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产品的需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0:03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1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业保险需求;状态空间模型;中介效应

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自2007年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提供风险保障,而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另外一种重要风险———市场风险或价格风险则基本没有保障。2013《农业保险条例》实施后,中国保监会了鼓励发展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的文件。2016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重点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期望通过农业保险来防范农业市场风险,控制农产品价格波动。因此,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及其对农户农业保险消费需求的影响,对于稳定我国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国外保险业界较早就开始研究农产品价格保险。BeverlyFleisher(1990)主要依据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行为、获取信息的准确度、农业保险的消费需求以及农产品套期保值等方面的数据,通过“粮食营销”来研究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价格风险。BabcockBa(2004)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不利于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wright(2011)通过对主要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的分析,认为粮食价格波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户消费,进而影响农业保险。国内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利用农业保险来防范农产品价格风险。梁世夫(2001)指出农产品价格支持与农业保险是农业保护政策的两种不同政策,这种农业保护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但能以经济补偿的方式,防范农产品价格风险,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王建国(2012)也在探讨利用农业保险来调控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可能性,认为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能够有效防范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趋势。石莉姝(2014)基于农业生产和农业保险的局限性,论证了我国发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就我国开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提出建议。朱俊生、庹国柱(2016)在保证农业保险基本经营的基础上探讨农业保险承保市场风险(价格风险)的可能性,认为仅以价格保险来防范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存在局限性,更有效的方法是以能够参与农产品价格机制形成的收入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葛永波、曹婷婷(2017)指出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不断改革,市场价格的波动风险随之凸显。而农产品价格保险为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提出了解决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都认同农业保险(价格保险)可以作为防范农产品价格波形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业保险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不多。本文主要是运用H-p滤波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通过状态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合理有效的发展农业保险,防范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建议。

二、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分析

为了测算与模拟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本文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代表农产品生产价格,采用H-p滤波分解法从时间上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长期变动趋势与短期波动风险,如图1所示。第一,从实际的农产品价格序列(Resid曲线)来看,198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起伏较为频繁,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农业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由于要素投入成本不断上涨;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供给季节性波动,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第二,从趋势值(trend曲线)来看,我国农产品价格从100%上升到600%,从曲线坡度来看,1985-2004年上升趋势较缓,而自2001年之后上升趋势加快。其主要原因:一是货币供应过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推高农产品价格。二是来自国际价格的影响。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开始相互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抬高了国内物价水平。第三,从波动值(Cycle曲线)来看,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值在[-40%,80%]之间,波动较大且波动频繁。1985-2015年之间经历了5次大幅上升和下降。自2000年以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明显下降趋势,波动值基本保持在[-40%,40%]之间。因此,虽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从总体上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但是近年来也趋于稳定。

三、理论分析及假说提出

假说1: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关系为正相关。农业保险开始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市场风险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畴,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因市场价格频繁波动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赔偿,拓宽了保险服务领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障了农民利益,对当前农业生产自然风险保障形成了有益补充。此时,农业保险可以起到一定缓冲农产品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风险,说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业保险需求有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得到假说1;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关系为正相关。假说2: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过影响农户收入,进而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依然占有一定的比重,农产品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户收入的波动,农民能够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显著获益,也会从农产品价格下降中收入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业生产损失对于农户收入影响越大,此时农户更倾向于投保农业保险。因此,当农产品价格波动越频繁时,收入效应作用下农户的农业保险消费需求会增加。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假说2: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过影响农户收入,进而影响农业保险需求。

四、实证检验

(一)状态空间模型检验

1.相关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来衡量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X),选取能够直观反映农户在多大程度上将农业保险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保险消费的各年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Y)作为因变量。本文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保险年鉴》和中经网数据库,我们选取1985-2015年间的农产品价格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相关数据,并使用eviews8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先对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2.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如果两个时间序列并非平稳序列,直接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能会得到虚假的结果,所以需要对时间序列LnY和LnDR进行单位根平稳性检验,使用aDF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aDF检验结果可知两个序列都存在单位根,并不是平稳序列,所以需要进行进一步差分处理。由检验结果发现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两组数列都变为一阶单整变量,也就是此时序列dLnY和dLnX都是平稳序列。3.协整检验。为避免伪回归的问题,在通过了aDF单位根检验后,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对经济变量的进行协整检验,以揭示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看出,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水平下存在2个协整向量,也就是存在2个协整向量使得变量能够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即长期中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业保险需求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构建相关模型来深入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

(二)中介效应检验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2

(一)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于2013年6~9月进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专项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农户问卷与合作社问卷两部分:农户问卷内容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服务情况以及带动非成员情况;合作社问卷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管理、经营和服务情况。项目组在重庆市、四川省、青海省、云南省、海南省、安徽省、山东省、湖北省、吉林省、河南省、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贵州省、河北省等15省市中随机抽取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然后在被调查村中随机抽取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合作社82个,并按照3:1的比例对合作社成员和非合作社成员进行随机抽取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覆盖37个区县的83个村镇,回收396份,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为98.5%。

(二)分析方法国内学者通过问卷调查从农户需求角度研究优先序的方法主要有频数法,即通过对受访农户按照自身意愿迫切程度或者重要程度选出相关选项,然后根据各选项的频数大小进行位次判断[16];均值法,对不同位次选项赋予分值,根据加权总得分来判断序次[17];系统聚类法,孔祥智等[18]认为各选项出现在不同位次上的频数不同,无法进行有效排序,可以运用聚类分析弥补不足,之后孔祥智等[19]采用最优先选项无权重转移进行改进,提高各选项位次不同的排序有效性;崔登峰等[20]认为频数法忽视了农户对各位次的效用有不同评价的现实,依次对所有选项进行排序可能更优于仅选出前三项或前五项,应综合运用几种互补的方法得出相互佐证的、具有共性的优先序,才能更符合农户的真实需求。因此本文综合参考运用最优先项频数法①、加权频数法②和系统聚类分析法③,利用SpSS22.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

二、实证分析结果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广阔而复杂的地域类型,不同区域之间的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状况存在很大差别,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次序可能存在不同;在农户的家庭经营过程中,家庭收入的高低对于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诉求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农户的农业经营活动的前瞻性,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选择有着较大影响;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愿性合作组织,相对能提供更为全面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成员更能够表达出自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诉求;农户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经营类型不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偏好也可能存在区别,并影响其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因此,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水平、是否合作社成员、不同经营类型的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优先次序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全部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本文首先比较了全国受访农户根据本人需求的迫切程度针对以下12项服务类型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22.0软件计算出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不同位次上出现的频数及加权均值如表1所示。注:本调查要求受访者选择其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并给出排序,为更真实了解农户偏好,允许农户根据意愿对于部分服务不作选择,因此表格的实际有效频数因统计变量不同而不同,总计可能小于总体有效问卷394份。类似地,表2、表3、表4的有效频数也可能小于394。依据首选项决定法和加权均值法得出全国受访农户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如表2所示。依据首选决定法得出的最迫切需求是农产品销售,其次为种苗提供;而依据加权均值法得出的最迫切的需求为种苗提供,其次为农产品销售。虽然两者得出的结果稍有区别,但是始终位于最优先需求的前两位,且在实地调研中,相当部分农户对其迫切需要的几项社会化服务无法给明确的先后次序,故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以进一步准确了解农户的需求层次和优先序,具体结果见图1。将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数据导入SpSS22.0,选择系统聚类,根据数据之间的距离确定类别,再综合经验分析得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明显聚为六类,结合表2得出如下结论,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根据其迫切程度可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第三层生产管理服务;第四层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第五层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第六层为个别农户特别提出的其他服务。由表2和图1可知,排在前两位是种苗提供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这两者的频数和加权均值要远优于后面的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因此是农户最为迫切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良种对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当前受访农户的良种47.33%从合作社采购,这表明了合作社作为良种提供的有效途径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当前农户来说,现代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然而其自身局限性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做出生产决策,农产品销售服务作为走出量大价贱伤农怪圈的重要途径,是农户最迫切的服务需求之一。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被排在第二层。这四项服务作为农户产前、产中的重要服务内容,对农户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了解市场信息有着重要作用,农民自身局限性导致其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对于市场的前景很难有准确的把握,因此更专业和及时的服务必然能为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第三层为生产管理服务,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有助于农户提高产量,降低损失。第四层为农业金融和基础设施服务,农业金融获得的难度较大且农户对其认识不足以及保守型生产的限制,国家近年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要求,故处在较后位置。第五层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服务,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没有能够形成针对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值得关注的是农业机械服务需求较低,调研显示农民选择合作社的农业机械服务比例为31%,其原因是调研农户中一般性农业机械拥有量大,且当前农业机械大户的有偿服务较易获得。第六层为除列出服务内容外的个别其他需求,本文不作深入分析。

