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5:04

人性的心理学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

abstract:asanewtrendofresearchinthewestmodernpsychology,positivepsychologytakessidesagainstthenegativemetaphorofhumannatureinprevailingpsychologywhichlaysparticularstressontheresearchofpathologypsychology.itemphasizesthepositivesidesofhumannatureandbelievesindevelopinghuman′sinherentpositivepotentialsoastohelppeopletoliveahealthyandhappylife.positivepsychologyisthehealthydevelopmentofpathologypsychology,whichreflectstherationalreturnofhumannatureandthespiritoftheera.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pathologypsychology;humannature;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本文首先从学科和社会需求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源起的必然性,接着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最后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

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以来,尤其是在二战以后,消极心理学一直统辖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而积极理念、积极情绪、积极人性观等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受到心理学界的排斥和冷落。对《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检索结果表明,自1887—2000年,有关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等)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的研究论文比率数大约为14∶1。[1]另一项相似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前约有20万篇文献报道心理疾病的治疗问题,其中8万篇关于压抑现象,6.5万篇关于焦虑状态,反映积极的理念、潜能的文献仅有1000篇。[2]可见,消极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而居于统治地位。

实际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曾有的幸福生活。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就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尽管无论是在二战之前或之后,心理学家并未停止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如推梦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等都可以看作是积极心理学的早期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等,对积极心理学的产生都有影响。但是,由于学科发展的惯性,也由于早期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加上世界尚处于“冷战”状态以及严酷的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压力,这些研究者的努力都未能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心态随之发生了改变,社会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3]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消极心理学展开了深刻反思和批判,极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研究。

赛里格曼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二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等,心理学正在变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实际上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了“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4]。

1997年,赛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一职以后,由于他的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相继在美国和意大利等地多次召开了年会。与此同时,世界著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等也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积极心理学由此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该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5]

二、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对悲观主义人性观的反思与批判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在研究实践中表现为关注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与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着心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并认为消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因而也将难以实现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价值和社会使命。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去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毋庸讳言,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赛里格曼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举例说,当今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显然是消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他又紧接着指出,就在我们为心理学的这一成就而欢呼时,却尴尬地发现,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教育和娱乐,而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口比率却也在成倍地增长。因此,消极心理学不可能通过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6]

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外在世界的不良事件和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自然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积极心理学者认为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使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走向了畸形化,而且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消极心理学的视野中不存在利他主义、同情、美德等,有的只是错觉、幻觉、非理性、怪癖、自负等字眼。在消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社会动机是真实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积极的社会动机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人类的偶然为之。

(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此,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基于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取向,积极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对常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极为关注的课题。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如有关生活事件、金钱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有关快乐者与不快乐者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关快乐的跨文化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积极心理学主张“积极”是人所固有的内在潜力,因此积极人格特质存在与否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故而对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无疑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当前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具体包括对乐观主义、自我定向、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还有许多涉及创造力与天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如有关创造力的结构研究、创造力的起源研究、天才的禀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等,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尝试从积极的角度探索认知问题。

积极心理学也不回避对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相反还将之视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使命之一。但与传统心理学对该领域见解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他们更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不是消极心理疾病的矫正,认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本身尽管不能为人增添力量或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却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积极心理学常常从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的角度对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如关于“抑郁”,传统的解释为“被动的情绪低落”,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懒惰”,传统的解释为“没志气、不勤奋、性格软弱”,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避免争强好胜”,等等。[6]

积极心理学主张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换句话说,人类自身存在着诸如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预防心理疾患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就在于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或发掘这些品质。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自身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做到疾患预防,保障心理乃至身体健康。

积极的心理治疗观主张,心理治疗是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赋之以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治疗态度与技巧,以赋之希望、塑造力量、唤起潜能,培养或扩大人类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三)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研究的缺陷,既强调个体心理的研究,也关注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的认知以及在理论或假设的建构上,强调内因(内在积极的力量)与外因(群体、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

目前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积极情绪、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天才培养以及心理健康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心理疾患的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积极疗法等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况和成果在前面的介绍中已多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一些积极心理学者强调心理、人格的积极性和内在性,注重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他们也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之于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和心理治疗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如ericsson通过研究提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是通过培养而非天生的才能。关于天才的研究则表明,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而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7]629652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的经验。因而群体和社会层面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如Buss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第一,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第二,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第三,选择是富于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8]myers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中指出,促进幸福的要素之一是宗教信仰,另外两个要素则是收入的增长和亲密的人际关系。[9]

