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养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0:00

职业素质养成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素质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始终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占GDp比重最高、吸纳就业最多的形势进一步巩固。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人们在依赖和享受服务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依靠企业的实力和硬件,其关键还在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那么现代服务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不仅是企业关心的问题,更是职业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服务行业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对服务类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人们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调研,行业涉及酒店、旅行社、百货零售、金融业、通信服务、it行业等,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员工职业素质调查表》1200份,回收问卷1086份,有效问卷1011份,同时,研究人员赴酒店、旅行社、商场、银行等多家企业单位,通过与管理人员座谈、与新员工现场交流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人们得出一些结论:第一,选聘员工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见图1)根据调查,当前服务类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主要考虑10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情商类因素占36%,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类占25%,职业道德占11%,其他还包括学业成绩、外貌外形、学历层次等。由此看来,与传统的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显然更关注员工的综合素质,高分低能的应聘人员早已淡出用人单位的视野,而能促使专业技能发挥效力、学业成绩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情商,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所重视。调研中许多管理人员提出,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既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第二,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抗挫能力尤为重要。(见图2)通过问卷调查及企业访谈,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员工首先应具备如下重要素质: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企业忠诚度、吃苦耐劳精神、抗挫能力、自控能力等,其中协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许多管理人员都希望新员工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即企业是一台大机器,每一位员工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只有在企业的大机器之中,零件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团队合作能力的发挥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更决定了员工的个人发展轨迹。其次受到重视的能力就是人际沟通能力,在座谈中人们发现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的新员工,在人际交往及沟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到陌生环境能很快适应,有过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尤为突出,在入职培训及实际工作当中能主动和客人、上司、同事沟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敢于表达。调查中人们还明确感受到很多单位对新员工的一种要求——过硬的抗挫能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服务工作,尽快转换角色,调整自身定位,这是对每一位职场新人的基本要求。由于服务行业自身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个人素质千差万别,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避免各种客我纠纷,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过关将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和职业发展。在对用人单位选才用人标准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除了问卷中所涉及的这些核心能力以外,企业管理人员还提到了敬业精神、意志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亲和力和诚信意识等。第三,服务业需要吃苦耐劳精神。通过调查,人们发现目前企业员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协作意识不强,心理承受力差,缺乏吃苦精神,社交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等。当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大的一代,追求个性,特立独行,往往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多数学生生活一帆风顺,缺少历练,部分同学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遇到挫折缺乏承受力,进入新岗位适应能力差。初入职场,角色转变大,心理冲突增多,此时,“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心态对于初入职场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刚入职的新人大多都是从一线服务岗位做起,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操作单调重复。不少学生对就业岗位和待遇期望值高,不安心于一线服务工作,怕吃苦,不能受委屈。调查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同学在酒店餐厅实习了三四个月,每天端盘子、擦杯子、打扫卫生,被客人呼来唤去,还经常加班加点,因此她心里时常觉得委屈。一次包间客人用餐完毕离开后,她因为口渴吃了客人留下的西瓜,被主管发现,受到严厉批评,主管要求她向餐饮总监道歉。于是该同学内心压抑已久的委屈瞬间爆发,与主管激烈争吵一个多小时,然后愤而离职。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服务行业屡见不鲜。由于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比较长,节假日不能休息,规章制度严格,工作自由度小,薪资待遇不高,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正确的态度,很难在服务岗位长期坚持下去。一些管理人员提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也不能眼高手低,服务行业注重知识,更注重经历。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从基础做起,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第四,企业青睐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学生。多家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到他们很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许多人力资源经理也认为有过打工和实习经验的毕业生适应新岗位、新环境更顺利,工作上手快,与同事上级也较好沟通,同时耐挫能力也更强。他们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能够积累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工作经验,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同时能够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树立市场意识,摈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观念。此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们通过实践可以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强化自我管理、增强责任感,可以达到与专业技能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职业素质养成策略

第一,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转变重智商轻情商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路,树立智力和情商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前提,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情感要素,并且促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转变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原则的教育理念,树立以考核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传统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标准化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成绩,把分数看成是衡量学生水平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这不仅抑制了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动机,也忽视了综合素质与人格的发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学校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他以后事业成功。只有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具备较高情商素质的人,才可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才更可能获取事业成功。转变重专业课程轻人文课程的观念。受功利主义课程观念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片面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的课程,而对文化基础课和人文素质课很不重视。除了教育部明文规定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基础课之外,其他人文课程被大幅削减。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情感等方面的缺失,虽然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但其综合素质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突出、个性完善、素质全面的职业人才。转变重服务技能轻服务意识的观念。服务意识是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工作者的内心,是优质服务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紧跟市场需求,往往非常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情感,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很难保持积极心态,难以激发工作热情,无法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即使拥有高超的服务技能,也不可能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第二,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职业规划课程。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把握行业特点和形势,了解行业需求,并结合自身特点实现潜能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学生入校开始,活动课和理论课相结合,整体设计,伴随学业进程分阶段实施。许多大学生对自己不甚了解,对行业缺乏认识,对未来一片茫然,学校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与职业生涯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自觉提升个人职业素质,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全过程。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不是依靠一门或几门课程完成的,而应贯穿日常教学全过程,渗透至所有课程和实训环节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职业理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培养。单纯开设职业道德或职业素质教育之类的课程,学生往往认为过于空泛、枯燥,或者视同说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并非哪一门课程哪一位教师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尤其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递职业理念,更加自然深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专业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工作的相关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职业实践,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学生可以尽早接触真实的职业环境,得到职业锻炼。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已与企业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尤其是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训资源和实习岗位,这些实践机会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而且使学生与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让他们加深了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对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和培养职业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他们能够更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企业,更好地融入职业生涯。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职业素质的养成要从学生进入校门开始,并且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除了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在校园内打造职业文化氛围。如开展各种服务校园、服务师生的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服务意识;开展职业服饰、职业风采大赛,培养职业情感;通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宣传和强化职业理念;与行业实现文化对接,通过企业进校开讲座、办文化周等活动,将企业文化带入校园,使师生们加深对行业和企业的认知与理解。第三,搭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锻造学生综合能力。调研中许多企业明确表示招聘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学生干部,他们认为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综合素质普遍较好,是校园里的佼佼者。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得到体现,这些都是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优秀品质。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建设及自我管理的机会,在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中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将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学生干部能力建设的重点,特别重视服务意识、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许多学校都有着独具特色同时又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这些精彩的社团活动背后,是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充分展示。学校应积极关注、引导和扶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让学生们在充实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挖掘个人潜力,增强综合实力。尤其是大学生社团作为重要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将学生的兴趣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体系。社会实践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使得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内容陈旧、空泛,缺乏深度和广度。学校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把大学生实践活动纳入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社会实践培养计划,规定实践课时数及学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使其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和各种评优挂钩。同时,学校应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发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活动项目,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使其在内容、形式、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能否顺应社会发展,职业人才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院校是否高度重视和有效地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拓展。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着眼于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强化职业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找准定位、合理规划,使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李蕾.以职业素质为本位构建高职教育课程[J].山东社会科学,2014(12).