(二)不同区域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限

1.东部地区。由首选频数和加权均值得出的具有共性的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被排在前五位,其中种苗提供排在第一位、农业信息排在第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东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依次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为其他。

2.中部地区。具有共性的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都排在前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以划分为七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第二层农产品销售,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第四层农业信息,第五层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金融,第七层为其他。

3.西部地区。数据显示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种苗提供、农业金融都排在前四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依次分为七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农业技术、种苗提供、农业金融、农业信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产品加工,第七层其他。综合以上对比分析发现,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是三个区域普遍最迫切的需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技术排在前四位,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和其他排在最后;区别在于东部地区受访农户对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的需求程度高于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技术,对农业金融的需求高于农业机械和农业基础设施;中部地区受访农户相对于东部西部地区对农业金融的需求较低,对生产资料采购较为迫切;西部地区受访农户对农产品销售服务需求要高于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并且相对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急需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需求较为靠前,生产资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服务需求则较为靠后。这样的区域需求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东部地区农业发展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经营者更关注生产规模扩大、科学合理的生产安排;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环境较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农户以保守经营为主;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市场环境较差,农户迫切需要产品销售服务、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来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

(三)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依据我国2013年统计年鉴,农村家庭平均总收入为42643.80元,本文根据样本分布情况,将受访农户家庭平均收入按照4万以下、4~8万、8万以上划分为三组,不同组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状况首选频数及加权均值如表3所示。

1.总收入4万元以下受访农户。共性的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和生产计划安排都排在前五位。结合数据聚类分析结果,家庭总收入4万元以下的受访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优先次序为: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第四层农业金融,第五层生产管理,第六层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第七层其他。

2.总收入4~8万元受访农户。共性结果是前五位需求都为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依次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资料提供,第三层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计划安排,第四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其他。

3.总收入8万元以上受访农户。具有共性的结果是前三位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与后两位农业机械和其他相同。结合聚类分析谱系图,可以顺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由以上对比分析可知,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差别较小,前六位需求内容与全国整体状况相同,后六位需求优先次序稍有区别;通过三个收入水平层次的优先序和均值大小来看,受访农户的收入水平越高,对于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的需求迫切程度越高,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迫切程度越低,三者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程度较为接近。中低收入受访农户对于生产资料采购的需求更为迫切,收入较高的农户则更关注生产计划的安排。根据调研数据,受访农户收入水平与其经营规模存在紧密联系,收入较高的农户一般拥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其对于优秀品种的选择、产品销售有着更迫切的要求,更多的关注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这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四)是否合作社成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合作社成员。对比首选频数和均值,具有共性的结果是前六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包括农产品销售、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和生产计划安排相同,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种苗采购,第二层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为其他。2.非合作社成员。该部分受访农户的首选项和均值优先序存在较大区别,依据首选项决定法得出非合作社成员受访农户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存在区别:依据首选决定法得出的最迫切需求是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其次为种苗提供服务;而依据加权均值得出的最迫切的需求为种苗提供,其次为农产品销售。本文参考实际调研状况综合两种结果结合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生产计划安排,第二层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第四层生产管理、农业信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金融,第六层其他。根据以上结果,合作社成员和非合作社成员的受访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和种苗提供都有着迫切的需求,而对比发现,合作社成员对于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农业金融的需求相对于非合作社成员更为迫切,这体现了合作社成员受访农户对于农业生产经营更注重发展前景;非合作社成员农户对于生产计划安排需求尤其迫切,这是由其自身生产盲目性和承担风险能力较弱所决定。

(五)不同教育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小学以下。根据首选项和加权均值得出,具有共性的是前四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相同,包括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综合聚类分析结果,依次划分为七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第二层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与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信息、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业基础设施,第七层为其他。2.初中水平。依据首选项和均值优先序共性的结果是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种苗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都在前五位,差异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采购的位次。考虑实际调研的解释误差,本文倾向于加权均值的结果,综合聚类分析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种苗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3.高中以上。该部分的共同部分是第一位和后四位相同,第一位为农产品销售,后四位为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其他。综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种苗提供、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金融,第四层生产资料采购,第五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根据以上数据,农产品销售和种苗提供在每个教育水平的受访农户处在最靠前位置,而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和其他在三者中都是处在需求紧迫程度较低的水平。此外,从教育水平来看,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与农业金融的需求迫切程度越高,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农户对于生产资料采购、种苗提供的需求越高。这说明农户受教育水平对于其农业生产的计划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自给自足型。共性结果为前三位的最迫切的需要次序为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种苗提供。综合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七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种苗提供,第二层为农业技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金融、生产计划安排、农业机械,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农产品加工,第七层其他。

2.追求利润型。共性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和生产计划安排都处在前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依次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农业信息、生产管理,第三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为其他。

3.劳苦规避型。对比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该部分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具有共同特征的是前五位相同,包括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另后六位排序相同:农业信息>生产管理>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其他。由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种苗提供、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产品加工,第五层农业金融、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业基础设施、其他。

4.风险规避型。综合两种方法,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第二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第三层农业金融,第四层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其他。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四种类型受访农户对于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依然有着共同的最迫切需求。自给自足型农户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程度较为迫切,追求利润型农户占受访农户的59%,此部分农户对于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有着相对更为迫切的需求。劳苦规避型农户的农产品加工的需求相对较高,风险规避型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需求程度相对较低,而对于生产计划安排有着较为迫切的需求。这些结果与其自身的农户特征是相吻合的。三、研究结论及建议本文综合运用最优先项频数法、加权均值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全国15省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状况,并对农户迫切需求的社会化服务项目排序,从而反映出农户的真实需求,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供给效率提供参考。从研究结果来看,全国范围内的需求优先次序为:第一层种苗提供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第三层生产管理服务;第四层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第五层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第六层为个别农户特别提出的其他服务。这要求在建设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要根据农户需求迫切为农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关注新品种的引进,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多种途径,从而提高服务供给效率。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得出的共性结论是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是当前农户需求最迫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其次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和生产计划安排服务,最后四位的是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和其它,这与全国农户的优先序一致。而针对不同群组受访农户各自的特点,应采取相应措施为其提供有针对性有侧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区域层面,对于东部地区农户应注重提供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对中部地区农户更应提供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较差的西部地区农户,更应注重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金融服务提供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收入层面,应更多的对高收入农户群体提供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对中低收入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在合作社层面,相对于普通农户,应有侧重的对合作社成员农户提供更多的农业信息和农业金融服务;在受教育水平层面,应对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上的农户进行生产计划安排指导和提供详细的农业金融信息,对教育水平在中学以下的农户应加强对产前的生产资料采购指导;在经营类型层面,应为自给自足型农户提供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农业信息,对于追求利润型农户应更多的提供种苗和增加农产品销售的销售渠道,对于劳苦规避型农户应引导其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提供农业机械服务,对于风险规避型农户应引导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3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供给;意见和建议

