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学的困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9:57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1

【关键词】法学教育;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教学、科研与社会脱节,缺乏实践技能型的教学内容

目前,法律院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为标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主要是围绕论述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体系,以传授具体、系统的知识为目的,上课按照课本章节编排按部就班,这一目标的确立本身没有错误,也作为标准传承下来,但在贯彻这一目标时,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少得到重视,更别提再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以至于辛辛苦苦学了四年法律,毕业后走进法院,凭借满满的专业知识,但是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案件时,面临着无从下手的困惑和尴尬。

从教师、学生方面探求原因。我们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喜欢对一些复杂的,晦涩的,和有争议的学术理论有独到看法的学生,喜欢论文写作发表能力强的学生,喜欢回答问题时法律条文记忆理解准确无误的学生,这无可厚非,也很必要,但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实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仅仅针对缺乏细致过程和情节的案例展开分析、判断,无法形成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司法实践操作的法律职业能力,使得这些理论面对真枪实弹的社会现实案例时变得苍白无力。

从科研方面探求原因。为了应付评职称的需要,教师们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撰写论文,发表论著,评各种奖项上,均以“高、精、尖”的理论为主,而对于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却莫不关心,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教师自身参加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能力也就有限,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大都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教师本身不参与法律实践,不关注社会、不了解法律实务,怎么能要求他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法律实务、了解法律实务呢?所以,如果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能建立,教师就会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零星分散,流于形式,学生被动参与,缺乏积极性

首先,任课教师自觉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开展法学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往往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但每一个学科都有教学计划安排,有的32学时,有的48学时,理论教学本身课时就非常紧张,可丁可卯的可以讲完理论,根本无暇顾及实践教学。

其次,实践教学是以学生自身参与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或模拟工作过程中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司法实践的具体问题。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掌握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司法实践活动的热情,但其实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两难境地:顺应司法考试还是遵循教育规律

允许大学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后,高校法学教育已经受到更广泛的冲击。曾有学生对我说:“大四的课我不想上了,我要复习司法考试。”也有学生反应:“保险法的课程在司法考试中只占十几分,为什么我们要用32学时这么长的时间去学习这门课?”甚至有的教师也说:“如果需要复习司法考试,可以不来上课。”此外,司法考试分数极低或者根本不考的学科比如证据法学、环境法学,学生更是提不起兴趣。而证据法学诸如证据如何去收集,如何保管,如何去伪存真,如何从众多现象中发现本质,如何运用证据规则去推定,却是我们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在司法考试的大背景下,学生变得功利、浮躁,很难踏下心来系统地学习。

二、针对法学教学运行管理中的困惑应采取的对策

(一)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

让学生在假期或者大四时,真正走进法院,分别布局在不同的部门,比如民一庭,民二庭,刑一庭,刑二庭等,以人民陪审员的资格,审理案件,包括调解,证据收集,做笔录,做开庭记录,跟着做财产保全,一直到最后的写判决书,在审判长的指导下,亲力亲为,完成工作。这比旁听案例有用的多,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学参与者的作用,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为了聘任,教师为了评职称,必然把精力放在短期见效的科研项目上,实用主义能产生多少高水平成果值得怀疑。产生大量“业绩教授”而不是“学术教授”,更没有精力去研究如何搞好教学工作。应把评定标准多元化,不仅看论文,看论著,更要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纳入考核机制。

(三)处理好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关系

司法考试作为职业技能考试,更多地以现行法律规定、实务中的问题为重点。而高等法学教育的优势和侧重点是基础理论、人文修养、以及学术精神。法学专业还是应当注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法律人才,不能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

参考文献

[1]肖金明.中国法治的曲折进程与完整内涵――阅读《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J].当代法学,2008(6).

[2]陈长文,罗智强.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法律伦理与理想的重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2

新入职教师教师教育困惑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新入职教师,对于三尺讲台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同时也有着焦虑和不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不安和焦虑会渐渐突显出来。新入职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教学,是否能够具有艺术性的解决教育问题,是否能够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德育发展,这都关乎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将来的发展。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正是对当代师范大学教育质量的鉴定和评价,他们所面临的困惑和需求,恰恰反映了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新入职教师的调查,了解新入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困难,以及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对教育学知识的需要,为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一些微薄的意见。从新入职教师的实践角度,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依据,促进教师教育更好而又健康的发展。

二、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感受

1.新入职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方面的困惑,通过对4名新入职教师的访谈,他们主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1)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了厌学现象。

案例:王老师教的是高一普通班,英语基础差及自身的原因,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早已经失去了兴趣,王老师却一直没有放弃他们班的同学,不断的鼓励、积极的引导他们。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获得进步,王老师做到精讲精练,在课程设计上精心的策划,但是在期末考试过后,有一部分的同学还是只做了选择题,后面的卷子几乎都是空白。有些题目只是一些基础试题,平时反复讲解练习,同学们因该都能做对。和一些同学谈话过后,他们完全对自己的英语成绩漠不关心,完全不在乎考试成绩。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的学习,很多情况下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把自己当做了知识的接受器,并没有内化吸收积极的思考。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往往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样的问题,对于经验丰富的熟手教师会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对于新入职的教师他们却是束手无策的,对此感到十分的困惑。

(2)学生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新入职教师往往对课堂秩序的管理缺乏经验,对于扰乱课堂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

案例:岳老师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直接接受的是高一的普通班,班里的学生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靠后的。每次上课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吃零食,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睡觉。无论岳老师在课堂上说什么,学生们总是置之不理。岳老师说刚开始就带这样的班级,自己十分的烦躁、郁闷,对于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也十分没有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她觉得最困惑的不是对教材的把握,而是对班级的管理和管理学生的能力。管理班级的能力比教学还重要,班级秩序混乱教学工作是没有办法顺利进行的。

2.新入职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与实际实施过程的矛盾。案例: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课堂上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讨论很不积极,有的甚至在讨论过程中聊天。设计好的方案得不到实施,整堂课的教学节奏就被打乱。课后王老师很郁闷,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效果很不好。如何更有效率地备课,正确处理教案和教学实施的关系,仍然需要新入职的教师持续的关注。

(2)教学价值选择上的冲突。案例:高中英语教学重视背诵,每天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学校也会给新入职的教师分配师傅,在师傅的指导下王老师也对班里学生英语背诵情况每天检查,如果没有背会,就会留下来,直到他们背会为止。王老师发现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这真的是特别的困难。王老师十分的困惑,并向她的师傅请教,师傅认为学生必须背下来,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同学,要想尽办法也要让他们背下来。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即使他们背下了课文,文章背后的意义他们也根本就不明白。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吗?还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出现冲突的时候,新入职的教师又该怎么办呢?