[2]王宇,张蓉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5(1).

职业素质养成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

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和定位问题上,也存在着过度夸大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用,忽略了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功能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强调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引入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及其实践教学效用

1.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宝贵财富,产教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两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及计算机等课程组成,教育部在《意见》中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界定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一主体两兼顾”,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体,同时兼顾专业课教学需要和服务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2.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掌握实践技能,适应岗位需要,其课程的职业指向性也就十分明显。因此,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就体现在“优、实、能”:“优”即优化课程设置,使公共基础课适应且服务于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实”即课程内容实用,突出基础课程理论的应用;“能”即职业能力与创新,公共基础课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精神的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效用,不仅包括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效益,更是涵盖了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及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的内涵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须具有适应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职业素养。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分别是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素质就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这八项核心能力。有学者指出,职业素质养成有别于理论系统知识的习得,两者教学方式不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培养知识理论系统所指向的能力而不是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理论系统。所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任务驱动的学习实践为过程,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所需的实践能力,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不变宗旨。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计算机”“英语”等与职业素质养成所包括的八项核心能力都是能够相适应的,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渗入信息处理、与人交流、外语应用的能力。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领域的特殊性,结合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

三、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不同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意识、考核办法等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上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往往是高职院校最为鲜明的特色。

2.实用性原则。以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应习得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依据专业的教学规律及特点,制订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方案。要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并紧密关联专业岗位群的发展,以实用性为原则组建一个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体现在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综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综合、课内与课外的综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社团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体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四、以职业素质养成为导向,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

相较专业课而言,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质性改革明显滞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实施主体——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识淡薄,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层面上,即关注“怎么教”。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渗透职业素质养成的同时,还要通过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课外实践及教材重构等方面强化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程实践教学意识。

1.优化课程。优化课程指的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内容的建设和设计。教师要以实践性为基础合理地选择课程教学的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任务项目化,不必过多地满足课程的完整性,重点要求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例如,英语模块化教学是以英语实践应用为理念的一个模块化的整体,在模块化的整体中设置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子模块,如英语基础知识模块、行业英语模块、求职英语模块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再设置不同的任务单元。以能力为主旨的模块设计,以模块链接与组织为特点的课程设计是模块化教学思想的特色。同时,将教学内容情境模块化,把学生所需的实践项目分为竞聘演讲稿、活动策划方案和海报等情境模块;加强创业就业教育,将创业就业教育优化为项目计划书、求职信、简历、劳动合同、工作计划、总结的撰写等。

2.课堂实施。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关键环节,在公共基础课本身寻找出包含能力点学习训练的载体,在设计策略上,紧扣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行动化和学习结果具体化。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克服缺乏行业、企业背景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结合任教班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分析专业需求和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所教授课程,构建项目,然后分解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通过加入案例讲解对基础知识分析的教学方法,即在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中使用“引导式”案例教学。该方法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预设好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陷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主,适时引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解决的方法。这不仅能够让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将基础知识融入案例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知识。“引导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差不大,也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但不同的是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扮演的是观察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观察对案例进行分析,将分析结论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反馈成为教师进行下一个案例教学的提示;教师扮演的是舵手的角色,将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分步骤告知学生,适时地进行提示。因此,“引导式”案例教学法能够让教师有效掌控课堂教学,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操作当中去。

3.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设计任务链,将课外实践的内容穿插在任务中,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课外实践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在课外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发展特征,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并在其中融入行业企业的实用要求,专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需的、有用的题材,挖掘、整理教学内容并重组成为一个个学习任务,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链,优化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链中主动获取主要信息,一步步接近目标,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在器重、包容和激励的氛围中实现学习目标,在合作探讨交流中提升素质。课外实践另外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辅导学生社团。教师通过辅导学生社团,展开具有趣味性、计划性、常规性的职业素质培养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并非只是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场所中应用。

4.教材重构。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公共基础教学的教材重构须以教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根本,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取舍,跳出教材过多单独阐述理论的怪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追求课程的生成性而避免课程的僵化。另外,课程教学不能只拘泥于教材,应尽可能为课程增加各式各样有用的、开阔学生视野的教学资源。

