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5:34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1

1.1遵循管理原则

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居于首位,将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控制,把质量不及格的隐患消除,提前预防发生质量性的问题,在控制质量的过程中,必须把服务精神融合到整个工程的建设当中,把每个“下道工序”都尽力做到用户满意,坚持用精确的资料及数据来对工程质量进行反应,从而达到科学化管理。这样一来,建筑工程才可保证其优质的建设。

1.2提高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意识

在当今世界,随着信息化愈来愈普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渐渐融入到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活动及日常经营中。比如,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工程质量的保证及投资效益的加强等都会受工程管理的影响,逐渐让整个社会提高对项目管理的认识水平,了解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得到认可,企业也必须把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及宣传作做好,通过培训企业职工,给他们把现代化的管理知识进行普及,从而提升企业职员的管理意识。在实践工作中,管理人员也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管理水平提高,不断让建设工程里的管理标准得到提升。

1.3提高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控制的目标之一,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及适用性得以开展的保证。与此同时,它又具备政策及技术性强的特性,其处理方法非常严密且具有复杂的管理要素。因此这也就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中找到一个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想法,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及预防,让质量管理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1.4技术创新的加强

创新和竞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建筑企业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改革制度也在不断深化,没有具备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机制,导致技术创新与生产相互脱节、不够完善的市场机制、技术问题不受重视等。如果从基础上把企业的工程管理及创新工作抓好,就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进而把市场的占有率扩大,让企业健康和谐地发展。我们应把技术的创新提升到企业中的发展高度,做到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把技术创新居于企业的首位。加大力度进行企业创新的投入,把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增强,在企业的核心营造出优良的技术创新氛围,加大引进力度,把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引入,把具备独特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商业化,把技术上的优势转为经济上的优势,以技术对项目实施进行改造,提高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攻关及研究,顺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把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解决完成。此外,在强大技术创新的支持下,采取新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的创新工作,加大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项目施工模块化管理的有效运作,从而取得最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1.5加快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在进行设计工程管理的时候,他们也应具有合同、法律、设计、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具备超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工程管理人员间的服务才会获得设计方的大力认可。目前,在国内对于该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处于急缺状态,所以这时企业需要大力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此外,相关企业需要做到统筹优化,以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为准,通过从各建筑之间,对潜在及现实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仔细地规划,充分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人力资源可以获得很大限度的提高。

2建筑工程项目的模块化管理

模块化管理的含义是指是把问题细化,各负其责、分级别化管理,管理模式就会呈现金字塔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部门的主管要把明确本部门的职责放在首位,也就是做到各司其职,明白自己部门必须完成的工作有哪些。身为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部门及个人都会有它具体的责任范围,倘若没有,就是公司在管理制度上的问题。而部门的职责能简单的分为两大块即内部及外部。内部的职责重点是指收到外部的任务之后,内部人员应互相协作共同达到目标。外部职责重点是接收公司其它部门反馈回相应的信息及传递进来的任务,此外也包括向其它部门人员传递任务。其实个人与部门的任务职责也是相似的,与外部衔接及反馈,自身完成接收到的工作。明白内部各个成员的工作能力与特性,适当进行分配各自的任务模块,合理的分配每个任务模块的资金。部门主管应该对项目的整个进程进行跟踪,还须具备解决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主管还应该对企业施工人员工所得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而企业施工人员工关心的两大问题则是自身价值和待遇能否实现。一个公司的高层负责制定战略,中下层则负责提供决策和建议并保证公司战略的准确性实施。

3结束语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2

【关键词】: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V738文献标识码:a

1、总则

1.1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发展越来越快,交通量日益增大,国省道作为日常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国省道养护工作,作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出来。

1.2养护工程一般作业时间较短、工程量较小,多采取半封闭施工,且工程项目多以养护中、小修工程为主,施工作业面往往比较零散,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多。

1.3针对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涵盖整个养护施工生产、组织安排各个层面的管理制度,使养护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问题,我局在今年的养护挖补工程中做了尝试,提出了"模块化、流程式"网络管理体系,并经过对“技术”、“质量”、“成本”、“核算”模块的试运行,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2、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试运行情况

2.1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是我局在今年年初提出的一项重要内部管理举措。在今年上半年的养护工程挖补作业中,以“养护工程技术管理”、“养护工程质量管理”、“养护工程成本管理”、“养护工程完工后核算管理"作为实践模块化流程式网络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2.2具体的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是这样的:

2.2.1养护工程开始前,确定养护工程管理大模块:a、养护工程技术管理模块(简称模块a);b、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块(简称模块b);c、养护工程成本管理模块(简称模块c);d、养护工程完工后的核算管理模块(简称模块d)。

2.2.2拆分管理模块,细化管理体系:

2.2.2.1模块a: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病害调查、施工现场环境评估、原材料确定等小模块。确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调度、开挖面积及深度确认、拌和料回填及压实等小模块。执行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复核实际挖补数量、有无新病害出现、挖补工程经验总结等小模块。

2.2.2.2模块b: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确立挖补工程质量目标、检查原材料及拌和料是否符合要求等小模块。确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施工质量监控、拌和料质量监控等小模块。实施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挖补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小模块。

2.2.2.3模块c: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及成本投入计划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各项费用支出、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管理等小模块。实施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整理汇总、计量支付等小模块。

2.2.2.4模块d:

(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对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及成本投入计划复核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核算监控管理体系。

(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各项费用支出核算、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3)养护工程完工后: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核算、计量支付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2.2.3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执行过程:

2.2.3.1养护工程准备阶段:

(1)模块a:病害调查、施工现场环境评估、原材料确定等小模块。确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模块b:确立挖补工程质量目标、检查原材料及拌和料是否符合要求等小模块。确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模块c: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及成本投入计划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4)模块d:对人工费、机械设备费、材料费等各项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及成本投入计划复核等小模块。确立工程成本核算监控管理体系。

2.2.3.2养护工程实施阶段:

(1)模块a: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调度、开挖面积及深度确认、拌和料回填及压实等小模块。执行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模块b:施工质量监控、拌和料质量监控等小模块。实施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模块c:各项费用支出、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管理等小模块。实施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4)模块d:各项费用支出核算、成本投入计划完成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2.2.3.3养护工程完工后:

(1)模块a:复核实际挖补数量、有无新病害出现、挖补工程经验总结等小模块。

(2)模块b:挖补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小模块。

(3)模块c: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整理汇总、计量支付等小模块。

(4)模块d:费用支出及收入情况核算、计量支付情况核算等小模块。执行工程成本核算监控体系。

养护工程“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执行图解

2.2.4养护工程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程序执行过程其实就是将四大管理模块拆分后的小模块进行了再组合,相比以往的流水作业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增加了更多的平行管理操作,通过养护挖补工程的顺利完成,我们觉得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效果:

(1)使所有工作岗位上的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标准,提高了业务素质及工作责任心;

(2)施工过程中发现、解决了许多质量问题,没有使错误叠加,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压力在这种管理模式内,转化为每一个养护工程岗位上的人员的动力;

(4)经过对该管理模式各实施阶层的联动考评,发现了各实施阶层中原有管理制度的许多薄弱环节,以便帮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行为;

(5)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以功论赏、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3、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的确定

3.1“大模块”确定:在局领导班子的指导下,结合目前公路行业管理实际情况,经过小组的数次会议讨论研究,在局管理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初步将养护工程管理确定为4个大模块,即养护工程技术管理模块;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块;养护工程成本管理模块;养护工程完工后的核算管理模块。

3.2“小模块”确定:结合公司《管理标准体系》,根据养护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初步确定为56个“小模块”。如:“养护工程技术管理”大模块,在养护工程实施阶段划分为:施工管理、技术指导、工序安排及其他项目等4个小模块。而在养护工程准备阶段时,则划分为:病害调查、施工环境、原材料选定及其他4个小模块。

3.3各个大模块在不同的施工阶段,精细化划分为不同的小模块,而在养护工程管理流程进行时,这些小模块进行有机的组合,并尽力制造平行实施,这样可以较好的管理养护工程的工程进度,从而在成本投入和工程进度这两项上,获得双赢的局面。

4、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的实施细节

4.1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来说,决定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或完成的质量好坏往往是几个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工作流程图”从众多的工作环节中找出关键的几个环节,清晰界定了每项工作完成的次序,也就是各个协作者履行职责的先后顺序,还界定了各个协作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根据工作的特性采用工作流程表和甬道式流程图。

4.2我们明确了每项工作“谁去做、如何去做、做的标准、注意事项等”。对以前的岗位责任人重新鉴定,做的程序重新鉴定,做的标准重新鉴定。

4.3按照局各项制度,我们明确了考核奖惩制度,同时根据责任的轻重,明确考核分数。给每个责任人都赋予考核分数后,使考核起来更具体,更明显。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5、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的研究总结

为了顺利完成本次QC成果研究,我们成立了养护分管领导为组长,养护工程项目负责人为副组长,养护科工作人员为组员“养护工程‘模块化、流程式’管理模式研究小组,并详细制定了研究计划。

我们计划利用3个月的时间,分6个阶段将初稿编制完成,并送交局全质办及QC成果审核小组审核。通过今年的养护工程,我们在工程进展的每一个阶段,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探讨,并通过分析我们现有的部分国内外先进的工程、建筑及企业管理范例,对养护工程进行中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然后记录我们研究后的成果,作出此论述。

以上就是我们在进行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研究探讨中做的一些工作。当然我们的论述的这个课题并不能算是比较新颖的课题,我们总的研究探讨方向还是吸取国内外的先进工程、建筑及企业管理范例,并合理的对其进行应用,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对我局的养护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时间比较仓促,我们每个人的经验也比较少,《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研究探讨》这篇论述中,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在此也希望市局领导和我局领导班子及公路养护事业的同仁们能够对我们的论述提出宝贵意见,只有取长补短,纳众家之长才能够使养护工程“流程式、模块化”管理模式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实施意义。我们认为不断地用制度规范、完善我们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去落实,就一定能够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四化”进程,将我们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3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模块化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国内大专院校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此课程站位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是研究制造业生产体系管理和服务业运作管理的一门应用型课程。由于它的强应用性和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成为培养学生现代经营理念、实际动手能力和现代生产控制和管理方法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调研,国内大专院校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实际,学生对制造业不了解,缺少工科基础,计算和图表使学生失去兴趣等教学效果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解决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建课程模块体系。

一、课程模块化建设的思路

第一,开展校外专家座谈会,明确《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专家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进厂深入调研计划;

第二,课程组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的深入调研,现有的生产相关的职业岗位具体有:生产统计员,班长,线/组长,生产工艺经理,生产改善经理,生产计划经理,调度员,质检员,库房管理员,维修组长,设备工程师,工装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精益生产经理在,物料主任等;

第三,课程组对上述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企业管理类专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开设的目的――使学生系统地理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确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理念,掌握基本的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基本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管理实践提供技能储备和理论指导。将《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分为生产战略、生产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

二、课程对应的职业工作任务分析

(一)典型工作任务

1.执行生产战略

2.优化工厂现有空间布局设计和生产时间调度

3.制定、优化生产计划

4.现场管理

(二)职业能力

1.符合企业组织结构要求,能够从职能层的角度制定生产战略、战术并执行。

2.根据企业选址,总平面布置,能够分析现有工厂空间布局中不足之处,优化工厂布置,车间布置和设备布置,实现“一个流”;通过生产调度,能够按时完成订单。

3.依据企业愿景,竞争战略,结合企业硬件设施,通过项目计划法制定企业生产计划,确定工期,并能够解决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和环境优化等问题;计算出生产能力,为采购、接订单服务。

4.运用5s,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等方法,在车间里解决工艺、工装、设备等日常生产及突发生产状况;其中设备管理中制定设备维护制度,确定制度有效工作时间,保障交货期。研究运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如精益生产,Jit优化生产管理工作。

三、课程模块化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分为生产战略、生产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14个项目,具体课程模块构建如下:

(一)模块一:生产战略

生产战略模块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产战略作为执行层战略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开展,认识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作战略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制定企业生产运作战略的能力。

生产战略模块有三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1生产与运作战略案例分析、项目2生产与运作管理及生产战略相关概念认知、项目3制定生产战略的要点。