3.新入职教师对教育学知识的需求。对4位新入职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十分希望学习班级管理,课堂管理,心理健康,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艺术以及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大概分为三个大方面,学生教育和管理(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理论。在大学的课程中,主要设置教学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新入职教师却强烈需求教育管理学生方面的知识,学生教育与管理知识是对每位教师都很重要的,它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新入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些困惑疑虑进行分析,以及他们希望学习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在师范教育中可以进行如下的改革:

1.开设管理类课程,作为师大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对新入职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教育学知识中,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以及课堂管理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可以说明学生教育与管理在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正如新入职教师所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比教学能力更重要,因该得到重视。在我国师范大学的培养中,对于学生教学管理方面的训练却是比较不足的。把学生教育与管理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不但包含着班级管理还包含着个人教师的课堂管理。

2.可以为师范生开设教育案例赏析课。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运用各种各样的经典教育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些会有利于提高师范毕业生到教学岗位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完善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新入职教师,对于自己的发展都有着很强烈的意愿,中小学应该不断完善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和知识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丽萍.目标管理在高校示范班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

[3]雷丽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03.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3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生涯发展困惑;社会支持系统;

1研究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已由“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高要求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因此在大学期间,解决生涯发展问题与困惑,有效地塑造自已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了一个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涯发展困惑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连续对2009、2010、2011级护理学生做了访谈与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护理学生存在如下生涯发展困惑:

2.1自我认知与定位的困惑

自我认识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大一年级护理学生的自我认知严重不足,有63.5%和2.3%的同学“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有70.0%和2.4%的同学“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个性特征,有40.1%和26.8%的同学“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与特长。

2.2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困惑

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认知是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一年级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存在不足,对于“选择所学专业的根据”这一问题,有58.2%的同学是因为“好就业”,仅有20.3%的同学是因为“兴趣爱好”,进一步的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同学是按照父母旨意或是老师推荐选择专业。同时有70%的学生“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专业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对于护理专业的专业发展前景、就业趋势等相关专业情况也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2.3职业认知与发展机会的困惑

职业认知与发展机会的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又一重要基础。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认知与未来发展机会的了解也存在不足。对于“是否清楚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具体的工作内容”这一问题,仅有10.8%的同学选择“是”,而更大多数的76.7%、10.2%和2.3%的同学选择的是“不太确定”、“不是”和“没有考虑”;对于“是否清楚自己将来所从事护理职业的工作环境以及面临的工作内容”这一问题,仅有29.8%的同学选择“是”,而更大多数的55.6%、9.2%和5.4%的同学选择的是“不太确定”、“不是”和“没有考虑”。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涯发展困惑的解决方案

针对前述护理专业学生的生涯发展困惑,本人认为有如下可行的解决方案:

3.1高职院校方面

高职院校是教学管理与教学的实施主体,对于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应承担起重要的责任。首先在课程建设方面,建议设立全程化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配置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保证在护理专业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至大三实习期间的各个学期,开展相应的生涯规划团体指导,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各阶段的生涯发展共性问题,顺利地实现从合格的“校园人”向合格的“职业人”的转变;其次,建立导师制管理机制,加强导师与学生的常规沟通,以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潜在问题,同时,帮助、督促学生实施分目标阶段计划,做好生涯管理与评估;最后,设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与生涯交流互动平台,完善职业规划个性指导与咨询,促进学生的生涯体验与交流学习。

3.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方面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是生涯发展的主体,对于其自身生涯发展问题,作为主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达到提升主体自我解决困惑与问题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首先是理念转变,这是首要因素。“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当一个人面对问题的态度发生改变时,他就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面对困惑与问题时,就能够主动地找到一个有效地解决方法;其次,充分的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良好的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能为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这一基础变得夯实有力时,任何一个困惑与问题的产生也就失去了赖以滋生的土壤;第三及早地制定生涯发展规划。有预见性地设计多种可能的发展规划,事先未雨绸缪,这样在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会时就能够从容应对;最后行动执行力的推进。鼓励学生努力将规划付诸行动,敢于实践是消除困惑与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行动中最有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的方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生涯发展困惑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面对这些困惑与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正视其存在,并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相信通过学校、学生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三重努力,未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一定能够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踏实奋进,实现理想的生涯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萍丽.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科护理,2010年,28期.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4

【关键词】 新任主管常见困惑和挑战;心态;方法;时间应用

案例

马克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产品设计工程师,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加入到现任公司,平时积极主动,因为专业对口,创意点子很多,深得老板的赏识,已经连续三年评为公司的设计标兵。三个月前,为了给马克更大的舞台,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公司决定提拔他为设计部门的主管,带领六个设计工程师。

三个月来,马克似乎变了一个人,产品设计的进度已经落后,组内的工程师内部也传出有意见,马克不但每天下班很晚,还传出他最近的脾气不好,已经多次在背后埋怨部属,甚至在上周在办公室公然跟老板争执。同事都议论纷纷。

为了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决定约马克在公司附近咖啡厅聊一下。原以为马克会告诉我做为新任主管的三把火,那知道马克一开口就在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不听话的部属怎么都在他部门,工作很没有成就感,自己都不想再做下去了……