5.评价体系。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考试)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可选择的方式包括主题演讲、模拟场景或构想推介、主题活动、调查报告、资料综述等;也可借鉴清华大学的考试方法,允许学生自带一张复习题纸来考试;或采用实践表演类考核,如大学语文的“话剧表演”、英语的“商务接待表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拟招聘”等。语言类的课程不应统一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可以调整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也不应只用一个分数来反映,而是以分数、级别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另外,应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平时考核状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还应增加学生技能操作、合作探究、独立完成任务等方面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建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2]杨利香.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

[3]叶红.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4]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职业素质养成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职业素养

酒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产品主要是有形设施与无形服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服务水平的高低对酒店的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服务质量的好坏,归根到底取决于员工的职业素养。目前世界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如希尔顿、万豪、喜达屋、洲际等纷纷入驻中国市场,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注重职业素质养成,如何为酒店行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值得我们的思考。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主要是教育者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与职业习惯。职业素养需要靠后天环境和教育来影响。涉及了由心理到生理、从言谈到举止、从思想到行为、从意识到实践等各方面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从课堂上接受职业素养教育,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酒店业所需的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酒店对员工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直接影响其在酒店行业的个人发展。1.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来发挥作用。一是通过"两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2.校内学生活动要和酒店企业行业文化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渗透酒店文化,让学生增强对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了解、优化学生对酒店行业和社会的认知,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二)服务意识养成教育

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主要有三大障碍:一是来自家庭的影响,现在90后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服务观念较差。二是校园环境与现有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利于培养服务意识。三是社会风气对酒店服务行业存在偏见,认为这是“伺候人”的工作。因此,要转变学生对于服务观念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观念并非一蹴而就,应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新生入学开始,开展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活动。针对在校三年的不同学习阶段,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专业教学活动、行业技能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三)专业知识,技能的养成教育

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结合就业岗位,依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培养,包括酒店前厅、客房和餐饮三大核心部门的服务与管理能力,酒店日常英语及专业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职业心理的养成教育

1.加强职业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度。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行业专家讲座,职业经理人进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酒店,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举办各种专业主题活动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行业的了解、对专业的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心理。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结合专业特点,行业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进行自我协调与定位,强化职业心理。

(五)团队精神的养成教育

1.树立和培养整体意识与全局观念。培育团队精神需要首先引导团队成员具备大局观,以实现团队的总体目标为自己的目标,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人的需求。2.认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保持团队合作精神与加强团队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外实践中多采用团队分组的方式进行,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建立有效的团队沟通,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职业素养是酒店行业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是影响酒店行业服务质量竞争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需进一步加强职业素养,为酒店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项目基金:本文系长江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房务部运行实务》课程开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1983-),女,湖北武汉人,长江职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酒店管理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田冰.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从校园到职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职业素质养成篇4

论文摘要:旅游行业特点和旅游企业工作性质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是,结合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表达自己、调节情绪等;组织与旅游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心理素质养成;结合项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旅游业是带动性和影响性相当强的一个产业,旅游行业特点和旅游企业工作性质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培养旅游职业心理素质是提高旅游服务人才质量的关键。

一、旅游行业特点

旅游行业工作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员工服务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物产品相比较,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员工的服务已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旅游产品的生产通过现场服务来体现,旅游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员工就是企业与游客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有高质量的产品。

在旅游服务行业中,由于旅游服务人员的特定角色以及客人所处的特定地位,决定了旅游服务与一般服务不同,具有短暂性、公务性、不对等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心理素质,以完成由“员工”构成的旅游产品的生产,并确保其质量。

从事旅游服务工作需要健康、整洁、礼貌、情感、笑容、开朗、自知、自尊、谦虚、毅力、胆大、吃苦耐劳,能克服知觉偏差,善于调整情绪,培养内控型人格。

二、职业心理素质内涵及养成意义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的总和,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心理素质)占70%。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与其职业相符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成效及对社会的贡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是否具有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相符的心理素质,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和个人价值,关系到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养成措施

(一)结合理论教学促进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养成

教师在旅游职业道德、旅游礼仪、形体训练、旅游心理学以及相关专业课讲授中应潜移默化地渗透从事旅游职业所需要的职业心理,引导学生从五方面提升自身职业心理素质。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能力、兴趣等,才能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不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自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自知除了要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不只是从稳定的生活环境,更要通过体察自己的整个生活经验来了解自己的能力、身体特征、性格、品德。

二是善于表达自己。抓住一切机会,通过语言、行为、仪容仪表来表达自己、展示自己;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索,获得知识与信息,培养兴趣与爱好,发展个性与能力,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养成良好品质与作风,并在实际活动中经受锻炼;自觉参加各种文体、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比赛,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三是善于调节情绪,养成微笑的习惯。认知影响情绪,情绪影响认知。如面对实习,善于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就会有愉快的情绪,就会克服困难。微笑是美的象征,是自信的表现,是礼貌的表示,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是旅游服务工作者最基本的面部表情。除了练习微笑的技能外,还要保持愉快大度的心境,使得每一次微笑都发自内心。不会微笑,就难以做好旅游服务工作。

四是有“距离”意识,提供恰到好处的个性化服务。和客人交往的公务性决定了要和客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理智,与客人接触保持一定的频率,不可过频和过疏。过频使人生厌,过疏显得冷淡。不要介入有关私人问题的评论,不要有意无意窥视客人的隐私。特别是在席问服务时更要注意,当客人说一些比较隐私和秘密的问题时,应自觉回避,不要当众随意议论客人或泄露客人的秘密。

