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1:06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低碳环保

引言

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中,必须使用科学手段,明确影响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问题。通过先进的生态视角探索未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让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1、城市规划设计的内涵

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总体上反应出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城市的发展有指导性建议。针对城市规划设计要能够结合具体实际,从实际出发,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和城市发展总体水平来制定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将城市发展规划分为区域规划和全局规划,根据规划设计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将城市规划设计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在规划发展上,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来进行逐步发展。城市的规划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发展中要分层次有计划的进行发展。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中,一定要与国家的政策相适应,制定出最有效,最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优化配置城市资源,努力促进城市经济良好发展,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

2、基本原则和特点

2.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1生态城市的布局原则

城市规划是城市整体布局的规划,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生态标准布局,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同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1.2生态城市的节约原则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循环利用的生态型社会势在必行。日常城市生活中消费必不可少,不可避免的产生生活垃圾,可以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城市生活垃圾,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2.1.3生态城市的共生原则

生态城市是一个系统,在城市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关系。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保持城市生态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够保持城市的长久发展。

2.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

2.2.1系统复杂

生态城市包含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因素等因素。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交错的时空系统以满足城市健康长久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从整体的大角度进行分析设计,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2.2区域观念广

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不能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甚至全球层次的规划。

3、生态城市规划策略分析

3.1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够保证城市中的交通规划符合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能够建设一个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行体系。要能够建设一个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和枢纽体系,从根本出发,不断促进城市的交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同时要能够建设多层次的便捷的公共交通运行体系,保证整个交通运行的正常运营,不断提高各个交通网点之间的联系程度,同时要能够将各个交通的信息传达到交通运行的管理部门,不断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生态城市建设落到实处,要能够不断加强对绿色出行方式的投入,在城市的街道上可以投入公共自行车,不断落实公交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要以环境生态为出发点,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

3.2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在能源的使用方面,要不断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尽量避免使用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能源,只有在能源使用中做到合理使用,才能够保证环境建设的效率提高。在进行能源使用中,要重视对低碳能源的使用程度,低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释放出较少的对环境危害的a品,同时,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对低碳能源的利用程度,能够更好地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在进行城市电网建设的工作中,要能够大范围的利用低碳能源来进行电网工作建设,减少使用高能耗的能源。在电力输送中,要能够不断更新传输技术,降低电力损耗,以实际行动来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可利用的资源,能够让低碳能源的使用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相结合,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进展。

3.3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浪费的现象也越严重,很多自然资源都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节约资源以及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规划必不可少。其中对于自然资源的规划包括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规划等,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来实现城市的长久发展。

3.4建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与内容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中,要能够从各项指标上来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定,其中生态低碳指标是整个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通过生态低碳指标能够反应出生态城市的重要建设工作。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要能够从根本上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够通过指标制定来完成,而生态指标的制定通常包括更多的方面,比如城市的基本功能、生态环境、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以及城市新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情况,对其进行生态规划能够更好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城市就是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出发,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生产生活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必然是生态环境,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其综合利用多方面因素建立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力量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俸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3).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2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规划;城市整体设计;方法

前言

我国山地城市较多,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60-70。如何做好山地城市的开发工作,是我国当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工作重点。在山地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修建城市,如何做好山地城市规划和山地城市整体设计,是当代规划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对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整体设计两部分进行分析,揭示在山地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目的。

1山地城市规划

1.1城市规划相关概念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城市规划(Urban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1.2山地城市规划特点分析

山地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种,其特点是地形地貌复杂。在规划过程中,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交通规划等不同于平原城市,相关规划人员要注意规划过程的合理性。另外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地形限制,可能导致城市不集中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用地规划也是山地城市规划的重点难点。下面本文将介绍山地城市规划要点中的用地布局要点进行你个分析。

1.3山地城市规划的要点

(一)合理的用地布局。自然条件是城市规划的母体,城市规划要基于自然条件。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基于山体的地形地貌多变特点,城市的用地面积将受到限制。相关规划人员要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保证对土地利用、资源利用、地形地势利用等利用效率。

(二)合理的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布局。出行已经是人们当前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步骤。对山地城市来说,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导致了城市交通设施布置和城市间公路布置等收到巨大限制。往往山地城市的公路长度会远远大于城市公路长度。所以在进行相关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适应交通需求的原则进行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布置。例如在山城重庆的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如果利用平原城市的中心放射性规划,施工量会很大,另外也不适应城市的交通流需要。所以在重庆的道路规划过程中多半采用自由式网络规划。依托地形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有效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工程量,是山地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布局。

(三)合理的城市用地分配。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山地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是保证城市规划顺畅完整的前提。山地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往往比平原型城市表现更为显著。在居住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行政设施用地等方面,规划人员应该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例如,部分山地城市都存在着绿化用地受限制、绿化面积小等问题,往往是在对城市用地分配上做的不够尽善尽美导致的。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引山用水的技巧进行绿化、景观布置。

总之,在山地城市规划中,相关规划人员要做到既重视又合理规避“人-地矛盾”,通过相关规划技巧的使用、布局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的平稳有序布置等来避免人地矛盾的放大化。

2山地城市设计

2.1城市设计相关概念

城市设计是为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社会生活、市民行为和空间形体艺术对城市进行的综合性形体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UrbanDesign)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都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2.2山地城市设计不同点

山地城市设计不同于平原城市设计,在山地城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山体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而合理规避。同时在当今的城市设计中,往往存在着无序设计的现象,导致城市被分成几部分,无法形成统一合理的利用效果。山区城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城市支柱产业、矿产资源等一系列经济因素,对山区城市的设计方案进行符合经济要求的改变。

