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0:19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质量为主线,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全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水平。

二、工作任务

1、巩固创建成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开展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确保管理到位、设施完好、环境整洁。不断完善国家卫生镇长效管理机制,为2015年国家卫生镇复查奠定良好基础,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实施网格化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协调处理,提升集镇品位,努力打造集镇形态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的“美丽”。做好郑家桥村、肖桥村两个村的省级卫生村复查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

2、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已定10条生活垃圾收运路线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对体系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实行生活垃圾全量收集处理到位,确保日均收集量达95吨,制定村级垃圾(桶)房管理标准(附件2),确保购置垃圾转运车辆2辆,完善镇村结合部、居民小区及村部周边卫生基础设施。全年计划新建垃圾房60只,新建一类公厕1座、农村小公厕26座、改造农村小公厕25座,改造三格式化粪池207只,同时结合“清明”、“大暑”、“大寒”相关农历季节全面开展露天粪坑回潮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全面实施全覆盖整治,做到不留死角,确保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到位。

3、提高星级村庄管控能力。切实加强对已建成的2个“三星级康居乡村”、2个“二星级康居乡村”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重点指导、督查,确保这4个村庄亮点更亮。

4、继续开展主要道路沿线环境面貌整治。加强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市道及镇村主要道路沿线村庄周边环境整治,清理脏点死角,清理乱堆放、乱涂贴、乱拉挂现象,确保沿线视野范围内的环境整洁有序。

5、完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村切实抓好环卫日常保洁,各村要重视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明确1名副书记或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村每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村庄长效管理工作;村庄保洁、管理队伍配备到位,加强日常巡查,定期开展考核(每月不少于2次,有照片整改资料),落实奖励机制;村庄、河道环境卫生管理到位,绿化管护良好,村庄、道路沿线村容村貌整洁,无各类乱象;健全村规民约,确保保洁公示牌、村庄标识无破损。探索创建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村级劳务合作社。

三、队伍管理

1、调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专职保洁员队伍。按户籍人口每2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工作要求,建立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

2、配足配强河道专职保洁员队伍。按河道长度平均4公里左右配备1名河道保洁员,负责区域内河道保洁。河道管理考核办法及细则按2014年新规定执行。

3、优化完善集镇区环卫保洁员队伍。街道日保洁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一般小街小巷、镇村结合部等其他道路日保洁时间不少于8小时。

四、考核办法

1、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镇专门成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组织开展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日常检查由镇爱卫办、水利站、环卫所、公用所等部门负责对村、集镇开展检查,检查方式为随机抽查或暗访督查,发现问题以照片形式反馈给相关板块,原则上必须在3-5天处理完成,并以“同一拍摄角度”的照片回复爱卫办。对积极履行整改的,不作扣分;对不及时整改的或整改不到位,将酌情扣分。季度检查由村庄环境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各村村主任代表开展村庄环境日常管理对流检查暨村庄环境整治“回头看”活动,考核采取随机抽查或根据平时暗访督查后暴露出较差的重点村庄实地踏看检查的方式。每次考核具体时间由镇爱卫办确定,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在全镇范围进行通报。考核标准详见附件3《镇农村日常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百分考核标准》,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得分占全年爱卫工作考核得分的50%。

2、年终考核。按2014年度《镇爱国卫生工作考核细则》进行考核(详见附件4)。

五、保障措施

1、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经费。全年按村常住人口数40元/人,根据全年考核得分结算拨付到村。全年得平均分按平均得分计算,高于平均分的按每分5000元奖励,低于平均分的按每分5000元进行扣罚。

2、环卫所、社区绩效考核奖。各安排6000—8000元进行考核。

3、专项奖。本年度有省级卫生村复查任务并通过上级复查验收的,给予5000元奖励;为市、市、省等各级各类考核验收提供现场的,每次分别补贴1000元、2000元、3000元;二、三星级村庄保洁体系完善的:给予10000元奖励。

4、环境基础设施补助

⑴垃圾房管理经费补助,配备专职保洁管理人员的按每年每间1000元补助到村(专职保洁管理员详细信息上报爱卫办)。

⑵新配备垃圾收集车辆,凭当年度发票复印件,每辆补实际购车额的50%。

⑶新建农村公厕,按建设不同标准,每座补助20000—30000元。建设前需报爱卫办登记备案,竣工后由爱卫办会同建管所验收确认。

⑷维修农村小公厕按每只1500元进行补助。

⑸改建三格式标准化粪池按每只500元进行补助,建设前需报爱卫办登记备案,竣工后由爱卫办验收确认。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2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我镇环境整治成果,建立镇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镇容镇貌,提高环境质量,确保镇区环境秩序优美整洁,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检查考核内容

检查考核的对象为镇12名环卫工作人员和1名公园管护员。通过日常检查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洁人员进行检查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办法

1、责任路段每日的清扫作业在清晨7:00(夏)7:30(冬)前结束,人行道、路面、边沟、下水口、树穴等应整洁。未按时完成发现一次扣3分。垃圾日产日清,全天候巡回保洁,路面见本色。卫生死角一处扣5分,曝露垃圾0.1平方米以上一处扣2分,零星废弃物一处扣0.5分。

2、责任路段果皮箱管理,随时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缺失、无垃圾外溢、垃圾焚烧、“野广告”等,一处不合格扣1分,其中“野广告”10条以内计一处扣0.5分。发现果皮箱破损缺失未及时上报管理处扣1分。

