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十篇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十篇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6:53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1

周翔(1990~),男,汉族,郑州荥阳人,郑州大学本科在读,水利与环境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摘要:本文从论述城乡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定义,揭示了当今城乡交通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可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城乡交通一体化;问题;对策;

引言: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城乡结构、土地开发的利用率、使用功能及布局的调整使城乡交通的需求和时空分布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城乡边界日益模糊,原有公路网功能及等级结构的失效、乡村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不畅、地区可达性的降低及运输成本的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现有的交通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讨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交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与对策,对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具有指导作用。

1.城乡交通一体化及存在的问题

1.1城乡交通一体化

所谓城乡交通一体化,粗略地讲,就是打破城市交通和公路对外交通的界限,打破交通行政等级划分制约,打破城镇和农村分割,从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对路网、站场、线路、运输、市场、管理等交通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实现城乡交通全衔接、全沟通、全畅达,体现城乡交通科学、公平、协调发展,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同等优质、价廉、方便、快捷的交通文明服务。

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交通体系,它强化了城乡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了城乡空间网络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结构形态得以完善,为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条件。没有高效的交通网络,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城市间和不同乡镇、乡村间的网络联系,保证城乡一体化经济市场体系的平衡、健康的发展。因此,合理的公路网体系是城乡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1.2城乡交通存在问题

(1)复杂的交通组成

城乡道路上车辆构成不仅包括原有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小汽车、公交车等,同时在农村行驶的交通工具比如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也将大量涌入城市,进而造成各交通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的服务水平。

(2)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乡镇(村)公路并存

在城乡一体化地区,一部分道路为连接中心城区的高速道路或通往向相邻区县的县乡道路以及其他公路连接线,按照公路标准设计;一部分为城市内各组团之间相互连接的市政道路,按照城市道路设计标准;还有一部分道路为乡镇或乡村内部的道路,属于低等级路面。然而由于其公路等级的不同,必然会对公路的管理及养护带来一定的困难,并且公路的破损程度及使用寿命不一,也会造成后期较大的维修费用。

(3)路网结构紊乱

路网结构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现有的道路网及其发展规划都是在城乡二元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无论是传统的公路网规划方法还是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法都无法满足城乡道路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上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的不同,可能会引起路网结构的进一步恶化,进而限制城乡的进一步发展。

(4)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

虽然城市公共交通和公路对外交通管理体制得到了一定的理顺,但城乡交通一体化体制远不只有这些,至少还应包括综合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体制的上下对接与延伸。而在城乡交通一体化体制未完全建立或真正形成之前,城乡交通一体化工作交流、沟通、协调、监督、评估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这些方面,目前还难以取得重大突破,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瓶颈和加大工作力度。

(5)缺乏统筹规划

要推进和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是前提、是基础,具有明显的先行、先导、推动和带动作用。而从各地交通规划编制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地方都编制有诸如综合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公路交通等各专业、各专题、各专项交通规划,但能从城乡交通一体化高度、视野和层面进行的规划却很少,也未见有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的范本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交通一体化推进工作。

2.相应的对策

2.1加强道路及道路设施建设

城市道路交通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必须以顺畅发达的道路基础设施为保障,同时有高效的立体交通系统与之衔接,必须建设大容量交通配套设施与长途客运站相配套。对于乡镇中的低等级路面,要进行改建并完善相应的道路设施,力求城乡道路衔接的顺畅,与此同时加强道路的后期养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其次对于出现破损的道路应及时进行修复,以保障交通的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克服不切实际、不具条件盲且推进等现象。在条件不具备或条件不成熟时,应将体制改革重点放在合理划分各部门管理职能和合理分工上。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与协调,建立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应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管理。从目前工作重点来看,主要应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工作协调以及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向县级及其以下延伸的问题。

2.3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

由于现有的道路网及其发展规划都是在城乡二元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无论是传统的公路网规划方法还是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法都无法满足城乡道路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对城乡道路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将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必须城市交通规划和对外交通总体规划中,并要满足近远期交通发展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的要求,以满足城乡发展的需要。

2.4建设统一交通信息平台

为方便公众外出、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和提升城市形象,建议建设统一交通信息平台,各大客运站票务联网,同时在市内城区建立中转网络,让顾客就近乘车。市民在任何中转站

买票,中转网络定时快速将顾客送到各大客运站。

结论:城乡交通一体化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点,解决模式也并不固定,在进行交通规划时,我们必须考虑以上要点,因地制宜,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服务城市的发展原则为主导,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联动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毅洲,史寿山,陈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4

[2]付加锋,宋玉祥,马延吉,等.城乡结合部交通优化机制及其规划设想[J].城市,2001(4).54~56;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张涛(1987-),男,安徽亳州人,四川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育战略规划。(四川成都610064)熊爱玲(1989-),女,湖南永州人,中山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广东广州510275)彭尚平(1956-),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四川成都610064)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Ja08019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11-03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进步联系最为直接、密切的教育类别,能够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同时也是迅速提高劳动力素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其素质和就业能力以促进其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快了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立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种种问题,并未能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以适应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大课题。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逐步重视,职业教育随之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职业教育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职业学校数量却呈现减少的趋势。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消息,目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3872所,相对上年减少了529所,总共招生870.42万人,比上年增加1.90万人,在校生总数也达到了2238.50万人,比上年增加43.34万人。

其次,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1991年国家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末,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把其作为高等教育一个类别纳入到高等教育发展中来。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作了相关的规定,并明确了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从近年来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来看,我国党和政府逐步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也确立了相应的地位。

最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也进一步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管理体制创新,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经过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形成了“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当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在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困难和障碍,如很多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其经费投入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有必要在分析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使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空间。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在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型和整合发展。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方面,还是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方面,都需要发挥职业教育的特有作用。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1.职业教育应为城乡经济发展服务。在现阶段,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广泛而又迅速地提升城乡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的整体文化和技术素质(主要是技术技能素质和追求较高质量生活的素质),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并有效推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首先,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内在优势。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要求其为农村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其传播技术、推广技术的作用,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从而体现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其次,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职业为导向性的教育类别,与城乡生产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劳动者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运用能力也随之得以提升,有利于促进更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创新,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最后,职业教育自身特殊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过程中,能够对其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进行再塑造,同时对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产生积极正面影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进步,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2.职业教育应为城乡统筹发展培养所需的技术人员服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城乡经济建设发展都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高级技师和技师所占电力员工总数的比例不足2%;在建筑行业中高级技师、技师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缺失更为严重,在目前我国3400多万建筑从业者中,高级技师占比不足0.3%,技师占比不足1%,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仅4%。可见,在这些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行业中,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缺乏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并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全社会劳动力整体技能素质的渠道,也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必须要以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目标,补充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技术人员缺口,更好地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

