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7:35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1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水利厅农水处调研组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现代社会国民的基本权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把广大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研究部署。早在2000年就开始启动并先后实施了农村人畜饮水和安全饮水工程。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在新的发展时期,要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确保在2013年、“十二五”末分别解决规划内原有、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专项资金,大力推进饮水工程,全省城乡供水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易到相对完善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农村居民重点解决了“喝水难”“饮水方便”、“饮水安全”问题,取水形式从肩挑人扛到分散工程供水,再到集中工程供水,个别地区还兴建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成效显著,令人瞩目。从2009年起,我省大力推进规模以上工程建设,兴建了400余处“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截止2011年,累计解决了1036.56万农村居民和55.0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1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020年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对照要求,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省城乡供水工作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离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和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观念不创新、部门不协调,体制不通畅、机制不健全,管护不科学、运行不规范,资金难筹措、工作推进慢,建设标准低、保障能力弱等六个方面。特别是个别地方一些已建供水工程规模小、问题多、效益低、报废率高,不仅不能满足居民用水需求,而且正在成为新的供水“不安全”因素。

为解决这些问题,更好推进全省农村自来水工作,为今后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法规提供参考,对全省农饮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和总结很有必要。按照“精心选点”、“解剖麻雀”的调研思路,2012年3月2日-3日,由我处主要领导带领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现场、座谈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对乐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乐平的基本市情及工程实施前供水情况

乐平市位于我省东北部,辖1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大型水库管理局,总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7万人。境内水系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主河乐安河由东向西贯穿全境,长83.2公里,流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其境内支流较大的有洎水、官庄水、长乐水、建节水、车溪水、安殷水、磻溪水,呈羽状分布。全市蓄水工程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其它工程2000余座,总集雨面积506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为37416万立方米。全市地下水日迳流量为46万立方米,地表水量多年平均值为20.6亿立方米。

该市城市供水始于1977年10月建设自来水厂,水源取自磻溪河,1982年一期投产,日供水能力6000吨。1992年在湖腰畈扩建增设三口深水井供水,设计供水能力4.2万m3/d,实际供水能力3.2万m3/d,实际日销售水量1.3万m3,供水范围仅限于老城区约10万人口。据2009年调查资料,城区管网老化严重,漏损率高达60%-70%,设备设施老化严重,水压偏低,大部分区域三、四楼就无水可用,且常因水压不稳水管爆裂导致大面积停水,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生活。该厂属全民国有企业,由于受体制机制影响效益较差,职工福利和工资水平较低,月平均工资为720元,拖欠社保和医保费用严重。对老城区管网改造和新城区扩张建设基本上无力跟进,凡需投入只能是伸手向政府要钱。

该市农村居民饮水原先多直接取用乐安河或其支流水源,有的打井取水。近几年,乐安河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地下水钙镁含量较高,水质过硬,导致全市近69万农村居民饮水存在着严重的水质性缺水。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乐平市从2005年开始重点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至2008年底,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6座,分散供水工程5233处,覆盖6.1416万农村人口。上述集中供水工程一般采用村委会、农民用水协会或个人承包等形式进行管理。从运行情况看,在一段时期内缓解了一部分人民群众的饮水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暴露,大部分集中供水工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粗放,运行不规范,供水保证率、及时率和水质合格率偏低,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部分工程因规模小、效益低或管理不善已停止运营,少数尚在运营的收不抵支,入不敷出,长期负债,难以维持。分散供水工程也达不到安全饮水标准要求。事实证明,原来的思路、办法和手段并不能彻底解决城乡供水问题,急需完善改进。

应该说明的是,乐平市在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以前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全省有一定的共性和代表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为改变城乡供水现状,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乐平市立足长远,着眼发展,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于2009年5月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出资组建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由于合作双方充满诚意,兼顾了多方利益,工程实施顺利,成效明显。

(一)双方协议要点

1.合作标的。以省水投为主体,共同新建一座10万吨/日规模的供水工程,覆盖乐平市城区及周边、共库到城区供水管网沿线的10个乡镇街道;

2.入股比例。市政府以市自来水公司有效净资产入股,占股4.76%,省水投集团以中央和省级农饮资金及自筹资金入股,占股95.24%;

3.经营期限。市政府将乐平市城市供水特许经营权从原自来水公司收回,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转让给新成立的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期限为自2009年起30年,期满再延长15年至2054年;

4.资产移交。市政府将乐平市自来水公司整体移交给乐平润泉供水公司,省水投集团承担原公司改革“四保留、两收回”所需资金,并按双向选择、择优选聘的原则返聘原公司部分员工;

5.水价确定。工程完工通水后依照法律程序,参照周边县市标准确定新水价,并实行城乡同网同质同价;

6.责任义务。市政府成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原水厂的改制和工程协调,按工业地价划拨80亩土地用于建设水厂,将润泉公司经营税收市本级所得部分按20年期限等额奖励返还,对润泉公司实行“免收行政性收费、减半收取服务性收费”以及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省水投负责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及并购覆盖范围内已建的所有供水项目工程。

(二)工程进展与成效

1.实现了规划目标。按全面规划、统筹布点、重点推进、逐步实施的思路,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分四期实施:第一、二期即上述协议所指城区及周边、共库到城区供水管网沿线乡镇街道的供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第三、四期即沿河乡镇及全市城乡居民供水全覆盖工程,现正在抓紧实施,将分别于2012年、2013年底前竣工。第一期投资1.6亿,仅用1年时间建成了日供水规模5万吨的净水厂、取水泵站,铺设了33.62公里的原水输水管线以及配水管网,并购、改建和新建了日供水能力分别达1万吨的涌山水厂、5000吨的临港水厂、5000吨的浯口水厂,于2010年10月19日正式通水。该期工程解决了20万城区人口、9.8万沿线乡镇农村居民的供水问题,使近30万人喝上了国家标准二类水——共产主义水库天然弱碱性水。第二期主要实施了城区管网延伸,覆盖接渡镇、乐港镇、塔山街办、后港镇和农科园的64个村(居)委会。通过一、二两期工程的完成,城区及沿线居民饮用水水质、供水状况及服务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扬和一致好评。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自从共库的水引过来以后,“卖纯净水的倒闭了,修水壶的关门了,饮水机当废品卖掉了,要求自来水开户的越来越多了。乐平人民可以节约不少医药费用,延长3到5年的寿命。”

2.盘活了国有资产。一是盘活了乐平市自来水公司资产。为激发该公司活力,乐平市政府按照“四保留,两收回”原则(即:保留市自来水公司组织机构不变,保留公司现有干部职务不变,保留公司现有职工国有身份不变,保留公司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利益不减少,市政府收回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特许经营权和全部资产)对其进行正式改革。改革后,于2009年10月整体移交给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运行,从根本上规范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日常运行。当年年底用水户同比增长9.2%,抄收水量同比增长17.1%,水费收入同比增长39.09%,解决了以往一搞供水建设就向政府要钱的问题。二是盘活了工程项目资金。以往农饮项目资金,由于不能集中投入使用,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加上所有权不明确,往往是分散沉淀,“广种薄收”,难以发挥效益。通过和省水投进行合作,明确了项目资金的所有权,将所有项目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进行贷款融资,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疏通了融资渠道,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现在乐平城区自来水建设基本不用财政投入,实现了城区拓展到哪里,自来水就延伸到哪里,极大地减轻了财政负担,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投资和发展环境。

3.理顺了管理体制。长期以来,该市水务管理职能分散于市水务、建设、规划、环保、卫生等部门,职责交叉、权利分离、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多龙管水”导致“无龙管水”: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收利用;管农村的不管城市,管城市的不管农村,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质的不管水量。这种管理体制,致使水资源规划难统一,配置难统筹,节水难开展,水源工程和供水工程建设难同步,水资源和供水调度难协调。为适应城乡一体化供水改革发展需要,2009年乐平市下发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思路,将水务行政管理职能统一划入水务局,并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综合监察等保障体系,实行全过程全环节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自此,该市水务管理逐步规范,水利执法得到有效保障,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下一步合作计划

2009年起实施的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截至2011年底,虽然有效解决了近50万城乡居民用水问题,但尚有近4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还未彻底解决,乐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筹备,按照“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价”的基本原则,在原先协议的基础上,继续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江西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取“一延二改三建”的模式,通过城区管网延伸和并购扩建乡镇原小水厂、新建若干水厂,确保2012年底解决乐安河沿线12个乡镇(街道)165个行政村616个自然村38.55万农村人口、2013年彻底解决全市城乡居民饮水问题。

此阶段双方合作的基本思路是:

1.建设主体。由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工程项目部负责乐平市辖区内所有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

2.资金筹措。建设资金主要由项目资金和群众自筹来解决。项目资金主要包括农村安全饮水、自来水工程和河流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项目资金,群众自筹资金主要是一户一表等五项安装费,标准是城区管网延伸区域每户600元,小水厂供水区域每户300元。在项目资金下达到位前,由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垫资建设各水厂的取水头部分和净水厂工程,市政府为工程项目部与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签订合同时提供资金支付担保;

3.资金拨付。为确保项目顺利启动,乐平市财政先期解决工程项目部100万元启动资金,后续资金由市财政按进度拨付,工程决算审计后一周内支付工程款全额的95%,一年内付清余款。为保证造价的真实性、合理性,工程造价实行“两审制”,即开工前的概算预审和完工后的决算审计;

4.日常运营。工程验收合格后,由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负责日常供水管理和运营,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管理和服务机构,保证供水及时合格,提供优质服务,实行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农村水价不得高于市区居民水价;

5.并购水厂。对现有水厂,由乐平市审计局牵头,协同有关部门和润泉供水有限公司,在所在乡镇配合下,本着尊重历史、遵循事实、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原则,进行并购。并购后,工程可利用部分划归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所有。

由于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本阶段合作水到渠成。目前,工程规划、论证、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协议已经正式签订,规划新建十座水厂中的幸福水厂、东方红水厂已动工兴建。可以预见的是,2012年底该市沿乐安河全线38万多居民将告别传统的打井取水方式,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13年底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三、乐平模式和主要特点

纵观乐平市与省水投合作的形式,这是一种针对实际问题、有效解决的全新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双效合一,城乡统筹、建管并重,专一经营、规范有序”32个字。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供需合拍、政企共建。

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助经济杠杆合理配置稀缺基础资源,提供合格的公共产品?如何在与企业合作中合理规避风险、各扬所长、各取所需?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提供了一个范例。

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涉及三方:居民有需求,乐平的水质性缺水自然生成老百姓渴求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的强烈愿望;政府有责任,乐平市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居民提供合格的基础性公共产品——达标的饮用水;企业有实力,省水投集团作为大型国有水务企业,有现代经营管理体制,有专业的科研力量,有多元的融资渠道,有雄厚的资金支撑。相比其它企业,开展供水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更有保障,信誉度更高。三方责权利可以归结到一点:需求、必须、可能提供达标饮用水。在此基础上,政府和企业根据各自优势,互相结合,在供给与需求的联结中找到利益结合点。乐平市政府作为一级政府,按照公共优先、公益至上的原则提供饮用水是其追求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该市积极引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市场运作,将原自来水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和全部资产整体移交给企业,由其统一建设和经营管理全市城乡供水工程。同时,给予其建设用地、税收规费、项目资金等多项优惠政策,竭力创设宽松环境。市政府所占4.76%的股份分红也全部返还给润泉公司,用于弥补城区水网改造及维护经费。这些充分体现了“有限政府”、“公共政府”的职能特点,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施政理念。而省水投作为市场化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其优先目标和主要发展动力。它和地方政府积极合作,共同实施城乡供水工程,能够凭借雄厚实力发挥“滚雪球”效应,在长期战略合作中逐步找到潜在的发展商机、盈利之道。为此,省水投侧重的是特许经营权和自主经营权的获取、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项目资金的快速注入、企业资产的迅猛扩张、经营范围的迅速扩大。于是,乐平市政府和省水投一拍即合,欣然接洽,顺利签约,有效合作,实现了“政府尽其责、人民受其惠、企业得其利”的目标,共同推进乐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步伐。

二是城乡统筹、成果共享。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适应当前城乡统筹推进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乐平市总人口88万,其中城区、农村人口分别接近20万、70万。城乡都面临水质型缺水,急需解决。特别是沿河乡镇农村居民多年受河水污染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相对城区居民来讲需求更加迫切。如果我们只注重解决城区问题而忽视了农村,那么我们的工程就不是全面的工程,就不是合格的工程,就算不上真正的民生工程。同时,乐平是我省水利大县,有着丰富的符合饮用标准的地表水资源。除共产主义水库可作为水源,解决城区和部分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外,还有四座中型水库和一些重点小一型水库可作为饮用水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平的水质性缺水实质上是工程性缺水。因此,乐平市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始终坚持满足全市近90万城乡居民的饮水需求,按照“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要求,全盘考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快速推进,力争在2到3年内全部解决饮水问题,确保“两个率先”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是建管结合、有序共进。

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实现可持续运营,建设和管护都非常重要,其中建设是前提、是基础,管护是关键、是目的。市政府与省水投合作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作了深入探讨。双方约定施工环境由乐平市政府负责,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以水价确定、水质监测为主的管理环节,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确保供水的公益性。项目建设由经营管理方负责,以确保工程规划设计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施工质量的可靠性、优良性。除此之外经营管理方还要分别向市政府、用户做出服务承诺,确保经营服务质量。为保障城乡供水,作为经营管理主体的乐平润泉公司秉承统一水价、统一水质、统一水压和统一服务的“四统一”宗旨,明确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研究制定供水运行管理方案、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考核办法,完善管理网络,充实岗位人员,强化安全责任,加强对水源地、取水头,输水管网、水处理等设施的管护和水质的定期检测。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建管分离、重建轻管甚至不管的情况,使该市供水事业在供水能力、供水水质、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

四是规模经营、三方共赢。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难以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农饮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就是一句空话。乐平城乡一体化供水作为一个长线项目,必须在发展中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和经济收益。目前乐平城乡一体化供水已经按照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编制了第三、四期的规划,主要内容有:通过延伸城市自来水管网覆盖城区周边乡镇,收购并改扩建部分乡镇现有小水厂,新建日供水能力分别为10000吨的幸福水厂、5000吨的东方红水厂、3000吨的南港水厂、5000吨的镇桥水厂、5000吨的礼林水厂、10000吨的众埠水厂、3000