2.3山地城市设计的思路

山地城市设计在整体上应该把握以人为本、地尽其用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思路上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山地城市脉络设计。道路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山地城市这种天然交通较为困难的地区。设计优秀的道路,是改变山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结构紧凑的城市设计。在山地城市设计过程中,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设计方案的成败。在相应山地城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集中城市各区域,进行居住密集化、商业密集化、工业密集化处理,达到土地的高效利用。例如,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市多山,在本溪工业区设计时,设计人员创新性采用复合工业区设计,实现相关产业的复合化、密集化。据相关数据表明,密集型工业园区的布置,为本溪市提供了2.2万平方米的剩余土地。所以相对结构紧凑的城市设计,能给城市土地带来更高效的利用空间。

(三)适当的空间填充。在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山地城市区域间隙,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加入城市景观、城市绿化、城市公共设施等一系列的设施。从而柔化区域间的过度感,并且为城市的风景、文化等都有良好的体现。例如,贵州某城市,在工业区域和住宅区域中间增加了以公交公司和绿化设施相辅相成的过渡带,从而有效的避免的工业区产生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给居住人民带来危害。同时由于工业区到居住区人员流动大,合理的公交系统布置,为该城市的高速高效、节能环保方面带来了帮助。

3总体规划如何和城市设计相对应

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不同。城市规划从大战略出发,城市设计则以人为本。另外山地城市规划侧重于数据表现城市特点,城市设计更倾向于图像表现城市特点。

山地城市规划侧重于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而山地城市设计更倾向于土地使用效率的高效性。山地城市规划更倾向于宏观的城市表现形式,而山地城市设计则是从细部微观来表现城市。

4总结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西部多山城市的开发已经成为城市开发的主旋律。长久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重点都多半集中在平原型城市。针对山区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较少,相关范例较为缺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山大国来说,这样不失为一种设计缺失。通过相关山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应该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的山地城市规划和设计准则。

充分结合山地地形地貌的自然条件,应用科学有效的规划手段和设计方法对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代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手段。通过本文对山地城市规划的剖析和对山地城市设计的剖析,通过借鉴、解决等方法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对用地效率的良好提升,能够使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效结合,打造优秀山地城市。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研究

前言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性,而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现代城市才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极力打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非常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注重的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目标主要包括:(1)和谐性。(2)可持续性。(3)高效性。这主要是改变了“高能耗”、“非循环”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共生。(4)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在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效益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之间的整体协调。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1)城市区域规划。(2)城市人居规划。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一)大气污染。据中央气象台统计,2013年12月以来,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城市中,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导致了大气层不断恶化,不仅给工农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甚至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

(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大幅度增长,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近几年来,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缺水事故不断发生,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不仅如此,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这些都是生态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难题。

(三)噪音污染。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特别是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成为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噪声源,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对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污染,若不加妥善收集、处理和利用,将会对大气、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被垃圾包围的城市,绝不属于生态城市。因而,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问题。

三、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一)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现代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充分重视城市绿化建设,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绿化用地范围的科学划定;城市绿化结构的合理布局;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的综合提高;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的不断优化等。同时,还要大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唱响“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主旋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城市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单纯地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是要求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着力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同时,还要加强生态监督,对城市原有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控制好城市工业发展规模,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要搬离市区,减少工业生产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规划效果,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城市生态评价。所谓生态评价,就是要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法,评价某区域生态的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极其影响作用关系。生态评价本身是对自然的客观认识,同时也是对发展规律的充分利用,城市发展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加强城市发展生态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生态城市规划中,要加城市生态评价,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功能,明确城市建设和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制定出具体措施,为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4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R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旧城更新规划的价值取向对城市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旧城更新规划中引入城市策划有利于平衡多方利益,促进更新地块局部与城市整体的融合;有利于处理近期与远期关系,加快旧城更新的进程;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旧城更新规划模式进行研究,探求新的规划对策,以促进旧城价值的整体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高,进而推进旧城全面振兴。

二、旧城中心区的一般特点及做法

(1)特色。作为城市发源地,旧城中心区内集中了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特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环境以及古树名木,也集中了城市最古老的居民、商店、街区之间所建立的稳固的社会关系,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鲜明的传统特色是复兴中心区功能的重要资源。

(2)优势。旧城中心区一般位于城市区位核心,是传统商业高度集中区域,无论从土地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是从居民心理认同程度来讲,都远比其他地区重要。

(3)问题。旧城中心区土地利用强度降低,地区发展缺乏活力。低劣的生活环境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住房拥挤简陋、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匮乏、交通拥堵、配套设施不足、防灾抗灾能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历史文化特色缺乏系统保护,传统环境逐渐丧失;商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和商品档次偏低等问题使中心区功能面临衰退。

(4)做法。针对旧城中心区特点,采用“全面保护”与“推倒重来、大拆大建”的规划思路都难以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发挥旧城中心区的优势与特色。为此,我们提出“尊重民意、有机更新、新旧融合”的规划思路,理智对待现代城市发展需求与历史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通过尊重居民意愿、保护历史建筑、提高建设强度等方式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通过梳理道路交通、更新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等措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通过留存城市记忆、协调新旧关系等手法延续传统风貌,以此创造既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中心区。

三、实例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更新改造也不断推进,广州作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市中心拥挤破旧的老城区必须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广州市某区旧城更新改造重点项目,借鉴对以往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许多教训的反思,特别是要避免商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而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和破坏老城的文脉与肌理,广州市政府决定在此工程中采取新的操作方式:(1)由政府主导、投资,没有开发商的介入;(2)由居民自愿决定回迁、外迁还是领取经济补偿,不搞强制拆迁;(3)建筑量在满足回迁住宅及配套需要的基础上,仅适量增加商业、住宅面积用于补偿政府投资,此外不考虑盈利;(4)改造后的空间和形态将延续老城的文脉和肌理,对基地中有价值的建筑予以保留。政府的开明态度与政策给了设计师鲜