3、责任路段倒垃圾时场地整洁,基本无臭,无撒落垃圾和废弃物,无积存污水,垃圾转运及时,无垃圾满溢。发现一处不合格扣2分。

4、公园保持地面整洁,绿化带内无垃圾。发现一处不合格扣2分。

5、责任范围内公厕标牌按规范设置,随时保持完好整洁,公厕内外环境(3-5米范围内)应保持整洁,无乱堆杂物,厕内各项设施完好,无各类“野广告”,基本无臭、无蝇蛆、无垃圾、污水,粪便不满溢。一处一项不合格扣0.5分。

6、环卫工必须着装(帽、衣服)上岗,未着装上岗一次扣5分。

在我镇环境卫生保洁质量考核当中,考核项目及所占总分数比重如下:镇区道路无漏扫占15分;全天保洁不到位占20分;镇区道路无垃圾杂物占15分;镇区无垃圾堆占10分;公厕保洁到位占5分;作业时间内不脱岗占15分;无群众来信来访占5分;责任区内及时清除“野广告”占15分。

考核结果等次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得分89—80分为良好,得分79—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年度根据考核与检查情况,落实奖惩规定。

三、奖惩办法

每月每人拿出150元为绩效考核进行奖惩,考核结果优秀的得绩效考核的120%,考核结果良好的得绩效考核的100%,考核结果合格的得绩效考核的95%,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得绩效考核80%。对于考核检查结果不合格,检查考核小组责令保洁人员限期整改。日常检查工作中,每发现一处脏乱点位,扣发责任区相应保洁员5%的基本工资;发现保洁严重不到位的扣发保洁员当月工资。对于年度得到3次不合格的责任区,检查考核小组对落实责任不到位的保洁员予以辞退。

四、建议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3

一、组织领导

1.区(镇)本级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镇管理局,主要负责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指导、监督与考核。

2.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并对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负责。

二、机制建设

(一)整治管理机制

1.全面推行环卫保洁“五管法”。对区(镇)内公共基础设施、政府驻地、村(居、社区)、河道、道路、绿化、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沿街店铺、建筑工地等,实行环卫保洁“五管法”。具体按照《滨海工业区(马鞍镇)关于环卫保洁“五管法”的实施意见》执行。

2.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一是创建“美丽新城”。按照“蓝天、碧水、绿地、清净”的目标,在区(镇)内开展以“公共卫生保洁好、园林绿化养护好、基础设施维护好”等“三个好”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新城”创建活动。机关各局(办、处、中心)和基层站所应积极参与,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工作。二是创建“洁净乡村”。继续深入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每月进行考核并通报,每季度评出“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示范村和优胜村。为做好“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树立先进榜样,在有条件的村(居、社区)内开展评比星级“整洁庭院”试点。“整洁庭院”年度创建的比例,原则上为试点村(居、社区)农户数的5%,其中整洁庭院户数的10%为五星级,30%为四星级,60%为三星级。对被评为“整洁庭院”的农户,村(居、社区)按照星级分别予以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区(镇)补助。三是创建“整洁厂区”。各企事业单位按照“门前三包”要求,清除“门前三包”责任区内的果皮、纸屑等,禁止乱丢垃圾、乱倒污水,设置好生活垃圾池,拆除已建设在企业外的垃圾箱,保护好门前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和园林设施,不在公共区域内乱堆物品、乱停车辆、乱贴乱画、乱牵乱挂、搭建违章建筑,保持门前秩序良好。

3.全面落实“路长制、河长制”。按照“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原则,对区(镇)内市政道路和公共河道实行“路长制”、“河长制”。各路长(河长)单位应根据《滨海工业区(马鞍镇)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河长制”的实施意见》执行。

4.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一是将区(镇)划分为6个片区,落实定员、定岗、定责措施,实施区(镇)网格化管理。城镇管理局为区(镇)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人。二是对村(居、社区)实施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村(居、社区)主职领导为各村(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人,联系领导及联系干部负责督促各村(居、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

(二)经费保障机制

1.区(镇)本级环境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区(镇)本级环境卫生经费主要包括经招投标所产生的环境卫生日常费用及集中环境整治费用,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及购置环卫车辆费用,设施、车辆的日常运营和维护费用。具体由区(镇)本级负责落实。

2.村(居、社区)环境卫生经费保障机制。采取长效管理资金村集体筹资、区(镇)补助等方式筹措经费,经费由镇会计站指导各村(居、社区)管理,使用时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原则,并接受审计监督。村集体筹资由各村(居、社区)向村(居、社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农家乐、饭店、商店等经营场所及常住外来人口等按照有关标准收取,同时村内须统筹安排好环境卫生专项资金。区(镇)补助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奖惩措施实施。

(三)队伍保障机制

各村(居、社区)按常住人口0.2%的比例配备专职保洁人员,最少不少于5人。区(镇)按每名保洁人员年薪酬(最高不超过1.8万元/人)对各村(居、社区)进行补贴。

(四)工作例会机制

1.每月例会。根据每月抽查检查结果,对照标准进行评分,当月通报考核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督促整改。参加人员为区(镇)督查考核办公室成员、各村(居、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村(居、社区)联系干部、区(镇)本级道路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各路长(河长)单位联系人。

2.每季例会。总结前季度工作,布置下季度工作,在每月考核通报的基础上,评选出推荐上报参加县“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的示范村和优胜村。参加人员为村(居、社区)联系领导、区(镇)督查考核办公室成员、村(居、社区)主职干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村(居、社区)联系干部、区(镇)本级道路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各路长(河长)单位联系人。

(五)检查考核机制

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采取月检查、月考核、年考评的方式,开展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1.检查内容。对各村(居、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检查,按照《村(居、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细则》执行。对区(镇)内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工作的检查,按照《河道保洁、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另行发文)执行。