现象及分析

由于近年来人才流动频繁,无论是传统产业或高科技公司同样都面临管理人才青黄不接的议题。大多数组织都会把具有出色技术能力的明星员工提拔到管理岗位上去。但是,这些昔日的明星员工通常不能理解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正式接任之后才发现有很多事情都不能轻易掌握,很难再自己一个人搞定事情,所以烦恼就接踵而来。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自己努力做事,应该是让大家做事,让团队其他人能够有所成就。同时他们通常都有种不安全感,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会使那些刚刚升为主管的人羞于向人求助,只能把压力隐藏在心里,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适当地为部属提供支持,从而导致主管与部属信任崩溃、生产力下降、昔日明星员工流失等现象,就如本文开篇马克提到的都不想再干下去一样。

对于新升任的主管,很多公司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键的管理技能,所以不会特别对新任主管加以辅导。的确,有些新主管能通过日常工作历练能领会到一些东西,但是根据我自身的经验,大多数新主管在上任之后,会遇到很多困惑和挑战,他们希望能接受更多的帮助。到底新任主管会遇到哪些困惑和挑战呢?

2006年,美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DDi(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曾公布的一项关于领导力议题的报告,新上任的主管平均需要四个月的时间,工作才能够完全上手。在这四个月的适应期里,新主管会面对很多困惑。以下是新任主管的常见6大困惑:

1、 困惑一:部属做事慢,质量也不高,忍不住就拿回来自己做。

2、 困惑二:太多的事情,还要适应新的工作和角色,搞不清楚怎么开始,每天都忙的一团糟。

3、 困惑三:知道大家对我的期望高,但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

4、 困惑四:把现在的部属还当以前的哥们来看,还是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他们看?

5、困惑五:怎样差异对待绩效及激励部属?

6、困惑六: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哈佛商业评论曾刊登《帮帮我们的新经理》一文,里面就提到新任主管通常会面对的五种挑战:有效授权/获得上级支持/展现自信/进行战略思考/给予积极的反馈。

也许你会很奇怪新任主管为什么会有以上的困惑?授权、战略性的思考、沟通——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都是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则。但是,如果一个组织不能为新主管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心态和管理技能,则组织可能会失去一位优秀的员工,却造就一位不适任的主管!很不幸地这样的情形经常在许多组织中发生,也造成许多管理问题的困扰。

解决对策

为什么昔日明星员工会失去自信?如本文开篇提到的新任主管马克。“晋升的彼得魔咒”真的无法打破吗?在这里,先引用《首先,打破一切常规》书中 “发挥优势-如何摆对位置”提到的三个概念:知识、技能、才干。知识是指“你知道的东西”,即知道的事情、从实践中获得的各种理解,如价值观;技能是指一件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才干指贯穿始终、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大部分习惯、态度、动力是才干。知识、技能是可以教会的,但才干是精神“过滤器”,是无法教会的。所以企业在提拔昔日明星员工时,一定要去看判断其是不是具备主管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和才干。由于才干是无法教会的,例如一位明星员工他努力工作的动力就是希望自己往技术的深度发展,做技术达人。如果企业把他晋升到管理岗位,工作动力部分就会发生问题,这位明星员工会非常不适应做主管,甚至可能会产生不安全感,最后离开公司,所以企业要对不胜任主管职所需才干的明星员工勇敢地Say no。对于昔日明星员工缺乏对主管角色的认知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训练与发展是可以培养的。 那我们如何来帮助新任主管尽快适应新角色呢?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有哪些?下面我们将针对新主管的常见困惑和挑战一一来分析。

1、 困惑一:部属做事慢,质量也不高,忍不住就拿回来自己做。

大多数新主管是因为专业技能,而不是因为领导能力而得到升迁。将自己分内工作做得很好的人,不见得懂得领导别人把团队的工作做好。很多新任主管都认为别人没自己做的仔细,总不放心,最后很多事情都没有交代出去,自己加班加点地做。其实回想自己新担任主管时,也是很担心部属做不好,自己都会加班帮部属处理。后来一年后部属离开时说她觉得我做太多,她得不到发展。当时听到后非常诧异,原来当时做为主管的我认为对的事情但部属却不一定认同。其实许多新主管都没有意识到,非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通过别人而不是自己完成工作。作为一位主管必须学会丢掉事事想要自己亲手执行的旧习惯,而是授权给部属,接受部属的成果,而不是“如果我自己来做,一定会做得更好”;学会告诉员工“需要完成什么事情”,而不是“如何完成什么事情”。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一:通过有效授权,从“完成工作”转变成“通过别人完成工作”。

2、 困惑二:太多的事情,还要适应新的工作和角色,搞不清楚怎么开始,每天都忙的一团糟。

作为主管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订出事情的优先顺序;可以与上司、部属,以及任何可能帮助你的人做讨论,确保自己的计划没有偏离公司和部门目标,使他们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当计划改变时,也要立刻让他们知道。这样就不会一团糟情况,而是在按部就班地向目标行进了。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二:设定工作的优先顺序 。

3、 困惑三:知道大家对我的期望高,但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怎样为团队设立目标?

作为新任主管,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3种重要关系人(上司、客户和部属)的期望。先和上司谈谈,他希望你对公司有哪些贡献,对你的部门又有什么期望。然后列出完成的时间,这些就是你的目标。你的上司最重视哪些事情?他对你的期望有哪些?你有没有哪些权限可以自己做决定?你希望你多久和他沟通一次?对于客户, 你也必须知道他们真正的期望是什么。不要以为你已经知道他们要什么,你必须和他们谈谈,才会更清楚了解。此外,和部属个别谈一谈,知道部属在做什么,诚恳地问问他们,他们希望得到你哪些协助,他们的最大期望是什么。在和部属设立目标时,同时运用SmaRt原则:

S - Specific:明确。明确地说出必须完成什么事;

m - measurable可衡量。可以让你追踪做了什么事,什么还没做;

a - achievable:可达成。所订定的目标不要不切实际,免得突然让部属觉得沮丧;

R- Relevant相关。目标必须能够支持公司的使命、目标和策略;

t - time Bound:有时间限制。决定是否该时间内完成,或者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完成。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三:明确目标,经常与三种重要关系人谈谈,了解他们真正的期望是什么。

4、 困惑四:把现在的部属还当以前的哥们来看,还是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他们看?