(二)模块二:生产系统设计

生产系统设计模块主要讲授企业生产系统空间组织设计和时间组织设计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辅助工程选址;能够优化现有工厂布置、车间布置和设备布置;能够计算期量标准。

生产系统设计模块有四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4选址案例分析、项目5生产系统及生产过程概念、项目6如何选址布置、项目7期量标准。

(三)模块三: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模块讲授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能够编制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绘制网络图并优化。

生产计划模块有三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8什么是生产计划、项目9如何制定生产作业计划、项目10项目计划。

(四)模块四: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模块讲授生产系统运行和维护,使得学生熟知当前生产管理技术、会进行现场管理、学会精益生产的原理、掌握设备磨损和故障规律,并制定设备保养维修制度等。

现场管理模块有四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11当代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概述、项目12现场管理及5S、项目13设备管理与tpm、项目14精益生产。

四、课程模块化构建后的教学效果评估

(一)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模块

大学的教育的趋势是向就业导向,一门课程能够延伸出哪些岗位供学生就业抉择,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本文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贴切制造业的特点,课程组进行了深入企业调研,获得了一手资料,明确了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岗位设置之后,再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将《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置为:生产战略、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

(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贯穿其中

课程组在进行课程模块化构建时,细分了14个项目,项目的设置是对模块化的补充,且模块中的每个细分项目都符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每个模块都有案例开始,汇报作业结束,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三)专业课讲座的形式新颖

课程组在进行模块构建时,安排现场管理模块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业课讲座,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看到生产现场的视频,了解当代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专业课的讲座的形式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为未来择业提供参考。

(四)形成课程组,优化专业课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4

关键词:可视化方法;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运用

1前言

伴随国家对通信行业的调整,加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通信企业为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纷纷采取提高措施。移动公司不断完善自身的体系,加强公司通讯技术,提高对通讯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以达到抢占市场先机,满足顾客对通讯的需求的目的,此外,还对公司的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公司获取经济效益的保障,更是公司顺应社会发展在行业中立足的主要条件。而可视化方法在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的运用不仅是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更是提升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的支撑。本文将对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2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现状

要提高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第一步是要了解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针对于其特点的现场管理现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设备供应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多方合作关系,由于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而运营商为保证网络运作稳定,一般会与两三家供应商进行合作,并且力求达成长期合作的关系。其次,工程涉及面广,主设备项目目标高,投入资金数目庞大。每一期项目的举行,不仅需要多家供应商内部进行协调工作,也涉及了客户各业务工作的进行,比如客户业务中的传输专业、空调专业、电源专业等。最后,通讯工程项目还具有风险大的特点。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各商家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大利于,不断更新技术,提出新版本,致使信号不稳定,一些推广了的功能无法运用等。另一方面,一旦网络在某一时期由于天气或地域状况等原因造成不稳定或瘫痪,则会使得大量使用客户进行投诉,甚至会选择其它通信公司,这对公司都是极其大的损失。

3可视化方法在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运用

3.1在项目系统中的运用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系统设计将可视化作为现场管理的宗旨,可见可视化方法在移动项目现场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移动项目系统中可视化方法应用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项目系统要体现实用性,设计系统主要给客户提供通讯服务,所以要以客户核心,系统设计要简单实用、界面简洁以及人性化,以方便客户使用。第二,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设计项目系统要综合考虑整个项目工程现场实施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完整的进行,特别对于重要数据的保存,更是要做到万无一失保持其完整性。第三,项目系统的安全是各通信企业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这对于系统技术有着一定的考验,在系统运行中出现数据丢失、异常以及病毒侵入,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坚固性都是极大的挑战。第四,项目系统还应具有通用性,不仅能够实现现场管理,同时,应该也适用于其它同类型的项目管理。第五,通讯作为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产物,其系统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改进,对先进技术要进行学习,以满足客户对客户先进技术的需求,达到对项目现场进行更好的管理的目标。第六,项目系统中所运用的技术,包括软件开发程序、数据的信息技术等,都应顺时展趋势,还应具有可变通、可进行拓展等特点。最后,系统设计还应具有经济性的特点。设计项目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使设计成本、维护成本降到最低,还要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在系统功能中的运用

首先,可视化在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中的功能是种类繁多的,这也体现在其系统设计过程中。数据子系统在移动项目现场管理可视化中主要构成为数据管理模块以及编辑模块两部分。其中,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分类,而编辑模块主要是实现数据图形和影像。另一方面,移动通讯项目现场管理还分有质量管理模块,而质量模块又细分为质量控制子模块、材料控制子模块、人员控制子模块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子模块。其中,材料控制子模块,主要操作对象是现场管理中的成品和半成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以及跟踪管理。其次,移动通讯项目管理中还包含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和进度管理子系统,其中进度管理子系统有进一步分为重点工作子模块、速度计划子模块、实际进度子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主要对参加项目现场活动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勤,而进度管理子系统就是记录项目现场各项活动开展的信息、项目完成的时间以及工作中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模块是企业重视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安全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记录子模块以及安全制度子模块在系统功能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安全记录的主要工作是实现项目现场的日常管理和四项权利,使现场活动能有序、顺利的进行。而安全制度只要是为项目现场管理提供安全保障,对活动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活动所涉及的法制事项给予有效的合法保护,这对于整个现场活动来说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以及活动开展的基础。最后,GiS子系统主要由图形浏览模块、双向查询模块和图形编辑模块组成。双向查询主要是对现场项目信息进行查询以及查询三维平面图。而图形浏览模块作为GiS子系统中的主要模块,不仅能把项目现场的进度和动态通过图形展示出来,还能将现场活动的场地划分通过平面图、散点图、直方图表现出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视化方法在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的运用细致而复杂,移动通信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就必须注重可视化方法的运用。在了解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现场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中系统和系统功能的划分也需理解、掌握,才能对项目现场管理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提高移动通信的行业竞争力,以及保持移动通信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5

【关键词】模块化;专业化;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模块化施工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对模块化+专业化施工的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加强企业模块化+专业化施工的措施进行探讨。