2.检查方式。一是定期检查。由督查考核办公室指定成员在每月中及每月底进行。二是不定期抽查。每月不少于2次,具体由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指定成员或抽调其他人员组成联合抽查组进行检查。

3.赋分及定级。根据检查和抽查的结果,建立工作台帐,并将其作为考核各村(居、社区)长效管理实绩的依据。具体按照《村(居、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细则》、《河道保洁、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赋分及定级。

三、奖惩措施

1.环境集中整治考核验收为合格的村(居、社区),可全额报销环境整治费用;被评为县示范的村(居、社区),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每次加2分;被评为县优胜的村(居、社区),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每次加1分。对在每月开展的“洁净乡村”竞赛中被评为一、二、三类的村(居、社区),奖励该村(居、社区)实际支出保洁经费的70%、60%、50%,并按月以奖代补(一类村[居、社区]为“洁净乡村”竞赛的红旗单位);年底综合排名后为一、二、三类的村(居、社区),分别按村(居、社区)实际硬件(如新改建冲水式公厕、新建垃圾箱、新建垃圾中转站等)投入的70%、60%、50%进行奖励补助。在每月开展的“洁净乡村”竞赛活动中得分低于80分的当月奖补经费缓发并限期整改。

2.对企事业单位“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实行挂牌制度。其中给创建优秀的单位挂绿牌,给创建一般的单位挂黄牌,给创建较差的单位挂红牌。

3.对区(镇)本级道路保洁、河道保洁单位和绿化养护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及《河道保洁、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进行奖惩。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4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近年来镇政府明确了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各村、各单位对市容环境脏乱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有效治理,开展了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道路交通、街道立面、园林绿化、施工污染、集贸市场、居民小区等专项治理,市容环境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有了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市容环境综合治理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乱倾乱倒仍比较严重,占路摆卖、私搭乱建仍然存在,个别地点脏乱问题比较突出。巩固治理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已成为全镇各部门、各村、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的迫切任务。

(二)实施市容环境长效管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载体,以《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工作的决定》(津政发〔20__〕90号)为依据,以全面提升市容环境质量为目的,强化属地全责管理原则和明确行业部门协管职责,进一步理顺体制、分工负责、依法管理、加强监督、提高标准、完善制度。建立起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当前,主要解决好夏、秋季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做好创卫验收的各项准备,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宜居城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

二、以创卫为载体推动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深入开展

(三)全面推动创卫工作。各村、各单位普遍动员,层层签订创卫责任书,让群众在创卫过程中受到教育、看到成效、得到实惠、享受成果。总结推广侯台、东姜井村经验,搞好分类指导。

(四)继续推动各村认真开展创建市级卫生村活动。各村要做好创建规划、计划、任务分解等项工作,对正在申报市级卫生村的进行帮助指导。年底前,再创建2个市级卫生村,加快农村户厕改造进度。

三、以解决群众反映的脏乱差问题为长效管理的主要任务

(五)清脏治乱是市容环境长效管理的重要任务,扩大环卫作业面、提高环卫作业水平是市容环境长效管理经常性要求。各村、各部门、各单位应把市容环境长效管理的着眼点,放在以人为本、解决重点脏乱差的问题上,出成果,见成效。

(六)治脏。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不积存、不见活堆;提高道路和居民区清扫保洁标准,增加扫保频率,重点道路和地区落实16小时作业时间;消灭居民区不卫生角落;按标准配齐垃圾箱和果皮箱。公厕建设按照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原则,发动社会力量附建和建设公厕,建设一批高档次厕所,公厕保洁达标率100%。确保道路、居民区、公共场所、繁华地区、重点部位以及边边沿沿干净整洁。

(七)治乱。继续治理占路经营商贩,加强菜市场建设和摊贩疏导,到20__年底,主次道路、居民区和学校、医院和企业等重点地区周边基本上没有流动摊贩。继续开展拆违章、清立面、综合整修街道工作。清理违法违章建筑及设施,整顿建筑工地及闲置空地环境秩序,清理户外广告,规范门脸牌匾字号,整治市政公用设施,实施线缆入地、园林绿化,整修建筑物和围墙、整顿市容秩序。

(八)治差。对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进行有效治理。采用源头打击、现场抓堵、涂刷覆盖等综合手段,彻底治理“涂鸦”广告,7月底见成效,在主干道路两侧基本不见“涂鸦”广告;进一步加强施工工地管理,制止运输洒漏和施工扬尘污染;实施长效管理,在20__年彻底解决落后单位的市容环境脏乱问题。

(九)加大治理力度。坚持“露头就清、回潮就治”,打持久战、运动战、阵地战,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切实把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好、维护好。在镇卫生科建立市容环境举报中心,镇村联动,属地落实,受理好群众投诉,30分钟内到现场了解情况,一般性问题24个小时内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5天内见成效或拿出解决方案。群众投诉办复率100%,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四、以属地全责管理和依法综合治理为长效管理的主要方式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5

第一条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引深“四城联创”工作,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山西省村容镇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晋中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全县行政规划区域内,所有单位(乡镇)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均适用本办法,具体工作目标要做到“七有”(即有组织机构、有经费保障、有环卫队伍、有工作制度、有管理措施、有标准要求、有考核奖惩),着力解决环境卫生清洁谁来管、怎么管和如何管好的问题。

第三条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和部门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是指对城乡空间环境的卫生管理,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县城建成区、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各行政村的主次干道、街巷、广场、公共场所、河道、207国道、317省道、入乡公路等区域的环境整洁,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城乡环卫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县爱委办在县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县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县城环境卫生清洁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乡(镇)长负总责,分管卫生副乡(镇)长为直接负责人。

各行政村的党支部、村委会负责本村(居委会)区域内卫生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第三章队伍建设