一、前言

在讨论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之前,笔者先对一些概念进行界定。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范围内,满足农村居民生产需求的,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的各类物质或服务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指农村社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有能力并愿意支付公共产品的品种、数量、结构的总称。公共产品的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农村地区里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下面先从公共产品的需求入手,再进而讨论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最后分析并讨论一些对策及建议。

二、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现状

根据我国目前农村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状况分析,公共产品需求的状况主要表现为:

1.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一致性和趋同性

在公共产品的选择和消费上,可能会产生一些共识,主要的公共产品在农村地区有一个明显的选择偏好,即需求的一致性和趋同性。例如,农民在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上往往表现出选择的集中度较高,农民对公共物品在需求上和消费观念上的选择存在着相对集中的趋势。

2.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差异性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在农民和地区之间,需求在个体上存在差异,需求在地域上也存在差异。如东部农村地和中西部农村地区相比,农民所享有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都有较大的差别。

3.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会逐步增加对主要公共产品的消费。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消费较大,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需求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情况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公共产品总体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县乡政府,由于财政收入有限,供给量出现严重短缺。出现严重短缺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农民的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等,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部分公共产品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的情况相反,在许多农村地区,有些农民不需要或需求较少的公共产品供给大量盈余,如大量建设一些休闲广场、农贸市场等。这些公共产品利用效率很低,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没有根据当地实际需求来决定,而是根据当地决策者的“政绩”和“利益”的需要来决定。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质量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公共资金浪费、挪用现象严重,公共资源被大量挥霍浪费,挤占挪用,导致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四、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间矛盾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问题,实质上是如何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问题。从根源上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困境归根到底是分权的经济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不过总根源还是生产力水平较低。走出供需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缓解和消除分权的经济体制和集权的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据此可有如下对策和建议:

1.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需间的矛盾

根据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现实,政府应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使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农村公共产品倾斜,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同时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负担供给并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对于西部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央政府应建立专项的财政转移支付,重点扶持贫困地区。

2.建立科学、民主的供需决策机制来解决供需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是“自上而下”,由政府来决定向农村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但这种供给机制并不能汇集农民的偏好和真正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应实现其供给决策机制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使其供给完全由农村地区的内部需求来决定。

3.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来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量

公共产品的供给虽然必须有政府财政支持,但是政府的支持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产品都由政府提供,也不意味着其供给只能采取一种模式。正如萨谬尔森所言:“公共产品并不一定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也可由私人部门来提供。”因此,应制定一些能够鼓励个人或者企业出资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以改善和缓解供求矛盾和提高供给的效率。

4.加强公共资源使用监督并引进竞争机制来消除供需间的矛盾

在公共资源的筹集、使用过程中,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辖区群众公布收支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发挥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确保公共资源不被滥用;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实行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暗箱操作,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盛荣.关于农村公产品与服务研究现状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7.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2007.2.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4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求;农民负担

农村公共产品(countrysidepublicgoods),概括起来涉及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防灾减灾、气象、公共科技资源与服务、病虫害防治,社区服务等诸多内容。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作为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福利和生活水平、以及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靠近长三角,2005年末全省人口总数达6515.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47.02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农村工产品产的需求供给状况,课题组在安徽省355个行政村,由400民本科生进行实地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4份。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农民需求的内容、机制的比较等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共设计了26个问题,从不同的维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反映在农村公共产品的已存供给与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安徽省农民的基本特点

(一)农民的基本信息

被访者所在村平均人口3169人,平均耕地面积3500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元。被调查者总人数364人,家庭平均人口4.6人,平均劳动力2.7人,占人口数的58.70%,其中平均外出打工者1.1人,占人口数的23.91%。其中男性占81.40%,女性占18.60%,被访者的平均年龄为44.7岁,其中村干占14.59%。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69%;小学文化者,占18.70%;初中文化占44.72%;高中文化者占21.1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57%。

(二)农民的经济现状

对目前家庭收入,45.38%的人满意,54.62%的人不满意。主要是由于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低,无论是农业收入还是外出务工的工资都较低,难以应付庞大的开销,尤其是医疗、教育费用难以承受。

二、安徽省公共产品供给需求和供给现状和对比分析

(一)农村公路变通设施的需求与供给对比

农村基础道路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位于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第1位。在361份有效回答中,有108位农户强烈要求要建设当地的基础道路建设,原因是道路关系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信息交换的主要枢纽,当地农民非常迫切的需要搞好农村基础道路建设。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与外界建立其比较快速完善的流通体制,这需要农村公共等基础设施的强力支持。而目前的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供给显然不能满足发展农产品的流通的需要,与此同时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也不利。

(二)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和供给对比

关于农田水利设施,仅次于农民对于农村基础道路建设需求,排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第2位。目前的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78位农户要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保证农业的增收稳收,同时保障农村和国民经济的稳定。

根据调查,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数量有限,面子工程多,实用工程少。比较实用的,大多年久失修,带病运转。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的安全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水利设施对于保障粮食的安全更是不言而喻。而目前的基础水利设施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技术服务和培训的需求和供给对比

技术服务上,有41位农户非常需要加强技术服务的培训,排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第3位。农民自身强烈的感受到由于技术的缺乏,已经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从表1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在安徽省农村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供给严重不足。对于调整老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落后的农民种植方式、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技术服务和培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技术服务和培训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供给,由于其无形性,最容易被供给公共产品的地方政府所忽视。这对农业的结构调整,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市场经济是极其不利的。

(四)农村医疗保障需求和供给

据调查,在安徽省农村,农村公共医疗供给水平低,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接近60%的农民在生病时会选择小病自己扛、实在扛不住才上医院。调查中获悉,近1/3的地区没有自己的医务室,医务室规模不大,能治疗的疾病有限,且因为医疗费用、道路状况和医疗技术等原因,对于大多数农民看病仍然是个很艰难的问题。

超过50%的农民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由于农村的医疗保障仍处于初级的阶段,不是全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启动,全国已有21%的县(市、区)顺利推进,参保农民超过2亿人。但是由于筹资机制不健全、制度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该保障制度受益面窄,补助标准过低,使得广大的农民无法受益。

(五)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供给

安徽省农村近2/3的地区还没有普及学前教育,而这些本村没有幼儿园的村庄也不会把年龄幼小的孩童送到外村的幼儿园就读。相对较严重的学前教育缺失,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情况虽较好,但仍不尽人意,近两成的小学生要到外村上学。

2007年后安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全免学杂费,会让学费问题更一步得到缓解,但教育乱收费在农村仍然是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如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有学识的人才,以适应国家长期发展的需要,不仅需要在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添置学校基础设备,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努力,完善的教学环境和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在农村建立起来。

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的原因

(一)农村公共产品总量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其中中央政府的投入决定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总体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各项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总体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国家财政农业支出