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

四、旧城改造思路与规划设计原则

借用美国城市规划师哈米德雪瓦尼所说,“旧城改造应侧重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延续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内容”,才能带来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各方面协调、长远、可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1)贯彻阳光规划原则,实现全过程公众参与,改善基本生活环境。旧城改造的首要目标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改造意愿,从住房、交通、安全、卫生、环境、生态等方面入手,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要求,是穏定社会结构和延续场所感的前提。①通过民意调查,了解拆迁意愿。在旧城改造中,通过发放居民意愿调查表、进行社区居民座谈和住户走访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回迁、拆迁补偿方式及城市环境改善重点等方面的意愿,并将统计结果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采取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同时应在规划公示过程中,及时吸纳居民反馈建议,将公众参与扩展到规划全过程。②根据现状条件逐步改造,避免大拆大建。面对旧城区拆迁日益困难的形势,规划应针对地段的现状特点,运用保留、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避免大规模拆建对旧城区的破坏。

(2)调整用地布局,更新基础设施,复兴城市中心功能。城市功能定位是旧城中心区的发展核心,规划应通过对传统地位、未来规划、交通区位等条件的研究,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用以指导用地布局的调整;同时赋予其现代化城市功能,恢复城市的多样性,避免由于功能单一而使城市丧失应有活力。根据条件分析,规划确定永康旧城功能定位为:集特色商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休闲居住、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功能复合型中心区,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城市核心区块。

(3)延续城市肌理,构筑“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并存、互相促进的规划结构。空间结构是旧城区的发展骨架,其构筑应在满足城市整体功能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延续城市空间肌理,体现旧城区文脉精华,形成新旧融和的城市新格局。面对拆除与新建的矛盾和碰撞,规划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重新诠释,寻找新旧和谐的机遇,在调整用地结构的同时,构筑相应的空间格局,既满足了现代交通、土地使用、开敞空间等要求,又尊重了中心区的传统空间肌理,从而适应中心区现代多元功能要求,达到有效复兴中心区的目标。

五、设计目标

我们根据现场特点,通过多次讨论,逐步确定了项目的设计目标:三个价值体系兼顾并重。首先是社会价值。这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试点项目,我们应该顺应本项目创新性的开发模式的要求,探索岭南传统城区复兴的新模式。其次是经济价值。通过设计的高附加值,实现低造价、高品质的住宅建筑。此外,非常重要的还有文化价值。由于项目基地所处的特殊区位,其城市文脉肌理、历史文化因素应该得到重视,设计应在岭南地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层面上作出积极的思考和反应。

六、规划设计策略

控制适宜的开发强度和居住密度:以往的旧城改造,由于房地产利益的驱动,开发规模往往失控,改造后高楼林立,给老城区的交通和市政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严重破坏了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本次项目实践由于采用全新的开发模式,新建筑仅供原居民回迁,保证基本的居住需求,增设少量的底层商业用房来平衡项目成本,因此开发规模和居住密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打通开放空间系统:充分发掘老城区、老建筑潜在的文化、历史、空间价值,优先建立连续贯通的步行开放空间系统,形成若干新旧建筑界面围合的“城市客厅”,并理顺区内车行交通,“激活”市民生活。

融入岭南城市肌理:由于开发规模和居住密度的有效控制,规划设计得以控制新建筑物的单体体量与老城尺度的相适应,使之以群体组合方式融入老城肌理。

七、单体设计策略

新与旧的连接、融合:建筑布局上,保留建筑周边置入新建筑体量,组成完整的街巷广场空间结构。新建筑采用钢、木、玻璃、等材料,在比例尺度、组织划分和纹样色彩上与老建筑配合,新老建筑共同结合成一个融汇时代气息与历史信息的群体。

精心设计居住空间:由于新建住宅主要用于原居民的回迁,所以单元面积根据原居住面积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设计过程中我们不畏繁琐,精心布局,细分面积,争取做到功能合理、空间互借、小中见大,全部明厨、明厕,以创造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户型拼合方式便于灵活分配面积,入户阳台的设置把传统街巷生活立体化、空中化。群体组合关系在尺度上与老城文脉相呼应。应对岭南的气候特点,建筑群体梳状布局,楼梯间部位前后通透,加强通风采光,力求从整体上改善住区的小气候。

文化传承与创新:新建筑是传统建筑类型、建筑元素的现代版本;住宅延续基地原有建筑的肌理特征,形体处理为一系列有韵律、进退凹凸的小开间体量组合,细部精美,色彩上却采用谦和、含蓄的灰白色系。商业裙房在尺度划分、空间模式、色彩运用上与保留建筑相呼应,同时在结构方式、构造方式、材质表现等层面上大胆更新,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

八、结语

总之,在未来的城市发展竞争格局中,将日益形成崭新的竞争理念与法则,其核心内涵是城市以功能比强弱、以空间视优劣、以环境定胜负、以特色见高低。在旧城更新重新引入城市策划,有利于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直接效益与衍生效益的关系、外延增长与内涵提高的关系、经济效益与人本关怀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旧城全面振兴,实现旧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5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深刻变革,本文从宏观量化分析和微观规划设计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前瞻性分析,以期为城市规划工作者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提供参考。

Keywords:informationtimes;urbanplanningdesign;informationtechnology

abstract:alongwiththeinformationtechnologyrapiddevelopmentanditswidespreadapplication,theurbanplanningdesignisexperiencingaprofoundtransformationfromthetraditionalpatterntotheinformationizationpattern,thisarticlediscussestwoaspectsfromthemacroscopicquantificationanalysisandthemicroscopicplanningdesigntocarryontheforward-lookinganalysis,andprovidesthereferencetotheurbanplanningdesignersinthisinformationtimes.

