细则。

3.1.2完善知识产权的评估、交易、公示等配套服务

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向商业银行推荐专利产业化项目,协助商业银行完成专利评估、专利质押合同登记等专利质押贷款流程中的程序,做好专利维权方面的服务。设立统一的知识产权登记机关及规范的质押登记查询系统,统一登记公示程序,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可以研究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增加相关质押物权证编号及评估价值等信息的可行性,为商业银行开展专利质押贷款业务提供良好的环境。

3.1.3多方联动,构建多样化的风险防范机制

金融机构要建立符合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信贷管理机制,准确评估风险,筛选好项目,对贷后质押物进行动态监测。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基金,按市场化运作,为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成立专门服务于无形资产的信用担保机构,既可以由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共同出资创立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基金,还可以鼓励由企业联合投资成立会员担保机构,发挥联保作用,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信贷支持,以引导和带动金融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3.2我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建议

3.2.1按照“政府引导、银行助力、企业受益”的工作原则,建立由科技、财政、工商、知识产权和金融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动机制,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发展。由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组织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担保机构与企业共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对接会,及时掌握企业需求,搭建银企融资桥梁。

3.2.2从我市重点发展产业中选择部分经营业绩好,知识产权关系明晰,急需资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试点,提高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能力,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3.2.3为调动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由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筛选2-3家评估机构和担保机构,作为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指定评估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3.2.4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信用及风险控制数据库,企业融资专利项目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进行贷前调查,经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初审后,由质押融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辅导和培育,再向银行推荐申请贷款,提高企业融资申请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9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202-02

在当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将世界经济带入知识化时代,根本性的变化正发生在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中,在经济增长中,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知识也在向着支配地位发展。此外,中小企业这一经济主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在这一背景下,科技型企业在创新之余要能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合理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解决企业自身融资难的问题。

1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不少大中城市已经开始进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目前有29个地区可以在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的同时受到国家财政策的扶持。尽管如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我国进展得却并不十分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就如,在1996―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记录在案的质押专利一共有470件,也就是每年30多家;在2008―201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平均925件。直至近几年,状况才逐渐好转。

从整体来说,国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主要代表是北京、上海浦东、武汉三种模式。北京模式是直接质押融资模式;浦东模式是间接质押模式;武汉模式则是在北京和浦东两种模式基础上借鉴推出了混合模式。

表1是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2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

2.1关于观念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意识并不是很强,这种新兴的融资方式也仍处于起步阶段,虽因其重要性与发展前景而走入国人的视线,但就其本身而言仍难被广泛认可,或者说这种融资方式兴起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而中小企业要采用知识产权质押进行融资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很多中小企业仍忽视自身的知识产权的建设,不注重开发、挖掘知识产权,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整体进程的推进。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投资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开发能力、申请到的技术含量高的专利较少、核心竞争力较弱。因此,要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进程就必须要加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强化国人的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

2.2关于立法

知识产权的质押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操作性,其经济效用可以被充分开发,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潜在发展空间。但在这个融资过程中,因为知识产权本身所具有的非物质性、时间性和地域性,它的法律特征以及实际经济效用应该如何应用都与传统的动产、不动产担保物存在明显差异。获得知识产权之后,在其权利存续时间范围内内,仍有很大可能受到潜在挑战和威胁,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外部的环境发生了改变而发生某种动态性改变。因而一旦在没有法律保证的情况下,遇到了例如商标权到期后未能及时续期,取得知识产权之后被其他人提出异议被撤销等情况,质押物就会失去其质押担保的价值。另外,进行融资的质押物,即使已经顺利通过金融机构完整严密的知识产权核查,并且确认该企业确实拥有该项专利权,且该项专利权也是依法申请注册、并仍在有效期间之内,在质押物存续期间,贷款企业也不可能预知或者说没有任何办法保证该项现在有效的产权不会在将来因为受到某人挑战而失去拥有权。这种存在法律上的现实效果,毫无疑问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很大的阻碍。

我国现行的诸多相关法律虽已对权利质押的法律地位给予了肯定,也对知识产权的质押过程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是在如何保证知识产权质押物在外界环境改变之后继续充当质押物或何种情况下该质押物失效等方面仍存在很严重的法律漏洞。

2.3关于风险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就是其不可预见的风险。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风险主要是关于评估和处置知识产权时产生的风险。

第一,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但在我国,到目前,仍没有一个十分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出现,因此不仅难以精确衡量承担质押的知识产权的价值,更不能确定在不可预知的将来该知识产权的会不会发生价值变化。而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的差异不仅存在于方法上,也存在于其产品市场上。例如,我们在对知识产权自身的价值进行评估的同时,还应该对此项产权的应用、推广等可预计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而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到如今都未能标准化、规范化,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等知识产权的财产价值评估的随意性强,尚未出现科学可靠的评价机制等等众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都会给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评估带来风险。