第七条县环卫部门、城建监察部门、爱卫办的机构建设要按规定配备,确保科室完整,人员充足。

第八条县市政园林环卫所是城区环卫工作的主要单位,内设环卫监督、垃圾清运、街道保洁等班组,总人数按城区常住人口的3-4%配备。

城建监察队伍按城区常住人口的0.2-0.3%配备。

第九条各乡镇设立环卫管理所,负责人由分管副乡长兼任,负责本乡镇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环卫人员配备人数不低于乡镇总人口的1‰。

第十条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环卫站,负责人由村委主任兼任,负责本村的环境卫生工作,环卫人员与行政村人口的比例要达到1:400以上。

第十一条各乡镇、行政村卫生清洁工作原则上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装备、统一服装、统一目标要求、统一考评奖罚),条件不具备的要在2年内达到“五统一”要求。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二条县人民政府将城乡环境卫生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产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县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所收专款用于县城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维修和建设,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三条县城乡环境清洁工程建立“县财政补助、乡镇配套、村集体补差”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实行专项管理、专项使用。县财政专项补助总体额度按照上年度全县财政收入的3-5‰标准计提。县财政对乡镇的补助标准按照上年度统计部门提供的在册农业人口每人每年补助3元计算。另外,县财政每年还根据情况安排一定的以奖代补资金,以强化对乡镇的监管力度。

各乡镇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将一定比例的转移支付资金或乡镇其它收入用于环境卫生管理,落实相应的村级环境卫生配套资金。

各行政村在县财政补助、乡配套的基础上,要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倡导通过社会筹资、群众集资、村民投工投劳等办法解决环境卫生管理缺口资金。

第十四条县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比例拔付、绩效挂钩、年终兑现”的原则下拨。拨付比例实行“三三四”制,每年年初拨付各乡镇30%,七月份考核拨付30%,年终总体考核兑现再拨付40%。

第十五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权属范围内和卫生责任区的清扫保洁费用由各单位负责。

第五章责任分工

第十六条县城规划区的卫生清洁工作,由县建设局和乐平、大寨镇政府分别负责对城区和本乡镇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村庄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城区主次干道的路面、人行道、公厕等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置,由县环卫所负责。

县城公园、广场、绿化带的清扫保洁由市政园林管理站负责。

县城各居民小区的清扫保洁由各小区管委会(业主委员会)负责。小区生活垃圾由县环卫所统一清运,并按规定收取垃圾处理费。

县城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车站、停车场、经营性门店、摊点等公共场所由各所属单位和经营者负责。

“城中村”中的小街小巷清扫保洁由各村的环卫站负责。

建筑施工现场由施工企业负责,尚未开工的由建设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各驻乡镇单位、企业和各行政村的环境卫生由各单位、企业和行政村的环卫站负责。乡镇环境管理所监管。

第十八条县207国道、317省道排水渠以里范围内的环境卫生、20米以内通道绿化由公路段负责,排水渠至20米以内的卫生由公路段监管,所属乡村负责。

县乡公路排水渠以里、15米以内通道绿化由交通局负责,排水渠至15米以内的卫生由交通局监管,所属乡村负责。铁路保护区域以内的环境卫生由铁路部门负责。

第十九条“四桥”(大寨桥、东风桥、河西桥、赵家沟桥)以里的河道环境卫生由建设局监管,环卫所负责清理;其余地段的河道及岸线由水利局监管,所属乡村负责清理。

第六章工作制度

第二十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乡镇要把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长效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宣传、文化、广电、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公民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自觉性。

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监察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扰市容监察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二十二条全面落实卫生清洁村前(门前)“六包三不”责任制。

包卫生:所有单位、村镇、门店、居民住户所在地方,要做到室外全天保洁,无积水积雪、无痰迹烟头、无瓜果皮核、无垃圾粪便、无纸屑杂物等其它污物。

包秩序:要做到门前(村前)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摆摊点,牌匾要挂放整齐,各种车辆一律停放在存车场(处)内。

包绿化:要做到门外树木无缺损,花池、绿地整洁完好,无绿化条件的要摆放盆花、花坛。

包亮化:建筑物和广告牌按要求实行亮化。安装有轮廓灯、反射灯,村镇主要街道要安装路灯,确保亮化设施完好,并按要求保证亮化时间和效果。

包整洁:所属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要保持干净整洁、无污垢;色彩要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包广告牌匾规范:店容店貌要整洁美化,做到一店一牌,牌匾要符合招幌文化要求上档次,文字要规范,实现玻璃、橱窗无字画,定期清洗店面、油漆牌匾,始终保持店面新、墙壁新、橱窗新、广告牌新。

三不:不乱倒垃圾、不占道经营、不乱贴广告。

第七章标准要求

第二十三条县城和乡镇要制定和完善环卫设施规划,要做到基础设施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县城要有3-5处垃圾填埋点;城区原则上每1万平方米至少要有1个封闭式垃圾池,主要路段平均每100米要至少设置1个垃圾箱(筒);每乡镇要有1-3处垃圾填埋场,每村要设立垃圾中转场,选址要远离居民区、主干道、河道和居民饮用水源区。

第二十四条县城旧城改造或村镇建设改造时,责成建设单位设立相应的环卫设施。环卫设施必须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环境卫生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概算,由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第二十五条村镇主要街道两侧、居住区和人流密集地区,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或垃圾池、果皮箱等设施。农村原则上按每10-15户配置1个垃圾桶或每25户建1座垃圾箱。