3.职业教育应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最主要和关键的就是把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转型期,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加之其素质水平较为低下,已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要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就要提高农民素质水平,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的农村劳动者,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效转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为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就必须发挥其应有职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其中通过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而且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总体而言,职业教育应该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改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层次和速度,把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最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职业教育应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服务。工农城乡差别持续扩大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一直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这就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即不仅要在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变落后习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而且必须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新思路,以此为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服务。同时,也要逐步整合城市和农村的职业教育资源,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为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投资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否得到落实以及落实程度如何,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否得到有效的保障。与其他教育类别的投资相比,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无论是在教学条件,还是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职业教育的要求都比较高。对此,国际上也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生均教育成本专门进行了统计,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大概是普通教育生均成本的2.5倍。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比是1.15∶1,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比是1.02∶1,与国际标准相差一倍多。可见,用普通教育的投入来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高、需求量大,而另一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加之职业教育是以实操为主的教育,对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投入要求高,这更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履维艰。因此,职业教育投资经费得不到保障,必然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2.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国家对城乡职业教育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但是我国地方政府运行的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首先,管理主体方面,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不明,城乡分割管理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有些属于政府教育部门管辖,有些属于政府劳动部门管辖,还有一些属于行业协会管理,甚至有些职业学校分属于多部门领导,管理主体的混乱造成了政策执行不统一,不利于不同层次职业学校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之间对职业教育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其次,办学主体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目前,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办学的主体机制,社会资源很少能进入职业教育办学的行列中来,职业教育办学的竞争机制难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对此,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对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创新,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3.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偏离。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基础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产生了极大的需求,然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并未能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要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而造成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发生偏离。目前来看,大部分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由于办学理念发生了扭曲,办学目的功利化、商业化,为迎合学生的择业观念,忽视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开设一些社会上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状态的“热门”专业,这一短视行为致使学生毕业后陷入失业的局面。专业设置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调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了结构性矛盾,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如中高级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管理人才,等等,从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所开设专业来看,尚不能满足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可见,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和职业教育的双向发展,专业的设置必须与市场进行对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的对策

1.加大对职业教育投资力度,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基于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对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益,政府应承担大部分职业教育发展资金的来源,但并不等于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包办,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投资中来,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职业教育,以拓宽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可以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坚持“学生受益、学生缴费”“企业受益、企业出资”“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政策,采取国家投资、地方扶植、企业资助、个人承担相结合的形式,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以缓解职业教育的供求矛盾,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

2.拓展职业教育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对职业教育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已无法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必须对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变革,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根据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优势的实际,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城市支持农村”战略执行力度,对此,城市职教资源要适时稳定地对农村进行支援,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事关农村的稳定发展,也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就要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和稳定的转移。

3.强化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方面,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错位、缺位、越位现象较为严重,对职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要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管理,建立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要明确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权责,打破城乡职业教育管理不对等的局面,把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纳入对政府绩效考核和官员施政约束的评价体系当中。另一方面,政府要保障职业教育在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上与地方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因此,就要对职业院校的学制和办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打破政府对职业教育投资权、管理权、办学权的垄断体制,要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对城乡职业教育进行管理和规划。同时,也要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4.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树立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观念。职业教育是旨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主的教育,是为劳动者走向就业市场进行技能培训的教育。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而目前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职业教育要加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培养,树立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理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城乡一体化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职业教育在向社会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中,要找准自身定位,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摆脱以往职业教育强调以升学为目标的思想,转变到以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素质为指导的理念。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还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立足点,以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要求,培养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突出专业设置方面的特色化、市场化。

总之,在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的重要阶段,要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和城乡融合的城乡一体化目标,职业教育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就无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大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没有职业教育就根本谈不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应从思想上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职业教育发展为契机,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并且,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系统中,充分发挥好职业教育的基础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兴洲.职业教育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J].教育学报,2009(5).

[2]全,林克松.重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经济学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2010(3).

[3]王敬红.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城镇

党的十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及研究内容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我们一直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问题。城乡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整城乡差距的发展,实现一体化战略是一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内容主要着重在于城乡总体发展,城市的工业发展,以先进的技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工业和农业,以及城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领域,以工业促进农业,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的战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写作,使得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从而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城乡共同发展,经济共同增长。

二、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

城乡发展的现状,最明显的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的各个方面的差距,以及对于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城乡发展所产生的差距,是历史长期以来发展所影响的,经济区域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经济与文化等的各个方面都较为先进。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居民整体素质以及城市的经济增长都较为迅速,家庭教育也要优于农村。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要低于城市人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题地位,同时强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城乡发展存在着差距,无论是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其他方面,都是城乡发展存在差距的明显表现。我国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兼顾城乡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均衡发展,使得城乡共同进步。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的共同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农村整体的增长,更需要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长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需要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相应的二、三产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总体增长。

三、影响城乡一体化因素分析

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是哪些因素不利于一体化的进程。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不利于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了城乡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乡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城市发展较为迅速,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与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后,表现为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尤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实原因造成的,都是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同步发展,但是在长期发展以来,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实践与政策来协调城乡发展。

(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多的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相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则注重第一产业的发展,长期的农业经济使得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化的发展,以城市的发展进步带动农村的发展进步。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带动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性的表现。

(三)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城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以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的发展为依托,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步。而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则长期是以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为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期致力于农业的发展,而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力度还应增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创新农业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

完善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政策上投入较大的方面,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城乡一体化,同样也是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三农问题,是我国一直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顺应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最终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2]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

[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

[4]陆学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分析与实现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06).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一体化建设研究

――以宿州市为例

欧晓倩章梦雪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234000)【摘要】首先,在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以宿州市为例,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研方法对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次,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城镇居民层面分析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得出了有关于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城乡居民层面、政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城乡差距

绪论

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隐藏了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这并不能阻碍城镇化的步伐,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皖北地区给自身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兼具和谐发展的目标,另外坚持在发展中体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可发展等。

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它至少涵盖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人口城镇,二是经济城镇化,三是社会城镇化,在这三个层次发展中,社会的矛盾也尤为突出,例如人口不断的增多,但土地的使用率却低,这也是现在政府采取土地集中使用的原因,在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时,皖北地区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与周边地区一起联合探索出适合皖北地区城乡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皖北地区城乡间的共同发展与富裕。