面对新的工作关系时,新主管必须拿出当主管的态度,最重要的是,必须对自己有信心。新主管要相信,自己之所以处在目前的位置,是自己应得的,不需要害怕。不要认为自己原来和部属一起打拼,对部属真诚就是要对他们掏心掏肺,什么话都对部属讲,部属做错了也不好意思指出。新任主管必须知道与部属的相处之道是保持坦诚,但须保留必要的底线。另外也不要担心部属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外行,自己没有事情做怎么办。作为主管要想主管该做的事,例如公司的发展策略、员工&主管的需求、部属的指导监督。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四:新主管必须拿出当主管的态度,相信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自己应得的,想主管该想的事,做主管该做的事。

5、 困惑五:怎样差异对待绩效及激励部属

“不久前我还跟他们一起奋战,每天在一起,现在,绩效考核时间到了,突然之间我成了威胁他们生存的人。这对人真是一种考验, “我不但不再是原来群体的一员,我还成为他们的敌人。” 这个是很多新任主管忽视考核和讨厌考核的原因。绩效评估,意味着按公司标准和要求对部属进行评价和排序,所有的个人情感都抛在一边。作为新任主管,需要利用公司和部门的考核机制,公正且客观考核部属绩效,考核结果能呈现绩优与绩差的差异。另外及时奖励员工,以适当方式表扬杰出表现的部属,鼓励团队成员见贤思齐。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五:新主管必须学习绩效管理及如何激励员工。

6、困惑六: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作为新任主管最大的痛苦也许是时间不够用。大多数人都用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来应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新主管必须掌握要事原则,能别人做的不要自己做;不拖延、尽快决策、分配、决策;设定Deadline,绝不妥协。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六:新主管需提高时间运用能力。

7、常见挑战一:有效授权

有效授权也许是新任主管面临的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帮助这些没有经验的主管进行有效授权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新角色。对于新主管来说,理解了新的角色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但是,许多公司都错误地认为新主管们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新角色有了充分的理解,其实要告诉新任主管人要将工作分派给同仁,以便发挥同仁的潜力,在工作过程中,教导同仁完成任务的技巧,于授权过程中,兼具灌能的功能。在授权过程中还需做以下事情:彻底了解同仁对于完成该项任务的能力,如有不足应给予指导,或找寻有经验与能力的同仁协助他完成;掌握该任务执行现况,如有偏差,予以修正;随时准备提供必要的协助以及指导。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七:要懂得有效授权,授权不等于弃权。

8、常见挑战二:获得上级的支持

多数初次走上主管岗位的人都把他们与上级的关系更多地看作是束缚与被束缚的关系,而不是伙伴关系。新主管应了解上级对他们的期望,清楚自己工作中有错误是难免的,但是掩饰错误的行为往往比错误本身更糟糕。另外还需要借助上级取得其他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主管的协助。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八:有效向上管理、获得上级支持。

9、常见挑战三:展现自信

新主管上任的头几个星期和头几个月,是他们在员工心目中建立形象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表现得不自信,就不大可能点燃部属团队的激情、激发出部属团队的能量。要让他们牢记管理的核心原则是:部属不一定要喜欢你,但是他们必须信任你。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九:提高情商能力(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内驱力、同理心和社交技能),展现自信。

10、常见挑战四:进行战略性思考

高层管理者应该向新任主管解释战略思考是职业发展中一项必备的技能。对于刚刚担任主管的人而言,可能只有10%的工作是战略性的,90%的工作是战术性的。然而,随着其职位的不断提升,这个比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在更高的层次获得成功,主管们必须证明自己可以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行动,不要习惯于不断处理紧急问题,陷入不断指派工作、不断解决部属所产生的问题;而是要建立一个部门的运作与管理体系时,从运作系统的规划、组织分工,一直到辅导员工准确、踏实地执行,而让部门运作进入正确的轨道。有效管理一个部门的方法可分为两个层面,首先,必须依照部门在整个组织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建构整个部门的运作系统与制度,并且将部门内的各个运作予以模块化;之后,再根据此一架构指定部门内成员的工作职掌。及每一位成员(或部门内每一个功能运作)的细部作业方式与方法。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十:学习部门运作管理,进行战略性思考。

11、常见挑战五:给予积极的反馈

新主管还应该对部属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永远不要忘记那句古老的格言:你不可能要求人们改变个性,但是你可以要求他们改变行为。鼓励直接沟通,宽容和多鼓励,在批评部属时注意分寸和艺术。

即新主管成功必上基础课之十一:有效沟通。

前面提到了新任主管常见的6大困惑和5种挑战,其实就是新任主管在心态、方法、时间应用三个层面,在做事、做人和做主管三个维度出现的问题,所以新任主管的协助发展方案建议从以上提及的方面来着手,推荐实施方法有:管理文章分享/training/case study/新任主管workshop/与资深主管座谈会等。

昔日明星员工转型为新任主管的成功,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许多的新任主管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希望企业都能落实新任主管协助发展方案,让昔日明星员工在新的管理岗位继续保持自信,发挥优势,从而为企业和部门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新主管的前四个月》威廉姆·赛尔门 著,高飞译.载自:《人力资本》 2006年第8期

[2]《一个主管的认错告白》何飞鹏著,载自:《主管人》杂志2004年第12期

[3]《帮帮你的新经理》卡罗尔·沃克(Carol a.walker)著,载自:《哈佛商业评论》

[4]《分享职责,授权不弃权》,载自:Hpo管理讲义

[5]《是什么造就了领导者》,载自:《哈佛商业评论》

[6]《主管的部门运作管理》,载自:《哈佛商业评论》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5

高中生由于当前所处的特定时代及自身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决定了其在入学之初往往会面临如下困惑。