五是有恰当的自尊。旅游服务工作者有恰当的自尊感是必要的,保持自尊是维持与他人正常和谐交往的前提,也是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心理条件。旅游服务的不对等性,使得服务人员容易产生自卑1,理,如敏感、攻击性强等,容易与客人发生冲突。作为旅游服务工作者,既不能过分自卑,也不能优越感太强,应该是不卑不亢。

(二)结合实践活动强化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养成

一是组织与旅游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心理素质养成。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及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各类比赛,如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导游大赛、酒店服务技能比赛等,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心理适应性。

二是将职业素质养成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增强能力,磨练意志,提高素质。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去企业“救急性”实习,尤其在酒店会议接待、景点节庆活动或周末旅游高峰,要让学生经常性地体验工作情境,历练技能和心理素质,同时增强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之常规化,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三)结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职业素质养成篇5

一、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1.敬业精神。敬业理念、敬业意识是一切职业生涯的基本态度。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强的意志,热爱本职工作,将解除人类疾苦、保障人类健康,当作最高尚的职业,是医学生必备的职业精神。

2.献身精神。在敬业的基础之上,献身于自己的事业,是敬业精神的升华,只有达到了献身于事业的境界,才能形成本能的敬业意识,才能在平凡的职业生涯道路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产生辉煌的成果。

3.服务意识。社会发展的趋势使所有职业活动均走向了服务化状态,也是传统高尚职业观念的发展。以服务为出发点,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才能使职业活动真正纳入自己的生存职责范畴,才能把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4.责任意识。上至民族兴衰匹夫有责,下至回报乡土亲邻养育之恩,无不关乎一代人的生存价值和责任,树立责任意识,是育人的具体表现,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

5.风险意识。医学临床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执业活动的结果也同样有着不同的结局。而这种结局与执业人的思维判断能力、业务技术水平及道德标准密切相关,与执业对象家庭幸福和灾难密切相关,因此时刻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将更有利于加强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水平和能力,同时为顺利开展执业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及家人的痛苦提供良好前提。

6.忧患意识。急国家之所急,忧社会之所忧;急人民之所需,忧群众之所痛;同样是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投身于事业,生根于基层,献身于服务。

7.法律意识。医学职业的社会保障因素,是依法履行医生职责、行使医生权利、保护自己,是目前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项目标。

8.自身建设意识。不断地自身建设是目前社会对职业人提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塑造、终身提升、终身负责的理念,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而奉献自己的崇高愿望。

二、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途径

1.重视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本着“以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大学生品德和人格塑造,从新生进校后的第一天开始,就指导学生制定个人成才计划、大学生生涯规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促使其通过在校学习,获得步入社会所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针对当前大学生心里素质比较薄弱、好高骛远的实际,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业咨询指导中心,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咨询、指导教师队伍,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择业中遇到的问题。把教书和育人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为医学而献身的热情,树立扎根基层、服务民众,改变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决心。

2.注意培养学生服务基层的医学人文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职业礼仪、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艺术欣赏、人文修养等),并列入教学计划中,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2)利用校刊、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宣扬服务基层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使学生受到职业素质教育熏陶。(3)举办各种形式的素质讲座,邀请基层成功人士、著名专家、艺术家来校讲演,使学生受到素质教育感染。(4)开展各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开展“感恩系列教育”等活动,增强学生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形成仁爱、诚信、正直的思想品质;通过医患纠纷案例讲座、现场审判、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培养学生抗挫折、战困难、敢创造的意志品质,树立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志向。

3.帮助学生树立服务基层的志向。本着“行为育人,奉献社会”的宗旨,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化。通过开展寒暑假“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活动,到基层慰问走访,进行社会调查、健康咨询、义务诊治、卫生宣传等,使学生了解基层、体验基层生活,增强对基层的情感,树立服务基层的志向。

职业素质养成篇6

一、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决定着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以及工作动机等,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对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古人云:“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思想情操、品德、人格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楷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运动竞赛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活泼,对集体高度负责等优秀品质,来源于体育教师较高的思想品德素养,而这些优秀品行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广博的知识技能素质

1.普通基础知识

体育教师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外,必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的原则,要具备语言学、美学、哲学、外语、计算机、物理、数学、化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是体育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2.学科专业知识

(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教师对此类知识的掌握应以“面宽”为主。

(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指各项体育运动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教师对这方面知识的把握应突出一个“深”字。即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做到精细研究,站到科研的前沿,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

(3)应用学科理论。它包括数理统计、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等。此类知识以“新”为特征。教师要掌握科研方法,抓住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瞄准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在教学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使科研和教学同步发展。

3.教育科学理论

这类知识分为一般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理论两个方面。一般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体育教育理论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等。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中若缺乏这类知识,要熟练地驾驭教材、教法,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加强对这类知识的学习。

4.了解本专业前沿学科的研究现状

研究和探索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因此,教师不能停留于现有的知识结构,除了预先储备些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外,还要特别注重研究和了解本学科急剧发展变化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介绍给学生,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5.熟练运用体育教学的技能技法

(1)编写教案能力。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编写教案是备课的最终结果,教师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规划教法的基础上编写教案。编写高质量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

(2)语言表述能力。学校体育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表述能力主要表现在:讲解流畅,口令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抑扬顿挫,以表情、姿势、手势助讲等方面。语言是教学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的结合。无声语言主要是表情达意的目光语、充满爱心的微笑语、得体适度的手势语和优美规范的身体语(示范动作)。体育课中的无声语言,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积极大胆地参与各种练习活动具有特殊的功效。有声语言指口头语言。它要求体育教师讲好普通话,必须具有清晰的声调,雄壮的口令,准确的吐词。指示应明确、比喻、评价、结论应恰如其分。

