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4:44

网络媒体概论篇1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参考书目]:[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网络媒体概论篇2

“新媒体”概念

对新媒体概念,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作过这样的解释:“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1

笔者认为,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解释是目前为止比较科学、全面的解释。熊教授的解释明确了三点:第一,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第二,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媒体形态;第三,新媒体不会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平台上。根据熊教授的解释,可对新媒体概念作进一步的梳理,把新媒体界定得更清晰一些,从而推动新媒体研究的深入。

“新媒体”,除了熊教授指出的“‘新’相对‘旧’而言”,是在全球信息化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概念。信息全球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信息化,即全球信息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互联网发展为标志的“信息网络化”。所谓“信息网络化”,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生产、传播和分享信息。所以,新媒体应体现“信息网络化”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新媒体”的“新”。

“新媒体”是指的什么性质的“媒体”呢?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在1964年提出:“媒介即讯息”(themediumisthemessage.)。从广义上讲,储存和传播讯息的介质都是媒介。因此,把mp3当作新媒介没有错,把数码相机当作新媒介也没有错。但是,“新媒体”不是指任何新的“媒介”,而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而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的大众媒体”,有其政治的和社会的属性。

笔者认为,新媒体既要具有“信息网络化”的特性,又要具有“大众媒体”的属性,亦即必须是“信息网络化的大众媒体”。一些“新媒介”,如mp3、数码相机等等,不具备“信息网络化”特点,也不具备“大众媒体”属性,不应该纳入“新媒体”范畴。“新媒体”的定义可以是:新媒体是指基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即时互动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体。简言之,新媒体即网络媒体,目前主要是指互联网和以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无线通讯平台。

“新媒体”特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爆炸的发生,基本原因是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的极大提高,这才是要重视“新媒体”研究的根本原因。当今的信息生产是数字化的生产,其基本工具是计算机。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信息生产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信息储存和加工的便捷性,二是信息复制和分享的无成本性。所谓信息储存和优化的便捷性,是指在有价值信息的生产过程中,信息可以随时以数字化的形式被保存起来并随时进行再加工,并不影响信息生产的连续性,而是信息不断丰富和完整的过程。信息复制和分享的无成本性,是指无论是什么来源的信息,只要是数字化的,就可以被计算机快速复制,从而避免同样信息再进行重新生产的过程,并且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之间实现广泛的信息分享。概括起来,信息网络化传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信息是数字化的,二是在计算与计算机之间能够对话的、经通讯线路连接的网络中进行。一旦在计算机网络中形成信息分享,从理论上讲就形成难以切断的信息传播链,从而有可能形成几何级的信息增量过程。

关于“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有很多的描述。笔者认为,尽管从各个角度概括“新媒体”的传播特性都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较,从三个方面作概括就可以比较全面。在时空上,“新媒体”能够即时跨地域传播信息,不仅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而且从技术上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大大扩展信息传播的范围,大大扩展了人的认知范围;在形态上,“新媒体”媒介形态的物理边界变得模糊,无论动态、静态信息,还是文字、声音、图像信息,都可以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上传播,实现了在一个传播载体上的多媒体传播;在性质上,“新媒体”是互动传播,人人可以平等地成为信息的获取者,并同时可以成为信息者,由单向传播变成交互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化传播,之所以能为人类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都是基于上述三大基本特点而发生的,其中最大的变化是“缩短了信息流动的时间”(collaps-ingtheinformationfloat)。

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势》中写道:“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递时间的缩短,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信息时代的生命线是通讯。简单来说,通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发讯者、接受者和通讯电路。日益复杂、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这个过程发生了革命。总的效果是通过信息渠道的信息流加快了,使发讯者和接收者更加接近。”2

约翰•奈斯比特的这一论断尽管是在1983年提出来的,仍不失为一个伟大的论断,他既强调了“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递时间的缩短”,又强调了“日益复杂、先进的信息技术”,内涵十分深刻,对于我们认识“新媒体”仍具有指导意义。(作者是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博士)

【注释】

网络媒体概论篇3

关键词:遥感概论;web;B/S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83-03

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方式,同时也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现代课程教学更加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传授一般的课程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在课程资源共享与整合、教学内容更新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网络,教师可以随时更新教学资源,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方便、快捷。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教学中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大力发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遥感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包括地理、地质、地球物理、气象气候和海洋)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设计和实现了《遥感概论》多媒体教学网站,通过教学网站,将遥感数字影像的数学理论、物理基础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完成数字遥感影像处理实践的全过程,较好实现了《遥感概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一、《遥感概论》多媒体教学网站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的《遥感概论》课堂教学方式,其表现形式是:以教科书为基础,通过黑板书写和静态的图件展示完成教学。从遥感课程的课程特点来看,课程前半部分属于理论知识讲解,后半部分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影像处理内容。对于后半部分影像处理章节,由于涉及到具体的影像处理过程的讲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在课堂上通过口述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授课效率比较低,而且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

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教与学的互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应用与数字遥感影像的充分展现。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遥感概论》课程,可以将专业遥感软件的处理流程在网络上有效展示,将不同专业处理软件的算法及原理分步骤剖析,将遥感数字影像的预处理、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信息解译等实践环节清晰表述,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数字影像处理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这种网络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遥感概论》,开发基于网络的《遥感概论》多媒体教学网站尤为必要。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1.设计原则。①实用性的原则,多媒体教学项目的开发必须结合《遥感概论》课程的特点,依据实用性原则,在保证各项功能实用性的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对系统进行开发。②模块化原则,模块化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使得整个教学系统成为一个真正清晰明了的有机系统。模块化易于修改、扩充。采用模块化设计后,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网站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③基础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采用web开发平台,将航空影像、多光谱影像、热红外影像、雷达影像和高光谱影像成像方面的基本理论以互动的形式进行表达,通过这种途径实现遥感技术的应用实践加深对遥感原理的理解。为培养本科生应用技能,安排相应的遥感影像解译网络实习内容。④系统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介绍遥感物理基础、遥感成像机理、遥感影像处理和遥感影像解译原理、方法的基础上,在网络多媒体上力求将遥感技术发展取得的新成果和遥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贯穿其中。考虑到当前社会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拟在网络多媒体中加入两部分内容分别阐述遥感影像计算机智能解译和定量遥感基础,这是目前国内其他同类教材尚未阐述的内容,它有助于本科生了解遥感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并掌握遥感发展趋势。⑤交互式原则,多媒体教学网站的设计要遵循交互式原则,包括人机之间的交互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学生之间交互要求学生能在线讨论和协作交流相关的课程知识。

