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4:30

生态农业思想篇1

坚持物尽其用,合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从本质上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在生产领域,马克思认为种植业内部以及种养业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利用是相互连接、相互贯通的,因此可以在一块耕地内从事多种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多种作物的耕种,他举例称佛兰德的间作制就是这样:“在间作时,人们栽种根茎植物;同一块地,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栽种谷物、亚麻、油菜;收获以后,再种饲养牲畜用的根茎植物。这种方法可以把大牲畜一直养在圈内,可以大量积肥,因而成了轮作制的关键。沙土地带有三分之一以上可耕地采用间作制;这样就好像使可耕地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在马克思看来,将谷物、亚麻、油菜和饲养牲畜用的根茎植物进行轮作,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的丰收、土壤的改良,而且还可以为牧业提供饲料,可谓一举多得;而以大牲畜圈养为特征的牧业既可以获得自身收益,又能够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提高耕作业收入,堪称互利双赢。由此可见,农业生产领域不仅生态循环系统众多,而且相互关联,涉及领域宽广,综合效益良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一思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资源消耗,使农业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生态潜能真正释放出来。在消费领域,马克思认为消费排泄物对农业发展最为重要,比如人的自然排泄物和破衣碎布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料。但“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对于这种破坏农业生态物质循环链的行为,马克思评价道:“资本主义生产……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丁丹丹等: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当代价值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最终,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变换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也十分关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就的物质循环和转化的断裂问题,他在《反杜林论》中谈到:“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目前城市中病弱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被用做植物的肥料。”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消费排泄物的严重浪费和污染问题,唯有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能从根源上弥合物质变换的裂缝,扎实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真正贯彻物尽其用的生态循环法则。在流通领域,马克思认为商业为农业提供了各种手段,使土地日益贫瘠。他指出,由于食物和服装纤维的长距离贸易使土地构成成分变得疏离,从而造成了物质变换不可修复的断裂。在马克思看来,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拜物教紧密相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理性不断驱使物质变换发生质变,使其不仅仅用于满足人的正常需要,更以此来迎合资产阶级对资本利润的追逐。

马克思曾援引《评论家季刊》中邓宁的话,以揭示资本的这一罪恶本质:“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此外,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物质变换的断裂,从而使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荡然无存。对此,马克思有着深邃的洞见。在他看来,盲目的掠夺已造成了英国以及欧洲、北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壤危机,这一事实可以从英国骨粉进口量的飙升、用海鸟粪对英国田地施肥而必须从秘鲁进口,以及到拿破仑时期的战场寻找可以撒到田间的骨头的现象中观察到,而这一切都最终归咎于资本主义农业的剥夺特性。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为我们探索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在人与土地之间建立一种生态健康的关系,为此就要密切关注土壤养分的循环问题,尤其是要保持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避免物质无谓地流失和浪费。总之,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物尽其用的生态循环法则,这就是要多管齐下,打通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物质变换链条,建构完善的物质循环体系,才能促进生态系统能量顺畅流动,减少物质资源消耗。

二、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是引起农业变迁的革命性力量。他曾断言:“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里强调的“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指的主要就是科学技术。马克思认为,人类与自然结盟的技术越多,结盟技术介入农业生产的生产力就越多,农业发展所释放出来的创造力就越多。因此,他主张将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改革生产模式,改良耕作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马克思认为,“因浅耕而地力枯竭的表土,用旧的耕作方法,只会提供不断减少的收获,这时用深耕方法犁起深层土,通过比较合理的耕作,就会提供比以前多的收获”。在这里,作为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和手段,无论是“深耕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耕作”都是遵循农业科技规律的具体体现。此外,马克思还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在驯服自然力、驱动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充分肯定了以水利科技为指向的人工灌溉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气候和土地条件,特别是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区直至最高的亚洲高原的一片广大的沙漠地带,使利用水渠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无论在埃及和印度,或是米索不达米亚、波斯以及其他地区,都利用河水的泛滥来肥田,利用河流的涨水来充注灌溉水渠。”

作为物化了的科学技术,马克思对机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极其深刻地指出:“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机器缩短了房屋、桥梁等等的建筑时间;收割机、脱粒机等等缩短了已经成熟的谷物转化为完成的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期间。”为了进一步强调机器的作用,马克思还形象地打了个比喻:“正像人呼吸需要肺一样,人要在生产上消费自然力,就需要一种‘人的手的创造物’”。而这种“人的手的创造物”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所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马克思通过反复计算得出:“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中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中机械的发展……肥力虽然是土地的客体属性,但从经济方面说,总是同农业中化学和机械的发展水平有关系,因而也随着这种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从自然、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广阔视野出发,对农业科技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农业科技异化的现实。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1868年3月,在致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特别向他谈起了农学家、化学家弗腊斯的作品《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这本书证明,气候和植物在有史时期是有变化的。”在高度评价弗腊斯的断定———“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之后,马克思得出结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他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会导致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在此,马克思再次申明,人类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自然生态成为农业生产的着眼点与活动边界。