吨的魁堡水厂、5000吨的双田水厂、5000吨的塔前水厂、2500吨后港水厂。届时全市农村自来水将覆盖18万户近70万农民,加上已覆盖的城区20万人口,城乡一体化供水将在乐平市实现全覆盖和规模化经营。

在该规划的实施中,乐平市农民最得实惠:一是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喝上了卫生达标的自来水;二是开户初装五项费用得到了减免。如果按建设成本计算,每户需投入2600至3000元不等,现在每户只收300到600元,确保群众享受到了党和国家项目资金的阳光雨露;三是今后的水费和服务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市政府来说,用活了项目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建成了民生工程,有效履行了庄严承诺。对于省水投和润泉公司而言,最大的收益是资产的迅猛扩张、用户的迅速扩大和企业品牌的树立,为今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奠定了扎实基础。预计到2015年,在全面完成设备管网改造升级后,自来水开户数和总用水量开始达到盈利水平。

四、几点启发和主要经验

总结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的实施过程,有以下几点主要启发和经验。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明开放、不算小账。长期以来,乐平市城乡居民水质性缺水的状况引起群众怨言不断,投资环境受到影响。这不仅是全市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影响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基于此,该市始终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维护稳定的主要措施、巩固民生的根本基础加快实施。在具体实施中,不囿于传统模式,紧紧咬住“城乡自来水全覆盖”这个目标不放松,不局限于“所有”,但求“所用”,“不求赚钱,只求不贴或少贴钱”,不算小账,大胆地将项目资金、自来水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和所有资产放手移交给省水投运作,有效解决了近90万人民饮水的民生问题。如果紧紧盯着原有的摊子,抱残守缺,非要追求当地政府占多少股份、当地财政赚多少钱,永远不会有合作方来洽谈、建设,永远不可能建成安全可靠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让老百姓喝上达标自来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而省水投也不打小算盘,不被短期内负债经营的困难所吓阻,紧紧着眼于长期合作带来的持久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充满诚意地密切合作。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双方的开明开放、大气大度,才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第二,创新思路、整合资源,认真谋划、合作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投入问题,还要解决建好后的运行管理、使用维护问题。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光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对此,乐平市创造性地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思维,有效解决了资金投入和管理经营问题。在资金投入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主动引进合作伙伴,利用省水投这一平台整合、盘活了沉淀资金、项目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及一部分群众自筹资金、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筹资融资渠道。在管理运行上,本着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借助现代企业优势,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有效提高城乡供水品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对于省水投来说,多次强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有企业,在供水这项公共服务事业中,不可能也绝不会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正是在乐平市委、市政府“看准了就干、干了就要干好”坚定态度的号召下,在省水投充满诚意的真心合作、认真谋划下,全市上下迅速统一了思想,打开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凝心聚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

第三,集中投入、各个击破,整体推进、规模经营。近年来,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有关城乡供水的项目多,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如何解决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钱要怎样用”的问题,不是一件易事。以往在实施过程中,分散供水工程做得比较多,在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同时,带来了质量难保证、管理难统一、运行不规范的问题,不能长期安全供水,降低了工程效益。对此,乐平市在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时,采取“集中资金、各个击破”的策略,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集中投入资金,以乡镇为单位但不局限于行政区划,建成规模化水厂,保证建一个成一个、管好用好一个,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四,领导重视、群众支持,各方协作、共同推进。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推进的良好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对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非常重视。今年3月,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布置。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水利厅领导多次深入乐平实地调研指导,孙厅长对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提出“确保百姓喝上放心水,确保国家投资百姓得到实惠”等“两个确保”原则,按照“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供水管理、一流的供水服务”等“三个一流”,要求建成全省城乡集中供水的样板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了大力倾斜,“十一五”通过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为乐平安排了7947万专项资金,“十二五”规划安排6229万项目资金。同时,省环保厅领导也多次到乐平视察,并承诺优先安排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从中重点支持乐平市沿河乡镇自来水工程建设。二是乐平市主要领导的高位推进和亲力亲为。工程实施以来,该市主要领导紧紧抓住这个关系全市发展、稳定和民生的重大问题不放手,一再强调: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该市市委书记吴龙强多次到省厅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并亲自担任该工程领导小组的组长,亲自过问、协调、调度工程。市长俞小平也多次表态:老百姓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这个政府肯定是不称职的政府。总之,对这件看准了的大事,乐平市从来没有含糊过,从来没有摇摆过,从来没有折腾过,做到了认识统一、措施得力,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三是乐平干部群众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参与。该市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引导下,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运营管理,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以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这次经过各个部门、各级干部的努力,只用了15天就全面完成,而且没有引发一起上访事件。管网铺设,工期紧迫,该市按管线划段落实责任,安排得力干部专门负责施工环境,确保了在6个月之内铺设好原水管线。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是全市人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好事,是顺应民意、赢得民心的实事,对此欢欣鼓舞,给予了紧密配合和全力支援。管网铺到自家责任田,老百姓二话不说,主动把长势良好的作物收割好,来不及收割的干脆踩倒。铺到家门口,需要推倒院子围墙的,推!需要打破水泥地的,砸!没有以往的讨价还价,没有以往的推诿扯皮。拿老百姓的话说:“喝上共产主义水库的水,是享了共产党的福,每个人添加了五年的寿命,损坏点庄稼、拆点围墙算什么。”四是省水投的真诚合作和精心组织。按照协议,省水投组织了精干高效的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按照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全新理念建成这个全省最大的城乡集中供水工程。为确保早日建成通水,在项目资金拨付进度跟不上施工进度的情况下,省水投先期垫资购买设备、支付工程款,并想办法贷款解决项目资金缺口,做到了工程不延期、质量创一流、安全无事故,树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模式的典范,体现了省水投的合作诚意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五、几点建议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近期内将加快推进全省农村自来水工程。通过对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实践的认真调研、系统总结和深入思考,对全省农村自来水工程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集中安排项目资金。

五指并发不如攒拳一击。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公益民生事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适应大规模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的需要,保证如期实现城乡居民安全供水,建议统筹安排项目资金,确保重点投入、集中使用,发挥规模优势。最好是以县(市、区)为单位,或最小以乡镇为单位,整体安排项目,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安排、“撒胡椒面”式的做法。

二是适当调整补助标准。

农村自来水工程相对原先的农饮项目,实施标准和技术要求大幅提高,加上物价、工价上涨,如果按以前标准安排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建议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项目资金预算和补助标准,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三是加强工程有效对接。

近几年,全省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建设了很多供水工程。这些供水工程有的还在发挥作用。建议面对现实,在规划农村自来水工程时,按照一个地区“一个公司运营、一个标准实施、一个模式管理”的要求,对这些供水工程区分不同类型,进行并购并加以改建扩建、升级改造,做好新旧对接,充分利用,提高效益。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2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发展;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35-03

在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城乡不平等的研究是重要的取向之一。当前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的总量差别和发展速度差距上,更主要的差距反映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不同步上,这种不同步表现为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具体到山东省实际来看,同样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缩小山东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国内研究概述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城乡差距已趋于消失,加之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当完善,故基本不存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认为,人为导致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性根源(李少惠,2009)。有的学者从公共财政供给的角度分析了非均等化产生的原因(马海涛、程岚、秦强,2008)。还有的学者从政府内部层级的复杂性寻找原因(陈文权、张欣,2008)。(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对策措施。有学者提出应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角度出发,建立权责对等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冯琳、易成利、姜树萍,2008)。有学者提出,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路的确定,应建立在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点上(高益群、颉鹏,2009)。还有学者提出,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主线,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迟福林,2008)。除了全国性的研究外,山东省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张述存提出创新公共服务载体建设,逐步扭转农村长期以来公共服务“边缘化”的现象,最终实现城乡的均等化(2008)。王小林、郭建军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渠道仍主要依靠农户自行安排,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严重不足,村集体及专业协会、企业等组织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2003)。

从以上我们介绍的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现象具有共识,区别在于各自所处的学科立场有所不同,由此带来的研究视角也各有差异。除此之外,已有研究成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该不均等化现象的,只是将其作为政府的一个公共行政行为加以考察的,因此虽然对产生的原因作了比较具体的剖析,但是研究层次略显微观,未能从更高视野加以考察。本研究将在社会学理论框架内,从社会结构均衡的视角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学术探讨,力争体现出社会学的研究特色。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1.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出资提供,面向全部社会成员,在保障民生、增进民众福利方面起着基础作用的公共产品。基本公共服务则是其中对民众来说不可或缺的最低需求产品。二者虽然都是由政府提供、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行政行为,但在服务范围及领域、服务层次上还是不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侧重于“必需品”角度。

2.均等化的具体表现方面。均等化有着特定的学术含义,均等化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时候,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所享受的产品数量、层次等方面内容,是与其所处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均等化侧重于服务对象享受机会的公平性、平等性,在此基础上分阶段逐步实现结果的相对一致。均等化在中国当前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上。

3.本项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通过对预定调查地点的数据采集和资料搜集,为后期的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研究紧紧围绕着调查过程有序进行。

主要研究方法采取实地调查与文献法相结合。文献法主要用于研究前期的资料搜集,以便对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一个感性的、概括性的了解,确定后面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角度以及调查范围、具体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主要用于搜集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数据,以便掌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真实现状,为后面确定不均等的程度以及探寻原因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具体调查方式将采取入户调查、个人访谈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同时在相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本研究根据山东的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各选取一个典型城市,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再在每个城市中依照上述标准选取三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取一至两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一至两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取若干户作为调查样本,调查人员先后分三个时间段,集中对三个地区的调查对象进行了入户访谈,填写问卷,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本研究报告就是基于这些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

三、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山东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一直在持续,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不少针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不少地区还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然而总的来看,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1.公共就业服务方面。虽然山东省各级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相对于城市所拥有的较为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广大农村的差距就凸显了出来。尤其是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地区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些比较初级的、低端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务工人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不存在大量劳务输出的地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明显不够。

2.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全省各市县有城镇户口的居民,通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保障网络,基本实现了养老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农村目前虽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但由于实施时间短,加之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农村养老问题仍然基本靠家庭成员的赡养行为解决,缺乏政府层面的制度保障和推动力。

3.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方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过长期的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农村存在的问题在于合作医疗体系未能实现保障对象全覆盖、保障层次低、手续较为烦琐。农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仍相当薄弱,诸如计划免疫、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预防等方面,居民很少享受到应有的基本服务。

4.基础教育方面。城市基础教育方面,尤其是义务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师资、教学设施等优质资源,教育经费得到政府财政的全额保障。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财政提供,部分地区甚至是由乡及村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教育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财政收入等方面影响非常大,远远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城乡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的分配存在严重不均衡状况。

5.公共文化事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均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积极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和其他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基本上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要求。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受到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政府财政投入,还是发展速度,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是毋庸置疑的,农村这种现状亟待解决。

6.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在水电气和道路交通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也是农村无法相比的,这方面的不均衡现象尤其严重。长期以来,政府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基本上仅限于城市范围,农村在这方面的需求被严重忽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开始加大,在乡村公路建设、自来水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多,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要赶上城市建设水平,还需要政府更大的努力才行。

四、非均等化现象产生原因剖析

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状是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其中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今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是均等化工作和均等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或缺。

1.城乡隔离的社会管理体制是非均等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城乡户籍分立为核心的制度设计人为造成了城乡社会机构的二元分割,客观上形成了优先发展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广大乡村则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产生根源和制度因素,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影响因素皆由此出。

2.政府采取城乡有别的资源分配方式是非均等化存在的直接原因。整个社会结构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与农村在整个社会可支配资源分配体系中的地位是明显不同的。城市掌握着政府全部公共资源的分配主导权,处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分配资源过程中执行着城乡有别的政策,加剧了城乡的不平等化,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严重落后于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政府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是导致城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政府内部结构不合理,层级过于烦琐,各级政府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导致农村尤其是基层的公共服务无法落实,无人负责,逐渐形成了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城市的政府管理架构和管理层级明显比农村复杂,城市与农村之间并未形成一一对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导致农村的许多社会事务无从寻找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出现了不少三不管地带,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

4.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单一是导致非均等化的原因之一。公共服务虽然是由政府提供的,但在城市,伴随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服务提供主体多样化、市场化的趋势,能够较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各项公共服务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农村由于市场体系发育迟缓,市场体制不健全,无法做到采取市场化提供模式,只能由当地政府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提供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农村在市场化进程中未能实现与城市的同步发展,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差距渐渐拉开。

5.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是阻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大威胁因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当地财政实力为基础的,而长期以来,政府在规划实施城乡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二者的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城市建设优先,农村经济发展服从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的,逐步形成了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鸿沟如果不能有效缩小并最终消除,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纸上谈兵,甚至二者的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五、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建设

我们深入剖析了形成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诸多影响因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改善,进而逐步解决。

1.创新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公共服务体制。政府有必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对立的人口登记政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管理体制,这是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之策。只有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之间的不平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社会结构的融合,实现整个社会的一体化管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会最终实现。

2.创新政府财政分配机制,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城乡社会二元对立,政府财政投入区别对待直接导致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只有将城市和农村纳入统一拨付体系统筹考虑,建立起城乡统一规划、分配的均衡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一盘棋,才能逐步改变农村落后于城市的面貌,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应适当向农村倾斜,以弥补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农村社会建设历史欠账,提高农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增强农村的自我发展后劲。

3.创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全体居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政府应以民生为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改变过去那种全力以赴、将绝大多数公共资源用于追求单一经济发展的管理取向,努力建设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4.创新公共服务形式,鼓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政府掌握着全部社会公共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有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较少,政府可以实现公共产品的单一分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手中掌握的社会公共资源无论是在品种还是数量方面都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公共服务领域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想事事亲历亲为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社会化、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模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既简化了程序,方便了广大社会居民,同时将政府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5.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体社会居民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物质源泉,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采取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才有可能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少惠.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J].农村工作通讯,2008,(24)

[3]冯琳,易成利,姜树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及缩小思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4]张述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强载体建设[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3)

[5]丁元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n].学习时报,2008-02-27.

[6]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8).