(四)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依然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目前有关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访谈、调查、量表等研究方法;而在有关积极情绪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及有关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等则经常采用实验法或实验法与访谈、量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尽管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综述性研究,但总体来看他们在研究方法主要还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然而已有一些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应当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些优势与长处,以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正因为人性的积极性,才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传统心理学的人的“机器”、“动物”隐喻的反动,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同时似乎也为心理学的未来展示出了一幅全新而美丽的画卷。正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在产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是在美国,此后迅速引起世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或思潮,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既吸收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与心理观取向。尽管它对传统心理学存在批判,但不同于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无情颠覆: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主要集中于研究对象、内容和价值观层面;相对于批判,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似乎更倾向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和纠偏。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试图超越现代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对峙与分裂,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层面对二者给予整合,以期构建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尽管其还未形成为一套完整的结构,还不足以与主流心理学相抗衡,但可以预见的是,其面临的批判和指责将少于后现代心理学,毕竟它吸收了现代心理学两种对立文化取向中各自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而并非是对它们的彻底反动或解构。实际上,现代主流心理学研究如果能汲取积极心理学的有益成分,将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现存的问题还很多,有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也不少,诸如文化霸权问题、成人化研究取向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方法的整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和面对心理学已有研究成就问题等,都是积极心理学面临批评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首先,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如批评者指出,早期有关积极心理的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就没有很好地被整合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积极心理学的这种脱离早期研究的做法使它既显得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6]其次,积极心理学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积极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提升,这就使得积极心理学理论显得散乱而不成系统,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第三,积极心理学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其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而且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以致有人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地图”。[6]这种成人化研究取向使积极心理学不能很好地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和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事实上,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等是与其价值观、生活背景、社会文化特点和生理特点等因素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用一种人的幸福涵盖所有其他人(如儿童、东方人等)的幸福。第四,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传统心理学的主张有着很大的相似,只不过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或落脚点不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二是如何预防心理问题,三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问题。其中后两个问题本身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核心。如果过分强调对所谓“消极”心理学的否定而连同其有益成分一同抛弃,将势必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

当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会因其尚存有许多问题而停止。只要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包容的精神、开放的视野面对批评者的声音,努力消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必将推动积极心理学自身,乃至整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9],而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精神。积极心理学的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mYeRSDG.thefunds,friends,andfaithofhappypeople[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3):5667.

[2]SHeLDonK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4]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

[5]SHULtZDp,SHULtZSe.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6]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1.

[7]peRVinLa,JoHnop.Handbookofpersonality:theoryandresearch[m].2nded.newYork:theGuilfordpress,1999:629652.

人性的心理学篇2

“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如理智、意识等,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类的理和尊严。在人性方面,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强调分析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它压抑本我,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本文作者:王小燕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人性的心理学篇3

【关键词】心理学人性观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性是人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之间存在差异,但都是客观事物经过人脑加工形成的理性思维观念。本文通过对部分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价值。

一、部分心理学派的人性观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坚持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生物体的本能驱力所决定。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的本能处于关键地位,人的行为由本能决定,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而人的本能与无意识相联系。无意识存储着个体所有的经历、记忆和被压抑的欲望,是非理性的,违背社会道德原则,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此无意识很多时候被有意识的压抑,不被人察觉,但通常可以通过梦境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个体成年以后出现的各种心理精神问题,是因为早期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和被压抑的童年经验,所以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他们主张通过释梦来探索个体早期的童年经历。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环境决定人性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研究意识很难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们主张要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只要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测行为和通过环境去控制人的行为。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出其中一个,都能把他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师、律师、艺术家、商界首脑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的祖先的职业、种族。通过华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性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好的环境塑造好的人性,差的环境形成恶的人性,与先天遗传等因素没有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学派在人性的观点上坚持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自由善良,值得信赖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潜力和自我实现的潜力。罗杰斯曾说:“本质上讲,人类是不断前进的有机体,他们会努力实践自己创造的本性并努力追求真理。”在罗杰斯看来个体不仅具有自主性,个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去伪存真,去恶扬善,在自主选择中不断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本性。

(四)积极心理学的人性观―积极美好

积极心理学坚持积极美好的人性观。积极心理学虽然也主张积极美好的人性观,但是与人本主义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坚持人性本善,只要把个体放在积极的环境中,个体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包含着人性美好,自我完善的一面,也包含着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而个体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这种观点,积极心理学主张应把工作中心放在研究人的积极潜质上,鼓励个体发现培养自身的积极潜力。

二、以上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欲望、本能和早期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人性观上坚持本能论。虽然精神分析学派过多强调了本能欲望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否认本能欲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对于正确积极的目标,应鼓励支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精神分析学派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个体的影响,发展心理学的亲密关系理论与其不谋而合。所以在个体早期,要积极发挥父母的作用,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发挥教育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采取传统的“虎式”“猫式”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注意教育过程和阶段性。

(二)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虽然这一学派的人性观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但是在另一个侧面也指出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肯定个体意识的作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可以选择。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个体的意志,当个体拥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会轻易受不良环境诱惑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在不自觉中个体可能就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尽力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国家、社会、家庭要发挥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建立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力度,使个体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

(三)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个体具有自主性,可以对未来进行选择,在不断地选择中发展完善,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一生有五大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社会要尊重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个体的能力不同,必然导致个体的需求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个体,同时社会应给个体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使个体能在社会支持的环境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四)发现个体的积极潜力,培养个体积极行为

积极心理学肯定个体有积极潜力,同时也存在自我冲突。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者把传授知识和发现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一味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力量,鼓励个体发展这种积极潜质,使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改善自身的问题,而且能发展出亮点。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习积极心理学这种一分为二的人性观,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且要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和积极潜力,使这种潜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卫卫.浅析三大心理学派的人性观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2.