(一)人生价值理想选择的困惑

理想与人生价值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传统的单一价值观和理想选择因受西方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面临挑战。基于此,广大高中新生在诸如“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我未来要做什么样的人”等理想、价值问题上面临困惑。

(二)因缺乏自主力而产生孤独无助的困惑

当下高中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学到初中,为了升学进入重点学校,进而以后进入名牌大学,家长们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家务,许多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步入高中后,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由于离开父母、寄宿学校,生活上便没有了依赖,遇到小小的生活问题,往往就会束手无策。另外,由于升学或者分班的缘故,此前在初中时期建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必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环境和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面孔,这同样会使他们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三)自我定位的困惑

由于高中新生在入校后必将面临如上所说的位次上的“重新洗牌”,许多新生自然地会出现自我定位的困惑。如果老师(严格地说是班主任)不加以疏导解惑,就将会严重影响部分同学的学习生活,因此应引起新生班主任的足够重视。

(四)心理上的困惑

高中新生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素质发展变化迅速,自我独立意识、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明显,但高中新生的学习生活恰恰不利于这种转变的顺利进行。许多同学学习的自尊心极强,却偏偏遇到强手;许多同学自我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却偏偏被学校和老师“牵着鼻子”走;从部分同学自信心的确立方面看,因城乡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在进入城市中学后,感觉自己许多方面的素质远远不如城市同学,这使他们往往在拥有诸多特长的城市同学面前自惭形秽,从而出现较强的心理失落感。以上诸因素的存在使许多高中新生出现明显的心理困惑。

二、班主任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般而言,新生的班主任通常是对新生进行个体教育的最恰当人选,这主要是基于班主任所担任的角色和工作性质而言的。首先,新生班主任通常是新生进入校园见到的将与其高中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一位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很容易对这个“第一位老师”产生信赖感,形成新环境下的亲和力;其次,许多学生家长往往在语言、行动上表露出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托付给班主任管理的意愿,因而学生往往会从家长与班主任的互动与交谈中产生对班主任权威的心理认同。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体会,我认为做好新生班主任工作有几点共性的东西,即行动上的两个“务必”和方法上的两个“抓手”。

(一)两个“务必”

1.务必尽快融入新生群体,以帮助学生完成生活和情感上的“断乳”。这是一个不算新的话题,但很重要。入学初,班主任应尽快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体状况、思想品德等基本情况,如可利用新生入学班会了解学生行为表现,通过学生履行报道手续的办理过程观察其做事的能力,通过直接与学生接触了解其思想状况,等等。班主任应经常走进教室、宿舍与学生交流,关心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在开学后的1―2个月,要多到班级、宿舍和学生交谈,以了解他们的冷暖、心理的波动,及时化解心中的困惑,从而拉近与同学的距离。这种了解与距离的拉近很重要,了解了学生,便可因人而异开展教育。班主任对新生熟悉与近距离接触,新生往往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消除孤独、提防、无助等不良感觉,在心理上去除对父母、原有老师、同学的依赖,从而完成生活和情感上的“断乳”。

2.务必使新生做好人生价值定位,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初中到高中不仅是学生学业的转折,而且是其人生的一次跨越。进入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明确方向很重要。班主任应让每位同学都知晓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对此,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除了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会独立生活、注意心理调适等常规外,还应努力帮助学生做好人生的价值定位。这里,尤其应注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引领学生,帮助学生在思想中剔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颓废思想。有了正确、宏大目标的引导,相信新生会慢慢学会面对现实,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投入新一轮的竞争中。

(二)两个“抓手”

1.尽早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对一个班级而言,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每个师生的个人行为就都将与文化中内蕴的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逐渐合拍,进而可逐步形成班级的特定作风和精神。班级文化中内蕴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虽然不具有像“硬件”那样的“刚性”,却有柔中带刚的特点,它的柔软性只是形式上的,具有一种无形的“促逼”力量,使人们内心有一种紧迫感、柔性压力感实现共同的集团目标。基于此,新生班主任应及早与学生一道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并努力使这种文化引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力避因班级文化的缺失而使学生出现行为、价值“失范”现象。这种做法胜于枯燥地说教,强于刚性的纪律管束。

2.在班级管理中确立师生平等理念。高中新生在刚进校时,由于环境的“突变”,以及自身心理的阶段特点,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困惑。高中生的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不仅需要管教型的老师,而且希望能有一位与自己平等相待、坦诚相见、彼此尊重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介乎师友之间”,可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学生自然会向其吐露心声,遂得其指导。平等的理念包含诸多内容,如对所有学生平等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宽厚对待优秀的学生上,而且体现在对待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及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平等理念还体现在班主任对待犯错误学生所表现出的态度方面,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要有包容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让学生从内心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6

一、教师课程意识觉醒后的生机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或是进行教学评价时,人们的思考、言说或操作对象都处于特定的课程形态、课程方案、课程框架的背景之中,而非孤立静止地去思考教学。课程意识是一种对教学思想行为的整体观照。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师缺少课程意识。他们不关心也没有机会去关心课程,一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好课程,教师只管实施就是了。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改革者越过历史的壁垒,引领着广大教师走进课程视域,唤醒这些决定改革成败的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之后,语文课堂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传统,教学改革的艰难远远大于课程改革的艰难。改革的最终成败决定于教学。施良方教授曾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三个隐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前一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门科学,后两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种艺术。

2.课程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尽管这种变化还存在许多形式化的因素,但变化本身意味着生机的出现。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尚处于觉醒阶段,未来的路还很艰难。总体上看,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还存在着许多形式化的东西。

3.校本课程开始艰难起步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上,与切实的行动还有一段需要克服的距离。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教学的破冰之旅。冰封的大地已开始松动,死水起了微澜,新的希望