1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技术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乃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建设实施全过程控制的过程,这一过程除决定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外,还决定于对城市历史、现状信息的把握,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利用。当今时代已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城市规划也不例外。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切尔(williamJ.mitchell)认为:“信息时代产生的新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享受经济机会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对话的性质和内容、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由表及里的日常生活体验。”(《CityofBits》,1995)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规划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各种新的城市规划分析、设计和表现技术层出不穷,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深刻变革。

2宏观层面

2.1城市产业发展预测

经济地理学中的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产业是城市核心和支柱,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二、三次产业的聚合体。由于不同产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各项产业用地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如在城市中心区往往分布着付租能力最强的商业、办公等第三产业用地,在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则分布着以工厂为主的第二产业用地,在城市远郊区则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用地。这说明城市各项产业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根本依据,在城市产业构成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乃至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耦合关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是城市产业构成在空间上投影的产物。一定的城市产业空间构成必然与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应,通过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能够使规划人员把握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趋势,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

在收集城市历年来各种产业发展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人们可以建立起城市产业发展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就能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各种产业的发展状态,并可逐年将预测数据与实际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将其反馈回预测系统,对原有模型加以修正,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产业的发展。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由于受专业知识、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往规划人员对此几乎无从下手,只能采用相对简单可行的趋势外推方法进行估算,因而难以真正把握住城市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就难以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在今天,规划人员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经济学界的专家相互协作,展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可以直接采用已经开发成功的计算机模拟程序来对城市产业发展进行预测,以分析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基本趋势,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2城市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是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现有人口状况以及影响人口发展各种因素的发展趋势的假设,对未来人口发展状况的测算。人口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国家制定未来人口发展目标和生育政策等有关人口政策的基础,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规划设计而言,人口的数量、构成和空间分布直接决定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规模、对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量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在宏观层次的规划中,上述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总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指标的确定都是以城市人口预测为基础的。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人口预测对于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但在信息技术手段相对匮乏的时期,规划人员无力进行大量人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几种经验预测法分别进行预测,然后进行相互比较和校核,再进一步确定未来城市人口规模的取值。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规划人员自身业务水平、长官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客观准确地确定人口预测模型中各项参数的取值,参数取值的随意性大。这往往使人口预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规划人员摆脱上述困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以厦门市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系统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基础上,它将传统的人口预测技术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GiS技术(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人口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而且能够分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从而便于规划人员进行城市总体规模、城市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的论证研究。

2.3城市交通预测

交通预测是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演绎,预测交通量变化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交通预测,可以确定各条道路的交通荷载,即交通量的大小。通过交通预测可以进一步确定道路的断面形式、宽度等关键要素。因此,交通预测是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而道路网的形式又进一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对城市整体空间布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基本因素,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必须以准确的交通预测为基础。

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交通预测仅仅是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才能胜任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城市规划人员来说,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交通预测对于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交通预测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倾向于采用相对简便的经验预测法,而不是进行更为准确的量化分析。例如在城市路网规划中,他们常用道路网密度作为路网规划的依据和标准,而在具体的道路设计时则参照类似地区通过经验类推来确定道路断面的形式和宽度等。这种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但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并难以摆脱个人经验的影响,其本身并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交通预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反馈修改过程都可被编成自动运行的程序。在进行交通预测的时候,人们只需将观测到的交通数据输入计算机中,或者利用现代化的监视设备和数据搜集仪器完成数据的自动输入,就可以进行交通量的预测。持续更新的观测数据被不断地反馈到预测系统中,系统通过将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自动完成对预测模型的修正,实现动态地实时跟踪预测。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交通预测的精度和效率,而且降低了交通预测的难度,使规划人员在无需精深掌握交通预测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就能准确地进行交通预测,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和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3微观层面

3.1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规划设计的起点,在以往,规划师主要借助地形图来分析场地的坡度、植被、径流等特征,并通过现场踏勘获取直观感受加以进一步核实,然后据此绘制诸如坡度、植被之类的专业分析图进行场地特征的分析。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完成,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工作量大且沟通不便。随着计算机三维表现技术的日益成熟,现在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多种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地形建模,将抽象的现状图转化成具体生动的空间模型来进行场地的分析。目前应用较多的建模工具主要有archview、3DmaX、3DViz等,其中archview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它要求用户具有一定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对输入数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属于专业化的建模软件。3DmaX、3DViz都与autoCaD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二者能直接应用autoCaD文件进行三维建模,而不需要用户掌握额外的专业技能,因此比较而言,两者较archview建模更为简单易行,应用更为广泛,属于大众化的建模软件。以利用autoCaD与3DmaX进行现状地形建模为例,只要将autoCaD现状图中的等高线进行简单地分层处理,然后输出到3DmaX中,直接应用“地形”(terrain)命令即可生成现状地形模型。现状地形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为规划人员展开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共享平台,规划人员可利用现状地形三维模型展开一系列诸如高程、景观视线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大大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