[2]谭景峰.见素抱朴,返璞归真―浅析人本主义人性观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3]申艳娥.心理学流派中的人性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4]宁江龙.心理学中人性观的超越:从人本主义到后现代[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

[5]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人性的心理学篇4

[关键词]心理弹性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17-02

一、“留守”经历对人格发展的双重影响

“留守”经历到底会给儿童带来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否会持续到大学阶段甚至影响其毕生发展?一连串的问题,从而开启了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方面的研究。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的消极影响,或是说得到的结论基本上都是消极的。这可能与研究的假设有关,一个假设“留守”与“非留守”大学生在心理上有差异的研究,那么科学研究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则难以避免。“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研究的消极视野,导致“留守”经历似乎成了一种可怕的经历,会让这个大学生群体染上“心理恶疾”。事实上,“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并非是一个分化的群体,在其中间有因“留守”而产生不良人格的个体,但也有人格发展良好的个体。为什么同是处于不利环境条件下,有的留守儿童能较好地发展,而有的则不能?“在面对不利或者危险环境时,个体的心理弹性这种心理机制就会起保护作用,使个体能较好地适应环境,避免适应不良。”[1]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下的一个热门课题,在此领域不乏将心理弹性和缺乏心理弹性的学生进行比较的研究,如席居哲等人的研究。[2]这种分类比较的思想,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了解“心理弹性”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心理弹性(又称心理韧性、压弹或抗逆力)是指人的心理发展并未受到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损害性影响,甚至愈挫弥坚的现象。基于上述理论观点,有学者从质性研究角度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探索。[3]众所周知,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心理弹性理论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革命,可以体现在教育思想上的革新和教育方式上的更新。

二、“留守”经历人格研究和人格教育各有侧重

人格研究是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心理研究一样,注重的是全面科学,讲究可重复、对比和对照。而人格教育更注重培养健康的行为,通过分析人格研究中的差异和影响因素,提出可操作性的人格教育理念,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活动。

(一)人格研究注重的是全面科学

在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进行比较,得出差异,从而揭示“留守”经历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但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消极影响。“留守”经历的消极影响表现在[4]:“内向、冷淡、缄默、孤独、情绪易波动、易生烦恼、喜易冲动、任性;在人际关系上更拘谨、与人交往缺乏主动性、不愿冒险、缺乏进取心、做事缺乏自信等等”。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社会支持”等方面。

(二)人格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健康行为

与学术研究不同,人格教育既是一种对“留守”经历消极影响的预防,更可以对“留守”经历的负面影响起到修复作用。基于这一观点,如果大学生已历经孩童时期的留守,对其“留守”经历的审视和探索,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方式去应对,可能会得到更理想的效果。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大力宣扬“留守”经历时期的趣事、轶事,让“留守”经历大学生回忆起童年美好的一面,而不是强调“留守”时的离别和歧视,遭到的不幸以及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更有利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促进其积极适应生活。

(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教育要扬“长”补“短”

以往问题取向的“留守”经历研究,负面信息和结论较多,而今对“留守”经历的质性研究,可以挖掘更多“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积极因素。通过宣扬“留守”经历的积极层面,如独立自主、意志坚强、接受现实、善于学习、情绪调控等优秀的人格品质,对“留守”经历大学生更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在困境之下坚持自我并取得良好发展的个体所具备的优秀心理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学者们对高危人群的理解和认识,而其中有一点就表现在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上。即“留守”经历既有可能促进心理弹性的发展,又有可能削弱心理弹性的发展。但毋庸置疑的是,并非所有个体的“留守”经历都会带来创伤,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因此,把“留守”当做一种挫折,在克服挫折中形成的经验和认识,才是“留守”背后值得学习的意义所在。

三、心理弹性视域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对策

(一)建立健全心理档案,掌握“留守”第一手资料

利用高校对入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机会,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这种机制,可附加设置若干“留守”经历情况的调查项,这既可以了解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可以对新生“留守”经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通过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了解,筛查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结合“留守”经历情况,可以判断“留守”经历对这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发掘个体中的优秀的人格品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当前困难,培养心理弹性。第二,通过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了解,选出“留守”时间较长但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学生,通过质性访谈可了解哪些因素(如个体优秀人格品质或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留守”经历起到缓冲作用,甚至是升华作用。

(二)改变教师以问题为导向的消极思维,培养积极的教育思维

教师的思维模式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消极的思维模式可能妨碍其良好人格的发展,反之,则可能促进其良好人格形成。第一,教师应深入了解“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切实把握“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在人格发展中的优秀品质,以更加积极和欣赏的眼光看待“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彻底改变以问题为导向,刻板、消极地对待“留守”群体的思维模式。第二,教师更应注重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和培养,而不是就问题而展开问题研究,班主任老师更应关注“留守”经历大学生日常的思想动态,注重对其创造力、好奇心、诚实、坚持、爱心、公平和感恩等积极品质的教育和引导;学者们更应从积极品质的视角去探索“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有利因素。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品质,不仅可以缓解个体的痛苦,[5]提高生活满意度,更可以使其成为一个真正可以把握住“幸福”的人。

(三)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强化“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借助积极向上的外部手段是有效手段之一。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各种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平台,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健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讲座、体育活动、文艺汇演、素质拓展训练、心理情景剧演出、电影欣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使整个校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6]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鼓励“留守”经历大学生参与各项文体活动,使之有更多的机会走出个人狭窄的空间,融入到群体之中,交流思想和情感,增强积极体验,不断缓解因“留守”经历而导致的诸如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参考文献】

[1]RobertHenley.Resilienceenhancingpsychosocialprogrammesforyouthindifferentculturalcontexts:evaluationandresearch[J].progressinDevelopmentStudies,2010,(10):295-307.