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课程意识觉醒产生的教学困惑

理论回到现实是一种超越,可当理论与现实相接触时也会产生许多困惑。但如果将现实反观于理论,则现实又会在理论的指导下进步。时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困惑不在于课程,而在于教学。改革若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直面课堂,挑出问题,发现困惑,寻求对策。

1.教学过程巾语文学科地位的困惑

现实的高中语文学科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的尴尬地位。一方面,学生都能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功利化的学习目的,他们又不愿在学校生活中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语文,不能在实践中去体验语文,不愿夯实语文的基础。

2.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关系的困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实施教学还是以“高考大纲”为指导实施教学?高考大纲与课程标准有着怎样的内在一致性,又有着怎样的区别?课堂实践中如何对此作出判断,以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和高考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孰轻孰重?必修课作为必修内容固然是必考,但选修课的内容在高考大纲中是否作为选考?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如何一致?这些困惑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困惑。广大一线教师生活在这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成功应对高考的夹缝之中。在课程标准的底线和高考大纲的顶线之间,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寻找到一个适合的结合点,我们期待着也努力着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3.选修课教学的困惑

选修课的困惑不在于其理论,而在于其实践。选修课课程理论之于实践的适切性是人们困惑的根源。教学实践中如何切实地处理好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的关系?谁来选?如何选?教师和学生在选修课的开设过程中谁具有更大的权重?学校、教师是否已经为选修课的开设做好了准备?选修课的教学如何与高考大纲接轨?这些问题困惑着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人们尝试着在教师教的主导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文本、教材、课程之间找到科学合理的结台。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要从各自的角度对选修课的教学做好规划,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也许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一条理想路径。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变革:基于传统的超越

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只能是基于传统的超越,是在传统语文基础上发生的渐变。基于传统的超越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语文教学改革的渐变。

1.语文学科的民族性

学科内容的民族性表现在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对语文学科而言,语言表达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其他学科都是在通过语言形式去学习和掌握其内容,而语文学科则重在学习其语言表达形式。其次,教学方法的民族性。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语文学习的方法有着数千年的传统积淀。这是我们研究当代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就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这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民族语文的学习方法。

2.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

传统的语文课堂既讲究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又讲究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历练习染”、“体味感悟”、“躬身践行”是其主要特质。朱熹的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至今仍不失其不朽的教学魅力。“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坡如是说。我国古代书院的学规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那些功底深厚的国学大师们无不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苦心诵读。“历练应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历练才能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获得运用语文的诸种技能。”文字的音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气求,亦可传情”,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品味出语文的内容之美。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课第二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村长的困惑为情景层层推进,通过案例、情境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关心时事:

先播放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视频,让学生感受城市创建带来的变化。

师:2011年宜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宜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既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的结果,更是广大市民热情参与民主决策的结果。城市的创建是如此,农村的建设同样更离不开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情景探究,关注生活: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则案例《村长的困惑》。

引出村长困惑之一:双龙村煤炭资源丰富。村长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过程中,为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缓解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私下决定将本村集体闲置的荒山卖给李老板开煤矿。村民们以不知情、未获得相应补偿为由,围堵了村委会。“难道我脱贫致富的想法错了吗?”村长陷入困惑。

学生阅读材料后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1)、村民为什么会围堵村委会?这一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村委会的私下决定没有充分反映村民的意愿。材料启示我们,决策者的重大决策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决策是否民主,至关重要。

师:没有充分反映村民意愿、少数村干部的私下决定,属于哪一类决策?

生:“精英决策”

师:与之相对,充分反映广大村民意愿、广大村民广泛参与的决策,我们就称之为“民主决策”。对比这两种决策可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最佳选择。

屏幕显示并板书:一、决策的种类及重要性:

师:那么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呢?

屏幕显示并板书: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师:村委会之所以遭围堵是因为村委会没有广泛了解社情民意,但村民可以主动反映社情民意呀!村民可通过哪些方式更好地反映村情民意?

自主探究(2)、村民可通过哪些方式更好地反映村情民意?

生: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形式提意见建议。

师:村民通过这些方式反映社情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那么这属于什么方式的民主决策?

生: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的民主决策。

屏幕显示并板书: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师:村长通过广泛的了解社情民意,一方面阐述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村民提出的合理补偿要求答应尽快解决。村民们理解了村长的用心良苦,终于高兴地离去。村长的困惑消除了,可是旧矛盾刚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请看困惑二:

屏幕显示村长困惑之二:村民在签字领取补偿费的过程中,以村委会工作不透明、补偿标准未公开为由,拒绝签字,村长再度陷入困惑中。

屏幕显示(3)面对以上情形,请你帮村长支招,并说明理由。

生:因为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享有知情权。将村委会工作程序、补偿标准等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示,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教师板书:2、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师:村长非常赞同你的意见,采取社会公示,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也消除了村长的困惑,可他们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就在眼前。什么危机?请看困惑三:

屏幕显示村长困惑之三:通过社会公示,村民们高兴地领到了补偿。同时村民还可在李老板煤厂挣钱,他们无不感叹村长的英明。十年过去了,随着煤矿资源的不断开采,村民又出现了饮水危机。村民们认为都是挖煤惹的祸,再次聚集村委会门口,村长又困惑了。

屏幕显示:(4)假如你是村长,你会怎么做?说明你的理由。

生:专家具有相关的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优势。我将通过向专家咨询,弄清导致出现饮水危机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村民解决其实际困难。

教师板书:3、专家咨询制度

师:很好,村长接受你的建议,通过找专家论证妥善解决了饮水危机。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村长的麻烦又来了。

屏幕显示村长困惑之四:通过向专家咨询、找专家论证,饮水危机确实是因为挖煤导致地势下沉所致。在村委会的努力下,李老板投资近20万为村民安上了自来水,村民再也不用出门挑水了,村民们欢呼起来。可自来水管需要有人维护,有人维护就得收费呀!水费怎么收、收多少?村长再度陷入困惑。