为了做到这一点,马克思认为,人类应该借助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重构农业发展与自然的理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约束科技理性在农业发展中的狂妄行径,扭转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自然的自我修复。对此,马克思特别提出了实现农业技术生态化的具体做法:比如采用新的灌溉方法、改变耕作制度、施用骨粉等有机肥等,这样可以保持和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用化学的方法(例如对硬黏土施加某种流质肥料,对重黏土进行熏烧)或用机械的方法(例如对重土壤采用特殊的耕犁),来排除那些使同样肥沃的土地实际收成较少的障碍(排水也属于这一类)”。从这一系列蕴含生态理念的做法中,我们不难窥见马克思探究生态农业技术的深度与广度。显然,从马克思的科技观来看,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要构建符合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自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农业发展与自然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生态”度。毋庸置疑,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突破农业资源环境的约束,化解农业生态危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理论价值。

三、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人类要发展生态农业,根除生态灾难,必须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合理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写道:“历史的教训(这个教训从另一角度考察农业时也可以得出)是:资本主义制度同合理的农业相矛盾,或者说,合理的农业同资本主义制度不相容(虽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合理的农业所需要的,要么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要么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马克思曾围绕作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的土地问题进行过许多深刻的分析,他强烈指责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将其视为无用的和荒谬的赘瘤,称它是合理农业的最大限制和障碍之一。他在《资本论》中精辟地论述道:“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

基于此,马克思预言,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对土地这个人类世世代代共同的永久的财产,即他们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所进行的自觉的合理的经营”,从而超越人对土地的异化,促进农业生态的自我修复,弥合人与自然的鸿沟。也只有在未来社会的自由王国里,人类才能逐步摆脱目前的生态困境,“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928-929。这就是说,在这样一种具有现实基础的生态理性和人类自由———生产者联合起来的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得到重建,那时发展生态农业也才会真正成为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因此,只有积极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建构新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的统一,从而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马克思对于生态农业发展制度构建的密切关注,为我们当前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智慧源泉: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制度基础和政治前提,生态农业建设得以扎实展开,农业资源节约和农业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就,但如何开创生态农业发展新局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态农业发展具体制度的建设须迈出新步伐。我们应把农业资源消耗、农业环境损害、农业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农业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农业环境保护制度和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环境监管,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农业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总之,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具体制度创新,才能制约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盲目性和短视,克服生态农业发展的羁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时代。

生态农业思想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农村作用

农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农业生产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界定及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的意识形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人们关于农村革命、建设及发展的理论、思想与观点等。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村问题的思考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近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英、法、德、美等国农业进化的考察。在经典著作《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恩格斯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农村问题,强调重视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问题可以从农业地位与作用、农村问题及其成因、农村主体命运及其历史走向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指出了农民阶级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农民的最终归宿―“他们是未来的无产者”,启迪农民阶级思想的启蒙。列宁深刻地描绘了俄国农民在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压榨下忍受饥饿煎熬的状况以及剥削者穷奢极欲的事实。清楚认识到苏俄是落后的农业国,提出俄国农民“是真正的革命民主派”,革命浪潮已经激发了农民的“巨大革命热情和革命干劲”,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农民发动起来并支持工人革命,各项革命任务才能得以完成,农村革命意识贯穿列宁革命思想的始终。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反复强调的工农联盟,到提出的农业基础理论、邓小平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后期的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如今关于农村问题的深化改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不高度重视农村意识形态的发展问题,可见意识形态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2.1反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还有反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起促进、保护作用;非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阻碍破坏作用。

2.2独立性。通过革命能改变旧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却不能一下子改变旧的社会存在所产生的社会意识,它们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平衡性。因为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当前,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随着变化。但总的看,社会主义意识、精神文明建设还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仍旧制约着基层农村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发展。

2.3继承性。历史的发展是延续的,人们创造历史,都是在以往继承的基础上创造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继承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基层农民不但熏陶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也经受着糟粕文化的抑制。各种封建礼教思想,各种宗教迷信言论,各种有神论观点等充斥着农村地区,给科学的社会主义在农村传播带来阻碍,进一步影响着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3农村意识形态的“五位一体”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既快速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农村意识形态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同,社会主义主旋律在广大农村地区不断唱响和弘扬。

3.1加强基层政治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领导农村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作用。首先,从思想上着力提升坚持党领导农村意识形态建设的自觉意识;其次,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着力提升其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水平和能力;再次,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3.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收入。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具有显然的经济功能,其根本宗旨就是服务于经济基础,农村意识形态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3.3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锻造有技术、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质的新型农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意识形态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现阶段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1)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和科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2)不断提高道德意识形态实现规范市场经济中的不良行为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农民思想规范;3)增强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实现营造安定的经济环境的功能,特别是要严禁西方意识的出版物流入文化市场中;4)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3.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谐农村社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保障决定社会和谐。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关系的和谐,也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3.5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保农业发展。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双重使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跨度大,必须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飞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生态文明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马列著作选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

[2]刘付春、赖宏.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农村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7.5