[2]席居哲,左志宏,桑标.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J].心理学报,2011,43(9):1026-1037.

[3]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质性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91-94.

[4]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1(6):123-126.

人性的心理学篇5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人格;心理健康;大学新生;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1-00743-04

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概念被认为是20世纪系统描述人类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它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首要心理社会任务。马西亚继艾里克森之后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分为两个独立的维度,探索和投入。探索代表着对自我认知的修正和提炼,投入代表对特定的目标、价值和信念的追求。马西亚根据两种维度高低水平的不同构建起自我同一性的四种不同状态,每一种状态代表特定水平的探索以及特定水平的投入。这四种状态分别是成就型、延缓型、排斥型和扩散型。成就型代表个体在经过探索时期之后形成了自我的稳定认识,是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延缓型代表积极探索之后没有进行投入,这一状态往往会演变为成就型同一状态;排斥型代表不经过审慎思考,直接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那里获得目标、价值和信念;弥散型代表个体冷漠、缺乏兴趣和目标的一种状态。在马西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性别差异研究,自我同一性与自恋、防御机制的关系研究等。自我同一性与人格间的关系是近来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揭示不同的同一性状态的多维度人格特点。但缺乏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根据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理论,如果在特定时期达不到相应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就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预示心理症状的产生。本研究以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一新生为对象,探讨自我同一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北京大学医学部2006级本科新生所在的五个院系中,每个院系随机抽取一个班,其中基础医学院53人,药学院42人,护理学院35人,预防医学系35人,医学英语系33人,共抽取198人;有效问卷188份,问卷回收率94.9%,其中男生91人,女生97人;独生子女114人,非独生子女70人(4人未标出)。

1.2工具

1.2.1心理健康量表测量心理困扰的症状,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退缩、攻击、性心理、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12个维度,共100个项目,某一维度的分数越高,表明存在该症状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重。

1.2.2 人格量表 有68个项目,7个维度: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随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并在全国182所高校的五万余名大学生中实测,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常模。

1.2.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eom-eiS-2)该量表共64道题目,包含4个分量表:成就型同一性状态量表(aCH)、延缓型同一性状态量表(moR)、排斥型同一性状态量表(FoR)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量表(DiF),每个分量表又有两个子量表,共同构成了8个子量表,即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iDaCH)、延缓型(iDmoR)、排斥型(iD.FoR)和弥散型(iDDiF)同一性;人际关系领域上的成就型(inaCH)、延缓型(inmoR)、排斥型(inFoR)和弥散型(inDiF)同一性。采用6点计分,1代表非常符合,6代表非常不符合。四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45~0.86之间,各子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63~0.86之间。

1.3 统计方法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

2结果

2.1 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频数分布表1显示意识形态领域处于弥散型状态的人最多(43.1%),人际关系领域处于成就型状态的人最多(42.7%),就总的自我同一性来说,所研究的医学新生中处于成就型同一状态的人最多(43.1%),其次是弥散型,再次是延缓型,排斥型同一状态的人最少(5.9%)。

2.2 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生的同一性、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男生的成就型同一性状态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但弥散型和排斥型同一性状态得分低于女生;独生子女的成就型同一性状态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延缓型同一性状态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见表2)。认为,女生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比男生更复杂,要额外承受传统的性别歧视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家庭和社会对不同性别形成的刻板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等。同一性状态的差异也正反映了两性性格特点的差异,本研究显示,男生比女生目标更加明确、坚定执著,更关注个人利益,更“社会化”。男女生在心理症状上的差异性,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使用的工具不同、症状维度的含义有所差别、目标人群存在异质性等有关。本研究还显示,独生子女相对非独生子女,同一状态更成熟和高级,国内外尚没有该方面的研究结论,但有研究提示独生子女更加经验开放、活泼愉快,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并未显示在心理症状方面,二者有显著差异。

人性的心理学篇6

在越来越重视传统与经典的今天,我们更希望从历史中寻找一些借鉴和方向,帮助大学生从古代唐宋文人那里找寻自己“志”同“道”合的成长榜样,从而更深刻的了解自己,取长补短,趋利避害,更有益的指导现实的生活。

一、CSmp性格系统

CSmp性格系统把性格分为以下四种:能力型(Cholerio)、活跃型(Sanguine)、完善型(melancholy)、平稳型(phlegmatic),简称CSmp。

(一)能力型(C型)

能力型性格的人对要达成的目标充满动力和信心,面对困难时不畏艰辛勇于挑战。

能力型性格的人为人坦诚、爽快,做事讲求效率。我们习惯上把典型能力型的人称为工作狂,这种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达成目标和完成任务。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物质各方面的完善,能力型性格的人贡献是最大的,他们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工作。能力型的人最大的财富是,他有这样的能力以及配合其天赋的组织能力,完成了比其他任何人还要多的任务。