2.系统结构设计。系统采用基于web应用的B/S三层结构,该结构模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图1)。这种基于web的三层应用体系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客户端是浏览器,维护就相对简单,客户端与数据库隔离起来,提供了系统的安全性。应用服务层的引入减少了网络数据流量,提高了数据库的响应速度。总的来说,这种结构使应用系统的性能、安全性、扩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便于系统维护和管理。具体来说,系统设计以aSp、aCCeSS编程等网络技术为基础,辅以authorware、flash、photoshop等多媒体工具,实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交互式连接,完成实际教学工作。

3.系统功能设计。结合《遥感概论》课程的特点,在系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web应用层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共有四个模块: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其中,课程介绍模块包括两个二级目录,即课程简介和教学手段;教学大纲模块包括两个二级目录,即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模块包括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验课教学内容两个二级目录;教学资源模块包括教学介绍、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影像资源、友情链接五个二级目录。点击相应的二级目录或者子目录,可直接链接到相应页面。其中,在教学资源模块中:(1)对于教学课件目录,其制作方法是按照教学的要求,采用authorware6.0作为创作平台,并用photoshopCS5、FlashCS5和3DmaX等作为辅助工具来完成教学课件的多媒体制作。(2)教学录像目录是将《遥感概论》课程中涉及到影像处理的相关章节,比如遥感数字图像的变化与增强、遥感数字图像的分类等,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成视频片段,放到网上共享,便于学生在课外的学习。(3)影像资源目录下,列出了课程所涉及的各类遥感影像。根据教学内容将影像进行了切割,同时把典型区域、热点区域的影像导入影像数据库。影像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黑白摄影航空相片、彩色摄影航空相片、彩红外摄影航空相片,mSS影像、tm影像、Spot影像、iKonoS影像、QuickBrid影像、热红外遥感和SaR影像等。数据库中的所有影像可以供学生免费下载使用。(4)在友情链接目录下,列出了能免费下载遥感影像的部分网址,以及与本课程类似的其他高校的网络课件,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4.系统简介。本课程网站部分模块界面显示如图3。

本系统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手段,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将遥感数字影像的数学理论、物理基础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在网络上完成数字遥感影像处理实践的全过程,实现了《遥感概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范爱,姚福安.精品课程与教学网站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6):86-88.

[2]吴艳,韩雨薇.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才智,2012,(1):123-124.

网络媒体概论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新型文化媒介人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在全媒体之前,出现过与之类似的相关概念,比如多媒体、跨媒体以及当下热门的媒介融合。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媒体从受众数量到经济产值都一直领衔大众媒体,在发达国家还形成了一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传媒集团。比如时代华纳公司就是之前时代、华纳、特纳三个媒体公司合并而成,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2000年1月10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世界最大的iSp:aoL(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宣布,两公司将合并组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和传媒集团――“aoL―时代华纳公司”。随后,还出现了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集团(默多克)等横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跨媒体和多媒体集团。然而,以上这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早期实践主要表现为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彼此的独立运营,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比如当时很多网络报纸不过就是报纸的网络版而已。

1什么是全媒体

理解全媒体这个概念,关键在于“全”到底是什么含义。通过百度搜索,找出以下三条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全媒体概念应用的新闻报道:《移动中的全媒体――中国移动的媒体战略布局解析》(人民网),这里的全媒体是指中国移动开展的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增值服务。《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获批――全媒体战略加速推进》(红网),这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之后,又一个获准建立的中央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意味着广播台开始涉足电视台的业务。《家庭期刊集团日前推出全媒体杂志》(凤凰网),这是平面媒体借助互联网、通讯平台,实现了印刷杂志、手机杂志、电子杂志等立体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全媒体概念的背景是媒介融合,也就是说之前的各种媒体要融合成一种大而全的统一媒体形式。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全媒体都包括哪些媒体,以及它们如何融合成一个“全”的概念。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媒体形式有很多,就目前来看,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体形式就是大众媒体: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网络),它们又可以三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时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之前的跨媒体和多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是一种混合型的媒体――各种媒体形式保存着自身原有的实体和功能,独立生产,统一管理。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后,是一种化合型媒体――各种媒体形式彼此融合成一种全新的实体,统一生产,统一管理。面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前者会分别用电视直播,报纸评论,网络互动,后者将是在单一的全媒体形式上完成所有的工作。全媒体的媒介形式单一,只有载体不同,你可能用手机,可能用电脑,也可能用电视。它们同时具备直播、评论、互动的功能,只不过是你为了方便才选择它们其中的某一种而已,因为它们统称为全媒体。

2全媒体的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化学作用下,全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必将具有一些特殊的传播属性,并影响先有的传播模式与传播体制。

2.1全媒体的出现使得意见表达方式产生了新一轮的革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的大众媒体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纷纷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数字广播、网络电视等新的媒介形式。0/1代码依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统合了文字、声音与影像的差异,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网络媒体的传播属性。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已经充分的阐述过媒介形式对媒介内容变迁的深刻影响,并充分肯定了传播技术的关键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没有告诉我们全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数字化改造的产物将会对舆论表达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数字媒介已经产生出比电子媒介更大的“内爆”效应,多媒体网络和数字电视可以比模拟电视更好地完成“神经中枢”的全方位延伸,人们在数字媒体里渴望更多的信息参与和思考,这势必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能动作用。在这一点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认为“信息的Dna”正在取代原子成为人类交换的工具,电视和计算机的差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大小不同,传统的大众媒介正在变成群体个人间的双向交流,信息时代不仅促使媒介形态进行革命,而且在对现实生活的原有秩序进行更新,使得它更加人性、自由和公平。具体有关各种大众媒介的数字传播技术研究,国内外有大量的著作和文献,它们都或多或少的论证了数字媒体对社会舆论的表达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2.2全媒体需要国家权力机关和媒体机构更加重视对社会舆论的管理