1978年为150.6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003年为11754.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1%。若剔除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近些年中央对农村的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李琴和熊启泉(2004)根据2001年有关资料进行的研究也表明,在全部农业投入中农村救济费只占3.3%,科学技术3项费用只占0.7%。基础教育作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更是显然的事实。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主体的错位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效率

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上,仍然以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领导集体决策为主,没有考虑群众个人需要,主观性地“自上而下”,没有真正做到“自下而上”,没有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需求意愿,给予农民需求表达权,协调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从而引发公共产品的供给错位,缺乏效率。根据西方经济理论,由于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供给方无法真正获悉消费者的需求,就会造成公共产品的供求不均衡,严重影响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与此同时,由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主题的错位也造成了公共产品供给缺乏效率。际上,地方政府名义上承担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但由于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确立了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财政体制,以及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为从根本解决,基层财政仅仅充当一个“收钱的机器”,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尚长风,2004)。因此,地方政府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事责,体制内财力的不足而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农村公共产品中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人权及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极其短缺。由于在水利设施修建、农业技术研发和市场信息采集上受可操作性或者成本过高的限制,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供给相当缺乏。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落后,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的滞后也已成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瓶颈式障碍。如杨翠迎(2005)的研究,从1991-2001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平均为15%,已经达到某些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保障水平,而农村只有0.18%,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90倍之多。乡镇领导对上级有考核要求公共产品供给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的偏好,往往存在投资短线行为,热衷于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公共产品,追求政治目标最大化,却很少考虑到农村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具有生产战略性、不容易短时间出效益,对农业发展具有长期效益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不够。

四、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

(一)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冷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充足

第一,财政资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财力保障,首先在总量上加大财政投入。第二,财政供给主体地位明确,各司其责。应该按照以税种为基础的财力分配情况为依据,中央级和省级由于财政收入比例高,承担受益范围广的公共产品财政责任,县乡财政由于财政收入水平低,承担受益范围。第三,拓展“制度外筹资”渠道。动员社会资源,引入更多的优惠措施鼓励制度外筹资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

(二)建立顺畅的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有效

建立农民平等权利的农村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机制。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直接受惠者,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有着切身体会,因此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建立农民参与的不同层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按照农民需求位序结构安排不同性质和层次的资源,提供公共产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行透明、监管有力”的现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5

论文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均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本文从供需双方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供给方因财力薄弱、财政倾斜城市而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需求方因缺乏需求表达致使需求信息无法上传,并针对形成原因给出提高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品质和数量、缓解供需矛盾的对策。

农村公共产品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其供给增加将使农户增收。现阶段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具有强烈需求,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普遍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形成原因

(一)供给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1.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公共产品因其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不管是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应该主要是政府,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加以提供才能保证公共产品内在的公共利益或福利的真正实现。近年,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扩大占GDp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增长的需求。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这一比重明显偏低。如表1所示。

与中央财政相比,基层政府收入更为短缺,与其目前所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需资金相去甚远。根据公共财政学,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分别承担全局性和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悖于此,大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于县、乡和村。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中,中央负担了2%,省和地区负担了11%,县和县级市负担了9%,而乡镇负担了78%。基层政府迫于众多的事权压力,在税费改革前主要通过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三提”、“五统”及各种摊派来筹集资金。2002年以来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限制了基层政府摊派、收费的权利,使基层政府收入大幅减少,在财力受到约束而事权没有相应减少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减少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必然选择,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

2.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少。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财政资源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明显,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明显不足。1992-199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长23%,财政支农支出年均增长只有16.8%;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也由1978年的13.42%下降到1999年的8.23%;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78年为10.78%,2000年仅为4.36%。财政对城市的倾斜,造成农村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产品配给与城市差距较大。以教育为例,2001年城镇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为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镇人口基本上免费享受财政供给的各种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而农民则主要靠自己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自己承担养老、教育、医疗等费用,从而导致农民成本增加、减缓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进而加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匮乏程度。

(二)需求方: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缺乏

在供需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商品还是公共产品,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商品的供给通过市场价格协调着供需双方的行为,而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反映需求信息,其供给满足需求的有效性只有依靠供需双方的自我协调。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是需求方,对自己的利益偏好十分清楚。但在我国农民缺乏需求表达机制,政府缺乏民主机制来汇总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和需求,农民需要的公共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在数量和品质上是否能够有效满足农民需求,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都由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作出决定,农民被排斥在供给决策之外。由于供给主体没有准确获得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及在决策中主要以满足自身政绩和利益需要作为标准,因此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供给主体对能显示他们政绩的防洪防涝设施、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产品投入热情较高,而对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等见效慢、期限长的公共产品不愿提供。这种不由农民的需求决定,而采取“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能体现和充分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转贴于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缓解策略

(一)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1.加大对农村的支付转移力度,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在城市工业已初具规模的今天,应该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加大向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不改变现行税制结构和基层政府事权范围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是改善基层政府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欧盟国家的农村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和工农的融合,主要是受益于欧盟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政府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要确保对农资金的“三高”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力度,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

2.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基层政府收入。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税费改革后收入的匮乏直接制约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在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基层政府收入,能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事实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也截然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财源丰富,政府的财政收入充足,能提供较多的公共产品;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乡镇企业少,公共产品的供给明显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村企业,不仅能使农民增收,而且能增加基层政府收入带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3.增加投资主体类型,拓宽融资渠道。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单一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能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有必要增加投资主体类型,引入民间投资者(私人、企业及第三部门),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充分利用政府财政、私人和企业等民间资金缓解供给不足的矛盾。对于公共性程度高、全局性和非政府力量无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供给;而对既有公共产品性质又有私人物品性质的公共产品,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投入实现有效供给;第三部门(如各种专业协会)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亦可以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需求表达机制的缺乏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脱节,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和供给主体对农民需求的敏感反映机制必不可少。通过强化村民委员会制度和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参与本地区公共产品建设项目的形式,使农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意愿。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过程中采取听证方式作出对农民需求的敏感反映,以农民的需求为依据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数量,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同时,改善对基层政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把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纳入考核范围,并赋以较高权重,减少低效甚至无效公共产品的供给。

参考文献:

1.王春超.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经济科学,2004(1)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6

关键词:农产品供求视角;农业经济发展;分析;加强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制订了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为促进农民增收,维护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农产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会下降,农民的收入就会降低甚至亏本,农民种、养殖农产品的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伤;需求大于供给,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农民的收入就会增加,就会提高农民种、养殖农产品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分析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确保农民增收,对于调动农民种、养殖农产品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1.我国主要植食类农产品的需求量将逐渐增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和传统的饮食生活相比较,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食物加工方式,深加工食品以及精细加工食品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而深加工食品以及精细加工食品必将导致主要食用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2.我国肉蛋奶类食用农产品的需求量将逐渐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植食性食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对于高蛋白、高营养食品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从而不断推动我国肉蛋奶类食用农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这样,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成为了我国人均高蛋白、高营养食物的主要推动力,也必将导致我国肉蛋奶类食用农产品需大于求的矛盾。

3.我国副食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渐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营养均衡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蔬菜、水果等副食农产品的需求也将逐渐增长,对于蔬菜、水果等副食农产品的再加工食品的需求也会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这样也会导致副食农产品需大于求的矛盾。

4.我国纤维、羊绒、鸭绒等服装原材料的需求将逐渐增长

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使人们更加注重穿戴,这样必将带动服装业的繁荣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而服装业的繁荣也将带动我国纤维、羊绒、鸭绒等服装原材料需求的增长;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纺织品以及服装的出口贸易额必将越来越大,这样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纤维、羊绒、鸭绒等服装原材料的需求,而纤维、羊绒、鸭绒等服装原材料的来源就是种、养殖业。