SociologicalResearchonequalityofBasicpublicServiceinUrbanandRuralareasinSHanDoGn

LiChun-long

(instituteofSociology,Shando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Jinan250002,China)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3

【关键词】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

城乡产业的协同共生,指的是城乡各地域单元和各产业之间经济组分的协和共生,所形成得高度和高效有序的整合,是实现城乡内各地域单元和各产业的整体化运作与相互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的协同共生重视社会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互补和共生关系,使得产业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通过利用和发掘城乡各产业间的共生与互补关系,实现城乡产业的动态平衡,协同共进。达到产业间双赢的经济合作,做到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多维度评价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的众多学者在研究和识别城乡产业协同的发展时,更多的是依据反映产业结构一般变动规律的国际标准结构来进行论证,国际标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找到我国城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但是,诸如此类“国际标准”的参照,只能最多提供一种关于产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的大致线索,却不能称之为根本的判断依据。国有国情,区有区情,导致本国产业结构与国际标准结构发生偏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和地区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偏差的存在并不就能表明这国的产业结构是不科学合理的。一般当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时,人们倾向于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对单一的结构化协调标准。实际上,城乡之间的产业构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协调系统,对我国城乡产业结构的成熟度评价必须进行多维度考量,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一)从质、量统一的角度看,城乡产业间的协同不仅是城乡各个产业中量的分配上的充分适度,也是产业中质的连接上的协调藕合。城乡产业的各部门是一个协同共生的有机整体,产业内任何部门的存活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其它部门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其它部门的存活和发展。这种制约和影响不仅表现为量的规定性,也表现为质的规定性。从量上来讲,表现在城乡各产业间投人和产出的关系、各产业间增长速率的快慢、各产业间发展模式的相互配合上等;从质上讲,表现为各产业间的功能协调情况、产业技术水准及素质标准上等。所以城乡产业协调共生成熟度评价涉及众多因素,有的可以通过数量来反映,有的则属于感性认识,难以量化。因此,要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定性的描述转化为定量的分析,以期综合科学、客观合理地反映城乡产业间的实际情况。

(二)从产业的区域配置上分析,城乡产业间的协同共生不仅是静态比例的适度分配,也是动态联系的不断发展,城乡产业间的结构构成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不仅要重视空间水平上不同层次的产业共存,注重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间配置,还不能忽视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我国正处在现代化中期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的初步体系,然而城乡产业间区域配置、部门设置以及发展都不平衡。因此,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共生成熟度的评价标准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基本现实。

(三)从社会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产业间结构协调不仅指的是合理化的城乡产品结构,也指的是合理化的生产要素结构。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总供给是由上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总产出构成的,而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系统的总需求则构成了下一时期的总投入。在产品结构上看,产业间的结构协调应当是能灵活充分地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生产要素的供给上看,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则应随着市场资源的丰富与稀缺情况进行调整,高效充分的使用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

二、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原则

(一)目标一致原则。综合评价需定被评价对象和目标。被评价目标由评价体系来体现,被评价目标要与评价体系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二)科学性原则。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应该遵守现实事物的发展规律,充分使用现代管理技术,从而保证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合理科学。评价体系要较为科学客观地反映出城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和不同指标因子间相互联系,方便能较为准确地衡量地区间城乡产业协同共生的发展水平,体现出科学性原则。

(三)针对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时,不仅要考虑使得研究目的和各个不同指标的作用尽可能的全面选择外,还要有针对性地专门考察各个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本条件。不管是对于什么产业,其基本的存在与发展条件依托于产出的效率、市场的吸纳能力以及投入的保障。对区域产业来说,基本的产业特征包括优势性、层次性及地域性等几个方面。所以,评价一个区域产业的有关指标,既要能反映出区域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客观条件,也要能反映出该区域产业的基本产业特征。

(四)可行性与有效性原则。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还要避免盲目的求精、求全,而应当追求评价的体系精简高效。对城乡产业评价指标的的选取和评价,包含面甚为广泛,要有不同的大量侧面统计资料予以支持,但这些数据很有可能难以在现实的统计数据库中收集到或者或根本不存在。因此,就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多方位多角度的收集有效数据,通过借鉴公开出行的统计年鉴、充分利用能够搜集到的有关数据数据来建立城乡产业的评价体系。

(五)独立性原则。评价体系中首先要保证不同层次水平的评价指标的相互独立性,从而保证不对同一评价目标进行重复性计算,避免因重复计算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评价结果的失真。此外,保证不同指标间的独立性也是各种加权法计算的前提,但不同指标间可以是从属关系。

(六)政策相关性原则。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是解决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定量的评价既受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设施配套水平以及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政策的影响,政策对城乡产业统筹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指标体系应能适当反映区域政策在推进城乡产业统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作用。

三、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产业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基础。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又能用量化手段进行评价的指标因子而构成的整体,能够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国城乡产业之间协同共生的发展状况,也能对城乡产业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综合判断,从而体现出城乡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相互融合的成熟度水平。乡村和城市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单元,既存在相互竞争与冲突,同时也存在相互合作与依赖,以共生理论的角度来看,基于上文所提到的成熟度评价指针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目标一致性、客观性、代表性、可比性等设计原则,笔者将以城乡产业之间共生接口、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三个方面入手,将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评价指标设定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城乡产业发展水平指数

城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是城乡整体发展水平的展现,而城乡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是城乡统筹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区域生产总值的提高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是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直接展现。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城乡财政投入比等。

(二)城乡产业设施配套水平指数

城乡产业设施配套是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表现在城乡住房,教育、医疗、信息等公共服务配置,公路等基础设施等

(三)城乡产业政策与实施指数

城乡产业的保障政策与城乡产业的有效实施是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因子表现产业政策数量增长率与财政对三农投入/耕地数。

(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指数

城乡产业的结构调整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有效方式,是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突破点,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由资产结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这三部分组成。产值结构反映了就业结构和资产结构,由就业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形态来决定。根据大量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可以从资产结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这三方面的协同来进行研究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分析资产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三者的协同关系。

(五)城乡产业关联度

在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中,要使得乡产业之间形成协同共生的发展状态,就必须要在城乡的产业结构上形成关联,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城乡产业关联度是指城乡之间以各自的资源为基础,通过三种产业的相互联系,促进三种产业的不断融合。城乡产业关联主要用“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比”,“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以及“非农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五个指标来描述。

四、小结

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乡产业发展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城乡产业结构的失调。要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必须要调整城乡失衡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布局的关键路径是促进城乡产业的协同共生。而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历程不同,城乡产业结构的分布及表现也不同,各区域产业协同共生度的成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一套合理科学有效的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评价对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可以作为衡量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判断标准,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个评价标准衡量和比较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情况,并对不同区域实行科学适宜的产业经济政策提供合理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焕新,县域循环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攀登,2008.3

[2]王惠民,刘云山.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集团经济研究.2006,3

[3]全伟,王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3

[4]王传民.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石磊.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段晶晶.县域城乡关联发展测度与评价――以大西安为例.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刘湘.我国东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徐贵荣,冯俊.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4

[9]漆莉莉,部地区城乡融合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10]李鹃.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常欣.青岛市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与优化.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刘海明,谢志忠,黄初升,杨健,赵莹.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分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3]曹伟,周生路,吴绍华,王军,刘勇,陈理凤.城乡统筹中的土地利用研究进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5

[14]李铁生.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郝云宏.经济师.2005/6

[15]张吉庆,喻科,何伦志.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3/14

[16]祁学津.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的地区差异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7]王君.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4

关键词:城乡体育管理机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43-02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拥有了纲领性文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作为上层建筑的体育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生产力条件的制约,也对经济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通过大力开展体育活动,普及终身体育观念,引导人们合理增加体育消费,倡导健康生活新理念,将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保证人们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生产力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利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河南省城乡、不同区域之间体育发展还存在着差距,如何实现河南省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也是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将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专家等方法,对郑州各区、市、县辖153个街道乡村,其中76个街道办事处、65个镇、12个乡进行了调查研究。

2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2.1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出现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出现的落后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不断进步的城市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之间不对称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它是现在并且是长期制约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也同样受其影响。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2.2体育锻炼居民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衡

城乡参与体育锻炼居民年龄分布阶层不均衡。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41~50岁的人群较少,乡村中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群最少,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态势。

2.3体育意识薄弱

城乡居民体育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参加体育频率、体育锻炼方式、体育锻炼计划这几个方面。城乡居民一年四季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以个人自主锻炼为主,方式较单一,有体育锻炼计划的人数较少,大多都受家人朋友的影响进行体育锻炼。

2.4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城乡居民在体育方面最为需要的是场地设施器材,河南省共有体育场地82668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8.78个,人均场地面积为0.95m2。与国家标准相比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少了3.67个,人均场地面积少了0.51m2。同时郑州市正处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和乡村发展比较迅速,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性也比较大。

2.5体育组织管理机制不合理

城乡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次数较少,管理开展方式比较散乱,没有固定的管理开展方式,没有固定的管理机构。由于城乡地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组织管理机构处于虚设状态,只有少数社区和村庄拥有体育组织管理机构。

2.6体育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发挥作用

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稀少是制约城乡体育发展的共性问题,体育指导人员年龄结构不均匀、学历偏低,这些都制约了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尽管每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不断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社会体育指导员仍有巨大的缺口。

3加快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3.1借国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东风

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

3.2加强引导力度,提高公民体育意识

居民体育意识的提高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国家和社会的引导占主要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网络、电视、大型宣传会加大体育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体育的熟知度,普及体育健身的方法和作用,使广大居民真真切切参与其中。吸纳社会力量,利用各种先进的宣传平台、社交媒体、开发体育产品,开辟居民接触、学习体育各类知识的新途径,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3.3增加体育投入,合理分配体育资源

体育投入的增加不仅需要政府的专项财政拨款,也需要社会资本的注入,城乡体育资源的配置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

3.4建立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

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是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享用场地设施服务、接受指导和科普宣传服务的主要部门,增加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数量,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发挥服务居民体育锻炼的功能。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运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提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居民体育相关知识信息的收集、分析、的体育服务体系,通过体系的运转,让广大居民更加直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体育服务信息,

3.5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队伍,强化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扩增各个技术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请数量,申请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晋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严格要求技术等级考核,使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能力素质。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薪资待遇,提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在职培训机会和途径。借助高校平台,与高校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体育指导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志,龚健.国内外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2):115.

[2]何敏学,王姗,等.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4,37(3):431-435.

[3]黄学诚,孙红兵.滇辽两省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4,27(3):172-173.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物流;文献综述

abstract:Urbanandrurallogisticsintegrationasanimportantpartof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domesticscholarshavebeenontheurbanandrurallogisticsformorethanadecadeofresearch,coveringthebasicconceptofurbanandrurallogistics,urbanandruraldevelopmentcontext,necessityandpowermechanism,theintegrationsystemconstructionandevaluationandsoon.theresearchmainlyfocusesonthequalitativeresearchofurban-ruraltheoreticalmacroscopic,whilethequantitativeresearchmainlyfocusesonthelogisticsangle,whilethequantitativeresearchfocusingontheurban-ruralinteractivelogisticssystemisless.therefore,thefuturestudyofurbanandrurallogisticsshouldfocusonstartingfromthemicro,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complementarity,combinedwithnewtechnologies,newideastoexplore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logisticsdevelopmentideas.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提出并开始了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探讨,并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尤其是在党的十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使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提出已有三十多年,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物流的研究成果主要出现在近十多年,本文在对国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物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物流互动发展规律,以期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

1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物流关系研究

1.1基于城乡物流基本概念研究

城市物流是指槌鞘蟹务,包括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以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品、垃圾废物等在内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1]。

关于农村物流的概念,学界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已有的学者在不同角度对农村物流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大致可归纳为如下[2-6]:农村物流指在农村范围内服务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包括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其相关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物流包括农村居民工业消费品物流、农产品物流、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农村逆向物流。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特殊性、多样性等特点。

在概念认同上,学者对于城市物流这一概念达成了一致,但在农村物流这一概念上却出现了分歧和争议。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城市流通体系与农村流通体系发展差异较大,而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从一开始是以城市为中心来展开的,因此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相对缓慢,这便导致了城乡物流发展呈现出“二元”形态。另一方面,物流本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基于这两点,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物流虽然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存在的,但它只是城市物流的一个延伸,并不能完全脱离城市物流而单独存在。

1.2基于城乡物流差距的比较研究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村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由于种种原因,城乡物流发展也呈现出“二元”形态,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从多个学者相关研究[7-12]可发现城乡物流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物流市场方面,农村物流市场相比于城市来说,市场体系分割,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缺少大型的物流市场主体。其中农户作为农产品市场主体之一组织化程度低,没有承担起其主体角色,不成熟的市场主体,有限的流通渠道,难以保障农村市场需求与供给,使农产品流通陷入“小流通”与“大市场”的矛盾之中。(2)城乡物流功能方面,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物流网络、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上。由于农村物流分散性、特殊性的特点导致农村物流网络不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设施落后、密集程度低,远远没有城市物流高效、便利、快捷。(3)城乡物流环节方面,物流环节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信息和客服八个环节,农村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不高,环节之间流通不畅,导致物流效率低下、成本偏高,农民增收困难。(4)城乡物流配套体系方面,农村物流表现为物流政策法规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农村物流技术落后、金融体制不完善、专业物流人才匮乏等。

1.3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物流关系理论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为解决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内涵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动,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空间上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

城乡物流是城乡之间经济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刘宝认为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小农经济体制的阻碍、农村和农业物流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在发展现代物流进程中“重城市、轻农村”等原因导致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城乡“二元”形态,并导致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因而提出了协调城市与农村物流联动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物流的破解思路[13]。丁俊发指出城乡物流体系的核心是物品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首要解决的是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成本过高的矛盾,以达到供求的相对平衡,保障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要;其物流体系的关键在于培育物流运作主体[14]。

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城乡物流有助于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内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赖盛中认为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双向物流发展滞后制约农村消费增长,因此应从城乡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专业人才多元主体、创新模式等多方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城乡物流发展,从而促使农民增收,促进农村消费[15]。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消费的制约,以及城乡互动流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村消费并深入探讨了其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互动物流体系主要通过丰富流通业态、加速流通组织创新、整合提升流通网络等方面来促进农村消费[16-20]。