二、模块化施工概述

模块化施工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有成型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我国一些非建筑类行业的模块化作业也有一定的成就,而建筑行业中模块化施工起步较晚,概念也比较模糊,它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结构,现有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少近于无,国内近些年也在这个方面关注很大,有很多新的课题都是针对它进行研究。

模块化的推广是一种标志,因为模块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就意味着该行业的产业链结构的标准化,它可以推动行业标准化,这样才能适应科学发展、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发展趋势。

模块化施工是一个模块化执行和实施的整个过程的统称,具体是指将将一个具体的施工问题通过某种依据(通过实际问题和问题性质决定)划分成一些模块,每一个模块完成它特有的功能或者一些为了完成整个项目而附带的属于其规划范围或者后期调整的范围功能,最后将所有分散的模块组织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最终完成项目的要求。

三、模块化管理的流程从流程上划分,模块化管理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具体为:策划-准备-实施-测量分析。⑴策划。这是模块化管理的重要前提。施工前,针对施工项目的规模、设施、工作环境、职业安全风险和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行策划。⑵准备。这是模块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项目的特点、场址的内外部环境和业主对项目的要求等,为确保工程施工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建立项目安全组织机构体系,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编制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临时用电方案、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各项应急预案等。⑶实施。这是模块化管理的关键。换言之,就是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实施过程控制。最终实现各项目标的控制还需要到施工过程中得以落实和实现,也是在现场得以检验效果。根据确定的管理目标,履行生产责任,落实已经制定的各项生产管理规定、技术措施方案和各项管理方案,实施严格监督检查和做好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⑷测量分析:这是完善模块化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目标和管理方案以及过程控制情况的测量,法律法规的合归性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改进措施实施验证,确保有效性。

项目施工过程模块化管理的具体应用1、安全生产管理建筑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要从安全教育、检查、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项目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料;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考核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整改工作。2、施工质量管理质量被视为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优质的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质量管理的成果。做好质量控制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质量监控工作。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3、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进度、质量与投资三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

以计划管控为龙头,实施“模块+专业化”管理(一)计划到人落实到位项目从开工以来,坚持计划到个人的制度。即每月由经营部组织工程部、工区主任、现场分管领导编制下月计划并考核本月完成情况。经营部汇总统计上报项目经理审核并下发到各工区及个人,计划执行过程中坚持日报表制度以便提醒各工区完成进度情况。由各技术员每天下班前报经营部,由经营部专职人员统计好完成与计划对比情况。第二天早上上班时,由飞信的形式分发与各相关人员,以便了解现场情况。(二)核算精确,切实指导施工项目从开工以来就响应公司号召,一如既往的坚持做好日核算工作现场给经营部报告当天工作量,特别是超图纸设计部分,例桩基砼超方、钢筋笼加工等,经营部专职统计员询问情况并备注超量原因报分管领导,询找超量原因并找出控制点。项目进场组织经营、工程等相关人员对各个协作队伍的材料总量进行统计并告知队伍起到预警作用,每月使用量和完成量来控制材料计划,从而避免了某些技术力量较弱的队伍。由于盲目上报材料计划,造成完工后材料剩余引起的队伍间材料转运甚至成品材料废弃现象。(三)注重分析,核算成本节超每月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对项目经济成本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帮助项目改进工作,理清思路,找到节约成本、降低消耗的有效方法,为后续经营扫除了障碍。同时,贯彻落实合同法,维护农民工利益,确保农民工按时按月领到工资。坚持工地物资盘点、队伍材料节超核算与队伍结算同步。各队伍的材料节超在当月的计算中按合同约定予以兑现,月结月清。坚持机械设备成本、各项管理费用成本按月归集。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使项目上下都重视成本控制,出现了“人人算账、人人节约”的新气象。

六、加强企业模块化+专业化施工的措施

1.体系完善化

根据局“管理模块化+施工专业化”指导意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了项目“管理模块化+施工专业化”实施细则,根据细则,制定了项目管理模块、专业化队伍、大宗材料招标计划。

项目部根据招标计划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模式进行招标,在招标过程中专业队伍优先从公司及局资料库中选择,对招标新引进的队伍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队伍进行了实地考察,然后上报公司审批后确定。

2.思考统一化

项目部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温馨的生活环境与安全的施工环境,组织各项活动,动员职工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兼顾公司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以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为目的,进一步完善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3.工作细化

模块化管理实施,根据项目详细的内部管理模块,合理设定了工作范围和工作目标,突出了工作重点,专项工作专人负责,管理过程“精、细、严、准、实”,执行标准化、程序化;提高执行力度,做到每天每周每月按计划开展工作,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了解发生的原因,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的四统一。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项目绩效考核范围内,与个人收入挂钩,切切实实通过考核提高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员工的收入,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6

关键词模具开发周期

Reducetheconstructioncycleofdiebyseizingkeys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theexperienceofapplyingtheprojectmanagementandconcurrentengineeringinKeLongroupfittingscompanymouldfactory,studiedthecharacteristicofmodular-designofdie&mouldandthetechniqueofdevelopmentofadie&mouldmodularCaDsystem

Keywords:die&mould;constructioncycle

0引言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投入市场的迟早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模具是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生产工具,模具开发周期占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户对模具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不少客户把模具的交货期放在第一位置,然后才是质量和价格。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缩短模具开发周期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模具开发周期包括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试模等阶段。所阶段出现的问题都会对整个开发周期都有直接的影响,但有些因素的作用是根本的、全局性的。笔者认为,人的因素及设计质量就是这样的因素。因此科龙模具厂采取了项目管理、并行工程及模块化设计等管理上及技术上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积极性并改善设计质量,最终目的是在保证质量、成本目标的前提下缩短模具开发周期。

1模具开发的项目管理实施方法

项目管理是一种为了在确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一个既定的项目,通过一定的方式合理地组织有关人员,并有效地管理项目中的所有资源(人员、设备等)与数据,控制项目进度的系统管理方法。