第二,开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新兴渠道,一是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繁荣,为其提供资金以扩大规模,摆脱困境;二是有利于质权人,当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时,质权人便可通过处置被质押的知识产权来降低甚至是抵消其损失。但是,以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状况,如果企业因经营困难而难以无力偿还债务等情况出现时,处置被质押的知识产权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如果企业通过质押传统的有形实物资产进行融资,在陷入困境而无力偿还债务时,质权人可以通过拍卖、租赁、转让有形实物资产等方式及时收回资金,挽回损失。然而要使流动性较差、价值浮动性较强的知识产权被认可,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的交易市场,使其能够及时变现。如果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不够公开、完善,那么被质押的知识产权的处置就难以进行,而难以将被质押的知识产权变现会使得质权人在获得知识产权的拥有权的情况下仍无法挽回损失,如此一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方式就难以普及。

此外,在现阶段,国内被质押知识产权处置的变现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产权意识不强,知识产权转让市场不够公开完善,交易信息相对封闭、透明度不高导致。还有评估和转让知识产权的程序复杂严格,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被质押的知识产权的处置成本过高。这些也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接受这种融资方式的重要原因。

3针对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存在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3.1增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观念

企业想要在现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生存,不仅要具备土地、资本等硬性条件,更要具备技术、人才等软性条件,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若想使企业在知识化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强化自身知识产权意识,加强自身知识产权建设。当前,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建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专门机构,加大开发、积累、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力度,充分挖掘可开发的知识产权;其次,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资源,注重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建设。时刻关注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在知识产权建设中实现对信息的搜集、整合、处理的一体化进程;再次,加大知识产权信息的开发力度、加强研究和利用企业的相关竞争情报,有效地推进企业技术开发活动的开展,使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逐渐增加;最后,指派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和自主创新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对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人员实施激励机制,使得国家、项目的完成企业与实施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清晰明确。

加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更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3.2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法律

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质押仍缺乏法律保障,如:邻接权、商号权、原产地标记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要开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新渠道使其快速全面地发展起来,政府就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与知识产权流转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说,修订完善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的抵押、担保、质押等做出明确规定,为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操作提供法律依据。

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监管,使得知识产权质押的风险逐步减小。在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种新兴融资方式相匹配的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银监部门、金融机构及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严格监管,有效控制质押知识产权和发放贷款过程中的风险。

3.3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

为了降低或从根本上杜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评估风险与处置风险,需要政府、金融机构、评估机构、担保机构以及企业自身等几方面人员共同作出努力。

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放贷之前应该进行科学地评估和预测被质押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预测体系,旨在减少和防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价值变化的风险。为了使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价值变化的风险降低,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建立专门的评估小组,组成由商标、专利、著作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各行业或商业界代表,资产评估师、律师、会计师及相关管理机构参加的评估组进行评估;二是要在评估小组的基础上建立相关制度,如:由评估人员产生的过错而造成损失的应由其承担相关责任,情节严重且构成犯罪者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方面,在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当企业陷入困境而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金融机构就可以通过处置被质押的知识产权减少其损失。但是怎样将被质押的知识产权变现?在变现时其价值如何衡量?是否能足额变现?谁来对此种知识产权交易负责?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降低这种处置上的风险就应该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公平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大多很不成熟,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不适应,远远不能满足知识产权交易的要求。因此,建立由政府保障的、公开的、透明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是降低处置风险的首要任务。

此外,保险机构也应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当被质押的知识产权不能变现的情况下,可以由保险机构根据投保金额及其相关的合同约定给予相应的赔偿。同时对于这种处置的被质押的知识产权的购买者,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如在一定年限内减免赋税等,促进处置的被质押的知识产权的成交,降低知识产权的处置风险。

参考文献

[1]欧晓文.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探究――基于北京、上海浦东、武汉模式的比较[J].现代产业经济,2013(7):60-64.

[2]王鑫,李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53-5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篇10

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芝麻开门”的咒语。据统计,2000年至2007年,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种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8年的平均增长率均超过20%。

作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的发明专利总量也是格外的“响当当”。2008年全省专利申请量89965件,专利授权量52955件,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2位。

辉煌的统计数据背后却没有给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现实效益,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本”难以变“资本”。

据了解,传统的银行抵押贷款主要以有形的实物资产作为抵押物,尽管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认为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是重要资产,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估价难”、“贷款风险高”等原因,许多银行对“知本”质押贷款依然十分谨慎甚至是大门紧闭。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009年7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草案)》,草案规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这个条例如获通过,无疑将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高新企业贷款难

北京柯瑞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5年企业曾得到科技部火炬计划15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但由于没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所以最终“一分钱贷款也没拿到”。2年之后,公司的另一项目又得到了科技部火炬计划的青睐,获得了22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但又因为同样的理由,快速发展的机会再次与企业擦肩而过。