屏幕显示:(5)如何解决以上难题?请你为村长献计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就水价征收举行一场听证会。通过听证会,各方充分发表意见,可以就拟定的方案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和完善。从而使决策利民。

教师板书:4、社会听证制度

师:好!现在村长决定聘请你来筹划本次听证会,请你拟定一个水价听证会的方案。

屏幕显示:(6)请你来筹划本次听证会,说出你的方案。

生:a、主持人发言、宣布听证主题B、各方代表准备材料

C、各方选派代表发言D、主持人总结发言

师:各方选派代表就水价征收参与决策,与前面讲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前四种方式属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而选举代表就水价征收参与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师:这说明公民既可以直接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参与决策。

屏幕显示村长笑了:在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下,村委会严格实行“村委会干部村民选、村委会大事村民定、村委会事务村民管、村委会工作村民监督”,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该村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长终于眉开眼笑了。

(7)、结合双龙村的发展历程,说明村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生:①对于决策者而言,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决策广泛集中民智,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更好的体现决策利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利于决策者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促使决策者更好的服务于民。②对于村民而言,有利于促进其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村民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

师:由此可见,公民与决策者同历决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共享决策成果的过程,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屏幕显示并板书第三个知识点: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情景体验践行生活:

结合你所在小区共同关注的问题,就如何改进向居委会提出建议。

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确定中心发言人。

师:巡视各组,并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行指导。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情景回归知识构建: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

教师总结,民主决策是做出决策的最佳选择。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包括大家在内的广大公民的热情参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8

困惑一:某年轻教师在公开课中看到评课者手捏跑表,专注地为自已“卡时”量化,便思忖着告诫自已:“教师讲解不能超过20分钟,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困惑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变相体罚”之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一张张幼稚的脸庞,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师只能将她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护着,生怕稍一疏忽又把她们刻划成“千人一面”。

困惑三: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角色转变意味着冒险,然而,现实中偏爱“顺从”的“领导文化”弱化了教师的冒险精神。教师偶有突发奇想,也不敢付诸于行动,忌讳让领导看不惯,旁人说“出风头”。

困惑四:教师是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的使者,是学生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者,然而,教师的情感态度却被忽视了。现实中,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是导致新课改实施的最大瓶颈因素,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形成了教师冷漠的情感、粗暴的态度和相互猜忌、排挤的性情。在社会上,教师常常承担应试教育的骂名;在学校里,教师是一些管理者当头棒喝的对象,在教师间,是陌路相逢者。

困惑五: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教师要在教学餐桌上精心准备一盘素质大餐,而且想做得精美而实用,但“未敢翻身已碰头”,教学中,仍然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为主流,学生的创造冲动和求异思维仍旧被扼抑着。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9

关键词:教育咨询服务系统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民办高校

2008年以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看起来很被重视,先是被列入必修课,各年级全面展开,各级职业规划大赛轰轰烈烈地举办,GCDF、ttt、职业指导师等培训项目纷纷展开,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首先,来源复杂且专业水平欠缺的教师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广受质疑;其次,职业规划教育归口不明,令全校性的教育规划和协调难度增大;第三,缺乏具体考核指标体系或评价标准,很难直观地显示出教育成效。

民办高校在经费来源和师资培养方面先天不足,其经费来源有限,主要依赖与学费收入,且大量的资金不得不用于学科建设、硬件投资。整合全校的各种资源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并将职业规划教育归口问题、教育内容纳入统一体系,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整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来说,非常关键。

如何使投资方和学校管理层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在招生、学生管理、专业发展以及就业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愿意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和师资培养力度,需要从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咨询体系、评估体系和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民办高校自己的生涯教育咨询服务系统。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分时段、师生合作的教学体系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为36个学分,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四个时期进行。

第一,新生入学教育是一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及的机会,在充满憧憬的学生心中种一粒种子,引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建议2课时,以讲座形式进行。

第二,大学课程开始之后,学生对专业、学习方法、自我、大学生活满怀好奇,也有着很多的困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带领学生进行自我的探索,逐步完善自我概念,可以使用测评的方式,也可以使用非正式评估的手段;进行相关职业领域和社会环境的探索,通过课堂或网络逐步了解未来的职业环境;学习做出未来职业发展的初步决策,并进行计划。建议16课时,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主要是介绍方法、推荐书籍和实施初步测评。

第三,大学专业课程结束之前,学生对专业认识比较充分,即将考虑就业、深造、创业等方面的决策,此时需要开展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可以是讲座,对国家、地方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介绍;可以是课程,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开始做就业前的准备。建议8课时,以讲座、课程、团体咨询或个体咨询形式进行。

第四,大四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之前,存在困惑、不安和担心最多,此时帮助学生树立走入职场的信心,也给予学生脚踏实地和稳步发展的引导。建议4课时,以讲座、团体咨询或个体咨询形式进行。

二、建立涵盖课堂、校内、校外多方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并非独立地存在,而是融在大学生活的各个地方,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实践。在组织实践教学时,教师主要的责任是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对校园实践环节进行设计和引导,学生则作为主体在其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1.在课堂上体验自我与他人的职业生涯观念的区别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职业生涯课不是为了学习职业生涯的理论,也不是掌握那些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知识,而是掌握方法去规划个人的未来。普适性的理论对学生个体来说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有何体验,对自身有何反应,对内心有何触动。

2.校内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是形成职业素质的土壤

除了课堂上的体验,学生最常参加的就是校内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他们在其中能够体验合作配合和孤身行动、坚持和妥协、工作的困难和收获的不易等等,很多职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在此时慢慢形成、沉淀。有怎样的职业生涯目标,将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去选择和面对实践活动;任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以在人生中留下痕迹,为未来职业决策、行动产生影响。