(3)动作示范能力。示范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师有别于其他教师的一种特殊能力,是直观原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4)保护帮助能力。保护与帮助是体育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技术练习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不尽相同,他们在完成练习时可能会出现某些错误动作,或因恐惧心理不敢参与练习,甚至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教师正确的保护和帮助,可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5)电化教学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手段进入体育教学领域,投影仪、数码摄像机、多媒体等等已逐步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这些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直观,知识含量大,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过程,接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点。学校体育教师应当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多种电化教学手段于体育课教学之中,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若要适应21世纪初的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有电化教学的能力,这是新世纪体育教学工作对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1.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训练、课外群体活动及社会体育等工作,既是体力劳动者,又是脑力劳动者,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敏捷的反应,否则将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其次,体育是以人体运动为手段,以发展身心为目的,以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活动。体育本身是健、力、美的和谐统一。因此,体育教师强健的体魄,健美的形体,准确、协调、熟练的示范动作,优美的姿态,将给学生以美的感染,由此而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健身锻炼的热情。

2.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品质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出人格的感染力量,较好地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

1.根据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要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及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2.更新观念,主动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求。体育教师要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充实自己,要用“跨学科”观念来发展自己。学校要为体育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讲习班、培训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通过培训、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掌握大量的新资料,从中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经过实践,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逐步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体育教学观摩和训练经验交流会,并积极为体育教师安排一些竞赛的裁判工作及社会活动,培养和开发教师的教学训练能力及社交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4.树立创新精神,增强科研能力。创新精神是追求和探索未来世界的动力,体育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又是科研活动的实践者,有了科研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以科学的眼光去处理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抓住本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瞄准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5.注重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规律,深入教学实践,开展体育创新和教学研究,建立教学新模式、应用新方法,积极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现代体育教师。

6.体育院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理论教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职业素质养成篇7

【关键词】高校;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职业素质

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高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而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合作、自信、沟通等品质的培养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一、拓展训练与职业素质的概念

拓展训练,又称素质拓展,源于外国风靡几十年的户外体验式训练,自1995年由日本、台湾等地引入中国大陆以来,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以户外生存为核心的训练方式。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从体能、生存训练到心理、人格、管理训练,拓展训练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在企业、学校等诸多领域发挥着特有的教育作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指体质和健康方面的素质)和心理(指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习惯等方面的素质)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二、调研过程中对我校毕业生进行质量回访,用人单位的反馈

经过四天的短暂调研,通过座谈会和实地参观的方式,我们发现企业需要的员工素质,主要表现为:理论水平深入,懂得融会贯通;英语听、说、看、写能力强,掌握并能用好这门语言的工具;体质良好,能够满足经常加班的要求和具备户外艰苦工作的能力;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热爱岗位。

而我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特点如下:优势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强,能够吃苦耐劳,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合作意识。劣势主要体现为:理论水平不足,学习后劲欠缺,组织纪律观念较淡薄,沟通交流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拓展训练与高校学生职业素质的紧密联系

1.大学生拓展训练涵盖了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通过素质拓展提高能力、培养素质。从内容上说,素质拓展涵盖了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2003年3月25日,、教育部、全国学联作出在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决定。“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职业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培养训练的整体教育和系统工程。通过不断提高个体的身心素质、推进人的个性发展,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造就建设人才的目的。

(1)素质拓展突出了安全意识是前提

安全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对于企业来讲,安全是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正如在武汉分公司看到的大型宣传标语“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养”、“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奋战一个月,确保安全年”等,无一不渗透着“安全”二字。安全意识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质的体现,它能使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企业,乃至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保护自然的良好伦理道德品质。基于此,在素质拓展中,各项活动务必以安全意识为依托,安全是拓展训练的生命,拓展训练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特点,安全防范的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技术之一,安全问题贯穿于拓展训练的始终,安全是任何个人和组织进行拓展训练的必须攻克的难点。

(2)素质拓展突出了实践应用能力是基础

实践应用能力素质是指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社会生产操作过程中,反映一个人的动手能力,体现了其独特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主动精神。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实践应用;如何实现个人的真正价值,需要实践应用,有所突破。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理解,它是一个人对“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需要”。而企业是追求利润的,需要实干型人才,飞机维修厂就非常看中员工的应用能力,一线员工最基本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在素质拓展中,“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和“技能培训”反映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等,突出了实践应用能力是基础。

(3)素质拓展突出了健康身心素质是保障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可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日益成为高校乃至社会的问题,如何转变这种情形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以往的学校体育工作,尽管也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偏向,如:对体育和健康教育采取简单化的处理;另一种更普遍的偏向或许是根本忘记了体育原本就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步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导致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只注重传授技术,不关心价值教育和养成教育,内容狭窄,与生活脱节,缺乏选择性,学生活动空间小,缺乏体育的快乐体验等等。拓展训练是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潮流中的一项新举措,它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体系,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健康的身心素质是企业很重视的职业素质之一,比如:吃苦耐劳、自信、勇敢等品质等,因此,在素质拓展中,“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体现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体现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者精神;“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实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拓展训练的保障。

2.大学生素质拓展是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载体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做了大量大胆的探索与实践,高校职业素质教育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素质拓展又为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有效载体。六大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实践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使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职业素质达到了有机统一。而素质拓展的六大主题也集中体现了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题训练以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题训练以社会实践职业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题训练以科技素质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题训练以人文素质教育、艺术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和“技能培训及其它”主题训练则综合体现上述教育内容,以全面成才职业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