一、研究现状描述

(一)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直辖市的城镇化率情况

根据2014年安徽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各个市的城镇化覆盖率中,合肥为69.10%,增福为1.31;淮南市为67.90%,增福为1.25;蚌埠市为50.91%,增福为1.24;淮北市为59.76%,增福为1.23;阜阳市为37.50%,增福为1.27;宿州市为37.43%,增福为1.27。

单从城镇化率角度来看宿州城镇化率在不断的增长但城镇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增长幅度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这样单一发展会使得宿州等一些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无法持续发展,也无法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来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宿州市近几年城镇化率情况

数据显示,宿州市近几年的城镇化覆盖率非别为:11年33.1%、2012年34.8%、2013年36.2%、2014年37.4%。可见城镇化率一直在提高,但增速却在减缓,增长幅度也十分微小。

(三)宿州各地区的城镇化覆盖率

数据显示,宿州市各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桥区为45.1%、砀山县为35.9%、灵璧县为25.3%、萧县为21.9%、泗县为18.5%。可以的初步得出:桥区的城镇化率最高,泗县的城镇化率最低;桥区的城镇化率比泗县高22.2%,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根据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从13190到18925。城乡收入差距比高达300%,而且每年都会增长。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将近3倍的差距,这也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发展失衡。但从这表中也可以看书,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减少,但总体减幅不是很大。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增速滞缓,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地级市的城市化覆盖率对比也不是很突出,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就说明人们应该意识到不能一味地走老城镇化道路,而是要寻求一种新的突破。

由图23可以清晰地看到,宿州市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别非常大,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各个区域都在建设,但由于每个地方建设的力度、效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同等等原因,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彻底,乡镇居民思想落后

从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建设的不够完善;有的是建设完了之后,后期的工作却没有持续下去,导致已经建设好的成果毁于一旦;还有的是在建设途中就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绦辛τ泻艽蟮墓叵怠

还有就是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在建设中有些居民不支持政府的工作,导致建设中出现困难。还有许多农民思想文化水平达不到,使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脱节,有可能会导致造成只是建立了城镇,却没有可此续发展的动力的局面。

3.城乡差距明显

城乡之间在经济、教育、空间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阻碍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如在空间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有形和无形的隔离,城市带和乡村带之间空间差的减少速度远跟不上近几年的发展形势。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如今城乡居民在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的产业发展虽迅速,但从数据中可得出农村居民远跟不上现代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乡社会发展的程度差,农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滞后性和保守性,这种文化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城乡的差距可以看出宿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应该从多个角度多维的综合发展,使宿州在迎合发展政策的同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理想的效果。

4.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宿州等一些地区近几年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空间和城市数目增加方面,出现了“虚假城镇化”、“城镇化不彻底”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下城镇化率虽然得以提高,但是农民并没真正的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并没有从本质上得以改善从而致使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不突出发展缓慢。

要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5.单一发展,没有寻求新的突破

就研究结果显示,宿州地区在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展体系不够完善较为单一。这致使宿州的一体化建设速度较其他皖北地区相对比较缓慢。

纵观宿州近几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增长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从多维角度来发展宿州在新城镇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没有解决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农问题和二元化结构等主要问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即使实行户籍制度,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隔离了城市与农村,使得二者存在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这种情况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城乡二元制结构加剧了社会经济增长的不均衡。近几年城镇人口数目增加和城镇空间的扩张使得城镇化率提高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户口但只是伪城镇化。在消费的形式方面,农村人的消费属于没有城市人丰富多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就可以,而城市人更懂得享受生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问题,使得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2.三农问题突出

宿州近几年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收入低且增收难,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就是缩小城乡居民贫富差距。

各部门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使三农问题在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这个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脚步。

3.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乡镇居民的文化水平

由于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原城镇中的人会不接受农民,而农民也会适应不了城镇的生活,他们还是习惯于自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些都是政策能否彻底落实、落实到位的关键约束因素。

在调查的几个地方,我们发现虽然城镇建设中的基本设施都是齐全的,但是后期被损坏的程度非常的严重,居民们根本没有珍惜公共设施的意识。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当中一定要坚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让人们意识到建设城乡一体化最终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新型城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作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却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所以,宿州市城镇化路径也需要改变过去不够科学的城市化,而是要转向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首先,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这个层面上就要求加速推进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比如现在对于农村居民的城市户口问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问题。再者,产城的融合、城乡的协调、工农的协调等方面的发展一直都是新型城镇化要求。

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都对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城乡发展的新道路,那就是不但要走可持续、良性的发展道路,而且要在发展中考虑到人的重要性,建立一个经济、人文、环境都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镇。

(二)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发展小城镇,可消化农村劳动力,消除城市就业压力。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样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有较强的经济、科技、人才等优势,有利于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较弱,没有得到彻底实施。在此层面上,小城镇有必要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三)改革户籍政策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想要减少这类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就必须转变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有很多地方的城镇化的有户籍人口市民率与非户籍人口绿的差别仍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种现状,从而使城乡间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实现平等就业。

(四)提高乡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我国一直强调“科教兴国”,并且一直努力建设为一个人才大国。因为只有有了人才,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样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同样很发达。由此可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到“硬实力”重要,但“文化软实力”更重要的观念。在建设中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既然大力发展人才,那么就相应的要出台一些政策去留住人才,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

四、结论

宿州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较其他城市发展速度还是相对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突出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相关程度上减少二元制问题和三农问题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和从根本上消除这两个问题,才能使宿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格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p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发展联系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人民的思想、认知、文化等方面。在建设城乡一体化时要全面协调,不可突出冒进,相互之间做加减法磨除棱角,实现全面现代化科学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和一体化的要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目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通过城乡一体化来缩小城乡差距已刻不容缓,而新型城镇化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大背景下,则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其贴近经济发展本身,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利于城市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论文主要围绕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来探索研究,了解发展现状、取得的相关成就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和人们的共同愿景,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各地省市应贯彻落实总体规划,也要在落实的同时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叶莲松.新型工业与城镇化[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6)

[4]李树踪.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05)

[5]马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J].新华出版社,2004,(01)

[6]姜伟新.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定[J].求是,2011,(02)

[7]肖良武,张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认识误区发展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将城市建设照搬照抄到农村,只要是城市有的,农村也一样复制,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盖高楼,追求外在形态的一样化,而农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是增加了不少负担。这是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和做法,是一种形式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非均衡发展形成的,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城乡一样化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并不是乡村仿造城市、乡村看上去和城市一样就是城乡一体化。现阶段,城乡并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乡村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优化变迁会渐进地发展为城市。城乡外在形态的一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的但不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城乡权益地位、文化、社会等内在差异的缩小和趋同。