“拥有知识产权但缺乏资金”,这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普遍现状。以往,企业要想获得银行贷款,就必须用足够的有形资产作抵押,或由担保方进行担保。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要实现知识产权向生产要素的转化,加快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变,突破融资瓶颈,成为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少专家表示,作为智力成果,知识产权是一种没有形体的财富,人们对它的占有表现为对某种知识、经验的认识与感受,这是一种虚拟占有而非实际控制。因此,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决定了银行不能直接占有被质押的知识产权。

而事实上,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中就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但实践中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的较少。直到2006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讨会,旨在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挥更大功效。此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呈现出生机,全国各地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了有益尝试。

银行谨慎试水

“知识产权能作为贷款抵押,其商业价值被市场认可,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北京柯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齐清,谈到公司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获得全国第一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时这样表示,“我们公司不但获得了更多的流动资金,同时,这实际上也是政府和银行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精神和意识的一种鼓励。”

虽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经推出就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欢迎,但作为授信的银行却仍然集中在少数几家,而且这些银行也是风声大雨点小,不愿普遍推行,其他银行则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虽然任何一种形式的质押授信都存在风险,但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特别受到银行的关注。除了具有所有贷款的普遍风险特性,还有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估值风险、变现风险等,一般银行视如畏途。

“知识产权客体本身所独有的无形性等特征决定了这种质押贷款的金融风险较大。”中央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研究所所长刘玉平教授认为,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对知识产权的界定,不同评估方法对其结果的影响,无形资产附着性特点带来的收入分成等问题,都决定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弹性较大。而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是决定银行是否授信以及授信额度的重要依据。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知识产权变现能力弱,是阻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最后一道屏障。”北京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伍堂认为,与传统的质押贷款相比,银行关注的不仅是质押的知识产权未来可能实现的市场价值,其更看重的是质押的知识产权的变现能力。

“知本”变“资本”的浙江实践

处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浙江,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越来越凸显。2008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68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这些都充分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我省最具创新优势的骨干力量。”省科技厅负责人说。

2008年,浙江省专利申请量为89965件,比上年增长30.5%;专利授权量为52955件,比上年增长25.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全国第3、2位。全省新增注册商标4.8万件,累计注册商标33.8万件,国际商标注册2.9万件,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软件著作权登记数为4131件,继续位居全国第4。这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对专利等的占有量占了很大的份额。

然而,浙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特别是处在初创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场、营销和技术产业化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巨大的“知本”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资本”,束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此,浙江有关政府部门做了有益的尝试,试图为高新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桥梁,以解企业的融资之急。

2009年3月,浙江省工商局、银监局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制定《浙江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暂行规定》,全面创新融资模式。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省科技厅和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对全省金融机构和科技管理部门做好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08年12月,在工商部门的牵线下,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与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签订了总额为8200万元的贷款合同,作为贷款质押的就是驰名商标“会稽山”的商标专用权。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祖康说,以往企业向银行贷款,都需要固定资产抵押,还需要企业间互相担保,现在公司凭着自己的无形资产――“会稽山”商标就可以从银行贷款,不仅可以减少企业间互保带来的经营风险,还让企业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发展。

“启动商标质押权贷款,促进了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真正把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产权’。”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浙江各地工商部门为有意向商标质押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与银行牵线并协商洽谈。截至2009年7月中旬,全省已有10家公司用自己的商标权质押贷款合计2.6亿元,将商标权变成了“真金白银”。

早在2007年11月,浙江省奉化市裕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凭着一纸专利证书,成功获得银行800万元贷款。裕隆化工是一家生产油漆涂料的民营高科技企业。2007年初,奉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排查有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过程中,发现裕隆化工因没有有效的可供抵押的资产难以获得贷款,面临着发展资金后续不足的问题,而公司近年来开发的“水相学接枝制造三元共聚氯化聚乙烯”项目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在科技局、人民银行的支持下,奉化农信联社经过多方论证,大胆尝试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有关人士认为,仅以发明专利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在我省还是第一次,这为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截至2009年6月,我省共有2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贷款,累积贷款额为2530万元。

2009年8月,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合作,开展了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具有丰富知识产权质押经验的金融机构负责人、资产评估专业人士、律师等,为全省各地的金融机构负责人介绍专利基础知识、商业银行专利权质押风险控制等,消解银行业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疑虑,为高新技术企业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铺平道路。

立法助推“知本”质押

2009年7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草案)》。该草案规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从立法理念上再次肯定了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可行性。

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祖康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高兴:“人大的这一立法,加强了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积极性,银行也可以依法操作了。”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相关人士指出,目前我省只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地方人大的立法必将引导各地的商业银行参与进来。他还希望立法能够带动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一位银行业的人士指出,事实上,银行有着放贷的内在冲动,只要较好地解决了制约银行积极性的“卡点”――降低和分担银行的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能否让银行对知识产权放贷的风险更可控?”一位从事放贷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道出了银行的心声,“政府能否提供帮助?”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李希义认为,知识产权质押由于风险大,商业银行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政府的支持帮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他认为,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担保措施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政府和银行、企业及担保机构一起建立“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