3.2成果表达

在传统规划设计中,最终的规划成果通常是一整套专业化的图纸,其中大部分图纸都是平面图纸,透视图寥寥无几。这种基于平面的表达方法,对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公众来说,过于专业化的图纸往往显得晦涩难懂,难于理解蕴涵其中的真实意图,因此公众也无法对规划方案展开积极有效的评论,结果必然造成公众与规划设计人员在沟通上的困难。由此可见,在传统规划设计中,规划成果表现手段的匮乏在客观上抬高了公众参与规划的门槛,由于规划方案无法有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引起公众的兴趣。公众在事实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身于规划设计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无从谈起,从而就使规划设计仅仅局限在少数专业人员的圈子里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形中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维建模、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直观而生动的成果表现手段。规划设计人员通过运用3DmaX、3DViz等建模软件,可以将规划成果在电脑虚拟空间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并可进一步将其制作成为静态的透视图或者沿一定路径进行游览的三维动画,从而使人们在规划方案尚未实施之前就能看到其形象。相对于传统表达方式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规划成果的表现不仅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规划设计的全貌,而且通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处理技术,能非常直观地将规划方案呈现在公众面前,吸引公众的兴趣,鼓励他们对规划方案展开全面讨论,这对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规划方案的进一步完善都不无裨益。

4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较为详尽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多种分析与表现的工具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方法的各个层面都给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以更多的启迪,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积极开展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切实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世界,吴明佳.信息化城市的特征——关于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城市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2.1.

[2]王颖.走向信息社会的居住生活与环境[J].城市规划学刊.1997.1.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6

关键词:城市;水系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作为城市水系治理的主要途径,其中主要涉及到湿地建造、植被恢复、河岸生态治理等内容,同时生态修复与湿地规划存在很大的关联,并具有建设目标、方式以及实际措施等方面交集之处。在进行湿地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情况和要求,并将生态学理论知识作为规划指导,结合现有城市水系资源进行湿地规划设计,以构建城市湿地网,进而实现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湿地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的湿地规划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湿地规划设计原则

1.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作为城市湿地规划设计基础总原则,满足人类与自然生态共同发展要求,为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生态原则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在开展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保留湿地本身的生态原真性。

1.2保护原则

城市湿地作为自然生态景观之一,是自然与历史沉淀下的宝贵财富,并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对此,在进行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遵循保护原则,保留湿地系统中各个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湿地系统整体稳定性与协调性,使得湿地系统自然性不受破坏,进而发挥出城市湿地的实际使用功能和开发价值。

1.3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观可以保证城市湿地的长久利益,有效协调人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性,拓展协调时间,进而满足城市发展基本需求,实现城市湿地系统的完善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持续原则要求设计人员根据湿地自然条件,通过对现有土壤、植物、水系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发挥出城市湿地自然美与生态效益,促进湿地系统自然演替与进化,进而使得城市湿地可以适应城市发展整体环境。

2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湿地规划设计方式

2.1完善湿地体系,强化湿地功能

在进行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准确性和可行性,设计人员要根据城市现有湿地体系发展情况,结合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实际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目标,不断完善湿地规划体系,提高城市湿地各个使用功能,进而实现城市湿地规划设计水平的提升。主要措施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构建生态健康系统。第二,强化湿地景观。第三,建设湿地文化。

2.2合理规划内容,实现区域协调

在进行城市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维护湿地系统内部结构资源的完整性,协调湿地系统和周边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设计人员要做好区域协调工作,并将圈层式规划方式应用到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中,将湿地系统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湿地保护区。主要包括湿地原始物种类型、生存环境以及生物链,建立湿地特征区域,促进城市水系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发展,最大程度的保证湿地系统的完整性。第二,保护区。在实际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湿地保护区的实际面积,在保护区周围保留一定宽度的预留区域,并从湿地乡土生物生活环境自然原始性、保护多层级演替阶段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自然发展过程与自然干扰等三方面入手,其中还涉及到火灾过程、旱雨季交替、洪水季节性泛滥等,强化湿地保护区域和周边环境之间的连续性,进而达到湿地保护区的双重保护。第三,周边景观控制区。周变景观控制区主要在保护区的外部,可以对整个湿地景观进行控制与规划,提高湿地周边景观和湿地自身系统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2.3做好空间布局,强化湿地价值

空间布局作为湿地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湿地系统整体景观欣赏性与自然生态性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由于湿地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存在多重联系,结合各个空间要素实现湿地空间布局,构建湿地系统立体多维空间与游览网络空间,形成城市湿地绿色空间体系。[3]其空间布局内容为以下几点:第一,平面公共空间。平面公共空间根据湿地功能与景观特色,对湿地系统各个功能划分到平面范围、平面形状以及平面位置中,以水体为脉,构建多元化空间体系,同时也为湿地系统内各个物种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提高湿地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而促进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发展。第二,立体多维空间。立体多维空间主要针对湿地剖断面采取竖向设计的方式,使得湿地整体呈现立体空间层次,赋予湿地系统形态多变的特点,进而保护湿地系统内部资源的多样性。由于湿地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在进行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水深设置沿岸区、润泽区、沼泽区、深水区,结合水深和植被生存需求搭配植被,进而构建湿地系统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提高湿地水流连续性,保证水域到陆地间的过渡带,使不同水位的湿地都能接触到自然生态的边岸。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的湿地规划设计研究,从生态原则、保护原则、可持续原则等方面明确城市湿地规划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规划目标,明确设计方向、合理规划内容,实现区域协调、做好空间布局,强化湿地价值等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城市湿地系统,提高湿地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而促进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发展。

作者:徐冰心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7

【关键词】规划设计;发展方向;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规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将会导致城市功能布局产生总体变化,城市功能逐渐融合,或逐渐分散,对城市交通功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其变化,进而对住宅居住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其要求提高。因此,城市规划应当注重完善城市的使用功能。