2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内涵,是指一体化的互动物流体系,并不是要求城乡物流一样化,而是为了我国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协调,最终达到城乡之间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一体化。这是我国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一元结构形态过度的必然阶段。城乡物流的薄弱环节是农村,难点是农产品的“卖难”问题,重点是促进农产品和消费品的双向流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消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2.1农产品流通视角下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农产品具有易腐易逝性、季节性、随机性等特点,这也给农产品物流增加了难度,导致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损耗大等问题。农产品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物流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许多学者为此展开了大量研究,当前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分为四种: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超对接运作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李敏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从农产品物流视角分析了其物流活动的技术经济特性,提出优化资源利用科学配置物流要素,立足城乡一体化和现代物流经济理论,进行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做好战略选择组织模式规划等一系列建议[21]。王彩霞分析并指出了湖南果蔬农产品物流环节过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的现状,提出在物流主体中发展核心企业,构建果蔬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一体化运作模式[22]。白晋湘提出在湘西以怀化、张家界、吉首为中心城市的区域内构建“乡村超市+城乡配送中心+城市生鲜便利店”城乡物流一体化模式[23]。郎喜庆等结合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了其现有农产品物流模式并进行对比,提出了适合安徽省城乡统筹的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24]。胡云涛以“盐源苹果”为例,从城乡双向物流的流通物Y生产主体、流通主体、物流主体三个角度,探讨了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双向流通模式及相关对策[25]。

2.2农村物流视角下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现状还不足以内生出具有辐射城市市场能力的物流主体,因此怎样解决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从政府职能角度,应从以下几方面转变:(1)加强农村物流基础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2)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物流市场各主体组织完善起来。(3)完善物流体系政策法规,弥补市场不足,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26]。从农村物流发展角度,史晓艳、吴委哲提出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连锁超市并结合城乡客运一体化―小件快运网络,形成农村物流动态联盟,实现物流服务从城市向农村的延伸[27-28]。上官绪明结合农村物流特征,将农资、农产品、农村居民消费品相关市场信息整合,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的农村物流系统城乡双向流通优化模式[29]。梁晓音、张毅提出基于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农村物流体系,并对政府部门、农企合作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部门战略实施进行了部署[30-31]。针对农村物流配送的问题,张强波提出城乡一体化农村连锁经营配送理论,运用配送网络规划的三阶段控制模型等构建了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农村配送体系[32]。彭永涛运用超网络模型对城乡物流配送网络进行了优化[33]。

2.3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现实当中许多学者将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城乡统筹的含义是指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关系的高级状态与最终目标,城乡统筹则是走向这一目标的路径,并是贯穿城乡一体化的主线[34]。秦星红等基于城乡统筹运用Swot全面分析了重庆城乡物流发展特点和现状,提出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中心和以连锁经营为框架的两种城乡统筹双向物流模式[35]。董威选取浙江松江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得出城乡物流业产值、城乡公路里程、城乡物流量等因素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并提出城乡物流一体化相关对策建议[36]。夏春玉等通过对沈阳蒲公英和南京苏果两家企业案例研究,讨论了消费品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所主导的城乡互动双向流通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以连锁经营为主要经营形式整合批发企业的农产品、消费品城乡互动双向流通模式,并提出相关系列政策建议[37]。密海英分析了我国区域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对其的影响,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功能完善、信息平台内容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区域物流网络配送信息平台相关建议[38]。王秀荣提出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整合、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可持续和协调发展原则、系统目标整体最优化四项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构建原则。同时构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基本框架,并给出了相关推进建议[39]。

3城乡物流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

任保平以城乡商流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城乡信息流一体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指标特征和各种评价方法特点采取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对我国1991~2008年进行测度考察,得出了加大农村流通主体培育、构建城乡双向一体化流通体系、加强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三方面建议[40]。卢美丽从城乡物流一体化框架构建的总体方向、内容建设、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并对a、B、C三地物流一体化程度进行了评价[41]。姚舜等选取地区物流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发展环境为一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春地区物流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得出该地区以长春为中心扇形的极核式物流网络空间结构[42]。高志飞通过对城乡物流一体化相关内容建立起的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综合分析,选取了因子分析法,然后对山西省情况进行了评价[43]。濮帅综合对物流系统的多种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综合选择了德尔菲法、熵权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现代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进行评价[44]。

4研究评述

纵观已有研究可以发现,以城乡物流一体化为目标的研究成果涉及城乡物流基本理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布局与对接模式等多方面内容。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基于城乡物流基本理论、农村农产品物流模式探讨、物流体系框架构建等问题的定性研究,也有基于城乡物流与经济影响因素、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城乡物流一体化水平发展评价等问题的定量性研究。

针对已有文献,笔者对当前研究状况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以下看法:

(1)研究内容方面。首先,目前研究虽涉及城乡物流的诸多方面,但多数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农产品物流以及农村商品物流网络上,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更应注重从城乡统筹的角度,以一体化的视角协调城乡双向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真正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实现城乡一体化。再者,针对我国生鲜冷链农产品物流理论与实践远远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国内研究还不够具体化,应该与多门学科包括食品科学、农学、车辆运输、管理学、运筹学等相结合以达到理论与现实技术实践同步。最后,结合当前社会趋势,随着技术及理念发展,可更加注重与其它新兴领域诸如“互联网+”、信息网络、云物流、物联网等相结合进行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2)研究方法方面。已有研究较多集中在定性方面,如策略探讨、路径探讨、体系框架和对策建议等,少量定量研究多为现代物流理论中常用方法在农村物流的应用,对于城乡物流关系理论研究部分也多是浮于表面的影响因素或系统评价分析,只是提供了宏观对策及模式运作,而对于具体细节方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等定量分析。因此,笔者认为以后研究重点应更多的从微观视角入手,定量研究城乡物流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具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1]聂家林,沈晶.苏北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2):60-62.

[2]吴震,朱亚伟.论农村物流的中心题[J].中国合作经济,2007(9):54-55.

[3]周建勤,鞠颂东.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7,26(2):40-42.

[4]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51-53.

[5]王新利.我国现行农村物流模式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70-72.

[6]李宏宇.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2):235-237.

[7]宋宇.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3):32-35.

[8]钟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2(22):33-34.

[9]吴委哲,郅慧,李t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思考[J].物流技术,2014,33(1):47-50.

[10]周凌云,顾为东,赵钢,等.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J].现代管理科学,2013(7):39-41.

[11]焦瑞,余晓琼.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02-13204.

[12]李仕蓉.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J].物流技术,2014,33(1):34-36.

[13]刘宝.我国物流发展的城乡“二元”形态及其破解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8(4):47-49.

[14]丁俊发.城乡经济一体化与物流业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8):8-10.

[15]赖盛中.基于促进农村消费的城乡双向物流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12(2):3-6.

[16]储东涛.搞活城乡流通驱动农村消费[J].江苏农村经济,2009(4):28-30.

[17]张学海.农村商品流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1):79-81.

[18]臧泽华.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及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J].商业时代,2015(29):11-13.

[19]汪月.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扩大农村消费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0]刘根荣,种Z.促进消费视角下城乡流通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2(9):29-36.

[21]李敏,吴群琪.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经济学思考与展望[J].物流技术,2015(4):1-3.

[22]王彩霞,喻凤香,黄大喜.湖南省果蔬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形式探析[J].物流科技,2014(10):45-47.

[23]白晋湘.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62-65.

[24]郎庆喜,陈艳红,赵冰,等.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13):300-303.

[25]胡云涛,张治国,王麒均,等.基于双向流通的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研究――以“盐源苹果”为例[J].农村经济,2014(11):121-124.

[26]赵萌,邬文兵.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战略探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1):31-35.

[27]史晓艳.从城乡一体化农村物流发展引发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4(23):366.

[28]吴委哲,郅慧,李t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思考[J].物流技术,2014(1):47-50.

[29]上官绪明.基于城乡双向流通视角的农村物流系统优化模式及对策[J].江苏商论,2012(1):68-70.

[30]梁晓音.基于个人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农村物流发展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4(17):29-30.

[31]张毅.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农村e物流模式构建[J].商业时代,2016(5):143-144.

[32]张强波.江苏城乡一体化农村配送体系的构建[D].镇江: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3]彭永涛,杜建国,罗建强,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配送网络优化研究[J].软科学,2016(5):136-139.

[34]吴丽娟,刘玉亭,程慧.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内容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2,32(4):115-120.

[35]秦星红,魏光兴,周靖.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构建:以重庆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3):114-117.

[36]董威,周伟燕,许燕琳,等.城乡y筹环境下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研究――以浙江松阳县为实证案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0):3-5.

[37]夏春玉,张闯,梁守砚.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J].财贸经济,2009(10):106-112.

[38]密海英.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物流配送信息网络平台优化[J].物流技术,2014(13):426-428.

[39]王秀荣,刘照军,刘承秀.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与推进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9):12-14.

[40]任保平,魏婕.中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测度及其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9):28-34.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6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设

公共产品供给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提供数量的多少和产品质量的高低,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惠民政策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决定,其分配决策则体现了国家的安全战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公共产品供给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安定起着定海神针的功效。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于受其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制约,供给机制很不完善,如何从机制上创新,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课题。

1.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反思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架构是城乡二元供应体系,其构建基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逐步被城乡一体化所取代,但是在体制上并未完全打破。在此背景下,要突破二元供应体系去构建一种全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就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

由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衍生出的公共产品二元供应体系,从理论上讲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背道而驰,其实质就是通过户籍制度,把大部分农业人口禁锢在农村,用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创造出农产品,源源不断输入城市,成为城市工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的重要支撑。在工业化浪潮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政府又以低价买入(征地)、高价卖出(出让)农村土地方式,通过地价“剪刀差”,为城市建设积累大量资金。而随着农村重要劳动力大批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接近枯竭,为农业、农村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由此可见,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村始终在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着当时最需要的经济和劳动力资源。因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双重影响,形成的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分配理论,是在社会产品和资源供应严重不足情况下的历史产物,其产生有必然性,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速,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障碍,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得不打破的最大桎梏。

因此,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大幅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政府大力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行动体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财力保障,要建立全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必须有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支撑,这套理论体系就是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和实践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三农问题上,必须在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指导下,全方位予以谋划。既要照顾局部,又要考虑全局;既要照顾农村,又要照顾城市;既要维护三农权益,又要考虑城乡协调发展。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要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下,通过政策引领和科学的产品供给机制来实现,首先在政策上要形成体系,防止碎片化;其次在实践中要防止盲目性,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要避免修修补补,缺乏长远规划,更不能为完成任务而拆东补西。机制构成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一是确立需求导向;二是确定供给渠道;二是产品的使用和管理;四是绩效考核。

广义上讲,农村公共产品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对于任何资源的使用都会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在重新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时,必须围绕着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这个核心来设计,实现效益最大化关键就在于如何在确定了供给规模的前提下实现最优配置。

2.1建立需求导向

首先,提供的产品必须是农村所需要的,这是首要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基本上是通过行政命令来进行的。这种供给机制容易导致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与政府供给间的偏差甚至结构失调。公共产品不能由上级政府部门决策者以任期政绩为目的来安排,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劳民伤财,不符合农村实际需要。

当前看,涉及三农最切身利益的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是社会保障、教育、农业设施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等。除了公路、通讯网络、电力设施等部分纯公共产品以外,其他以及大部分准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水利设施等都会产生需求的差异和在产品使用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因此对这些产品的供给必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就教育来说,广大农村虽然都面临着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但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即使在同一个县、乡范围内,现有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对教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并不均等,在此情况下,如果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不树立一盘棋思想,很可能加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局面。同时,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城乡分配的均衡发展问题,基本指导思想是,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就医疗来讲,医疗保险制度涉及到城乡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公众的诉求基本上是均等的,主要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只要解决好医药费报销问题,农村居民即使跑到城市看病,目前看基本上不会产生大的问题和矛盾,对城市居民应享用的医疗资源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其他方面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7

一、小城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形式

小城镇为本地区提供公共物品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还可以带动农村地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本地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从区域优势的角度看,小城镇可以通过提供特色公共物品,实现更有效率地供给。

(一)科技中介公共物品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由农业的科技水平决定的,农业科研投入的高风险性也决定了应该由政府提供科研资金。城乡最大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和科技投入方面。但是直接地、大量地科研投入对农业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加强农业科研与推广等科技中介就成为当务之急。实际上,农业科技推广站在所有农村地区建立也是不现实的,所以作为农村地区桥头堡的小城镇成为农业科技中介平台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农民教育公共物品

总体来讲,我国农民人力资本开发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素质教育亟待提高。经济学家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教育水平会导致劳动所得的差异化,受教育者学到知识和技术后,增强了竞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这对低收入阶层的农民来说尤其重要,贫困的农民不能给后代提供优越的教育环境,导致后代的教育水平低,同样沦为低收入阶层。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就要增加供给技能培训学校等公共物品,但要在每一个村庄建立学校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居于农村中心地带的小城镇建立学校也是一种现实可行的路径。

(三)农业信息服务公共物品

农业信息服务的缺失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致使出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咨询困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利用小城镇区位优势,建设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使农民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以信息为桥梁将农民、农村与市场衔接起来,使农民能够有机会直接面对市场,了解市场;同时,信息渠道也是解放农民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

(四)农村医疗卫生公共物品

农村整体的经济收入和医疗水平明显低于城镇的平均水平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全国铺开,但是目前农村居民、农村的卫生环境,技术条件,设备层次明显差于城镇也显而易见;农民卫生保健的需求与政府资金救助能力的差距更是十分突出,这都是农村医疗卫生公共物品缺失的表现。资金、资源的匮乏不可能给每个村庄都提供先进的医疗设施,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如果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小城镇,提供给农民较高的医疗服务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农村整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五)公共文化公共物品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城乡差别不只是物质生活水平的差别,也是生活意识、文化价值观的差别。提高城市文明普及率也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起着农村精神文明窗口的作用,小城镇提供公共文化公共物品有利于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整体文化水平。

