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十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十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2:2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文化建设

从20世纪末开始,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管理体制在我国逐步发展建立,为企业建立社会主义现代管理制度并进一步走向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它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项目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型和变革,同时也是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次转型、变革与突破必然要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习惯做法、计划经济观念和尚未完全转型的宏观社会环境相互碰撞。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o层面进行全面分析思考,试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立并开展项目文化建设,以此来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转型升级,并使之日臻完善。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价值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文化建设可以高度统一人们的认知和思想,这种认知和思想的统一是文化建设的巨大价值所在,也是文化建设的实际内涵体现;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还可以打造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团队精神,进而通过这种团队精神来塑造团队共识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作为组织团队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可以对员工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

文化建设不仅为工程项目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有效地把团队成员凝聚到自身所确定的目标中来。与此同时,优秀的文化理念也可提高团队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声誉,进而不断提升团队品牌的内涵及其附加值。文化建设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者而言如同一面旗帜,它可以使团队成员自觉簇拥在其周围,并不断吸引更多的人跟进,同时也能对服务对象和团队合作伙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工程管理文化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力,让团队成员有目标、有信心、有奔头。另外,这种工程管理文化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同化力量,它可以对一些消极的理念产生积极的反作用,通过不断改造与削弱,使正确理念“一统天下”,使工程项目管理实现平稳有序运行。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内涵

1、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导向功能。文化建设反映着项目管理整体的共同追求、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这种强有力的文化建设,能够为工程项目主体和团队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一旦形成,就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建立起了属于自身系统的目标价值和规范标准。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主要是通过企业管理文化的塑造来引导企业成员的心理行为,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进而自愿自觉地把工程项目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来实现。因此,强有力的文化建设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力工具。

2、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

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沟通来影响员工的思想,使之形成对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准则、观念的高度认同,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员工个体的集体意识不断增强,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同工程项目的整体联系起来,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良好的文化建设使员工与项目管理形成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可以产生一种合力,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内部组织一体化,确保团队始终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前行。

3、文化建设的激励功能

文化建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激励功能集中体现在信任鼓励和关心鼓励两个层面。激励功能是指通过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良好文化氛围,以此来激励员工士气,使员工自觉地为工程项目的目标而奋斗。这种方式可以塑造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使员工为工程项目管理者对他们的鼓励和要求感到自豪。

4、文化建设的约束功能

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的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一方面,对于项目管理中的伦理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员工务必严格遵守,这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约束作用较为明显,而且是硬性的、人人平等的,员工都必须遵守。因此,文化建设的约束功能就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5、文化建设的辐射功能

文化建设不仅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辐射和扩散。文化建设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能力,进而影响社会、服务社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文化建设,可以实现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向社会的辐射扩散,通过员工的思想行为体现出来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实现社会改良。

三、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1、通过管理创新,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

文化建设与项目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建设是在工程项目管理内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发展、概括总结而形成的必然结果,它是团队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工程项目建设得以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能抛开工程管理谈文化建设,更不能抛开文化建设谈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必须要以加强团队创新和团队管理作为载体,以客户需求作为目标,以市场发展作为引擎,以经济效益作为核心,以文化管理作为手段,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管理中的文化内涵,把团队管理与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在整个团队中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2、做好项目管理与文化建设的高度结合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舵手,代表着企业发展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自身具备勤奋热情、博学聪慧、品格高尚、诚信可靠等条件和素质,同时在其管理过程之中,还需做好项目管理与文化建设的高度结合。即团队价值观要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度结合,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服务管理工作要与团队服务理念相互结合,以诚待人,真正做到“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团队经营理念要与市场竞争不断结合,要大力倡导争创一流的团队理念和精神;团队管理理念要与团队管理目标相结合,力求做到管理高效规范;团队文化建设要与员工思想认知相结合,一定要在团队中树立学习创新的理念。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变革。企业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文化建设,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也是决定未来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前工程项目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通过管理创新来促进团队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发展提升,同时通过团队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工程项目管理转型升级,以文化建设作为发展契机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启明.工程项目人文风险管理探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2.

[2]周艳玲.关于中小建筑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考[D].南华大学,2009.

[3]高建明.关于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0.1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2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

0引言

工程建设项目的采购的方法一般都是用招投标的制度进行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对资源的合理的分配度,还能保证工程按期保质的完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也已经是实行了工程的招投标制度,但是有些地方的工程建设市场还不是很完善,对制度的管理还不是很规范,这些原因就导致了整个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招投标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的方法。

1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招投标的单位对投标人资格的审查不够规范

对投标人资格的审查是整个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进行有效的资格审查可以淘汰一些能力不够的投标人,还可以节约一定的经费[1]。实际上大多的招标单位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过程中都是不够规范的,没有仔细的对投标人的企业的真实的情况进行审查,对投标单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以及信誉度都没有很好的了解。

1.2招投标评标没有原则的进行评标

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管理中,进行评标的专家是整个评标工作的主体,所以评标专家的综合水准的高低是十分的重要的,许多的评标专家放弃原则和职业道德的,对一些投标的单位进行打压,故意将其评分降低、这样的专家往往是接受了一些投标单位的好处的,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极力的偏袒一方投标单位,还有很多的评标专家以为只要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评标就可以,在评标的过程中不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最终导致投标的过程只是流于形式化。

1.3经常出现“.低价抢标”现象

一些招标的单位只是片面的注重投标的标价,这就给一些投标的单位有机可循,投标的单位为了得到工程进行不规范的低价抢标,而对于投标的单位是否可以按照这个价格按期保质的完成,业主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考察,这就使得那些恶意投标的单位得到了过程。这样经常导致在后期还要继续向业主追加价格,这样的做法就严重的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1.4整个的工程招投标的程序十分的繁琐

当下的项目招投标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十分的广,其中有很多常规的工程建设项目,如果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按照一样的招投标的程序来进行就会很繁琐,整个的招投的过程就会延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样就达不到公开招标中降低成本的目的。