第二十六条各环卫所、环卫站要配备数量充足的垃圾清扫和清运工具,包括垃圾清扫器具、清运机动及人力车辆等,提高清运保洁效率。

第二十七条街道保洁。县城区的主次干道要做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保洁,保洁标准要达到“五净五无”,即路面净、墙根净、树坑净、绿化带净、下水口净;无垃圾、无泥土、无污水、无杂草、无瓜果皮核。

垃圾清运。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场点净,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实现垃圾不落地,杜绝二次污染。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池,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定点清运;无力自行清运的,由环境卫生专业组织有偿代运。

公厕管理。公厕卫生达到无蝇、无蛆、无臭味、粪便无外溢。

垃圾中转场点。场点卫生整洁,达到无蝇、无蛆、无鼠、无积液、无外溢,中转设施应定期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第二十八条乡镇及农村的环境卫生要执行新农村建设、农村创“三优”、“五清五规范”的标准要求。

第二十九条207国道、317省道20米红线范围内、县乡公路15米红线范围内无垃圾死角、无杂草杂物、无白色污染,路面清洁、路沿整齐、树坑整形。

第三十条河道及岸线无垃圾杂物,河床平整、清洁。

第八章监督考核

第三十一条监督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本办法所涉及的六项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第三十二条监督考核的方式方法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全面考核和年底总评相结合的办法。

第三十三条级次考核实行百分制,按照六项长效机制打分,考核结果分4个级次。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60—79分(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年底考核总排队与平时检查结果相结合,与本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财政补助兑现挂钩,并且考核结果要作为对单位(乡镇)领导班子工作实绩报组织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按照权责统一,有错必究,责任与过错相对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采取黄、橙、红三级督查问责方式,进行行政责任问责追究。

凡受到黄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点名通报批评,并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凡受到橙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全县通报批评,给予戒免谈话;凡受到红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议免职处理。

第九章附则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积极推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城乡环境卫生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进程,建立全覆盖管理、全天候保洁、全过程控制的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不断提高行业管理和环卫作业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卫生质量的要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目标要求

按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原则,深化我县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突出乡镇、村属地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强化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责任,完善环境卫生管理运行机制,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职责不清、沟通不畅、关系不顺、执法不力和多头管理、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监督不力等问题,有效形成县级指导推动、乡镇组织指挥、部门齐抓共管的左右衔接、上下联动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新格局,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容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三个有利。有利于调动各级各方面发展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形成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新格局;有利于环境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和队伍;有利于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营造清洁、卫生、有序的发展环境。

(二)辖区管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原则上实行乡镇、村辖区管理。除县公共场所、国省县主干道由县级管理外,其它清扫保洁全部实行辖区管理,赋予乡镇、村相应的管理责任。

(三)重心下移。立足基层,把环境卫生管理的事权下放给乡镇、村。县级管理部门侧重负责监督考核、行业管理及基础设施、装备建设。

(四)责权统一。本着责、权统一,以钱养事、费随事转、稳步推进的要求,在明确县、乡镇、村市容环境卫生主体责任和事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应的经费。

三、改革内容

(一)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新体系

1、县级组建*县环境卫生管理局

将*县城市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其单位性质、机构规格、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保持不变,隶属县政府直接管理。并与*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兼任县爱委办主任。要充实加强县爱委办工作力量,配齐人员,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管理与作业服务分离的原则,由环境卫生管理局根据需要组织成立相应的清洁作业服务实体(公司、中心)。作业服务实体逐步实行单轨运行,成为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走专业化经营道路。主要职能是:

(1)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城市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全行业的宏观调控,进行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

(2)负责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环境管理和环境卫生作业工作,明确并落实城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

(3)贯彻全县环境卫生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4)承担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设施以及垃圾场、公厕等卫生设施正常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5)负责城区(含城中村)、驻县上级单位、主要景区、主要企事业单位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6)承担城区道路及国道、省道、县道过城段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城区垃圾和污水杂物清运、处置工作;负责环境卫生行业企业的市场准入、对县内各类垃圾清运车辆、清洁站点进行初审;负责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及城市道路临时占用审批工作;

(7)承担各乡镇、村环境卫生和农村“创三优”的管理、指导、协调、检查工作;

(8)协调其它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职能的单位开展工作;

(9)负责对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贴各类宣传广告、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管理;

(10)承担城市公共客运、出租汽车审批管理;

(11)制定行业科技发展和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市容环境卫生科技成果推广、运用;

(12)承担县爱委办的全部职能以及县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等等。

2、乡(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

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县环境卫生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设所长1名、副所长1名,所长由分管环境卫生工作的副乡(镇)长兼任。各乡镇根据人口多少、工作量大小可设立环境卫生专业队。主要职能是:

(1)乡(镇)、村两级环境卫生“创三优”工作;

(2)辖区内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包括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局管理的单位)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3)对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工作,帮助村级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公约”;

(4)境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镇)道的清扫、保洁工作;

(5)乡(镇)环境卫生设施的管护工作;

(6)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3、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保洁队

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和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设队长1名,由村干部兼任。根据各村人口数量和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环卫专业队。主要职能是:

(1)村环境卫生“创三优”工作;

(2)村级公路、大街小巷及田间主干道路环境卫生的保洁工作;

(3)村环境卫生设施的管护工作;

(4)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

按照管理与作业服务分离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行业、企业三个管理层次,建立职责职权分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环卫行业管理新机制。

1、环卫部门主要履行监管职能。县、乡环卫管理部门要强化组织、协调和调控功能,从直接从事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转变到履行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和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的管理调控上,把工作重点放在环卫发展规划的编制,规章制度的起草与实施;管理国有资产和社会收费;维护环卫作业市场秩序;对下级实行业务指导和服务监督上来。