二、小城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策分析

目前从总体上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考虑到小城镇作为农村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心,有着为农村提供公共物品的便利条件,可以利用小城镇作为辐射中心,向周边农村地区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使其成为一种为农村提供公共物品的更有效率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完善这种方式: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小城镇政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提供公共物品的小城镇政府,也应进行深化改革,逐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要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建立有效的保障小城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公共财政体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长期落后的主要根源在于公共产品城乡二元供给的体制障碍,要打破这一障碍的核心问题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向农村倾斜,扩大乡镇财政分配比例,这样才能提高小城镇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

(三)建立小城镇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体制

从市场经济来讲,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特征,应该主要由政府来提供,但是这不等于政府只是惟一的供给者。由于财政资金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包括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等所有需求,这就要求小城镇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村公共物品的结构特征和层次性,建立由政府、企业组织、个人及农村社区等组成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形成能够满足需求的本地特色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四)因地制宜,调查研究,部署小城镇供给公共物品的重点工作

形成有效的小城镇公共物品供给体系,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最主要的公共物品需求,例如针对农民劳动技能低的问题,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小城镇成立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学校,逐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针对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积极完善小城镇医疗设施,使当地农民不一定非到大城市,能够就近享受医疗服务等等。

(五)小城镇空间及产业布局

以形成小城镇增长极的思路对小城镇布局进行空间布局,进行乡镇合并,重点发展中心镇,扩大人口规模,形成人口增长极;建立工业区,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到工业区发展,孵化各类特色的龙头企业,培育第三产业,形成经济增长极;按照效率性原则对小城镇公共设施进行完善,公共设施向城镇适当集中,形成服务增长极。

(六)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体制与监督机制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8

城乡一体化早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后,我国历史上城乡隔离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城乡一体化逐步受到重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于90年代中前期开展了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策略与方案,对领导决策和管理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内地,宝鸡等城市也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市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建国五十多年的投资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了较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在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作用下,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接近70%,已形成大都市雏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任务。*年,*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3个城区和2个郊区调整为现在的6个“城乡一体化新区”,各辖区中既有城区又有郊区。其目的是从行政上加强城市与郊区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去年,*市政府又提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率先发展”的新战略,未来*市中心区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扩散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为突破和改进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在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城乡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提升*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城乡关系的改善和密切,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城乡关系现状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问题提出的。简单讲,城乡关系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但在研究中考虑到城乡之间的联系,必须对二者做出界定。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关系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如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性、通达性等。在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体制因素对城乡关系的影响相当深刻,同一行政区划单元内由于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联系,经济联系较为密切。不同行政单元之间,经济联系则相对较为松散。

城乡关系研究范围的确定既要考虑经济联系的强弱,又要考虑行政地区范围的影响。在本项课题研究中,城市是指*市市区,即建成区部分。乡村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指*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乡村部分,即近郊(现6个城市辖区的郊区部分)和远郊(市辖县、市);考虑到*市大都市区发展已形成雏形,另一个层面系指城市腹地,即北面忻州、南面晋中等受中心市区影响明显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部分地区,即*市都市圈。

*年,*市市区(6个辖区)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33.2万人,占全市的75.6%,而各项经济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除外,见上表)在全市所占比重均超过了80%,其中,财政总收入(含地方和中央)、各项存贷款余额、邮电业务总量等均占到90%以上,表明市区经济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见表1),同时也是全省半数以上的科研机构。*市是华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通过石太、太焦、同蒲、京原等铁路与省内外保持便捷联系,太古岚地方铁路加强了市区与古交的联系。公路以市区为中心,通过八条主干线辐射全省,同时也是山西省“大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的节点。*武宿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D级干线机场,现已开通72条航线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机航线,通航城市达到50个。近年来,*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一桥两路”、长风大街、机场路、城市出口、城市客运站及城市次干路、支路的建设和改造,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条件,使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逐步走向合理化。*电网是联系山西省北部、南部、东南部电网的枢纽,也是省网的负荷中心。全市居民人均用电量204.8千瓦小时,居全国各城市第五位。城市煤气、热力生产与供应设施发展较快,城市气化普及率已达86%,城市集中供热也正在积极扩展。由此可见,*市在市域乃至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十分明显,并且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建成区与近郊、远郊以至省内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更加便捷。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

*市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我国建国后实行的宏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80年代以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城市与乡村二元工业化发展政策、90年代后的市场化发展战略等,都对*市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市因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任务的约束性,城乡关系特征显得更具典型性和阶段性。

*市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隔离发展阶段。与全国一样,超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十分严格的城乡户籍政策,基本上阻塞了应有的城乡联系通道和方式,总体上隔绝了正常的城乡发展关系。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工矿基地”和“生产性城市”,而乡村以农补工,不但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难以顾及农村和农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城市剥夺农村和工业剥夺农业的现象,城乡关系完全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自主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后兴办了大量的以资源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及其初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极大地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市郊区及辖县的经济面貌。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的发展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极少获得来自城市的支持。此间,*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中心城市,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能源、重化工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也形成了超重型和资源型经济体系。其他经济功能,特别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未能得到相应的发育和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局限性很强。因此,这一阶段*市城乡之间形成了自主发展、相对独立的关系,不仅城乡之间产业关联性薄弱,而且还存在对资源、土地、环境、市场和其他经济要素的不良竞争。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的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高效使用,更不利于市域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妨碍了中心市区和郊区乡村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调整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趋于弱化,我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代基本结束。以增加供给为主导目标的传统开发模式被以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发展层次不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发展则面临着技术层次低、规模不经济、环境恶化、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重新认识和调整城乡关系,使两者由对立、分离逐步走向协调、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城市发展开始呈现出扩散的特征,城市化地域扩展明显,以*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雏形已基本形成,标志着城乡关系正由隔离向融合逐步过渡和转变。

(二)城乡现状的关系特征

1.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市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目前*市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并支配着城乡其他关系的二元性特征。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必然导致城市化的二元结构。*市区,城市化主要地表现为外延式地域扩展,城市的职能、发展层次和极化效益未能得到合理的拓展。*的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化对乡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足,加之长期以来户籍管理的限制以及我国特有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道路的导向,小城镇发育进程不快,集聚功能较弱。上述两个方面,都影响和限制了*城市化的一体化发展,使城市化呈现出异质性、二元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郊区自身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诸如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等。特别是位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高度密集,生态环境治理上又属于城区和郊区均不便管理的地段,具有城市和郊区“双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乡之间污染扩散与生态净化脱节。乡村地区由于采煤、炼焦、炼铁、造纸等污染型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乡村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近十几年,随着*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人口以及城市设施继续集中,城市的生产与消费功能日益增强,导致城市用水、用电量增大,废气、废水排放量增多,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断被蚕食,城市生态功能日益衰退,生态问题十分严重(近一两年这一情况有所遏制和好转,但尚未形成根本好转的机制和态势)。在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工业环境,但由于环境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污染转移的问题,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废物排放量增多,郊区作为中心城市的“绿肺”及生态系统的“还原器”的功能持续退化。可见,城市、乡村以及城郊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模糊,生态分工不明,生态结构亟待进行重新整合和重大调整。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极为不利。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如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中区域联合、共建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考虑不够,导致郊区城镇、乡村地区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城乡各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造成相互影响和越界污染;分散建设水源和供水设施,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自成体系,小城镇、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2.中心城市发展层次不高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与乡村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乡村是城市的腹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基础作用,城市则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城市经济规模大、技术层次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完善且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作用大,如城市具有带动作用强大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有大量的金融、保险、生产服务等经济核心部门。目前,*市中心市区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很大,新兴服务业规模偏小,空间集聚也很不足,经济枢纽功能亟待加强。同时,资源型经济特征以及城乡工业同构现象造成城乡经济分工不明确、产业联系偏少,城市无法通过密切的横向、纵向及旁侧产业联系,对城乡经济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3.城乡联系的渠道不畅通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与高效配置,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与顺畅,有赖于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以及城镇体系的完善。

就*而言,二元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城乡之间的自主发展格局。资源型经济的固有特点,造成城乡之间依靠各自的“体外循环”完成从投资、生产、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到市场拓展、销售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再加上产业结构的趋同与刚性,使得经济要素在产业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难于实现。

从道理上讲,各级城镇的正常发育以及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城镇发挥中心作用、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目前,*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由于城市辖区较小,造成城市腹地狭小,这样既限制了城市产业拓展的空间,妨碍了高耗能重型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型产业)的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

4.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和中心城区生态功能空间的缺失两个方面。“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农村属性和在地域空间和经济功能上的城市属性,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二元、两难性和矛盾性,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地妨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城市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级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排泄等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市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关注生产功能的加强,忽视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表现在空间上就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难以形成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体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市中心区人口更加密集。城市建设用地一再突破控制指标,尤其是大量绿地和规划绿地被侵占,修建各种建筑、修建住宅。其恶果是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空间,导致生态环境功能的严重失调。

二、城乡一体化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

针对*市城乡关系现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关系的融合和整体协调发展则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为指导,努力改善城乡经济分工,积极调整城乡经济布局,着力协调城乡经济关系,统筹建设城乡综合生态系统、城乡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型和整合发展。

目前,*市城乡之间的联系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市场联系深化和中心市区污染企业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的外迁。企业外迁实质上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市规模扩大的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和土地利用形式变动的结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城市化必将推动城乡一体化,但是仅仅依靠这一过程是远不足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还需要直接切入城乡分离的要害,从城市、乡村以及中间环节三方面着手。因此,解决*市城乡相关问题首先要进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将整合城乡关系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针对城乡工业发展中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整合城乡各类资源,重新确立城乡经济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经济的转型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增强城乡经济实力。

鉴于长期以来城乡生态环境欠账较多且问题严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着手进行生态一体化的建设;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是城乡关系整合的核心工作,决定着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活跃程度以及使用效率,必须消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城乡市场由传统的二元化市场区向相互依赖且等级分明的一体化网络系统转变;建设完善通畅、高速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城市化的地域推进、经济要素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整治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加大建设力度并适度超前发展将深刻改变城乡关系格局;*市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的历程表明,体制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建立有利于城乡关系改善和融合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要点

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市目前正处在城乡关系由隔离走向融合的调整时期,城乡二元特征仍然十分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做出巨大的努力。针对经济发展现状,综合确定*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点是:平等、协调、融合、发展。

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针对重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不平等现象提出的。就是要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比如*市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核心的优势,*市近郊、远郊及相邻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等,实现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快捷流动,进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是指在城乡平等的前提下,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分工协作,整合发展,并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城市和乡村走向互动发展。就*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协调应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本着发挥优势的原则,城乡在产业上应当各有侧重,明确分工,并通过增进产业联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城乡生态功能的分工,无论对城市还是对乡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城乡生态的一体化建设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并提高生态还原功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基础设施的城乡协调,将极大地提高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性和顺畅性,也可保证城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融合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市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融合并不是消除城乡差别,是指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落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因素的优化组合。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的,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

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乡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走过的曲折道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经济流通的各种障碍,实现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并以平等、高效的方式推动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综合对策

1.加强制度体系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组建跨城乡、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形成利益集团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和利益再分配;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2.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

*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正面影响初步显现,城市空间扩展步伐加快,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要真正实现城市与郊区以及地区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仅仅依靠调整行政区划的办法。事实上,行政区划变动所带来的对城乡关系的改变,恰恰表明必须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型的规划建设做法,把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尤其要重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促使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

3.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加快*市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市场。在城乡统一市场建设中,要打破城乡、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建设包括商品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在内的综合市场体系,并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工农衔接、城乡衔接以及农户与市场衔接,实现经济要素向利益最大化的产业部门、空间区位的自由流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高效性。基于目前*市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现状,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动,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

4.强化城市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定要防止“城乡地位对等化”的倾向。城乡关系的平等并不是城乡地位的同等,要始终明确城市在城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带动作用,并且应当强化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这一作用。目前,*市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扩散阶段,城市地域迅速扩展,亟待提升城市发展层次。一方面要切实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非生产性职能,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规模;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提高发展档次,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化的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文教科研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有力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转变观念,密切科研院所与乡村地区的联系,为乡镇工业和农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技术的扩散,并在实践中增强技术力量。

三、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既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它是一个明确分工、相互促进、双向发展过程,其目标就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形成各有侧重、有机组合的区域经济整体。城乡一体化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

(一)城乡经济关系现状和问题

1.城乡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任何区域都是在不断立足自我优势、认识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市城乡关系中,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充分的发挥。受能源基地建设影响,城乡产业结构都呈现出初级化、重型化、低级化的特点。*市市区是全省经济、文化中心,省内核心地位相当突出。但目前来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城市经济功能发育不全。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熟练劳动力、人才资源、市场条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等方面看,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或潜在优势,但目前还没有成为支持和带动市区以至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动力。

*市乡村地域较广,清徐、古交、阳曲和娄烦等市县的经济发展更多地受到“资源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设备陈旧、规模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城市化滞后非农化、工业生产单一化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邻近中心市区、面对城市消费市场是其突出的比较优势,而这些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挥。

2.城乡之间相互支持不够

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城市系统是一个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连接而成的综合体,包括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品流通系统、金融系统、社会经济管理系统等。中心市区就位于各个系统和各条线路构成的市域系统的结点上。城市凭借自己的行政、经济、文化、交通地位,组织市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它与周围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腹地。反过来,中心城市也依靠腹地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要素支持自己的发展。如果中心城市与腹地的各种网络系统能够畅通和高效运转的话,中心城市便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并带动市域整体发展,同时形成城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市商贸业历史悠久,但规模与影响与省会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称。中心城市综合职能体系建设滞后,生产过重,管理、组织、创新、服务功能发育不足,妨碍了城市对乡村和区域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制约了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功能联系,双方没有形成彼此依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共建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松散

从*的产业结构上看,近20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打破了城市代表工业、农村代表农业的传统产业分工格局。但*市特定的资源赋存条件和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同构现象。城乡工业都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只是在产业规模、技术层次、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两类地区的工业经济联系都以区外为主,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微弱。而且,彼此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还出现了争抢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压力剧增。目前,*市城乡经济联系以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心市区为乡村提供商贸及文教服务为主要形式,城市与乡村地区经济技术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产业互补的合理分工格局。

(二)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目前,*市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还相当大,这种状况对城乡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共同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当务之急是扩大乡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调整城乡分工,加强经济联系,密切城乡关系,塑造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发展关系机制。为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继续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1.完善和强化中心市区经济职能