四、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措施

1.建立素质拓展基地,培养素质拓展人才

有条件的应设置拓展训练项目,建立拓展训练基地,加强体育工作部教师的培训,在体育教学中,突出素质拓展的教学。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是聘请专业拓展公司规划基地,设计项目,并寻找德技双馨的培训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共同解决人才培养和课程研发。二是通过招标选择建设供应商。三是基地建设与验收要高标准,确保基地安全与长效使用。四是与国内知名拓展训练公司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组织特殊学生群体外出接受培训

一个群体当中,往往前头和后头的人能够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时刻影响着周边的人,做好这两头人的工作,对于提高整个群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意义重大,作为高校诸如主要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就业难压力大的学生和需要重点心理辅导的学生等。

总之,素质拓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手段和载体。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明确了我校毕业生在思想、学习、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我校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拓展训练在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雷,何翔,曾举俊.拓展训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3).

[2]郝小刚,高雪梅,郝全刚,王光磊.结合社会需求拓展高校教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

[3]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职业素质篇,2009(10).

职业素质养成篇8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专业素质

在高职的基础课程中,数学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数学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但对于现阶段的高职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却不是很理想,笔者从教高职数学课多年,就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方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国家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数学教师对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数学教学改革也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但是应看到,到现在为止,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的。

1.高职数学课本的单一化不符合专业和学生基础的实际。由于高职专业的差异和学生基础不同,试图只有一个大纲,一套教材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国家教委早就提出“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以适应各类地区、各类学校各的需要”。

我们现阶段采用的教材的共同特点是:①内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②内容结构等不合理;③面广、点多、不严密、肤浅,与专业教育目标有一定差距。

2.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只要做题就行,不一定要联系实际。由此而引发了“做不如讲”,“讲不如背”的荒谬作法。少数教师只顾完成数学理论的教学任务,不去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

3.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领会思考空间.就课堂教学来说,老师都是从上课开始讲到下课为此,师生的双边活动少,更没有什么问题讨论等等。然后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式做几道习题。现阶段学生的素质普遍较差,教学方法却依旧按高专或中职的方法。

二、数学教师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的应用能力,教师的职责应当是突出教学而不是教书。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的能力当中的最高层次。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应以素质培养为本,而素质培养又当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要旨。高职期间的学生正是提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经过思维的加工,并与原有知识进行重构,即实现知识的迁移,方能为其所用,以解决新的问题。否则,单纯依靠记忆只能使所学得的知识僵化,于应用毫无帮助。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乃至科研能力应是当前教学所追求的更高目标。

1.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在指点学生把握全局、了解整体构架、掌握基本思路方面做足文章,这就是引导作用的第一个方面。引导作用的第二方面,表现为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即通常所说的学会学习。引导作用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合理安排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训练量。引导作用的第四个方面,表现为提出思考,学习一门数学课程,需要主动思考问题、思考概念之间的关联、定理之间的关联、方法之间的关联;思考不同方法之间的异同、强弱;思考所讨论的课题中遗留的未解决问题,这个思考对于低年级高职生往往感到比较陌生,不太注意或者不会注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提出思考、组织讨论。

2.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授时学生以听、看、讲、写四种方式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四种方式向学生呈示教学内容,这就是所谓的示范作用。第一,教师的讲述,是让学生通过听而接受相应的知识信息。第二,教师的写板书,学生由阅读书本转为看黑板上的板书内容,因此教师的板书既不应该成为书本搬家,又要体现教材的核心部分,突出重点和难点。第三,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回答教师的提问而解读信息,实施对信息的加工,进而加深对信息的理解,这是学生看书自学所缺乏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应该是精心准备的,紧扣讲授内容的重点及学生最容易混淆、模糊的环节,提问的质量与效果取决于问题的水平与清晰度,对于高职生,提问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第四,数学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课堂练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指定的练习,是解读信息、掌握概念、定理、法则及演算基本功的重要环节。

3.教师的感情作用

感情指一切态度体验,通常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无非是说兴趣对学习的成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自己对数学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自己对数学的评价、认识和追求,以此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评价程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感情”作用。“感情”作用首先表现在教师对相应数学学科的评价说明,这种说明应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其次,表现在教师讲课中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与热忱,即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尤其是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关心学生的进步,注意发掘他们的成长点,给予适当的鼓励。

三、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改革高职数学教学的措施

1.因材施教,提倡高职数学的多层次教学法。高职的数学教学活动受时间、地点的影响,师生间接触少、了解少,因此在一个教学班级上搞多层次教学法是有困难的,故通常按研究生、本科、专科等分类设置课程,在同一类中又分文、理、工科。还应注意根据一些特殊专业来合理分类、分配课时,以达到因材施教之目的。

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设多门类选修课。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选修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硬件条件,其特点是单位课时内涵盖信息量大,自然压缩了课时;编排自由,可做成适应各种层次学生使用的电子教案。若将其开设成网上课程,将对数学思维的培养产生重大而积极的作用,更多的人的数学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数学模型课程帮助学生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各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3.精心选择教材主辅教材有机结合。“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的问世和投入使用,为高职数学的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新的教材立意新、起点高,语言叙述简洁,内容编排现代,习题选择靠近实际,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但仅仅依托所用教材授课是远远不够的,教材选择上教师应认真把握,以新教材为主导,准确体会新教材的思想;以其它教材为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专业对数学的特殊要求,进行必要的内容调整和分层次教学。

【参考文献】

[1]赵甲明.《论寓德育于科学教育》[J].清华高职教育研究.2009,(2).