2、作业服务单位逐步转为企业。对县、乡各类环卫作业服务单位进行企业化转制,将其从原来隶属的行政部门逐步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对于新成立的环卫保洁的单位,要直接转制为企业实体,走独立经营自主发展的道路。

3、积极推进环卫工作社会监督。通过设立投诉热线,及时办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环境卫生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职工、知名人士和群众代表作为监督员,对环卫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环卫作业质量差、乱扔乱倒垃圾和破坏环卫设施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通过多层次、多途径的监督,保证各级环卫管理机构和作业公司认真履行职责。

(三)创新环境卫生投资新渠道

1、建立财政投入引导机制。我县环境卫生行业实行以县、乡两级政府投入为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容环卫作业量的增加,县政府将根据需要与财力,作出适当资金安排。其经费数额按照乡镇大小、人口多少、道路密度等因素综合测算,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给予适当补贴。2009年县财政补贴31万元,具体到各乡镇为:108国道沿线的4个乡镇:明星镇2.2万元、侯城乡4.9万元、北汪乡3.7万元、胡村镇5.9万元;高速、省道等道路密度比较大的5乡镇:水秀乡2.7万元、阳邑乡3.9万元、小白乡2.5万元、任村乡2.2万元、范村镇3万元。同时,各乡镇、村要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乡村两级环境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2、加大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提高征收率。保持垃圾处理费征收现有体制不变,各征收、单位年度征收目标应根据实际逐年增加。县环卫部门和各乡镇、村社要整合管理人员,集中人力物力建立垃圾处理费征收专业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垃圾处理费征收率,为环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3、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环卫产业。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倡社会各界以捐赠、资助等形式支持环卫事业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我县十四届三次人代会提出的“建立城乡一体的环卫管理体系”工作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责任人要具体抓、见成效,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在开展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环境卫生管理局按要求及时有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事关群众日常生活。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各乡镇、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努力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上做文章、下功夫。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建设*、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各方齐上阵、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条块结合、以村为主、镇村联手”的管理模式,坚持“资源共享、推进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村宅环境卫生长效常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文明程度和农村人群健康水平,为创建全国文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二、实施范围

*。

三、工作目标

村宅环境卫生保持整洁有序,即宅前屋后地面清洁无暴露垃圾、无乱堆物、无乱设摊、无乱晾晒、无新违章建筑;道路平整无积水、无污水外溢;墙面(电线杆)洁白无乱招贴、无乱涂写;绿化养护到位,植被无缺损;河道清澈无漂浮物,河岸无生活垃圾、无杂草、无堆物;垃圾箱房(桶)保持清洁、无油污、无臭味;公共厕所保持清洁,无臭味、无黄斑;有害生物防制达标;村宅内无无证经营、无证行医及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专业队伍

1、保洁管理。各村要建立环卫保洁服务站,负责人可由村卫生干部兼任,配备3-5名工作人员。服务站按照清扫保洁、分类收集、清运处置的各项要求,负责对保洁作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主要有:保洁员工作职责、工作规范、考核奖惩办法以及垃圾箱房(桶)管理、公共厕所管理规章。同时,定期对责任范围内的保洁成效、人员操守组织检查考核、巡查督促。

2、保洁作业。保洁作业人员包括清扫员和清运员,是村宅环境卫生日常作业的责任主体。一般每个自然村宅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配备专职保洁员3-5人。保洁员应统一着装,配备专用工具,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作业人员承担责任范围内道路、河道(镇级河道除外)、宅前屋后、墙体、公共厕所、垃圾箱房(桶)、绿地等的日常保洁管理,同时做到不间断巡扫和垃圾日产日清。

(二)落实经费保障

1、经费来源及用途。为确保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和长效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明确:(1)村环卫管理办公经费、环卫设施及器具添置、垃圾清运处置等费用由各村负担;(2)保洁人员工资报酬、服装及劳防用品支出、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等由镇、村两级负担,镇财政对保洁人员工资及服装经费的50%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下拨各村;(3)对村民的卫生奖励费及环卫作业人员的年度考核奖励费,主要从向村民收取的卫生管理费中列支。

2、资金管理。村环卫保洁服务站需设立专门帐户,对年度镇下拨经费、村预算经费及收取的村民卫生管理费等实行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3、保洁员报酬发放。各村结合实际,核定保洁员工作量和报酬。实行报酬与绩效挂钩,经镇爱卫办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核拨镇政府的报酬补贴,并由各村负责配套后足额发放。

(三)建立村宅环境卫生体制

建立健全“二级管理、三级网络”的村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体系。“二级管理”指镇、村两级,“三级网络”覆盖镇、村、环卫保洁服务站。

1、镇爱卫办履行村宅环境卫生管理考核职能,负责本行政区域村宅环境卫生工作的业务指导、日常督查、考核奖惩以及镇经费补贴核拨等行业管理,指导帮助村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建设和有害生物防制工作。

2、各村具体负责自查自纠本区域内环境卫生作业质量及自然村宅中的乱设摊、露天市场、跨门营业等现象,保障所需管理经费预算等相关经费的投入。

3、环卫保洁服务站具体负责本村保洁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垃圾清扫、清运和日常督查整改。

(四)建立长效管理制度

1、保洁作业制度。按照区、镇爱卫办对村宅环境卫生管理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村民房前屋后自我保洁、公共区域村级保洁,建立健全村宅环卫保洁、垃圾收集和处置清运制度。

2、考核奖惩制度。坚持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经年度考核优秀的单位,将给予奖励,工作成效显著的要给予嘉奖。镇爱卫办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并以此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村每周组织一次检查考核,考核情况作为保洁员评比奖惩的依据。