长期以来,*市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发展策略,导致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城市化质量不高。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不强,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规模偏小,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调控作用偏弱。商贸功能规模和等级有待升级,文化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还很不够,产学研分离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是乡村地区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技术层次较低的乡镇工业,另一方面却是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科研技术人员无用武之地。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仍然是摆在乡村地区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农业的现代化才能根本上完成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任务。农业是乡村地区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够有效地摆脱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提升农村经济的质态和层次,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同时,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郊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充分,区位、交通、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突出,具有在省内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重点,积极推进近郊地区农业现代化,可以实现与中心城市的高层对接,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3.提高乡村城市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市周边乡村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发展的现象——产业集聚程度低,阻碍了农村工业化质量的提高;大量非农人口滞留农村,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城镇质量不高,吸纳资本、人才的能力弱;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乱占滥用耕地突出,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将有助于城市化质量的改善和乡村工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乡镇工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层次,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市场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分工产生交换,进而出现市场;反过来,市场又推进了分工。我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职能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地处内陆的*而言,推进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经济壁垒、打破城乡分离状态、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使城乡市场由孤立的市场区向有机联系的一体化市场网络系统转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高效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

5.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城乡之间必须有完善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各类经济要素才能保持顺畅流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具有良好的通达性,才能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近年来*都市区外延扩展受交通指向作用显著,空间扩展由摊大饼式向轴线扩展模式转换,表明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对城市发展和城乡联系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一样,都是改善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

四、生态一体化

生态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包括城乡在内,生态良性循环的顶级人工复合生态群落,增强和激活乡村地区的生态还原功能,确保城市系统的开放性,建立生态循环的有效渠道和途径。

(一)总目标:建设“内陆生态城市"

根据*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特点,未来生态一体化应将建设“内陆生态城市”作为生态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城市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系统各部分都得到协调共处和可持续地发展。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开放系统,它是城市内部、城市与区域之间生态共建的历史产物。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建设内陆生态城市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环境方面,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

第二,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要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

第三,在社会方面,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市民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在全社会提倡一种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

第四,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不仅要有关于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节约资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一个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

(二)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针对*市的生态问题和城乡生态现状,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市生态建设规划,进行城乡生态分区,明确生态区的功能与目标,确定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第二,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点、线、面结合,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网络;第三,调整城乡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与生态的互补与互动。

1.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市城乡生态环境现状的不同,生态环境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呈南北方向伸展的半环状内陆生态景观圈层:最为森林绿色屏障,由东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的森林、草地及耕地组成,分布于阳曲县的西山和古交市石千峰等地的东山次生林带,面积约1.91万公顷,是*市主要的森林分布区域;中间是汾河谷地农业景观区,主要指上兰村以南的汾河城区段和清徐段,这里经济活动与人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建设要增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比重,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实现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的目标;再向里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边缘地区,为城市绿地、绿肺,生态走廊建设的重点;建成区地处生态系统的核心,属于经济密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景观,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旅游、科技等绿色产业比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尽快建设内陆园林城目标。

2.城乡生态空间格局

在建成区及近郊县范围内建设“南北两肺呼应、东西两翼保护、纵横两轴贯通"的总体绿色生态布局。具体而言:

南北两肺:指清徐生态农业区和万柏林及阳曲果林保护区;

东西两翼:指东西山原始林或人工次生林带。这两翼是*市区域生态系统最丰厚的资源,也是实现*市森林围城的基础。

纵横两轴:纵轴指汾河主干道绿色景观带,横轴指太旧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风景带,两条绿色轴带在*市建成区交叉,是组成*市生态网络的主干。

在这个总格局内,扩建和改造中心市区范围内的大型公园、绿地、水面,将其作为有效的生态缓冲岛,同步建设星罗棋布的各类小花园、小游园和小景点;以城乡交通要道绿化为依托,形成点、线、片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格局。

3.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汾河生态走廊:以汾河公园草地、林带、水库为绿岛,以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道路绿化为绿轴,建成*市生态示范区。并以此为依托,沿汾河主干道向南北延伸,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绿色生态廊带。其作用在于:改善*市主河道——汾河的自然环境,保护汾河的生态环境;净化*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与东西山森林带遥相呼应,形成“森林围城"和“森林入城"的双重生态效应;同时形成*市一道靓丽的生态景观风景线。

城市园林绿地:以*市森林公园为基础,建成一个以暖温带植物群落为中心,培育北方花卉、草地绿化优良品种,集四季园林与化石、标本为一体的北方生态博物馆。依托城市公园及社区绿化,增加建成区的绿地面积,形成点、片结合的城市绿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水生植物观光、水产养殖、垂钓等旅游观光地,建设晋阳湖生态养殖度假区。重点对*大街、水西门街、府东、府西街、北大街及滨河东、西路、五一路、解放路、新建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绿化、美化,增加道路两旁植被的层次性、多样性和观赏性,建成具有园林景观功能的道路绿化林带。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选择生态条件较好的清徐、晋源两地,改造城市周边农业生态景观,建成生态旅游、果园观光基地,设立田野学校;在近郊城乡过度带,以道路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保护圈层,依托居民小区和农家院落,建设庭院生态基地;阳曲、娄烦应进行立体生态农业建设,在原有林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山上水源林、山腰经济林、山麓水果林”的布局模式,建设生态型农林复合系统。

五、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联系的基础,是城乡之间各类经济要素空间流动的纽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

(一)基础设施网络存在的问题

1.交通系统

*市是全省对外交通的汇集点,又是全省城市交通建设的重心。从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角度分析,目前*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市大型区域通设施和交通节点主要位于市区南部以及*与清徐、晋中市榆次区、祁县的交界区域,*铁路枢纽实际上是*——榆次复合式枢纽,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都需要跨越行政区协同解决。但受行政区的分割,*铁路枢纽发展、*机场净空范围的控制、*榆次间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矛盾与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制约着交通体系的长远发展。

第二,城市边缘区高速公路体系还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较差。*市域和*都市圈内部高速公路密度过小,覆盖面窄,无法满足城市间密切交往的需要。环城高速公路体系还未形成,城市内的高等级干道与城市周边的高等级干道的互通性较差。城市换乘系统建设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偏低。城市内部多纵多横的主干道路系统只是从本市出行的角度去规划的,缺乏与相邻地区的协调和连接。

第三,缺乏从都市圈域一体化的高度建设内部交通体系的观念。连接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还很不完善,维系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以公路为主,圈域内部城际快速干道还不成体系,*与榆次之间、*与清徐之间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未有系统考虑。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仅从本市的角度去规划,与城郊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尚未建立。

第四,城市内部“城中村”道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道路交通系统往往不能与周边地区有效地进行协调和衔接。

第五,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及其边缘区区域的功能区协调程度差,城市形态呈“线状”畸型发展,受“要想富,快占路”的价值观念影响,相当部分边缘小城镇和乡村盲目地沿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工业小区和商铺,省道、国道迅速“市街化”,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干线的畅通与安全,制约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将导致耗资巨大的二次改造。

第六,交通管理方面缺乏整体协调和规划。涉及交通管理的各部门分工太细,各管一段,各自为政,不仅条块分割严重,而且条条和块块内部也常难以协调。条条块块之间在交通用地、规划布局、管理实施等各环节都存在着利益冲突,造成道路交通零碎不衔接和建设、经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区域性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随着人民生活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动力供应系统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能源供应结构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能源需求、结构变化角度分析,目前动力系统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在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过程中,对区域联合、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因素考虑不够,导致市郊城镇、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

第二,城市内部“城中村”、城市郊区小城镇与中心村,动力供应网络建设不足或形成空白,能源利用结构转化滞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三,中心城与边缘区预留线路走廊、动力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不够,“马路拉链”现象时有发生。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市在城市给水系统建设方面发展较快,引黄济并工程竣工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有所缓解。从河道水体的流域性特征分析和筹划,城市供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从市域甚至更大区域的水体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水源流域的高度整体协调。但是,在目前的城市给排水体系建设中“就城市论城市”的倾向仍较严重,具体表现为:

第一,都市圈内各城市根据各自的需要,安排水源地和取水量,自成体系建设自己的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盲目分散建设,水源利用设施的合理配置没有整体区域协调,不利于资源的优化利用。

第二,城乡工农业用水和城镇乡村居民用水缺乏一体化规划和合理分配,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之间矛盾突出。

第三,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比较完善,但自成体系,小城镇和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第四,城市与村镇排水口缺乏统一协调规划,流域上下游相邻城镇间存在水污染矛盾。

第五,水资源管理体系仍较混乱,水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4.其它系统

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与都市圈其它城市特别是晋中市的一体化问题,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是薄弱环节。

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防洪和抗震两大部分。*市区汾河干流防洪标准已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防洪体系建设本身也是整个流域河道与水库整体整治的一体化工程,城市独立的防洪工程建设对解决防洪的根本性问题仍比较脆弱。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思路

*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统一规划起步,协调整合为主,生产性设施先行,分区重点推进,管理创新保障。

*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内容包括三个空间层次、五大支撑体系和五大系统(见图2)。其中,软支撑体系由规划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微观主体运营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投资机制组成;物质支撑体系由交通系统、动力机制、通信系统、给排水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组成。

根据*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分区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城市内部(城市建成区范围),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主要是75个“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问题,要重点解决市政公用设施与社会公共设施的一体化配置与完善。第二层次,即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地带),是城市型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过渡地区,也是城市主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分布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发展、城市形态与基础设施配置的协调关系、城市型设施的合理延伸与有序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第三层次,即都市圈域。一般而言,是以1小时交通圈作为都市圈划分的范围。从*市经济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角度分析,都市圈域范围除*市域(2市3县)外,还应包括晋中市榆次区、交城、文水、祁县、太谷5个县区,相当于*二级经济区的范围。它是山西省经济社会最发达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基础设施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都市圈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圈域各级城镇之间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包括圈域交通体系一体化建设、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生态环境设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与共建共享。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1.交通运输系统

对于都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空间一体化首当其冲的是交通一体化建设。*市交通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建立以大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镇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运输结构,切实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以发展常规公共汽车、电车、小型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城市交通结构。随着郊区的发展,从市内的“市区公交”扩展到都市圈范围内的全域公交,形成大公共交通体系。按照*发展实际,都市圈内应优先考虑中心市区与榆次、清徐之间、主要小城镇之间的大公交体系,建立起公共交通与城镇布局相互支持的良性发展链。第二,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共交通为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大城市客运交通所倡导的模式。把都市圈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十字”形地铁、由同蒲铁路、河西铁路专用线、北郊铁路专用线、以及规划中的南郊铁路(义井工业站经姚村至榆次)组成的椭圆型环城快速市郊铁路等有机组织衔接,与各主要城镇环城快速干路建设相协调,形成与城市开发建设以及对外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以地铁、轻轨为主的轨道交通体系。第三,一体化建设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的快速干道。首先在太榆之间、*至东观之间、*至徐沟之间构建快速干道;创造条件,通过延伸滨河快速干道、改造其他道路,形成都市圈南部城市以及主要城镇间联系的快速干道。第四,强化广域交通体系。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复合型综合枢纽,搞好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设施、站场、线路的配套建设,形成便捷、顺畅、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省域交通枢纽,拓展六向对外交通通道,即与晋东、晋东南、晋中、晋西、晋西北、晋北相联系的、由省道和国道组成的六条辐射型快速干道,加快通往晋北、晋南、晋西、晋东南的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

2.动力系统建设

*市供电系统建设要摆脱本地电源自求平衡的思路,从全省大电网角度解决*市及其都市圈的电源问题,本地电厂逐步改造为调峰电厂和热力电厂;根据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电网改造,都市圈内主要城市间建设220千伏双环网,完善各城市110千伏运行网络,加大小城镇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的供电网络;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协调,综合考虑变电站、高压走廊与城镇发展方向、城镇功能分区、城镇道路系统的协调。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第一,实施“省水高效”战略,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生产体系,建立节水型的生活服务体系。第二,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协调与整体配置体系。水资源开发应按都市圈汾河流域统一规划,对水体区域的功能分工及水资源可用量与可供量进行综合研究,合理调配区域水资源,统筹区域取水口与引黄调水的资源利用。第三,实现区域性综合用水。区域性综合用水可以在特大型、大型企业建立废水闭路循环系统,也可以在厂际之间进行区域性综合利用,还可以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居民用水与生产用水之间建立。第四,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源的合理保护。彻底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革除多头领导、部门分割及部门之间互相牵制的局面,按照水体循环规律和区域内用水系统的特点,统一安排分区性的水资源规划、调度、分配、利用和保护,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区域性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第五,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建设。应逐步建立城市分质供水系统,重点加强“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的供水管网建设。

排水系统一体化的重点是按照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合理划分污水分区,一体化布置排水口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大型化可以降低处理设施的基建投资,便于管理,而且可以降低处理能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这一点已是共识。然而过于集中,污水收集和输送的成本迅速上升,会抵消前述优点,如果再考虑污水处理后的回用,分散处理,就近回用,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中,应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际,解决好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关系,合理选择污水厂厂址和回用设施布置方式。

(四)分区建设对策

1.城市内部(建成区)

城市内部(建成区)应以整体协调的观点,整合中心城市内部城乡之间的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减少各区域之间、各级行政单元之间、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建设矛盾,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对“城市里的乡村”的一体化改造,可根据更新改造的不同起点或不同阶段,按低、中、高三种方案,分区域、有步骤地实施。

低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全部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基本按照区域现状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部分改造,原则上不伤筋动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置达到三类居住用地标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参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可有一定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至少达到3.5-5米,主要路段拓宽到7-9米,建筑红线再退后1-2米,并为今后的拓展提供相应的预留空间。

中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大部分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逐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基本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略有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由现在的3-5米拓宽至9米、12米或15米,建筑红线再退后2-3米,同时逐步完成其它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最终达到城市建设要求。

高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的统一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完全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给排水的标准上,对亟待更新改造的项目结合分区和控制性规划一次性改造到位。