2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改进建议

2.1严格的进行投标人资格的审查

整个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进行资格的审查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了资格审查的要能参与到投标的过程中[2]。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首先就要对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进行了解,还有投标单位的业绩是否符合设计的工程的要求,投标的单位是否有能力承包这个工程,其次是要看投标单位的专业的工程技术是否过硬,是不是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来满足工程规模的要求,是否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有技术人员是否可以对有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有没有熟练的掌握,最后是要看投标的单位有没有足够的软件与硬件设备,这些设备的综合性能是否可以满足招标工程的要求。

2.2.规范招投标的程序

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要注意标底的预算的准确性和保密性。工程的招标底价一般都是通过有资质的建设单位进行编制,最后经过企业定额的管理部门进行审定。进行投标的单位的报价要合理化,报价过低会导致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报价过高就会引起投资的飚升。所以要制定科学的评标方法,使招投标的参与人员严格的遵守招投标的纪律,减少违规操作的发生,提高整个的评标过程的透明度,提高评标的效率与质量。

2.3.规范评标专家行为

评标专家行为的规范是确保招投标过程公平公正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要有效的规范评标专家的行为,防止招投标过程中腐败的出现,避免违法违规招标。招标的企业在选择投标的评标专家时,要选择一些思想觉悟高,作风正派的,可以坚持原则的在职或退休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制定严格的评标纪律,要求评标的专家必须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有过不良记录的评标专家坚决不可再用。

2.4改善并简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

要简化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的程序主要是要做到两点:第一,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具体范围,项目的业主可以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范围和规模的标准》对招标的范围进行确定。第二,对建设工程招标进行合适的分类,大多数的工程建设项目都是常规通用的项目,都可以根据技术专家对施工企业的资质标准进行确定。但是一些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比如机场和场馆等,就要在验证施工企业资质的同时还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

3结语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的工程招投标的制度已经形成了市场竞争的局面,所以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招投标管理是十分的迫切的,要规范整个的招投标的程序,对评标专家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加大对投标资格的审查,只有更好的规范了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管理,才可以积极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3

一、什么是政府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概念,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财政部2000年出版的《政府投资项目标底审查实务》中提出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定义,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财政资金、政府发行国家债券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

二、政府投资项目的分类

(一)按照管理权限分为:中央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二)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分为:财政性投资的建设项目是财政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财政担保银行贷款建设项目:国际援助建设项目。

(三)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分为:经营性建设项目;非经营性建设项目。

(四)按用途分为:交通运输、能源环保、教育卫生、国防军工等。

三、以往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方式

纵观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政府建设、政府管理、政府使用”的单一模式。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工程指挥部型、基建处管理方式;当前管理模式是项目法人型、专业机构型。

四、以往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弊端

1.政企不分,项目管理责任难以落实。无论采用那种方式都会导致政府部门既是基本建设的管理者,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基本建设的实施者。从而造成政企不分。

2.无法实施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从而容易造成投资超概算,工程质量和工期不能得到保证,影响政府投资的使用效果,经验教训也无法进行总结和积累。

3.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产生腐败,由于政府本身作为行政职能部门是项目建设的监督机构,对自己实施的项目就难以建立有效地监督制约机制,从而造成建筑市场管理的混乱,也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4.行政事业开资巨大,无论是上述那种管理模式,政府都必须承担其正常运行的费用,人员工资、各种福利、奖金以及办公费用等日常支出,同时也造成政府机构的庞大和臃肿。

五、政府投资项目出现问题的原因改革思路分析

1.政府职能定位问题。政府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主体,理应也是项目的资金管理主体。事前、事中、事后参与项目决策与管理不够力度,导致政府在多数情况下,仅能在事后“亡羊补牢”,而不能在事前“防患未然”。

2.法人责任制。按相关法律规定,建设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一般指建设单位或项目的实施单位负责。但法人责任制等同于法人对项目资金具有自有裁量权,投资额的提出、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及设计施工变更,均由法人组织或实施。而行使政府国有资金管理职能部门仅起到监督作用。

3.项目计划与资金管理脱节。发改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部门,发改部门侧重于项目管理,财政部门侧重于资金管理。但由于投资计划中也包含了投资额,在发改部门与财政部门协调不同步的情况下,投资就难以控制。

4.中介审定制。按相关法律,建设项目投资额,包括投资变更额,由中介机构审定。而由于存在法人责任制,中介机构一般听命于业主。支出是否可列入项目投资,由业主操作。

5.“钓鱼工程”。一些地方政府或建设单位为能够获得财政配套资金或财政补贴资金,常常虚拟自筹资金数额,自筹资金不能全部到位或根本不到位,骗取国家资金或地方财政资金。

6.短期行为与“政绩工程”。目前政府官员的任期均较短,为尽快出政绩,无计划或资金不落实先上项目、少量资金上大项目的现象也较普遍。

六、改革政府投资项目思路分析

根据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为克服以上弊病,解决好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所建立的专门机构应当是一种以现代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虚拟集成化组织,其建立基础是:创建一个全国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是以工程项目的决策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方、物业管理方、和运营管理方为用户对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等,收集、加工、整理、更新和传输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中的各类信息,以实现政府投资最优化为目的,为政府投资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辅助其进行决策、控制、实施的集成化人机系统。该系统使管理中心能真正地参与到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决算及后评估之中,行使主体职能:也使项目各参与单位实现不同阶段的信息共享,降低投资总费用,使政府投资最大限度增值。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参与单位信誉评级制度,充分利用社会专业人才和各类中介机构。政府投资管理中心应当主要起到对项目的协调和总控作用。选择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为项目建立工程咨询业的风险约束机制。改变我国咨询行业机制,建立行业自律制度,推广担保制度和职业责任保险是实现政府投资的虚拟集成化管理的必须前提。

在现阶段,推广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代建制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其次,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政府投资效益。最后,有利于建筑业行业组织方式的改进,促进工程管理和咨询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工程管理和咨询促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