媒介融合使得人们能越来越便捷地接受信息和参与传播,互联网络、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诞生,为媒体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诸如国家信息安全、非主流舆论的引导、华夏文明传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知识沟”已被“数字鸿沟”所代替,全球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现实。在全媒体上的突出优势,可被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用作操纵世界各国公众意见的工具,互联网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的迂回前进功能及商业性运作模式还是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的温床。在全媒体上形成的非主流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的组成部分。这种非主流舆论与主流舆论间的相生、相、互补、互消,决定着社会舆论的最终方向与最终效果。在国际舆论战、信息战新格局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把握并恰当处理全媒体里反映的社会舆论,对国家管制既顺应、又抗衡的态势及出现的相关问题。

2.3全媒体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管理体制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按照当前国内的媒体管理体制,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分管各自的媒体形式。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但是,这还不能适应未来全媒体的特殊要求,至少还应包括电信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如果相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合理、有效的融合,必将影响全媒体未来的发展效率和质量。除了管理体制的调整之外,当前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全媒体给予受众比网络媒体更加强大的自由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全媒体管理应该更多的疏导而不是阻碍信息的传播。之前与当下大众媒体多采取反馈(先播后馈)的方式与受众进行异步式的双向交流,全媒体需要充分注重意见市场的前期反馈(市场调查),并在传播信息当中同时注重传受双方的动态。最后,全媒体的全功能性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前者保证全媒体可以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后者保证受众需求的满足是有足够效率的。

2.4全媒体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快速适应新技术媒介形式的更新

全媒体不仅要求媒体工作者是采编播合一,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未来全媒体的外在形式不好预测,可能是全部统一于手机载体,也可能是类似当前QQ这样的多功能软件,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产全媒体产品的人和消费全媒体产品的人都要具备新的媒介素养。布迪厄在其消费社会学巨著《区隔――关于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中,特别关注到新型文化媒介人(newculturalintermediaries)。这些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人等)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不断推出新的媒介产品样式。未来全媒体的消费者将上升为全媒体产品的阐释者和主导者之一,他们可能通过创新而非模仿来向新型文化媒介人的霸权提出挑战,并最终也将成为新型文化媒介人。

3未来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当前全球全媒体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为全媒体的发展早已积累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并开始了初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些有实力的个别媒体机构已经开始了全媒体探索。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例,目前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500万份;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也控制2/3的报纸。在美国,它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默多克与3家电视台合作,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有eetV;在中国,3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现在,新闻集团可以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目前,新闻集团正在与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进行对话,探求未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这种成熟的硬件准备和消费市场,使得实力强大的新闻集团很容易向全媒体转型。

就国内来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传媒集团就开始出现,但是至今仅限于同行兼并,尤其以报业集团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虽然有第一财经这种报纸办电视,以及猫扑电视台这种网站办电视的先例,但是这些还都属于个案,经济体制约束与媒体市场的整体不健全使得我们还没有经历国外跨媒体集团的重要阶段。来自北京晚报的消息说,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改革新动作,“中心”制将改“频道”制。随着频道制的改革,中央电视台的人员也将相应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将会在全台范围内公开招聘各频道总监、常务副总监。中央电视台的体制变革反映的是当前急剧变化的媒体生态下媒体经营者的应对策略,这是对全媒体时代的一种生存适应。然而,体制改革远远不及全球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态势,因此,国内全媒体的发展应该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国情,不同于国外经验的新的发展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凤凰集团的做法,以电视为主体,不是通过兼并重组,而是通过发展自身的报纸、杂志、网站来实现媒介融合,达到全媒体的要求。国内的大众媒体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比如几乎所有电视台早就拥有广播电视报,一些有实力的省级卫视还办有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站,并通过中国特有的强大的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网络媒体概论篇5

一、网络舆情与媒介认知能力的关系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的辨析、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形成的特点以及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等方而。在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系统性定义的是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土来华,其研究认为“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曾润喜则认为网络舆情是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中。笔者认为,曾润喜的观点更广泛地涵盖了网络舆情的普遍特征。

(二)媒介认知能力的要素

媒介认知能力包括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介社会认知能力,媒介信息认知首先包括媒介内容认知,即了解媒介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其次,媒介信息认知还包括媒介规则(convention认知,即了解特定媒介的表达规则。媒介社会认知同样包括两方而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媒介信息的政治、经济语境的认知;二是对媒介自身发展与社会进程互动关系的认知。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认知能力的关系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平台,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因特网传播的信息包含了网民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以及诸多热点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话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娱乐、体育、卫生、科技、个人生活等各个领域。网络舆论最自接、最快速地反映了各个层而的社会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它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的社会舆情晴幽表,受到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网络舆情的概念、表现特点来看,相对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介彻底改变了受众的传播与接受信息的方式。受众(网民)小仅从网络上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而且信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民小仅可以从国家、政府等权威媒介机构那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民间组织和个体那里获取信息;获取信息之后,经过受众的分析与评价,又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最终形成网络舆情。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成为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又进一步影响着网民对媒介信息的认知。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影响巨大,进而形成网络舆论,而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网民作为网络舆情的形成主体,在网络舆情形成中小仅起着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作用,而且还起着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的作用。因此,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对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形成、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方向转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除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等传统应用方式外,又出现了博客(Blo乡、维基Cwii}.聚介新闻((RSS)等新形态的信息交互模式。互联网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新闻媒介传播模式的解构和颠覆。从2005年起,国内已经开始了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到2010年,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基本上包括了这种研究的四个主要方而,即网络舆情事件的研究、网络舆情发展变化研究、网络舆情的主体研究和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从南京大学的《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中所选取的}一大舆情事件来看,网络舆情的热点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层面。总的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全民化的舆论工具,网络舆情的兴起为公民实施舆论监督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成为政府聆听民意、汇集民智的新渠道。但网络舆情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1.网络舆情监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是指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介、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实时统计报表的软件工具。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关于网络舆情监测的系统非常多,但大多数只是炒作某一概念,尚小具备热点识别、主题跟踪、趋势分析、突发事件分析等功能。市场上比较知名的监控有VSp网络监控系统、tRS网络监控系统、方正监控系统、优捷网络监控系统和谷尼监控系统等。但网络监控系统只是一个软件,而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则是指研究人员利用检测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监测网络舆情产生与发展并提供决策建议的目的。

2.对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们-.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并迅速形成危机,让人碎小及防,看小清网络舆论的形势,把小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重点。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热点形成们-.们是速度快、影响而广,如果没有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事件和和会向小可预料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危及国家女全。从我国近几年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来看,在事件的发生之初,并没有一个完善的J决速反应机制,致使事件发展到最后而产生小良的社会舆论。