5.人口的增长使得上述种、养殖业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

随着营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提高,我国出生婴幼儿的成活率不断提高,老龄化水平也在提高,同时我国第二次生殖高峰也将来临,这样就导致了我国人口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尽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人口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控制,但是人口的增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人口增加也必将导致对主要植食类农产品、肉蛋奶类食用农产品、副食农产品、纤维、羊绒、鸭绒等服装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正是因为如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主要农产品的需大于供的矛盾将会延续下去。

6.小麦、大米主要粮食的需求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尽管主要植食类农产品、肉蛋奶类食用农产品、副食农产品、纤维、羊绒、鸭绒等服装原材料需求量总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小麦、大米主要粮食的人均需求量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其下降趋势不会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对于动物性食品以及其他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部分替代了人民群众对小麦和大米的消费。

二、大力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想解决日益紧迫的农产品需求,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的供给。其次,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努力将我国农业科技推向世界最高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第三,努力改进和加强农业生产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国家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农业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产品供需失衡的矛盾必将能够得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小康社会也必将来临。

参考文献:

[1]孙鹏: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经济生活文摘,2012,04.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7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形成原因

(一)供给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1.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公共产品因其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不管是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应该主要是政府,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加以提供才能保证公共产品内在的公共利益或福利的真正实现。近年,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扩大占GDp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增长的需求。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这一比重明显偏低。如表1所示。

与中央财政相比,基层政府收入更为短缺,与其目前所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需资金相去甚远。根据公共财政学,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分别承担全局性和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悖于此,大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于县、乡和村。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中,中央负担了2%,省和地区负担了11%,县和县级市负担了9%,而乡镇负担了78%。基层政府迫于众多的事权压力,在税费改革前主要通过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三提”、“五统”及各种摊派来筹集资金。2002年以来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限制了基层政府摊派、收费的权利,使基层政府收入大幅减少,在财力受到约束而事权没有相应减少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减少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必然选择,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

2.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少。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财政资源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明显,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明显不足。1992-199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长23%,财政支农支出年均增长只有16.8%;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也由1978年的13.42%下降到1999年的8.23%;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78年为10.78%,2000年仅为4.36%。财政对城市的倾斜,造成农村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产品配给与城市差距较大。以教育为例,2001年城镇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为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镇人口基本上免费享受财政供给的各种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而农民则主要靠自己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自己承担养老、教育、医疗等费用,从而导致农民成本增加、减缓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进而加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匮乏程度。

(二)需求方: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缺乏

在供需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商品还是公共产品,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商品的供给通过市场价格协调着供需双方的行为,而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反映需求信息,其供给满足需求的有效性只有依靠供需双方的自我协调。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是需求方,对自己的利益偏好十分清楚。但在我国农民缺乏需求表达机制,政府缺乏民主机制来汇总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和需求,农民需要的公共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在数量和品质上是否能够有效满足农民需求,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都由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作出决定,农民被排斥在供给决策之外。由于供给主体没有准确获得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及在决策中主要以满足自身政绩和利益需要作为标准,因此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供给主体对能显示他们政绩的防洪防涝设施、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产品投入热情较高,而对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等见效慢、期限长的公共产品不愿提供。这种不由农民的需求决定,而采取“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能体现和充分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缓解策略

(一)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1.加大对农村的支付转移力度,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在城市工业已初具规模的今天,应该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加大向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不改变现行税制结构和基层政府事权范围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是改善基层政府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欧盟国家的农村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和工农的融合,主要是受益于欧盟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政府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要确保对农资金的“三高”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力度,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

2.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基层政府收入。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税费改革后收入的匮乏直接制约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在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基层政府收入,能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事实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也截然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财源丰富,政府的财政收入充足,能提供较多的公共产品;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乡镇企业少,公共产品的供给明显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村企业,不仅能使农民增收,而且能增加基层政府收入带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3.增加投资主体类型,拓宽融资渠道。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单一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能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有必要增加投资主体类型,引入民间投资者(私人、企业及第三部门),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充分利用政府财政、私人和企业等民间资金缓解供给不足的矛盾。对于公共性程度高、全局性和非政府力量无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供给;而对既有公共产品性质又有私人物品性质的公共产品,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投入实现有效供给;第三部门(如各种专业协会)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亦可以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需求表达机制的缺乏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脱节,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和供给主体对农民需求的敏感反映机制必不可少。通过强化村民委员会制度和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参与本地区公共产品建设项目的形式,使农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意愿。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过程中采取听证方式作出对农民需求的敏感反映,以农民的需求为依据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数量,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同时,改善对基层政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把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纳入考核范围,并赋以较高权重,减少低效甚至无效公共产品的供给。

参考文献:

1.王春超.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经济科学,2004(1)

2.何菊芳,何秋仙.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体制.浙江学刊,2004(3)

3.连玉明,武建忠主编.中国国力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8

关健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集群;移动网络推广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55-03

一、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在电子商务日益成熟的大趋势下,延安农产品企业如何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如何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如何开创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并快速通过网络将企业向外推广已成为现实。延安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逐步利用这新型商务模式,初步运用网络这一特殊平台,建立网络营销模式,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为了进一步利用电子商务,延安当地农产品公司联合进行聘请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向企业员工传授电子商务最基本的网上运营方式,也聘请资深网络营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通过调查,延安市区有十五家农产品加工公司,主要借助于陕北特产网、阿里巴巴、淘宝网来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网上销售。

二、当前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问题

1.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未能实现网上供求对接。陕北特产网信息平台,主要负责延安市、榆林市以及各个县区的农业信息的,但所的信息重复率高,导致信息资源出现过度冗余。对于有些偏远地区受到当地互联网未能普及的限制,种植户的应用网络知识缺乏,商务平台产品供求信息不对接,很容易形成农产品的供应偏紧或滞销现象。而对于网络普及率广泛的区域,初步实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运营,但每个市场信息更新缓慢,供求信息不仅不能及时更新而且所更新的信息基本脱离整个流通环节,使供求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所以目前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不能实现有效网上供求对接。

2.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分销渠道未能改变传统销售方式。图1显示,通过对目前延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和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分析,现有的B2B,B2C交易模式,缺少了中间服务环节,在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服帐潜夭豢缮俚耐络交易的主要环节。而对于延安农产品的生产商而言,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推广与运营,只是仅仅增加了批发商的分销渠道而未能改变传统销售方式。对于流通渠道而言,也缺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枢纽和农产品集聚服务平台。

3.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滞后。延安农产品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是陕北特产网销售网站,网页主要是通过榆林和延安的当地文化风情与旅游信息相结合来推广陕北农产品,脱离了产品的销售的本质信息,不能塑造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知名品牌。现今电子商务销售网站的日益剧增,各大销售平台的竞争日益即激烈,拥有广阔的终端消费者[1],各大平台每日更新的信息量巨大,也给消费者广阔的选择渠道,而延安农产品依然延续传统的销售渠道,无法实现客户更快捷、更便利的购物渠道。

4.延安农产品物流配送方式还不够健全。现阶段,针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方式还远远不够健全,延安农产品大部分属于干果,种类多,但农产品仍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2]。延安物流公司对农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的配送方式都采取同样的配送制度,同等计价的运输费用。另外,由于物流体系的不完整性,使物流公司在配送农产品会相对与工业产品无形中增加一部分运输成本,但增加的这部分成本最终还是会被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致使农产品买家看到的销售价格相对优惠,但运输费用的增加,形成最终较高的购物费用。