3、监督检查制度。镇爱卫办要建立健全督查制度,选派专人,实施不间断明查暗访,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并与经济补贴、村干部年终奖金分配相挂钩。

4、情况通报制度。镇爱卫办针对明查暗访、群众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进行通报,对垃圾污染严重或有损区域形象的自然村宅,将实行党政“一把手”问责制。

五、组织领导

自然村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镇政府将村宅环境长效管理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和对基层组织及干部考核的重要范畴,各村“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镇爱卫办负责牵头全镇村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各地村宅环境卫生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8

一、长效管理的基本要求

1.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收集池、垃圾处理点,做到垃圾及时清运。

2.村庄道路路面整洁,无杂、脏物。

3.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

4.农户家内整洁有序。

5.家禽、家畜实现集中饲养或圈养,无家禽、家畜粪便污染。

6.公共场所、绿化地、文体设施整洁。

7.公厕清洁卫生,无露天粪缸。

8.生产、生活污水基本达标排放,沟渠通畅无垃圾淤泥。

9.池塘、河道水体保持清澈,水面无漂浮物。

10.村民卫生意识良好,自觉落实门前门后三包,维护公共卫生。

二、长效管理的工作任务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卫意识。各村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环卫意识教育和法制教育,全年集中宣传教育四次以上;将环境卫生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农村万户大整治,根据农户家内家外环境整治美化状况、卫生保洁三包情况以及家庭文明程度评选农村和谐家庭并予以授牌。每200户评选一户五星级和谐家庭,二户四星级和谐家庭,三户三星级和谐家庭。五星级和谐家庭奖励200元,四星级和谐家庭奖励100元,三星级和谐家庭奖励50元,来促进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参与环境整治与管理的自觉性。

2.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责任要求。各村要落实卫生主任或卫生专管员,并实行责任包干制度。

(1)党员干部实行包片区、包路段。负责所包片区、路段的检查和督促,确保本片区、路段的整洁。

(2)妇联协同实行门前门后三包制度、一包卫生:负责清扫门前地面的垃圾,保持经常性整洁;清除痰迹、污物、污水、粪便和损坏环卫设施的行为。设置符合规范的废物箱储存垃圾,不得将垃圾堆放(扫入)道路旁。二包绿化:按照规划布置、种植、管护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制止攀折树木、依树搭棚、践踏草坪、损坏树木和绿化设施及擅自占用绿地等行为。三包秩序:维护门前或周围的村容市貌;制止乱堆乱放、摆设摊点、乱停车辆、乱搭乱建、乱贴乱挂广告标语及其他违法行为。不倚门设摊,不乱吊挂商品、乱竖乱挂牌匾。

(3)要配备卫生保洁员,明确职责,一是做好垃圾的收集工作,保证垃圾及时集中到村垃圾房内,便于与镇级清运相衔接。二是做好责任区内的保洁工作,实行全天候保洁,确保保洁质量。

三、长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1.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与环境卫生状况列为各村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年度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

2.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各村设立举报电话.鼓励投诉、举报环境卫生“脏、乱、差”突出问题;接受投诉、举报的情况,列为平时暗访内容;对整改不力的,在年度综合考核得分中从重扣分。各村也要设立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对全年每季(四次)考核成绩都列最后3名的村,政府将对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诫勉谈话;村主要领导要向镇党委、政府处作出书面检查。对被新闻媒体曝光或受到上级通报批评的单位,以及年度综合考核成绩最后3名的村,取消文明单位评比资格,确保长效管理目标的落实到位。

4、开展评比活动。镇每月不定期检查考核,由分管领导带领镇基层基础设施办公室人员及各村卫生主任或卫生专管员对村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考评,并当日集体讨论后结出得分和名次;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检查考核后一并结出季度得分和名次,并下发环境卫生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对季度考核成绩前5位的村及成绩后3位的村在《古山简讯》进行通报,并在镇宣传电子屏幕滚动公示。

5.组建检查考核班子。镇建立基层基础设施办公室,落实专门的办公场所,建立专职的管理队伍,配强工作力量。进行对辖区内村庄、主要道路、主要溪流、主要公共区域的卫生长效保洁以及绿化、道路、排污管网、路灯维修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并根据市有关规定对长效保洁村实行“每日自查、每月定级、每季抽查和每季兑奖”的卫生长效管理办法。

每日自查:每个村都要建立保洁工作检查台帐,由村卫生监督员对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卫生保洁员按要求做好保洁工作,并做好登记。

每月定级:镇要建立农村保洁工作台帐,经常性检查监督农村卫生保洁工作。一月一次由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进行定级。

每季抽查:市相关部门每月将对我镇农村保洁工作进行抽查。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9

二、镇环境卫生、城乡秩序长效管理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建管并重,引导为主,处罚为辅,属地(产权)负责,人大监督”的原则实施。

三、项目规划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㈠规划建设部门在规划开发项目时必须做到将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厕所、三格式无害化粪池、垃圾房)污水、油烟、噪声等治理设施、用水用电设施、消防设施、通讯照明设施、宣传广告设施、绿化美化设施与主体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㈡城管部门要加强对沿街(路)建筑施工、立面设施改造、装饰单位和个人的管理,不得占用道路堆放建材、搅拌水泥砂浆、混凝土及其他拌合物。沿街(路)建筑工地应设置明显标志,实施围栏施工,建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㈢规划建设、城管部门要加强对镇区道路及旅游干线沿线的开挖施工、开设车行坡道或开辟进出单位道口的管理,必须严格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施工作业。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现状。

㈣全镇范围内的所有涉水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技术参数标准,并经镇水利站扎口技术审核和批准同意后方可施工。