模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约束关系,并且每套模具的开发涉及到较多种岗位、多种设备。因此需要有负责人保证所需生产资源在模具开发过程中能及时到位,因此需要实施项目负责制。另外,项目负责制的实施还便于个人工作考核,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模具厂有冲模工程部与塑模工程部。冲模工程部管辖四个项目组,塑模工程部为三个。模具任务分配方式以竞标为主,必要时协商分配。每个项目组设有一个项目经理、约两个设计员、四个工艺师和四个左右的钳工,工艺师包括模具制造工艺与数据编程人员。而其它的各种生产设备及操作员的调度由生产部的调度员统筹安排。如果项目组之间有资源需求的冲突而调度员不能解决时由厂领导仲裁。

厂内员工可通过竞职方式担任项目经理,选拔项目经理有三项标准:(1)了解模具开发的所有工序内容;(2)熟悉模具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有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善于管理和用人。

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就是要确定项目经理应担负的职责。本厂项目经理的职责有:(1)负责组织项目组在厂内竞标、承接新项目;(2)负责与客户交涉,包括确定产品细节、接受客户修改产品设计的要求、反映需要与客户协商才能解决的问题;(3)检查产品的工艺性,如果产品工艺性存在问题,则向客户反馈;(4)制定具体的项目进度计划;(5)负责对承接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进度跟踪及内外协调工作;(6)负责完成组内评审及对重大方案、特殊结构、特殊用途的模具的会审;(7)负责组内成员的工作分配、培训及考核;(8)对组内成员的过失行为负责;(9)负责在组内开展“四新”技术的应用与技术攻关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10)及时解决新模具在维修期内的各项整改及维修。

厂领导根据项目完成的时间、质量与成本考核项目经理。然后由项目经理考核项目组内员工,使责、权、利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有效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并显著减少以前反复出现的问题。

2模具开发的并行工程实施方案

并行工程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实施并行工程有助于提高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等多个环节的质量。并行工程的核心是面向制造与装配的设计(DFma)[1]。在模具开发中实施并行工程就是要进行产品及模具的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检查。

笔者为模具厂提出并实施了如图1所示并行工程实施方案。iman是基于统一数据库的pDm系统,基于iman集成各种CaX及DFX工具,并利用iman的工作流模型实现了设计过程的集成。基于统一的产品三维特征模型,设计员利用CaD工具进行模具设计;工艺师利用Cam功能进行数控编程及Capp进行工艺设计;审核者利用Cae功能进行冲压或注射成型过程模拟,利用DFX工具进行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分析。以上工作可以几乎同时进行,而且保证了产品及模具的相关尺寸的统一与安全。这就使审查时重点检查模具的方案和结构。基于统一数据库,各种职能的人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某侧面的信息。

DFma工具的开发是并行工程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以往的DFma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中[2],DFma工具被动地对CaD输出的产品特征进行评价,而不能在CaD系统产生具体产品特征前即在概念设计阶段加以指导,使CaD系统要经过多次设计―检查―再设计循环才能求得满意解。为此科龙模具厂开发了集成CaD系统的DFma工具。DFma的工作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DFma输出概念设计方案到CaD,这个方案具有最少的零件数量;第二阶段是,而CaD系统输出设计特征模型,经过特征映射后将制造特征模型输入到DFma工具进行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分析。通过这种途径使DFma知识库得到尽早利用,为缺乏知识的CaD系统把握方向。

通过对产品与模具的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的检查,就从源头消除了后续工序可能遇到的困难,大大减少出现缺陷和返工的可能性。

3模具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与系统研究

缩短设计周期并提高设计质量是缩短整个模具开发周期的关键之一。模块化设计就是利用产品零部件在结构及功能上的相似性,而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与组合化。大量实践表明,模块化设计能有效减少产品设计时间并提高设计质量。因此本文探索在模具设计中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3.1模具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模具的零部件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有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条件,但目前模具设计中应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报道还很少见。与其它种类的机械产品相比,模具的模块化有几项明显特点。

3.1.1模具零件的空间交错问题

模具零件在三维空间上相互交错,因此难于保证模块组合后没有发生空间干涉;难于清晰地进行模块划分。

笔者采取以下办法来克服这个问题:(1)利用pro/e(或UGii等三维软件)的虚拟装配功能检测干涉;(2)按结构与功能划分相结合。模块划分就是部件划分并抽取共性过程。结构相对独立的部件按结构进行划分,设计出所谓的结构模块;而在空间上离散或结构变化大的部件则按功能划分,设计出所谓的功能模块。这样划分并进行相应的程序开发后,结构模块的结构可由结构参数为主,功能参数为辅简单求得;而对于功能模块,可由功能参数为主,结构参数为辅出发进行推理,在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中做出抉择。

3.1.2凸凹模及某些零部件外形无法预见

某些模具零件(如凸凹模)的形状和尺寸由产品决定因而无法在模块设计时预见到,所以只能按常见形状设计模块(如圆形或矩形的冲头),适用面窄;某些模具零件(如冲压模的工件定位零件)虽然互相配合执行某一功能,但它们的空间布置难寻规律与共性,因此即使按功能划分也不能产生模块。

笔者认为,模块化是部件级的标准化,而零件标准化可视为零件级的模块化。两个级别上的标准化是互相配合的。因此,要开发零件库并纳入模块库,以弥补模块覆盖不全的缺憾。当零件必须逐个构造时,一个齐全的便于使用的零件库对提高效率很有帮助。

3.1.3模具类型与结构变化多

模具可有不同的工序性质,如落料、冲孔等;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简单模、连续模等;还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种类极其繁多。因此,必须找到适当途径,使较少的模块能组合出多种多样模具。

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方法:(1)在pro/e(或UGii等三维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及用户自定义特征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使模块具有较大“可塑性”,能根据不同的输入参数可产生较大的结构变化;(2)分层次设计模块。用户可调用任一层次上的模块,达到了灵活与效率两个目标。使用小模块有灵活多变的优点,但效率低,使用大模块则相反。

3.2模具模块化设计的实施

为了实施模块化设计,并证明以上方法的可行性,笔者基于pro/e二次开发,开发出一套模具模块化CaD系统。系统分两大部分:模块库与模块库管理系统。

3.2.1模块库的建立

模块库的建立有三个步骤:模块划分、构造特征模型和用户自定义特征的生成。标准零件是模块的特例,存在于模块库中。标准零件的定义只需进行后两步骤。

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第一步。模块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模块化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成本[3]。每一类产品的模块划分都必须经过技术调研并反复论证才能得出划分结果。