二、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概述

1、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及任务

城市规划设计是研究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布局以及综合安排城市中的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根据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的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各个城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等来布置城市的体系;确定城市性质、城市的规模;统一进行规划、合理的利用城市中的土地。此外还要综合部署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以保证城市有秩序和协调地发展,使城市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2、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方针,采用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农田。同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中各项建设用地,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以及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主次分明,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此外,安全原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要的指标体系。要在编制城市规划设计时考虑到防火、防爆、抗震、防洪等要求,特别注意高层建筑的防火防风等问题。

3、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类

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例如建筑物、道路、植物、照明设备、广告等等。国内学者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城市边缘与入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视线走廊以及水系和绿化措施。笔者认为,把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土地使用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和城市景观体系几个方面。

三、城市规规划评价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评价体制的原因,当前很多规划环评属于反映型评价,即规划成果已经完成了再进行评价,评价技术人员并没有参与到规划过程中,与项目接触时间很短,使得环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由于规划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评价人员可能调整的余地十分有限,很难从环境的角度全面地否定一些规划,而只能针对规划给出些补救的措施和建议。规划环评自身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评价时间和结果都不能保证。理论上说,环境评价的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可以明确项目开发者的环境责任并规定应采取的环境保护行动。第二,可以为项目设计者提出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第三,可以为环境管理者提供项目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而对于环境评价的功能,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持两种观点:一是将它看成是项目环评向规划层次的扩展,认为应主要基于项目环评发展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与模式;二是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编制过程的一个环节,规划环评有效性最终体现并非报告书质量如何,而是评价结论对于能否促进规划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目前规划环评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基于前一观点,因此使得规划环评过分依赖项目环评中的定量方法去研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规划,评价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同时,规划环评的容和技术方法过于复杂,造成编制时间较长。第三,规划环评自身制度的不完善使评价失去其基本意义。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环评成为某些业主花钱消灾和某些评价人员拿钱替人说话的潜在寻租机会。因此,规划环评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

四、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探讨

1、城市道路应注重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大城市把中心城“街”式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划分出来,由绿化、景观专业人员进行设计,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化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更加美化,配上两侧现代建筑、高档的店面,街更加富含人性化的韵味,对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带状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兼具生态、防护、安全、美观的功能。城市带状绿地以线性的空间特质,对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除了具有空间形态线性结构外,还具有构建城市网络的较高连接性,另外因为其具有较长的边界,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接近绿色空间的机会,其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可达性。除了以上二点外因为带状绿地宽度相对较窄,视线的通透性较好,带状绿地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大型互通立交的设置

城市立交的选型除考虑交通需求外,同时必须考虑立交规模对城市的影响。一般立交规模越大,对其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越大。通常,全苜蓿叶型或半定向半苜蓿叶型的大型互通立交,动辄桥梁面积数万平方米,占地数十亩甚至上百亩,设置在城市中,体量巨大视觉突兀,占用了城市大量的宝贵用地,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城市主干路上设置这样的大型立交,解决的仅仅是一个点的交通问题,相邻平面交叉点的问题仍然存在,形成连锁拥堵,单点的互通立交发挥不出交通效益。因此,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不因只孤立地考虑一个点,只有形成该主干路方向的交通连续快速行驶的“快捷路”模式,避免设置占地很大的互通立交,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干线道路的交通。

3、生态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教授1992年提出的山水城市构想。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的生态城市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提高经济总量、城市人口的分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环境质量的综合命题。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健全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时,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

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在完成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前提上,要认真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宗旨,体现出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风格和城市特点。运用生态建筑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的布局,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形成的物质生活环境、社会生态系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基本的设计原则,一是要要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布局;二是要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对城市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三是要利用好原有生态基础,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生态系统的实践价值。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当前最为突出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应用,从实践经验上看,更好地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是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的的关键所在。

五、结束语

城市总体规划中研究确定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发展的方向、规划区范围、空间结构布局、实施时序关系等一系列关键的城市发展框架决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因此,适时开展规划环评,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将会在宏观上对城市规划起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关于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李琦,张春艳浅谈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

[3]李哲,曾坚,肖蓉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系统建构[J].现代城市研究.2007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8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开发功能 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1)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从临水而居发展成为滨水的城市。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建设不仅有力地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且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

1 开发功能的研究

城市滨水区按照用地功能,美国学者安妮・布里恩和迪克里贝将城市滨水区划分为商贸、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环境、居住、历史、工业港口设施六大类。(2)对滨水地区并发的主要目的是重新利用滨水地区的区位优势及宽裕的功能空间转换可能性。滨水地区的开发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城市建设的需求,是为了满足对高质量生活追求。滨水区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它们都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承担着城市的重要职能。

1.1 商贸功能。商业是城市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的魅力和可能性之所在。(3)商贸功能在滨水区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作用,聚集人气,拉动消费,解决就业。滨水区的商务功能与城市整体功能紧密联系,具有尺度的滨水建筑提供适宜场所,加强核心作用。

1.2 文化娱乐休闲与公共空间环境。成功的滨水区,都将滨水地区的优美环境和城市的文化娱乐休闲建筑联系在一起进行开发。将滨水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文化娱乐休闲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丰富、协调的休闲环境。以文化、娱乐功能建设为主导,是―个明显倾向,滨水区在空间上一直是城市殊地带,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地段。

1.3 居住功能。作为维持城市规模和运转的基本功能,居住作为滨水区开发最早的功能之一。住宅类型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和需求的需要,不同人群的混合居住,带来多样文化的融合,产生淡水区的独特活动和特色文化,且引发其他功能需要。