三、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延安农产品产业链本身具有复杂性。由于农产品具有种类多、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产业链长的特点,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可覆盖的潜在环节要比工业品电子商务复杂许多。任何一种农产品,由于通过不同环节时产品加工方式和产品需求类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使得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该产品消费的进出端口。而相比工业产品的产业链而言,农产品产业链有多个末端产品和多个消费出口,因此农产品在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过程中,供需衔接较为复杂。

2.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于延安农产品市场而言,一端连接着农产品种植的“小农户”,另一端连接着我国农产品的“大市场”。对于小农户而言,既是产品的生产商,又是批发商,小农户面临着“产品滞销、渠道不畅”的困境,导致了“谷贱伤农”的现象。然而,作为我国农产品“大市场”而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农产品信息网,不断更新农产品供求信息,随时都有大量农产品需求的订单信息更新,但又时常会出现一系列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无法满足大订单客户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向农村全面渗透,延安的小农户必须要高度融入开放的市场化和信息化的体系中,使“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信息能够全面有效对接,真正使小农户在大市场中充分发展。

3.延安当地各大生产厂商未能形成有效联盟。据初步统计,延安当地从市、县、乡镇、村,大小农产品种植户有上千家,但各厂商之间都是独立存在,每个厂商都在不断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快速销售,封闭与其他厂商进行信息交流,每个厂商都有着自行摸索的农产品商业模式和网络推广模式。尽管延安当地政府不断组织市区的13家农产品生产公司,进行紧密合作交流,鼓励市区厂商形成有效联盟来共同开创独特的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市场,但是力度不大,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虽然有几家厂商进行联盟,但对于电子商务这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商务平台,必须要借助各大厂商的全部人力、物力,形成全面而有效的统一战线,合作共赢,这也充分体现了延安各大厂商形成有效联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延安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

1.加强延安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来塑造知名品牌。电子商务交易中买卖双方通过网络交流,农产品的质量是网络交易中的最关键的因素。卖家如何控制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标准化建设成为有效发展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手段。建议当地政府加强管理各大企业的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生产形式多样化,种类多样化,包装多样化,并结合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延安当地旅游文化,来塑造产品的形象,来打造延安圣地品牌,也可以把当地市区的小型公司进行合并运营,这样容易融资,积聚财力、物力、财力、制定合理的生产目标,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化,使延安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市场,极力塑造延安农产品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2.优化现阶段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下页图2所示,是对现有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后的平台。由于现阶段延安当地农户对网络营销的认识还不高,农户获取和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信息较难,获取成本也比较高,在整个农产品信息平台中,必须添加政府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延安农产品集散中心,让其一端连接农户、农产品生产商,另一端连接农产品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中间服务提供商,实现直接从农户到消费者大信息传递,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有效整合电子商务平台的各大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共享农产品供求信息,使信息的获取更快捷、标准,有效地对农产品市场做规划安排。农业部门可以根据本年度种植面积、产量、销量做量化分析,对广大种植户进行宏观指导,把农户的产品、产量、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对于当地农产品知名品牌,可以联合互联网,在网上建立自己农产品的官方知名网站,塑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官网,提升自己的信用度,赢取更多客户的信任和青睐。

3.构建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来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延安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信息化的建设,快速实现使货物的信息流在供应链条中从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消费者之间有效传递,并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来建设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3]。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农产品种植户和生产商而言,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是引导种植户合理种植、生产商合理生产加工的p键,也是供应链中各个流通环节快速流通的关键,要有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最大化地开启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潜在功能,请专业人事,建立一个安全、快捷、全方位、高度标准化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4],加快信息化的建设,使延安农产品快速而高效地流通于全球农产品市场中。

4.开展延安农产品移动网络推广方式。现如今,各销售网站的移动客户端伴随着智能手机应运而生,使电子商务实现了移动电子商务的新模式。目前,农产品移动网站通过移动平台营销方法主要有app应用程序、移动广告、移动搜索引擎优化、二维码互动营销等。app应用和apia应用的价值是可以广泛向全球用户传递大量产品信息,而移动搜索引擎优化有助于销售网站的排名靠前,延安农产品移动网站也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营销手段进行广泛推广。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在现阶段是一种发展最快、前景较好的营销模式,对于延安农产品销售企业,可以通过o2o模式,记录农产品在种植户的种植、培育、生长周期、成熟过程,以及可以快速了解农产品的种类、加工生产过程、价格、配送服务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开展o2o的创新模式。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9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研究述评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和实践界在农产品营销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讨。本文从研究视角的发展和研究内容的发展两个角度,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营销的有关文献加以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视角和研究焦点的发展

1.从产品视角到管理视角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农产品营销的探讨大致基于两个视角:产品视角和管理视角。产品视角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农产品营销视为始于生产止于销售的过程,通过产品标准化、信息收集、运输流通等活动协助产品价值的实现。管理视角以营销管理为学科基础,关注于消费者需求,将农产品营销视为始于市场止于市场,涉及信息收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定价、渠道、促销等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基于这两个视角的研究呈阶段性发展:上世纪90年代前期以产品视角研究为主,此后以管理视角研究为主。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人们对我国农产品经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评述,以及研究的焦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以产品视角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农产品供给过剩时代的到来。农产品“卖难”问题开始凸现,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讨论。研究者主要从产品视角探寻农产品经营困境的问题所在,将农产品销售渠道作为一个独立于产品生产、定价、储存、促销等系统活动之外的行为加以认识。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中国农产品经营的焦点问题是流通渠道不畅,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灵活、流通主体不成熟、政府宏观调不完善等(张治安,1995;左尔钊1994;贾益东1995);农产品过低的比较利益、小农业对大市场的不适应、价格信息传导滞后是农产品大流通中存在的矛盾和障碍(吴振先,1994)。此时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探讨主要限于宏观环境范畴,研究者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农产品在社会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微观性特征,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研究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农产品营销研究”,但却是此后农产品营销研究的基础和开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3.以管理视角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效率虽大为改善,但卖难问题仍然存在。研究者们意识到“发展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市场营销系统的总体开发”(陈良珠、蔡雪雄,1995),开始以管理的视角审查农产品营销活动系统。营销缺陷成为农产品经营问题的讨论焦点:在微观层面上我国农产品营销有“营销观念陈旧,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价格定位不准,营销手段缺乏,渠道网络建设滞后”等缺陷;在宏观层面上存在“营销管理体制,营销主体结构,市场体系建设,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的障碍(吴兴安2005;李玉珍、张旭2005;王杜春2006)。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绿色消费浪潮和绿色贸易壁垒在使我国农产品营销体制面临严峻考验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李崇光,2002;惠献波,2006;何均琳、陈瑜,2003)。由此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我国农产品经营开始了宽视角多角度的研究,在秉承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地从宏观、微观多个层次上对农产品营销活动展开讨论。

二、营销策略研究的发展

随着研究视角和焦点的变化,农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内容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趋势。

1.注重农产品流通的对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限于农产品流通问题。流通市场和流通主体构建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的关键环节。贾益东(1995)提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农产品流通的特殊要求“建立多层次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高效灵活的流通调控体系、新型的经营组织体系”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建设思路。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构建,可以选择“主体形式多元化,经营目标市场化,管理体制一体化”的目标模式(纪良刚,1995)。崔晓文(1996)进一步认为应当从提高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工贸农一体化,交易方式规范化等几方面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研究者们基于产品视角从宏观层面上对解决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体系建设,流通主体培育等问题提供对策和建议。