对于模具而言,功能模块与结构模块是互相包容的。结构模块的在局部范围内可有较大的结构变化,因而它可以包含功能模块;而功能模块的局部结构可能较固定,因而它可以包含结构模块。

模块设计完成后,在pro/e的零件/装配(part/assembly)空间中手工建构所需模块的特征模型,运用pro/e的用户自定义特征功能,定义模块的两项可变参数:可变尺寸与装配关系,形成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DefinedFeatures,UDFs)。生成用户自定义特征文件(以gph为后缀的文件)后按分组技术取名存储,即完成模块库的建立。

3.2.2模块库管理系统开发

系统通过两次推理,结构选择推理与模块的自动建模,实现模块的确定。第一次推理得到模块的大致结构,第二次推理最终确定模块的所有参数。通过这种途径实现模块“可塑性”目标。

在结构选择推理中,系统接受用户输入的模块名称、模块的功能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推理,在模块库中求得适用模块的名称。如果不满意该结果,用户可指定模块名称。在这一步所得到的模块仍是不确定的,它缺少尺寸参数、精度、材料特征及装配关系的定义。

在自动建模推理中,系统利用输入的尺寸参数、精度特征、材料特征与装配关系定义,驱动用户自定义特征模型,动态地、自动地将模块特征模型构造出来并自动装配。自动建模函数运用C语言与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开发而成。UDFs的生成方法及参数驱动实现自动建模的程序见参考文献[4]。

通过模块的调用可迅速完成模具设计。这个系统在本厂应用后了模具设计周期明显缩短。由于在模块设计时认真考虑了模块的质量,因而对模具的质量起基础保证作用。模块库中存放的是相互独立的UDFs文件,因此本系统具有可扩充性。

4总结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科龙集团某一新品种空调的模具从设计到验收只需三个月就完成了,按可比工作量计算,开发周期比以前缩短了约1/4,而且模具质量和成本都有所改善,明显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知衍译,面向制造与装配的产品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张林宣,童秉枢,王春河等,一种实用的综合集成DFa系统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8(11):69-72

3姜慧等,机械产品模块划分方法的研究,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3):7-9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三化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企业需求大量经管类专业人才,然而许多经管类毕业生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问题的根源在于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懂技术、会管理、能管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而不少院校培养的是理论型管理人才,专业缺乏技术含量,学生缺乏经验,专业动手能力不强。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课程教学脱离实际,偏重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有动手技能,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困境,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对经管类专业进行了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及推广,大胆探索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方法。

一、“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

“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依据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根据学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转型,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动手技能的需要,构建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管理体系。为此,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化:

1.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动手技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先后完成《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2.制定了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等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和技能的要求,为强化培养学生专业人才动手技能。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都在2008年制订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再次修订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

3.构建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模块和专业实训实习模式。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各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构建了管理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三大模块。根据模块设置和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就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三个专业分别构建了多个专业动手技能模块。以旅游管理为例,在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下,构建了语言表达能力、商务写作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等专业技能模块;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下,导游能力、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酒店服务管理能力、景区景点管理能力;在专业综合能力模块下,构建了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为保证学生实训、见习、实习有实效,湖南工学院除有经管实训中心外,还在校内外建立了11个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实训+企业见习+毕业实习”三位一体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模式和管理机制。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把校内项目训练划分为:形体与礼仪实训、导游模拟、旅游资源调查、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公文写作实训、旅游景点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实训、旅游线路设计和酒店管理综合等;企业见习划分为:旅行社管理见习、酒店管理见习、风景名胜见习等;毕业实习主要是通过毕业带薪顶岗实习等完成。

4.建立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实训项目体系,推行“项目化”管理。根据专业模块设置和学生专业(职业)发展对技能不同的要求,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构建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等专业动手技能实训项目体系。旅游管理专业设计了23个实训项目,其中,专业基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演讲与口才实训、旅游英语口语实训)、写作能力(旅游应用文写作实训)、统计分析能力(市场分析与SpSS统计应用实验)4个实训课程(项目);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导游能力(旅游礼仪实训、导游资格考试辅导、导游模拟综合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旅游市场调查与营销设计实训、旅行社管理见习、旅游策划实训、旅游电子商务实训、旅游线路设计实训)、酒店服务管理能力(酒店前台实训、酒店客房实训、酒店餐厅实训、酒店管理软件实训、形体实训、酒店管理综合实训)和景区景点管理能力(旅游资源调查实训、旅游地理见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实训、景区景点综合实训)18个实训课程(项目);专业综合能力即职业综合能力,主要是开展带薪顶岗毕业实习实训课程(项目)。同样,在工商管理专业设计了26个实训项目;在会计学专业设计了28个项目。实训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每个项目作为必修课,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目实训任务。先后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工商管理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和《会计学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

5.建立了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在校内外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搭建了动手技能培养“学校-见习实习基地企业-就业单位”三位一体的技能训练平台。两所高校先后建立了实验实训中心,搭建校内实训平台,中心拥有的仪器设备都在600万元以上,如湖南工学院的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有旅游规范与线路设计、旅游工商管理、旅游电子商务、酒店餐饮管理、客房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会计学等多套教学软件。湖南工学院近5年还在校内外建立了19个实习见习和就业基地,如:衡阳神龙大酒店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恒飞电缆公司校企共建实习基地、衡阳亚新科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林隐假日酒店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常宁移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等。其中珠海昌安实习基地还被评湖南省首批校外优秀实习基地。

6.制定了动手技能培养严格的管理制度。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先后制定了《经管类专业动手技能培养实施意见》、《经管类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经管类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等规章制度。坚持专业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建立了动手技能培养效果检测机制。

二、“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

“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专业动手技能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目的而进行的,但学校并不忽视学生理论学习,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通过实施教考分离等手段,引导学生自学,保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证明,“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教学范式;解决了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和实训教学实效性不足;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了师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师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把管理学中的项目化管理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理论融入到“项目化”管理之中,创造性地实施实训课程“项目化”的管理,提升了实训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突破了原有的实训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偿的困境。