1.4 特色历史功能。注重发掘历史建筑的潜在资源。滨水区的历史建筑见证了滨水地区的历史变迁,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针对至今存在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滨水地区,通过修缮、保护,维持现有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不仅很好的保护历史遗存,且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物质景观有效的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1.5 新产业功能。滨水区再开发存在产业转化问题,最初有制造业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转化,以新兴产业相关的新经济对城市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滨水区依靠强大的地区优势,吸引环保与绿色产业,引进研究、开发、管理,这些产业的兴起将有助于形成滨水区的技术优势。增强滨水区的竞争能力。

2 规划设计的考虑

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定位、游憩空间、景观空间、生态可持续、多样的可达性。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应从多角度为城市提供可观可赏的精神财富,根据其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布置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类活动空间及设施,规划充分的空间为滨水活动提供场所支持。滨水区规划设计重点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功能定位。通过对滨水区及腹地现状功能,建设情况,历史文脉的调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滨水区与周边功能区的关系,确定其主要功能定位,另外结合历史文脉,予以延续,城市滨水空间只有具有地方特色特征才能给人深刻印象。整个功能定位主线在规划设计理念上自始自终予以贯穿。

2)游憩空间的塑造。滨水游憩空间的开发从根本上而言是实现人们的活动。不同的游憩活动对应不同的游憩空间,与水的关系也不同,在规划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选用。滨水区域的游憩建筑除了与开放空间和水域形成完整的游憩系统,同时也承担城市与滨水区过渡的功能,在规划设计时应对滨水建筑的密度、形体和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保持水环境与城市的视觉联系。

3)滨水景观界面的塑造。结合功能定位,确定滨水界面区段的景观特色和景观节点的位置。形成多样化、富有韵律的滨水界面。利用滨水区本身的地形条件设置景观节点,从高处提供多角度的观景视野。设置标识性建筑,构筑人工视线焦点。大型建筑应退出公共开放区,保留一定的开敞空间。滨水区的建筑应严格控制其高度。保证景观视线的通达。考虑到对岸景观的效果,建筑与环境形成的天际线需要作认真研究。

4)生态的可持续性。强调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原则。协调好人与滨水自然环境、人与滨水人工环境、滨水自然景观与滨水人工景观的关系。滨水区开发中,首先要保护滨水自然格局的完整性。利用自然环境。另外,应保护水体不受污染。这是滨水区开发的前提。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9

【关键词】城市建设;色彩规划;设计研究;

一、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

1.缺乏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影响区域建筑协调

城市建筑常常因其功能或个体喜好等因素的不同而各自使用异样的色彩,为突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不少设计师过分关注单个建筑,往往将自己的作品打扮得五颜六色,却不考虑和周边景观色彩的协调性,很多城市逐渐被涂抹成了难看的“大花脸”,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建筑色彩的整体性,致使城市色彩杂乱破碎,缺乏统一的色彩韵律。

2.色彩语言运用雷同,千城一面缺乏文化底色

城市建筑色彩是以城市的文化为背景酝酿和发展的,色彩的运用应当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但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使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而现代传媒及便捷的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屏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色彩的时髦趋势。有专家无奈地表示,近些年出差去很多地方,除了在宾馆休息外,都不太愿意到城里走动,“反正走到哪个城市都一样”。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色彩设计中这种趋势尤为强烈,写字楼采用相似的玻璃幕墙结构,商业建筑色彩大同小异。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被抹去,留下的只是色彩越来越雷同的城市建筑。

3.传统建筑色彩迅速萎缩,新的城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得色彩自由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大量优秀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取代的是体量巨大、色彩各异的现代主义建筑,城市传承的色调被破坏,新的建筑色彩没有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在一些具有相当历史的城市中,历史遗存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冲突性较为明显,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色彩上,都没有解决好与历史文化的延承与衔接的和谐,甚至有因建设现代城市而毁灭性地破坏历史遗存的现象。

4.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环境缺乏关联,“光污染”和色彩“实验场”倾向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城市、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改变自身形象、打造“标志性建筑”的愿望非常迫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缺乏先进理念,为了彰显“现代性”,盲目地贪大求洋或互相攀比,将一些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初期流行的元素照搬过来,比如过度使用玻璃幕墙等极易造成“光污染”的建筑材料。

二、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必要性和建议

1.必须建立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体系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评价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既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依据,也是对规划设计成果的检验。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的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视觉美学层面,另一个是文化层面。视觉美学层面的评价主要以色彩学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建筑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判。即从色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的基本属性出发,根据色彩的调和、对比原则,对由城市各视觉元素所组成的色彩景观是否美观、和谐进行判断。文化层面的评价主要是从地方人文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是否具有特定的表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对城市是否适合以恰当的方式突出和呼应这种表达文化性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

2.必须强化对城市建筑色彩的控制与管理

色彩是一个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改善的经济、快速而有效地手段,但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个手段使之真正有利于城市建筑色彩科学的研究、规划和设计,只有尽快将建筑色彩控制指标体系纳入规划审批及批后管理中去,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在各类功能区中应该分层次、分系统细化色彩控制导则。根据各功能区内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空间要素,制定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力度突出色彩标志性、强化分区特色的同时,量体裁衣地进行城市色彩规划管理。住宅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其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部分之一,可作为城市背景色彩,且其操作性强、易于实现、能大幅度改善城市总体色彩,因此应从严加以控制。公共建筑造型富有个性,可丰富城市特色、增添城市亮点。如北京2008国家体育馆,外立面采用透明的玉绿色玻璃纤维板,为建筑表皮构成富有个性的有机形态,象征着中国古代红山文化的双联壁,充分体现了人文绿色和科技奥运的这一主体精神,为奥运建筑增添了亮点。