3.网络舆情向正确或错误舆论转化的导向性小强

网络舆情在发生之初,完全是自发性的传播,传播者只是根据事件本身的性质(民众的兴趣点)加以关注并自觉传播信息,而大多数传者并小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更何况网络舆情是自发的流动传播,没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4.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舆情引导机制

从CnniC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来看,青少年网民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到了半数,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受众,又是网络舆情的传者,但他们的媒介认知能力却有待提高。在缺乏专门、有效的舆情引导湘L制及青少年媒介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网络舆情就很难得到良性发展。2009年发生的湖北石首、邓玉娇事件说明,受众很难详细了解事件的细节,大多是凭借从网络获取到的小完整的信息来判断事件的真相,这就很容易夸大事件的小良影响,而小能够从法律的角度去完整地看待某一事件。山此造成的网络舆论以及社会舆论,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负而影响厂

三、面对网络舆情,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存在的诸多不足

媒介认知能力属于媒介素养的重要方而,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而,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能力模式”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青少年网民山于心理、生理年龄的特征及生活阅历较浅,而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特别是而对经过大量网民集中关注的焦点网络事件,更是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很容易自从,甚至形成所谓的“网络暴民”。从根源上来说,还是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具体来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一)青少年对媒介内容辫别力不足

1963年,newsomReport的报告中指出了媒介倡导的价值观与学校小符,建议“训练青少年批判地看待媒介,学习辨别媒介传播内容”,即强调提升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认识到,媒介教育者小应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并粗暴地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甚至也小应该仅仅教给青年人一种美学判断,而应与青少年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其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青少年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接受统一的价值观教育,因而跟小上时代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青少年在接受互联网信息的时候,无法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好坏,小能批判地看待媒介内容。而对媒介内容的认知与辨别,则需要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介社会认知能力。

(二)青少年对媒介传播规则了解有限

媒介传播规则是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传播原理,从信源、信道到传播效果,都遵循一定的规则。而传播效果则是受众接受信息之后传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以及受众产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子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子各种议题小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青少年没有经过系统的媒介认知能力培养,小了解传播效果理论,所以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小可避免地被动接受自己所接触的媒介讯息。

(三)青少年对网络舆情缺乏对媒介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意义的判断

任何一种媒介信息都是一定政治及经济语境中的产物,媒介机构的生产活动与意识形态及经济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背后,隐藏着媒介信息的真实意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都会在小同程度上对媒介内容构成一种制约因素。正如传播学者威廉·克赖斯特(williamChrist)和詹姆士·波特所说:“大多数(关于媒介认知能力的)概念涵盖了以下元素:媒介是在被建构的同时建构现实的;媒介具有商业含义;媒介具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含义;任一媒介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取向、符码和规则。”青少年在而对媒介信息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时候,而是从简单的是与非、真与假中得出最基本的判断,而小能够从中角军读出深层次的含义。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而对网络良荞小齐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形成的网络舆情,青少年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尚小足以使他们应对当下的网络生活,然而网络生活却正在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让我们小得小把提高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提高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但具体措施却鲜有实施。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构建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的措施,小应该是泛泛而谈,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网络舆情一方而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女全,另一方而也自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因此,针对网络舆情,构建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四、针对网络舆情的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路径

(一)帮助青少年认识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辫别能力

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1)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有介适的信息位置。网络舆情对传播效果的要求就是要引起尽量多的网民关注与参与。而作为传播过程第一步的信息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信息能否引起网民的第一波关注,将自接影响其以后的传播过程,并决定其传播路径。这种介适的信息位置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是该位置积聚了大量的受众,即该位置上的信息会被许多人看到;二是这些受众可能会对该话题产生共鸣,并就该话题积极地表态和行动。(2)恰当的信息表达方式有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所谓恰当的信息表达方式,是指信息表达应该简明、有趣以及日吻介适。当然,这并非网络舆情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它对促进信息的传播至关重要。(3)舆论领袖的传播。在卡茨和拉扎斯非尔德等人所建立的“二级传播论”中,舆论领袖是一个核心概念,他们对舆论领袖所下的定义是:人们所认识和信赖的人,跟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被认为具有某些专长和对某些问题见解深刻。舆论领袖能够向人们提供建议和解释,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们的行为。通过舆论领袖对事件的传播,影响力将会呈几何倍数扩大。(4)传统媒体的参与和跟进。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更具有权威性,通过传统媒体的参与和跟进,民众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事件的正当性或严重性,从而使事件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因此,应当使青少年了解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机制,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评价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能够理性地看待网络舆情的形成,从网络媒介、传统电视媒介和纸质媒介等多个角度看待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小自目跟进和参与传播,使网络舆情能够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了解“把关人”理论,在学习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赋权”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keeper),这一概念最早是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介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小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日,通过这个关日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理论是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青少年应该充分了解新闻传播中的“把关”过程模式,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全而、多角度地了解信息,进而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传播有价值的、可信的信息,而小是自目跟il}}、肆意造谣,使网络舆情朝恶性方向发展。

(三)引导青少年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

编码解码理论来自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nHa1D霍尔批判了大众传播研究根据信息流通将传播过程概念化为“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特征,并提出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传播存在“主导的复杂结构”。霍尔还以此为起点,将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是“制码”阶段。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个多义的、开放的话语系统。第三阶段是观众的“解码”阶段。在这个阶段,观众根据自己的地位、角色和生活经验开始对作品进行复杂的多层次的解读。青少年网民在接收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并小了解媒介信息是如何制作和生产出来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于青少年掌握大众传播的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使青少年学会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解码”甚至“编码”,了解媒介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批判地接收信息。

(四)安排与设置针对网络舆情有关的媒介教育课程

网络媒体概论篇6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营销营销绩效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多样化,新媒体的产生对于信息传播有巨大的影响,新媒体逐渐应用在市场营销领域,产生了新媒体营销。通过研究新媒体营销,寻找新媒体营销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企业市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切入点,提高传播能力,更好的完成营销工作。

二、研究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的营销追求的是所谓的“覆盖量”,在报刊杂志上就是发行量,在电视广播上就是收视(听)率,在网站上,便是访问量。将广告或者公关文章加载到覆盖量高的媒体上,便可以达到较多的注意。这个模式称之为:登高一呼式的传播模型。这种传播方式本质上属于宣传模式,基本上传播路径是单向的。缺点很明显:很难探测受众看到广告后有何反应。但平心而论,一场营销行为和短期销量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至今并没有答案。