生态农业思想篇3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生态农业在中国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也面临着继续发展的难题。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相较其他国家更大的传统阻力和更多的制约因素,这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就其本质而言,生态农业小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其更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和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小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因此在如何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上,哲学必须有其独特的思考,而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哲学所关注的是生态农业发展更为根本、更为宏大的层面,即从各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表象因素背后的哲学原因中思考在实践层面如何规避小利因素以将生态农业顺利推向前进。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理论,是对哲学上人与自然关系狭隘观点的超越,是对石化农业的扬弃,也是对传统农业理念的部分回归。而其作为一种实践,尤其是想在中国实施的一种农业现代化的选择,其面临着相较于其他国家更为复杂的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生态农业以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想在中国转化为一种实践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以求扬长避短,顺利地将生态农业在中国推广发展起来。  

生态农业思想篇4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设计;园林规划;生态产业

一、新农村住宅特点及设计规划原则

1.1新农村住宅特点

要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新农村住宅的特点。新农村住宅使用功能较为复杂,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化。

在我国,农村住宅不仅仅有确保农民生活和居住的功能空间,很多功能空间还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求,除此之外,还配置了供农机具、谷物等的贮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建设应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改性,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友展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反复建设劳民伤财。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村庄、不同的民族也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民情,即便在同一个地区,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活习俗、邻里交往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要求,其宗族、邻里关系极为密切,十分重视代际关系。因此,在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要求。

农村住宅通常受到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使用对象对生产、生活的具体要求的影响,即使在同一个村落,有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注重保留原有地方风貌,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村住宅。

1.2设计规划原则

首先,要充分结合现有当地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积极保护生态,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要注重村庄的空间型式和网络结构,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优化村庄布局结构,扩展建设的发展空间,从而适应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尽可能节约土地。再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强化邻里交往。满足当前农村多样化的需要,规划多样性的户型。最后,要建设完善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居住质量。

二、新农村建设园林规划的必要性

2.1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谈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所谓新是指“创新”、“先进”、“现代”,新农村包括创新的建设思路、先进农村科技和文化思想及现代的致富理念,建设新农村就是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总是沿用“建设―破坏―恢复”的发展模式,这样是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建设模式,以创新的手法和思想,应用园林建设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农村建设中环境改造的问题,使得其创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适宜居住的新农村。在农村建设上勇于创新,将园林规划思想融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提出,它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农村环境的恶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建设―破坏―恢复”的建设模式,保持了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相贯于现代建设理念的核心便是和谐,所以将园林规划的思想融入农村建设是和谐发展的体现。

2.2从农村文化发展角度谈必要性

传统思想即为相传成统的思想,而农村文化又是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思想的民俗文化。我国农村文化正是继承并发展了华夏的传统思想,农民对土地、山水、动植物等天地自然的情意是难以言表的。他们珍爱自然,创造自然。中国的园林正是起源于人民的生产斗争(开山、治水)。中国的造园史也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理念,即人为自然一员,人与自然协调统一,讲究天人合一,并提出以人为大、以大为天及自然为君、人则为臣等天人共容的哲学思想。他们每日的耕作也从侧面映射出传统造园的理法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等种种理念,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是那么浑然一体那么的交融相洽。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思想正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给农村的特色文化提供更大的展示机会,使农村文化得到充分发展。

2.3从园林美感角度谈必要性

园林美感是指人在园林建设基础上获得的在视觉、心灵等感官上的享受,这也正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

园林景观既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那么,体现美学规律的普遍的艺术创作原理,必然成为其致关重要的组成部份。如对比衬托、均衡匀称、色调色差、节奏韵律、景物造型、空间关系、比例尺度、“底、图”转化、视差错觉、感受认知、审美情趣、意念意境等。园林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这些艺术原理,融汇贯通,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富有审美特征,又具精神内涵的人居环境和人化的自然。

三、关于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3.1开发农村特色生态旅游业

农村生态旅游是以广大农村地区资源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8],对于农村农业、经济、文化、环境等诸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是加快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重点实施特色项目开发。包括:特色休闲农业开发,河南省农村存在着多种特色农业,比如焦作的怀山药、开封的西瓜、中牟大蒜等;特色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以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以农家乐、家庭式旅游为主的景区与农户联动发展的战略,另一方面,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开发为主开展农村文化之旅。

3.2农业生态工程建设

首先,要探索适地发展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与技术。农业生态工程是有效地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与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高效、高生产力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所涉及的工程理论、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为减少农业废弃物的环境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其利用效率,可以采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循环和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生态工程模式。其次,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硬件,必须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抓好小型抗旱水源建设、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面上除涝工程建设,合理布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形成田园化生产格局。

3.3环境生态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村镇的环境整治,应从源头上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主要体现在: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强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强对农村生活、养殖为主的生活垃圾的收集,然后集中进行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处理,同时,可适当发展适合乡镇和农村聚集点的能源生态工程、农村给排水工程,减少和防止村镇面源污染,逐步引导乡镇和农村建立清洁的、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保护濒危生物资源和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

生态农业思想篇5

1.1农民的自主性缺失

农民自主性表现在农民能够按照自身的需求和意愿自主规划、选择劳动方式,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自由自主地安排生产活动并享受自身的劳动成果、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权利。但是我国古代内省型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民族心理层面束缚着国民主体性的张扬。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群体形成了自身的一种深层文化机制———强大而沉重的日常生活结构。人民完全凭借形成的传统、生活习惯、社会常识和经验组织生产和生活,周而复始,活动主体具有浓厚的自然性、封闭性、自在行和非历史性的特征。农民处于一种丧失主体地位的、被动的顺从和承受的地位,整个农村的政治生活表现出一种“畸形”的和谐。对于重大目标的建设,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都没有得到好的享受。