职业素质养成篇9

职业基本素质源于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含4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前3项是职业素质的根基,谓之职业基本素质,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1]。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他人相处时的沟通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团队中与他人的团结协作,遇到困难时的意志品质等,都属于职业基本素质。这对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现状

笔者对吉林省部分高职在校生及企业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职业基本素质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决心大,行动少,做事缺乏毅力,缺少吃苦耐劳精神;部分高职毕业生自控能力弱,组织纪律意识不强;习惯做安排好的工作,做事主动性不强,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愿意展现个性,缺少团队协作意识;遇事容易从自我出发,缺少大局观;步入工作岗位后无法尽快适应企业环境,与其他员工不能有效沟通,很难融入团队中,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弱等。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社会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三、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养成路径

(一)在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1.完善课程体系,增设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企业需求,往往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非专业素质即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关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较少。很多学校把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思政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当中,缺乏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完善课程体系,增设与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如《职业观与职业基本素养》《沟通与演讲》《职业道德训导》《人际关系学》等。同时,还可以开设有关责任意识、面试技巧、个人形象设计、人生规划等方面的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基本素质。

2.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职业基本素质养成中的主阵地作用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仅在将学生塑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职业人的打造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讲授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使学生充分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只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吃苦耐劳,注重团队协作,有大局意识和大局观,才能得到用人单位及同事的认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其次,改革和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增加课堂新闻播报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课堂新闻播报中,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以一周新闻热点为内容,自编自导自演,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外实践环节中,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给定的主题,进行采访或调研,制作成微电影、广告设计宣传板、手抄报等作品。这两个环节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和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获取和筛选信息,如何与他人协调和沟通,如何与同组成员团结协作,同时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最后,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职业基本素质方面的考核,对于积极参加讨论、发言的学生及在新闻播报和课外实践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我。

3.将职业基本素质养成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

目前,在高职教育中还存在思想误区,认为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人文类课程的任务,专业课教学只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渗透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的内容,使技能与基本素质相分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不道德的。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把是否养成行业所要求的职业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技能与素养并重。如在化工专业或消防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安全操作、安全生产,使之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同时,还应渗透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从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职业基本素质。如会计专业要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教育学生讲究诚信,不做假账。在专业课的实习和实训中,教师应该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和方法对学生严格管理,包括出勤、服装、操作程序等方面,让学生注重细节,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另外,专业课教师还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如采用项目化教学、分组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讨论、设计、管理,有利于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

4.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职业基本素质

良好的课堂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如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服装、语言、行为不得体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告知学生如何把握好分寸,使其明白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应该有适当的表现,不可任性而为,进而唤醒学生的角色意识。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勤检查、勤督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校企文化融合,打造有效拓展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校园文化

1.创建具有职业特点的物质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普通高等院校是不同的,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突显自身的特色,体现出职业性。在校园硬件设施的设计和布置上,要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从而营造良好的职业人文氛围。如在教学楼、实训楼的走廊墙壁上悬挂优秀企业名人照片及相关介绍,张贴优秀企业的发__展理念;在班级教室的布置中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展现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就业方向及适合岗位;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实训基地内展示企业的管理理念、用人标准等;各教学楼、实训楼以优秀企业家或校友的名字命名;实训室模拟车间建成敞开式,张贴安全标语、注意事项、操作规范,设置记分栏、曝光版等,营造逼真的生产环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按照企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建立与企业管理制度接轨的制度文化

校企文化融合中,制度文化的融合是保障。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将企业制度文化引进来,实现与企业制度文化的接轨。一是在日常管理中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做到严字当头。如在出勤考核方面,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学习企业的做法,进行打卡、按指纹,出勤情况与学习成绩和操行分密切挂钩,要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在请假手续方面,参照企业批准流程严格执行,并且假条不允许任意涂改,若有笔误必须有相关责任人签字盖章;宿舍管理方面严禁使用违章电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二是在实习和实训中实行准企业管理。实习实训期间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佩戴工卡,不准迟到、早退、旷工、玩手机、打闹、溜号,对违纪者进行严惩。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到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养成诚信、守时、遵纪的良好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

3.打造与企业精神相融合的精神文化

精神层面的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与企业优秀的精神文化相融合,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将其有机融入到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当中,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第一,邀请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到学校开展讲座,介绍企业的用人标准及行业、职业的发展趋势,宣传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实践,同时使学生明确就业形势,从而能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还可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经验交流,让他们谈一谈真实的企业生活及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给在校生提出一些建议。第二,认真消化吸收企业的优秀价值理念。企业提倡安全第一、爱岗敬业,推崇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注重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等,高职院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要认真消化和吸收这些价值理念,把企业这些优秀的价值理念有机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精神和校园精神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坚持实践育人,促进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

1.在顶岗实习中加强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顶岗实习工作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次职前锻炼,起承接作用,也是国家教育部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载体,对促进学生就业有积极作用。同时,顶岗实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机会。因此,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一定要加强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学校要配备相关指导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学生最初步入顶岗实习的岗位时会有很多不适应,感觉工作很辛苦,倒班的时间差调整不过来,企业管理严苛约束较多等。该时期指导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在顶岗实习中要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到社会上去实践,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会给定不同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会逐渐学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或难题,积极进行协调与沟通,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志愿服务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形式。在志愿服务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之前提到的诸多能力和素质,更强化了学生的爱心、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应如何做人和做事。

3.开展与职业基本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类社团活动和竞赛

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应精心组织策划与职业基本素质养成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竞赛,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如带有公益性质的环保社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青年志愿者社团,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互联网+社团,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音乐社团,通过组织大合唱等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心理协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篮球赛、小品大赛等,不仅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心理素质,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拼搏。总之,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使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职业素质养成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校园文化