2.多元的系统化策略研究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研究视角的扩大,人们对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的范围也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按照营销学的理论体系可归类如下。

(1)需求研究。需求是生产的起点和终点,需求研究是农产品营销研究的基本内容。基于需求行为理论和价格行为理论的分析,影响食物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者收入,它们的变化是安排农产品生产的基本依据,同时要考虑地区差异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建立科学的食品市场价格体系引导人们的食物消费(高飞1999)。各类农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因此对各类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周曙东(2003)采用二阶段预算估计近乎理想化的线性需求系统的方法,估计出了江苏省农村居民的主要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以及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所引起的农产品需求量变化数据。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消费习惯、饮食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不同,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也会有所不同,但遗憾的是不同地域的类似的实证分析所见甚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除了受价格、居民收入影响外,还在于消费者对其需求的强度(强度大小主要在于绿色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消费目的的能力),以及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唐华仓,2006)。刘晓昀,辛贤(1998)运用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和均衡理论,建立了由农产品生产的各种投入、农户农产品生产和需求、流通厂商对市场投入的需求和供给、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和供给构成的系统的农产品市场模型,探讨了农产品市场预测方法。

(2)目标市场策略研究。“供需结构性矛盾”是我国农产品销售难的根本问题已成共识,这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市场饱和的实质是农产品市场上某一座标点上的消费者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产生显性或隐性的新的需求点,因此市场空白是绝对的(李苏、韩科锋2004)。如何发现这些市场空白成为关键。李苏等进一步指出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帮助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发现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从而获得市场机会,但是在选择目标市场时要避免走入“多数谬误”误区。差异化营销策略是目标市场营销者比较理想的选择(漆雁斌,2005)。黄维梁(2000)进一步指出,差异化策略的实施有两个途径―产品差异化和营销手段及过程的差异化,但差异化营销也伴随着“需求变动、竞争者模仿、经营成本上升、实施不当”等诸多风险,值得关注。

(3)产品策略研究。农产品营销已进入质量营销的时代。产品质量分为性能质量和适用质量。与工业品不同,农产品质量营销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性能质量(黄祖辉、吕佳、刘东英2004)。分级和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性能质量的基础、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李燕、琼范高林2002;高丽晶2002;卢向虎2004)。但是无论质量高低,任何一种农产品都有一个从入市到退市的市场生命周期。薛莉(2005)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延展策略,给出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产品延展生命周期的措施,以使产品在有获利性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最大限度地保持获利的势头,并使有衰退迹象的产品重新获利形成新一轮的增长。品牌策略是农产品产品策略分析中的热点问题,形成了研究专题。张劲松,何德文(1998),王策之(1999)陈良珠,蔡雪熊等(2000),邱琪,张旭东(2005),王杜春(2006),阿迎萍(2006),张萍,项英辉(2006)等等诸多研究者从各个角度谈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构建农产品品牌的策略建议。

(4)价格策略研究。营销学的价格策略主要是有关营销活动主体的价格制定和策略选择的研究。对农产品的农户价格和零售价的合理价差问题,辛贤(1998)在改进价差理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产品价差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产品价格决定的长期模型和短期模型。价格策略方面,李东升,高彦彬(2005)认为差异化定价策略适用于鲜活农产品的定价。有关绿色农产品的定价,张秀芳,史建民等(2005)根据消费者剩余原理指出绿色农产品应该采取价格歧视策略,靳明,李爱喜(2005)则认为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有关农产品定价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的研究,蒋侃(2005)运用消费者意愿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给出了消费者购买超市农产品意愿支付价格构成,对超市农产品定价具有参考价值。

(5)渠道策略研究。营销渠道的研究形成了几个主题:一是对流通体系的继续研究。根据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制应当通过加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的建设、做大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李志萌,2005)。二是对渠道模式和结构的研究。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农产品竞争的加剧,垂直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和多渠道农产品营销系统是可选的农产品渠道模式(孙剑、李崇光,2004)。针对农产品现有渠道体系的弊病,邓若鸿等(2006)基于电子商务理论提出了“协同模式”的渠道结构系统;陈善晓,王卫华(2005)则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三是渠道选择和渠道组织的研究。农产品渠道的选择应当基于交易费用节约的基础(包玉泽,2005)。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是一种多元的参与者自愿结成的经济联合体,成员有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批发商、零售商、商等(孙剑、李崇光,2003)。农产品超市销售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产品零售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刘东英等(2005),杨金风,史江涛(2005)对超市的经营行为以及农产品流通超市化对农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农民作为重要的渠道成员是近年渠道组织研究的重要对象。农民在市场中的经营能力低、谈判能力弱,建立合作组织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章胜勇、阎竣,2004;严太华、战勇2005)。

三、研究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1.研究发展的特点

(1)回归本位的研究。农产品营销研究的理论基础营销学具有微观性特征,它着重于微观营销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的研究。近年来对农产品营销研究的内容逐渐回归到围绕生产经营者及相关社会组织的营销活动展开。

(2)广视角的交叉研究。以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营销学交叉性较强。农产品营销学更加强化了这一特点,它以农业经济学和营销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型边缘学科(李崇光,2004);同时农产品营销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与工业品相比受到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更大,决定了农产品营销活动必须从多个视角、运用多种理论进行研究。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农产品营销研究从宏观、微观层面,以产品的和管理的多个视角进行,广泛运用到经济学、管理学及农业经济学中的理论,弥补了营销学理论的某些不足。

(3)多热点的专题研究。近年来农产品营销研究形成了多个热点。对于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我国农业,如何面对市场全面开放的竞争压力、如何充分利用wto规则,以及我国农产品如何走出去开展国际营销是近年来农产品营销研究的热点之一。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网络营销,物流技术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是农产品渠道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绿色观念的兴起,农产品如何应对绿色壁垒进行绿色营销成为了继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之后又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2.研究发展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停留于理论探讨实践性差。当前在农产品营销研究中,缺乏结合农产品生产、储运、销售的具体特点对农产品营销规律深入探究;缺少按农产品类别进行的分类农产品营销研究;缺乏结合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的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对我国各地农产品营销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缺乏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不利于本土化农产品营销学的发展。

(2)缺少实证分析研究。目前以思辨性研究为主,实证分析偏少。据笔者对“中国全文数据库”中文献的统计,与农产品营销相关的文献中实证研究仅占4.2‰;在有关农产品实证分析文献中,仅有2.2%的文献是关于农产品营销的。缺乏通过市场调研对农产品需求、消费者农产品消费行为、农产品营销策略实施效果的实证性研究,使研究的科学性、可信度打了折扣。

(3)部分研究缺失,泛化营销功能。目前农村产品营销研究主要集中于营销策略,而且多是关于其中的热点问题。有关农产品营销环境、农产品营销道德、农产品定位,农产品推销策略,农产品营销策略效率等营销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及难点问题缺乏广泛的探讨。另一方面,部分研究泛化农产品营销的功能。将“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问题都与农产品营销联系,认为做好农产品营销是解决这诸多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这势必夸大了农产品营销的功能。营销活动作为一种微观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实施组织战略目标的整体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不宜将其功能过分扩大,否则会进入“重流通,轻生产”的误区。农业的发展关键是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建立,营销活动可以使核心竞争力得以更好地发挥。

四、总结

对农产品的需求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团购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2-0463-03

modesandStrategiesofonlineClustermarketingofagriculturalproducts

tanGGuang-hai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ciences,weinannormalUniversity,weinan714000,Shaanxi,China)

abstract:Basedonthesituationofdisperseagriculturalplanting,settingupagriculturalclustermarketingnetworkplatformwasadvisedtoencouragefarmers,cooperativesandagricuturalcompaniesactivelyparticipateinmarketsupplythroughclustermarketingofagriculturalproducts.Grouppurchasemarketandclustermarketingbasedonthestandardizationwereusedtoputthewholestrengthofsupplyandsellintofullplay.themeasuresandadvicesincludingdevelopingagriculturalproducts,planningonlineclustermarketing,guidingfunds,constructingvirtualorganizationandtrainingskillswereputforward.