1.2农民的自为性缺失

农民自为性表现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需要有目的和科学性地进行生产活动,遵守林业生态建设的客观规律,把自主意识积极地付诸于行动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发展需要,以实现自身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价值。农民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但是农民缺乏发挥主体能力的平台,在事关自身长远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投劳上缺乏深刻的思考,群体性意识严重,缺乏客体的实践能力和改造动力,自身思想局限在狭隘、固定的范围内。

1.3农民的创新性缺失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在创造中不断地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目前农民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长远认识和重要性并不明确,完全是由政府主导行动,自身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来参与林业生态建设,造成了我国农民的创新性和激情难以得到发挥。

2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

2.1历史原因

一是传统的生产模式成为农民主体性形成的障碍。在价值观念上,自然经济使得人们形成以平均主义为特点,自给自足的观念体系;在思维方式上规模狭小的自然经济导致人们的认识水平低下、活动范围狭隘,从而决定了人们的思维的经验性、直观性和不系统性。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主张重义理轻利欲,宗族至上观,中国传统的家族本位的宗法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的农民。农民把家族看成是自己利益的代表,一切行为以家族为依照,从而忽略了自身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农民作为一个“理性人”具有搭便车的行为。三是在传统的政治制度的束缚无情的剥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的主体性被囚禁在传统的政治体制中。

2.2现实原因

一是认识障碍。首先,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经常被忽视,地方决策者缺乏对农民的充分信任,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其次,农民对自身的主体地位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农民看来,林业生态建设是政府的事情,自己慢慢地放弃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经济障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农民在社会、知识、资金等方面没有办法实现完全自主,农民主体性的形成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只有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得到了实惠,他们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农民的主体性才会发挥出来。三是体制障碍。现有的户籍、土地、教育、社保等制度性壁垒既打击了农民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也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社会教育制度不公平,公共服务制度差异明显没能充分体现国民待遇原则和社会公平原则。四是农村教育文化事业落后,在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了大部分,不利于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这些严重阻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五是农村基层民主不健全,影响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我国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由于农民长期受封建残余意识的影响,农村民主法治缺少宣传,导致了农民对民主的信任程度、参与程度、珍惜程度都明显不足。

2.3自身原因

我国农民缺少自主创新的精神。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被传统的计划经济抹杀;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环境使农民对国家产生依赖性,从而丧失了个体的独立性而无法形成自主创新性。

3农民主体性的构建

3.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改善民生,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不断解放农民的思想,更新观念,使得被束缚已久的主体性能够得到释放。决策者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农民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直接受益人,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有愿望和动力去全面权衡涉及自身的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从而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合理判断。林业生态建设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参与,再好的政策,再多的扶持,也很难发挥效果。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首先政府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扬民主,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文化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力度,从而科学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林业生态建设顺利进行。

3.2优化社会管理体制

要有序推进农村个体土地管理改革、户籍改革和教育平等,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农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资源合理分配,产权自主,培育农民自制组织,为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3.3深化农村生产关系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深化林业改革加强农民自身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为现代林业生态提供制度保障。

3.4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关键,政府要加强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树立农民的生态价值观、体现人文关怀;在物质形态上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制度形态上加强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引导人们爱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4现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

4.1现有文献的贡献

国内学者对主体性内涵进行了引申和拓展,提出和研究农民主体性问题,对农民主体性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意蕴作了有深度的探讨,研究了当前农民主体性现状,将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作了阐明,并延伸至农民主体性的构建以及未来走向,分析了目前农民的主体性对于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对构建农民的主体性做出了深刻的思考,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4.2现有文献的不足

研究视角上,研究者大多根据国内外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研究现状,依照现在政策的需求来探讨目前我国农民主体性的特征,而没有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角度来看待农民的主体性,即对农民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其自身需求、自身建设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很少,对农民如何从自身角度来构建和发挥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性的研究更是鲜见。因此,就值得从农民的视角,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研究。研究方法上,已有的研究多立足于国家政策的角度,参照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来分析农民的主体性的现状,对于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缺少系统的分析,其中的少量定性研究中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也较差。另外,目前关于农民主体性的研究中量化分析水平很低,没有将农民主体性的研究由定性转为定量。研究内容上,多集中在对农民主体性的内涵,缺失原因,发挥主体性的必要性等方面,但是对于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则缺乏系统严谨的分析和归纳概括,对于农民对主体性的自我认知以及农民如何在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等方面的研究则几乎空白。

5前景及展望

生态农业思想篇6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理念;宣传力度

引言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进入到社会上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必要工作内容,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业发展也是如此。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保护植物入手,做好环节工作,进而可以推动农业行业发展。并且,从可持续角度出发保护植物效果更好,便于农业植物健康生长。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和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两者和谐发展。从现在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植物保护和农业发展需要得到政府以及社会群众支持,不能为整个社会赢取更多经济效益。

1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

对大量实践进行研究,发现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影响关系,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1植物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植物保护可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上滥用农药,导致地面植物被严重破坏。随着植物数量、种类以及规模的减少,使得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进而成为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升对植物的保护力度,才能有最大限度提升土壤肥力,从而推动农作物发展,促进整个农业发展[1]。