在传播媒体发生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experience)、沟通性(communicate)、差异性(vari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关联性(relation),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

关于“新媒体”这个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人们总是产生什么是新媒体的疑问,新媒体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以往的传播媒介而言的,它相对与日常最常见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以往的相对成熟的传统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

(二)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综观有关研究文献,关于新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是: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2007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新媒体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pC、电视、手机、pDa、mp4等为终端设备的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传播,如新媒体博客、微博、电子杂志等”。该报告将新媒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新媒体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型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型态,如数字电视、iptV(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广泛的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从而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如大量新兴的户外媒体,包括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等。

第二类: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目前有七类媒体形态通常被归入新媒体之列: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公共交通上的;有线数字电视;iptV,狭义上指基于tV终端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这是新媒体中发展最快的一块;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它们有些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也是以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来支撑运营;有些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数字电视不同形态,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

第三类: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指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三、结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营销理念、个性化产品提供、营销渠道、消费者需求、传播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范围广:传统媒体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而新媒体相对而言提供给了人们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2)跨时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脱离时空概念成为可能,只要人们需要并且愿意,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的登陆internet得到信息和发出信息,并且手机也具备上网和接受电子邮件等信息的功能,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没有时空间隔的沟通。

(3)直观性强:新媒体媒介可以被设计成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得信息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4)交互性强:新媒体里面互联网体现了交互性的特点,它使得人们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可以参入进来讨论或批评或接受某个信息。

(5)成长性:现在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使用新媒体的成员也有了快速的成长,开始遍布中老年及青少年。

(6)高效性: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信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能及时有效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

(7)经济性:利用互联网做销售,可以不用店面,免交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迂回多次交换带来的损耗,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营销的费用也是极其低廉的。

信息时代的各项特征迅速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使新媒体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作用。近几年,新媒体产业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新媒体今天已经成为很多产业关注和投资的热点,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为营销提供了日渐广阔的平台,并且使得营销形势日益多样化。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营销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nderson,ericandannet.Coughlan.internationalmarketentryandexpansionviaindependentorintegratedChannelsofDistribution[J].Journalofmarketing,1987,(51).

网络媒体概论篇7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舆情网络问政功能挑战

引言:目前,互联网已推动社会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它以其传播的开放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赋予了普通民众更多的话语权,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造就了草根新闻时代特有的言论表达方式,由此而引发的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问题影响到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稳定。从“瓮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从“地沟油事件”到“神木房姐龚爱爱事件”,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走进了决策者们的视野,也得到了广大网络管理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概念

提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应首先弄清楚网络舆情同舆情、舆论之间的关系。关于舆情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狭义上,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包括“情、知、意”三个因素,是公众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表达和反映。在广义上,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包括“民情、民力、民智、民意”四个因素,是公众对社情民意的反映。舆论在汉语语境里以民意为基础的,是指多数人普遍关心的具有共同利益的重要问题的一种公众意见或言论。舆情和舆论是既存在一定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而舆情是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意见,舆情可以向舆论转化,是一个比舆论内涵更为宽泛的概念。研究舆情的基本目的就是引导和控制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基于舆情与舆论的关系、网络舆情是社会现实问题在网络虚拟社会的延伸和反映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的信息传播特点,有学者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说明了网络舆情在实质上是人们不再寻求法律手段,而是寄予舆论造势、道德约束、施加集体压力与政府争夺政治与文化话语权,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

其次是网络问政的概念:政府机关领导通过互联网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及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网民可通过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民生问题及公共事件、重大事件等进行询问,并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互动,统称为网络问政。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创新形式。它的含义是指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技术形式,进行党政机关和民间的平等对话,在网络中显现公民民主需求的政治手段和行为。

二、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功能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网络问政成为民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问政的主要功能:行政机关领导通过互联网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及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民生问题、重大事件及公共事件等进行询问,发表意见和建议的行为:其一是网民的问,公众个体或群众向社会或党政机关部门及其领导通过互联网提出或表达各类诉求和意见,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其二是行政机关的答各级党政机关领导通过互联网问政于民,实现科学民主决策,解决网民的网络问政,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络问政的引导机制。”

三、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面临的挑战

在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媒介化的透明社会,一个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一个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意识空前提高的社会。如果不重视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政府最终将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当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网络公众话题成为新闻媒体的重大题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问政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状态;其二是网民对舆情阅读的习惯逐渐走向常态(如在前不久结束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及今天的人们每天起床打开手机先查pm2.5指数);三是网络问政对未来市场的担忧。

2、网络信息海量,鱼目混杂表现为:一是除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发表消息和意见外,可以“人人成为记者”;二是中国目前博客作者已高达4300万,数量居世界首位。

3、新媒体舆论传播主题情绪化、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倾向单一化明显表现如下:一是40岁以下网民占84.4%,青少年网民占51.8%;学历程度高中以下网民占74.9%,对时间认识不全面,反映问题易于情绪化,容易引发有害舆论。二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公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现实的各种矛盾融合问题易使民众产生“仇官”“仇富”等心态,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产生明显的倾向性。

4、新媒体成为中心传播平台成像状态一是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不复存在;二是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与网民对信息的需求不匹配;商业网站的受欢迎度远远高于官方网站。政府官员现身网络,官民互动成为新风。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以参加网络访谈、通过网络发表祝福、回复网民留言等各种形式“触网”。这使网络舆情出现了由单一方向的网民讨论、建言向双向的官民互动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渠道,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公众”新互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

四、结论

我们正处在媒体事件时代,既包含突发事件,也包含常发事件。这些事件因媒体而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从非典开始,媒体事件从一年一二起,逐渐变为一月一二起,一周一二起,现在增至一天一二十起。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反映,眼前会让相关政府、官员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它能揭示问题、有助于解决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资料显示的人民网统计,截至2011年12月中旬,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有网友留言约60万条,近50位省委书记、省长,100多位地市级领导公开回应网友留言,8000多项网友问题得到落实解决。

在媒体事件的处置中,我们面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与挑战,政府和官员最终是要正视问题,解决构建和谐的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内环境正是此文要表达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新华出版社2011年9月