四、市容秩序、卫生保洁及行业长效管理制度

㈠主要街道、主要道路两侧的临街商铺开设必须遵守镇主要道路沿线两侧行业指导规划,房屋产权所有单位(个人)不得开设和出租开设废品收购、车辆修理、户外洗车、铝合金加工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业。

㈡交警、交管、城管等部门要切实加强沿街、沿路停放车辆秩序的管理,做到车辆停放规范、整齐有序,并合力打击和取缔各种非法运营的车辆。

㈢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城乡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及时查处和制止乱堆放物品、乱搭建筑、乱涂乱画、乱倒建筑和生活垃圾的行为。

㈣环卫、水利部门要加强城乡路巷、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和河道的保洁管理,强化每日检查督促,彻底消除卫生死角。

㈤环卫部门要加强主干道路卫生保洁,确保主干道路整洁。交警、城管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制止主干道路车辆抛洒滴漏等行为。

㈥各村要加大对辖区内露天粪坑的清理和公共卫生设施的管理力度,保持大环境和公共卫生设施的整洁。

㈦各村(居)委会、绿化部门要加强绿化带内杂草、杂物的清理,经常保持绿化带的清洁,定期修剪补植花木,保持绿化整齐美观。

㈧民政办要加强墓区秩序管理,加快零星散坟的搬迁,加快沿山墓区的绿化和遮档,提升镇区整体环境水平。

五、户外经营广告和公益性广告的设置应遵照相关管理规定,并经城管大队和规划部门批准,做到广告设置规范、整齐、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不影响道路交通和市容市貌。

六、环境保护长效管理制度

㈠环保部门要加大重点排污源的监管,加大生产、生活污水截流治理力度,加快污水管网铺设和居民小区改造步伐,加快镇区水环境治理,提高镇区环境水平和质量。

㈡工商、环保部门要严格控制居民生活区、古镇保护区的餐饮、娱乐业,并严格按有关规定要求和标准审批。

㈢举办各类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得污染和影响环境,并严格进行环境评估。符合政策和标准的方可准入。

七、组织督查长效管理制度

㈠镇爱卫会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组织和监管网络,根据《国家卫生镇标准》明确城乡环境卫生保洁要求,并在全镇范围内聘任若干名环境卫生、各类秩序义务监督员,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检查评比和监管,为经济发展和全镇人民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㈡爱卫会、城管大队要加强辖区内各单位的保洁状况的检查督查,每月对各有关单位的环境卫生和各项秩序进行一次检查或进行不定期抽查,每季进行一次评比并通报,表彰先进,指出问题,全面提高城乡保洁水平和质量。

㈢公安、工商、卫监、劳动、城管等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有计划地合力打击无证照经营的中介、诊所、饮食、废品回收和洗车店等,全力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经营秩序。

㈣环卫所、各村(居)委会、农贸市场要明确所属保洁员职责,明确保洁要求,实行日查周检月评、查评结果与报酬挂钩制度,把各项保洁任务落到实处。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篇10

一、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省、市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人民群众自身生产、生活的要求。城管部门作为城乡综合整治的牵头部门、主要部门,要以此为抓手,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优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扎实做好城市容貌治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二、坚持创建巩固并举,努力建设精品国家卫生城市。

积极发挥爱卫会委员部门和主要牵头单位职责,坚持做到创建与巩固并举,努力提高创建质量,着力推进巩固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在长效管理上水平、硬件建设上档次方面进一步下功夫,在细胞创建上上台阶。

(一)坚持和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打造精品国家卫生城市。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新标准,进一步完善我系统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工作方案并狠抓落实。要重点抓好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考核和城市管理执法绩效考核,着力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在管理范围内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群众的检验、领导的检验、同行的检验,为迎接“国卫”复查做好充分准备。

(二)巩固发展卫生先进单位成果,向新的目标奋进。我局要在巩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加大自身硬软件建设力度,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各直属单位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大创建力度,确保我系统卫生细胞创建整体推进。

三、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加强除害防病工作。

城市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事关社会公共大众,都是爱国卫生工作的具体体现。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除害防病工作。

(一)坚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扎实开展除害防病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四害”孳生繁殖环节。各基层单位要立足四害防治的长效管理,从被动消杀转向主动防治,加强环境整治。要重点加强垃圾处理场、垃圾收集点、公厕、化粪池、下水道等场所、部位的“四害”消杀,为市民提供健康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要认真开展春秋两季统一灭鼠行动,加大经费投入,保证灭鼠消杀的用药量,提高投药的饱和率、到位率和覆盖率。搞好科学除“四害”宣传,科学、安全除害,切实将“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

(二)坚持开展爱国卫生月和重大节假日卫生活动。今年4月是国务院倡导的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活动月,各基层单位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好爱卫月活动的宣传和整治活动。春节、“五一”、国庆节前,也要开展卫生宣传和整治活动,提高我市城市环境卫生质量。

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职工健康意识。

健康教育促进活动是提高全民卫生素质、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治本之策。各基层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把健康教育融入到爱国卫生和城市管理工作中;要通过订阅健教报刊、杂志和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印发健康教育资料,举行健康教育讲座等手段,使系统职工健康意识、卫生习惯得到明显增强,不断提高职工的卫生防病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局系统建立职工体检档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全体职工健康知晓率要达98%以上,健康形成率98%以上。

五、严格目标管理,推进系统爱国卫生工作上新台阶。

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是落实爱国卫生各项任务的有效手段,是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上新台阶重要保证。局系统要根据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爱国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细化明确到各基层单位、机关各科室;要坚持目标管理考核,做到奖惩兑现,确保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各基层单位要结合实际做好安排,确保爱卫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布置、有落实。