政府对市场活动干预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公正、公开、公平。公开指把政府干预的目标、决策、执行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公布、说明、解释。政府是全国经济活动的管理者;从财务上讲,政府资金的来源是千百万纳税人的钱。所以政府投资项目活动应当接受社会公众广泛的监督。

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1.转变观念,顺应时势,积极推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步实现政府职能转换,实现建管分离。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服务内容;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工程建设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由业主临时组建、培训一个建设班子进行工程管理的模式,不但已经难以适应高水平项目管理的需要,而且其诸多弊端也日益明显。基于此,迫切需要改革目前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选择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即:项目管理公司,是降低和转移风险的最佳方法之一。尤其是项目投资额越高、项目越复杂且难度大的工程,项目管理更能体现它的优势。本文描述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并针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服务内容管理模式进行讨论。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1、建设工程项目: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工程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考核评价等。简称为项目。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简称为项目管理。3、项目范围管理:对合同中约定的项目工作范围进行的定义、计划、控制和变更等活动。4、项目管理组织:实施或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且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人员及设施的集合。包括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为完成项目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管理组织。简称为组织。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是专业化,由建设单位组建临时的基建班子,一般对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不够,缺乏相应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难以体现,整体效益受到影响,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从事工程项目较多的专业公司,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

二是职业化,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和业主自己管理得多。一个工程项目建成后,项目管理人员随之被解散或者转入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经验难以积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此外,临时班子人员缺乏职业化支撑,短期行为普遍,行政权力容易直接介入,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和监督失灵,使项目投资效益低下,滋生腐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职业化公司,经验和业绩积累丰富;

三是成本效益可有效控制。在专业化与职业化同时缺失的情况下,投资成本低、工程效益高、建设工期短、技术和质量水平高的理想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借助专业项目管理公司的技术力量,才有可能从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整体把控工程项目。

三、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问题及提出的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范围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全过程角度而言,项目管理服务可包括如下主要部分: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设计管理、投资管理、招投标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信息资料管理等。

1、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

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主要是根据项目功能要求和目标,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经筛选形成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一方面是为可行性研究提供答案,同时也是项目后期设计实施的纲领。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项目管理公司还可以协助或代表业主方办理各项报审报备手续,并协助业主方进行工程的验收和交接手续。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前期的立项直到最后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其涉及的报批、报审和报备手续极为繁琐复杂。业主方作为非专业单位,并不了解上述手续,若自行办理不仅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更可能长期无法通过审批。鉴于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尽量由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办理上述手续,以充分利用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加快审批程。

2、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平面功能的审核审定、对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我国目前的工程设计操作实践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

(1)施工图设计由设计单位负责,没有纳入施工单位招标范围内,施工单位仅按图施工,不利于设计与施工的衔接,也不利于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从国际惯例看,设计单位所做的工程设计,只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单位投标的过程中,把施工图设计摆在龙头地位,以先进施工技术方案来体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

(2)设计依据主要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而国家规范远远跟不上工程建设实践的发展需求,导致设计落后于实践;同时,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对业主方建设需求的考虑也不够,导致建设功能的下降和后期工程设计变更的增加。

(3)土建设计、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分家,导致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作的衔接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使工程造价普遍较高。

基于上述情况,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对设计的管理。项目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和专业知识,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加强土建、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衔接;从经营角度确认总体平面功能,最大限度保证设计文件符合业主方的建设需求;从造价角度,确认工程方案是否符合经济上合理的要求。目前国内项目管理中还未充分认识到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投资估算和审核设计概算,审核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费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和竣工决算管理等。投资管理要求项目管理公司具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4、招投标与采购管理

招标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管理公司应具备招标资质,以业主方进行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等项目的招标工作。具体而言,招投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编制招标文件,主要是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等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2)组织招标工作,包括发放招标文件、组织现场勘查和答疑,组织回标、开标、评标、决标;

(3)组织合同谈判和签署。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署、履行、变更、索赔和争议解决等,建设工程涉及的合同内容极为复杂,如何处理每个合同文件的衔接关系,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需要项目管理公司加强合同管理工作。

(1)一般而言,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1)明确合同管理的构架;

2)与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单位协同制定科学完善的合同文本;

3)监督合同的履行过程;

4)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2)变更管理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因素不断干扰着工程项目的进行,项目总是处于一个变化的环境中,对于项目管理公司而言,需要有效地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便采取预防措施,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三、结束语

面对我国项目管理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查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有法可依。而且要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注意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不断进行项目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对咨询、设计、施工及监理等企业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拓展企业功能,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将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及试运行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提供其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5

关键词:方法论;工程管理;运用

不论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工程项目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的背景下,项目建设成为许多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有的城市甚至提出“项目兴市”的口号。在经济进步主要依靠新科技成果应用、依靠内涵式扩展、依靠知识创新的形势下,靠粗放式项目建设并不是合适的振兴经济的手段,我国也一直在为投资决策的失误付出巨大代价,所以利用科学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包括评估论证,将是项目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仅是具体方法,也包括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科学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层次性

狭义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但这只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随着投资规模、领域的扩大、投资来源多样化、工程项目对环境、经济影响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已不限于实施过程,而是扩展到从立项到交付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也从施工承包发展到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形式。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目标已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项目的目标、管理都应按“广义”考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除了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还要向前后期的评价延伸,要考虑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体现这些思想。综上所述,本文将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分为两个层次:思想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或者说,项目管理思想和方法。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性方法

项目管理的思想性方法也可称为思想,之所以将项目管理思想作为方法加以分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背景、环境日益复杂,涉及环节、因素增多,项目对环境、经济的影响较大,并受到人文、社会关系的影响,资金来源、建设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果仅仅着眼于具体的技术方法,不能从战略高度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观念相协调,所以首先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体现出来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应该是系统思想。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包含两个含义。