3.建立规范的色彩规划管理系统与反馈系统

制定完善的色彩规划审批机制,编制统一规范的建筑色彩报批标准格式,以规划色谱为标准,从构筑物的外观、材质、色彩等方案严格把关,以法规的形式有效地控制引导城市色彩的发展。目前,我们对建筑色彩的批后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加上效果图上的理论色彩和实际建筑材质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别,批后管理人员往往难以把握审批情况和实际建设之间的差异,因此,在以规划色谱为标准的色彩审批程序之后,也应该加强批后管理人员的技术配备,在建设过程中跟踪监督、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有成果的管理和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经过大力气修缮和改造的长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太平街,风火墙、青砖青瓦、麻石路、木构门窗……再现了长沙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

三、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

1.创造“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

如今,城市这个特殊的集合体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也在面临着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此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所在。

2.符合城市整体设计的要求

建筑色彩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其使用和规划原则必须符合城市整体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要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城市作为一个集体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其内部必然有一定的秩序、法则,建筑的色彩运用必须遵守这种法则,要识大体、顾大局。曾几何时,建筑师们只考虑单体建筑的造型和色彩,忽视了它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和与环境色彩的联系。同时,政府规划部门在作规划是也要考虑城市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给未来建设和规划留有空间,不能只顾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绩。

3.符合特色和地方性的需求

能够让人喜爱和记忆深刻的城市一定有其显著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建筑和设计都在相互模仿,风格和样式也趋于相同,因而,失去了应有的特色和光泽。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城市只有靠其特色才能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才能为其招商、旅游、承办会议赛事提供保障,带来效益。好的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能够最直接的体现出城市的浓厚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

四、结语

城市是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城市的存在不仅仅为人们的生活和居住提供住所,而且是人民群众学习与生产的主要环境,所以,城市色彩的规划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还且还应听从广大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色彩的标准进行执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到设计中能够将建筑的艺术美得到真正意义地展现。

参考文献:

[1]顾婷婷.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控制方法初探[J].工程与建设,2011(01).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篇10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81-0204-03

自1982年我国建立第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至2012年我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583处,年接待旅游人数近4亿人次,创社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加快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满足人们了解自然、愉悦身心、缓解压力等需求,又能够实现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目前城市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人们旅游度假、休闲观光、游憩娱乐、科普教育的综合性公园。近年来,城市森林公园因其极高的旅游价值逐渐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人数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因此深入探讨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问题显得相当迫切。

1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特征

1)城市森林公园都是在城市附近,交通较方便,人流也多。由于城市森林公园都是在城市附近,外部交通均以城市的公共交通为主,出入较为便利,使得游客的心理感知距离有效的缩短,并且游客的出游机会也随之增加了。

2)主要的客源都是当地的居民,且规模较稳定。在平时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呈现人流高峰期。

3)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受到人为破坏的因素较大。城市森林公园主要以人工林和经济林为主,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度水平较低。

4)不以盈利为目的。城市森林公园主要注重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大多数都是为民众免费开放。

2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意义即是保持生态环境,让人们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找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感觉。“生态为纲、绿化优先”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应该把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调节小城市气候等生态功能放在城市森林公园规划首位。

2.2总体性原则

城市森林公园应该统筹城市周边环境与城市功能区。站在区域生态规划格局的高度,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凸显特色,打造出一个统一协调的生态整体。

2.3功能性原则

城市森林公园紧抓城市绿色空间这一立足点,突出生态功能;森林公园同时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功能原则。

2.4地方性原则

以现有地貌和地形格局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传承场地地域文化、生态文化和郊野文化,挖掘地域特色,打造极富地方特色的城市森林公园。

2.5创新性原则

开拓视野,突出创新,建设极富时代感的新型城市森林公园。

3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3.1景观生态理论

景观生态学的重点就是研究生态系统以及格局与过程的相互关系,把“缀块、廊道、基质”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

3.2森林美学理论

森林美是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发挥美育作用的主体,对旅游者有着强烈的感召力。森林美学对森林公园的水土保持、美化环境、净化大气、吸收噪声、进行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规划森林资源景观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给予美学指导,同时也从美学角度研究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的问题。

3.3中国古典园林理论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园理论和艺术风格,是景观人文美与山川自然美的有机结合,虽为人作,宛如天成。森林公园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在规划中要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指导,使各种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使景点及各类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还要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使人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3.4环境规划理论

环境规划学是研究人类协调环境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的一门学科。森林公园设计,是对公园整个大环境进行全面的设计,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在符合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

4山西省晋中市白草坡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4.1自然地理概况

4.1.1地理位置

白草坡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主城区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41′55″-37°42′42″,东经112°46′14″-112°47′60″。东与白草坡村相接,西与晋中市主城区相邻,北与山西新能源汽车装备机械制造工业园区接壤,南与石太铁路毗邻,规划总面积约441公顷,南北约2.5公里,东西约2.7公里。

4.1.2地质地貌

白草坡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市主城区东部猫儿岭以北,最高海拔901米,最低海拔790米。相对高差111米,冲沟纵横地势起伏,地形破碎地层主要为黄土组成,多数场地属Ⅱ-Ⅲ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4.1.3土壤

白草坡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山西太原盆地广大褐土带,各种成土条件均一,过渡不十分明显。

4.1.4气候与水文

白草坡城市森林公园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太阳日照时数平均为2662小时;辐射总量为545-581千焦/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mm-483mm,年平均无霜期15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