1.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植物保护手段

为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范围内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科学技术,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其中,在农业中有效使用,减少农业发展对于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植物安全性。在推动农业迅速发展期间,还要注重提升农业产能,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可以促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农业生产管理部门需要将自身基本职能展示出来,使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得以提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植物保护对策,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抵抗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推动我国农业稳定性发展。

1.3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推动植物保护

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植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期间,一定要高度重视养殖和物质循环等各项工作,注重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针对科学方法进行改进和调整,提升农业产值和经济,从而可以推动植物保护工作进展[2]。

2通过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

2.1转变农民种植思想

提升农民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知识讲座活动,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使得农民农业种植意识得以提升,科学种植意识以及生产技术有效提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价值。只有农民意识到植物保护价值,才能够有效保护,制定合理化对策,赢取更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3]。

2.2科学使用经济和农药

从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农业生产期间会使用大量农药,去除害虫和草,为更好地提升农业产量,人们会过度使用化肥,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严重影响整个生态平衡程度[3]。防治病虫害可以使用化学和生物防治2种形式,化学防治效果更加彻底和迅速,不过对于农作物以及周围环境影响非常大,因此种植期间要减少农药使用量;采用生物防治对策去除害虫,可以减少生产经济成本,也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

2.3推广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属于现代化技术、管理思想和传统经验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发展形式,能够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长时间实践和观察后发现,生态农业能够有效保护植物以及自然资源,这就证明生态农业是规范合理的,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一定要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增强人们意识,做好宣传工作,进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5]。

2.4实施绿色生态理念

为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植物保护,使两者之间深度结合,那么就要在工作期间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提升对新型技术的合理化应用,从而提升农业产量和效果。在具体实施期间,一定要将植物保护有效贯穿到整个农业生产之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植物保护方法,尽可能减少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效提升能源以及资源需求量,并加以有效利用,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赢取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以往生态理想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植物造成破坏,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关系,相互依存和影响,所以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植物,就要转变生态理念,实施绿色思想,保护植物,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5增强宣传力度

为给人们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为我国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则必须增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植物保护意识,从而可以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原本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防止在农业生产期间使得植物被破坏。在具体实施期间政府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以及媒体等形式进行全面宣传,促使农民得到广泛认知,掌握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并且政府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程度,做好新型技术推广工作,提升人民群众技术能力,使用最佳生产形式以及植物保护对策,提升农作物抵抗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从根源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6提升科技投入

我国要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力度,从国外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减少农药以及化肥使用量,减少化学药剂对整个土地资源的污染程度,并且还要有效减少植物破坏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要将生物技术、物理技术以及绿色产品等使用到农业中,对有害生物的侵害进行控制,加入经济投入,针对农业科技进行深度研究,善于借鉴西方科技经验,总结东西方科技知识,创新出全新科技内容,做好改进工作,有效保护植物,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增强人们经济收入,推动人类进步。

生态农业思想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不良思维生态稳定矛盾

中图分类号:F014.32文献标识码:a

一、人类中心论与生态整体观的矛盾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表面看来市场的调节能力巨大,所产生了经济发展动力也是无限的。毋庸置疑,市场经济的动力是无限的,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人类对经济利益的理解的扭曲,造成了队其无原则的追求,这就催生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何谓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就是以人类为中心,所思考的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利益为目的。而当今我国农业生态稳定问题频发正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单纯是以人类为主,自然界无关紧要的结构。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问题,如果人类无法对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那么人类在地球长期存在肯定困难重重。

自从市场经济实行以来,人类中心论的主导思想就在我国盛行。但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探索和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自然进行合理改造,从而让人类的发展能够适应其规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我们无限度地发掘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认为只要有了人类智慧,就可以对自然环境任意的发号施令,不去考虑客观环境的承受能力,任意的对自然进行大规模改造。总结过去的哲学思想,他们仅仅是把自然界当成是人类改造的客观主体,这就无形之中强调了人类的主导作用。认识和研究大自然的目的是对其进行改造,但是,自然不仅仅是人类实现自身目的和欲望的客观条件,而人类在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改造环境的尺度,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把自身需要放在首位,并且依据此项来确定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这种状态在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是一种明显的功利主义思想,无限度的占有,剥削自然资源以求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以人类的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多愚蠢的事情,有些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些虽未明显表现,但是对人类的惩罚已成定局。自然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现在的自然灾害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医学科学研究证实,人类所罹患的疾病样式呈绝对上升趋势,而很多疾病都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自然界的这种报复需要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改变,人类不应当再以自我为中心,应当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对自然的改造时形成生态整体观才能保证不被自然报复。

在以往的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都是分离的,所以,在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是片面的,这种片面性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大规模改变将对人类产生如何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人类的智慧所带来的科学技术和人化自然对环境本身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人类不应该有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主人的思想,人类和自然是统一的,这种生态整体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地位平等,改造自然需要限度。

二、无限度改造自然与“天人合一”思想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后,人类的欲望就构成了市场的动力,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在农业生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是要有限度的,而无限的欲望只要膨胀下去,资源的开发肯定就会出现过度,这种过度的状态与古代农业生产中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产生了巨大矛盾。