一是将工程项目自身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也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信息反馈与调控,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将项目作为一个系统管理体制早以有之,我国古代一些案例如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宋朝丁渭修复皇宫等都典型地体现了系统思想。项目管理的过程也即系统管理过程,这一点不多论述。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思想的第二个含义是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又是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大系统”包括项目所在行业、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以至于地区、国内、国外市场等,要将工程项目放到社会经济系统中,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看待,特别要注重项目建设与环境、资源、文化、区域发展规划等大系统的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在项目

建设中体现出来,不能为了经济振兴而牺牲资源、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方面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考虑到当时尚处于小康前阶段,片面追求投资规模有历史原因,当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应尽量避免项目的负效应。项目自身是一个系统,又是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系统,项目自身的顺利实施是一个目标,符合社会、环境、发展要求又是一个目标。

3、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性方法

技术性方法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或工具,在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方法。建设项目除了与环境协调的宏观目标,具体应有质量、时间、费用三大目标,前期需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合同、采购、信息、人力资源、风险等的管理,对于上述目标和过程中的管理内容,目前都有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共同控制、协调项目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成功实施。

对于项目建设的直接管理可分为项目评价、直接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综合管理四个部分,各部分可采用相应的方法。

3.1、项目评价方法

项目评价主要指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其思路基本一致,只是角度不同,前者只考虑项目本身,后者从国民经济整体考虑(一些效益、费用由于只是在全社会转移而不予考虑,如税金、利息等),同时采用影子价格(资源优化配置状态下的价格)为数据基础。

3.2、项目过程管理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内容、环节需要管理,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大的有:

(1)合同管理:合同是约定项目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2)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建设的实现要靠团队进行。从现代管理角度,人们开始把人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而不是作为工具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一词越来越多地提及,虽然实际上离这个词的本意还有很远。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组织结构图、责任分配图进行人员需求分析,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参与人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实现。

(3)采购管理:项目建设中设备、材料的采购是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大量投资。采购的原则是既不影响建设,又不要造成积压浪费,影响资金流动。采购管理方法除了计划,主要以库存计算为依据,即根据进度、市场价格因素计算出合理库存量,按进度采购,满足建设需要。

(4)沟通管理:沟通在管理中越来越重要,有效的沟通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项目各目标的条件。沟通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的取得、辨别、处理、反馈实现良好的协调。信息技术是沟通管理的主要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6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wpCm)方法及其评价

(一)理论和知识体系方面的问题

由中国造价管理界提出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发展到今天,基本上还停留在一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方针和理念的层次上。虽然已经有许多人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仍然没有人提出一套系统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至少是现有的文献记载和学术讨论中尚未见到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成果,这说明到现在为止,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学界还没有提出一套系统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技术方法。

(二)缺少相应的配套技术方法与工具

从这一方面看,我们还必须集中力量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展开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必须借助于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科学最新的一些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方法,建立一套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论。另外,我认为我国关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思想是先进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观念上还深深的受传统工程造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跳出原有的概预算定额的限制,所以这方面还缺少配套的技术方法与根据的研究。

(三)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随着建设项目施工方法、水平和管理技术方法、水平的快速提高,随着我国各个方面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所造成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传统的建设项目概预算定额管理的造价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各个业主和承包商企业在施工技术方法、施工管理技术,尤其是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价格和实施条件的快速变化等因素,这也迫使人们不得不从传统的国家概预算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向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转变。特别是在2003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有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也是为这方面的转变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技术方法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方面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CCm)方法及其评价

关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核心概念及其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

(一)它是一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工具

这种说法认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方法只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分析和建设项目备选方案评价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决策方法。实际上,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价和决策方案中也都考虑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或造价。

(二)它是一种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的思想方法

这一说法认为:建设项目全面生命造价管理方法是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的一种指导思想去指导建筑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选择。同样,实际上在传统的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人们已经有了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考虑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和这方面的做法多数是不自觉地和不全面的。

(三)它谋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

根据这种说法可以得出结论是:建设项目周期造价管理不仅可以和需要在建设项目造价确定阶段中使用,而且还可以和应该在建设造价控制阶段中使用。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根本出发点要求人们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

(四)这一方法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以英国工程造价管理界为主推出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主要不足包括两个层次:其一,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各种方案的评价与选择,而不能够直接用于准确的估算一个建设项目造价或成本,所以她多数只适用于建筑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评估与选择;其二,是实际上建设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应用范畴上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造价在建设项目初期或建设阶段会有许多不确定性的方面,人们很难找到适用的方法去准确地确定和全面地优化一个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当然要管理一个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就更为艰难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方法至今还只作为一种指导建设项目决策、建筑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优化的方法和指导思想。

三、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tCm)方法及其评价

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不足分述如下:

(一)它是对所有尚未发生的成本进行全面管理的方法

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的成员认为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恰逢其时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新思想,这种方法要求对一个建设项目所有未发生的成本进行全面的管理。

(二)它是现有各种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大成

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思想不仅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人们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的汇总与集成。

(三)它应该包含尽可能的管理对象和内容

这种观点认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一份新的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去适应现今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之中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经济分析、参数分析、风险分析、价值分析、系统分析、生产率分析和盈利率分析;去开展建设项目集成管理、建设项目资源管理、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建设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项目纠纷处理、建设项目索赔管理、建设项目工期计划与进度管理;以及去使用技术、知识工程和团队合作等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这种观点认为,正是为了上述任务和内容才得以发展的,正是这些促使了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诞生与发展。转贴于

(四)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给出的相关定义

前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aaCe)在其协会章程中对全面造价管理做出了如下定义:“全面造价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简单地说,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用于管理任何企业、作业、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系统方法。它是通过在整个造价管理过程中以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的科学原理、已获验证的技术方法和最新的技术作业作支持而得以实现的。”:“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工程实践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工程经验和判断与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相结合,以解决管理和计划、造价预算、经济财务分析、项目管理、计划与排产、造价与进度的度量及项目变更控制。”