2、邹建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3月

3、邹建华政府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回放与点评党校出版社2009年3月

4、马映红关于网络舆情基本特点的思考[J].学理论.2010(18)

网络媒体概论篇8

一、要正视两个舆论场存在的差异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最早由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他认为,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即官方舆论场,它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1]舆论场是开放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旦引爆,会出现两个舆论场的互动,但两个舆论场之间从内容到语境都存在着差别。“官方舆论场”在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等重大题材上占据主导地位;“民间舆论场”在涉及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公共安全、司法公正、城乡差距等话题上,更容易被网民所认可。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官方舆论场”就必须在“三贴近”上下功夫,让受众看得懂、易接受、更亲切,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并引导民间舆论场出现的热点。

网络等新媒体通过吸引更多的受众获得自身的话语权,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话语力量;而公众通过新媒体,也能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事实要在传统媒体中成为被传播的新闻,需要经过严格的采编和选择才能为受众接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产品,网络媒体却往往使这个过程一步到位。于是,大量未经查验、考证的新闻就会迅速进入公众视野,有的最后被证实是假新闻。这是因为网络媒体平时出于流量的考虑,一般不会十分注重真实性和导向性,常常将故事性、情节性和戏剧性摆在首位,追求煽情、刺激和悬念,通过制作引人眼球的新闻内容,随意拿名人开涮,或为小道消息鸣锣开道,以此来制造轰动效应。

有的传统媒体在面对网络舆论事件时被“牵着鼻子走”,甚至完全失去自己的声音。它们在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降格为网络媒体的“应声虫”,以为只要迎合受众,就是抓住了新闻热点。一些没有新闻源、缺乏新闻要素、无法辨别其真伪的所谓“新闻”,只要网上一有,就拿来转发。作为传统媒体,不但显得很被动,同时对受众也是嘲弄,这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损害是相当大的。传统媒体的媒介议程一般是根据新闻价值大小以及舆论引导的需要来设置的,而在网络语境中,一些原本是很普通的社会新闻,由于被关注而形成新闻热点,有些话题在没有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就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从而使得媒介议程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互联网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民众的政治观与政治参与模式,网络参与也改变着政府的公共决策行为,其蕴含的风险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稳定”。[2]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人们随便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量负面言论甚至是粗俗、低俗言论的出现并不足为怪。网络在向人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人们饱受“雾里看花”之苦。许多凭空捏造的信息四处散播,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以讹传讹、真假难辨。从网上曾经热炒的“甲状腺疾病与碘盐的关系”、“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来看,网上信息真是五花八门。

人民大众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传统媒体要在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让主流声音进入网络社区,通过和网民的良性互动,达到舆论引导的效果。要使两个舆论场从对立转变为对话,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就应该注重时效,做到先入为主。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两个舆论场如果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会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

二、要警惕网络语境中的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又称平民主义),是指平民论者所拥护的政治与经济信条,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俄国。它有三个标志性特征,即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近年来,随着网络成为民众意见的主要出口,民粹主义找到了复活的空间。平时,民粹主义者往往以“底层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网络,在他们的眼里,部分草根阶层、底层社会的人就是“人民”;任何言论、任何思潮,只要用“人民”的名义,就可以大行其道。在社会转型的矛盾突显期,贫富差距拉大,民粹主义者很乐意来进行所谓的阶级划分,于是,官员、富商、明星、精英等,都自然而然地成了“人民”的对立面——敌人。

民粹主义者在网络上的一些言论,不但激进,有的还涉及名誉权、个人隐私权、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官员、富商、明星、精英也好,底层百姓也罢,他们在法律、制度、人格和道德等层面上是平等的,他们的种种合法权益包括隐私权都应该依法受到保护。“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3]在网络语境中,名人隐私更能产生轰动效应,成为他人兴奋、好奇、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民粹主义来说,越是刺激的信息,越是极端的观点就越会有市场。在微博创造的舆论场中,民粹主义首先表现为网络使用者倾向于用感性判断代替理性思考。

在李双江儿子李天一涉案事件中,网民的感性判断就再一次占了上风。据人民网舆情中心监测,“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被刑拘”的新闻,2013年从2月25日起一直处于“超高曝发状态”。种种广泛传播的不实谣言,已经将这一事件的本身引向歧途。开始网友们仇的不是富,是特权,但后来对特权的仇恨向非理性发展,大量“断章取义”、“不足为据”的帖子抢占了舆论高点并有传统媒体跟进。在案情尚未定论时,网络上对未成年人李天一及其父母的攻击,已经到了“何患无辞”的地步。[4]在这一事件中,有的是隐私被曝光,有的是小事被搞大。对于普通网民来说,他们没有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权,只能通过人肉搜索等途径。这样的报道容易流于表面化,并对当事人及其家属的个人隐私都进行曝光。有的曝料者为了博取网民的眼球,动辄夸大共词,而一些跟帖者在缺乏分析判断的情况下,又盲目跟帖、妄加评论、以讹传讹。在各大网站关于李天一涉嫌轮奸案件的议论中,网民提议“枪毙”的呼声被顶得最高,虽然这有些情绪化成分,但希望李天一被判15年以上、甚至化学阉割的网民已占绝大多数。为什么众多网民主张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进行严惩,这是否违背了公平正义、脱离了法治的框架?实际上,绝大多数网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主义者,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社会案件的评判标准并不很严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然而,在李天一以前的打人事件和最近涉嫌轮奸的案件中,不但网络媒体把李天一从小到大的照片大量予以公布,甚至连许多传统媒体也对此作为“猛料”大篇幅进行报道。宽容未成年人,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一个未成年人涉嫌犯罪后,他被司法机关追诉时的合法权益也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并让他有尊严地接受审判。

民粹主义者在网上发表的激进言论和极端言论,客观上会加剧社会的仇富、仇官等情绪,埋下撕裂社会的隐患。如网曝“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而其有6套房产,都是合法所得;近日被微博曝光的某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的“丑闻”,也已被官方查证“严重失实”。[5]网络民粹主义的策略就是巧妙地偷换概念,以抽象概念代替具体概念,以大概念代替小概念,造成貌似合理的状态,以赢得网民的支持。从本质上看,民粹主义是一种极端平民化的思潮,具有反制度、反精英、反权威等特点。在网络语境中,民粹主义打着维护民众权益、维护正义的口号,实际上却在行使媒介暴力。传统媒体要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能稀里糊涂地让民粹主义思潮渗透到新闻报道中来。