(二)活跃型(S型)

活跃型性格的人既外向、又乐观,对人特别热情,善于交新朋友。这种人是聚会的灵魂,最大的特点是健谈!他们懂得创造,想象力丰富。活跃型的人脑海当中总是充满了新点子。他们能从任何事情中发掘出兴奋,然后在绘声绘色地描述中,尽情回味其中的乐趣。

(三)完善型(m型)

完善型性格的人天生追求完美,长于逻辑、理性和抽象思维。他们非常擅长对文字、数字等抽象事物进行推理分析。完善型性格的思维具有相对的静态连续性,他们是最好的策划者和分析者;同时,他们的思维非常严谨,对事物要求非常严格。当认同某件事情或目标时,完善型性格的人会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四)平稳型(p型)

平稳型性格的人随和、冷静、自律、有耐心、个性低调、不干预别人、不侵害他人。平稳型性格的人一生就是对别人不严格要求,对自己也不怎么苛求。宁愿自己接受现状,也不愿去改变。虽然平稳型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但他们懂得与人和睦相处,是非常稳重的人。

二、各性格唐宋文人代表

(一)能力型诗人代表――骆宾王

骆宾王(640-684),字观光,“初唐四杰”之一。他出生在唐朝崛起的时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虽家境贫寒,但七岁能诗,号称“神童”。他的诗《咏鹅》可谓家喻户晓,不仅体现出他年少时就善于观察事物,更能体现他真切的一面。此外,他还曾久戍边疆,写过不少边塞诗。其诗之豪情壮志,见闻亲切是众人所能感受到的。

骆宾王品行高尚,才华洋溢,但也命途多舛,仕途坎坷。武则天当政时期,骆宾王曾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情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出狱后,被贬为临海县丞,弃官游广棱,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在骆宾王的身上,“性格决定命运”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不顾生死上书讽刺武则天当政,野史记载在《本事诗》中有关于他的事迹,都表现出他的一生是不畏艰辛、张扬个性的一生。

作为典型的能力型性格的人,他对一定要达成的目标充满动力和信心,不畏强权敢于谏言,不惧权贵,志存高远。面对因此带来的困难时,仍然勇于攀登高不可攀的顶峰。

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现象,骆宾王的志存高远、勇于挑战的精神尤其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借鉴。人生不可无追求,追求不可无坚持。争做有理想,有奋斗,有坚持的新时代青年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努力的目标。

(二)活跃型诗人代表――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在此时期,唐诗的发展进入中唐,在诗歌创作低潮之后,再次掀起创作高峰。作为一代名流,刘禹锡始终保持了独树一帜的创作品格,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及修养和不断的实践尝试,赢得了“诗豪”与“国手”的美誉。从刘禹锡现存的诗作及他传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位济世能人的禀赋,虽一生坎坷,但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并且可以体会到一位勇于实践探索,寻求真理,力求成为中唐期的中流砥柱的刘梦得形象。

从刘禹锡现存的诗中,我们能够觅得一位充满睿智的,向上的形象,其诗风豪爽,极富气势,给人一种发奋崛起,不甘堕落,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刘遭遇贬谪与革新失败之后,他始终不曾自暴自弃不曾绝望失志,始终保持着战斗的状态,始终充满催人奋起,激人向上的力量,永远充满着生命活力和不怕苦累挫折的乐观精神,永远怀揣一份“真心”。

刘禹锡在他的诗中树立了一个正道直行、守志有恒、自强不息的人格典范,给后代人以莫大的激励与鞭策。他属于活跃型性格的人。这种性格的人倾心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永远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富有想象力,乐观向上,是这四类性格中最吸引人魅力的。

当代大学生中不乏像刘禹锡这样的活跃型性格的人,青春阳光,积极向上,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但是活跃型性格的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己见。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性格的人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多站在大局和他人的角度去认识问题。

(三)完善型文人代表――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从小就随父宦游南北各地,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步入仕途之后,面临宋朝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大力推行改革,立志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策划实施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纵观王安石的一生,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问世。这些作品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严谨,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既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词、造句、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被后人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作为完善型性格的文人代表,王安石行文讲究条理,善于分析,做人做事对己要求都很严格,对当代大学生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养成一丝不苟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益处。但与此同时,过于追求完美主义,过于严苛的要求自己,反而容易让自己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活在紧张忧郁的生活中。所以,对于那些追求完美的大学生来说,要学会适当地给自己减压,放松自己,享受生活的轻松与快乐。

(四)平稳型词人代表――李煜

李煜(937-978),或称李后主,字重光,号钟山隐士、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一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简述了李煜的君王生涯崎岖而忐忑,也许他的一生并不适合当一位一统中华的帝君。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并无心为王,却命不由己。原本幽静隐逸的生活豁然被打乱,被历史强行推上政治舞台。而他卓绝的才智却仅限于艺术上的天分,于政治上毫无建树,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上天设定他只能是一个悲哀的君主,一个压抑的文人。于是将其归为平稳型性格,此类性格的人胆小而细心,喜平静处事而略显悲观。