误区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抑制城市、发展农村。对城乡一体化还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误解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势必要城市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抑制城市的发展,城市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扛着沉重负担等,相应地在城乡一体化措施上只注重如何发展农村而基本不关注城市。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现在确实是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但不能割裂城和乡来谈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城市发展了才能给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乡村发展了,粮食充足保障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增多了,就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integration)的定义,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确的。它站在城和乡两个系统的角度,指明了二者的普遍联系和协调发展,并指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但是,它没有说明由乡到城的发展转化,没有揭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存在不同阶段和目标、是一个城乡逐步接近的动态过程。

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规划学者、生态环境学者等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社会学和人类学者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结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承认并适度保持城乡并存为基础,以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弊端为出发点和目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系统的辩证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政策措施在城乡之间平等一致、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平等共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和结果。

(二)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1.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城乡一体化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城乡一体化是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在大家所谈的城乡一体化大多是城乡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后所呈现出的状态。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只是城乡分离、对立仍占主导地位时的一体化,现阶段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措施可能就不适用于来推进未来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必然促使城乡关系发生由分离对立到相互促进转化再到趋同融合的渐变。认识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可以指导我们在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2.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观点也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所谓“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逐步接近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有因果关系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跨越”。

3.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城乡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景观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系统,是一项涉及社会深刻变革、利益重大调整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所以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看待城乡一体化,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多样性。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的中国,不可能有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即使在省域范围,也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套用一个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一体化模式必定是多样性的。各地只能在大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和道路。

5.城乡一体化指标的相对量化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结果,是一种城乡状态。制定或评价某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成果,可以设计出规划建设一体化指数(指标),产业发展一体化指数(指标),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指标),社会管理一体化指数(指标)等多个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村内道路铺装率,排水管道覆盖率,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比重、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等更多的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是相对的,是与一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必须要有对应的指标和目标;但是,城乡一体化更多的是定性的、描述性的,城市与乡村、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政策、文化和文明、地位以及身份的实质平等、社会心理等方面是否一体化是不可能量化的。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须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重点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在现阶段,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多元化多形态的都市现代农业和适合区县功能定位要求的各类产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创业;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社保、医疗、救助等水平,使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重点关注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泛泛来讲,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的户口性质差别,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我国居民身份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权益的不平等。二是研究探索流动人口管制制度。人口是随着就业和福利在流动的,应该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解决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在能源、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居住、治安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问题。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所要求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包含的水、电、邮政、市政、公共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生态等基本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都需要大量的建设和运营资金。这些资金怎么解决?按照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是政府;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承担部分成本,受益人承担其余的成本。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一直由国家承担,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提供,而在农村却由农民自己解决,所以也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乏和滞后。因此,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体化,必须重点关注资金问题,实际上也是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完全由财政投入并且还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应该还存在难度,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戈.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反思.农机化研究,2005(2)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帕累托改进;卡尔多改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实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城乡协调发展思路被认为是具体的有效路径。围绕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一直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忽略了城乡协调发展是什么的问题,结果导致出现“主观臆断”左右“客观事实”,如各地一阵风式地掀起“城市化”浪潮,导致大量土地被闲置、农地被弃荒。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被提出来之际,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城乡协调发展的本质,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而且,以往的研究大都是“泛泛而全面地”讨论,本文在就城乡协调发展的现有理论与实质内涵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又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进而提出有的放矢的政策建议。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颇多,我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协调发展的定义

在现有文献中,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许多研究融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城市化的研究之中。这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1]。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种创新理念,从观念上打破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惯势,它表明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2]。而城乡协调的提出源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协调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建立一种新型城乡关系,即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3]。城市化则主要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为从事工业、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以上概念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城乡一体化重点在最终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强调整体理念,城乡协调侧重城乡关系,而城市化则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特征(结构转型)与任务(共同富裕)来看,处理好城乡关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目标的手段;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整体理念的具体内容;是指导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平衡原则。因此,我们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其主要内涵应该为: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运用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2.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解决了曾长期困扰我们的温饱问题,为城市改革提供了稳固而广阔的农村腹地,并一度缩小了城乡差别,城乡联系也显著增强;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改革呈现出勃勃生机和跨越式发展的趋势以来,城乡差别又被拉大了,再次凸现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4]。目前,城乡关系不顺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这已经开始威胁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从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来看:自十六大以来,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必须由过去的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协调,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与综合效益不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三农问题”为城乡协调发展又提出了挑战。因此,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3.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

陈加元认为城乡协调发展应该包括:(1)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协调规划布局;(2)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协调产业分工;(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各项服务功能;(4)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协调环境保护;(5)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协调社会保障发展;(6)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协调社会进步发展[5]。除此以外,城乡协调发展还应该包括:使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建立城乡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与效?益等[6]。?

4.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主张

围绕政策在城乡间倾向的不同,我们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主张分为三大类:

(1)以城市发展为重点,优先发展城市,然后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强调城市的主导作用,把城乡经济联系看成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联系,通过资源要素从城市到乡村的流动来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城市的辐射能力越强,其对乡村推动效应越强[7]。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基础之上的二元经济理论。

(2)出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而提出的“自下而上”的城乡关系发展政策建议。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农村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建设,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差别,减轻城乡收入不平衡性等。其政策主张基础最早见于利普顿(Lipton)对于“城市偏向"的城乡关系政策的批评。代表性的学者为托达罗,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对农业部门的忽视。

(3)城乡互动发展,建立城乡间统一的市场体系,依靠中心城市地区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同时政府扶持农村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几方面齐头并进,逐步改变城乡隔离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实现城乡互动发展[2]。其核心是城乡经济利益平等,以此作为推动城乡互动发展的动力所在。该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麦吉(mcgee)教授于1989年提出了Desakota的概念,即在印度尼西亚语中的“desa"(村庄)+“kota”(城市)。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卡尔多改进”

城乡协调发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探讨“什么是城市”开始。

在《中国大社科全书》(2002)中城市(city)是指“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交通、绿化及公共设施用地的聚落,其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商品交换日益扩大和繁荣,逐渐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农业的发展产生剩余产品,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城市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特别是轻工业原料;城市工业的出现和集聚、城市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样化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将大批剩余劳动力输往城市等等又进一步壮大了城市规模。”这样看来,城市的产生源于农业,城市起步发展依靠农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得益于农业,城市的规模与“质性”却脱离于农业。也就是说,自从城市出现以来,尽管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农业功不可没,但是,城市却天生地异化于农业,异化于农业发展之地——乡村,城乡之间天然地在自然环境、人口“质性”、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别。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词“协调”的意义就在于协调的是城乡的差别,而从城市的定义来看,这种差别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产业差别。