(五)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中的缺陷与不足

根据上述有关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说法和定义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人们至今尚未给出具体能够指导建设项目造价的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论和具体的技术方法。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有的技术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的概念和理论都已经提出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方法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缺口,这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的缺失,也是它们至今尚未能得到广泛而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讨论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法论与具体技术方法。

四、总体结论与展望

根据上面有关的讨论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一)工程造价具有建设成本和工程价格两方面的含义

中国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协会对工程造价的定义有建设成本和工程价格两层含义,在不同使用场合对其应有不同的解释。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aaeC)和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对工程造价的定义更为宽泛一些,它不仅包括建设项目的造价,而且也包括建设项目的投入生产运营以后的造价等。所以实际上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和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等对工程造价的定义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各种工程的制造成本或建造价格的定义。

(二)造价工程与造价管理基本上是同义词

因为这二者都是指使用科学的原理和经济、法律、管理等技术方法使建设项目造价达到最小化的管理工作。其中,中国建设造价管理协会对造价管理的定义是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而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和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以及其它一些协会对二者的定义则泛指各种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但是各国都认为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二者的具体内容都包括:工程或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等,所以二者基本上是同义词。

(三)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两种不同的造价管理方法

这二者之中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展开确定与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但是并未考虑建设项目运营期的运营维护成本方面的深入管理问题。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出发,全面考虑建设项目建设期、使用期和清理期等各个时期全部造价的最小化,但是并不能直接用于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所以二者侧重面不同的两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思想与方法。

(四)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还存在不足或缺陷

现在由aaCe-i推出的用于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了对企业战略资产的全面造价管理和对于具体建设的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两个方面,但是这一套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仍然在研究和探讨之中,所以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在方法论和具体技术方法与工具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有一套具体的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方法及技术方法去指导人们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实践和弥补现有全面造价管理在方法论方面的缺失。

[参考文献]

[1] 杨思忠在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工程造价管理,1997,(1)

[2] 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 RiCSaGuidetoLifeCycleCostingforConstuction[m]London:Surveyorspublication,1986

[4] 杨思忠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报告[J]工程造价管理,1995,(4)

[5] 建设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6] 朱思义建设工程造价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关术语的界定意见[J]工程造价管理,1994,(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7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设计设计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工程总承包(epC)即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总承包企业最后向业主方提交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因此,epC总承包模式也被称为“交钥匙”模式。工程总承包主要包括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DB)模式,国际上往往用“设计加施工模式”作为它们的统称。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通常采用epC总承包模式。

epC工程总承包代表了当前项目管理的主流趋势,是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和业主规避风险的客观要求,在国家有关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石油、电力、化工等大型工程项目方面,在民建工程领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二、设计/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设计是决定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建立在设计基础上的设计管理也是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最关键部分。总承包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建设项目,防止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责任推诿,解决了设计和施工分别由不同单位承担造成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的问题,有效克服以往设计、采购、施工三方分离造成的相互制约和脱节,有利于控制工程建设造价,有利于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有利于从设计开始打造全过程精品工程。

国外资料统计标明建筑工程事故原因,设计原因所占比重高达40%。根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BLm),通常把工程项目分为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随着项目的开展各阶段工作对造价(成本)影响程度逐步下降,详见图1。

设计在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中占主导地位,设计文件是材料、设备采购,施工与验收的前提和依据;设计是影响工程费用的主要因素(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一旦确定,材料设备的采购费用和施工费用基本确定);设计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体现了项目的功能、规模、标准、组成、构造等特征。

图1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对投资(成本)的影响

三、设计管理概念

设计是指把一种计划、设想、问题解决方法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在工程建设领域,狭义的设计是指从参加设计竞赛或委托方案或概念设计开始,到施工图设计结束为止的设计过程,广义的设计是指贯穿于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立项决策,到设计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一直延伸到项目的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以及回访总结。

而管理则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包括决策、领导、协调等几个方面。本文所讨论的设计阶段的管理都是从建设项目管理角度出发广义的设计管理,文中简称为设计管理。

对工程总承包企业来说,要将设计管理提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对内突出设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强调施工、采购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无论是单个项目的设计管理还是多个项目的设计管理,目标都是控制进度、质量、成本及满足相关利益方要求,设计管理的思路都是相同的。

四、设计管理思路

建立在设计基础上的设计管理,不仅仅是设计与管理的简单相加,设计管理的核心并不是对设计工作进行旁站监督,也不是取代设计,而是通过建立一套沟通、交流与协作的体系化的管理制度,解决设计过程有关的组织、沟通和协作问题,实现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佳平衡,整体利益最优化。

欲充分发挥设计的龙头作用,须先解决好设计管理思路问题。在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管理要建立全系统管理、全过程管理、全局管理、动态管理的思路,如下图2所示。其中全系统管理是把设计看做一个系统,外部做好设计输入和输出的问题,内部各个专业设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有力、有序的统筹安排、协调,是一个横向的过程;全过程管理是指随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对设计的需求不同,设计管理的侧重点不同,是一个纵向过程;全局管理是指设计要兼顾采购、施工的需要,满足总承包项目的整理利益,可以看做内部有纵有横的一方棋局;动态管理是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项目整体利益考虑,建立pDCa循环,根据项目情况的变化在设计管理过程中不断的执行、检查、反馈、纠偏。

图2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设计管理思路

备注:

横向线——设计管理全系统性;纵向线——设计管理全过程性;方形——设计管理全局性;圆形——设计管理动态性

1、建立全系统管理的思路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多专业的合作和协调,许多设计内容存在着交叉及相互关联。设计管理也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管理,应当保证设计过程中多专业合作的内部协调与配合,设计内部的协调与配合是基础,从系统外部保证设计输入和输出的及时、准确和通畅。

在设计管理中需要考虑各专业的良好协调与配合,考虑施工、采购的可行性、合理性,既不过多的干预设计本身系统的运行,又要控制设计有序、合理展开,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对设计管理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设计成果的控制。