Keywords:e-Commerce;agriculturalproducts;clustermarketing;grouppurchase

“三农”问题是我国较长时期内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其中农产品贸易又是“三农”问题的主线。自2004年首次出现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越来越严峻[1]。如何改变农产品贸易格局,增加农民收益,进而增强农民、农村的农产品种植积极性,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2004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农产品贸易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在绿色产品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进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但标准贯彻力度、农产品质量跟踪、农村人力资源整合及农民种植积极性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因此,农产品贸易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国际贸易趋势上,还需要解决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问题。由于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的意识、技能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农产品都只停留在地方贸易市场,其产品价值,尤其是跨区域、国际间贸易的比较优势没有体现出来。而电子商务是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贸易市场的低成本、高效率工具,各地有特色、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这一通道进入市场将是农产品贸易的关键[2]。

2007年中央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列入一号文件以来,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快速发展,尤其是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一号店、京东商城等销售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对于工业品存在标准化难度大、物流运输障碍多、消费者信任度不高的问题[3-5],这些问题都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营销和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农产品市场对接,这应该是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的整体营销和一揽子解决方案综合作用的结果[6]。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应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体验更加重视,尤其是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和传递解决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安全信任度的问题,这将决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高度和深度。

单个农户很难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也不符合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理论,因此,如何在政府、企业、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协调,组建有效率、适应市场且方便应用的电子商务工具的组织已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农业合作化、组织虚拟化、产品集群网络化、市场电子化等是可利用的理论和工具,即农产品电子商务更需要利用集群营销工具和虚拟集群组织服务。

1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发展的趋势

产业集群是指特定产业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聚集体,是介于市场和层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比市场更稳定,比层级组织更灵活。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营销网络的支持,只有充分发挥整体营销的威力,才能达到“以小结群、以群博大”的市场效果。农产品集群主要是农业技术或销售能人牵头的农业合作组织、涉农中小企业为主、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具有典型的比较优势。但通过农业合作组织或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对传统农产品种植、营销的控制力较弱,尤其是整体营销策略的执行力极差[7],导致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也无法应对大批量、远距离订单需求。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仅是需要提供营销工具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需要基于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的整体解决方案。首先需要以农产品为线索组建农产品产业集群种植和货源集中的机构,这可以在原有农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联合相应的科技人员或企业,形成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其次,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联合具有互补效应的农产品集群,一起采用相适应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营销工具,以形成更好的规模效应和连带销售效果;第三,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但电子商务或网络营销的全年不间断优势需要通过中介凭证来转化季节性产品网络销售的问题[8],而网络团购也是集群购买的电子卡介质,是可以采用的工具。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网络集群营销既有现实需求,也有实践的可行性。

2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模式研究

农产品网络集群的方式有很多种,总体上可以按照网络集群过程中供需信息体现的主导性分为农产品供给主导的网络集群营销模式和农产品需求主导的网络集群营销模式两种。

2.1农产品供给主导的网络集群营销模式

传统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百度营销等都是以产品供应信息为主导的网络集群营销,供给主导型的网络集群营销模式如图1所示,是大量产品供应信息按照行业来分类集群,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和索引。在这些电子商务平台中,农产品占据的比重正逐步提升。在该模式下,由于产品市场的自然集聚作用,网络集群规模将越来越大,淘宝网上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已经不是传统线下市场可以比拟的了,进入淘宝网搜索“红枣”,可以找到58425件以上产品,“核桃”达到85000件以上。但由于农产品种植户在网络和电子商务技能方面的欠缺,大量农产品还无法进入电子商务的流通领域,其快速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9],同时中西部农产品尤其是具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将会得到暴发式发展。

供给主导型的网络集群营销快速发展还有赖于其电子商务交易功能以外的营销服务和物流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交易以平台担保信用机制来确保交易的顺利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缺乏电子商务技能的农产品相关主体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持,并通过整体的外包服务解决方案来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服务,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包装设计、物流运输方案等。但能直接了解并使用电子商务的种植户还是过于稀缺,因此在进行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活动时,应考虑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应用,同时也要通过各级政府组织积极规划和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至少应该让种植户理解并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意将他们的农产品通过参与合作社的电子商务平台进入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渠道。

2.2农产品需求主导的网络集群营销模式

农产品需求主导的网络集群营销主要是指集体采购模式,包括集群招标和团购两种模式,如图2所示。集群营销平台提供需求集群所需的整体营销方案,同时整合相关营销、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商提供完善的团购需求服务,从而为农产品行业降低技术门槛和交易成本。

在该模式下,需求集聚与规模化生产模式相匹配,更容易得到产品供应商的拥护和积极参与,同时也能让小批量消费者因为参与团购而享受大批量购买的优惠和服务。需求集聚将中小需求订单整合形成规模化订单,从而形成规模效应。中西部分散种植的农产品可以在了解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的组织,积极参与集群投标,从而形成规模化供应,将分散的农副产品整体销售出去。

团购模式要求农产品的供应需求进行供需双方能充分理解的标准化设计,甚至这种标准化还可以虚拟为电子凭证,如阳澄湖大闸蟹的电子提货卡[10]。标准化的电子提货卡可以将季节性农产品提前进行团购营销。从而确保及时满足需求,提高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

3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发展对策与建议

网络集群营销平台属于典型的双边市场,一边可以集聚大量的农产品供应商,形成多产品市场;另一边可以集聚大量的消费者,形成团体购买和集体招标,降低购买单价,并享受批量购买的优惠和服务。但形成网络集群营销平台还需要相关部门从规划、引导资金、组织等方面进行支持。

1)各地政府应针对当地具有地理标志和优势的农产品开展网络集群营销,进行有序规划,形成地方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中长期发展思路,避免地方农副产业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进行品种更新,损失农产品的市场优势。

2)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农户、合作社和企业进行网络集群营销资金支持,树立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典型,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3)由政府主导,农户、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参与,形成地方农副产品网络集群的虚拟组织架构,在组织内部集中进行农产品的标准化处理,以满足农产品集群采购或团购需要。积极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品牌发展、物流服务、网络营销等方面的第三方企业合作,更好地为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服务。

4)由政府组织,对农户、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加强涉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各方主体的实践技能,为农产品网络集群营销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钟卫稼.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7(5):56-58.

[2]尹洁.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分析[J].农村经济,2009(12):93-94.

[3]唐光海,李琪.网络消费经济学:对物流服务与顾客忠诚实证考察[J].求索,2009(3):8-10.

[4]彭会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4):115-117.

[5]储新民,李琪.我国农业合作化与市场化联动机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9):124-128.

[6]储新民,李琪.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制度重于技术――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述评与思考[J].情报杂志,2009,28(8):6-9,5.

[7]王小宁,李琪.农产品终端市场供求信息对接机制探讨[J].经济纵横,2009(5):70-72.

[8]张冬青,张冬梅.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及技术实现研究[J].学术交流,2009(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