1.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而现有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常常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苦于找不到中意的单位和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频繁奔走于各类招聘市场,苦于找不到中意的所需人才。人才供需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

能力是就业的基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导向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考核指标,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

职业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层面。通用能力是指一个人的职业态度、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自行安排吃穿住行)以及正确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它是一个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个职业、某个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如会计必须能够做账、用账,记者应该知道如何采写新闻,秘书应该能够从事办公室事务管理,具有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等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进行的技能训练,大都针对的是特殊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通用能力也许更为重要。当前大学生频繁跳槽或失去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是缺乏通用能力:或者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工作散漫,得过且过,等等。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最大不同。因此,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2.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然是一种就业导向教育,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如何,怎样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是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2008年第4期公布了一个针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报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研究》。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管理者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按照“非常重要”选择比例排序(%)为: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倾向(77.4)、勤恳踏实、敬业奉献精神(70.8)、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61.9)、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61.7)、心理素质(60.1)、创新意识和能力(55.3)、团队合作能力(52.0)、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47.6)、动手操作能力(46.0)、文明礼貌,亲和力强(39.9)、人际交往能力(37.3)、身体素质(36.7)、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35.3)、组织管理能力(27.1)。[1]

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因素而外化的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质量。企业管理者看重的员工素质包括:文明礼貌、尊敬师长、谦虚自省、勤恳踏实,能够经受挫折和压力,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企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落脚点;要求大学毕业生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反对随意毁约、违背诚信,反对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反对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一个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一味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要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能力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企业管理者所看重的员工能力,依次是:获取知识的持续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麦可思公司的《高等职业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分析报告》中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表明:在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积极聆听和有效的口头沟通这两项能力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帮助;而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为“实习或实践环节不够”(41%),其次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5%)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4%)。[2]

肖云等人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而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不高,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另外,61.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他们建议学校应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3]

上述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

3.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活动的主体(师生员工)在校园内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教育导向功能,它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品德、情感信仰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为深入了解当代高职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参与度与满意度,我们于2008年11月至12月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有关“对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5.35%的学生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很有必要”,61.51%的同学表示对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很感兴趣”。在“最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位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显示出当代高职学生对实践性、创新性、主动体验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所偏好。对于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收获,67.42%的同学认为最大收获是“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能力”,24.03%的同学认为是“认识了新朋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开阔了眼界”。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功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是维系全体师生员工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人际沟通、完善人格塑造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学生自愿参加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区分,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学科专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教育始终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但第二课堂在内容的丰富性、时空的自由性、参与的主动性、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第一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科技创新、文艺体育、技能竞赛、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等,都是第一课堂无法完全涵盖的。这些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很多与课堂中的专业学习没有必然或直接的联系,但是有助于学生促进个性发展、丰富个人阅历、增强组织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改善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塑造,这些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和日后发展所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锻炼。因此,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

3.1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其三大功能。长期以来,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工作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堂或实验室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教学场所,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途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被当作学生能力考核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教师只把教学和科研作为自己的本分,而把参加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看作是份外之事。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被当作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缺乏科学规划,缺乏专业指导。学生是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凭自己的兴趣,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收效甚微。

当前,各高校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传统教学计划的翻版。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分解、主干课程介绍、教学实践安排、教学计划进度,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必选内容。而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必然产物。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把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轨道上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就是要彰显“第二课堂”教育功能,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必须将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至少参加哪些校园文化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在何时进行、怎样进行、由谁组织,如何评价,以保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理衔接。

3.2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很少或者从不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书院,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和行为导师,这个优良传统随着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而早已被抛弃,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被严格地区分开来,教师对参与学生文化活动完全失去兴趣与热情。加之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和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职业技术院校更应该把第二课堂看作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因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而应该在实践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锻炼,而这一切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文化活动的热情,使教师把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教学科研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必须保证教师对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能够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必须保证教师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等同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

3.3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在人格塑造和技能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我们所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令人担忧。11.41%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无所事事,经常在寝室睡觉或上网,觉得生活很无聊”,21.59%的学生的业余时间是在“谈恋爱、娱乐、逛街”中度过的。对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36.25%的同学表示“兴趣一般”,2.23%的同学“没有兴趣”。在“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问题上,22.20%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还有2.4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即使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有少数人是为了交朋友或纯粹跟风。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使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必由之路。

为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以及奖学金的评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建立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把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发展作为考核项,对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以及道德修养、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活动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

3.4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2002年3月25日,、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文(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提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工作,以用于记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教学成绩之外的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表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反映学生组织和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要反映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要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反映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技能培训及其它”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

素质拓展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营造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梳理,明确每一项活动的目标与类别,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需求,确定每届学生在不同学期的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并合理安排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期有所侧重地参与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提升综合素质,稳固职业能力。

3.5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高级形式,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其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使其最终走上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应该由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构成:开设“创业论坛”以激发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开展“创业培训”以培养创业技能,分享创业经验;参加“创业竞赛”以鼓励创业实践,展示创业成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完善学生创业孵化园,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4.结语

基于我们对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过程中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的认识与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把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作为培育目标,因此,相较于普通高等学校,更应强调人才的“实用价值”,更应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依靠第一课堂来解决,它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培养。

第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第二课堂。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第三,实现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的基本路径,一是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二是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三是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四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五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性。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就业、更快成才的必由之路。

附注:

[1]http:///article/200804/200804290226.shtml。

[2]《麦可思研究》2010年9月下旬刊(第55期)

[3]《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