2、建立全过程的思路

从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来看,总承包(epC)的设计管理包括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前期决策,到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一直延伸到项目的竣工验收、试运行、投入使用以回访总结为止。项目设计执行过程中,应对设计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有效地划分项目具体的技术界面和管理界面,针对不同的界面特征,确定具体的界面协调人员和管理制度,从全过程管理角度,不同阶段的设计管理关注点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从而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设计管理。

3、建立全局管理的思路

以设计为主导,建立全局的观念和意识,与其它板块如施工、采购,商务、成本等强调协同工作,克服了传统模式中各版块分离的不利影响,以全局的眼光通盘考虑,在工程总承包企业中,采用并行工程(ipD)的方法,使设计部门、施工部门、采购部门协同工作[7]。

设计与采购关系,二者工作形成合力交叉,密切配合,既保证设计成品质量和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又因提前订货缩短了施工周期。

设计与施工关系,二者密切配合,深度交叉,甚至可以边设计边施工,大大节约工期。

设计为施工提供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满足施工方的合理要求,在设计中主动与施工方进行必要的沟通,进行设计优化,提高设计深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根据施工需要派遣设计代表到施工现场,按计划组织设计人员到现场,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当前很多的设计人员长期站在业主的角度,缺乏经济观念,缺少成本意识,往往造成工程费用增加。建立限额限量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方案的比较要进行综合比较。在设计沟通的时候,尤其是项目前期阶段,技术问题的沟通常常涉及到成本问题,用成本的眼光看待技术问题,商务的方法解决技术问题。

工程总承包项目(epC)是一个以设计为主导的系统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和验收合理交叉,能够为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设计管理全局性的思路,就是对设计管理工作对各版块的工作进行有效的链接、协调、统筹,发挥整体优势,使整个项目顺利向前推进。

4、建立动态管理的思路

设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依据各类设计管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对设计进行监控,对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及时纠偏。设计管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解决出现的各种与设计有关的问题,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积累过程和潜伏周期,动态的设计管理就要建立问题解决的几重机制,事前及早预防,事中紧密控制,事后及时处理。

动态化的管理包括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pDCa循环)。要加强常规检查、阶段性报告复查以及不定期抽查工作。每到一定阶段或节点应进行检查,建立一种类似预警的机制,增强设计管理中各参与方的沟通效果,减少因信息不畅所发生的错误和纠纷,强化设计环节的流程和质量控制。

五、结束语

良好的设计管理会为企业带来有形的利润和无形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领导层面要高度重视设计管理,为建立整套的设计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设计管理的基木内容是设计服务的采购管理,应该以合同为依据对设计咨询服务的采购树立全系统、全过程、全局和动态的管理思路。进而明确设计管理思路的基础上完善设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激励考核制度如设计单位积极配合,通过优化产生了效益,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设计人员配合审批和施工所做的赶工,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对于常出现的设计失误,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避免。

在工程总承包逐渐成为项目承包主流模式的市场背景下,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注重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炼总结,不断提升设计管理能力,设计管理中采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径法(Cpm),赢得值原理,价值工程等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设计与采购、施工等各项工作紧密融合,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确保项目整体利益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epC项目的定义.

[2]Jean-FrancoisBoujut.aCo-operationframeworkforproduct-processintegrationinengineeringdesign.DesignStudies2002(23).

[3]徐艳,吴峥嵘:《强调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建筑设计管理》,2005年01期

[4]邓莉莉:《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分析》,《西南交通大学》,2007

[5]张淼:《浅谈epC模式下项目的质量控制》,《新疆化工》,2011年04期

[6]王勇:《浅论推行epC总承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筑经济》,2009年03期

[7]徐立,蔚云武:《epC项目中的设计管理》,《建筑设计管理》,2010年01期

[8]李颂东:《epC总承包模式设计管理研究》,《建筑经济》,2012年07期

[9]史炳峰,张苏娟:《总承包项目中的设计管理》,《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10期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8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施工成本;全生命周期

注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有利于提高各项资金利用效率,保持工程质量良好性的同时增加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工程造价成本最小化。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深入理解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内容

所谓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指一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造价管理方式,其中包括了项目建设期、使用过程及后期的拆除改造等阶段的造价,实现了造价成本最小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特点主要包括:一是造价管理贯穿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工程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与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密切相关;二是其主要管理目标是实现工程造价成本最小化;三是具体的造价管理包括了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及管理。其中,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计算中采用了折现技术;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实现了工程不同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促使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目标得以顺利地实现。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优势

通过当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际发展概况,可知其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覆盖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时间跨度大,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科学;二是充分考虑了工程造价成本最小化原则,为相关投资决策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三是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及方法的影响下,增强了项目施工材料选择的合理性,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了全生命周期内项目成本最小化目标实现的概率;四是通过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的合理运用,可以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出科学评价,有利于完善施工方案,确保施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举措

(一)项目决策阶段的举措

建设工程项目之前,为了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必要地分析,需要结合既有的各种数据资料及其它的参考信息开展必要的论证分析工作,进而制定出完善的项目投资方案,确保项目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需要加强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与方法的重点考虑,促使相同外部条件下项目决策制定更加科学,最大得到的方案成本最小。

(二)项目设计阶段的举措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该阶段要求详细的核实施工图,并权衡建筑施工中的诸多要素,鉴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规划状况,设计阶段要充分地考虑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投资等关键要素,因而该阶段能够较好的控制工程的造价状况,更是决定工程项目周期的不可或缺元素。

(三)项目实施阶段的举措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本质上是项目管理阶段。注重这一阶段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参与方众多,各自的关系复杂,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促使工程造价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不科学,将会损害项目参与方的利益,加大工程造价成本的同时也会降低工程质量,影响着工程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采取基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与方法,实现项目实施阶段的科学指导。