2.“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三个专业学生动手技能培养的“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实训体系,完成了各实训项目的实训大纲、实训方案,提高了学生系统的、完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

3.“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校-见习实习基地企业-就业单位”三位一体的动手技能培养平台,即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市场适应能力、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对经管类专业进行实训课程“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三化管理以来,不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技能,使两校经管类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6%以上,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也有了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和优秀主讲教师,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大大提高,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各种证书者,占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师75%以上,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特别是通过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管到一般企业还是到重点企业就业,其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短期内都得到了领导、同行和认可与好评。衡阳雁城宾馆总经理邓衡午、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南华天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唐元炽、衡钢总公司等一些就业单位老总一致认为湖南工学院和湖南科技经贸学院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高,角色转变快,工作适应快。

[参考文献]

[1]严佳琪.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2-2-29]省略/new/287_294_201202/29li846987284.shtml

[2]许华丽刘毅: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6.04

[3]刘在云.关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8

iteR电源采购包控制器项目中设备数字化管理主要采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所谓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pLm),就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1]。pLm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2]。iteR电源采购包控制器项目中pLm包括表单管理、项目变更管理、研发文档管理、基本框架、研发项目管理、研发工作流管理、研发物料管理、office应用等模块。pLm系统中的各项管理模块可以用来支持pLm系统进行项目管理,然后把这几个模块的功能集成起来建立项目管理模型。pLm系统集成组包括aU-toCaD集成模块、Catia集成模块和pRoe集成模块。

表单管理模块整合了iteR电源采购包控制器项目中各项设备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的名称、规格、制造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的市场信息等,其对各种信息的整理储存,使得各方面的协调能有条不紊不至于混乱。

项目变更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安全地协作管理修改产品定义及相关信息,使数据的修订过程可以被跟踪和管理,它建立在pLm核心功能之上,提供一个打包的方案来管理变更请求、变更通知、变更策略,最后到变更的执行和跟踪等一整套方案。在此模块下,变更管理提供了一个基于角色的安全措施来保证用户之间的协同工作不会泄露本项目的机密资料,如对变更的内容进行授权规范,规定其只可以浏览一个变更还是既可以看又可以修改。研发文档管理模块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设备的基础信息、附属设备、技术参数、变动情况以及设备数量、结构、使用年限等,能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设备的原值、折旧、净值、使用及故障分布等诸多情况[3],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率同时保护用户宝贵的数据,可有针对性地指导设备管理工作开展。研发项目管理模块作为pLm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了pLm的各个阶段,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方案设计、评审、实施,到加工生产、验收和维护等。与专业的项目管理系统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它不仅能对项目文档进行管理,而且能够执行进度计划管理、任务跟踪和资源调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或者某个可以独立出来的阶段都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pLm中项目管理主要目标是为了让项目组各成员能够清楚地知道项目的进度,并以此为依据,做出调整从而保证计划按时完成。研发工作流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系统内各种数据对象的审批功能,达到审批流程的无纸化、自动化。工作流管理包括可视化的流程建模、工作流引擎、任务管理等内容。

研发物料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用户通过比较物料清单,查询物料的使用处,并管理零部件的使用日期、单位或系列的有效性,同时用户可以从物料实施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office应用模块是指pLm可以与microsoftoffice应用程序集成,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投资和用户技能,有助于降低成本。

2目标与展望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9

关键词:基建工程;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研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11

1引言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是基于计算机的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用计算机的手段,进行项目管理有关数据的收集、记录、存储、过滤和输出展示,给项目管理班子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实现项目的目标控制。

2系统建设的目标

建立适用于建设单位的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满足项目可研立项、报建、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结算、决算、项目后评估等项目实施全寿命周期内各环节的项目管理需要,以及日常内务管理、业务管理的需要,建立包括组织机构、基本程序、管理制度、规范、规则、标准、工作流程、表单、操作和展示平台界面等基础数据库文件,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业务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三大建设目标的系统开发集成。

3系统总架构

为了实现系统建设目标,搭建了“一个闭环、两个体系、三大主线、四大平台”的总体架构:一个闭环,即从项目决策与可研立项阶段、项目设计与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到项目竣工验收与后评价阶段,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标准推进程序;两个体系,即职能组织体系、分级授权组织体系;三大主线,即进度控制线、投资控制线、合同管理线;四大平台,即基建部门门户平台、项目建设管理平台、决策平台、资源信息库平台。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将基建工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将管理系统配置、机构、岗位、程序、表单等进行标准化、系统编号,利用计算机后台的业务流程管理引擎,实现各项工作的程序化流转。数据库服务器部署(oracle),服务/应用层基于J2ee架构应用,应用的服务器采用的是weblogic,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系统部署在weblogic中的webContainer。业务应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接入主要是通过系统接口、外部接口来实现的;客户阶层的使用者,浏览器web前端采用aJaX技术,不仅能够给使用者提供给良好体验,还能在很大层度上减少网络流量和服务器压力。数据层主要包括平台数据库、业务数据库、流程数据库等。平台数据库主要是对权限信息的管理,因为可以使用外部权限验证服务,所以平台数据库里面不会保存有关组织机构的信息。业务数据库主要是对基建工程管理中各个项目信息的管理。流程数据库主要是对基建工程管理中工作流信息的管理,因使用的是工作流引擎,所以业务系统不可以直接对流程数据库进行访问,而是通过工作流引擎来对流程数据库进行访问。

4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4.1辅助办公平台模块

辅助办公平台模块主要包含我的任务、任务布置/跟踪/督办、业务处理、会议管理、邮件处理、公共信息管理、党建工团、工作预警、风险提示等栏目。该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项目全局概览、计划编制/调整、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概算执行管理、款项支付管理、项目档案库管理、安全管理、项目现场管理、建筑模块标准管理、评价考核管理、项目图片管理等。它还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可以对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廉洁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监控、预警、督办、控制。

4.2个人中心模块

包含个人信息、权限角色、专业人才管理、培训管理、评价考核、岗位选聘、资格评定、项目业绩考评、我的档案、我的团队、留言论坛等栏目。该模块可以对个人中心模块信息进行查看、修改和保存,在满足最基本的个人中心需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具有留言功能。在个人中心模块可以对各方面的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