三、要在融合中公正理性引领受众

在传统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互动共生的状态下,传统媒体经常会对网络舆论进行再传播或者推波助澜,这是对传统新闻伦理的严峻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虽然已不可逆转,但传统媒体还有着严格的行业自律要求。在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公正、理性地去引领受众。“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需要一如既往地保持其长期培养的公信力,而不应在自由、随意的网络表达空间中丧失其新闻求真、求实精神”。[6]

1、掌握主动先发制人。传统媒体要在网络时代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就必须熟悉、研究并利用网络新闻的传播规律。通常来说,网络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一是事件发生后就参与报道、炒作,使事件扩大化和复杂化或者扭曲放大;二是部分社会群体原先就有某种情绪,网络媒体使这种情绪激化,引发牢骚和争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就要掌握主动,先发制人,压缩谣言繁殖的空间,及时扭转舆论走向。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与网络媒体相比,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和信任感更强。在事件的来龙去脉还未弄清之时,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要头脑清醒,不要被动地跟着网络走。要通过综合分析各个舆论场,发现真实的社会状态,主动、及时而果断地加入,及时发现可能被网络媒体炒作的热点苗头,增强有关热点的预见性,杜绝被动应付,勇于主动出击,以最快的速度抢占舆论制高点。

2、深度解读揭示真相。传统媒体要对网上披露的新闻事件做好深度解读文章,掌握信息解释的主动权,这对揭示事件的真相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自媒体兴起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很大程度上为明辨是非提供了可能。网络媒体或许会绑架民意,扭曲事实,这时传统媒体去伪存真就显得尤为重要。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等传统媒体是专门的新闻机构,专业新闻工作者是一种职业身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新闻事件背后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即对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做好深度报道和跟踪报道,通过深度解读来揭示新闻事件的真相。

3、加强评论创造优势。与网络相比,传统媒体的报道应该更有思想和个性,否则无法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除了要坚持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报道外,还应该加强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以表明传统媒体自己的观点。与网络评论的随意性不同,传统媒体的评论可以在竞争中创造优势,特别是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传统媒体可以邀请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来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传统媒体要在抢占重大事件话语权的同时,来体现自身的思想品质、影响力和引导力。在追求个性化、专业化的同时,以独特视角和方式来增强吸引力。

4、关注本质理性引导。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舆论监督,传统媒体的着眼点应该是关注事件本质,理性引导受众,不能伤及无辜,否则会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异化。“所谓传播异化是指媒介传播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或受众使用过程中背离了初衷,偏离了预想方向或走向了对立面,导致传播中异化的放大。而异化的延伸表现为: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外延部分而非信息所表达的意义本身。”[7]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在网上传播后,一些小故事在网络虚拟性、开放性、无界性、互动性等特点作用下,被一步步放大成大事件,成网上热炒的话题。传统媒体再推波助澜,舆情的发展就容易出现失控局面。如果传统媒体加以积极的引导,那么就会让主流声音吸引大批网民的关注。而传统媒体客观、公正、真实的报道,能让网上较为分散的舆论无法形成集中的社会舆论。

任何行业都有不同的“道”。传统媒体应坚守的道义就是记者编辑的职业操守,包括正义、真实、客观、责任、敬业、勇敢等基本内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坚守道义的必要性。在许多重大事件面前,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经受住了考验,不仅充当了信息传播者,更成了社会责任的践行者。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知情权的高度期待,使传统媒体的责任更重,对新闻工作者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在复杂的网络语境中,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更应该成为社会舆论的引领者和精神世界的塑造者。(来源:北方传媒研究文/孙愈中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编选:)

注释:

[1]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中国记者》,2003年第3期

[2]王金水:《网络治理范式的探讨与展望》,《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

[3]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版,第21页

[4]《李天一案的非理性走向》,《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7期

[5]肖楠:《“微博恐惧”成普遍心态,官员最担心什么?——如何协调好微博的正能量与负效应》,《人民论坛》,2013年2月下

网络媒体概论篇9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蓬勃兴起,新媒体成为了世代传媒热词,不仅彻底改变了传媒的既有格局,而且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应对网络舆情,首要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掌握相关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的做好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预防工作,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网络舆情先期预防

对于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结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深入认识新媒体,尽快提高新媒体时代产生的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结能力,是当前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一项极为紧迫的课题,就煤炭企业如何先期预防网络舆情的发生,浅谈几点认识。

一、煤炭企业新媒体状况分析网络舆情的影响性

通过对新河矿业公司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得知:青年喜欢新媒体、大量应用新媒体,不仅仅因为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是青年交流信息、了解世界、学习工作中的重要工具。综合分析职工应用新媒体的主流状况,主要反映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经调查,有76.7%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借助新媒体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满足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需要。83.3%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二是彼此沟通交流的平台。调查中,有66.7%的青年认为,利用新媒体与外界沟通、交流,以减少空间、时间的距离,增进感情,交流工作意见。可以看出利用、QQ、电子邮件来互通交流沟通的占80%,比例较大,已经成为职工工作生活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平台。三是学习查阅资料的工具。有36.7%的职工利用新媒体查阅学习资料,补充知识。调查中,新媒体对自身最大的影响时数据显示,90%的职工表示新媒体能够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工作效率,30%的职工通过网络教育学习新知识补充工作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四是休闲娱乐解压的途径。由于煤矿属于高危行业,不仅人员少,且一人多职,工作频率较高。工作之余约56.7%的职工通过在新媒体休闲娱乐,以解除工作中的疲惫,释放工作中的压力。

基于如此,不难看出新媒体在煤炭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广度,已经逐步成为主流媒介,也必将对企业的信息带来重要的影响。

二、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新媒体的出现、扩张及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舆情的问题,作为煤炭企业的职工,他们通过身边的先进媒介,利用网络微博、微信、QQ、邮件、博客、论坛等形式,将自己所得所想及疑问,通过媒介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的正确与否,都会对企业、个人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企业高度重视的重要任务。我们先从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通过概念与特点的了解,进一步掌握防范和疏导的应对及方法。(1)网络舆情的概念。舆情,即社情民意,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和现象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意识、思想、意见和要求等的综合表现。(2)网络舆情的特点。直接性,职工通过网络,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快,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职工发泄情绪的空间。(3)网络舆情的功能。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站、微博、新闻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纸书等新媒体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日益多样。新媒体多样的传播形态使得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媒介。网络传播功能还具有互动性。新媒体传播互动性较强,往往发出去的言论都会有人关注、转帖,敏感的帖子转发的速度相当惊人,充分显现了网络言论的互动性。