2.城市边缘区

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城市与村镇基础的衔接和城市性设施与区域性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相互协调,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引导与控制。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引导控制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重点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有:(1)城市道路系统与公路交通系统的协调与衔接;(2)*市环城高速公路与城郊铁路线路的合理安排与换乘点的布局;(3)城市道路与公路线路安排与村镇发展、工业小区用地布局的协调;(4)交通线路与交通节点布局用地的预留;(5)城市大型变电站的位置选择、高压走廊与城市用地扩展方向、村镇建设的关系;(6)城市给排水、煤气、供热管网合理延伸与村镇的共享;(7)城市边缘区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3.都市圈域

确立城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是促进大城市圈经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都市圈内各个城镇,特别是主要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调和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协调管理。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协调管理区。

*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地域是*与榆次之间、*清徐之间的协调建设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城际快速干道的一体化建设和地面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组织;(2)*榆次之间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规划与实施;(3)在太榆之间协调布局铁路、公路、航空设施、站场和大型仓储设施,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省域复合型对外交通综合枢纽;(4)一体化建设信息通讯设施,实现信息设施与资源的共建共享;(5)联合进行燃气网络建设和新兴气源的开发;(6)统一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引黄水资源的调配;(7)*清徐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汾河生态廊道;(8)*与清徐、榆次之间统一规划建设大型永久性绿色生态空间。

六、空间一体化

城乡空间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格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与其它内陆城市一样,*市长期沿袭的城乡分割型土地管理体制和刚性化的土地流转机制,形成了城乡特点迥异的土地利用格局,妨碍了城乡间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制约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城市内部,一方面土地短缺问题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等诸多问题。目前,各类用地比例不合理,道路、绿化、科教用地偏低,工业用地规模大,利用效率低,一些与城市功能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占据了城市土地的黄金地段,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育和发展。在郊区农村,农民住宅用地比例过大,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大量占用土地。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仍然采用“农业方式”利用“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2.城镇体系不健全

*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城市辖区较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制约了中心市区的产业布局活动,不利于占地大企业的搬迁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无法承担带动乡村发展的功能和任务。

3.“城中村”散布于建成区

“城中村”是指历史与现实形成的、紧紧地嵌接在城市社区内或处于该城市社区边缘地带的某些农村社区。“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由于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形成二元体制,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破坏了城市的总体规划。

4.城乡空间分工不明确

长期以来,*市走的是一条重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城市的许多经济职能严重缺失,而城乡二元化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状况。乡镇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工业经济结构严重趋同,难以形成经济分工和经济联系,并且彼此制约,地域内在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上内耗激烈,低水平重复,经济缺乏合力和活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城乡之间缺乏功能分化,城乡空间经济联系很差,资金、技术、人口、产业等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合理,空间流动微弱,不利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经济规模难以扩大,经济结构转换迟滞,发展层次无法提升,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5.城市绿色空间缺失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分解还原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生产功能,忽视对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导致绿色空间功能体系建设的滞缓。在农村地区,农民建房用地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用地不断扩展,侵占了大量的农村绿色空间,弱化了农村应有的生态还原功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

6.城乡空间组织化程度低

在*近郊,在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的约束作用下,乡镇企业大都就地办厂,形成了一种乡土经济格局。这种分散型农村工业化,导致小城镇不发育或城镇服务半径和人口规模过小,难以为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提供应有的支撑作用。从中心市区看,具有都市特色的功能性产业,尤其是高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城乡之间以交通为主的空间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市城乡空间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中心城市与各次级增长极点及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这严重影响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不仅导致空间要素的重复配置和浪费,而且造成城市化规模经济的低效运行。

(二)城乡空间的分区划分

中心城区:包括*市建成区的大部分,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南内环街,北至城北街。以城区内部经济功能的完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为主要任务,严格控制工业的发展,原则上不再增加工业用地,现有工业逐步向外迁出,向组团转移;要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发展金融、保险、生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城市的服务能力、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市和山西省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中心;必须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大力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地,进一步减少污染源和严格控制污染强度,切实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增强其生态功能。

城市扩展区:包括*区、*区的非中心城区部分以及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和晋源区四个城区的全部。以接纳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扩散为主。*市市区的新增工业、外迁工业及新增的城市建设项目均可考虑到这里来寻求空间;产业的发展应依托驻地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的发展上,空间上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加速产学研一体化;依托太钢、太化、太重、西山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良好的市政工程设施、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组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生产技术协作和规模化生产;对现有产业要搞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危害;小店区和晋源区将是未来*市市区向南扩展的主导方向,因此要搞好长远发展规划,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既要合理,又要具有前瞻性;此外,小店区和晋源区还应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农业、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优势,面向市区消费市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并逐步提升旅游业层次和规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生态功能区:包括*市所辖娄烦县和阳曲县。根据这两个县的空间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等多种因素,主要承担城市生态还原和绿色屏障功能。古交位于*市上风和上水位置,生态区位重要而敏感,其发展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要严格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娄烦县和阳曲县属于*市的后进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其发展既要考虑生态区位,又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关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发展城郊农业、旅游业、副食品供应业等,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开发,加速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

卫星城镇:包括晋中市区、古交市区和清徐县城。由于*市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城市的扩展以向南为主,因此位于*市南面的晋中市和清徐县与市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联系的都市型地域。清徐县经济实力较强,但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要从解决乡镇工业的分散式发展问题着手,积极加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分工,更加重视小城镇建设,推动乡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古交市的资源型产业要向高级化、深加工和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减少废物排放量、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古交市作为*市的卫星城市,加强与中心市区的产业分工联系,搞好市政建设、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内涵,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市区向南的扩展,晋中市与*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逐渐缩短,两个城市在产业联系、市场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互补发展的潜力巨大,晋中市区必将成为*大都市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重点

1.城市多中心、沿轴线发展

世界各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中心环状扩展模式、二是多中心轴线延伸扩展模式。近年来,*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交通指向特征十分明显,正在由摊大饼式向沿轴线扩展模式转变。要进一步强化*大街、长风大街两条东西主轴的建设,使之成为*的都市化景观带,同时依托(东、西)滨河路以及东西向城市出口道路,加快城市南进(以及西移)步伐,不失时机地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城乡结合部发展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影响强烈的地域。*市充分重视城乡交接地带的开发建设,引导资金和经济要素流向,改造这一地带的产业特征和景观特征,调整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导区域。要从改善与外界的可通达性入手,致力于道路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交错地带成为城乡经济技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长风大街以南地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拓展空间,要尽快从体制上解决边缘区的“刚性化惯性发展”问题,缓解和消除向“城市化寻租”的不良现象,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3.彻底改造“城中村”

基于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为数众多的“城中村”始终游离与城市之外,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城中村”地处城市之中,与城市的各种联系相当密切,更易直接地受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城中村与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极大地促进其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和经济效益的多元化,表现在农业基本消失,二、三产业及其土地收益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比一般农村社区富裕,与广大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现代化要容易一些。城中村的改造,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首要任务。

七、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从区域角度出发,在承认城乡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明确城乡分工,实现城乡相互促进的双向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城市突出的中心地位、城乡之间密切的联系、城乡各类资源的统一和高效配置、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及农村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基础的优劣等。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稳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都是推进*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现代化

*市市区作为市域和省域中心城市,目前已进入极化和扩散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一方面人口、技术和其它经济要素继续向城市集聚,另一方面产业、资金、科技信息等经济要素向外溢出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市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同时,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市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刺激乡村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开发。近年来,*市一些初级加工、零部件加工等产业的扩散,为周围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市是全省的科技文教和信息中心,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能够有效地对周边农村区域进行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输出,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科技文教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只注意发挥其工业基地的作用,而不注重城市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的开发,造成城市工业片面发展,而城市中心功能载体——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严重削弱了城市应有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乡经济联系只局限于乡村向城市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城市向周围乡村提供工业制品和其他服务。城乡两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彼此封闭的状态,不仅使经济低效增长,而且强化了我市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乡村城市化滞后、城市现代化受阻和乡村孤立发展,城市与乡村的比较优势均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退二进三”为标志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城市功能更新、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建设日益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强,吸引、辐射能力以及服务范围的加大,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乡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和空间格局,使乡村经济由第一产业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谱写了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篇章。*市周边地区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虽然乡镇工业在发展的水平、质态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它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承包经营的农户在巩固其生产主体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生产,进入“产前”和“产后”两个领域,与工业、商业以及其它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建立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产业化从经济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打破了乡村地区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生产诸要素的结合,同时也成为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

乡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发展,能够在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产业间、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工业化、城市化

依托天然禀赋的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和其它资源,并吸收城市释放的能量,*市乡镇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乡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目前,*市邻近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结构层次较低、增长方式粗放、空间布局分散,应当借助紧邻中心市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城市的技术力量、产业扩散等有利条件,加强与城市的产业联系和经济联系,实施产业改造和优化升级,这对于实现城乡产业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域中传统型社区向城市现代型社区转变,从而使滞留在乡村地域上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目前,在*近郊区以及乡镇工业较发达的远郊区,乡村城市化已较为明显。乡村地域的就业结构、人口居住地和居住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封闭状态正在打破。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使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因此,乡村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数量最多并与农民具有血缘的那一部分。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起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小城镇既是城乡生态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和激发区。无论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从产业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通过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腹地等层层带动模式,传递和扩大大城市的增长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

城乡一体化动力系统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无论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都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需求出发,本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金使用效率。要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从城乡大系统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经济为先的原则,发展城乡经济。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市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够实现,比如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市场运行提供一种宽松的、良好的环境,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例如,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溢出效益的发挥,并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经济势能的溢出。政府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权,从土地批租得到的资金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9

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实践证明,城乡规划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回顾2005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规划工作者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努力为漳州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做好规划服务工作,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贡献了力量,做出了成绩。一是认真做好近期建设规划和两个框架规划。为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积极配合国土、发改委、外经、经贸等部门,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和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市政府工作内容,认真研究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2003-2005年)规划在具体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拟定了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经市政府审定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此外还完成壮大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确定城市近期发展目标、提出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城镇体系框架规划的编制,确定了市域城镇体系战略目标和布局,总体框架和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以及发展前景、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等。三个规划的编制完成,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城市建设、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二是从提升城市品位入手,进一步优化市区各项规划工作。我们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城市”为核心,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以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优先发展区域为重点,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质量来引导开发建设,正确处理资源有效使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注重城市的公共利益,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用地需要,使城市总体增值;加强城市重要节点、重要路段的城市设计,把握好城市形态,做到“规划一片小区,建设一组精品”;先后完成《市桥南片区概念性路网规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规划。对市区尚未开发的用地提前做好控规,为政府经营城市提供规划保证;抓好城市重点建设工程的前期规划工作:先后完成“8大管线”(即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国道、LnG、福州-深圳输油管、电力走廊、光纤)整合。配合城市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工作,完成延安广场、江滨路龙文安置地(碧洲园、滨洲园)等重大项目的选址和规划方案的核准工作。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三是加强镇村建设的规划指导,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为加快漳州市东部区域、厦门湾南岸南太武片区的发展,按照市委要求,在短时间内编制了《南太武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体现了漳州市生态工贸港口城市的城市特色,充分发挥南太武片区的区位、港口、旅游资源等优势,为南太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继续加强对镇村建设的规划指导。继续跟踪指导中心城区周边重点乡镇的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城乡一体的规划理念,把周边的重点乡镇参与城市的职能分工,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尽可能地与周边重点乡镇共享,中心城市的市政设施向周边重点乡镇延伸,逐步形成中心城区繁荣的环城经济圈。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各县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及报批工作基本完成;尤其对角美空间发展概念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放到城市联盟的重要位置,与厦门、泉州的区域规划对接,收到较好成效。完成长泰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及中心城区概念性规划。完成了南靖县靖城远期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重点抓好列入全省规划编制试点的平和坂仔和长泰岩溪两个重点乡镇总规的修编工作,目前规划成果已按程序上报省厅审批。四是把城市联盟规划对接工作向纵深推进。积极参与省建设厅牵头组织的开展厦泉漳城市联盟的试点工作,从城市规划对接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协调共建共享入手,为城市联盟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出了努力。配合组织厦漳泉城市联盟规划高峰论坛,配合编制《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规划研究》,该规划研究已出初步成果,进一步完善并经三市政府审批后,将开始实施。今年,城市联盟工作将往纵深发展,拟将龙岩市纳盟范畴,实现山海互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腹地空间。五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继续协助推进历史街区整治的规划实施工作,探索名城保护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着力提升历史街区的商业价值。按照建设部、省建设厅要求,开展了近现代建筑调查与保护,对有代表性、有漳州民居特色的建筑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对各方面价值进行评价,确定一批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其构件,我们根据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规定,编制完成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紫线管理文本,为今后历史街区管理提供依据。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市区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5年4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参赞里查德·a·英格哈特先生到我市颁奖,通过这次颁奖,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取得成绩的荣誉感和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六是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实施的协调监督机制。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创一整治”行动,我们积极参与组织和行动。开展城市市容景观整治行动,配合大排档集中选点和夜景工程的方案设计任务,为我市“四争创”及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做出了贡献。在规划核准中,按照城市规划法规、技术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和我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严格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尤其对规划区内的绿地率、容积率、建设密度、建筑间距、建筑高度、建筑体量等重要指标进行严格控制。优化控规的调控能力,把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功能完成好,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此外,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新成果,市规划局在重新核定精神文明单位中通过验收,并获得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及申报国家园林先进单位,下属的规划院、测绘院也都被评为精神文明单位;根据市委部署,我局组织并完成了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局机关党委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有力监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规划工作者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有关部门大力协助,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规划局党组,向为城乡规划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规划工作者,向长期支持规划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市直兄弟部门,向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增强做好城乡规划工作的责任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城乡规划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综合调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城乡统筹协调的机制尚未建立;城乡规划管理力量薄弱,村镇规划经费缺乏保障;规划宏观调控研究有待加强,城市规划水平,尤其对中心城区的景观规划仍须提高;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的规划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城市边缘的死角盲角的违章建筑依然存在;风景名胜区内历史上形成的违法(章)建设的查处还不彻底。这些问题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我们行政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在新的一年里认真研究解决。