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在注重自我价值的基础上要承认自然界本身的价值,“天”其实就是指代自然界,人与自然界应该形成一种和谐与统一的关系。这种思想根本起源于古代的《易经》,“易”有更迭变化的意思,正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阴与阳的不断更迭和变化的基础上使得自然环境循环从而不断运转的思想,这在保持农业生态稳定中是非常积极和合理的。天人合一的理论深刻阐明了在自然界的万物中,包括天体运行,四季更迭,自然生命的发生,发展,成熟到灭亡是循环进行和有章可循的。这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思想在《易经》当中是以“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来描述的,宇宙环境中之所以有万物的和谐生长,是由于天地的伟大德行,故而人类应该感激并遵从这种德行,在农业生产改造自然的行为中要充分了解并尊重自然规律,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持久发展。《周易・系辞》中讲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其实是要求人类既要懂得不和改造自然,更要明白在改造过程中必须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趋势,不断的调整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自然规律与人类的发展相互协调,人类既不任意的对环境进行过渡的破坏,也不在自然面前屈服,这才是天人合一最主要的思想。

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人类和自然之间所产生的和谐的关系的境界,是古人对农业生产生活的价值目标在现实中的理想的选择。在古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科技,没有化学药物,利益没有成为市场调节的主要因素,也就不会有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人类处于最为理想和自然的生活状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虽然在很多时候因为自然界的灾难而接受了痛苦。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实现和谐?中国古代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观点,在当今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既不能在自然状态下任由自然发展,对自然屈服,更不能以市场为导向,狂妄自大,无限度的攫取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的改造时有条件和限度的,天人合一思想之下的对自然的合理改造才是当下农业追求的理想状态。

三、浪费主义生活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生态稳定问题带来的另一个毁灭性思想就是无度的消费观。消费主义在学术上的解释是:它是一类崇尚并且最大限度追求物质享受的思维方式,这种思想将和消费作为幸福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并且以这种思想作为指导日常行为和实践的准则。消费主义在本质上说是一种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它秉承了物质享乐主义的主要思想: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象征是通过不断的对物质生活进行追求,对自己的感望进行无原则的满足才是最重要和最具现实意义的。

那么,这种无度的浪费主义生活方式是怎么对农业生态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和压力的?总结起来一共有四点:

1、消费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在消费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恶性对比,竞争以及水涨船高式的竞相模仿,今儿致使一种叫做虚拟需求力的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而这种虚拟需求力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能对经济和环境造成损害,但是,它却为日后大规模的过度消费形式奠定了牢固的心理基础。而社会为了满足日益攀升的消费需求,就不得不进行规模化生产,不幸的是这种规模化生产自然而然的就扩散到了农业生产领域,当农业生产不再为了自给自足,当利益的趋势超越人的道德底限,大规模的开发和过度的资源消耗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无限度的开发与农业生态稳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就形成了矛盾,当前者居于主要地位时,就必然造成了环境,生态承受巨大压力。

2、无度的消费主义思想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大量的进行消费,并且使得人们对当下流行的时尚产品进行盲目追求,而这种对时尚的巨大需求会促使,制造商会绞尽脑汁的对当下的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这就导致了时尚产品的使用周期大大缩短,人为而且必然地提高了产品的更新频率,这种频率的加快就产生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以及相关废弃物的增多。

3、无度的浪费主义生活方式还将对市场进行错误性的诱导,商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不再以质量为核心,而是过分注重自身特性之外的诸如外观包装及象征意义,这将促使商品包装过度,并且造成商品宣传等其他支出的迅速上升,这种不必要的消费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另外,无度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还将对社会形成一个浪费型的消费习惯,这种社会中农业生产也将被波及,诸如塑料、金属等一次性产品用完就扔掉对土壤产生了严重的污染,每年数以万计菜肴被抛弃仅仅为了能够得到虚荣心理的满足,这成为了时下很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形成了大规模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加剧发展。

就当前形势来看,无度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存在于城市,很大一部分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也受到了此类思想的严重影响,这种影响的副作用是巨大的,农业生态环境极有可能被这种思想腐蚀得千疮百孔,生态稳定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无疑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了严重威胁。

四、结束语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以后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刻意的对诸如人类中心主义等错误意识的抵制,才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郭大力,王亚南.资本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共中央马克思因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01年版

[4]自然辩证法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大变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黄斌.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7(2).

[7]党灿华.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历史必然性.集团经济研究.2007(3).

[8]中国统计年鉴(2002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山青水清空气清,不是桃源胜桃源.科学与现代化.2007(1).

[10]何传启.要现代化也要生态现代化.科学与现代化.2007(1).

[11]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蔡拓.可持续发展――新的文明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3]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杨晓东.对社会发展中代价问题的审视.理论与现代化.2006(3).

[15]程洪.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发展与代价的同步运动.北京大学学报,2001(5).