三、煤炭企业如何预防网络舆情

网络媒体概论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大学生获取信息、交往、学习、个性展现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据统计高校上网人数目前几乎达到高校学生数的100%,其中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获取渠道。这种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应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综合效应,运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与载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素养教育,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高校应该建设和充分利用学校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动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实现了网络新媒体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紧密结合。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新媒体并非新兴或者新型的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应该有其相对准确的概念。新型的媒体或者新兴的媒体都是新媒体,是比较狭义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求,更不利于行业的交流沟通。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但一般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新在哪里,首先必须有革新的一面,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应该说理论上革新更重要。单纯形式上革新、技术上革新称为改良,不足以证明其为新媒体。理念上革新是新媒体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必须具备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模式的创新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又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征。

二、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带来的影响

任何信息的传播都将借助一定的载体,而载体本身的发展、更新和进步是无可厚非的。新媒体也只是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但其发展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全方位的。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影响是最深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历史的角度讲,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的一项实践活动;从现实角度讲,是社会实践活动体系中的一项活动,它同其他活动一样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神会文明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创造财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能够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应该具有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个体价值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才,从而促进行为的统一和效率的提高;其社会价值体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服务和保障作用以及它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鉴于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高校而言,梳理清楚新媒体环境下,学校、教师及学生在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相互的关系和所承担的角色,对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更是至关重要。这可以更好地扬长避短,积极的应对和适应。

1、新媒体的发展给学校带来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革命。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路需要调整。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所有的教育信息将整合成一个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一站式”应用,打破教育的信息化边界,理论上让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拥有一个可用的、平等的平台。因此,充分认识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师及学生在交谈、互动和开放的交流方式趋于平等,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调整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形式、内容及课时安排等。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遵循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建设各类教学设备、网络平台,并注意网络安全防护、教学设备运维保养等,以保障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学的正常进行。三是加强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注重网络干预使之正确利用网络,不能放任学生滥用网络,从而尽量避免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至于具体到南京晓庄学院,学校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目前南京晓庄学院现有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28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全部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其中部分教室可以进行网络教学。南京晓庄学院目前有在校学生近1万5千名。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这5门课的学习。

2、新媒体的发展给教师授课带来的影响

目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还是满足于传统的说教形式,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还不够,还是满足于直接接触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到的失衡的原因。但因受时间、空间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师生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因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备课。这种环境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通过网络师生都在一个齐平线上,教师已经没有“先知先觉”的信息优势,甚至有的教师受年龄、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和英语水平的限制,在网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就比较困难。会出现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早已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师闻所未闻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者的尴尬。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备课难度、备课量和授课量都在加大,且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可能还有其背后的家庭、亲属朋友等等。

南京晓庄学院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每年的寒暑假集中进行集体备课。教案、课件全部共享,每年进行更新。根据新媒体的发展,教师与时俱进,大部分教师利用新媒体如QQ、博客、微博以及学校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平台等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网络平台,有指定教师专人负责,教师轮流值班,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与答疑。这样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困惑。新媒体不仅给教师而且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性。

3、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强大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群体,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南京晓庄学院开展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力的调查。以南京晓庄学院在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0份,。下表是调查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生活资讯。它有助于大学生更为快捷地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掌握更加完备的生活技能。同时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完成作业,不仅容易产生惰性,而且会降低其学习研究能力。再者网络游戏等也给学习更大的消极影响,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

三、改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应对策略

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动力。改革能带动高校全面的发展,创新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效果显现,使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比较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观,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因此。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事在必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重一下几点。

1、加强研究顺势而为

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只有正确地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外部环境,才能正确认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方式,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工程,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有许多新课题,如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青年一代对网络内容认知的态度和规律,网络思想教育的优势、特点、目标、内容、过程,等等。只有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从而最终实现通过网络阵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针对南京晓庄学院的具体情况,在课程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传统教学和新媒体教学相结合,积极建设网络一站式服务平台。当今时代,新媒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开创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运用新媒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形势讲座、热点讨论、榜样宣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网络舆情工作,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舆论。

三是积极推进教师微博客建设,拓展学生工作空间。借助微博客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通过微博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并能对其进行有效辅导,使教师微博客平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载体。

2、注重实践强化效果

在现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多种复杂原因而形成一种学生逆反心理,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了避免或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必须加强教学实践。利用新媒体手段,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对学生有比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就突破了教室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把教育延伸到课外,从而构筑起以校园生活为基点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相融合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在实践教学中和实践教学后,要对相关老师和学生进行认真地考核。考评教师对利用新媒体手段的教学实践是否进行了认真地准备与落实,是否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考核。考核要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量化考评指标,制定考评标准等。只有通过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认真考核,才能检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朝着良性方向广泛、持续、规范地开展下去。

3、以人为本疏堵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思想成熟度。这个阶段的青年人逻辑思维能力已接近成年人,对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始关注和思考。但他们对枯燥的书本理论不易感兴趣,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因此,新媒体教学应该以人为本,给学生比教材更为丰富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启迪,把教材中比较抽象深刻的理论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元素诠释出来。无论多么直观且生形并茂的教学手段都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理论水平,利用新媒体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学术见解,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启发他们的创新思考,而不能沦为多媒体的播放员。由于新媒体不仅仅是教学或传播工具,也发挥着塑造思想和构建观念的功能。所以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都积极利用它宣传、争夺受众。在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判断力的时期,长期接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法制道德意识弱化等现象。对大学生接触新媒体高校要本着疏堵结合的宗旨,既不能任由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逃避现实,使其人际关系疏远,而诱发心理疾患和认知偏差。又不能简单生硬地规定大学生不准接触新媒体的鸵鸟政策。要在积极整合新媒体优势资源的同时,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建立健全高校新媒体监督机制,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渠道、途径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疏堵结合有机管理,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雪蓉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改革开放2011.3

[2]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3]倪岑岑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受众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8

[4]郭文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社会发展2011.10

[5]王东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媒体课件应用中的四个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