(四)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举措

为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合理运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思想提升造价水平,需要注重工程项目运营维护阶段举措的有效实施。具体表现在:一是结合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及内容,制定出各种可靠的维护措施注重工程整体结构维护,避免返工现象的出现;二是加强对工程项目运营维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及时处理,充分发挥造价人员与工程监理人员的实际作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可靠性及运营维护良好性,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五)结合工程实际概况工程造价管理举措

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及方法的支持下,落实各项施工计划需要充分地考虑工程的实际概况,确保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相适应,实现工程造价工程的合理把控。具体表现在:一是项目决策阶段需要明确项目投资要点,确保项目决策科学性;二是项目设计阶段需要注重设计成本控制及预算工程咋造价管理,加强对施工图纸的深入分析,确保各个设计环节存在问题的及时处理;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落实招投标工作,并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严格把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确保工程施工计划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与此同时,结合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概况,需要在未来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合理运用,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能够达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

作者:谭学海单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凡.G公司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9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设项目评估;技能培养;教学改革

《建设项目评估》是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在市场、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可行性的可靠程度进行全面审核、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建设项目评估的推广和应用,对加快我国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降低项目投资风险,提高项目投资收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设项目的投资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建设和生产条件的评价、财务分析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以及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等基本理论和评估方法,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等实务操作,具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1《建设项目评估》的课程特点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建设项目评估》的课程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一方面表现为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估是对市场、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性。例如,项目市场分析是生产规模分析、风险分析的基础,技术分析是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财务基础数据分析是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国民经济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的基础。通过对这些内容全部的分析和评估,才能得出对项目完整的、全面的认识[1]。

2)综合性。《建设项目评估》是研究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及效益、费用之间关系的一门技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实质内容是对投资项目的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来决定投资项目方案的优劣或选择最佳投资方案,是在借鉴诸多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阐述建设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涉及具体内容时,以经济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也需相应的数学和外语基础为学习前提。

3)实践性。《建设项目评估》是对来自生产、社会实际的具体项目的评估,是以客观真实的项目案例为背景,针对性和综合性强;对项目建设背景分析、建设必要性分析、建设地点的选择以及技术论证、经济论证、风险分析、环境分析评价等都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依托实际建设项目,通过对项目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决定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的可靠程度,最终服务于实践。

4)政策性。建设项目评估时需要依据国家、行业和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划、法规及参数,包括国家制定和颁布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有关部门颁布的工程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及项目评估规范和参数,国家计委和建设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及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等。当国家、行业和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划、法规及参数发生变化时,项目评估的依据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可能导致评估的内容、参数及评估结论就发生变化。

5)信息化。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更新快,工程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发展会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管理模式和软件。工程管理软件越来越多,并将被大量使用,其使用必将加快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简化很多程序上的纰漏。建设项目评估涉及到的软件,如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数据处理等软件。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了解、熟悉和掌握项目评估有关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2教学体系注重目标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正是由于《建设项目评估》课程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政策性和信息化的特点,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把握这些课程特点及执业特点,依托目标性、实践性及发展性的构建原则,使学生建立现代的科学的项目评估思维观念和方法,以能力为本位,更好地掌握知识。

1)目标性。《建设项目评估》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在建设项目评估领域内公认的总体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掌握建设项目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各项指标及其计算,从而使学生具备相关的投资分析技术和实践能力,并且为具体项目的决策和上马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必须紧紧围绕市场经济下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熟悉、掌握项目分析评估理论,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锻炼和全面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将在国内外工程建设、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等领域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同时可能是在政府、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另外,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注册资格制度。因此,《建设项目评估》课程设置内容可以与资格考试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实践性。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注重《建设项目评估》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防止脱离现实需要的纯理论化、抽象化的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地从事项目评估实务操作。在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锻炼学生实际评估能力。实践课的开展可以根据条件选择校内和校外,校内主要在实验室,利用eXCeL、项目评估软件等模拟完成项目评估;校外实践课可以选择实际项目进行实地、现场的评估,参阅已有项目评估书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评估能力[2]。此外,可以先引入案例,导出每堂课的理论知识,然后结合所授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一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

3)发展性。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评估的理论、内容和手段及相关法规、政策、参数的变化应及时反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及时更新,尤其要加强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对建设项目的评估主要是通过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的手段实现的。将理论教学与相关软件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实战操作能力,为日后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3教学内容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特色,突出职业能力乃至执业能力的培养特色

1)首先,应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特色,突出工程建筑和项目管理的特点,重点在于建设项目的决策分析与评价。同时,应注意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如《工程经济学》、《项目融资》等课程。为了避免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同时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建设项目评估》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建设项目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市场分析、技术分析(广义的,包括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建设规模、建设场地、建设方案设计、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等)、投资估算与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等内容,其中,投资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应与《工程经济学》、《项目融资》等课程结合起来,讲过的可以一带而过,主要是通过案例进行完整评估内容的分析,针对决策过程涉及的一系列分析评价内容和方法,从而完善学生项目评估的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

2)其次,突出职业能力乃至执业能力的培养特色。与职业能力、执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专业技术资格日趋看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将报考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资格。《建设项目评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咨询工程师考试中“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和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等内容相通,因此可以与最新的考试重点结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讲解,如投资决策、投资估算、财务分析与评价等知识点,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实际建设项目,进行案例教学。大量采用案例,以真实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教师讲课言之有物,学生也可以形成具体的认识,并且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实的对比,可以更深刻地领会授课内容,及时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完成的或接触的项目评估实战案例,同时从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上搜集真实的项目评估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结合知名的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运动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如建设地点、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建设环境分析与评价、经济影响分析和社会评价等,将这些内容分配在具体的章节讲解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利用“工学交替”等契机,引入本地的、身边的项目,从熟悉的事物着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探讨采用“讨论式”的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师生合作型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对有关建设项目进行讨论,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启发思考,开拓思路,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能够获得宝贵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加强过程考核。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评估文件的编制。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和发展阶段,有的小组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有的小组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的编制,有的完成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每个小组也可以站在不同评估者的角度,如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或站在有关主管部门的角度分别进行项目的评估,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上,对建设项目评估文件的编制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熟悉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5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建设项目评估》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政策性和信息化等课程特点,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中,依据专业和技能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等环节的设计,完善整体教学规划,同时注重发展性原则。教学内容上结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侧重建设项目的决策分析与评价。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积极引入现代化的“讨论式”的教学手段,同时加强过程的考核,以培养与专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敏.《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251-25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篇10