生态农业思想篇8

论文摘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对于较全国农村更为落后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和迫切。

“文化经济”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贵州发展文化产业,应通过对广大农村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产业)的自主开发。贵州广大农村的发展,已不大可能再走沿海农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却很有可能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文化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资本化开发的文化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贵州农村文化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贵州农村文化产业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时代表征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文化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乐观的境遇。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不良现状,这是“三农”建设必须面临并要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当代农村文化强烈地反映着农村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区域特征,它除具备区域文化的一般性特质如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悠久性以外,还彰显着鲜明的时代表征。

第一,农村文化的原生性形态与当今的经济技术形态一体互动。与传统的农村文化不同,如今的农村文化不仅凸现其原生性形态,而且也显现其经济技术形态。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力”和“文化资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农村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技术财富,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互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第二,农村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在多元文化格局竞争中凸现整合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不断互动,农村文化的发展视野不再是独立的、小范围的行政区划单元,而是超出地域限制,纳入了现代文化区域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之中。农村文化一方面传承其独特的优秀文化,彰显其地域的个性化特色,同时又不断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农村文化逐渐退缩。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大量的农村文化在不断吸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在文化经营上,农村文化也从分散、自发状态,经过联合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整合和创新。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涵义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因此,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在价值层面上,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文化发展的归宿;在技术层面上,要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保持文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农村文化发展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解放,最终推动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方法措施上,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坚持先进文化发展主旋律的前提下,形成多样文化的和谐发展。转贴于

三、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

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映,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哲学观念。当前,农村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使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多样化。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者应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文学精品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付出代价和艰辛,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的。

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涉及饮食、服饰、医疗卫生、体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朴今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5期.

生态农业思想篇9

关键词:农民;现代化;思维方式;价值观;途径

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传统社会中农民的自主性较弱,尤其是主体意识淡薄,基本上受既定现状所支配,顺从环境缓慢变迁的节奏。现代化的农民则需要把主体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被动地寻求生存,更要追求自我全面发展。

一、转变对待传统和变革的态度

中国传统农民历来恪守古训,以古人是非为是非,求稳怕变。这种心态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那种因袭传统、害怕变革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正在逐步跳出“重农抑商”、“重本抑末”、“重义贱利”等传统思想的樊篱,接受崭新的思想观念,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因循守旧、变通意识差仍然是农民的一大局限。因此,应当引导农民的变革创新意识,增强创造意识与革新的愿望,转变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方式,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从思想观念上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现代社会竞争更趋激烈,变化和更新更加迅速。如果说继承与模仿是传统社会的特征,并借以延续社会,那么,创造与变革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以此推动社会飞速前进。人们正从机械模仿的传统社会走了出来,向创新求变的当今思维转化,农民的现代化也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转变传统思维方式,追求创新与变革。

二、转变知足常乐和故步自封的态度

中国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生活方式,人们常关注眼前利益,稍有获利就“乐知天命”,以导致社会发展缓慢。现代化进程则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不为“天命”所迷惑,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追求未来的美好社会生活。但在变革中,人们仍时常受着旧观念的干扰:一是小农生产,自然经济那种求安稳、知天命的观念,束缚自我改革的步伐;二是小手工业生产那种注重短期效益、盲目追求个体分散经营利益的观念,常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改革不协调,产品结构多次调整也难于达到社会需求相平衡。因此,农民在实现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必须改变这种小农意识,转变知足常乐和故步自封的态度,增强要求社会进步、追求社会发展的进取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兴起,农民流动的增加,使大量的农民越来越多地接触到都市文明和多种大众传播媒介,农民的成就动机和进取精神被大大调动起来。市场经济的精神正逐渐为农民主体所接受。然而,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依赖等待、不思进取等思想观念并没有完全清除。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改变知足常

乐和故步自封的态度,增强成就动机与进取精神,农民主体方能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需要。

三、转变怕冒风险和胆小守旧的处世态度

新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耕作方式,特别是开厂、办企业、搞建筑和运输等,大大超出了农民的传统经验,风险可想而知,经过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海洋的摸爬滚打,农民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大为增强。不少农民在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以此成就一番大业。但从整体来看,农民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依然较低,遇到困难就表现出畏难情绪,一蹶不振。因此,农民尚需从增强风险意识及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风险观念,增强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改变怕冒风险、胆小守旧的处世态度。

四、转变浪费时间、不讲效率的劳动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守时惜时、办事讲求效率的观念已逐步为很多农民所接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目前农民的闲暇生活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现在每到农闲时,有的人外出经商做工;有的人学点农业科学知识;还有的人乐于打牌、下棋、搓麻将、拉家常、聊天、闲逛,大好时光白白流逝、消磨掉。费时间,不讲效率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在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必须增强农民的时效观念。

五、转变对待知识和开放的态度

目前,在农村,不重视知识的现象仍然较严重,他们往往急功近利,忽视在培养人才上的物质投入。许多农户对知识、科技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源于直观的感受,而非对科技、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中的深刻认识。不少地方中小学生辍学率不断上升,新的文盲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到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后,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质量,对市场预测的准确度及对市场信息掌握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收益。农民们在组织生产和经营的实践中,已体会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认识到“无才不兴”,“治穷”必须先“治愚”。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尊重知识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农民逐渐认识到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要求掌握技术和提高科技素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传统小农经济具有思想狭隘、偏执的缺陷,在思维方式上,往往听不进不同意见,不尊重别人的权利,唯我独尊,专断意识浓厚。因而,消除农民的狭隘性,偏激性,培养其开放精神、合作精神同样是农民现代化的要求。在促进农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农民尊重知识,学习科技,培养开放精神,增强进取意识,从思维方式上,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六、增强主体意识