这里,学术界经常有这样一个误解,是需要澄清的。那就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经常有某地的农村发展第二、三产业致富,建设起新的生活环境,农民不再或者很少依靠种地维生,大多数农民进入企业从事工作,过上城市化的生活。于是,有的学者就宣称,城乡差别协调了。对此,我们认为:当农民脱离开农业生产之时,就恰如当初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城市一样,原先的“农业、农村、农民”就已经不存在或者改变了,成为“非农业、城镇、市民”。因此,何来城乡差别呢?原先的“乡”已经变为“城”了,有的只是“城城差别”(摆脱了城乡户籍制度、行政建制差别认识后,从产业发展角度讲,这里的农村已经是城市了),我们这里所讲的城乡协调发展应该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基于产业差别为主要特征的城乡差别的关系协调问题。正如中国“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是核心问题一样,农业问题同样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本意应该在于:协调城乡间的差别,而并非消灭城乡差别,因为城乡差别的主要特征——产业差别,在目前是不能够消灭的。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关于分析“城乡协调发展是什么”的理论前提如下:(1)存在城市、农村两个大的经济体;(2)两个大经济体之间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其中产业差异是主要的差异特征;(3)每一个大经济体都有着各自的产出(效用或者幸福)函数,城市为F1,乡村为F2;(4)两个经济体之间有着往来,其结果会产生作用于产出函数的影响Δp,如果影响是正的,则Δp>0,反之Δp<0;(5)经济生活中,存在放大效应,即如果城乡发展达到协调状态,将会有整体发展效果被放大现象的出现,即Δp>0。在这些理论前提基础之上,我们构建理论模型用以说明“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如下:

tF=(Σ|i=1,2)Fi+Δp(i=1为城市;i=2为农村)

其中,tF代表整个社会的产出函数(效用函数或者幸福函数);(Σ|i=1,2)Fi代表无数个城市与农村的产出函数被加总求和。

若要获得max(tF),则需要使得:第一,max(Fi);第二,max(Δp)。max(Fi)是城市与乡村的各自产出最大化问题;max(Δp)是城乡之间整体协调产出最大化问题。在Fi既定的情况下,实现max(Δp)则必定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在Fi非既定情况下,实现max{(Σ|i=1,2)Fi+max(Δp)}则可能是一种卡尔多改进,也就是说此时的max(Δp)可能是建立在对max(Fi)的否定基础之上。

所谓“帕累托改进”即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中,不损害任何人而能使大多数人(在他们看来)变得更好的改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但是总体利益得到了提升,则可以认为是“卡尔多改进”。我们在对一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的时候,明确其是“帕累托改进”还是“卡尔多改进”,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其绩效,如果是“帕累托改进”则说明该项政策的实施成本为零;而如果是“卡尔多改进”则说明该项政策存在实施成本,进一步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则是探讨如何缩小实施成本,以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我们所探讨的“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在较大程度上是一种“卡尔多改进”。因为,如果城市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是一种纯粹的互补关系,不存在替代关系,则城乡协调发展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大多数情况下,城乡之间存在诸如“工农剪刀差”、“工业反哺农业”等相互之间的利益交流,这种利益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关系,这种替代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整个社会的产出最大化,即max(tF)是以城市或者乡村的利益损失为代价的,因而实现的在较大程度上是一种卡尔多改进。

从中国城乡间的发展关系来看,无论是生产要素市场还是产品市场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严重的城乡差距,农村长期以来承担着中国改革的成本,而这种改革的成就恰恰又主要体现在城市,所以农村所承担的主要是城市的改革成本。因此,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增长,实现的恰恰就是一种卡尔多改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如下几点:(1)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卡尔多改进;(2)城乡协调发展时,推进落后的农村发展需要付出两部分的损失,即部分的Δp和部分的Fi,对Fi的损失就是对城镇利益的直接损失,而对Δp的损失则是对城乡整协利益的损失。一般来讲,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时,必须考虑到卡尔多改进的成本问题,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分解、分担成本,实现改进成本最小化才有助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例如在前一段时间的“城镇化”浪潮中,大批的农民变市民,但是城乡的整协利益损失却处理得不好,即现代化的城镇设施+无业可就的农民式的市民,一个是现代化的城镇,一个是落后的农业劳动力,二者无法匹配,不但没有产生整协利益,反而付出了摩擦成本。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又恰恰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条新的举措,在这项方针策略中,关注卡尔多改进中的成本问题必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案例的产业差别分析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产业差别是城乡差别的主要特征,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对城乡差别实现卡尔多改进,即主要对产业差别进行的卡尔多改进。所以,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就在于如何突破产业差别,以最小的改进成本实现卡尔多改进。因为城乡产业差别缩小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缩小劳动生产率差距以达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平衡发展,所以,我们以黑龙江省为例展开的分析,也将主要围绕城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进行分析。

1.黑龙江省城乡产业二元结构强度的现状

我们以农业与非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差异即城乡二元结构强度作为指标来考察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别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二元结构强度=(非农产业GDp比重÷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农业GDp比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城市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以农村为主体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倍数比(二元结构强度)在1978年-1997年期间,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变化态势,在3.6至2.3倍之间;而从1997年-2000年以来呈现出较大的增长趋势,直到2000年—2004年才稳定在8倍左右。这说明城乡间的产业差异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2.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异、城市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构建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异的二元结构强度、城市化率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率的线性相关函数。其中,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城乡协调发展的状况,因为城乡协调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8]。按照我们前面所进行的分析它又是社会福利的增进,所以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乡协调发展的状况;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比值(二元结构强度)作为解释变量之一代表城乡产业差异度;城市化率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代表城乡之间存在的整协利益关系,它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正表明城市化的推进增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关系为负则表明城市化的推进有助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缩小,即有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具体函数如下:

LnCB=aLneG+bLnCt+ε(1)

其中,CB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率;eG为城乡二元结构强度;Ct为城市化率;ε为干扰项。依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作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为: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强度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化率对于解释代表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二元结构强度每增加1%可引起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扩大0.21%;城市化率每增进1%可引起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1.111%。这说明: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协调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城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城市化战略的推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就是说,城乡协调发展的整协利益Δp体现为负值。

3.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围绕如何缩小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异即改善二元结构强度?以及如何节约卡尔多改进成本(如城市化率变化所反映出的城乡整协利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两点政策建议:

(1)从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计算公式来看,理论上讲,有两条路径可以实现对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改善:第一,“非农产业GDp比重的缩小、农业GDp比重的扩大”有助于改善二元结构强度;第二,农业人口比重减少、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也有助于改善二元结构强度。从实践来看,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省份之一,一方面考虑到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生产的主体省份地位;另一方面在确立工业强省、二次创业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发展和壮大重化工业优势又是必须完成的。这样看来,一味强调“非农产业GDp比重的缩小、农业GDp比重的扩大”这条路径在实践上并非长期政策。那么,我们要考虑的路径则为:农业人口比重减少、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但是,城市化的推广对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具有正效应即城市化率增长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这意味着通过推广城市化来减少农业人口比重、增加非农业人口比重,以期弱化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战略意图也存在问题。

农村中的产业化发展则是一条较为有效的路径,其具体思路是:提高农村的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使大量从传统农业中“涌流”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消化在现代农业内部和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这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农企合作,进行农业公司化经营,走大农业的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传统农业的人口比重,另一方面在不盲目推进城市化的前提下,又增加了非传统农业人口的比重,这应该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2)针对诸如“城市化浪潮”带来的“荒地”现象,探讨如何节约卡尔多改进成本。这要求建立起有效的收益—成本评估机制来进行制约。收益—成本评估机制是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主体,通过市场的风险—收益机制,吸收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从事经济活动;政府作为“裁判”制定交易规则,执行奖惩判决,维护交易秩序,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进行协调与控制。具体来讲:当一个涉及到城乡协调发展的项目被确定下来之后,如小城镇开发项目,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总体开发宗旨,它应该是宏观的,考虑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要求的标准作出的战略高度的规划,这个规划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是明显具有指导性的;同时,政府还需要为企业制定好“交易规则”与“奖惩条例”,规范企业的行为。这样,政府和企业同时有了各自的收益—成本评估机制,政府的评估结果要求实现社会福利的增进,即卡尔多改进;而企业的评估结果要求实现企业利润的增进,如果在政府的“裁判”规则下,能够实现“双赢”,则说明此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2]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3).

[3]孙立军.农村产权制度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界,2005,(4).

[4]焦伟侠,陈俚君.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5]陈加元.深化城乡一体化认识提升城市化水平[oL]./zjeco/2003-11-16。

[6]顾益康,邵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4,(1).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城乡规划;问题;措施

abstract:urbanandruralplanningworkisplanningresearch,planning,projectmanagement,threepartoftheorganiccombinationofthewhole.thispaperthroughanalyzingthethreestagesofurbanandruralplanningtheirexistingatpresentamorecommonproblem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trategyinordertoenhancethefurtherunderstandingofruralandurbanplanningandthinking.

Keywords:urbanandruralplanning;problem;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乡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乡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乡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乡规划工作是由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合的整体。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对其进一步完善。

2城乡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不足

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不足主要体现为对城乡定位不清晰,特别缺乏对农村的深度研究。没有科学、系统地去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尤其是在规划研究中缺乏人文理念,导致在发展定位上与地区产业升级包括文化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区域竞争态势存在偏差。

规划研究是规划工作中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规划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因此,在规划研究中必须全面而统一地发挥各方面的资源的优势,包括对资源特色、环境承载力、竞争力优势、文化等各因素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处于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阶段,规划师在城乡规划的工作中越来越重视体现其经济功能,而往往忽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缺乏对城乡自身的独特文化传统、风俗人情、历史古迹等文化基因进行合理、合情的考察和掌握,一味强调且片面理解“城乡一体化”,在统一城乡发展的同时,而常常不关注各自自身特色的发展,使得“千城一律,万乡同形”,既满足不了人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又没有提高人们对在城市或农村生活的幸福指数。

2.2规划编制的体系不健全

规划编制体系的不健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调控职能集中力度不足

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城乡管理规划中,存在一些政府部门为了减轻管理强度,而将城乡规划的职能下放到区县政府,导致出现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地方的实施完全不同,甚至有的地方多头审批却管理方法不同,从而造成城乡管理调控职能失稳,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规划监管制度完善

各地方政府往往存在重规划而轻监管的现象,对监管体制不够重视,使得规划监管体制不够完善。许多政府并没有设立科学的多层监管体系,各管理部门之间也基本各自为政,缺乏应有的联系和沟通,使得对城乡规划的监管了解不够全面,对违反规划体制的行政部门或个人也缺乏相应的追究制度,行政纠错制度也不够健全,对群众检举的管理办法也不够重视。

3)乡镇的规划不够合理,机构不健全

乡镇的规划一直没有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乡镇发展比较落后,政府部门缺乏科学规划的积极性,对乡镇的规划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设置的规划机构和监管机构不健全,也缺乏相配套的专业管理人才,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规划的发展。

2.3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城乡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划管理的职能执行,但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分析在城乡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于城乡规划的研究大多从规划实施管理角度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的有关探讨。这个角度多偏重于案例分析,寻求规划实施管理过程的不足,常常涉及到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等相关问题。

3提高城乡规划水平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对城市与乡村特色发展的战略研究

新农村建设从“十一五”提出,到近年来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建设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用城市建设中的成功模式去惠及农村,这必然导致乡镇规划的不合理。笔者认为:第一,单一地参照城市发展模式,去吸收其成功经验,而不考虑农村的自身特色,是对“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理解;第二,我们的规划师需要深入农村,切实了解乡村文化、农民需求,真正关照务农人员的实际需要,而不是更多地注意无农业、不务农的农村;第三,对于城市市区、郊区、乡村相结合的地方,应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并加大研究,建立城乡结合区域,使传统二元格局的发展多元化。最后,应从农村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进行农村空间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的运作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与农村发展目标相一致。

3.2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中的管理体制

当代中国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情况相比,所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中国的城乡规划工作有其特殊性。国际上大量探索的社区发展理论和实践对解决中国的城市、农村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不可“拿来主义”,照搬套用。要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规划规律,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规划工作,尤其是注意保留城市和乡村自身的独有特点。

在城乡规划编制阶段,确定了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土地使用的配置以及城乡空间的组合和设计,基础设施的综合安排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规划工作经常面对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不断加大。

3.3建立有效机制保障规划管理的顺利实施

严格执行规划是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的保障。牢固确立“规划就是城市宪法”的理念,严格城乡规划的制定、审批和修编管理,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严格规划执法和问责制度,建立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乱变更、乱建设、乱占地等违规违法现象,对违反规划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建立完善规划监督机制,始终将监督检查贯穿于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华山.低碳环保视角下对城乡规划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城乡差距;治理;产业;公共服务