五代十国,群雄并起,攻城略地,战火纷飞。时势造英雄,横空出世一位雄才伟略的赵匡胤,陆续的荡平四围各国,随即一统天下。而等待在李煜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亡国。这是必然的趋势,无论做何努力,都不能将南唐的命运苟延残喘到几日。对此,性格平淡似无追求的他只能将自己蜷缩于翠轩楼台之上,惘然对月长叹:“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而又因一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如何不泪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面对国家的覆亡,他肝肠寸断,愧对先祖,然而却不曾掩饰自己的悲伤,亦体现了他的真性情。

这类性格的人若是太过内向而软弱无为,或许将使他的一生黯淡而以悲剧结尾。怪不得李煜的懦弱无能,只道是生不逢时,生作君王世家。

当代大学生中像李煜这种平稳型性格的人不在少数。这种性格的人个性低调、随和、不干预别人、不侵害他人,懂得与人和睦相处,是非常稳重的人。但平淡中似乎缺少了活跃型性格的人的激情,容易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症等心理疾病。应当走出自我的圈子,勇敢的尝试一些生活的新鲜事物,做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人。

人性的心理学篇7

关键词: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继承;发展;人性观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89-0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主张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以及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激发人的优秀品质与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作为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二战”以来消极的疾病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本主义理论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本主义的发展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1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1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总结与展望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全新的东西,它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与补充,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方面均表现出了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它们都对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共同诠释了人能够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积极心理学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不断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

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等领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对幸福教育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等,在教学上主要是重视兴趣、积极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在管理层面有心理资本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力量和美德,致力于让每一个平凡的人能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如果说人本主义追求的是人性的完满,重视生活中的高峰体验,那么,积极心理学便更贴近日常生活、服务生活,它倡挖掘自身的美好品德和性格优势,培养幸福力,让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其实吸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验和教训,重视人的社会性与实践性;此外,其既吸收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与心理观取向,它吸收了两者的精华,它的理念必将影响整个心理学界,使心理学更加平衡,能够意识到消极与积极,还有消极与积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取向,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个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一定会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科学的行动诠释与实践心理学,它必将引导人类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华.人性:建构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5):88-93.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元理论[m]//车文博文集(第八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3.

人性的心理学篇8

【关键词】人性观教育心理学教育观念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也日渐强盛,这一切都是以人为本,在“人”的基础上形成的。从某个层面讲,人既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也会成为人类文明的结束点。心理学主要探索人的心理世界,研究其表现与变化,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也需要把人性观当作研究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指导教育活动有序进行,其关于人性的认知也会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起到直接影响。不同的教育心理学派别也因不一样的人性观而提出了不同的学术理论。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人性变化趋势展现在眼前。

一、人的本性

人在拥有了自我认知后,就展开了漫长的认识自己的过程。要研究教育心理学中包含的人性观,首要问题是明白什么是“人性”。国内有很多学者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等同起来,将其定义为寻求人的存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进行过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二人是将“人性”和“人的本质”分离开来,视作两个不同概念的。经分析得出,“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而拥有的一切相同属性。但“人的本质”则不同,它是把人和动物分别开来的最基本的特点。缺乏了“人的本质”,人的其他所有特质都将不复存在,只有与其他类存在物区别开来的基本特质,才能叫做“人的本质”。简单地说,人性就是实实在在的人的特性。比如孟子所云“食色性也”,表现的是“人性”,并不是“人的本质”。通常说来,人是统一的生命体,包含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而实际社会生活中,自然性一般显示为人的基础生物属性,社会性则显示为经济、文化、时代性,着重于任何社会之间的联系。精神性包含了认识、审美、尊重和自我完善。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培养人的行为,拥有了精神性,就达到了人性最高的境界,这超越了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存在。人性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教育心理学也必须要开展人性的探索。

二、教育心理学中包含的人性观

1.行为主义人性观

不同的教育心理学派对人性观的认识不同。行为主义学派注重探究人的外在活动,着重采用教育技术,忽略了针对人本质的探索。比如,华生与斯金纳都认为人和动物存在必然差异,但是并未明确划分出人和动物之间的界线。其原理主要通过研究低等生物获得。华生提出恐惧、愤怒、爱这三种基本情绪,它们也存在于动物之中,因此行为主义学派解释了一些现象,但对人表现的多种形态却显得乏力。

2.认知学派人性观

认知学派忽视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反对动物实验和行为主义。其理论指出,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综合体,也是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共同存在,人的情绪随着思想衍生。认知派单独侧重于认知层面,忽略了人具有整体性。

3.人本主义人性观

人本主义关注个人价值产生的独特吸引力。此派别出发点为人道主义,追求对人类尊严和价值的保护,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基于人的特质,强调正确认识自我并挖掘人类的潜能。而在教育上,人本主义对个人价值的延伸略显夸张,把他人、自然和社会排除开来,当成了敌对存在,忽略了人具有社会性。

三、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以上心理学派别的不同人性观足以发现,人性观不同,对教育实践产生的影响也的确不同。学者认为,要把人性整体观作为指导,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以前,国家教育关注德、智、体等全方位发展,但有的时期只侧重某一方面的发展。研究教育心理学需要坚持相互贯通的整体观念,使有机和谐的内部与外界的关系维持在同一步调。目前,心理学者作了许多研究,指出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即教育心理学要坚持整体人性观,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探索其潜能,找出个别差异,尊重其人格,坚信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有所发展。研究怎样培养学习者完善的人格特质,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教育心理学应把人性视为重中之重,关注人类心理的统一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尽力研究养成人的“人性”,洗涤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的身体、思维、活动、梦想和感情都能向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燕.从人性的角度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1-2.