3.社会和学生共同作用的校外社会活动帮助学生初涉社会

校外的社会活动,主要是企业提供的假期实习或毕业实习,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了解的职业。学校需要在企业及职位的选择上,审查企业资质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组织企业进行实习生的招聘;帮助学生进行薪资和工作条件谈判;实习过程中继续跟进指导,不能因为学生在企业实习而免去自己在教育中的责任。

社会活动的主要角色是企业和学生。企业提供职位和机会,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因此希望选拔优秀的学生;学生在各种实习机会中也会选择相对感兴趣的、专业对口的或条件好的企业。比较完美的结局是企业满意学生的实习表现,将学生作为正式员工聘用,或者对学校的教育产生良好的印象,愿意保持实质性的联系,继续接纳学生实习。

也会有些社会大型的公益活动或赛事,招募志愿者或临时岗位,学生通过竞聘获得职位,在工作中与形形的人相处,通过体验、观察、交流或者访谈,能够得到广泛的职业信息,对职业认知更加深入,扩大自己的职业选择面,有时可能产生新的火花和创意。

三、基于师资建设构建能应对团体和个体困惑的咨询体系

1.针对具有共同特点或共同困惑的学生设计的团体辅导课程

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困惑,这也是前面分阶段设置课程的基础。在课程和实践之外,学生仍然会产生种种困惑,常见的有新生如何面对入学后的种种茫然,学生面对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或找工作时的选择困难,实习前的焦虑和担心,或者是对专业没有兴趣却不得不读的烦恼。团体辅导的课程可以预先设计、运作成熟后可以普及,也可以根据学生在某一特殊时期出现的状况临时设计。

2.针对有较大困惑的或毕业1-2年的学生实施个体咨询

个体咨询在开展了普及教育、测评、课程之后,学生仍然存在矛盾、困惑,这种困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规划和生活状态,需要职业咨询师提供较为针对性的辅导。通常需要较多的时间,咨询师陪同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找到造成现实学习、专业或职业问题的原因。

面对毕业1-2年的学生,也应该继续提供职业咨询服务。这个阶段学生跳槽频繁,对职业的体验更多,困惑也会更多。为历届毕业生提供职业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也能与社会保持紧密接触,为在校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知识积累和更新。

3.打造职业化的职业咨询师队伍

不管是授课、指导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实习,或是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离不开的就是职业化的师资队伍。职业化意味着从业者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长期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熟悉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和测评技术,对学生有着充分了解、理解和包容,对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有着深入了解。

职业生涯教育不是说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单纯是讲台上的师生关系,而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挚友关系。职业化的职业生涯教师能够在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起到导航灯的作用,能够指导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兴趣、愿望、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自我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不够职业化的职业生涯教师,有可能误导学生,制定的目标与自己的能力相差甚远,或者替代帮助学生决策,看似帮助了学生一时,却造就了未来的更加茫然和更多困惑。

打造职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队伍,需要选拔有一定知识背景、工作经验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教师担任课程设计和个体咨询的主力,将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纳入到职业生涯教育队伍中,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学习职业生涯教育领域中的新课题、新方向,不断收集和关注学生的困惑,不断保持对社会职场变化的关注,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在实践中操练和督导。实现了职业生涯教师的个人成长,对学生的成长帮助更大。

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务为辅助的短期和长期质量评估体系

职业生涯教育有效,会影响就业率、招生数,但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还需要研究,因此其效果不能用就业率、招生数来评价。必须建立起适当的质量评估体系,以检验和保证职业生涯教育健康有效地发展。这种评价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以教务为辅助,通过选拔对职业生涯教育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生涯学生社团,组织和参与职业生涯教育评价和监督。

第一,短期效果的评价在于职业生涯教育的课堂教学、辅导、咨询和实习实践,可以采用专门设计的课程满意度调查、团体辅导满意度调查、个体咨询意见反馈的方式。困难的是对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效果评价,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他所参加的活动、实践和实习等都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因此在学生参加每种活动之前,都可以举办职业生涯教育的宣讲动员,让学生带着充沛的职业发展意识去实践,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学到了与未来职业决策、规划、素养或是能力方面的知识并得到一定的提高。

第二,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长期效果,需要跟踪毕业生1-2年,仍然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之后,在职场发展的情况和困惑以及建议。一方面了解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进入职场后的影响,一方面也收集了对校内职业生涯教育的改进建议。

对管理学的困惑篇10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困惑;压力分析

分析小学教师面临的困惑,进而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对推动小学教学意义重大。

一、当前小学教师面临的困惑分析

1.教学参与度不高

在教师的传统观念里学生只要能听懂就可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要求不高。其实小学生是乐于探索、勤于探索的,但因为教师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机会,因而使小学生的探索能力缺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教师应该在对话沟通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在以教促学中让学生互教互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知识的理解和发展过程,这也是开放教学模式的最终体现。

2.课堂掌控能力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趋于主导地位,所以能够掌握课堂全局。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教师不能灵活地掌握课堂教学进度,其中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掌握的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技能和相关的教学技巧,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兴趣不大;第二,教师不能把现代教学理念内化,并表现为外化的教学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小学教师产生压力的分析

对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检查频繁以及教学以外其他事情占用精力较大,是目前教师面临压力的两大来源。以上两个问题都和学校的管理联系密切,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在管理上的不足。针对学校管理出现的问题,学校要做相应的工作改进:(1)学校管理目标的侧重点要放到学生能力发展加强和改进上,不应该把精力放到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检查,教学过程限制规定过多等方面,应该让教师把大量精力放到教学研究和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上。(2)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给予教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己任。(3)学校管理要运用一切可利用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教师能够接触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相关的专业研讨会,在会议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互补,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视野。

总之,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有较大的压力和困惑。学校管理者在了解这一情况以后,要采取措施培养教师坚韧的人格特质和抗压能力;在学校倡导平等民主的管理理念,让教师在工作中把压力变成动力,以积极的心态面临教学中的挑战,这也是开展压力缓解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