关键词:企业项目管理;党建工作;规范化

一、确立规范化总体思路

(一)思路明晰

现有企业项目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大都指的是遵照《》条例和上级部门诸项禁令,在不违反上述条例的情况下,开展企业施工管理活动。我们要根据企业本身性质和生产特色,确立相配套的党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全方位接轨的立体制度,切实深入到企业施工的规章确立、制度考核、施工流程、权利分配以及质量检验中来。力求做到全面贯彻落实规范化制度,并将其广泛运用到生产项目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管理工作优势,协助企业降低管理分配和管理成本,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和内部协调性,发挥其独特优势,从而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二)实施探讨

明晰党支部的建设方针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项目建设原则性问题,依此着手开展局部建设工作。扎实建设基础,明确建设目标,杜绝流程化应付行为,严厉查处工作缩减和缺漏情况。坚持“从严治党、分类指导”的核心思想,建立起优良的领导班底,帮扶带动队伍自上而下建设,保证队伍成员品行、能力过硬。与此同时,提高评测标准,择优选拔,力求将党员在岗人员工作达标率做到100%。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落实到基础层面,扎实工作步骤,保障工作质量,完善人员调整细节,将党员责任覆盖率提高到90%,才能取得突出的建设成效。继而实现“无严重违纪现象、无重大责任事故、工作岗位责任到人、企业文化深入构建”四大目标。

二、党支部项目规范化建设实践

要落实项目规范化建设,首先得从提升科学化工作水平抓起。逐步推进,继而确立“资料全面详实、工作流程细化、组织制度规范化、建章规范化、考核评价一体化”的工作实践体系。

(一)资料收集

首先,科目设置统一,量化收集标准。制定出详细的基础资料设置方案。并收集入库,整体分析,供党支部的学习、改善、会议讨论做一参考。定期收集党费缴纳信息明细、工作调度以及组织转移关系等具体党内活动记录,完善党员工作、学习情况记录档案。其次,资料记录要详实,数据真实,内容明确。可以根据资料需求,定期开展资料汇总活动。在检查过程中,要设立资料审查制度,对记录项目、记录格式原则、记录人员、保管明细、检查方式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进一步巩固资料分析应用,分部分类,作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协助实践工作的重要依据,建立起标准化的资料数据库。防止出现基础资料混乱,格式不统一,查阅困难,记录有误,内容缺失等情况,为项目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便利。

(二)规范工作流程

为了使党支部工作尽快走入正轨,党支部在阶段工作建设时,应当突出工作核心,标准统一,落实工作初期的各项要点。按照《项目党支部工作建设》工作流程,规范工作内容,预先将施工用地、活动场所、文化宣传场所建立工作完善到位,并对支部工作初始阶段的工作流程实行规范化建设,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随后,党支部要结合工作经验和项目建设情况,逐步确立一套实际的考核标准,在明确支部工作要求的分工流程的同时,保证程序、内容的高度统一。

另外,还应对党支部党员大会工作、委员会工作、宣传工作、监督工作、评价审查工作设置合理的流程步骤,保障项目建设中党支部规范化的可操作性。在工作推广的环节,党支部基层干部要在每项工作收尾阶段进行总结经验、反省不足,深入分析原因。继而结合工作实际成果进行优秀经验推广,将好的工作模式和项目活动推行到各个部门,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协助党支部工作建设,实现工作发展、改革两不误。

(三)组织制度建设

首先要明确企业项目组织的建设思路,认真落实《》的各项条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设置恰当的组织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化管理思想,实现项目、党建工作同步。即在建立管理制度、组建项目部门、配备项目管理人员、设立组织管理机构、考核经济指标时,同步进行党建工作的管理、项目、人员、经济建设,努力创设出规范到位的党建组织监督体系。

其次,明确各支部的责任分担,具体项目职责分配到位,这是保障党支部工作在项目中发挥其作用的必要前提。在项目规范化建设中,党支部要依据职能需求,切实履行职责。并根据施工特点,合理分配项目任务,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确保关键岗位运转正常,严格把关,为高质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保驾护航。

最后,为了实现责任分配,组织制度的精确落实,必须培养、打造出一支过硬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只有针对基层项目实施规范化建设,组织党委干部树立规范化工作标准,提升党书记队伍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才能肩负起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职责。严格以“工作本职要牢抓党建工作,不抓则是失职,抓不好就不称职”自律,通过工作实践、内部培训、岗位交流不断提高支部书记的各项能力,进而提升综合水平,努力做到高质管理,实现组织制度扎实建设。

(四)考核评价一体化

考核评价不仅是检验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更是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建设的最优途径,必须在工作实施中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制定出定量考核标准,以刚性指标作为约束,对党建工作责任涉及项目逐项分解,并对照设立考核出定量指标。从而使项目工作有明确、量化的检验标准,据此督促基层项目质量,进一步引领支部书记的项目创新和改革实践。其次,考核体系可引入年度审核、平时审核等参考指标,综合考察。对平时的考核,可以根据月出纳明细和损益比较,工作完成度三项总结评分,从而掌握日常支部工作完成情况,给出一个基础评价标准。再分阶段开展年度检查,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半年期和全年期,将检查结构加入日常评价体系,加权计算,综合考核。另外,还应当侧重评价体系建设中,群众满意度的专项考察,对党员工作满意度进行详细划分。并按照规范化工作建设标准,按重要比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

以上述诸项作为基础,逐渐形成全面而又紧凑的一体化评价考核体系,在落实规范化项目建设中,奖惩有度,构成完整循环,最终推动支部工作建设发展进程,提高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