4.3信息库模块

包含组织机构信息、工作机制、职责、基本建设程序、国家/行业/地方政策法规文件、行业规范标准文件、公司/部门规章制度文件、业务流程清单、档案资料文件、建筑模块标准、材料设备标准、材料设备品牌库、人才备选库、供应商库、招标文件范本、合同范本、工程造价计价规则、造价定额等文件内容。该模块即服务于项目又支持办公,可以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效率提升,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强大的信息资源支撑。

4.4综合信息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也可称为统计报告/报表输出模块,是以辅助办公数据库和项目工程管理数据库为基准,采用数据库服务器、浏览器和应用服务器三方面将信息进行分类、比较和管理。该模块可根据需要设置各类栏目,例如督办完成情况、项目统计报告、项目总体进展、项目进程报告、项目投资统计和预测、合同执行统计、质量统计分析和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统计分析报告等栏目。

4.5文档信息管理模块

文档信息管理是按政府档案管理要求的文档目录作为文档信息管理的基础,针对企业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些要求,对文档信息管理进行了自主的设计和进一步的开发。该功能对设计进度、招标(采购)进度、施工进度具有较好的控制,还具有变更信息管理、文件审查管理、自动分类归档、自助筛选查询等功能;系统的结构是开放的,数据接口的设计也很清晰,因为采用分集分类和权限控制,不仅实现了相关数据库的高度共享,也确保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5结束语

本文以建设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为背景,对系统开发与应用中各个阶段的资源共享加以重视,根据项目一体化原则,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主要从工程阶段、控制对象、工程内容三个层面来组织数据结构、设计和开发项目软件。建设单位与相关参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提高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系统采用的监管方式和控制技术不断的优化完善,充分发挥基建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鲁升敏.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J].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3(03),55-58.

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存在问题;研究总结;施工分包;招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分析

通过对epC总承包项目的分析,可以得知电力工程本身的技术比较复杂,其项目的投资项目也比较大,施工工期比较长,通过对其施工分包招标模式的优化,更有利于进行招标竞争性的控制,这需要进行epC总承包项目的施工标段的划分,保证施工分包招标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标段的积极划分,以适应当下电力工程的工作需要,保证承包方现场协调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行各个分包单位内部工作职责等的有效区分,实现承包方的现场协调管理的正常开展,实现项目各个工作内容的协调,进行承包统一管理模式的开展,进行各个内容的招标环节的优化,实现项目发包的统一协调管理。

进行标段的划分是必要的的,从而实现工程效益的优化,展开epC项目施工分包招标程序的协调,保证分包方的有效统一管理,进行总承包方的现场协调管理体系的健全,保证分包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模块、人工应用模块等的协调,进行施工单位的成本的控制,确保其发包价格的优化。这也需要按照其专业类别进行发包单位的积极划分,保证各个单位之间竞争力的优化,进行发包费用的控制,实现现场协调管理体系的健全,保证各个单位间设施、技术设备等的协调。

二、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的健全

1在电力工作运作过程中,进行招标文件编制模块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按照我国的相关招投标法规,进行招标项目技术的优化,积极做好相关的分包招标管理工作,实现各个模块的招标文件的有效编制,进行合适的合同管理文本的选择,保证招标文件中合同文本的示范文本的应用。这也需要针对其项目特点,展开合同条款的修改,进行合同示范文本的积极考虑,以满足当下承包工作的开展需要。

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块中,进行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的分析是必要的,这需要投标单位展开投标文件的积极编制,进行双方合同的有效签订,保证其合同条款内容的优化,实现对双方的有效约束。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其合同条款,要针对争议性的内容事项展开明确约定,进行工期模块、质量模块等的有效控制,实现招标文件的有效应用,避免付款模块及其结算模块的问题。对于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招标项目,要明确对于工程量清单中未列或缺项子目的结算方式;要明确采用的定额及取费系数、计价原则、调整文件的使用范围;明确合同执行期间施工单位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涨价风险承担方;明确清单工程量发生变化是否调整单价。

2电力工程epC总承包模块的开展,也需要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开展,保证其招标体系的健全,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积极控制,从而实现结算的准确性及其完整性,满足现阶段电力工程epC总承包方的工作需要,进行施工图图纸的积极提供,保证当下分包招标模块的正常开展,这也需要实现工程量清单项目管理过程中,设计人员的有效评审,以确保其综合运行效益的提升。充分了解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特点,尽量对清单中的子目包含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减少清单漏项,确保投标方理解清单项目所包含的施工内容,从而合理地编制投标报价文件,减少结算扯皮事项发生。造价人员还应根据招标范围及技经知识对工程量清单中容易引起歧义的子目一一界定清楚,比如钢结构的油漆品种、设备材料到货状态等。

通过对资格审查模块的优化,更有利于提升当下工作的效率,这需要进行资格预审模块及其资格后审模块的协调,展开招标人信息的积极审查,保证其资格审查模块的有效开展,避免一系列的不合格投标人,降低拟投标人采购成本的控制,切实提升招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也需要进行电力工程epC总承包模块资格预审模式的优化,合理安排招投标活动的时间和计划,防止资格预审流于形式,同时建立专门的资格预审工作组,增加资格预审的透明度。评标是招投标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评标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通过对标底(招标书及投标控制价)模块编制,可以满足评标过程中的一些要求,这需要进行人工价格水平的考虑,进行材料市场价格等的分析,保证其工期、质量、自然条件等的分析,进行标底的严格控制,进行各个投标方投标报价的深入分析,这也需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费用模块展开分析,比如材料的卸车费用、保管费用、施工管理费用等,展开整体性的分析,确保标底工作的有效编制,以提升其应用效益。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要将各家投标报价情况与标底进行详细对比。对于报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的单价提出书面意见,请投标方进行书面澄清或说明,避免投标方的不合理报价造成工程费用的增加,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不合理报价包括报价明显高于标底价格的和明显低于标底价格的部分。要仔细阅读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说明,确定投标单位对招标文件进行了实质性的响应。

结语

通过对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施工分包招标管理体系的健全,有利于实现其内部施工分包投标管理模块的协调,以满足当下电力工作的开展,提升其综合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