传统中国农民缺乏主体意识,盲目崇拜权威,畏惧圣人之言,屈从习俗的压力。许多农民往往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依附别人,随大流,在愚昧习俗面前弯腰低头,主动性、创造性仍欠缺。因此,为促使农民迈向现代化,必须转变其缺乏主体意识的思维定式,改变传统的顺从人格,培养自信、创新、进取、开放、独立的精神,树立法治纪律的观念,追求自主与自强。要引导农民转变思维方式,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应着力于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民主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其中关键是科学文化素质,因为在人的所有素质中,文化科技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没有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也不会有其他素质的提高。目前,中国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农民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和关键,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为现代化主体的农民,其现代化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现代性人格精神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就失去了依托。因此,要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素质,则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二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可以在农民中普及科技意识与现代化观念,既对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产生巨大的作用,又可对提高农民的素质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三是在农村大力推广现代先进的文明文化。要提升农民的素质,改造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小生产观念和封建意识,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的现代文明文化事业,促进现代文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改造传统的农民文化。所谓农民文化,是乡民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价值观念、处世态度、生活理想、人生追求、社会动机等深层心理结构。它表达的是农民的灵魂世界、人格特点及其文明开化程度。在农村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推广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逐步在文化生活中教育、陶冶、塑造、提升农民的现代素质,使农民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得到蜕变,净化心灵,升华人生境界,转变陈规陋俗,以逐步形成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法律观念等。

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农民的现代化。尤其是在中国加人wto之后,农产品市场的开放是依据wto成员、特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遵循的农业协议为基础的。更加开放的中国农村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农民的现代化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发展。农民在适应开放社会的过程中,既面临着脱胎换骨的改造考验,又增加了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知识的良好机遇。只要正确加以引导,运用好wto对我有利的规则,保护好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农业、农村改造的支持,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这里的关键是因素,那就是必须加快农民现代化的步伐,切实抓好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和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农业技术素质,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体系,告别贫困,迈向文明,走向现代化。

可以预见,伴随着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农民也必将实现现代化。农民在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必将创造出新的更加辉煌的奇迹,与工人、知识分子一道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主体,促进与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2]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8-10-19..

[3]牛若峰,李成贵,郑有贵.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生态农业思想篇10

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智慧基础上,利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科学技术提升的一类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涉及的范围很广,农林牧副渔都会涉及,但在每一个环节都有物种的贡献,都有从事该行业的农民的贡献。生态农业的几个典型特点是: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元素循环再生、生态平衡、多样性的物种、大大减少乃至杜绝农药、化肥、抗生素、人工合成激素用量,大部分化肥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采取粗放式的化学办法种地,虽然产量相对高,但价格便宜,有时市场不好还会烂在地里,资源浪费严重。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有两种,要么继续扩大土地规模,但质量不提高价格不变,使经营者有利可图;要么提高产品质量,价位提高,加上生态农业不减产,一亩效益等于几亩,这样的话,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好事。前者购买了放心食品,保护了自身与家人健康,后者增加了收入,更愿意向土地中投入优质劳动。

从长远来看,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将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破坏的问题。过去,人们为了片面地追求产量,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地和水质污染严重,并且这种污染具有长期的破坏性,随着农产品的供给侧向生态、绿色转变,必将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利用,从而改善土地的污染程度,提高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

四、用担当的精神去发展农业

政策再好,想法再好,无人去执行也不行,这就要基层乡镇政府去落实贯彻。落实贯彻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要求基层政府有担当精神,直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强化思想认识。作为乡镇党员干部,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一切在岗不履职都是对干事资源的浪费,一切履职不尽责都是对事业发展的不负责。担当精神,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情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点研读《论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以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其中蕴含的政治原则、路线方针、领导方法、辩证思维和人生哲理学深吃透,不断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把握大势、汲取智慧,并在具体工作中深化认识、加以运用。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要敢于正视问题而不绕道走,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推诱躲避,善于直面矛盾而不一味上交,做到守土有责,有责必负责,负责必尽责;自觉强化“无功就是过、庸碌就是错”的工作理念,坚决摒弃“怕出错不愿干事、怕麻烦不愿抓事、怕吃亏不愿揽事”的错误思想。

(二)不断提高能力。忠诚履职是态度,敢于担当是勇气,善于担当是智慧。要担当作为,没有胆气不行,没有能力更不行,既要敢亮剑,更要会舞剑,既要想担当、敢担当,还要能担当、善担当,这就需要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中,增强本领、提升能力。尤其是乡镇“三农”干部更需要有常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倍增提升能力的紧迫感。首先,要立足岗位“练好内功”,全面学习现代农业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使精神境界、素质能力与岗位职责相匹配,打牢敢于担当的能力素质基础;其次,注重在实践中砒砺品质、锤炼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经常沉入基层“接地气”,既要“身下”,更要“心下”,要真下去、沉下去、融进去,真正在基层、在现场,和群众说到一块、干在一起,真心实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