一、城乡差距与城乡差别具有不同的内涵

城乡差距与城乡差别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集历史现象与社会现象于一体的城乡差距是一个国家基本社会制度框架内城乡关系走向的表现形式。一个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决定财富的分配原则,建立在城乡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城乡差距扩大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不公的必然结果。但对已有的城市与乡村而言,他们各自能够产出多少财富则是由各自的主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代表城乡主业生产力水平的是城乡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如果一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达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状态,而且工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同样高的水平,此时,源自生产关系方面与源自生产力方面的城乡差距都消灭了,但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由此看来,城乡差别另有自己的特定内涵。

所谓城乡差别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城乡生态景观、城乡主产业劳动方式、城乡居民的集聚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方面的客观区别,它存在于任何阶级社会的各个国家中。各个国家正在努力消灭的是城乡差距,但不能消灭城乡差别。自城市诞生以来,城乡差别就存在,以后还将存在。以往我们常常讲的“消灭三大差别”,其实指的是“消灭三大差距”,或者说是在对城乡差别有误解的情况下喊出的口号。城乡差距是指在基本社会制度及其一系列衍生制度约束下由城乡主产业生产方式而决定的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通过这个界定可以看出,要消灭城乡差距,就必须既要消灭使城乡差距扩大的基本社会制度,又要使城乡主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同步提高。

在对待城乡差距问题方面,还存在一个误区,即人们往往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在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并力图消灭城乡差距,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缩小城乡差距。在资本主义初期,城乡差距扩大的速度的确很快,城乡对立关系十分突出。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的触角逐渐伸入到农村与农业,尽管主观上获取剩余价值,但客观上却缩小了工农差距与城乡差距。与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缩小城乡差距的行为是被动的,是因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落后农村、农业阻碍时才不得不去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缩小城乡差距的行为是主动的,是受基本社会制度价值取向影响而进行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行为。即使是这样,并不能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在消灭城乡差距问题上不存在失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需要不断完善,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仍然会出现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以至于今天我们用“统筹城乡发展”来纠正过去城乡差距方面出现的失误。

二、城乡差距问题的层次性分析

分析城乡差距问题应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系统的研究不同层次的城乡差距,二是揭示城乡差距的本质,三是明确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的历史责任主体。

中国城乡差距包括城乡政治差距、城乡经济差距和城乡社会差距。城乡政治差距是最深层次的城乡差距,它决定着中间层次的城乡经济差距与表层次的城乡社会差距。通常状况下,人们只重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城乡社会差距的研究,很少能从城乡经济差距与城乡社会差距背后挖掘出城乡政治差距。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压力型政治体制在城市与农村的表现形式是命令式的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在压力型政治体制约束下由任命型城乡权力资源配置制度支撑的城乡治理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城乡治理差距的产生原因恰恰是由于权力资源本身在城乡之间的严重不平衡配置,权力资源的不平衡又导致城乡之间经济资源的不平衡与社会公共产品资源的不平衡。这表明,城乡政治差距是城乡经济差距和城乡社会差距的根源。

政府在城乡差距扩大问题方面负有直接责任。政府是校正“市场失灵”的最后控制者,政府是战略政策与制度的主要供给者。就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言,城乡差距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无疑是越来越大,政府校正市场机制的结果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绩效和政府的统筹能力。就政府制定的战略而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政府提出的,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方针是政府提出的;就政策与制度而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政府推出的,不平等的城乡产品交换制度、差别化城乡教育制度、不同的城乡社会福利制度、城市优先的资源配置制度等也都是政府制定并加以实施的。而这些战略的实施与制度的出台恰恰是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三、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差距问题是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形式,而化解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最好办法是进行体制改革。为此,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城乡差距,提出了相应的三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为从根本上剔除产生城乡差距的深层政治体制阻碍性因素,我们需要确定城乡治理体制变革的价值取向,该价值取向是变压力型治理体制为激励型治理体制;变权利约束型治理为权利给予型治理;变人治型治理为法治型治理。当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后,城乡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公正决策、公平决策才会在城市与农村的协同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才能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城乡整体规划与城乡政府管制方面有所作为。面对日益严重的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城乡各级政府应联合起来为城乡生态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面对城市的单纯空间扩张与农村耕地的不断减少之间的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突破过去仅规划城市而不规划农村、仅规划工业布局而不规划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布局的工作思路,实现粮食安全前提下城乡规模结构与城乡空间结构之间的整体协调增长。

城乡政治体制改革引领下的城乡治理绩效的提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深层经济体制改革则是统筹城乡协同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市场机制惯性作用下优质生产要素不断流出农村问题,需要统筹主体的政府干预机制在一定激励机制作用下强制性的实现优质生产要素流入农村,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优质生产要素短缺问题。统筹主体政府还要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在农业生产成为工业化整个链条中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发展精细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化农业。

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核心是缩小工农业发展差距,财政支农、工业反哺农业与城市支持农村只是发展农业的外部措施,农业要想真正成长为现代农业还必须有一系列新土地制度安排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动态土地承包权确认制度就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为解决农村新生代农民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问题,为适应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我们主张改革以往政府单方面固定期限下的土地承包制度,代之以动态土地承包权确认制度和柔性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所谓动态土地承包权确认制度是指为适应农村新增人口组成的家庭也有土地供其承包而言的增量性动态土地承包权的确认制度。该制度是基于新生代农民在农村的生存问题而提出的,是化解新生代农民与老一代农民代际矛盾的新型制度安排。所谓柔性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是在合法、合理、自愿前提下,规范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非农户之间以及农户与集体组织之间发生的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制度。该制度解决了初始土地总承包权与后来土地分承包权之间的流转问题,它既可以使土地走向规模化经营,也可以因地制宜使土地走向分散化经营。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二元经济结构;对策

0.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省份,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比较深,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近年来,我省的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在城乡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差距仍然很明显,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党的会议不断强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但实施起来远比预想要困难得多,彻底破除二元结构体制,促进城乡和谐、共建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1.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扶持下,黑龙江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产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1.1.1城乡建设规模同步发展

全省各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各乡镇经济不断兴起,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9年全省12个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135.6平方公里增加到1779.7平方公里,增加了644.1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镇镇通”。2000年全省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之比为51.9:48.1,2008年进一步升至53.0:42.6。

1.1.2城乡经济基本实现均衡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在城市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全省城乡经济比较均衡发展的良好趋势。2009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288.0亿元,比2004年5303亿元增加2985亿元,年均增长14.07%。

1.1.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6元,比2004年的7471元增加了5095元,年均递增17.05%;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07元,比2004年的3005元增加了2202元,年均递增18.32%;乡村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2004年的40.9%下降到2009年的37.4%。