[2]陈新.简述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J].教育界,2012,07:13.

人性的心理学篇9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格构建;方向性拓展;要素探究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视角探索中,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1],将学生人格特征以及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社会人格的建立,为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角度为根本突破口,强调社会独立人格以及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社会独立人格与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并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确保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够不断提升,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构建方向。

一、以性格特征为引导的高校教育心理学人格构建方向

1.立足一般人格形成规律研究,展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信息爆炸引发各种思潮进入校园,在促进校园革新的同时,也引发各种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理论[2]。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性拓展与研究中创新点在于将学生人格构建与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格特征的一般形成规律为基础,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心理,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适应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一般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人格意识的构建、人格动机的形成以及人格行为的体现等三个阶段性条件。人格意识的构建包含独立人格与民主人格意识的构建过程,人格动机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人格行为的产生是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直观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拓展与创新,结合学生一般人格构成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教育心理学引导过程中渗透,促使研究方向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得到充分表达。

2.着眼社会人格构建主体思路,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性创新要素中确立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人格形成与发展,充分明确学生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从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将学生社会思想、意识、观念、思维的形成过程为根本主体,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发展主观能动心理,从思想、意识、观念以及思维层面正确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进而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心理。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人才社会发展,深层探究社会人格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的根本表现,促使社会人格构建的一般规律中能够渗透出人才社会发展心理所具有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转型提供必然推动力。

3.以利他人格培养客观路径,表达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全新切入点。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而灵活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积极力量[3]。利他人格的形成作为人的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社会发展心理深层优化的具体表现。从利他人格的基本特征来看,关键点在于以他人利益为中心,并且将满足他人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体现出人的社会人格、心理发展的成熟度。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社会人格的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将利他人格培养的侧重方向进行具体挖掘,突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格引导过程,同时积极构建学生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发展心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社会人格能够逐渐完善,从社会客观层面深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切入点,也突显立足学生人格构建规律,为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形成积极优化,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度、成熟度达到充分保证。这是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思想创新的重要因素,利他人格的培养路径能够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的心理意识,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保证学生社会人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社会思维的正确树立。

二、以社会独立人格形成规律,探究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视角

1.以思想独立性为根本,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社会人格化影响。从人的社会思想形成所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行具体探究,思想的独立性最为明显,表征出的社会人格更加具体,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集成中针对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将社会独立人格形成产生的必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探究教育心理学中高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并最终准确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思想的独立性角度出发,思想的独立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观点。而思想的独立性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的不同性,为此在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尊重学生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发展方向,总结出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不同思想作用,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激烈的批判,并为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积极优化进行思想保证[4]。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中从思想特征角度分析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客观作用,得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人格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以意识独立性为重点,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尊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必然过程,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研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以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为突破口,正确引导和指向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高校学生意识的独立性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将学生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发展意识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主观方向。然而在高校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产生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方向的方向性作用力,形成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带动作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进行系统深化,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引导方向进行准确探究,以意识的独立性全面分析为侧重点。突出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方向性引导要素广泛探究,明确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心理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由此更为明显。

3.以观念独立性为关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社会人格化研究新目标。社会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从人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中可以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明显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格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和特殊群体教育、学校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学校中的健康关怀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外早期干预和改革推动者角色等五个方面体现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5]。针对观念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独立性、人生观念的独立性、社会观念的独立性等三个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社会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看待人生发展的观念也存在相应的区别,作用于高校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存在明显不同。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出发点,总结和归纳高校学生社会发展的观念独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在观念引导路径存在相应的具体性的同时,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构建的目标、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心理学面向学生社会人格化发展新领域,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新目标。

三、以人格民主性构建为目标,把握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趋势

1.以民主心理构建规律为契机,呈现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新动态。民主心理构建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和促进其社会民主心理的发展。从民主心理构建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内在必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民主动机与民主行为。民主动机的形成主要体现于激发民主心理形成的作用点,民主行为的形成直观体现民主心理发展方向。通过两方面必然要素,积极构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进而深层优化人的社会发展心理。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民主人格形成与构建的基本要素,突出民主心理构建规律所具有的根本性。结合民主动机以及民主行为产生的必然条件进行深层探究与分析,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心理构建要素能够形成深层补充,为构建学生民主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作用因素。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方向,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实质性转变的根本,推动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侧重点能够得到充分呈现,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方向性创新要素,构建民主人格研究与发展新动态。