2006年全省建设工作把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为主线,突出海峡西岸城市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重点作为总体要求,我们城乡规划工作如何落实?首先就是要在城乡规划工作中严格实施宏观调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配合国土部门合理利用土地;近年来,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力度加大,对遏制盲目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促进城镇发展模式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好2006年的规划建设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要把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当做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修编各类规划,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优化结构和布局,促进各级各类城镇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的近期建设规划是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调控作用,合理确定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和用地布局,强化对资源环境、用地增长管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明确城镇建设发展的时序,促进城镇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方式,调控项目立项和土地供应,通过对土地供应总量的控制、空间布局的控制、根据房地产的销售情况进行房屋建设的时序控制,严格执行规划条件和程序,加强城乡规划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城乡规划部门责任重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城乡规划大有可为。城乡规划工作必须在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中肩负起更大的作用。

三、扎实推进各项城乡规划工作

2006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全体规划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规划工作,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三个基地”、建设生态工贸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突出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重点,推进项目建设,推进我市人居环境建设、推进城镇发展模式转变、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为我市“十一五”时期建设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起好步,开好局做出贡献。2006年,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从提升城市品位入手,认真打造城市环境

要以实施“十一五”规划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规划编制,提高修建性详规的编制水平,在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贯彻城市设计的理念,树立精品意识,逐步完善城市景观建设。一是营造城市特色。尤其是景观规划和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对水仙大街、胜利路、江滨路等主干道周边城市空间、建筑环境、夜景工程、绿化、水系进行严格控制,引导城市空间、水体、绿地构成有机结合的整体。紧扣“开发沿江”这个主题,抓紧规划启动一批拉动效应明显的沿江建设项目,带动南岸片区联动开发,形成九龙江两岸互相呼应的城市景观带,凸显“山水城市”的城市特色;细化新区5.3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抓好厦深铁路漳州站及周边地块的控制性规划,滨江公园及其配套开发项目的规划,新行政中心及会展、会议、星级宾馆等中心区重要建设项目规划,总部园区规划,九龙江沿岸绿地景观、文化长廊规划等重大项目规划工作,做好区域性的规划储备;在老城区尤其要做好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打造亮丽的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优化新华路与胜利路交叉口节点的城市设计,为今后的开发建设提供基础资料;2、把握好以新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节点的城市设计,提供对周边环境的打造和城市形态的把握依据。这些规划的编制将面向国内、外规划设计单位,并邀请国内、外高手对规划进行评审,按程序进行公示和报批。同时要继续努力向上争取规划专项经费。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我们要认真做好市政、园林、绿化的规划服务工作,继续落实建成区各地段公共建筑和市政配套项目,如中小学、环卫施工、公共停车场、园林绿地、公交场站等的项目用地问题,积极配合我市“四创一整治”活动,逐步健全我市建成区的空间形态。尤其是做好“三园”(即江滨公园、荔海公园、湿地公园)的精心规划,加快市区内河系统整治速度,今年我局将配合水利部门做好九十九湾整治规划。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有重点地抓好一批城中村整治、改造项目,强化城乡结合地带的规划管理,今年下半年,将对250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及100平方公里建成区范围实行严格的规划分类管理制度,确保城市空间形态不走样。三是挖掘城市内涵。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对市政府批准的成片的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和整理。老城区抓好紫线管理的实施,尤其要把握好以文庙为中心的城市节点,要对其周边的文化品味,文脉延伸和景观的把握提出规划意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城区的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打造漳州古城文化氛围,规划好漳州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

2、从优化城市路网入手,拓展城市框架

今年,我局将从优化市区路网入手,拓展城市框架,形成合理的路网结构。在建设江滨大道、南昌路等市区道路过程中做好规划服务工作。同时,我们要积极推进江滨大道西延伸段、瑞京路(西段)、钟法路(南段)等拟动工项目的方案审批,项目建设的核准,做到及时核准,靠前服务,积极推进,确保项目按计划落实。认真做好漳华路、延安南路、北环路、西洋坪大桥南至连接线等工程的前期工作,认真做好方案比选,为我市的重点市政项目提供优质的规划服务。各县(市)区规划部门也要在优化城市路网上下功夫,目前,各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迅猛,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道路框架这一城市动脉,只有在合理的城市路网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产业布局,城市才能健康的发展。

3、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村镇建设方面的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五个必须”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村庄整治要立足于村庄已有基础,以改善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优先整治村内供水、道路、排水、垃圾、废弃宅基地、公共活动场所、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存在的问题,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与实物支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各县(市、区)要实事求是地挑选几个乡镇,每个乡镇再各挑选几个村作为试点,在3月中旬上报规划、治理试点的村庄名单及确定规划编制单位。所有试点村应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村庄规划及整治实施计划,尊重村民意愿,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书,并在7月份组织完成整治规划评审工作。7月底前将试点村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及评审情况上报市规划局。从8月份起,开始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力争一年见成效,二至三年内全面完成试点村的治理和建设工作。在今年底及明年年中各组织一次试点村规划编制及治理情况检查,结果将上报市政府。

龙海市榜山镇马崎村作为今年全市的重点治理村,须在5月份完成村庄规划及整治实施计划,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

4、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要积极主动,做好城乡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在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二要在项目带动战略中提供规划的服务与保障。以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对具有全局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城市道路交通重大项目、LnG项目、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城市地下管网项目、城市生态与园林绿化等做全面计划调整,以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三要做好城市联盟的各项规划对接工作。立足对产业布局、重点项目、重大设施、土地等方面的对接工作。在《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规划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做好与厦门毗邻地区和经济紧密联系地区的规划衔接,重点解决好厦门海沧与漳州龙海、南太武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的规划对接;2、加强区域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的协调,配合做好沿海大通道、厦漳跨海大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等交通走廊的预留,开展厦泉漳城际快速交通走廊的前期研究工作;3、按照共享共建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确定水厂、污水厂、变电站、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以及LnG、电力高压走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廊道走向并预留建设空间。4、做好各项规划基础工作,尤其是产业布局规划工作一定要做好,为承接厦门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5、在积极对接厦门的同时,以城市联盟工作原则为指导,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的建设为契机,主动做好与龙岩、广东汕头两区域的产业布局规划对接工作。

5、积极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去年底,建设部、监察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规划局和市监察局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建设、监察部门有关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的通知精神,着力防止城乡规划工作中,不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划许可工作拖沓、推诿、扯皮和违规办事,城乡规划实施缺乏有效的事前、事中监督,以及失职、渎职等问题,促进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保障城乡健康发展。按照国家建设部、监察部的要求,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到2007年底,全面树立领导干部依法行使城乡规划管理权力意识,初步解决城乡规划指导思想不端正,随意更改规划等问题;改善城乡规划工作机制,推进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提高规划的权威性,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使城乡规划行业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部门和行业风气普遍好转,预防和治理腐败得到长期有效的扼制。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重点对象是各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城乡规划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监察主要内容包括:城乡规划依法编制、审批情况,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清理、实施、监督情况,城乡规划政务公开情况,城乡规划廉政、勤政情况等4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将严格按照要求,按步骤完成好各项工作。

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划审批效率,围绕“营造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挖掘城市内涵”的要求,严格开展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推进城乡规划依法行政,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城乡建设健康发展。要强化服务,及时、高效完成规划的各项服务工作。要全面实施《漳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规范规划审批行为。对未制定《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县(市)要加强指导,参照《漳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进行编制,确保城市规划有章可循。要抓好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的规划管理,严肃查处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要加强基层村镇规划管理队伍建设,今年计划举办一期全市村镇规划业务人员技术业务培训班,使村镇规划业务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进一步加强法制工作。根据《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责制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将在城市规划领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对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职权分解、确定行政执法责任三大方面进行梳理,按照市政府规定的期限提交梳理结果和具体实施意见,并认真抓好行政执法各项具体责任制的实施。结合我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走相对集中行政执法之路,规划局要做好城市规划领域行政处罚权移交衔接工作。认真做好与综合执法局管理机制的衔接,做到城市规划监察工作不脱节。继续完善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工作。坚持科学合理、便民高效的原则,按照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对我局各业务科室职责进一步进行分解、明确,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开展行政执法、城市规划业务学习、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等学研交流活动。开展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调研工作,今年,拟对县(市)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调研,掌握实施情况,找准指导方向。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篇10

内容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城乡一体化的含义、科学内涵、问题研究、思路和改革措施、城乡一体化内容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对策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发展的方向和应该把握的方法,保证我国城乡一体化健康向前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关系 对策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含义和实质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含义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产业互补,逐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时大力推动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废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给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建立城乡互动、体现公平、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实质是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农民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一)空间一体化

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典型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乡经济社会本身就包含着空间经济社会活动的含义。城乡空间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以提高城乡经济社会组织化程度为核心,强化城乡空间联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努力形成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形态。一般说,城乡空间结构是由点(城镇等点状设施)、线(交通等线状设施)构成的拓扑结构。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必须研究点和线如何布局,如何紧密相联,即如何解决城镇体系与交通体系的空间构建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配置,形成通畅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连接,不仅有利于促进城镇繁荣,而且能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达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预期目的,因此,调整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对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至关重要。

(二)人口一体化

这是指城乡人口自由迁徙,相互对流,城市人口社区化(扩散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城乡人口享有同等权利、同等待遇的过程。这意味着城乡居民流动和居住不受户籍限制,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城乡居民共享三大文明的成果,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目前,城乡人口流动趋势是,城市人口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享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需要,从城市迁住郊区或乡村,这是大城市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尽管这种趋势在目前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并不明显,但会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城市市民向郊区化扩展则是个明显的证明。我国东部一些沿海城市居民也已开始出现了这种趋向,中心城市人口郊区化扩散明显加快。

(三)经济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为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指发展城乡经济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和实现程度。

(四)生态环境一体化

生态环境一体化就是要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考虑,全面治理,彻底改变城乡生态现状,努力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格局,让城市与农村、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城乡一体化离不开生态一体化,生态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对于推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净化城乡环境,实现城乡生态一体化,必须破除把经济与生态环境对峙起来的旧观念,破除把城市与乡村对立起来的旧格局,这需要城乡形成共识,双向努力,强化城乡生态功能,以保全生态系统为重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对环境保护的实现机制,健全城市、乡镇、农村生态环境协调体系,加速推进城乡有机融合的生态系统建设。

(五)市场一体化

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包括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两大组成部分。所谓城乡市场一体化就是要消除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让城乡市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确保各种商品和服务、资源可以在城乡之间得到顺畅流动,满足城乡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市场一体化作为一个过程,既是某一地域内城乡诸要素日益优化组合的过程,也是城乡发展协调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城乡市场闻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城乡市场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大趋势。

(六)社会一体化

经济、社会、人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城乡一体化理所当然也应包括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就是要求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确保城乡居民在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和文化卫生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使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社会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价值趋向和理念。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关键是在城市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居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必须着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说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大,那么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差距更大。目前城乡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仍呈扩大的趋势。分区域看,我国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越往西则越大。

(七)制度一体化

这里的制度也包括体制,制度一体化是指凡涉及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的重大制度,必须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做到城乡统一。包括制度导向统一,要求统一,权利统一,预期目标的统一。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制度是内生的,并且是决定经济发展、经济绩效的首要因素。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诸基本要素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种交融与协调都与制度相联系。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差距问题研究

(一)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几年逐渐扩大,其中发展很不平衡的直接而重要的表现是农民增收迟缓、城乡收入差别过大。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31,2004年稍降a3211但是这还不能反映城乡居民生活的实际差距。首先目前统计农民收入是根据户籍来进行的,少数高收入的非村民掩盖了多数种田的真农民。其次,农民纯收入中包括生产资料的费用,扣除后生活费用只剩下纯收入的65%。最后,城市居民享有各种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产品等,农民享受不了。

(二)生活差距

2009年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十年,并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2.68:1扩大到了2008年的3.07:1。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066元,城镇居民该项支出则为11243元。中国农村消费当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耐用品消费拥有量偏低。2007年,每户农村居民拥有的洗衣机、移动电话量不足城镇居民的一半。农村居民衣着消费也偏低,2008年其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12元,不足城镇居民的两成。此外,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也有待改善,近千万农村住户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

(三)教育差距

在城市9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可升入高中或职校,教育质量也高于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远多于农家子弟,而在农村有不少优秀学子即使考上大学也难以承受巨额学费的负担,有一半以上的初中生没有机会上高中,甚至有些学生因家境贫困而失学。这种日益扩大的城乡教育差距,将影响今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社会保障差距

中国城市失业保险覆盖率已达71%。而农村几乎为0。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而农村除部分省市外,尚未建立低保制度。城市除部分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外,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而农村除了“五保户”外,基本没有养老保险。

(五)公共产品供应差距

公共品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无论是城市公共品还是农村公共品,政府都要承担应有的责任。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品提供体系相对完善,而农村公共品提供体系则相对滞后。一些农民被迫自掏腰包建基础设施,这无形中又减少了农民的收入,降低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和改革措施

(一)深化城乡流通体制改革

要坚持放开农产品价格和购销的改革方向,不能因为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正常波动而影响改革的进程。要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加快农产品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保护价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农产品储备和调控体系。在工业品方面,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把农村市场的开发视为城乡经济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城乡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保证城乡物资交流渠道的畅通。

(二)深化城乡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有关要求,通过推行股份合作制和租赁、兼并、拍卖等改革措施,达到明晰产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搞活土地经营机制,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允许农户依法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鼓励以土地使用权人股的办法,兴办股份合作农业企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三)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限制了城乡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为两步实施。首先要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落户,允许持地方“蓝印户口”的人在农村城镇之间迁移;其次是国家逐步取消城市居民的一些特殊待遇,改革劳动用工、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条件。改革的总目标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

(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要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以直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县、乡行政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问题,协调管理部门对城乡经济实行一体化的间接管理。农业部门应从过去单一管生产环节转到统一管理,协调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县乡政府则应集中精力为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形式的企业提供服务,并进行宏观的管理。

(五)设计社会激励结构

通过社会激励结构的调整节约城乡合作的交易成本,形成导致工农合作、城乡互促的激励和治理机制。为此,需要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化,实现中国工业化的良性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市场的分隔,实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小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开放式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城乡联系提供高效率的活动平台;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提供能力条件,也能为外来企业、乡镇企业提供本土化的劳动力;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企业到农村地区建厂。可采用政府贴息贷款和一定形式财政补贴。增加企业技术改革投入,通过减税或特殊行业免税政策吸引城市工业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人才向乡镇企业转移。

参考文献:

1 夏安桃.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

2 坤明,嘉兴,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J]今日浙江,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