1.2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黑龙江城乡统筹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协调、不和谐的地方:

1.2.1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多年来黑龙江城乡经济保持了相对协调的发展态势,但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也还存在着不平衡性,有的还较严重。如以城市比较,2009年哈尔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43351元,而最低的绥化市仅有5983元,只是哈尔滨市的13.8%;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2009年12个城市以48.5%的总人口创造了占全省58.03%的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达32103元。

1.2.2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差异较大

据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990年为1:1.59,2000年1:2.29,2008年仍达1:2.58。

2009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500.4元,占总收入的97.2%;城乡居民生活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相应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消费结构上,城乡居民在人均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居住、食品、衣着和娱乐教育上面的支出城乡仍相差悬殊,分别相差11.6%、4%、6.4%和1.8%,农村居民将收入消费在改善居住条件和文化教育上面,占总消费的34%,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农村教育问题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

1.2.3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明显不协调

我省城乡居民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别很大,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镇少3年,农村居民子女中辍学现象仍然很严重,有的仅能勉强读完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事业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城镇居民享受退休养老和公费医疗保障,而农村居民只有极低水平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近年来,在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事业的试点,但就其筹资水平而言,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每年30元/人,还远不及城镇职工医保的筹资水平,由此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对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很难谈得上是真正的医疗保障制度,只是在农村建立医疗保障的一个方向。2009年县域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为27.6名,不及全省平均水平41.3名的66.82%,与城市的水平差距很大。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但城乡差距过大,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针对我省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2.1深化城乡分割制度改革,排除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

首先,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新突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农村教师待遇,吸纳有志于农村教育的大学生加人农村师资队伍,合理分配城乡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其次,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流动的户籍制度;三是推动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新进展。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无歧视的就业竞争模式,完善劳动法律保障制度;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城乡居民共享社会保障事业。

2.2制订和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对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指导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利用功能,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为将来发展留下空间,并大力打造新型小城镇建设,形成功能协调、布局合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镇;城镇与乡村同步规划建设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2.3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建立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

依城乡不同资源技术优势,建立合理科学的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建构以城带乡、产业转移的发展载体,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成本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城镇着力建设优势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而农业中要体现高效生态农业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

2.4提高社会生活水平,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乡村加工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或深加工乡村工业,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区域内转移就业,以增加其收入水平;其次,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劳务输出转移,力争使农村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劳动力资源;再次,鼓励发展乡镇民营企业。以政策为导向,健全法律机制,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而增加农村劳动力多途径就业收入,降低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邢艳霞,张德红.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现实的悖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5,(11).

[2]吴大付等.新乡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90-92.

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问题;管理;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城乡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明确合作性质、规模与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布局,进行综合部署与协调安排。它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又浩大的工程,它的设计与管理将会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发展较为落后,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出相关的对策与管理思路、措施。

一、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轻地下、重地上,一味的重视对大广场、大马路的建设,假古董、人造景观建设过多,导致城乡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浪费现象。而对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却不够完善,这对我国城乡建设水平带来的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乡镇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规划建设水平低下,缺乏有效、可行的规划管理制度,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规划管理人才,规划管理理念过于陈旧,规划管理工作无突破性陈旧,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乡镇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不健全的基础设施

由于城市用地扩展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无法适应房屋建设的需求,导致城市的规划建设处于被动地位。

(四)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

一些地方政府将市级管理权限交由区县进行管理,导致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多头审批、政出多门的现象,在开发建设区进行封闭运作,拒绝接受规划部门的管理。这一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有效发挥其调控职能,同时,也对实现城乡规划工作的协调性与有序性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五)城乡土地缺乏合理利用

城市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征地难的现象,进行征地工作是,往往会附有许多繁琐的手续以及极为苛刻的安置条件,另外,还存在着征地所需的补偿标准不合理的现象。建设单位在进行土地征用时,必须与区乡政府、郊区村组、农业局、民政部门以及城市规划部门等众多部门单位进行请示、协商和洽谈,由于苛刻的征地附加条件,即便建设单位出资征地也难以征得土地。另一方面,在对乡镇企业进行建设时,村庄农舍对土地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往往会存在过高的面积标准和大量的土地浪费。这些不合理的用地现象,同时也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诱发了一连串的土地问题:

第一,城市土地扩展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建成去过度膨胀。

第二,对耕地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用地使

菜地、良田都遭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第三,由于缺乏良好的规划和设计,使得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另外,城郊道路升级、拓宽、新建等工程也对农业用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对农业正常的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城乡规划设计管理措施

(一)转变思路,加强特色战略研究

国家从十一五以来,一直致力于新农村的建设,力图让农村人民与城市人民一样过上好日子,享受同等教育设施资源与其他有利条件,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失位的问题。在思路的确定上,不能完全以城市的建设规划思路来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可以吸引经验,但要结合每一个城乡结合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把农村的特色展现出来,避免对“城乡一体化”的片面理解。再者,规划设计之前,设计师要提前对农村进行深入了解,对乡村的文化、农民需求,避免产生不重视农业,让关注务农的问题。再次,对于城乡结合点,应该形成良性的结合区,让二元格局发展多元化,避免尴尬,形成明显对比,让人文、经济得以充分融合。最后,对农村的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农村的运转效率,促使农村整体经济与文化发展,达到与生态协调一致,加强可持续化建设,保持城乡发展目标一致。在设计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思路,避免在土地使用中产生不良形势,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规划理念,把公众利益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放在首位。

(二)健全城乡规划设计编制管理体制

与国外的城市化发展相比,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情况更加复杂与突出,与国际上的社区化发展不同的是,我国的国情有自己的规划规律,民众的人文基础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在改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与特殊。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保留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

(三)建立有效机制保障实施

首先是要完善规划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系,通过运用法律手段,确保科学制定与实施城市规划,不断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乡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要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

其次是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要使城乡规划设计管理遵循其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行为发生。

再次,强化意识,严格执行城乡规划设计是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的保障。坚决确立“规划就是城市宪法”的理念,严格按照城乡规划的制定、审批和修编管理,强化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对它的实施情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严格规划执法和问责制度,建立巡查制度,并及时发现与制止乱变更、乱建设、乱占地等违规违法现象,对违反相关规划的责任人进行问责追究。

(四)强化城乡规划设计监督

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政府部门要把规划设计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运作,在审批过程中做到有效管理,及时发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纠正处罚。将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进行分摊落实,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主体,坚持执行监督管理制度,保护法律法规程序,避免国家利益受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