2.以民主意识引导为侧重方向,形成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发展新理念。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能够反映出人的民主心理以及民主思想。而在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民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直接促进人的民主发展思想的构成,促使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征发生转变。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深化探索过程中,以教育现实情境为基本研究取向,以学习者心理研究为中心,以量化研究为主并注重多方法结合,凸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6]。同时应明确民主意识引导具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民主意识引导,指引学生民主人格的构建方向确立。从民主意识引导路径角度分析,将观念意识的强化为基本条件,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发展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确立,有机带动社会人格的民主性方向发展。深层引导学生民主思想,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参与思维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格特征的民主化构建,为构建学生社会民主发展心理产生重要的思想意识推动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民主意识引导为关键点,将民主人格构建为侧重方向,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构建与形成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特征,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与新理念,成为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重要着力点。

3.以民主思维强化为核心要素,表征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新局面。民主思维的强化作为人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意味人的民主人格特征全面形成,推动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形成持久性。从民主人格构成的阶段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民主思维的形成作为最高阶段,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心理的民主化方向全面形成,能够以社会民主角度看待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同时保持客观、准确的社会事物发展的认知观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进程中,将学生社会民主人格构建为重要研究方向,以民主思维的强化为核心出发点,有机优化人的社会民主心理。进而使高校学生面对社会发展新环境,能够将社会发展思想、社会发展观念予以适应性转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构建的准确性。然而在民主思维的构建与强化过程中,结合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积极引导,在以社会层面强调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深层构建民主性人格。高校学生民主化发展心理能够得到全面深化,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能够以学生社会人格的民主化发展,形成社会人格民主化思维,达到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民主化发展新目标,体现出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全新侧重方向以及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詹川.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知识本体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4):111.

[2]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33.

[3]冯静.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改革[J].教育探索,2014(12):136.

[4]缴润凯,刘本扬,盖笑松.陈元晖心理学思想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59.

[5]袁书卷.美国心理学对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5):92.

人性的心理学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

从相关研究总结得出,性心理健康作为人类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与人的身体构造、生理功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影响性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父母的素质,遗传基因和胚胎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身心的健康状况;二是本人,众所周知,一个人从懂事开始便对自己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和控制能力;三是家庭与社会的教育,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型的动物,其性心理健康乃至身心健康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家庭或者社会的影响。一个生活在文明健康的家庭里的人,在对待性知识方面往往比较自然而轻松;而在谈性色变的家庭或社会环境里,人所接受的关于性的知识一般比较肮脏、不光彩,这种非正常性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会扭曲人性,影响一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降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一、性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什么是性心理健康?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正常的望,能够正确认识性的有关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性适应能力,能和异性进行适当交往,在免受性问题困扰的同时,还使之增进自身人格的完善,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性心理健康呢?以下是几个相关标准:

(一)对自己有着正确而科学的认识,不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抵触或者厌恶感。凡是性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正视自己随着年龄增长在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发育及变化,不会因为这种变化而有极端的逆反心理。

(二)谈到性心理健康必定离不开这个话题。一个人若拥有正常的望,那么使其产生这种欲望的人必定是成熟的同龄异性。

(三))是否能和异性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性心理健康的与否的重要标准。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日趋发展与成熟,希望与异往,并能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个体自然而正常的性要求。性心理健康的个体,一般都能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与异性进行交往。

(四)一般来说,性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对个人生理及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心理健康的人对性知识及有着科学而准确的理解,能够以积极,纯粹的视角去看待“性”这个话题。

二、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一)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要学会以科学的渠道获取健康的性知识。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知识自然而然会表现出一种关注和渴望。(2)性是一门科学,并不是什么丢人或肮脏的事情,大学生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而坦然地面对它,积极主动地具备性知识的家人、教师和医生请教,或者购买正版书籍加以了解。掌握了对性的基本知识,才能以科学的标准来鉴别和选择性信息,从而真正地把性和社会各方面及自身有机地统一起来。(3)大学生要学会在健全的人格力量调控下,将控制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对象和社会规范之内。合理调节性冲动,从而达到性生理、性心理及社会性道德规范三者之间的有机和谐统一。要在对两性关系具有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展开正常的两往。要增强对黄色文化的免疫力,避免接触不良书籍或视频。

(二)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1)家庭作为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对培育大学生性文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换言之,家庭是实施性教育的基本场所,而父母则是实施性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不管是父母自己是否具备正确的性知识,还是父母本人的性文明程度如何,都对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性成熟、选择的关键时期,父母在两性关系上的观念、行为方式都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双方感情的融洽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性心理及性健康。因此,大学生的父母必须为其子女提供正确而科学的性知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2)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高尚思想道德品质的场所,同时也是性文明建设基地。因此,在高校教育中,性教育是培育人才培育四有公民必不可少的一块。学校应定期举办一些关于性知识的座谈会向学生传递正确科学的性文化,提供性知识方面的书籍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举措。

三、加强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性健康是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性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对性心理健康的教育能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与迷茫,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性心理,从而使之拥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加强性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掌握大学生的性心理,性健康,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防患于未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其正确对待“性”问题。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向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成人往往认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无师自通,从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性健康问题。但通过本文的介绍与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学生自己,还是家长或者学校都有其责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健康的性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性”。

参考文献

[1]莱特福特.性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